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自己真的神智不清了滑昏,学殖荒落,抱无穷之志而卒事不成也意思是什么?

505 - HTTP Version Not Supported
505 - HTTP Version Not Supported与王昆绳书-搜狗百科
信中所说的王昆绳指王源,字昆绳,一字或庵,直隶宛平人,1693年(康熙三十二年)举人。早年喜好任侠言兵,从宁都魏禧游学。后来与李塨师从颜元。写古文推崇秦汉。五十岁以后,云游四方,客死山阳。他是1691年(康熙三十年),作者二十四岁时在京师结交的朋友。1692年(康熙三十—年),两人在京师还经常见面讨论问题,畅谈理想。这一年下半年,二人分别,作者回家。这封信大约写于第二年秋乡试之后。那年乡试,王昆绳中顺天乡试第四名。而作者不幸落弟。
  苞顿首(1):  自斋中交手(2),未得再见。接手书,义笃而辞质,虽古之为交者岂有过哉。苞从事朋游,间近十年,心事相同(3),知其深处,有如吾兄者乎!  出都门,运舟南浮,去离风沙尘埃之苦,耳目开涤;又违膝下色养久(4),得归省视(5),颇忘其身之贱贫。独念二三友朋乖隔异地(6),会合不可以期,梦中时时见兄与褐甫(7),今故酣嬉笑呼(8),觉而怛然增离索之恨(9)。  苞以十月下旬至家,留八日,便饥驱宣、歙间(10)。入(11),路见左右高峰刺天,水清泠见底(12),崖岩参差万叠,风云往还,、奇藤、修篁郁盘有生气(13),聚落貌甚闲暇,团念古者庄周、陶潜之徒(14),逍遥纵脱(15),岩居而川观(16),无一事系其心。天地日月山川之精(17),浸灌胸臆以郁其奇,故其父亲皆肖以出(18)。使苞于此间得一亩之宫(19)、数顷之且养,穷经而著书,肋中豁然,不为外物侵乱,其所成就,未必遂后于古人。乃终岁仆仆向人索衣食(20),或山行水宿,颠顿怵迫(21),或胥易技系束缚于尘事(22),不能一日宽闲其身心。(23),不畏其身辛苦憔悴,诚恐神智滑昏(24),学殖荒落(25),抱无穷之志而卒事不成也。  苞之生二十六年矣,使蹉跎昏忽常如既往(26),则由此而四十、五十,岂有难哉!无所得于身,无所得于后,是将与众人同其蔑蔑也(27)。每念兹事,如之附其身(28),中夜起立,绕屋徬徨。仆夫童奴怪诧不知所谓,苞之心事谁可告语就?吾兄其安以为苞策哉(29)!  吾兄得举(30)。士友间鲜不相庆,而苞窃有惧焉。退之云(31):“众人之进,未始不为退。”愿时自觉也。  苞迩者欲穷治诸经(32),破旧说之(33),而求其所以云之意。虽冒风雪,入逆旅,不敢一刻自废。  日月迅迈,惟各勖励以慰索居(34)。  苞顿首。
  (1)顿首:九拜之一,是一种对人很恭敬的礼节。跪拜时以首叩地而起。后用为书信开头、结尾的客套语。  (2)交手:握手。指告别。  (3)臭味:气味。臭(xiù),气。  (4)违:背离。膝下:指父母。色养:人子孝的精神、物质两个方面。色,指以温顺的颜色对待父母。《论语·为政》:“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注:“包曰:‘色难者,谓承顺父母颜色乃为孝。’”养,指供奉父母饮食。《论语·为政》:“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5)省(xǐng)视:问候看望。  (6)乖隔:离别。:“存亡永乖隔。”  (7)褐甫:,字褐甫。抵掌:击掌,形容谈论欢快。  (8)今故:新老朋友。  (9)怛(dá)然:感伤的样子。离索,之缩语。谓离开朋友而散居。《礼记·檀弓》上:“吾离群而索居,亦已久矣。”注:“索,犹散也。”  (10)饥驱:被饥饿驱使。宣,歙。今安徽省的宣城县和。  (11)径河:指泾水。源出安徽绩溪县徽岭山,流入。名泾水。  (12)清泠(líng):清澈而凉爽。  (13)修篁:高大的竹子。郁盘:茂盛盘曲。  (14)庄周:战国时楚国蒙人,曾为漆园史。于学无所不寂,其要本归于。其言论见。陶潜:字渊明,一字元亮,晋寻阳柴桑(今江西九江市西南)人,亲老家贫,为令,不为五斗米折腰,不久便解印绥辞官。有。  (15)逍遥:的样子。庄周有,大意谓天地之间,万物芸芸,小大虽殊,各任其性,各称其能,各当其分,就能逍遥自乐。纵脱:纵恣脱略,。《庄子·天下》:“纵脱无行,而非天下之。”疏:“纵恣脱略,不为仁义之。”  (16)岩居而川观:居于岩穴之中和观览流水,比喻隐居不仕。《庄子·达生》:“鲁有单豹者,岩居而水饮,不与民共利。”陶潜:“或命巾车,或棹,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登东皋以舒啸,流而赋诗。著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17)天地日月山川之精:《庄子·天运》:“上悖(违)日月之明,下睽(乖离)山川之精中堕四时之施,……莫得安其性命之情者,而犹自以为圣人,可不耻乎?其无耻也。”这里是从正面说,得“日月山川之精”。  (18)肖:像。指和其人相像。  (19)宫:房屋。  (20)仆仆:劳顿的样子。索:求取。  (21)颠顿:颠踣困顿。怵迫:被利诱和驱使。  (22)胥易技;互相交换技艺。系束缚:用绳索捆绑。  (23)君于固穷:有德行的人坚守穷困。语出《论语·卫灵公》。  (24)滑(gǔ)昏:纷乱。  (25)学殖荒落;语本《左传·昭公十八年》:“夫学,殖也。不学将落。”注:“殖,生长也,言学之进德,如农之植苗,日新日益。”荒落,荒废,停止。  (26)蹉跎:虚度肘光。  (27)蔑蔑;藐小。  (28)沉疴:不治的重病。  (29)策:筹划,安排。  (30)得举:考中了举人。中式,成为举人。  (31)退之:韩愈,字退之,唐代古文大家。著有。  (32)迩者:近来。  (33)藩篱:指门户。  (34)勖(xù)励:勉励。简析方苞对清政权由离心变为向心_教育学习-牛bb文章网您的位置:&>&&>&简析方苞对清政权由离心变为向心简析方苞对清政权由离心变为向心(原作者:张双田)方苞,据《四库全书》载:“苞字凤九,号灵皋,亦望溪,桐城人。康熙丙戌会试中式举人。官至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后落职修书。”方苞生于康熙七年(1668年),卒于乾隆十四年(1749年)。是清代著名古文家,被认为是“桐城派”的开派人物。著有《周官集注》、《周官辩》、《周官析疑》、《考工记析疑》、《仪礼析疑》、《礼记析疑》、《左传义法举要》、《春秋通论》、《春秋?直解》、《春秋比事目录》、《离骚正义》、《方苞文集》等。崇祯十七年,即公元1644年清兵入关,建满清朝。方苞出生于康熙七年,此时距清朝建立政权已24年。因此,方苞并非明朝遗老,他出生成长的时期,清政权的统治已经趋向稳定,并逐渐走向繁荣。那么在研究方苞对清政权的态度上,他身处的环境及其经历便至关重要。方苞年寿82岁,纵观其一生,颇具戏剧性,其平生大致可以46岁为分期。46岁之前漂泊辗转,甚而入狱;经《南山集》案,出狱后的46岁至75岁,仕途通达,身居高位,75岁时告老还乡。本文试以此为分界探析方苞对待清政权态度的变化。一、46岁前1、身世、家世对方苞的影响据佐藤一郎在《中国文章论》中记载方苞家世:“曾祖任广西副使,祖父任芜湖司训。”“父讳仲舒,号逸巢,是略为世知之诗人。”方苞出身于仕宦家庭,按照常理说,其家境应属中上,但他于《台拱冈墓碣》记述早年家境:“昔我先妣姚孺人早亡,吾父更出赘,时外祖官罢客死,家贫……其后自棠邑迁金陵,益窭艰。”究其原因,归咎于其父逸巢之性格,其父“性格豪放,多感而又好客”,所结交友人多为明朝遗老,如钱澄之、杜芥等,“都是当代一流的在野的硬骨诗文家”。因家庭影响,方苞早年“所交,多楚、越遗民,重文藻,喜事功”(卷六,再与刘拙修书)。在和这些人的接触中,这类硬骨诗文家所表现出来的反清恋明情绪多多少少都会给方苞以影响。方苞在《修复双峰书院记》中论晚明以及五代之士风曰:“夫晚明之事,犹不足异也。当靖难兵起,国乃新造耳,而一时朝士及闾阎之布衣,舍生取义,与日月争光者,不可胜数也。尝叹五季缙绅之士,视亡国易君,若邻之丧其鸡犬,漠然无动于中。及观其上之所以遇下,而后知无怪其然也。彼于将相大臣,所以毁其廉耻者,或甚于臧获;则贤者不出于其间,而苟妄之徒,四面污行而不知愧,固其理矣。明之兴也,高皇帝之驭吏也严,而侍士也忠。其养之也厚,其礼之也重,其任之也专。有不用命而自背所学者,虽以峻法加焉,而不害于士气之伸也。故能以数年之间,肇修人纪,而使之勃兴于礼义如此。”五代时期,士人视亡国易君,漠然无动于衷,而明末清初,朝士、布衣舍生取义者不可胜数,原因在于两代风教张弛不同。五代君主之于士,毁其廉耻,戮其心志,故国家一旦有事,缙绅之士皆坐而观火。明代君主之于士,待忠养厚,礼重任专,故能士气盛昌,礼义勃兴。方苞又比较前明与有清士风之不同道:“士大夫敦尚气节,东汉以后,惟前明为盛。居官而致富厚,则朝士避之若浼,乡里皆以为羞。至论大事,击权奸,则大臣多以去就争;台谏之官,朝受廷杖,谏疏夕具,连名继进。至魏忠贤播恶,自公卿以及庶官,甘流窜,捐腰领,受锥凿炮烙之毒而不悔者,踵相接也。虽曰激于意气,然亦不可谓非忠孝之实心矣。惟其如是,故正、嘉以后,国政于上,而臣节砥于下,赖以维持而不至乱亡者,上百有余年。臣窃见本朝敬礼大臣,优恤庶官,远过于前明;而公卿大臣抗节效忠者,寥寥可数;士大夫之气习风声,则远不逮也。”以为:士气之盛昌,则自东汉以来,未有如明末者。文中明显看出方苞对前明的推崇。笔者认为,其实方苞在对待清代政权的态度上,存在着一些矛盾:如方苞所言,其所结交多楚、越遗民。况后来和方苞交情很好的戴名世更是反清的坚决拥护者,方苞不受这些思想影响是不可能的;但同时,他出生成长的年代已经是清王朝统治体制逐渐完善的时期。方苞骨子里对清王朝的认同也是不可忽视的,这大概也是他后来能够效忠于清朝政府的直接原因。2、青壮年时期经历对方苞的影响。方苞于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三十二年、三十五年、三十八年四应乡试。三十九年、四十二年、四十五年三次赴京会试。终未仕进。方苞26岁时作《与王坤绳书》:“饥驱宣、歙间,人泾河路,见左右高峰刺天,水清冷见底,崖岩参差万叠,风云往还,古木、奇藤、修篁郁盘有生气,聚落居人,貌甚闲暇。因念古者庄周、陶潜之徒,逍遥纵脱,岩居而川观,无一事系其心,天地日月山川之精,浸灌胸臆,以郁其奇,故其文章皆肖以出。使苞于此间,得一亩之宫,数顷之田,耕且养,穷经而著书,胸中豁然,不为外物侵乱,其所成就未必遂后于古人。乃终岁仆仆,向人索衣食;或山行水宿,颠顿怵迫;或胥易技系,束缚于尘事,不能一日宽闲其身心。君子固穷,不畏其身辛苦憔悴,诚恐神智滑昏,学殖荒落,抱无穷之志而卒事不成也”。“苞之生二十六年矣,使蹉跎昏忽,常如既往,则由此而四十五十,岂有难哉!无所得于身,无所得于后,是将与众人同其蔑蔑也。每念兹事,如沉疴之附其身,中夜起立,绕屋彷徨,仆夫童奴怪诧不知所谓。苞之心事,谁可告语哉!”,从中我们不难看出,方苞其人颇有抱负。戴名世作于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的《方灵皋稿序》叙及与方氏兄弟的文墨交谊时云:“始与居乡年少,冥心独往,好为妙远不测之文,一时无知者,而乡人颇用是为姗笑。居久之,方君灵皋与其兄百川起金陵,与余遥相应和,盖灵皋兄弟亦余乡人而家于金陵者也。始灵皋少时,才思横逸,其奇杰卓荦之气,发扬蹈厉,纵横驰骋,莫可涯濉R讯晕礁ド埔玻谑鞘樟财洳牌7⑵湫乃迹灰圆饕謇砦鳎约坝谌饲槲锾窨搪福罴拿欤皇弊髡呶粗蚣耙病8橇楦拮杂胗嗤刺致郏嫦嘀收咔沂辍C恳黄桑僖允居啵辔愣ㄆ缆郏渖杂胁汇谟嘈模楦藜醋曰倨涓濉6楦抻劝接辔模笔毖贩硭校>儆嘀矫钤恫徊庹撸路鹣胂笃湟饩常楦拗滦胁獬稣撸首猿善湮楦抟患抑囊病A楦抻凇兑住贰洞呵铩费第灰腊叭耍庇卸赖茫欢嗥骄雍醚允贩āR怨视嘁萍医鹆辏肓楦藁ハ嗍ψ剩慕媸校拍喽浴6喽嘤挠侵玻侨蛔苑牛酃湃顺砂艿檬В椴荒茏砸选8怯檬俏抟庥诳凭伲倨埔甯酢D肆楦尢臼彼字遥宋恼轮保乃加兴炀日谄浼洹!贝髅烙敕桨浇簧趺埽苑降奈诵郧槔硐攵ㄓ猩羁塘私猓哟髅兰窃胤绞系奈闹校部梢杂≈ぃ桨拇嫖炀日荆虼耍焙罄捶桨谢峤胧送荆嵯蚯逭ㄍ仔退旧淼睦硐胱非笠灿邢嗟钡墓叵怠二、《南山集》案及后仕途显达对方苞的影响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方苞为戴氏《南山集》作序云:“余自有知识,所见闻当世之士,学成而并于古人者,无有也。其才之可扳以进于古者,仅得数人,而莫先于褐夫。始相见京师,语余曰:‘吾非役役于是而求以有得于时也。吾胸中有书数百卷,其出也自忖将有异于人人,非屏居深山,足衣食,使身无所累而一其志于斯,未能诱而出之也。’其后各奔走四方,历岁逾时,相见必以是为忧,余亦代为忧……是集所载……而亦非褐夫之文也。褐夫之文,盖至今藏其胸中而未得一出焉。”康熙五十年(1711),《南山集》案发,方苞因此被牵连入狱两年,后经李光地营救免死,编入汉军旗籍管制,以白衣平民入南书房,后移养蒙斋,编校《御制乐律》、《算法》诸书。康熙六十一年(1721),充武英殿修书总裁。雍正元年(1723)赦还原藉。九年,授左右允,次年迁待讲学士,十一年,迁内阁学士、礼部待郎,充《一统志》总 裁。乾隆元年(1736)充《三礼义疏》副总裁,七年,因病辞归,赐翰林院待讲衔。对于康熙不杀、雍正赦许归籍之恩,方苞有《两朝圣恩恭纪》、《圣训恭纪》记载之。对两朝恩典,方苞表示“欲效涓埃之报”。1987年文物普查期间,在内江县凤鸣乡访得方苞铭文端砚。铭曰:“我皇嗣服,治如底平。皇有言,众心载宁。训迪有位,惟呼惟咨。勤思民隐,其寒其饥。一日二日万几,心营手,惟尔必在侧。皇敛多福,用敕锡于亿兆群生,而锡尔嘉名。天章奕奕,于万斯年,尔终必无泐,甲午人日臣方苞恭铭。”铭文当为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所作,时年46岁。此砚石质细腻、坚实、滋润,属方苞进献皇帝之珍品。盖方苞为表不杀之恩所进贡之物。方苞出狱后所作《游潭柘记》:“余生山水之乡,昔之日,谁为羁绁者?乃自牵于俗,以桎梏其身心,而负此时物,悔岂可追耶?夫古之达人,岩居川观,陆沉而不悔者,彼诚有见于功在天壤,名施罔极,终不以易吾性命之情也。况敝精神于蹇浅,而蹙蹙以终世乎?余老矣,自顾数奇,岂敢复妄意于此?”作此文时方苞51岁,年岁的增长,岁月的磨砺,《南山集》案的打击,方苞此时的性格已明显脱离青少年时的锋芒毕露,而转为深沉痛楚。方苞对待清政权由反对到最终的臣服,从他的经历可明显感觉方苞在这种转变中所经历的痛苦。笔者认为,即便方苞在后来为清政权效忠,但他身上矛盾的心态自始至终存在。参考文献:[1]佐藤一郎.中国文章论[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2]罗仁忠.清代方苞铭文端砚[J].四川文物,1994,(4).[3]翟国璋.方苞“进士”辩[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4]关爱和.案与清代士人的心路历程――以戴名世、方苞为例[J].史学月刊,2003,(12).[5]王建农,王成军.清代传记文学论――以顾炎武、方苞、曾国藩、沈复为个案[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张双田,男,河南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欢迎您转载分享:热门教育学习好评教育学习与王昆绳书 -
作品名称:与王昆绳书&  
方苞(),字凤九&创作年代:清代&   作者:&   作品体裁:散文
与王昆绳书 -
苞顿首(1):自斋中交手(2),未得再见。接手书,义笃而辞质,虽古之为交者岂有过哉。苞从事朋游,间近十年,心事臭味相同(3),知其深处,有如吾兄者乎!&   出都门,运舟南浮,去离风沙尘埃之苦,耳目;又违膝下色养久(4),得归省视(5),颇忘其身之贱贫。独念二三友朋乖隔异地(6),会合不可以期,梦中时时见兄与褐甫抵掌(7),今故笑呼(8),觉而增离索之恨(9)。&   苞以十月下旬至家,留八日,便宣、歙间(10)。入泾河(11),路见左右高峰刺天,水清泠见底(12),崖岩参差万叠,风云往还,古木、奇藤、修篁郁盘有生气(13),聚落居人貌甚闲暇,团念古者庄周、陶潜之徒(14),逍遥(15),岩居而川观(16),无一事系其心。天地日月山川之精(17),浸灌胸臆以郁其奇,故其父亲皆肖以出(18)。使苞于此间得一亩之宫(19)、数顷之田耕且养,穷经而著书,肋中豁然,不为外物侵乱,其所成就,未必遂后于古人。乃终岁仆仆向人索衣食(20),或山行水宿,颠顿(21),或胥易技系束缚于尘事(22),不能一日宽闲其身心。君子固穷(23),不畏其身辛苦憔悴,诚恐神智滑昏(24),学殖荒落(25),抱无穷之志而卒事不成也。&   苞之生二十六年矣,使蹉跎昏忽常如既往(26),则由此而四十、五十,岂有难哉!无所得于身,无所得于后,是将与众人同其也(27)。每念兹事,如沉疴之附其身(28),中夜起立,绕屋徬徨。仆夫童奴不知所谓,苞之心事谁可告语就?吾兄其安以为苞策哉(29)!&吾兄得举(30)。士友间鲜不相庆,而苞窃有惧焉。退之云(31):“众人之进,未始不为退。”愿时自觉也。&苞迩者欲穷治诸经(32),破旧说之藩篱(33),而求其所以云之意。虽冒风雪,入逆旅,不敢一刻自废。&日月,惟各以慰索居(34)。& 苞顿首。
与王昆绳书 -
(1)顿首:《》九拜之一,是一种对人很恭敬的礼节。跪拜时以首叩地而起。后用为书信开头、结尾的客套语。&   (2)交手:握手。指告别。&   (3)臭味:气味。臭(xiù),气。&   (4)违:背离。膝下:指父母。色养:人子孝养父母的精神、物质两个方面。色,指以温顺的颜色对待父母。《》:“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注:“包曰:‘色难者,谓承顺父母颜色乃为孝。’”养,指供奉父母饮食。《》:“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5)省(xǐng)视:问候看望。&   (6)乖隔:离别。蔡琰《》:“存亡永乖隔。”&  
方苞作品&(7)褐甫:戴名世,字褐甫。抵掌:击掌,形容谈论欢快。&   (8)今故:新老朋友。&   (9)怛(dá)然:感伤的样子。离索,离群索居之缩语。谓离开朋友而散居。《》上:“吾离群而索居,亦已久矣。”注:“索,犹散也。”&   (10)饥驱:被饥饿驱使。宣,歙。今安徽省的宣城县和歙县。&   (11)径河:指泾水。源出安徽绩溪县徽岭山,流入泾县。名泾水。&   (12)清泠(líng):清澈而凉爽。&   (13)修篁:高大的竹子。郁盘:茂盛盘曲。&   (14)庄周:战国时楚国蒙人,曾为漆园史。于学无所不寂,其要本归于清静无为。其言论见《庄子》。陶潜:字渊明,一字元亮,晋寻阳柴桑(今江西九江市西南)人,亲老家贫,为彭泽县令,不为五斗米折腰,不久便解印绥辞官。有《》。&(15)逍遥:安闲自得的样子。庄周有《》,大意谓天地之间,万物芸芸,小大虽殊,各任其性,各称其能,各当其分,就能逍遥自乐。纵脱:纵恣脱略,放荡不羁。《》:“纵脱无行,而非天下之大圣。”疏:“纵恣脱略,不为仁义之德行。”&(16)岩居而川观:居于岩穴之中和观览流水,比喻隐居不仕。《》:“鲁有单豹者,岩居而水饮,不与民共利。”陶潜《归去来兮辞》:“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著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17)天地日月山川之精:《》:“上悖(违)日月之明,下睽(乖离)山川之精中堕四时之施,……莫得安其性命之情者,而犹自以为圣人,可不耻乎?其无耻也。”这里是从正面说,得“日月山川之精”。&   (18)肖:像。指和其人相像。&   (19)宫:房屋。&   (20)仆仆:劳顿的样子。索:求取。&   (21)颠顿:困顿。怵迫:被利诱和驱使。&   (22)胥易技;互相交换技艺。系束缚:用绳索捆绑。&   (23)君于固穷:有德行的人坚守穷困。语出《》。&   (24)滑(gǔ)昏:纷乱。&   (25)学殖荒落;语本《》:“夫学,殖也。不学将落。”注:“殖,生长也,言学之进德,如农之植苗,日新日益。”荒落,荒废,停止。&   (26)蹉跎:虚度肘光。&   (27)蔑蔑;藐小。&   (28)沉疴:不治的重病。&   (29)策:筹划,安排。&   (30)得举:考中了举人。乡试中式,成为举人。&   (31)退之:韩愈,字退之,唐代古文大家。著有《》。&   (32)迩者:近来。&   (33)藩篱:指门户。&   (34)勖(xù)励:勉励。
与王昆绳书 -
信中所说的王昆绳指王源,字昆绳,一字或庵,直隶宛平人,1693年(康熙三十二年)举人。早年喜好任侠言兵,从宁都魏禧游学。后来与李塨师从颜元。写古文推崇秦汉。五十岁以后,云游四方,客死山阳。他是1691年(康熙三十年),作者二十四岁时在京师结交的朋友。1692年(康熙三十—年),两人在京师还经常见面讨论问题,畅谈理想。这一年下半年,二人分别,作者回家。这封信大约写于第二年秋乡试之后。那年乡试,王昆绳中顺天乡试第四名。而作者不幸落弟。&作者从1689年(康熙二十八年)夏补桐城县学弟子员后,1690年(康熙二十九年)秋乡试不第,写这篇文章的时候,作者是第二次落榜了,心情非常抑郁。所以信中所谈,除两人的交情和分别以后的离索之感外,便是恍忽徬徨。想不再应考,筑室于山林川泽之间,课耕养亲,穷经著书,但条件又不允许。若再继续应考,他又怕终年仆仆风尘,向人觅衣索食,以致学业和生活荒落,终不能成功。思前想后,作者最后还是决定钻研四书五经,想有所建树。
与王昆绳书 -
(),清代散文家。字凤九,号灵皋,晚年又号望溪,桐城(今)人。康熙年间()进士。1711年(康熙五十年)因文字狱牵连入狱,得人营救,两年后出狱。后官至礼部侍郎。他是桐城派古文的创始人,当时颇有影响。主张写文章应讲究“义法”,“义”指文章的内容,要符合封建的纲常伦理;“法”指文章的形式技巧,要结构条理,语言雅洁;从而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序”。提倡义理、考据、词章三者并重。所作文章多宣扬封建礼教,有的也很有思想意义。有《》传世。
为本词条添加和相关影像
互动百科的词条(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按照法律之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本站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
登录后使用互动百科的服务,将会得到个性化的提示和帮助,还有机会和770多万专业认证智愿者沟通。
您也可以使用以下网站账号登录:
此词条还可添加&
编辑次数:4次
参与编辑人数:2位
最近更新时间: 03:49:18
贡献光荣榜
扫描二维码用手机浏览词条
保存二维码可印刷到宣传品
扫描二维码用手机浏览词条
保存二维码可印刷到宣传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黄昏恐惧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