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祥招聘铜矿境外有铜矿吗 还招聘人吗?

年全球铜矿产能年增约4.3%
作者:admin来源:新凤祥报发布时间: 10:37:06
据伦敦2月2日消息,国际铜业研究小组(ICSG)周二表示,2009年到2013年期间,全球铜矿年产能每年将增加4.3%左右,到2013年将达到2310万吨。ICSG在一份声明中称,包括湿法生产电解铜(sx-ew)在内,2013年矿山产能将达到360万吨,或较2009年高出19%。“新矿项目和扩张大多在巴西、智利、刚果、蒙古、秘鲁、美国和赞比亚进行,约占到此期间开发项目产能的73%(260万吨),”ICSG说到。其中,铜精矿产能每年预计增加270万吨或4.3%,达到1790万吨,湿法生产电解铜增加82万吨或4.4%,至520万吨。ICSG表示,预期全球冶炼厂产能每年平均上升2.6%,从2009年的200万吨升至2013年达到2020万吨。“亚洲对增长的贡献最大(约为180万吨),预计新项目和扩张大多发生在中国,印度、印尼和伊朗也有产能扩张项目。”但因加拿大工厂关闭,北美地区产能将减少12%或25万吨。ICSG预期,2013年全球铜精炼产能将达到2660万吨,较2009年增加320万吨或13%。大约230万吨来自于电解精炼厂,剩余来自于电解冶金厂。
山东祥瑞铜材有限公司
CopyRight @
XiangRui CO.,LTD All Rights Reserved.所属行业:矿产/采掘/冶炼
单位性质:股份制公司
企业规模:1000人以上
企业主页:/
详细地址:山东省聊城市阳谷县阳谷祥光工业园祥光集团
& & 山东祥光集团是以生态炼铜、铜深加工、稀贵金属提取、再生资源利用、矿产资源开发等为一体的现代化大型有色金属产业集团,位于阳谷祥光生态工业示范园区。旗下拥有祥光铜业、祥瑞铜材、祥光再生资源、祥光矿业(香港)等多个生产经营实体,可年产矿产阴极铜45万吨、再生阴极铜15万吨、黄金20吨、白银600吨、稀贵金属1000吨、硫酸170万吨、铜精深加工产品32万吨。其核心企业阳谷祥光铜业是中国第一家采用闪速熔炼和闪速吹炼工艺的生态铜冶炼企业,开创了中国有色金属行业第一个国家环境友好工程,被国家发改委列入符合《铜冶炼行业准入条件》的七家企业之一,被国家商务部、海关总署列入获准铜精矿加
最近登录时间: 16:23
最近登录IP:202.102.140.*[山东省聊城市]
本单位基本资料已通过
以上资料仅供参考,请求职者
山东省聊城市阳谷县
月薪:2000元以上
招聘人数:2人
&|& 招聘方式:全职
&|& 年龄要求:22-35岁
&|& 工作经验:3~5年
岗位职责:岗位职责:
1、收集集团与有关各子公司、关联企业财务报表及相关资料,为编制财务报表做好准备工作;
2、根据会计法准则和业务需求,编制财务报表;
3、完成财务报表的...
岗位要求:任职要求:
1、有较强的忠诚度和敬业精神;
2、有较强的沟通能力、表达能力,综合分析判断能力、逻辑思维能力;
3、具有中级或以上会计/审计师职称;或其他同等财务管理...
刷新日期:
山东省聊城市阳谷县
月薪:面议
招聘人数:1人
&|& 招聘方式:全职
&|& 年龄要求:28-35岁
&|& 工作经验:不限
岗位职责:1、在销售经理的指导和监督下,负责办理同客户联系和日常发货工作。
2、做好日常发货流水账,及时规避货款风险,及时同客户做好对账工作
3、收集潜在客户和新客户的资料...
岗位要求:1、男、28-35周岁;大专以上学历,市场营销专业,
2、热爱销售工作,思维敏捷,良好的口才和市场开拓经验;
3、较强的沟通、协调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4、具有良好的职...
刷新日期:
山东省聊城市阳谷县
月薪:2000元以上
招聘人数:1人
&|& 招聘方式:全职
&|& 年龄要求:不限
&|& 工作经验:3~5年
岗位职责:1、负责企业品牌推广计划和预算方案的制定;
2、负责企业品牌管理制度、流程的制定和监督实施;
3、负责对产业集团品牌推广实施的指导检查;
4、负责新凤祥集团对...
岗位要求:1、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
2、市场营销或者广告相关专业;
3、具备4年以上品牌工作经验,或2年以上品牌管理工作经验;
4、具备市场营销、品牌、广告、创意等相关知...
刷新日期:
山东省聊城市阳谷县
月薪:2000元以上
招聘人数:1人
&|& 招聘方式:全职
&|& 年龄要求:不限
&|& 工作经验:3~5年
岗位职责:1、负责策划制定企业品牌推广计划和实施方案;
2、负责策划新凤祥集团品牌标识的管理工作;
3、负责对企业各种应用系统的创意制作;
4、负责新凤祥集团户外传播系...
岗位要求:1、本科以上学历,公关、新闻传播学、市场营销等相关专业优先;
2、两年以上公关公司或行业工作经验,有互联网行业从业经验者优先;
3、能够独立组织新闻发布会、专访及...
刷新日期:
山东省聊城市阳谷县
月薪:2000元以上
招聘人数:1人
&|& 招聘方式:全职
&|& 年龄要求:不限
&|& 工作经验:3~5年
岗位职责:1、负责舆情的日常监控工作;
2、负责对舆情的收集记录工作;
3、负责对舆情的协调、处理工作;
4 、负责对媒体的沟通协调工作;
5、负责危机处理小组、新闻发布会的协...
岗位要求:1、大学本科及以上;
2、广告专业或营销专业;
3、两年以上工作经验,具有企业品牌管理工作经验优先;
4、具有较强沟通能力;
5、熟练使用Coredraw、Photoshop等设计软...
刷新日期:
山东省聊城市阳谷县
月薪:2000元以上
招聘人数:1人
&|& 招聘方式:全职
&|& 年龄要求:不限
&|& 工作经验:3~5年
岗位职责:1、负责落实执行企业品牌推广计划和实施方案;
2 、负责新凤祥集团品牌标识的实施工作;
3 、负责企业各种广告宣传画、标识牌的制作、管理;
4、负责新凤祥集团户外广告...
岗位要求:1、大学本科及以上;
2、广告专业或营销专业;
3、两年以上工作经验,具有企业品牌管理工作经验优先;
4、熟悉企业VI系统和平面设计相关知识,具有一定的摄影、摄像基础...
刷新日期:
山东省聊城市阳谷县
月薪:2000元以上
招聘人数:1人
&|& 招聘方式:全职
&|& 年龄要求:不限
&|& 工作经验:3~5年
岗位职责:1、负责企业电视台、报纸、网络、微信、微博的整体策划;
2 、负责企业媒体的架构的完善,撰写策划方案、文案;
3 、负责与其他部门对接,整合资源推广企业媒体平台;
岗位要求:1、大学本科及以上;
2、新闻传播学、汉语言文学等相关专业;
3、三年以上省市级电视台栏目策划经验、两年以上企业媒体管理、宣传相关工作经验;
4、了解并能正确宣传党...
刷新日期:
山东省聊城市阳谷县
月薪:10000元以上
招聘人数:1人
&|& 招聘方式:全职
&|& 年龄要求:不限
&|& 工作经验:6~10年
岗位职责:1、负责新凤祥集团共享文化建设计划的制定、实施;
2、负责新凤祥集团企业文化和品牌管理制度的制定;
3、负责新凤祥集团企业文化和品牌预算方案的编制和控制;
岗位要求:1、大学本科及以上;
2、企业管理、人力资源、汉语言文学等相关专业;
3、五年以上大中型企业文化相关管理经验;
4、具有现代企业文化建设良好认知与实操经验,对企业文...
刷新日期:
山东省聊城市阳谷县
月薪:面议
招聘人数:1人
&|& 招聘方式:全职
&|& 年龄要求:30-45岁
&|& 工作经验:3~5年
岗位职责:1、负责起草和修改公司大型报告、文稿及发言稿等;
2、负责公司对外经济运营分析相关材料汇编;
岗位要求:1、文秘、行政管理等相关专业本科以上学历;
2、4年以上相关工作经验,有报社工作经验者优先;
3、具有良好的文字写作功底与对外协调沟通能力,熟悉公文写作格式,具备基...
刷新日期:
山东省聊城市阳谷县
月薪:2000元以上
招聘人数:2人
&|& 招聘方式:全职
&|& 年龄要求:不限
&|& 工作经验:不限
岗位职责:1、及时、准确接听/转接电话,如需要,记录留言并及时转达;
2、接待来访客人并及时准确通知被访人员;
3、收发公司邮件、报刊、传真和物品,并做好登记管理以及转递工作...
岗位要求:1、女士优先,形象好,气质佳,年龄18—24岁,身高1.65以上;
2、大专及以上学历,1年相关工作经验,文秘、行政管理等相关专业优先考虑;
3、较强的服务意识,熟练使用电...
刷新日期:
山东省聊城市阳谷县
月薪:2000元以上
招聘人数:2人
&|& 招聘方式:全职
&|& 年龄要求:25-35岁
&|& 工作经验:3~5年
岗位职责:1、严格执行安全工作规程、检修规程和有关规章制度,保证检修质量与安全。
2、负责车间电仪设备安装、调试、维修、保养等工作,确保生产正常运行。
3、高、低压配电室、...
岗位要求:1.二年及以上电气仪表维护维修工作经验。
2.了解电气仪表维修的相关规章制度,掌握电气仪表理论知识。
3.具备看懂电气仪表图纸,掌握工作原理,能熟练应用电工工器具的技...
刷新日期:
山东省聊城市阳谷县
月薪:2000元以上
招聘人数:3~5人
&|& 招聘方式:全职
&|& 年龄要求:22-35岁
&|& 工作经验:1~2年
岗位职责:1、负责本岗位试金炉、超微量试金天平操作和维护保养
2、负责进厂各类中间物料:金属及贵金属的分析化验工作
岗位要求:1、化学相关专业,大专以上学历。
2、有1-2年的同岗位工作经验。
3、踏实肯干、吃苦耐劳,有良好的团队协作能力。
刷新日期:
山东省聊城市阳谷县
月薪:2000元以上
招聘人数:1人
&|& 招聘方式:全职
&|& 年龄要求:不限
&|& 工作经验:3~5年
岗位职责:1、负责落实执行企业品牌标识的推广计划和实施方案;
2、负责新凤祥集团品牌标识的管理和实施工作;
3、负责企业各种视觉应用系统的监督、检查工作;
4、负责新凤祥集团...
岗位要求:1、大学本科及以上;
2、广告专业或营销专业;
3、两年以上工作经验,具有企业品牌管理工作经验优先;
4、熟悉企业VI系统和平面设计相关知识,具有一定的摄影、摄像基础...
刷新日期:
山东省聊城市阳谷县
月薪:2000元以上
招聘人数:1人
&|& 招聘方式:全职
&|& 年龄要求:不限
&|& 工作经验:3~5年
岗位职责:1、负责公司各网站、微信、微博相关栏目的信息搜集、编辑、审校等工作;
2、负责网站、微信、微博内容的更新和宣传资料的上传;
3、负责微信、微博(包括线上和线下)活...
岗位要求:1、大专或以上学历;
2、编辑、出版、新闻、汉语言文学、中文等相关专业;
3、具有两年以上媒体编辑领域从业经验者,有SEO“搜索引擎优化”工作经验者;
4、具有系统的...
刷新日期:
山东省聊城市阳谷县
月薪:面议
招聘人数:1人
&|& 招聘方式:全职
&|& 年龄要求:31-45岁
&|& 工作经验:6~10年
岗位职责:1.负责进行行业及地区薪酬调查、建立科学有效的招聘体系、招商销售薪酬体系、内外部培训体系、绩效考核体系,推动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保证公司人力资源供给和人力资源...
岗位要求:1、6年以上房地产行业行业人力资源经理经验
2、言谈举止得体,有亲和力,善解人意,处事稳健,有一定的心理学基础,并有过因势利导解决人事问题的经验;
3、对人力资源管...
刷新日期:
您可能感兴趣的其他公司
招聘会预告史凤祥读《芥子园》第二章画学浅说
& &第二章画学浅说
&&第一节青在堂画学浅说18则
& 鹿柴氏①曰:论画,或尚繁,或尚简,繁非也,简非也;或谓之易,或谓之难,难非也,易亦非也。或贵有法,或贵无法,无法非也,终于有法更非也。惟先矩度森严,而后超神尽变,有法之极归于无法。如顾长康之丹粉洒落,应手而生绮草,韩幹之乘黄独擅,请画而来神明,则有法可,无法亦可。惟先埋笔成冢,研铁如泥,十日一水,五日一石,而后嘉陵山水。李思训屡月始成,吴道元一夕断手②,则曰难可,曰易亦可。惟胸贮五岳,目无全牛,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驰突董、巨之藩篱,直跻顾、郑之堂奥,若倪云林之师右丞③山飞泉立,而为水净林空,若郭恕先之纸鸢放线④,一扫数丈,而为台阁牛毛茧丝,则繁亦可,简亦未始不可。
然欲无法,必先有法,欲易先难,欲练笔简净,必入手繁缛。六法、六要、六长、三病、十二忌,盖可忽乎哉?
&&&&&&&&&&&&&&&&&&&&&&&&&&&
&&&&&&&&&&&&&&&&&&&&&&&&&&&
南齐谢赫:曰气运(韵)生动,曰骨法用笔,曰应物写形,曰随类傅(赋)彩,曰经营位置,曰传模移写。骨法以下五端,可学而成,气运(韵)必在生知⑤。
&&&&&&&&&&&&&&&&&&&&&&&&&&&&
&&&&&&&&&&&&&&&&&&&&&&&&&&
六要& 六长
宋刘道醇曰:气运(韵)兼力,一要也。格制俱老,二要也。变异合理,三要也。彩绘有泽,四要也。去来自然,五要也。师学舍短,六要也⑥。
粗卤求笔,一长也。僻涩求才,二长也。细巧求力,三长也。狂怪求理,四长也。无墨求染,五长也。平画求长,六长也⑦。
&&&&&&&&&&&&&&&&&&&&&&&&&&
&&&&&&&&&&&&&&&&&&&&&&&&&&
宋郭若虚曰:三病皆系用笔。一曰板,板则腕弱笔痴,全亏取与,状物平褊,不能圆浑。二曰刻,刻则运笔中疑,心手相戾,向画之际,妄生圭角⑧。三曰结,结则欲行不行,当散不散,似物滞碍,不能流畅。
&&&&&&&&&&&&&&&&&&&&&&&&&
&&&&&&&&&&&&&&&&&&&&&&&&&&&&&&&
&&&&&&&&&&&&&&&&&&&&&&&&&&
元饶自然曰:一忌布置拍密,二远近不分,三山无气脉,四水无源流,五境无彝(夷)险,六路无出入,七石只一面,八树少四枝,九人物伛偻,十楼阁错杂,十一滃澹失宜,十二点染无法。⑨
&&&&&&&&&&&&&&&&&&&&&&&&&&
&&&&&&&&&&&&&&&&&&&&&&&&&&&
夏文彦曰:气运(韵)生动,出于天成,人莫窥其巧者,谓之神品。笔墨超绝,傅染得宜,意趣有余者,谓之妙品。得其形似而不失规矩者,谓之能品。
鹿柴氏曰:此述成论也。唐朱景真于三品之上,更增逸品。王休复乃(通“迺”)先逸而后神妙,其意则祖于张彦远。彦远之言曰:失于自然而后神,失于神而后妙,失于妙而成谨细。其论固奇矣,但画至于神,能事已毕,岂有不自然者?逸则自应置三品之外,岂可与妙、能议优劣?若失于谨细,则成无非无刺、媚世容悦,而为画中之乡愿与媵妾,吾无取焉。
&&&&&&&&&&&&&&&&&&&&&&&&&
&&&&&&&&&&&&&&&&&&&&&&&&
禅家有南北二宗,于唐始分。画家亦有南北二宗,亦于唐始分,其人实非南北也。北宗则李思训父子,传而为宋之赵幹、赵伯驹、伯骕以至马远、夏彦之;南宗则王摩诘,始用渲澹(淡),一变勾斫之法,其传为张璪、荆浩、关仝、郭忠恕、董源、巨然、米氏父子,以至元之四大家,亦如六祖之后,马驹、云门也⑩。
&&&&&&&&&&&&&&
&&&&&&&&&&&&
&&&&&&&&&&&&&&&&&&&&&&&&&&
自古以文章名世,不必以画传而深于绘事者,代不乏人,兹不能具载。然不惟其画惟其人,因其人想见其画,令人亹亹起仰止之思者:汉则张衡、蔡邕,魏则杨修,蜀则诸葛亮(亮有《南彝图》以化俗),晋则嵆康、王羲之、王廙(书画皆为逸少师)、王献之、温峤,宋则远公(有《江淮名山图》),南齐则谢惠连,梁则陶弘景(弘景以《羁放二牛图》谢梁武征聘),唐则卢鸿(有《草堂图》),宋则司马光、朱熹、苏轼而已。⑾
① 鹿柴氏——王概自号。俞剑华《中国古代画论类编》:“《学画浅说》:是编分六法……诸端皆为学山水者说法,大半录自前人成说,故遇有己见者,皆冠以‘鹿柴氏曰’以别之。惜其于前人成说,未曾注明出处也。所说俱甚简要,洵初学作山水者必读之编也”。&&&&&
&② 矩度森严——法则严密 。& 顾长康——顾恺之,字长康,晋陵无锡(今江苏无锡)人。义熙中为散骑常侍。博学多才艺。&&&
丹粉——丹指朱砂,粉指蛤粉。丹粉泛指中国画颜料。
绮——美丽。& 韩幹——唐京兆蓝田(今陕西西安)人,官至右武卫大将军。擅画人物、花竹,尤工画马。&&&&
乘黄——传说中的神马,又作“飞黄”。
&& 埋笔成冢——笔冢,埋笔的坟。唐·李肇《国史补》:“长沙僧怀素,好草书,自言得草圣三昧。弃笔堆积,埋于山下,号曰笔冢。”三昧,佛教语,意为“定”、“正定”等。即排除一切杂念,使心神平静。此作奥妙、诀窍解。
十日一水,五日一石——杜甫《戏题王宰画山水图歌》诗云:“十日画一水,五日画一山。能事不受相促迫,王宰始肯留真迹。壮哉昆仑方壶图,挂君高唐之素壁。巴陵洞庭日本东,赤岸水与银河通,中有云气随飞龙。舟人渔子入浦溆,山木尽亚洪涛风。尤工远势古莫比,咫尺应须论万里。焉得并州快剪刀,剪取吴松半江水。”
嘉陵山水——朱景玄《唐朝名画录》:“又明皇天宝中忽思蜀道嘉陵江水,遂假吴生驿驷,令往写貌。及回日,帝问其状,奏曰:‘臣无粉本,并记在心’后宣令于大同殿图之,嘉陵江三百余里山水,一日而毕。时有李思训将军,山水擅名,帝亦宣于大同殿图,累月方毕。明皇云:‘李思训数月之功,吴道子一日之迹,皆极其妙也,’”
李思训——字建,成纪(今甘肃天水)人,唐宗室,官至左武卫大将军。画青绿山水,古雅超群。
屡——屡次。屡月,接连着,不止一月。&&&
吴道元——吴道玄,字道子,唐河南阳翟(今禹县)人。善画,后人称其为“画圣”。长于人物,亦工山水,风格粗放。
一夕断手——即一天画完。断手,收笔。&&&&&&&&&&&
③目无全牛——《庄子??养生主》载: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文惠君叹其技艺之妙。庖丁云:平生解牛数千头,而今解牛全以神会,目“未尝见全牛”,刀入牛身若“无厚入有间”,而游刃有余,“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薪发于硎”。后以“庖丁解牛”作为神妙技艺的典型。
驰突——突破。
董、巨——指画家董源、巨然。&& 藩篱——篱笆。比喻门户或屏障。&&&&&&
跻——登,上升。&&&&&&&&&&&&&&&&&&
顾、郑——顾是指晋代画家顾恺之(长康);郑是隋代画家郑法士。
堂奥——房屋的深处。比喻深奥的道理或境界。& 倪云林——倪瓒,字元镇,号云林。元无锡(今属江苏)人。山水师法董源、巨然,参以荆浩、关仝,多画太湖景色,清远萧疏。
右丞——指唐代画家王维(701——761年),字摩诘,官至尚书右丞,故人称“王右丞”。荆浩《笔法记》推崇王维,其称“王右丞笔墨宛丽,气韵高清,巧写象成,亦动真思。”&
&④郭恕先——郭忠恕,字恕先,五代河南洛阳人。能文章,精小学,工书法,尤擅篆籀隶楷,更以界画闻名。
&纸鸢——风筝。纸鸢放线——郭若虚《图画见闻志》:“歧有富人主官酒酤,其子喜画,日给醇酎,设几案绢素及好纸数轴,屡以情言。忠恕俄取纸一轴,凡数十番,首图一丱角小童持线车,纸穷处作风鸢,中引一线长数丈,富家子不以为奇,遂谢绝焉。”
盖——通“盍”,何,何不,何故。&&
&谢赫——南朝齐,生平不详。工写人物。撰《画品录》。&&&&&&&&&&&&&&&&&&&
&⑤ 气运生动——应作“气韵生动”,指把描绘对象的精神生动地表现出来,使作品具有艺术感染力。从《世说新语》可知,当时人物品藻成风,“美风仪”是一种时尚,而“气韵”是评价人物优劣的首要标准。这种以气质神韵为品评标准的风气,直接影响了人物画的品评标准。
&& 骨法用笔——以线造型,用笔注重骨力。从字面上看,“骨法”即用笔要肯定有力,它是书法用笔的一个重要特征。此为国画表现上关于用笔的问题。即如何运用线描达到表达对象形体的重要技法。所谓“丰筋隆骨”,正是在强调用笔力度的重要性。但若与当时人物品藻中对人的骨气、骨象的论说联系起来,则“骨法用笔”还有以笔线勾勒去表现人物风骨的意思。&&&&&&&&&&&&&&&&&&&&&&&&&&&&&&&
应物写形——也作“应物象形”,就是要准确地描绘对象的形状。
随类傅彩——也作“随类赋彩”。根据物象的类别,确定相应的色彩来描绘。这种色彩不是随某一对象之色而定,而是随它所归属的类别而定,是概括出来的色彩。随描绘对象之类,在形象上赋予概括性的色彩表现。另外,类还包含了心理分类,即人的思想感情之层面,“类”是通过主体心理、意的控制,对诸多物理属性进行选择乃至综合,寻求情、意与色、物之间的同构,表现为色与意、色与情、色与物、色与时等的归合。“赋”带有“授”,“给予”的意思,“赋彩”包括色彩表现方法和表现过程两方面的含义。“随”本有顺从、依附之意,也包含主观的选择取向,即审美心理的控制。
经营位置——根据素材构思、布置画面。顾恺之称为“置陈布势”,今人称为“构图”、“章法”。经营位置就是指人物画不但要安排好人与物的位置,还要考虑到人与物的关系。&&&&&&&&&&&&&&&&&&&
传模移写,也作“传移模写”——临摹前人的优秀作品,向遗产学习。
生知——谓不待学而知之。宋王禹偁《神童刘少逸与时贤联句》诗序:“生性如生知,辞如老成。”谓画风格韵味乃画家个性表现,故言不待学而生知。
“六法”最早出现在南朝齐·谢赫《古画品录》,对原文进行断句,多有争论,现代钱钟书,对其重新作了标点:“六法者何?一、气韵,生动是也;二、骨法,用笔是也;三、应物,象形是也;四、随类,赋彩是也;五、经营,位置是也;六、传移,摹写是也。”(《管锥编》第四卷)。&&&&&&&&&&&&&&&&&&&&&
&⑥ 气运兼力——应为“气韵兼力”,指作品的神韵与骨力力求统一。
格制俱老——“老”,是宋人所推崇的一种风格与境界,它既是一种技法的精到,也是由技术的精到而达到的一种风格上的老辣。“格制俱老”意指作品从造型、布局到用笔,都要老到、成熟。
变异合理——绘画不可拘泥于形似,在夸张、变形的同时还要由“理”来制约,变化要合于规律。
彩绘有泽——色彩要明快润泽调和,追求色彩的美感以及视觉效果上的悦目。
去来自然——构图合理,画面上的来龙去脉要自然。
师学舍短——师法古人要取其所长,去其所短,避免“习气”。&&&&&&&&&&&&&&&&&&&&
&⑦ 粗卤求笔——画法在粗狂放纵的风格中要求有笔法可寻。方薰《山静居画论》:“气格要奇,笔法须正。气格笔法皆正,则易入平板。气格笔法皆奇,则易入险恶。前人所以有‘狂怪求理,卤莽求笔’之谓”。
僻涩求才——在狭隘的题材与风格中,而有独创。以才补偏,以偏显才。布颜图《画学心法问答》:“所谓僻涩求才之才,于画家最为关键。才者长也,通也,理也。惟山水家有此求通之法,而各画工不与焉”。
细巧求力——画风细密精巧而不失力度。
狂怪求理——画面结构、笔墨显得狂怪,但描写的景物情趣,很合画理。
无墨求染——用墨虽少而韵味足。唐岱《绘事发微》:“渲淡者,山之大势,皴完而墨彩不显,气韵未足,则用淡墨轻笔重叠搜之,使笔干墨枯,仍以轻笔擦之,所谓无墨求染。”布颜图《画学心法问答》:“山水画学能入神妙者,只此一法,最为上上。所谓无墨者,非全无墨也,干淡之馀也,干淡者实墨也。无墨者虚墨也。求染者,以实求虚也。虚虚实实,则墨之能事毕矣。”
&& 平画求长——也作“平画求奇”,画面在平淡中而有奇致。蒋和《学画杂论》:“布置落笔,必须有剪裁,得远近回环映带之致。看画亦须得剪裁法,平画求长是也。”
⑧ 郭若虚——宋并州太原人,神宗熙宁中为朝官。著《图画见闻志》。
病——缺点,错误,问题。& 全亏取与——取与:取舍。全亏取与,对物造型取舍无法。李日华《紫桃轩杂辍》:“绘事要明取予。取者形象仿佛处以笔勾取之,其致用虽在果毅而妙处则贵玲珑断续,若直笔描画,则板结之病生矣。予者笔断意含,如山之虚廓,树之去枝,凡有无之间是也。”&&&
褊——通“扁”,狭小,狭隘。&& 运笔中疑——行笔过程中迟疑不决。
&戾——违背。&&&
心手相戾——心与手相互违背。&&&&
向——应为“勾”。&&&&&&&&&&&
&圭角——圭,瑞玉,上圆下方,圭角是说圭有棱角。笔划过于显露。妄生圭角,比喻笔画上不应有的突起、棱角。&&&&&&&&&&&&&
⑨ 饶自然——元代画家,字太虚,工诗善画,深得马远笔法。著《绘宗十二忌》,该书简明扼要,虽称“十二忌”,却从正反两方面论述了山水画创作时应注意的诸多技术问题,为历代山水画家所珍视。& 布置拍密——也作“布置迫塞”。郑绩《梦幻居画学简明?论忌》:“布置迫塞者,全幅逼翳不能推宕。凡布景要明虚实,虚实在乎生变,生变之诀,‘虚虚实实,实实虚虚’八字尽之矣。以一幅而论,如一处聚密,必间一处放疏以舒其气,此虚实相生法也。至其密处有疏(如山石树屋,凡出顶处,须避疏留眼,毋相逼撞是也),疏处有密(如海阔藏以波涛舟楫,天空则接以飞鸟云烟是也),此实中虚,虚中实业。明乎此庶免迫塞之忌”。& 远近不分——郑绩《梦幻居画学简明?论忌》:“远近不分者,远与近相连,近与远无异也。夫近须浓,远须澹,浓当祥,澹当略。惟其略也,故远山无纹,远树无枝,远人无目,远水无波。以其祥也,故山隙石凹,人物须眉,树叶波纹,瓦鳞几席,井然可数。而由近至远,由远而至至远,则微茫仿佛,难言其妙。宜望真景以法取之,其中深意在目中,斯在图中矣。”
&山无气脉——郑绩《梦幻居画学简明?论忌》:“山无气脉者,所谓琐碎乱叠也,凡山皆有气脉相贯,层层而出,即耸高跌低,闪左摆右,皆有余气连络照应,非多览真山不能会此意也。若写无气脉之山,不独此山固为乱砌,即通幅章法亦是乱布耳。无气脉当为画学第一病。”& 水无源流——郑绩《梦幻居画学简明?论忌》:“水无源流者,无源头出处也。夫石底坡脚,有清流激湍,其上要有长泉涓涓而下,方为有源之水,此理易知;然两山之间夹流飞瀑,上须高山,乃有出处,此理人多失察。盖必有高山,其下方有积润,水乃山之积润而成也。况本山特耸,泉宜脚出,若泉向高山之顶而来,顶之上又无再高之山,则水之来也,岂非从天而下耶?孤峰挂瀑,譬诸架上悬巾者,此之谓也。”
彝——常理;一定的法则。&&&
境无夷险——郑绩《梦幻居画学简明?论忌》:“境无夷险,盖古人布境有巉岩崒嵂者,有深翳曲折者,有平远空旷者,有层层重叠者,其境不一,每图中虽极平淡,其间必有一变险阻处,合人意想不到,乃入化境也。”
路无出入——郑绩《梦幻居画学简明?论忌》:“路无出入者,塞断不通也。水隔宜接以桥梁,石遮当留以空淡。或旋环屋畔,或掩映林间,似断非断,不连而连。前有去,后有来,斯之谓有出入。”&&&
石只一面——郑绩《梦幻居画学简明?论忌》:“石只一面,一面之石便成石板矣。又云分三面者,正一面,左右二面也。然此言其概耳,必将皴法交搭多面以成崚嶒,凹中凸,凸中凹,推三面之法而作十面八面亦无不可。且左右圆转运化,向背阴阳不露笔画痕迹,如出天然,无寻常落笔处,方得石之体貌也。”& 树少四枝——郑绩《梦幻居画学简明?论忌》:“树少四枝,四枝者前后左右四便之枝,非四条树枝之谓也。近人写树只从左右出枝,前无掩身,后无护体,纵有千枝万枝,不过两边之枝,是即少四枝矣。必知此忌而后枝干有交搭处,且四便玲珑穿插掩护,则虽三枝两枝,亦见不尽之意,奚必定要四枝哉?”四便:犹四侧。便,通“偏”。& 人物伛偻——伛偻:腰背弯曲。郑绩《梦幻居画学简明?论忌》:“人物伛偻者,驼背缩颈,无轩昂高雅象。然不但此也,盖山水中安置人物处,为通幅之主脑,山石林屋皆相顾盼,岂徒人像人,物似物已哉?古人之清如鹤,飘若仙,以此亦就写人物一端而言,至随处点景,宜俯宜仰,当坐当立,仍须与山林亭宇相照应,应得山水中人物一定不易之法,当以此忌于伛偻之外也。”&&
楼阁错杂——郑绩《梦幻居画学简明?论忌》:“楼阁错杂者,间架层叠安置失宜也。凡一图之中,楼阁亭宇乃山水之眉目也,当在开面处安置,盖眉目应在前而安在后,应在右而安在左,则非其类矣。是以画楼阁屋宇,必因通幅形势穿插,斜正高低,或露或掩,审顾安妥,与夫间架之方圆曲直不相拗撞,乃为合式。”
滃——形容水盛、云起。澹,同“淡”。滃淡:指墨色的浓淡。唐岱《绘事发微》:“然用墨不可太浓,浓则失其真体,掩没笔迹,而落于浊。亦不可太淡,淡则气弱而怯也。须要自淡渐浓,不为墨滞。古云:‘惜墨如金。’是不易用浓墨也,过与不及皆病也。”郑绩《梦幻居画学简明?论忌》:“浓淡失宜,不独近浓远淡已也。盖山石必有阴阳,有阴阳则有明晦,有明晦则有浓淡矣。更有渲淡接气以补意到笔未到之处,故或无或有,如烟如云,生动活泼之机,全向墨中浓淡微妙而出。浓淡得宜,则通幅生动;浓淡失宜,则全图死煞。学者最宜留心也。”&&&&
点染无法——郑绩《梦幻居画学简明?论忌》:“点染无法,夫画成用色,如锦上添花,庖中调味,得其法则粗恶亦艳而甘,不得法虽华美反成劣坏。故点染合宜,如春宜润,夏宜深,秋宜淡,冬宜黯。又如绿中点衬以红,浓中渲染以淡,非止一端。即此之类在人灵变,不能指一而概也。”
⑩ 夏文彦——字士良,号兰渚,元代浙江吴兴人,后迁居江苏松江。擅长绘画,精于鉴赏。撰《图绘宝鉴》。&&
朱景真——即“朱景玄”。唐代吴郡(今江苏苏州)人。官翰林学士。著《唐朝名画录》。&&
王休复——应为“黄休复”。字归本,宋代江夏人。著《益州名画录》。张彦远——字爱宾,唐代河东蒲州(今山东永济县)人,官至大理寺卿。张家世代好尚书画,自高曾祖起便刻意鸠集历代书画名迹,家藏极富。彦远颇承家传,见多识广,著《法书要录》《彩笺诗集》《历代名画记》。&&&
能事——擅长的本领。&& 无非无刺——没有过错和令人讥讽之处。&&
乡愿——指貌似谨愿忠厚,实与恶俗同流合污的人。&& 媵——古代诸侯之女出嫁,从嫁的妹妹和侄女。后指妾。&&&&
画家亦有南北二宗——方薰《山静居画论》:“画分南北两宗,亦本禅宗南顿北渐之义。顿者根于性,渐者成于行也。”&&&
李思训父子——李思训、李昭道。&&&
赵幹——五代南唐江宁(今江苏南京)人,后主时画院学生。擅画山水。
赵伯驹、伯骕——赵伯驹,字千里,宋宗室。擅金碧山水。弟伯骕,字希远,亦擅金碧山水,与兄齐名。&&&
马远——字遥父,号钦山。宋代,祖籍河中(今山西永济),出生钱塘(今浙江杭州)。与其曾祖、祖父、父、伯、兄均为画院待诏。山水多作一角之景,人称“马一角”。&&&&&
夏彦之——夏珪,字禹玉,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宁宗朝画院待诏。山水多去半边,人称“夏半边”。&&&&&&
王摩诘——王维,字摩诘。山水画由着色转向水墨。
渲澹——即破墨。澹为“淡”。“破墨山水”即把墨加水分破浓淡不同的层次,用以渲染,代替青绿颜色,并能用水墨表现出山形的阴阳向背。渲澹为王维首创。
先用中锋钩勒山石轮廓,然后用斧劈皴显示砍削之势。由于北方山水奇兀,所以用钩斫示其雄壮,用青绿重色见其沉厚。&&&
张璪——字文通,唐代吴郡(今江苏苏州)人。官至检校祠部员外郎。善画山水松石。撰《绘境》。&&&&
字浩然,五代河南沁水(今济源)人。善诗文,通经史,工画山水,创北派画风。著《笔法记》。
关仝——五代长安(今陕西西安)人。画山水师荆浩,有出蓝之誉,时称“关家山水”。
郭忠恕——字恕先,五代河南洛阳人。能文章,精小学,工书法,尤擅篆籀隶楷,更以界画闻名。&&&
董源——字叔达,五代进贤(今江西进贤)人。擅画江南山水,意趣高古。巨然——僧巨然,江宁人。工画山水,笔墨秀润。
&米氏父子——宋代画家米芾及其子米友仁。&
&元之四大家——元代画家黄公望,王蒙,倪瓒,吴镇。&
&六祖——即唐代高僧慧能(638——713),新兴人,佛教禅宗南宗创始人。亦作“惠能”,世称禅宗六祖,俗姓卢,原籍范阳(今属北京)。
&马驹——唐佛教禅宗高僧,名道一,本姓马,故后世也称马祖或马祖道一(709——788)。主张“自心是佛”、“凡所见色,即是见心”的道理。&
&云门——即云门宗,中国佛教禅宗五家之一。&&
五代文偃(864——949)创始于韶州云门山(今在广东乳源)光泰禅院,故名。
⑾ 兹——此,这。&&&&
亹亹——深远的样子。形容勤勉不倦。&&&
张衡——字平子,汉代南阳西鄂人。性巧,明天象。善画。张彦远《历代名画记》:“昔建州浦城县,山有兽,名骇神,豕身人首,状貌丑恶,百鬼恶之,好出水边石上,平子往写之。兽入潭中不出。或云此兽畏人画,故不出也。可去纸笔。兽果出,平子拱手不动,潜以足指画兽,今号为巴兽潭(见郭氏《异物志》)。&&
蔡邕——字伯喈,汉陈留圉(今河南杞县南)人。通经史、音律、天文,善辞章。工篆隶。著《蔡中郎集》。&&&
杨修——字祖德,华阴人。聪明有俊才。善图人物。诸葛亮——张彦远《历代名画记》:”诸葛亮,字孔明。彦远按,常琚《华阳国志》:‘亮以南夷之俗难化,乃画夷图以赐夷,夷甚重之’”。&&&
嵇康——字叔夜,三国魏铚人。丰姿俊逸,博学多通,善鼓琴,工书画,著《嵆康集》。&&&
王羲之——字逸少,官至右军将军。工书法,亦善丹青。&&&&&&
王廙——字世将,东晋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人。擅属词,工书画。
王献之——字子敬,王羲之第七子。工书画。所作鸟兽牛马,风神超越。
温峤——字太真,太原祁县人。善画。&&&
远公——释惠远,本姓贾,东晋雁门楼烦(今山西宁武西)人。博综六经,尤善庄、老。为净土宗初祖。&&
谢慧连——陈郡阳夏人。官至司徒府参军。书画并妙。&&&
陶弘景——字通明,丹阳秣陵人,隐于句容句曲山,自号华阳隐居。喜琴棋,工草隶,好著述。张彦远《历代名画记》:“武帝尝欲征用,隐居画二牛,一以金笼头牵之,一则逶迤就水草。梁武知其意,不以官爵逼之。朝中有事,多询之,号山中宰相。”&&&&&
卢鸿——字浩然,唐代洛阳人。隐居嵩山。工书,擅画山水树石。《宣和画谱》记载卢鸿:“画《草堂图》,世传以比王维《辋川》。草堂盖是所赐,一丘一壑,自己足了此生,今见之笔,乃其志也。”&&&&&
司马光——字君实,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宝元进士,著《资治通鉴》《涑水纪闻》等。&&&&
朱熹——字元晦,号晦庵,别号紫阳,徽州婺源(古时由徽州管辖,今属江西)人。著《四书章句集注》《周易本义》《诗集传》《楚辞集注》。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官至端明殿翰林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精诗文,擅画竹石。
&&&&&&&&&&&&&
&&&&&&&&&&&&&成家
自唐宋荆、关、董、巨,以异代齐名,成四大家;后而至李唐、刘松年、马远、夏圭,为南渡四大家;赵孟頫、吴镇、黄公望、王蒙为元四大家;高彦敬、倪元镇、方方壶、虽属逸品,亦卓然成家。所谓诸大家者,不必分门立户,而门户自在。如李唐则远法思训,公望则近守董源,彦敬则一洗宋体,元镇则首冠元人,各自千秋,赤帜难拔。不知诸家肖子,近日属谁?
&&&&&&&&&&&&&&&&&&&&&&&&&&
&&&&&&&&&&&&&&&&&&&&&&&&
人物自顾、陆、展、郑,以至僧繇、道元一变也。山水则大小李一变也,荆、关、董、巨又一变也,李成、范宽一变也,刘、李、马、夏又一变也,大痴、黄鹤又一变也①。
鹿柴氏曰:赵子昂居元代,而犹守宋规。沈启南本明人,而俨然元画。唐王洽若预知有米氏父子,而泼墨之关钥先开。王摩诘若逆料有王蒙,而渲淡之衣钵早具。或创于前,或守于后。或前人恐后人之不善变而先自变焉。或后人更恐后人之不能善守前人而坚自守焉②。然变者有胆,不变者亦有识。
&&&&&&&&&&&&&&&&&&&&&&&&&&&
&&&&&&&&&&&&&&&&&&&&&&&&&&
学者必须潜心毕智,先功某一家皴,至所学既成,心手相应,然后可以杂采旁收,自出炉冶,陶铸诸家,自成一家。后则贵于浑忘,而先实贵于不杂。约略计之:
披麻皴、乱麻皴、芝麻皴、大斧劈、小斧劈、云头皴、雨点皴、弹涡皴、荷叶皴、矾头皴、骷髅皴、鬼皮皴、解索皴、乱柴皴、牛毛皴、马牙皴,更有披麻而杂他点,荷叶而搅斧劈者。至某皴创自某人,某人师法于某,余已具载于山水分图之上,兹不贅。
&&&&&&&&&&&&&&&&&&&&&&&&&
淡墨重叠旋旋而取之,曰斡淡;以铳笔横卧惹而取之,曰皴;再以水墨三四而淋之,曰渲;以水墨衮同泽之,曰刷③;以笔直往而指之,曰捽;以笔头特下而指之,曰擢;擢以笔端而注之,曰点;点施于人物,亦施于苔树。界引笔去谓之曰画;画施于楼阁,亦施于松针,就缣④素本色,萦拂以淡水而成烟光,全无笔墨踪迹,曰染;露笔墨踪迹而成云缝水痕,曰渍;瀑布用缣素本色,但以焦墨晕其旁,曰分;山凹树隙,微以淡墨滃溚成气,上下相接,曰衬。
《说文》曰:画,畛也。象田畛畔也。《释名》曰:画,挂也,以彩色挂象物也。尖曰峰,平曰顶,圆曰峦,相连曰岭,有穴曰岫,峻壁曰崖,崖间崖下曰岩,路与山通曰谷,不通曰峪,峪中有水曰溪,山夹水曰涧,山下有潭曰濑,山间平坦曰坂,水中怒石曰矶,海外奇山曰岛。⑤山水之名,约略如此。
①李唐——字晞古,宋代河阳(今河南孟县)人。山水变荆浩、范宽之法,创大斧劈皴,笔法简括豪放,气势宏伟开阔,为南宋四大家之首。&&
刘松年——宋代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淳熙画院学生,光宗绍熙间为画院待诏。山水师张训礼,笔墨精严,设色妍丽。&&&
赵孟頫——字子昂,号松雪道人,元代湖州(今浙江吴兴)人,宋宗室。工书法,画取法董源、李成。著《松雪斋集》。
吴镇——字仲圭,号梅花道人。元代浙江嘉兴人。山水师法巨然,笔力雄劲,墨气沉厚。  黄公望——字子久,号一峰,大痴道人,元代江苏常熟人。山水宗法董源巨然,水墨浅绛俱佳。著《写山水诀》。& 王蒙——字叔明,号香光居士、黄鹤山樵,元代湖州(今浙江吴兴)人。山水宗法董源、巨然,稠密幽深,郁茂苍茫。  高彦敬——高克恭,字彦敬,号房山道人。元代大都(今北京)房山人。官至刑部尚书。工山水,师法米氏、董源,笔墨苍润。& 倪元镇——倪瓒,字元镇。& 方方壶——方从义,字无偶,号方壶,元代贵溪(今属江西)人。能诗文,工书法。擅写云山,取法董源、巨然、二米,画风放逸。&&&
赤帜——《史记?淮阴侯列传》:韩信督军与赵军大战井陉口。当时韩信背水设阵,并派人驰入赵军壁垒,拔赵帜,立汉帜,以奇计打败赵军。赤帜,即汉军所有的赤色旗帜。后比喻自成一家。
顾、陆、展、郑——晋代画家顾恺之、陆探微,隋代画家展子虔、郑法士。
僧繇——即六朝画家张僧繇。
道元——唐代画家吴道子,又名道玄。元同“玄”。
大小李——即大小李将军,画家李思训和他的儿子李道昭。
荆、关、董、巨——荆浩、关仝、董源、巨然。
李成——字咸熙,祖上本是唐宗室,居长安。后避地营丘。能诗,善琴、弈。山水师荆浩、关仝,自成一格。&&
范宽——字中立,宋代华原(今陕西耀县)人。画师李成、荆浩,风格雄强沉厚。
刘、李、马、夏——南宋四大家刘松年、李唐、马远、夏圭。
大痴——元代画家黄公望,字子久,号大痴。
黄鹤——元代画家王蒙,字叔明,号黄鹤山樵。
②赵子昂——赵孟頫,字子昂。& 沈启南——沈周,字启南,号石田。长州(今苏州吴县)人。工诗文善书画。&&
王洽——唐代画家,性疏野,相传每醉酒,泼墨于绢素,随其形状,涂抹山石云水,号称“泼墨”。& 关钥——门闩和锁钥,锁门的工具。比喻事物紧要的部分。& 逆料——预料。& 衣钵——僧尼使用的袈裟和食器。中国禅宗初祖至五祖师徒间传授道法,常付衣钵为凭证,称为衣钵相传。后泛指老师传给学生的学业、知识。&&&&&
坚自守焉——坚守优秀传统。
③旋旋——缓缓。& 铳——用铳子打眼或除去。& 惹——应为“惹惹”,轻盈的样子。三四——多次。& 衮——同“滚”,混同。& 刷——即水墨或墨色混合一次平涂。
④缣素——书画所用的白绢。缣,细绢。
⑤ 萦拂——轻扫。&&&
滃溚——渲染。& 《说文》——即《说文解字》。汉许慎撰。该书是我国第一部系统完备的字典。收字九千三百五十三个,分列五百四十个部首。列小篆为字头,先释其义,后解字形。&&
&&畛——田地间的小路。界限。
《释名》——后世亦称《逸雅》,东汉刘熙撰,训诂书。&&&
挂——彰显。
&&&&&&&&&&&&&&&&&&&&&&&&&&&&
&&&&&&&&&&&&&&&&&&&&&&&&&&&
古人云:有笔①有墨。笔墨二字,人多不晓。画岂无笔墨哉?但有轮廓而无皴法,即谓之无笔;有皴法而无轻重向背、云影明晦,即谓之无墨。王思善曰:使笔不可反为笔使。故曰“石分三面”。此语是笔亦是墨。
凡画有用画笔之大小蟹爪者,点花染笔者,画兰与竹笔者,有用写字之兔毫湖颖者,羊毫雪鹅柳条者②,有惯依毫尖者,有专取秃笔者,视其性习,各有相近,未可执一。
鹿柴氏曰:云林之仿关仝,不用正峰,乃更秀润,关仝实正峰也。李伯时书法极精,山谷谓其画之关钮透入书中,则书亦透画中矣。钱叔宝游文太史之门,日见其搦管作书③,而其画笔益妙。夏昶与陈嗣初、王孟端④相友善,每于临文见草而竹法愈超。与文士熏陶,实资笔力不少。又欧阳文忠公⑤用尖笔干墨作方阔字,神采秀发,观之如见其清眸丰颊,进趋晔如⑥。徐文长醉后拈写字败笔,作拭桐美人⑦,即以笔染两颊,而丰姿绝代,转觉世间铅粉为垢,此无他,盖其笔妙也。用笔至此,可谓珠撒掌中,神游化外。书与画均无歧致。不宁唯是,南朝词人直谓“文为笔”。《沈约传》曰:“谢元晖为诗,任彦升工于笔。”瘐肩吾曰:“诗既若此,笔又如之。”杜牧之曰:“杜诗韩笔愁来读,似倩麻姑痒处抓。”夫同此笔也,用以作字、作诗、作文,俱要抓着古人痒处,即抓着自己痒处;若将此笔作诗、作文与作字画,俱成一不痛不痒世界,会须早断此臂,有何用哉?⑧
①“有笔”的主要含义:首先是谢赫所说的“骨法用笔”把用笔当成是主要手段,即既用笔塑造对象的形体结构,又用笔表现“骨力”、“骨气”,要有力。其次,中国画的用笔要讲究“书法入画”,即把从书法中所学到的用笔功夫运用到绘画中。再次是用笔要有变化。用笔就是要讲究点、钩、皴、擦之法,有轻重、疾徐、偏正、曲直、干湿、侧笔、园笔、中锋、偏锋、顺锋、逆锋之别。这“笔”即是用毛笔蘸墨或色在纸、绢上画出的笔痕,又是运笔过程中的抑扬顿挫、提按转折等各种变化。
② 兔毫——毛笔的一种,用兔毛制成,故名。古代出宣州(今安徽宣城)溧水县中山,在县东南十五里。《右军笔经》:“中山兔肥豪长故可用。”
湖颖——湖笔。产于浙江湖州。湖笔又称“湖颖”,这是它最大的特点。所谓“颖”,就是指笔头尖端,有一段整齐而透明的锋颖,业内人称之为“黑子”。“黑子”的深浅,就是锋颖的长短,这是用上等山羊毛经过浸、拔、并、梳、连、合等近百道工序精心制成的。因而,湖笔以锋颖名重于世,已成为中国毛笔的代名词。
羊毫——毛笔的一种,用山羊毛制作。其中宿羊毫存放多年,脂肪已干化,容易着墨;陈羊毫有些刚性;颖羊毫精细,尖端透明;净羊毫无杂质,羊毫性均柔软,笔头肥厚滋润,适宜书写行书。
雪鹅柳条——笔名。
③ 峰——应为“锋”。&&&
李伯时——李公麟,字伯时,号龙眠居士,宋代舒城(今属安徽)人,官至朝奉郎。工书画,精鉴赏。&&&&
山谷——黄庭坚,字鲁直,号山谷道人,宋代分宁(今江西修水)人。开创江西诗派。善行草书。
关钮——比喻关键,根本。
钱叔宝——即明画家钱榖,字叔宝,号罄室子。明代长洲(今江苏吴县)人。山水师文征明,疏朗稳健。编有《续吴都文粹》等。
文太史——明代画家文征明,曾授职翰林院待诏,故人称文太史。
&搦管——握笔。
④ 夏昶——字子昭,号自在居士,明代江苏昆山人。擅画墨竹,师王绂。
陈嗣初——陈继,字嗣初,明代吴县(今江苏苏州)人。擅文,写竹尤奇。
王孟端——明代画家王绂,字孟端,号友石,无锡(今属江苏)人。工画山水,多学王蒙。著《友石山房集》。
⑤ 欧阳文忠公——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宋代吉水(今属江西)人。曾任枢密副使、参知政事,谥号文忠。著《新五代史》《欧阳文忠集》。
⑥ 晔——火光很盛的样子。&&&&&
如——作助词,同“然”。
⑦ 徐文长——徐渭,字文长,号天池山人,青藤道士,明代山阴(浙江绍兴)人。工书善画。
拭——擦。&&&&
桐——轻脱貌。《汉书·广陵厉王刘胥传》:“毋桐好逸。”
⑧铅粉——铅华。用于涂面的化妆品。&&&
沈约——字休文,南朝梁武康人。官至尚书令。博学善属文,著述颇丰。&&&
谢元晖——南齐人,工诗。&&&
任彦升——任昉,字彦升。南朝梁乐安博昌(今山东寿光)人。善属文。与沈约诗并称“任笔沈诗”。& 庾肩吾——字子慎,南朝梁南阳新野(今属河南)人。擅诗赋,工书法。著《书品》。杜牧之——杜牧,字牧之,唐代万历年人。累官中书舍人。善属文。有《樊川集》。人号称“小杜”,以别于杜甫。&&
杜诗韩笔愁来读,似倩麻姑痒处抓——杜牧《读韩杜集》:“杜诗韩笔愁来读,似倩麻姑痒处搔。天外凤凰谁得髓,无人解合续弦胶。”杜指杜甫,韩指韩愈。倩:请。麻姑:葛洪《神仙传?麻姑传》:“麻姑鸟爪。蔡经见之,心中念言,背大痒时,得此爪以爬背,当佳。方平已知(蔡)经心中所念,即使人牵经鞭之。谓曰:‘麻姑神人也,汝何思谓爪可以爬背耶?’但见鞭著经背,亦不见有人持鞭者。”
&&&&&&&&&&&&&&&&&&&&&&&&
李成惜墨如金,王洽泼墨沈成画。夫学者必念“惜墨泼墨”四字,于六法三品,思过半矣。
鹿柴氏曰:大凡旧墨,只宜画旧纸、仿旧画,以其光芒尽敛,火气全无,如林逋、魏野,俱属典型,允宜并席。若将旧墨施于新缯、金笺、金箑之上,则翻不若新墨之光彩直射。①此非旧墨之不佳也,实以新楮缯,难以相受,有如置深山有道之淳古衣冠于新贵暴富,座上无不掩口胡卢,臭味何能相入?余故谓旧墨留画旧纸,新墨用画新缯、金楮②,且可任意挥洒,不必过惜耳。
&&&&&&&&&&&&&&&&&&&&&&&&&
&&&&&&&&&&&&&&&&&&&&&&&&&
&&重润渲染
画石之法,先从淡墨起,可改可救,渐用浓墨者为上。董源坡脚下多碎石,乃画建康山势,先向笔画边皴起,然后用淡墨破其深凹处,着色不离乎此,石着色要重。董源小山石,谓之矾头。山中有云气,皴法要渗软。下有沙地,用淡墨扫,屈曲为之,再用淡墨破③。
夏山欲雨,要带水笔晕开,山石加淡螺青于矾头,更觉秀润。
以螺青入墨或藤黄入墨画石,其色亦浮润可爱。
冬景借地为雪,以薄粉晕山头,浓粉点苔。画树不用更重,干瘦枝脆,即为寒林。再用淡墨水重过加润之,则为春树。
凡画山,着色与用墨必有浓淡者,以山必有云影,有影处必晦。无影有日色处必明,明处淡,晦处浓,则画成俨然云光日影浮动于中矣。
山水家画雪景多俗,尝见李营丘雪图,峰峦林屋,尽以淡墨为之,而水天空阔处,全用粉填,亦一奇也。
凡打远山,必先以香朽其势④,然后以青以墨一一染出。初一层色淡,后一层略深,最后一层又深,盖俞远者得云气愈深,故色愈重也⑤。
画桥梁及屋宇,须用淡墨润一二次,无论着色与水墨,不润即浅薄。
王叔明画,有全不设色,只以赭石淡水润松身,略勾石廓,便丰采绝伦。
&&&&&&&&&&&&&&&&&&&&&&&&&
&&&&&&&&&&&&&&&&&&&&&&&&
凡经营下笔,必留天地。何为天地?有如一尺半幅之上,上留天之位,下留地之位,中间方主意定景。窃见世之初学,据尔把笔,涂抹满幅,看之填塞人目,已觉意阻,那得取重于赏鉴之士
鹿柴氏曰:徐文长论画,以奇峰绝壁,大水悬流,怪石苍松,幽人羽客⑥,大抵以墨汁淋漓,烟岚满纸,旷若无天,密如无地为上。此语似与前论未合,曰:文长乃潇洒之士,却于极填塞中具极空灵之致,夫曰旷若,曰密如,于字句之缝,早逗露矣。⑦
&&&&&&&&&&&&&&&&&&&&&&&&&
如郑颠仙、张复阳、钟钦礼、蒋三松、张平山、汪海云、吴小仙,于屠赤水《画笺》中⑧,直斥之为邪魔,切不可使此邪魔之气绕吾笔端。
&&&&&&&&&&&&&&&&&&&&&&&&&
&&&&&&&&&&&&&&&&&&&&&&&&&
笔墨间宁有稚气,毋有滞气⑨;宁有霸气,毋有市气。滞则不生,市则多俗,俗尤不可侵染。去俗无他法,多读书,则书卷之气上升,市俗之气下降矣,学者其慎旃哉⑩。
①李成惜墨如金——黄公望《写山水诀》:“作画用墨最难。但先用淡墨,积至可观处,然后用焦墨浓墨,分出畦径远近,故在生纸上有许多滋润处。李成惜墨如金是也。”&&
王洽泼墨渖成画——朱景玄《唐朝名画录》:“王墨者,不知何许人,亦不知其名,善泼墨山水,时人故谓之王墨。多游江湖间,常画山水松石杂树,性多疏野、好酒,凡欲画图障,先饮,醺酣之后,即以墨泼。或笑或吟,脚蹙手抹,或挥或扫,或淡或浓,随其形状,为山为石,为云为水,应手随意,倏若造化,图出云霞,染成风雨,宛若神巧。俯观不见其墨污之迹,皆谓奇异也。”
林逋——字君复,宋代钱塘(今浙江杭州)人。高隐于西湖之孤山。工诗善行草和绘事。&&&&&
魏野——字仲先,号草堂居士,先世蜀(今四川)人,迁居陕州(今河南陕县)。隐居不仕。工诗,以平朴闲远见长。
缯——古代对丝织品的统称。
金笺——笺:供题诗、写信用的精美纸张。所谓金笺是指书画用纸。金笺纸又分为泥金笺和冷金笺两种。铺满的称“泥金”,撒成散点的称“冷金”。
箑——扇子。&&&
翻——反而,反倒。
②胡卢——笑声。&& 楮——木名。皮可制桑皮纸,因以为纸的代称。
③建康——即今南京。& 矾头——山顶堆积小石,形如矾石,故名。& 渗软——笔法温润,适宜表现江南多土而滋润的山石。&&&
屈曲——曲折。
④浮润——滋润。&&&
李营丘——李成,字咸熙,上代居长安,后迁营丘,后世称李营丘。&&&
打——布置。&&&&
香朽——将檀香(卫生线香)点燃后熄灭,用来在宣纸上打草稿。现在多用柳炭条作为打稿的朽笔。
⑤清·郑绩《梦幻居画学简明》论远山:“……予少年读《芥子园画传》云:‘远山愈远者,得云气愈深,故色愈重。’此一‘重’字于心不能无憾。后游山观海,历览远景,每留心分别远山为真画谱,所见皆是愈远愈杳,从未见远山而色反重也。盖近山无云遮蔽,故皴纹毕露而见绿色,绿色乃山草本色也。云气色白,白色愈深,则山色愈浅。故近山深绿,由深绿至于浅绿,而远山则白云色,深绿为白掩,故绿变蓝,由深蓝而至浅蓝,由浅蓝而至不见蓝,岂不是愈远愈杳乎?‘重’字改作‘淡’字方妥。”
⑥王叔明——王蒙,字叔明。&& 绝伦——无与伦比。&& 主意——应为“立意。”
据尔——应为“遽尔”。匆忙。&&&&
羽客——道士的别称。羽,含有“飞升”之意。羽人、羽士都是道士的别称。幽人羽客:泛指隐士。
⑦大抵——大都,大致。&&&&
逗——句中的停顿;句读。
露——显露。& 逗露——透露。
⑧郑颠仙——郑文林,号颠仙,明代闽人。& 张复阳——名复,字复阳,道士,明代浙江平湖人。善诗能书,工山水、人物。& 鈡钦礼——号南越山人,明代浙江上虞人。工诗,精绘事,笔墨粗豪。& 蒋三松——蒋嵩,号三松,明代金陵人。山水宗吴伟,喜用焦墨,行笔粗莽,多越矩度。& 张平山——张路,字天驰,号平山,明代祥符(今河南开封)人。擅人物、山水,笔势狂放。& 汪海云——汪肇,号海云,明代休宁人。工画山水、人物,气势磅礴。& 吴小仙——吴伟,字士英,号小仙,明代江夏(今湖北武昌)人。工画人物,兼擅山水,笔墨放纵。
屠赤水——明代文学家、戏曲家屠隆(1542——1605),字长卿,号赤水、蓬莱仙客、鸿苞居士,浙江鄞县人。博学多才,诗文、戏曲、书画造诣皆深。擅作长诗,尤精戏曲,著有《县花记》《修文记》《彩毫记》三种,书法擅行、草书。另著有《白榆集》《由拳集》《鸿苞集》《观音考》等多种。&&
《画笺》——屠隆著。此书论及画论、鉴赏、装池等问题。
⑨邪魔——唐岱《绘事发微》:“至南宋画院,刻画工巧,金碧辉煌,始失画家天趣。其间如李唐、马远,下笔纵横,淋漓挥洒,另开户牖,至明戴文进、吴小仙、谢时臣皆宗之,虽得一体,竟于古人背驰,非山水中正派。”屠隆《画笺?邪学》:“如郑颠仙、张复阳、钟钦礼、蒋三松、张平山、汪海云辈,皆画家邪学,徒呈狂态者也,俱无足取。”
滞——不流畅。&&&
⑩旃——“之焉”的合音。相当于代词“之”。
&&&&&&&&&&&&&&&&&&&&
&&&&&&&&&&&&&&&&&&&&&&&&
&第二节设色27则
鹿柴氏曰:天有云霞,灿然成锦,此天之设色也。地生草树,斐然①有章,此地之设色。
人有眉目唇齿,明皓红黑,错陈于面,此人之设色也。
凤擅苞,鸡吐綬,虎豹炳蔚其文,山雉离明其象,此物之设色也。②
司马子长,援据《尚书》、《左传》、《国策》诸书,古色灿然,而成《史记》,此文章家之设色也。
犀首张仪,变乱黑白,支辞博辩③,口横海市,舌卷蜃楼,务为铺张,此言语家之设色也。&
夫设色而至于文章、至于言语,不惟有形,抑且有声矣。嗟乎,大而天地,广而人物,丽而文章,赡而言语,顿成一着色世界矣。
岂惟画然,即淑躬④处世,有如所谓倪云林淡墨山水者,鲜不唾面,鲜不喷饭矣。居今之世,抱素其安施耶⑤。故即以画论,则研丹摅粉,称人物之精工。而淡黛轻黄,亦山水之极致。有如云横白练,天染朱霞,峰矗曾青,树披翠罽⑥,红堆谷口,知是春深;黄落车前,定为秋晚。胸中备四时之气,指上夺造化之工,五色实令人目聪哉。
又曰:王维皆青绿山水,李公麟尽白描人物。初无浅绛色也,昉⑦于董源,盛于黄公望,谓之曰“吴装”,传之文、沈,遂成专尚矣⑧。
黄公望皴,仿虞山石面,色善用赭石,浅浅施之,有时再以赭笔勾出大概。
王蒙多以赭石和藤黄着山水。其山头喜蓬蓬松松画草,再以赭色勾出,时而竟不着色,只以赭石着山水中人面及松皮而已。
①斐然——有文采的样子。
②擅——占有;独有。&&
苞——物丛生曰苞,为草木通称。
吐——放出;开放。&&&
綬——丝带。
炳蔚——形容文采的鲜明华美。《文心雕龙·原道》:“龙凤以藻绘呈瑞,虎豹以炳蔚凝姿”。
雉——野鸡。离明——色彩繁杂明丽。
象——形象。凡形之于外者皆称象。
③司马子长——司马迁,字子长,汉代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著《史记》。
援据——依据。《尚书》——亦称《书经》,是上古时期历史文件和部分追述古事著作的汇编。研究商周历史的重要资料。& 《左传》——是《春秋左氏传》的简称,又名《左氏春秋》。《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体系完整的编年体史书。记载了起自鲁隐公元年,讫于鲁哀公二十七年,共二百五十五年间春秋列国的政治、外交、军事、文化等方面的有关活动,是研究春秋时代社会历史的一部重要文献。& 《国策》——即《战国策》,是战国时代的史料汇编。初由战国末年或秦汉时人搜集辑录成书,西汉刘向重加编校,共三十三篇,定名为《战国策》。此书分十二策,分记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诸国之事。其时代上接春秋,下至秦统一六国,约二百四十年。&&&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传纪体通史。纪事从传说的皇帝始,至汉武帝太初年间止,包括以汉族为主体的三千年发展的历史。
犀首——官名,属武官。&& 张仪——战国魏人。初与苏秦同学,秦慧王以为相,游说六国,破秦合纵而为连横,号曰武信君。
&支——调度;指使。
④淑——善良。&&&
躬——自己;自身。
⑤鲜——少。 唾面——表示鄙弃。《史记?孟尝君列传》:“如复见文者,必唾其面而大辱之。”&&&
喷饭——典出苏轼《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言其寄诗一首与友人文与可,文氏夫妇恰好于晚饭时收到,读后失笑喷饭满桌。后来形容事情可笑便说“令人喷饭”。
抱——心里存着。
素——白色的生绢。朴素的;不加修饰的。《老子·十九章》:“见素抱朴,少私寡欲。”(保持本有的纯真,不为外物所诱惑。)
安——疑问词,哪里。&&&&
施——实行。&&&&
耶——表示句末语气。
⑥ 摅——应文“滤”。&& 曾——通“层”。重叠的。&&&
罽——一种毛织品。
⑦ 王维——字摩诘,唐代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开元初擢进士,官至尚书右丞。以词学知名,晚年隐居蓝田辋川,以琴诗绘画自娱。&&&
青绿山水——以石青、石绿为主色的山水画,有大青绿、小青绿之分。&&&
李公麟——字伯时,号龙眠居士,宋代舒城(今属安徽)人。官至朝奉郎。工书画,精鉴赏。
白描——源于古代的“白画”。用墨勾勒物象,不施色彩者,谓之“白描”。
浅绛——浅即是淡淡之意,绛即赭色。浅绛即在水墨勾勒基础上,以淡淡的赭石或花青颜色敷于画上,多用于山水画。
昉——起始。
⑧ 吴装——亦称“吴家样”。中国画的一种淡着色风格。相传始于唐代吴道子的人物画,故名。吴道子人物画以线造型,赋色简淡,世称“吴装”。汤垕《古今画鉴》:“吴道子笔法超妙为百代画圣,早年行笔差细,中年行笔磊落挥霍如莼菜条。人物有八面,生意活动,方圆平正,高下曲直,折算停分,莫不如意。其傅彩于焦墨痕中略施微染,自然超出缣素,世谓之‘吴装’。”北宋郭若虚《图画见闻志》卷一:“尝观(吴道子)所画墙壁卷轴,落笔雄劲,傅彩简淡,或有墙壁间设色重处,多是后人装饰。至今画家有轻拂丹青者,谓之吴装。”文、沈——文征明、沈周。
&&&&&&&&&&&&&&&&&&&&&&&&&&&
画人物可用滞笨之色,画山水则惟事轻清。石青只宜用所谓梅花片一种,以其形似故名。取置乳钵中,轻轻着水乳细,不可太用力,太用力则顿成青粉矣。然即不用力,亦有此粉,但少耳。研就时倾入瓷盏,略加清水搅匀,置少顷,将上面粉者撇起,谓之油子。油子只可作青粉用,着人衣服,中间一层是好青,用画正面青绿山水,着底一层颜色太深,用以嵌点夹叶及衬绢背,是之谓头青、二青、三青。凡正面用青绿者,其后必以青绿衬之,其色方饱满。
有一种石青,坚不可碎者,以耳垢少许弹入,便研细如泥,墨多麻亦用此,出《岩栖幽事》。
研石绿亦如研石青法,但绿质甚坚,先宜以铁椎击碎,再入乳钵内,用力研方细。石绿用虾蟆背者佳,亦水飞①作三种,分头绿、二绿、三绿,用亦如用石青之法。青绿加胶,必须临时,以极清胶水投入碟内,再加清水温火上略熔用之,用后即宜撇去胶水,不可存之于内,以损青绿之色。撇法:用滚水少许,投入青绿内,并将此碟子安②滚水盆内,须浅,不可没入,重汤顿之③,其胶自尽浮于上,撇去上面清水,则胶净矣,是之谓出胶法。若出不净,则次遭取用,青绿便无光彩。若用,则临时再加新胶水可也。
用箭头者良,次则芙蓉块疋砂④,投乳钵中研极细,用极清胶水,同清滚水倾入盏内,少顷将上面黄色者撇一处,曰“朱磦”,着人衣服用。中间红而且细者,是好砂,又撇一处,用画枫叶、栏楯⑤、寺观等项。最下色深而粗者,人物家或用之,山水中无用处也。
万一无朱砂,当以银朱代之,亦必用磦朱,带黄色者,水飞用之,水花不入选。(近日银朱,多摻入小粉,不堪用。)
&&&&&&&&&&&&&&&&&&&&&&&&&&&&&&&&&&&&&&&&&&&&&&&&&&&&&&&&&&&&&&&&&&&&&&&&&&&&&&&&&&&&&&&&&&&&&&&&&&&&&&&&&&&&&&&&&&&
珊瑚末⑥
唐画中有一种红色,历久不变,鲜如朝日,此珊瑚屑也。宣和内府印色,亦多用此,虽不经用,不可不知。
① 事——从事。  轻清——清淡。  石青——产自铜矿。品种很多,有空青、曾青、白青、沙青、藏青之分,均以其外形和产地不同而命名。空青,以中空形似杨梅。据《图经本草》记载:“今饶、信州时有之。状若杨梅,其腹中空。破之有浆,绝难得。”扁青缅甸产称甸青,云南产称滇青。曾青,由深浅层片组成,可研制出淡青金色的浅天青。沙青,原产西藏,形若沙粒。   乳钵——研药末等用的器具,形状略象碗。  磁——应为“瓷”。《岩栖幽事》——陈继儒,字仲醇,号眉公,明代松江华亭(今上海松江)人。工诗善文,兼能书画。著《岩栖幽事》。
石绿——天然矿物质,产于铜矿,优质矿石具有深浅变化的绿色条纹,很像孔雀翎毛的翠绿色,所以又称孔雀石。&&
虾蟆——蛤蟆。
水飞——水飞即用水漂。中国画颜料的研漂方法大致为“淘、澄、飞、跌”四个步骤。水飞,就是用水把上浮的部分撇到另一盘碟中,留下来下沉的部分。
② 熔——应为“溶”。&&&
安——安置;安放。
③ 重——重复,再。&&&
汤——热水。&&
顿——放置;停留。这里指澄清。汤顿,用热水炖。
④ 朱砂——天然晶体矿石,产于汞矿,又称辰砂。以明净光亮、形似箭头、镜面马牙为最好的材料。朱砂的原料以深红、品色鲜艳者为佳,但因其产地的不同,朱砂的颜色、色调会有所不同。朱砂硬度适中,比较容易加工。在制作朱砂之前要对原料进行筛选,清除杂质,放入乳钵捣碎,经研、淘、澄、飞等方法加工而成。&&
疋——“匹”的古体。
⑤ 标——应为“磦”。
栏楯——即栏杆。直的为栏,横的为楯。
⑥ 人物家——画人物的人。&& 银朱——化学色,可以代替朱砂用,但色久容易变色。
珊瑚末——珊瑚是珊瑚虫的尸体化石,用红珊瑚制成的粉红颜色,其色相和质地都很好,又叫珍珠色。用珊瑚粉作为人物画仕女的面色非常合适,具有特殊的效果,而且色彩稳定。
&&&&&&&&&&&&&&&&&&&&&&&&&
&&&&原文:
拣上号通明鸡冠黄①,研细水飞之法,与朱砂同。用画黄叶与人衣,但金上忌用,金笺着雄黄,数月后即烧成惨色矣②。
此种山水中不甚用,古人却亦不废③。《妮古录》载:石黄用水一碗,以旧蓆片覆水碗上置灰,用炭火煅之,待石黄红如火,取起置地上,以碗覆之,候冷细研,调作松皮及红叶用之。
先以素盏④稍抹胶水,将枯彻金箔,以手指(剪去指甲)蘸胶一一粘入,用第二指团团摩拓,待干,粘碟上。再将清水滴许,拓开,屡干屡解⑤,以极细为度(胶水不可着多,多则浮起不容细擂,只以湿而可粘为候⑥)。再用清水将指上及碟上一一洗净,俱置一碟中⑦,以微火温之,少顷金沉,将上黑色水尽行倾出,晒干碟内好金,临用时稍稍加极清薄胶水调之,不可多,多则金黑无光。又法:将肥皂核内⑧,剥出白肉,熔化作胶,似更轻清。
古人率用蛤粉⑨。法以蛤蚌壳煅过,研细,水飞用之。今闽中下四府垩壁,尚多用蚌壳灰,以代石灰,犹有古人遗意。今则画家概用铅粉矣。其制以铅粉将手指乳细,蘸极清胶水于碟心摩擦,待摩擦干,又蘸极清胶水,如此十数次,则胶粉浑熔,搓成饼子,粘碟一角晒干。临用时以滚水洗下,再清清滴胶水数点,撇上面者用,下则拭去。⑩研粉必须手指者,以铅经人气,则铅气易耗耳。
谚云:“藤黄莫如口,胭脂莫上手”。以胭脂上手,⑾其色在指上经数日不散,非用醋洗不退。须用福建胭脂,以少许滚水略浸,将两笔管如染坊绞布法,绞出浓汁(亦须澄出木棉之细渣滓),温水顿干用之。
① 雄黄——天然矿物质,产于砷矿,结晶状体,有油质的光泽,黄色调,可入药,并具有微毒。雄黄质地松软易碎,制色前要将深浅不同的颜色分开,捣碎研磨成粉状,置火上煮,以去其杂质。晒干,加入适量白酒研细,再用胶水飞漂,可出两种颜色,干后调胶使用。拣——挑选。&&&
上号——等级高的。
② 惨—— 色彩暗淡。&
&&&&&&&&&&&
③ 石黄——天然矿物质,色调为正黄色。& 废——废弃。& 《妮古录》——陈继儒著。主要谈论书画,评论鉴赏,颇有深致,遗闻轶事,亦足资参证。
④ 乳金——泥金。将金、银箔研磨成细末加工成可直接用于绘画的金属色,确切地讲是将金箔或银箔在盘子中,通过手指的力量和胶水的作用,将其研磨成极细的粉末并依附在盘子之上。&&&
素盏——白色小杯子。&&&&&&&&&
⑤ 摩搨——搨,同“拓”,摩搨,研磨。&& 解——溶解;溶化。
⑥ 擂——研磨。&&&
候——随时变化的情状;征候。
⑦ 俱——一起;一同;全;都。  沈——与“沉”通用。
⑧ 肥皂——肥皂荚(肥皂角),豆科,落叶乔木,高达20米。荚果宽长圆形,肥厚,果肉供洗涤及药用。
⑨ 率——通常。蛤粉——蛤粉色调稳定,历久不变。制作蛤粉,选择埋在地下多年,已成钙质的文蛤蚌,将钙化的蛤蚌去除杂质捣碎,研磨筛成粉状,放入乳钵内干研,直到听不到研磨之声,粉粘乳锤,而后加入清胶水再进行研磨,撇出细者沉淀出胶,晒干或蒸干均可,干后再用乳钵干研成粉末过箩收存。&&&&&&&&&&&&
⑩ 垩——用白土涂刷。&&&
概——都。& 下——多余。
⑾ 胭脂——植物色,用红蓝花、茜草、紫草茸合制而成的颜色。制作胭脂,将各种材料捣碎,挤绞出红色的汁液,去除渣滓,放入铜锅内煎熬,待颜色稍浓,倾入铜筒内,每次铜筒内可放入十至十五个棉饼,然后用铁杆下压,反复几次压挤使棉饼完全浸透颜色时取出晒干即制成了胭饼。胭饼保存非常方便,使用时需将棉饼制成胭脂膏。将棉饼剪成小条放入铜锅内用文火煎熬,水不宜多,以能淹过棉条多一点为宜,煎熬至两小时,稍冷即用笔管将棉饼捞出拧挤干净,再将胭脂水放入锅内用微火继续煎熬,熬到颜色只剩下十分之三四的样子,分别把颜色倒入准备好的干净碟子中,移入有屉的锅内不加盖蒸,蒸到七八成干时,取出任其自干,干透将碟子用纸封存留用。    以——因为。
《本草?释名》载郭义恭《广志》,谓岳、鄂等州,崖间海藤花蕊败落石上,土人收之,曰“沙黄”,就树采撷①,曰“蜡黄”,今讹为“铜苗”,为“蛇矢”②,谬甚。又周达观《直猎记》云:黄乃树脂,番人以刀斫树,枝滴下,次年收之者③。其说虽与郭异,然亦皆言草木花与汁也,从无蟒蛇矢之说,但气味酸、有毒,蛀牙齿,贴之即落,舐之舌麻④,故曰:“莫入口”耳。当拣一种如笔管者,曰笔管黄,最妙。
旧人画树,率以藤黄水入墨内,画枝干,便觉苍润。
福建者为上。近日棠邑产者亦佳,以沤蓝不在土坑⑤,未受土气,且少石灰,故色迥异他产。看靛花法,须拣其质极轻,而青翠中有红头泛出者,将细绢筛滤去草屑,茶匙少少滴水入乳钵中,用椎细乳,干则再加水,润则又为擂。凡靛花四两,乳之必须人力一日,始浮出光彩。再加清胶水洗净杵钵,尽倾入巨盏内,澄之,将上面细者撇起,盏底色粗而黑者,当尽弃去。将撇起者,置烈日中,一日晒干乃妙。若次日则胶宿矣⑥。凡制他色,四时皆可,独靛花必俟三伏⑦。而画中亦惟此色用处最多,颜色最妙也。
&&&&&&&&&&&&&&&&&&&&&
&&&&&&&&&&&&&
凡靛花六分,和藤黄四分,即为老绿;靛花三分,和藤黄七分,即为嫩绿。
&&&&&&&&&&&&&&&&&&&&&&&&&&&&&&&&&&
先将赭石拣其质坚而色丽者为妙,有一种硬如铁与烂如泥者,皆不入选。以小沙盆水研细如泥,投以极清胶水,宽宽飞之⑧,亦取上层,底下所澄粗而色惨者弃之。
&&&&&&&&&&&&&&&&&&&&&&&&&&&&&&&&
藤黄中加以赭石,用染秋深树木,叶色苍黄,自与春初之嫩叶淡黄有别。如着秋景中山腰之平坡、草间之细路,亦当用此色。⑨
&&&&&&&&&&&&&&&&&&&&&&&&&&&&&&&&&
着树叶中丹枫鲜明,乌桕冷艳,则当纯用朱砂;如柿栗诸夹叶,须用一种老红色,当于银朱中加赭石着之。
&&&&&&&&&&&&&&&&&&&&&&&&&&&&&&&&
初霜木叶,绿欲变黄,有一种苍老黯淡之色,当于草绿中加赭石用之;秋初之石坡土径,亦用此色。
&&&&&&&&&&&&&&&&&&&&&&&&&&&&&&&
树木之阴阳,山石之凹凸处,于诸色中阴处、凹处俱宜加墨,则层次分明,有远近向背矣。若欲树石苍润,诸色中尽可加以墨汁,自有一层阴森之气浮于丘壑间。但硃色只宜淡着,不宜和墨。
① 藤黄——又称月黄、笔管黄,植物色,可入药。海藤树为常绿乔木,是热带金丝桃科植物,藤黄为热带植物海藤树枝干的汁液,产于越南、缅甸、泰国等地。藤黄有老嫩之分,作为绘画颜色应选色嫩者,用手指沾水轻轻磨之即出色者为佳。藤黄以笔管黄为最好。采集时在树皮上切口,所流出水质的黄液,用竹管承接,干透后自然形成中空的圆柱形。藤黄本身含有胶质,使用时不需要加胶,直接用手沾水研磨或用水笔蘸取,色即随笔而下。藤黄遇热色泽变灰,只能用凉水溶化。&&&&&&&&
郭义恭——西晋人。著《广志》。
撷——摘下,取下。&&&&&&&&&&&&&
② 矢——古代用做“屎”。
③ 周达观——字草庭,号草庭遗民,温州永嘉(今浙江永嘉)人。著《真腊风土记》。《直猎记》——直猎,又作“真腊”,即今柬埔寨。周达观曾经出使真腊,著《真腊风土记》,该书真实地反映了当时柬埔寨各方面的情况,特别是对吴哥文化有详细记载。
番——称外国的或外族的。&&&
枝——应为“汁”。&&&&&&&&
④ 舐——用舌头舔。
⑤ 棠——古邑名。春秋楚地。在今江苏六合。公元前559年楚子囊率师于棠以伐吴,即此。  沤蓝——沤制蓝靛一般在秋末冬初,将已成熟的靛之蓼蓝进行收割。如用石灰沤制,则将植物放入池中或大缸中加水,上压重石以将植物全部浸入水中为准,大约两天的时间取出,将泡好的石灰水倒入缸内,用木杆上下捣动,随捣随加石灰水,以捣出靛花者为佳,然后进行沉淀,制成蓝靛。将蓝靛块放入钵内干研成粉末,用箩轻轻筛去杂质,加入胶水再研磨,当研磨到极细时,加水沉淀,浮在上面的就是花青色。
少少——稍稍。  擂——研磨。
⑥ 宿——变质。&&&&&&&&&&&&
⑦ 俟——等待。&& 三伏——特指末伏的十天。
靛花即花青,色相呈深蓝色偏冷,为植物色,用蓼蓝、大青叶等植物的枝叶泡制而成,俗名蓝靛。古代民间用它做染料来染布匹。
⑧ 赭石——又称岱赭。品种很多,有赭褐、赭黄、赭红,均为天然矿物颜料,因产地不同,色调也有所区别。产于赤铁矿、磁赤铁矿,其色调稳定。赭石制作比较简单,把选好的赭石原料去除杂质,洗净晒干,放进乳钵捣碎,先干研到极细时再加入胶水研磨,研磨到一定时间加入温水搅拌均匀进行沉淀,较粗的材料沉淀在下面,将浮在上边的黄膘倒出,加适量明胶蒸干收膏就可以使用了。
宽宽——缓缓;舒缓;松缓。&&
&飞——即水飞。
⑨ 细路——小路。
&&&&&&&&&&&&&&&&&&&&&&&&
余将诸件重滞之色,纷罗于前①,而以赭石靛花清净之品,独殿于后者,以见赭石靛花二种,乃山水家日用寻常,有宾主之谊焉。丹砂、石黛有如峨冠博带,揖让雍容②,安得不居前席,有师行之法焉。凡出师以虎贲前攻,羽扇幕后③,则丹砂、石黛皆吾虎贲也。又有德充之符焉。滓秽日以去,清虚日以来,则赭石、靛花又居清虚之府。艺也,而进乎道矣④。
&&&&&&&&&&&&&&&&&&&&&&&&&&&&&&&&&&&&&&
古画至唐初,皆生绢,至周昉韩幹后,方以热汤半熟,入粉,搥如银板,故人物精彩入笔。今人收唐画,必以绢辨,见文粗,便云不是唐,非也。张僧繇画,阎本立画,世所存者,皆生绢。南唐画,皆粗绢。徐熙绢或如布。宋有院绢,匀净厚密,有独梭绢,细密如纸,阔至七八尺。元绢类宋,元有宓机绢,亦极匀净,盖出吾禾魏塘宓家,故名。赵子昂、盛子昭多用之。明绢,内府者亦珍等宋织。
古画绢淡墨色,却有一种古香可爱,破处必有鲫鱼口⑤,连有三四丝不直裂也,直裂者伪矣。
&&&&&&&&&&&&&&&&&&&&&&&&&&&&&&&&&&&&
绢用松江织者,不在铢两重⑥,只拣其极细如纸而无跳丝者,粘帧子(即挣子也)之上、左、右三边(其边若紧,须打湿粘,不尔则扯不开矣)。帧下以竹签签之。以细绳交互缠帧(莫结死结),待上矾后扯平,无凹无偏(然后打死结),如绢长七八尺,则帧之中间,宜上一撑棍。凡粘绢必俟⑦大干方可上矾,未干则绢脱矣。矾时排笔无侵粘边,侵亦绢脱矣,即候干不侵粘处。因梅天吐水,而绢欲脱,则急以矾摻⑧边上。又万一侵边而有处欲脱,则急以竹削鼠牙钉钉之。矾法:夏月每胶七钱,用矾三钱。冬月每胶一两,用矾三钱。胶须拣极明而不作气者。近日广胶,多入麦面假造,不堪用。矾须先以冷水泡化,不可投热胶中,投入便成熟矾矣。凡上胶矾,必须分作三次,第一次须轻些,第二次饱满,而清清上之。第三次则以极清为度。胶不可太重,重则色惨,而画成多迸裂之虞⑨。矾不可太重,重则绢上起一层白铺⑩,画时滞笔,着色无光彩。凡画青绿重色,画成时,宜以极轻矾水,以大染笔轻轻托色,上裱时方不脱落,绢背衬处亦然。矾时,帧子宜立起,排笔自左而右,一笔挨一笔横刷,刷宜匀,不使其渍处一条一条如屋漏痕,如此细心矾成,即不画亦属雪净江澄,殊可缔玩。若画遇稍粗之绢,则用水喷湿,石上捶眼匾⑾,然后上帧子矾。
① 纷——杂乱。&&&
纷罗——纷纷罗列。&&&&&&&
② 峨冠——高。&&&
揖让——古代宾主相见的礼节。&&&
雍容——文雅大方,从容不迫的样子。
③ 虎贲——古时指勇士、武士。
羽扇——用鸟翅膀上的长羽毛制成的扇子。指军中如诸葛亮一类的能出谋划策的军师、谋士。
④ 德充——充实道德。&&&
滓秽——污浊邪恶。&& 清虚——清净虚无。
道——道是天地万物之本。老子认为,万物本体和生命之源的“道”,是有与无的统一,亦即实与虚的统一。他提出“道可道,非常道”,即是说“道”是超言绝象不可言传的,但人生的最高境界却在得道,即体悟宇宙之大化。《易经》:“一阴一阳之谓道”。阴阳变化的法则是无形的,故称为“道”。画道通于宇宙自然之道,反映着绘画艺术的根本规律,是绘画活动一切技法形式的内在依据。
艺也,而进乎道矣——寄道于技艺中。《庄子。养生主》:“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文惠君曰:喜,善哉,技盖至此乎!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郭庆藩注:“直寄道理于技耳,所好者非技也。”
⑤ 周昉——又名景玄,字仲郎,唐代京兆人,官至宣州长史。善画人物。&&&&&&&&&
张僧繇——南朝吴(郡治今江苏苏州)人。天监中历官至右将军、吴兴太守。以丹青驰誉于时,与顾恺之、陆探微齐名。&&&
阎本立——应为“阎立本”。唐代,官至右相,善画道释、人物及鞍马。&&&
徐熙——五代南唐钟陵(今江苏南京)人。擅画花竹、草木。
吾禾——王概对家乡秀水的称呼。&& 盛子昭——盛懋,字子昭,元嘉兴武塘(今属浙江嘉兴)人。工山水、人物。
鲫鱼口——宋代绢的制造技术较高,加工精细。作伪者虽将绢染成旧色,但只要仔细查看其质地的韧性就可发现:真正的旧绢比较松脆,甚至一触即破,其自身的破裂处呈“鲫鱼口”的形状,并有细微的“雪丝”连着,即尚未发暗的丝;新绢染旧,则不仅没有松散发脆的现象,而且不会有自然破裂的鲫鱼口和露出的雪丝。伪作造成的是直裂。
⑥ 铢——古代重量单位。二十四铢等于旧制(十六两为一斤)的一两。
⑦ 俟——等待。&&&&&&&&&&&&&&&&&&&&&
⑧ 摻——混合。
⑨ 广胶——黄明胶,产自广东、广西,黄色透明,成方条形状。无臭味,加水溶化,用上层轻胶。&&&&&
麰麺——大麦磨成的面粉。&&&&
虞——忧虑、忧患。&&&&&&&&&&&&&&&&&&&&
⑩ 白铺——白霜。
⑾ 缔玩——谛视玩味,即细心观赏。&&&
石上捶眼匾——即在石头上把绢的经纬线捶匾。眼,指粗绢上突起的丝。
澄心堂①宋纸及宣纸②,旧库匹纸③,楚纸,皆可任意挥毫,湿燥由我。惟宣纸中之一种镜面光及数揭而粗且薄之高丽纸④,云南之砑金笺⑤,与近日之灰重水性多之时纸,则为纸中奴隶,遇之,即作兰竹,犹属违心也。
&&&&&&&&&&&&&&&&&&&&&&&&&&&&&&&&&&&&&&&&&&&&&
古人画多有不点苔者,苔原设以盖皴法之慢乱,既无慢乱,又何须挖肉做疮?然即点苔,亦须于着色诸件一一告竣之后,如叔明之渴苔,仲圭之攒苔,亦自不苟也⑥。
元以前多不用款,或隐之石隙。恐书不精,有伤画局耳。至倪云林字法遒逸,或诗尾用跋,或跋后系诗。文衡山行款清整,沈石田笔法洒落,徐文长诗歌奇横,陈白阳题志精卓,每侵画位⑦,翻多奇趣。近日俚鄙匠习,宜学没字碑为是⑧。
凡颜色碟子,先以米泔水温温煮出,再以生姜汁及酱涂底下,入火煨顿⑨,永保不裂。
凡画上用粉处霉黑⑩,以口嚼苦杏仁水洗之,一二遍即去。
凡金笺、金扇上,有油不可画,以大绒一块揩之,即受墨矣。用粉揩固去油,但终有一层粉气。亦有用赤石脂者⑾,终不若大绒之为妙也。
凡金笺金起难画,及油滑胶滚画不上者,但以薄薄轻矾水刷之,即好画矣。如好金笺画完时,亦当上以轻矾水,则付裱无迸裂粘起之患。
往余侍栎下先生⑿,先生作近代画人传。亦曾问道于盲⒀,有所商榷,余退而成画董狐⒁一书,自晋唐以迄昭代⒂,或人系一传,或传列数贤,客有指为画海者,尚剞劂有待⒃,兹特浅说俾初学耳,然亦颇不惜笔舌诱掖⒄,不惟读书之士,见而了然画理,即丹青之手⒅,见而亦皇然读书。客曰:此有苗格也⒆,余急掩其口。时已未古重阳新亭客樵识⒇。
① 澄心堂——即澄心堂纸,南唐时产于徽州(今安徽南部的歙州地区)的佳纸。宋蔡襄叙此纸:“其为出江南池、歙二郡,今世多不作精品。”南唐后主李煜对此纸甚为喜爱,在南京宫里澄心堂中设造纸作坊,特意用自己读书批阅奏章的场所——澄心堂贮藏此纸,故名为澄心堂纸。
&② 宣纸——唐时产于宣州泾县(今安徽省泾县)的纸品。宣纸的生产是以青檀树皮和稻草为主要原料,经过浸泡、灰掩、蒸煮、漂白、打浆、水捞、加胶、贴烘等十八道工序和近百种操作过程,历时一年方可造成。纸质优良柔韧,细腻匀整。宣纸发展到现代更是纤维长、耐拉力大、吸水性好、纹理美观、搓折无损、着笔深固、墨韵层次清晰、经久耐藏。宣纸有“纸中之王”和“纸寿千年”之美誉。
③ 匹纸——北宋末年,产于安徽歙州一带的巨型纸张,称为匹纸。其原料取用韧皮纤维,所造纸张柔韧而薄,纤维交错均匀,故又称为皮纸。明·文震亨《长物志》中载:“有匹纸,长三丈至五丈。”明·宋应星《天工开物》中载:“太纸质用楮树皮与桑穰、芙蓉膜等诸物者为皮纸。”
④ 楚——应为“楮”。高丽纸——古代高丽国(又称高句丽,后为卫氏朝鲜所并)生产制作的纸,又称高句丽纸、高丽贡笺。明·屠隆《纸墨笔砚笺》中载:“高丽纸以绵、茧造成,色白如绫,坚韧如帛,用以书写,发墨可爱,此中国所无,亦奇品也。”它与我国制作的桑皮纸相比,帘纹多粗,纸纹距大。
&⑤ 砑金——犹镀金,涂金。谓以金涂饰器物。曹文晦《书所见》诗:“柳黄鹤袖桃花裙,钗梁砑金光射人。”砑即用卵石碾压或摩擦纸面。
⑥ 设以——专门用来。&& 叔明——元·王蒙,字叔明。& 仲圭——元·吴镇,字仲圭。
⑦ 倪云林——元·倪瓒,号云林。&& 文衡山——明·文征明,先世为衡山人,故号衡山。
沈石田——明·沈周,号石田。&&&&
徐文长——明·徐渭,字文长。
陈白阳——明·陈淳,字道复,初名淳,号白阳,吴郡人。擅画写意花鸟,与徐渭并称“白阳青藤”。
⑧ 翻——反而。&&&&
俚——鄙俗。&&&
宜——适宜。
没字碑——泰山登封台下有无字的石碑,传为秦始皇所立。此处讥讽粗俗画匠不适合在画上题款。
⑨ 米泔水——即淘米水。&& 煨顿——用文火慢慢炖熟或加热。
⑩ 黴——同“霉”,发霉。
⑾ 金笺——涂有金粉的书画用纸。&&&
赤石脂——砂石中硅酸类的含铁陶土。
⑿ 金起——洒金纸上的金片浮起。&&&
侍——陪从在尊长身边。
栎下先生——周亮工(1612——1672),字元亮,又有陶庵、减斋、缄斋、适园、栎园等别号,学者称其为“栎园先生”、“栎下先生”。明末清初文学家、篆刻家、收藏家。
⒀ 问道于盲——比喻不明事理。
⒁ 董狐——春秋时晋国的太史。周人辛有的后裔,世袭太史之职。亦称“史狐”。晋灵公十四年(公元前607年),晋卿赵盾因避灵公杀害而出走,未出境,其族人赵穿杀灵公。董狐认为责在赵盾,便在史策上直书:“赵盾弑其君。”旧时誉为“良史”。后称直笔记事的笔法为“董狐笔”。
⒂ 迄——至;到。&&&
昭代——政治清明的时代。旧时文人常用以美其本朝。
⒃ 客——朋友。&&&&&
剞劂——雕刻用的曲刀和曲凿。后借指书籍的雕版。
⒄ 俾——同“裨”。裨益,益处。&&&&
诱掖——引导扶植。
⒅ 丹青之手——即画中国画的人。《汉书·苏武传》:“竹帛所载,丹青所画。”丹青开始作为色彩的代名词,后来指中国画为“丹青”。
⒆ 有苗格——格:来,至。有苗格,有苗归附。《书·大禹谟》“七旬,有苗格”。苗不服于舜,舜派禹去征讨。苗民三旬接受征令,七旬归附。
⒇ 己未——公元1679年。
新亭客樵——李渔原名仙侣,字谪凡,号天徒,后改号笠翁。其著作上常署名新亭客樵、随庵主人、觉世俾官、湖上笠翁、伊园主人、觉道人、笠道人等。&&&
识——记。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龙凤祥珠宝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