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石大白菜的功效与作用有何作用?如何在屋内摆放

您好, []|
全部 沪深 港股 基金 美股
中国富豪2.2亿买美国豪宅 室内饰品24K金打造
中国夫妇买到的贝弗利山庄法式豪宅。 法式豪宅内景该豪宅位于富豪云集的贝弗利山庄,最初标价约4.4亿元人民币新快报讯 据《现代快报》报道,一对年轻的中国夫妇斥资3450万,约合2.2亿元人民币买下好莱坞影星和洛杉矶富豪云集的贝弗利山庄一座法式豪宅。该豪宅建筑面积达3.6万平方英尺(约3344平方米),占地面积达2英亩(约合8093平方米),坐落在贝弗利山的山坡上,可以俯瞰著名的日落大道。据悉,该建筑的室内装饰使用了大量法式吊灯、玛瑙石材以及24K纯金饰品,美轮美奂犹如宫殿,令人叹为观止。值得一提的是,该豪宅2008年的最初标价高达6850万美元,约合4.4亿元,目前的成交价简直堪称“白菜价”!价格:以原价一半成交据报道,这座法式帕拉第奥风格的豪宅坐落在美国南加州洛杉矶市西部贝弗利山的山坡上,可以俯瞰著名的日落大道。其建筑面积达3.6万平方英尺(约合3344平方米),占地面积达2英亩(约合8093平方米)。其开发商为弗雷德·韦赫巴地产公司,系由比格林建筑集团设计,芬顿建筑公司负责施工的。该豪宅自完工后,已经在市场上挂牌待售多年,由于一直无人问津,也曾以22万美元的月租挂牌出租。2008年夏天,该豪宅首次上市叫价6850万美元,此后由于美国危机,价格一路下滑。2011年其标价被降至5500万美元。今年2月它再度降价至4950万美元。日前,它最终以3450万美元的“白菜价”成交,几乎只相当于原价的一半。买家:一对中国夫妇据贝弗利山的知情人士透露,买家是一对来自中国的年轻夫妇宁思峤(Siqiao Ning,音译)和他的妻子卡伦(Karen,音译)。据买主夫妇的朋友介绍,宁思峤是一位,他和妻子虽然时常出国,但夫妇俩大部分时间都呆在中国。据悉,过去南加州大型豪宅的购买主力多为白人富翁,但近几年许多白人富豪从加州出走,新兴的多金中国移民不乏许多有意在南加州扩张事业版图的大企业主,华裔聚集的洛杉矶自然成为投资移民的首选之地。因此南加州许多白人释出的大豪宅,大多由中国新移民接手。豪宅:美如豪华宫殿据了解,这套法式豪宅共有9间卧室、13个卫生间。入口大厅为两层,两侧均配有大理石楼梯。图书室的墙壁和天花板都有镀金装饰。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该建筑的室内装饰使用了大量进口的手工雕刻的石灰岩、法式枝形吊灯、玛瑙石材以及24K纯金饰品,美轮美奂犹如豪华宫殿,令人叹为观止。与之相比,贝克汉姆夫妇2007年花费2200万美元同样在贝弗利山庄买下的一处总面积约为1208平方米的豪宅,只能算是“小巫见大巫”了。
[责任编辑:lilyqiao]
(请登录发言,并遵守)
如果你对财经频道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到交流平台反馈。【】
财经视频高清大片
新闻排行数码汽车科技财经
Copyright & 1998 - 2015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您的浏览器不支持javascript,不能使用此页面的全部功能。
请换用其他浏览器或者开启对javascript的支持。
富豪们的第一桶金(七)王石(中)
1987年——1988年
现代企业股份化改革时期
一、1986年5月,梁湘辞去深圳市委书记,李灏继任。同年 10月15日,深圳市政府颁布了《深圳经济特区国营企业股份化试点暂行规定》,鼓励深圳大型国营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在国营企业股份化的座谈会上,新上任的市委书记认为:国营企业的出路在股份化,大型国营企业尤为如此。然而,政府下属的几家大企业(深圳特区发展公司、贸易进出口公司、贸易发展公司、物资总公司)没有一家响应。
二、1987年,公司的名字从“现代科教仪器展销中心”更名为“深圳现代科仪中心”,有点去繁就简的意味。1988年4月深圳现代科仪中心的名字只用了一年,更名为“深圳现代企业有限公司”(英文字母缩写MEC)。这时的公司虽然在行政管理上同特发隔着两个层次,但防火墙的作用还是相当有限。理论上,王石随时会被一纸调令调离。行政上的人事风险大过经营风险。王石预感:《暂行规定》鼓励的股份制改造,分离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是防范企业人事风险的最佳选择。公司的决策层很快统一了思想,要把科仪中心改造成一家符合现代企业规范的股份公司。日,深圳市政府发出红头文件:赛格集团、城建开发集团、物资总公司、石化总公司等6家大型国营企业实行股份化。深圳现代企业有限公司全力以赴进行股份化筹备的推进。
三、王石会商管理层后,组建了股份化筹备小组,新成立的股份化筹备小组招聘了三位秀才:清华大学青年教师孙路、来自武汉的青年干部李杰和西南财大研究生冯佳。孙路负责文件起草和宣讲,李杰负责同各职能部门的联络协调,冯佳则扮演智囊及吸收社会资金。筹备股改的第一件事是找到蛇口中华会计事务所。希望借助审查让会计师事务所出具合法证明。朱祺珩主任接受了王石的聘请。员工对股份化改制的抵触情绪逐渐显现。老员工推荐了詹宏祥、高建明为代表向王石摊牌:“公司股份化改革完成了就不是终身制了,我们突然失去了靠山,要是被公司开除了不得上街要饭?干脆把这几年赚的钱分光。”接着,在召集的老员工座谈会上,有人发出了“先于股改进行住宅私有化”的呼声。根据蛇口中华会计事务所的审计报告(截至1988年10月),万科净资产为1300万元。其中住宅资产占500万,如果把这部分资产分了,公司资产将缩小近1/2,不利于增资扩股。王石自然不会妥协。
四、股份制改造有了方向,内部管理层却出现了大裂痕。蔡作幸,在展销中心作为王石的副手工作一年后,因不适应高速运转的节奏和压力辞职,自己组建了一间贸易公司,经营毛料和音像器材。以后提拔了刚进公司的杜小腾作为副手,同杜小腾一起进公司的刘善乐被任命营销部经理。他们是王石第一次从正规的商业企业招聘的专业人士。两人不负众望,表现出出色的职业素质,管理逻辑清晰,销售渠道也处在稳定扩张的阶段。两人当中,刘善乐的性格善于同人交往,杜小腾聪明过人,谈吐利索,锋芒毕露,免不了得罪一些老骨干。在王石的压制下,老骨干还算顾全大局。负责储运的周世平干起活来如同拼命三郎,着装上却是西装革履,无论怎样熬夜加班,皮鞋仍是亮闪闪的呈现倒影,如此讲究完美的人,自然遇到不服气的事绝不会轻易忍让。自然,杜和周的矛盾越发尖锐,公开冲突不可避免。杜小腾对王石说:在我和周世平之间,有他没我,有我没他。第三天,杜小腾、刘善乐两人一起辞职。第一次引进专业人士,却以失败告终。在杜小腾离职后,王石提升北京公司经理蔡顺成为助手。这场风波给王石的教训是,在管理团队的改造上,引进“空降兵”是容易的做法,但却孕育着很大的风险,如何使新老团队融合,思想融合要比技术层面的改善更为重要。价值观是第一的,一旦新老骨干的价值观念相左,发生冲突就无法弥和。
五、在顾问公司香港新鸿基证券的指导下,反复修改17次,最终确定了招股通函。王石在自己的公司股改申请报告中,将公司1300万净资产按照5:5划分,国家和企业职工各一半。之所以这样安排,王石有自己的理由。他认为,“从法律上看,公司持国营牌照,风险由国家承担,但从资金投入的角度看,国家却没投一分钱,说全是国家的也不合适,因为资产是我和员工们赤手空拳做起来的。”当时主管体制改革的深圳副市长朱悦宁提出了“四六”,他爽快的答应了。但第二天王石被告之:特发的一位副总带领一拨人在市府办公厅请愿,强烈要求办公厅撤回批准现代企业公司股份制改造的文件,理由是政府越权干涉企业内部的正常管理,这是无视基层领导的越级行为。于是,同意王石主持的现代企业股份公司股份改造的文件被暂停下发,待现代企业公司与上级公司协调好以后再另行上报审批。王石和公司的管理层只有硬着头皮面对了,他不得不去特发集团总部做出解释。结果是特发管理层理所当然地拒绝了现代企业公司的股改申请。
六、1987年,科仪中心面对着股份制改造的机遇,也面对着业务转型的重大挑战。严格的外汇管制,使得必须调整过去的战略。这年夏天,科仪中心兴办了第一个工业投资项目“精时企业有限公司”。外汇管制还迫使公司转向出口创汇业务,以期平衡进口消耗的外汇。公司一度选择生铁为突破口。1987年,公司主要的盈利业务仍集中在摄录像设备。为扶植民族视频产业,国务院机电进口管理办公室批准的进口批文改整机进口为散件(俗称SKD)进口,不可直接进口整机,只能进口散件,再在国内组装、销售。做SKD进口生意,必须有相当的数量支撑才能盈利,但专业机器的数量不可能上万台下单,每次订货1000台已是大的订单。为了适应进口政策的要求,日本厂家先将整机拆分成SKD,进口后再在中国大陆组装。整机拆散增加费用,散件再装配起来又需要增加费用,但产品的市场价却不会相应提升。随着进口的边际利润下降,同日本厂家的价格谈判也越来越艰难。同索尼谈判时,蔡顺成为我方主谈代表。“1986年第一次到日本,结束在索尼公司的考察交流后,我在大蔡的日本朋友陪同下,参观寺院和精神病院,同大学学者、国会议员接触。”科仪中心后来分别同索尼、JVC达成协议,并委托中国仪器进出口公司进口摄录像设备的SKD散件,选定北京广播器材厂、北京电视机厂、上海无线电十三厂作为装配厂家。再组织厂家的技术人员飞赴日本索尼厚木工厂、JVC群马工厂接受技术培训。基本上改变了1986年以前直接进口整机销售的情况。随着索尼专业录像机SKD进口业务顺利展开,王石的心里也平静下来。
七、鉴于索尼在中国大陆建立了7家维修站,王石正式向香港索尼公司提出了申请。索尼方回函:索尼维修站的合理覆盖半径为300公里,目前在广州建立了维修站,故不考虑在深圳建站。王石提出深圳的索尼维修站的运营费不需要索尼买单,索尼公司只需要有偿提供维修配件即可。索尼更提出建议:一、科仪中心选出技术人员参加索尼公司举办的一年期的培训班,但要通过全国的统一考试,一年之后毕业再筹建深圳维修站。二、索尼已经在中国大陆举办了7期培训班,学员主要分布在各个省电视台技术部门,公司可以考虑“挖”两名具备资格的维修工程师。王石的科仪中心采用“两条腿走路”的方式,选送技术员接受索尼一年期的培训的同时,从广东电视台“挖”了两名索尼认可的工程师。这样,才诞生了深圳索尼设备维修站。这次王石第一次感受到什么是售后服务,感受到索尼对客户负责的鲜明态度。初期,想到的只是公司出钱建立维修站,促进销售业务。但索尼却始终从客户的利益考虑问题。这就是索尼口碑好的内涵所在。原来只知道索尼的设备技术含量高,质量一流,现在才体会到:在一流设备的后面,还有一个为客户着想的精益求精的售后服务的技术保障体系。两年之后,万科投资的一个房地产项目—深圳天景花园交付使用。那时还不大懂什么是物业管理,但索尼的“售后服务意识”却已植入公司的经营理念,万科成立了深圳第一家业主管理委员会,并制定了服务业主的管理章程。不经意中,优秀物业管理成为万科地产品牌的内涵之一。
八、此时孙凯峰已离任特发,继任者袁陶仁是北京电子部前计算机局局长。“听完我的解释,没有表现出喜怒的袁总开腔:‘你王石一贯天马行空,独往独来,现在感觉到了吧,你跳十万八千里也跳不出如来佛的手心……如果特发下属的企业都像你王石的企业那样越权,管理不乱了套?’”这是王石回忆当时对话的一段文字。按照股份化筹备小组应急方案的建议,他与张西甫一起直接约见当时的市委书记兼市长李灏。王石得到了鼓励:“年轻人,要沉住气。改革肯定有阻力,要不怎么叫改革?……你们的股改方向是正确的,但是不能操之过急。”一个星期后,另一位市委副书记秦文俊终于给了王石和他的搭挡们明确态度:支持基层企业的股份制改革的积极性。并亲自出马去特发公司,做袁陶仁的思想疏通工作。此时,特发高层也似乎只能顺水推舟了。
九、已经拿到股改尚方宝剑的王石,还有他背后的管理层,立志于通过这次股份制改革,打造一个产权清晰、符合现代企业要义的新企业。于是,重新选择一个公司名称成为眼前的重要事项。在股改中,王石和公司管理层发现公司的名字“深圳现代企业有限公司”与韩国的现代撞车了。为了改名,公司管理层和部分总办人员乘海船,在珠江口海域兜转,“惟一做的就是面对波涛汹涌的大海,插上想像的翅膀,畅想公司的名字和寓意。”王石和同伴们的讨论最后集中在如何从“深圳现代企业有限公司”(Shenzhen Modern Enterprise Company)的英文缩写“MEC”三个字母中延展出新的名字,以图连续性。期间,一个从深圳大学英文专业毕业的潘毅勇由“Marlboro”(中文译名“万宝路”)想到了“万科”的名字。于是,众人讨论的最后结果就是,将“深圳现代企业有限公司”正式更名为“深圳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十、日,是王石和万科创业历程中极为特殊的一个日子。这一天,深圳市政府批准股份化改造方案,中国人民银行深圳分行批准发行万科股票,原现代企业公司以净资产1324万元折合1324万股入股,国家占60%、职员占40%,公开募集社会资金2800万元,其中1000万元为特别人民币股,由境外投资者购买。深圳特区发展公司则从上级主管公司变为持股30%的第一大股东。
十一、紧跟其后,王石开始了精心的公司宣传部署。同时,参照香港资金市场公开招募资金的规定,募集资金的企业必须将募集资金文件在公开刊物上刊载。如果不在公开刊物上刊登招股说明书,就相当于私募资金,意思就全变了。万言招股通函递送到了《深圳特区报》广告部。广告部主任审核着这份占两个整版的招股通函,为难了,上报值班副总编辑审核,副总编辑不敢做主,递到总编辑。总编辑批示:公司募集资金的文件在党报上刊登不妥;党报宣传股改同党报刊登招股通函的性质不同,不能刊登招股通函。招股通函被退了回来。再次想到主管体制改革、意识形态的秦文俊副书记。听完陈述,秦副书记沉吟了一会儿,打开笔帽,在摊开的招股通函上批道:新生事物,应当支持。接到有秦副书记批示的招股通函,总编辑批给广告部:全文刊登,免费。
十二、1988年的几个日子
12月6日
召开了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的第一次发起股东会议,会议通过了公司章程等一系列重要决议
12月22日
中国人民银行深圳经济特区分行批复了“发行深圳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申请书”,同意公司申请的各项股票发行事宜;同日,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筹备委员会与深圳经济特区证券公司签订了《股票事务协议书》和《深圳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股票包销合同》
12月24日
万科第二次发起股东会议,会上全体发起股东一致选举王石为万科法人代表
12月25日
万科与中国银行深圳国际信托咨询公司签订股票代销合同
12月27日
万科的招股通函首次在当日的《深圳特区报》第二版登载,这是国内第一份按照国际惯例面向社会公众在报纸上刊登的招股通函
12月28日
万科股票公开发行。
十三、1988年12月,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后1个月,开始向社会公众发行新股。这次发股,比最早发股的深发更进一步:不仅向国内、也向国外公开发行股票,外资股可占25%。王石和万科又一次走在了中国企业改革的最前沿。王石正是利用了这笔资金,才得以高姿态地用2000万元的报价,一举拿下威登别墅地块,也为万科地产树立了“黑马”形象。
  
十四、最初,万科股票虽然有过几次受欢迎的场景,但主要是采用摊派的方式,共产党员和万科职工及其亲友必须带头购买。大家买股票,并不是以市场意识,而多少有点牺牲精神的意味。为了推销股票,王石亲自带队上街,在深圳闹市区摆摊设点叫卖万科股票,每股价格只有1元。万科的招股通函刊登后,特区报社的读者们致函致电报社,要求了解“万科”股票的发行情况,要求了解万科公司的经营构思,用款去向以及买了股票后的利弊得失。报社召开了一次“说万科,谈股票”的读者座谈会。
十五、据相关记录,当时特区证券和中行信托两家公司作为包销商和承销商各承担了600万万科的股票,而特区证券公司所包销的600万股,一个多月后还是有150万股没卖出,只好公司自己给买下来。剩下的很大一部分是万科的一些老客户购买的,再就是万科招股队的功劳了。为推销股票,万科专门设计了“龙年计划”,王石亲任总指挥。万科招股队那时被公司内戏称为“打狗队”。他们摆摊设点,有时可以看到万科股票在菜市场和大白菜摆在一起卖,此外他们还分成小分队,走街串巷,上门推销,对居民区进行地毡式搜索,“就和今天的人寿保险推销差不多”。
十六、那个时候,股票只能在“老三家”的柜台交易。万科股票的上市,不能像现在一样可以在证券市场大屏幕显示屏上跳动、闪亮,而是出现在菜市场新鲜蔬菜旁,跻身于卖杂货的小摊上。而那个时候的人们,也对那些钱生钱的虚拟概念,从内心深处多了些怀疑和抵触。1991年1月初,在深圳蛇口菜市场,有一个摊位显得与众格格不入,叫卖的商品是一种国人并不太相信的新鲜玩艺儿——股票,摊主就是时任万科集团副总经理的孙璐。据孙璐后来回忆,“当时我找到菜市场工商管理所的同志,人家都觉得奇怪,没听说过上这儿摆一摊位卖股票的。”有一次请工商局帮忙,由个体协会出面,邀请个体户开了个会,在会上反覆向他们宣传股票发行的意义和股票的投资价值。可最后,个体户们不耐烦了,说不用说这么多了,该摊多少我们就捐多少吧。
十七、孙璐负责零售,每天一早夹着包出门,带着证明和收据本。清晨,拥挤的菜市场成为了孙路推销万科股票的场所,阿公、阿婆好奇,凑上几百元买买试试,一天也能卖出四五千股。而对万科的推销最热情的,要算华为老总任正非,当时的华为也是间小公司,处于艰难的创业期,任正非却对股票这种新生事物很感兴趣,不仅详细询问股份制的内容,而且认购了20万股,还请万科的人吃了一顿丰盛的乳鸽宴。最后一个认购日,还有350万股没有推销出去,看来完不成任务了,结果就在距离下午下班还有一个半小时,一个来自北京的电话让王石他们喜出望外,北京中国创业总公司公司财务总监王越陇电话说:“蛇口的王建国介绍万科公司发股票,昨天从北京紧赶慢赶,到了深圳都半夜了。今天研究了你们的招股通函,请示了张晓兵总经理,我们希望认购400万股,行吗?”至今王石还不知道王建国是谁。
十八、王石领衔了一个招股推广小组,拿着一根长长的教杆,杆不离身地宣讲股份制,向一些机构团体推销万科股票,如农业银行、建设银行、物资总公司、免税公司、梧桐山隧道公司、香蜜湖度假村、蛇口海上世界、光明农场,招股小组把深圳大企业都扫了个遍,就差到海上渔船去跟渔民兜售了。一度跑到蛇口工业区,上台演讲做推销。
  
十九、与此有所不同的是,万科的1000万股境外发行的股票却被一抢而空。当时有这么一种评论:香港人抢,热热闹闹,深圳人捐,委委曲曲。公开募集社会股金2800万元,开始涉足房地产业。用来支付首次拍卖土地的地价,使万科这个原本不具备房地产开发资格的企业,由此进入到这个一度被垄断的市场。
二十、日,蛇口中华会计师事务所正式出具《关于深圳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股本验证的报告书》,核定原现代企业有限公司截止到日,资产净额为人民币元。加上发行股票到账的2800万现金,总计是人民币元。
二十一、日深圳会堂,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第一届股东例会召开,王石从西装口袋里掏出一张认股权证说,“我个人存款一共25000块钱,取出2万块钱买了万科股票。”当晚第一届董事会上,王石被推选为万科第一任董事长,董事会由王石、蔡顺成、刘元生等11人组成。4100万股的股份中,万科职工股应得的股票约500万出头。按照市府办公厅下发的股改文件,这部分股票只能有10%允许量化到个人名下,其余的由集体持有。王石明确了想法,放弃其中应得的个人股份。在王石的影响下,万科的管理层也放弃了对职工股的拥有。管理层还提议:将职工股成立一个基金,只要在万科的职员,新老都有享用权。就在当晚,第一届董事会上,王石被推选为万科第一任董事长。
1988年——1990年
股份制改革后的发展
一、1988年,伴随着股改的成功,万科的业务也节节上升。这一年,万科与香港仁达公司合资兴办了“深圳彩视电分有限公司”,专业经营电子分色制版;与意大利第四大K金首饰制造厂家合资兴办“华意首饰制造有限公司”,制造K金首饰;与美国富兰克林铸币有限公司合办“深圳现代富兰克林精品加工厂”,制造精品模型车;与中国仪器进出口公司和索尼合作建立索尼技术服务中心深圳分站;与香港厚利有限公司合办“万科厚利来料加工厂”;与英国X-10系统有限公司合办“深圳X-10电气公司”,加工遥控电气开关;成立“万科录像机配件制造有限公司”。这些新成立的合资、合作、来料加工项目中,重点是与总部在美国费城的富兰克林铸币公司合办的精品车模加工厂,位于深圳水贝工业区14栋的6层工业厂房是万科为开展这一工业项目购置的物业。
二、当时,万科为吸引投资项目,开始在美国的《时代》、《读者文摘》等英文刊物上登招商广告。美国富兰克林铸币公司看到英文广告,同万科取得联系。通过富兰克林铸币公司的宣传册,王石感觉到这是一家专业性很强的金属、陶瓷礼品制造公司,一般香港的来料加工厂同其生产的规模相比,不可同日而语。最先同万科接触的是位名为Peter的香港人,两个星期后对方换了个美籍德国人。一个月之后继续谈判,又换了一位美籍日裔小个子的陌生面孔。一个星期后,一位律师又接过手,美籍犹太人。签合同时,真正的老板,一位美籍爱尔兰人才出现。随着谈判的深入,王石才开始理解频繁更换谈判人员的含义。谈判代表的选派是根据流水作业法来制定的,有规律可寻:首先来的香港人,是一位中国大陆通,负责对万科能力及潜力的评估;德国人来谈工艺流程设计,产品组装的工序环节卡到以“秒”为单位;日裔小个子是位工艺产品成本控制师,计算每件产品加工费的最经济支出;犹太律师来了,不是谈怎么保障合同执行,而是探讨终止合同时的双方义务和责任的详细条款—甚至包括厂房内的一扇玻璃更换后,结束合作时这扇玻璃窗是否恢复到原状这样的细节。负责起草一摞合同文本的是美国一家法律事务驻香港公司,仅律师费一项,富兰克林就支付了300万港币。从此,万科与合作伙伴签署的合作文本也变得厚了起来。
三、1988年的深圳,开发房地产的门槛比现在还高:非建筑行业的企业要想进入房地产开发必须通过招投标,拿到土地才批给单项开发权。11月,万科参加了威登别墅地块的土地拍卖。这时,万科股份化改造已告一段落,秀才冯佳加入了房地产的策划小组。组长杨海生;副组长张雨。深圳会堂拍卖会。拍卖官还是刘佳胜。竟投开始,价格一路飙升。最后只剩下万科同另外一家轮流叫价,互不相让,进入白热化。万科是志在必夺。按照拍卖的土地成本计算,楼面地价已经高于这块土地周边的住宅产品的平均售价。换句话来说,按市场价,把附近的住宅楼买下来,拆掉再重新建的土地成本价都低于万科获得的这块土地的价格。拍卖现场,王石代表公司上台签订土地转让协议。刘佳胜望着王石,劈头就是一句:“怎么出这么高的价格?简直是瞎胡闹。不管怎么说,还是祝贺你们。”
万科倾家荡产在深圳拿下的第一块地,其实归因于一个计算上的错误,当然,最终也归因于对房地产行业缺乏经验。当时,亲自上阵参加投标的王石,报出了一个令全场极为震惊的价格,事后被人骂为“黏线”。按照这个价格计算的楼面成本已高出当时市场的楼宇售价。1988年的房地产并不像这两年这么热,难怪有人骂他神经病。王石报价一出口,已知不妥,无奈拍卖官一锤敲下,覆水难收。当然,要弃标也可以,最多是损失一点定金。土管局官员鉴于该报价实在太超出意料,也劝王石不行就算了。王石当时经历了一场激烈的思想斗争:干吧,风险太大,成败难以预料;不干吧,“气可鼓不可泄”,刚刚入道就灰溜溜地败下阵来,以后何时再有机会固已难料,在地产界可就再也难以抬头。思前想后,王石咬咬牙,硬着头皮拍胸脯上。三年之后,该项目全面竣工,万科也不是点石成金,最后这个项目没有为企业赚到多少钱,但企业从此介入了房地产,积累了经验教训,而且培养了队伍,也可算是另一方面的收获。
四、万科遇到了一位疯子。经查核竞争的是深圳争华实业公司,私营企业,老板是湖南郴州人,带家乡子弟兵到深圳创业,捡破烂起家,开始开发工业地产、夜总会娱乐项目。对方最后手软时,也一定认为遇到了疯子。回到和平路50号的王石当务之急是明天应付记者。王石交代秘书上街,把地摊上有关风水的书全给搜罗回来。通宵阅读论风水的小册子。第二天对着记者提问,王石大谈威登地块的风水龙脉,“地块芦苇茂盛,从风水的角度看,聚水,水为财。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施工开挖地基,芦苇丛所在位置的地下水不停上涌,止也止不住。威登别墅竣工时,还专门修了一口井,以示纪念。就这样,2000万元“天价”,买了一张进入房地产市场的入场券。一度,万科团队的主流派视这张入场券为“烫手山芋”,建议毁约,“不执行同国土局签订的合同,大不了交些罚金,否则高地价的经营压力太大。”王石认为:不仅不能毁约,还要继续竞标拿第二块地。
五、1个月之后,天景地块推出,通过投标,万科再次夺得。深圳地产同行再也不敢轻视和万科这只不怕虎的初生牛犊。万科房地产经营部成立,王石兼经理,姚牧民任副经理,刘鹏任工程部经理,林汉彬任财务部经理,冯佳任项目开发部经理,郭兆彬任销售部经理,张雨任办公室主任,后来成为深圳地产公司经理的车伟清此时只是个普通的销售业务员。由12个人组成的房地产经营部,除了王石(给排水工程师),没有一个人从事过房地产开发、建筑工程行业,个个是半路出家。外行也有外行的好处。公司没有条条框框,始终努力寻找优秀的学习对象,也乐于启用年轻人,勇于创新。高峰、傅志强两位毕业于同济大学的青年设计师进入了万科的视野。经过几家设计事务所几轮方案的比较,两位设计师的方案接连胜出威登、天景地块的设计竞标。
六、连续购买两块地块后,万科留给开发的资金绷得紧紧的。天景花园样板房的100万元还是靠林汉彬向铁路支行借来的救急款,而交纳天景花园地块和开发伊始所需的部分资金,更是冯佳从茶馆里找来的粤银公司的朋友提供的。刘鹏抢着时间修建天景花园的样板房,夜间停电,就驾着摩托车灯继续干,作为销售业务员的车伟清,在星期日还带着孩子在样板间里卖房子。天景花园启动后,威登别墅项目也开始启动,由于地价高昂,公司在项目整体规划和产品定型等方面都耗费了很长时间。为加强地产业务,陆续调来很多专业人员,夏南、黄瑞港、娄英平。后来成为万科物业管理老总的陈之平也进了万科,此时,他是检修高低压电的电工。
七、在地产项目大张旗鼓发展之时,万科的多元化经营也在持续发展。这一年万科成立了影视部,开始拍摄电视剧,郑凯南任总经理;成立了工业供电服务公司,为小型工业区配套供电,涂国庆任总经理。1989年春夏之交,一场政治风波。由于个人原因,王石在6月12日离开深圳。远走海外,蔡顺成代理总经理。冯佳、周世平也相继离开公司。全国经济走势偏软。这一年,工业的来料加工业务成为万科当年的主要利润来源;房地产业务也呈现良好势头。王石返回深圳,是一年后的5月13日。此时,万科股票在深圳证券公司柜台的交易价格在0.88—0.92元之间浮动,回深圳的当天,柜台交易的万科股票一反常态,急速上升,持续上升。
八、回到万科,蔡顺成讲了朱焕良的故事:1990年万科股东大会。万科股票已经跌破票面发行价。由于担心股东闹事控制不了局面,公司已经做好了董事会成员紧急撤退股东大会的方案。大会进入股东提意见的阶段,一位个子矮小,黑瘦的中年人站起来发言:“这一年,万科管理层做得很好,我很满意,股票低于发行价是大势使然,不必过于在乎。我看好万科发展光明前途。股票下跌的时候,我做多头,一直吃进万科股票。可是你们坐在主席台上的一些大股东却在抛扔股票,我不点名是谁,但我可以再次声明,你抛的股票我照单全收。”他的发言获得热烈掌声。股东大会顺利结束。这个朱焕良是客家人,部队服役,是开汽车的职业兵。复员后到特区倒卖国库券起家,在小股民中有相当的号召力。同朱焕良见面后,王石主动邀请朱作为小股东代表加入万科董事会。
九、1990年,特发公司开发的深圳发展中心大厦也已经竣工,它堪称高科技和艺术结合的结晶。但对于特发的决策层来说,他们不是在考虑乔迁的日子,而是考虑如何迅速脱手回笼资金,偿还债务。由于万科天景花园销售的成功,特发有意委托万科销售发展大厦。大蔡组织专业小组对发展大厦进行了仔细的勘查、研究。从江西景德镇军用飞机制造厂租来直升飞机,郑凯南导演带着摄制组登机,接连数天围绕着特发大厦航拍。售楼书也完成了。万事俱备,只差销售。根据测算,发展大厦的销售可以为万科带来近1000万元的利润。可就在报纸广告刊登的前一天,特发突然撤回对万科的委托,决定自己销售。只好紧急撤回报纸的广告稿,预订的版面改做万科地产的形象广告。特发的变卦,刺激王石做出了令特发意外的反应:万科这次是买家,购买你整栋大厦。
十、此时的特发老总是王新民,原在国家经委工作,刚到特发不久,还属熟悉工作阶段。上一任的袁陶仁,没做多长时间就离职了。在销售大厦工作中负责的是总经理助理袁春熙,李灏书记的前秘书。万科自身筹措资金的能力有限,便通过电话联络香港新鸿基证券、香港天安中国和泰国正大集团。新鸿基证券曾是万科股份化的咨询顾问公司,天安中国是万科的发起股东之一,而正大,是王石经营饲料时期熟悉的公司。万科牵头,四家联手,正式向特发发出收购大厦要约。参与收购的还有香港的一家财团。袁春熙助理的砝码明显挪向那家香港财团。特发管理层的心态是,当年大厦急需还贷,你拒绝上交800万美元的额度,现在竟然反过来要收购这栋大厦。不行。结果是发展大厦的90%产权卖给了香港那家财团,特发公司留下10%的物业作为集团的新总部。
十一、收购发展大厦的行动失败了,但万科新启动的零售业务却顺利开展。万科购买了罗湖商业大厦的四层作为商业大卖场,与北京祥云集团联手开展连锁业务的谈判也在深入进行。而且,90年代初的万科人事政策中对北大、清华的学生不问专业,来者不拒的做法也引来了一位年轻人。这天,和平路50号董事长办公室接待了一位带着书生气的年轻人。桌子上摆放着履历和一份“商业连锁模式”建议书。求职者叫郁亮,北京大学国际经济专业毕业,之前供职深圳外贸集团,见到万科招聘连锁业务的人才广告前来应聘。
十二、日,深圳经济特区证券交易所成立。股票开始通过交易所集中交易,并停止了旧版股票的交易。深交所成立几天前,11月26日,深圳市在香蜜湖宴会大厅举行招待会,隆重庆祝深圳经济特区建立10周年。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和中外来宾及深圳各界人士共500余人出席。深圳,进入它的新一个10年。新的一年,1月29日,万科公司股票正式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股票代码:0002。
1991年——
万科上市
一、1991年1月,万科A股以14.58元的价格登陆深圳证券交易所,配售和定向发行新股募集到1.3亿元人民币,与深发展、深金田、深安达、深原野一起成为深交所的“老五股”。 代码0002。万科自此开始了资本扩张之路。万科在开始发行股票时,市场可谓冷清,而整个中国的股市只能用“胎儿”来形容。这种状况令人不安。于是,“政府救市”便成为当时股市的重大利好了。到了日,中国股市终于火山爆发——深圳发行的500万新股认购抽签表,就吸引了全国近百万投资者南下排队认购。其中数十万一无所获的股民群情激愤,最终于8月10日演变为震惊中外的“810风波”,进而导致了深圳市长郑良玉的辞职和中国证监会的成立。那次股市狂潮炒出了一大批百万乃至千万富翁,而人们的理性也被逆转了,对上市公司的效益不再关心,一心只盯着股票的增值功能。
二、股份制改造及公开发行股票完成之后,万科的股权大大分散。据万科的内部资料显示,当时第一大股东仅持6%的股份,国家股不到10%,法人股仅占11%,是名副其实的公众股份公司。1993年到1997年,其最大股东持股比例始终没有超过9%。股份制改革后的万科企业性质也不再是国有企业了,上级领导再也无法对王石的职位说三道四了。后来王石也直言:“万科之所以要搞股份制改造,其中一个原因就是要规避人事危机。而民营企业面临的人事风险是倒转过来的,超稳定结构。”凭借股份制改造,王石让万科拥有了民营企业超稳定的人事结构。再加上万科特有的一个与众不同之处,即以王石为代表的管理层没有大量持有公司股票,使得万科股份制改造完成的同时,企业的产权和经营权已实现了彻底分离。在随后的数次扩股中,大股东特发的股份一降再降,王石与曾经的“东家”特发的人事关系也就无足轻重了。这也为王石后来长期掌控万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就在万科完成股份制改造十年后,《万科周刊》在回顾这段历史时,作了如是评价:“股份制改革是一个打开鸟笼子的过程。”从放弃万科职工股权开始,王石就将自己定义为一名房地产职业经理人。王石说,“我是一个管理者,是个职业经理人。”在王石看来,职业经理人还应该是一个企业家,他对自己也是如此看待的。
  
三、2003年前的王石个人财富约700万元,其中他个人的年薪为60万元。目前,虽然相应的股权激励方案获得了通过,王石的年薪早已增加了许多,但仍然与具有相似背景的企业家们不可同日而语。这在中国企业家中也是十分罕见的。日,万科A股几乎涨停,王石持股993835股,这意味着,这天他的股票市值超过3800万。一天之内,他的财富增加了300多万。预计2007年王石的全年薪酬有望总额突破7 000万元。王石有望成为证监会发布《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后的第一个最富豪级的职业经理人。王石毕竟还是放弃了自己个人股份的权利,也使他今日虽贵以“中国第一地产”掌门人,却没能跻身任何版本的中国富豪榜。
四、万科的每一轮经营扩张,都能在其资本市场的动作中找到清晰的印迹。
1988年12月
公开向社会发行股票2800万股,集资2800万元,资产及经营规模迅速扩大。
1991年1月
公司A股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以14.58元的价格发行新股,配售和定向发行新股募集到1.3亿元人民币。
1991年6月
公司通过配售和定向发行新股2836万股,集资1.27亿元,开始跨地域发展。成功开发万科在上海的第一个项目——上海西郊花园。
1993年3月
公司发行4500万股B股,于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B股募股资金45135万港元,主要投资于房地产开发,为集团的发展奠定了稳固基础。万科开始第一轮全国化的跨地域扩张。
1997年6月
通过配股募集资金3.83亿元,解决了其1996年主业增长乏力的困境。主要投资于深圳住宅开发,推动公司房地产业务的发展更上一个台阶。
2000年初
开始新一轮城市扩张战略,再次进行增资配股,募集资金6.25亿元,在上海、北京、天津等10个大城市拿地,迅速完成了经营业务、市场开发、土地储备等方面的重大扩张策略。
2000年底
曾打算向大股东华润集团定向增发4.5亿股B股,以提高华润的持股比例,却遭到中小股东的强烈反对,很多小股东抗议增发B股造成的股价波动会影响到其利益,经过仔细考虑,万科放弃了增发计划。
2002年、2004年
先后两次共发行了34.5亿元可转债,且绝大多数成功实现了转股,平稳地度过了房地产低谷期。
2006年
非公开发行4亿A股股票,募集资金42亿元,为此后备战房地产市场迅猛发展的几年积蓄了“弹药”
2007年8月
A股市场牛气冲天,在接近历史最高点的时刻,万科增发3.17亿A股,发行价高达31.53元/股,此次融资被业内戏称为“在最合适的时间融最合适的资”
2008年
发行了59亿公司债券,度过了金融危机的地产最低迷时期。
五、万科依然是中国资本市场持续分红时间最长的公司之一。万科历年来募集资金的总额为192亿元,分红总额近44亿元,从分红派现和募资的比例来看虽然不太高,但在资金需求较大的上市房地产公司中还是排名居前的。而在过去二十年间,对业绩增长的进取追求,也让万科持续成为QFII、保险资金、基金等机构投资者的重仓股票。
1991年——1992年
万科的多元化与综合商社时期
一、1991年初,万科的务虚会上正式提出了“综合商社”的概念。按字面理解,综合商社就是以商贸为主导,兼顾金融、制造、运输业等多种经营的超大型公司。日本综合商社是以金融为纽带,下属企业互相参股,以金融为纽带,通过商贸的上下游关系形成关联的利益集团。在当时中国的现实,金融为国家所牢牢控制,万科所能拓展的就是流通领域。“过去几年的贸易经验告诉我,进口许可证制度和出口配额都被利益集团垄断,万科被限制在很窄的贸易空间,所能施展拳脚又大有可为的就是零售业,国外成熟的连锁零售形式是万科模仿的最佳选择。”
二、按照新的蓝图,万科将贸易、工业、房地产、文化传播四大支柱细化为10个行业:进出口、零售、房地产、投资(包括证券)、影视、广告、饮料、印刷、机械加工、电气工程。务虚会议之后,为推行和借鉴“综合商社模式”,万科给公司的骨干人员下发了一本200多页的小册子《日本的综合商社》。一年之后,飞北京的航班上,当王石认真读这本小册子时,边读边冒冷汗:在日本,能够被称作“综合商社”的企业也仅仅有9家,其中最小的兼松江商,1991年的营业额为466亿美元,相当于同年深圳国民生产总值的16倍,排名第一位的伊藤忠商社的营业额则为1670亿美元,超过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额。真是无知者无畏。下了飞机,第一件事是给《万科》周刊总编去了个电话:“郭钧吗,今后万科再不要有‘综合商社’的提法了。”
三、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万科摆出了大企业的架势,力图打造商贸、工业两大业务体系,建造万科的“工业帝国”。特别是在1991年,万科的工业制造突飞猛进。新成立了万科精品制造有限公司;成立了万科服装公司;收购了怡宝饮料公司51%的股权,万科的内部资料显示,万科在工业制造上持续投入长达8年时间,高潮时也形成多元化态势,投资的工业项目有18个之多,建立了6家工业企业,生产包括家电控制器、精密礼品模型、新款石英钟表、多种K金首饰、服装以及高档印刷品等多种产品。同许多中国企业家一样,此时的王石也有了一种潜意识上的希望——规模至上并通过政府的扶持让公司迅速做大。于是,“多元化自然是迅速扩大企业规模的第一选择”了。
四、这期间,万科有一个值得关注的工业项目,即万科精品“微型汽车城”。1988年,万科和美国富兰克林公司建立来料加工的合作关系,在罗湖水贝工业区投资500万购买了一个六层的小楼做厂房,开始正式进军工业。当时的条件虽然很是艰苦,但王石带领万科人就是在这栋小楼里,借助美国富兰克林公司的技术力量,硬是打造出了一座微型汽车城,年产50万部到70万部仿古精品车,产品100%外销,年创汇300万美元。
五、有业内人士指出,无论在美国,还是在香港,当时的万科精品在同类企业中是一流的。两年后,万科自己投资了200万元建起了万科精品制造有限公司,当年收回投资,3年获利1000万元。1996年,是“万科工业”陷入低潮的一年,万科供电公司最大电站终止生产,富兰克林大幅裁员、退厂房,合并搬迁精品厂、调控人员架构。之前的三个来料加工项目,也仅剩下精品公司在苦苦支撑。1997年10月,万科协议转让深圳万科工业扬声器制造厂及深圳万科供电服务公司,自此,“万科工业”整体谢幕。后来有些评论认为“万科工业” 成为王石最大的遗憾。
王石当时运营的就是一家国营贸易公司。特别是在获得索尼摄录像器材的代理权后,王石领导的公司在进出口业务方面获得了飞速的发展。王石公司代理的索尼产品更是一度占到了国内市场的60%。。“从贸易到工业制造,万科首先想学习的就是索尼,希望生产出‘万科’牌录像机,像索尼一样成为畅销全国的家电品牌。甚至,‘万科’这个带有工业色彩的名字,也是从生产摄像机的角度来取名的。”主要是针对万科后来在工业领域的尝试性扩张。也正是王石和万科管理团队的这种尝试,才有了后来在业内争议不断的“万科工业”之说。
六、就在这一期间,王石对录像机产业有了浓厚的兴趣,并把录像机生产计划写到了万科招股说明书上。有资料显示,王石当时雄心勃勃欲投资8500万元与日本JVC公司、北京广播器材厂、北京电视设备厂合作生产VHS录像机,计划在5年内形成100万台的生产能力。但是,受制于国家对机电产品的相关政策,王石的这一计划没能实现。不过,王石也收获了意外。正是万科同索尼谈判建立深圳索尼设备维修站的经历,奠定了万科后来的“服务”水准。也由此开始了“万科物业”在中国地产界的品牌历程。用王石的话说,“不经意中,优秀物业管理成为万科地产品牌的内涵之一。”
七、万科多元化最狂热的举动是“万科模特队”、“万科牌服装”和“万科足球队”了。
1、万科的模特队大致如下:当时深圳有一家以法人身份注册从事模特儿业务的企业——深圳市模特儿中心。不过,中心经营不善,处于亏损状态。适逢王石和万科管理层在当时正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于是经过“严格考察和研究”后,于1991年的1月正式收购了深圳市模特中心80%的股权。随后,新的管理人员上任后,决定解散模特队并裁减部分行政人员,改以“聘用制”方式召集模特儿演出。当时模特中心还开辟了歌舞厅节目综合策划和制作、大型演艺项目经营等业务,进入镭射影碟的发行业,建立了全国性的镭射发行网,还成立了激光影音部。到了1991年,被列为万科支柱之一的影视文化,开始涉足电影、唱片业。其中同北影合拍的电影《过年》,更是在东京国际电影节获得了两项大奖。
2、万科牌服装:万科协和公司承租了一家只能生产西裤、短裤的小厂,希望以此进军服装业,为此还专门成了服装公司。但是,由于工厂的生产设备很不配套,只有生产西裤、短裤的能力。万科人为了做出一套完整的衣服,不得不委托武汉的一个小厂家生产西装上衣,而裤子却在成都生产。再加上工厂工艺水平并不过关,在生产过程中又忽视了对产品质量的控制,生产出来的产品,在用料、款式、质量各方面都存在缺陷。因而万科牌的服装也没能像预期的那样畅销起来,库存却迅速积压。1991年11月,在王石和万科总部的干预下,服装公司开始调整,并向贸易型的专业公司方向发展。至此,万科的股装公司在成都万科系统内存在1年零5个月后,便不得不退出了万科的舞台。
3、万科足球队:也就是后来有不少出版物提到的天津万科足球俱乐部了。成立第二年即1996年,万科足球队还奇迹般地重新打入甲B,但两年后就被全部转让。
八、王石和万科在这一时期取得的成绩依然十分耀眼。1992年4月,深圳市对1991年“三超”(指出口收汇超1000万美元,利润超1000万人民币,销售收入超1亿元人民币)企业认定为综合企业集团,上榜企业共40家,万科就名列第六。1991年,深圳市政府推动深圳几大国有企业引进日本综合商社模式,向“百亿集团”(年销售收入达到100亿元以上)的目标发展。政府首倡的“综合商社”概念,给当时深圳国有企业大肆进行多元化扩张,以巨大的心理和舆论支持。对万科正在“突飞猛进”的多元化,也是巨大的鼓舞。
九、所谓“综合商社”是在日本首创,是指以商业职能为主导,兼具金融、信息、服务、组织功能为一体的国际化、实业化、多元化、集团化的综合性商业组织。形式上,综合商社是由若干保持法人地位的企业组成,融生产、流通、金融、技术为一体的,为实行共同的市场经营战略而统一经营管理的巨大经济实体。综合商社一般是由一个紧密核心团,以及围绕紧密核心团的半紧密层、松散层和关联层构成。紧密核心团是几个实力雄厚的大型企业相互持股,在资金、资产上结成利益与共的经济联合体。半紧密层是由构成核心团的各大企业分别控股的子公司或分公司组成的。松散层是由核心团成员控股各子公司(或分厂、分公司)参股的许多中小型企业形成的。关联层是由集团核心团、半紧密层和松散层的各个企业的协作单位组成的。
十、1989年,万科地产有限公司成立。这一年,受到走私市场的冲击,王石领导的公司摄录像器材销售业务渐趋萎缩,而工业和房地产业务发展良好,成为公司主要利润来源。1990年,公司初步形成商贸、工业、房地产和文化传播四大业务的经营架构。为满足业务扩张的需要,1991年6月,万科进行增资扩股,总股本增加至7796万股。本次扩股所募集的资金,王石和管理层主要投向了房地产开发、工业生产、进出口贸易及连锁商贸、影视文化等领域。到1991年底,万科的业务已包括进出口、零售、房地产、投资、影视、广告、饮料、印刷、机械加工、电气工程等13大类。万科所属的主要企业就有:万佳百货、怡宝饮料、深圳国企广告、万博精品、万科扬声器厂、万科供电服务、万科贸易、万科协和等。这其中,万佳连锁在短短一年内,就相继运作了深圳友谊大厦万佳商场、哈尔滨万佳、武汉万佳、广州万佳、乌鲁木齐万佳、福州万佳等等,如同“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万科在深圳几乎成了一个八爪鱼似的另类印钞机。”有人如此形容。
  
十一、王石和万科的加法式扩张,使他越来越有种失控的担忧。不久,在索尼模式的影响下,王石在1991年提出了“综合商社”的概念,并在其后的一个时期成为万科的“多元化圣经”。王石认为,“日本综合商社是以金融为纽带,下属企业互相参股,以金融为纽带,通过商贸的上下游关系形成关联的利益集团。然而在当时中国的现实,金融为国家所牢牢控制,没有放松的迹象;万科所能拓展的就是流通领域。过去几年的贸易经验告诉我,进口许可证制度和出口配额都被利益集团垄断,万科被限制在很窄的贸易空间,所能施展拳脚又大有可为的就是零售业,国外成熟的连锁零售形式是万科模仿的最佳选择。”王石后来还在自己的回忆里说,即使零售业有很高的增长,仅仅依靠万科的自我积累仍是不够,要利用金融杠杆工具,进行企业兼并收购,以股权形式参股控股,这样不仅可以解决产业结构、规模扩大的问题,而且考虑到中国新兴的证券市场,股权投资还有相当高的利润回报。
十二、1992年南巡讲话发表,国务院随后发布了《关于发展房地产业若干问题的通知》,明确指出:“房地产业在我国是一个新兴产业,是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城镇国有土地有偿使用和房屋商品化的推进,将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在这一文件精神的刺激下,全国绝大多数地区出现了房地产急速膨胀的现象:房地产开发投资、土地批租量和开发量大幅增长,房地产开发公司的数量迅速增加,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销售价格都快速上扬。一向敏锐的王石带领万科开始加速实施跨地域发展战略。具体表现在,他率领万科团队在华南经济圈、长江三角洲经济圈,以山东半岛、京津地区和辽东半岛组成的渤海经济圈投资房地产项目和股权投资。同时,在“综合商社”之梦的激励下,按照新的蓝图,万科将贸易、工业、房地产、文化传播四大支柱细化为10个行业:进出口、零售、房地产、投资(包括证券)、影视、广告、饮料、印刷、机械加工、电气工程。
  
十三、结合相关资料,罗列万科当时一些行业的基本状况
1、进出口贸易方面:至1993年,万科贸易进出口代理的产品包括电子产品、仪器仪表、医疗器械、纺织服装、化工原料及产品、土畜产品、金属矿产、轻工产品、食品饮料、建筑材料等,业务机构遍及美国、俄罗斯、日本、香港等地以及国内的广州等地。
2、零售方面:自1991年组建深圳市万佳连锁商业有限公司后,到1992年,相继成立了深圳友谊大厦万佳商场、哈尔滨万佳、武汉万佳、广州万佳、乌鲁木齐万佳、福州万佳等等,如同“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
3、房地产方面:1988年在深圳以2000万高价拍得第一块土地后,王石便一发不可收。至1994年,万科相继在北海、大连、成都、鞍山、北京、上海等地圈地开发。
4、股权投资方面:截至1994年底,万科已参股投资了17家上市公司,其中在深交所上市的有深发展、深物业、粤美的、琼珠江、琼能源、辽房天等6家,在上交所上市的有长春汽百、王府井、城乡贸易、长春百货、黄河机电、武汉长印、上海邮通、北旅股份、鞍山第一、华东电脑、申华实业等11家。
5、影视与广告方面:1989年万科成立影视部,1990年合拍《离婚合同》,1991年拍摄电影《过年》、《祝您好运》、《浴血红马车》和电视剧《冬日情画》,1992年拍摄电影《找乐》。尤其是创立于1986年的“国企”也是深圳暨国内第一家合资广告公司,由万科和香港冠都有限公司共同出资创建。
6、工业方面:1988年,万科与美国精品制造的著名企业——富兰克林铸币公司合作,开展“三来一补”业务。以精品为龙头,带动产品设计公司和机加厂,形成万科精品工业群包括家电控制器、新款石英钟表、多种K金首饰、服装等。1991年万科工业公司独资兴建了一家扬声器制造厂。同年,万科买下“怡宝”51%的股份,并用了3年时间,把“怡宝蒸馏水”从3000吨培育到了10万吨的产量,是国内最大的蒸馏水生产厂,在广东水饮料市场占有率第一。同时,万科供电公司在巩固现有发电、供电的基础上,积极承接水电气的工业安装维修。
  这其中有一个细节颇能说明问题。富有想象力的王石为推行和借鉴“综合商社模式”,要求万科给公司的骨干人员下发了一本200多页的小册子——《日本的综合商社》。
十四、出于对“三乱两热”(乱集资、乱拆借、乱设金融机构和房地产热、开发区热)的担忧,中央政府在1993年4月提出了“防止经济过热”的警告,并拉开了宏观经济调控的序幕。很快房地产行业就感觉到了寒流的到来。此时的内外因素已经让王石预感到了什么。在万科内部,由于“综合商社”式的扩张,王石和万科管理层很快就感觉到了资金短缺的巨大压力。虽然随后有了发行B股的幸运事件,但依然让王石和管理层吃惊不小。而“君万事件”的发生,对王石更是直接的刺激,使他明白到了正视万科内外之困的时候了。万科的“综合商社”之梦也似乎该醒了。
十五、“综合商社”式的扩张指的是万科的第一轮扩张,时间约在年间。所谓的“综合商社”,主要是针对王石借鉴自己创业初期的合作伙伴(索尼)经营模式而言的,即实施多元化和跨地域经营战略,实现急速扩张的过程。当时,王石和管理层采用“投资法”,即参股40%、不控股的投资策略,使万科迅速发展到12个城市、5大行业业务、55家控股与参股企业。到1990年,公司初步形成商贸、工业、房地产和文化传播四大业务的经营架构,不过也导致管理混乱,公司失控,边际效益递减。但是,万科却借此时期培养了大批优秀的经理人,同时对于企业跨区域经营也有了良好的经验。
十六、据王石后来回忆,万科能实现第一轮扩张,与1993年以前发行A、B股以及增资扩股有密切关联。1988年,万科发行A股,公开募集社会股金2800万元,公司资产及经营规模迅速扩大。1989年招股工作顺利完成,所募集的股金主要投向工业生产、进出口贸易和房地产开发。深圳万科地产有限公司于1989年成立。这一年,受到走私市场的冲击,公司的摄录像器材销售业务渐趋萎缩,而工业和房地产业务发展良好,成为公司主要利润来源。
十五、1991年初,公司确定集信息、交易、融资、制造于一体的“综合商社”发展模式,并在当年6月进行增资扩股,总股本增加至7796万股。1992年是万科实施跨地域经营,“遍地开花”的一年。在贸易方面,公司成立贸易经营本部,万佳在武汉和乌鲁木齐开办商场,并增设大连公司、珠海公司、武汉公司、新疆公司和北海公司;在地产方面,香港银都置业、青岛银都花园、天津万兴和万华、上海万科房地产、北海万达房地产等分公司相继成立;进行股权投资的国内公司达到13家;成立万科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开展电影、广告、卡拉OK影碟等制作和发行业务。尤其是1992年南巡讲话发表之后,国务院随后发布《关于发展房地产业若干问题的通知》,王石带领万科借此加速实施跨地域发展战略,在华南经济圈,长江三角洲经济圈,以山东半岛、京津地区和辽东半岛组成的渤海经济圈投资房地产项目和股权投资。
十六、刘路明原是北京财贸学院的讲师,80年代末留学新西兰,刚回国内谋求发展,足球场成了求职见面的场所。随后,刘路明被委任连锁零售业务部的经理。同年12月,深圳万佳连锁贸易公司成立。但因控股权互不相让,万科同北京祥云集团合组公司的设想告吹。短短一年内,深圳友谊大厦万佳商场开张,哈尔滨万佳、武汉万佳、广州万佳、乌鲁木齐万佳、福州万佳,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
十七、参股股份制改造企业,待上市股票增值后套现实现利润,是万科新开设的投资业务,相当于投资银行的风险投资。这方面,毕业于国际经济专业的郁亮显露锋芒。海南新能源公司被选为第一个项目。在万科通过拍卖获得第一块土地,进入深圳房地产市场的1988年,王石曾邀请成都八一科仪公司的陈宇光一起进入深圳特区的房地产。此时的陈宇光却摆出一大堆设计图纸,他告诉王石,他已在海南注册了“海南新能源公司”,并同海军航空兵合作,在机场旁边的一块土地上开发住宅小区“海口椰林山庄”。之后,由于业务纷忙,两人很少联系。万科的提议,陈宇光满心喜欢赞成。首先,需要将有限公司变成股份公司。按照上市要求,至少有5家发起股东。最终确定的5家为:成都八一科仪、深圳万科、海南农业信托、兰州石化和海南中商股份。在海南期间,万科顺便注册了万科海南贸易公司,专做出口贸易。
十八、1991年8月,万科联合香港仲盛参与投标,出价1500万美元成功取得上海市古北新区地块使用权,5万平方米、容积率0.5,属别墅用地。在第24号地块设计的88栋别墅还在草图阶段,已被客户预订一空。市场反应之热烈实在出乎预料。翌年4月,上海万科再次出手,拿的是古北新区高层用地的土地使用权,建万科广场。第一个调配给大姚的文民生,原任万科北京贸易公司副经理,刚到深圳报到就被派到上海任总经理。
1992年——万科主业调整时期
一、1992年春天,刘冀民单打独斗,诞生了《万科周报》。而后,更名为《万科》周刊。作为万科的一扇窗口,《万科》周刊这份起初只有8页的刊物,以惊人的速度,迅速成为万科企业文化的重要载体,在中国的经济界、思想界、企业界和新闻界都产生了相当的影响。它充分反映了万科企业的成长轨迹和企业观念的变迁,深刻地打上了万科企业文化的烙印。《万科》周刊已成为一本极具特色,在白领和“有教养的公民”人群中拥有相当影响力的杂志。主要内容涵括财经、商业、地产、建筑、人文、外刊资讯、房地产行业资讯等,近年来的几个专题如“新住宅运动”、“寻找城市的脉络”、“中国化现代民居”等,均在传媒界与地产界引起反响。
二、1992年8月,万科上海公司取得了上海县七宝镇在一块机场航线上的稻田。稻田距机场的位置不会超过1500米。显然是一块不适合居住的地块。但万科开始建设上海万科城市花园。是万科历史上第一个集居住、商业、教育、娱乐和休闲为一体的郊区大型社区。做深圳华侨城的规划的新加坡的城市规划师孟大强负责规划。孟先生主持规划的特点之一就是整个社区的开放性,这同中国传统的院墙住宅文化是一种反叛,但适合现代城市的居住环境;再一点,他始终把人与自然环境的协调放在首位。通过深圳华西建筑公司联系,华西四建1万多人的队伍从四川家乡携家带口涌进了七宝城市花园工地。24小时不停顿开工。就是为了抢时间,在第一时间推出上海城市花园。市场的定位也很简洁:留学日本、回流上海的创业人员。社区环境的营造要现代化,接近日本都市社区风格;干洗房、书屋、咖啡店、便利店、美容美发、诊所、体育设施尽可能考虑周全。万科城市花园推向市场,反应异常火爆。定金现钞收了人民币两个多亿。促使许多人忽略飞机影响选择万科城市花园原因是:公司品牌和良好的物业管理。
三、当时在场的一位老万科职员回忆:“当时第一眼看到那块望不到边的500亩水稻田,郁郁葱葱的水稻在风中摇舞,百多架飞机在地中间的上空以5度的角度下降,飞机离地面的最低高度为120米,大家看得心寒。”但是经专家测试,确定飞机引起的噪音在允许范围内,而且在晚上十点以后基本上没有航班经过。况且万科公司也注意到,香港启德机场周围也发展了大量居民住宅。于是王石在那片麦田中央站了足足四个小时,最后还是确定了下来。
四、万科上海城市花园有5400套住宅。深圳另一家房地产企业开发的住宅小区仅一路之隔。两家企业都是在企业股份制改造过程中成为第一批敢吃螃蟹的企业家;都是多元化的综合经营企业;都是第一批深圳的上市公司,拥有跨地域投资的企业知名度和资金优势;在同一城市的同一地点各自挑选了一块土地面积33万平方米的住宅小区。不同之处只有一点:万科城市花园的位置正好在虹桥机场以南3公里航线下,遭受机场频繁升降航班的噪音干扰,也就是说相邻开发商拥有的地块远优于万科。相邻的小区当年的开发也完成了,但开发的深圳某公司却由盛而衰,上市公司连续几年ST,2002年竟没落到被摘牌的境地。
五、1994年10月份到上海的时候,“城市花园”初具规模,但是显然施工进度跟不上销售进度。同时,整个“城市花园”的管理也显得乏力,大名鼎鼎的万科物业在那时候经验还不够多,名声也还没有营造出来。当时的情况是,退房的比买房的多。一方面“城市花园”的大量销售款没有收回,另一方面正值房地产市场的消化调整期,企业贷款十分困难。1994年底,公司账户非常紧张。财务人员挨个找购房数量较多的单位客户商量,能不能先把钱转到万科账上。当时根本不能通过银行来催款,因为万科够不上办理按揭的条件。同时由于缺乏大规模、跨地域开发的经验,公司也经历了被动的管理层更迭。在艰难的时候,大多数上海万科的员工选择留下来,1995年初,上海万科组建新的管理层。1996年,经过一年的努力,“城市花园”二期推出销售。二期采用的欧陆风格引领了当时上海市场的设计潮流。“万科城市花园”和上海公司的艰难局面开始好转。1998年,上海万科经过艰苦的工作,一点点争取,最后获得了“城市花园”西区项目的开发权,“城市花园”板块面积扩大到58万平方米,初步解决了在上海发展的后续问题。1999年,上海万科推出“城市花园”三期——“优诗美地”,现代港式风格继续领先市场。1999年8月,上海万科进军徐汇区房地产市场,开发位于漕宝路73号的“华尔兹花园”项目。
六、在北京,什么房地产项目都需要有个概念才能好卖。而上海市场的只认产品,也是经过了相当一段时间的反复和曲折才逐步成型。从当年的欧陆风、新加坡风,发展到后来乱七八糟的西班牙式、澳大利亚式,上海的房地产市场也经历过很大程度上是在炒作的阶段,而不是把概念真正涵盖到项目的所有方面,将产品的各种细节都考虑进去。从城市风格来说,上海是一个独特的地方,既有国际化的倾向,也有本地如里弄、石库门这样的文化。而万科在上海发展的项目,和王石的欣赏取向以及企业风格一样,一向是比较时尚、现代的,而不是所谓海派的、花巧的。海派这个词,是早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京沪两派文人比较而来的,其中的贬义呼之欲出。今天来看,上海传统中的石库门、里弄,已经不是很适合现代生活的需要,最多只能是留下一些建筑的符号,比如说石库门的门头、老虎窗。其实,单谈上海的本土传统并不合适。上海人传统上更多的追求是欧陆风情,这也是欧陆风能在上海盛行这么长时间的一个原因。做房地产,必须考虑土地本身的人脉和文脉,包括它的政府关系。跟其他市场相比,上海政府在规划设计方面,有着更为详尽、细致的规定。所以上海万科意识到,在上海进行经营开发,必须对政府政策了解得更透彻一些,跟政府关系的处理要更谨慎一些。
七、震惊中外的8.10风波
1、今天,股民谈论股市涨跌,衡量的最主要指标是上证指数(上证指数以日为100点),它的最初发布日是日,以133点报收,到了年底的12月31日,已是292点。日,上海股市全面放开股价,上证指数从前一天的623点冲到1334点,所有的股民都欢天喜地,赚钱太容易了,股票资产一夜间翻倍。此后,上证指数在5月26日达到全年最高点1429点。在这一上涨过程中,豫园商城的股价最高上涨至10500元/股,成为了首只万元股,每个投资者都是“万元户”。
2、当时,大家除了抢着买股票,还都抢买“股票认购证”,用它在一级市场申购新股。由于一个身份证可以购买10张认购表,有些头脑“活络”的股民想到借用亲朋好友身份证购买,不少人在本人毫不知情中,“被股民”了。特别是在1992年8月深圳发行当年“股票认购证”时,在短短几个月内,2000多万张身份证成麻袋地邮寄到这个正在崛起的边陲小城,用以购买认购证,以至后来有了个专有名词——“麻袋账户”。全国的股民汇集深圳抢购股票,最终酿成了“810事件”。这一事件直接“催生”了国务院证券管理委员会和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的成立。此后,有关规定不许政府公职人员炒股,多数党员干部股民退出股市,其他第一代股民也大都退出股市,至今仍活跃在股市的第一代股民屈指可数。早期的A股市场是一个基本以国企脱困为目的,投机性强,“庄家”唱主角的市场。这一特征在1999年演绎到极致。
3、日,深圳发售500万张新股认购抽签表的消息见报。宣布:发行国内公众股5亿股,发售新股认购抽签表500万张,每2张身份证可买2张抽签表,每人2次可最多买10张表。适当时候,将一次性抽出50万张有效中签表,中签率为10%,每张中签表可认购本次上市公司发行的股票1000股。公告发布当天,全市300个发售点就开始有人占位,广州至深圳的火车票根本无法买到。8日来自全国的数十万人在深圳市303个即将发售认购抽签表的网点通宵排队。9日,整个深圳满街满巷都是人,每个发售点都是里三层外三层,经过整日暴晒,人反而越聚越多,越来越密,傍晚雷雨临头,湿气蒸腾,依然人潮鼎盛。发售抽签表前夕,排队的人超过了100万。市政府也召开紧急会议,决定突击加印1000万张抽签表(兑换券),以满足市场需求。
8月10日上年11点左右,抽签表仅卖了两个多小时,多数网点就亮出“表已售完”的牌子。很多抽签表都被人从后门拿走了。排了几天几夜而买不到表的股民们不愿离去,人群中更有人因不满而起哄。傍晚,千人在深南大道游行请愿,要求同市长见面,并与公安干警发生冲突,多辆警用及民用车辆被砸坏烧毁,警方不得已使用了高压水枪及催泪弹。后来查实,在全市300个销售点中,有95个点收到群众举报,到12月10日,自查内部截留私买的抽签表达到105399张。
8.10事件成了深圳股市当年最大的利空消息,早先普遍认为新股抽签表发售势必牵动人气的乐观估计被事实击得粉碎。股灾过后,行情显示屏上尽是卖盘,股价下跌,又一轮熊市降临了。限量发行认购证这种发行方式也在实施不久后被终止。
4、在轰动全国的“8.10股灾”整个过程中,万科集团没有一人参与。朱焕良也因改变投资方向而躲过了一劫。但是,此时万科的兴奋点正聚焦在深圳特区外的圈地运动和股权投资上。
(1)、常务副总蔡顺成,放弃了钟情的进出口贸易,同黄胜全牵头组建香港银都置业有限公司,投资青岛银都花园,万科占股份40%。这一时候,鉴于跨地域扩张速度与资金紧缺的矛盾,万科始终坚持“0.4”投资法则。
(2)、郭钧从《万科》周刊辞去主编职务,领衔天津万兴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按照同样的法则,60%的股权由万科最大个人股东刘元生组建的香港太平洋投资、皇岗村的“牛仔”和朱焕良所拥有。
(3)、仍兼任国企董事长的鲁东勇则创建鞍山万科东源公司,兴建万科东源大厦,其60%的股权由香港太平洋投资和朱焕良拥有。
(4)、大姚的副手郭兆斌在北海建立了北海万科地产公司,除万科的40%股权外,其余60%的股权较为复杂,其中包括太平洋投资、深圳有色金属和海南证券。
(5)、外地最大的合作项目—上海万科城市花园60%的投资权益为张恭泰的香港冠都公司、深圳李世奇的康芙事业股份有限公司和蛇口钟小剑的爱利国医学科技发展公司所有。
八、1992年,万科在参与投资12家企业中共拥有4280万股,涉及商贸、房地产、饮料、化工、运送、印染机械、机电产品等7个行业,所在地区涵盖了西安、天津、北京、武汉、吐鲁番、海口、沈阳及汕头。1993年,万科在参与投资13家企业共拥有8182万股,新增通讯设备生产、汽车制造、高新技术开发、能源、水产养殖、工程机械等行业,所在地区则涵盖长春、顺德、上海、北京、苏州、鞍山、哈尔滨及大连。
九、在正式确立房地产为万科主业之前的1992年末,王石在深圳国土局主办的一次房地产沙龙上表示:“万科超过25%的利润不做”。这虽然被喻为王石经营地产的核心理念之一,却也一度招来非议无数。王石就此所作的解释是,不要把房地产当作暴利行业来做,否则会受到市场惩罚。后来的诸多实际情形,也有力地印证了万科所开发的项目平均利润率没有超过21%。
十、1993年伊始,房地产地价进一步上涨,钢铁、水泥、木材价格翻番。万科三个工地停工,对方要求增加建筑费用,谈判代表理直气壮:不增加建筑费,开工就得赔,停工被罚款也是赔,但至少落个清净。预售楼花,如果不能按期交付使用,对万科来说损失的不仅是金钱,还有信用。不得已,只好修改合同,增加建筑费。进入第二季度。建材价格继续上涨。建筑公司再次停工,要求增加建筑安装费。只有忍气增加。核算下来,万科卖出的楼花已经处于亏损边缘。就在万科像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的时候,中央针对股市和房市的泡沫进行调控挤压。三大建材的价格应声而落。房地产价格迅速下降。发展商叫苦不迭。听到宏观调控的消息,王石由衷发出内心的声音:“我举双手赞成。”要求万科地盘的建筑队停工。他要重新“定价”。
十一、在许多发展商艰难度日的宏观调控期间,万科地产的规模以平均70%的年均速度递增,到1998年,万科突然发现自己排在了沪深两市上市房地产企业的第一名。在一次研讨会上,王石这样概括了万科地产的特点和理念:
1、万科地产自起步始,就选择参加土地拍卖、高价得地的办法,以突破经营范围的限制,进入房地产市场。由于高地价带来高建设成本,万科地产只有坚持“高来高走”的原则,即建高档房,高售价,才能有利润回报,使新拓展的房地产业继续下去,并使公司在房地产业务的支撑下开展其他业务。
2、万科抓住机遇,率先大规模拓展跨地域地产业务。尽管万科在深圳房地产业起步较晚,但是在跨地域经营上却后来居上,1992年后公司实施了东南沿海开发计划,已经取得多幅土地的开发权。在深圳,万科尚未被承认是“正宗”的房地产公司,但在全国许多大城市,已经形成了规模影响力。
3、万科地产从单体住宅和小区开发走向规模经营,增长迅速。
4、万科地产旨在推销一种新的生活方式,万科开发房地产,不以赢利为惟一目标,也不只是单纯为客户提供居所,而是从满足人们追求舒适、便利、完美的生活方式出发,自始至终为客户的各种合理需求提供尽善尽美的服务。
除了上述经营特点外,万科地产还在发展中形成了自己的经营理念,称之为“理想主义加实际的操作技巧”。万科不仅要有推销新的生活方式的信念,还要有创造城市文化的责任感,要有将建造的物业变成城市景观一部分的理想,对城市负责,对后代负责,相比之下赚钱反而是次要的,是得到社会承认的必然回报。
1993年——
万科的“遵义会议”
一、1993年,当时市值已经有十几亿元的万科把总部搬到水贝工业大楼,这幢六层的工业楼怎么也不是志存高远的王石和万科所能够满足的,当时考虑只是两年的过渡期,不料却一待就是八年。
二、1993年1月,万科在上海召开“务虚会”会议,此会议后来被业界认为是万科发展的转折点。万科的“遵义会议”。
所谓的“务虚会”,被王石称为是万科的传统,是万科管理层“一年一次的午休”。也就是指每年春节假期结束前两天,万科二级公司老总和总部高层管理人员从四面八方汇聚到一起,就公司的发展战略和管理课题进行探讨和研究的一次活动。尽管被称作是“务虚会”,但从其结果来看,对于万科的发展起到了战略性的指导作用。按王石的说法,万科的“务虚会”主要是探讨一些政策性、方针性的内容。主要包括:一是确立业务发展方向,对公司业务进行全局性的总结、反思与展望;二是增进信息交流,不仅是负责人交流、传递信息的重要机会,而且会上形成的文件也是当年万科业务经营的指导方针和重要依据;三是加强情感沟通,增强企业的凝聚力、鼓舞士气。“务虚会” 的历史使命到1996年就终止了。
三、王石对万科的减法操作是从万科的“务虚会”拉开序幕的。1993年1月,万科管理层在上海召开务虚会,对自1988年底公开发行A股以来公司的发展进行了总结和反思。即使预感到了房地产整体可能趋转的形势,王石和万科管理层仍然正式决定放弃以“综合商社”为目标的发展模式,提出了加速资本积累迅速形成经营规模的发展方针,并确立了城市居民住宅为公司的主导业务。产品由酒店、写字楼、住宅、商场收缩到住宅,住宅由别墅、高层、多层收缩到城乡结合部的规模开发,并提出加速资本积累,形成专业化和规模化经营的发展方向。按王石的说法,万科的“减法”战略包括三个方面:一是退出与住宅无关的产业,从多元化经营向专营房地产集中;二是收缩住宅产业战线;三是减少房地产业产品的品种,从房地产多品种经营向住宅集中。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王石田朴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