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十大元帅是谁,还有谁是元帅

当前位置: >>
十大元帅里谁是最苦的?没想到是他
&&&来源:书摘
陈昌浩像一个落魄之人,低着头,弯着腰,与他昔日之部属,如今共和国的将军们、部长们一一拱手,表示歉意。当他和前妻、时任纺织工业部副部长的张琴秋紧紧握手时,非常愧疚,连声说:“琴秋,是我使你受苦了!我……我对不起你呀!”——当年,在西路军撤离倪家营子的路上。张琴秋在一块门板上生下了她和陈昌浩的孩子。因为戈壁滩上天气寒冷,她又产后失血而昏迷,孩子被丢在沙漠里,张琴秋从此不能生育。
  陈昌浩后来长期在中央编译局工作。“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像陈昌浩这样的在历史上犯过严重错误的人在劫难逃。妻子格兰娜被迫与他离婚,但还是被投进了监狱。日,看到彭德怀被从西南三线揪回北京游街示众的陈昌浩,陷入对自身命运的巨大恐惧中。当晚,61岁的陈昌浩吞下大把安眠药,离开了令他痛苦和不理解的世界。李而炳告诉我,格兰娜后来申请回苏联,申请被转到徐帅办公室,他们又转给“中组部”。在宋任穷的安排下,格兰娜回了苏联。但心灰意冷的格兰娜最终移居。
  1980年,陈昌浩被平反,平反大会的悼词送到徐向前办公室审阅,李而炳回忆,悼词里还讲到陈昌浩的错误。他向徐向前建议:谁都有错误,但还是不宜在悼词上讲错误。徐帅认为言之有理,采纳了意见。陈昌浩的追悼会由徐向前主持,李先念致悼词。在这份经党中央审定的悼词上,称陈昌浩同志为“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忠诚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士”,“他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忠于党忠于人民的一生”。“这也是给陈昌浩一个公正的结论了。”
  (责任编辑:文娜)
军图连连看
在线投稿邮箱:
值班电话:工作日 010-:00-18:00)Copyright (C)2002-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110164号 京ICP备号开国的中到底谁最会用兵?请赐教
您可能对这些帖子感兴趣
------------当时如果林彪没有回国,也可能会是徐向前去东北,贺龙的能力还比徐还是差了点,但是徐向前身体一直不好,也是其没有领兵的原因,林彪不回来的话也只贺龙去了,老彭,毛是要留在身边的,井冈山的放心!其实真正的是当时除林彪之外,没有人适合去东北,历史就是那样,如果徐向前或者贺龙去了东北,就不会有后来的林彪篡权了,也可以说去东北成就了林彪也毁了林彪,这就是历史!
也不全面,林彪战功显赫是不假,但他的4野是党中央抽全军之精华组建的,正是有了这样的家底才成就了他。
在装备差距巨大的情况下 依然 取得了 不错的成果。
林彪的开始成名之战也就是平型关大捷了。林主要家世好,盒共党有缘,他2个哥哥都是共党高层。而且在开始的红军时期又有过成功的政治投机,导致毛的信任。后来被打伤了,主帅四野时,打四平,下面的将领对林是很有意见的,而且她打仗不打危险的战斗(主要开始时期长时间保卫中央),但有优秀的战场掌控力。徐就是悲剧,能打,但老毛就不用他,叫他当个红大校长,实力很强,不信可以去看看她指挥的许多战斗。粟裕,也是老毛开始看重的将领,后来长征,留下来打游击,导致官位没升上去,不然也有该是帅的,
林彪过长江后布置几个战役都没有抓住白崇禧的主力,后来毛泽东教林彪,白崇禧本小不肯打硬仗,不要考虑白崇禧的临时布置,采用大迂回包围白崇禧的部队,结果胜利了。
第二梯队:刘 林第三梯队~~~
我看十大元帅中就林最会用兵,红军时期就把他和彭比作一个韩信、一个张飞;不过韩信没好结局,后就没人叫了,但他和韩信一样用兵多多愈善,结局也差不多.
四野厉害时有几个原因的1.四野原身是关内的山东野战军主力
冀察热辽军区 和其他解放区的主力部队 兵员素质较高 君不见山东解放区后来发展速度受阻,与其主力部队出关有关2.四野武器较好,别跟我巨数据说什么东西,我只知道在那时候关内极少有部队 三八大盖和歪把子是主力配置 君不见中央炮兵学院后来去了投靠林彪去了,试想如果东北野战军没有几门炮或者炮较少的话 中央炮兵学院灰不远万里跑过去吗?东北野战军在出关的时候接受了不少大炮 使得原来部队里面的炮兵数量不够,才向中央申请炮兵教员的 后来中央炮兵学院搬过去后林彪一下子拿出3000两黄金作为费用3.地理优势 东北地理上使得在蒋介石在兵员支持上较难 东北之下就是 盛世才 董必武 还有傅作义的几个军团 基本不属于嫡系 所以蒋介石要支援东北只有走海运和空运
后面的华北剿总的傅作义是指望不了多少了 只有徐州剿总能帮上点 可是那帮人不顶用 面对陈毅和粟裕 根本腾不出手 再往后就是华中剿总的白崇禧,这个就更指望不上了!这些原因使得蒋介石在东北只能使用占领交通主线城市的战略 这个战略上本身就处于战略的劣势(战略上处于守势 虽在在东北战场上多次主动进攻,但只是战术上的进攻)4.将领素质较高 不得不承认毛泽东在东北野战军领导层上下了苦工的:前委书记 林彪 副书记 罗荣桓 委员 谭政 萧克 陶铸 萧劲光 程子华 刘亚楼机关司令员 林彪 第一政治委员 罗荣桓, 第二政治委员 邓子恢, 副政治委员 谭政 第一参谋长 萧克, 第二参谋长 赵尔陆, 政治部主任 聂鹤亭 陈光 政治部副主任 陶铸呵呵呵,对于这些将才就不多解释了!对了我们还忘了一个死去的炮兵司令 朱瑞所以我觉得不是林彪成就了四野 而是四野成就林彪!不客气的把开国十大大将的任一个去当司令(假如),其成就决不会比小林子差!那为什么是小林子去四野当家的呢?呵呵呵 那就是政治,因为老毛他也要有几个自己人啊!(欢迎讨论 喷粪自吃)
回头看看刘帅,那才是真正的帅,他的朱老总被他抓过活口,投共前就是全川公认的战神,他打的仗几乎全是恶战,大部分是以少胜多,并且还是在没有根据地,没有满山的装备可拣的情况下打的!红军过彝海时,彪哥只能在一边看热闹!解放后,人家的行动又一次证明了,人家才是真正的帅,现在军队的正规化建设正是刘帅的功劳!至于彪哥,就不说了,对于军队,相对于人家,什么都没做!
点击加载更多十大元帅谁是花帅
十大元帅谁是花帅
08-11-27 &匿名提问 发布
叶元帅有花帅之称,不只是由于他的文武双全,更主要的是他一生有很辉煌的感情使。他曾有过六位正式的夫人,后又有三个相交颇深的女友,其中最后一位比叶帅年轻将近60岁。诗魂加剑器 才华冠三军潇洒说将风,叶帅独称雄。帷幄夸参座,外交骑士功。诗情伴烽火,谈笑除四凶。欣逢八十诞,自赋述一生:八十毋劳论废兴,长征接力有来人。导师创业垂千古,侪辈追随愧望尘。亿万愚公齐破立,五洲权霸共沉沦。老夫喜作黄昏颂,满目青山夕照明。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出现曲折的关键时刻,曾有一位起过力挽狂澜作用的突出人物,那就是共和国十大元帅之一的叶剑英。作为一个文武全才的领导人,他大智大勇,在沧海横流中显出英雄本色。他之所以能如此,正出于一颗热爱党和祖国的赤子之心,以及毕生对真理的执著追求。生平■出身侨乡,闯过南洋,在国民党军中官至少将师长,却毅然加入共产党叶剑英,原名叶宜伟,1897年出生于广东梅县农村一个小商人之家。他5岁时入私塾,学习之余还要做繁重的家务劳动。在入三堡学堂、东山中学时,除文史诗词成绩突出外,他又兼习军事体育,尤精剑棍。日后他文武全才,正是在此时打下的基础。中学毕业后,叶剑英当过小学教员,依侨乡的习惯于19岁时到马来西亚谋事。因受歧视和遭资本家欺压,他愤然于1917年回国考入云南讲武堂,想走从军强国之路,自改名剑英。两年半后,叶剑英以全校最优异的成绩毕业。他谢绝挽留,返乡入粤军任参谋、炮兵教官,并曾在1923年陈炯明叛变时,亲自操炮向叛军开火,以掩护孙中山脱险。后他任旅参谋长、黄埔军校教授部副主任、团长、副师长,北伐战争中因立战功升少将师长。1927年蒋介石发动反共政变时曾拉拢他,叶剑英却抛弃每月可得上万薪饷的地位,赶到武汉向中共提出入党申请,并得到周恩来批准。1927年秋,叶剑英接受党的指示返回广州,在国民党军张发奎的第四军任参谋长,暗中掩护由C.P分子(共产党)和C.Y分子(共青团)为骨干的教导团筹划的起义。同年12月,广州起义爆发,他任红军副总指挥。翌年,他赴苏联入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原中山大学),系统学习了马列主义理论。1930年秋,叶剑英回到上海,与刘伯承等一同翻译了苏军的条令。翌年春,他进入赣南根据地,在毛泽东、朱德领导下负责参谋部,后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军委会的首任参谋部长。继刘伯承之后,叶剑英成为人民军队的第二任总参谋长。■在红军、八路军、解放军内长期任参谋长;是中共外交三骑士之一;北平解放后为第一任市长;广州解放后任市长兼广东军区司令员;粉碎四人帮时发挥了关键作用1932年,叶剑英与刘伯承对调,任红军学校校长。长征中,他任军委第一纵队司令员、前敌指挥部参谋长。他曾因向中央报告张国焘分裂党的企图,后来受到毛泽东高度赞扬。到达陕北后,叶剑英任一方面军参谋长。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他任八路军参谋长。由于他长期在国民党统治区工作,同周恩来、董必武并称为中共外交三骑士。1941年,叶剑英从重庆回延安主管总参谋部工作。1945年,他在中共七大上当选中央委员,随后再赴国民党统治区,任美、国、共合组的军事三人小组的中共代表。1947年,他率军调部最后一批人返回延安,随后去晋西北任中央后方委员会书记,负责对转战陕北的毛泽东、周恩来所率的中央机关实施保障。1949年北平解放后,叶剑英为中共中央派出的首任北平市长。同年秋,他又任中共华南分局第一书记,率干部南下,广州解放后,任市长兼广东军区司令员。1953年,他调回北京,主管军训等工作,并任军事科学院首任院长。文革后期,老帅中间只有他在位主持军队工作。1976年10月,叶剑英坐镇指挥,一举粉碎了祸国殃民的四人帮。在新的历史时期,德高望重的叶剑英曾任党中央副主席、人大委员长,后来他因身欲奋飞兮病在床,主动提出退出领导岗位。1986年逝世,享年89岁。背景■他同毛泽东、陈毅一样,都是诗人兼革命家、军事家。这种人生道路也向人们昭示出: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与革命、对外开放相结合,能够培养出适合中国特色需要的杰出人才叶剑英与周恩来、刘少奇等许多中共早期领导人出生于同一时代,同样成长于革命与救亡为国内主旋律的时代。他的独特之处,又在于生长于广东侨乡。自明清以后,中国大地就出现了南北贫富倾斜,在居民迁移流向上,俗称宁向南翻三座山,不向北挪一块砖,闽粤的人再穷便出海闯南洋。叶剑英本人也有过出洋经历,然而他还是回到苦难的祖国,由到旧军队中从戎走向参加共产党革命之路,并以特有的才华在党内军内成为智多星式的参座。这除了特定时代的革命风潮影响,还在于他有爱国爱民的赤子之心。在党内军内的高层领导中,毛泽东很称赞叶剑英的文才,尤其说他善七律。从少年时代起,叶剑英便如痴如醉地钻研名人诗词,积下深厚的中华文化底蕴,再加上走出国门开拓眼界,更激发了救国情怀。叶剑英同毛泽东、陈毅一样,都是诗人兼革命家、军事家。这种人生道路,也向人们昭示出: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与革命、对外开放相结合,能够培养出适合中国特色需要的杰出人才。故事■与日本教官以真刀劈赛,最后对手按武士道规则交出佩刀认输■在广州起义中手提驳壳枪,哪里枪声最激烈,就赶到哪里指挥叶剑英在粤军和中国革命军队中长期任参谋长,多年来有儒将之名。其实他的武功也远超过常人,在捍卫民族尊严和革命战争中不惜舍身相拼。他在云南讲武堂就读时,校内所聘剑术教官是一个出身武士之家的日本中尉。此人经常欺负中国教员和学生,甚至违反只能用竹剑劈刺的基本规律,扬言谁敢与他比试就要用真刀。叶剑英见状积愤在胸,通过仔细研究此人特点,苦练半年,向他提出挑战。那个日本教官大感意外,上场便大吼着狂劈,被叶剑英一一挡过,几个回合过后,日本教官便乱了阵脚。叶剑英一招过去,使他一屁股坐在地上,只好按武士道规则鞠躬交出佩刀。广州起义的第一天,身为副总指挥的叶剑英一面筹划全局,一面到第一线直接指挥。因起义官兵不大会用炮,他便亲自教他们如何瞄准目标和开火。战斗进入第二天形势恶化,叶剑英手提驳壳枪,哪里枪声最激烈就赶到哪里指挥,一天下来脸都被硝烟熏黑了。在此后的战斗中,叶剑英多次遇险,腿上还一直留着长征途中被炸伤后未能取出的弹片。叶剑英1986年去世后,骨灰安放在广州红花岗烈士陵园,与当年并肩战斗并牺牲在长堤的战友们永远厮守。■长期身居国民党统治的虎穴,却谈笑自若,以卓越的才识让对手敬服■文革初期,在京西宾馆当面怒斥江青,因拍桌子过猛,竟造成掌骨折断叶剑英曾长期与国民党当局周旋,经常被特务跟踪监视,一生中多次遭遇暗杀袭击,他却以大无畏的气概,身居虎穴而谈笑自若,并以卓越的才识让对手敬服。抗战初期,他应邀到国民党办的南岳游击战训练班当副教育长。面对周围的敌意,他以坦荡的气概相对,并用无可辩驳的事实向国民党军官们说明共产党能够以弱胜强,就在于能与人民打成一片。顽固反共的教育长汤恩伯听了也不禁感慨万分,当众指着叶剑英对部下们说:过去我们为什么老打不过他们呢?因为他们同群众是鱼水关系。叶剑英以公开身份驻国统区时,还主管一些秘密工作,如深入军统电台的张露萍小组即由他掌握。驻北平时,他曾想出一些巧妙的接头办法,如外出时为甩掉跟随的特务汽车,把车开到东安市场前突然刹住,然后跳下来消失于人头攒动中。特务们只好在他的汽车旁等候,谁知叶剑英已到另外一个门口,乘上地下党准备好的汽车赶到秘密联络点。叶剑英任广州市长时,明知国民党特务头子毛人凤派人来暗杀,仍经常到群众和各方人士中去。一次,他乘车回东山,发现一辆可疑的卡车在路边,警卫让他低头时便飞来一串子弹。警卫还击后卡车逃走,叶剑英下车时指着车上的弹洞笑着说:就凭这枪法,用不着大惊小怪嘛。应该想法通知毛人凤,再派特务来行刺,非带来一门美式榴弹炮才行。文革开始后,他于1967年2月在京西宾馆当面怒斥江青,因拍桌子过猛,经医院检查发现右手第五掌骨折断。1976年,他对付四人帮那几个跳梁小丑时,精心运筹,不费一枪一弹,便完成了历史使命。事后,他用毛泽东的诗句形容此事---无限风光在险峰。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花帅是位不出世的高人,虽说缺乏表现机会,但是做为老总在讲武堂的小师弟,花帅实有过人之处。没见他上学时就拼剑刀赢过东洋教官吗?枪法上作为旧军官出身的花帅显然也不会差。由于长年呆在机关中工作,花帅缺乏实践机会。加之风流倜傥,很多精力又花在吟风弄月上了。这些不可能不消弱花帅的战斗力,综合评定花帅与育帅大概半斤八两。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叶剑英 花帅是位不出世的高人,虽说缺乏表现机会,但是做为老总在讲武堂的小师弟,花帅实有过人之处。没见他上学时就拼剑刀赢过东洋教官吗?枪法上作为旧军官出身的花帅显然也不会差。由于长年呆在机关中工作,花帅缺乏实践机会。加之风流倜傥,很多精力又花在吟风弄月上了。这些不可能不消弱花帅的战斗力,综合评定花帅与育帅大概半斤八两。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叶剑英  人人都好色 元帅也风流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叶剑英 花帅是位不出世的高人,虽说缺乏表现机会,但是做为老总在讲武堂的小师弟,花帅实有过人之处。没见他上学时就拼剑刀赢过东洋教官吗?枪法上作为旧军官出身的花帅显然也不会差。由于长年呆在机关中工作,花帅缺乏实践机会。加之风流倜傥,很多精力又花在吟风弄月上了。这些不可能不消弱花帅的战斗力,综合评定花帅与育帅大概半斤八两。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叶剑英,你看下这个网站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谁是十大元帅中首位追随毛泽东之人-凤凰视频-最具媒体品质的综合视频门户-凤凰网
将视频分享给站外好友,或嵌入到博客、论坛
选择成功,请使用ctrl+c进行复制导读:1、元帅&&朱德()四川仪陇县人
1、元帅&&朱德()四川仪陇县人
  朱德,无论从哪个方面思考,第一把元帅交椅非他莫属。
  由于在党史军史上的地位极为特殊,今天人们对他的误解也最多。
  建国后,朱德先后任国家和党的副主席、人大委员长,1955年授十大元帅时为第一名。
  1959年庐山会议上,他不同意给彭德怀那样定性,被有人说成年老糊涂。
  1976年7月,朱德以90岁高龄去世。毛主席曾称他是&红司令&,并说,&朱毛,朱毛,我是你身上的毛啊!&
  朱德元帅
  2、元帅&&彭德怀()湖南省湘潭县人
  彭德怀,在军史上的地位仅次于朱德,授衔时是军委工作的主持人,又是第一野战军的代表。
  尽管他军事业绩上有胜有败,但他一直在第一线从事战斗指挥,这一点全军无人可比。
  他的军事造诣并不出色,但二十多年身经百战的资历足以使他傲视群雄,位列元帅第二理所当然。
24小时点击排行
网友热点关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的十大元帅是谁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