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合最美村官段爱平平的名人名句

文明播报---山西文明网
山西文明网
&&&&& &&&&&
&&&&&&&&&&
&&&&&&&&&& &&&&&
山西文明网
&&讲文明树新风
&&道德模范
&&市县动态
&&三晋文化
故&&&&&&&&居
历史良将 晋商望族
文化名人 政治英才
山西文明网
山西省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主办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大街369号
邮编:030071
电话: 传真:4019496
E-mail: 技术支持: 黄河新闻网欢迎访问短文学网 您还没有
当前位置:>>>文章内容
最新好作文精选:2014感动中国人物观后感(二)
时间: && 阅读: 次 && 来源:
感动似乎是一种与生俱来的能力,不需要学习,我们只要有心就会有感动。就像2014年的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一样,他们的伟大也是与生俱来的,源于人类内心最初的爱吧!
爱国诗人艾青的诗里写的:&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而那十位平凡而伟大的人们就是因为心中的这份深情的爱,对他人,对祖国,对家人怀着深沉的爱化为他们伟大的动力,从而造就了今天的感动!
让我们一起来重温这感动,永远铭记这感动吧!
感恩&&观2014感动中国有感作文(一)
感觉今年的,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并没有以往那样的让人感动,但是仍有很多让我印象很深刻。
其中义薄云天的一位军人刘俊贵,只因风雪之夜的一次生死相托,他为班长在天山守墓不知道多少个三年。还有格桑花开的最美乡村教师,一名西玛拉雅山下的园丁。她在一米多宽的山路并且泥泞不堪,下面就是悬崖的情况下,每天护送孩子回家,坚守在雪山和河流之间,与危险相伴。姚厚芝,一位慈祥母亲,在自己患有乳腺癌的情况下,她想的不是自己而是她的孩子,想到他们将来的,将来的学费。病压垮了她的身体却没有摧毁她的母爱,她用她仅存的生命日夜的去完成清明上和图刺绣,为的只是自己死后,孩子以后困难了可以买些钱得以生活,如果是我以后会有她这般坚持与付出嘛。
还有一位龚全珍老人,在之前习近平接任之时就认识了,习主席亲切的称她为老阿姨。当时我很疑惑,心想她到底有什么来头。现在知道了,原来是一名将军夫人,放弃高官厚禄跟着将军当农民,让我看到了的坚贞,将军离世了却留下修好的水渠,大桥,良田。老阿姨继夫继续把温情留给乡村百姓。她说,日子虽清苦但是心里,大家的眼睛是雪亮的,你真心诚意对大家付出,大家都会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我也会牢牢的记住这些话。
今天的整个评选让我懂得无论做什么事只有付出才能有回报,学会坚持,学会爱人,懂得感恩,做一个有责任心,有上进心的人。
以小积大的力量&&2014感动中国观后感作文(二)
2014感动中国观后感我也要为社会出力期盼已久的《感动中国2014颁奖典礼》终于在日晚在中央电视台一套播出了,认真的观看了颁奖典礼全部过程,几度眼眶湿润。
我为之震撼,为之动容。他们不愧为我们国人的道德模范,是我们工作的楷模,是我们踏上奋进道路上的航标。
获奖者,有为了国家核潜艇研制而隐姓埋名的英雄;有几十年自己拾破烂,从没有穿过像样的衣服,却把钱给了那些需要上学的孩子的老人;有的为亲人、为他人平凡的付出而忘我,在平凡中坚持,成就了不平凡,感动了华夏儿女。这些人在平凡不同的岗位上,他们坚守着一个信念,&爱祖国,爱他人。&这种爱在他们的坚守中不是一年,不是一时一事,而是几十年如一日,是全部的心血,全部的爱。
他们虽然很辛苦、很累,但是他们却充满着微笑来到颁奖典礼舞台上。他们给国家、社会、他人带来多么大的正能量。观后心理暖烘烘的,热乎乎的。正是有了他们舍己为人的无私奉献精神,才使我们现在过上了安稳的生活。他们的事迹都是普通的,积微小成伟大的事业。我们都在细小处体会到伟大的人格,现在的我们越来越希望在平民之中发现感动,发现人物,发现人才,而&草根&情结应该是我们共同所珍藏的,小人物的力量虽然微小,但是给全社会带来的一种示范却是影响深远的!
看了今年的&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又想到了&感动中国&十几年来伴随在我们身边的这些可歌可泣的人们,他们崇高的人格,为国为民的伟大理想和让人泪不能止的事迹都让我感到我如此渺小。我要向他们看齐,用实际行动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微薄力量。
让爱充满人间&&观2014感动中国有感作文(三)
满含热泪看完了《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那一个个使人热泪盈眶的画面,让我掩面深思,他们那种爱心、责任心和奉献精神深深打动着我。在这个简单的却又内涵丰富的舞台上,闪闪发光的是一群生活中的普通人。在2014年的感动中国节目中,有隐姓埋名30年的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有为报答战友深情,几十年守护天山筑路士兵墓园的老兵陈俊贵;有努力改变乡村面貌的基层好干部山西村官段爱平。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年届90仍然坚持拾荒助学的山东老人刘盛兰。
刘盛兰是位普通村民,年轻时在外打工,后来在一家企业作保管员。73岁的时候,他开始了助学之路。17年几乎未尝肉味,没添过一件新衣,&吝啬&的连一个馒头都舍不得买,可捐资助学总计7万多元,资助了100多个学生。刘盛兰唯一珍藏的是一个深蓝色布袋,里面装满了汇款单和回信。这么多年过去了,老人也不记得汇出去多少钱、收了多少封信。
还记得那撼动心灵的颁奖词:残年风烛,发出微弱的光,苍老的手,在人间写下大爱。病弱的身躯,高贵的心灵,他在九旬的高龄俯视生命。一叠叠汇款,是寄给我们的问卷,所有人都应该思考答案。是他让我感受到了崇仁厚德!
看过《感动中国》之后,我的内心仿佛受到了神圣的洗礼,在感动与眼泪背后,我收获了很多,我们也不能只沉浸在感动的时光里,我们应该让自己平淡无奇的生活多一抹亮丽的色彩。尊老爱幼、孝顺父母、帮助弱者、专心工作等都是我们应该做的,虽然是一些微薄的行为,但是只要每个人都献出一点爱,还是可以感动世界的。
能感动他人的人,是高尚的;懂得感动的人,是幸福的。学习他人的无私,传递爱的宣言,践行爱的承诺,奉献自己的力量,让爱充满人间,让感动长存人间!
尽我的微薄之力&&2014感动中国人物观后感作文(四)
昨晚我看了CCTV中央一频道,有白岩松等节目主持人主持的&感动中国&现场直播。我看着感动着,也在一旁情不自禁的泪流满面着。&瞬间的颁奖,却拢聚了一个人的半生时光来兑现此时的亮点&。每一个人的画面都有辛酸,每一段辛苦的情节背后都有眼泪,在电视机前感动了我也感动了我的家人。不易,生活不易,要想做自己想做的更是不易。&千辛万苦的是人生,简简单单的是岁月,平平淡淡的是生活,时光磨砺的是性情&。&一个人只要不在生活的磨难中屈服,只要不被命运的捉弄压垮,只要不被恶患的疾病哀苦,只要不被外来的灾难低头&,那就是我们值得尊敬的,值得我们学习的,更加值得我们爱戴赞美的。
一个人物有一个人物的平凡事迹,一个人的脚步有一个人的操守时光。这些感动中国的人,彰显了中国人的梦想和韧劲,显示了我们中国人的精神和坚持态度。这些感动中国的人,&熬老了人生,却也年轻了自己的生命&。一位九十八岁的河南老人还一直用余晖给病人散热;一位为了给孩子上学挣取费用,不惜身体患癌的病痛妈妈;一个为了下水救人,瞬间改变一生悲惨命运的品德高尚之人;为了梦想一年一季的在田野里研发,开采的现代农民;还有为了大山的孩子,为了家乡脱离贫困,情愿放弃在都市发展的爱心老师&&那些感动中国,感动着世界的善良人们,她们温暖着中国,也温暖着我的心。
看了一个多小时的节目,主持人声情并茂的解读着颁奖词,句句,声声沁心。夜深了,我好长时间不能安然入眠,脑子一直在想!如果中国人都有那么一份爱心,都伸出温暖的手助人,都为家乡、为国家、为社会做些事情?用自己的力量去做点自己该做的,那么我们的国家会更加繁荣昌盛,会更加和谐平安。&现在时光熬老了我的容颜,岁月夺走了我的青春,可今天的我还有一缕余温,还有满满的热情,那我就不能在家闲置&。我要用我的微薄去关住我该关注的,去帮助我该帮助的亲人和朋友&&
感动就在身边&&2014感动中国人物观后感作文(五)
2014感动中国观后感:这些来之不易的正能量以前真的很少关注CCTV1的节目,大概是从中央大刀阔斧反腐倡廉开始吧,今天碰巧看到2014《感动中国》,我也被各种正能量好好感动了一把,感叹他们是怎么做到的,真的挺不容易的。
感触最深的是胡医生,退休后20年坚持每天出诊的仁医胡佩兰。
颁奖辞:技不在高,而在德;术不在巧,而在仁。医者,看的是病,救的是心,开的是药,给的是情。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你是仁医,是济世良药。
现在医患关系那么紧张了,医生都像胡医生一样高的医德就好了。记得小时候感冒一般都是去附近诊所看好的,现在一个感冒去医院也要左检查右检查,一大堆检查之后再开一堆的药,怎么就不能捡便宜的药开,捡重要的检查做?还好至少还有一位楷模被我们知道,尽管她已经离我们而去,她的精神值得现在所有的医生来学习,能做到活一天为社会贡献一天,真的很难,不过胡医生做到了,谢谢她!
另外一位让我很感动的是拾荒老人刘爷爷,年届90仍然坚持拾荒助学的山东老人刘盛兰。
颁奖辞:残年风烛,发出微弱的光,苍老的手,在人间写下大爱。病弱的身躯,高贵的心灵,他在九旬的高龄俯视生命。一叠叠汇款,是寄给我们的问卷,所有人都应该思考答案。
追求金钱,名利俨然是这个世界的价值观了,但就是在一位老人身上,我看到了向前的力量,一个人不论有钱没钱都是一日三餐,一个人不论有没有名气睡觉的时候都只需要一张床,物质真的那么重要么?是的,我们离不开钱,但是我们可不可以有钱还有爱心,人在做天在看,当我们老了的时候,当我们到最后的那一天,我们留给后人更多的是精神世界的财富,刘老爷子艰苦的生活并没有阻止他的爱,我们哪里有什么理由放弃爱呢?每个人都该爱自己,爱别人。
这位将军夫人一句话,值得我们所有人反省,守护开国将军梦想,全心全意为群众服务的革命老人龚全珍。
颁奖辞:少年时寻见光,青年时遇见爱,暮年到来的时候,你的心依然辽阔。一生追随革命、爱情和信仰,辗转于战场、田野、课堂。跨越人民的敬意,是你一生最美的勋章。
&做一辈子的好人不难,只要每天检查检查自己&,每天都想想自己哪些做的好,哪些可以做的更好?我从来都不知道这个道理?不过,我相信我是知道的,只不过我觉得没有人做得到,现在有人做了,原来真的只要每天反省检查就能做好,这就是正能量,我们每天反省检查就能做好,这个道理在龚老师身上得到了完美诠释。
正能量:&做一辈子的好人不难,只要每天检查检查自己&,从我做起,从你做起!
感动中国让我们明白,自己的路该怎么走;感动中国让我们清楚,人的梦想该如何做。
感动中国让我们知道人应该懂得关爱和感恩,懂得坚强和坚持;感动中国我们年轻人前行和进步;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感动就在我们身边,感动一直在传递着和发扬着,相信和期待更多的爱和梦想被点亮,愿好人一生平安,愿善良的人,收获福报,祝福您们健康长寿。
中国梦&&2014感动中国人物观后感作文(六)
噙着泪水看完2014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的事迹,一种责任感和使命感油然而生,为隐姓埋名三十年无怨无悔的黄旭华老先生的甘于奉献;也为刘盛兰这位普通的老人,靠拾荒资助贫困学生,人届九旬仍不间断的执着;更为乡村女教师格桑德吉十四年的坚守,只为不想让乡亲的梦,跌落于山崖。门巴的女儿执意要回到家乡,坚守在雪山、河流之间。她用一颗心,脉动一群人的心,用一点光,点亮山间更多的灯火&&尤其让我惊讶的是,本年度感动中国的人物有几位都是九旬以上的老人:黄旭华、刘盛兰、胡佩兰、龚全珍,他们本应该在家安享晚年,可是却依然为了他人、为了自己的梦想一直在前行。
胡佩兰老人98岁的高龄却依然每天按时上班,为病人解除病痛的同时送去关爱。在医患关系紧张的今天,胡佩兰老人用她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医德仁心?告诉我们人生除了金钱什么是最重要的?而龚全珍老人作为开国将军夫人,从战场到田野,再到课堂,一生支援农村建设,是她不变的追求。作为一名共产党员,默默坚守心中的信仰,全身心地扑在工作上,是她朴实的事迹。数十年如一日,非一般力量能够达到。即使在离休之后,龚全珍老人亦坚持积极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倾力捐资助学、扶贫济困,开办&龚全珍工作室&,服务社区、服务群众,从青春岁月到耄耋之年,她为广大群众做了大量的实事好事。
刘盛兰,91岁的农村孤寡老人,17年未添新衣未尝肉味,馒头都舍不得买,每年生活支出千余元。可正是这么&吝啬&的倔老头,却用拾荒和省吃俭用的10多万元资助了全国100多名贫困生!资助的孩子长大了,他却渐渐老去&&正如感动中国组委会的颁奖词:残年风烛,发出微弱的光,苍老的手,在人间写下大爱。病弱的身躯,高贵的心灵,他在九旬的高龄俯视生命。一叠叠汇款,是寄给我们的问卷,所有人都应该思考答案。
可是每每看到媒体报道的那些明星大腕们、高官们挥霍无度、一掷千金的场面,而在国家遭到灾难时却遮遮掩掩、求名求利时,心里只是在想:假若他们这些所谓精英们能发发善心,西部地区就不会有那么多失学少年,也不会有那么多的莘莘学子因为家贫而无力支付高昂的大学学费失学。我们中国的教育是不是会是另外一番情景?
扪心自问倘若想像我们这些平常人也能时不时从自己的微薄收入中拿出一点,无偿支助那些西部的儿童,让他们也能感受到温暖和关爱,而不是一双双菜色的脸庞和赤足行走山路的艰辛。假如我们每一个人都能伸出援助之手,假如社会上有更多的关注,我们国家的教育是不是会是另外一番样子,假如国家的投入能够再大些再多些,让每一个孩子都能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让人们视当教师为一种荣耀和奢望,让更多的教师能够安心从教,假如这些都能成为现实,则中国的教育盛矣,中国梦的实现则是指日可待,而不仅仅是梦!
细节的感动&&2014感动中国人物观后感作文(七)
这一年里他们让你心生温暖?让整个中国动容?我伴着寒风凄冷专注电视荧屏,观看&中国人的年度精神史诗&,为至真至情的故事落泪,向至刚至伟的面孔致敬!迷茫的我找到心中的理想,教育我平凡但不能懈怠。
获奖者,有为了国家核潜艇研制而隐姓埋名的英雄;有几十年自己拾破烂,从没有穿过像样的衣服,却把钱给了那些需要上学的孩子的老人;有的为亲人、为他人平凡的付出而忘我,在平凡中坚持,成就了不平凡,感动了华夏儿女。这些人在平凡不同的岗位上,他们坚守着一个信念,&爱祖国,爱他人。&这种爱在他们的坚守中不是一年,不是一时一事,而是几十年如一日,是全部的心血,全部的爱。
他们虽然很辛苦、很累,但是他们却充满着微笑来到颁奖典礼舞台上。他们给国家、社会、他人带来多么大的正能量。观后心理暖烘烘的。热乎乎的。想一想自己、看一看周围很多人,有时为了自己的利益不顾他人,在这些人的事迹面前,真应该好好想一想今后怎么活着。
最让我感动的是退休后20年坚持每天出诊的仁医胡佩兰;好人!好!有医德!济世良医!一生全部奉献社会,因为有的大爱她生命的长度很长&&98岁,可惜已经走了,但是我认为很圆满,她教育后人,永不停息为社会做事,力所能及就好。
奖典礼令我泪流满面,评选出来的人物都让人敬佩感动。在这个简单的却又内涵丰富的舞台上,闪闪发光这么多感人的事迹和值得感动的人。这些感动不是因为脆弱,不是因为悲伤,而是&感动&激发人内心最柔软的地方。有种情怀是流露自内心的爱给予社会家庭幸福真情洒向人间&看了感动中国后,总觉得那些评选出来的人物都让人敬佩感动。在这个简单的却又内涵丰富的舞台上,闪闪发光的不是那些耀眼的明星,而是我们生活中的普通人。在2014年的感动中国节目中,虽然感动我的人有十个,有隐姓埋名30年的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有为报答战友深情,几十年守护天山筑路士兵墓园的老兵陈俊贵;有努力改变乡村面貌的基层好干部山西村官段爱平但是在这些人之中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年届90仍然坚持拾荒助学的山东老人&&刘盛兰。
刘盛兰是位普通村民,年轻时在外打工,后来在一家企业作保管员。73岁的时候,老伴去世,他成了孤寡老人。为了让自己老了无力行动时,身边会有一个照顾他的人,他开始了助学。这是老人的初衷。但后来,他助学的规模远远的超出了自己的想像。1998年,刘盛兰在报纸上看到了一则救助报道,从那时起,73岁的他就将自己微薄的工资捐出去。而受捐助的学生,也逐渐从周边几个地市&扩张&到全国各地。最多的时候,他同时资助着50多名学生。每天清早,刘盛兰起来弄点简单的饭菜,就骑着自行车走村串巷去了,直到捡回一大堆破烂。
他17年几乎未尝肉味,没添过一件新衣,&吝啬&的连一个馒头都舍不得买,可捐资助学总计7万多元,资助了100多个学生。刘盛兰一直没进养老院,这样能拿到每年4000元的生活补贴。这些钱他全部捐给了贫困学生。刘盛兰唯一珍藏的是一个深蓝色布袋,里面装满了汇款单和回信。这么多年过去了,老人也不记得汇出去多少钱、收了多少封信。2013年8月,因为肾病,刘盛兰住进了医院,但他仍然惦记着捐资助学,担心汇款中断和没到位会断了孩子们的希望。
得知老人住院,很多受资助的孩子回来看望他,照顾他。还记得那撼动心灵的颁奖词:残年风烛,发出微弱的光,苍老的手,在人间写下大爱。病弱的身躯,高贵的心灵,他在九旬的高龄俯视生命。一叠叠汇款,是寄给我们的问卷,所有人都应该思考答案。是他让我感受到了崇仁厚德!看过《感动中国》之后,我的内心仿佛受到了神圣的洗礼,在感动与眼泪背后,我收获的不仅仅是这些文字上的,更多的是内心中无法言喻的那份震撼与动容。生活中,许许多多的人用自己那一点一滴的小事感动着我们,也感动着他人。
生活中从来就不缺乏感动,只不过是在繁忙的学习生活之中,我们忘记了用发现美的眼睛去发现这些让我们的内心能为之震撼的感动事迹。用心去看世界,去发现细节的感动吧!
中国人精神的史诗&&2014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作文(八)
在今天晚上,中央电视台播放了一个电视节目&&《2014感动中国十大人物》。
此次当选的感动中国2014年度十大人物是:隐姓埋名30年的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年届90仍然坚持拾荒助学的山东老人刘盛兰;为报答战友深情,几十年守护天山筑路士兵墓园的老兵陈俊贵;努力改变乡村面貌的基层好干部山西村官段爱平;35年前仆后继、追逐科技梦想的&油菜花父子&沈克泉、沈昌健父子;悬崖边上的护梦人,西藏墨脱山区教师格桑德吉;退休后20年坚持每天出诊的仁医胡佩兰;为子女筹学费,耗时3年绣出《清明上河图》的重病母亲姚厚枝;荣誉迟到28年而一生不悔的湖北见义勇为好市民方俊明;守护开国将军梦想,全心全意为群众服务的革命老人龚全珍。
在十个感动人物中,有两个人物感动了我。
他是一个毕业于河北师范大学的学生。但毕业后的她没有像其他同学一样,留在城市里工作,而是回到了自己家乡唯一一间学校里当老师。每年,为了把学生们安全送回家中,她要陪学生们一起过冰河、溜铁索。这些年来,她自己的女儿从两岁起就寄养在拉萨的爷爷家,她的女儿与她仅仅见过四次面。2013年时,被评为了&最美乡村教师&。她就是格桑德吉。我觉得格桑德吉有一种舍己为人的精神。当她毕业后,知道自己的家乡有很多人都不识字,她不想让下一代的人也不识字,就放弃了在城市里工作,回到家乡教书。我要想格桑德吉学习她舍己为人的精神。
第二个人的名字叫&&姚厚芝。她在2006年被查出乳肿瘤,面对高额的手术费,她只能采用药疗。
2009年她从电视上得知,十字绣可以卖的了钱,就买了一副长6.5米,宽0.8米的《清明上河图》十字绣。从此,姚厚芝每天绣十字绣长达十七个小时。经过了三年五个月的时间,终于将这幅需要127万针绣成的《清明上河图》绣好了。姚厚芝想要将这幅十字绣保存下来,等孩子们需要用钱时才将十字绣卖了,换钱用。
姚厚芝她这种与病魔做抗争的同时,还为自己孩子着想的精神,令我非常感动。虽然患了乳肿瘤,不能大动,但她为了自己孩子的未来着想,依然坚持下去,这种母爱是世界上最真挚的。我为格桑德吉和姚厚芝的精神感动。因为他们教会了我坚持就是胜利和舍己为人的精神。
多次回看2014年度感动中国人物颁奖盛典的录像,他们感动中国,靠的是那平凡中彰显出伟大的人格力量,而不是靠他们悲惨的身世和命运感动世人。爱因斯坦说,很多人认为一个伟大科学家的成就是靠他的才智,他们错了,是人格。同样的道理是,感动中国人物也因人格高贵而摇曳生姿。比如刘盛兰、方俊明,比如陈俊贵、胡佩兰,比如沈克泉、沈昌健父子&这一个个感动中国的人物,丰富了我们的记忆,提升了社会的纯净,温润了人们的良知。
当然,在已经过去的2014年,感动中国、感动我们的不止这些人物,其他候选人同样感动了我们,甚至那些没有进入候选的人物,他们不为人知、平凡,甚至有些卑微,却默默地书写着人间的真、善、美;他们用无声的行动坚守着社会的公平、正义传播着正能量,他们同样值得我们感动和致敬。换言之,感动中国只是一种具有深刻隐喻的符号,在这面闪亮的旗帜下,我们感动于一切值得感动的人物。
十二年以来,对于一年一度的&中国人年度精神史诗&的《感动中国》的年度人物评选活动,对感动中国人物来说,他们最开心的事情,也许就是他们的精神得到了薪火相传,他们的愿望得到实现。除了感动,我们还有感慨。我们不是亦步亦趋地跟在感动中国人物的后面,也不是完全模仿他们的先进事迹,而是见贤思齐,通过他们的事迹来检视自己、提升自己,做一个平凡的好人。
- (短文学期待您的每一篇作品)
如果您有更多好的建议,请与我们联系:山西晚报数字报
三晋都市报
山西法制报
山西经济日报
山西农民报
山西市场导报
百姓生活资讯
第04版:今日焦点
段爱平出名了操心的还是村里的事
“衣服拿去洗了,明天要出门用……”说这话时,段爱平身上套着一件不太合身的毛衣。出门时,她肩膀感到有些冷,临时抓起了件大女儿的衣服。  
5月14日,她穿着暗黑格子裤子、蹬着一双廉价的布鞋,鞋上的图案是一个卡通动画,和她58岁的年龄不太搭。这件临时借来的绿色带花的毛衣套在一件粉色的长袖衣上,显得她脸色不错——除去皱纹,还有笑容、坦诚和不易被人察觉的疲惫。她一开口说话,大嗓门带着一丝沙哑。  
从过完春节到现在,段爱平每天的生活都是类似的:见各种各样的陌生人,官员、导演、作家、记者,她也弄不清对方是什么身份,都直呼“领导”;接受各种各样的荣誉,老年系统的、妇女系统的、干部系统的;被一遍又一遍邀请去各个单位组织讲自己过去15年当村官的那些事。  
此刻,一群从省城赶来的记者正在对段爱平进行采访。对她来说,现在不是谈这些的好时候,她着急县里支援村里栽的绿化林没人张罗,她想找人问问准备在村里那块地试种药材的事……
较真的“乡村名人”收到好心人捐的钱 她会失眠会害怕
不识字的她接过各式各样人递来的名片也看不出所以,她熟悉的只是周围的乡亲。自从患病以后,两个女儿轮流照顾她,也成了处理这些事的帮手。  
段爱平被评为“全国最美村官”“感动中国”年度人物之后,采访、演讲、出席活动的邀约不断,原先脑子里只装着返底村这个小山村,去乡里开会都坐在最后一排的段爱平,一下子走到了公众面前。  
段爱平的大女儿刘亚飞手里有一个笔记本,这是一个段爱平的“行程日记”,记录了她参加的70多场活动,最多的时候一天3场演讲——这是春节后刚刚开始使用的。“我妈这人不懂拒绝,前段时间光讲演都把她累得够呛。”有几次参加完活动,段爱平回到家一头栽倒在床上,腿肿得连裤子都脱不了,只好和衣而睡。儿女们想帮段爱平拒绝一部分,但她那脾气,他们只敢劝,不敢做主。  
一次在县里某个单位演讲后,主办方硬塞给段爱平1000元的“演讲费”,这笔演讲费让段爱平失眠了两个晚上。“我心里慌得不行,我从来没想过,这说话还能要人家钱……”  
段爱平的事迹广泛传播后,一天,县里的邮政局给她送来了一个大包裹,里面有衣物、药品、营养品,还有1000元汇款。邮政局的工作人员告诉她,这都是最近一段时间全国各地寄到襄垣县邮政局的,有的捐款还没留名字,只写了:“向你这样的好村官致敬……”段爱平又失眠了一个晚上,吃了安眠药也睡不着。  
她说自己是“害怕”,以前帮助村民,她是花自己的钱,再往前做焦炭生意的时候,也是货钱两清,这种她不明缘由的钱让她“怕”,她“怕”村民说她出名了,就自己发财去了,搞小金库;她说自己没有文化,不知道这个钱该怎么定义。  
在她的人生经验中,这15年来和村民们的来往,顶多是一篮子鸡蛋、一袋子小米,“没有别的想法,都是可亲的”。这些陌生人的钱物让她不知所措,和家里人商量之后,她让女儿弄了一个笔记本,把每天参加过的活动,接收过的东西都一笔一笔记下来。“这账得记清楚……”她让村里的大广播把村民叫到村委会,把自己收到的那几笔钱,按人头给每个村民发下去,每个村民发了20—30元。  
从那以后,段爱平在外面参加活动,会提前和对方沟通好,一不吃饭,二不要一分钱“演讲费”。她坚持这么做,“钱没装自己兜里,就图个踏实”。
从当村官到种药材她就想赶紧给村里找出一条致富的路来
段爱平一直有“遗憾”。在她当村官前,她是村里的能人,贩焦炭、做建筑,她称自己是“百分百的返底村首富”;当村官后,她把之前挣的钱全花在了村里,她成了村民口耳相传的“好人”。不过,段爱平觉得,村民们需要好人,更需要能人。  
15年来,段爱平通过引导村民发展种植、养殖业,支持村民发展运输业,介绍青壮年劳力外出打工,使全村人均年纯收入从2000元提高到6000多元。但对曾经的百万富翁段爱平来说,这显然不够。“老百姓手里还是没钱啊。”她的“遗憾”是,现在村里条件好了,但致富的门路还是很窄。  
她想利用好村里的耕地,通过种植经济作物创造更多价值。之前她种植过中药材,“柴胡、连翘、防风”,她知道,药材的收益不错,比种玉米的收益要多一倍。  
桑耀文是襄垣县善福乡卜沟村的“创业村官”。“创业村官”是村民对像他这样大学生村官的一种尊称,他们年轻,受过高等教育,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强,村里很多新项目都是像桑耀文这样的村官引进的。桑耀文一直帮助村民加入药材种植合作社,种植药材。2013年4月份,他接到了一个陌生的电话。  
电话是王桥镇他从来没见过的一个人打来的,那人自称也是村官,在县农业局看到了药材合作社的资料,和他咨询。两人很快见了面,给他打电话的正是段爱平。段爱平告诉他,想在返底村种植药材。此后一年多,桑耀文跑返底村的次数自己也记不清。返底村只有一户老人有大面积种植药材的经验,但种的比较杂,未形成规模效应。而段爱平给桑耀文描绘的,是希望药材种植成为村里的经济支柱。  
虽然年轻,但当了几年村官的桑耀文明白,在保守的农村推广新产品种植并不容易。“大家都习惯种玉米,对什么药材一不懂技术,二不懂市场,觉得不靠谱。”段爱平听到此,说,大家不放心,那我就先试种,我种成功了,大家也就跟着来了。  
近一年来,他们去南方、去农科所,最终在今年4月选择了中药材“杭天菊”来种植。“一来已经到了4月,种植这个最合适;二来,这个药材今年9月份就能收割,见效比较快。”选好了项目,段爱平又租下了几家村民的50亩耕地,开始试种。  
看到段爱平在地里忙起来,村民们不免议论纷纷。一些人的议论传到了段爱平耳朵里:“拿着大队(村里)的钱瞎害(胡闹)吧”,“这地方哪能种杭州的东西呢”……她没吭一声,也不愤怒。事实上,这次试种所有的开销都是她自己拿的,她把儿女给她看病的钱拿了出来。“村里人就是这脾气,这些东西跟大家说没用,到年底这个东西种成功了,大家就信了。我就是想赶紧给村里找出一条路来。”段爱平说。
即使身体每况愈下她说要是再一次被选上就必须干
段爱平的紧迫感和她的身体状况息息相关。  
今年3月,段爱平的胳膊因为肘部尺神经炎导致的肌肉萎缩做了手术,右臂不能伸直。在地里种药材的时候,她只能半跪着,用手一点一点地刨土。  
而她身患癌症的身体日渐衰弱,在几次记者采访时,她中午都吃不下饭,女儿只能在保温杯里给她冲点麦片来补充能量。在他人面前,她总是一脸憨直笑容谈村里的建设、发展。在家人面前是另一面,有一晚,巨大的疼痛加上白天的劳累,让段爱平一进屋就跌倒在炕上。女儿回来后赶紧去扶她,却发现母亲因为病痛,把厚枕头蜷在腰间,身体弯曲成一个半圆。看到女儿回来,段爱平哭了,当着女儿的面,她说:“我真想这一睡下就不要醒来。”  
病痛,不仅仅是提醒她的身体每况愈下,对她来说,更是某种催促。谈到村里的事时,她总显得特别急,县里几十家单位答应对口支援返底村,到现在大多数还迟迟未动,她见一次县领导,就马上提这事,丝毫不顾及对方的面子;村干部把村里的工作忘记了一次,她生气了半天。  
这边还在地里种着药材,那边她已经开始考虑每年要为村里办的一件实事了。“今年给村里盖个体育场,不要闲的时候老打麻将,都出来运动运动。”段爱平说。  
今年下半年,返底村将再一次迎来村委会换届选举。对于已经干了15年村官的段爱平来说,这次是“阻力”最大的一次。反对声来自她的儿女、家人,也有一些村民。女儿对她说,“你都病成这样了,还要干啥呢,非死到村里才歇心呢?”也有村民担心她的身体,苦劝她“激流勇退”。她犹豫过,但是她说,要是村民们再一次选上她,那就必须得干。“人家选你,就是盼着你能带着大家过好日子,等全村过上了再歇。”段爱平对自己的能力很有信心。她说,现在很多人知道返底村、知道自己,正是返底村发展的好时期,自己多用一把劲儿,返底村就能变样。  
5月16日,段爱平要离开村子几天,去北京参加一个会议,女儿担心她的身体,仔细嘱咐她要按时吃药。她一脸不在乎地说:“没事,我问了,和我一个屋的是个大夫。”她找出了刚洗干净的衣服,那还是去年7月份她参加“最美村官”颁奖时的衣服。本报记者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最美村官段爱平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