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来参加20152015广安武胜县万隆镇会议了吗

双语:习主席参加万隆会议60周年纪念活动_新浪教育_新浪网
双语:习主席参加万隆会议60周年纪念活动
  4月21日晚,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抵达印度尼西亚首都雅加达,应印度尼西亚共和国总统佐科邀请出席亚非领导人会议和万隆会议60周年纪念活动。
1955年总理周恩来印尼发表演讲
  习主席参加“万隆会议”60周年纪念活动
  A file photo shows China's then Premier Zhou Enlai delivers a speech at the first Bandung Conference in Bandung, Indonesia in 1955.
  请看《中国日报》的报道:
  Chinese President Xi Jinping arrived in Indonesia late Tuesday for an Asian-African summit and commemorative activities for Bandung Conference。
  周二晚,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抵达印度尼西亚,将出席亚非领导人会议和万隆会议纪念活动。
  万隆会议(Bandung Conference),又称第一次亚非会议(the first Asian-African Conference),是至24日在印度尼西亚万隆召开的第一次在没有殖民国家参加的情况下讨论亚非事务的大型国际会议。主要目的是促进亚非国家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promote Afro-Asian economic and cultural cooperation),并共同抵制美国与苏联的殖民主义和新殖民主义活动(oppose colonialism or neocolonialism)。
  60年前,29个国家摆脱西方殖民统治(extricated themselves from Western colonial rule)聚集在印度尼西亚万隆,高举“团结、友谊、合作”的旗帜(under the banner of "solidarity, friendship and cooperation"),在求同存异(seek common ground by shelving differences)的精神下,商讨了世界秩序的重建(the reconstruction of world order)以及与前殖民国家的关系(the relationships with former colonial powers)等议题。
  会议提出了处理国际关系的十项原则,强调尊重所有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underline respect for sovereignty and territorial integrity),体现了亚非人民为反帝反殖、争取民族独立、维护世界和平而团结合作、共同斗争的思想和愿望,被称之为万隆精神(Bandung Spirit)。这十项原则包括了1954年由中国、印度和缅甸三国共同倡导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Five Principles of Peaceful Coexistence)的主要内容,被认为是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准则,成为国际上公认的处理国家关系的基础。
  万隆会议最终导致了1961年不结盟运动(the Non-Aligned Movement)的兴起。今年以“加强南南合作,促进世界和平繁荣”(Strengthening South-South Cooperation to Promote World Peace and Prosperity)为主题的亚非领导人会议和万隆会议60周年纪念活动系列会议19日在雅加达开幕,亚非战略伙伴关系(Asian-African Strategic Partnership,NAASP)将更加具体化,万隆精神将有新发展。
(中国日报网英语点津 刘秀红)
文章关键词:
&&|&&&&|&&&&|&&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顶部 “”,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请用微博账号,推荐效果更好!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周恩来参加万隆会议备受阻挠&曾遭遇政治谋杀事件--湖北频道--人民网
周恩来参加万隆会议备受阻挠&曾遭遇政治谋杀事件
&&&&来源:&&&&&
  图为周恩来在会上发言
  今年是著名的万隆会议召开60周年。据中国驻印尼大使介绍,习近平主席近期将访问印尼,出席亚非领导人会议和万隆会议60周年纪念活动。亚非各国领导人也将于4月24日在万隆重走60年前亚非领袖的“历史性步行”,纪念、继承与发展万隆精神。
  日,在印度尼西亚万隆举行的亚非会议,对新中国外交有着特殊的意义。当时,为了争取有利于建设的国际和平环境,中国成为万隆会议的积极参与者。周恩来总理兼外长率领中国代表团参加会议,提出并坚持求同存异的方针,为会议的成功举行作出了重要贡献。
  排除万难:中国代表团如期到会
  在世界历史上,万隆会议是第一次由曾遭受帝国主义侵略和奴役的亚洲、非洲国家发起和参加的大型国际性会议。但在当时,与会各国的情况复杂,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和宗教信仰存在差异,而且在一些重大国际问题上的主张也不尽相同。作为刚刚成立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在会议前后的一举一动都受到国际社会关注。参会前夕,中国代表团遇到了种种困难。
  4月11日,中国代表团包租的印度国际航空公司“克什米尔公主号”飞机飞离香港后爆炸坠毁。机上中国代表团工作人员及越南民主共和国代表、中外记者等11名乘客不幸遇难。事后经调查,这是台湾特务机关针对万隆会议,以周恩来为目标制造的一起政治谋杀事件。所幸周恩来由于应邀去仰光与缅甸、印度和埃及总理会晤,而未搭乘这一航班。国民党特务谋害周恩来的阴谋没能得逞。4月13日当晚,代表团成员陈毅副总理接到从北京打来的电话,得知毛泽东和中央领导同志都十分关心周恩来和代表团的安全。然而亚非会议不能延期,促进亚非团结反帝的决心不容动摇,周恩来与陈毅商议再三决定仍按原计划前往。
  “求同存异”:周恩来即席发言振聋发聩
  在大会上,虽然绝大多数国家的代表在发言中表达了对和平友好的诉求,但有的国家代表攻击共产主义,有的则表示了对中国的疑虑。会场的气氛越发紧张。周恩来决定放弃阅读事先准备好的发言稿,而将原稿油印散发,另做了一个补充发言。4月19日下午,周恩来登台讲话,开门见山地指出:“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而不是来吵架的。我们共产党人从不讳言我们相信共产主义和认为社会主义制度是好的。但是,在这个会议上用不着来宣传个人的思想意识和各国的政治制度。”
(责编:李如胜、周雯)
手机读报,精彩随身,移动用户发送到RMRB到,订阅人民日报手机报。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万隆会议60周年 印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