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粮食保管员工作总结的工作谈谈如何做实粮食数量、质量。

2015年中央储备粮工作会议召开 适应和引领发展的“新常态”
时间: 08:38:56
来源: 中华粮网
2015年中央储备粮工作会议2月2日在召开,会议的任务是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农村工作会议以及央企负责人会议精神,总结2014年工作,部署2015年任务。赵双连董事长作工作报告,吕军总经理作会议总结报告。总公司外部董事于敦才、周原、徐祖发、高名湘、崔世安,总公司领导陈克、陈红旗、宋致远、许高峰、张守华、徐宝义同志以及陈德宏同志,派驻总公司监事会领导出席会议。
今年的工作会议邀请了区域一体化整合后的346家直属库主任参加会议,是十多年来的首次。、成都、、、分公司和呼伦贝尔、滁州、泰安、榆树直属库在会上分别作了典型经验交流。会议还对2014年度公司系统业绩优秀单位、先进集体、劳动模范和十佳班组进行了表彰。
会上,董事长赵双连指出,2014年总公司理清发展思路,圆满完成国家下达的宏观调控任务,全面加强储备粮数量质量管理,建立围绕直属企业人财物的集团管控机制,深化企业内部六项改革,企业呈现出思想统一、管理转型、稳中有进、总体向好的势头。2015年全系统要认识、适应和引领发展的&新常态&,坚持管理优先、发展同步、分类指导,努力完成国家宏观调控任务,促进企业安全、稳定、可持续发展。
理清发展思路 突出主业发展
2014年,总公司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国家安全的指示、李克强总理对工作的批示为契机,深刻总结以往发展过程中的经验教训,提出&一个中心、两个围绕、两个不过度、三个转变&的发展思路,即以&两个确保&(确保储备粮油数量真实、质量良好,确保国家急需时调得动、用得上)为中心,围绕轮换搞经营、围绕轮换搞加工,不过度追求企业利润、不过度延伸产业链,努力实现传统企业管理向现代企业制度转变、分散经营向集团管控转变、多头发展向突出主业转变。按照这个发展思路,总公司将&两个确保&、服务国家宏观调控、维护安全,作为的主业发展方向;将&安全、稳定、廉政&作为企业始终坚守的三条底线;明确了&从严治企、突出主业、强化基础、转型升级&的工作总要求。2014年,总公司对系统内诸如种业、三农服务社、土地流转等非主业投资经营项目进行了清理,提高&两个确保&在业绩考核中的权重至55%,将其作为评价经营管理成效的主要指标,对出现重大违纪违规实行&一票否决&。的工作重心进一步向主业回归,企业属性向管理回归,管理向集团管控回归。新的发展思路符合的实际,得到了国家有关部门和广大干部员工的广泛认可,实践证明中央建立垂直管理体制的决策是正确的,利用市场手段、通过企业化运作的轮换机制是成功的,在国家宏观调控体系中的主力军作用不可替代。
深化改革 集团管控机制成型
针对以往管理中存在的库点过多过散、管理链条过长、管理穿透力不强等问题,总公司建立了人、财、物三条垂直线集团管控机制,这是14年历史中一次深刻的体制完善和机制创新。在人的方面,对机构人员编制实行最严格的计划管理,总公司、分(子)公司本部的&三定&工作基本完成。在财的方面,彻底变革公司现行财务管理体制机制,将总部打造为全面预算管理、资金管控和财务运营保障&三大中心&,从后台监管向前台直接管理转变,强化分公司对直属库业务与财务管控,开展账户清理和银企直联,393家下属单位银行账户全部实现银企直联,在4家分公司试点资金日预算,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对资金运行在线监控,确保各类资金&看得见&、&管得住&、&用得好&。在物的方面,初步建立&总公司质检中心-分(子)公司质监中心-直属库检化验室&三级储备粮数量质量监督检查体系,组建自上而下的&执法队伍&,对储备粮油数量、质量、安全开展常态化监督检查,由总公司对所有分(子)公司库存粮油直接检查。
与此同时,总公司大力推进集团管控三大基础建设,为三条垂直线实施提供平台、技术、人才支撑。通过区域一体化改革,整合压缩基层法人库点和经营主体,解决集团管控中主体过散、难于监管的问题,将原有851家直属库整合为346家中心库,由中心库负责的区域内统一经营管理,并逐步取消被整合库法人资格。通过实施智能化粮库建设,搭建服务于集团管控的粮情远程监测、智能出入库监管、库存数量监测技术体系,2014年完成114家直属库的智能化建设,计划2015年覆盖全部346家直属库、2016年覆盖所有中央储备粮油承储库点。通过大规模、有计划地开展干部培养培训,用全新理念武装头脑,举办中青年干部班、经营管理班和总会计师班,将集中学习与挂职锻炼有机结合起来,154人经过培训重新回到工作岗位,培养集团管控机制运作急需的关键人才。
攻坚克难完成调控任务 主力军作用更加凸显
2014年,市场粮价出现&三个倒挂&,即原粮成品粮倒挂、产销区倒挂、国内外倒挂,政策性收储成为市场收购的主要渠道,主产区仓容矛盾日益突出。同时,新陈价差进一步拉大,中央储备粮轮换亏损压力巨大。面对严峻形势,总公司从维护安全、维护市场稳定、维护农民利益的角度出发,攻坚克难,高效完成收购、销售、调研、建仓、轮换等各项宏观调控任务,服务调控主力军的作用进一步凸显。
2014年,国家继续实施了针对主粮品种的最低收购价和临时收储政策,作为国家委托的托市政策执行主体,充分发挥收储主力军作用,会同地方有关部门,全年累计组织完成政策性收购近1.25亿吨,收购量再创历史新高。与此同时,收购管理机制也得到进一步完善。在夏粮收购中,实行地方行政管理部门、、三方共同定点、共同收购、共同验收、共同保管、共同监管、共同出库的&六个共同&机制,完善三方合作办法,落实三方共管责任;在秋粮收购中,实行以为主体、其他央企为辅助力量的&一主两辅&机制,明确与这两家参与收储央企的责权关系,确保收购顺利进行;在菜籽临储收购中,遵循&自主收购、委托加工、租罐储存、全程监管&十六字方针,有效防范风险。
针对库存高企、仓容压力较大的实际,总公司按照关于腾仓压库的部署,千方百计做好仓容准备。从2014年5月中旬起,在国家有关部门组织下,加大政策性销售力度,拍卖销售涵盖、、、等各个品种,投放力度空前。总公司均衡安排拍卖计划,合理划分交易标的,督促加快出库速度,累计完成拍卖政策性5214万吨,为2011年以来的最高水平。为重点解决收储仓容不足问题,国家有关部门分三批下达了政策性跨省移库计划,主要从移往和南方地区。总公司倒排发运计划,以最大能力安排出库,调出调入库点密切衔接,在铁路等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集中完成1015万吨发运任务,并创下地区单月发运248万吨的新纪录。同时,在国家有关部门的支持下,总公司加大建仓力度,全年新开工建仓项目102个,总建设规模455万吨,缓解主产区仓容矛盾。其中,、等北方地区新建的220万吨仓容实现了当年建设、当年装粮目标,对方便农民售粮、提高产区收储能力发挥了积极作用。
在轮换方面,面对市场价格倒挂、新陈差价拉大的不利局面,尤其是水稻轮换亏损严重,坚持国家利益优先、储备粮质量为上,进一步强化轮换计划刚性约束,将过去&储粮品质为依据、年限为参考&,调整为&品质、年限双为主&,收紧尺度、应轮必轮、控亏减亏,确保中央储备粮油常储常新。中央储备粮2013年度轮换计划完成率97%,2014年轮换计划完成率可达到92%以上。
严格开展自查 中央事权粮油数量质量更有底气
2014年下半年,总公司组织全系统围绕中央事权粮油开展查数量、查质量、查安全、查租库的&四查&工作。各分(子)公司坚持托市临储粮与中央储备粮、表外企业与表内企业、委托库与自管库&三个一样管理&,按照有仓必到、有粮必查、查必彻底原则认真组织检查,组织检查人、直属库主任、仓库保管员要在检查结果上签字背书。根据分(子)公司自查结果,总公司提出要动真格抓整改,凡是情况不清的不放过、整改不彻底的不放过,不留隐患、不留尾巴,并派出6个督查组对26个分(子)公司进行专项督查,按照党组纪检组&要到各级检查过去很少去的库点去,到边远库点去,到发生问题的库点去&的要求开展随机抽查,确保自查结果真实、整改措施有力。在&四查&中,全系统累计检查库点9320个,发现各类问题16428个,目前已经完成整改8764个,是总公司成立以来覆盖粮油最全面、暴露问题最彻底、整改落实最坚决的一次检查。通过行之有效的自查、自纠、自改,公司系统储备粮油的管理基础得到进一步夯实。2014年国家局全国库存检查结果显示,管理的中央事权数量真实、质量良好、储存安全。
在&四查&工作基础上,总公司提出仓储管理&五个做实&要求,即把储备粮数量质量做实、把仓储设施基本条件做实、把仓储管理标准化做实、把科技储粮项目做实、把包仓制做实,全面加强仓储基础管理工作。
对于做实储备粮数量质量,总公司要求严把入库数量和质量关,中央事权入库必须将杂质控制在1%以内,严格执行收购质量标准。重新制定《中央事权粮油数量质量检查办法》,实施最严格的标准、最严格的流程、最严格的执行、最严格的考核,明确直属企业储粮数量的党政纪处罚红线。
对于做实仓储基本设施,总公司建立仓储基础设施维修维护长效机制,要求各分(子)公司严格按每年不低于辖区仓房固定资产原值的1%计算安排仓房维修费,统筹用于直属企业仓房维修工作。实施电器设备技术改造,积极推广应用&粮库专用配电箱&等4种电器设备,配置移动式专用电源电缆车1052台、粮库便携式专用电源电缆车974台、粮库便携式专用插座分支箱1273台、粮库输送机专用节能配电箱2573台。制定直属企业仓储设施维修改造三年规划,计划投资25.65亿元,重点对危及储粮安全的仓储设施、清杂整理附属设备、配电及防火设施进行改造升级。
&对于做实仓储管理标准化,总公司制定下发多项仓储管理标准化制度和安全生产管理规章制度,各分(子)公司以此为基础,建立完善辖区生产作业标准化体系。重点建立规范的仓储管理工作流程,用制度管人、用技术管人,管住人为可能造成的仓储方面问题。要求直属企业3年内完成&安全生产标准化三级企业&达标工作,2014年已完成53%。新建露天储粮设施全部采用新型防火标准搭建,取消延续千年的传统&蓆茓囤&。
对于做实科技储粮项目,总公司制定直属企业仓储科技五年规划,推进智能化与绿色储粮技术融合发展,以&四合一&技术(粮情监测、机械通风、环流熏蒸、谷物冷却)深化应用为基础,重点推广控温、氮气气调、智能通风、智能烘干、保质减损、收购智能定等和清杂整理技术等7项绿色储粮新技术。2014年,新增智能通风规模500万吨,新增气调仓容290万吨,智能烘干节能率提高10%以上,中央储备粮远程监控100%上线。
对于做实包仓制,在全系统推广以包数量、包质量、包安全、包可控费用、包损耗为主要内容的包仓责任制,通过责任分明、奖惩兑现,来打破&大锅饭&,落实管理责任,调动职工积极性。在所有分(子)公司上报&五个做实&工作方案的基础上,总公司对直属库的实施方案逐一审核,并将计划从今年全面实施。
推进专业化改革 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2014年,总公司继续推进专业化改革,通过子公司专业化运作和加工企业市场化改革,推进储备业务与市场经营分开,并为企业培育了新的经济增长点。
总公司于2008年组建了油脂公司,实行油脂专业化经营管理,其内部实行储备库与加工厂法人分设、独立核算、分别考核,相互间业务按市场化办法进行,做到了储备管理与产业经营&一面防火墙、两本独立账&。2014年,面对加工利润长期为负、三大油品国内外价格持续倒挂、国产购销价格严重倒挂等市场形势,油脂公司加强市场化运作能力,采取正确的采购策略、销售策略、套保策略和资金运作策略,全年加工压榨量达到351万吨,实现1亿元加工业务利润,在全行业普遍亏损的情况下取得了不俗的经营成绩。
2013年组建的物流公司,面向市场专为产销协作、北粮南运和社会流通开展专业化物流经营。2014年,物流公司平稳运行,积极探索&北购南销&模式,提升市场化运作能力和经营水平,完成收购新粮538万吨,贸易经营量475万吨。在去年政策性跨省移库中,物流公司按市场化办法,通过业务委托方式,开展铁海联运港口中转、部分散粮车运输服务、对口调拨及包干调拨,共计完成发运444万吨。创新实施111节散粮专用车进入关内长期运行,开展进口点对点运输服务,开辟了新的增长点。
深化加工企业改革,将以前与直属库混同经营的加工企业从直属库业务、财务管理中进行分离,成立独立法人,按市场化的原则承担轮换加工业务,依法经营,照章纳税。2014年,总公司采取股份制改造、承包经营、资产租赁、拍卖、出售、申请破产等多种方式,完成对80%的加工企业改革改制,16家重点加工企业实现控亏增盈目标。
从严治企 筑牢权力运行的制度笼子
2014年,总公司大力推进从严治企、依法治企,完善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机制,持续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规范和约束直属库权力运行,实施8项配套改革措施。从分权角度,全面推行党政负责人分设、委派总会计师。从限权角度,对直属库重大经营决策实行由分公司前置审批,加强直属库资金集中管理。从规范用权角度,全面推行仓储保管检查单、出入仓作业单、质量控制单、熏蒸作业单&四单&流程管理,推进整体接管库入账并表,全年完成入账企业385户。
健全审计纪检监察体系,加强企业内部监督力量,完善监督监察机制。配足纪检力量,26个分(子)公司纪检书记全部配备到位,并设立党群监察处,设置编制总数101人,监督各级党组织认真执行党内监督条例和&三重一大&等各项制度规定,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依法依纪查办案件。建立总公司巡视制度,在党组的直接领导下开展工作,把分(子)公司领导班子和主要负责人作为巡视重点,集发现问题、查处问题、整改问题于一体,全年组织对5家分公司的巡视。
从严执纪问责,加大违法违纪案件查处力度,特别是对&转圈粮&、擅自动用储备库存、抬级抬价压级压价、违规变相拆借资金,设立&小金库&等触碰底线的&四害&行为实行零容忍。根据内部巡视发现的问题,总公司对相关责任人作出党政纪处分、经济处罚,以及移送司法机关的处理。总公司将相关案件处理情况在全系统进行通报,让广大干部员工受警醒、明底线、知敬畏。2014年,全系统新发生违法违纪案件较上年下降60%。
适应四个&新常态& 部署2015年改革发展
结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赵双连董事长在工作报告中深入分析了发展面临的四个&新常态&。一是国家宏观政策将继续保持稳定,主要品种实施政策性托市收储政策仍将是主导,且收购量居于高位的趋势仍在延续。面对政策性业务高位运行的新常态,要继续发挥调控主力军作用,并在公开标准、阳光审查、分批投放的原则下,欢迎央企和其他企业受托参与收购。二是集团管控机制基本建立,面对从严治企、从严执纪的新常态,直属库主任必须树立&三个接受、三个适应&的意识,即自觉接受三重一大的民主决策、前置审批的工作程序、常态化监督检查,适应集团化管控体制、智能化管理方式、区域一体化后统分结合的管理模式,做到靠制度管权、管事、管人。三是轮换经营难度继续加大,企业经济运行出现理性回调。面对发展方式和结构调整的新常态,要做到管理优先、发展同步。四是国有企业改革继续深化,总公司承担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的政策性业务,又要以市场化经营模式运行,要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有机统一。面对国企功能界定和分类考核的新常态,要积极探索政策性业务与市场业务合理分开。
&按照认识、适应、引领新常态的要求,2015年,总公司将继续坚持从严治企、突出主业、强化基础、转型升级总要求,管理优先、发展同步、分类指导,开展&落实年&活动,&两个确保&的指标全面达标,努力完成国家宏观调控任务,保持企业运行在合理区间,促进企业安全、稳定、可持续发展。
【编辑:王帛】粮食仓储保管基础知识
一、储粮基本概念
1、什么叫粮油储备?
粮油储备即粮油保管,是指粮食,油料和油脂在离开生产领域、尚未进入消费领域,而在流通领域的停滞过程,它是粮食流通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2、如何做好粮食储藏工作?
取决于三个要素:一是要有良好的仓房和配套设施,二是要有一系列较为先进的储藏保管技术,三是要有一套科学的管理方法。
3、粮油储藏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粮油储藏的基本要求就是“确保粮油安全、减少损失损耗、防止污染、延缓品质劣变”。这是根据《中央储备粮管理条例》和《粮食流通管理条例》中关于粮食数量真实,质量良好,储存安全,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节约成本费用等相关内容提出的。其基本含义就是营造良好的储藏生态条件,在确保粮油安全的前提下,减少储藏粮油的重量和质量损失,防止化学药剂和其它有毒有害物质对粮油的污染,延缓粮油品质变化,从储藏的角度,为粮食安全提供保障。
<font COLOR="#、在现代粮食储藏中,主要应用哪些技术?为创造一个合理的储粮环境,控制生物体的生命活动,确保储粮安全,在生产中应用的主要储粮技术有:(1)粮情检测:利用计算机电子检测技术,为随时了解深层粮堆的储粮状况提供一种手段,这对掌握粮情变化动态,及时采取相应措施极为有利。(2)干控:通过控制储粮的水分含量,创造一个不利于虫霉生长的低水分环境,如高温干燥,机械通风。(3)温控:通过控制储粮的环境温度,创造一个不利于虫霉生长的低温环境,如低温储粮、谷冷机冷却。(4)气控:通过改变储粮环境的气体配比,达到杀虫、抑霉、保持粮食原有品质的目的,如低氧(1-4%)、高CO2(&36-40%)、高N2(&99%)等。(5)化控:利用药剂产生的毒气阻断虫霉正常的代谢过程,达到杀虫抑菌的目的,如药剂熏蒸、有机酸抑菌、防护剂保粮。(6)综合保粮技术:我国储粮工作者在长期储粮实践中,开发出具有我国特色、利用多种储粮技术进行综合治理技术,如“双低”(低氧、低剂量)、“三低”(低氧、低剂量、低温)储粮。
5、什么是科学保粮?
科学保粮就是用科学的方法保管好粮食。按照粮食的变化规律,做到安全储存,避免或减轻虫、霉、鼠、雀危害造成的损失,抑制或减缓粮油陈化速度,减少粮油的损失损耗,降低保粮费用,减轻劳动强度,保证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等采取的一些安全、经济、简便、有效的保粮方法和措施。同时还要认真贯彻“以防为主、综合防治”的保粮方针,分别采取清洁卫生、物理机械、化学药剂、温室储藏等措施,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进行综合防治,确保储粮安全。
6、粮食的物理性质有哪些?
粮食的物理性质是指粮食在储存运输过程中反映出的多种物理性质,如粮食的流散特性——自动分级、散落性;粮食的热特性——导温性和导热性;粮食的吸附特性——吸湿特性和气体吸附特性、吸附滞后、粮堆内气流微循环所导致的水分转移等。这些物理特性相互依赖,又相互制约,不仅影响别的物理性质,同时也被别的物理的、生化的、生物的特性所影响,并对粮食的生命活动、虫霉危害、储粮的稳定性产生有利的或不利的影响,并与粮食清理、干燥、通风、控温、气调等作业及粮仓设计有密切关系。因此,要搞好粮食储藏工作就必须深入了解粮食的物理性质。
7、粮堆的湿热扩散特性对粮食储藏有哪些影响?
粮堆的湿热扩散指粮堆中水分沿着温度梯度和蒸汽压梯度向低温部位转移并使该部位粮食水分和温度升高的现象。湿热扩散是粮堆水分转移的重要因素。在湿热扩散过程中较低部位,水分由暖湿部位向温度相对较低的部位转移,使温度较低部位粮食水分含量增加,如果湿热气体遇到冷表面(如较冷的粮粒和墙壁等),还会凝结成水滴产生结露,严重时可造成粮食发热、发芽甚至霉变。这种现象如果在粮堆表层发生,就是我们常说的“结顶”;在墙壁和粮堆结合部位发生,出仓时有部分粮食粘附在墙壁上,这就是通常所说的“挂壁”现象;在粮堆内部某些部位发生,则可能发生“窝状发热”。因此,在储藏过程中应注意减小温差,减少湿热扩散带来的不利影响。粮堆表面、阴面墙壁、粮堆底部是最容易因湿热扩散引起粮堆水分增加的部位,在粮情检查时,应特别注意这些部位的检测。在气温剧烈变化时,粮堆表面、阴面墙壁、通风地槽附近可能因存在较大温差而结露,更应加强检查。
8、储粮有害生物有哪些?危害储藏粮油的昆虫、螨类、微生物、鼠类和鸟类。
二、粮仓准备及入仓粮质要求
1、装粮前应对仓库进行哪几个方面的检查和处理?
检查仓盖。如发现漏雨部位,要及时修补防水层,做到仓盖无渗漏,屋面平整。
检查墙体。有无裂痕,如发现异常,要区别对待处理。防潮层下坠造成墙面裂缝,可把裂缝周围铲除,然后修补防潮层,再刷面层。如果是地基不牢造成墙体裂缝,通过采取补救措施可以继续存粮的,可在仓外砌砖垛加固,并对裂缝做防潮处理。
检查地坪。无论是沥青地坪、水泥地坪、两油一毡地坪,由于使用年限过久或原地坪处理不好,均会出现地坪裂缝,陷坑,残缺等现象,使地坪局部或全部失去防潮性能。沥青地坪裂缝,在刷干净的新面上刷一层水泥浆,再用高标号水泥或混凝土修补。两油一毡地坪裂缝并出现返潮时,可以在原来的防潮层上再铺一层油毡或刷一层沥青,然后再铺设新的保护层,对大面积失效的地坪,要及时修整或在原来的地坪上再铺一层防潮层。
钢结构的简式仓应检查外观和结构,检查钢板仓防锈漆是否脱落并及时进行维修,对钢板仓的节点进行观察,检查螺钉、垫片、焊缝是否完好;观察与土建相连的支架部位有无变化。
门窗及其他部位。仓房的窗户、通风口等要仔细检查,看有无变形、脱落等现象,是否能顺利开启和密闭。
2、为什么应按种类、等级、生产年度分开储藏;安全水分、半安全水分、危险水分的粮油应分开储藏?
根据新形式下粮油安全储藏的需要,形成新的“五分开”,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防止品种混杂、利于保持粮油本身的品质,为粮油安全储藏和合理利用提供保证。包括5个方面的含义:
种类不同。对于不同种类的粮食和油料应该分开堆放储藏在不同地方。比如油菜籽和小麦应该分开储藏在不同仓间或分别码垛,防止不同粮食和油料混杂,给加工和利用造成麻烦。
品种不同。对于同一种类,但不同品种的粮油,也应分开堆放,以便在出库销售时体现优质优价的原则。比如优质粳稻谷和粳稻谷应分别存放。
等级不同。对于同品种的粮油,如果等级不一样,其质量也不一样,故也不能混合堆放,以防造成高等级粮油降等带来的经济损失。
生产年度不同。对于同品种、同等级的粮油,如果生产年度不同(即原来所说的新粮与陈粮),分开堆放储藏的目的是便于品质检验,保证在提供利用时符合相关品质标准的规定。
水分含量不同。对于同品种、同等级、同生产年度的粮油,如果水分不一样,应视情况,分开储藏。一般水分差异在1%以内,可以通过倒仓或正常通风来处理的,原则上可以堆放在一起,但必须及时处理,均衡水分。水分差异过大的粮油,必须分开堆放储藏,以防止水分分布不均造成局部发热霉变。
3、什么是粮堆的自动分级,如何降低自动分级,避免杂质聚集?
由于粮食籽粒的形状、成熟度和杂质类型等组分的不同,所形成的粮堆的组分具有不同的散落性,粮食在移动或散落过程中,性质相类似的组分趋向于聚集在同一部位,在粮堆中形成不同的集结区,引起粮食组分的重新分布,这种现象称作粮食的自动分级。自动分级现象的发生是由粮食籽粒和各种杂质本身的物理性质决定的,并与粮食输送移动时的作业方式、仓房类型密切相关。自动分级现象使粮堆组分重新分配,对安全储粮十分不利。局部的杂质含量较高,使粮食孔隙度降低,导致粮堆内产生的积热不易向周围扩散,为害虫、霉菌提供了一个较好的孽生场所,极易发生发热霉变现象。而且,在熏蒸杀虫时,药剂渗透困难,影响杀虫效果;在通风过程中,也因为空气阻力增大,风速达不到要求,影响通风降温、降水效果。
减缓入粮时产生自动分级现象的最好措施是主动地对入仓的粮食进行清理,降低粮食中的杂质含量;其次是在入粮时采取一些措施,减缓自动分级现象的发生。如平房仓进粮,可在输送机的抛粮端安装粮食分流板,改变粮流的规律性;也可适当移动输送机械,增加粮食的落点。对高大筒仓、浅圆仓可在仓内安装布料器,采用中心管入粮、抽芯除杂或多次进仓平粮等措施,都可有效减缓自动分级现象。
4、为何要强调入仓的粮食质量?
众所周知,良好的粮食是安全储粮的基础,这对新建的高大仓房的储粮来讲尤为重要,但在生产中许多粮库并没有做到这一点。由于新建仓储粮多、粮层厚,加之机械进粮,自动分级现象会更加明显,如果不控制入粮质量,就会给储粮带来无穷的隐患,正如在日常储粮过程中所遇到的粮情不稳,粮食发热、生虫,局部通风不透、杀虫不彻底、发热霉变等现象都与粮质差有关,都是粮食的水分高或杂质多、分级严重引起的。因此,在尚无取得大粮堆储粮经验的现在,更要强调入仓的粮食质量。
三、粮堆密封与密闭储藏
1、如何进行粮面压盖密封?
粮面压盖的做法有:一是散粮面上盖席或铺窗纱后,用干燥无虫的大糠等进行压盖;二是用稻壳等装袋压盖,袋袋半包,平贴合缝,互相错缝,做到“平、紧、密、实”,以加强密封效果;三是用隔热材料进行粮面压盖,如用薄膜加5cm泡沫塑料板或用薄膜加PEF隔热保温板压盖,以增加粮堆的隔热效果。
2、隔热性能较差的旧仓房对粮堆如何进行压盖?
对一些隔热性能较差的仓房进行低温储藏时,为维持低温冷却效果,除对仓房进行隔热密闭外,还需对粮堆采取隔热保冷措施。生产中常用的麦糠、稻壳及旧麻袋、草苫、棉被、聚乙烯泡沫塑料板、PEF隔热保温板等隔热吸潮的材料极易压盖,或用装袋半包平贴合缝,两层相互错缝,压平压紧,以增隔热保冷效果。若粮面再加薄膜密封其效果会更好。
3、如何做好粮堆的全仓密封?
全仓密封又称一面密封,适用于地坪、仓墙防潮性能较好的仓房。新建仓是在装粮线高度的仓壁上预埋塑料管槽,当粮食入满后及时平整粮面,预埋测温电缆,布置环流熏蒸的回流管,铺好走道板,然后在粮面上覆盖事先制备比粮面稍大的密封帐幕,用胶条把薄膜压入塑料槽管内,安装测温、测气、查粮等各种设施,即完成粮面密封。旧仓是通过用热沥青把薄膜粘附在仓壁四周装粮线下的塑料“围裙”与密封帐幕粘合在一起,即完成粮面密封。
4、什么是“双低”储粮?
“双低”储粮是指低氧、低药量密闭储粮的简称,是气调储粮与化学防治相结合的一种保粮方法,对杀灭常见的储粮害虫和防止储粮发热霉变是行之有效的。
5、“三低”储粮的基本概念是什么?
“三低”是指低氧、低药量、低温的储粮方法,它属于综合储粮技术范畴,对于防治储粮害虫有较好的效果。
“三低”是在“双低”的基础上再加低温,低温一般是在寒冷季节利用通风降温来达到的。“双低”技术已有能有效杀灭粮堆中的害虫,而低温则能大大降低残存害虫的繁殖率,因此能使储粮更加安全。
四、低温储粮
1、什么是低温储粮?
低温储粮是现代储藏技术中很有发展前途的一种储粮方法,它利用低温季节的自然冷源或谷物冷却机等对仓房内的粮堆进行冷却,使粮低温处于一个较低的状态,这样可以保持和改善储粮品质,达到安全粮储的目的。
2、低温储粮有哪些好处?
(1)低温可以抑制粮食的呼吸作用,减少干物质损耗、延缓粮食陈化和品质劣变速度,保持粮食的新鲜度和食用品质。
(2)低温可以控制虫霉的生长发育,减少害虫危害,防止粮食发热、结露、霉变。
(3)低温有利于保持食品新鲜程度,延缓谷物陈化,解决大米(包括糙米)等高水分成品粮的安全储藏度夏问题。
(4)简单易行,不用改造现有粮仓,谷冷机冷却不受气候条件的限制,适用于具备风道的各类仓房。
3、隔热保冷对储粮有何意义?
低温粮堆采取隔热保冷措施后,能延缓粮温回升的速度,使粮堆以较低的温度过夏。这样可以延缓粮食的陈化速度,抑制虫霉生长,粮情稳定,保管费用低。
4、何时对粮食采取隔热保冷措施?
当外温回升高于粮温前,就应对低温粮采取隔热保冷的密闭措施。
五、机械通风
1、机械通风的主要功能有哪些?
降低粮堆温度和湿度,平衡粮堆温度,改变储粮水分含量,消除粮堆水分转移、分层和结露,排除粮堆内异味或有毒有害气体等。机械通风的主要功能包括对储藏的粮食和油料进行降温、降水通风,对即将出仓的粮食进行调质通风。此外还有平衡粮堆温度、湿度,防止和消除粮堆水分转移、分层和结露,预防高水分粮发热,排除粮堆内异味或实施熏蒸后的散气,在高温季节排除仓内空间积热等功能。
2、机械通风储粮技术的主要名词术语
通风——用外部空气置换粮堆内的空气,改善储粮条件的换气技术称为通风。
自然通风——利用储粮内部和外部空气密度差引起的热压差或风力造成的风压差促使外部空气进入粮堆内部,置换粮粒间的气体,实现通风换气,这一技术称为粮食的自然通风。
机械通风——利用通风机产生的压力,将外界空气有组织的送入粮堆,实现外界空气与粮粒间空气的交换,改善储粮条件的技术称为机械通风。
机械通风系统——将电动机、风机、主风道、支风道、风量分配器有机组合成一整体,称为机械通风系统,又称机械通风风网。
主风道——与风机相联接的风管道。
支风道——与主风道相联接的若干弱小风道。
空气分配器——空气经过通风管道进入粮堆或粮堆中的空气穿过通风道表面的通气孔或通气孔板进出粮堆的部分称为空气分配器。
空气分配器表观风速——空去穿过分配器表面的流速。即m/s。
总阻力——气流通过风网时所产生的压力损失,即机械通风系统阻力,它包括通风管道的阻力,分配器阻力及粮层阻力。
空气途径比——空气穿过粮层呈非线性流动时,空气到达粮面的最长路径与最短路径之比。
静压力——垂直作用于风道壁的单位面积上的压力。静压力用来克服通风网的阻力。静压力通常用毫米水柱计量,现规定用帕来计量。常用U型管来测量静压力。
粮层阻力——空气被迫送入粮堆时,要通过粮层,气流就要消耗能量,能量损失表现为气流的静压力降,这个压力降值就是所谓的粮层阻力。以帕来计量。
粮层风速——气流穿过粮层的孔隙的平均速度,其单位是米/秒。
粮面表观风速——气流穿过粮堆(粮层)表面的速度,也就是每秒钟内通过每平方米粮堆表面的气流量,其单位是米/秒,或立方米/秒·平方米。粮面表观风速均匀与否是衡量整个风网设计合理与否的重要因素。
3、允许通风的温度条件是什么?
《机械通风储粮技术规程》中规定,除我国亚热带地区以外,开始通风时的气温低于粮温的温差不小于8&#8451;,通风进行时的温差要大于4&#8451;;考虑到我国广东等亚热带地区四季温差较小,为保证有足够的通风机会,只能牺牲一部分效率,而规定开始通风的温差为6&#8451;、通风进行中的温差为3&#8451;.
对于自然通风降温来说,因为不消耗能源,为获得更多通风时机,一般仅要求气温低于粮温即可通风。
对降水通风和调质通风,要求通风后的粮温不超过该批粮食的安全储存温度。
4、确定通风有哪些原则?
第一个原则,期望通风达到的目的要与通风具有的功能、通风合适时机相协调。
第二个原则,通风时的大气条件应能满足通风目的的需要。
第三个原则,确定通风大气条件时,既要保证通风有较高的效率,又要保证有足够的机会。
第四个原则,确定通风的大气条件,应能限制不利的通风副作用。
第五个原则,通风中必须确保储粮的安全。
以上五条原则涉及到大气的温度、湿度、露点,粮堆的水分、温度、露点等等参数之间的关系和各种条件的组合,要同时满足以上五个原则,就要设法在上述诸多参数中找出最佳平衡点。
确定通风原则后,还要注意达到两个效果:
通风应达到均匀降温、均匀降水和均匀调质的效果。要求风道设计合理,尽量减少死角;
通风应具有经济和节能的效果。要根据不同的情况,确定是使用动轴流风机,还是离心风机或混流风机;是进行连续通风,还是间断通风。
表:允许通风条件表
size=3&Ps2
size=3&t 2
size=3&Ps2
开始时:t2-t1≥8&#8451;
(亚热带:t2-t1≥6&#8451;)
进行时:t2-t1≥4&#8451;
(亚热带:t2-t1≥3&#8451;)
size=3&Ps2
size=3&Ps2l
t2——粮食温度;
tl1——大气露点温度;
tl2——粮食露点温度;
Ps1——大气绝对湿度压力值;
Ps2——当前粮食t2下的粮食绝对湿度压力值;
Ps2l——粮食水分减1个百分点,且粮食温度等于大气温度t1时的绝对湿度压力值;
Ps22——粮食水分减2.5个百分点,且粮食温度等于大气温度t2时的绝对湿度压力值;
Ps23——当前粮温t2下,粮食水分加2.5个百分点的粮食平衡绝对湿度压力值;
5、降水时的单位通风量是多少?
粮食进行机械通风降水时,单位通风量的选择,应根据本地的气候条件及粮食种类来选定,在通常情况下,粮食水分越高,则粮堆的高度越低,下表是我国《机械通风储粮技术规程》中所列的降水通风最低单位通风量。
表:降水通风最低单位通风量(米&sup3;/时·吨)
<font COLOR="#%
<font COLOR="#%
<font COLOR="#%
<font COLOR="#%
<font COLOR="#%
最低单位通风量
<font COLOR="#
<font COLOR="#
<font COLOR="#
<font COLOR="#
<font COLOR="#
生产实践表明:粮食通风降水时,粮食水分为16%时,单位通风量一般应不低于40米&sup3;/时·吨。粮食水分为24%时,单位通风量可选到400米&sup3;/时·吨。对于水分为20%以下的粮食,单位通风量选为80~200米&sup3;/时·吨是适宜的。粮堆的高度应以3米为佳。单位通风量越大则降水效果越显著,但单位电耗量也随之加大。
六、主要粮食的储藏
1、稻谷的储藏特性是什么?
稻谷具有完整的谷壳,它对防止虫霉危害与温湿度影响有一定作用,在储藏过程中稳定性较高,但稻谷后熟期短,不耐高温,易黄变和陈化,易发热、结露、水分超过25%即可发芽。在正常储藏条件下,新谷的生理活性较强,呼吸旺盛,变化较大,一年后逐渐减弱,继而趋于平缓,储藏稳定性增高。早、中稻收获时气温高,便于干燥,入库水分低,但易感染害虫;晚稻秋后收获气温低,虫害较少,但不易干燥,入库水分较高,容易引起发热霉变。稻谷储藏期不宜超过三年,即使不生虫发热,也要注意定期轮换,特别是长期储备的粮食要防止因陈化而降低品质。
2、稻谷储藏中有哪些注意事项?
(1)控制水分。使稻谷处于安全状态是安全储粮的根本宗旨。稻谷发热霉变都与其所含水分有关,因此稻谷入仓时必须严格控制水分。对超标准水分的粮食一定要抓紧降水工作。
(2)清理杂质。稻谷中常混有稗子、杂草、穗梗及瘪粒等有机杂质,特别在机械进粮时,由于自动分级现象会造成杂质在粮堆内积聚。这些有机杂质带菌量多,呼吸强度大,加上细小杂质使粮堆孔隙度减少,形成湿热积聚、不易散发,容易造成粮堆内发热霉变。因此,稻谷入仓时,要清理过筛,严把质量关,把粮食含杂量控制在0.5%左右,提高粮食储备的稳定性。
3、晚稻应采取哪些主要储藏措施?
根据晚稻水分大、易发热霉变等特点,对超安全水分标准入仓的晚稻,应抓紧时间烘干或通风降水,逐步降低其水分含量。待水分达到标准后,再利用低温季节进行通风,将粮温降至5-10&#8451;以下。在气温回升之前,利用稻谷的不良导热性,及时进行密闭储藏,减少外界条件的影响,可较长时间维持粮堆的低温状态,减少虫霉危害,保持较好的储藏品质。
4、稻谷发热的规律是什么?
散装稻谷发热的一般规律是:秋冬季节多从粮堆的中下层开始,以后逐渐向上发展;夏季多从朝阳靠墙面的上层开始,以后再逐渐向内发展;因漏雨或吸湿而引起的发热,则多从粮面、仓墙四周、地坪等返潮部位开始,然后再向粮堆内部及中下层发展。
在发热过程中,有的稻谷粮温上升数天后温升暂时减慢,以后再继续上升。发热上升的粮温与粮食水分高低密切相关,即原始水分在15%以下的稻谷不会超过40&#8451;,其主要愿意是因为在高水分的稻谷上微生物繁殖速度较快。
5、哪些现象是稻谷早期发热霉变易于察觉的?
稻谷局部水分增高,微觉潮湿,散落性降低,籽粒发软,硬度降低,出现“霉蒸气”,色泽开始微显鲜艳,继之谷壳潮湿挂灰、泛白,未熟粒偶见白色或绿色霉点等等。稻谷早期发热霉变时温度不高,米质尚未变化,是处理的关键时刻,如果以上现象继续发展,将出现明显的发热霉变,米质将会发生明显下降。
6、储藏期间稻谷为何容易发热、霉变、生虫?
新稻入库后,由于生理活性较强,呼吸旺盛,产生大量的热量和水分,易造成粮堆内湿热积聚。若湿热气流上升与粮面冷空气接触,就会形成结露现象。结露的部位一般在粮堆表层15cm左右最为明显,结露部位的稻谷水分增加迅速,因此,稻谷就会很快发热。稻谷发热与霉变密切联系在一起。在梅雨季节,水分含量高达16%以上的稻谷就很容易发热并马上霉变;在高温季节一般都是发热到中期或后期,才开始霉变,发生的部位多在表层;如果仓壁或地坪返潮,则发芽与霉变就可能同时发生。另外,稻谷也易生虫,其中以麦蛾、玉米象、米象、谷蠹为害最严重。稻谷中害虫聚集的部位随季节而变,冬季一般聚集在中下层,春暖以后逐渐迁移至上层。
7、稻谷的安全水分为多少?
稻谷的安全储藏水分与环境温度有关,并随温度改变而变化。水分较高的稻谷必须储藏在温度较低的环境中;水分较低的稻谷则可储藏在较高的温度环境中。因此,稻谷安全储藏水分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根据各地保粮经验,初步归纳出稻谷的相对安全水分:
稻谷安全水分
粳稻水分(%)
籼稻水分(%)
<font COLOR="#&#8451;左右
<font COLOR="#.5以下
<font COLOR="#以下
<font COLOR="#.5以下
<font COLOR="#以下
<font COLOR="#&#8451;左右
<font COLOR="#以下
<font COLOR="#左右
<font COLOR="#以下
<font COLOR="#.5以下
<font COLOR="#&#8451;左右
<font COLOR="#左右
<font COLOR="#左右
<font COLOR="#以下
<font COLOR="#.5以下
<font COLOR="#&#8451;左右
<font COLOR="#左右
<font COLOR="#左右
<font COLOR="#左右
<font COLOR="#.5左右
<font COLOR="#&#8451;左右
<font COLOR="#以下
<font COLOR="#以下
<font COLOR="#以下
<font COLOR="#.5左右
8、小麦有什么储藏特性?
(1)后熟期长。小麦品种不同,后熟期长短也不同。大多数品种后熟期在两个月左右,少数超过80天。含水量适宜的小麦,完成后熟作用之后,品质有所改善,储藏稳定性有所提高。
(2)吸热性强。小麦外皮较薄,组织松软,亲水物质较多,吸湿能力较强,吸湿后,淀粉、蛋白质水解加强,易遭受霉菌与害虫的侵袭,引起发热霉变,使小麦品质劣变。
(3)较耐高温。小麦具有较好的耐高温性,在一定的高温范围内不致丧失生命力。据报道:水分在17%以上时,干燥处理温度不超过46&#8451;,或水分在17%以下的,处理温度不超过54&#8451;,酶活性不会降低,发芽力仍能得到保持,面粉品质因在后熟期经历高温而得到改善,做成的馒头松软膨大。这就为小麦采用高温干燥或密闭杀虫提供了依据。
(4)易遭虫害。小麦抗虫性差,收货时正值夏季,易受害虫感染,多数储粮害虫都会危害小麦,其中以玉米象、麦蛾与印度谷蛾危害最为严重。因此,要加强小麦虫害的防治工作。
9、小麦在储藏期间易出现哪些问题?
(1)麦堆结顶。小麦在后熟期间呼吸作用旺盛,放出大量湿热,使麦堆上层粮温增高,水分加大,易引起结顶和发热霉变,其部位一般发生在粮面下30cm处,这是保管新麦要特别注意的问题。热粮储藏到深秋季节,粮温高于气温,粮堆内外存在温差,湿热扩散引起粮堆水分转移,使上层粮食水分增加,同时也使霉菌大量发生和发展,造成粮堆发生结顶现象。
(2)褐胚。小麦在储藏期间另一主要劣变现象是胚部变褐(与小麦褐胚病不同),着主要是储藏方法不当和储藏时间过长造成的。另外,微生物的危害也是形成褐胚的重要原因。
10、小麦保管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1)趁热入仓密闭储藏。小麦趁热入仓密闭储藏是我国传统的储藏方法之一。根据小麦耐热性好的特点,利用盛夏高温曝晒小麦,将水分降到12.5%一下,是粮温达50-52&#8451;,保持2h,趁热入仓,散装压盖,高温密闭,是粮温维持在40&#8451;左右,10d左右可杀死全部害虫。此后,粮温逐渐下降与仓温平衡,即传入正常密闭储藏。高温时间过长会影响小麦的发芽率。
(2)低温冷却。粮堆保持一定的低温状态,对于延长种子寿命、保持品质有益。进入正常储藏的小麦,可在寒冷季节进行通风、翻动粮面,将粮温降至5&#8451;以下,然后在气温回升前对仓、粮堆进行密闭,这对抑制虫、保持品质有较好的效果。长期储存的低温粮要严防与湿热气流接触,以免造成麦堆表层结露。
(3)严防害虫感染。危害小麦的主要害虫是玉米象、麦蛾、印度谷蛾等。麦蛾、印度谷蛾成虫发生在粮堆表层,活动于空间,而玉米象在秋凉后则隐藏于麦堆深处。热密闭与冷密闭储藏是防治小麦害虫的有效方法,要加强管理,严格做好防止感染害虫的工作。
11、常规储藏入库后有什么要求?
(1)常规储粮检查
&#9312;检查粮温
检查时间:粮温受仓温和外温的影响,所以检查粮温必须同时检查仓温和气温。检查温度最好在上午八、九点钟,因为这时的温度比较接近全日的平均温度。
检查部位:确定取样点可将粮仓平面划分为若干区段,每区段为100平方米,取四角与中央五点。粮堆高度不超过20米可分两层检查,上层在粮面下30——50厘米,下层为能检测到的底部;粮堆超过20米应分三层检查,中层介于上下层之间。
包装粮温的检查:检查原则是定层定点。以一个垛为单位。分层设点,四周和中央都要设点,一般12包堆高的应由下至上检查第3、6、9包或2、5、8包。面粉底部2——3包容易压实结块,必要时“挖井”检查。
简仓(低下仓)及囤装粮温的检查:一般设五点三层,5米以上可酌增测温点;地下仓拱脚部位、露天囤的朝阳面及入囤时下风部,检查温度时要特别注意。
&#9313;检查温度和水分
温度的测定:在目前技术条件下,一般只检查气温和仓湿。普遍用毛发湿度计或干湿球温度计进行测定。
水分的检查:新入库的粮食要选择有代表性的层、点取样测定水分,并混合化验出原始水分。在储藏过程中,安全粮每月测定一次;半安全粮每三天测定一次。粮温不正常和有虫、霉情况的部位,要单独测定水分。
&#9314;虫害的检查
有活的害虫才算是感染了害虫,发现死的害虫可归入杂质一类。但由于死的害虫的存在,需要更精密地反复检查分析其感染性,特别也好分析潜在的感染性,即分析卵、幼虫和其他虫期的内在情况。
检查害虫与螨类可有筛检,其中粉螨可用具有圆孔的实验室筛套,上面筛孔直径2.5毫米,下面筛孔直径为1.5毫米,其下为底部。用每分钟约120次的循环运动筛检3分钟。检查玉米象和其他害虫用筛孔2.5毫米的筛子来筛,然后计算通过筛孔及留在筛上的活虫数,用头/公斤来计算虫口密度。隐蔽性害虫可以用染色法、照明法来检查,但用刀切开籽粒检查的剖粒法是最基本的方法。
检查期限,当粮温在15&#8451;——25&#8451;时,15天至少检查一次;粮温高于25&#8451;,7天内至少检查一次;危险虫粮在处理后的三个月内,7天内至少检查一次。
&#9315;粮情检测结果的填写与上报
检查人员应将检测结果及时分别登记在检测簿上。每月按规定填写“储粮安全情况月报表”上报。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应及时上报。
(2)根据季节特点制定措施
&#9312;按含水量划分储粮等级
根据粮食水分与储藏环境温度的关系,分为安全粮、半安全粮和危险粮。
安全粮——可在当地安全过夏的粮食。
半安全粮——只能在气温较低的季节短期储藏,而不能在当地安全过夏的粮食。
危险粮——极易发热霉变的粮食。
高水分粮——粮食水分,大大超过安全水分标准。
&#9313;根据季节特点,制定措施
春季:降水防潮
夏季:密闭治虫
秋季:通风降温(防止结露)
冬季: 低温冷冻
七、粮情检测
1、日常粮情检测包括哪些内容?
由于温度、水分含量、相对湿度及害虫是影响粮油储藏安全的几个关键因素,因此本标准明确规定了日常粮情检测的内容,即温度(包括气温、仓温和粮温)检测、相对湿度(仓外空气、仓内空气和粮堆内部空气的相对湿度)检测、粮油水分含量检测及害虫(包括种类和密度)检测四个方面。此外,还要根据实际需要,增加相关检测内容,比如,熏蒸期间应检测磷化氢浓度,气调储粮应检测二氧化碳或氮气浓度,双低储藏应先检测二氧化碳和氧气浓度,当二氧化碳浓度不低于4%或氧气浓度不高于12%时,进行磷化氢低剂量熏蒸并在熏蒸期间检测磷化氢浓度。
2、为何要强调保管员经常入仓检查粮情?
近年来在新建的粮仓中,尽管都配备了先进的粮情检测系统,但先进的仪器只能在一定程度上替代保管员的部分工作,还不能完全替代人体的感官功能。保管员进仓可以通过人体的视觉、触觉、嗅觉等感觉器官去感受仓内气味、粮食的散落性、粮温等变化,再结合仪器的检测结果,对粮情变化趋势做出正确判断并采取相应措施,确保储粮安全。
3、散装粮食和油料的温度检测点位置应如何确定?
本标准规定:“房式仓人工检测时,应分区设点,每区不超过100&#13217;,各区设中心与四角共5个点作为检测点,两区界限上的两个点为共有点。粮堆高度在2m以下的,分上、下两层;粮堆高度2m—4m的,分上、中、下三层;粮堆高度4m—6m时,分四层;粮堆高度6m以上的酌情增加层数。上层、下层检测点应分别设在距粮面、底部0.3m处。中间层检测点垂直均等设置;四周检测点距墙壁0.3m。”这是老式仓房粮温检测的“三层五点十五处”(即上、中、下3层,每层5点)检测点设置的具体表述,这是最低要求,工作中可根据需要增设检测点。侧温点“垂直均等”,是为了便于比较同一检测位置不同粮层深度的粮温情况并准确判定粮温异常部位。
4、储粮害虫的常用检测方法有哪些?
检测储粮害虫的常用方法有筛检法、诱捕法、剖粒法、漂浮法、X-射线法等。检测粮粒外部害虫时,采用筛检的方法,对样品逐个进行害虫筛检,筛下物中活的害虫进行计数,以每千克样品中活的害虫头数表示该点害虫密度。检测谷蠹、玉米象、米象等蛀食性害虫,对外贸易有特殊要求时,可按照相关规定检测粮粒内部害虫。检测粮粒内部害虫时,可采用剖粒法、漂浮法、X-射线法等。这些方法在等同采用ISO
6639的国家标准中有详细规定,该标准已正式报批,不久即可正式颁布实施。储粮害虫诱捕检测技术适用于各种粮食和油料的生物学特性,利用仪器、器具(如黑光灯、探管式陷阱、波纹纸板诱捕器等)或化学物质(鼓害虫性引诱剂等),将储粮害虫引诱到仪器和器具内,以检查粮堆或空间内害虫有无或发生情况。
5、如何判定虫粮等级?
虫粮等级标准沿用了规范的规定。其中:“主要害虫”指本标准明确规定的10种第一食性害虫,即:玉米象、米象、谷蠹、大谷盗、绿豆象、豌豆象、蚕豆象、咖啡豆象、麦蛾和印度谷蛾。这些害虫可以直接危害完整粮粒,可对储粮造成极为严重的重量和质量损失,还可为第二食性害虫的继发性危害创造条件。尽管近年来各地出现锯谷盗、书虱和螨类难以防治的问题,但它们对储粮的危害远远低于上述10种第一食性害虫,不作为害虫。在判定虫粮等级时,如果害虫密度和主要害虫数反映的等级不一致时,采取就高不就低的原则,以严重的一级确定虫粮等级,比如,某廒间最高害虫密度为12头/kg,属于一般虫粮;但这12头害虫中,有11头是谷蠹,则应属于严重虫粮;按本标准就高不就低的原则,最后判定为严重虫粮。
成品粮不得有虫,有虫即判定为严重虫粮;面粉等粉类成品粮所含螨类超过30头即判定为严重虫粮。
本标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规定,将原“对外检疫对象为害虫”成为“我国进境植物检疫性储粮害虫”,具体的进境植物检疫性储粮害虫名单,以最新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境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录》为准。目前执行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第862号(日)所列的最新检疫性储粮害虫。
八、储粮管理
1、在深秋季节,储粮管理的重点是什么?
进入深秋时节后,储粮管理的重点应放在做好分阶段通风、防止粮堆结露方面。当外温下降季节,大粮堆保温性好的特性易在新仓粮堆内部形成“外冷内热”状态,由此产生湿热扩散会导致粮堆内水分转移,在粮堆表面与周壁处易形成“结顶”、“挂壁”,继之粮食发热霉变。此时要及时通风散湿,均衡粮温,消除形成温热扩散的条件,避免粮堆水分转移发生“结顶”、“挂壁”现象。
2、在寒冷的冬季,储粮管理的重点是什么?
在寒冷的冬季,储粮管理的重点是抓紧时机通风降低粮堆温度。在冬季要充分利用自然低温条件通风冷却粮食,在粮仓内形成一个低温储粮环境,为来年粮堆低温度夏创造条件。
3、在气温回升的春季,储粮管理的重点是什么?
密闭与粮堆压盖隔热保冷,环节粮温上升速度,确保储粮在气温回升的春季,储粮管理的重点是对粮堆进行隔热保冷,这是现实“低温储粮”的重要环节。新仓粮堆规模大,特别是在密闭不对流的条件下,粮食的不良导热性会更为突出,在春季要利用这一特性,对低温粮做好仓房隔热安全。
4、在高温季节,对稍超安全水分的粮食应如何处理?
在高温季节所收的粮食水分较高时,首先进行平衡通风,均衡仓内粮食的水分与温度,稳定粮情;其次抓紧时间通风降温散热,降低粮食水分,提高储粮稳定性;第三是视粮堆内的虫霉发生情况,决定是否采取高浓度熏蒸,抑制虫霉生长,为通风降水赢得时间;第四再选择低温时节进行通风,降低粮堆温度,确保粮食安全。
5、粮堆降温散湿的方法有哪些?
粮堆降温散湿的方法很多,条件不同使用的效果也不同。在生产中,可根据具体情况分别采用。
(1)粮堆通风:直接降低粮温与水分,通风均匀,效果明显,费用低,是粮库常用保粮措施。
(2)翻动粮面:用于散装粮堆表层粮食的降温散热,简单易行,节省费用,效果也较好。
(3)排除粮堆湿热:在粮堆内插入导风管、熏蒸探管,进行机械通风等。
(4)粮食冷却:利用低温季节或谷物冷却机冷却粮食,使粮食处于一个低温状态,提高储粮温度性。
(5)日光曝晒:用于水分略高的粮食,冬季日晒温度较低,但由于多西北风,空气比较干燥,对降低水分仍有一定效果。
(6)热风干燥:当粮食水分高、批量大时,采用烘干方法可快速降低粮食水分。
6、磷化氢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哪些方面?
(1)密封条件欠佳
&#9312;仓房先天密封不足
&#9313;门窗密封难以满足应有熏蒸的要求
&#9314;施药大量熏蒸剂没有分布到粮堆深处之前已泄露
&#9315;分布不均匀,不能完全杀死内各部位害虫
&#9316;保持有效浓度的时间不够
(2)盲目增大用药量
&#9312;再次熏蒸过分地提高用药量
&#9313;保护性昏迷,但有效保持时间短
(3)不科学地少用药量
&#9312;适当低浓度有利于效果
&#9313;一些抗性害虫也需要适当高浓度
&#9314;缺少对抗性害虫种群针对性考虑和处理
(4)熏蒸密闭时间不够
&#9312;早期,3—5天,7或10天等
&#9313;影响密封时间因素多多,如粮堆温度、用药浓度、害虫耐药程度等,不能一概而论
(5)缺乏浓度检测
&#9312;以往许多是药剂指导,只考虑单位粮食或容积的剂量和总药量
&#9313;施用后仓内或粮堆中是否很快达到了有效杀虫浓度
&#9314;何时达到杀虫浓度
&#9315;是否有因浓度过高可能会导致害虫出现保护性昏迷
&#9316;是否有熏蒸死角或局部低浓度区存在
&#9317;有效浓度保持的时间是否够长
&#9318;凭经验,没有浓度检测,难免盲目性
7、有关问题处理
&#9312;怎样预防粮堆结露
热空气遇到冷的物体表面时,空气中的水蒸气就可能达到饱和状态,凝结成水,这种现象成为“结露”。开始出现结露时的温度叫“露点温度”,简称“露点”。结露形成的主要因素是温差,差值越大,结露越严重。此外,空气湿度越大,露点温度和当时的气温越接近,也容易出现结露。
常见的粮堆结露有粮堆上层结露;粮堆内部结露;密闭粮堆结露;热粮入库结露。结露的原因也各有不同。只有当粮堆温度达到露点才能结露,可以根据当时的粮食水分和温度对照《粮堆露点近似值检查表》查出露点温度(见《粮食储藏技术规范》)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结露。
在日常工作中,首先把好入库粮食水分这一关,储粮必须是在安全水分之内。要根据不同的季节入库的粮食应适时密闭或通风。在气温上升季节(七月份前)密闭粮堆的薄膜外温度高,薄膜内粮温低,从而产生内结露,影响最大,预防的办法是在密闭粮面表层一层旧麻布袋片,起到隔热吸湿的作用,也可用除湿机除湿和生石灰吸湿。如果有轻微的表层结露,应及时翻动粮面,松散粮层,使中、下层的湿气得到散发,严重的应及时分层处理。露天储藏结露的主要部位在堆顶和四周,来势猛,发展快,面积大,处理难,处理的措施是:通风散热,缩小温差,覆盖粮面,芦席挂边,利于散热,堆顶架空,控温控湿,勤揭粮堆,及时翻晒。近年来各地都总结了许多成功的经验,可因地制宜地应用。
&#9313;如何处理发热粮?
因水分过高引起的粮堆发热,应先采取机械通风、仓内翻到、机械倒仓或用谷物冷却机等措施降低粮温,再采取通风、晾晒或烘干等措施降低水分。
因后熟期作用引起的粮堆发热,应进行机械通风。
因害虫和螨类活动引起的粮堆发热,应先熏蒸杀灭害虫和螨类,再通风降温。
因局部杂质过多引起的粮堆发热,应先清除杂质。
&#9314;粮堆发热部位不同,应采取何种方式进行通风?
粮堆发热部位不同,通风的方式也不同。一般讲,全仓中上层发热用压入式通风,中下层发热用吸出式通风,局部发热的粮堆可采用单管通风。
&#9315;对不同等级虫粮处理时间有何要求?
基本无虫粮和一般虫粮粮温不超过15&#8451;时,应加强检测,做好防护工作,可不作杀虫处理;一般虫粮粮温在15&#8451;以上时,应在15天内进行除治。严重虫粮应在7天之内进行除治。危险虫粮应立即封存隔离并在3天内进行灭虫处理。
&#9316;有害生物控制的基本方针和原则是什么?
有害生物控制应遵循“以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控制措施应符合“安全、卫生、经济、有效”的原则。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结合实际谈谈中国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