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教师职业理想与道德工作是一门专门的职业

(管理人员)
中国现代教育网
关注  粉丝
总访问量:2574
今日访问:0
最后登录: 06:36:13
黑龙江宁安市
辽宁大石桥市
山东肥城市
河南长葛市
河南驿城区
广西海城区
山东肥城市
辽宁大洼县
山东肥城市
江苏灌云县
山东肥城市
(最近更新:2350)
(最近更新:15)
(最近更新:256)
(最近更新:116)
(最近提问:56)
教师学与教学论第一章 教师职业
教师学与教学论 第一章 教师职业 第一节 教师职业概述
&&&&一、教师的含义
&&&&教师,是人们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经常涉及到的一个概念,但对它的理解和界定却存在着许多不同。在我国古代就有:“师者,教人以道者之称也。” “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者也。”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师者,人之模范也。” “智如泉源,行可以为表仪者,人师也。” 上述这些对教师概念的揭示,多是从教师的功能、作用和教师的品行等方面来说明问题的,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教师职业的某些特点。&&&&到了近现代,一些思想家、教育家对教师概念的界定较之以往的认识则更全面、更深刻,如英国的哲学家培根曾把教师称为是知识种子的传播者,是文明之树的培育者,是人类灵魂的设计者。前苏联教育家加里宁认为:“教师这个词有两种涵义,按狭义解释,是专门学科的讲授者,按广义解释,是有威望的、明智的、对人们有巨大影响的人。” 虽然近现代教育家在对教师的解说上更趋于教师的本质涵义,但更多的乃是对教师崇高地位和伟大作用的颂扬与赞美。所以,要想全面理解和准确把握教师这一概念的基本涵义,就必须把教师作为一个特定的社会群体,从其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关系中,所承担的社会职责中以及与活动对象的关系中去考察。为此,根据社会的分工和以学校教育为主要教育形态的事实,我们把教师定义为:受社会的委托,在学校中对学生的身心施加特定影响,把其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以此为主要职责的专业人员,这就是我们通常意义上所说的教师。
二、教师职业的形成发展及其专业化
&&&&教师,是人类社会最古老的职业之一,其产生、发展的历程是和社会分工的出现与深化、教育的产生与发展相伴而行的。早在原始社会,部落的氏族首领和具有经验的长者、能人,在生产劳动和日常生活中,有意识、有步骤地把生产知识技能、生活经验、风俗习惯和行为准则等传授给年轻的一代,于是人类社会最初的、与生产劳动和日常生活融为一体的教育便出现了,而那些承担教育之责的部落首领、长者和能人自然成为最初的“教师”。如古代传说中所说的燧人氏教人钻木取火,有巢氏教民构木为巢,伏羲氏教民以猎,包牺氏教民以渔,神农氏教民稼穑,仓颉氏造字等。&&&&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社会产品的丰富,出现了剩余产品,使一部分人从社会生产中分离出来成为了可能,于是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分离,教育逐步从生产、生活中脱离出来,在奴隶社会初期形成了自己相对独立的形态——学校教育,在学校中专门负有教授之责的人员——教师,便也随之出现。从此,教师就成为一种独立的社会职业。&&&&学校产生后一个相当长的阶段,教师并不是专职的,更不是经过专门训练的。中国奴隶社会很长时期是“政教合一”,“以吏为师”,即学校由官府控制,学校中没有专门的教师,官府中的官吏同时兼任学校的教师,学校教师也是官府的官吏,这样就形成了官师合一,官师不分的局面。所谓“居官之人,亦即教民之人也。”&&&&到了封建社会出现了私塾先生及“书院”讲学的学者。虽然是以教师为职业,但也只是掌握较多的文化知识,并未接受从师的专门训练。在欧洲的封建社会,由于学校主要为教会所控制,教师便由僧职人员兼任。可见,在古代社会,教师的专业化程度不高,且从事教师职业的人数也十分有限。&&&&进入现代社会,机械化的大工业生产取代了手工劳动、作坊生产,生产力从此得到快速发展。现代社会适应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需要,实行义务教育制度,普及中小学教育,并逐步发展大批职业技术学校,由此不仅需要的教师人数大量增加,更要求教师掌握丰富的文化科学知识与教育工作的技能,因而便产生了专门培养教师的教育形式——教师教育。随着各级各类学校的大规模发展,教师职业的劳动力投入也呈大幅度增加的趋势。在教师人数增长的同时,随着各国学校教育水平的提高,师资的培养标准也相应得到提高。各国纷纷通过立法规定教师资格,提高教师的学历标准和任职条件,并通过完善职前、职后的教师教育体系,不断推进教师的专业化程度,使教师职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三、教师的社会作用和地位
&&&&(一)教师的社会作用
&&&&作为以培养人,促进人的发展为根本职责的教师,其劳动具有巨大的社会价值,无论是对于个体的成长及其社会化,还是对于人类社会文明的延续、进步和发展,都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师对社会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师是人类文化的传播者和发展者&&&&人类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创造了灿烂的文化,留下了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而人类这些长期积累的科学文化成果和宝贵的精神财富,需要世代相传、发扬光大,仅仅依靠口耳相传是远远不够的,必须通过从事专门的教学活动的教师来实现。教师通过对人类丰富文化遗产的整理、采撷,使之成为系统的科学技术知识、文学艺术、社会思想、哲学观点和道德规范等,并有效地传授给年轻一代,使他们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了人类经过几千年的历史总结出来的知识经验,让他们能够更快更好的适应现存社会的实践活动,承接起发展的任务,延续社会的文明。实践证明,将人类社会积累的知识和间接经验传授给年轻一代是发展社会生产力,推动社会进步的一种最佳捷径。因此,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教育是人类社会延续和发展的关键因素,而教师则是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枢纽,对人类文化成果的继承和发展起着桥梁和纽带的作用。&&&&然而,向学生传授人类的文化成果和间接经验只是教师的教学任务之一,却不是教师教学的唯一目的。教师所承载的任务不仅仅是传递人类的文化成果,更是为社会、为未来培养人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传递知识开启学生的心灵与智慧,帮助学生获取知识与运用知识,使其获得认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智力水平和能力的提高必然又将大大促进人类科学事业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因此,在人类的进步中,如果没有教师开发智力资源这个重要环节,科学文化宝贵财富就无法继承,人类文明就会中断,社会就不能进步。同时,教师整理、传播人类优秀文化遗产的过程中,也是一个在前人研究和取得成果的基础上继续发展的过程。这一过程努力创造并发展了人类未曾有过的科学文化思想,不断向着人类未知的领域进军。因此,教师的劳动对人类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2.教师是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有力推动者&&&&社会的文明程度取决于社会成员的素质,而社会成员的素质又取决于社会教育。因此,教育是促进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的重要因素。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又处于主导的地位,教师功能的发挥直接决定着教育活动的成败。依次类推,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建设任务也责无旁贷地落到了教师的肩上。&&&&首先,从物质文明的建设和发展来看。现代生产需要经过科学知识武装、受过必要职业技术训练的新型劳动者,而他们是在学校中,由教师通过自己的学识、才干、思想道德品行影响和教育出来的,是教师劳动的结果。可见,教师是以“生产生产者”的身份加入到社会物质生产者行列中来的,教师的劳动是进行物质生产劳动、创造物质财富的前提和基础。正是从这一意义上讲,教师是物质文明建设的有力推动者。&&&&其次,从精神文明的建设和发展来看。教师在培养各种高级专门人才、促进精神财富的生产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所谓精神财富,是人们改造主观世界的成果。它主要表现为教育、科学、文化知识的发达和人们思想、政治、道德水平的提高。不仅社会物质财富的生产需要大批的专门人才,精神财富的创造也必须有一大批直接从事科学文化建设、思想建设的专门人才,而这些专门人才的成长不是自然而然的,而是由教师培养和训练的。他们也是在小学、中学、直至大学接受着教师的系统教育和培养,具备了从事本职工作的能力及文化水平、道德水平,这样才能在精神财富的生产中发挥应有的作用,为改变人们的精神面貌,推动社会精神生活健康发展贡献力量。教师在对年轻一代教授知识、发展智能的同时,还培养其思想品德,把人类社会发展中形成的道德观念、行为准则传播给他们,并在实践中使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也正是在这种意义上,教师被称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3.教师在参与社会生活和服务社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教师运用自己的知识与才能为社会服务,不仅表现在学校中,也表现在社会上。教师通过著书立说,投书报刊,开办讲座、咨询、热线服务等形式,向人民群众广泛传播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思想观念,教育人们克服和抵制社会上的腐朽思想、陈旧观念,积极投身于社会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广大教师正是通过这些社会活动,为每一次的社会变革提供着思想上和舆论上的支持,成为促进社会变革与进步的一股强大的有生力量。
&&&&(二)教师的社会地位
&&&&教师的社会地位是指教师职业在整个社会职业体系中所处的位置。它事关教师队伍的稳定,教师素质的提高,教学质量的好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等一系列重要教育问题的解决,因此教师的社会地位历来广受世人的瞩目。一般来说,一门职业的社会地位是由多种因素相互作用形成的,但主要由四个部分的作用组成:专业地位、经济地位、政治地位和职业地位。由此可见,这四个组成部分成为教师的社会地位高低的主要标准。下面就从教师的专业地位、经济地位、政治地位和职业声望四个方面来分析教师的社会地位。
&&&&1.专业地位&&&&关于教师的专业地位问题,实质上探讨的就是教师这项职业的专业性问题。所谓“专业”,是“专门职业”的简称,它是相对“普通职业”而言的。专业是在社会分工、职业分化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一类特殊的职业,是人类认识自然和社会达到一定深度的表现。人们对教师的专业化的认识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也是经历了一个较长的认识过程的。美国和日本的一些学者从专业的一般标准出发,以教师职业自身特点为基础,通过与医生、律师等较成熟的专业进行比较后,发现教师职业离专业的标准还有相当的距离,它的专业成熟程度还不高,应归为“准专业”或“半专业”,其专业成熟程度与护士、社会工作者的水平相当。这同时也说明教师职业的专业性质已不是“有”、“无”的问题,而是专业化程度高低的问题。在世界范围内促成“教师是一种专业”的认识,得益于1966年国际劳工组织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共同发布的《关于教师地位之建议书》。该建议书明确提出:“教育工作应被视为专门职业(profession)。这种职业是一种要求教员具备经过严格而持续不断的研究才能获得并维持专业知识及专门技能的公共业务;它要求对所辖学生的教育和福利具有个人的及共同的责任。”自此以后,各国逐渐趋于认同教师的专业地位,并为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做出了不懈的努力。近几十年来,各国对作为教师所必备的专业知识、专门技能的要求以及对于获得教师资格条件的要求更为严格和具体,并陆续实行了教师资格证书制度,教师的专业自主权也进一步得到保证。因此,教师的专业地位已逐步地确立起来。&&&&随着对教师职业认识的深入和教师在社会进步中作用的发挥,我国也将教师职业确认为专门的职业。1986年,中国国家统计局和国家标准局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职业分类与代码》,将所有职业分布为8个大类,63个分类和303个小类,其中将教师列在“专业技术人员”这一大类中。在1993年10月颁布的《教师法》中明确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并进一步对教师就业的学历标准提出要求,即小学教师具有中师学历,初中教师具有大专以上学历,高中教师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与此相适应,我国还建立起了一套多规格、多层次、多形式的教师教育体系,并于1995年开始实行教师资格证书制度。 &&&&但是目前由于我国教师教育发展水平不高,教师专业训练不足,训练过程还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以及人们长期以来形成的对教师职业一些错误认识观念的积淀,人们对教师职业的价值认识不足,甚至贬低教师劳动的社会价值与作用,致使教师职业在人们心目中所处的地位较低。可见,教师的专业训练之好坏、专业意识之强弱、专业水准之高低都对教师社会地位的稳固与提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经济地位&&&&教师的经济地位一般是通过教师的工资收入及其福利待遇与其它职业相比较而确定的。教师的经济地位是其社会地位的基础和直接表现,是决定教师职业是否有吸引力,能否吸引到高素质人才,保障教师队伍稳定性,从而保证和提高教育质量的一个关键性因素。&&&&从世界范围内看,多数发达国家和一些发展中国家都非常重视提高本国教师的经济地位,通过给教师以优厚的工资待遇和诸如带薪假期、退休金、医疗保险、住房补贴等福利,使教师的生活保持在中等以上的水平,以形成一支稳定的、高质量的师资队伍,满足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我国由于历史与现实的种种原因,教师的经济收入始终处于较低的水平,20世纪70年代末期甚至出现了教师与体力劳动者收入倒挂的现象。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国家对教育工作重要性认识的加强,开始对教师的生活状态及工资收入等问题进行关注,也为提高教师的生活水平、改善教师生活境遇做了很多的工作。国家先后多次提高了各级各类学校教师的工资待遇,增加了各种津贴补助,实行结构工资,允许学校为教师创造效益工资等。但同其它行业相比,教师的工资仍然偏低。尤其是在西部省份和经济欠发达的偏远农村地区,教师生活还挣扎在温饱线上,甚至在一些地区还出现了拖欠教师工资的现象。教师的经济待遇长期得不到有效的改善,不仅无法吸引到优秀的人才加入教师队伍,而且还影响教师队伍的稳定和师资质量的提高。对此,党和政府在1993年2月颁发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郑重承诺:“要使教师待遇和生均公用经费逐年有所增长”,“要把教师待遇提到社会的中等偏上水平”。在同年10月颁布的《教师法》中以法律的形式规定“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应当不低于或者高于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并逐步提高。”在随后的这些年里,国家通过多方的努力,再加上社会尊师重教风尚的逐步形成,教师的经济待遇较之以往有很大的改善,教师职业的吸引力也愈加增强,这一切都预示着随着教师经济地位的逐渐改善,其社会地位必将也随之逐步提升。
&&&&3.政治地位&&&&教师的政治地位主要通过教师在政治上享有的各种权利、待遇和荣誉等体现出来。其政治地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社会对教师的评价;教师职业的社会价值与作用;教师的社会关系体系在全社会所具有的影响及其这种影响所产生的教师在政治、经济上所享有的各种待遇。” &&&&教师政治地位的高低是与时代及社会制度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在阶级对立社会,教师只是宣扬统治阶级思想、帮助统治阶级愚弄和驯服人民的工具,是统治阶级的附属品,根本谈不上拥有多大的政治权利和多高的政治地位。在社会主义社会,教师的政治地位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教师同其他劳动者一样成为国家的主人,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和崇高的荣誉。而且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对人才的巨大需求,国家愈来愈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进而更注重从各方面充分发挥教师对培养人才、发展经济的重要作用,也从法律等相关方面对教师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予以保障。从1985年起国家把每年的9月10日定为教师节,以号召全社会都来尊师重教;在1994年元月颁布的《教师法》,以法律的形式保障教师应有的权利和待遇;同年,国家还把中小学教师纳入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选拔范围。同时,各级政府还选举教师当人大代表,参政议政,公开表彰、奖励优秀教师,以及从教师中选拔人才进入各级政府的领导班子等等。这些都有力地提高了教师的社会影响和政治地位,更是对教师工作劲头和积极性的极大鼓舞。
&&&&4.职业声望&&&&教师的职业声望是指人们对教师职业的社会评价,进一步讲是指“他人和社会对教师职业的有利评价和承认,如公众的认可和称道,尊敬和钦佩,荣誉和敬意等。” &&&&国内外有关学者的研究表明,在现代社会,教师的职业声望通常具有两个比较突出的特点:一是教师的职业声望通常都具有中上的地位,高于他们的经济地位;二是教师的职业声望具有逐渐提高的趋势。在我国,由于素有尊师的传统,更源于新中国的教师有着为祖国、为人民、为下一代甘当“蜡烛”、甘当“人梯”,以及辛勤耕耘、无私奉献的精神,因此,教师一向被社会公认为最佳形象,享有较高的职业声望。中国人民大学的学者1997年根据我国职业结构中常见的100种职业,在北京进行了一次有关职业声望的调查,其结果是:大学教授名列第二位,职业声望的分值是86.37;大学普通教师名列第14位,分值为74.94;中小学教师名列第29位,分值为68.31,在整个职业结构中也位于中上。 “2003年中国公众科学素养调查”是中国科协迄今进行的第五次科学素养调查。这次调查在全国30多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进行,有效样本8474个。在被调查的14种主要社会职业中,58%的公众认为教师的声望最高,其他依次是科学家、医生、军人或警察、法官、政府官员、工程师、律师、企业家、农民、运动员、艺术家、记者、工人。在不同年龄段的公众中,60至69岁年龄段中67%的人认为教师的声望最高,远高于其他各个年龄段。值得关注的是,18至29岁年龄段的青年中半数的人认为教师声望最高。 在对教师声望的认识上,并没有太大的“城乡差别”。调查发现,不论是在城市还是农村,教师的声望都高于其他职业。当然,农村公众认为教师声望高的比例还是要高于城市公众约8个百分点,达到60.6%。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教师职业声望与教师实际的社会地位有相关性,但二者之间并无直接的对应关系。而且,教师职业声望高,往往“只能反映一般人对于传统价值观念的向往与怀念,并不能用以说明或预测社会的实际行为”。 特别是当教师的经济待遇及其它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时,教师职业的高声望与人们实际的低选择就易形成明显的反差,这是我们今后应注意防范的问题。&&&&综上所述,教师社会地位高低是由众多评判标准决定的,应持有全面的、客观的、发展的观点,而不能仅以经济收入高低来下定论,应该从全方位、多角度进行考察。&&&&首先,待遇偏低是导致教师社会地位不高的直接原因。待遇是对人的劳动应给予的权利、社会政治地位和物质报酬的总称,其核心是工资报酬。虽然我们前面强调过经济收入不是决定教师社会地位的唯一因素,但是它却折射出了社会对教师劳动价值和社会贡献的认可程度与评判高低,同时也影响到了教师对自己工作本身的认可和积极性的发挥,造成教育质量的下降和教师队伍的不稳定。因此,要想改善教师社会地位不高的状况,提高师资队伍质量和发挥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教师待遇是当前之首要。&&&&其次,教师社会地位不高,也反映了国家对教育作用认识的不足。教育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根本,这一观点几乎得到了全世界各个国家的认可,因此各国都非常重视大力发展国民教育,提高国民素质,为国家的发展储备人才。因此,凡是将教育提升到兴邦治国这根本高度的国家,都非常注重加大教育投入,给教师以高报酬、高待遇,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颁布了一系列法律、法规,确立教师在我国政治经济生活中的地位,并采取一系列措施提高教师的待遇,正是从侧面反映了国家对教育的认识水平和重视程度。总之,必须先改变人们观念中对教育认识的不足,从国民经济发展与国家富强的高度来充分认识教育的价值,才能使政府和社会对教师的劳动予以充分的理解,来为提高教师待遇与地位制定法规及采取有效的措施。
四、教师在学校教育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学校教育是由教师教的活动和学生学的活动两方面复合构成的。在由“教”和“学”所构成的教育活动中,教师和学生作为能动的个体,是教育活动的主体。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地位孰轻孰重?谁为中心,谁为从属?便成为教育史上长期争论不休的重大问题。历史上关于教育过程中师生地位的争执主要有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教师是教育活动的中心,在教育过程中占据主要地位,这主要为以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为代表的传统教育派所持有。而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学生是教育活动的中心,在教育过程中居于主要的地位,教师必须放弃向导和指挥官的任务,而充任一名辅助者的角色,这一观点主要为以美国教育家杜威为代表的进步教育派所持有。随着历史的演进,教育实践和理论的不断发展,到了当代,人们关于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问题又提出了许多不同的看法。如有人主张教育过程应以教师为主体,也有人认为教育过程应以学生为主体,还有人认为教育过程中师生都是主体,即所谓“双主体”,另外也有人主张教育过程是“教师主导,学生主体”。这些观点和看法都从不同侧面、在不同程度上揭示了教育过程中师生地位的某些规律。但就教育过程的本质和教师、学生自身的特点而言,教师应居于主导地位,起主导作用。
&&&&在教育过程中,教师的主导地位主要表现在:教师的教决定着学生学习的方向、内容、进程、结果和质量,对学生的学习起着引导、规范、评价和纠正的作用。同时,教师的教还影响着学生学习的方式、方法以及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的发挥,影响着学生的个性品质以及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强调教育过程中教师的主导地位,并不是否定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学生的积极作用。教育过程是师生双边的活动过程,必然离不开学生的积极主动参与,只有学生把教师教的内容努力内化为自身的学识和品行,教育过程才有意义。因此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就成为教师主导作用的题中之意,强调“教师的主导地位”并不就意味着“教师中心”,说“学生的主体地位”也不意味着“学生中心”,问题的关键是要在实践中把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性发挥有机地结合起来 ,这不仅是教育规律使然,更为许多优秀教师的成功经验所证明。
生源差,是制约学校发展的唯一因素吗?
&&&&我曾到一所农村中学去当校长,在初期对该校的教学情况进行调研时,无论是干部还是学校教师所提供的情况都惊人的一致:因学校离县城太近,一些好的生源都流到县城学校去念书了。现在在该校读书的孩子都是寻常人家的子弟(他们的父母无力在城区购房,即无法获得在城里读书的资格),他们学习基础差,学习习惯也差,所以这几年学校的教学质量一直在全区属下游水平。&&&&当时我心里就犯嘀咕:生源于学校的教学质量是重要的变量,但绝不应该是唯一的决定因素。暂时不谈学校的管理,德育水平,至少在教育活动的两个侧面中,教师也应是一个侧面的主体吧。教师是怎么教的?这个问题,在当时曾经强烈地驱动我迅速去听课。我听了很多课,且都是事先不打招呼的随堂课。发现部分青年教师的教育行为与一些老教师有所不同,用现在的话说,似乎有一些专业化的闪光点。这些教师尽管出身农村,但经历了几年在上海的大学生活,成家后又都居住在县城,又有较广泛的人际间的交往,现代城市的熏陶,在他们身上已初见教师应有的形象和气质,少了孤陋寡闻,锱铢必较,甚至衣冠有所不整的些许“土气”。在教育活动中,能经常涉及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情景,能用较标准的普通话作为课堂用语,表达清晰,语调也显亲切,也能注意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作出适度的激励性评价。尽管教学方法还不算完善,但从课堂教学的一些中间环节的设计中,可以看出,他们在备课时是动过脑筋的。后来又了解到这些教师在课外与学生也有较亲和的交往。未见他们在办公室里大声训斥学生,或者罚学生抄生词等。学生们反映,我们就喜欢这样的教师,就喜欢他(她)的课。在对这些青年教师的良好教育行为发现的同时,我感到欣慰的是这些教师有意无意所表现出的一种较新的教育观念,以及可以预见的在教育上的发展潜能。&&&&时光飞速,迎来了到这所学校当校长的第一个期中考试。在此期间,我也花了较大力气去抓学校的教学质量,但差异还是无情地存在。令教育圈外不解、教育圈内应该明白的现象是,同一个班级的学生(显然生源是固定一致的),由不同教师任教的不同学科,其成绩大相径庭。有些学科的学生平均成绩仍安居全区下游,而个别学科的学生平均成绩却超过了区平均水平。任教这门学科的教师正是我听课时发现的有着良好教学素养的年轻教师。&&&&在期中考试后的教学质量总结会上,我把这个同一班级学科教学差异的现象揭示出来,并布置几个问题供各教研组去思考和反思。问题如下:“为什么同一个班级,不同学科的教学质量会有这么大的差异?”“生源差是否是制约学校教育发展的唯一因素?”“请检视你的教育思想和日常的教育行为,是否着眼于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你对你的学生应有的发展是否丧失了信心?”“评价学生的学习水平,是看相对发展,还是绝对水平?”“你对学生的关爱是否发自内心?有多深?”“你认为,你是受学生欢迎的教师吗?”这些问题经过一个阶段的讨论,在全校干部和教师中逐步形成了共识:只要我们一起努力,我们会取得进步的。&&&&又是半个学期过去了,期末考试各班大部分学科成绩比期中考试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学校这次开的是教学质量总结和表彰会,有60%的学科教师获得了教学单项奖。学校的人气开始上升了。
(摘自/bbs/dispbbs)
&&&&这个案例虽然揭示的是教师教学的差异,但是可以引起我们颇多的思考。制约学校发展的真的是学校的生源吗?回答当然是否定的,生源差这只是缺乏进取意识与决心的学校领导或教师的推托之词。学校是由教师和学生组成的,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主导地位是无法否认的。教师制约和影响着学校和学生的发展。
五、教师的权利与义务
&&&&现今,我们看到教师与学生、家长之间发生的纠纷乃至对簿公堂的事件时有发生。这其中既有教师因对法律的无知而对学生造成的伤害,也有学生、家长对教师权利的恶意侵犯,或是教师与家长在教学事故责任的分配上产生的分歧。无论是出于什么样的原因,有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就是教师一定要懂法,在法律的范畴内行使自己的工作权利。这既是法律对教师职权行为的约束,又是对教师人身权利的一种保护。教师的教育行为首先应该是一种合乎法律规范的行为,其次才可追求其教育意义。
&&&& 教师的权利与义务是指法律所规定的教师的权益和责任。教师所享有的社会权利,尤其是专业权利的多少,不仅能够反映国家和社会对教师职业的重视与保护的程度,还直接影响到教师在社会民众和学生心目中的威信与地位。因此,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普遍采用了通过法律手段来保证教师的权利,规范教师的行为,实施对教师的管理的做法。日本1949年制定了《教育公务员特例法》,波兰在1982年制定了《教师宪章》等。各国有关教师的专门法律虽各不相同,但大都规定了教师的资格、权利、义务、聘用、工资待遇和进修培训等问题。这对建立一支规范化、高水平的教师队伍起着重要的保障作用。在我国,真正意义上的关于教师的专门法律是1993年10月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并于1994年1月执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以下简称《教师法》)。
&&&&《教师法》是新中国也是我国教育史上第一部专门为教师制定的法律,它既为国家与各级政府制定教师政策、惩戒各种损害教师利益的违法部门及个人提供了法律依据,也为教师维护自身正当权益与地位提供了法律武器,使教师的管理走上了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因此,它的颁布与实施对我国教师队伍的发展与壮大乃至整个教育事业的发展都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因此,作为当代教师,必须明确自己在法律上享有哪些权利,应该履行怎样的义务,在法律的范围内发挥自己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做到依法教学,依法工作。
&&&&(一) 教师的权利
&&&&教师的权利,是指法律赋予的教师在履行国家教育教学职责时,依法享有的、得到法律许可和保障的、不可侵犯的权利。一般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教师基于公民身份而享有的权利;二是教师依据特有的教师身份而享有的权利。教师作为一般公民,他享有宪法所规定的公民的一切基本权利。教师作为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由于其职业的特点具有与其它职业群体所不同的特殊的权利,通常有:讲课自由权,授课内容编辑权,教科书使用上的裁量权,参考书使用权,教学设备选定权,对学生的教育评价权,组织或参加教师专业团体权,参与学校校务权,进修权及提升权等。
&&&&就我国而言,按照《教师法》第七条(共6款)的规定,教师享有以下权利:
&&&&(1)“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教书育人是教师职业的根本职责。依照国法校规从事教育教学活动是《教师法》赋予教师的权利。只要教师的教学活动内容和范围在法律规定的框架内,任何人都不得以任何借口剥夺教师的这一权力。这一规定不仅是对教师工作安全感和稳定性的保障,也是对教育教学活动神圣权利不可侵犯的一种保障。&&&&(2)“从事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参加专业的学术团体,在学术活动中充分发表意见”。教师不断的进修、学习,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是其专业对教师个体工作提出的要求,也是《教师法》对教师权益的一种保障。它不仅能够促进教师不断地进步、提高专业素质、促进专业发展,而且更有利于教育科学事业的发展。&&&&(3)“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评价学生的品行和学业成绩”。这条规定赋予了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主导地位。教师在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的指导下,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和教学内容特点自主组织教学和选择教学方法是《教师法》赋予教师的权利,任何人都不得侵犯教师的这一权利。&&&&(4)“按时获取工资报酬,享有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以及寒暑假的带薪休假”。教师的待遇直接关系到教师的社会地位和教师职业吸引力等问题。因此,国家在提高教师待遇,保障教师的生活水平方面给予了较大的关注,并将教师所享受的福利待遇用法律的形式规定出来,这样就利用了法律的强制力保障了教师收入的稳定及其应享有的优惠条件。&&&&(5)“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教师参与学校管理,为学校及教育事业的发展出谋划策不仅有助于学校管理的民主化发展,而且还可以增强教师的主人翁情感和意识,提升教师的职业热情,因此《教师法》将教师的这一权利予以了法律保障。这也正是公民权利与教师权利相结合的表现。&&&&(6)“参加进修或者其他方式的培训”。教师职业的复杂性和挑战性决定了教师个体在其职业生涯中必须不断的进修和发展,才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和教师职业的要求,因此加强教师培训工作、保障教师参加进修的权利,是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必要措施。&&&&此外,在《教师法》中,除了第七条所列举的六项教师享有的权利,还在其他条款中规定了一些教师应当享有的权利,如在培养和培训、工资水平、各种福利待遇以及奖励等方面赋予教师的权利,当教师的合法权益受到侵犯时可以通过一定渠道提起申诉的权利等。
&&&&(二)教师的义务
&&&&权利和义务是法律关系的核心,二者是相互联系、互为依赖的。权利的享有和实现要以履行各项义务为条件,因此法律为保障教师的权益规定了教师享有的权利,相应地对教师应履行的义务,法律也予以了规定。&&&&所谓教师的义务,是指法律对教师在从事教育教学活动中一定行为的约束,它要求教师必须做出一定行为或不得做出一定行为。对教师义务的规定一般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教师的一般性义务;一类是教师的专业性义务。教师的一般性义务包括:执行职务的义务,服从命令的义务,严守秘密的义务,遵守职业道德的义务,不为一定行为的义务等。教师的专业方面的义务源于教师职业的专业性要求,一般包括承担教学的义务,教育引导学生的义务,分担学校工作的义务,研究进修的义务,社会服务的义务等。
&&&&在我国,《教师法》第八条(共6款)中规定教师应履行下列义务:
&&&&(1)“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这项义务是对教师遵纪守法方面的基本要求。教师的身份首先是一个公民,因此他必须首先遵守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应遵守的宪法和法律。其次,教师的特殊的职业身份又对其提出了从业须具备的职业道德和形象要求,即具备高尚的教师职业道德,为人师表。&&&&(2)“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守规章制度,执行学校的教学计划,履行教师聘约,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这项义务是对教师所享有的教育权利的条件限定。教师享有专业自主权,但是这一权力并不是无限制无约束的,它是以国家的基本教育方针和规章制度为基准的,其所有的教育教学活动都是在教育方针的指导下进行的。因此,教师必须认真贯彻国家制定的教育方针,把握好教育方向,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3)“对学生进行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教育和爱国主义、民族团结的教育,法制教育以及思想品德、文化、科学技术教育,组织、带领学生开展有益的社会活动”。这项义务是对教师工作内容的规定,要求教师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地对学生进行科学文化知识和政治思想道德教育,把学生培养成为德才兼备的人才。&&&&(4)“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力等方面全面发展”。这项义务是对教师在处理师生关系上的规定。在现代社会里,师生关系是民主、平等的。作为教育者,在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因此,更应关心爱护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使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5)“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批判和抵制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这项义务是对教师要保护学生权利的规定。作为学生的青少年也是社会权利的主体,享有法律规定的各种社会权利,全体社会成员尤其是成年人应该予以尊重和保护,而负有育人之责的教师更应起到率先垂范的作用,以形成一个有利于年轻一代健康成长的社会氛围。&&&&(6)“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业务水平”。这项义务是与教师拥有的相关权利相一致的。作为教师,既有因职业需要而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的要求,同时又享有为此而提供的进修学习的机会,如此才能使教师有效地完成教书育人的使命。
&&&&某中学,因翻修校舍,急需一部分资金,1990年扣留了全体教师从7月份到9月份的全部工资款额共计4.32万元。全体教师对学校的行为极为不满,联名向教育行政部门提出申诉。其申诉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33条:“国家保护教师的合法权益……教师的工资报酬、福利待遇,依法律法规的规定办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7条第4款规定:教师享有“按时获取工资报酬、享有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以及寒、暑假期带薪休假”的权利。要求学校马上归还扣留教师的全部工资。经县教育行政部门深入调查,查明该校拖欠教师3个月工资的情况属实。县教育行政部门责令该校及其责任人限期归还被挪用的教师工资,修建校舍的经费由该校另行解决。并决定对该校领导及其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行政处分。
/file_post/display/read.php?FileID=-11-18
老师,警惕你的侵权行为
&&&&1998年9月4日,辽宁省朝阳市第二高中高二学生崔某只因课间喧闹,被班主任老师徐某打了两个耳光,造成鼓膜穿孔并引发精神障碍。在经过崔某父亲3年多的上告申诉后,双方在法院的主持下达成调解协议,被告赔偿原告损失合计31万元。&&&&1999年,广州天河区某小学英语课堂上,一名男生数次回头抓后面一女生的脸、手和头发。任课教师符某多次批评制止无效,不得已打了该男生一巴掌。事后,符某被撤销教导处副主任职务并调离该校,接着被剥夺参加中级职称评审的资格。符某不服学校的处理决定,向区教育局申诉,区教育局未给予书面答复。符某遂将区教育局告上法庭。2002年6月,天河区人民法院一审判决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 2001年11月,重庆市璧山县某中学老师汪某私看并公开曝光一学生早恋日记,并不允许该学生进教室上课,导致该学生离家出走,精神遭受创伤。受害学生将汪某告上法庭。重庆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终审判决认定。汪某的行为侵犯了学生的名誉权和受教育权,应当向学生公开赔礼道歉,并赔偿精神损失费。
(摘自:魏薇等编著:中外教育经典案例评析,山东人民出版社,4)
第二节 教师的职业角色与劳动特点
&&&&一、教师的职业角色
&&&&“角色”又称“脚色”,原来指的是戏剧舞台上的特殊人物。20世纪20年代,美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米德(G·Mead)首先将角色概念引入社会心理学理论中,称为社会角色,进而发展成为社会学的一个基本理论,即社会角色理论。这一理论认为,每一个生活在社会中的人都扮演着多种多样的社会角色,正是这种多样的社会角色构成了社会群体或组织的基础。而所谓社会角色,就是与人们的某种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与行为模式。它是人们对具体特定身份的人的行为期望,具体包括三种基本含义:一是一套社会行为模式,每一种社会行为都是特定的社会角色的体现;二是由人们的社会地位和身份所决定的,角色行为真实地反映出个体在群体生活和社会关系中所处的位置;三是符合社会期望的,按照社会所规定的行为规范、责任和义务等去行动。&&&&教师作为社会中的一员,扮演着多种社会角色,教师学所要研究的是教师在其职业活动中所扮演的角色,即教师在学校教育中扮演的角色。由于社会、学校、家长、学生赋予教师多种多样的职责和期望,教师即使在学校中也扮演了多种不同的角色。在我国,人们对现代教师角色有一个一般的看法和认同,总归起来有以下几个基本方面。
&&&&(一)文化知识传递者的角色
&&&&这是教师职业角色中最具核心性或基础性的角色,也是教师职业得以产生发展并延续到今天的根本原因。正是借助教师这一媒体,人类社会积累的文明传递下来,使人类所创造的一切文化科学得以继承和发展,人类社会也得以延续和进步。也正是有了教师和教学,学生在较短的时间里掌握了人类几百年、几千年所积累的知识和经验,形成了自己的知识结构和技能、技巧,并获得了智慧的启迪、能力的发展和人格的陶冶。
&&&&(二)“人类灵魂工程师”的角色
&&&&教师不仅承担着传递文化知识的任务,更负有传递社会思想道德的使命,不仅要教书,更要育人。教师要把一定社会的思想意识、价值规范、道德规范通过教育内化成为年轻一代自身的思想品德,使其学会怎样做人、怎样敬业、怎样治学和怎样与他人共同生活,从而顺利地实现个体的社会化,成为适应社会生活的一员。
&&&&(三)心理卫生保健者的角色
&&&&青少年时期极易出现心理问题,需要教师成为他们心理卫生的咨询者和保健医生。教师要鼓励学生勇于表现自我,引导他们学会理解与认可不同的意见和分歧,并适时提供一种谅解和宽容的心理环境,使其经常保持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为其顺利完成学业、实现自我发展创造条件。
&&&&(四)学生集体管理者的角色
&&&&教师不仅是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设计者,同时还是学生集体的管理者。教师对学生集体的管理包括:确定目标、建立班集体,制定和贯彻规章制度,维持班级纪律,组织班级活动,协调人际关系等等,并对教育教学活动进行控制、检查和评价。
&&&&(五)青少年朋友的角色
&&&&中学阶段的青少年,更愿意把教师视为自己的朋友,希望教师成为分担自己的快乐与痛苦、希望与忧愁的朋友。教师只有成功地充当这一角色,才能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才能使学生愿意接受教育和引导。教师这一角色的主要表现就是对学生的喜爱、友好、宽容与理解,并积极地给予心理支持。
&&&&(六)学生榜样的角色
&&&&教师的言谈举止和为人处世的态度对学生具有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很容易成为学生学习和效仿的榜样。教师要扮演好榜样的角色,就要以身立教,以人格影响人格,向学生展示合乎社会理想、道德规范的行为模式,以激起学生强烈的认同和模仿的愿望,形成一种重要的教育力量。
二、未来教师职业角色的变化
&&&&面对信息化社会、知识经济的严峻挑战,以及目前正在全面实施的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的新局面,教师要迅速适应自己的新角色,胜任自己的新工作。那么,当代教育发展出现了什么样的趋势和变化,为教师角色的发展又带来了怎样的变化呢?
&&&&首先,由封闭式教育向开放式教育转变。随着人类由工业化向信息化社会过渡,原有的教育的封闭状态已被打破,开放性已成为信息社会教育的重要特征。教育的开放性表现在受教育的空间状态,即网络技术的发展使教师摆脱了受教育环境的束缚,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开放的知识环境。&&&&其次,职前教育向终身教育转变。现今信息社会中,科技的飞速发展,知识更新速度的不断加快,对人类的知识内容和更新速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原有的依靠职前所受教育维持其职业发展终身的教育模式已经完全不能适应知识社会的要求了,取而代之的覆盖全部教育过程的终身教育成为人类生存的紧迫要求。终身教育要求人的教育与生命共同延续并扩展到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而社会个体本身也要适应这一社会要求,根据自然和社会不间断地发展和变化,坚持不懈地学习。&&&&再次,由共性教育向个性教育转变。信息时代科技的高度交叉化和产业化的特点对人才的发展提出了多方面、多类型和多规格的要求。因此,传统的强调共性、统一性和多样性的教育已不能够适应信息社会的要求,取而代之的是彰显个性、多样性和选择性的教育。因此,实施个性化教育,培养具有不同特点、不同类型和风格的人才,是顺应社会和教育发展的趋势。&&&&第四,顺应世界课程改革的浪潮,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经迈出了坚实的步伐。此次改革涉及到培养目标的变化、课程结构的改革、国家课程标准的制定、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评价体系的建立和师资培训及保障支持系统等,是一个由课程改革牵动的整个基础教育的全面改革。新课程的实施必然对传统的教师角色提出了新的挑战。&&&&总之,教育新的发展趋势为我们的教育活动带来了新的气息和变化,也对教师的能力和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带来了教师角色的转变。
&&&&(一)由知识的传递者转变为学习的促进者
&&&&新技术革命引发的人类总体知识的加速增长和快速更新,知识的无限性和学校学习知识的有限性,对教师的教学活动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不能再把单纯的知识传授作为教学的主要任务,而应该把形成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方法以及灵活的知识迁移能力作为教学的主要任务,应该扮演“学习的促进者”的角色。&&&&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使学生学会通过各种信息渠道占有知识、储存知识,而且更要使学生学会选择、判断、运用、创造知识,将学生置于课堂的中心位置,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教师在此时的主要职能已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唤醒者、开发者,其角色行为是:帮助学生确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和发展能力;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学生提供各种便利,为学生服务;营造自由热烈学习的课堂气氛;与学生共同体会情感体验和成功滋味。由此而进行的教学过程实质上就是“培养有效的学习者”的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绝不仅仅是向学生传递知识,更是培养学生对待学习的正确态度和方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到的也不仅仅是知识,更是对未来学习具有重大意义的学习方法的掌握。&&&&由此可见,教师已演变成学生有效学习的促进者,起着诱发、激励学生学习热情和兴趣,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发掘、发展学生的智慧潜能,发现、发挥学生的科学创造才能和主动精神的作用。
&&&&(二)由单一型教师转变为全能型教师
&&&&为了适应知识综合化的发展趋势,未来的教育必须使学生从传统的学科分类中走出来,以一种更加开放和综合的眼光来对待知识的发现、增长和应用,并具备与之相关的能力。这就要求我们的教育必须适应知识综合化的发展趋势,打破知识分类分科教学的条框限制,根据学科的相互关联实行综合性的科目教学。体现在对教师的要求中,即教师改变传统的一人一科的分科教学,提倡跨学科的综合教学。这样做不仅有助于克服长期以来教师之间缺少交流,甚至相互冲突的弊端,而且也为每一门学科的教学提供更为广阔的知识背景和更优良的人际环境。&&&&21世纪的教育领域不再是只通晓一门学科的教师发挥作用的天地,单一型教师将被知识渊博的全能型教师所取代。全能型教师的“全能”,不仅体现在任教学科的多样化方面,而且还表现在教师为实现学生全面的素质提高而成为言传身教的育人者、心理健康的辅导者,以及教育教学活动的有效管理者、人际关系的协调者等多方面。
&&&&(三)由经验型教师转变为研究型教师
&&&&当前,适应21世纪高素质人才培养而实施的素质教育,是在继承以往教育长处基础上的全新教育模式。它所改变的不只是学校的外在面貌、教学内容或是教学媒介,更为重要的是在呼唤着一种新型的学校文化,催生着教师新的职业方式。因此,过去那种只知照本宣科、凭经验教书的“教书匠”式的教师,是难以适应素质教育的新要求的。教师成为研究者,已经是当今乃至未来教师基本素养的一部分,已经成为教师新的职业存在的基本表现形态。因此,教师必须摒弃“教书匠”的浅薄,以研究者的姿态重新审视自己所从事的复杂多变的教育教学活动。这就意味着教师要对自身的教育教学实践进行持续不断的反思,意味着将反思体现在教育教学过程的始终,意味着将反思作为汇总教育教学经验、提升教育教学智慧的基本手段,意味着反思已经成为其基本的生活状态或方式,只有这样教师才能高屋建瓴,发现现在许多习以为常的教育现象和作法的不合理之处,感知过去所熟知的教育理论的现实价值,从而使教师对已有的理论更愿意思考,对于新情况、新问题更加敏感,更富有创见,从而不断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使教育教学质量不断得到提高。同时,教师也只有以研究者的姿态从事教育教学活动,才能真正领悟教育的真谛,升华为更高层次的教育智慧,才能使我们的工作更具创造性,培养出富有创新精神的人才。
&&&&(四)由守业者转变为创造者
&&&&在信息社会里,创新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灵魂。创造型人才的培养关键在于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是否具有创造性,是否能根据学生的个性特长,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手段,激发学生强烈的创造欲望和创造热情,鼓励学生的点滴创造行为,从而使学生的创造灵感得到保护,创造能力得到培养。这一切是那些按照固定的教学程序,亦步亦趋,只求稳妥,不求超越的守业型教师所不能给予的。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造型人才,教师自身必须实现由维持现状的守业者到勇于开创新局面的创造者的转变。创造型教师以树立创新意识作为其职业基本要求的理念,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善于质疑,引发思考。他们将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更多地致力于发现和开发蕴藏在学生身上的潜在的创造性品质。这不仅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学生的个性差异使然。面对学生的千差万别,千变万化,教师如果因循守旧,按照统一的模式去工作显然是不行的,必须像画家、雕塑家那样去精心设计和创造,把科学性和艺术性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培养出富有个性、生动活泼、具有主体意识和创新精神的人才。为此,教师不能满足于现成的知识和已有的经验,要勇于在实践中去反思已有的理论和经验,探索新的规律,提出新的见解,创造新的经验,逐步地形成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育风格,而这正是创造型教师应该为之追求的境界。&&&&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中所描绘的:现在教师的职责已经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教师必须集中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从事那些有创造性的活动;互相了解、影响、鼓舞,教学的主要任务不是单纯地向学生传授现成的书本知识,而是重在激发学生对某个学科或领域的学习研究兴趣,激活每个学生的潜能。
&&&&(五)由领导者转变为合作者
&&&&创新意识是21世纪人才必备的品格特征,也是当代教育所树立的人才培养目标。而要想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并使之形成创新能力,就要求教师应该放下权威、师长的架子,与学生情感相通,人格互敬,以一个普通参与者的身份与学生共同研究、共同探讨教学中的各种问题,使学生在民主、平等、祥和的氛围中不惟书、不惟上、不惟师,敢怀疑、敢否定、敢设想,敢于冲破传统的权威意识,发表自己的不同见解。然而,由于传统文化和礼教的影响,中国教师民主、平等观念比较淡薄,教师大多比较严肃、刻板,课堂教学氛围更是紧张严肃。教师讲得有板有眼,学生要听得专心致志,甚至于课桌上学生物品的摆设和学生的坐姿都要进行严格的规定,对于学问,教师更是绝对的权威,学生不会有丝毫的怀疑和否定。这样的教育模式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的培养。为此,教师必须转变自己的教育观念和行为模式,建立一种科学、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和宽松和谐、生动活泼的教育环境和氛围,实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由绝对权威的领导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协助者。
教师怎样看待职业角色转变问题
&&&& 《中国教育报》在2002年对广大中小学教师进行了一次有关“怎样看待职业角色转变”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教师们对自己职业角色转变存在着不同的看法。在教师观的问题上,大多数教师(74.8%)认为学校教育应当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让学生成为学习、实践、创造的主人,而持不赞同意见的仅为2.4%。可以看出,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观念已经开始动摇,对于“我把知识传授作为教学的主要任务”这一观点,仍有1/3的教师(35.7%)表示赞同;另有1/3的教师(34.5%)表示无所谓;有相当数量的教师(27.9%)对于传授知识作为教师主业的观点明确地持不赞同态度。&&&&新的角色调查显示,广大教师普遍认为:新时期教师的角色应当从“知识传授者”向“学生发展的指导者、促进者”转变(92%):向“学者型、科研型”的教师身份转变(78.8%)。其中,小学教师、普通学校教师对这种转变具有较高期待,而重点学校教师及薄弱学校教师则不明显。&&&&关于新的角色行为,回应调查的教师们对于以下五个方面的教学行为给予了充分确认。第一,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帮助学生学会学习。90%以上的应答者都认为,教师应注重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和自学能力。第二,教学应善于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与科学态度。90%的应答者赞同教师应当学会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发现欲,进而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造能力。第三,教学应能促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过程。80%的应答者主张教师应善于创设适宜的教学氛围,强调教学活动应能鼓励学习者之间的协作与竞争,激励全体学生争取成功。第四,教学应鼓励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和批判意识。对此,80%的教师都给予充分肯定。其中特级教师群体的赞同比例远高于其他教师。第五,在如何看待教学参考书问题上,多数教师主张应当更多地依靠自己独立采集、积累。63%的应答教师对于“主要依靠教学参考书进行教学,这样方便、省时”的观点抱以否定的态度。而表示赞同和非常赞同的教师仅有4%。
(选自刘微:《当代教师如何看待职业角色的转变?》,载《中国教育报》日)
三、教师劳动的特点
&&&&教师劳动的特点是在教师职业活动过程中形成和体现出来的,并且在很大程度上反映的就是教师职业的特点。由于教师劳动的目的、对象和手段与其它职业相比有很大的差异,所以就形成了教师劳动独有的特点。
&&&&(一)复杂性
&&&&教师劳动的复杂性表现在很多方面,无论是从教师劳动的目的(教育目标和教学任务)上看,还是从劳动对象(学生)上以及劳动方式(教育方法手段)影响教育效果上都体现了其劳动的复杂性。&&&&首先,教师的劳动对象是变化成长中的人,他们不仅有着不同的生活背景、个性差异、遗传因素等,而且还处在快速成长和变化中。可以说,教师所面对的每一个劳动对象都是不相同的,即使是相同的个体也是处在其身体和思想状态不断地变化过程中。这一切都决定了教师的劳动不可能采用相同的方式方法对待每一个劳动对象,而必须是真正用心、用爱去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了解他们的个性和特点,采取最适合的教育方式,使他们获得最大的发展。&&&&其次,教师的劳动目的和任务也是复杂的。教师的劳动对象是人,其劳动的目的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要实现这一目的,教师既要向学生传授文化科学知识和基本技能,又要言传身教培养他们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既要发展他们的智力,又要发展他们的体力等等。教师的劳动任务是复杂的,对人的培养也是全方面的。&&&&再次,教师的劳动方式也是复杂的。人的发展是由多方面的因素促成的,不仅仅学校教育作用于人的发展,而且社会、家庭等各种因素也会引导着学生的发展。因此,教师要想实现自己的劳动目的和任务,就必须善于协调家庭、社会和学校之间的各种影响,利用对学生发展的有利因素,避免不利因素的影响,为学生营造最佳的发展环境,使学生在最佳影响中不断进步。这些恰恰体现了教师劳动方式的复杂性。
&&&&(二)创造性
&&&&教师的劳动具有丰富而独特的创造性,这种创造性更多的不是表现在对未知领域的探索和发现,而是表现在对不同教育对象的因材施教,对教学内容的加工和处理,对教育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等方面。教师面对的劳动对象是多样的、复杂的,而教师若想让其教学内容为不同个性、情感、意志、智力的学生所接受并获得最好的效果,他就必须创造性地运用现有的教学条件,通过自己的合理组织或加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养成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并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各方面都能健康和谐地发展,最终养成自觉学习和自我教育的习惯。&&&&同时,时代的发展和教育的不断变革也需要教师的劳动富有创造性。面对时代发展和社会变革所带来的日新月异的变化,教师只有顺应而不可抗拒。在顺应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了解这一变化给教育带来的变革和发展,还要积极地学习、吸收变化中的创造性成果,然后为我所用,将这些成果创造性地运用到自己的劳动中去,实现教育的最佳效果。这就要求教师不停顿地学习、探索、思考和创造,惟有如此,才能解决日常教育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才能更好地迎接时代的挑战。
&&&&(三)示范性
&&&&教师劳动具有融劳动手段与劳动者于一体的特点。教师首先是劳动者,教学活动是通过辛苦地备课、耐心地讲解和不断地辅导,使学生获得知识和能力,既是体力的也是精神的劳动。同时,教师劳动又是劳动的手段,他通过自身的示范性和影响力使学生获得知识、能力的和谐发展。也就是说,教师是用自己的思想、学识、言行等通过示范的方式去直接影响劳动对象——学生。教师的这种示范作用是强有力的教育因素,几乎体现在教育活动的各个方面。在教学工作中,教师对学生提出要求时,如有必要都需先做示范,以增强学生学习的直观性和规范性。教师的思维方式、思维品质、知识结构、学习习惯等等,无形中也对学生起着示范的作用。在思想品德教育中,教师的思想观点、人格品质、行为习惯等通过言传身教感化着学生,产生难以估量的教育作用。&&&&教师劳动的示范性是教师教育教学活动的一种有效工具和资源,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重视示范性的价值,充分利用教师的言谈举止影响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同时,教师劳动的示范性对于教师又是一种束缚和限制,它要求教师在日常的教学和与学生交往的过程中要更加注重自己的言谈举止,避免教师的不良行为习惯对学生产生坏的影响。
&&&&(四)长期性
&&&&教师劳动的任务是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而人的成长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正如管仲所说:“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一个人的生长周期需要二十年的时间,就是成长的各个阶段也需要几年的时间。而且道德观念或行为习惯的养成,都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相应地,教师的劳动具有长期性,这就表明教师劳动要付出长期的大量的艰辛劳动。&&&&教师劳动的长期性还表现为教师劳动成果显效的时间长。教师通过教育活动而培养起的学生的各种素质,是以一种潜在的形态存在着,不能马上见到其社会效益,要在学生步入社会做出贡献后才能最终体现出来。因此,人才的成长和教育效果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得到检验,这种劳动社会效果的长期性,既表现为后效性,又表现为长效性,即人才成长和教育效果在人的一生中都将发挥作用。基于这一点,人们在估价教师劳动的社会价值时要客观、公正,不能急功近利,应从长远的观点出发,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高度看待教师劳动的意义,树立全社会尊师重教的良好风气。
第三节 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即师生关系,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所起的作用以及相互之间的认知和态度等,它是各种教育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教育理论和实践经验证明,师生关系是影响教学质量的最直接、最具体、最经常、最活跃也是最重要的因素。良好的师生关系能够使教师和学生交往的需要得到满足,相互之间建立亲密关系,体验愉快情绪,产生工作和学习的愉快感;同时,师生之间建立良好愉快的关系,有助于建立相互之间信任和了解的关系,令教师能够更清晰地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个性特点,使教师的工作建立在对学生充分了解的基础之上。可见,师生关系对教师工作的顺利开展与否及对教学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师生关系的表现形式
&&&&师生关系是一个包含着多种内容的复杂的关系体系,可以从不同的层次对它进行考察。师生关系具有多种具体表现形式,如工作关系、人际关系、组织关系、心理关系等。下面就撷取其中几类常见的师生关系进行阐述,以提供正确认识和处理师生关系的思路和方法。
&&&&(一) 师生之间的工作关系
&&&&师生之间的工作关系是为了完成一定的教育任务,以“教”和“学”为中介而形成的关系。由于教师相对于学生在知识、经验、智力、品行等方面有明显的优势,所以教师的任务就是发挥这些优势,通过“教”帮助学生迅速掌握知识,发展智力,丰富社会经验,形成良好道德品质;同时,学生为了达到上述目的,就必须进行积极主动、富有创造性的“学”。这样在“教”和“学”的双向活动过程中,师生之间便产生了特定的工作关系。正因为如此,这种关系一般不为教师和学生的主观意愿所左右,如并不因为教师对某个学生的喜爱,或学生对某个教师的喜爱而产生这种工作关系,它是客观存在的。&&&&师生之间良好的工作关系表现为教育活动中教师和学生的协调一致,双方在严肃、认真、友好、民主、合作的气氛下顺利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这种良好工作关系的建立,首先取决于教师的教育水平,直接受制于教师的专业知识、教育技能、思想品德和人格力量等。具有较高教育水平的教师,能够有效地控制整个教育过程,协调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建立起既不**又不放纵的民主平等的工作关系。
&&&&(二) 师生之间的组织关系
&&&&教师和学生在教育过程的结构中各自占有不同的位置,履行不同的职责,这种不同的地位和职责,从组织上和制度上决定了他们之间的关系,即教师是施教者,学生是受教者;教师是领导者,学生是被领导者;教师具有当然的权力和权威,学生要听从教师的教导。然而,这种组织制度化的师生关系,在不同的教育观点指导下,乃至教师不同的教育修养和个性品质影响下,其具体表现形式是有差别的。有的强调师道尊严,教师具有至上无比的权威,有的则重视学生的个性解放,力求限制教师的权力。而在教师的主导作用下,充分发扬教育民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应当成为现代教育中师生关系的根本特征。
&&&&(三) 师生之间的心理关系
&&&&师生之间的心理关系是教育过程中,基于彼此心理沟通的需要而形成的人际关系,它渗透于一切师生关系之中。心理关系有认知方面的,也有情感方面的。
&&&&1.师生之间的认知关系&&&&一切心理关系都是建立在认知基础之上的。师生之间彼此需要正确的认知,这有利于教育目的的实现和教学任务的完成。师生之间的认知和评价具有相互反馈的特点。教师对学生的认识影响学生对教师的认识。反之,也如此。这种反馈的信息,既可以形成师生间认识上的良性循环,也可以形成恶性循环。由于教师对学生正确、公正的评价和良好的期待,易于赢得学生对教师的肯定认识和理解,从而加倍努力,不让老师失望,而这又可以进一步强化教师的看法,增强工作热情。如此良性循环,使教育不断取得效果。相反,教师对学生评价上的偏颇和武断,很容易引起学生对教师的反感,致使学生继续我行我素,不听教导。这反过来又加深了教师的错误看法。
&&&&2.师生之间的情感关系&&&&师生之间的情感关系也是教育过程中师生共同的心理需要,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情感相互交流,相互激励,相互促进,对提高教育、教学效果影响很大。教师应该在教育活动中利用师生情绪体验的相互可感性特点,有效地促进学生积极参与配合,从而提高教育效果。师生之间积极情感关系的建立有一定的发展过程,一般要经历接触——亲近——共鸣——依赖四个阶段。每一位老师在与学生建立良好的情感关系时,要循序渐近,切不可急于求成。
&&&&(四) 师生之间的正式关系与非正式关系
&&&&师生之间的正式关系是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以传道授业为媒介的沟通中形成的,是在由学校教育组织制度决定并按角色规范进行工作**往的过程中建立起来的。因此师生之间的正式关系实质就是师生间的工作关系或师生间的组织关系,其特点如前所述。相对而言,师生之间的非正式关系是在规范的教育教学活动之外,师生出自共同的爱好、感情、友谊和需要,在没有任何的制度性约束条件下,在自然交往中形成的关系,这种关系在教师与年龄较长的学生间更有可能形成。&&&&师生之间的非正式关系,也有助于教育任务的完成,它对于学生的影响和控制可以起到师生间正式关系所不能起的作用。它有利于消除规章制度在师生关系中的副作用,可以使师生之间进行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交往,缩短由外来因素所形成的心理距离。它也可以改变在正式关系中较多使用的面向集体的沟通方式,缩短信息沟通流程与层次,实现与个别学生之间面对面的交往,增加双向沟通的渠道。因此,作为师生之间正式关系的补充和发展,师生间的非正式关系应受到教师的重视。但教师不能因与个别或少数学生的特殊“关系”而产生偏爱和不公正或在正式关系中出现流于狎昵的行为。
&&&&[知识窗]
良好师生关系的特征
&&&&良好的师生关系具备以下五方面的特征:&&&&1. 坦白或明朗——彼此诚实不欺诈&&&&2. 关心——彼此都知道自己受对方所重视&&&&3. 独立性—— 一方不依赖另一方&&&&4. 个体性—— 一方允许另一方发展其独特的个性与创造力&&&&5. 彼此适合对方的需要—— 一方需求的满足不以另一方需求的牺牲为代价。
(摘自唐思群、屠荣生编著,《师生沟通的艺术》,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1页)
二、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
&&&&从以上对师生关系表现形成的论述中,我们不难把握良好的师生关系的特点,这就是尊师爱生、民主、平等、合作。
&&&&(一)师生关系的基本类型
&&&&目前,我国中小学师生之间的关系是复杂多样的。有学者对此进行了分类研究,归纳出对立型、依赖型、自由放任型和民主型四种类型的师生关系 ,我们可以从中进一步了解良好的师生关系的特点。
我国目前中小学存在的师生关系类型
师生相互态度
师生感情关系
师生课堂合作状态
教师简单、粗暴,学生畏服。
学生情绪不愉快,师生关系疏远、紧张、对立。
教师不允许学生有不同意见,往往以教师的主张、决定为准;学生主动性、积极性受到压抑,独立思维受阻。
师生交往呈明显单向型,易发生冲突,教学效果极差。
教师以领导者自居,学生采取服从态度。
师生之间感情平衡,无冲突。
教师包揽一切活动,学生跟着教师设计的路子走,明显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
从知识的掌握看,有一定的教学效果,但学生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差。
自由放任型
教师对学生没有严格要求,放松指导责任;学生对学习采取自由态度。
课堂气氛淡漠。
教师让学生自主学习,学生各行其是;教师能够解答学生的问题,但不能给予及时的正确指导,不认真检查学习结果。
教学效果明显下降。
教师对学生严格要求,热情、和蔼、公正,尊重学生,发扬教学民主;学生尊敬教师,接受指导,主动自觉进行学习。
情绪热烈、和谐,课堂气氛活跃。
师生之间呈现积极的双向交流,学生积极思考、提出问题、各抒己见,教师认真引导。
教学效果良好。
& &&&&[知识窗]
影响师生关系的因素
&&&&影响师生关系的因素既有主观的方面,也有客观的方面;既有教育内部的,也有教育外部的;既有直接的,也有间接的。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教师方面&&&&(1)教师对学生的态度。学生受教师的评价影响很大。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往往通过语言暗示、表情等反映。教师偏爱优生、忽视中间学生,厌恶“差生”,就会使学生与教师产生不同的距离。罗森塔尔等人(R.Rosenthal,1968)的实验不仅证明了教师态度与学生成绩的关系,而且证明了教师态度对师生关系的直接影响。&&&&(2)教师领导方式。教师领导方式有**型、民主型、放任型三种。大量事实表明,在民主型领导方式下,师生关系民主、平等、融洽,而在**型领导方式下,师生关系对立。&&&&(3)教师的智慧。教师的智慧不仅表现在学识上,而且表现在教师的创造性上。学识渊博是学生亲近老师的重要因素之一。&&&&(4)教师的人格因素。教师的性格、气质、兴趣等是影响师生关系的重要原因。那种性格开朗、气质优雅、兴趣广泛的教师最受学生欢迎。&&&&2.学生方面&&&&学生受师生关系影响的主要因素是学生对教师的认识。许多调查表明:与教师关系好就喜欢上这个老师的课,主动亲近老师;自认为教师瞧不起自己,就会主动疏远老师。&&&&3.环境方面&&&&影响师生关系的环境主要是学校的人际关系环境和课堂的组织环境。学校领导与老师的关系、教师与教师的关系、教师与家长的关系必然影响师生关系。课堂的组织环境主要包括教室的布置、座位的排列、学生的人数等。我国中小学课桌的排放多呈“秧田式”,教师讲台置于块状空间的正前方,这种格局阻隔了师生之间的交往及生生之间的交往。有的地方尝试取消讲台,以拉近师生关系。目前许多国家都在探讨圆桌式、马蹄式、半圆式、“蜂巢式”等便于交往和交流的坐位排列方式。
(选自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教育学基础》,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年,第133-141页)
&&&&(二)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基本要求
&&&&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建立尽管要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但是由于教师是教育活动的主要设计者和教学过程的主要调控者和教育成败的主要责任人,在全部教育活动中起主导作用,所以师生关系的建立和发展主要取决于教师的工作作风和人格品质。&&&&良好的师生关系对教学质量的提高、学生的发展都具有积极的作用。但是,从我国目前教育的现状来看,师生之间关系还不太令人满意:学校里师生感情相斥、难以沟通的现象时有发生;师生之间对立冲突的事件常有报道;师生关系平淡与不和谐的现象也较为普遍。为此,作为师生关系主要责任人的教师应该反思一下自己的行为,并要采取积极的措施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具体说来,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对教师的基本要求是:
&&&&1.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教师的学生观指的是教师对自己的教育对象的基本的观点、看法和态度。它是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对学生采取何种态度和采用何种教育方法的出发点和依据,由此也就是影响乃至决定师生关系的性质和内涵。正确的学生观,主要应当包括对学生客观、公正、科学的认识和评价,并将其视为具有独立性、主动性和积极性的独特个体;能够发现学生的优点和长处,并从积极的方面来评价学生;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允许学生在进步中出现反复;相信只要教育得法,每个学生都可以成为国家有用的人才;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并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创造条件等等。&&&&当代学校中师生关系的矛盾和冲突就集中反映在教师对学生的看法上,即社会评价标准上。不少教师眼中好学生的标准就是高分、听话、顺眼。然而,急剧变革的社会环境、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都在不断影响着青少年的社会评价标准,使他们不断扩大着评价个性特征的价值范围和内涵取向。而一些教师一旦从学生身上发现与自己原有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不符时,就往往运用自己的权威去同化和规范学生,对学生思想、行为打出不可接受的牌子,在师生交往的通道上设置障碍,从而导致师生关系的疏离、紧张乃至冲突。可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就要求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和重视学生的需要,真正的了解学生所想、所需,对学生做出客观的评价并给予真正的帮助。只有这样教师才会对学生产生应有的情感,采取正确的教育态度,运用适当的教育方法。所以,正确的学生观是发展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础。
&&&&1998年春天,冯亚楠老师调到河北省安平县二中教初二物理。尽管她平时工作得非常辛苦,但由于她对新的环境和学生还没有适应,她教的班级在第一次考试中成绩出乎意料地差。年轻的冯老师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委屈的泪水顿时涌出。她心急如焚,盯着成绩单,一股火气上来,便大步走进教室,对着学生痛骂了一顿。然而,在她看到学生恐慌和惊讶的目光的那一刹那,她突然感觉到自己是那样的无能,那样的不称职。“人在发脾气、愤怒时,是智能低下的时候,往往做出愚蠢的判断和荒唐的决定,要做好工作,为了集体,为了国家,也是为了学生,更是为了自己,必须控制自己的情绪,少发或不发脾气。”魏书生的这段话使她冷静了下来,投入到反思当中。“是啊,自己对物理教学付出了那么多的热情,为什么还考不好,是不是教学方法不对头或者是学生不喜欢我,学生们错的都是哪种类型的题,为什么错的,我清楚吗……”冯老师越想越感觉到自己的工作还有很多漏洞,是自己没有把工作做到家,原来该骂的却是自己。&&&&第二天,冯老师诚恳地向全班同学做了检讨。这时,教室里静悄悄的,只有冯老师那充满自责、内疚的话语在空气中回荡。她越说越激动,最后向学生们承诺:“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一定耐心指导,诚恳接受同学们的建议,迅速找到提高大家物理成绩的好办法。如果再轻易发火,我给大家唱歌以表歉意。”话音刚落,教室里爆发出热烈的掌声,久久不息。&&&&经过师生的共同努力,在三个月后的期末考试中,冯老师教的班级物理成绩名列前茅。
(选自冯亚楠:《请不要轻易发火》,载《终身教育与培训研究》2003年第3期)
&&&&2.提高教师的素养&&&&从总体上讲,教师的师德修养、学识水平和教学能力,尤其是教育水平和能力是形成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础条件。学生的向师心、尊师情都是由这个基础条件而引发的,特别是对于有一定社会阅历、判断能力的中学生而言尤为如此。所以,对于每个教育工作者来说,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修养、理论修养和品德修养是改善师生关系的途径。&&&&中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自我独立需要的增强,他们不需要、反感教师的“管”和教师的“保姆式”情感,他们希望教师能够理解和认可其独立观察、认识社会人生的观点和能力,但是事实上,青少年仍然需要教师的指导、关心甚至必要的“管”,这就对教师的教育方法和技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我们的教师如果不了解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就无法理解学生的所想所需,更不能在恰当的时候对学生的情绪或感情上的波动予以排解,甚至是指责和批判。这势必会遭到学生的厌恶和反感,引起师生关系的对立。因此,教师必须在有关理论的指导下不断探索、总结经验,加强理论修养和提高实践能力,真正地关心学生,认真地去体会学生的情感和感受,提高教育的“艺术”修养。
&&&&3.经常与学生交往&&&&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在交往中形成的,不深入到学生中间,不经常与学生交往就无法产生师生间亲密的情感。师生之间积极情感的发展历程即已说明了这一点。教师加强同学生的交往,既要有教育教学活动中的正式交往,又要有在此之外的非正式交往,两者结合,互相补充,可以起到加速、深化师生关系的作用。&&&&尤其是非正式交往,属于师生间的私人交往,这种交往不具有强制性,是师生在思想、情感和志趣一致情况下的自然联系。正常、健康、高尚的私人交往有利于师生感情的沟通和相互了解,能起到正式交往所起不到的独特作用。同时,教师也要注意和学生的心理交往,多和学生谈心、讨论问题,这样才能沟通思想,了解真实情况。总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通过教师经常深入到学生中间,与学生交往不断深化而得来的。
&&&&班上有不少男生最近开始迷上了抽烟,深谙教育心理的老师知道这是许多男生在发育期间追求“成人化”的表现,横加指责只会造成师生对立。因此,在一次班会上,老师并不点吸烟学生的名,只是说了这样一席话:“今天我给大家讲讲吸烟的好处。”一句妙语开场,如石击水,反响鲜明。老师讲道:“第一大好处是吸烟可以引起咳嗽,夜半尤剧,可以吓退小偷;第二大好处是咳嗽导致驼背,可以节省布料……”这种诙谐的反语暗示了吸烟的害处,使学生在笑声中感受和理解了老师的用意。&&&&教师与学生的交往,不仅需要爱、沟通、理解,还需要一些技巧和一点点幽默。
(摘自唐思群、屠荣生编著,《师生沟通的艺术》,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71页)
&&&&4.善于理解学生&&&&良好师生关系的一个本质特征就是教师要尊重学生,但是怎样做才算是尊重学生?首要的一点就是要理解学生。师生之间相互理解和认同是进一步交往和建立良好关系的基础。教师只有理解学生,学生才能放弃顾虑和戒备与教师交心。大量的调查研究表明,受中学生欢迎的教师往往是那些最能理解他们心理的教师。而为能有效地理解学生,教师就必须经常与学生进行心理换位思考,设身处地的为学生着想,这样才能理解学生的想法,耐心听取学生的意见,满足学生的正当要求,使学生感到教师对他们的支持与认可,从而也使教师得到学生的拥护和爱戴。善于理解学生,师生间经常进行心理互换,是发展良好师生关系的重要条件。
&&&&5.表达师爱&&&&爱是人与人之间缩短心灵距离、建立亲密关系的基础。因此,教师对学生的爱也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础。教师由中学毕业选择进入师范学校,再由师范学校毕业走上教师岗位,没有人会怀疑教师对自己工作岗位的热爱,正是出于对教育工作和学生的爱使教师走上了三尺讲台,来到学生中间。师爱,是教师对学生的爱,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感情基础。然而,仅仅有师爱是不够的,它是教育的源泉,却不是教育的全部。真正想要赢得学生的爱,与学生建立亲密的感情就要表达教师的爱,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你的爱,令学生明白教师对其所作的事全部出自于对他的关心和热爱。这样学生就会明白教师行为的真正意图,也更容易谅解教师工作的欠缺之处。苏霍姆林斯基在《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一书中说:“要成为孩子的真正教育者,就要把自己的心奉献给他们。”当代教育理论也把师爱看成了教师职业道德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我们的老师并不擅长表达自己的爱,有时甚至是用错误的方式表达了自己的爱:严格地要求学生,对于错误采用惩罚的方式纠正,过分地注重学生的学业成绩等。学生体会不到教师对他的关爱,甚至有时会误解。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们总是喜欢那些喜欢自己的人,而不喜欢那些讨厌自己的人。为此,教师消除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就要学会表达出你对学生的爱。&&&&为此,教师应在教育教学活动中通过多种方式大方地表达出对学生的爱:第一,由衷地赞扬和鼓励学生。积极正面地肯定学生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途径之一,也是教师表达对学生爱的方式。教师在适当的时机给予学生恰当的鼓励和赞扬,不仅能够使学生感受到来自于教师的关注和肯定,还会帮助学生树立积极的自我形象,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上进心,促进学生的积极发展。第二,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学生幼小的心灵是脆弱而敏感的,他们能够通过教师对待每个学生的不同方式感受到教师对于不同学生的感情,而且学生们也非常看重教师对学生的这种感情,尤其是对于低年级学生,甚至以此作为相互评价和交往的基础。因此,教师应以平等的态度和行为对待每一个学生,让他们感受到的是来自于老师的相同的爱,而不是对自己独有的偏见和歧视,只有这样教师才能真正地得到每个学生回报给他的爱,真正地走进每个学生的心灵。第三,期待。教师不仅要通过言语的鼓励和赞扬来表达对学生的爱,更要相信每个学生都会成功,通过帮助学生树立发展目标,鼓励其进步和成功来表达教师对学生的美好期待,促进学生的进步和发展。为此,教师应经常以肯定的话语、鼓励的目光、微笑、点头等向学生表达这种积极的情感,使之获得努力奋斗的动力,并对教师产生好感和依赖。第四,与学生建立民主的关系。教师在学生的工作和交往过程中,以民主的态度和行为对待学生,将自己置于与学生平等的地位,才能赢得学生的心。真正的爱是建立在尊重和民主的基础之上的,教师如果在学生面前以师长自居,不尊重学生,傲视学生,完全地不顾学生的需要与尊严,他就不可能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更不可能让学生领会到师爱。因此,在教育工作中,教师要善于了解学生的心理,尊重学生的要求,鼓励学生提意见并积极采用合理化建议。对于学生的缺点、错误,教师要批评、指正,同时,也允许学生发表不同的意见,实事求是,使学生心悦诚服。总之,教师要从爱和理解的角度出发,信任学生,尊重学生,建立师生之间在人格和真理面前的平等性,公平的对待每一个学生。
&&&&6.塑造学生期望的教师形象&&&&能否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不仅取决于教师对待学生的方式和态度,还受到学生对教师接纳和认可度的影响,即教师形象能否为学生所接受,教师形象是否深入人心。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生自主意识逐渐加强,师生交往也日趋复杂,学生对老师的态度已不再是过去的“言听计从”了。他们不仅要根据自己的阅历和经验对教师的话进行判断和评价,进而决定教师意见的价值,甚至有时对待教师个体的态度和评价也会影响到对其工作和意见的认可与接受程度。师生之间的关系同其他人际关系一样都是受到师生相互作用的影响。如果双方能够重视彼此的要求,满足彼此的需要,人际关系就会向积极方向发展。&&&&同理,教师若想与学生通过交往,相互之间建立融洽、亲密的关系,就应该深入地了解学生的想法和意见。他们对教师有怎样的要求,希望从教师那里得到怎样的帮助,以及理想中的教师应该具有怎样的品质,从事教学的方式方法等。教师只有真正地了解学生心目中教师的理想形象,才能为自己的发展树立明确的目标和方向。据有关对学生的调查表明,他们对好教师的品质要求主要有以下几点:严肃认真、耐心灵活、良好的素养、关怀而助人、公平和公正、理解和坦诚、善于教学、富于幽默感等。所以教师应重视学生的需要,努力地按照学生的合理期望来塑造自身的形象,这也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础。
&&&&7.妥善处理学生的问题行为&&&&学生所处的发展阶段是良好的道德观念形成和行为习惯养成时期,学生此时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的养成处在非成熟的发展阶段,因此,出现这样和那样的问题行为是不可避免的。但是,教师对待学生问题行为的态度和处理方式却是至关重要的,它是影响师生关系的重要因素。对于学生问题行为的处理不妥,不仅会伤害学生的感情和自尊心,还很容易破坏已建立起来的良好的师生关系,甚至会导致师生关系的紧张和对立。&&&&这就要求教师在处理学生的问题行为时要小心谨慎,妥善处理:首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这是处理此问题的基本原则和态度;其次,要持公正和平等的态度,针对实际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解决,要对事不对人;对事实的处理要建立在对事情的充分了解的基础之上,结论的得出应基于事情的整个发展和全部事实,而不是表面现象和局部事实;对事实性质的判断既应考虑行为动机,同时也不能忽视感情因素,更应重视和考虑环境的影响和客观的原因;对待事实的态度应实事求是,不可武断推论,更不能以曾经的错误来推测当前事件的性质;对问题不能凭个人感情和主观判断提出处理意见,更不可投射个人情绪,因心情的好坏对事情的处理有不同的方式等等。&&&&总之,师生关系影响师生之间教育信息的互相传递,影响教育的氛围和受教育者的情绪和心理,从而影响学校教育的整体效果,因此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对教师、对学生、对学校都十分重要。
暂时无人访问,速抢沙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