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耶稣的老人去世三七应该谁烧后应该说什么

大儿子是基督教信徒,二儿子是佛教信徒,老人过世后该如何办丧事_百度知道
大儿子是基督教信徒,二儿子是佛教信徒,老人过世后该如何办丧事
注:老人也是基督教信徒
佛教教人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发大愿。布施功德最大的莫过于放生和印经就按基督教的方式办!学佛的儿子应该懂得:每个人的遇缘不同:我是佛家弟子,来超拔父母。如果老人没有信仰,可以为老人做,这是至高无上。这绝不是别人可以替代的。只要会念阿弥陀佛就行。声明,修大功德,请人诵经不如自己身体力行,就这么简单,学净土的,必须尊重老人自己的信仰、无与伦比的,万万不可强求。我懂得,我希望按佛教的方式办,只要你肯信,要学习婆罗门女和光目女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其他20条回答
我也这样建议。虽然我是佛弟子。因为在“中有”阶段,若家人违故去之人的心愿,易使其产生嗔心,反而不利于往生善道按老人的信仰办
个人认为:
首先,关键看老人是信哪个教的;
如果老人是基督教徒,那自然要按基督教的去办;
如果老人是佛教徒,也许家人会要做法事,大儿子可以与家人交涉,交涉前可以向主祷告,求主引领,因为神说过凡流泪撒种的,必欢喜得报;
可能对于基督徒来说这是一件很难办的事情,因为基督徒也是有感情的,除了属灵的一面,也是有血气的;
而有一点是长子可以告诉弟弟的,那就是释迦牟尼并未称自己为神,而佛教在释迦牟尼过世后也马上分裂了,大致分为了“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大乘自诩可以很快去到彼岸世界,所以把其他派系贬为小乘(“乘”是交通工具)。
而大小乘最大的区别在于,小乘不认为佛祖是神明,大乘把佛祖奉为神明;相对原始佛教的教义,小乘更接近。
原始佛教其实是心理学的自律,并且佛...
这是家事外人不好管,但是请和尚念经是最好的,最有利益的,我相信即便是按照基督教的方法办了,二儿子也会请和尚念经回向的,其实佛教和基督教的仪式都做不更好吗?放一个转经筒在亡人头边,头上点几盏灯,为老人指路,这都没有啊。
尊重老人的信仰,佛门弟子也是重孝道的,还是顺老人的心好。 还有七楼的对佛教的理解有偏差,大乘佛教指的是自度、度人,行的是菩萨道;小乘佛教主要是自度,行的是罗汉道,不是什么有神无神的。
按基督教的办。就算老人不信基督也应该是由长子来操办呀。更何况老人是基督教徒。二儿子要是心里不舒服,是下葬后再请和尚来做个法会就行了。
是为老人办丧事,还是为儿子办呢?不尊重老人就是不孝。耶稣爱你!
以和为贵。死者已去。活的人还要继续活着,尊重逝者遗愿。信佛的儿子事后可以按你的想法,诵经。
如果是大儿子就当然按老人信仰办如果是二儿子也不要反对 因为我相信即便是按照基督教的方法办了,二儿子也会请和尚念经回向的在亡人头边,头上点几盏灯,为老人指路,这也很好 问题是按大儿子的办 灯点不了 我猜问这个问题的人不是老二也是替老二问的 我建议按老人的信仰办虽然我是佛弟子,我也这样建议。若老人信念虔诚会升天堂。老二若想尽孝道念念经超度超度是可以的。家和万事兴。我身边有一件事和你问的有些差不多;老人的妻子信基督大女儿也是小女儿也是二儿媳妇信佛,老人死后按前者办的,可是办完老人的祖先(hun)找到二儿媳妇说没给电灯接不走,老人的魂在院里转不出去。后来二儿媳妇办了办老人的魂才得以出离。最后说一句:先按老人的信仰办。老二若想尽孝道背后念念经超度超度但不要与老大发生冲突。...
当然尊重老人,难道请和尚来念经,老二愿意回避就别出席完了吗
当然是按老人的信仰办,丧事是纪念死者,不是活人显示自己的地方,要尊重死者,尤其是基督徒很讨厌佛教那一套,要是按佛教办是对死者的不尊重
恒顺众生,按老人的意思去办,二儿子可以做佛事积德行善回向给父亲,助其往生善道。
如果老人没有遗愿的话,俩儿子按各自的方式尽孝心就是了。
按老人的信仰办丧礼最合情合理。
还是尊重老人的生前遗愿吗,这也是对逝者的一种尊重。
虽然我是佛弟子。但我认为,应该尊重老人家自己的信仰
当然也必须按老人生前所信的基督教办理丧亊
按照我国传统来吧,或者问下来人的意愿
按逝者的遗愿和当地的丧葬政策完成。
当依基督教的·来办,愿他的灵魂蒙上帝的福,在天堂永生。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基督教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林後3:6 他叫我们能承当这新约的执事,不是凭着字句,乃是凭着精意;因为那字句是叫人死,精意叫人活.很多信耶稣的人,说引用经文是字句,按人理解讲出来的,才叫精意.这样的教训正确吗?_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
林後3:6 他叫我们能承当这新约的执事,不是凭着字句,乃是凭着精意;因为那字句是叫人死,精意叫人活.很多信耶稣的人,说引用经文是字句,按人理解讲出来的,才叫精意.这样的教训正确吗?
林後3:6 他叫我们能承当这新约的执事,不是凭着字句,乃是凭着精意;因为那字句是叫人死,精意叫人活.很多信耶稣的人,说引用经文是字句,按人理解讲出来的,才叫精意.这样的教训正确吗?
你岂不知道撒旦也引用经文来支持自己吗?人若不以训诲和法度为标准,所说的若不与此相符,必不得见晨光.
——赛8:20精意不是人意来解,乃是圣灵来解,人意解经,一人一个意思,但神不是叫人混乱,乃是叫人安静.耶稣受刑前原谅了处死他的人,他怎么说的?
就是那句“......因为他们不知道..........”
09-12-16 & 发布
一到早晨,祭司长和长老、文士、全公会的人大家商议,就把耶稣捆绑,解去交给彼拉多。  15:2  彼拉多问他说:“你是犹太人的王吗?”耶稣回答说:“你说的是。”  15:3  祭司长告他许多的事。  15:4  彼拉多又问他说:“你看,他们告你这么多的事,你甚么都不回答吗?”  15:5  耶稣仍不回答,以致彼拉多觉得希奇。  15:6  每逢这节期,巡抚照众人所求的,释放一个囚犯给他们。  15:7  有一个人名叫巴拉巴,和作乱的人一同捆绑。他们作乱的时候,曾杀过人。  15:8  众人上去求巡抚,照常例给他们办。  15:9  彼拉多说:“你们要我释放犹太人的王给你们吗?”  15:10  他原晓得祭司长是因为嫉妒才把耶稣解了来。  15:11  只是祭司长挑唆众人,宁可释放巴拉巴给他们。  15:12  彼拉多又说:“那么样,你们所称为犹太人的王,我怎么办他呢?”  15:13  他们又喊著说:“把他钉十字架!”  15:14  彼拉多说:“为甚么呢?他做了甚么恶事呢?”他们便极力地喊著说:“把他钉十字架!”  15:15  彼拉多要叫众人喜悦,就释放巴拉巴给他们,将耶稣鞭打了,交给人钉十字架。  15:16  兵丁把耶稣带进衙门院里,叫齐了全营的兵。  15:17  他们给他穿上紫袍,又用荆棘编做冠冕给他戴上,  15:18  就庆贺他说:“恭喜,犹太人的王啊!”  15:19  又拿一根苇子打他的头,吐唾沫在他脸上,屈膝拜他。  15:20  戏弄完了,就给他脱了紫袍,仍穿上他自己的衣服,带他出去,要钉十字架。  15:21  有一个古利奈人西门,就是亚历山大和鲁孚的父亲,从乡下来,经过那地方。他们就勉强他同去,好背著耶稣的十字架。  15:22  他们带耶稣到了各各他地方(各各他翻出来就是髑髅地),  15:23  拿没药调和的酒给耶稣,他却不受。  15:24  于是将他钉在十字架上,拈阄分他的衣服,看是谁得甚么。  15:25  钉他在十字架上是巳初的时候。  15:26  在上面有他的罪状,写的是:“犹太人的王”。  15:27  他们又把两个强盗和他同钉十字架,一个在右边,一个在左边。(注:有古卷在此有  15:28  “这就应了经上的话说:‘他被列在罪犯之中。’”)  15:29  从那里经过的人辱骂他,摇著头说:“咳,你这拆毁圣殿,三日又建造起来的,  15:30  可以救自己,从十字架上下来吧!”  15:31  祭司长和文士也是这样戏弄他,彼此说:“他救了别人,不能救自己。  15:32  以色列的王基督,现在可以从十字架上下来,叫我们看见,就信了!”那和他同钉的人也是讥诮他。  15:33  从午正到申初,遍地都黑暗了。  15:34  申初的时候,耶稣大声喊著说:“以罗伊!以罗伊!拉马撒巴各大尼?”翻出来就是:“我的 神!我的 神!为甚么离弃我?”  15:35  旁边站著的人,有的听见就说:“看哪,他叫以利亚呢!”  15:36  有一个人跑去,把海绒蘸满了醋,绑在苇子上,送给他喝,说:“且等著,看以利亚来不来把他取下。”  15:37  耶稣大声喊叫,气就断了。  15:38  殿里的幔子从上到下裂为两半。  15:39  对面站著的百夫长看见耶稣这样喊叫(注:有古卷没有“喊叫”二字)断气,就说:“这人真是 神的儿子!”  15:40  还有些妇女远远地观看,内中有抹大拉的马利亚,又有小雅各和约西的母亲马利亚,并有撒罗米,  15:41  就是耶稣在加利利的时候,跟随他、服事他的那些人,还有同耶稣上耶路撒冷的好些妇女在那里观看。  15:42  到了晚上,因为这是预备日,就是安息日的前一日,  15:43  有亚利马太的约瑟前来,他是尊贵的议士,也是等候 神国的。他放胆进去见彼拉多,求耶稣的身体。  15:44  彼拉多诧异耶稣已经死了,便叫百夫长来,问他耶稣死了久不久。  15:45  既从百夫长得知实情,就把耶稣的尸首赐给约瑟。  15:46  约瑟买了细麻布,把耶稣取下来,用细麻布裹好,安放在磐石中凿出来的坟墓里,又滚过一块石头来挡住墓门。  15:47  抹大拉的马利亚和约西的母亲马利亚都看见安放他的地方。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亡的权下。原来亚当、夏娃可以长生不老,而且无忧无虑地在乐园里享福,犯罪之后,就被赶出乐园,辛苦劳动才勉强能够糊口。正如教宗保罗六世所说的:他们生活在正义与圣德之中(天主子民信经)。更糟糕的是,亚当夏娃犯罪连累了后代,也就是整个人类,因此,每个人都有了原罪,也由于有罪性人就难以避免实际地犯罪,产生罪行。有罪必罚,对抗上帝的罪是罪大恶极,因此每个人都要受罚下地狱。天主是慈爱的,不愿看到人下地狱,就派他的圣子耶稣来代替人受刑。因此,借助圣神的德能,童女玛利亚生了一个男婴,男婴长大,因为人的罪被判死刑,被残酷地钉在十字架上,死去。但耶稣是无辜的,是为了拯救世界上的罪人而死的。他死后第三天复活,复活之后在地上生活了四十天,然后在门徒面前升到天堂。耶稣还要再来,再来的时候就要施行最后审判。信耶稣的人上天堂享福,不信耶稣的人下地狱受刑。  信耶稣的人,今生可以得百倍的祝福,来生可以上天堂。这是圣经的诺言。你若口里认耶稣为主,心里信神叫他从死里复活,就必得救;因为人心里相信,就可以称义;口里承认,就可以得救。[编辑本段]耶稣的介绍  耶稣(公元前6年 / 2年 至 公元 29年 / 36年)是基督教的中心人物,他也被称为拿撒勒的耶稣,或耶稣基督。耶稣2字音译自希腊文“?ησου?”,景教称为移鼠,英文译为“Jesus”,是希腊文“?ησου? (Iēsous)”英语化后的写法,而“?ησου?”本身则是由希伯来语“????? (Yehoshua)”或希伯来亚拉姆语(亚兰语;阿拉米语;阿拉美语)“???? (Yeshua)”希腊语化后而来,“?????”或 “????” 的意思是 “耶和华是救世主”,音译为「约书亚」。“基督”2字源自希腊文Χριστ??(拉丁化的写法是Christós),源自音译为「弥赛亚」的希伯来文????????(阿拉米语是?????,阿拉伯语圣经是???? ,古兰经记载是????,伊斯兰教汉译为「麦西哈」),意思是“擦油净身的人”,或译「受膏者」、「受傅油者」、「受傅者」,也就是「被膏油浇灌的人」,「膏立」或「傅油」(也就是把膏油倒在「受膏」或「受傅」的人头上)是古希伯来册立君王的神圣仪式,细节详见《旧约·撒母耳记》先知撒母耳膏立扫罗和大卫做王;「弥赛亚」和「基督」都是头衔、尊称,在《旧约·以赛亚书》和《旧约·但以理书》等多部先知书中,「弥赛亚」是先知所预言的解救万民的救主。  耶稣基督有非常多的头衔:人子、中保(保惠师)、大祭司、君王、万王之王、万主之主、大医生、神的儿子、羔羊、好牧人(善牧)、明亮的晨星(晓明)、大卫的儿子(大卫的子孙)、大卫的根、老师(音译「拉比」或「拉波尼」)等等  “耶稣”是中文对于Jesus的翻译而“基督”则是耶稣的头衔之一,意思是救世主,弥赛亚。  信者得救  《路加福音》23:39-43 在众人不信耶稣的情况下,和耶稣同钉十字架的一名犯人,悔过并信了耶稣,他的罪被赦免,并得救。  《罗马书》 1:20 自从造天地以来,神的永能和神性是明明可知的,虽是眼不能见,但藉着所造之物,就可以晓得,叫人无可推诿。   《罗马书》 1:21 因为他们虽然知道神,却不当作神荣耀他,也不感谢他。他们的思念变为虚妄,无知的心就昏暗了。   《罗马书》 1:22 自称为聪明,反成了愚拙,   《罗马书》 1:23 将不能朽坏之神的荣耀变为偶像,彷佛必朽坏的人,和飞禽走兽昆虫的样式。   《罗马书》 1:24 所以神任凭他们,逞着心里的情欲行污秽的事,以致彼此玷辱自己的身体。   耶稣是基督宗教教义的中心人物,也是基督宗教的创始人。在基督宗教中,也称为耶稣基督(Iēsous Christos或Iēsous Christos)。基督为意为受膏者,指天主敷以圣膏而派其降世的救世主,本为尊称,后常与耶稣连称。也有人称他为拿撒勒人耶稣。  耶稣(也称为基督(在教会中意为品为至尊贵者),意思是王、弥赛亚、教会中称为默西亚为救世主之意)2000年前生于巴勒斯坦地区。现代文明把时间分为公元前(即基督前)和公元(即主年)的纪年方式来纪念耶稣的诞生。耶稣在30岁以前是个木匠,过着犹太人的传统生活。当时以色列全境都处于罗马皇帝恺撒的独裁统治之下,包括耶稣出生的伯利恒和成长的拿撒勒。  耶稣三十岁以后开始教导众人,行神迹,并被记载下来。但他从来都没有远行到距离出生地200英里(大约320公里)以外的地方。耶稣在三年的时间里一直尽力保持低调,但他的名声还是传遍了全国,引起了设在以色列各省执政掌权的罗马官员和犹太领袖(宗教律法师)的注意。耶稣传讲的信息主要有:上帝爱你并与你同在,彼此相爱,每个人都极其宝贵(福音:上帝的国度已经临到地上;关乎天堂或地狱的审判的实际情况;若求告上帝,上帝就必赦免)。  耶稣最受争议的就是他一直声称自己就是上帝,直接干犯了律法。因而宗教领袖要求罗马政府处死他。罗马当局几次审讯都没发现耶稣触犯了罗马的法律。就连犹太人的领袖也承认,耶稣除了自称为上帝之外,完好地遵行了犹太人的律法。但他们还是以对政府不利为由,说服以色列南省的罗马总督彼拉多下令将耶稣处决。  耶稣残忍地遭到严刑拷打,然后双手被人挂起来,钉在一根水平的木梁(十字架)上。这种行刑方法使得空气无法吸入肺部,三小时以后他就死了。然而,有500多人却见证说,他三天以后复活了,而且此后的40天里在以色列的南北两省走动。很多人认为这就足以证明耶稣自称为上帝是真实的。后来,耶稣返回了自己不久前遇害的城市耶路撒冷,见证人说他从那里离开了地球,升到天国去了。  因为这些神奇的事件,跟随耶稣的人数大大增加了。根据史料记载,仅仅几个月之后,也是在耶路撒冷城一天之内就增添了大约3000跟随者。宗教领袖执意镇压跟随耶稣的人,但他们当中许许多多的人宁愿去死,也不肯否认耶稣就是真神的信仰。  不到100年的时间,罗马全境(小亚细亚、欧洲)到处都有人跟随了耶稣。公元325年,跟随耶稣的信仰(基督教)被罗马皇帝君士坦丁确立为合法宗教。公元391年罗马皇帝宣布基督宗教为罗马帝国的国教。 500年以后,希腊境内希腊诸神的庙宇也都改造成了教会,成为跟随耶稣的人聚会的场所。虽然耶稣传讲的部分信息在宗教机构扩张的过程中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甚至被人错误地传播,但耶稣的原话以及他的生命本身仍然万古长存。  古兰经称为麦西哈 尔撒(弥赛亚 耶稣),是伊斯兰教六大先知之一,被称为“大圣先知”、“真主的灵气”,仅次于至圣先知、封印使者穆罕默德,承认他无父出生,肉身升天,但不承认他是真主的独生子,也不认为他曾经死而复活;有70多段《圣训》记载:尔撒在临近世界末日是在大马士革下凡,做穆斯林的领袖,继承穆罕默德的位置,以《古兰经》为主导,传播伊斯兰教,统一万教。新约圣经称为基督,是基督宗教的中心人物和上帝。  耶稣是基督教信仰的救世主,基督教的创始人。其称号基督为希伯来文弥赛亚(意为受膏者,原指上帝派来拯救以色列的救世主)之希腊文译音。根据《新约》四福音书的记载,耶稣是天主之子,由童贞女玛丽亚受圣神感孕,生于伯利恒城客店的马厩之中。耶稣成年后从施洗约翰受洗,并经受了40天的考验,后开始在犹太各地和巴勒斯坦的加利利传教。他率领其12个门徒一方面宣传天国将临、悔改得救的福音,一方面治病救人,扶危助困。其教义宣扬“爱上帝爱邻人”、“爱人如己”,并抨击了当时的当权者和犹太教的某些戒规,因而遭到犹太教上层分子的忌恨。在逾越节前夕,被其门徒之一犹大所出卖,以莫虚有的罪名,被钉死在十字架上。死后第三日复活,并显现于众门徒中,第40日升天。关于耶稣其人的历史性问题,曾经引起学术界的争议。历史实证主义者力图剔除早期教会传说的信仰成分,要求返回有关耶稣的原始事实。而许多神学家如利奇尔等则认为不能把历史上的耶稣与信仰中的基督分开。从公元1世纪犹太史学家约瑟弗斯的《犹太古史》和古罗马史学家塔西陀的《编年史》中,都可以找到关于耶稣的一些资料,这些资料间接地说明了历史上的确出现过耶稣其人。研究基督教起源的人,总是遇到这样一个问题: 历史上的耶稣是否实有其人? 否认耶稣实有其人的学者大约持有下列几种观点: (1)认为耶稣只是基督教神话中的偶像;(2)耶稣是错误传说中的人物;(3)基督教中的耶稣实际上是历史上同名者的捏合杂揉; (4)在同时代的历史著作和考古发掘中找不到充分的根据;另外,教会中同样有一部分人否认耶稣有血肉之躯,他们认为耶稣基督是神,作为历史上有血有肉的人的耶稣只是一种&幻影&,或者说是人的幻像。  主张耶稣实有其人的既有护教人士,也有非基督徒的学者, 各种看法之间往往大相径庭,大致可分为如下几种:(1)全盘接受圣经的记载, 维护教会传统,认为耶稣就是道成肉体的基督;(2)耶稣是当时犹太人&叛乱的首领&;(3)耶稣是一场革命运动的领导人;(4)耶稣是个大骗子; (5)耶稣是至死不悟的预言家;(6)耶稣是有血有肉的普通人,但後来的人们将他神化了。学术界对圣经中&拿撒勒人耶稣&这个名称展开过讨论。《新约》头5卷称耶稣为&拿撒勒人(Nazarene)或&拿佐拉派。(Nazoraean);而在犹太教文献中,耶稣及其门徒被称作&拿撒利姆&(Notarim)。大多数学者认为这些词都与加利利一个叫做&拿匝勒&(Nazareth)的城市有关,但也有少数学者不同意这种看法,他们认在《旧约》中找不到这个拿撒勒城的名字,可能它是一个小村庄名字。近人罗伯逊(Archibald Robertson)引述4世纪约有关献後指出:公元前在叙利亚和巴勒斯坦境内就有一个教派叫&拿撒利派&(Nasaraens),并说:&另一桩奇事是,一个叫做曼达安派的教派,他们崇奉施洗者约翰为真先知,而斥责耶稣是说谎者和骗子,但是依然称他们的主要成员为拿撒拉(Nasoraye)也就是&拿佐拉派&。他因此得出结论说:&约翰和耶稣的信徒们被称为拿佐拉派。但是这个称号并不是源于拿撒勒的村名,却是源於希伯来语Natzar一词,原是'守'的意思 即指守秘密者或严守犹太律法者。& 国内也有人认为基督教是由上述拿撒勒派发展而来。 似乎更多的学者坚持拿撒勒派是基督教中的一个派别的观点,认为该派出现的时间应为1、2世纪。   &耶稣&在希腊文作lesous,是希伯来文Jeshua(耶书亚)。Jehoshua (约书亚),Joshua(约书亚)等词的译音,原意为&耶和华(是)拯救&。罗伯逊认为希腊文中&基督?耶稣&就是&弥赛亚?约书亚&,同《旧约》中的先知约书亚有内在联系。但这种一家之言忽略了&约书亚&这词本身的含义,也撇开了《马太福音》第1章第21节的解释,所以不能为大多数学者所接受。  即使非常肯定耶稣实有其人的论者,对耶稣的生平仍存有种种疑点,比如耶稣的生卒年代,照教会的传统说法,耶稣生年就是公元纪年的开始,但是历史学家指出: 《路加福音》第2章第2节所载&°居里扭作叙利亚巡抚的时候&,应在公元6 - 7年,然而按《马太福音》第2章第1节的记载&当希律王的时候,耶稣生在犹太的的佰利恒&来看,生年应定于公元前4年。 不仅生年仍为悬案,卒年亦难以确定。  《圣经》中记载耶稣生平事迹寥寥无几,童年的事几乎末提到,只在《路加福音》第2章讲到他12岁时跟父母去耶路撒冷,在圣殿里坐在教师中间听讲发问的情景。然後就是第3章第23节说:&耶稣开头传道,年纪约有30岁。&此外,福音书记载的都是他传道以後的言行。所以黑格尔也觉得不无遗憾地说:&关於耶稣[思想]发展的成熟过程这一有趣的问题,我们没有得到任何消息。他最初出现时已经是在成年时期,那时他已经从犹太人传统旧俗念意识中解放出来了。&   综合现有的资料和研究成果来看,关于耶稣生平有下列几点我们可加以肯定:   耶稣的宣称  耶稣说过他是上帝的儿子,与上帝同等:耶稣宣称自己有赦罪的权柄,又说他有一天要审判世界——世人终极命运如何,全在乎他们在世之时,如何看待耶稣。   已故剑桥大学教授、名作家鲁益师(C·S·Lewies)说:“如果耶稣只是凡人,却说出‘新约圣经所记的’那些话,他就绝对不可能是万世师表!他要么是疯到一个程度说自己是个皮蛋,要么是地狱的恶魔——我们必须作出选择:耶稣若非上帝之子,就必然是狂人(甚至比狂人更恐怖的人!)……不要再自以为是地胡说耶稣是什么“万世师表”了——他的言行催迫我们选定路向——这当中不存在模棱两可的犹疑!”[编辑本段]耶稣的品格  很多不会自称为基督徒的人,却会同意耶稣的一生是“毫不利己,全心为人”的完美榜样。大文豪陀妥也夫斯基(F.M.Dostoevsky)说:“我相信不会有人比耶稣更可爱、更有深度、更仁厚、更纯洁。虽不情愿,但不可不承认:‘从来没有人能与耶稣相比,将来也不会有人能比得上他。’”   鲁益师说:“事实摆在眼前,耶稣显然不是疯子或恶魔,因此,不论我觉得如何离奇、惊诧、难以置信,仍不得不承认一件事实:耶稣的的确确是上帝。上帝曾经道成肉身,来到这被仇敌占据的世界。”[编辑本段]耶稣为什么降世  耶稣是唯一一个自己决定要来到世间的人,也是极少数甘愿受死的人。耶稣曾经说过,他降世的唯一目的就是为我们死:“人子来……要舍命,作多人的赎价。”  十字架是人类历史上数一数二的残酷刑具。历史学家西塞罗(Cicero)形容十字架的刑罚是“酷刑中最残忍恐怖之酷刑。”   耶稣被钉十字架前,要先被绑在一条柱子上受鞭打;那鞭子不是普通的皮鞭,而是4、5条镶有尖刺铅粒的皮条带合成的鞭子。主后三世界教会史学家西比乌斯(Eusebius)这样描述罗马人的鞭刑:“犯人皮开肉绽,肌腱与内脏尽现!”   耶稣受完鞭刑,还要被迫把六尺长的十字架背到受刑的山上去(耶稣途中不支倒地)。耶稣到了钉十字架地地方,兵丁用六寸长的大钉子,猛力去钉耶稣的手腕和脚,钉牢了,就把十字架竖起来。耶稣悬挂在十字架上有六个钟头之久,他的生命在难以言喻的剧痛中,一点点的流逝。   可是耶稣受的最大痛苦并不关于肉体,甚至不关于精神,却关乎灵性——耶稣背负我们的罪,不得不与至圣的父上帝暂时隔绝。[编辑本段]圣经这样记载  主耶稣,您是谁?为何能深得两位史学家的赞赏。耶稣是一位木匠的儿子,生于一千九百多年前。终其一生只在巴勒斯坦一带不出四百里的范围内活动,他英年早逝,只活了三十三岁,就被罗马人以莫须有的罪名处死。二千年悠悠岁月、不知逝去了多少国家和伟人。许多主义、学说被淘汰,几许英雄豪杰被人遗忘。但耶稣始终仍然受到人的尊敬与爱戴。  主耶稣,您是谁?您生前寂寞无闻。死后却影响了人类历史近二千年之久,且继续左右着人类的历史文化。  耶稣!您究竟是谁?您既不是音乐家,又不是教育家,更不是医学家和作家,为何世上出色的音乐家都因您的名创作了无数伟大的乐章?为何千万所学校因你而创办?为何众多医院因你而兴建?为何全世界的作家常以您生平的言论为题材,写出无数不朽的名著?世界上没有一间图书馆能容纳所有与您有关的著作。甚至年销千万册的圣经,书中的主角仍是您。  主耶稣,您到底是谁?您令世上才智一流之士也拜您为主为师。人类的纪元竟以您的降生为分水岭。人们称您出生前的年代为公元前(BC),您出生之后的年代称为公元或主后(AD)。  每年的圣诞节、复活节,都以您——耶稣为主角的,前者是庆贺您的出生。后者为纪念您从死里复活。复活确实令人有些费解和惊喜。人人都不免一死,从来没有听过人能胜过死亡,而您,唯独不能被死拘禁,从坟墓里复活过来,且活到今天,活到永永远远。耶稣,您真令人惊诧,每个礼拜天,全世界将近十六多亿人到教堂唱诗、赞美和敬拜您。  耶稣,您是谁?您到底是谁?从来没有人像您一样赢得亿万人的心。您曾经这样教导人:   “凡劳苦担重担的人,可以到我这里来,我就使你们得安息。”   “不要为明天忧虑,因为明天有明天的忧虑,一天的难处一天当就够了。”  “你们听见有话说:当爱你的邻舍,恨你的仇敌。只是我告诉你们,要爱你们的仇敌,为那逼迫你们的祷告。”  “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若不借着我,没有人能到父那里去。”   耶稣,您是谁?为何您的话闪闪发光,带着能力、智慧和权柄,使无数人领受了您的话之后。心灵得着平安喜乐!您的话,成了信徒生命路上的光,脚前的灯。您的活改变了无数罪犯,使他们不再犯罪,瘾君子不再吸毒,都成了新造的人。您的话使伤心无助的人得到安慰帮助。您的话叫人的生命更丰盛。  耶稣,您到底是谁?耶稣,您是宇宙万物的创造者,是一切罪人的拯救,是心灵忧伤者的安慰。为了世人,您甘愿从创造者的身份降卑为人。为了世人,您舍去宝贵的生命,代替世人接受罪的刑罚。人类因您的死免去了上帝的审判和定罪。只有靠着您,才能与天主和好,只有藉着您,人才能来到圣洁公义的天主面前,得蒙喜悦——因您是永生天主的爱子,是人类的救赎主。  “因我们还软弱的时候,基督就按所定的日期为罪人死。为义人死,少有的,为仁人死,或者有敢做的。谁有基督在我们还是罪人的时候,为我们死,天主的爱就在此向我们显明了。”“我们作仇敌的时候,且藉着耶稣基督的死得与天主和好,既已和好,就更藉着他以上帝为乐。”  中国著名《山海经》权威、吉林学者宫玉海教授对《山海经》等古籍进行了多年的认真研究和考证后,最近提出一个堪称“石破天惊”的新说:耶稣并非只是宗教或神话的人物,而是实有其人:他就是中国上古时期“五帝”之一的颛顼;他死而“复活”后,回到了中国(西方学者有人认为他回到东方的印度);其墓葬则在吉林省扶余县! 而基督教上的耶稣则是以颛顼为原型重新塑造的。   历史上是否真有耶稣其人,因史料不足,众说纷纭,世界上至今没有一致看法,成为世界未解之谜。宫玉海说:“西方有一种说法:‘宗教上的基督,历史上的耶稣’。其实应改为:宗教上的耶稣,历史上的颛顼。”这一新说,对揭开这个谜带来了希望之光!宫先生的这一观点发表在《〈山海经〉与中国文化论文集》(第三辑)中,并在不久前在东北举行的一个山海经国际学术探讨会上引起轰动。[编辑本段]耶稣的出身  公元前1世纪到公元1世纪期间,“耶稣”在希腊化的犹太人中是一个非常普通的名字,其希伯来语义是“上主是救主”。希伯来圣经--基督宗教的旧约全书——其中一卷以其希伯来名字“约书亚”命名,约书亚是旧约中保摩西的接班人,以色列民族历史上第一位军事统帅;在摩西带领以色列全民族出埃及过红海、流浪旷野40年后,是约书亚率领以色列人西渡约旦河、夺取迦南地定居,奠定了以色列王国的版图基础。今日的以色列国的版图,基本上承袭了约书亚的遗产。两约之间的犹太人很多以“约书亚”的亚兰语名字“耶书亚”或希腊语名字“耶稣”为自己的儿子命名。《圣经·新约全书》记载了5个“耶稣”:  1. 拿撒勒人耶稣;  2. 拉巴的儿子耶稣(耶稣·巴拉巴;  3. 使徒圣保罗的同工耶稣(中文圣经和合本译作“耶数);  4. 犹太会堂的管理人耶孙(“耶孙”是希腊语中“耶稣”的受格);  5. 巫师巴耶稣的父亲(“巴耶稣”意思是“耶稣的儿子”)。  本词条所涉及的是拿撒勒人耶稣,被基督宗教的教徒称为耶稣基督。  拿撒勒人耶稣的养父约瑟和生母玛丽娅都是以色列北方拿撒勒镇的居民,以色列历史上第二位国王、大卫王朝的创始人大卫王的直系后裔;玛丽娅是施洗约翰的生母伊丽莎白的表妹。在他们订婚后、还没有结婚前,玛丽娅声称天使长加百列向她显现,告知她从圣灵怀孕,将要生一个名叫耶稣的男孩,被称为圣者、天主的儿子和“以马内利”(天主与人同在);约瑟因为尚未和玛丽娅圆房,于是打算暗中解除婚约,不料在梦中遇见天使长加百列,确认了玛丽娅的信息。  在罗马帝国首任皇帝奥古斯都·恺撒在位期间曾经做过若干次人口普查,其中一次是玛丽娅将要生产耶稣前后。按规定,约瑟和将要临盆的玛丽娅回到原籍伯利恒镇登记人口,该镇位于以色列东部偏南地区。由于各个客栈人满为患,约瑟和玛丽娅只得住在客栈的马厩中,玛丽娅分娩后,一个马槽就成为小耶稣的摇篮;当晚,几个牧羊人从郊外赶来,声称一个天使指示他们来拜见马槽中的圣婴,即未来的弥赛亚。不久,又有几个来自东方的博学之士辗转经耶路撒冷来伯利恒朝见圣婴,宣称耶稣未来要作以色列国王。[编辑本段]耶稣遇难与复活  在他遇难的前夕,耶稣和他的门徒们在耶路撒冷相会,庆祝犹太教的逾越节。在共进晚餐的时候,耶稣用无酵饼和葡萄酒来向门徒们阐述他即将面临的死亡所具有的意义。从此以后,基督徒们用定期的圣餐仪式来纪念这顿晚餐(基督徒们称之为“最后的晚餐”)。   晚餐后,耶稣走出耶路撒冷城,在橄榄山麓的革责玛尼山园向上帝祈祷了一些时间。当夜,他就被非法逮捕,被带到大祭司和犹太教最高评议会(Sanhedrin)面前,遭到非法刑讯和非法审判;最后被交给罗马帝国的犹地亚州总督般雀·彼拉多(Pontius Pilate),彼拉多把耶稣移交给杀害施洗约翰的分封王黑落德,希律又将耶稣退还彼拉多。彼拉多一个人就可以批准死刑,在公众强大的压力下,彼拉多后来恰恰就是这么做的。   就在耶路撒冷城外,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直到他窒息而死,这是全世界的基督徒在耶稣受难日(Good Friday)要回忆的事件。一位追随耶稣的神秘人物——阿瑞马西亚的约瑟夫——向彼拉多要来了耶稣的尸体,并把它埋葬在自己还没有使用过的坟墓里——从一整块磐石中凿出的一个墓穴。   注:福音书记载了耶稣在十字架上说的最后七句话。长期以来,“十架七言”是基督徒在耶稣受难节(Good Friday)里使用的祈祷辞的核心部分。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虚有的罪名,被钉死在十字架上。死后第三日复活,并显现于众门徒中,第40日升天。关于耶稣其人的历史性问题,曾经引起学术界的争议。历史实证主义者力图剔除早期教会传说的信仰成分,要求返回有关耶稣的原始事实。而许多神学家如利奇尔等则认为不能把历史上的耶稣与信仰中的基督分开。从公元1世纪犹太史学家约瑟弗斯的《犹太古史》和古罗马史学家塔西陀的《编年史》中,都可以找到关于耶稣的一些资料,这些资料间接地说明了历史上的确出现过耶稣其人。研究基督教起源的人,总是遇到这样一个问题: 历史上的耶稣是否实有其人? 否认耶稣实有其人的学者大约持有下列几种观点: (1)认为耶稣只是基督教神话中的偶像;(2)耶稣是错误传说中的人物;(3)基督教中的耶稣实际上是历史上同名者的捏合杂揉; (4)在同时代的历史著作和考古发掘中找不到充分的根据;另外,教会中同样有一部分人否认耶稣有血肉之躯,他们认为耶稣基督是神,作为历史上有血有肉的人的耶稣只是一种&幻影&,或者说是人的幻像。  主张耶稣实有其人的既有护教人士,也有非基督徒的学者, 各种看法之间往往大相径庭,大致可分为如下几种:(1)全盘接受圣经的记载, 维护教会传统,认为耶稣就是道成肉体的基督;(2)耶稣是当时犹太人&叛乱的首领&;(3)耶稣是一场革命运动的领导人;(4)耶稣是个大骗子; (5)耶稣是至死不悟的预言家;(6)耶稣是有血有肉的普通人,但後来的人们将他神化了。学术界对圣经中&拿撒勒人耶稣&这个名称展开过讨论。《新约》头5卷称耶稣为&拿撒勒人(Nazarene)或&拿佐拉派。(Nazoraean);而在犹太教文献中,耶稣及其门徒被称作&拿撒利姆&(Notarim)。大多数学者认为这些词都与加利利一个叫做&拿匝勒&(Nazareth)的城市有关,但也有少数学者不同意这种看法,他们认在《旧约》中找不到这个拿撒勒城的名字,可能它是一个小村庄名字。近人罗伯逊(Archibald Robertson)引述4世纪约有关献後指出:公元前在叙利亚和巴勒斯坦境内就有一个教派叫&拿撒利派&(Nasaraens),并说:&另一桩奇事是,一个叫做曼达安派的教派,他们崇奉施洗者约翰为真先知,而斥责耶稣是说谎者和骗子,但是依然称他们的主要成员为拿撒拉(Nasoraye)也就是&拿佐拉派&。他因此得出结论说:&约翰和耶稣的信徒们被称为拿佐拉派。但是这个称号并不是源于拿撒勒的村名,却是源於希伯来语Natzar一词,原是'守'的意思 即指守秘密者或严守犹太律法者。& 国内也有人认为基督教是由上述拿撒勒派发展而来。 似乎更多的学者坚持拿撒勒派是基督教中的一个派别的观点,认为该派出现的时间应为1、2世纪。   &耶稣&在希腊文作lesous,是希伯来文Jeshua(耶书亚)。Jehoshua (约书亚),Joshua(约书亚)等词的译音,原意为&耶和华(是)拯救&。罗伯逊认为希腊文中&基督?耶稣&就是&弥赛亚?约书亚&,同《旧约》中的先知约书亚有内在联系。但这种一家之言忽略了&约书亚&这词本身的含义,也撇开了《马太福音》第1章第21节的解释,所以不能为大多数学者所接受。  即使非常肯定耶稣实有其人的论者,对耶稣的生平仍存有种种疑点,比如耶稣的生卒年代,照教会的传统说法,耶稣生年就是公元纪年的开始,但是历史学家指出: 《路加福音》第2章第2节所载&°居里扭作叙利亚巡抚的时候&,应在公元6 - 7年,然而按《马太福音》第2章第1节的记载&当希律王的时候,耶稣生在犹太的的佰利恒&来看,生年应定于公元前4年。 不仅生年仍为悬案,卒年亦难以确定。  《圣经》中记载耶稣生平事迹寥寥无几,童年的事几乎末提到,只在《路加福音》第2章讲到他12岁时跟父母去耶路撒冷,在圣殿里坐在教师中间听讲发问的情景。然後就是第3章第23节说:&耶稣开头传道,年纪约有30岁。&此外,福音书记载的都是他传道以後的言行。所以黑格尔也觉得不无遗憾地说:&关於耶稣[思想]发展的成熟过程这一有趣的问题,我们没有得到任何消息。他最初出现时已经是在成年时期,那时他已经从犹太人传统旧俗念意识中解放出来了。&   综合现有的资料和研究成果来看,关于耶稣生平有下列几点我们可加以肯定:   耶稣的宣称  耶稣说过他是上帝的儿子,与上帝同等:耶稣宣称自己有赦罪的权柄,又说他有一天要审判世界——世人终极命运如何,全在乎他们在世之时,如何看待耶稣。   已故剑桥大学教授、名作家鲁益师(C·S·Lewies)说:“如果耶稣只是凡人,却说出‘新约圣经所记的’那些话,他就绝对不可能是万世师表!他要么是疯到一个程度说自己是个皮蛋,要么是地狱的恶魔——我们必须作出选择:耶稣若非上帝之子,就必然是狂人(甚至比狂人更恐怖的人!)……不要再自以为是地胡说耶稣是什么“万世师表”了——他的言行催迫我们选定路向——这当中不存在模棱两可的犹疑!”[编辑本段]耶稣的品格  很多不会自称为基督徒的人,却会同意耶稣的一生是“毫不利己,全心为人”的完美榜样。大文豪陀妥也夫斯基(F.M.Dostoevsky)说:“我相信不会有人比耶稣更可爱、更有深度、更仁厚、更纯洁。虽不情愿,但不可不承认:‘从来没有人能与耶稣相比,将来也不会有人能比得上他。’”   鲁益师说:“事实摆在眼前,耶稣显然不是疯子或恶魔,因此,不论我觉得如何离奇、惊诧、难以置信,仍不得不承认一件事实:耶稣的的确确是上帝。上帝曾经道成肉身,来到这被仇敌占据的世界。”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有许多初相信主耶稣的人,不知道怎样祷告。今将圣经中所指示人当怎样祷告写出一点,使一切要相信主耶稣而还未曾开口向神祷告的人,可以明白如何到神面前来祷告。 祷告,不在乎话语的多少、辞句的巧拙,要用心灵和诚实向神说话;因为神是灵,我们必须用心灵和诚实与他联合,在我们和神的中间不可有虚伪存在。人在人的面前常有虚伪,心口不一,心中满怀着诡诈。口里却说得动听;但向神祷告的时候,必须以至诚的心,我们的灵才能和神的灵相联,神才能听我们的祷告。 祷告的时候要奉神的儿子主耶稣的名向父神祷告:本来我们都是罪人,不能朝见至圣至洁的神,要到神的面前祷告,必须经过一层关系,就是藉着主耶稣。因为必须在基督耶稣的里面才能赦罪,才能得到神的悦纳。主耶稣自己说: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若不藉着我,没有人能到父那里去。主耶稣来到世间作了我们到神面前的桥梁,作了神与人之间的中保,主自己告诉我们说:你们奉我的名,无论向父求什么,他就赐给你们。祷告的时候是将心中的话告诉神:我们心中有什么请求的事情,可以告诉神;我们心中有什么感恩的事情,可以告诉神;我们心中有什么痛苦的事情,可以告诉神;我们心中有什么挂虑的事情,可以告诉神。不论大事小事,难事易事,凡是心中的事都可以告诉神。但第一步要先认罪悔改。 圣经上说:应当一无挂虑,只要凡事藉着祷告、祈求和感谢,将你们所要的告诉神。神所赐出人意外的平安,必在基督耶稣里,保守你们的心怀意念。我们将一切的事告诉神,神保守我们的心怀意念,就是在我们心中指示我们当如何行事为人,作一个光明圣洁的人。 祷告的方式:祷告既是用诚实的心灵,就不拘什么方式,无论走路、躺卧、作事时都能祷告。但在条件许可的时候,我们常是跪下祷告,因为跪下来的时候,心就更加虔诚、恭敬。同时祷告的时候最好要闭起眼睛来,为什么要闭起眼睛来?为要使我们心中与外界的事物隔开,可以有一个安静的心灵。 下面是一段初信主的短祷文。我们看了可以明白怎样祷告:我们在天上的父:我是一个初次来到你面前向你祷告的人。从前我远离你,随从自己的意思行事、说话,因此有许多事对不起你,这许多罪,有的我能记忆,有的已想不起来,无论是大罪小罪、明罪暗罪,都求你因主耶稣在十字架为我流了宝血,赦免我,从今以后收留我作你的儿子,坚固我的信心,使我不再离开你;今后的日子里,求你步步引导我、光照我、看顾我!教导我明白你的真理,在你面前天天有长进!求你的圣灵住在我心中随时感动我。我心中的忧愁和痛苦,求你为我消除,我的重担和艰难求你为我解决。我所祷告的是奉主耶稣基督的名。阿们!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平度孤寡老人去世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