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青蛙从小是怎样树立理想的50字

没有自身文化主体自觉性的无产阶级只有死路一条——纪念江青同志诞辰一百周年
没有自身文化主体自觉性的无产阶级只有死路一条
纪念江青同志诞辰一百周年
今年的三月五日,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士江青同志诞辰一百周年。江青同志出身贫寒,从小受尽封建父权的暴力压迫,母亲背着江青离家出走给地主作佣人维持生计。一九三三年二月,十九岁的江青同志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一九三七年八月,江青同志奔赴革命圣地延安,翌年十一月十九日江青同志和毛主席结为革命夫妻。一九六六年五月十三日江青同志被任命为中央文革领导小组副组长,站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前沿和资产阶级作斗争。一九七六年十月六日,资产阶级发动武装政变,江青同志被铺入狱,一九八一年一月二十五日江青同志被判死刑缓刑两年执行。一九九一年五月十三日,江青同志留下绝笔,「主席,我爱你!您的学生和战士来看您来了」。
江青同志的一生是为无产阶级解放事业奋斗的一生,文革和文革前后的历史是江青同志革命生涯的光辉顶点,江青同志为建立无产阶级文化主体自觉性做出了杰出贡献。江青同志的伟大功绩来自于她鲜明的无产阶级立场,来自于她高度敏锐的政治头脑,来自于她杰出的文化艺术修养,来自于她高水平的马列毛主义,来自于她和毛主席三十八年共同生活的革命历程。继承江青同志遗志,论述无产阶级文化主体自觉性和无产阶级解放事业的内在关系,也许是今天纪念江青同志诞辰一百周年的最好方式之一。
这篇文章是去年四月十六日的旧稿,这次在原稿基础上做了修改和进一步发挥。文章分为六个部分:一对于文革的立场是划分阶级的尺度;二毛主席和周总理是否为一体?;三
在实践中成为马列毛主义者;四没有自身文化主体自觉性的阶级只有死路一条;五以阶级斗争为纲,纲举目张;六 神话的破产。
& 一 对于文革的立场是划分阶级的尺度
「右而左」博客贴出了研究文革历史的『五洲震荡风雷激』,关心文革的人,尤其是在文革中受到暴力迫害的人及其家属值得一看。文革中自己及家属蒙冤,因不明历史真相归咎于发动文革的毛主席情有可原。但是冤有头债有主,今天面对被主流抽象化的文革被有良知的人具体化现实化,却依旧以「宜粗不宜细」的「不争论」继续抽象化文革,凡文革中的打砸抢杀暴力现象都归咎于文革自身,进而厌恶毛主席、否定毛主席、丑化毛主席,这只能说是阶级立场问题。
文革中受到暴力冲击的「黑五类」及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即使他们现在清楚当年整他们的人是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但是他们的阶级属性决定了他们在特色时代宁愿和走资派结盟诬陷文革泼污毛主席也不会正视历史,今天他们明白当年是自家人整了自家人,没有当年的皮肉精神之苦哪有今天的人上人。并不是所有「黑五类」都在反毛主席反文革反社会主义,出身无法选择,道路可以选择。反动血统论是机械唯物主义,反动血统论是「炫耀自身毛发与肉体的动物学」,反动血统论是机械唯物主义的唯心主义,反动血统论是法西斯主义,文革中的打砸抢杀是反动血统论的法西斯主义的动物哲学。对于拿枪的阶级敌人以「武器的批判」批之,对于拿笔的阶级敌人以「批判的武器」批之。文化的问题只能以文化的方式解决,文化革命只能触及人的灵魂不能伤及人的肉体,文革的目的是拯救人的灵魂非消灭人的肉体,这就是无产阶级专政下的文化大革命。
仅以经济基础划分阶级无法触及人的本质,人既是物质的存在也是精神的存在,物质是划分阶级的基础,精神是划分阶级的尺度,人的精神既反映自身阶级的自然属性,人的精神也可以改变自身阶级的自然属性。一个人虽然不直接占有生产资料,但是满脑子装的是资产阶级普世价值,同时掌握社会生产资料管理权或垄断社会话语权,所言所行为资本专制唱赞歌,这样的人究竟是无产阶级还是资产阶级?阶级斗争既是政治斗争,阶级斗争也是经济斗争,阶级斗争最终是文化斗争,阶级斗争最终决战于文化斗争。一个没有自身文化的阶级是奴隶阶级,一个没有自身文化主体自觉性的阶级是没有灵魂的肉体。丧失了自身文化主体自觉性的无产阶级是没有精神的物的存在,自觉的无产阶级有义务帮助自在的无产阶级成为自在自为的无产阶级。无产阶级要完成从自在到自为的转变,首先就要使抽象的文革具体化现实化,还原文革的历史本来面目,重建无产阶级的文化自信,让毛主席的晚年思想重放光芒。
& 二 毛主席和周总理是否为一体?
毛主席和周总理是否为一体?毛主席和周总理是否貌合神离?这是一个复杂的历史问题,在具体的直接的史料还无法公开的今天,仅凭主观判断难以触及问题本质。但是有些事情是人人可以看得见摸得着的客观实在,凡实在的东西必有内在的本质。事物的存在形式是内外同一,包括人的存在形式也是内外同一。一个人有什么样的内心世界,他就有什么样的外在行为,即便他刻意伪装自己,他的偶然行为还是要表露出他的内心世界。
「据知情人讲」,主席逝世前一年,走资派主动靠近周总理,趁主席身体虚弱欲发动事变要周总理表态,周总理严词拒绝并对走资派说,如果主席是装病你们怎么办?[注一]
如果毛主席先于周总理离去,周总理面对走资派七六年的十月事变将会是什么态度?这个问题犹如关公战秦琼没有现实意义,因而也就没有历史意义。中国有根深蒂固的夫为妻纲的传统观念,作为女性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夫唱妇随、夫贵妻荣,一个女人轻易不会背叛自己丈夫。作为夫人的邓颖超应该比谁都理解周总理内心世界,因此邓颖超的行为可以看做是周总理外在世界的延续,通过观察邓颖超的行为可以间接地理解周总理内心世界。周总理先于毛主席离世,周总理和那个十月事变的关系只是历史可能性,这个历史可能性由邓颖超继续并完成了它的现实性,邓颖超在十月事变后的简历可以认为是完成了历史可能性的现实的客观实在。
邓颖超,一九七八年当选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一九七七年、一九八二年当选为中共第十一、十二届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二书记,一九八三年当选为第六届全国政协主席。在官方纪念邓颖超诞辰一百周年的座谈会上,「中共中央」对于邓颖超的评价是「她积极参与党和国家一系列重大决策的制定,为确立和贯彻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新时期我国对外友好事业作出了巨大努力」。
现在不得不提出疑问,究竟是邓颖超背叛了周总理内心世界?还是邓颖超继承和发展了周总理内心世界?左派要切割周总理和邓颖超的政治关系?还是要承认周总理和邓颖超夫妻一体的政治关系?十月事变后,主席夫人继承主席遗志,在被告席上不顾生命安危和走资派进行了针锋相对的阶级斗争,展现了无产阶级革命战士的铮铮铁骨,在资产阶级专政面前维护了主席尊严,同时也维护了作为主席夫人的自身尊严。走资派当权,主席夫人下地狱,总理夫人官运亨通,这是否反映了主席与总理不同内心世界?在二零一二年风云变幻的三月九日,周秉德以周总理侄女身份在人民网人民电视高调评价温家宝。二零一三年一月八日,江苏淮安举办了周恩来逝世三十七周年纪念活动,反毛主席反文革反社会主义的资产阶级右翼胡耀邦之子胡德平高调参加并敬献花篮。从过去的扬周抑毛,到今天奉周为党内资产阶级合法性的源头,这对于周总理是喜剧还是悲剧?
毛主席和周总理是否为一体?毛主席和周总理是否貌合神离?这个问题也许过于抽象,周总理内心世界可能远比我们的想象复杂得多,这种复杂的内心世界可能来自于不同阶级文化的兼容。不同阶级文化的兼容和否定地继承发展旧阶级文化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前者在新旧阶级关系中处于摇摆状态,后者完全建立了新阶级文化的主体自觉性。毛主席喜读线装书,但是毛主席的旧文化是新文化的否定对象,毛主席的文化因而是具有主体自觉性的无产阶级新文化。无产阶级只有否定旧文化才能建立自身的新文化,无产阶级只有否定旧文化才能建立自身的主体自觉性。这是公有制否定私有制的历史发展的必然性,所有制的否定必然发展为与之相应的文化的否定,文化革命是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必须跨越的历史阶段,社会主义公有制只有同无产阶级文化同一才能形成比较稳固的新的社会形态。文革是为了建立无产阶级自身文化的主体自觉性,文革必然使兼容新旧阶级文化的人处于进退两难的困境,这种困境反映在思想意识与行为方面就是被动地接受文革,在内心世界处于分裂状态之中紧跟文革。这种矛盾心态有可能表现为对于官僚和走资派的同情,使得今天的「文革」余孽们对此依旧保持着感恩之念。这种对于官僚和走资派的同情心和阶级斗争的策略性性质不同,重视阶级斗争策略的毛主席即便让走资派们在承认错误的前提下官复原职,「文革」余孽们至今对于主席充满了阶级仇恨。新旧文化兼容的内心可以使一个人成为连接新旧世界的虹桥,在这座虹桥上无论是左派还是右派都能找到自身的光谱。
文革和改开是两个不同性质的社会实践,对于文革的立场是划分阶级的尺度,对于改开的立场也是划分阶级的尺度,一个人或一个阶级的性质决定于一个人或一个阶级社会实践的内容。
& 三 在实践中成为马列毛主义者
文革中的保皇派和造反派都认为自己代表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判断一个人是否为马列毛主义者,不但看他说了些什么,主要看他具体做了些什么。为了转移文革斗争方向,为了打击一大片保护一小撮,化文斗为武斗,变文革为武革,挑动群众斗群众,这样的当权派即便红旗举得再高,也不是马列毛主义者。如果背诵马列毛典籍就能成为马列毛主义者,那么投机者和形左实右的资产阶级都可以是马列毛主义者,文革中打砸抢杀的血统论者都可以是马列毛主义者,马列毛主义因此失去了存在的现实意义。
在现实中坚守纯而又纯的理论和理想贞操,这是做一个纯粹的人、高尚的人、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有道德的人、有益于人民的人的前提。一个人、一个组织、一个党如果没有纯而又纯的理论和理想贞操,那么他们的实践完全不存在理想的可能性,他们就会成为与理想无缘的机会主义者。作为理想主义者的一个人、一个组织、一个党在现实中开辟理想的可能性,理想由可能性的辩证法实现现实的必然性,从而实现理想与现实同一。理想与现实是同一个世界的两种表现形式,现实是外在的现象,理想是内在的本质,理想与现实是内外同一的同一个东西。这样讲似乎辩证有余唯物不足,留下了一点唯心的尾巴,有必要进一步阐明理想与现实的关系。理想来自现实、超越现实,理想在现实中实现自身的真理性。
不讲辩证法的理想主义者,由于无法打通理想与现实的辩证关系,无法从无限的普遍的理想过渡到有限的特殊的现实,无法让特殊性事物自己证明自身的普遍性真理,他们的实践处处与自己的理想相背离,他们的行为与理想渐行渐远。现实中矛盾无处不在,现实是矛盾的形式,现实中的理想受到客观条件的制约,现实中的行为受到自身条件的限制,现实中的对象存在主次矛盾之分。正视矛盾,解决矛盾,主观与客观统一,是理性理想主义,理性使理想得到现实的形式,使理想得到现实的可能。无视矛盾,拒绝矛盾,以理想直接当做现实,是主观理想主义,主观使理想与现实脱离,使理想成为空洞的幻想。
现实主义者不但轻言自己发展了马列毛主义,轻言自己发现了马列毛主义的局限性,还要切割马列毛的内在逻辑关系。这些现实主义者虽然也讲理想,但是他们的理论或者是唯心主义的东西,或者是经验主义的东西,在他们身上看不到无产阶级文化主体自觉意识,在他们身上或多或少体现了机会主义的东西。马列毛主义的发展是马列毛主义自身的必然逻辑,只有在实践中坚守马列毛主义贞操才会存在发展马列毛主义的可能性。这种发展的可能性不是我们主观意识的功用,也不是直接经验的效用,是我们在实践中坚守马列毛主义的必然结果。
实践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是理想与现实的统一,是马列毛主义生命,实践是无产阶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出发点和归结点。人是实践的主体,相对于人的物质与精神不可分。物质与精神存在于人的实践,脱离实践的物质是机械唯物主义物质,脱离实践的精神是唯心主义精神,实践唯物主义即是辩证唯物主义。实践让我们认识到物质中存在精神,精神中存在物质,物质变精神,精神变物质,实践让我们认识到物质和精神是相互渗透相互贯通的同一个东西,离开实践我们无法认识事物的真理。马克思的流氓无产阶级概念是否推翻了无产阶级客观实在的科学性?马克思在『一八四四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作为对于唯心主义和机械唯物主义的批判指出「它[人或主体——笔者注]的活动是对象性的、自然存在物的活动」[注二]。无产阶级是对象性的、自然存在物,即无产阶级是具有对象的存在物,无产阶级的存在对象是无产,无产是无产阶级存在的自然属性,作为自然存在物的无产阶级的活动是无产阶级的自然属性无产的活动。事物的存在互为对象,无产是无产阶级的存在对象,无产阶级同时也就是无产的存在对象,作为自然属性无产的活动同时也就是作为自然存在物的无产阶级的活动。这里的活动可以理解为实践,在实践中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互为对象、互为规定、互为影响,脱离自然界的社会或精神的「纯粹的活动」是抽象的或「自我意识」的非现实活动,脱离社会和精神的能动性的自然活动是没有人类历史的抽象的非现实活动。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自然属性决定社会属性,同时在一定条件下社会属性支配自然属性,社会属性以支配自然属性的形式反映自然属性的决定性。作为自然存在物的无产者具有被收买为资产阶级政治打手的可能性,但是资产阶级不可能收买整个无产阶级作为自己的政治打手,这是由无产阶级的自然属性决定的,没有自然属性的无产阶级不存在,没有无产阶级的资产阶级也不存在,资产阶级收买流氓无产阶级是为了肯定自己而不是为了否定自己,流氓无产阶级并不能否定无产阶级客观实在的科学性。作为自然存在物的无产阶级的自然属性无产决定了无产阶级受剥削和压迫的经济和政治地位,无产阶级作为能动的主体在社会实践中支配无产的自然属性以公有制形式成为有产者摆脱剥削压迫正是无产的自然属性决定的剥削压迫带来的无产阶级革命。作为自然存在物的无产阶级的自然属性无产是实践中的客观存在,随着无产者作为主体的社会实践无产的客观性被主体支配,主体由无产阶级有可能转变为资产阶级专政的暴力工具,转变为背叛无产阶级的流氓无产阶级。同理,作为自然存在物的资产阶级的自然属性资产也是实践中的客观存在,随着资产阶级作为主体的社会实践资产的客观性被主体支配,主体由资产阶级有可能转变为无产阶级专政的践行者,转变为背叛资产阶级的无产阶级。但是剥削阶级背叛本阶级的既得利益只能是阶级社会的特殊现象,不可能成为普遍现象,人类历史证明社会形态的存在与发展是阶级暴力,阶级暴力是由剥削阶级的自然属性决定的,剥削阶级背叛本阶级的特殊现象也是由剥削阶级的自然属性资本的野蛮本质决定的。判断一个人是否是无产阶级,是否是马列毛主义者,不仅依据一个人的物质存在形式和精神存在形式,更要依据由物质存在形式和精神存在形式相互渗透相互贯通的社会实践,马列毛主义者在物质存在形式和精神存在形式相互渗透相互贯通的社会实践中建立无产阶级主体自觉意识。
毛主席发展了马列主义,是因为毛主席的马列主义是实践的理念,在实践的不同历史阶段毛主席的马列主义形式处于变化发展之中,但是形式无论怎么变马列主义灵魂不变,无产阶级主体自觉意识不变。毛主席既在理想中坚守马列主义贞操,又在现实中正视矛盾分析矛盾解决矛盾,团结绝大多数政治力量反对极少数反动势力。政治既是斗争,政治又是妥协,斗争是为了理想,妥协是为了解决矛盾。毛主席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思想包含对于民族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的妥协,但是妥协之中有斗争,妥协之中坚持无产阶级领导,妥协之中坚持无产阶级文化主体自觉性。毛主席的新民主主义论和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闪耀着无产阶级文化主体自觉意识,预示着社会主义革命和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历史必然性。毛主席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思想存在着社会主义革命的可能性,存在着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可能性,在继续革命的可能性之中贯穿着马克思主义关于和旧的所有制与旧的观念决裂的无产阶级文化主体自觉意识。在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中,蕴含着尚未充分发展的社会主义革命和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可能性,可能性的辩证法决定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完成即是建立公有制的社会主义革命的开始,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建立即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开始,毛主席领导中国人民冲破内外反动保守势力的阻挠破坏,使新民主主义革命蕴含的继续革命的可能性转变为劳动群众当家做主的现实性。这种继续革命从可能性到现实性的转化,离不开无产阶级文化主体自觉意识,无产阶级自身文化的主体自觉性无论在任何历史发展阶段都是马列毛派的思想贞操。
今天,自称「毛派共产党人」的左翼在理想和现实中没有树立无产阶级文化主体自觉性,他们以改良主义替代社会主义,以「大众民主」替代无产阶级专政,他们切割方法论和目的论内在统一的逻辑以马列毛的方法论替代马列毛的阶级魂,在他们的思想意识中没有继续革命的可能性。他们迷信枪杆子,轻视笔杆子,他们迷信天子,轻视俗子,他们紧跟天朝做「中国梦」,轻视草莽的梁山梦。所以他们只能举起特色文化抽象的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旗帜,其思想危害性可以使部分劳动群众丧失区别马列毛主义和特色文化的自觉意识,可以使部分劳动群众丧失自身文化的主体自觉性,可以使部分劳动群众以物的存在形式继续成为资产阶级的奴隶。
马列毛派不可能是纯而又纯的马列毛主义,每一个人不可能是马列毛的现实化身,马列毛派内部的思想分歧客观存在。我们不好把一个人看死,人是活的,思想是变的。哪怕是纯粹的右派,只要他们确实是理想主义者,也可以是我们争取团结的对象。但是如果我们自身没有建立无产阶级文化主体自觉性,自己可能反倒被右派争取过去。左派内部的批评和自我批评是必要的,批评是为了团结,批评是为了进步,批评是为了建立无产阶级文化主体自觉意识,厌恶批评封杀批评决不是马列毛主义。对于敌人只有斗争,我们的斗争对象尽量针对极少数,无产阶级专政是不同历史阶段的绝大多数对于极少数的专政,因此不同历史阶段的不同统一战线是无产阶级专政内在的必然要求。如果无视不同历史阶段的现实,我们的斗争对象不断扩大,甚至发展为少数人对于多数人的斗争,只能说明在实践中我们自身离马列毛主义越来越远了,理想与现实越来越远了。马列毛主义者只能在群众运动中提高群众运动水平,在群众运动中提高群众和自身的思想觉悟,在群众运动中建立无产阶级文化主体自觉意识。
文革中的工人阶级分裂为维稳派和革命派,改开中的左派分裂为爱国派和革命派,改开中的左派正在重蹈文革中的工人阶级曾经走过的历史经验教训。这是左派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必然要发生的矛盾,也是必然要克服的矛盾。克服矛盾的关键在于树立无产阶级文化主体自觉性,弄清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的阶级性,弄清阶级、民族和国家的辩证关系,弄清无产阶级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辩证关系,在实践中成为马列毛主义者。资产阶级文化是唯心论,机械唯物主义实质也是唯心论,脱离实践的唯心论和机械唯物论都不能作为建立无产阶级自身文化主体自觉性的思想方法论。无产阶级文化主体自觉性不是纯粹的主观意志,也不是客观的经验意识,它是客观世界自身发展的必然逻辑,客观世界自身发展的必然性通过实践反映到无产阶级的主观世界,进而形成改造客观世界的无产阶级意志。无产阶级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中主观与客观同一,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中建立无产阶级文化主体自觉意识,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中克服左派内部矛盾,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中成为马列毛主义者。
& 四 没有自身文化主体自觉性的无产阶级阶级只有死路一条
有些人论及文革失败的原因,联系到由工人阶级自身分裂出去的保皇派和造反派,认为文革失败的原因是工人阶级成为了体制内的既得利益者,这是一部分工人在文革中跟随走资派成为保皇派的经济基础,因此认为文革的失败是必然的。旧中国劳动阶级处于被剥削被压迫的体制外,新中国工人阶级成为了体制内的「既得利益者」,这是社会的进步,是社会主义革命劳动群众当家做主的必然要求。新中国农民并没有被排斥在体制外,经过土改和社会主义改造,自生自灭的体制外农民组织起来了,成立了人民公社社会组织。有了这样的农民社会组织,通过大力发展社队集体经济,农民的「既得利益」将会不断壮大,进而不断缩小城乡差别,最终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为全民经济,实现工农一体化和城乡一体化,今天华西村和南街村农民的「既得利益」证明了工农一体化和城乡一体化决不是幻想。如果认为工人阶级的「既得利益」是文革失败的必然性,那么就可以得出社会主义革命是文革失败的必然性这样的悖论。如果说文革失败了,那是上层建筑领域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力量对比造成的结果,尤其是无产阶级文化和资产阶级文化的力量对比造成的结果,工人阶级分裂为保皇派和造反派是因为工人阶级自身文化主体自觉意识的欠缺。这就是说一个阶级即使取得了政治和经济领域的胜利,只要这个阶级在文化领域没有取得决定性胜利,得来的政治和经济果实迟早被对立阶级吞噬掉。这一历史辩证法党内只有毛主席首先觉悟到了,因此毛主席以七十三岁高龄不顾粉身碎骨发动了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毛主席以文革告诫后人,无产阶级在夺取政权建立公有制经济之后,必须继续革命取得无产阶级文化革命的胜利,实现经济与文化的统一,实现物质与精神的统一。真理与谬误同在,真理与谬误相映,真理在谬误中证明自身的真理性。改革开放从反面证明了主席晚年思想的真理性,改革开放是认识主席思想的必经历史阶段,工人阶级只有在改革开放中吃二遍苦受二茬罪才能认清资产阶级就在党内的科学论断,工人阶级自身文化的主体自觉意识只有在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教训中才能得到建立、发展和强化。这就决定了无产阶级文化革命是迂回曲折的发展过程,资产阶级复辟决不是历史的终结,资产阶级复辟是更加成熟、更加完善、更加发展、更加强大的无产阶级专政的新的历史起点。这种复辟和反复辟的曲折发展历程一直持续到资产阶级彻底丧失复辟的可能性和现实的必然性,资产阶级彻底丧失复辟的可能性和现实的必然性之时,即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彻底胜利之时,也是实现共产主义之日。
有网友在『五洲震荡风雷激』跟帖评论说,「马克思说,资产阶级专政必然导致无产阶级专政,那么奴隶主专政导致了奴隶专政没有?地主专政导致了农民专政没有?都没有吧,奴隶主专政我们似乎不太清楚,拿地主专政说吧,农民革命导致的只是新一轮地主专政,由此可以推导出无产阶级革命也只会导致新一轮资产阶级专政。再根据矛盾对立统一的原理,矛盾双方是互相依存,互相转换的,由此可见马克思关于无产阶级的学说出了大问题,我们完全可以这样质疑」。
这是社会主义革命必然是资本主义革命,无产阶级专政必然是资产阶级专政的历史唯心论。这个唯心论背离了历史唯物主义,背离了人类社会自身发展规律。辩证法不能离开历史唯物主义,离开了历史唯物主义的辩证法很容易得出无产阶级专政必然导致资产阶级专政的庸俗逻辑。
奴隶主专政没有导致奴隶专政,这是由奴隶社会的历史条件决定的,奴隶阶级没有自身文化,奴隶阶级没有自身主体自觉意识,奴隶的意识是奴隶主的意识,古罗马奴隶出身的哲学家爱比克泰德的思想得到了古罗马皇帝马克&奥勒留的追崇。尽管有奴隶起义,然而那是自发的反抗斗争,奴隶阶级需要建立什么样的新社会没有明确目的。所以奴隶不会有自身文化,一个没有自身文化主体自觉性的阶级无法对于另一个阶级实施阶级专政,对于奴隶主实施阶级专政的历史任务落在了新兴的地主阶级身上。新兴的地主阶级有自身文化,地主阶级有自身文化主体自觉意识,地主阶级自身文化主体自觉意识建立在土地私有制,地主阶级有符合自身利益的明确的政治蓝图,地主阶级有能力对于奴隶主阶级实施阶级专政。奴隶主阶级被地主阶级打垮后,地主阶级转而对于农民阶级实施阶级专政。地主阶级对于农民阶级的专政并没有转化为农民阶级对于地主阶级的专政,这是因为农民阶级没有自身文化主体自觉意识,农民阶级文化依附于地主阶级文化,封建社会的主流文化是地主阶级文化,农民起义即便取得成功不是被地主阶级利用就是重复谁打江山由谁坐江山的历史轮回,对于地主阶级实施阶级专政的历史任务只能落在了新兴的资产阶级肩上。新兴的资产阶级有不同于地主阶级的自身文化,资产阶级有自身文化主体自觉意识,资产阶级自身文化主体自觉意识建立在自由资本的经济基础之上,文艺复兴反抗神权专制,启蒙运动动摇了君权专制,资产阶级有明确的政治目的,资产阶级有能力对于地主阶级实施阶级专政。资产阶级打倒了地主阶级,资产阶级转而对于无产阶级实施阶级专政
无产阶级有别于奴隶阶级和农民阶级,自马克思主义诞生以来,无产阶级总结阶级斗争的历史经验,形成了有别于以往历史任何统治阶级文化的自身文化,无产阶级由自在的阶级成为了自在自为的具有主体自觉意识的革命阶级。这就决定了无产阶级以埋葬资本主义为自身历史使命,决定了无产阶级对于资产阶级实施阶级专政的历史必然性。农民、农奴、奴隶阶级在无产阶级领导下一旦接受马列毛主义,农民、农奴、奴隶自身也会成为对于奴隶主阶级、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实施阶级专政的自为的阶级,这是由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证明的历史真理。「无产阶级革命也只会导致新一轮资产阶级专政」的观点是脱离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唯心主义辩证法,对立统一是「作为推动原则和创造原则的否定性的辩证法」,对立统一是从一个旧的现实发展为一个新的现实,而不是在旧的现实内部矛盾双方无止境的机械的相互否定和相互转化,一个符合生产力和社会发展的新文化必然创造新的现实,一个符合生产力和社会发展的无产阶级文化主体自觉意识必然创造新的历史。
无产阶级是以马列毛主义武装起来的自在自为的阶级,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虽然存在复辟与反复辟的阶级斗争,但是最终的历史必然是无产阶级对于资产阶级的全面专政,而无产阶级对于资产阶级的全面专政最终实现的前提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彻底胜利。当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取得彻底胜利的时候,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文化将被全人类批倒批臭,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文化如同奴隶主阶级和奴隶主阶级文化一样成为历史垃圾。当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取得彻底胜利的时候,就像现在的人类社会再复辟也复辟不到奴隶社会那样,人类社会无论怎么倒退也倒退不到资本主义社会。
五 以阶级斗争为纲,纲举目张。
一个事物作为主体的存在是以否定对方的存在获得自身存在的自觉性。奴隶阶级、农奴阶级、农民阶级作为客体的存在它们没有自身主体意识,它们有反抗意识,但是它们反抗的目的是为了成为它们反抗的对象,它们以它们反抗的对象的意识否定自身的存在,没有主体自觉意识的反抗无法改变自身命运。主体是否定的自身同一,主体意识是否定意识,主体意识在对象那里能看到自身的肯定形式,而客体意识在对象那里只能看到自身的否定形式。主体的否定不是取代对方的主导地位继而维护既有现实,而是否定对方存在的合理合法性并建立新的现实,因而这种否定是对于主体自身的肯定,是以否定对方达到肯定自身的自在自为。无产阶级作为自在自为的主体,是以否定资产阶级获得自身存在的主体自觉意识。无产阶级的主体自觉意识是否定资产阶级独占生产资料的私有制,是否定维护资本主义私有制的资产阶级文化,是否定资产阶级存在的合理合法性。资产阶级文化的核心价值观是资本产生利润,土地产生地租,劳动力产生工资,所以资产阶级文化用一句话可以概括为剥削有理压迫无罪,被资产阶级文化洗脑抱着发家致富的中国梦以工资为生计以利润和地租为目标的无产阶级只能是资产阶级的奴隶。奴隶之所以是奴隶,是因为奴隶的「我」是奴隶的主子,没有主体意识的奴隶不会当家做主。主体意味着否定,否定意味着革命,作为具有主体自觉意识的无产阶级为了肯定自身的存在,它必然要推翻剥削阶级政权,剥夺剥夺者独占的生产资料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并在文化上确证造反有理革命无罪的主体自觉意识。造反有理革命无罪的无产阶级主体自觉意识不是无产阶级的主观偏见,造反有理革命无罪的科学性已经由马克思的资本论证明。所谓的利润、地租和工资是由工人劳动创造,资产阶级之所以能剥削劳动者获取利润和地租是因为资产阶级独占资本和土地,而资本和土地的价值不是天赋的权利是劳动群众的创造物,因此剥夺剥夺者的一切天然合理合法。无产阶级可以一鼓作气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但是建立适应公有制的新文化却是长期的历史任务,在社会主义革命的历史阶段上层建筑领域依然存在着强大的旧思想旧文化,无产阶级如果丧失了自身存在的主体自觉意识,那么无产阶级作为客体必然成为被旧思想旧文化否定的复辟对象。无产阶级作为主体的存在,只有在思想文化领域发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通过否定资产阶级和一切旧阶级的旧思想旧文化建立无产阶级自身的新思想新文化,树立无产阶级文化主体自觉性,才能成为自在自为的阶级。文化革命是无产阶级的继续革命,文化革命是否定的主体意识,只有文化革命无产阶级才能作为主体的存在否定资产阶级从而最终肯定自身的存在。主体意识不是别的,主体意识即是阶级斗争的意识。文化革命不是别的,文化革命即是文化领域的的阶级斗争。只有阶级斗争,无产阶级才能树立自身文化主体自觉意识,只有阶级斗争,无产阶级才能最终完成文化大革命的历史使命。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完成,意味着资产阶级的灭亡,资产阶级的灭亡意味着无产阶级失去了自身存在的必然性,无产阶级从而失去了自身存在的主体自觉意识,无产阶级由主体转化为客体的存在,作为客体的无产阶级必将成为新的主体否定的对象,人类进而迈入共产主义社会。在共产主义社会,依然存在事物的矛盾对立,但是这种矛盾对立是自由人联合体内部先进与落后的对立统一,人类作为生命的主体,它是自强不息的新陈代谢。
& 六 神话的破产
一个幽灵,文革的幽灵,在特色世界中游荡。为了对这个幽灵进行神圣的围剿,中外一切旧势力联合起来了。现在是无产阶级向全世界公开反驳关于文革幽灵的神话的时候了。无产阶级要成为具有自身文化主体自觉性的阶级,就必须打破一切旧势力强加在文革身上的幽灵的神话,就必须清除泼在江青身上的一切污垢和罪名,就必须平反所谓的毛泽东晚年错误。特色文化是否定文革的旧势力的复苏,特色文化为了否定文革创造了文革幽灵的神话,创造文革幽灵的神话的过程同时也是反受文革幽灵纠缠的过程。「文革」余孽是文革幽灵的神话,「文革」余孽是创造文革幽灵的神话的一切旧势力的自画像,旧势力以自己的行为正在不断地塑造和完善文革幽灵的神话。改开是另一种形式的文革的继续,改开中的文革内涵更加丰富、意义更加深远,文革只有在改开中才能获得新生,改开是迎来文革新一轮高潮的前夜。
& 江青不朽,文革永垂!
&&&&&&&&&&&&&&&&&&&&&&&&&&&&&&&&&&&&&&&&&
二零一三年二月十日初稿
&&&&&&&&&&&&&&&&&&&&&&&&&&&&&&&&&&&&&&&&
二零一三年四月十六日修订
&&&&&&&&&&&&&&&&&&&&&&&&&&&&&&&&&&&&&&&&二零一四年三月八日再次修订
主题词:主体自觉意识、文革
[注一]秋石客:周恩来是毛主席司令部的重要成员
[注二]马恩全集四十二卷一百六十七页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上海浦东张l 江青春里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