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全诗为何说西北地区

【小题1】(2分)可从诗题“使至塞上”,诗句中“边、居延、汉塞、胡天、大漠、萧关、燕然、属国、都户”等词语(地名、官名)看出这是一首边塞诗。【小题1】(3分)“直”字,表现了打磨孤烟的劲拔、坚毅之美(1分);“圆”字,给人以亲切温暖而又苍茫的感觉(1分)。这两个字不仅准确地描绘了塞外雄奇壮观的自然之景,而且巧妙融入了诗人的孤寂情绪。(1分)(意思对即可)解析:略
请选择年级七年级八年级九年级请输入相应的习题集名称(选填):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三点一测丛书八年级  语文(上)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外公走了,再听不见他亲热喊我的声音,我心里沉甸甸的。我久久伫立在房前,凝视着墙上那张照片:外公正慈爱地朝着我笑。
  他慈祥的笑,勾起了我对童年生活的温馨的回忆。
  一从幼儿园回家,老远便见到外公站在门口。他迎上来笑呵呵地接我,亲我,从口袋里掏出巧克力给我吃。一阵亲热过后,他便照例让我坐在他的身上,教我念唐诗。先是复习旧课,当我背完“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我照例要加上一句“上楼找外公”,他听后又是哈哈大笑。他为此特意用宣纸专门替我写了一张条幅,录完这首诗后,还加上一段话:“爱孙喜诵上诗,毕,自言上楼所为,乃寻翁也。童心粲然,堪记一耳。”为这事儿,小舅还生气哩,说:“我大学毕业了,您还从没给我写过呢!”
  又有一次,幼儿园老师教我们画画。她好灵巧地画出一条鲤鱼,像在水里快活地摆动,真好看。可我分不清字叫写,图叫画,心里直说:“老师‘写’得多像,回去要外公给我‘写’条更大的来!”一进家门,我就吵着要外公“写”鱼。外公二话不说,拿起纸和笔,十分工整地写出一个“鱼”字。我急了,忙说:“您‘写’得不对,再‘写’!”外公也就不厌其烦地写了一个又一个。不大会儿,纸上满是“鱼”字,真成了江城闻名的“全鱼席”了。我当时实在弄不懂,这么有学问的外公,怎么笨得连条鱼都“写”不出来呢?
  望着墙上笑吟吟的外公,往事一件件涌现出来,比当年纸上的“鱼”字更要多得多。我和外公如今是人天远隔,可他那慈爱的微笑,却永存在我的心间。
1.如何理解开头第一段中的加粗字“沉甸甸”一词的含义?
2.大致写出“爱孙喜诵上诗,毕,自言上楼所为,乃寻翁也。童心粲然,堪记一耳”这句话的意思。
3.文中运用的材料有详有略,试举出一个详中有略的事例来。
4.这篇文章表现了什么主题思想?
5.试为这篇文章拟一个标题:________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2013届重庆市万州三中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带解析)
题型:现代文阅读
作家还是梦吗?徐 迅①对于一个作家来说,如果真有沈括那样的一条“梦溪”在心灵流淌,那该能编织出多少神奇美丽的故事?那样的梦,肯定就会有庄周梦蝶版的浪漫,有《牡丹亭》中杜丽娘和柳梦梅那样爱情的绮丽。即便是淳于芬在古槐之下的“南柯一梦”,也会赋予人生以更多的意义——认识到这些是很久以后的事了。其实,作家的梦很少开始就会肩负着这种“意义”的。比如我,那时做的仅仅就是一个想当作家的梦,尽管简单、幼稚,显得虚无缥缈,却有一种扑朔迷离的美好。②我生于六十年代。那时候社会上除了“八个样板戏”和《(金光大道》《艳阳天》《虹南作战史》等几本小说之外。我最早接触的文学名著就是当作批判教材的《水浒传》了。有一年,村里来了几位“知青”,在他们那里我倒是读到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牛虻》……这些书他们回城时嫌重,就一股脑儿丢给了我。记得我读小学时酷爱小人书,也喜欢“打仗”,碰到一位收藏了很多小人书的同学喜爱枪,两者取其重,我咬咬牙就用我的那把“驳壳枪”换来了他的四十本小人书。从此,我就成天陶醉在那小人书里。看了不算,还喜欢写写画画的。有次看电影《渡江侦察记》,我就嫌看了不过瘾,自己动手编起故事来,这就需要自己想象的介入。所幸的是当时我竟专心致志、心无旁骛地将这件事做完。③老师在班上很少讲到文学一一讲的都是课文,中心思想、段落大意、修辞、语法……然而就在我们小学毕业那年。班主任老师不知怎么心血来潮,找到了一本名为《追穷寇》的书,每天放学后在课堂上念上一段。那是一个剿匪的故事,老师的行径类似于一个“说书人”,抑扬顿挫的,念到紧要处就戛然而止,卖个关子,说:“且听下回分解”。这样就把我的胃口吊得高高的,脑海里充满了许多神奇的联想,似乎踏进了一个崭新的境地。到了初中,语文老师似乎也感觉到课文的枯燥无味。上课上得高兴时,就丢开课文,摇头晃脑地教我们一些唐诗宋词,很快,我就被吸入到一个非常美丽的语言世界,被那些陌生而神奇的东西迷住了。于是,我每天跑到老师那里抄上几首,这样积累下来,我就有了自己的《唐诗宋词选》。我煞有介事地装成个线装本,在书的前面画了李白、杜甫、屈原的像作为插图……这本书至今还在,我每每看到它,心里还会产生亲切感。④接着,就到了一个文学创作热情异常高涨的年代。一本书可以成名,一首小诗能成为格言,一篇小说可以引起轰动,社会上、校园里,各种文学社团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各种油印的文学报刊如雪片般漫天飞舞……我订阅了《人民文学》《十月》《青春》《青年作家》等杂志,又弄到了一本《世界文学名著目录》,按图索骥,节衣缩食地去买那些名著,然后又废寝忘食地认真读着……就这样,不停地读读写写,写写读读,我犹如一只被“缪斯”之箭射中的小鹿,懵懵懂懂,不顾一切地跑上了文学这条充满艰辛和痛苦的崎岖小路一一再后来,随着作品不断地在报刊上发表和介绍,当自己又成了一名文学刊物编辑时,我才真切地意识到,我曾经做的竟是一个绵长、幼稚而又艰辛的“作家梦”。⑤时代真的是变了。不要说文学早已经被边缘化,单说现在的纸质媒体、网络写作业已铺天盖地,写作出版成了一个简单而轻而易举的事。这时,我就想问“作家还是梦吗?”——一般说来,人的童年、少年和青年就是一个浪漫而多梦的年华。我不知道现在的少年会不会有一个想当作家的梦,但我分明是有过的,如果说,我那时做的就是这样一个轻狂的文学梦的话,那么现在我也没有感到懊悔。相反,我庆幸自己赶上了那个幸运而真诚的文学年代,使我萌生的所谓“作家梦”不至于在半途中破碎。就是今天,每当我在语言的阅读和表达之中穿行,一种接近和正在接近体验生命的幸福感,还总是那么轻盈地充溢在我的周围,使我备加珍惜和依恋。我知道,这是我的一种真实的人生与艺术的梦在延续一一是梦在呼吸、梦在飞扬。(作者:徐迅选自《散文》2010.11《作家还是梦吗?》有删改)【小题1】阅读全文,归纳“我”的作家梦得以实现的原因。(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题2】根据具体语境,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含义。(4分)(1)我犹如一只被“缪斯”之箭射中的小鹿,懵懵懂懂,不顾一切地跑上了文学这条充满艰辛和痛苦的崎岖小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不要说文学早已经被边缘化,单说现在的纸质媒体、网络写作业已铺天盖地,写作出版成了一个简单而轻而易举的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题3】赏析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4分)&&&&我咬咬牙就用我的那把“驳壳枪”换来了他的四十本小人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题4】理解文中画线句子“每当我在语言的阅读和表达之中穿行,一种接近和正在接近体验生命的幸福感,还总是那么轻盈地充溢在我的周围,使我备加珍惜和依恋”的深刻含义。(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题5】结合全文,说说文章标题“作家还是梦吗?”的作用。(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学年重庆市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
题型:现代文阅读
作家还是梦吗?
①对于一个作家来说,如果真有沈括那样的一条“梦溪”在心灵流淌,那该能编织出多少神奇美丽的故事?那样的梦,肯定就会有庄周梦蝶版的浪漫,有《牡丹亭》中杜丽娘和柳梦梅那样爱情的绮丽。即便是淳于芬在古槐之下的“南柯一梦”,也会赋予人生以更多的意义——认识到这些是很久以后的事了。其实,作家的梦很少开始就会肩负着这种“意义”的。比如我,那时做的仅仅就是一个想当作家的梦,尽管简单、幼稚,显得虚无缥缈,却有一种扑朔迷离的美好。
②我生于六十年代。那时候社会上除了“八个样板戏”和《(金光大道》《艳阳天》《虹南作战史》等几本小说之外。我最早接触的文学名著就是当作批判教材的《水浒传》了。有一年,村里来了几位“知青”,在他们那里我倒是读到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牛虻》……这些书他们回城时嫌重,就一股脑儿丢给了我。记得我读小学时酷爱小人书,也喜欢“打仗”,碰到一位收藏了很多小人书的同学喜爱枪,两者取其重,我咬咬牙就用我的那把“驳壳枪”换来了他的四十本小人书。从此,我就成天陶醉在那小人书里。看了不算,还喜欢写写画画的。有次看电影《渡江侦察记》,我就嫌看了不过瘾,自己动手编起故事来,这就需要自己想象的介入。所幸的是当时我竟专心致志、心无旁骛地将这件事做完。
③老师在班上很少讲到文学一一讲的都是课文,中心思想、段落大意、修辞、语法……然而就在我们小学毕业那年。班主任老师不知怎么心血来潮,找到了一本名为《追穷寇》的书,每天放学后在课堂上念上一段。那是一个剿匪的故事,老师的行径类似于一个“说书人”,抑扬顿挫的,念到紧要处就戛然而止,卖个关子,说:“且听下回分解”。这样就把我的胃口吊得高高的,脑海里充满了许多神奇的联想,似乎踏进了一个崭新的境地。到了初中,语文老师似乎也感觉到课文的枯燥无味。上课上得高兴时,就丢开课文,摇头晃脑地教我们一些唐诗宋词,很快,我就被吸入到一个非常美丽的语言世界,被那些陌生而神奇的东西迷住了。于是,我每天跑到老师那里抄上几首,这样积累下来,我就有了自己的《唐诗宋词选》。我煞有介事地装成个线装本,在书的前面画了李白、杜甫、屈原的像作为插图……这本书至今还在,我每每看到它,心里还会产生亲切感。
④接着,就到了一个文学创作热情异常高涨的年代。一本书可以成名,一首小诗能成为格言,一篇小说可以引起轰动,社会上、校园里,各种文学社团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各种油印的文学报刊如雪片般漫天飞舞……我订阅了《人民文学》《十月》《青春》《青年作家》等杂志,又弄到了一本《世界文学名著目录》,按图索骥,节衣缩食地去买那些名著,然后又废寝忘食地认真读着……就这样,不停地读读写写,写写读读,我犹如一只被“缪斯”之箭射中的小鹿,懵懵懂懂,不顾一切地跑上了文学这条充满艰辛和痛苦的崎岖小路一一再后来,随着作品不断地在报刊上发表和介绍,当自己又成了一名文学刊物编辑时,我才真切地意识到,我曾经做的竟是一个绵长、幼稚而又艰辛的“作家梦”。
⑤时代真的是变了。不要说文学早已经被边缘化,单说现在的纸质媒体、网络写作业已铺天盖地,写作出版成了一个简单而轻而易举的事。这时,我就想问“作家还是梦吗?”——一般说来,人的童年、少年和青年就是一个浪漫而多梦的年华。我不知道现在的少年会不会有一个想当作家的梦,但我分明是有过的,如果说,我那时做的就是这样一个轻狂的文学梦的话,那么现在我也没有感到懊悔。相反,我庆幸自己赶上了那个幸运而真诚的文学年代,使我萌生的所谓“作家梦”不至于在半途中破碎。就是今天,每当我在语言的阅读和表达之中穿行,一种接近和正在接近体验生命的幸福感,还总是那么轻盈地充溢在我的周围,使我备加珍惜和依恋。我知道,这是我的一种真实的人生与艺术的梦在延续一一是梦在呼吸、梦在飞扬。
(作者:徐迅选自《散文》2010.11《作家还是梦吗?》有删改)
1.阅读全文,归纳“我”的作家梦得以实现的原因。(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具体语境,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含义。(4分)
(1)我犹如一只被“缪斯”之箭射中的小鹿,懵懵懂懂,不顾一切地跑上了文学这条充满艰辛和痛苦的崎岖小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要说文学早已经被边缘化,单说现在的纸质媒体、网络写作业已铺天盖地,写作出版成了一个简单而轻而易举的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赏析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4分)&&&&
我咬咬牙就用我的那把“驳壳枪”换来了他的四十本小人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理解文中画线句子“每当我在语言的阅读和表达之中穿行,一种接近和正在接近体验生命的幸福感,还总是那么轻盈地充溢在我的周围,使我备加珍惜和依恋”的深刻含义。(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结合全文,说说文章标题“作家还是梦吗?”的作用。(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江西省期中题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题。
感悟春天  ①江南的春天,总是在淅淅沥沥的春雨中悄悄来临的,“杏花春雨江南”,这是上了名诗之页的。数落我经历的几十个春天,总是乍暖还寒,反反复复需要冲破凛冽的西风和反攻的寒潮才降临人间。因此春光很金贵,春色也往往只能在雨中窥视,总在不经意中,只一眨眼,便进入了初夏的境地了,常常令人生出春光难觅的感慨。   ②珍爱春天,是热爱生活的一种执著,这也是对照冬天的岁月,有比较而又有鉴别的一种实际行动。虽然说,冬天的寒冷对于世界,是净化,是考验,是生命的再生前提和生活的新生要素。这也是一种反衬和折射:没有坚冰,谁去认可红梅的&&&&&?没有白雪,谁去判定青松的&&&&&?但是那似乎是哲学的命题和诗人的想象。只有春天才是大众的,才是为伟人和凡人,诗人和农人共同承认和赞美的。   ③谁不承认春天是美好的?“遇物尽欢欣,爱春非独我”,诗人白居易就是这样说的,翻翻一部唐诗吧,那里面尽有李白、杜牧、韩愈、李贺们的春感慨。摆着道学面孔的人物,是不是不咏唱春天呢?北宋理学家程颢写下了《春日偶成》,还成了《千家诗》选本的第一首。朱熹更是有名的“老夫子”,他面对朗朗春光,盈盈春意,也唱了“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的《春日》诗。和尚是最讲究四大皆空的佛门子弟,也不能不被春天打动“凡心”。南宋的志南和尚写下了这样的名句:“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在中国的古诗中,可以看出诗人们从各个角度歌唱春天,从春风、春水、春雨、春草、春柳、春鸟、春山、春游、春宵、春眠等来尽情歌唱,进而从欣赏春天写到珍惜春光。   ④品味春色,沐浴春光,可以感受生活,感悟人生。这可以说是中外一致,概莫能外。“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如果这位生在封建时代的女子奈何不了这种生活,那么现代的那位美国哲人桑塔耶纳则更有甘愿为春天俘虏的意味了。这位先生长期在哈佛教书,50岁那年,春日的一天站在讲台上,偶有知更鸟飞来,立在窗格子上,他注意到了,感受又一个春天的到来,他回过头来,向学生们说,我与阳春有约!说完便冲出教室,开始了他云游欧洲大陆之行。   ⑤生命四季,是我们每个人都共有的,而春天更能开启人们的感情之源,心灵之泉,难怪首次在甲骨文里露面的形声字就是“春”,难怪古人殷殷切切地寄语他的友人“此行江南去,千万和春住”。居住在大观园中的湘云更是大声疾呼:“且住,且住,莫使春光别去!”可是事实上春光难永驻,有来必有去,谁也挡不住“流水落花春去也”的结局。不管是落花有意,还是流水无情,都是表现了时间之易逝的自然迹象,但是精神上的青春,意志里的春色,进取中的春光,则当常驻于有志人和奋斗者的岁月年华里! 1、读完第①段,你感觉到在作者的笔下,江南的春天有什么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为第②段空格处依次填入两个恰当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A、高洁&&烂漫&&&&&&&&&&B、烂漫&&高洁&&&&&C、烂漫&&高大&&&&D、灿烂&&高洁&& 3、作者在第③段中引用了许多古人的诗句,其目的是什么?作者的这种写法对你的语文学习有什么启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第④段“这可以说是中外一致,概莫能外”一句中的“这”具体指什么?你猜测一下“概莫能外”的意思是什么?作者在这段文字中是怎样具体表现“中外一致,概莫能外”的?  “这”具体指_________。“概莫能外”的意思是_________。作者在这段文字中是运用________________具体表现“中外一致,概莫能外”的。&& 5、作者从春天里得到了怎样的人生感悟?(请用第⑤段中的语句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初中语文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文后1—5题
多读书,读好书
&&& ⑴读书,似乎是一件苦差事,不然,为什么有人头悬梁,锥刺股呢?读书似乎又是一件快乐的事,否则,为什么有人可以不吃饭,不睡觉,却不可以不读书呢?
&&& ⑵有人说,读书好,书中有黄金屋,有颜如玉,有千钟粟,有车如簇。看,有权有势又有钱,更有一位“颜如玉”来“红袖添香夜读书”。你说,读书好不好?诚然,名利声色确实吸引了不少沽名钓誉之徒。但除此之外,读书一定还有别的什么魔力,吸引着那些虽然清贫却孜孜不倦地追求真理的莘莘学子吧?
&&& ⑶我爱读书,既不是为了“黄金屋”,也不希望有“颜如玉”,只是从实践中体会到读书的无穷乐趣。首先,读书的一大乐趣在于随心所欲。主人是你,是你去读书,而不是书来管你。试想,一个大书架,塞满了书,古今中外,天文地理、侦探、言情、武侠……看哪一种都可以,不着急。而它们对你,是招之即来,挥之即去的。那么多古圣先贤,在静默地等着你,为你述说他们的思想。你可以向孙子请教兵法,跟海明威谈斗牛,还可以跟司马迁谈天下大事——总之,当家的是你。慢慢的,你会觉得,世界如此之大,生活如此之多彩,大自然如此奥妙无穷,仿佛所有的知识画卷在你的脑海中一一展现。而你也已超然物外地掌握着历史。久而久之,这种“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感觉愈演愈烈。不变为“书痴”者鲜矣。
&&& ⑷书趣之二,在于可以大发议论。凡著书立说者,必为一时之俊才。虽是俊才,有时也会有疏漏,而这疏漏偏偏被你看出来了,你高兴不高兴?杜甫《饮中八仙歌》中有句“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这句是写李白的。但你想,如果把“臣”字写成“爷”字,不是更好地表达他的酩酊大醉之态么?一时间意得志满,好像杜甫都要来拜你为“一字师”。大发议论,使你与作者有并驾之感,精神上快乐无比。
&&& ⑸书趣之三,当你为一个问题绞尽脑汁百思而不得其解的时候,又或是当你对某一个问题小有心得时,打开一本书,发现已有人对这个问题做出了充分的论述。正好搔到你的痒处,正中下怀,喜乐不禁。于是一切都已明了,一切付出的辛劳都有了回报。这种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是什么也换不去的。
&&& ⑹书趣之四,当你看了一本好书,被它的内容所征服,在你与朋友交流时侃侃而谈,书中的妙语一句句往外跳。朋友们瞪着钦羡的目光:“士别三日,可得刮目相看啊!”只有你知道,这是看了书的缘故。小小的虚荣心再次被满足。读书好不好?
&&& ⑺书趣之五。在于藏书,鉴于大家都是中学生,没什么钱。这点,不谈也罢。历数了这么多书的好处,那么你是不是觉得手痒痒,想翻开一本瞧瞧呢?书有很多种,有的要正襟危坐地钻研,有的只是一种消遣,还有一些会把人诱进死胡同里,再也出不来的。既然我们读书不是为了把书当作敲门砖去扣开那名利之门,那么,我们就应该去读好书,读那些不光是为了消遣,更能提高我们的书。比如说《唐诗三百首》,这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又再比如《三国演义》,日本人从中学到了企业管理,用人之道,我们能学到什么?再比如《沙翁戏剧集》从中又能领会多少道理呢?不光只看纯文学作品,还应看看人物传记之类的,看看别人是怎样为了理想不屈不挠地奋斗至成功的。
&&& ⑻培根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有修养,逻辑修辞使人善辨。”总之,读书能造就一个人,也能毁掉一个人,但不读书,肯定是百害而无一利——让我们都来读书,读好书吧!
(选自网络)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作者反对为&&&&&&&&&&&&&&&&&&&& 而读书,而主张为&&&&&&&&&&&&&&&&&&&&&&&&&&&&&&&&&&& &&&&&&&&&&&&&而读书。
2.结合上下文理解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但除此之外,读书一定还有别的什么魔力,吸引着那些虽然清贫却孜孜不倦地追求真理的莘莘学子吧?
(2)书有很多种,有的要正襟危坐地钻研,有的只是一种消遣,还有一些会把人诱进死胡同里,再也出不来的。
3.本文第⑷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
4.具体说说第⑻段画线句在文章结构和内容上的作用。
结构上:&&&&&&&&&&&&&&&&&&&&&&&&&&&&&&&&&&&&&&&&&&&&&&&&&
内容上:&&&&&& &&&&&&&&&&&&&&&&&&&&&&&&&&&&&&&&&&&&&&&&&&&
5.请谈谈你读过的一本著名的好书,并说说你从中学到了什么?(不得与试卷已有内容重复)
书名:《&&&&&&&&&&&&&&&&&&&&&&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答案为什么是风平浪静,_百度知道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答案为什么是风平浪静,
如果有浪,所以才说是风平浪静如果有风,落日在河里的倒影也不会圆,那道孤烟就会被风吹斜了
其他类似问题
长河落日圆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再说《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年04期
再说《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
【摘要】:正 我在《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篇小文中,提出了一些不同传统流行的说法,无非引玉之意,未敢以自是。近读《文学遗产》姚奠中同志《唐诗札记、大漠孤烟直》一文(下称姚文),同意右丞这两句诗写河西地区自然风光,“长河”系指弱水,即额济纳河诸点,而对“大漠孤烟直”的说法,提出异议,深受启发,十分感佩!惟仍有两点疑义,提出请教:(一)唐代烽燧,是否没有敌警时才燃?(二)孤烟直,
【关键词】:
【正文快照】:
我在《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篇小文中,提出了一些不同传统流行的说法①,无非引玉之意,未敢以自是。近读《文学遗产》姚奠中同志《唐诗札记、大漠孤烟直》②一文(下称姚文),同意右垂这两句诗写河西地区自然风光,“长河”系指弱水,即额济纳河诸点,而对“大漠孤烟直”的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陈昌远;[J];中原文物;1980年01期
唐兵;卫悦;;[J];电影评介;1980年10期
姜建国;;[J];山东文学;1980年12期
,马明达;[J];敦煌学辑刊;1983年00期
吴礽骧;[J];敦煌学辑刊;1983年00期
翟永瑚;张岐;邱勋;;[J];山东文学;1983年02期
高自厚;[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年03期
谷苞;;[J];新疆社会科学;1984年04期
江波;[J];甘肃社会科学;1985年06期
肖亢达;;[J];农业考古;1985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张伯宏;江在森;;[A];中国地震学会成立20周年纪念文集[C];1999年
祝意青;梁伟锋;凌晔;刘练;;[A];中国地震学会成立20周年纪念文集[C];1999年
张惠昌;;[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陈永战;杨铁军;;[A];第七次城市道路与交通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罗蜀杭;刘富渊;刘金平;;[A];第二届中国苜蓿发展大会暨牧草种子、机械、产品展示会论文集[C];2003年
王效宗;;[A];’2003中国作物学会学术年会文集[C];2003年
王子今;;[A];中国生物学史暨农学史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3年
张得俭;;[A];农业机械化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农业机械学会成立40周年庆典暨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朱悦梅;;[A];丝绸之路民族古文字与文化学术讨论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郑炳林;;[A];丝绸之路民族古文字与文化学术讨论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李婷;[N];中国人口报;2000年
李泉佃;[N];福建日报;2000年
韩国贸易协会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
高光奭;[N];国际商报;2000年
洪奇;[N];光明日报;2000年
甘肃省林业厅副厅长
田志勇;[N];甘肃经济日报;2000年
侯丕勋;[N];甘肃日报;2000年
赵春;[N];甘肃日报;2000年
刘建丽;[N];甘肃日报;2000年
曾市南;[N];检察日报;2000年
老石;[N];检察日报;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蔺海明;[D];甘肃农业大学;2003年
崔红芬;[D];兰州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赖丽方;[D];甘肃农业大学;2000年
王福明;[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刘晓春;[D];西北师范大学;2003年
刘澈元;[D];西北师范大学;2003年
梁巧茹;[D];西北师范大学;2002年
柳建平;[D];西北师范大学;2004年
董国英;[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3年
满多清;[D];西北师范大学;2004年
季杰;[D];东南大学;2004年
刘志敏;[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4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什么长河落日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