颖悟绝伦非常 (元)虞韶 译文

高要市政协―以改革创新精神推动我市加快发展
高要文史精编:历代名人篇3
艺坛大师黎雄才
在高要市城区南金二路的街中公园里,矗立着一座风格别致引人注目的黎雄才艺术馆。这是高要人民政府为了弘扬岭南艺术大师黎雄才先生的艺术精神和艺术风格,进一步拓展艺术交流,推动文化艺术发展而于1993年兴建的,现馆内珍藏着黎雄才大师的丹青墨宝一百余幅,让邑人及来往游客观赏。
黎雄才先生是高要市白土镇坑尾村人,出生于1910年5月,其父黎庭俊是位裱画大师,自幼便受到深厚的书画气息薰陶。16岁时,得中国近代画家、岭南画派开拓者高剑父器重,收为门下,次年入广州春睡画院习艺。1931年再进广州烈风美术学校学习素描,翌年由高剑父资助东渡日本东京美术学校攻读日本画科。1935年(25岁)学成回国,任教于广州美术专科学校。1939年回肇庆任教于省立第七中学。1943年任国立重庆艺术专科学校副教授。1948年任广州艺术专科学校教授。新中国成立后,自1990年始,先后任广州华南文学艺术学院、中南美术本科学校、广州美术学院副教授、教授。并担任广州美术学院国画系主任、副院长、岭南画派纪念馆馆长。
黎雄才先生从艺80多年,写下画稿逾万幅,创作国画近4000件。这些作品中,既有独具风格的山水画,也有墨彩纷华的花鸟作;既有气势磅礴的长卷巨制,也有斗方、册页的精致小件。在他毕生的画作中,尤其是极具建树的山水画,用笔苍劲雄浑,设色浓淡相宜,构图新颖独特,表现技法娴熟,显示出既写实又写意,既重笔墨技巧,又重内涵意韵,达到景物虚实相生,静中见动,无奇中见有奇,达到出神入化的境界。因此,被誉为“黎家山水”。他早年的作品《寒汀图》、《潇湘夜雨图》、《寒江夜泊》等已初露头角,其中《珠江帆影》和《潇湘夜雨图》获比利时国际博览会金奖,《珠江帆影》在德国柏林展出并被德国博物馆重价购买收藏。新中国成立后,他从艺的道路更加宽畅,以其气韵雄浑、清旷脱俗之势歌颂祖国的壮丽山河,歌颂人民的辛勤劳动。《三峡》的出类拔萃,《武汉防汛图卷》鸿篇巨制,以及艺术造诣高超的《黄山始信峰》、《烟寺晚钟》、《黄河之水天上来》、《云霭春深》、《黄山之海》等都是惊人之作。他几十年来创作的山水画中,尤以“丈二匹”巨画著称,《迎客松》、《黄河》、《万壑松云》、《山河壮丽》、《勇攀高峰》、《万古长青》、、《长征第一山》、《珠江》、《武汉防汛图卷》、《庐山朝霭》、《韶山朝晖》、《双清园》等巨幅长卷堪为人们赞赏。历年来,他在国内外举办的个人和联名画展达30多次,均受到观众的高度评价。为汇集“黎家山水”精华,弘扬黎老先生的技艺,先后出版了《黎雄才山水画谱》、《黎雄才画选》、《黎雄才画集》、《黎雄才从艺八十周年画集》、《黎雄才山水画集》、《黎雄才?梁世雄访日画展》专集和《黎雄才佳作赏析》等。几十年来,黎雄才先生一直从事艺术教育和国画创作,坚持深入生活,严谨治学,广采博取,不断创新,除创作了大量独具一帜的名画佳作外,又为中国画坛培养了不少后起之秀,为我国美术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是当代一位勤耕力作的著名画家和深受众望的艺术教育家。他怀有深厚的家乡情怀,一生回高要七、八十次,对家乡提出的要求可谓有求必应。日,黎大师安祥辞世,广东省、广州市政府在广州市殡仪馆举行隆重的告别仪式,2004年6月成立高要黎雄才艺术研究会,弘扬大师的艺术精神。
&&&&&&&&&&&& 原载:《高要文史》第18辑&&&
作者:谢平
抗战时期高要县第一个飞行员安家驹
安家驹是高要县新桥镇多等村人,1910年生于广州,其父亲名安贯三。初在广州从事教育工作,其后往广西梧州培正中学任校长,家驹随父在培正中学就读。1927年家驹16岁初中毕业,时值南京交通技术学校首届招生,他慕名前往南京投考。录取后在该校学习一年,勤奋攻读,成绩超人,后被保送入南京航空学校深造。1936年在航空学校首届毕业。被派到空军第十二中队任飞行战斗员。
1936年,广东省主席陈济棠下野,家驹从南京奉派回广东接收陈济棠所属的空军人员。在同年8月12日,安家驹驾机飞返高要,在家乡多等村上空盘旋数圈,然后向东飞去。第二天再次驾机在家乡盘旋侦察良久,第三次于14日又驾机飞回家乡,低空飞行,选择好地形向村边投下一沙袋,袋口紧系一封信跌落在一水井旁,才知是家驹投下的家书,信内说他公务羁身,未能抽身回家,通知他父亲同家人即到广州会面。当时同去广州团聚的有父、母、两个弟弟、一个妹妹共五人。家驹在广州完成接收空军任务之后,继续返南京工作。
安家驹驾机技术娴熟,经验丰富,深得国民党长官器重,1936年12月,蒋介石、钱大钧及其人员飞往西安,这次座机是由安家驹负责驾驶的。不久发生“西安事变”,在事变和平解决后,亦由安家驹驾机载蒋介石、钱大钧、张学良等人员返回南京。1937年“七七”芦沟桥事变发生,安家驹任空军轰炸机队中队长,他经常驾机率领机队轰炸日本侵略军基地,出没于上海、南京长江一带上空,狠狠打击日军侵略气焰。
1940年,日本侵华派遣军司令冈村宁次,出动陆、海、空三军进犯武汉。安家驹率领一个中队,轰炸驻在长江江面的日本舰艇,前后三天炸沉日舰3艘,给予日军沉重打击,冈村宁次老羞成怒,即指派50余架飞机,轮翻轰炸武汉空军机场,家驹面对强敌,绝不畏惧,亲率机队,奋勇迎击。在同年6月10日一次激烈空战中,安家驹击落敌机3架,与敌机空战达30分钟,终因敌众我寡,陷入敌机包围之中,当弹药耗尽,情况危急之际,决心与敌拼搏到底,最后他看准其中一架敌机猛撞过去,结果机毁人亡,同归于尽。安家驹所驾飞机坠毁于武汉附近地区。战后,我方派员将安家驹遗骸捡回一部分,运送到宜昌县烈士坟场安葬。牺牲年仅29岁,安家驹为保卫祖国壮烈捐躯,良深悼惜。
原载:《高要文史》第2辑
作者:苏广基
用生命保护游击队的何寿祥
1948年农历八月间,新高鹤游击队武工组组长朱养、副组长吴荣、组员温八、何苟仔、何寿祥、罗耀光、李桂等人,进驻活道山塘口村,在山塘口村及邻近村庄向地主借枪借粮和开展退租减息工作。当时,责令山塘口村地主何以森、蕨坑村地主余进涛各交稻谷一万斤。但余进涛出逃拒交,何以森则窜到水口圩学校向国民党军队158师长官莫福如密告,并图谋消灭游击队。武工队的同志了解到莫福如要围捕游击队,便设法撤离。当时,何以森想借聚餐之名迷惑游击队,何寿祥同志从容赴约,蒙蔽敌人,掩护武工队同志安全撤退。
八月初十日,莫福如部队从水口大简出发,经东坑、长山河,来到山塘口外围山头埋伏,将村团团围困,还不时放冷枪,骚扰村民。当日,何寿祥早就避至后龙山树丛之中。莫福如进村后,会同何以森搜村。在搜查中,莫部士兵把村民家中较为贵重的东西全部放入私人腰包,三鸟牲畜一并抢走,连手电筒和卷烟纸也不能幸免。有个士兵到猎户何元家中,发现一个盛满火药的瓦煲,划支火柴放入煲内,火药即燃烧起来,这个士兵h避不及脸被毁。经过一番搜索,未发现游击队的踪迹。莫福如老羞成怒,命士兵将何寿祥、何苟仔、李桂等人的房屋拆掉,并将全村男性村民押到村前空地,按户口簿逐个点名,对照相片检查。点到何寿祥名字时,把何南误作何寿祥(何南相貌与何寿祥有些相似),便用七九步枪指着他审查,直至保甲长核对清楚之后,才肯作罢。正在此时,何寿祥在后龙山走出树丛观察动静。不料被伏守在大坪山(山塘口村附近)的国民党军发现,即蜂拥而上,因寡不敌众,何寿祥同志不幸被捕。何寿祥被押至村前空地后,莫福如马上叫何先贤(保长)、何带、何才(甲长)当场认人。当时保、甲长只说这个人是何胜帮而不是何寿祥(其实何胜帮是何寿祥的别名)。莫福如看看相片又看看何寿祥的面孔说:“你们(指保甲长)不说真话,我把你们全村的人都杀掉。”迫于无奈,保甲长才说出何寿祥的真实姓名。莫福如随即命令士兵将何寿祥押至塘窦口(土名)杀害,随后还将山塘口男性村民二、三十人押解到司令部(水口学校),召邻近各村保长盘问、斥责一番,责成山塘口村民要交出稻谷9000斤(因该村有3人参加游击队,每人罚谷3000斤)之后才把村民放走。
何寿祥同志用自己的生命保护了游击队的事迹,在活道革命斗争史上留下光辉的一页,是山塘口人的光荣。
原载:《高要文史》第9辑
高要政协文史办供稿
高要“铁海龙”
铁海龙,小名梁星权,又名梁天星。他在抗战时期就已经是两广、港澳等地赫赫有名的四大武林高手之一,当时广宁的“铁头仔”、石歧的“铁金蛟”、恩平的“铁骨仔”、高要的“铁海龙”被群众尊称为武林“四铁”。
他出身贫寒,一家五口,他排行老大,靠父母种田和肩挑为生,过着贫苦生活。14岁那年,父亲去世,16岁便缀学到三水县西南镇做童工,先到建筑行业做杂工。当时,西南镇有一位著名武师,名叫邓飞雄,在镇上开武馆。他好奇地到武馆去观看练武习艺,看了几天,他要求入馆学习,但遭拒于门外。后来便一连几个晚上,跪在武馆门前,要求拜师学艺。初时,邓师傅嫌他年纪小,不同意收。幸得那些大师兄们替他出办法,在师母面前求情,得到师母收留。从此,他勤恳工作,勤奋练武,感动了邓师傅,同意收他为徒。三年后,他练就了扎实的基本功,武功大有长进。邓师傅看在眼里,喜在心头。为了更好地培养他的武艺,并使他懂得做人的道理。邓师傅带他到四邑(今江门)一带参加武术表演,卖药行医。他在江湖上结识了很多朋友。由于他对人诚恳,讲义气,又虚心学习,他学习了洪家拳中的鹤拳、虎鹤双形拳等很多套路。随着年龄的增长,不仅身材的高大,而且他的武功突飞猛进,又过了三年,由于邓师傅年老归隐了,他们师兄弟四人,要离开师傅外出自立门户闯荡江湖,就决定用“铁”字头各人起一个艺名,表示大家今后人虽然分开,而心还连在一起。开始由他带领师兄弟用铁海龙的旗号在珠江三角洲一带闯荡江湖,靠演武、行医卖药为生。若遇贫苦者求医,则赠医赠药。因此,“铁海龙”在珠江三角洲一带闻名遐迩。半年后,师兄弟四人在江湖上有分有合。
1935年,他遇到了福建少林寺高僧三民大师,两人志同道合,有师徒之缘,他又拜三民大师为师。此后得以继续深造武功,练习气功及进一步研究骨伤科医学知识,使他的武功、气功、骨伤医学得到更好的提高。抗日战争期间,他和三民大师先后到福建、香港、广州、广西、梧州、玉林等地学武、表演、行医,结交武林高手,江湖名医。他集各门派所长,学为已用,有少林拳、鹤拳、猴拳、软硬气功、轻功、舞狮、打锣鼓等。尤其是他的软硬轻功,打下较好基础。笔者曾多次观看他的表演。例如他在高要河台都权村的榕树头台地上表演的“飞龙带”。此宽约3寸、长约3丈5尺的绉纱带,在他手里舞弄起来直如铁棒,上下飞舞,在空中盘旋,呜呜有声。又如卧碎玻璃床:以一见方布一块,铺在地面上,布面放上三尖八角、大小不等、不规则的碎玻璃作为卧床。人仰卧床上,人体上盖一块大门板。先由两三人踏在大门板上面,再由人牵着两只大水牛先后从大门板面上踩过,人卧在玻璃床上丝毫无损。再如卧铁钉床:此钉床是用一块一见方五寸厚的木板,以三寸铁钉钉过,钉尖向上平放在地面上。为证明这些铁钉是尖利的,先把一块大红薯掷落钉床上,床上的钉能牢牢地把红薯钉着。然后他仰卧钉床上,胸上盖一块棉面,再放上一块1×3×0.3尺的大石板。石板放好后,先以三个成年人踩上板面,跳两次,人下来后,他的门徒用双手高举10磅重的大铁槌猛击下去把石板打碎,而他在钉床和石板之中居然毫无损伤。此外,还有以樱枪刺喉头、头上断砖石块、剑刺太阳穴等硬功夫。他的轻功也不错,用六只新砂煲分作两幢叠起来,放在地面上,他舞着狮子头,一下子跃起,然后轻轻地踏落在两幢新砂煲的顶面上,两幢新砂煲丝毫不移动,没有一点儿损烂。他的各种惊人绝技,真是不胜枚举。
广州、香港沦陷后,他在西江一带进行演出活动。并把自己行医演出所得,拿出一部份救济难民。他到梧州参加救国义演,演出后,经李济深之兄李少轩的马弁介绍,加入了中国红十字会梧州分会为会员,之后,经常在梧州校场及天主教堂等地为难民行医、义演筹款,把所筹集的款物全数献给红十字会分发给难民,受到了当地红十字会会长李少轩的高度评价,奖给一面写着“为人忠诚、见义勇为、武艺高强”的锦旗。并在给各地的介绍信中也这样评价。数月后,他们一行又到贵县、玉林、南宁等地行医、演武,受到当地有关当局的欢迎。当他们到南宁几天之后,知道南宁市有一武林高手,企图称霸一方,竟勾结当局摆了一个擂台。半个多月来,制造了不少腥风血雨,有许多英雄好汉败在此人手上。有的被一脚踢下擂台,断骨伤筋,当场吐血。有的被刀枪刺伤,血流如注。铁海龙听了,心中很不是滋味。他先到台前观看了几天,情况的确如此,幸好还没有伤及人的生命。他暗想:“古语有云:猛虎不及地头虫”。他决定使用先礼后兵的办法。于是他首先把广西省府的证明及李少轩红十字会的介绍信报给南宁市当局,然后决心上台教训此人。当天铁海龙先上了擂台,他威风凛凛,气宇轩昂,但态度又十分祥和。对方看了,慑于他的威名武功,迟迟不敢上台。他在台上,为了热热身,耍了两套路。看见台前下面有一张空台,约有三四十斤重。他拿出飞龙带向下一扬,啪的一声把空台轻轻地吊上台来,一手拿下,如拿小鸡一样又轻轻地放在擂台上。对方见了更不敢上台了。而观众大声喝彩“好!”。而此时的铁海龙说:“小弟献丑了!初到贵地,万望包涵!我们学武艺的,目的是强身健体。摆擂台应该是为表演和观摩学习,不是让我们同胞兄弟互相残杀,现在国难当头,要打!就让我们携手上前线去打日本仔啦!”。话音刚落,在场的观众和官员都为他这番话热烈鼓掌。后来,这个擂台悄悄地收场了。
1944年秋,广东广西相继沦陷。此时他正在广西平南行医演艺。有一天傍晚,他们师徒正在旅店闲谈。忽然门外闯进一人,此人满身血污,伤痕累累,鲜血仍流。一进门只说了一句话:“请救命呀!”就倒卧在地上,不省人事了。铁海龙一见此情,即把此人扶起,把他放在床上。随即吩咐众人打来热水,并亲自替其洗刷伤口,消毒止血,施贴金枪止痛药,使其生命脱离危险。经过三个多小时的抢救,此人得救了。铁海龙对他说:“请问兄台,何方人氏?为何会发生这样的事故呢?”原来此人是广东省南海县九江镇人,姓黄名坤,一向经商,常贩运一些货物到广西来。往常是走水路的,此次由于两广沦陷,水路经常受日机轰炸,故改走陆路。此次路经广西平南县境,在半路上被贼人拦途抢劫,企图谋财害命。铁海龙说:“我们都是广东人,份属同乡。你安心在此旅店养伤,一切事由我负担。”铁海龙就这样对黄坤不但赠医药,还照顾他的一切生活。三个月后,黄坤的家人知道消息后,也赶到广西平南,生活上不但要照顾黄坤,就连他的家人还要一起照顾。就这样,铁海龙和黄坤成为好友。抗日胜利后,他们互相之间经常来往探望。
解放后,1953年他带着一班同伴、徒弟回到河台都权,在高要、德庆、广宁一带行医演武。
1957年,河台的医生组成联合诊所,铁海龙为卫生所的所长。后来成立人民卫生院,他被任为副院长。20多年来,他长期在河台公社卫生院从医,直到1979年退休。退休后,他又在自己的寓所开设诊所。专医跌打、奇难杂症,对上门求医者热情对待认真诊病。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他精心培育自己的儿孙学武从艺,还在河台都权村里组织起一班青少年,亲自执教。
原载:《高要文史》第15辑
作者:梁罡
西医师陈逢亮
陈逢亮,高要白土马安村人,生于1910年1月,1984年4月病逝,终年74岁。
陈逢亮出身于医学世家,其父陈乐庭在民国初是很有名望的西医师。在家庭的影响下,青少年时就立定志向继承父业。先后在肇庆培正学校、高要县立中学读书。1929年以优异成绩考进了上海东南医学院,1934年毕业。
陈逢亮大学毕业,其父亦于是年病逝。因广东时局混乱,他放弃返家继承父业,毅然赴西北地区工作,施展所学医术。1934年至1948年的十多年间,先后在西安市卫生署第一防疫医院、陕西省立传染病院、西安市立医院任医师、主治医师、内科主任。1949年初,面临全国将解放,他弃职回到了久别的家乡(肇庆),在睦民路住处开业行医。1952年加入高要县人民政府卫生院、高要县人民医院工作,担任医师、副主任医师之职直至终年,长达30余载。
陈医师长期从事医疗防疫工作,对传染病科尤其擅长。四十年代,我国西北地区瘟疫流行,他亲临疫区开展防治工作。1976年高要县永安公社蔗村大队发生伤寒病数十例,陈医师不顾年高体衰,带领县卫生防疫站医务人员奔赴现场,开展防治工作,使疫情迅速得到控制,不至蔓延,病者转危为安,受到当地干部群众称赞。
陈医师矢志医学,终生业医,且非常勤奋,家藏中、外医学书籍逾千册。在解放后订阅的《中华内科杂志》、《中华儿科杂志》等,三十多年从不间断。他研读精深,抄摘读书笔记30多本共数十万字,摘录卡片300多份。虽已年逾花甲,仍是孜孜苦读,并且一向坚持临床实践。他曾撰写《粟米须治疗伤寒合并血红蛋白尿》、《丢了棒中毒》、《鱼胆中毒》等多篇论文,刊登于全国的《赤脚医生》杂志。
陈医师拥护共产党领导,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工作认真负责,医术精益求精。他曾任广东省第四届、第五届政协委员,高要县第二届政协副主席。陈老医师从医达半个世纪,为发展我国的医疗卫生事业,作出巨大贡献,做到“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原载:《高要文史》第6辑
作者:盘洪辉
回忆谭毓仑
谭毓仑,广东省高要县肇庆镇。1911年8月出生在肇庆镇草场路一户平民家庭,1974年10月病逝于台北空军医院,享年63岁,谭毓仑的父亲谭光耀,小工商业主,母亲王有生育6个子女。早年两婴夭折,继后抚养二子二女长大成人。毓仑是谭家幼子,排行第六。1899年谭父为谋生计,购置了肇庆镇草场路21号铺面临街的房舍。
谭毓仑童年在肇庆接受启蒙教育。1928年6月在广东师范学校毕业,同年7月在广州应募从戎,进入广东黄埔陆军军官学校,是军校第7期学员,从而接受正规的军事训练,探索强国真理。翌年军校毕业,留军校任中尉副区队长。1933年7月起历任国民革命军独立第四步兵师三营中尉排长、上尉连长。1936年2月再进广东军事政治学校深造两年。其时校长为陈济棠。
日,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卢沟桥事变。8月13日,日军进攻上海,中国军队和日本侵略军展开了三个月之久的大会战,即淞沪抗战。谭毓仑被任命为国民革命军十九路军的一名连长。淞沪抗战狠挫日军嚣张气焰,伤亡日军无数。同年11月,谭毓仑随所属部队奉命撤至江西休整补充,保存实力,厉兵秣马准备再度奔赴前线。后来他曾在赣南地区参与抗击日寇的小型战斗。
1938年3月,威震中外的台儿庄会战爆发。为巩固第五战区后方,由李汉魂任军长的第64军北上迎敌,参与台儿庄会战。谭毓仑在李汉魂麾下曾任营长,奉命随军紧急北上,积极指挥抵御日寇。&
1938年10月广州失守,随李汉魂北上的广东官兵都盼望回师救故乡。11月,谭毓仑所属部队返回广东曲江地区。当时,粤北前线部署的国民党守军有第62军、第63军、第151军和独立第20旅。整个粤北前线各处战斗都异常激烈,日寇飞机轮番轰炸,掩护陆军前进。1940年1月,日军向南总溃退,窜回广州、增城,历时一个多月。固守粤北的国民军为第四路军,司令余汉谋。抗战后期,谭毓仑部队驻防南雄县山区,其眷属亦随同部队行进,战争生活艰苦辛酸。
在抗战时期,谭毓仑先后参加山东、江苏、江西赣南、广东曲江四省战役,他跟随过的指挥官都是粤籍军人如蔡廷锴、张发奎、李汉魂、余汉谋等。
抗战胜利,中国人民沉浸于盛大喜庆之中。谭毓仑随军返广州,接收广州。全国解放战争爆发后,他奉命于1947年调到南京陆军总部,并晋升上校高级参谋。1949年从南京调往广东,任陆军第62军军部副参谋长。1950年初,驻防海南岛。同年4月25日,因所在62军在海口市黄竹战役失利,他即转往香港。1950年5月,谭毓仑及家眷先后抵达台湾。
1954年,谭毓仑在台北“退役官兵辅导会”任干事、辅导员;1959年退伍后,携夫人潘氏、两女一子定居台北颐养天年。1974年10月,谭毓仑不幸脑溢血猝发,抢救不治逝于台北,是年63岁。
原载:《高要文史》第12辑
作者:何志宁
作家吕志澄
吕志澄,广东省高要县人,日出生于教师家庭,在其父吕藻芬影响、教育下,自小勤奋、好学,加上天资聪颖,小学、中学时代的学习成绩都很好。1935年在广东省立第七中学(即现在肇庆中学)高中毕业,同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中山大学文学院中文系。在中大读书期间,参加了进步老师组办的“中大乡村实验区”活动。日间读书,晚上到元岗等农村搞社会调查,进一步了解社会和人民疾苦。同时还参加办夜校,向人民群众宣传抗日救国的革命道理。另外,以报告文学、通讯、散文等形式在中山大学校刊发表社会调查内容。他第一篇处女作是《一夕心痕》。通过读书学习和乡村实验生活,吕志澄思想进步很快。为了祖国不受欺侮,参加抗击日寇,经地方党组织介绍,于1938年1月和几位中大的同学毅然离开了学校投奔到延安,在抗日军政大学第四期学习班学习。
吕志澄在抗大学习时,用吕澄、一青等名在延安文联出版的《五月在延安》、广州出版的《抗战大学》、《游击队》等杂志发表多篇报告文学、通讯,报道延安抗日情况。
抗大毕业后,1938年8月被派到重庆国际反侵略协会中国分会任秘书,在王炳南(解放后曾任中共对外友好协会会长、党组书记)领导下从事党的地下工作。在重庆期间,还积极介绍了三位女学生李秀娴、温坚、黎扬和一位进步男青年谭培德到延安参加革命工作。1941年5月,吕离开重庆奔赴延安。可是到洛阳晋豫区中条山时,适遇日寇发起疯狂进攻,中条山一带成为真空地带。在这情况下,吕志澄只有滞留在工合阳城事务所工合工人游击队党组织主办的《晋豫日报》通讯组工作。这期间,吕撰写了《如何写通讯报道》一文在日报连载,并油印给部队通讯员学习。不久,工合游击队北上进入太岳区根据地,吕也随同前往太行区在129师政治部工作。&
1943年8月,经组织同意由重庆返回广东高要县,在高要县立中学教书。因为写了多篇讽刺国民党的文章在《民族日报》刊载,而受当地国民党追捕,吕只好又离开高要。
抗战胜利后,1945年9月《新儿童》杂志在广州复刊。吕志澄应曾昭森、黄庆云的邀请就任《新儿童》副主编。同年12月《新儿童》杂志被国民党反动派勒令停刊,于是又转移到香港出版。吕志澄在《新儿童》先后发表了不少撰写或翻译的儿童故事、童话、诗歌、少年科学等文章,其中一篇是介绍解放区情况的儿童小说《北极星》。在香港期间,参加文委在香港进行的影评写作。同组写作的有周钢鸣、黄宁婴、黄谷柳、黄庆云等。文章主要发表在《华商报》、《大公报》、《文汇报》副刊。
1949年春,吕志澄与黄若天、周作煦等在中共华南分局统战部负责人谭天度、罗理实(李实)的领导下,组建了中共外围组织“高要新青年协会”(后改称“西江新青年协会”),并出版《新高要》(后改称《新西江》),同时,还进行对一些国民党军队和驻守高要的地方团队的策反活动。此外,还秘密把五星红旗的图案派人带回肇庆,使解放军进入肇庆时,在县立中学升起了第一面五星红旗。
1950年吕志澄回到广州,在广州市人民政府新闻出版处任编审、编辑。还撰写了报告文学《木船打败敌舰解放海南岛》在《广州日报》发表。另外,还出版了儿童故事集《走向进步的孩子》、《爱国少年复仇记》,对儿童很有教育作用。1952年调到广东人民文艺出版社任编辑,写作出版了《三元里抗英团》、《大力士》、《魔术师》等少年文艺丛书。
吕志澄从事创作50多年,写作范围颇广。他曾用的笔名有:一青、古濂浦、士登、宝提、李沁、亨亨、方里、雷向明……等10多个。解放后多次出席广东省文学艺术界代表大会,曾受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署、中国出版工作协会颁发的荣誉证书,荣获“人民作家”的称号。由中山大学副教授陈衡等主编,中山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广东当代作家传略》一书就曾刊载了吕志澄的生平事略。
吕志澄离休之后,仍在广东作家协会少年文艺报社任编委,为报社组织和撰写稿件,并为北京出版社《延安文艺丛书》提供在延安抗大学习时期撰写发表的文章和在抗大的生活照片。另外,还为《高要文史》、《端州文史》撰写文史资料。
日,吕志澄在广州去世,终年76岁。
吕志澄一生为人刚直,光明磊落,待人宽恕为怀,对已严而勤奋。他生前友好、作家黄庆云送的挽联,就对吕的一生作了高度的概括。挽联如下:
五十年刎颈相交敬君才感君谊怜君多难;
一辈子光明磊落待人恕诲人勤使人不忘。
原载:《高要文史》第9辑
作者:梁敬仪
自学成才能译十四种外文的何国良
何国良在1916年1月出生于高要县肇庆镇沙街的一个贫苦工人家庭。他出生不久,父亲便去世了,当时母亲只有19岁,真是孤苦伶仃。这位勤劳、坚毅的母亲,为了哺育孩子,到处奔波,打短工,做佣人,尝够了人间的艰辛。&&&&&&&&&&&&&&&&&&&&&&&&&&&&&&&&&&&&&&&&&&&&&&&&&&&&&&&&&&&&&&&&&&&&
1927年,何香凝在广州办了一间纪念先夫的仲恺农工学校,何的母亲有机会在该校蚕桑班学习,历时一年多,由于成绩优良,被留校担任技术员,就靠母亲的工资,何国良于1923年1月进高要一区第四小学校读书,1927年1月转到区立一小读至毕业。同年9月又进高要县立中学读初中,至1933年6月毕业。同年9月,他考进广州市立师范学校,三年后毕业离校。
1936秋,他考入省邮政局工作。他的日常工作是拣信。下班后,同事们各自散去了,他却刻苦学习英语。为了节省吃饭的时间,他到附近买两个面包,坐在邮件分拣间的角落里,一边啃面包,一边啃英语书本。到晚上人们熟睡了,他还在微弱的灯光下念英语词汇。后来又学习法文。
当时,翻译人才非常缺乏,全局只有何国良一人能翻译两种文字,因此,领导对他十分重视。他为自己能有这样一个发挥专长的机会而无比兴奋,依然像学英文、法文一样,不知疲倦地工作,领导上贯彻按劳分配政策,照顾他的工作特殊性,决定加发占工资总额百分之十的外文翻译津贴,这使他异常感动。随着与社会主义国家交往的增加,用俄文书写的信件不少,很需要俄文翻译。何国良又自觉地挑起学习俄文的担子。他从收音机学会了一些俄语知识后,就边学边译。白天上班时,依靠俄汉辞典翻译信件,夜间等人们熟睡以后,他还孜孜不倦地学习俄语。就这样,何国良掌握的外文,由2种增加到3种。
他的外文专长,被热带作物科学研究部门发现并引起重视。1957年7月。他被调到华南热带作物研究所。不久,这个所从广州迁到海南岛,扩建为华南热带作物研究院和华南热带作物学院,合设一个图书馆,何国良负责管理图书兼翻译外文资料。直到1973年5月,华南热带作物所搬迁到湛江市,何国良随所转移,任图书情报室翻译员。1979年4月调到中山大学图书馆,直到1986年5月逝世止,他除了管理好图书以外,把时间、精力用在学习、钻研翻译外文上,30年间他自强不息,奋进不止。掌握的外文语种增到14种,除了英、法、俄、日、德、西班牙等国际主要语种之外,还能笔译荷、捷、波、葡、意、越、瑞典、印尼等国文字。此外,还从事世界语活动,与日本的世界语活动家、福冈市动植物园负责人森真吾保持联系,能笔译世界语。
他翻译的内容,除了长时期专注于热带作物范畴的各个专业以外,还涉及工农业、仪器设备、医药、潜水、科技工具书、图书馆学、情报学等门类,为科研和生产提供文献和参考资料的译文,在专业刊物上发表译文,编译重点的科技专书。先后译出《潜水学》、参与译出由科学出版社出版的《美国科技百科全书》的农业部分、《世界科学家人名辞典》等大型工具书。他经手译、校、编的译文总数一时难以统计,就1978年3月统计,关于热带作物和其他门类的科技情报资料的译文已有70多万字,其中经他编集为《国外橡胶加工资料汇集编》有22万字,加上以后七、八年间的译作,最少也有150万字。
何国良一生俭朴,穿着极不讲究,但事迹却不平凡。日,周恩来总理到华南热带作物研究所视察,当时的院负责人、后来任农牧渔业部长的何康向周总理介绍了何国良的情况,周总理同何国良亲切地握手,赞许地说:“了不起,了不起!”周总理问他是哪里人,他回答说:“高要人。”周总理勉励他:“好好地干下去!”。周总理的赞许和鼓励,使他更加奋发向上。1978年2月,何国良被评为全国科学大会先进工作者,并光荣地出席了全国科学大会,第二年又被评为广东省科学大会先进工作者,同年还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他在中山大学图书馆任副研究员的几年中,工作、居住、福利等方面和条件比过去好得多了,他的心境是愉快的。在一次广州市师范校友聚会时,他和苏增慰先生(新兴县佛协主席、何国良的同窗好友)的诗写了一首《和慰兄呈胡师七绝》“丹青妙手百战身,为画寒梅来报春;定知离离原上草,一年一度又萌新。”表达了他愿在有生之年多作奉献的心迹。1985年3月间,苏老先生去看望他时,他又回赠一首《喜增慰兄见临探望即呈指示》五言绝句:“晚年无大病,喜见故人归,余生斗争后,惟愿多读书”。他念念不忘的仍然是多读书。
1986年5月,何国良终因久病治疗无效,与世长辞了。他有着闪光的一生,他虽然不在了,但他不平凡的事迹依然天长地久传诵于人间。
原载:《高要文史》第7辑
政协文史办供稿
怀念黄永强同志
黄永强同志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1922年出生于肇庆蟹栏街,1958年逝世,年仅36岁,英年早逝,令人痛惜。
黄永强出身于中等人家,父亲曾是政界人士,也当过中医,早殁(于1937年病逝)。家庭经济从此落入困境,家中有母亲、弟、妹等九人,靠母亲织席、打零工维持生计。永强同志几经艰辛,才毕业于肇庆中学。由于生活所迫,于1947年到香港明德小学任教,在香港结识了许多进步人士和共产党人,懂得了革命道理,参加革命工作。1948年8月,中共香港分局派他回肇庆建立党的交通情报站,担任站长。&&&
解放前夕,肇庆交通情报站的工作是十分艰巨的。当时肇庆是国民党反动势力十分猖狂的地方,情报站既配合支持“要南”游击队的革命斗争需要,又在肇庆做国民党军政方面人士的策反工作,斗争是复杂的,任务是艰巨的,环境是恶劣的,要有无私无畏的革命精神和善于斗争的策略,掌握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方法。他利用叔辈黄航普、黄求实与国民党军政界人士有往来的关系做掩护,从中对这些人士晓以大义,进行教育和分化、瓦解工作,使之转变为有利于革命事业的因素。
黄永强同志当时以《大光报》记者身份(当时报社记者被称之为“无冕皇帝”),出入于国民党的军政机关搜集情报,通过交通站向我方传递信息。他讲究策略,多方面保护革命同志的安全,做出可贵的贡献。黄永强同志在当时反动势力十分嚣张的环境里,利用各种有利于革命的条件,周旋于国民党人士、绅士、爱国者之间,表现出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无私无畏的革命精神。
月间,我人民解放军节节胜利,指日解放肇庆。黄永强同志利用他的有利条件,向伍觉铿、谢拼、梁兆松等老师做宣传发动工作,并在肇庆宝月台的高要县中校园内升起第一面五星红旗(这面旗式样是梁兆松老师从黄永强手中取得并由伍觉铿等人制作的)。解放前夕,黄永强及时召集工商界人士如李启东、梁君玉和当地士绅梁孝郁等开会,组织他们协助解放军稳定肇庆社会秩序,并责成原高要县警察局长冯泽辛维持地方治安,为解放军顺利解放肇庆奠定基础。解放后他担任高要县工商科科长,后任高要县人民政府秘书长,负责接管高要县商会,并组建了高要县工商业联合筹委会,期间为团结、引导工商业界人士做了大量工作。下乡搞土改以认真负责精神,教育工作队队员,亦有很好的评价。
黄永强同志较为短暂的一生为革命所做的工作令人不忘,他是一位无私无畏的革命者。
原载:《高要文史》第11辑
作者:黄升平
民国时期的高要将军
根据民国《高要县志》和《中国国民党九千将领》记载,民国时期高要县有将军28人,其中上将1人,中将6人,少将21人。现列表介绍如下:
古端乡西门
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毕业
北桂乡十八社
广东陆军速成学校毕业
三堡乡白银根村
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毕业
古端乡西门
黄铺陆军军官学校第一期毕业
广利乡长利村
国立中山大学毕业
禄镇乡北根村
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毕业
古端乡二十四社
黄埔军官学校毕业
北桂乡十八社
黄埔陆军军官学校毕业
北桂乡十八社
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毕业
均宁乡竹山村
广州法政专门学校毕业
古端乡西门
广东空军学校、南京陆军
东社乡八社
国立广东大学毕业
东社乡十四社
广东无线电专门学校毕业
古端乡三十三社
北京警官高等学校毕业
桂院乡水坑村
国立中山大学毕业
大湾乡崇礼村
国立广东大学毕业
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毕业
禄步乡马房地
广东公立法政专门学校毕业
均宁乡马安村
日本士官学校、英国参谋大学毕业
北桂乡十八社
广东公立法政专门学校毕业
大湾乡西坑村
广东公立法政专门学校毕业
桂湘乡水松根村
广东公立法政专门学校、司法部高级研究班毕业
西堡乡富金村
国立中山大学毕业
东社乡蟹栏街
广东北伐军陆军军官讲所毕业
东社乡十四社
广东军事政治学校毕业
人和乡莲塘村
广东警监学校毕业
人和乡莲塘村
白安乡坑尾村
广东公立法政学校毕业
附注:(1)古端乡、北桂乡、东社乡、桂湘乡今属端州区。
(2)广利乡、桂院乡、人和乡今属鼎湖区。
(3)三堡乡今属白诸镇;禄镇乡今属禄步镇;均宁乡、白安乡今属白 土镇;西堡乡今属蚬岗镇;大湾乡今属大湾镇。
&&&&&&&&&& 原载:《高要文史》第12辑
&& 高要市政协文史办
民国时期高要县历任县长
初称县长。二年二月八日奉令改称知事。七月兼警察事务所所长
兼警察事务所长
同上(复任)
至12月21日
至11月29日
兼警察事务所所长
民选执委,以后改称县长
当月省政府委派赵景到任,以城闭不能接任,另刻木印执行职权。5月19日上午城破,赵乃入城视事。而原任张绳祖则于城闭时不知去向。同时,省政府又委任严博球,严随军在肇庆,即于城破日下午接任。
兼公路局局长
至12月23日
至12月23日
同上(复任)
兼公路局长
廖寿坤去职,由 国民党部县事会、县教育会、肇庆市商会、第一区事会等机关组成高要县各界临时维持治安会联请覃元超于26日复任
至12月16日
兼公路局长
同上(复任)
同上(复任)
第三区行政督察专员兼任
&&&&&&&&&&&&&&&&&&&&&&&&&& 原载:《高要文史》第2辑
黄埔军校高要籍生员名单
在国民党任军政职
最高任职情况
1910年黄埔陆军小学
上将司令长官
黄埔二期步科
62军中将副军长兼151师师长
保定军校步科
六步洞头村
四分校九期步科
四分校军官补训班
四分校十三期步科
四分校十五期步科
四分校十五期步科
团长师参谋主任
白土久留村
四分校十五期步科
营长师参谋主任
四分校十四期步科
四分校十四期步科
南宁分校步科
六步罗建村
肇庆黄塘路
四分校十六步科
四分校十六期步科
肇庆下黄岗
四分校十六期步科
四分校十六期步科
肇庆水师营
四分校十六期步科
四分校十六期步科
肇庆鼎湖罗隐
四分校十六期步科
四分校十六期步科
高要活道云美村
四分校十六期步科
四分校十六期步科
陆大参谋班
二分校十四期通讯
军师司令部电台长
六步岗头村
四分校十三期步科
四分校十七期步科
四分校十六期步科
&&&&&&&&&&&&&&&&&&&&&&&&& 原载:《高要文史》第14辑
&&&&&&&&&&&&&&&&&&&&&&&&& 作者:苏广基
民国期间高要县籍留学生情况简析
民国期间,高要县稍有经济能力的人对其子女的教育培养是重视的。他们供子女读书,是以所谓“为国育才,授职任官,学历是准,原学以致用,亦学优则仕”为宗旨。所以,读大学的人不少,到外国留学的也相当多。椐根有关档案记载,从1912年至1947年,高要县籍的大学毕业生共有410多人。其中往外国留学的大学生就有42人,约占大学生中的十分之一强。现将民国时期高要县籍到外国留学的大学生的姓名、籍贯与留学简况分述于下,供史学研究者参考。
何年在何国留学毕业
(吴桂丹子)
桂院乡水坑村
1914德国柏林大学工科毕业、工程师
(吴桂丹子)
桂院乡水坑村
1926年比利时国维尔艺术专门学校机械电器工程科毕业,工程师
桂院乡水坑村
1935年英国伦敦大学科学硕士,德国汉堡研究员
桂院乡水坑村
1933年美国密西根大学哲学博士
桂院乡水坑村
1934年美国哈佛大学经济科毕业、芝加哥大学研究员
(吴大猷妻)
1933年美国密西根大学工程科毕业、工学士
头溪乡中心村
1929年日本神户法学院法科毕业、法学士
西堡乡富佛村
东京日本大学法科毕业生
头溪乡砚洲南股
1912民国元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哲学系毕业、博士(前清进士、曾任北京孔教教会会长)
头溪沙浦西股
留学外国工科毕业生
泰和乡良江村
1914年日本明治大学政治科毕业
泰和乡上练虼
1932年美国芝加哥大学经济科毕业、硕士
金清乡蟠龙村
英国剑桥大学法科毕业、学士
泰和乡河江村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铁路工程科毕业、硕士
泰和乡河江村
1912年日本东京大学医科毕业、医学士
泰和乡会冈村
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法科博士
广利乡长利村
1913年法国巴黎大学经济科毕业、硕士
泰和乡河江村
1924年法国里昂大学理科毕业、硕士
西南乡荔枝村
1930年日本明治大学政治科毕业生
莲坊乡莲塘村
日本明治大学毕业生
银江乡i底村
1931年美国檀香山大学农科毕业、农学士
[] [] [] [] [] [] [] [] [] 
建议使用 分辨率IE6.0或更高版本浏览器浏览本站 备案序号: 您是第
个访问者     Copyright &2008 by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高要市委员会 技术支持: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姚颖悟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