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氏宗延子孙佛教辈分排行行

湖南各地龙氏宗支简介&(一)
&湖南各地龙氏宗支简介
兹从湖南省图书馆保存之谱牒资料中搜集整理湖南龙氏各地宗支,列如下,供全国各地龙姓宗支寻根问祖之参考。疏漏甚或谬误之处,敬祈指正。
(譬如湘乡小车龙氏,以时雨公为一世祖,称时雨为原德之子,与时霖、时滂并为兄弟,而在湘乡城南龙氏谱中未有时雨之记载。)
            龙宗义
           日
1、【长沙河西龙氏】
西汉太守伯高公以钜鹿人官楚,遂家楚之武陵。二十四世暹公任道州学政,遂家道州。二十八世庚公唐末由道州任江西吉水,因择居永新。始迁祖得时公,讳本达,明洪武9年(1376)偕兄秀二公由江西吉安府吉水县迁湘,秀二公落业湘阴县石洙;得时公落业长沙县河西赤岗冲,至七世分为策、旺、荣、伦四房。族谱始修于清康熙37年(1698),嘉庆2年(1797)二修,咸丰8年(1858)三修,光绪27年(1901)四修,1935年五修。老派:本为秉礼,进廷选朝。续派:国正添心顺,官清民自安。再续派:孝友传家,文章御世。新派:伯高敦厚垂芳远,庆衍南湘贺治平。
2、【长沙龙氏】
始迁祖万一公,明洪武间由江西丰城县瓦子巷徙居长沙万寿乡栗山嘴,生福禄、福寿。福禄开桥口、象形、江边、墙背、石桥五支。福寿开上垅、松园及浏阳大桥一支。1912年八支合修族谱,1942年续修。至1948年,递传22代,人口6000人。长沙七支原派:福归志思永太兴,国安民正定乾坤,英贤蔚起文星运,功德昭垂烈祖恩。浏阳大桥支原派:福必添潮思正丹,献兴应民尹泰馥,承绶世泽焕星运,功德昭垂烈祖恩。新派:敦厚廉威著训词,皇廷祥瑞纪官师,荣登科甲知逢印,声震南邦在赋诗。
3、【浏阳枨冲龙氏】
始迁祖秋元公,明崇祯间自江西吉安迁浏西乌石垅,后分为二支,一居枨冲,一居邑南亭子岭。至清光绪33年(1907),已传11代。
4、【宁乡麟峰龙氏】
始迁祖定海公,字梓开,号翥溟,明嘉靖38年(1559)由湘乡迁宁乡四都河冲。至1948年,全族人口3000余人,多聚居于麟峰乡。民国初建家庙于本乡湖基塘。
5、【湘潭井华龙氏】
始迁祖跃湖公,字蔚起,号潭州,元至正2年(1342)偕弟跃海公自江西南昌府丰城县迁湘,海公落籍湘乡县南门,湖公徙居湘潭县井华龙家坊。清康熙36年(1697)始修族谱,乾隆27年(1762)续修,道光2年(1822)三修,咸丰9年(1859)四修,宣统3年(1911)五修,1934年六修。道光5年(1825)建宗祠于大屋湾。世派:(自十一世始)嘉兆光宗,鸿章名世,振起炳图,家声克继,泰运景开,良士欣际,盛泽永昌,显扬先绪。
6、【湘潭龙家冲龙氏】
始迁祖荣宗公,由茶陵迁居湘潭龙家冲,清光绪30年(1904)续修支谱。字派:荣胜奇缔近楚邦平宗泽明垂大启……。
7、【湘乡城南龙氏】
始祖通方公,号碧岩居士,宋时官大理寺评事,为零陵太守伯高之苗裔。宋建隆元年(960)由茶陵迁居湘潭县木通榜塘。曾孙广东提举瑞公、中书瑄公于宋仁宗天圣元年(1023)由湘潭迁湘乡,居城南泰和坊太极道院傍,元末兵乱,族属散避,独瑞公十一世孙彦清守故土,派衍富、贵、禄、俊四房。清康熙12年(1673)创建宗祠,康熙39年(1700)始修族谱,乾隆36年(1771)、嘉庆13年(1808)、同治4年(1865)、1916年续修。字派:(自二十四派始)宏荫昭先德自芳,显扬宗祖在贤良,家修廷献襄平治,永绍贻谋世泽长。
8、【湘乡大洋潭龙氏】
始祖述公,字伯高,官汉零陵太守,历代专祠崇祀名宦。迁湘祖通方公,官宋大理寺九评事。派祖永清公,支祖昭文公。世居湘乡潭台十都大洋潭。
9、【湘乡凹头龙氏】
始祖通方公,四世孙瑄之长子希胜兄弟五人由湘乡县南门第三坊迁居大育桥,复迁珍琏江。希胜公长子跃公于元至元4年(1338)又迁凹头,派衍团田、乌洲、大岩塘、龙家坊四房。族谱始修于清康熙40年(1701),乾隆5年(1740)续修,嘉庆3年(1798)三修。班行:(自二十三世起)浤应招华清,继承代有荣,相传维忠孝,敦厚振家声。
10、【双峰杏子铺龙氏】
一派祖通方公,宋太祖建隆元年(960)由茶陵迁居湘潭木通榜塘。四派祖瑞公,官广东提举,宋仁宗天圣元年(1023)自湘潭迁居湘乡城南泰和坊,为城南支祖;弟瑄公先居湘乡城南,再徙宣丰杏子铺,为宣丰支祖。元末兵乱,十五派祖远清公徙江西吉安永新。十七派祖沅公,字寿相,号本浚,明永乐7年(1409)生,宏治14年(1501)卒,由永新县横江顾村复迁故土,开乾、巽、坎三房。清康熙39年(1700)一修族谱,乾隆36年(1771)、嘉庆12年(1807)、光绪4年(1878)、1922年、2003年续修,六修时人口2433人。该族名人龙惠南,提督衔福州总兵。班派同湘乡城南龙氏。
11、【娄底万宝龙氏】
一世祖通方公,官宋大理寺评事,由茶陵迁湘潭,为城南始祖。四世瑞公,字双峰,官广东提举司提举,宋天圣元年(1023)由潭迁湘乡泰和坊,时逢战乱,人丁散失,惟十五世祖彦清公镇守故土,开湘乡龙门一派。至十九世添民公下应濂公,字思台,号溪亭,官祁州判,于明万历8年(1580)迁居磨子石新柏村,今属娄底市万宝镇。宗祠建于清光绪25年(1899)。字派同城南龙氏。
12、【醴陵城东、学背岭龙氏】
始迁祖响五公,明洪武4年(1371)迁此。族人分布于庙背冲、荆潭板三铺。至1948年,全族人口2500人。
13、【醴陵黄谷田龙氏】
始迁祖紫昇公,明洪武22年(1389)自攸县迁此。族人分布于黎家桥、大溪山、湘潭。至1948年,全族人口3000人。
14、【攸县梅城龙氏】
始祖庚公,其八世孙耀公,唐天祐间任茶陵令,子孙遂家茶陵褒书东山。至二十六世清公,字悦仲,明洪武2年(1369)由茶陵徙居攸县学门前,为攸县开基祖。长子仕信,生楚珍、楚琳、楚瑞;次子仕鼎,生楚瑛、楚琼、楚瑶,琼公徙云南,瑶公徙醴陵黄谷田,余皆居攸县。族谱始修于清顺治12年(1655),1999年九修。本族名人清龙锡光,户部广西司主事加四级;清龙湛霖,刑部右侍郎加四级;清龙汝霖,山西高平县知县;龙璋、龙绂瑞、龙伯坚等皆有名。中国入世首席谈判代表龙永图为琳房十九世孙。字派:(以清公为二世,自十三世起派)伯高兆祚,来自永新,世传理学,廷显良臣,泽承先正,光启后昆,忠信为本,谦和乃珍,星辉霞灿,柏茂松荣,家训同佩,吉庆长臻。
15、【茶陵龙氏】
始迁祖必荣公,唐天祐间自江西永新宦游至茶陵,后定居于此,后裔迁居严塘长江、舲舫大岳。
16、【茶陵龙氏】
始迁祖定甫公,元至正2年(1342)因兵祸自江西永新黄琪徙秩堂东首,后裔徙居湖口、马江、小田等地。
17、【炎陵上馆龙氏】
始迁祖文通公,清代自江西永新迁此。
18、【炎陵下馆龙氏】
始迁祖文建公,清代自江西永新迁此。
19、【安仁东城龙氏】
伯高公二十四孙暹公,为道州学正,遂家道州。暹公四世孙庚公,为避安史之乱,迁居江西永新。庚公十八世孙昌旻,明初由永新授广西庆远府思恩县儒学,道经安仁,致仕遂家安仁东城,继住草塘洲,传三世派衍六房。清乾隆3年(1738)始修族谱,乾隆50年(1785)续修,道光5年(1825)三修,咸丰11年(1861)四修,光绪25年(1899)五修,1931年六修,2002年七修,时男丁2509人,女丁1947人。排行:子开绪乃定,景运渐光昌,诗礼承先德,衣冠兆世祥,玉文声炳蔚,霞印积芬芳,吉水渊源远,熊山厚泽长。
20、【耒阳紫云龙氏】
迁湘始祖九十五公,为伯高四十三世孙,南宋理宗开庆年间,因蒙古破临江,入瑞州,江西震惊,乃由江西泰和县迁湘,开基于耒阳县城厢城牌小湾。至1948年,递传24代,有男丁4708人,女丁4622人,多聚居于紫云乡。宗祠建于清乾隆45年(1780)。
21、【常宁望湘门龙氏】
始迁祖召保公,明初携九子自炎陵县调镇常宁总旗。第四子太四公镇守望湘门,子孙遂家于此。传至秀公,子四:世卿居大桥之龙家冲;世化居望湘门内,失传;世曜居车公庙;世相居步云桥之龙家园。
22、【邵阳官桥铺龙张氏】
该族原姓张,始祖表宣公明洪武2年(1369)随舅龙于田由江西吉安县迁湘,开基于本省邵阳县平六乡官桥铺。于田无子,以甥为子。表宣公之后复姓张氏,不忍忘其舅故,故称龙张氏。族人分布于本邑楛株山、排山屋、霞光岭及祁阳县之龙爪塘等处,宗祠在熊家湾。至1948年,已传23代,有男女丁口约5400人。清乾隆55年(1790)始修族谱。
23、【邵阳龙家冲龙氏】
始祖祖兴公,一名学兴,原籍江西吉安府永新县鹅掌坵圳上,因楚地兵焚扰攘,无人耕种,奉诏移楚耕耘,偕兄学良公迁湘。学良公于明成化间迁居祁阳县丝塘,桂林状元龙启瑞即其后裔。学兴公迁居邵阳县南乡下盘村张官冲(后称龙家冲),衍富、贵、爵三房。族谱始修于清道光25年(1845),光绪33年(1907)续修。光绪15年(1889)建宗祠于龙家冲。老派:(自二世起)文凤应起,国时万能,有为惟天显,永立中正衡。续派:光大世祚际,长发胜其祥,朝廷安太顺,乾坤诚克昌。
24、【邵东龙氏】
一世伯高公,三十五世耀公,唐昭宗天祐间自江西永新迁茶陵褒书东山。三十七世通方公,宋太宗淳化元年(960)徙湘潭榜塘,四十世福瑞公,宋仁宗天圣元年(1023)迁湘乡城南泰和坊。四十九世时滂公,第五子仲公,居安化石凳铺。五十八世祖兴公,明永乐间由邵邑神(城)滩渡迁邵东万安院塘,开旻、贵二房,旻居院塘,贵居上干。子孙繁衍于桐江两岸龙山桥附近。清康熙间,后裔有迁四川安岳者。四川旧班:大梦源林仲,祖宗德志应,永兴国安邦,文明治世定,必久成泰运。续班:训行先孝友,师范奉廉公,学守光敦厚,时清代效忠。
25、【武冈龙氏】
始祖宗麻公,越十五传而生国显、国侯二公。国显公,字泥封,讳裕光;国侯公,字荣封,皆元明之际人,徙居武冈县东西二乡,为武冈龙氏始祖。国显公后裔分居在西乡破塘、青龙、渠渡庙、龙门山、九涧塘、泻油寺、尧王寺、晏家岭、江边、竿子溪、东田寨、石筍一带。国侯公后裔居东乡沿滩河、丰田、高石山一带。族谱始修于清嘉庆20年(1815),光绪28年(1902)四修。
26、【绥宁龙氏】
始祖庚公,三世孙况公,生五子:钦、琮、瑊、瑀、琳。第二子琮裔七世孙采濂,字高儒,行三,应天府黄池县人,宋英宗时任会稽令,宋神宗时迁居河南汲县。子禹官随外祖居吉安府泰和县白下驿,元丰4年(1081)任南昌节置副使,既而南蛮作乱,调升湖南安抚招讨使,卒葬常德南门外。生五子:宗麻、宗朝、宗灵、宗廷、宗旺。宗麻公,字元爵,南平侯,随父任湖南宣抚处置副使,平定长衡永宝岳常沅靖等地,不二年苗民感服,移营绥宁东山,寝疾乞休,遂家铁冲,为东山始祖。宗祠建于东山。清嘉庆11年(1806),钦、琮、瑊、瑀、琳五房合修族谱,宣统元年(1909)东山龙氏合修宗谱,该族今为苗族。派语:欲令建表翁,颜定便远志,汉奇甫艳均,幸嗣兴道怀,宪章开景运,立本正家邦,继述昭先德,统绪永炽昌,祥肇言官际,贤圣启书香,敦厚基鸿福,忠忱树纪纲,东山钟灵淑,普处益腾芳,高飞呈世瑞,麟凤庆锦长。妇派:闺正彝伦叙,坤维毓秀基,端庄金玉节,温惠凤鸾姿,稼棣赓贤淑,沼蘩展孝思,亲桑勤植美,主馈约精炜,警旦贻阃范,择邻式母仪,徽音昭令德,兰桂馥丹池。
27、【城步青苗龙氏】
为青衣苗著姓,分布于上木宜。
28、【岳阳龙氏】
始迁祖德九公。民国间双塘冲、游港、黄腾源、土城畈、蓝桥、分水坳、树山龙、眉山、柘山、麻塘、欧龙嘴、婆婆桥等支纂有族谱。
29、【华容南山新原岭龙氏】
始祖云祥公,元末率子七人自江西吉安徙湖北监利朱河。至德远公,明洪武24年(1391)迁居华容南山新原岭,另兄弟六人留监利。后人分居治湖、津湖潭、城关等地。派语:志大光宗祖,正邦尚用文,忠孝承先训,永世广贤明,应时开景运,华国振家声,敦厚贻谋远,竹书记盛名。
30、【华容康公庙龙氏】
先世居益阳,清光绪28年(1902)福田、训贤二户,为谋生计,从益阳迁居华容康公庙(今护城五星村),后人分居护城、新化、新农、兴南等地。派语:通贞象福明,绍廉荣攀功,子仕文奇隆,腾廷朝应宗,日光希贤圣,家训尚寅恭,礼义承先泽,诗书迪后昆,良慈仁德化,忠孝起侯封,百世传敦厚,千秋一本同。
31、【湘阴天井山龙氏】
原籍江西省宜春县石港烟竹坑,始祖十一郎,子众多难尽考,惟秀二始迁丰城县,秀三始迁吉水县,秀六仍居原籍,明洪武间先后迁湘,立业湘阴,秀二居灯笼桥甑盖山;秀三居滂江熨斗山;秀六居道贯冲天井山,衍渊、溪、泊三房。清道光13年(1833)秀六公裔三房始刊族谱,光绪8年(1882)续修,清乾隆间建宗祠于道贯冲天井山。老派:秀生海派渊溪泊,志诞仁兮递兴确,兼有允正汝联承,自思相续道昭烁。续派:祖德恒培昌世泽,宗功佑启振家声,伯高敦厚传芳远,庆衍南湘贺治平。
32、【湘阴熨斗山龙氏】
始迁祖秀三公,原籍江西吉水县,明洪武2年(1369)偕兄弟迁湘,秀三卜居湘阴盘江石熨斗山。1917年纂有族谱。
33、【湘阴高明乡龙家桥龙氏】
明洪武初年由江西丰城县徙湘阴县高明乡龙家桥,族人分布于燕塘下,听园、三塘湾。至1948年,共1552人。明嘉靖5年(1526)建祠。
34、【湘阴畎口龙氏】
始迁祖富公,明洪武中自益阳迁此。
35、【平江南江石浆龙氏】
始迁祖二仲公,明永乐8年(1410)自江西宁州迁此。至1994年,全族人口1410人。
36、【常德龙氏】
始祖禹官公,次子朝宗,仍居常德花园,生子颜公。字派:祖父荣贵子,家兴往汉阳,再应存儒德,杰英立纲常,文武安邦国,世代永远芳。
37、【常德丹州龙氏】
一世祖仲云公,宋宁宗时由江西泰和县因避金乱迁湘,开基于桃源县尖山峪,后裔迁常德朗平乡丹州。至1948年,递传26代,男女丁口约万余。明天启间建宗祠于丹州。该支名人龙襄,万历举人。其弟龙膺,万历8年(1580)进士,刑部主事,太常寺卿。
38、【桃源高岩、新店驿、县城龙氏】
始祖仲云公,元明之际由泰和迁于桃源县东尖山峪,孙四:得荣迁武陵河洑,得华失传,得财迁桃源县南新店驿,得贵迁桃源县西南高岩。至1948年,已传24代,全族人口3000余人,分布于长冈头、尚志坪、古黑溪、龙家冲、县城、黄狮岩、沉溪、寺坪、高岩等处。宗祠一在新店驿,一在高岩。族谱创修于清乾隆41年(1776),道光2年(1822)、同治元年(1861)、光绪19年(1893)、1930年续修。
39、【桃源兴庵龙氏】
始祖仲云公,元末自泰和迁于常德,传至七世日达公再迁桃源县北莫林村兴庵。至1948年,全族人口2000余人,分布于硖州、大田、温泉、陬市等地。清道光10年(1830)与龙家嘴龙氏合建支祠于兴庵。族谱创修于乾隆11年(1746),道光2年(1822)、同治元年(1861)、1923年续修。
40、【桃源龙家嘴龙氏】
始迁祖至澄公。清道光10年(1830)与兴庵龙氏合建宗祠。
41、【石门新关龙氏】
原籍江西,明末迁湖北蒲圻,清初再迁澧州安福(临澧),转迁石门新关。族谱始修于清同治2年(1863)。
42、【石门南圻龙氏】
清康熙45年(1696)自泸溪迁此。
43、【永定龙氏】
始迁祖廷周公,吉水人,明洪武初官永定卫,遂著族于此。
44、【益阳龙氏】
宋评事通方公孙象乾、体乾,象乾归籍永新,生福玖、福珺,珺公落业滇省,玖公登宋宣和进士,绍兴时擢潭州太守,爱楚南俗美,遂由湘潭落业益阳衡龙桥五里牌。传至六世攀桂公,值元末兵燹,徙本邑车门塅,生四子:攻、敏、政、信。攻居合水桥之桥头坪,敏居风香塅之株树湾,政居三板桥,信居田家冲。清乾隆10年(1745)攻、敏、政、信四房合修族谱,之后攻、敏、政三房合修,至1931年凡六修。信公生四子:文贵迁安化,文荣迁茶陵,文华迁新化,唯长子文荣世居益阳,派衍为奇瑛、奇璋、奇瑄三房,至2000年谱凡七修。派语:通贞象福明,绍联荣攀公,子仕(孟)文(兴)奇(廷)隆(凤),腾(潮)廷(再)朝(应)应(承)宗(余),日(德)光(大)希(昌)贤(家)圣(声),家(定)训(远)尚(长)寅恭,礼义承先泽,诗书迪后昆,良慈成德化,忠孝启侯封,百世传敦厚,千秋一本同。
45、【益阳石燕村龙氏】
始迁祖得时公,明洪武年间自江西吉安来此。
46、【新化茅坪龙氏】
以伯高公为一世祖,三十六世通方公,三十九世瑞公,至四十八世时霶公,字沛寰,宋元之际人,任泉州知府,定居湖南湘乡,子五:贵、道、兴、伯、仲。元末至元年间,因朝纲不振,兵戎四起,兄弟由湘乡同迁安化龙塘排门观塘后,贵居安化及平;道居安化丰乐;伯招赘入蔡;仲居安化石橙;兴徙宝庆新化太阳七都古塘村官渡桥茅坪,为新化始迁祖,其后人分布于太阳乡魁溪、茅坪高墈、洋溪及邵阳杉木江洋溪桥等地。族谱始修于清雍正8年(1730),1992年六修。班次:云腾开泰运,雨化兆昌期,盛达鸿勤业,传家泽远垂,修齐绵统绪,群议续前规,翰彩辉如许,廉威振本支,昔贤师项秀,延助重根基。
47、【新化白塘龙氏】
始迁祖兴许公,明正德12年(1517)从江西宜春县迁新化大同镇,继徙洋溪。
48、【资兴龙氏】
始祖辛公,元进士,原籍江西吉水县岭口,宦籍酃县,其子万公子三:明一、明二、明三。明二、明三回赣居吉水,明一于元末明初因避兵乱由酃县徙资兴北乡田庄坊,明一子二:善庆、善福,庆、福二公又各生五子,析居资兴各处。族谱始修不详,清雍正11年(1733)二修,道光2年(1822)三修,光绪8年(1882)四修,1948年五修。宗祠建于龙泉。
49、【宜章玉月冲龙氏】
明初自茶陵卫戍宜章玉月冲。
50、【汝城龙氏】
始迁祖作治公,明天启时自茶陵始居汝城大平墟,后卜居龙家。至1932年,已传26代,人口70余人。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四川广安龙氏宗支调查日志
四川广安龙氏宗支调查日志
中华龙氏网 日
四 川 广 安 龙 氏 宗 支 调 查 日 志
广安龙氏宗亲联谊会暨广安龙氏文化研究会 龙章伟
在广安这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上,分布着许多龙氏宗支,到处都有我们龙氏宗亲的矫健身影。我们各自究竟从哪里来,各是哪位先祖的后代,我们究竟是不是骨肉相连的一家人,深深吸引着我们去探寻各支龙氏远古的历史!
经过我们坚定执着的实地调查,追寻日渐模糊的各支龙氏先人的远去的遗迹,终于惊喜地发现:我们真的是血脉相连的一家人!
回想近一年来的日日夜夜,我们感慨万端,心潮澎湃,前往各地实地调查龙氏宗支概况的情形,一幕幕浮现在眼前。
精心筹划,分工合作
为了调查工作有序开展,扎实有效,日四川龙氏宗亲联谊会首次大会在安岳县金水岸旅游渡假大酒店胜利召开后,广安龙氏宗亲就积极思考筹划相关工作。
日上午九点三十八分,四川省广安地区龙氏宗亲族务筹划会在华蓥市信都步行街安利营销中心龙章伟办公室如期举行。本次会议没有邀请其他宗亲,只有我龙章伟、龙永寿和龙刚宗亲三人参加。我们讨论了今后广安龙氏族务工作的方向、要达到的目标以及落实方案措施等事宜。我们确定了收集广安区、岳池县、武胜县、华蓥市、邻水县境内龙氏宗支概况的方案及分工,制定了统一的登记表,并且马上就与龙瑞泽等宗亲进行了联系,开始了相关联络收集工作,得到了大家的积极支持与配合,令人欣喜!
那天,我们忙到上午十一点五十分左右才到楼下全家福菌王汤店用餐。龙治华宗亲闻讯马上赶来聚会,中午吃饭时,大家边吃边还在热烈地讨论宗族事务,并上龙氏腾飞网查询相关资料。我们今天的会议取得了圆满的成功,晚上岳池县坪滩镇的龙光义宗亲就主动打来电话询问相关事务,提供相关的线索,把他哥哥龙光仁宗亲的电话号码也告诉了我,以便我们更深入地了解相关信息,令人感动!
为了让更多的宗亲知道并积极支持参与到广安龙氏宗支调查中来,我们在龙氏腾飞、中华龙氏网等家族网站上发布公告 ,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日晚上8:08,字辈为&海、成、家&等的老家在四川岳池县的、现居住在四川乐山夹江的、已入伍四年的、现在北京读军校的龙飞宗亲与我进行了联系!此前四川岳池的龙光义宗亲也主动与我进行了联系。我们的工作得到了宗亲的回应,相关工作逐渐开展了起来。
为了配合中华龙氏两会编撰《中华龙氏通鉴》,请四川广安市境内的龙氏宗亲将收集到的家谱原件或家谱复印资料、祠堂照片、与龙氏相关的匾、字画、全家福照片等交到我们处,我们资料汇总后好及时上传到湖南长沙《中华龙氏通鉴》编委会处,以便将相关资料编入这龙氏有史以来的第一本史书中。这是自己所在宗支在龙氏专史中留名的机会,以后自己的后代也许就可在这本龙氏史书中看到自己先祖的记载了!四川广安市境内的各地宗亲,请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为收集广安区、岳池县、武胜县、华蓥市、邻水县境内龙氏宗支概况资料而努力工作吧!
龙刚:手机;龙永寿:;龙章伟:手机,QQ号码,欢迎各位宗亲咨询联系!
日上午,广安市邓老太盐皮蛋公司董事长龙刚宗亲怀着对宗族事业的无限热忱,放下公司业务,抽出宝贵的时间,专程来到华蓥市双河场石岭岗路原老畜牧局所在地热心族务的宗亲龙永寿家,共商广安龙氏族务开展思路。龙章伟宗亲参加完学校的会议后,也马上赶到宗亲龙永寿家,参加讨论并进行了宗支调查分工。龙刚当场拿出了现金五千元支持我们开展调查活动,宗亲龙永寿也硬要从退休金中拿出五百元来以实际行动支持广安龙氏族务活动,他们热爱龙氏族务的赤诚之心,令人感动!我们深感肩上的重任,一定努力切实开展工作,不辱使命,不辜负包括他们在内的所有关心支持族务工作的龙氏宗亲的殷切期望,把事情办好!
现在,就请大家与我一起回顾广安五县市区龙氏宗支概况调查的艰难而光荣的历程吧!
广安县协兴镇冠子山东麓向阳村三组龙家沟龙氏
先祖龙裕光,湖南武冈州第二都万安乡上满州城隍倒水塘人氏,于顺治十七年移居湖南湘乡六十四都长风里于塘保风子城隍石塘。裕光公生九子,本支系幺房宵晚公之后。康熙四十八年,裕光公的第十一世、十二世孙龙宗启、龙仕臣、龙仕爵等一同入川,置业广安州崇义乡金泉里翟家沟(即今龙家沟)。康熙四十八年宗贵迁往宜宾;仕圣乾隆十五年入川迟迟未能落业,直于乾隆三十一年始迁往涪州。
如今本支龙氏子孙主要分居于广安协兴镇向阳村、向前村、大龙乡一佛村等地。
老字辈:裕宵必恕泰,[]庆月应祖,宗仕大必有。
新字辈:如志昭先德,文章在集成,功纯方易进,心一可生明,声望高南国,勋猷重玉京,贤嗣敦世叙,永远乐和宁。(1986年议决将&生&改&鲜&)
如今保存有嘉庆五年必达、必腾公所修谱碟,2005年由裕光公第二十二世孙龙章伟续修新谱。龙章伟从十三岁起立志修谱,至2005年,前后花了整整21年,新谱一本重达三点七斤,龙氏世系,得以传世。
本支龙氏解放前老宗祠立于广安县城厚街。1986年曾举行过清明会。
该支龙氏慈悲为怀,团结互助,不畏强暴,家族观念,十分浓烈。大家牢记祖训,,尊老爱幼,锐志进取,不甘落后,谦虚谨慎,为人低调不自夸!乾隆二十一年广安州事正堂恭贺先祖龙仕爵八十寿匾,历经254年岁月,现仍存世。曾考取老爷的先祖龙必达为了龙家的崛起,经常不辞辛劳地骑着白马奔波往返于于广安县城与家中。该宗支涌现了被朱德、杨忠等党和国家领导人都看重并合影留念的在不少地方享有威望的龙文财、不辞辛劳培育不少人才的龙文连、曾考取官派留学日本后因身体未过关仍奋勇拼搏现任四川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的并拥有数项发明专利的龙章富、在兰州军区司令部任职成为中国军界早期二十一个会计师之一的龙德林、喜爱书法练功习武为人伸张正义打官司时常不取分文并广交朋友的龙文国等一大批人才,博得社会的好评!
最令人兴奋的是:该支龙氏经过龙章伟几十年的搜寻,日,终于与入川前的祖籍地宗亲联系上了,几百年来回乡亲祭现坟墓还在的先祖龙裕光、龙宵晚的多少代人的愿望终于可以实现了!而且现在还基本理清了龙氏两千年来的连续世系,知道该支龙氏是伯高祖下琮派会稽令采濂公、绍圣元年被皇上封为南平侯并御赐&湖湘世家&的禹官公、湖南宣抚处置副使后宋哲宗十年被诏封为天威得胜扫峒一王的宗麻公等先祖的后代。通过重温先祖的辉煌历史,大家增强了家族自信心,正意气风发地大步向前进,再创龙氏新辉煌!
天池龙家坝子龙氏宗支
日上午,我放下手中的生意不做,开始了走村入户实地考察龙氏宗支的调查工作。我背着翻印的《四川龙氏首届宗亲联谊会会议简报》、《四川龙氏分支》、先祖遗像、龙氏世系图、倡议书、会议照片、身份证、与学生的合影照片等,手提摄象机、三脚架等物,一路风尘仆仆,来到华蓥市天池龙家坝子龙氏居住的地方,开始调查采访记录。
我很幸运,经人介绍,我找到了一位和我一样教书的且有家谱的老宗亲龙廷海,他们看了我的证件、照片以及带去的相关资料,确信我不是骗子、坏人,去拿来家谱,供我考证记录。不少宗亲也围了过来,给我提供信息,一位女士主动回家把她家的老谱拿来我研究,令人感动!经考证,我方知该支龙氏是先祖龙登麟的后代。后我冒着大雨,带着两本家谱回到双河拍照、扫描、复印、打印存档,后又上山还谱、发拍的合影照片等,并又在龙廷海的带领下,踏着泥泞的山路,去拍了他们的老坟。等我回到双河住处时,天已黑了。 今天虽然很累,但我顺利地完成了调查任务,心里非常高兴!
华蓥市禄市镇姚家Y及六块石龙氏宗支
日早饭后,我背上相关资料坐车前往华蓥市禄市镇调查姚家Y村龙氏宗支。当我在禄市镇街上下车一问路,就认识了刚才同车的姚家Y村宗亲龙成强。一路上他热心地向我讲诉他们这支龙姓人的情况。他告诉我 他们原来修得很好的老坟已被拆掉,非常可惜,有好几个院子的人都是姓龙。此时虽然太阳很大,但我们依然不停地摆谈龙氏历史。我随他到了他位于仙城里的家,后在他的热心引荐下,到花椒树下与有家谱的宗亲龙德钊亲热地攀谈起来。我收集到了他的家谱,与这里的宗亲合影留念后,他又抱着小孙女冒着酷热给我指路,使我顺利到达右脚在三十年前修铁路受伤被截掉了的、有些喘气的、听力不不好要我用笔写其才能交流得快82岁的龙成礼宗亲家。我说明来意后,他让老伴把装于尼龙口袋里的他们这里最为齐全的一本、据说是龙仕廷抄录的老家谱拿给了我。我们交流了很久,我们都觉得遇到知音了。令人奇怪的是,他可能是遇到我这个知音了心里高兴,他气也不喘了,耳朵也听得见了。我婉拒了他请吃饭的邀请,不怕大太阳步行,于下午一点多钟又到了龙文清家收集到一本老家谱,合影留念后婉拒了他们请我吃饭的好意,头顶烈日到禄市街上吃午饭。今天经过调查,我终于知道禄市镇姚家Y村龙氏是先祖龙广田、龙昌松、龙胜晚等的后代。
因要赶时间,下午两点二十分左右我吃过午饭又马不停蹄地赶到禄市十大队办公室处,后在一龙姓九岁女孩的指引下到她家了解情况,结果他们那里只有两家姓龙的,她婆婆说连生庚都没有了,我们合影后,在老人家的指引下,经过杂草丛生的田坎、河边(还跌了一跤,在河边洗了裤子上的泥巴方继续前行,结果一过河在草丛中只差一点点踩到毒蛇,好险啊!),又上山,步行好一阵,脚都走疼了,人很累了哪怕想在走快一点都不行了,好不容易翻过山到达位于六块石的宗亲龙兴成家。他已78岁了,从哪里搬到四川来的,入川祖是谁都不知道了,只知20个字辈和从广安县枣山那边又搬到这里的,有些令人遗憾!
下午四点多钟,我与龙兴成等宗亲合影留念后,方离开这里,拖着疲惫的身子,方踏上返回华蓥双河的班车,结束了一天的宗支调查工作。
广安区马坝朱家坪龙氏宗支
日早饭后,因有大雾高速路被封,我经永兴镇、广安三台乡等地方到达协兴镇街上,与从广安城北赶来的老宗亲龙腾沛、家住协兴场的龙腾均宗亲一道坐无私奉献不收分文的龙腾云宗亲的车前往大兴乡街上、马坝朱家坪调查了两支龙氏宗支,知道这里有三千左右龙氏宗亲,人兴财旺,令人惊喜!我们在宗亲龙荣华、龙承吉处分别收集到了编于1935年左右的由安岳籍的旅长龙焕章倡首主编的十分珍贵的琳派广安嘉渠龙氏联修谱《龙氏宗谱》上卷和下卷,大家非常高兴,很多宗支的入川祖及字辈均有记载,这对已没有相关族史资料的一些龙氏宗支寻本探源极为重要!
我们又去考察了这两支龙氏合修的祠堂旧址,许多宗亲都闻讯赶来与我们交流,畅述几百上千年也隔不断的浓浓亲情,纷纷合影留念。此情此景,令人感动!
该地龙氏人丁兴旺,涌现了一大批在各个领域享有威望的领军人物,还在我龙章伟很小的时候就听族中长辈多次提及,我们为他们感到无比骄傲和自豪,他们是我们龙家的好榜样!该地两支龙氏,分别为龙助春、龙时玉两位先祖的后代,只是两支世系谱尚未找到,但愿能重现眼前,龙氏历史,连绵不断,永昭后世!
华蓥市永兴镇大佛山村及龙家湾龙氏宗支
日早饭后,我带上相关资料坐车到达华蓥市永兴镇街上,通过与宗亲龙成田的电话联系,又租车前往永兴镇大佛山村龙氏聚居地采访调查。很遗憾的是一位对该支龙氏历史较了解的80岁的宗亲去世了,明天安葬。我到达那里说明来意后,大家热诚地接待了我,他们是先祖登积公的后代,我记录了相关信息。午饭后,我又在热心的宗亲龙成田的引领下,又到他们老家落鸿渡村龙家湾调查,看到了他们先祖的高大陵墓,足以证明当时他们家族是多么的荣耀和辉煌!
广安区中桥办事处内塔村火砖院子龙氏宗支
日下午,让我终身难忘的、直到现在还让我感动不已的是:非常具有家族认同感、有十分强烈的家族观念的宗亲龙治贵,给帮忙办丧事的家人商量后,骑上他的摩托车,与我一起顶着凛冽的寒风直奔好几十公里外的广安内塔村火砖院子调查龙氏宗支。一路上我们冷得鼻涕直流,但是我们心中有明确的目标,坚定的信念,这点冷算得了什么,任何困难也阻挡不了我们坚定的步伐,我们一定要到那里去调查!
日下午两点十分,我们终于到达目的地,看到了我们龙家人居住的恢弘大气的火砖院子,十分兴奋!在宗亲龙治莲、龙治禄及其老父亲龙成猛的热诚帮助下,我们看到了该支龙氏的毛笔字写得很漂亮的老生庚资料,知道他们是先祖龙登麒的后代,与他们合影留念后方满意地离开这里,与他们深情地挥手告别,我们觉得不虚此行,没白来一趟!
广安区化龙乡龙家村龙氏宗支
日下午我们离开内塔村后,不顾寒冷和疲劳,又赶往道路不熟悉的好几十里外的广安区化龙乡龙家村调查。因为道路泥泞,非常难行,好长一段路我都必须下车步行,龙治贵宗亲骑车艰难慢行。我们好不容易走过这长达好几里的烂路,又小心翼翼骑了半小时左右乡村路,终于到达化龙乡龙家村。我们说明来意后,那里的宗亲龙治海、龙江成告诉我们,谱书两年前才烧掉,只知道他们是先祖龙登积的后代。龙治贵原来和我一样满怀信心地以为在他们入川地老家能见到自己这支的老谱,想象着见到之后是多么的惊喜,竟没想到是这样的结局,他非常失望和难过!但听说可能那边深沟下边可能还有相关资料,我们便留下了一些相关资料及联系方式,便匆匆踏上了返回华蓥市永兴镇的征程,因为天快黑了,必须飞奔回去帮忙料理那位去世的明天就要安葬的老宗亲。(现已收集到该支龙氏厚达一寸的龙氏老谱)
华蓥市永兴镇马架坪村龙氏
日下午,我带着资料,来到华蓥市永兴镇马架坪村龙家华住处,找了三个茶馆,方在他儿子龙巧的帮助下找到他,我们在他的家中开始了亲切的交流。通过交谈,我知道了他们是从广安前进公社搬到华蓥市明月乡附近太阳沟(现那里还有龙学兴等二十人左右),解放前其祖父龙懋(梦)官、其父龙学林等再迁至永兴镇马架坪村白家油坊。他们无家谱,现居永兴镇街上,家兴人旺。
广安区观阁镇龙氏宗支
日 ,我放下生意,坐车到广安内塔村火砖院子还了老生庚又拜访了一位老宗亲后,到广安城南坐车到达前锋镇,再转车方到达早就想去调查的广安区观阁镇。此时已是中午,我在一饭馆吃面充饥时,向老板打听龙氏宗亲情况时,方知女老板就是我龙章伟的协兴镇老乡并且是家门,名叫龙成菊。她告诉我他们老家华福村一组有很多姓龙的,观阁姓龙的很少,街上只有一两家,且没有人在家,观阁没有与我们同字辈的龙氏宗亲,这让我一脸茫然。我想我花这么大的代价来到这里,绝不能空手而归。
功夫不负有心人,我在老街中间终于问到有人知道小石村二组吴家坪有姓龙的,我租了他的摩托车马上沿着凹凸不平的乡村土公路前往该处。几经周折,我终于找到了那里的宗亲龙昌全、龙昌平等。我说明来意后,他们立刻热情地接待了我。因为他们父亲据说是十几岁时逃难出来,土改时到了这里,从来没有其他的宗亲来看望他们,他们就像看到了久别的亲人一样激动亲热!龙昌全讲他们字辈都清不到了,从他们这辈字辈就不知了。他们牢牢地记住他们祖父叫龙福友,龙昌全的父亲龙伟富与龙伟桥共祖父,他父亲龙伟富是从广安县肖溪乡龙家坪搬至观阁吴家坪的。他们看了我带去的一些先祖照片、文字资料等,又听说我们龙家还有了全国性的宗亲联谊会、四川省龙氏宗亲联谊会,感到格外自豪!我们合影留念后,才与他们挥手惜别。令人欣慰的是,我已在肖溪乡龙家坪为他们找到了他们宗支的字辈,他们知道后非常高兴!
广安区德胜乡双寨村黄锋村龙氏宗支
日下午,我离开观阁回到前锋。我在街上打听之后,租车前往广安区德胜乡双寨村调查那里的宗支。我在那里得到七十多岁的老宗亲龙端级的热情接待,丢下农具便领我去看老坟,又上陡岩之上的黄锋村寻找家谱。我们在上面先后得到宗亲龙建忠、龙士连等的热心接待,我在这里收集到四本家谱,这对我能弄清他们宗支的世系、知道他们是先祖龙受文、龙大夔等的后代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先后去了那里两次,以后我又与龙建忠等该支宗亲多次联系,他们积极支持我们的宗支调查活动,并以实际行动为续该支宗谱而努力,令我感动!他们对续谱已有统一的认识,我觉得我们的工作没白做,我们有知音了,我们不再孤独!
特别令人感动是, 日晚龙端全宗亲自骑摩托车把我送到代市街上与我合影之后才会去,要不然我不知何时能到达代市镇才可坐车回到广安城南我哥龙华平处。
广安区肖溪镇利华村龙家坪龙氏宗支
日早上天刚亮,我就出门到广安城北客运中心买票准备坐车到过的广安区肖溪镇调查龙氏宗支概况。班车终于启动了,我经过两个多小时的颠簸,终于到达了肖溪古镇。我没有时间去欣赏古镇风貌,因为已经快中午时分了,打听了几个人要么说白市镇才有龙家坪,要么说没听说过这个地方。正在我感到失望是否白跑一趟时,我看见一位老太婆过来了,我鼓起勇气向她打听龙家坪。她说肖溪有个龙家坪,只是很远,要花20元坐摩托车去,路也有点烂。哎呀,我一听说有这个地方,一下子又精神抖擞,再苦再难也要去。我坐上摩托车,一路飞奔,终于到达利华村龙家坪,而且就遇到了已82岁的有家谱的龙图浩老宗亲。
我们边走边摆谈,十分亲热。后到了他家,他拿出了我曾在马坝收集到的《广安嘉渠龙氏联修谱下卷》复印件,他们没有更详细的家谱,老生庚也没有了,也不知道入川先祖名讳。我吃了老宗亲为我煮的鸡蛋面并与他特别喝了一下酒后,又到老坟上寻找线索。结果在热心宗亲龙呈轩的房前看了一些老坟,因字迹模糊也未有结果。我被他热情地引到他家看了他保存的《广安嘉渠龙氏联修谱下卷》原件,他又午饭都放弃吃,陪我到较远的地方去看了现还未拆完的龙氏宗祠,虽未找到那块古碑,但在祠堂后边的坟上找到了他们先祖的名字,终于知道他们是先祖龙腾蛟的后代了,这简直是太重要了!后我们又去采访了96岁老人龙呈荣等,还是没有找到该支的世系谱,又因去渠县没有把握能找到家谱,考虑到很晚了他还没吃午饭,时间也不早了我还要返回广安县城再回华蓥市住处,便往回走。途中我们又到住在高岩之下的一户龙家寻谱,还是没有找到,不免有些遗憾!
下午五点多钟,我与龙呈轩夫妇挥手惜别之后,坐摩托车到达肖溪镇上,再几经周折转车,天黑很久后才疲倦地回到华蓥市双河场住处,结束了为期两天的龙氏宗支调查。
岳池县西板乡六村龙家拱桥、龙家湾龙氏宗支
日早饭后,我马上坐车到达广安城南,坐班车直奔岳池县城。到达岳池新车站后,我又到43队老车站方坐上开往坪滩的车。由于有很多起迎亲车队,时常堵车,中午十二点多钟我方到达坪滩镇上。我马上吃了一碗抄手充饥,立刻到街上找到对岳池县西板乡龙氏宗支颇有研究的、1966年就当坪滩公社社长、1984年任嘉陵乡乡长、1985年任嘉陵乡党委书记等职务的已七十多岁的老宗亲龙光仁。他立刻热情地带我回到他位于坪滩镇政府里的家中,将他收集的家族资料毫不犹豫地提供给了我,我们倾心畅谈了很久龙氏历史,还专门送了一个他父亲百岁寿碗给我以志纪念,他的夫人还让我吃了专为我煮的鸡蛋,我深为感动,这哪里只是一个碗、一碗鸡蛋,这是跨越千年也隔不断的血脉亲情啊!随后我又在他的陪同下,专程去看望了住在坪滩小学里他弟弟家的广安龙氏老寿星&&龙光仁的慈父龙大善老人,祝贺他创造了我们广安龙氏长寿新纪录!
广安区方坪乡红土村三组龙氏宗支
日上午,我在家里整理完收集到的家族资料,立即坐车经华蓥市永兴镇到广安区得胜乡黄锋村归还龙建忠龙士连宗亲的家谱。回到代市镇打算到长五乡拜访宗亲的,租车走了一阵,没有打听到姓龙的确切信息,眼看是下午了,还有几天要过年了,为了避免盲目行动,便折回代市镇坐车到达广安城南。通过龙家成宗亲的儿子介绍,我便坐车前往方坪乡红土村二组,先后拜访了龙学忠、龙家孝等宗亲,受到他们的热情接待,了解记录了一些情况,只收到两家的生庚本,知道字辈,但因没有家谱,入川先祖名讳等信息不晓。我们又去考察了两处墓碑,也未弄个明白,合影留念离开时,天已黑了,回到华蓥市双河住处,已饥寒交迫、疲惫不堪了。至此,我在过年前终于调查完了能调查到的龙氏宗支,1月29日腊月二十六下午我去还了龙学忠、龙家孝宗亲的生庚本,2010年广安龙氏宗支调查工作正式结束!
华蓥市三圣乡团田村龙氏宗支
日上午,我们带上相关资料专程前往华蓥市三圣乡团田村看望因左脑梗塞而不能言语的七十八岁老宗亲龙云弟并调查该支龙氏概况。当我们出现在他的病榻前时,这位非常讲家族观念的老宗亲感动得热泪盈眶。我和他已有二十年左右的深厚友谊,我1991年就在离他们不远的一个村小任教。一天黄昏,我散步至他们家附近,我问后知是他妻子&这里有没有姓龙的&,就这样我们相识相交相知二十年,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很多年前,我们一见面就要摆谈他家的历史,知道他们是先祖龙全清、龙国正、龙正祝等的后代,入川时是在岳池县中和乡资阳寨那一带,我还在我的日记中作了详细的记录。他们先祖也是江西发派过来的,据说是五大房,他见过他们家的老家谱,是雕版印刷的,后来由于家中着火被烧掉了。他们的不少老坟原在华蓥市双河附近吊井湾附近,砌石为墓并立有碑。他的曾祖父龙山河在顺庆府比武中武艺超群,被封为武老爷,家道兴旺,广安渠河对门其他地方姓龙的都来朝拜他。只可惜他的兄弟杀家达子,竟落得家道中落。我们俩每忆及此,都惋惜不已。现在他们这里一家人都很团结,终于又迎来了家兴人旺的好局面!特别是这次生病,他的两个儿子龙章明、龙章兵不顾一月各自五六千元的损失,日夜轮流守候在他的身旁精心无怨无悔地照料他,那天中午当大家看到他两弟兄将他晒出来太阳、龙章明给他剪脚趾甲的情景时,无不为他们孝敬老人的举动而感动!
今天我们重逢,他一度激动哭泣,没想到我还会带上礼物去看望他。他家热情地接待了我们,他的侄儿龙小林等还专程过来与我们叙旧话新,浓浓的亲情荡然于胸。我们不管分别多久,我们不管身处何方,我们的心永远在一起,我们永远是一家人!
岳池县龙孔镇龙氏宗支
自从开展广安五县市区龙氏宗支概况调查以来,原华蓥市畜牧局局长龙永寿老族尊,不顾自己已年逾七十,身体力行,关心支持宗支调查工作,给我们提出了很多宝贵的建议,令我感慨不已!我们一直在暗暗努力,再苦再累也要做好调查工作,绝对不能辜负像龙永寿这样的老族尊对我们的殷切期望!岳池县龙孔镇《龙氏家谱》,足以见证他对家族的挚爱情怀。
常言说得好:大舍大得,小舍小得,不舍不得。龙永寿老族尊所在的宗支历来注重尊老爱幼,不惜花钱修祖墓,节衣缩食育后人。人在做,天在看,老祖宗、老天爷也会护佑有眼光的人,他们家族终于迎来了家兴人旺的好局面!
武胜县龙氏宗支调查
日至9月4日,在武胜这片古来而神奇的大地上,人们看到一位中年男子坐着摩托车到处忙碌的身影,风尘仆仆地穿梭于大街小巷。他,就是放下自己的生意不做、正致力于调查武胜县各支龙氏宗支概况的、中央电视台《每日农经》曾报道过的广安邓老太盐皮蛋董事长龙刚宗亲。光这几天时间,他就为调查龙氏宗支概况租车、复印资料花掉一千多元钱。以下就是他不辞辛劳收集到的武胜各支龙氏的珍贵资料:
武胜县双星乡龙家梁子龙氏宗支
龙家梁子是该支龙氏的入川之地,现族人主要分布在该处、武胜泰山乡十四村八组清华寨。据说还有一支族人迁往广安县城厚街做生意,兴旺发达。1948年他们曾坐滑竿回龙家梁子祭祖,带走了该支龙氏家谱,但至此以后没再回来,不知今在何方。现龙家梁子处的宗亲龙刚励精图治,创立产业,先后在广安金广乡、自己老家龙家梁子建立起了邓老太盐皮蛋厂,事业发达,生意兴隆,而且无私捐款赞助广安龙氏宗族事务,令人敬仰!
龙章伟利用电话或网络收集的广安市内各地龙氏分支
岳池县和平乡太平寨龙氏宗支
先祖龙仁才,祖籍、源流、谱牒族务活动等与长乐镇大河桥龙氏相同。入川时间亦同上述两支。本支入川后落籍岳池县和平乡太平寨至今,人丁200口。
川前字派同长乐镇大河桥龙氏。
川后字派:再仁是胜德,光殿大廷君,之朝必上进,世志永能兴。
联系人:龙必胜,岳池县和平乡太平
四川岳池县龙富强所在龙氏宗支
我龙氏三世祖登贵,登富兄弟二人在清乾隆22年(1757年)从湖南武陵动身移民四川重庆府达州明月乡巫山寺枣子冲,我支属登贵世祖后人。但三世祖登富及四世祖林富和五世祖一禄、一福及后人一脉现不知何处。
字辈诗:启友登林一,成名在盛朝,荣昌光祖德,世代跃忠涛
龙富强的字辈名是龙昌言。
岳池九领岗向家坪龙氏宗支
岳池九领岗向家坪龙氏字辈:
德廷启仲尚 才秉禹潜道 文宗希景颜
大朝开美运 军胜云天光 心正万世昌
岳池金城山龙氏宗支
四川岳池金城山龙家字派:
在正通光昌,腾绍文开邦,承先秀士显,宗支永世良,华国新明德,崇学本联芳,清和启远运,志仁有祯祥。
祖籍是贵州省镇远府天柱县小地名牛厂瓦塔人氏,太祖生鼻祖正学龙启华入川振业于岳池县东路沿滩寺库楼屋场,自雍正元年癸未岁买打鼓寨翻天坳至乾隆十三年买南充金凤山杨家坪,又买打鼓寨坎下廖家坝
岳池县九龙镇横山寺村龙氏宗支
四川岳池县九龙镇横山寺村龙氏
字辈: 井言宪天开滋美润
岳池县朝阳村龙氏宗支
本支祖籍在湖南武陵县,龙登位及子正圣于康熙年间入川,落业岳池县杨家坝子脚第三处。五世祖三常居高坡;三阳、三光居东坡金龙庙;三略居观音桥,并将宗祠修建于此,名武陵祠。
1996年刚均、宗厚、宗奎等增修族谱,并于每年冬至日举行族会。
字派自川后起20字:
正登一二三,仕国理朝纲,宗志沛德远,荣华宝贵昌。
1996年新增20字接前派:
圣明祥光显,安邦齐家先,俊杰代有现,腾达永向前。
本支龙氏还制订了族训:
孝悌根本,忍让为先。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团结奋斗,求实创新。劳动致富,勤俭持家。遵纪守法,无尚光荣。
本支龙氏设立了&奖学基金会&,以鼓励子孙成才。
联系人:龙宗奎,县教师进修学校。
&武胜县高石乡(原三元乡)龙家染房龙氏宗支
四川武胜县高石乡(原三元乡)龙家染房龙氏(开基祖景万公)
延定潮汝德 景昌永以单 承宗光跃祖 继世大其先 太任交元吉 家祥应在天
武胜沿口镇石佛龙氏宗支
入川开基祖龙常映字千江,系湖南衡阳县南乡政平里人氏。生于康熙辛亥年(1671)全月十五日,子龙云生,生于康熙42年,父子(建生)自衡阳县太阳里陈家冲入川,落业四川定远县升平里六甲龙家冲茶湾三溪铺,其后迁武胜升平里一甲高岩坎石佛寺河对面(今沿口镇石佛寺)。
字派:世有春新大,常云万福星。广正培德茂,永庆上忠仁。义和光明远,历代英才均。文书子祥运,志廷余朝伦。
联系人:龙永华(成都)
我为他们找到祖源了
今晚我很高兴找到了广安马坝朱家坪龙腾均、龙腾沛所在宗支祖源了,这是我为广安寻找到祖源的第一支龙氏宗支,时间是日晚8:40,我立刻与龙腾均宗亲分享了这一喜讯、他也感到格外惊喜!附资料于后:
湖南芷江琳派福禄公支字派
老字派: 福敬(单)应道廷(单) 世春朝大启 (单)士秀永方长
续新字派: 成灵克齐凤,德维馨益香,瑞书周孔室,绘作有虞堂。
通过近一年的调查,我们基本摸清了广安市内主要的一些龙氏宗支分布及其概况。但由于时间、人力、物力及能力的局限,我们还有不少宗支概况模糊不清,甚至可能还有一些龙氏宗支因不知道地方还未调查收录到,这将是我们以后一起努力的方向,力求更全面真实的反映广安龙氏的历史与现状,顺利完成向《中华龙氏通鉴》供稿的历史任务。这是各支龙氏在这一史书中留下自己珍贵族史资料的一个宝贵机会,所以请我们广安各支龙氏立刻行动起来,积极收集上传自己家谱、宗祠照片、先祖遗像、先祖字画、先贤文章等翔实的资料,以便载于史册,不至于后人在史书中看到自己先祖历史时是一片空白。
回望历史,继往开来。续写家谱,总结过去。不忘先祖,传承祖德。增进了解,共创辉煌!
请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续写龙氏新辉煌!
我们坚信:广安龙氏的明天一定会更好!
谢谢大家!
龙章伟于日晚、3月23日晚、3月28日晚等时间整理于华蓥市双河场旺达小区城市信用社三楼住处
【编后语(龙波):这篇日志包含了章伟、永寿、龙刚、章福、腾均等广安龙氏热衷族务工作的宗亲们的心血。这些大量的走访工作,在持之以恒的毅力下得以完成。事实上,多年的坚持与调查工作的艰辛一直伴随着他们。在他们的努力下,2011年清明前夕,广安龙氏宗亲联谊会暨龙氏文化研究会成立。广安龙氏第一次有了组织。正是因为如此,让我们对于这些族务工作者的无私的付出表示由衷的尊敬,让我们为这些族务工作者加油吧!】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朱元璋子孙辈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