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核武有关,曾上过time杂志下载的名人

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名人电子杂志停刊原因研究——以《开啦》系列杂志为例.pdf55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免费全文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文档加载中...广告还剩秒
需要金币:210 &&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中图分 类号 : 密 级:
UDC : 本 校编 号: 10652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论文题目: 名 人电 子杂志 停刊 原因研 究
?? 以《 开啦 》系列 杂志 为例
研究生姓名: 李
学号:203校内指导 教师姓 名 :罗小萍 职称 :教授
校外指导 教师姓 名 :职务职称:
申请学位 等级: 硕
士学科: 新闻传 播
专业: 传播学
论文提交 日期:2013 年3 月10 日 论文 答辩日期 : 西南政 法大 学硕 士学 位论 文论文独创性的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 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
究成果。 尽我所知, 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 论文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
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 也不包含为获得 西 南政 法大学 或其 他教育机构的学位
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 对于与我一同工作的 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 贡献, 均已在论
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谢意。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 论文作 者完 全了 解
西南政法大学 有 关保留 、使用 学位 论文 的规定 。即:
学校有权保留所送交的论文, 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 可以公布论文内容, 可以采用影
印、 缩印或扫描等复制 手段保存论文, 可以向 有关部门和机构送交论文的纸质复印件和
电子版本。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导师签名:签字日期: 年月日 签字日期: 年月日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名人电子杂志停刊原因研究
?? 以《开啦》系列杂志为例
The study about the reason of celebrity magazine has
ceased--illustrated by the example of “kaila”series of magazines
作 者 姓 名:
指 导 教 师:
Southwest University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内容 摘要
本文所研究的名人电子杂志, 是以视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您现在的位置:&&关于/有关核武器的文章
发表日期:
朱光亚,1924年12月出生,湖北武汉人,我国核科学事业的主要开拓者之一,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名誉主席、原主席,中国工程院原院长、党组书记,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
更多精美文章请到以下栏目欣赏:与阅读有关的,生活
新京报制图/师春雷  4&23,是关于书的节日,但这一天,其实我们是不读书的&&这一天我们谈论书,让关于书的声音传遍世界,只是为了让一年剩下的日子里,有更多的人,回到书本,回到阅读。  不过仅仅依靠谈论,真的能引起人们对书的兴趣吗?4&23前后一周的时间,我们遇到了一大堆和书有关的话题,比如热闹的换书大集,比如几大电商之间关于免费电子书的营销大战,比如传言中应该登录的KINDLE再次失约,比如遥远的海口,一年一度的全国书博会,比如国民阅读报告里,又升高了一点点的阅读率&&  这些事情,看上去都很重要,其中的一些,甚至会让从业者感到兴奋&&但说到底,它们却只是谈资,只是生意而已。真正的阅读,应该是安静的、省思的,私人的,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活着的方式。  我们想找到这种生活方式,我们想遇见这样生活着的人,我们相信,这些人身上,藏着关于读书这件事的精神传承。不管他们读的是旧籍,是新刊,是电子书,还是多媒体&&就阅读而言,这其实没有本质的分别。而且,正因为我们身处一个变动的、转型的时代,关于阅读的精神传承,才会变得更明晰,更重要,也更让人温暖。打开这一期的书评,我们遇到的读书人各不相同,他们当中有卖旧书的小店主,有修复古籍的文物专家,有网络上火热的写作者,也有阅读新媒体的幕后操盘手,他们做着与阅读有关的不同工作,看上去互不相干,甚至按照既定的逻辑来看,还可能形成传统图书与电子阅读这样的竞争对立关系。但如果我们以时间的维度来看,那他们其实是一样的,他们都是制造阅读、推动阅读、传播阅读的人。他们每个人的生活,因为阅读而变得有色彩,而他们的工作,则让人们的阅读生活,产生不同的温度。  如今,读书这件事已经变得前所未有的容易,而且可能还会越来越容易、越来越方便,但真正有质量的阅读,却从来都是那么难。所谓有质量的阅读,并不在于读的书有多么高深,而在于对待阅读的态度与真正的阅读习惯。在手机上轻轻一动手指,每个人都可以轻松决定一本书的命运,但别忘了,在读书这件事上,我们的身份不仅仅是顾客或者说消费者,让阅读真正进入我们的生活,是让人成为人,成为有尊严的现代人,最起码的第一步。  所以,让我们看看那些过着&书生活&的人们吧,然后,开始我们每一个不一样的,私人阅读生活。&&  阅读新势力&  马一木和丁小云,一个是热门文艺阅读App《ONE&一个》的制作者,一个是靠在豆瓣阅读平台上凭自出版作品月入两万的作者,在很多人黯然感叹纸书的命运时,他们却张开怀抱,热情迎接电子阅读大潮的来临。马一木以对技术的敏感,用心观察、体会阅读介质的变化给阅读带来的影响,并迅捷以对。而在丁小云看来,未来电子书取代纸质书是必然趋势,纸质书应该会变成一种制作精良且具有收藏价值的东西,似乎没必要为其感伤。  阅读APP制作者马一木  技术延伸了阅读可能  作为中文系出身的文科生,马一木自己的阅读过去更多集中在传统书籍,作家作品类居多。但当电子阅读袭来,他的阅读疆界开始延展,在阅读凯文凯利的《失控》时,因为可以试读,他就顺手看了几页,然后,开始了他对技术类书籍的探索。这些书籍让他看到另一个领域的技术变革,技术文明的演变,并借助作者的思考,更清晰地理解了驳杂的社会。  现在日常的一天里,晨起,早饭间隙,他会打开手机看几个微信公众账号上推送的各种文章,他关注的账号,有研究移动互联网的程苓峰,关注阅读的拇指阅读,石扉客的法政观察,App中,他关注&多看&和&唐茶&。不定期地,他会看下豆瓣阅读,从中下载些文章,长的,就留在晚间看。  阅读媒介的变化,在他看来,像从广场到街道。过去的阅读,类似广场发布,人需要聚集在广场中,从类似新华书店这种的机构获得阅读可能。电子阅读出现后,地理范围延展到了街道,这种街道由一个个小店铺构成,像一个多元的细胞体。阅读介质的改变也改变着我们的阅读习惯,过去,你和一本书建立关系,需要出门,购买完成,周期比较长,而现在,电子设备可以瞬间抵达,让你顷刻拥有。  让马一木稍微遗憾的是,到现在,大多数电子内容提供商还不能实现他想看的都能找到,聚集在豆瓣阅读的,也只是小部分作者。也许,他补充到,等Kindle进入中国后,一个大的平台可能带来更多的丰富性和可能性。  《ONE&一个》产品的构想最初来自他看《纽约时报》一篇文章后受到的启发。文章中说,当下尽管信息泛滥,你却可能因此而变笨,因为我们接触到的阅读,换算成书籍大约有几个G,但是你最终能吸收的可能只有五兆,其他的都是让大脑多余地运转。基于这样的阅读哲学,少即是多,他在想,那能否可以每天占用一个人五到十分钟,就满足人的一般需要?  正式上线前,他们在腾讯做了实验,当时的文章还不是原创,而是摘录而成,大致分为文艺、评论和视觉三个部分。没做任何推广,发现浏览量已超过100万,除去韩寒的影响,他们还是感知到了这种简洁、明晰的形式对人的吸引,之后他们就正式推出,当下已经开始盈利。  上线后,他们也针对&电子婴儿&一代的口味进行了系列调查,他们在微博上列举作者和文章,看反响。几个小发现是:名气并没有占到主导地位,一些传统意义的明星作者影响并没有预想的那么大。人们在电子阅读时代重新开始塑造新宠,晓畅清浅的讲故事的文章和反映人类共同情感的内容更容易被关注到。  对于文章的选择,《ONE&一个》基本遵循的是故事好和有趣两个原则。马一木认为,这个世界不是由原则构成的,而是由故事。无论介质如何变,听故事都是原始的欲望,小时候听妈妈讲故事和成年后我们看电影,也很大一部分是要获得一些有趣的故事。  关于电子阅读,他觉得还有一些可能性在被实现或者需要被实现:譬如从创作者角度,就是要实现让每个人可以越过传统出版的媒介,成为创作者。举例来说,如果涉及医患矛盾的题材,很多人骂医生,按照传统的路子,就是让记者去采访医生,那有了电子阅读,是否可以让涉及事件的医生自己来写,像知乎,在做一些类似的问答,问到当事人,那出版层面是否可以有所涉及,对于掌握新闻热点的,掌握故事资源、行业讯息的人,他是否可以很容易地把自己的经历变成文本,被别人看到,这在传统出版里,是无法实现的;从产品开发者角度,电子阅读应该增加知识和智慧的流动,譬如李开复能否可以把他对于商业的理解传给一个卖苹果、卖手机的,而同样的,这个人也可以把自己的实践回传给李开复,从而增加知识在行业内的流动。  谈及时时蔓延开的传统书店、传统阅读的消亡声,马一木说,书店肯定是要完成进化的,它也不应该只是现在的样子。但无论如何,增加阅读可能性的一条热闹的街道,肯定好过只有一个空旷的广场。 新京报记者 于丽丽  电子阅读写作者丁小云  受益于那些无用闲书  丁小云是豆瓣阅读上的人气作者,凭借《论文艺女青年如何培养女王气场》和《7天治愈拖延症》成为豆瓣阅读的月入两万左右的个人写作者,在电子阅读日益进入日常生活的当下,作为一个电子作品的写作者,他认为电子书全面取代纸质书是必然趋势。在未来,纸质书应该会变成一种制作精良且具有收藏价值的东西。  丁小云在豆瓣阅读的作者分成,这两个月呈下滑趋势,每个月的分成降到大概一万多一点,他说,接下来,会想别的办法再简单宣传一下。  他是个肯在&自我营销&这件事上放下身段的文艺青年。认为那种在豆瓣阅读发布作品就坐等收钱的作者,分成十之八九会少得可怜。但,现实是很多文艺青年会对&营销&心生抵触,觉得太俗气、功利。他对这种心理非常熟知,因为自己是过来人。  后来,他读了很多作家和艺术家传记,看法慢慢有变:初唐诗人陈子昂摔琴,就是典型的事件营销案例嘛,毛姆因为长篇小说滞销,花钱登征婚广告也是很好的营销。他觉得避讳营销这种心理障碍是可以破除的。  去年5月,豆瓣阅读开始推出收费书店,除一般意义上的电子书外,还有一个个人作品投稿选项,这让丁小云有所关注,尤其其中列出的分账比例,对他充满吸引力:无论作者知名与否,豆瓣阅读和其一律是三七分账,即每卖出一部作品,豆瓣阅读拿三成,个人作者拿七成,在他印象中,还没有过哪家数字出版方给作者的分成达到这个比例。加之,他很想尝试下个人出版这种新事物,于是,11月份,他在豆瓣阅读上架了第一部作品《论文艺女青年如何培养女王气场》,这是他当时正在整理的书稿中的一章。不久后,他又上架了第二部《7天治愈拖延症》,这是他用两年多时间完成的一部完整书稿。没想到,这部作品上架十几天就卖出了四千多本,当他在豆瓣广播里晒出稿费单后,媒体纷纷找来。  出版电子作品,并从中分成并不是新鲜事物,但是在以往起点中文的写作者中,分得收成的大都是虚构类型的作品,譬如奇幻和穿越题材,而豆瓣阅读上,则让非虚构类的杂文作者也开始获得电子出版的经济收益。  电子出版,给了他很大的自由度,在给传统纸媒写东西的日子,他很多时候不得不写一些&命题作文&,电子出版平台尽管也存在着各种审查限制,但总的来说,还是相对开放、自由。  在豆瓣阅读出版电子作品前,丁小云也出版过纸质书,并在传统出版机构做过图书编辑,对传统出版比较了解。这两本书在豆瓣阅读上架前,就有纸质出版的可能,商家热卖后,有更多出版方追来。现在,也都已跟图书公司签了纸质书合同,大概过一两个月会出版。  豆瓣阅读认为自己所出售的个人作品的电子书,并非普遍意义上的成书,而是一些作品,他们希望可以借此打破一些发表和出版形式的制约,在单篇完整的前提下,自由组合或者独立出版。在丁小云看来,电子书全面取代纸质书是必然趋势,纸质书在未来应该会变成一种制作精良且具有收藏价值的东西。  至于电子阅读带来的阅读肤浅化,他认为沉溺于浅阅读的年轻人无需老家伙们杞人忧天。浅阅读自有浅阅读的价值,其价值不见得就一定比所谓的深度阅读小,而且任意时代都不需要所有人都深入精神层面去思考,去探讨很复杂的理念,否则这个时代肯定会变得很恐怖。  在刚大学毕业那会儿,因为迫切想成功,他读了很多成功学读物,后来,他发现这类书只会让自己成功变成精神病,不过对于这类书,他现在的观点是:年轻人还是需要亲自阅读几本或十几本,亲自鉴定一下,不要人云亦云地说成功学读物都是垃圾,结果上网还是会看各种成功学的帖子,在微博上整天转发各种成功学语录并将其奉为圭臬,看电视也会看变相宣传成功学的电视剧或电视节目,思考问题也都是成功学那路子。  他自己也是用脑子看了很多这样的书后,才渐渐认清成功学读物的本质,随后开始大量阅读那些看上去很无用的闲书,并慢慢受益于这些无用的闲书。&&  数字内容:好作品不择形而出唐茶创始人李如一  阅读新势力  从Daring Fireball的例子中我们看出,好的内容与产品设计可不择形而出。有没有app,有没有某项功能(Daring Fireball 连评论功能都没有),有没有那些&分享到社交网络&的小按钮,加入了多少个内容分发子渠道,都不是数字出版成功与否的必要条件。当你选择不做某些事情时,就不得不把剩下的那一点事情做到极致。李如一(电子书出版商唐茶创始人)  数字出版和数字阅读:并非新概念  我最早的数字阅读经验发生在上世纪1990年代末,也就是中国刚有商业互联网的时候。那时没有如今我们称之为&电子书&的东西,但我每天都花几个小时在屏幕上阅读&&看网页。由于迷恋加拿大钢琴家格伦&古尔德(Glenn Gould),还做了一个自称是&全球第一个关于古尔德的中文网站&的&个人主页&。若把这些小动作称作数字出版和数字阅读,恐会被人耻笑。但出版难道不就是一个人对许多人说话?从这个意义上说,那确实算是出版行为。  在那个web 0.5的时代,互联网上的一切都具有强烈的乌托邦实验色彩。万维网(World Wide Web)是真正意义上的&新媒体&,新到一切秩序都要打破重来。平民百姓可以蹲在家里以极少的成本向全球广播,这在当年是让人血脉贲张的大事。没有人会嫌你的网页设计得土,有得看就是恩典。各种奇异的、冷门的、总之在你的肉身世界里接触不到的东西,都被疯狂吸收。那段时间的阅读强度和学习强度几乎可以比得上少儿期。  讲这些陈年旧事只是想说明一点:数字出版和数字阅读并不是新概念。在网上对众人讲话,在屏幕上读字这两件事,互联网民们已经实践了十多年。  当然我们都知道,唯一的问题是收不到钱。出版也是一门生意。生意不能不赚钱。准确地说,是旧世界的玩家们在互联网这个新世界里收不到钱。  &旧媒体&并没有坊间传说得那么凄惨。最好的报纸和杂志近年来在它们自己的世界里活得都不错,广告业绩不断攀升。他们仍然可以花几千元、几万元来生产一页纸的内容。绝少新媒体能有这样的投入。所谓写字赚不到钱的说法,其实是指&大部分&写字的人赚不到钱。而这一点在前互联网时代也是一样。村上春树的小说至今没有出过电子版,但显然村上过得还不错。主要收入来源于卖纸书的一线写作者,面对电子书业者仍然可以有高度的自主权。例如J.K.罗琳就强势到把《哈利&波特》系列的数字版权死死抓在手里。直到今天,全球最大的电子书商亚马逊都不得不对罗琳给予特别优待:你虽然能在亚马逊网站上的Kindle电子书区搜到《哈利&波特》,但购买链接指向的却是罗琳自家的网站&&&买《哈利&波特》电子书,别无分号!&  好的内容从来没有死过。&内容为王&是一句废话。  从设计到盈利:互联网时代的数字出版  但每当旧媒体人想把自己的好内容&移植&到数字领域时,就会出现各种令人头疼的问题。我想说的不是诸如内容可被零成本复制并传播因此丧失了稀缺性之类的老套,而是内容创造者要面对的另一个冷硬现实:对于高品质的数字出版而言,互联网是一个百废待兴的新世界。直到2013年的今天依然如此。  从技术本质上说,互联网是分布式的、高速的、不稳定的。它是妥协的结果,不喜完备的事前规划,鼓励&卷起袖子干&的作风。旧世界对于固态、实体、稳定、完美的追求在庶民的默契下显得乏力。这种特征在数字阅读领域首先体现在网页的&卷轴化&设计上。当我们如今称之为&书&的东西出现了之后,文字就被纳入了&页&&&一个上下左右有着固定边界的二维空间。在&页&的世界里,由于四条边界固定,设计师可以对页面中所有文字与图片进行精确控制,从而达到他心目中最优美的稳定状态。但滚动条无情,用户轻轻转动鼠标滚轮,设计师安排好的图片就被切掉了一半。设计师将部分权力让渡给读者,读者可以自行控制字号、浏览器窗体大小、甚至版式与字体。&稳定的最终版完美设计&成了神话。  如今的电子书世界继承了网页技术。用户十几年的屏幕阅读习惯令他们将上述被让渡的权利视为天经地义,旧世界那独裁者式的设计师形象不再讨好。我能做什么不能由你来规定。我要改字号、换背景色。总之,要给我(用户)选择的权利。  从旧世界的观点来看,选择从来只是假象。消费时代更加如此。一个东西能够标价出售,卖家必定让你觉得他做了些你做不了或无暇做的事。权力让渡得越多,越没有付钱的理由。而另一方面,数字阅读产品对内容本身(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的设计始终难以令人满意,也和这种让渡有直接的关系。  不过,设计不只是视觉设计。视觉设计的原始,有时可以靠产品设计的其他细节补足。虽说数字阅读产品目前的设计包容性尚未能很好地传达各类内容,但在盈利这件事上,与很多业内人士的哀叹相反,已经有了不少成功的先例。在中国,以起点中文网为代表的网络文学成就了年收入百万、千万的作家,是大家熟悉的例子。外国的案例也很多,但这里我只想单独谈一个叫 Daring Fireball 的网站。  一个案例:科技网站Daring Fireball的取胜法宝  虽然 Daring Fireball在科技媒体中的地位已经高到了连苹果全球副总裁菲尔&席勒(Phil Schiller)都会去读,但我们很少见到它出现在关于数字出版的讨论当中。美国费城人约翰&格鲁伯(John Gruber)于 2002 年独力创办了这个以苹果、互联网和科技为主题的网站。十一年过去了,它仍然只有一名员工。没有 app,甚至也没有专门为移动设备优化的网页版本。在内容的组织形态上,Daring Fireball 只是一个博客。新的内容出现在页面顶端,每天以寥寥数语点评其他媒体的文章和科技热点,每月出一到三篇长文。网站完全免费,页面上除了内容几乎没有任何其他多余的元素:没有&分享到&&社交网站&的按钮,没有&在Facebook赞我&按钮,没有&收藏到Evernote&按钮。可以订 RSS,但你不会见到它出现在Flipboard一类的&内容聚合器&或&社交阅读产品&当中。  Daring Fireball 的盈利模式很简单:广告。格鲁伯每周只卖一个广告位,会在网站和 RSS 中各展示一次。展示方式为纯文字,除了文案的写法以外,广告主没有什么定制空间。价格在执笔之时是 8500 美元,大部分时候不会空着。换言之,拥有一名员工的 Daring Fireball 每月的收入是 34000 美元。  更绝的是,虽然 Daring Fireball 的广告在样式上和网站内容几乎没有差别,但它从来都不让人讨厌。恰恰相反,我还经常去点它们,并每每因此找到了有用的产品或信息。  格鲁伯的秘诀不外两条:一是稳定、优质、有立场的内容。稳定最直接地表现在十年如一日的页面布局和11号Verdana字体,优质来源于他对文字品质的严苛要求,而立场则是精准定位读者群的前提。你大致可以这样描述 Daring Fireball 的读者群:中产阶级、在乎品位、愿意为优质产品和服务支付更高的价格、自由派、对设计有独到眼光。  二是成本控制。和早年的日本动画导演新海诚一样,格鲁伯也可以说是&A man with a Mac&。他不但对招收新作者一起写不感兴趣,甚至从来没有刊载过客席作者的文章。网站设计的简化也令他这样一个修读电脑专业但并未长期从事真正技术工作的人能够独力维护。风险投资人不会对月收入34000美元的生意感兴趣,但对于独立的一个人,则是相当好的一件营生。相信是很多博客作者梦寐以求的生活。  从Daring Fireball的例子中我们看出,好的内容与产品设计可不择形而出。有没有 app,有没有某项功能(Daring Fireball 连评论功能都没有),有没有那些&分享到社交网络&的小按钮,加入了多少个内容分发子渠道,都不是数字出版成功与否的必要条件。当你选择不做某些事情时,就不得不把剩下的那一点事情做到极致。至于向读者收费还是向广告主收费,同样没有先天的优劣之别,端看你的操作手法能否保持品位与风格。  Daring Fireball 的成功没有太多可复制性,但&不可复制&本来就是优质内容的属性之一。互联网讲究的则是复用与可扩展性(scalability)。表面上看来,这是两套完全不一样的DNA。但事实上,发展了多年的传统媒体,同样是在固定的框架下去试图反复重现那些不可复制的内容:一本杂志的内容规划和取向是固定的,某个特定版面的布局也不会期期不同。在数字媒体的视觉表现力有限的今天,如何寻找合适的内容去适应现状,进行妥协,是内容创造者需要考虑的重点。&&  煽呼读者掏钱就是好腰封?  只要胸有成竹的读者还是少数,腰封肯定和纸质书一同存在下去。对大多数腰封,我估计还是爱不起来。  记不得第一次发现书上有腰封是什么时候了。意识到腰封的存在,是从对某本书的腰封设计、措辞反感开始,起码在我是这样。这种据说是上世纪90年代自日本传来的图书装帧、宣传方式,有横着亘在也有竖着挂在封面上的,更有干脆印在封面上的。常规叫法是腰封,也叫书腰,我听到最性感的叫法是&腰条&。随着腰封在中国出版界遍地开花,至今已成绝大多数新书不可或缺的部分。也因腰封在使用上的泛滥,读者对其诟病也越来越多。作为一种图书宣传营销手段,腰封的诞生有其市场背景,存在亦有充分的必要,问题在于从形式到内容,坊间很多腰封实在颇多可商榷之处。  一般来说,腰封上有限的空间最宜用精练而不至太过剧透的文字概括书的内容、亮点,真实、有据可查的该书所获奖项、荣誉,名人言之有物的褒奖之辞,等等。这些尚属理性、客观、正常。但事实上,我们每每看到一本书的腰封上充斥云山雾罩的吹捧,耸人听闻的故弄玄虚,出处模糊的赞誉,这些让人难以望之便闻其详的信息,对读者了解一本书的概貌其实帮助不大。遗憾的是,这么干,煽呼读者掏钱买书似乎挺有效果。人口基数那么大,就算官方公布的人均购书、读书数据连年走低,抽出其中百分之几上腰封的当,也够一本书活的。被腰封蛊惑买了一本与期望值相去甚远的书,总不能去书店退货吧,最多也就是在网上发发牢骚。  从事与书有关的职业,也是爱书人,我对劣质腰封自然不会视而不见。说到这里,其实我预设了一个好腰封的标准&&尺寸与用纸、用色得当,不突兀不冲突,可以成为封面的一部分,拿掉亦不减损封面的视觉美感;文字不怕煽呼,但要客观、真实、具体、有信息量,字面隽永、幽默、耐人寻味。可能很多出版社的编辑、发行人员看到这里不屑一顾,嫌我站着说话不腰疼,这种评判腰封好坏的标准很可能与图书营销关系不大,读者看了未必就能兑现成销量。这引出这篇短文无法容纳的话题&&市场到底需要什么样的腰封?君不见电视里那些简单粗暴单调乏味的广告,一遍遍播下来,你骂也骂了,商家让你记住他们的目的可也实现了。或许,腰封也是这个道理?想到这里,有点无奈。  &万人签名联合推荐 2009年最感人的大书 椎心泣血的文字 千万读者为之动容&,这样咬牙切齿的腰封文字,谁能看出来它在夸什么书?如果这万人还未见到这本书,凭什么联合推荐?书还没上市,千万读者预支动容?阎连科老师是我尊敬的作家,他的这本《我与父辈》也是严肃作品,不至于要靠万人签名增加发行量。打名人牌也是时下腰封文字惯用的套路,这本无可厚非,但用力过猛就出现相当惊悚的&片尾字幕&般效果,&在你之前,喜欢这本书的读者们&&铁凝 余华 苏童 阿来 方方 吴亮&&&省略号不是腰封上印的,是我为避凑字数之嫌打上的,《甲骨碎》的腰封上硬是勇猛地列出30个作家(含书商、文学编辑)的名字。如果这样还没法打动你的铁石心肠,再来看看《山楂树之恋》的腰封上,王蒙、姜文、潘石屹、马晓春、姜昆、陈鲁豫、张纪中&&各行各业的推荐人就这么密密麻麻映入你的眼帘,颤抖吧读者,这简直是本适合全人类读的书。还有一种腰封,采用类比带入式,比如,某某是中国的马尔克斯,某某是日本的金庸,某某是村上春树最爱的作家,之类,比较奇葩的是这则,&文坛王家卫 纸上梁朝伟&,不由得不令人佩服这副&对联&的想象力。  前文《我与父辈》腰封上的宣传语促使我四年前在豆瓣创建了&恨腰封&小组,一时间同道纷至沓来,也有不少媒体对此有所反应。就我目力所及,这个小组的存在加上那些报刊、网络上对劣质腰封的批评,对腰封生态几乎毫无作用,马上被更多的腰封淹没。茫茫书海,大多数读者选书时是该信媒体信书评人还是信微博信亲友口碑?都不尽然。腰封的促销作用显而易见。所以,只要市面上的书继续这么多下去,只要卖书依旧是个难事儿,只要胸有成竹的读者还是少数,腰封肯定和纸质书一同存在下去。对大多数腰封,我估计还是爱不起来。对此,我持悲观态度。  □丁杨  题献与致谢  题献的妙处在于,一个智力产品的生产者表示你对他的智慧有贡献,被感谢的人当然内心愉悦。在书的&致谢&页列出名单,也表示作者尊重别人的智慧。  关于&题献&,钱钟书有一句名言:大不了一本书,用不着那样不老实&&钱先生是通西学的,他对&题献&的态度尚且如此,本土不习洋的&老夫子&概念里有没有&题献&就可想而知了。钱先生对&致谢&还是很重视的。他的《谈艺录》和《管锥编》的&序&表明受人之惠要知道感恩这个道理是要讲的:&小叩辄发大鸣,实归而不负虚往&都是&致谢&。&题献&若不是dedicated to女王或某赞助文学艺术的贵夫人或者富婆,是写给自己亲近的人的,在钱先生看来就可以免了。假如热恋中的诗人要把自己的诗集&题献&给&爱人&或者情人,则又当别论了。在这里,&题献&就好像玫瑰花或者一句&我爱你&,凭空增添了许多温情,属于作者和与之交往者情趣范畴的事情。假如你一定要问为什么中国作者出书的时候,就没有这个习惯;那你也大可以问一句为什么中国人从前恋爱的时候不送玫瑰花、为什么不把&我爱你&挂在嘴上。  我不知道别人怎么看,我在洋诗集或者个性色彩较浓的文学作品书前看见题献(除了给父母、长官&&),第一个意象就是单膝下跪、手举花束。近代印刷术发明之后,浪漫文学作品流行,阅读也是文化消费风尚范畴内的活动,关乎太太小姐们的日常生活和遐想。这个时候产品的生产者很容易想出讨好阅者的方法,惠而不费的&题献&大抵是这么产生的,就像摘一枝花园里的鲜花献给女孩子。至于后来演化成&客套&,那是因为出版物日后与名誉相关,写书的人因为著作得名,不能写书的人视写书为高尚的智力产品。一个智力产品的生产者表示你对他的智慧有贡献,被感谢的人当然内心愉悦。让人内心愉悦是件道德的事情,所以大家认为书籍的&致谢&页符合礼节。再往后,书籍生产关乎版权。在书的&致谢&页列出名单,也表示作者尊重别人的智慧,也就是尊重别人的劳动的意思。  我在草这篇文章之前查了一下《现代汉语词典》,里面并未收&题献&和&致谢&。我的理解:要么这两个词不属于&现代汉语&;要么是这两个词的汉语表达不规范。我查陆谷孙编《英汉大词典》,dedication条的汉译有&题献&字样。至于&致谢&我在吴光华编的《汉英大词典》里找到词条,然而对应英语里并没有aknowledgement或者我们需要重新考虑这两个词的现代汉语的译法也未可知。《辞源》里也不收这俩&辞&。  话扯远了。我认为中国传统书籍不着&题献&和&致谢&,主要是我们的古人把著述看成一件很严肃的事情所致。就像课堂和开会时的不苟言笑,著作中要尽量抹去个人色彩,要往&名山&事业和&不朽的胜业&上靠拢。中国文人有狎妓的传统,但正式出版诗集文集的时候又有&立牌坊&的心理,所以不能&题献&。书籍成为消费领域的事情基本上是宋明话本小说出现以后的现象。《金瓶梅》的作者都不敢署名,何况被&献&的人呢。&题献&之不产生于中国,跟中国人对书籍的两分态度有很大关系。严肃的&名山事业&是用来传世的,不是眼下消费的。眼下消费的书籍不登大雅,所以无需&题献&;&题献&了反而不&礼貌&。  话又扯远了。  把《小王子》从书架上取出。看一看圣埃克絮佩里的&题献&,你就不觉得我的话题太沉重了。我用的是周克希的译本:  献给莱翁&威尔特  请孩子们原谅我把这本书献给了一个大人。我有一个很认真的理由:这个大人是我在这个世界上最好的朋友。我还有另外一个理由:这个大人什么都能懂,即使是给孩子看的书他也懂&&  献给还是小男孩的莱翁&威尔特  &题献&是写给懂的人看的,这一点不涉及狎侮。  □潘小松  低书价导致封面偷工减料  中国旧有&纸寿千年&之语,书籍的流传承继可包含几代人的情感,因之制作一本书的意义早已超脱出阅读范围。过去我们的图书出版总以普及大众阅读为宗旨,书籍的制作以低廉为策略,其结果使得我们的印刷工艺徘徊于低品质。  一本书的封面如同容貌,神情各异仪态万方,或眉清目秀淡雅脱俗,或冷峻高贵孤芳自赏,或秋波婉转艳丽多姿,或沉静如水独善其身,表露出独立的气质,是一种悦目的展示,总该让人喜欢。书的封面好比美人姿颜,只有漂亮的封面才会引人阅读兴趣。无论将书的方面比作美女,还是将美人比作封面,书与人的关联很是亲近。  书籍放在家里,除去阅读,多数时间都只是作为一件物品存在,而这种存在与人的生活朝夕相处,因此便有了装饰环境的视觉意义。从这个角度而言,书籍与人相伴,书籍封面有美化居家生活的效果,承负着艺术的价值表达。按说中国书籍由竹卷为纸册,随时代进步而发展,并非固守旧制。线装书讲究雕版细致,讲究纸张墨色,讲究板式阔朗,对封面则更有用心,讲究丝质封面,讲究名人题耑,讲究锦缎函套,这些都是对书籍的珍爱,也是借书籍展示情趣和品位。待到铅字活字印刷的便利与普及,西方印刷术与洋装书取代雕版印刷和线装书成为主要的阅读载体,我们对封面的要求也随之变化。早期西方书籍的出版只是散页,由读者按照自己的意愿请人装订,由此装订书籍成为一种职业,直到书籍开始规模印刷,工业化带来的产业革命将印刷与装订合为一体,使书籍制作成为印刷厂的完整的产品。这样一来,书籍的整体感受便交由设计师做艺术处理,封面便是设计师施展才华的天地。而这方小天地蕴涵气象万千,色彩搭配、字体选择、构图安排等,皆可看出设计师匠意苦心。  我们今天的书籍印制,皆为西方印刷术的成就,只是增加了中国的文字及视觉元素,正是&洋为中用&的典型。不过我们做书,多在封面上下工夫,很少注意书脊的视觉艺术效果,其实书籍的封面在摆放时,很能起到悦目的效应,但插入书架,则要依靠书脊来面对众人的目光,除了检索书名的便利,其摆放的时间较长,装饰意义超过封面,因此欧洲古典书籍的设计,尤其强调书脊的色彩与纹饰,参观西方图书馆或古典书房,由书脊组成的书籍天地精致典雅,璀璨夺目。反观我们的图书馆或书房,书脊的黯然失色令书籍带有杂乱的视觉感受,可见书脊之重要。倘若从外观来谈书,除书脊和封面,封底、天头、地角、书口,共有六处可受视觉检验,当知一本书不仅只是文字载体,还是阐释艺术的所在,将书口、天头、地角刷金刷银,或印上图案花纹,这些围绕书籍所做,给人平添品味把玩的闲情。  我们对书籍封面赋予许多观念,同时也寄托许多意念,期望能将书籍的内容形式、时代趣味、印刷工艺、艺术表达等等承载于书籍的制作之中,使之成为有生命的载体留存传续。中国旧有&纸寿千年&之语,书籍的流传承继可包含几代人的情感,因之制作一本书的意义早已超脱出阅读范围。然而任何一门技艺总应该追求高品质方可成为艺术品,书籍的制作当也如此。过去我们的图书出版总以普及大众阅读为宗旨,书籍的制作以低廉为策略,其结果使得我们的印刷工艺徘徊于低品质,长久如此,我们的印刷水平无法进入高品质之列,而我们也总以&减低成本&为号召,殊不知在我们这个国度,&节约成本&其实就是&偷工减料&的代名词,而人类文明总是以奢侈品作为艺术的最高代表,换言之,我们的图书出版应该摆脱成本限制。去年底我的小书《逛书店》出版,但精装封面的烫金书名实在不够好,不仅色泽不够亮,且烫金透底,这其实是印刷厂使用的金箔质量不好,如能换高质量的金箔,书籍封面色彩当神采焕然。于此可想,我们的低书价,有害于我们的出版。  □杨小洲  书序夸赞何其多  序文夸赞太过几乎是当下文化界的一大问题。这让人想到中外知识共同体应具有的品质。  提起书序的话题,我觉得很惭愧,我才想到居然给别人给自己写过几十篇序文了。序文是一本书的开场白,跟现在新书发布会流行的&站台&差不多。当然,序文是书面的介绍,&站台&则是名流学者和作者一起面对面地跟读者聊天。  当代作家学者中,我知道钱理群先生是&写序专家&(摩罗语),钱先生写序是为&奖掖后进&,&把每一次邀约看作嘱托&。这种状态我很能理解,我给人写序也多半如此:不负所托,发潜德之光。但很多人以为现在的序不好看了,因为大多数书序作者爱夸张,只说好话,不说坏话。我就遇到一读者感慨说,看完一本民国史的书居然不如书前面我的序文给他留下的印象。  序文夸赞太过几乎是当下文化界的一大问题。这让人想到中外知识共同体应具有的品质。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阳翰笙曾请茅盾为他的小说《地泉》写序,茅盾直言不讳:&你的书是用革命公式写的,要我写序,我只有毫不留情地批评他。&阳翰笙倒也大度:&批评也是好事。&茅盾推辞不得,只好动笔作序,直言这是一部不成功的小说,或者说失败的小说,太过符号化。没想到阳翰笙竟然把如此的尖刻的批评原文出版,茅盾连叹:&雅量,真是雅量。&  西方现代诗运动兴盛之时,庞德一度在诗界有&一言九鼎&之望。他帮过艾略特,曾大段大段地删后者的《荒原》,艾略特称他是&最卓越的匠人&。但庞德曾经想阻止艾略特发表一篇东西,告诉他说那是垃圾。结果,艾略特还是发表了,只是附上一篇前言,注明&庞德说这是垃圾&。  由此可见真正的知识人之间的关系,只有怀抱知识的尊严、对知识人有足够的尊重,我们才能表达出真正的自性,益人益己。  关于书序的佳话极多。比如格拉斯曼很早就在数学领域研究出重要成果,但不受重视。他不得不放弃数学研究,而转向印度梵文研究。他在当时的语言界很受尊重。在哥廷根的图书馆里有一本格拉斯曼写的数学专著,闵可夫斯基用铅笔给序文批注,序言后的脚注是:&书付印时作者已去世。&闵可夫斯基写道:&新版本将比三十多年前受到更多的尊重。&  蒋百里和梁启超也值得一说。蒋是著名的军事理论家,却醉心研究文学。他《欧洲文艺复兴史》约5万言,由梁启超作序。梁下笔不能自制,一篇序言竟也写了5万字,与原书字数相等。梁觉得&天下固无此序体&,只好另作短序,而将此长序取名《清代学术概论》,单独出版,反过来请蒋百里为该书作了序言。这一文坛趣事虽不能说是绝后,却属空前未有。  李泽厚给宗白华的《美学散步》写序,开首句为:&82岁高龄的宗白华老先生的美学结集由我来作序,实在是惶恐之至:藐予小子,何敢赞一言?&  至于钱穆先生在《国史大纲》中引论所列的几条原则,对本国历史怀抱&温情与敬意&,几乎已成为当代知识人的常识。遗憾的是,当代的很多历史写作仍属于&偏激的虚无主义&,仍缺少足够的&温情与敬意&。  没有历史感,我们就会遭遇灾难和罪恶。日,在列宁格勒,阿赫玛托娃给《安魂曲》写下非常精短的《代序》:我在列宁格勒的探监队列中度过了十七个月。有一次,有人&认出&了我。当时,一个站在我身后的女人,嘴唇发青,她从我们都已习惯了的那种麻木状态中苏醒过来,凑近我的耳朵(那里所有人都是低声说话的)问道:&您能描写这儿的情形吗?&我就说道:&能。&于是,一丝曾经有过的淡淡笑意,从她的脸上掠过。  当代人中,我喜欢读余英时先生的序。虽然他的观点我未必都同意,但读其文字是多重的享受。看他给康正果、顾颉刚、巫宁坤、史景迁、周有光、汪精卫等人的书所写的序文,可以看出他都花了工夫。康正果先生告诉我,余英时先生因为年高,故很少写文章,心有所想则借序文表达。这是借序文园地,浇自家块垒了。余英时先生的序几乎自成文体,是对他本人所学所思和作者文字的多重介绍。这样的风范,真是值得我们学习。  □余世存&&  修书人杜伟生 我们救的是书命&
杜伟生,1952年生,国家图书馆古籍馆研究馆员。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古籍修复的代表性传承人。古籍都是文物,修复起来要精益求精。杜伟生说:&修书就像给书看病一样,丝毫马虎不得。&  当下的图书行业,正处于一个传统出版与新媒体交替的大变革时代。自从纸张与印刷术发明以来,人类的文明就在纸上传承了上千年。不管未来如何,纸书都将成为人类文化传承过程中的珍贵记忆和宝贵财富,尤其是那些流传近千年的古籍,其文献价值及纸张本身携带的经济、社会信息价值,更是无可估量。  本期阅读日专题,采写了两位与旧书、古籍相关的从业者,一位是国家图书馆的古籍修复专家,一位是旧书网店的小老板。他们在这份小众甚至边缘的工作上坚持了很长的年头,作为图书行业的另一种风景,他们在一定程度上象征着对远去传统的恋护,对文明传承的坚守。  &医生救的是人命,我们救的是书命&。  在干了一辈子古籍修复工作后,杜伟生将自己的职业比作是给古书治病的书医。这个说法,源于古籍《装潢志》:&古迹重装如病延医&&前代书画,传历至今,未有不殘脱者。茍欲改装,如病笃延医,医善则随手而起,医不善随剂而毙,所谓不药当中医,不遇良工,宁存故物。& 现在,香港和台湾的一些图书保护单位就叫书籍医院,修复人员就称为书籍医生。杜伟生觉得,这个名称体现的是一种近乎神圣的理念,把修书之人作为一个古籍医生来看待。  入行 师傅将退伍兵领进门  国家图书馆南区一层120-127室,400平米左右的空间,是善本特藏部古籍修复组的办公区域,也是杜伟生埋首工作了近20多年的地方,较之以前在文津街时期的工作间已经宽敞了许多。在工作台上,经常看到用大理石压着的已经修复好的书页,桌面上还放着糨糊、毛刷、喷壶等工具,工作间里还摆放着显微镜、裁纸机、手动压力机、纸张测厚仪及数码相机等设备。20多年来,杜伟生坐在工作台边,一页一页地轻涂糨糊,修补书页,成百上千的破损古书,在他的手下重新焕发出新的生命。偶尔,他会抬起头来,揉揉酸痛的颈椎,望望窗外的景色,或许,会回想起他刚刚进馆时的学徒时光。  1974年3月,在部队当了5年兵后,杜伟生退伍被安置到了北京图书馆(现在的国家图书馆)图书修整组(后改称&善本特藏修复组&、&文献修复组&)。&不用野外风吹日晒,工作不累,还可以看看书&,22岁的杜伟生觉得这份工作挺好。打小在东城根(现在的朝阳门立交桥西北角一带)长大的他,经常去隆福寺、东安市场的中国书店逛逛,因为这里的旧书&可以随便翻&。他喜欢读传奇、话本等一些文言小说,尤其喜欢注释详细的各种古籍。这样一份冷僻而寂寞的工作,算是跟他的爱好接上了一点轨。  进馆后第一个星期没怎么干活,就是站在老师傅后面看&&清理残页、调糨糊、打补丁&&然后开始跟着搓纸捻,做一些简单的修复。这几个老师傅都是民国时代琉璃厂的书店店员,文化水平都不高,大都没有读完小学,文化知识虽然不高,但古籍版本知识却非常丰富,师傅们的版本知识积累很多,宋版、元版,看得很准。  1974年10月,杜伟生进入北京大学图书馆系古籍整理进修班,系统学习古籍分类和编目知识理论。1年后,回到图书馆,正式开始了善本古籍的修复生涯。做古籍修复工作,最好要掌握一些古汉语、版本知识;古代造纸和印刷技术方面也要了解一些,生物、化学方面的基础知识,也最好能懂一点儿。这个行业&好人不愿意干,赖人干不了&,杜伟生笑着解释老师傅曾说到的这个行业过去的职业状况。  探索 修复原则的发展  国家图书馆的善本古籍与普通古籍,一共有二百余万册件,有三分之一存在各种形式的破损,需要做一些修补处理。其中有近十分之一处于濒危状态,亟须修复。  国家图书馆藏善本古籍,其中以&敦煌遗书&、《赵城金藏》、《永乐大典》、《四库全书》及西夏文献最为有名。  上世纪90年代,大英图书馆修复组人员来到中国寻找修复专家合作,觉得杜伟生对图书和纸张保护的观点与他们比较吻合,于是邀请他去英国修复大英图书馆所藏的&敦煌遗书&。  在国外工作期间,杜伟生学到了很多先进的古籍保护经验,结合国家图书馆的实际情况,他拟定的馆藏&敦煌遗书&修复方案和《永乐大典》的修复方案都得到了领导和专家的好评和批准。修复这两部大书总的原则都是&整旧如旧&,就是历史上用什么材料,现在就尽量用同样的材料或相仿的材料;那个时候没有使用的技术措施,现在也不能使用。比如&敦煌遗书&中有的卷子粘贴的并不直,说明当时没有经过上墙绷平,现在修复时也就不用上墙绷平,仅仅简单压平,不再上墙绷平。另外就是哪儿破旧补哪儿,坚决不托裱。而传统的一般做法是将整张托裱,其中厚纸还要揭薄,对原件有伤害,纸张的信息也有损失。  &敦煌遗书&版本价值、文献价值都比较高,但其纸张本身携带的信息也非常珍贵。杜伟生觉得,敦煌遗书的价值就是敦煌遗书的全部,除文字以外,敦煌遗书的用纸也保存着非常重要的历史信息。  1987年,杜伟生担任了修复组组长,那时馆里正准备修复馆藏&敦煌遗书&,并进行了试验性修复,但效果并不理想。1991年,馆里重新组织敦煌遗书的修复,由于修复措施得当、修复质量好,敦煌遗书的修复工作得到专家、学者和各级领导的一致好评。他感慨地说,&要做好一个大的修复工程有很多因素,首先要熟悉传统修复技术,在此基础上有所选择的使用,不要造成遗憾,一个修复人员,经手的东西修得不好,这个量是非常小的,对事业的影响有限。但如果是管理者对待修复工作的观点出了差错,有可能毁掉一库的书。&  传承 更愿意做一名老师  杜伟生对&师带徒&和&老师教学生&有自己的看法。他说:&师傅跟老师不一样,师傅怎么教,徒弟就得怎么做,你是一点儿不能改的。而老师是让学生站在肩膀上的,要求学生一点儿都不能改的,不是好老师。老师要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就是发展,就是最好的传承。我更愿意做老师。&杜伟生选择了作为一名老师,将古籍修复技艺用现代的方式传承下去。2007年起,他在全国古籍保护中心面向全国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开设的古籍修复技术培训班当老师,已经培训了15期学员。  1996年,杜伟生设计出修复古籍专用的纸浆补书机,解决了补纸难找的问题; 2006年,他主持制定的《古籍修复技术规范与质量标准要求》,批准为国家标准。  上世纪80年代,杜伟生就开始准备工作过程记录。一开始以文字为主,后来发现,一个动作写了2千字都没说明白,文字叙述动作难度太大,于是开始准备图片。市面上关于古籍整理的几本书,都是以文字为主。&真会的,不需要看,刚入门的,看不懂。照片最好,直观,一看就知道怎么回事&。在积攒图片十几年后,2003年,杜伟生出版了《中国古籍修复与装裱技术图解》。近日,这本书由中华书局再版。  有一件让杜伟生觉得痛心的事情是,现在各地古籍都在搞数字化,对古籍进行翻拍和扫描。在扫描和拍照的过程中,古籍经常出现一些人为的损害。有些古书的纸张已经酥脆,扫描时受力稍大,书页就会发生破裂。有些书订得太紧,里面的字看不见,扫描时就要使劲压,也会损害书页。  2012年,杜伟生被选为第4批国家非遗项目古籍修复技艺传承人,年满60的他现在虽然已经退休,但还在图书馆作为返聘人员工作。每天下班后,他喜欢上上网,查查有关的资料。对这份全国从业人员不足200人、长期坐冷板凳的工作,他依然热爱如昔。  采写/新京报记者 邓玲玲&  卖书人胡同 与布衣书局走过的十年&
北漂几年后,胡同有机会开一家书店卖旧书,虽然赚钱很少,却很兴奋,毕竟实现了爱书人心中潜藏的开书店的梦想。他的朋友,则常常为他的不善经营而忧心忡忡。  4月中旬的这一周,旧书网店布衣书局的老板胡同有点压力山大。  欠朋友的外债归期临近,资金吃紧;店里进了170套商务印书馆的《梦想与路径》毛边书,只卖了几十套。当晚他去一个拍卖会拍书,只觉一塌糊涂有点崩溃,但他尽量稳着,没在同事面前表现出来,只是叨叨了几句。如果早几年,遇到这种压力,他可能会找朋友出去喝酒排解。现在,年届不惑的他,不敢轻易喝酒了,怕耽误第二天的工作。  现状 忙碌中惨淡经营  经营了布衣书局十余年,胡同在京城也算小有名气。接受过多次媒体采访,上过两次北京台的半小时专题纪录片,在两家媒体上开过贩书专栏,但布衣书局的经营仍只能算勉强维持。算上老板胡同,现在一共有三名专职的员工,一个负责包装发货,一个负责整理古籍和简单修复,剩下的工作&&录入、拍照、扫图、查账、回消息、发帖、微博、广告、收书、谈业务,都是老板胡同一个人在做,偶尔不得不把太太拉来打打下手。周一到周日,早上9点到晚上10点,胡同都是在一间堆满旧书的狭小办公室里对着电脑忙碌,偶尔在外面跑跑业务。每晚,他都是最后一个离开办公楼,每次都给保安道个歉,耽误了人家休息。偶尔早点下班回家,孩子就会非常高兴。  早些年,他一个人北漂,最近两年,家里人凑钱,在北京贷款买了房,一家三口终于团聚。因为长年埋首电脑前和搬书,他的腰椎和颈椎有了病痛,但却很少上医院治疗,没有时间。  起步 北漂青年的旧书缘  出生于山东临沂一个小县城的胡同本名胡彬,胡同是他画画时起的笔名。从小受爱看杂书的父亲影响,胡同也喜欢看书买书。那时候小县城没什么旧书可买,新华书店在一年两季的交易会,推出一种类似于特卖的专场,那就是胡同淘书的好时机。  1992年胡同到了临沂上大学,逐渐开始接触旧书。当地的王羲之故居附近一位九十多岁老人摆的书摊,成为胡同买卖旧书生涯的开始。胡同把师范学校的饭补节约下来,从老人的书摊上买来旧杂志,然后一本加价几分钱卖出去。那时的胡同,就开始有了商业头脑,但几分钱的微薄利润,永远也发不了财。这样的开端,似乎也注定了后来布衣书局的微利模式和小本经营命运。  1997年,已是中学美术老师的胡同,到北京参加中央美院的进修班。毕业后,他就没再回老家,在央美的尹吉男老师的介绍下,给一个艺术家打工,开始了他的北漂生涯。  几年后,胡同有机会在东棉花胡同的一家书店中寄卖一些自己不需要的旧书,虽然赚钱很少,却很兴奋,点燃了一个爱书人心中潜藏的开书店的梦想。当时,在天涯社区的闲闲书话板块里,聚集了很多爱书人,胡同就萌生了网上换书的想法,但是外地的朋友怂恿他标价卖。胡同卖的这些文史类旧书,看上去生意好极了。&他喜欢预告自己将在晚上九点或十点贴出书单。到了那个时间,就一定会有很多人守在论坛上,反复刷新浏览器,等着在第一时间跟帖抢书。胡同喜欢搞点小花样,打点心理战。比方说,到了预期的九点,他不露面。直到九点十五分,他的书单才贴出来&。朋友陈晓维称他就是在哄抢心态的影响下,第一次就买了十几本书。&我是被他披着学术外衣的个性化销售行为给忽悠进去了。&  陈晓维下单后,胡同亲自送书上门了。那时的胡同&高个子,微胖,衣着朴素&,骑着一辆凤凰锰钢二八车满街串游。相识后,两人一起买书、卖书、聊天、吃饭。胡同鼓励他进入收藏圈子,谈了自己对藏书的一些认识。于是,两人决定一起干点什么。此前,布衣书局时开时关了好几次,书店名字是胡同跟一个北大朋友一起吃饭的时候确定下来的,就是希望很多人能够以实惠的价格买得起这些旧书。2003年底陈晓维入伙后,布衣书局就成立了正式的公司和网站。  坚持 拉板车的骆驼祥子  &日,北京下了那年的头场春雨,晚上8点,布衣书局的网站上线了。第一个下单买书的顾客&&一共六本书,56块钱。&新开路胡同73号,布衣书局有了第一处办公地点,还有东单邮局88号信箱。  胡同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用在了布衣书局的经营上。&他像蚂蚁一样,把一捆一捆的旧平装从潘家园的地摊上、从书贩子的家里装进麻袋,运回新开路胡同。拆捆、标价、码放、拍照片、最后寄出。&陈晓维回忆。胡同自己的记忆是,周六的潘家园之旅在三、四点起床开始,曾经骑车在二环路上被一群联防拦住,因为戴了银行绑匪惯用的帽子,背着大包,里面放着绳子、包装纸、麻袋、手电、剪刀&&  除了这些基础性的日常工作,胡同还策划一些文化活动,比如新书签售、藏书家访谈等等。谢其章、吴兴文、钟芳玲都曾是常客。胡同兴奋地为吴兴文与谢其章的在线访谈充当主持人和打字员。  陈晓维常常被胡同的敬业精神所感动,也常常为他的不善经营而忧心忡忡。&他不是块做生意的料,也不懂得管理,这是所有人的共识。大家都说&胡同啊,人好,但是不务实,爱务虚。他跟钱有仇&。只要手里有一点钱,他会立刻把它变成书,所以书店永远处于现金匮乏的境地;进货快,出货慢;惜售;把大部分时间花在回报极低的普通文史书上。&陈晓维称胡同买破烂书的热情,就像女人不可理喻的购物欲。每次朋友聚会,最终都会演变成对胡同经营策略的批判会,&他面带微笑,态度诚恳,屡次检讨,但从不改正。&  布衣书局的口碑逐渐传开,经常有学者要求上门收书,胡同去过两次范用的家中,收到过郑超麟的签赠本。在爱书人的眼里,&他是个劳碌命,是拉板车的骆驼祥子,是叩石垦壤的愚公,是火车站扛大包的。&  胡同和布衣书局的坚持,也让他收获了很多友情和支持。前两年,一次因为房东催得太紧,胡同凑不到房租,没办法就在网上开口借款,问问谁能帮助他。结果那一天,收到了很多消息和电话,最远的是从台湾打来的,都说可以帮助他。最后是一个在通州的朋友借他钱交了房租。&没有这么多值得信赖的朋友,布衣可能早就关门了。&胡同说。早逝的青年学者张晖,也是胡同在上门收书时结交的朋友。张晖故去后,胡同便在网站上张罗义卖张晖的作品。  转型 从旧书到线装、特装书  2012年,布衣书局满十岁,胡同在论坛上发帖回顾了十年历程,他将这十年总结为天涯时代()、孔网时代()、东单前时代(2004年初)、东单时代)、领行国际时代()、东壁街时代(2006)、华威西里时代()、垡头时代()。从这些名称中,可以清晰地看见布衣书局的搬家历程,从二环一直搬到了四环外。很难想象,胡同和他手下的几个员工,是怎样带着这些大包小包的书籍,一次次地辗转流离。现在,布衣书局的办公室在大望路一间29平米的房间里,四环外的城乡接合部垡头地区,有个300平米左右的仓库,密密麻麻、暗无天日地储存了二百吨书!&海量的人类知识和海量的细菌、粉尘像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一样同时秘密集结在这个道路坑洼不平的穷乡僻壤&,陈晓维如此描述。  2011年5月,胡同关闭了潘家园的最后一个实体店,所有的业务都放在了网上。&潘家园是漫天要价,就地还钱的地方,我不习惯。我明码标价又不利于销售,所以还是收缩战线回网上来。&这些年来,员工工资、房租都在涨,而布衣书局的贩书类别,也从文史类旧书,转向线装、古籍和特装书。旧书利润太薄,&忙活一天,可能连我们的基本费用(份钱)都赚不到。&而且,电子书的潮流对旧书买卖也造成了冲击,民国时代的书很多都电子化了,价格下跌很多。胡同曾经想做到上万种旧书,这种&为人民服务&的目标如今是遥遥无期了。现在,挂在网上的文史旧书,只有400多种。2013年,是布衣书局的转型之年,胡同目前业务的重点是在拍卖会上收集线装书,与三联、中华、贝贝特、商务等学术出版机构合作卖毛边本或签名的特装本。这些特装书的销量还不错,大部分很快就消化掉了。  去年,读易洞老板邱小石的合伙人、设计师胡颖,为布衣书局设计了一个微博LOGO。画面上,一个人奋力向前,拉着一平板车,上面是堆成小山状的书。这个LOGO引起了争议,喜欢的人说看到了希望、努力、前行、韧劲,不喜欢人的说看到了苦力、劳作、辛苦。胡同对这个标志很满意,觉得代表了自己目前劳碌的状态和布衣书局一直存在的精神。  □书评编辑部
发表评论&&
欢迎读者发表评论,但新京报网保留编辑权利,以及不刊登无关和不雅评论的权利
用户名密码
【看电影】叙事:小品+广告,画蛇添足
旅游公社除了滑雪,还提供丰富有趣的度假生活
健康公社即便是雾霾天,也不能24小时不开窗一直封闭
人才周刊 每5人中就有一个害怕数学;看电影学数学颇受欢迎
地球周刊 200余高官几乎被换一半;要核武器,也要发展经济
声音话题投票
俗话说‘舍不得金弹子,打不下金凤凰’,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就是‘打下金凤凰’的重要措施。
  重庆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谭栖伟被查,中纪委昨日通报采用的措辞是最严重“级别”——“涉嫌严重违纪违法”。谭是十八大后重庆首位被查的省部级官员,其干了7年重庆市副市长,曾分管三峡移民工作,坊间猜测其被查极可能与三峡移民工作有关。
赞同。露天烧烤不健康,且影响周边环境。
不赞同。夏天吃露天烧烤是一大享受。
说不清。得看具体执行情况。
在法律上规范城管的职能与执法手段
政府加大对小摊小贩的照顾与扶持
城管与小贩应该互相理解
先观望一段时间再说。
5月5日图片精选
4月30日图片精选
4月29日图片精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名人杂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