把学校以盈利目的承包给个人合法吗7 我是河南省杞县高中人,在哪里我们的小学现在都让个人承包了。可是承

问题补充&&
猜你感兴趣
服务声明: 信息来源于互联网,不保证内容的可靠性、真实性及准确性,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Copyright &
Powered by||||||||||||||||SMG深度报道周刊
天下事:“戒网瘾”训练营里的噩梦
邓森山生前
  8月2号凌晨三点,广西桂林的16岁少年邓森山,在被父母送入广西南宁一家名为"起航"拯救训练营十多个小时后,突然死亡。邓森山的父母说,他们本是想把孩子送去戒网瘾的,万万没有想到却是亲手把孩子送进了"鬼门关"。  事发当天训练营里究竟发生了什么?
  16岁的邓森山今年刚刚初中毕业,由于整天沉溺于网络,8月1日下午,邓森山的父母从家乡桂林出发,专程将他送到了位于南宁市江南区吴圩镇的"起航"拯救训练营,交了7000元钱,准备让儿子接受为期一个月的网瘾戒除训练。然而,仅过了一夜,8月2号的上午,邓森山的父母在桂林接到了南宁警方的电话,要求他们火速赶到南宁。在南宁市殡仪馆,夫妇俩见到了儿子冰冷的遗体。  8月2号凌晨三点多,邓森山被五名身穿迷彩服的人送到医院,他们称孩子发高烧,请求急救。邓森山被送到卫生院时,已经四肢僵硬、呼吸近乎衰竭,尽管医生尽力抢救,但不久邓森山便被宣告正式死亡。
  黄医生认为,训练营将孩子送来的时间太晚了,错过了抢救的最佳时间。
  从事发后由邓森山的舅舅李健拍摄到的照片上能够清楚地看到,邓森山的胸口、手臂等部位都有明显的伤痕,头部几乎完全被血迹所覆盖,死状十分惨烈。
  体罚成风,训练营成了"鬼门关"?
  已经被警方控制的"起航"拯救训练营的负责人夏正说,教官与邓森山在操场上发生过冲突。然而,对于训练营的这种说法,邓森山的家人觉得是在轻描淡写,有意隐瞒事实,无法接受。事实上,之前在训练营与邓森山家长签定的协议上,非常清楚地标明,邓森山身体健康,无任何传染性疾病。同时,协议中也明确规定,不会对学员进行损害身心的处罚。但为什么还是会出现了学员死亡的惨剧呢?
  事实真的像训练营负责人所说,只是特例吗?16岁的邓森山死亡事件发生后,南宁市江南区政府迅速成立调查组,开始对"起航"拯救训练营进行调查,训练营的负责人、教官等都被控制了起来。那么,在训练营里,其他孩子的情况又怎样呢?训练营究竟是怎样来训练这些孩子的呢?
  生命陨落,如何防止悲剧重演?
  邓森山事件发生后,许多学员家长得知消息纷纷赶来,接回自己的孩子。随着学员们陆续离营,训练营里的真相也一点点被揭开。
  经调查,这家来自广州的"起航"拯救训练营,其实是一家没有任何资质、未经注册的机构。"起航"拯救训练营在没有任何资质的情况下,却能运行三个月之久,直到惨剧发生。
  事实上,类似这种特殊的训练营、行走学校中,发生伤亡的事件时有发生。一年前的8月1日,一名18岁的男孩在新疆乌鲁木齐华龙青少年成长研究中心被体罚致死;2007年4月,重庆大东方行走学校一名学员因不堪忍受教官频繁殴打,服下高锰酸钾后从二楼坠下。对于这些所谓以拯救问题少年、网瘾少年为目的的培训机构,由于缺乏明确、有效的审批和监管机制,水平参差不齐,有些学校甚至将体罚作为主要手段,导致意外事件时有发生……
  目前,有关部门已经依法取缔"南宁起航拯救训练营"。参加"训练营"的122名学员也已全部由家长安全接回。同时,公安机关已对13名犯罪嫌疑人进行了刑事拘留,案件正在进一步审理过程中……
  视频链接:
非常道:马悦凌--我的草根养生法
  在刚刚结束的2009上海书展上,健康养生类书籍是非常的火爆。在这些畅销书的作者中,有一位作者既不是什么医学专家,也不是出身于名医世家,她原本只是一个小护士,但自称研究民间中医保健近20年,在网络上还有一个绰号,叫“健康教母”。这位马悦凌女士的草根养生法究竟有何特别之处?  医疗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我形容现在的医疗叫沸锅点水,像我们现在的高血压、糖尿病、癌症,全是这样。给你用药,一种药不够用,两种药,两种药不够用,三种药。在维护一个人的健康的方面,一个是遗传因素一个社会因素一个是环境因素,还有医疗保障,还有自我保健,在这么多的因素中间医疗条件只占8%。这是世界卫生组织说的。  除去病因是关键---哪怕是一个简简单单的一个小的病因,当量变到质变的时候就会要你的命。也就是说这个病因是没有人管的,这个病因是我们自我保健,是我们的生活方式。  体温降低引起百病丛生---所以我专门写了一本书,叫温度决定生老病死。古代没有空调,古代没有冰箱,古代没有反季节的食物,也就是说我们现在社会的发展变化,最多的是让我们越来越降温。  当你在不断给身体外部和内部降温的时候,你就离死人越来越近,而这个过程中间你就百病丛生。怎么去除病因?先保暖,这在夏天很重要。你在这个空调房间里头,你就是很不经意地让自己一直处在寒凉的状态下。你看我们女士进入空调房间的时候,她穿的是裙子,脚上也没有穿袜子,穿的是凉鞋,那么她脚底下的毛孔就收缩,因为我上面毕竟有衣服能保暖,结果长期地反复地收缩造成上面的瘀堵,人是一个大循环,当她底下瘀堵了以后,上面的代谢产物就排不下去了,造成的结果是长斑、长痘、长肿瘤。  吃肉也能长寿---海南长寿的老人很多,100多岁的老人很多,人家不是大量吃水果,人家大量吃肉。我采访了一个的102岁的老人,他只靠150块钱政府给的补贴生活,他隔一天花5块钱去买肉,他菜是自己种的,所以他每天都是菜肉饭,吃的饭是很多的。他能保证饭量,他的气色就充足了。太阳出来他才起床,中午还睡一个午觉,这一下子就等于是他的睡眠时间有十五六个小时,我们根本做不到。他们家很透气,连他晚上睡觉的时候都能呼吸到新鲜空气。身体的收入其实就三点,就是呼吸空气,就是吃对自己身体合适的食物,而且要吃对吃饱,还有叫做睡足,这三点是我们身体的收入。  肥胖与吃肉无关---吃肉和减肥不能划等号。我们中国是在80年代冰箱普及以后胖子开始多了,这个也是我们吃了温热的食物,又吃了很多寒凉的或者冰镇的东西,让身体出现寒湿的状态,不利于脂肪的燃烧。而我们现在人的活动又减少了,更不利于脂肪的燃烧,所以现在胖子越来越多,而当我们吃上肉类,不吃冰镇的东西的时候,只能是给身体带来能量,不会瘀堵。我说你自己去算这个账,如果你的工作是非常辛苦的,非常劳累的,请你一定要多吃荤,才有能量去消耗。  吃生泥鳅引发质疑---质疑我的文章,讲得最多的是吃生泥鳅,这个占了百分之八九十,说我胡说啊什么的,我说我自己就是这么吃的,然后我就是这么做的,也不是我发明的。我本身也看了中医书这么说的,当时我是拿它治胆囊炎的,这也不是我发明的,医书讲的,生吃泥鳅,它外面那层滑膜,专门是消炎的,消肝炎,胆囊炎,我吃了三条以后,就好了,就不痛了。我没有骗人呀,我一直在用,你相信不相信是你的事,你做不做用不用是你的事,而且书中我也明确表明它肯定存在寄生虫,因为它是水中的,对不对?你自己权衡利弊,不放心的话你,半个月以后你去吃打虫药。我吃生当归,就些都是我发明的,哪怕是全身熏艾条的方法,这些我全部告诉大家。每一个人都应该是自己的医生,每一个人都应该有资格看病,当你把自己调理好了,你不就是最好的医生吗……
  视频链接:
说旧闻:解秘悬疑电影
  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好莱坞,明星的地位要远远高于导演,但只有一个人的名字是可以在海报上绝对凌驾于明星之上的,他就是悬疑惊悚电影的鼻祖希区柯克。  疑迟中的狐疑和焦虑
  希区柯克曾经有句名言:“我信仰于将一切告诉观众――他们将因此而焦虑。”希区柯克认为,在电影中,营造悬念的关键在于让观众知道主人公正处于极度危险之中,激起观众强烈的不确定性和焦虑感,他曾把"惊吓"和"悬念"做过比较:惊吓可以使观众惊慌地跳起来,但悬念则使观众一直处于一种狐疑、焦虑的状态。
  拍摄于1936年的影片《阴谋破坏》就很好地诠释了希区柯克关于悬念的理论,影片中的小男孩去送包裹,观众已被预先告知里面装的是定时炸弹,并且将在不久后爆炸,而小男孩却不知道,还因为看热闹而延误了时间,小男孩能否在爆炸前送出包裹,观众不由自主地要为小男孩的安危绷紧神经。
  洞察人生的荒谬和人性的脆弱
  除了首创的悬念手法外,希区柯克更是用影象探究人类心理的大师,很少有人能像他那样如此深刻地洞察到人生的荒谬和人性的脆弱。就像《后窗》中的主人公患有偷窥癖一样,在希区柯克的电影里,经常可以看到各种精神障碍者,观众跟随着这些精神障碍者或自我救赎或走向沉沦,而这个过程又是危机四伏,悬念迭生的。
  在希区柯克巅峰时期的影片中,丧心病狂的凶手往往举止和蔼,风度迷人,招人喜欢。他认为越是外表迷人而内心邪恶的人,越能制造悬念。无论是《迷魂记》中患恐高症的退休警探,还是《精神病患者》中人格分裂的主人公诺曼,希区柯克通过他们将人类种种难以名状的、处于崩溃边缘的异常心理,整合到了故事之中,制造了异常恐怖的效果。
  希区柯克的出现,使得好莱坞恐怖片的题材从以前的各种幽灵、鬼怪、疯狂的科学家和外星人等回到人间,转向了一种人和人之间的恐怖。可以说,他开创了一个时代,即使在1980年希区柯克去世之后,"希区柯克式"电影仍然层出不穷。
  世界各地的传承和发展
  不仅是007电影,如今在警匪片、枪战片中司空见惯的类似悬念设置,正是来于半个多世纪前希区柯克的创意。
  《沉默的羔羊》、《电锯惊魂、《惊声尖叫》、《午夜凶铃》等影片就是其中的代表。
  也许是巧合,敏感的香港电影人在千禧年之后,也推出了一系列打着心理悬疑旗号的恐怖片,在这些影片中,无一例外地放弃了僵尸、鬼怪等等传统元素,而是以城市生活为核心,讲述现代都市人的心魔。其中,2002年一部叫做《异度空间》的影片,至今仍让许多人不寒而栗。
  在中国内地,近年来兴起了一股悬疑片、谍战片热潮,悬疑手段已经被广泛地运用在这些影视作品中。而对于许多的中国导演来说,他们的第一个老师也无一例外的是希区柯克,希区柯克式的悬念依旧在影响着新世纪的导演们……
  视频链接:
热点新闻:河南杞县“核辐射”风波
  满城遍传核爆炸引发全城大逃亡  杞县是河南省中部一个传统的农业县,七八月份正是农闲的时候,通往周边县市的公路上,往来的车辆并不多。然而7月17号这一天,这些公路却被堵得水泄不通,很多杞县居民举家出走,纷纷离开县城。
  这些拉着一家老小的三轮农用车,平时是农民们用来运大蒜的。杞县是河南最大的大蒜产地,在县城的西关大蒜市场,蒜农们提起7月17号可怕的核爆炸传闻,还是心有余悸。
  在2000多年前的战国时代,在杞国有一个人因为担心天会塌下来而寝食难安。2000多年过去了,在当年杞国的所在地---河南省杞县,人们不仅寝食难安,而且逃离家园外出避难让他们担心的居然是一次传说中的核爆炸。这究竟是现代版的杞人忧天?还是另有原因?
  全城恐慌原因何在?
  杞县利民辐照中心建成于1997年,主要是利用放射性元素钴60,来照射农副产品,延长产品的保质期。号,利民辐照中心在对一批辣椒粉进行辐照时,大包辣椒粉倒塌,压住了辐射源。故障发生后,辐射源无法自动收回、储存,一直处于辐射工作状态。但是,王世强表示,辐照室的防护墙有足够的防护能力。
  故障发生后,辐照中心马上就通报了县市领导,并逐级上报到国家环保部。很快,环保部专家也赶到现场,检测结果是不会造成核泄漏,不会影响周边环境。曾经在杞县指导故障处理的环保部专家周启甫,证实了这种说法。
  政府信息不公开百姓恐慌
  杞县政府认为,这次故障,应该不会对公共安全造成危害,因此,在此后的一个月里,杞县政府并没有向公众公布任何信息。但越来越多的杞县居民却开始知道和议论这件事。
  没有官方消息,网络就成为了杞县居民打探和议论辐照故障的平台,谣言在网络上迅速散播,各种离奇的说法不断产生并四处流传
  7月17号,杞县居民恐慌性集体出走事件发生之后,当地政府官员马上在辐照中心现场接受电视采访,力图告诉公众,周边环境都是安全的。环保部的专家,也在电视节目中宣传,辐射安全的科普知识。
  当天晚上,很多杞县人在临近市县看到了辟谣的电视节目,而传说中的核爆炸也没有发生,谣言不攻自破。随后几天,外逃的居民陆续返回了杞县。
  普通事故,为何转变为公共危机?
  现在的杞县社会生活秩序已经恢复了正常,所谓的核泄漏核爆炸,看来也只是虚惊一场。辐照厂里的钴,专家解释说,它就像是笼子里的老虎,不会对公众产生伤害,而真正对老百姓日常生活产生影响的,却是那些无中生有的谣言。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会产生这些耸人听闻的谣言?又是什么,让谣言跑在了真相的前面……
  视频链接:
社会故事:梦回黑土地
  日早上7点,600多个上海知青飞抵黑河市,在黑龙江上顺流而下,到爱辉镇去参加知青博物馆的开馆仪式。得到消息的老乡早已经等在码头上了。  这是全国第一个以知青插队下乡为主题的博物馆,筹备9年,建造3年,7000多件展品都是向全国知青征集来的照片、文字资料、各种有时代特色的用品等等,其中,来自上海知青的藏品占到了总数的70%。
  黑土地上流淌着他们的青春
  一幅幅熟悉的照片,一件件熟悉的物品,都让知青们心潮澎湃。而此时,有一个人比知青们更加激动,他就是知青博物馆建设的总指挥刘树新。
  从1968年到1977年间,全国有数千万知识青年参加上山下乡运动,而来到黑龙江的知青就有11个城市近200万人。55岁的刘树新当年读高中,老师就是上海来的知识青年,因此对知青们有着深厚感情。
  这个博物馆,唤醒了知青们脑海里久远的记忆,近40年后重返这片黑土地,让他们仿佛又回到了那段青春岁月。
  四十年的眷恋,如今一朝梦圆
  8月12日是这批上海知青集中返乡的日子,这一天,他们打算到当初插队的地方去看望老乡。
  离爱辉镇30公里的西三家子村,当年遍地的草房,如今都被清一色的砖房所取代了。原来村里只有50多户人家,现在增加到了100多户,只有黑土地的气息还和记忆中的一样。这让老知青林云普感慨万千。
  事实上,这个让林云普一直魂牵梦绕的小村子曾经是她人生的重大转折点。1969年,16岁的林云普和很多人一样,梦想着上大学闯天下。没想到,一道下乡的通知书把她送到了这个东北边陲的小村庄里。四年插队生活中,林云普经历了丧父之痛。而这段经历,也成了林云普心里一道抹不去的伤疤。
  1973年,凭着自己的努力,林云普考上了大学,大学毕业后,她被分配到哈尔滨的一个工厂,在那里生活了十几年后,终于在1995年回到上海。然而,让她想不通的是,这个几千公里之外的小村子,却时时闯进她的梦乡……
  故人离逝,四十年物是人非
  在其他知青都在探望老乡时,黄建华等人却来到黑河市郊区的墓园,祭拜逝去的故人。长眠在这里的是当年黑河的带队干部老孙。
  黄建华还记得,1970年他们一行二十多个知青,被派到山里修路。作为带队干部的老孙,跟他们同吃同住了五个多月。那段艰苦、寂寞的岁月,因为老孙的风趣幽默,而多了几分色彩。
  捐资助学,知青再续两地情缘
  8月13日,上海知青代表和黑河一中的学生举行了一个简单的座谈会。五年前,上海知青集体成立了一个助学金,用于资助黑河一中的贫困生。五年来,已经帮助70多名特困家庭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广袤的黑土地上,200万知青曾经在这里挥洒青春。如今,当一张张照片变黄,当一张张曾经年轻的面孔爬上岁月的痕迹,那段激情燃烧的日子也渐渐成为历史。但是,这段历史不会被淡忘,因为它闪烁着青春的光芒。
  视频链接:
新闻人物:郭铁军--网瘾谁之过
  送入戒除网瘾训练营,青春少年一夜殒命  邓森山,15岁,因为上网成瘾,于8月2日被父母送到了一个声称能够戒除网瘾的训练营。但仅仅在入营15个小时之后,孩子突然死亡。
  经警方调查确定,邓森山是被殴打致死。而这个收费不菲的网瘾戒除训练营竟然是一个毫无资质的非法办学机构,其训练方法也多以体罚、惩戒式为主。事实上,近年来打着戒除网易旗号的各种矫正机构、行走学校鱼龙混杂,使用电击、体罚等各种暴力手段,为什么还会吸引那么多家长把孩子送进去呢?
  长期从事青少年心理工作的郭铁军认为,上网成瘾的症状对青少年的人格形成造成的负面影响不可低估。
  网瘾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东西?
  由于过度使用网络使他的社会功能受损,不上课了或者跟人封闭了,这样的现象称为一种现象叫网络成瘾,郭铁军解释。这个病态极端表现的一个形式就是可以放弃吃,放弃睡,放弃人的交往,放弃所有的工作,把上网作为唯一或者几乎唯一的行为。
  由于网络是近年来迅速普及的产物,面对自己很少涉及的网络领域,束手无策的家长们往往病急乱投医。体罚式网戒训练营、电击疗法戒网瘾等极端手段在利益的驱动下应运而生。
  急病乱投医结果适得其反
  郭铁军认为,青少年网络成瘾病症的形成,是和他所处的环境密切相关。而许多家长之前毫无意识,一旦发现孩子上网成瘾后又一味地禁止孩子上网,结果适得其反。
  究竟什么方法才是有效的?郭铁军用“回归成长疗法”一句话来概括。他表示要戒除网瘾首先应该减少家长和孩子之间的冲突,冲突减少才有治疗的可能;第二个治疗网瘾有多种方式,不拘一格的,要根据每个孩子的不同特点采取不同的方式;第三要想让孩子网络成瘾脱瘾,首先要孩子长大,他要承担社会生活和家庭生活的压力,如果他还是处于这种寄生虫的方式他永远除不了网瘾,因为网瘾是享受。他要从享受当中出来。
  预防网瘾从何做起?
  据统计,我国城市青少年具有网络依赖特征的比例已经超过10%,上海更是达到了14.2%。国家卫生部8月17日透露,卫生部正在加紧制定对于网瘾的界定标准和治疗规范,相关标准和规范有望在年底前出台。但是郭铁军认为,从青少年网瘾的成因来看,暑假期间的预防工作更是重中之重。
  青少年正处在思想的成长阶段,求知欲特别旺盛。在放假期间,政府和社区不能将孩子放归家庭,放任不管。而是应该更为积极地投入场地和人员,引导和组织青少年回归到健康有益的活动中来。
  郭铁军认为,现在青少年的成长环境和以往已经大为不同,研究孩子的心理,针对他们的个性特征举办富有特色的社区活动才能吸引孩子从网络中走出来。
  视频链接:
刘海珊:不屈的“蚁王”
  风雨人生,难改不屈本色  他是中国0001号高级技师证书获得者,全国劳动模范;他先后攻克140多项技术难关;早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末,他的创新成果就已轰动全国……他就是“蚂蚁啃骨头”群体中的一代传奇“蚁王”――刘海珊辉煌背后是用不屈与奋进铸就的传奇人生。  熟悉刘海珊的人都说他是个脾气很犟,很固执,做事出奇认真的人。也许正是得益于这种固执、坚韧的性格,刘海珊闯过了一个个常人看来难以逾越的人生困境。1933年,刘海珊在江苏海安出生,在那个被战火和饥荒充斥的年代里,全家过着极为困苦的生活。  一场火灾,烧掉了刘海珊的家,15岁的他跟着家人逃到上海,看到刘海珊还算结实的身板,同乡人出主意说让刘海珊蹬三轮车吧。从此,15岁的刘海珊靠蹬三轮车挣的钱养活全家。而自小定了娃娃亲的刘海珊,虚岁19时就和17岁的姑娘梅广英结了婚。从此,刘海珊不再孤单,风雨人生的考验中,刘海珊与妻子总能收获一份异常宝贵的幸福。  1958年,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已基本完成,刘海珊被通知转入工厂工作,先当翻砂工,二年后又改行当钳工。“总要学点什么吧”好学的刘海珊总想着能在学点东西,报效国家。然而年届45的他早已过了学校招收学生的年龄,怎么办?靠着真诚和毅力,刘海珊终于如愿进入大学校门,然而他面对的将是一段非常艰辛的学习历程,在接下来的三年多时间里,知识基础极为薄弱的刘海珊,付出了比常人多出几倍的努力。拿到毕业证这一年,刘海珊47岁。从此,他的人生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辉煌背后是用不屈与奋进铸就的传奇人生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中国进入新的发展时期,许多重大工程相继开工。刘海珊对机械技术近二十年的学习、实践积累,终于得到了绝佳的施展舞台。  国家当时提出南水北调,市经委开会,要求刘海珊所在的厂加工一个球面,高2米,毛重大概55吨。这个东西没有人做过。车间主任给刘海珊四个月,让他做好,50天把图纸画出来,四个月一定要好。而交付任务不到一周,刘海珊家里出了一桩事……儿子工伤,肋骨前面四根后面两根断了,右手臂断了四节……  一代蚁王,开创机械先河  历经伤痛,刘海珊如期交付任务,50天图纸出来,120天完成……刘海珊没有辜负厂领导和老主任的信任,他的技术革新使加工工时比通常专用机床节省了三年半,加工质量却比原来更高!1982年,成功试制阻尼预缩机(功效比原来提高八倍);1984年,攻克制作“六组双滴料行列式制瓶机”零部件加工难关;1986年,攻克宝钢2030冷连轧机瓦楞机组液压切头机刀口加工的难题,受到了国务院重大办的通令嘉奖……  刘海珊一心扑在革新上,年年月月出成果,成为职工交口称誉的“工人专家”、新一代“蚁”王。日,刘海珊登上人民大会堂讲台,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发言。昔日的三轮车工人,用自己的不屈与坚韧,创造着令人感动的传奇。
  视频链接:
[记者札记]
张滟滟《1/7》资深编导
  续:  多年以前,有位业界前辈告诉我:做记者就是要和人交朋友。细细想来,无论是跑各类新闻还是到今天做人物访谈,这句话至今于我都有着深刻的指导意义。也是多年以前,让我最感慨的是,别的做批评报道曝光节目的记者每次采访回来后总是气呼呼的,说对方如何如何不好。只有邻座的朱黔生老师依然能够心平气和地写报道,因为每次拍摄前他并不忙着先采访,而是先和对方交心地谈一谈,一来了解了全部情况,二来,通过沟通真正让对方意识到自己的无理之处,然后才做采访。这样的报道并不会因为失去火药味,而失去观众,相反它让观众更深刻地了解了事实,让对方也“输”得心服口服,于今后也更有警示意义与建设意义。每次,朱老师的节目收视率总是最高的,领导的打分也是最高的,业界口碑和社会评价总是高度一致!这对于我们今天的困惑来说是不是也有些启示呢?
  还是来看看其他一些访谈节目是如何把握敏感话题分寸的:
  台湾张小燕:主持人心中要有一把尺,不能把说话辛辣、一针见血、说到对方的痛心之处、让人难堪,看作是在挖独家新闻。
  《可凡倾听》曹可凡:访谈节目一定不能靠挑拨来博得收视,相反善意的引导和表达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如:房间一直传梁朝伟和刘德华有矛盾,曾有主持人直接问刘德华和梁朝伟的关系怎样,回答是:“我们,两个路子。”曹可凡提问华仔时,没有单刀直入,只是说“你看过〈色.戒〉吗?”对方回答:“我真的很佩服他。在电影里,他可以忘了他叫梁朝伟,而我还忘不了我叫刘德华。他是真正的演员,我还是只是一个艺人。”
  《杨澜访谈录》杨澜:有时候还得厚着脸皮,斗智斗勇。在采访克林顿性丑闻时,她问:“每一位美国总统都会建立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图书馆,为什么您在自己的图书馆里还设立了一个特殊的展览区,让这样一件曾经令自己难堪的事情永远留存下来呢?她认为,这个问题他是不能够不回答的。这不是设陷阱,而是对他的尊重。
  《鲁豫有约》鲁豫:懂得适时装傻,并且要装得很到位。   《陈蓉博客》陈蓉:明星的私生活不是不可以问,但一定要怀着善意的目的。
  个人认为,以上这些节目对敏感话题把握的共性是,敏感话题可以问,但提问方式让人舒服了,别人就比较容易愿意回答了。说白了,收视率我们要,口碑自然也要。都说鱼和熊掌难以兼得,但有时候或许还真得动动脑筋想办法兼得呢。搞定一个选题本来就不容易,如果仅仅为了我们自己预计的收视率,而放弃了口碑,对方怕了,今后谁还来上节目?口碑是良性循环的东西,别人认可了你的节目,才会获得更多的资源。杨澜曾坦言,《杨澜访谈录》刚成立时,香港人不知道杨澜是谁,经常对方还会要出场费。后来她就用一部部作品去敲开一扇扇门,获得更多的资源。
  当然,新闻访谈节目这类文化访谈节目、娱乐访谈节目、生活访谈节目的区别还是很大的。它要求记者更专业、更睿智、更敏捷、更能击中问题要害。这也许就是新闻访谈节目的主持人很少有象曹可凡这样慈眉善目的原因吧。
  个人认为:   1. 遇到学者是最能够单刀直入,因为知识分子本身具有批判精神,当然也要视具体情况而定,比如性格、声望。   2.
遇到官员(个性官员除外)尤其要注意提问的技巧和方式方法。哪怕是和他唱“反调”,也要从他的角度去问,这样才容易撬开他的嘴巴,也利于我们把握好导向。
遇到明星、大牌等采访经历颇多,又纯粹图个宣传的“牛皮糖”,他们对敏感问题最会耍太极,但其实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也最强,基本上没什么问题不能问的,问题是要对方给出我们想要的答案,也没那么简单。应对办法就是你也跟他耍太极,不要把他想说的问题一次性问完,而是问几个他想表达的,就绕到我们最想要的问题上,穷追猛打(当然要把握好火候,不能让他拂袖而去)之后,再甩几个让他尽兴的话题。这样几次三番之后,他就知道要完成他的宣传,就得配合着我们给我们该有的料。问题是我们问的,采访的主导权当然要在我们手中。
  其实无论是哪种情况的人物,提问技巧最关键,角度、坡度、精度缺一不可。
  做人物访谈节目一年有余,至今每次接到任务都不敢有丝毫懈怠。一直以为,新闻访谈节目不是年轻如我可以轻松驾驭的,这需要阅历的积累和内在的修炼。每次访谈无论时间长短,都没有一帆风顺的,毕竟这是记者和受访者思想上的碰撞,如同学识和情商之间的一场博弈。好在有同事们和领导们的热心扶持和帮衬,我才磕磕碰碰跌跌撞撞一路走到了今天。也许每一部作品都有它的缺点,都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但对我来说,每一部作品过后,细细总结,好好反思,才是真正的收获!这样也才不枉下一次的辛苦出发。
  房地局长那期节目播出后的第二天,编导张启军接到了对方办公室主任的电话,说这期节目上上下下看了都觉得做得非常好,是近年来涉及房产问题做得最好的一期。并且表示以后可以有更多合作,也可以在适当的时候进行话题宽泛的局长专访。一直以来领导都要求我们多做上海选题,但是大家都不太愿意做,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上海的热点问题敏感,一旦把握不好就会“踩雷”。于是,当我们真的要做这类选题时就需要格外的勇气。而这些关乎民生的局长们,对我们这样一个深度调查的节目更是慎之又慎。我们之间似乎大有老死不相往来的架势。作为地面频道的一档人物访谈节目,是否应该有更多涉及本地民生话题的探讨呢?值得思索的是电台和新华社等媒体已经联合推出了两季“局长民生访谈录”,节目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并获得了受众的广泛好评。尽管那期房地局局长的收视率不佳,但毕竟我们迈出了这样一步,我们的节目和上海的观众更近了。同时这也是七分之一自开播以来专访到的第一位上海的局长。我想上海的观众对自己衣食住行关注程度,应该不亚于“笑林大会”,关键还要在于我们媒体人的选择。
[记者札记]
张滟滟《1/7》资深编导
是要收视率还是要朋友?是要火爆还是要口碑?
  遵命每月交稿,那这次我就写写最近在想的问题。  有个问题一直没想明白。收视率一直是悬在我们头顶的一把剑,问出观众最想了解的问题,对方给出明确的答案,我们的收视率也许才有保证。于是,单刀直入,质疑反问,齐齐上阵。但是,我们的工作真的就那么简单吗?  两会期间,大家把目光锁定在房地局局长身上,认为那是个热点,有新闻价值也应该会有收视率。联系,一直未果。突然一天晚上9点接到责编电话,告知明天一早台里7点半出发,直接去广播台,那里房地局局长将接受广播台和几家平面媒体一个小时的专访。我们的任务是,在别人的专访后试试有没有可能从众电视媒体中突围,单独让人家接受我们的电视专访。这位局长是上任不过才3个月的新人,以前从没有在房地局工作过。我在前一天的晚上,搜尽网上所有他的信息,不仅个人资料全无,就连照片都没有一张,仅有的新闻就是两会期间,作为代表发言,回应了韩市长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之前,责编甚至亲自至电对方的办公室主任,对方仍然客气地婉拒了。尽管如此,版块内还是达成共识:1.上海楼市调控继”新政十四条”之后,是否还会推新政促使楼市回暖?2.解读经济适用房3.一度取消的蓝印户口、印花税等政策是否会恢复4.分析2009房价走势。显然,除了第2点对方会比较配合外,第1、3点基本会给出标准的官方口径,而第4点尽管观众最关心,我们也最想问,但毕竟属于专业分析人士回答的范畴,房地局长,何况是新上任的地方官员最理智的方式就是拒绝。困难是明摆着的,但迎着困难也要上,能做的只有尽可能多动脑筋解决办法。
  第二天一早,摄制组一行啃着早饭出发了。这位局长在经过别的媒体一小时的专访后,尽管问题很温和,但明显也满是疲倦,毕竟是第一次接受采访。轮到我们上场了,第一次见到这位新局长的我当然要想法设法让他摆脱别的电视媒体的话筒,坐在我跟前。与此同时,编导张启军在“强攻”对方的办公室主任。摄像老蒋和小吕火速在刚刚腾空的场地上架机位(事先经再三沟通,对方建议我们就在现场做专访)。灯光阿年老师满头大汗地在摆弄他大大小小的灯。曾经多年效力于〈杨澜访谈录〉的他事后告诉我,他从来没见过那么慌慌张张做人物专访的,能拉他坐下来采访到已经很不错了。最后采访进行了25分钟。采访中,对应我脸上始终挂着的微笑的是这位新局长不时地皱眉、抿嘴和额头上的汗滴。其实,他不知,我的心里一样在打鼓,因为我是主攻的发起者,既要把握好访谈的走向和角度,又要不时地关注他的表情,预估他的反应,既不能太狠,编导事后跟我说,你没觉得吗,他都坐不住了,我真担心他走啊,所以我每次问到狠处,嘴上是很过瘾,心里也在烧焦。少不了插科打诨、调侃装傻一番把他稳下来,再继续。基本从第3个问题起,办公室主任就一直在喊停,到后来,局长自己也干脆直接回答:对不起这个我实在不能回答。连说三个对不起。这时,我心里想,对不起的也是我呀,不是为了工作,我也不想这么厚着脸皮穷追猛打呀。  节目播出后,收视率5不到,领导评语:访谈不深入,做得比较浅(大意)。  房产问题于上海是个极其敏感的问题,把握得不好甚至会出政治差错,对方不回答也合情合理。问题是老百姓恰恰关心这个,怎么解决这个问题?怎么把节目做得观众满意,领导满意?这个看似矛盾的问题是否有解决方案呢?出现这种情况的,难道就这一期节目吗?对孟母堂的把握尺度到底该怎样?对倪萍“山寨”提案的质疑到底该用还是不用?我想,该进行一番自我总结和梳理了吧。  1.对争议人物和人物中的争议话题的把握  既然是新闻节目,作为人物志版块,里面的人物当然是要立得起来的,争议人物就不适合了,比如孟母堂里的校长。但是新闻人物身上的争议事件、争议话题应该是可以问的,比如倪萍和她的“山寨”提案。但争议当中的负面性不应当成为主导,但还是应当作为他身上的一个热点部分适当展开。因为观众感兴趣,记者便有义务去求解,当然要把握好分寸和导向,完全不用似乎就处理地太简单了。  2.敏感话题  出于种种原因,比如职位的限制、商业竞密、个人隐私等原因,每个人物总有不方便在镜头前透露的话题,但往往观众又很渴望了解这部分内容。  是要收视率还是要朋友?是要火爆还是要口碑?这个选择有点难。&
& &(未完待续……)
[特别报道]
  为庆祝新中国60周年,电视新闻中心正精心策划倾力打造并特邀人民日报高级记者李泓冰担任总撰稿的几部大型电视专题片《回到苏州河》、《共和国记忆:时代的偶像》以及《外国影像里的中国》,正在紧张拍摄中,计划9月到10月陆续完成后期制作。这几部专题片都以全新的视角和突破传统的表达方式,展示新中国60年时代的变迁。  《回到苏州河》(5集)
  苏州河是上海的母亲河,她孕育了一个东方的传奇。该片第一次以苏州河为文化符号和影像载体,以上海城市的发展轨迹为背景,以一条河和一座城市的关系为叙事脉络,以建国60年的跨度为时间坐标,换一种视角重新审视苏州河,第一次从历史、文化的背景和现代人文理念,解读上海这座传奇城市产生的渊源、60年执政理念的变化和上海所独具的带有海派文化特色的城市精神。该片第一次尝试采用纪实和政论相结合的表达方式,强化电视语言的感染力和观点的穿透力,总体风格追求典雅、大气,荡气回肠。  第一集寻找;第二集变奏;第三集问水;第四集文脉;第五集人和
  《回到苏州河》中,将有很多上海过去和现任的管理者以及权威学者、专家出现在片中,目前已采访到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院长徐匡迪,上海市市长韩正、重庆市副市长黄奇帆已同意接受采访;此外同济大学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主任阮仪三、复旦大学历史学者李天纲、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学教授郑祖安、著名作家陈丹燕、程乃珊、“海派清口”周立波等都已接受或将接受采访。
  《共和国记忆:时代的偶像》(6集)
  拟从不同时代的偶像人物切入,分析偶像产生的历史背景及延续至今的社会影响,唤醒人们的集体记忆,引发人们的思考,从人性化的角度、精神的层面反映共和国60年的风雨历程。
  第一集“小人物”的时间开始了(50年代)
  共和国成立,一切都是崭新的,一切旧的都在被打碎。过去由王侯将相、才子佳人所占据的舞台,开始出现了“小人物”的身影。从刘胡兰、董存瑞到黄继光、吴运铎、时传祥……新的偶像,几乎无一例外,都产生于曾经被侮辱、被损害的“下等人”,这是一个划时代意义的改变。已采访黄继光的战友、吴运铎的传记作者、时传祥的儿子等历史见证者。
  第二集他们,那些大写的“人”(60年代)
  上世纪60年代,是共和国经历严峻挑战和内外交困的时代,也是偶像人物辈出的时代。雷锋、王进喜、焦裕禄……这些大写的“人”,成为新中国精神道德大厦的基石。他们的人格光辉照耀了一代中国青年的前途,一直延续至今,人们在他们身上寻找、发现并确立社会主义道德观。在60年代,成为这样大写的“人”几乎是所有年轻人的梦想。已采访雷锋照片的拍摄者张峻、名作家师永刚、焦裕禄的女儿等。
  第三集谁的时代?谁的英雄?(70年代)
  上世纪70年代是新中国历史上最惊心动魄的年代。在70年的怀抱里,旧时代逝去,新时代诞生。10年间,从张铁生等“反潮流英雄”到张志新这样的“真理捍卫者”,从陈景润为代表的科学家到邓丽君等娱乐明星,这些平行着的、永远不可能交汇的“偶像”,折射了70年代的风云变幻,浪潮激涌。已采访最早报道张志新的《光明日报》记者陈雨山、陈景润的夫人由昆等。
  第四集解冻(80年代)
  “这是一个春回大地的年代,仿佛一夜之间,万物复苏,蓬勃生长。”偶像群体在80年代也有明显的分野,传统的社会道德楷模仍然不断被发现,民间自觉拥戴的偶像也如同雨后春笋,从社会各行各业冒出来。他们当中有身残志坚的“中国保尔”张海迪,以“五连冠”为中国人找回了自信和骄傲的中国女排,及体操王子李宁等。顾城、北岛、舒婷等诗人成为无数文学青年心目中的英雄,他们“以深邃的反思和痛彻心腑的呐喊道出了一个时代的精神”。
  第五集追富时代的传奇(90年代)
  中国社会在上世纪90年代完成了从理想主义时代到物质消费时代的过渡。这一时期的偶像明显地表现出消费时代的特质:风行时间短,追随者日渐寥落,偶像的变幻迅速而无声息。媒体以商业化的方式,迅速制造一个又一个偶像。与六七十年代媒体在偶像塑造上所不同的是,他们更多的是迎合市场需要而非政治需要。如财富偶像比尔?盖茨、柳传志、王石、史玉柱,文化偶像王朔、张艺谋、周星驰等。
  第六集泛偶像时代的狂欢(新世纪)
  有人说新世纪是一个偶像缺失的年代。人们试图寻找精神偶像,但是主流社会的偶像塑造已经失去了化腐朽为神奇的魔力。网络给每个人一个窥视镜和放大镜,让人们看见许多偶像“华美袍子底下的小虱子”。偶像的神话不再,昔日的偶像被消解、被重构。网络把社会缩小,把每个人的力量放大。在网络上,每个人重新发现自己,“你”成为这个时代最强大的力量,“我”是这个时代最不可动摇的偶像。
  《外国影像里的中国》(单集):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以来,很多国际著名纪录片导演一直以其独特的风格表达着对社会主义中国的特殊关注,并涌现出《解放了的中国》、《愚公移山》、《中国》、《美丽中国》等一系列经典影片。《外国影像里的中国》就将以外国著名导演的视角,反映新中国60年来的沧桑变迁,这在国内的相关影视创作中尚属首次。
  《外国影像中的中国》摄制组已经采访了多位相关国际知名人士,包括纪录片大师伊文思的夫人罗丽丹、欧洲伊文思基金会主任安德烈、意大利电影大师安东尼奥尼的夫人丽贝卡、意大利前驻华大使孟凯帝,以及凭《从毛泽东到莫扎特》获得奥斯卡最佳纪录片奖的著名导演默里?勒纳等历史见证者。目前,项目组已经完成了所有的境外采访,开始进入紧张的翻译和撰稿阶段。
[特别报道]
一等奖:《无腿种树人》(组照3张)
  《无腿种树人》(组照3张)  作者:李英军(河北省)  作品描述:太行山下一位身残志坚的六旬老人马三小,年轻时被病魔夺去了双腿。但他靠着一股自强不息的韧劲,用“双手”行走在荒山、河滩上,八九年来遍植绿树,其中有2000余棵存活下来。如今最高的杨树已长到二十多米,为贫瘠的小山村增添了越来越多的绿色。(摄于日。)  评委点评:《无腿种树人》(组照)截取了老人和树的一组相关镜头,将六旬老人马三小艰难劳作过程和持之以恒的成果呈现出来。第一张突出老人的精神状态,第二张交代了作业的艰苦,第三张运用“挺拔”与“残疾”的对比手法,更让老人的精神升华。
二等奖:《水中情》、《战友情深》
  《水中情》  作者:秦廷军(重庆市)  作品描述:日下午,重庆渝中区大礼堂隧道,突如其来的暴雨使街道积水超过1.3米,消防队员及时赶到将被困于公交车上的乘客救出。  评委点评:《水中情》场景特殊,暴雨积水的镜头司空见惯,但能抓拍到消防队员解救被积水所困公交车乘客的瞬间并不多见,作者的快速反应令人称道。
  《战友情深》  作者:张永健(江苏省)  作品描述:日,近4000名来自南京、苏州、无锡、常州的老知青相聚南京东郊中山植物园,参加“纪念知青赴东辛农场四十余年”主题聚会,并为身患重病的知青战友募捐……当年他们风华正茂,一起奋战在广阔天地;如今,四十多年过去了,虽已两鬓苍苍,可那激情岁月的战友情依然炽热……  评委点评:《战友情深》是一张瞬间和影调都控制到位的照片,图中的人物表情恰如其分地传达出作品主题――激情岁月的战友之情。
三等奖:《依依惜别》、《关爱》《一个老师的学校》、《母子情》、《火海救生》
  《依依惜别》  作者:徐利丽(山东省)  作品描述:汶川地震过后,为了抚慰灾区孩子的心灵创伤,河南郑州第47中学为四川江油100名师生举行了为期8天的夏令营。日,江油师生离开郑州踏上归途离别时刻,恋恋不舍,挥泪告别。  评委点评:《依依惜别》记录了汶川地震灾区的孩子重返故乡离别时刻,难舍难分的一瞬。玻璃窗上的雨滴与孩子的表情互为映衬,让观者动容,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真情。
  《一个老师的学校》  作者:屈公选(河南省)  作品描述:一个学校,三个班级,十一个学生,一个残疾教师。这位教师就是在豫西山区鲁山县赵村乡堂沟村已任教25年的任宗毓。(摄于2008年11月)  评委点评:《一个老师的学校》摄取的是一座山村学校升旗的场景。肃穆的画面,折射出这位身残志坚、孤守山村25年的人民教师的崇高精神。
  《关爱》  作者:戚良鹏(安徽省)  作品描述:严冬到了,福利院残疾儿童和老人令社会关注。2009年元月10日,安徽省芜湖市三十余名爱心志愿者来到南陵县烟墩镇芜湖第二福利院看望儿童和老人,并向他们赠送了价值近4000元的食品。一位志愿者面对智障孤儿,双眼通红,脸庞流露无限的怜爱。  评委点评:寒冬中的《关爱》,令人觉得阳光的温暖。看似一个普通的镜头,却反映出当今志愿者不断涌现的现实。
  《母子情》  作者:李登华(北京市)  作品描述:2008年8月,年迈的母亲第一次来到天安门,儿子在一旁耐心地教她照相。  评委点评:《母子情》中的母亲在天安门广场激动之余“亲自”拍摄,画龙点睛的是,儿子边伸长脖子与母亲同看取景框,边撑伞为母亲遮挡烈日。母子情深,尽在不言中。
  《火海救生》  作者:胡新芽(浙江省)  作品描述:2008年6月,浙江省丽水市遂昌县大柘镇消防战土火场勇救儿童。  评委点评:《火海救生》中孩子的表情折射出烈火的无情,消防战土怀抱被救孩子冲出火场,有情胜无情、画面有张力。
[今日精选]
[东广早新闻]上海公交应急窗样式确定为“推拉式”,将分批进行安装
[教育专刊]大二学生投身实习调整未来求职方向
[政府-便民信息]医疗卫生机构公开七类信息征求意见
[家有宝贝专刊]宝贝全来赛特刊(二)
[医疗专刊]“怪夏”当道 防病急行
[旅游专刊]夏威夷海岛:挑逗你的浪漫之夏
[申城绿视野]假如,你有一块地……你会做什么?
服务热线:968888   
上海市市民信箱电子邮件系统管理中心   版权所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杞县天气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