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再一次公私合营后财产没了怎么样

怎么觉得公私合营像抢劫一样?_百度知道
怎么觉得公私合营像抢劫一样?
没抢,那是国家入股了。用权力入的股,如果你的资本太少只能直接被买断下岗,如果股够多就可以升官发财喽。
公私合营是中国对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所采取的的高级形式。大体上经过个别企业的公私合营和全行业公私合营两个阶段。
政府邀请私有企业参与项目竞标,中标者与政府公共部门共同组织项目设计、建设与运营,私有企业在特许经营期内享受特许合同约定的权益(包括利润),特许经营期满后私有企业将经营权及设施所有权移交给政府。发达国家公共设施建设模式经历了从私到公再到公私合营的发展历程。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初期,英美等发达国家主要依赖私营部门提供公共服务,这种模式暴露了规模不经济型、服务价格高、服务质量差等缺点,为改正这些缺点,发达国家转而依赖公共部门提供公共服务,但很快,这种公有公益模式导致政府负担过重、效率低下等不足。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英美率先推行公共事务“民营化”政策,但一些问题,如政府监管弱化、垄断等,20世纪90年代初起,发达国家学者开始探讨公私合营模式,试图找到政府及其公共部门、私营部门及非营利组织(第三部门)之间的最佳合作模式。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提问者采纳
如果股够多(像容家那样的)就可以升官发财喽。用权力入的股,如果你的资本太少只能直接被买断下岗没抢,那是国家入股了
提问者评价
什么是容家?
公私合营的相关知识
其他1条回答
比起那时候,那就是一个拥有财富是一种罪恶的年代,感到现在生活在阳光和幸福中,忆苦思甜那么对于富农和地主的土地财产没收那怎么算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ppp公私合营_图文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ppp公私合营
上传于||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35页未读,继续阅读
你可能喜欢公私合营(PPP)模式解析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公私合营(PPP)模式解析
上传于||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3页未读,继续阅读
你可能喜欢          在胡耀邦主政前,中国老百姓几乎年年要填写个人阶级成分表,对于那些出身不好的人,每填写一次,几乎就是一次污辱。  胡耀邦执政后,让中国人不再填写阶级成分。而且结束了共和国成立后毛泽东亲手缔造的证件歧视制度。毛泽东一贯主张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继续革命,强调对资产阶级的全面专政。当然也包括工作证、退休证等各种证件。  50年代公私合营后,为了区分姓资姓社,实行了一证两制的制度。凡资方工作人员的证件上一律注明“资产阶级工商业者”。一方面在舆论上整日大批资产阶级,在学校灌输对资本家的仇恨,一方面又让资本家小业主出示“资产阶级工商业者”姓资的证件。这是不是刻意污辱,让人家怎么活?到了文革时代,迫害进一步升级,在很多商家,凡“资产阶级工商业者”都必须在胸前挂出黑字的“资本家”、“小业主”。  为了以示区分,北京商业系统工人阶级和革命干部的证件是红色的“红色江山”,而“资产阶级工商业者”的证件统统是“乌龟王八”的绿颜色。本博秦全耀就曾经拿着绿色的退休证去东安市场为“资产阶级工商业者”的爷爷领过退休金。根据不同的颜色,给你不同的脸色,不好受。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几年前,与企业家聊到胡耀邦的与众不同之处时。本博秦全耀十分认真地说:胡耀邦把共产党的“斗争哲学”换成了“人道主义”。我喜欢他们这样的“转基因”!  公私合营时,资本够2000元即划为资本家,2000元以下定为小业主。爷爷开了个估衣店,爷爷收,奶奶补,连雇工都没有,资本仅有960元,定了个小业主。  1956年,上海市参与公私合营的资本家共171278人,其中投资额在2000元以下的共132942人(占77.6%),股金共5544万元,平均每人股金为417元,每年定息约20元。而工私合营后95%的人领取的定息月均只有几元钱。很多人宁愿放弃定息,以摘下尴尬的“剥削”帽子。 公私合营后的私方人员,在企业管理上有职无权,其管理经验不被重视,政治上沦为“改造对象”。  1966年文革发生,爷爷的退休费从29.6元被降到16元。凡餐饮系统的小业主都胸前带有“小业主”的小黑布条。万幸,爷爷躲过了岐视。不久传来消息,东安市场的领导人大搞阶级斗争熄灭论又遭批斗。  面对阶级斗争和专政论的回潮,老秦气不打一出来。温和点“同志你走错了路”,严肃些“日你八辈祖宗,文革小丑”!在中国只要还是毛泽东的阶级斗争无产阶级专政那套,其归宿必然是权贵们为维护特权利益的红色江山搞文革。
楼主发言:1次 发图:
  现在还是两个阶级,有房阶级和无房阶级,这个差距大。
  官员算什么阶级?
  关注伟大中国的新发展!
01:03  官员算什么阶级?  -----------------------------  大神阶级  
      
  毛泽东思想万岁!凡是漫骂毛泽东的都是中国人民的公敌!  
  @良田人 9楼
18:41:09  毛泽东思想万岁!凡是漫骂毛泽东的都是中国人民的公敌!  -----------------------------  毛主席是一个共产党员你怎么能叫他万岁呢,不是皇帝才能喊万岁的么,如果少一岁不就成九千岁了吗!你这是变着法骂毛主席是太监!
  作者:良田人 时间: 18:41:09  毛泽东思想万岁!凡是漫骂毛泽东的都是中国人民的公敌!  来自QQ浏览器 | 举报 | 回复  。。。。。。。。。。  毛奴总是擅自代表全国人民
  公私合营前,有私有企业和国营企业,国营企业的退休金由工厂自己发放,退休了没有退休证,只是在工作证上注明已退休。对于私有企业,国家强迫资本家为职工缴纳社会保险,职工退休后到政府那里领退休金,就是主帖里的那个证。  
  嘿嘿,公私合营被吞并好多后代还在!!今时今日在卖国企!怎向人家交代!……  
  @良田人
18:41:00  毛泽东思想万岁!凡是漫骂毛泽东的都是中国人民的公敌!  —————————————————  祜红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快速链接:
公私合营与混合所有制改革
作者:肖仲华 发表:
公私合营与混合所有制改革
&&当前的混合所有制改革到底怎么改,似乎还看不到清晰的思路。从出台的部分地方国企的混改情况看,基本都还是国资独大,不愿意放弃国有控股的主导权,民资只有出钱让国资去玩的机会。如果不是傻得可爱,或者是钱多烧得慌,或者是有背景能反过来玩国资,民资民企应该是不会参与这种混改游戏或把戏的。
毕竟,混改并不是什么新玩意,建国初期就搞过,只不过那时不叫混改,而是叫公私合营。公私合营是怎么玩的,了解一点历史知识的都应该知道。政府购买一点民营企业的股份,然后往企业里派驻一批根本不懂经营的大兵出身的政客。然后就制造了各种矛盾和问题,然后就有了一大堆不信任民营资本家的理由和把柄,然后就开始收归公有了,还杀了一大批不愿意交公的资本家。前车之鉴,现在的民营企业家或资本家还会那么傻吗?
当然,也有另外一种担心,认为混改会像90年代的国企改制,国有资产被私有化的同时,还做了权钱的交易,被贱卖或奉送。这当然也是前车之鉴。
实际上,这种担心牵涉一个根本性的问题,就是此次为什么是混改而非私有化的改制。根据我的解读,这一次的混改,绝不同于90年代朱总理实施的改制,而更像是50年代的公私合营。
此次混改的步骤,大致策略应该是“一个平台,两个步骤”。平台就是股市这个融资和交易平台,两个步骤则是指混改分两步走。第一步是国企混改,第二步,请注意,如果我没有犯错,肯定会有这第二步,就是民企混改。国企混改的第一步是让国企全部上市,第二步是拉高国企股价,第三步是在理想的价位出售国资股份,以便能将国资变现成一大笔资金。
国资混改得来的大笔资金会用来干什么?用于改善民生,比如充实全民社保基金,实现全民免费教育和医疗?可能性不大,当然有所改善也是肯定的。继续用于投资以拉动经济?这个应该确定无疑,问题是如何投资拉动。方法有很多,比如比较市场的方法,可以将这笔钱用于转移支付,用于偿还中央和地方债务,用于减免企业和个人税收,从而间接剌激经济增长和就业,但这也不是政府喜欢的方式,因为这种方法虽然行之有效,但体现不了政府参与和管理经济的能耐。
政府喜欢而且已经习惯了直接参与和掌控经济。所以,我猜想,国企混改之后应该是民企混改。所谓民企混改,就是用国企混改变现的大笔资金,建立政府掌控的投资公司,然后对民企进行投资,扶植民企成长,同时也掌控民企的主导权。
这样做的好处是,国有资产不但不会缩小,反而会进一步扩大。国资既不会变民资,还可以广泛地控制民资和民企。最终的结果可能是,举国上下,尽是混合所有制企业,尽在国资掌控之中,就如同当年的公私合营。尽管我在这里只是猜想,但也并非凭空的胡思乱想。据我所知,有关部门已开始运筹这种针对民企混改的国资投资模式。
至于这混改或合营之后怎么走,选择余地很大,既可以全面公有化,也可以全面私有化,取决于未来的历史趋势和国家决策。
这种混改方式貌似很理想,不过最根本的问题在于,政府真的有如此大的能耐,可以全面介入和掌控所有的企业吗?如果政府真有这种能力,那么干脆就计划经济岂不更简单?当年从公私合营最终走向公有化到底是因为什么?是政府发现了自己的能力超强还是政府根本就没心思与民营资本一起共患难,同进退?或者是根本就没有与民营资本平等相等,和平共处的心态?或者是根本就没能力广泛地经营那么多企业?
其实,历史已经告诉了我们答案。世界上没有任何政府是全能的,经济发展的动力永远存在于市场,存在于市场的参与者,存在于千千万万的个体和私营企业之中。参与和掌控所有企业就是把自己看成了万能的上帝,会重蹈计划模式的老路。政府的角色应该是制定和维护市场规则,让人民和企业自由地参与市场。如果政府真的自大到毛时代那种程度,混改的最终结果一定是灾难而非成就。
建国以来的历次改革,成功的都是向市场放权,而失败的都是对市场收权。最成功的改革,我认为是朱总理的国企改制,虽然有几千万国企职工下岗,但换来的却是后来近二十年的大发展。所以,改革一定要向市场化、私有化的方向走,决不能与此反动。&&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商业评论杂志及商业评论网立场”
请关注我们的新浪微博官方帐号:
@商业评论网()
@商业评论()
分享这篇文章:
共0人分享过本文,他们是:
请问是否要删除此评论!
请问是否要删除此回复!
分享说明:
你还可以输入140个汉字
:分享了一篇文章
公私合营与混合所有制改革
当前的混合所有制改革到底怎么改,似乎还看不到清晰的思路。从出台的部分地...
肖仲华 的简介
经济学博士,博士后,原武汉理工大学教师,武汉华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专业方向为经济伦理,主要研究方向为西方经济学幸福伦理思想,著有《西方幸福经济学理论研究》。
肖仲华 的博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公私合营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