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以后农民不种粮食了,田都用来栽树乔任梁徐璐是真的吗吗

村委会把农民的口粮田.以每亩地1500元收回去,在往外承包种树,这合法吗?还是国家的政策啊!不明白_百度知道
村委会把农民的口粮田.以每亩地1500元收回去,在往外承包种树,这合法吗?还是国家的政策啊!不明白
不明白.以每亩地1500元收回去???还是国家的政策啊,在往外承包种树,求解,这合法吗村委会把农民的口粮田
提问者采纳
出租给大户种植,回收小规模土地听说过那是国家政策。以利于管理和规模经营
可是那是老百姓的口粮田啊,他没有工资,国家让他怎么生存啊?不明白
提问者评价
太给力了,你的回答完美地解决了我的问题,非常感谢!
其他类似问题
按默认排序
其他3条回答
不是国家政策,顶多是地方上的,你也可以不让承包啊
哦哦!知道了,谢谢!
直接告到市委
村里没有权利收回
可以上访的
可是我们附近这几个村,差不多都收回了,我们也不知道是国家政策,还是村委会有啥猫腻
你们村民可以联名上访啊,土地流转要是自己自觉自愿的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在兰考地区实行农桐间作是我国劳动人民创造的成功经验,()使大量农田同时也成了宜林地,为植树造林开辟了广阔的天地.A这种山区栽树,平原种粮,用材树不能进入农田的老规矩打破了B这种泡桐进入农田,把山区_百度作业帮
在兰考地区实行农桐间作是我国劳动人民创造的成功经验,()使大量农田同时也成了宜林地,为植树造林开辟了广阔的天地.A这种山区栽树,平原种粮,用材树不能进入农田的老规矩打破了B这种泡桐进入农田,把山区
A这种山区栽树,平原种粮,用材树不能进入农田的老规矩打破了B这种泡桐进入农田,把山区栽树,平原种粮,用材树不能进入农田的老规矩打破了C这种泡桐进入农田,打破了山区栽树,平原种粮,用材树不能进入农田的老规矩D这种做法使山区栽树,平原种粮,用材树不能进入农田的老规矩打破了
C这种泡桐进入农田,打破了山区栽树,平原种粮,用材树不能进入农田的老规矩
A 缺少主语 B “把”字句接“使”字句行文不畅 D 连续用“使”字句,行文不畅
C 联动句,行文较顺畅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当今,当农民就没有出路吗?
看着曾经美丽、热闹的乡村,如今大多已是人烟稀少,土地荒芜,大多数人都更向往着大城市的美好,于是都纷纷背井离乡外出打工。
按投票排序
154 个回答
泻药!题主应该是文艺青年吧。一说起乡村是不是脑海里就出现一副麦浪在夕阳中此起彼伏,农民伯伯荷锄归去,牧童短笛,乡间小路,炊烟袅袅,阡陌交通,鸡犬相闻,世外桃源的景象啊?
先说说农村人口减少的现象。文艺青年时常有种厚古薄今的思维。城镇化的结果就大量的农村人口迁徙到了城市生活。学过中学生物的人就知道“环境容纳量”这个概念。城市的容纳量是远远大于农村的。所以客观上城市能够提供更好更多的人们生存所需要的资源,而主观上农民也有进城享受更好生活条件的意愿。因此,农村人口减少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有些如陶渊明这类奇葩喜欢田园生活的人会回到农村生活也是有的,但必竟是少数,与浩浩荡荡的历史洪流相比,这些人完全可以忽略不计。随着历史的演进,有些东西是必将被淘汰出局的,这个东西将走入历史,存在在我们的脑海里,书本里,歌声里……
然后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农村人口的问题。中国的土地在农村是集体所有制,农民经过联产承包责任制,包田到户,拥有的只是土地的使用权,而且耕地只能拥有农业生产,不能改变用途。(所以在农村的耕地上建房子原则上是不被允许的,但现实是……你懂的)。这种土地制度就造成了中国的土地“小而散”的格局。经济学上有个“规模效应”一说,就是生产要达到一定的规模才能将降低成本,效益最大化。“小而散”的土地格局就造成了中国农业生产率很低下,无法建设统一的设施,灌溉设备,不能有效的合理施用肥料和农药。举个例子,中国加入WTO 以后,中国东北的大豆就受到美国进口大豆的冲击,人家美国的大豆跨越太平洋,千里迢迢来到中国,价格还能比你本土的价格低,你说你怎么和人家争夺市场。很多炼油企业,用的都是进口大豆,是不是转基因就不清楚了。造成的结果就是,现在东三省的农民都不愿意种大豆了,我国大豆大省黑龙江现在的大豆种植面积已经很少了,远远少于玉米的种植面积。
要解决这种土地格局,就要把分散的土地集中起来,集中起来的前提就是大部分农民要放弃自己的土地,那么,没有土地的农民要去哪里呢?当然就是进城当市民,平方改楼房了。这里有出现两个问题:一是种了一辈子地农民进城能适应吗?他们的就业怎么解决?二是农民让出来的土地真的是被用于农业生产吗?还是被开发商拿去盖房子了?以上这种情况基本上是被ZF连蒙带骗弄进城的,属于被迫进城的。还有一种是农民自愿放弃土地,让土地撂荒进城的。这种情况基本就是出现在中西部那些穷乡僻壤,穷山恶水的地方了,那里的土地贫瘠,地理条件不好,简单说就是环境容纳量很小,人们自然会放弃那里的土地了。
好了,现在该回答你“当农民就没有出路吗?”答案是肯定的。肯定是有出路的。所谓三百六行,行行出状元。关键是看你怎么当了。
如果是像我们的先辈一样,面朝黄土,背朝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那要么你脑子进水,要么你是退休公务员。
至于怎么成为一个21世纪五讲四美,有理想,有道德的社会主义有为好农民是一个令人深思的课题。如果你想在这里赚大钱,那我觉得在你有生之年都不太可能。而如果你是想在你死后流芳百世,可以去当当新型农民。我给你几个现在中国农业存在的几个大问题,看你能解决几个啊?
一、土地。虽然现在中央鼓励土地流转,让能种地愿意种地的人拥有更多土地,让不愿意种,没能力种的人离开土地。但是你拿到的土地是否集中?交通是否便利?是否有现代的农业设备?如果没有,你都要设法去完善,这些投资都大到姥姥家去了。不是你在星巴克喝几杯咖啡就能解决的。干农业不是像几个穷屌丝在中关村一密谋就能弄个公司到纳斯达克去敲钟的。
二、人才。现在愿意干农业的人都不多了,别说人才,就是人都越来越少了。这就造成农业劳动力人口减少,农业科学技术很难获得提高和进步。有空你去图书馆看看关于农业技术方面的书籍,哇靠,你一定会震惊的,那些书出版的时候,你还没出生呢!
三、流通。农产品的流通是中国农业的顽疾。中国的物流发展基本是随着电子商务近十年的兴起而获得较快的发展,到目前,中国的物流还不是很强,尤其是冷链物流这块。在中国,可以说,基本没有冷链物流。而冷链物流对于农产品的运输是至关重要的。你能经常看到某某地方的水果蔬菜又滞销了,又要烂在地里了,农民绝收了,欲哭无泪啊!看到这种新闻我也很痛心。但是,你这些水果蔬菜远在我千里之外啊,我怎么帮你?你开个淘宝店,我拍下来,你给我发快递。等我收到货后,一打开,哇靠,烂了。反正最后的结果都是烂掉,还不如直接烂在地里好了。
四、信任。中国的食品安全大家有目共睹。造成食品不安全的一个重大原因,就是中国的农产品价格太低,农民不能获得好的收益(在黑龙江一户农家辛苦一年,一亩地1000块钱都赚不到,国家的补贴要么被大户拿去,要么被公仆们拿去,普通农户拿不到的。),在这种情况下农民只能降低成本,提高产品的商品率。因此,农民就会使用违禁药品,比如,种生姜,就用呋喃丹咯。生姜又大又好,还不用怎么打药。一进超市,消费看着也喜欢,农民也高兴,大家表面一团和谐,但是一吃到肚子里,后果你才会知道。在这种市场环境下,你要生产出健康、绿色的产品,如何取得消费者的信任?没有信任,就没有市场的。很多在农业方面创业的人,就是怀揣着为国为民的雄心壮志,开始要大干一场的时候,往往是出师未捷身先死啊!
以上是我近来的思考和总结,抛砖引玉!----------------------------------------------------------------------------------------------------------------------------------------------------------------------------------------------------------------------------------------------------------------------------------------以下部分是回复
的:我所说的中国农产品价格太低,是指直接从农民手里的收购价。价格高低是相对的。第一,相对农民投入的肥料、农药、机械设备、人力成本等等生产成本来说,目前的农产品价格(直接从农民手里收购的价格)偏低,农民经常是处在保本的边缘。当然,也不排除有个别大户、合作社挣了大钱,但农产品通常是有周期,比如猪周期,姜你军,算你狠等等,往往是赚一年,赔一年,平一年!第二,相对于类似美国大豆的农产品,我们的农产品价格是偏高的。原因很简单,我们农业的现代化程度太低,效益太差,从比较经济学的角度来说,我们是没有竞争优势的,所以必然惨败。那么到零售终端的农产品价格通常是很高的,翻了几倍,十几倍,甚至几十倍,这是为什么呢?总所周知就是流通环节太多了。虽然人人都知道,都在说流通环节太多,层层加价,造成了成本不断转嫁,造成终端价格高企。其实,这种说法也对,也不对。是什么造成流通环节多呢?农产品的收购第一经手人是农产品经纪人,经纪人熟悉当地的情况,面对小而散的格局,他们能够清楚知道哪个村庄的哪个角落什么人种了什么东西,什么时候可以采收,能够采收多少扥等!虽然现在信息技术很发达,但是这些信息是你百度搜不到的,所以外地客商来采购必须依靠当地的经纪人。
客商把当地的农产品集中起来,用大卡车拉往外地。这其中要经过层层的收费站。虽然载农产品的车过高速可以不收费,但是,只是单程不收费,只要这车是空车,就要收费了。卡车到了目的地,进入批发市场。由于没有冷链,可能到地方以后,打开车厢,有些产品已经变质腐败了。然后产品要开始交易,进场要进场费,交易要扣点,过称要有过称费。本地的农产品批发商、零售商,比如超市、卖场、农产品配送公司等等来采购。这些零售商、批发商在采购后,要对产品进行分拣、配送,除了人力和冷库设备的投入外,还要再次承担产品腐烂、变质、脱水、失重的损耗。这些产品送入超市、卖场、菜市场后,零售商还要承担进场费、促销费、佣金扣点等等杂费。同时,还要再次承担产品的变质的损耗。总结一下流通环节多的原因,在源头,“小而散”的格局,注定货源不集中,要把产品集中起来,流通环节肯定要增加的。在中间,还有客商和批发商。在终端有零售商。其实,老实说,目前的农产品流通环节其实还不会很多。终端价格高的原因,一是,每个环节的苛捐杂费;二是,不发达的冷链造成的超高损耗。第二点是很多人会忽略的,农产品不是工业品,像蔬菜水果是很容易烂的,这些烂点的部分也是要转化成成本转嫁给消费者的。你以为卖水果蔬菜很好赚啊,不过是些辛苦钱而已。吐槽一下不满而已,现在像我这种90后这么关心农业的应该不多了!欢迎批评指教!
我不知道北方平原的农民怎么样,只能说说南方(浙江)农民。真的太苦了!每次和我爸聊天,就说到北方农民太幸福了,大面积的平原,机器工作,真是轻松。到了南方,到处是丘陵,梯田式的土地,面积从一分到五分不一定,一亩的地几乎没有!而且还东一块西一块的,从一块地到另一块可能要走20分钟。(分地的时候为了公平,抽签定地的,好地坏地都有)我见到的大部分农民要早上5点出门干活因为到了中午太热了,得早起趁凉干点活。所有活都是人力干的,大夏天还要打理水田,现在刚好要种杂交水稻,所有的田都要人力开垦,大热天,当网友在吐槽北京高温时,南方农民要顶着大太阳去种田。虽然有机器,但是大部分田都没办法用,因为地太小,机器难以拐弯,或者是陷田,机器会陷住。一斤米2块5,为了这点口粮,在大夏天,开田,摊田,撒谷,种田,拔田里的草,除虫,最后在秋老虎还在的日子里割稻。这不是QQ农场,点点鼠标菜就成熟了。遇到台风,可能连产量都没了。所以我特别讨厌农场游戏,它们掩盖了辛苦的农民们的付出。在室外30度以上的高温劳作,除了中国的60后农民们,谁愿意!就现在的年轻人,30度环境在街上走都要打把伞,而农民们却在劳作!至于那种给补贴,承包种田地,真的,上头没人,轮得到哪个平明百姓。而轮的上的,都不缺钱!我们村有个山头就是每亩补贴1万,给了书记的岳丈种花木。虽然3年过去了,山头还是空了,谁敢说话!虽然,身在浙江,没有留守儿童,不必外出打工,但是做农民真的太苦了!我有次下午坐公共汽车回家,遇到一个80多岁的老太太在卖苋菜,一直没卖点掉,到了下午菜都不新鲜了,不得不回去,在车上有人问她几点出来卖得,她说12点,那人说你年纪那么大还中午出来卖菜,太辛苦了。老太太说:什么中午呀,我从前一天的晚上12点就出来卖菜了!之所以这么早出发,就是为了抢一个卖菜的落脚地,真的就一只编织袋的位置,这样都要被城管抢秤。而卖菜的位置都是被职业卖菜的抢走的,一来就说,这是我的地。看,一个农民辛辛苦苦种出菜,还没地方卖,赚点小钱。有句话说“种菜的不如卖菜的!”这就是中国农民啊。那是几年前的事情了,那时候农民还没有养老保险金,他们是这么辛苦地讨生活的。(当然,这只是我看到的农民,各地情况不同,可能会有差异,但是中国农民苦,是不争的事实。)就中国农民,目前,真的没出路。有人说南方恢复大地主制度,把土地重新整合,成整片地,方便劳作,起码比现在的小片地好。可是,那又谁来做地主呢,希望有专家能解决这个问题。
你能体会到一个普通农村人家的经济有多么脆弱吗?
我为农民代言。祖宗三代都是农民,爸爸跟叔叔都是当年拿不出学费放弃大学录取通知书的贫下中农,于是我一出生户口簿就标记了“务农”。爸爸和叔叔步入社会后,爸爸学了木工,叔叔学了盖房子,两三年后出师,先后娶了同样是农民的老婆。过着农民的生活,进城靠单车,吃饭靠种田,上学自己背板凳,电视是80年代后的惊喜~ 按照当时的工价和物价来算,全家靠父亲的手艺只能养活糊口,所以小时候唯一的玩具就是一个塑料的鸭子,全家基本不买新衣服~
我和哥哥对零食根本就是非分之想
貌似一辈子都要如此~~ 要过着放羊是为了娶媳妇,娶媳妇是为了生娃放羊的生活·~~~但是,作为农民的爸妈意识到这样是万万不行的。于是,哥哥去上小学了,我还在学前年龄的时候 妈妈用家务后剩下的时间带着我去全镇各个村子家里收酒品。就是用一毛两毛钱买了人家家里喝酒后留下的瓶子,然后积累起来统一卖给专门卖酒瓶给酒厂的人,赚了中间几分一只甚至更少的差价。每到放暑假、寒假的时候,就是妈妈带着我和哥哥两人 一起往家里背,家里的空瓶子都能堆到一版墙的时候 就差不多卖掉。爸爸也没闲着,因为木工不是每天都有活干,得有人请才行,闲下来的时候,爸爸骑单车去省城买了几大蛇皮袋的 小干鱼 小干虾 干木耳 干蘑菇等等,然后每天骑着出去叫卖,那时候完全没小蜜蜂和喇叭的概念,全凭嘴喊
交通工具全靠脚蹬,有时候一天下来嗓子都哑
回家倒头就睡,搞不好还被乡下的狗追个半死~如果遇到下雨天出去叫卖不方便,干货会打湿,又没木工活干的时候 夏天放笼子出去扑鳝鱼,去河道里捞鱼 卖到市场~ 总之,爸妈在想尽办法摆脱穷困。也许,只是稍微情况改善一点,但是这一点点也让他们觉得将来会好起来~
只有在全家温饱的基础上才有生活可言~积累下来,虽然当时对收入没概念,但是我能体会到过年穿上了新衣服,妈妈给我们买了小霸王,家里盖了个不是土砖的房子~ 一层楼,但是算是当时村里比较好的房子。9岁开始爸妈开始大胆做生意~ 家里从一个小卖部开始做,慢慢经营成镇上屈指可数几家批发部。在这期间,年龄尚小的我也感受到了很多人提到的“贪官盛行阻碍农民出路” ,当年的小本经营却承受高的“税收”,工商的,税务局的,地方政府的,甚至是收缴电费的都要求全家生活用电按照商业用电的价格收取。每次一来这样的人,老妈心情就会想当恶劣,但是不得不缴,因为我们都明白,想要走下去,我们不能对着干~~ 当然也明白了,想要走得远 走得稳 必须办理正规手续。后来,爸妈办理了营业执照,烟花爆竹经营许可证、生鲜食品许可证、南杂经营许可证、烟草许可证、健康证 ~~ 家里从杂货铺一路走到南杂批发,拓宽到爸妈生鲜、水果、烟花等~~~~家里经济得到缓解,后来国家政策对于农村个体户的政策扶持,减免了大部分税费~
,减少税费这一举动,让我对当年恨透了那些穿着制服问我妈要钱的人 多少有些宽慰。后来家里盖了小洋楼,彩电、洗衣机、电冰箱、摩托车、电脑,等到我和哥哥大学毕业,找到工作后先后买了两台经济型轿车~ 爸爸考了驾照,妈妈用上了pad。我想说,不是这些买卖有多么容易挣钱,也许是时机对,也许是老天照顾,但是毋庸置疑的是父母勤劳且愿意动脑~ 父母经受得住考验和磨难 父母愿意不断尝试
愿意撞过墙后再试~ 愿意挣了钱后继续保持节俭并督促我和哥哥也要节俭,他们认识到知识的重要性,他们目标明确就是要挣钱让我和哥哥上大学,让知识改变命运让我们兄妹走出农村~我想说,就是靠这些买卖,改变了我的生活,改变了我对一毛两毛钱的看法,知道现在我不会嫌弃一毛钱的价值。我和哥哥从家里做生意开始一直到初三毕业(在家附近上学)的学费都是用毛票捆起来一摞或者是硬币捆起来一条条去交学费的,那时候嫌弃这样的方式觉得丢脸,现在才认识到,我就是被父母这样毛票和硬币攒起来上的高中,大学~~~ 高中和大学去县城和省城上学的学费 爸妈觉得我们长大了要面子,会换了整张的钱给我们去交学费~ 现在,爸妈年龄大 不再像当年那样拼着 ,身体条件和我们兄妹都不再允许~我不再相信
人一旦掉入哪个环境就注定了无出路的话~ 父母的勤劳和努力,很大程度上战胜了社会的黑暗!所以,在毕业找工作后,很多人依靠关系、拼爹、拼多金,轻而易举的找到如愿以偿的工作,我还需要不停的碰壁 不断的考试,不间歇的白眼~
就像当年的父母一样,我坚持我会做到,而且我也做到了~所以,在这个现实不堪 如履薄冰的现实里,环境可以吞没你,但是也可以造就更好的你~虽然,农民基本都不会知道知乎,但我愿意与全天下所有正在水深火热的农民伯伯、大娘们共勉,跟他们一样期待国家更好的扶持农村、农业,帮助农民突围~--------------------根据大家的争议更新一下吧 6.16
特此写写质疑父母是不是农民的问题-------------首先,回到问题上:谈农民的出路问题。经商前他们的身份就是毋庸置疑的农民
我描叙问题的主体就是农民,农民在努力改善现状,走出贫困~农民自寻出路 走上经商后 就算如你们所言农民身份应该受到质疑,但是不矛盾我回答关于农民出路的问题。你们所言,他们经商后不再是农民,那是也这个问题之外的延展,关于农民找到出路后身份归类的问题经商前家里是:全家两亩地、爸爸打零工、妈妈家庭主妇 维持家庭。经商后依然:全家两亩地、爸妈做生意 维持家庭那两亩地至今还在耕种,且每年双稻。区别就在于后来边保留田地边经商了~我们家没有抛弃田地,没有背井离乡下海经商当你们质疑农民身份不再的时候,我也想问,是不是只有依靠着那两亩地的收入过日子才是你们眼里纯粹的农民?况且,这条出路自始至终从未改变我家四口任何一个人 户口本上“务农”。 希望大家可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讨论农民出路,我愿意长期跟大家讨论关于农民出路问题,甚至愿意尽微薄力量帮助农民脱离贫困,而不再愿意花时间去纠结身份~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有正确的调查,也没有发言权。说农村过得好的都是不了解农村也不了解农民的人。全国是什么情况,得看专业方面的调查。我只说说我所知道的我们家和我们村的情况。我们家地处陕西北部,祖上几代都是贫农。爷爷辈是从一个穷的没饭吃的村子移民到了现在我们家所在的村子。当然,这是历史。现在的情况是:村子里面的大多数青壮年都外出打工,还在村子里面的不到30人,还有好几个都是上了年纪不能劳动的人。好一点的家庭,一年的收入是在2万元左右;差一点的可能一年就两三千甚至更少。靠天吃饭,刚刚好说明我们那边的情况。有人说村干部贪污什么的。我们村基本没有。如果有国家补助什么的,基本都是符合条件的人申请,然后全村每家均分。当然,也有很多情况是满足条件的人申请,相应的补助就只给他们。村子里的人识字的倒也有,但是很少。也因此,教育什么的就很落后了。我们村子里面除少有的几个人之外,都是初中毕业就不上学出去打工。我有时候都在想,如果不读书,怎么才能跳出那个环境,可能一辈子都没希望吧。也因此,我坚决反对取消高考制度。这真的是农村孩子唯一的出路!!!贫穷,落后,愚昧,都是确确实实存在的。所以,也有人信一些乱七八糟的教,很多都不是正规的(我听过的最简单的忽悠是说,信了他们的那个教,做五个人的饭不再像以前那样需要准备五个人的粮食,只需要准备两个人的做出来就够五个人吃了)。最近的这个寒假(2013年寒假)回到家的时候得知的一个发生在21世纪的事实:已经有了四个孩子的大龄(具体年龄不知道,但是她的大女儿比我还大好几个月)妇女在产第五个孩子的时候双双离世。好吧,扯得很远了。我估计我将来好好努力,混得好一点,也就是个城市小白领,但是总算能明白很多事情。所以,很感谢父母让我读书。很感谢自己的努力。我不仇富,对现在这个社会也不仇视,心态也很好。只希望真的能够【先富带后富,最后达到共同富裕】。欢迎各位探讨。------------------------------------------------------------------------------------------------------------------------ 统一回复下:1.我从西安坐车回到县城,从县城回我们村子得看运气:就是看有没有车,除了坐顺路车,基本没车。我们那边就没有跑县城的车。也因此,高中开始我就是寒假暑假才回家。在我很小的时候,是有跑县城的车,十块钱一个人,后来涨价到十五块钱一个人,再后来三十,再后来四十,但是因为人少,还是挣不了钱,后来就没人跑了。2.我说了我说的是我们家所在的我们村子 而且一些西北西南贫困地区连我们村子都不如的也有很多 你要拿出来华西村比 我还能说什么呢
姨婆婆家在距南京2小时车程的乡下,住四层小楼,开宝马出行。题主是不是觉得“哇噻,我要去乡下当农民”!可惜了,靠种庄稼是挣不了这么多钱的,这些都是都是拜姨婆家开的小工厂所赐。但即便钱财不缺,姨婆家依然么有说让我表哥不要读书,就在这里经营小工厂,还是照样送进城读书工作买房成家。这是我家在乡下条件好的亲戚,那条件不好的呢?出国前的清明跟着长辈头次回安徽老家祭祖,除了被乡间小道迎面走来俩少年手机里丁日的《Baby》震惊,还有就是被我六公公家震惊!除了震惊还有心酸,五味杂乱。那真是我长到18岁见过最破烂的房子,还是自家亲戚的。最基本的家具,生火的炉灶,最多3盏吊灯,只有灯泡的那种,屋梁是石头堆的,地面连水泥地都不是坑坑洼洼。就这样我六公公竟然还颤颤巍巍的掏出一百块钱,递给我说“也帮不了你什么,就拿这钱买些吃的吧”。我当时一下子就特别受不了,手一直背在身后说不要,之后就把这事抛给我妈自己跑到屋后哭。一百块钱对我来说是一个星期的伙食钱,一条裙子的价钱。可对我六公公而言,一百块钱是他家二亩荒地一年租金的二分之一!么错,是荒地,因为种了庄稼还要倒贴,200的租金都收不到。以上这是两个我亲身经历的农民家庭,也许别的地方有着和他们不一样的风貌。送题主一句话,也是对我自己说的。生活是艰辛的,么有哪条出路是容易的。选好自己的脚下的路,努力踏实的走好它,这才是出路。
农民。我姑且认为你说的专指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农民的身份不要紧。关键还是要看是个什么样的农民。只会卖苦力的农民,和只会卖苦力的工人、只会卖苦力的白领一样,都是没出路的,人就这么点体力,你想卖出多少价。用就行的说法,你就只能是产业链的最底层。没出路是应该的。中国什么都缺,最不缺的就是只会卖苦力的人。但是如果动动脑子,赚钱也是不难的。比如,中国有最广阔的市场,最发达且最廉价的电商体系。肯动一点脑子,自己掌握销售渠道,收益自然倍增。认识的一位茶农,并非来自知名产地,本来销路平平,但是通过与某电商合作,直供高品质的良心茶叶,现在家庭年收入二三十万。出路不在于职业,而在于走不走心。
说下老家,河北南部平原。只说现状:1、由农民转化成产业工人。这是比例最大的一部分。基本就是打工。2、上大学,到城市还是打工,但是基本摆脱体力劳动。由于贫富差距扩大,农村教育更弱于城市,这部分人大多是专科,一本生源农村比例逐年下降,仍是底层居多。3、零售,长途货运等个体户,在城市卖水果蔬菜,跑黑车等被城管管制的工作,人数也不少。4、在家个体户,小本经营各类零售。自己老家亲朋好友,老乡们,大部分都在这4种里。基本看出,都是底层。
没有。家里有7亩薄田,年前开始打理,种上了麦子。施肥,除草,打农药,伺候到6月。一个星期前天气37度的时候收割,脱皮后勉强5000斤麦子,市价1斤1块钱。也就是毛利5000,实际收入4000左右。前几天半夜偷偷处理了麦秸,开始耕地,给田上水,施肥,种了稻子,等待下一圈的农忙。风调雨顺的年月,7亩地最多能产出2W的产值。当农民只能得温饱,没有前途。
先上个图吧:上图描述的是农产品的流通过程,也就是
所描述的流通环节了。这里我详细说下后半段,也就是销地的农贸市场农产品的价格是如何形成的,我的考察地是北京的新发地,相信在北京的没有一个不知道新发地的吧,2013年交易量1400万吨,交易额500亿元人民币的会首都“菜篮子,果盘子”。盘踞在新发地的大经销商们也即“销地经销商”与”产地菜贩”有时候是同一个角色,也就是他们去各地收菜,可能依赖当地的经纪人,但也不一定,因为有很多“销地经销商”就是由”产地菜贩”发展而来的,比如山东寿光的很多经销商都在新发地租场地。要了解了农产品的批发价的形成首先要懂得“到场”的概念:新发地为每种农产品设置了固定的交易场所,比如说蔬菜、大蒜、葱、南瓜等都是在固定的场所内进行交易的。拿土豆举例,所谓“到场”就是当天进场的土豆,价格的形成按照“供需关系”决定的,如果今天到场的土豆少,那么价格就高,因为需求是相对稳定的,如果到场的多,价格就低,所以对于“销地经销商”来讲,在开市前是搞不懂这车菜是赚还是赔的。来新发地购买的都是哪些人呢?菜贩子、单位食堂、餐馆等有一定需求量的角色都来新发地交易,量小是划不来的,因为有“出门费”、油费等,菜贩子从这里拿菜后回社区零售,价格一般是要翻倍的,因为有损耗、量小及其他成本。待续,未完......
最近读《古文观止》 读到两篇西汉的文章蛮有意思 或许和这个问题有丝丝联系《论贵粟疏》 晁错圣王在上,而民不冻饥者,非能耕而食之,织而衣之也,为开其资财之道也。故尧、禹有九年之水,汤有七年之旱,而国亡捐瘠者,以畜积多而备先具也。今海内为一,土地人民之众不避汤、禹,加以亡天灾数年之水旱,而畜积未及者,何也?地有遗利,民有余力,生谷之土未尽垦,山泽之利未尽出也,游食之民未尽归农也。民贫,则奸邪生。贫生于不足,不足生于不农,不农则不地著,不地著则离乡轻家,民如鸟兽。虽有高城深池,严法重刑,犹不能禁也。夫寒之于衣,不待轻暖;饥之于食,不待甘旨;饥寒至身,不顾廉耻。人情一日不再食则饥,终岁不制衣则寒。夫腹饥不得食,肤寒不得衣,虽慈母不能保其子,君安能以有其民哉?明主知其然也,故务民于农桑,薄赋敛,广畜积,以实仓廪,备水旱, 故民可得而有也。民者,在上所以牧之,趋利如水走下,四方无择也。夫珠玉金银,饥不可食,寒不可衣,然而众贵之者,以上用之故也。其为物轻微易藏,在于把握,可以周海内而无饥寒之患。此令臣轻背其主,而民易去其乡,盗贼有所劝,亡逃者得轻资也。粟米布帛生于地,长于时,聚于力,非可一日成也。数石之重,中人弗胜,不为奸邪所利;一日弗得而饥寒至。是故明君贵五谷而贱金玉。今农夫五口之家,其服役者不下二人,其能耕者不过百亩,百亩之收不过百石。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署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四时之间,无日休息。又私自送往迎来,吊死问疾,养孤长幼在其中。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虐,赋敛不时,朝令而暮改。当具有者半贾而卖,无者取倍称之息;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债者矣。而商贾大者积贮倍息,小者坐列贩卖,操其奇赢,日游都市,乘上之急,所卖必倍。故其男不耕耘,女不蚕织,衣必文采,食必粱肉;无农夫之苦,有阡陌之得。因其富厚,交通王侯,力过吏势,以利相倾;千里游遨,冠盖相望,乘坚策肥,履丝曳缟。此商人所以兼并农人,农人所以流亡者也。今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富贵矣;尊农夫,农夫已贫贱矣。故俗之所贵,主之所贱也;吏之所卑,法之所尊也。上下相反,好恶乖迕,而欲国富法立,不可得也。方今之务,莫若使民务农而已矣。欲民务农,在于贵粟;贵粟之道,在于使民以粟为赏罚。今募天下入粟县官,得以拜爵,得以除罪。如此,富人有爵,农民有钱,粟有所渫。夫能入粟以受爵,皆有余者也。取于有余,以供上用,则贫民之赋可损,所谓损有余、补不足,令出而民利者也。顺于民心,所补者三:一曰主用足,二曰民赋少,三曰劝农功。今令民有车骑马一匹者,复卒三人。车骑者,天下武备也,故为复卒。神农之教曰:“有石城十仞,汤池百步,带甲百万,而无粟,弗能守也。”以是观之,粟者,王者大用,政之本务。令民入粟受爵,至五大夫以上,乃复一人耳,此其与骑马之功相去远矣。爵者,上之所擅,出于口而无穷;粟者,民之所种,生于地而不乏。夫得高爵也免罪,人之所甚欲也。使天下人入粟于边,以受爵免罪,不过三岁,塞下之粟必多矣。陛下幸使天下入粟塞下以拜爵,甚大惠也。窃窃恐塞卒之食不足用大渫天下粟。边食足以支五岁,可令入粟郡县矣;足支一岁以上,可时赦,勿收农民租。如此,德泽加于万民,民俞勤农。时有军役,若遭水旱,民不困乏,天下安宁;岁孰且美,则民大富乐矣。————————————————————————————————出自《汉书·食货志》《报孙会宗书》 杨恽恽材朽行秽,文质无所底,幸赖先人余业,得备宿卫。遭遇时变,以获爵位。终非其任,卒与祸会。足下哀其愚,蒙赐书教督以所不及,殷勤甚厚。然窃恨足下不深推其终始,而猥随俗之毁誉也。言鄙陋之愚心,若逆指而文过;默而息乎,恐违孔氏各言尔志之义。故敢略陈其愚,惟君子察焉。恽家方隆盛时,乘朱轮者十人,位在列卿,爵为通侯,总领从官,与闻政事。曾不能以此时有所建明,以宣德化,又不能与群僚同心并力,陪辅朝庭之遗忘,已负窃位素餐之责久矣。怀禄贪势,不能自退,遂遭变故,横被口语,身幽北阙,妻子满狱。当此之时,自以夷灭不足以塞责,岂意得全首领,复奉先人之丘墓乎?伏惟圣主之恩不可胜量。君子游道,乐以忘忧;小人全躯,说以忘罪。窃自念过已大矣,行已亏矣,长为农夫以末世矣。是故身率妻子,戮力耕桑,灌园治产,以给公上,不意当复用此为讥议也。夫人情所不能止者,圣人弗禁。故君父至尊亲,送其终也,有时而既。臣之得罪,已三年矣。田家作苦。岁时伏腊,烹羊炰羔,斗酒自劳。家本秦也,能为秦声。妇赵女也,雅善鼓瑟。奴婢歌者数人,酒后耳热,仰天抚缶而呼乌乌。其诗曰:“田彼南山,芜秽不治。种一顷豆,落而为萁。人生行乐耳,须富贵何时!”是日也,奋袖低昂,顿足起舞;诚滛荒无度,不知其不可也。恽幸有余禄,方籴贱贩贵,逐什一之利。此贾竖之事,污辱之处,恽亲行之。下流之人,众毁所归,不寒而栗。虽雅知恽者,犹随风而靡,尚何称誉之有?董生不云乎:“明明求仁义,常恐不能化民者,卿大夫之意也。明明求财利,常恐困乏者,庶人之事也。”故道不同,不相为谋,今子尚安得以卿大夫之制而责仆哉!夫西河魏土,文侯所兴,有段干木、田子方之遗风,漂然皆有节概,知去就之分。顷者足下离旧土,临安定,安定山谷之间,昆戎旧壤,子弟贪鄙,岂习俗之移人哉?于今乃睹子之志矣!方当盛汉之隆,愿勉旃,毋多谈。———————————————————————————————出自《汉书·杨恽传》另昨天读到一篇文章 讲的是离我家不远 康驿 一个乡下少年的故事——————————————————————————————————————————另想起一部有意思的电影和一个有意思的作家 大家可以通过这些了解下华北平原的大农村电影:作家:张楚 虽然他是个公务员 但他的故事或在村里 或在镇上 或在县城里等他身边那一亩三分地和他的想象力里 河北那个小地方就像华北平原的缩影(除了首都,华北基本就是农村) 华北平原的大农村就这样日复一日 年复一年或木讷或灰蒙蒙或翠绿或燃烧地存在着 以前看过一个他的一个采访文章(暂时没找到) 他讲了很多农村人的性格 其中一段大概说农村人执拗 不如城里人圆滑 遇到事情容易认死理 我顿时想起身边很多人和我自己 当时觉得真是那个镇上公务员啊张楚的存在给我了一份自信:我们乡下是可以再现乡绅这个群体的 虽然现在城镇化一直在消灭自然村 但那里的人还是会努力去做梦想里的自己的 没有主人问客从何处来的悲伤应该比游子仗剑天涯的悲伤要更痛吧 你说呢 我辈要更努力的自用呀附篇他的短篇 以飧诸位《履历》 张楚 那一年,我处了个女朋友。她个子很高,梳马尾辫,语速很快。她在县城里的法院工作,我在镇上的国税局所工作。因为我是单身,又是新分配的,常常替同事加班。我们单位离海边很近,春天时经常刮很响很腥的风。早晨起来,庭院里到处爬的都是灰褐色的小螃蟹。我们就用虾油将小螃蟹泡了就米饭吃。
我这个女朋友很粘人,每天晚上我都守在电话机旁给她打电话。我们在电话里什么都说,放佛我们亲密无间。其实呢,真正见面的时还是很陌生的。我给她打电话时,总想不起她到底长什么模样,只是一张白皙的、点缀着雀斑、略显虚胖的脸。她在大学里学的中文,我也是一个喜欢读书的人。我们就在电话里谈读过的书。她的口才比我好,读的书也比我多。我记得那阵她老给我推荐一本叫《一个人的微湖闸》的书,还有棉棉的《糖》。在电话里她会给我朗读《糖》里面的片段,然后唏嘘着说,“你为什么不会弹钢琴,也不会拉小提琴呢?”通常我会很羞愧,然后调转话题,跟她聊聊我收税时遇到的好玩的事。比如我去啤酒厂收税,他们给我准备的是两麻袋的五毛钱纸币,自行车驮不了,我就怀抱两个硕大的、写着“尿素”的白塑料袋,穿过稻田赶往银行。在她看来,我这些所谓有趣的事并不能打动她的耳膜。她轻轻叹口气,犹豫着问我,“你什么时候回县城呢?”
我记得那阵子她嫂子刚好怀孕,就住她家里。我们家呢,时常被我妹妹和她男朋友占据。于是我们只好去书店。那时云落县新华书店已经可以自己挑选书籍。我们通常在“世界文学”和“当代文学”那块找书看。我们肩并肩地坐在一起,她看她的书,我看我的书。她是个看书很认真的人,有时我闻着她身上散发出来的香水味道,老忍不住想去亲亲她厚实的耳垂。可那些书店的职员经常在各个柜子之间往返穿梭,放佛他们鹰隼般的眼随时都盯到我身上。我只好把凑上去的嘴巴硬生生挪回,伸出手指来回翻动那些白净的纸页。我记得我竟然在书店里看完了《卡拉马佐夫兄弟》。
有一次我终于亲了她。当时我旁边坐着的小学生让我迟疑很久,可莫名的欲望马上让我忘记了旁边系红领巾的男孩。当然,孩子可能也没有发觉我在亲那个长得像骡子一样壮实的姑娘。我记得她一愣,然后就笑了。她的牙齿非常白,比骡子的牙齿白多了。接下去,她用比骡子的牙齿还粗还白的门牙啃了啃我的鼻子。我的鼻子很挺。一直有陌生人因为我的鼻子说我像维族人或俄罗斯人。她的牙齿让我浑身颤抖,犹如触电了一般。我一直想不清当初为何会有那么强烈的感觉。也许是从来没有姑娘啃过我鼻子的缘故吧。
那天我们在书店里坐了一下午。她倾斜着靠着我,黑油油的头发稍搔着我的脸颊。我当时想,要是我们结婚了,我们就这样坐在沙发上一起读书。当然,读累了我们就可以在沙发上做爱。我当时根本没想到半年后她会因车祸死去。那阵子我们马上就要结婚了,她还给我打了一件酱红色毛衣。那是冬天,下了场云落有史以来最大的雪,雪化后路上都是冰。我一个哥们开着卡车,见她骑着自行车在前面走,就像开玩笑吓唬吓唬她,于是脚底踩了踩油门......我只记得那个宁谧的、明亮的、放佛身置天堂的午后,我们在书店里一起读书。我读的是显克微支的一篇小说,名字忘记了。但我永远记住了显克微支这个名字。她读的是一本诗集,顾城的。我当时对顾城非常不屑。不是因为他杀了他老婆。我很讨厌这个总是戴着一顶大厨的白帽子的男人。我一直不喜欢装逼的男人。
“给我讲讲你的故事吧,”她把顾城的诗集放在膝盖上,似乎有些累了,手指绕着我的掌心。
“好吧。我们国税所......”
“讲讲你自己的故事,比如,你大学里的女朋友。”
我看了一眼她。她的头颅靠着我的肩膀。她的眼睛闭合着,额头被白炽灯泡照的油亮。那天一直在下雪。屋子里的暖气烧得很暖。
于是我就给她讲了下面这个故事。也许根本不是什么故事。反正无所谓了。她喜不喜欢都无所谓。她好像随时要睡着的样子。
大学时我买了一本书。为什么买那本书呢?我在扉页写到,“我需要一些质地坚硬的食物”。后来在英语课上我开始看那本《卡夫卡小说选》,第一篇小说就是《变形记》——现在谁还看卡夫卡?除了那些对写作有阴谋的人。说实话这是篇让我至今仍觉压抑的小说,在小说的结尾,格里高尔死后,他的母亲、父亲和他那个高傲而深情的妹妹坐着电车去布拉格郊外春游,“车厢里充满了温暖的阳光,”他们已经思忖着如何给女儿找个好婆家了。他们都因为格里高尔的死亡而防松,或者说,重新体验到什么是累赘灭亡后的自由。我从来没有这么难受过,我联想到些许让我头疼的问题,比如,是否将来我死后,我的妻子也会于翌日愉快地去菜市场买莴笋和牛肉,或者几个月后和别的男人约会?而我的父母去“夕阳红秧歌队”继续扭他们的秧歌呢?这是个让人绝望的问题,而我怀着这种绝望的心境,继续读了《城堡》、《审判》和《美国》。我发誓读过这些东西后再也不去碰它们,我觉得自己快要疯了——而事实是,很多个夜晚,在宿舍的那帮哥们玩扑克时,我仍拿着支铅笔,在我的钢丝床上勾勒着小说里让我窒息的句子,并且把它们一字不差地背诵下来。没有人强迫我这么干,但我确实这么干了。我觉得我的行为应该让那些中文系的才子们感到羞愧。
大学里的女生中,有个特别喜欢看小说的家伙,她时常向我借书,但她有个不太好的习惯,便是常常将我的书再转借给别人,等书回到我手里,往往已经脏的像从垃圾箱里检出来的似的。书籍惯有的墨香往往变成菜汤的恶臭或者大米粒发馊后的气味。后来有次我心怀叵测地把那本卡夫卡的《饥饿艺术家》借给她,告诫她说,我以后买的书全是这样子的,你要是喜欢看可以随时来拿,三天后她打着哈欠告诉我,她看到睡着了。“有没有普鲁斯特或乔伊斯的小说?”她郁郁寡欢地说,“我真搞不明白,你们男生怎么都喜欢看这种浅显无聊的书呢?”
说实话我开始一点都不喜欢这个姑娘。她是大连人,长得有点像江青。我记得小时候读过一些画报,江青就是她那个样子:短头发、面部的线条很僵硬,眼皮有点下耷。不过她身材很好,凹凸有致。大学二年级的暑假,她做了双眼皮手术,这样她看上去顺眼多了,好像因为眼睛变大了,她的内心世界也因为割了两刀而更加温润。我记得大学一年级时她还当过我们班的班长,不过变成双眼皮姑娘后,她就把班长的职位给辞掉了。这进一步加深了我对她的好感。她还是个喜欢吃零食的姑娘,兜里总装着香蕉片。有一次看电影她塞给我一把。那是我第一次吃香蕉片,我当时的觉得香蕉片是世界上最好吃的零食了。
我们是何时一起到书店买书的呢?我已经全忘了。曾经有段时间,我的书友是我们宿舍的老六。他长得像泰国人,肤色黝黑,还有四块腹肌。后来为了让自己有六块腹肌,他就不陪我去书店了,而是定期去健身房。我跟这个姑娘去书店时经常是没有课的下午。从学校走到黑石礁,然后坐23路到友好广场,再从友好广场走到天津街的新华书店。我有段时间委实怀疑她是否真的喜欢读书。在长达半天的时间里,她只是在音像制品旁流连,间或去旁边的冷饮店买冰淇淋,要么就挑一本有关服饰的杂志《芙蓉坊》,看里面的台湾服装和美女。等我挑了几本书出来,她通常两手空空。
那个时候,我记得大连的天黑得早。当我们再挤上23路车时,其实也就是五、六点钟,刚下班的样子,可窗外已如鸦翼。车厢里挤满了沙丁鱼,我们是里面最年轻的两条。当然我们在车厢里总是挨着,肢体间有距离,偶尔我会感觉到她的乳房轻微地触碰到我的后脊。很软,也很暖。当上车下车人员嘈杂大乱时,我就趁机握住她的手,怕把她挤丢了。她的手很软,我相信她的手肯定比江青的手要软。
等我们到了黑石礁,食堂已经没饭了。我们就去一家朝鲜面馆吃朝鲜冷面。我天生喜欢酸甜口。她呢,对什么吃的好像都没有特别的兴趣。她把碗里的面一点一点夹到我碗里。她似乎非常热衷把碗里的饭菜都倒腾给别人。最后她只象征性地喝了一口汤。剩下的汤她也倒给我。有时她眯着眼看我把最后一口汤灌进胃里。也许她下半辈子再也见不到吃相如此狼狈的男人了。
为了感谢我经常借书给她,这个姑娘曾邀请我吃过一顿丰盛的大餐。我记得那时我至少半个月没吃到肉了,于是我建议去“东北财经”门外的“小帽烧烤”吃羊肉串——当然,我们不仅吃了烤羊肉串,还吃了“烧鸡翅”、“烤鱿鱼”、“烤老板鱼”、“烤蚕蛹”、“烤里脊”、“烤牛肝”,后来我还偷偷点了一串“烤牛鞭”,我使劲咀嚼牛的坚硬器官,又咬着牙喝了三瓶“大棒”啤酒。等姑娘去算账时,我又要了几串“烤猪腰子”,打算给宿舍哥们儿去补补肾。我想我当时憨厚的吃相和恐怖的牙齿让姑娘对我更加心怡,后来的一个礼拜,她开始邀请我看电影。我们看了《甜蜜蜜》,我们看了《情欲的空间》,我们看了《欲望号街车》,我们还看了《玛格皇后》,我们甚至看了《本能》,当然,在萨朗·斯通举起冰斧打算干掉床上兴致勃勃的男人时,姑娘起身拉我出了镭射影院,去小花园坐了坐儿。如你所猜度的那样,坐着坐着,她就坐到我推上了。我也感觉到吃完“牛鞭”的后果了。但是我们什么都没干。我不知道该怎么干。这个姑娘可能打死她都不会相信,那个时候,我根本不知道孩子是从哪里生出来的。
和我借小说的姑娘后来去了广州,据说在一家纯文学杂志社当编辑,业余给报纸写专栏。我们已经很多年没有见过了。有一次她给我打电话,问,你现在还在写小说吗?还看卡夫卡的小说吗?我不知道该如何回答。他说卡夫卡的小说确实很好看,每天睡觉前,她都翻上两页。我不晓得她说的是真话还是假话。接着她说10月1日她要去泰国旅游了,“我想看看人妖,是不是真的很漂亮”,这个好奇心浓重的女人声色甜美地说,“当然和我男朋友一起去,他是一家房地产公司的老板。”
但是那个晚上,我们确实在花园里坐到很晚。大连的夜晚经常下雾,我们在花园里坐的有点冷了。她打着哈欠说,“好无聊啊”。我说“是啊”。她说,“你给我讲个故事吧。”我说,“我从小住在镇上,能有什么故事呢?”她就撇着嘴巴说,“那就讲讲你喜欢过的女孩。你总有喜欢过的女孩吧?”我嘟囔着说“哦,好吧。”于是,我给她讲了下面这个故事。当时雾霭慢慢浓起,我讲到有些口干舌燥时,几乎快要看不到坐在身旁的她了。那一刻,我突然哀伤地意识到,虽然她拉了双眼皮,但其实长得还是很像江青。
高中时,我们班的男生普遍对我充满敌意,因为那些女孩喜欢和我坐在一起,听我唱歌,或者讨论为什么三毛和荷西不要孩子的问题——这些本身让我们感到害臊的问题被抬到桌面后,变得神清气爽而纯洁无比;在历史老师不让我们背诵《唐朝的疆域和对外关系》时,我还会给她们唱《滚滚红尘》。原本是陈淑桦唱的。她的声音有时很空灵,清淡的音乐让她的嗓音放佛虚弱而略带疲惫,正是这种虚弱和疲惫方显出事情的精髓:我们正好喜欢这种虚弱以及由虚弱造就的莫名的忧伤。很多个傍晚,她们和我一起唱歌,在我的记忆里,她们个子都很高,高粱那么高,她们的脖颈上伸展着金色绒毛,她们的嘴唇因为激动或者即将激动而无比红润,她们柔弱的尖细嗓门让我们的教室放佛变成了最纯洁的教堂。
她们当中,有个嗓子最粗的女孩,叫老三。我忘记了她应该叫什么。但是她们宿舍的都叫她老三。老三的嗓子不好,但喜欢三毛的书。我已经想不起为什么喜欢三毛和搜集三毛,总之是这个叫三毛的台湾女人把我和老三的距离拉得格外近。
为了买三毛的那本《滚滚红尘》,我曾经和老三一起去过市里。我们都相信市里的新华书店里肯定有这本书。我记得那是一个礼拜天,我们凌晨6点就走到车站等车。我们都没有吃早餐。车行到一半时,她塞给我一块巧克力。三两口我就吃完了。在昏黄的灯光下,我看到她自己的巧克力掰开递给我。她的手很大。那是一双经常干农活的手。
我们在终点站下了车,我们都不知道书店在哪里。在我印象里,这个时候该找警察叔叔。可我们环顾四周,到处都是獐头鼠目的人。还有在玻璃上贴着“男士保健用品商店”字样的黑乎乎的二层小楼。有个满脸皱纹的老女人走过来,问我要不要住旅馆,我没有听清楚,她就扒着我耳畔小声嘀咕着,“我们那里的姑娘很便宜,十块钱一炮”。我搞不懂她说什么,老三也搞不懂。老女人就失望地离开了,后来我们看到有那种三马子车,就问人家往新华书店怎么走?车主是个脸色衰黄的男人,我怀疑他是个肝炎患者,他的瞳孔也是黄的。他说,你们要去书店吗?没问题,我拉你们去吧。我问多少钱?他张开一个巴掌在我眼前晃了晃。我就和老三上了车。
关于那个糟糕的星期天的上午,多年之后我仍记得一清二楚。下车的时候,我递给男人5块钱。男人皱着眉头囔道,一个人5块,一共是10块!我跟老三就傻眼了。我们俩总共带了30块钱,来回的车票是20块,那本《滚滚红尘》售价是3块2,这样还剩下6块8,我们还打算去吃有名的羊杂汤。我记得我当时跟这个黄瞳孔的男人争辩了很久,但不久我就妥协了。这个貌似身患疾病的人从兜里拽出了一把弹簧刀。那把弹簧刀很旧,刀身已经没有什么光泽,可我还是妥协了。这证明从小我就不是个勇敢的男人。
我们低着头进了书店。我们都不知道该怎么办。如果买了《滚滚红尘》,我们就没办法回家了,或者说,剩下的钱只够一个人回家。我们闷头闷闹地在书店里闲逛,很快就找到了那本书。那本书很厚,但是字很大,而且是一个剧本。老三说,没事的,我们就坐在这里看吧,看完了我们就回家。
那天我们下午两点钟看完了书。看完后我们开心得不得了。我们甚至忘了上午被敲诈的事。我们谈了里面的人物和对白,就这样走到车站,然后我们买了票,在车上继续讨论。我们说话的声音很高,我们都相信这个车厢里的人只有我们俩看过《滚滚红尘》。我们跟他们不一样。
其实,老三最喜欢的是三毛那本《哭泣的骆驼》,我呢,最喜欢三毛的《撒哈拉沙漠的故事》。我被沙漠里那些稀奇古怪的故事和阿拉伯人有趣的属性深深吸引,并幻想着有朝一日去那里参观旅游。那里的驾驶执照是否真的那么好考?阿拉伯的女孩子是否13岁就要出嫁、并且每年夏天去海边的澡堂里洗肠子?但老三关注的不是这些,她关注的是那些奴隶是否都是黑人、奴隶是否已经被解救,以及三毛为何不把奴隶都买下来从而赐予他们自由。我们时常争论得面红耳赤。对我们而言,这些争论的问题本身也许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我们时常疑惑,为何我们的思想总是如此的背离和不可交汇呢?
大一那年,我写第一篇小说时让老三当了我老婆。在那篇蹩脚的小说里,我带着老三去镇上的照相馆照结婚照。老三笑得很开心,而我由于牙疼,嘴巴有些歪——写下这个细节时我暗自窃喜,我甚至想在接下来的情节里,让她给我生个三胞胎。我把那篇小说邮给了《收获》。我甚至想着小说刊登出来时,我可以把这本杂志邮给在山西上学的她。她肯定会骂我。我多么希望她骂我啊。当然,小说并没有刊登出来。那篇小说也不知道被我扔到哪个犄角旮旯了。
我和老三最要好的那段时光是三毛死后。有天她红着眼睑悄声告诉我,三毛用一条丝袜将自己吊死了,而且是在厕所里。我没有吭声,我从昨日的新闻联播里已经知道了这个消息。后来老三当着我的面“嘤嘤”哭泣起来,我也在转眼泪——有什么能比16岁的少年更能体验到什么是死亡、什么又是死亡的恐怖呢。那个我们觉得比地理老师、比数学老师、比父母、比兄弟姐妹甚至比朋友还亲近的女人死了,死在厕所里,而且把脖子伸到了一条长腿丝袜里。“她的舌头吐得长长的,脸色铁青,小腿由于长时间垂挂,血管都青了,”老三好像亲眼看到了三毛的遗体一样,哽咽着询问我,“她为什么不用煤气杀掉自己呢?她不知道窒息死亡,是很疼的吗?”
那年冬天,我们还在怀念三毛,我们甚至手拉手到学校外的野地里,坐在垢雪上唱歌。那歌的名字叫《追梦人》,凤飞飞唱的。我以前一直不喜欢凤飞飞,因为觉得她唱的都是靡靡之音。但是我们还是爱上了她,她声音那么浑厚,让我们想到了那个长头发、长得像印度人或则印第安人、用透明的袜子把自己送到天堂里的女人。
忘了说一件事,那天从新华书店里出来时,我看到了我们家属院的美艳。她跟她爸爸走进去和她姐姐从偏门走进来,我匆忙低下头,怕他们看到我。美艳的爸爸是单位的办公室主任,使车很方便,经常带孩子们去市里面玩。我当时竟没有搭他们的车回县城,那样的话就可以把《滚滚红尘》买下来了。也许我想到了,只是怕美艳看到我和老三在一起。我可不想让她知道我跟另一个女孩一起来市里。我怕我老爸打断我的腿。
“你认识刚才进去的人吧?”当时老三问。
我说:“是啊。她爸跟我妈在一个单位上班。”
老三还想说什么,也只是嘴唇翕动几下。她向来不是个饶舌的人。有时候,我觉得她更像个货轮上水手。
不知道“琼瑶”这两个字对别人意味着什么,对我而言,这个名字首先是和一个胖胖的女孩联系在一起。那时我住在一个大杂院,那个比我小一岁的女孩,却比我高一个年级,我上初一,她上初二。她们家有台“熊猫”电视,彩色的。每逢礼拜六,我洗完澡,然后抹上我妈的“少女之春”雪花膏,到她家里看电视。她还有个姐姐,在我的印象里,姐姐放佛便是只孱弱的猫:脖颈葫芦那么细,脸色苍白,淡黄色发梢,窝在沙发里。那个时候,我们通常在电视里欣赏到台湾演员歇斯底里的喊叫声和声情并茂的撕打哭泣,我们兴奋地意识到,琼瑶的电视剧又开始了:那个叫刘雪华的瘦姑娘会瞪着核桃那么大的眼睛凝望着秦汉,或者瞪着我们,从眼窝里流淌出一串串眼泪。这个时候,女孩的父亲首先让我觉得羞涩:这个人高马大的男人的眼睛,被白炽灯泡晃动着,满是闪闪泪光;然后女孩的母亲,不时从成卷的卫生纸上撕下一块,递给她丈夫,而她患有囊肿性酒槽鼻的鼻翼两侧,已满是鼻涕或者别的咸湿液体。这个时候,我多么希望他们忘记我的存在,或者说,在那个时刻,我幻想着我是透明的。因为目睹一个家庭的眼泪,是件多么让一个有些自闭的男孩感到羞涩的事。也就在这时,胖胖的女孩会凑过来,对我说,“你看过琼瑶的小说吗?”
这个叫美艳的女孩把我带到她房间,然后从被褥底下,掏出几册书。如果没记错,正是这个叫美艳的女孩,让我爱上了琼瑶的小说,她的被褥下面,放佛是一个可怕的书库,源源不断地冒出一册又一册琼瑶的小说:《月朦胧,鸟朦胧》、《心有千千结》、《一帘幽梦》、《却上心头》......我的眼睛就是在她的货源和激情供给下骤然变近视的。每天晚自习回来,在被窝里,我打着手电筒,那个圆形的光柱笼罩住一行行蠕动着的汉字,让我不由自主地哽咽,或者睡梦中梦到书中那些美丽而命运不济的女孩。而美艳和我的关系也因为这些书籍变得紧密起来。那时她已经完全蜕变成一个满口“好也好也”、“我好好烦哦”、“这几天你想偶没哦?”的台式女孩。
她曾经带我去一个书店租书。书店的老板是个留长头发的男人。年龄比我们大不了几岁,穿件白衬衣,悠然地坐在那里抽烟。美艳似乎跟他很熟,嘴里叫着“威哥,威哥,最近有什么好书?”男人就喷云吐雾地告诉她,有个叫岑凯伦的,写得也不错。美艳就不屑地说,写那么烂,我才不稀罕看呢。威哥就笑,不再吭声。美艳拉我到一排排的书架前挑,除了琼瑶,她对别人似乎没有太大兴趣。那些她已经看过的书,她也有兴趣重新翻上一翻,一边翻一边说,“看,这一页是紫嫣在跟莫生表白呢,莫生怎么那么傻呢?一点都没感觉的紫嫣的心。”翻到另外一页又会叽叽喳喳地说,“瞧!这一页是奶奶发现了孙女士假的!她是多么痛苦哦!哎,有什么办法呢?谎言有时候也是善意的哦”。
她本性是豪爽的,是那些琼瑶的文字或者忧伤的情节让她变得多愁善感。她的多愁善感常因为内心的狂热和烦躁变得有些走形。尤其是那次,我等着她拿书时,结果她却从被褥底下拽出条白色内裤,我眼睛近视,但还是看到那白色内裤上浅浅的红色,而且我闻到了一种水果糜烂的气味。她的脸刹那间比番茄还红,她不知所措地望了我一眼,然后像个机敏的特务将它塞到了床底下。她的房间里有一面镜子,和我一样高,天尚未黑,在镜子里我看到了院外的行人,踢足球的两个小男孩,延展着铺向南方的黄色麦田,以及,扑棱着飞的麻雀。那一刻,我难过极了。
我好久没看到美艳了。她没有考上高中,初中毕业后就到锁厂上班,早早嫁给了一个轧钢厂的吊车司机。她在结婚前曾找到我,要我帮忙保存些东西。当她把一个笔记本递给我时,神情木讷地说了声,“这是我初二的日记本,你留着吧。”——后来我把它藏在单位的保险箱里,和那些现金、专用发票和账本锁在一起。当然,我从来没有翻看过。她肯定不知道,对时光而言,我始终保持着一种怀疑。对一个曾经腐朽并以后继续腐朽的人来说,还有什么比怀疑主义更让人心动的呢?
我的答案,是的,做一个传统农民是没有出路的。以我的家乡举个例子。我家在华北平原,山东济宁地区。人均一亩三分地。我们这里主要作物冬天春天小麦,夏天是玉米。每一年大概概一亩地能收两季,纯利润就是一季。一年一亩地挣一千多块钱,你说有啥出路。就是一年忙活只能收获玉米或者小麦卖的钱。你说农民有啥出路?,,,,,,,,,,,,,,,,,,,上一次我回家,正好五月中旬。这个时候,外出打工的都在外面,大学生都在外面上学。我去赶集,发现,街上都是老头老太太,还有生瓜蛋子的中小学生,再有,带孩子的少妇。就这样,青壮年劳动力都出去工作了。要是有出路不都种地了吗?实际情况就是这样的,农民有钱的也都去城里买房子了,农村确实不如以前热闹了,这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吧,也挺悲哀的。,,,,,,,,,,,,,,,,,我们那里,地有的干脆租出去了,一年八九百,至于租出去的,被用来继续种地,那是种粮大户,国家补贴也大大的。一般农民只能把地租出去,然后出去打工,一般的没有资金实力去承包土地。另一个租地的是用来种树,是那种法桐,国槐,柳树等树苗的,这个租金能高点,1000以上,不过1300。这样要是借点钱,弄几十亩地,行情可以,能赚一笔,不过现在种树的太多了。供需关系,就这样,干的人一多,价格也就下来了。农村现在就这样,除非上规模,走特色,否则,种自己家那点地,顺便打点零工,在如今这个社会,没有出路。娶个媳妇都得十万起步,种地娶媳妇,你逗我呢?
其一、中国很大其二、中国的村庄很多其三、要活下去不难,要成就难。“出路”指什么?其四、这是一个变革的社会进程其五、农业的改革势必开始其六、传统定义上的”农民“是个阶层定义
我并不知道未来农民的出路,或许如果全国农民都能过得像东北农民伯伯一样应该也就差不多行了吧!但从各地地形和人口环境来看,这个着实有难度啊!我家在川东的一个小盆地的村里,我们那里一般很一般,没有阿坝艰苦但也不发展,只是一堆人在努力生活着。我认为的真正农民是只依靠种粮食为生的人,而懂得走其他的道的人只要赚钱稳定后早晚都会脱离农民这个称号的。我爸就是这样纯正简单的农民,他永远没有大抱负,即使是出去打了几年工,他依然安心做着他泥鳅的本分,他是信奉只靠自己劳力赚钱的老实人,他忠厚不会投机取巧。他和我妈的梦想就是以后他们都老了,看我们都过得挺好,他们就去住我们家的老房子,喂一头牛,养几只鸭和鸡,种点粮食,仅此而已!我记得我以前还跟我爸辩论过,我希望他可以跟很多人的爸爸一样出去打工了没几年回来就变成了一个老板然后把我们家都接出去,然后我们就变成了城市人,再也不见我们村上那些世俗人了。可是,他却对城里的生活并不向往,要不是为了我们几姊妹的学费和结婚房子啥的,他是不会出去打工的。我们全家都时常取笑我爸最大的爱好:养鸭子和养牛,即使放养式早就淘汰,可爸就是那么期望着。我们家里那边的农民构成差不多都是些上50岁以上的人了,至少都是40以上的,很多14.15岁以上的孩子和成年人都出去打工。小孩子很多,大学生是可怜少数。虽然都是些老人了,可是众多的田地都还是被他们种起来了的,但依旧跟我小时候比荒废的田地越来越多了。幸好现在收割机的到来让那些不再当年的人在丰收的时候可以轻松点了。粮食收入差不多只是一家人的生活消费和小孩子的零花钱,而如果家里如果有孩子上学的话就还必须靠出外打工的成年人按时寄回来。以前有伯伯跟我说:“不管有多少出去了,走了,但总得有人来种粮食啊!”是啊!我不想种粮食,不想当农民,很多的跟我一辈的人也不想再当,即使爸爸辈的愿意当,可以后怎么办呢?妈总跟哥哥和弟弟说:“工打到差不多最后还是都要回来种田的,难道你还能在福建打一辈子工?”我哥和我弟都没想过要回来再当农民了的,即使他们是在外面飘着居无定所,那样好像看起来是要光鲜一点!而且即使他们回来种地,可是他们都不会插秧啊,在我们这山山坡坡之间我觉得是不可能连插秧都用机器运作的。我不知道等我老了之后,会是谁在种我家的地?我?我知道真正爱农民的人少之又少,大家都在想着逃出来,大概只有我爸那样的人才会愿意守着一亩三分地吧,根对他们那辈才是重要,我们的牵绊的只是爸妈而已。
农民怒答!农民要有出路,要赚钱,天时地利人和一样都不能少!天时,当地是否有政策支持,有没有专业扶植,有没有市场大环境,例如山东寿光、安丘,寿光大部分人听说过,全国蔬菜之乡,坐动车路过寿光,一片一片的蔬菜大棚甚是壮观,安丘的葱姜蒜比较有名,品质好,多出口日韩。上有政策支持,下面有各类型市场,集散中心,交通便利,这里的农民过的比较滋润。反过来说,一些地区胡搞乱搞就比较悲剧了,破坏环境,浪费资源,退耕办厂盲目发展,一不小心就癌症村,这里面太触目惊心了···(离我们村不远就有个癌症村)地利,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当地要有一些特色的东西,小麦玉米不算啊,到处都有,这方面的例子也有很多,新疆的棉花葡萄,烟台苹果,褚橙,地方名茶出产地等等比较有名气的产品,如果算上牧业,内蒙那个交一次学费一头牛的梗也是很常见,只要上面政策不算太差,交通市场等硬件对付着用,这里的农民也可以过的不错,近年来信息化及电子商务的发展也是一大助力,淘宝就经常拿某某山区老农种的啥啥原生态作物,养的土鸡,土蜂蜜在网上大卖做故事讲,褚橙的例子也是电商经常说的事儿。相反,比较悲惨的就是一些云贵山区、太行山区等等山谷梯田,莽莽大山割断了出路。世代耕田,交通不便,父母外出打工,留守儿童等等问题也是相当严峻。人和,前面也有答案说道,每一行用心做都能做出成绩,农民也不例外,还是拿寿光说事儿,寿光本来没啥特产,也是一年一季小麦一季玉米的种,土地盐碱度还不低,算不上肥沃。90年代初,王乐义(当然背景不小,也算是在争取政策上相当便利)代领当地农民种大棚,直到现在发展成全国的菜篮子。这个例子说明,有时候即使没有特别出名的产品,能有农民站出来用心做,有想法,出路也是有的。相反(又要说相反了啊)一些地区明明发展的不错,可几轮执政下来什么作为都没有,县级市碌碌为无,村干部碌碌无为,农民自身思想上也相当局限,即使有些农民有想法(好吧我是在说我)规模化生产,种植经济作物,可根本没有政策来支持你,(经济作物一定得地区密集化才有出路,一家一户没戏,技术销路等等都是问题)不是每个人都有王乐义那样的背景,光是想到各个村委连修路的钱都贪,所有的一切都是浮云了,这样的地区也就越来越落寞,农民日子一天一天不好过,唯一的出路也就和大山深处的孩子一样,好好学习,考个学校,去北上广,不当农民了···过的滋润的农民现在大多在种经济型作物,但这个市场也是有限,面对蒜你狠豆你玩农民还真没多少办法,也希望今后的市场能逐渐稳健成型。另一个方面是发展大型集中化种植,这是一个大方向,也是未来的趋势,这方面东北一些地区已经做的不错了,但当下的农村要这么发展还是有局限性,那就是地少人多,集中化种植后原本需要一百人种的地现在十个人就搞定了,那多出来的90人呢,外出务工总不能在家闲着吧,于是各种社会问题就业问题就来了,这也是国家并没有盲目推进的原因,也希望这个发展会越来越好吧。综上,农民有出路,但路程艰难。
我不知道题主说的出路是哪种出路。不过想到出路的近义词就是前途,我觉得题主应该指的是“体面的生活”这个意思。作为一名如假包换的农村子弟,我的回答是几乎没有。这只是个人观点,而且是从我的生活经历出发,没有代表性。要想活得体面,首先要有钱。我先来说一下农民的收入问题。农民的收入无非是以种地为主。一亩小麦的的产量1000斤左右。风调雨顺的年月可以达到1200上下,气候异常会在900斤以下。小麦的价格是一块钱多,那么一亩地就是=1210。也就是说从去年10月份种麦子到今年6月份收割,一亩地的的毛利润是1210块钱。除去投资,我们可以想象一年下来,土地会给你带来多少收入。上面说的是平均值,如果气候异常,那会怎么样。我们当地每人分到的地是1.3亩,加上自留地和承包地不到10亩。半年下来土地的收入微乎其微,而且没有计算我们自己投入的人力。玉米和小麦是一样的。并且比小麦的更加繁琐。现在是机械播种,拖拉机进地播种要花钱,长出来的时候灌溉要花钱,冬灌要花钱,收割机收割要花钱,期间的施肥更加花钱。玉米更加的麻烦。除了和小麦相同的工序外,还有额外的工序。必须把玉米棒子一个一个从地里拉回来,在家里再把玉米一个一个的剥掉玉米皮,然后是晒玉米棒子,晒干之后用脱粒机把玉米棒子全部脱成玉米粒,还要晒玉米粒,最后装成袋,等着卖出去。在农村很少有大面积的地方让你晒小麦,晒玉米,所以会有人在公路上晒。但是这样会引发交通事故,因为这些颗粒状的物体很滑,但是屡禁不止,没有办法。有的人家就在自己的屋顶晒。抗上去,晒干之后扛下来。如果哪一年有雨,小麦倒了,就必须人工收割,这样会更加的麻烦。因为收割机收割以后的小麦留有很长的麦秆在地里,所以农民选择烧掉。媒体说是污染环境,警察也巡逻抓人,专家说要秸秆还田。农民白天不敢烧,就半夜起来烧。为什么要烧。秸秆还田不好吗?刚开始我们也秸秆还田,但是不行啊!麦秆在土壤里会把土撑起来,土壤里的空隙很多,种下的玉米粒有时候悬在空中没有办法很快发芽,有的发了芽,但是悬在那里没有土壤,最后死掉了。。每当种下去之后看到好多没有出来的玉米苗,我们得多着急。这几年我们当地已经很少有人种小麦玉米,因为回报率太他妈的低了,大家都纷纷种菜,种西瓜,或者甜瓜。可是种菜也是比种庄稼好一点。每一亩的收入能多一到两千元。但是如果哪一年的菜价不行,那么今年就会全部陪掉。去年甜瓜的价格是1.7元到2.0元之间,但是今年我家的甜瓜最贵是1.1元出手的,刚刚回了本钱。我舅舅的黄瓜赔了。今年的辣椒也赔了,西葫芦也是。不是农村的人估计无法想象种一棚蔬菜所需要的人力。首先是育苗,必须有地暖,还要隔天洒水。太阳出来的时候要把透明塑料上用来保温的东西(我说了你们也不知道的东西)取下来,太阳快要下山时在盖上,一直到可以栽种为止。持续快一个月。然后是地里。首先我们必须把买来的竹竿全部插到地里。这个最累人,因为无法直接插到地里,因为我们实在还没有立春的时候就开始上地干活了,土地还是冻着的,和石头一样。所以用一个铁棍(就是大号的锥子),在地上打一个个洞,然后把竹竿插进去。下来将两个竹竿绑在一起。最后用钢丝将竹竿固定,中间每隔一段距离就要用一个木桩固定。最后将塑料蒙在上面。然后四周全部用土压上。我们这里春季夜里风特别大,经常有的人家的大棚被吹倒。这几年有人开始用钢结构的架子,不过那东西太沉了,没有两个成年人,搬不动。最后天气热了之后还要把这些东西在全部在拆下来运回家。这种周而复始的劳作让人很难让人看到“把生活过得得体”的希望。农民辛苦一年之后的收入还要凭运气,谁还想继续待在农村。所以好多年轻人外出打工。但是到了农忙时候还要回来帮家里。我前几天在写毕业论文,就回家帮家里收菜,买菜。我们班一个河南的同学也回家帮忙收麦子去了。马上就要答辩了。出去打工也不是长久之地,总不能一辈子出去打工。到时候还是要回来种地,结婚,生孩子。而且在农村,低保户等国家扶贫项目完全不是按照谁穷来办,跟你家是否穷没有多大关系。我们村的村委书记都是贿选,明目张胆的送烟,送米,送面,送钱。农村不是你想象的”小桥流水人家,枯藤老树昏鸦。”除了繁重的劳作之外,真的没有什么田园风光之类的了。我觉得有个好处就是,你可以吃到真正的绿色蔬菜。我们村好多人家自己种了一片菜地,就自己吃。因为买的菜要好看,所以各种激素,各种农药都有,我们自己都不吃。因为你的东西长的不好看,人家不要啊!(就写到这里吧。)
这个分地区吧,我老家是云南山区,受地形限制,什么机械化规模化的根本不可能。。种地辛苦一年赚的钱还没我一月薪水多。。你说有没有出路。。
我觉得不啊,农民自有农民的乐趣。我家在黑龙江,有十几垧地。本村和邻村有了合作社,每年都不少赚。什么叫出路?中国人的观念里似乎农民一直代表着无知,种地是最没有出路的体力劳动。出路,早就被农民踩在脚下了。
作为农村人,我感觉不少朋友有点偏激了。论经济水平,不同地区的农村,存在很大的差距。有些农村依靠自身的地理位置,改革开放初期就发展集体经济,现在的村民们有车有房,即使不干活,光靠分红就过得不错了,让部分城里人艳羡不已。这样的农村主要出现在平原地区。有些农村由于地理位置和自身环境不佳,缺乏发展经济的条件。村里大部分还是泥砖房,一场暴雨就可能导致村民们无家可归。这样的农村主要出现在山区。即使在城里,不少人都是刚洗脚上田的农民。10年前,他们村里还有一大片的水稻田,而现在都变成高档住宅区了。这是城市化的结果。缩小地区间的贫富差异,是个很复杂、很棘手的问题。要说农民有没有出路,可能农民的最主要出路就是城市化。因为城市化能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在今天的中国,“农民”更多的是表明一个人的户籍,而不是职业。只要农民的人身自由不再被局限在一亩几分的土地上,我认为,农民的出路还是乐观的。
任何人都有享受发展成果的权利。凭啥出生在农村就活该贫穷?难道农民就活该一副古铜色皮肤,露出白色的牙齿让文艺青年冠以朴实的称号然后一辈子吃不饱穿不暖啊?说句不夸张的话,农民能自由选择,流动到城市成为工人,虽然被称作农民工,但这是他们最好的时代。如果文艺青年喜欢农村保持贫穷落后,请你们自己到农村祸害自己去,别看到农民好起来就吱吱歪歪。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聚来宝是真的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