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共时期主将被抓结局会死鱼眼是什么样子的

  在三国时期(公元184年-公元280年)要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对三国时期的历程有一定的影响力,并且是在40岁之前去世的。  1、汉灵帝(156年-189年)公元168年他12岁即位成为东汉的第11位皇帝,死后谥号孝灵皇帝,葬于文陵。公元184年遍及中原大地的黄巾大起义还没有完全摧毁虚弱腐朽的东汉王朝,但公元189年他去世之后不久,就马上率军进京作乱了。华夏大地开始了长达近一个世纪的割据大战乱,直到公元280年三国归晋为止。所以东汉虽然没有直接灭亡在他的手里,同时他也改变不了东汉王朝最终灭亡的命运,但他的英年早逝却加速了这个灭亡的进程。至少如果他不在那个时候去世,当时董卓作为西北的一个小地方军阀是不能随便进京的,至于后面的关东联军讨伐董卓等大事件可能都不会发生了。  2、(155年-192年)字文台,他是和的父亲,据传是军事家的后人,公元229年孙权建国后,追谥孙坚为武烈皇帝。他和奸雄是同一年出生的,可惜他却比曹操早死了近30年啊。公元186年他和董卓一起参与了镇压西北凉州韩遂、边章的叛乱,当时他就高瞻远瞩很早就建议东汉平叛军队的主帅车骑将军张温杀掉还远没有成气候的董卓,可惜张温性格仁厚没有采纳他的建议,后来的很多人在经历了董卓之乱后都为之扼腕痛惜。最终在4年后汉灵帝驾崩董卓率军进京,在京城里横行跋扈、恣意妄为,当年姑息董卓的张温也被董卓诬蔑与长期勾结对抗朝廷而杀害了。孙坚可能是最忠于东汉王朝的一个英勇善战的将领,在镇压攻打高大坚固的宛城时,他是第一个登上了城头的。关东各路诸侯联军攻打董卓的时候,他的部队又是急先锋啊,并且把董卓逼的从洛阳后退到了长安。他作战的风格异常悍猛,常常置生死于度外。有一次他乘胜追敌,由于是单骑深入,失利后受伤堕马,卧于草丛之中。当时他和他的将士们都打分散了,大家都不知道他在什么地方。亏得他所乘的战马跑回了军营,咆哮嘶鸣。将士们随马找去,才在草丛中发现了孙坚。可惜在帮助袁术攻打的时候不幸中流矢阵亡。当然他的英年早逝也为孙策将来开辟江东基业让开了一条路,否则孙策在他的阴影下还能不能取得很大的成就就很难说了。  3、孙策(175年-200年)字伯符,他是孙坚的长子,孙权的大哥,公元229年孙权称帝后,追谥他为长沙桓王。他父亲战死的那一年,他才不到17岁,真是虎父无犬子,人称江东小霸王,颇有当年西楚霸王的风范。在短短几年的时间里,依仗着从各方募集到的五、六千兵马,横扫江东、势如破竹。当时的一个著名军阀袁术就经常私下感叹道“使术有子如孙郎,死复何恨”。奸雄曹操听说孙策平定了江南,也曾经说过“狮儿难与争锋”的丧胆之语。公元200年曹操和僵持不下的关键时候,孙策很有远见的点选了精锐兵马准备渡江北上攻取许都,包抄曹操的大本营,可惜在渡江前遇刺身亡了,这可能是曹操一生中最大的幸运,甚至对著名的官渡之战的结局都有很大的影响。我们假设如果孙策不是在渡江前英年早逝了,实现了北上包抄许都的计划,而曹操的精锐部队都被袁绍牵制在官渡战场,那历史真的很可能就要改写了。最令人惋惜的是威镇江东的“小霸王”不是沙场染血、马革裹尸,却是死在几个匹夫刺客的手里,实在是身为一个武将的悲哀。他在临死之前为了江东基业的顺利延续,并没有把位置传给自己尚年幼的儿子,而是选择了自己的弟弟孙权,这是一个非常明智的选择,也为江东以后能够延续80多年的基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4、(175年-211年)字公谨,庐江舒县人(现在安徽庐江西南)。他和孙策是同一年出生的挚友,比孙策只小一个月。20岁不到就辅佐孙策平定了江东的半壁江山,可谓是少年俊才,英姿勃发。然后在公元198年和孙策一起娶了著名的江南美女大姐妹,一时成为了美谈。公元208年在奠定三足鼎立的赤壁一战,打败了当时不可一世的枭雄曹操,这更加确立了他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他和孙策一样都是东吴最具有进取心的将领,并且后乘胜又打下了荆州,还准备计划再进攻益州,可惜他走到巴丘(现在湖南的岳阳)就英年早逝了。此后的、、、陆抗等先后担当了东吴军队的主帅,虽然这些将领也都不是泛泛之辈,但东吴方面就再也没有进取中原之雄心了。这里讲一个小插曲,在东吴招亲的时候曾经不怀好意的向孙权进言要提防周瑜独大篡权的局面,刘备间曰:“公瑾文武筹略,万人之英,顾其器量广大,恐不久为人臣耳。”但孙权是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还是给予了周瑜极大的信任。分页:1/3页&&相关阅读推荐:
相关专题: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
·····
·····
·····
·····
札兰丁·明布尔努JalalDinMinghurnu(又译为札阑丁,12先轸(?—前627年),春秋时期晋国名将、军事家,因采邑徒单镒,上京路(今属吉林)人,(公元1150年——公元121移剌蒲阿(?-1232年7月),契丹人,金朝末期名将。在金末从小就练就了一副强健体魄的皇太极,不仅死前一天,而宋徽宗因《水浒传》而在中国家喻户晓,他多才多艺,书13年前,也就是2002年一部名为《李卫当官》的电视剧火冒辟疆(冒襄)是明末著名的四大公子之一。当时,国事皇帝作为中国封建王朝最重要的人物,其身体自然也是全岳飞(),字鹏举,宋相州汤阴县(今河南安阳汤1161年10月金国皇帝完颜亮调集全国军队,合兵60万,兵导读:李元霸,有其人,但史书上只有一个名字,早死,提起宋高宗赵构,人们首先想到的词就是:昏君。龟缩江从清太祖、太宗,到清世祖和圣祖,先后有四后、十三妃甲午战后,清廷痛感八旗绿营不可救药,防军练军也不堪大家前文看了这个容什么的,现在你们能回忆起《还珠格《射雕英雄传》第七回“比武招亲”,郭靖来到金国都城《红楼梦》的作者是谁?“大观园”在哪里?这本是一些“导读:这也正是伪满洲国覆灭后溥仪一直惶恐不安的原因貂蝉,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貂蝉的美,素有“闭民间流传的说法是:姑苏城破,吴国灭亡之时,西施的恋关于南明政权的定义,普遍的观点是明末北京失陷后朱姓宋宁宗开禧二年(1206年),南宋权臣韩侂(音tuō)胄侵华日军七三一部队是日本军国主义最高统治者下令组建日,夜幕笼罩下的徐州城,随着汽笛声的骤1939年,戴笠授命暗杀汪精卫。因为汪伪特工总部76号头美联社4月20日发表了题为《硫黄岛老兵与冲绳幸存者的二从1918年不允许德国建海军和空军开始,到上世纪30年代八路军首战平型关,取得了一次让国人家喻户晓的胜利。日,是每个炎黄子孙都不可忘却的日子。就在楠木实隆,日军驻伪满洲国最高顾问。陆军中将军衔。要日,辽沈战役在北宁线的锦州至昌黎段首先打位于蒙陕交界陕西省府谷县北部的哈镇,与内蒙古准格尔樗里子之所以被选进十二大风水先生,倒不是因为他在堪德国人卡尔·本茨于1886年才发明了第一辆汽车,而红绿我读到过的数目最大的人命计算,发生在1230年。《元史清太宗文皇帝爱新觉罗·皇太极是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齐国人甚好毂击相犯以为乐,禁之不止,晏子患之。乃为提起刺客,首先想到的应该是刺秦的荆轲。“风萧萧兮易1934年的“伪满洲国”是溥仪从执政转变为皇帝的一年。5000台湾人的脚步曾经踏到中国大陆东北,参与了伪满洲导读:1927年4月,李大钊牺牲后,长子葆华改姓氏被护送他是中国文人画史上一道不可逾越的高峰,他的大写意花自古有言,不是冤家不聚头,很多的夫妻都是吵吵闹闹一近日,中国股市一片大涨的盛况,引全民的投入股市,茶余中国人避皇帝或长辈的名讳,不知从何时起。不过直到今电视剧《楚汉传奇》中有一个镜头,刘邦他爹刘太公的脖东晋开国皇帝晋元帝司马睿的父亲是谁?晋元帝司马睿(27东晋开国皇帝司马睿怎么死的?司马睿活了多少岁晋元帝司两汉相继对匈奴进行决定性打击,迫使北匈奴被迫西迁进入二十一条是日本帝国主义妄图灭亡中国的秘密条款。日本我国历史悠久,朝代更替纷繁。每朝的创建者要首手办的也许你每天都能见到钱,但钱币上面的书法你留意过吗?今若问谁是人类史上登月第一人?相信很多人都能回答出来,要知道对于一个地方而言,地标+方位是最直观、最显著的冒辟疆对对子明朝末年,如皋县有个衣锦荣归的李天官,中国几千年来夫妻之间的称呼变化着实不少。1、良人最早孔子说:“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古人云:“七十二行,行行出状元。”尤其是在中华文明李白的好诗太多,我偏偏最喜欢那首短短六行的《临路歌画荻教子(huàdíjiàozǐ)是一个古代汉族民间传说故事【成语】:二桃杀三士【拼音】:èrtáoshāsānshì【李贺出生于一个旁支远裔、家境破落的宗室之家。在他生1.《一颗开花的树》席慕容(中国)如何让你遇见我在我最《封神英雄榜2》该剧讲述姜子牙等神兵天将辅佐西周武王赵公明,本名朗,字公明,终南山下西安周至县赵大村人
123456789101234567891012345678910
历史人物首字母索引:
人物朝代、地区索引:在线人数7116人
头&&衔:凤凰中尉
& & 有人污蔑中共“游而不击”,证据就是“在抗日战争中,自卢沟桥事变至1945年6月,国军中少将以上的将军,共牺牲115人。其中上将8人,中将42人,少将65人,并把名单到处宣扬。而国民政府的何应钦则说是206位将领。”,而且,还提出了佐证“中共牺牲的高级将领仅有左权将军和彭雪枫将军(左权为八路军副总参谋长,彭雪枫为新四军的师长)。”,一边是百余乃至二百位,一边是“仅有两位”,何等大的差距,此说理直气壮日盛一日。事实果真如此么?请看------
& && && && && &共产党抗战牺牲将领
东北抗日联军
杨靖宇 东北抗日联军第1路军总司令兼政治委员
赵尚志 东北抗日联军第2路军副总指挥
许亨植 东北抗日联军第3路军总参谋长 第3军军长
李红光 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师长
吉鸿昌 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第2军军长
八路军阵亡团以上干部
(部分八路军阵亡团以上干部名单. (缺44年和45年))
左权 八路军副总参谋长
张友清 八路军总司令部秘书长
马玉堂 八路军渤海军区司令员
魏大光 八路军120师独立2旅旅长
洪麟阁 冀东抗日联军副司令兼第1路总指挥
陈宇环 冀东抗日联军副司令员
刘连科 冀东抗日联军参谋长
段世曾 八路军晋察冀军区河北游击军第2师师长
陈锦秀 八路军115师344旅688团团长
理琦 山东抗日救国军第三军军政员会主席
王友德 八路军总部野战医院院长
刘礼年 八路军120师359旅717团政委
王平陆 冀东抗日联军1支队司令员兼中共冀热边区特委书记
陆省三 八路军鲁东游击第7支队政委兼中共鲁东地区工委书记
叶成焕 八路军129师386旅772团团长
王育民 八路军129师东进纵队津浦支队 政 委
秦进乐 八路军129师东进纵队参谋长
张襄国 八路军晋察冀军区易县游击支队支队长兼 政 委
韩明柱 八路军鲁东游击第8支队副司令员
金道松。八路军後方留守兵团关中军分区副司令员
杨靖远 八路军冀鲁边军区津南军分区司令员
宣侠父 八路军总部高级参议
那恕 八路军晋察冀军区游击1支队政治委员
杨万林 八路军晋察冀军区河北游击军第1师参谋长
温健公 河北抗日民军政治部主任兼总秘书长
黄政 八路军120师大青山骑兵支队4支队副支队长
李剑卜 八路军第3纵队兼冀中军区独立2支队参谋长
邓永耀 八路军129师东进纵队政治部主任
陈生庆 八路军晋察冀军区4分区平井获支队司令员
鲍辉 八路军山东纵队第3支队政治部主任
高唏 八路军晋察冀军区4分区平井获支队政治委员
蒋洪高 八路军晋察冀军区九龙支队支队长
苏苏 八路军晋察冀军区冀东第1支队参谋长
马耀南 八路军山东纵队3支队司令员
黄胜斌 八路军晋察冀军区4分区平井获支队政委
郭征 八路军120师独立1旅参谋长
王铭 八路军晋察冀军区察绥1支队政治部主任
胡一新 八路军雁北6支队政委
馀化臣 冀东抗日联军参谋长
董少白 八路军山东纵队12支队政治部主任
杨铁成 八路军冀中军区回民支队政治部主任
牟光义 八路军鲁东游击指挥部政治部副主任
曹志尚 八路军鲁西军区汶郓钜嘉游击支队副支队长
阎祖皋 冀热察挺进军冀东军分区第2支队参谋长
姜林 冀热察挺进军冀东军分区第2支队政治部主任
彭德大 八路军120师大青山骑兵支队政治部主任
冷赤斋 八路军冀南军区2分区副司令员
闻允志 八路军第2纵队1旅政治委员、冀鲁豫军区1分区政委
李荣 八路军冀南军区4分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
董天知 山西青年抗战决死队第3纵队政委
徐秋 八路军鲁西军区2分区副司令员
王溥 八路军晋察冀军区游击军司令员
郝玉明 八路军晋察冀军区游击军政治部副主任
马振华 八路军冀鲁边军区津南军分区政委
郭建中 山西青年抗战决死队第2纵队兼晋西北军区8分区太原支队副政委
苏精诚 八路军129师386旅政治部主任兼太岳军区政治部主任
张铎 八路军山东纵队5旅政治部副主任
贾源. 八路军冀中军区任河大支队政委
朱宝琛 八路军晋察冀军区察绥游击支队参谋长
杜希龄 八路军冀鲁豫军区政治部敌工部副部长
晏显升 八路军120师兼晋西北军区洪赵游击纵队司令员
杨忠 八路军115师教导6旅兼冀鲁边军区政治部主任
刘海涛 八路军鲁中军区司令员兼滨海军区9支队司令员
刘涛 八路军山东纵队蒙山支队政委
戴克信 八路军冀鲁豫军区巨南军分区政治部副主任
王立人 八路军115师政治部敌工部副部长
曹有民 八路军冀中军区政治部组织部长
刘子超 八路军山东纵队政治部宣传部长
张宝龙 八路军大青山骑兵支队4支队支队长
熊德成 八路军晋察冀军区2分区参谋长
郭国言 八路军太行军区3分区司令员
范子侠. 八路军129师新10旅旅长兼太行军区6分区司令员
包森 八路军晋察冀军区冀东军分区副司令员
刘德明 八路军山西青年抗战决死队第2纵队兼晋西北军区副司令员
杨成德 八路军冀鲁边军区3分区司令员
陆升勋 八路军山东纵队1支队副司令员
刘诚光 八路军晋察冀军区冀东军分区政治部主任
刘诗松 八路军129师新7旅政治部主任
郭六顺 八路军冀中军区回民支队政委
杨宏明 八路军冀南军区4分区司令员
孙益民 八路军冀南军区4分区政治部主任
陈元龙 八路军129师政治部副主任
孙开楚 八路军後勤部军工部政委
彭光 八路军山西青年抗战决死队第3纵队兼太行军区政治部副主
谢瀚文 八路军後勤部政治部主任
肖伟成 八路军太行军区供给部副部长
常德善 八路军冀中军区8分区司令员
王远因 八路军冀中军区8分区政委
袁心纯 八路军冀中军区9分区政治部主任
王炳三 八路军115师教导6旅兼冀鲁边军区1分区政治部副主任
石景芳 八路军115师教导6旅兼冀鲁边1分区军区司令员
杜子孚 八路军115师教导6旅兼冀鲁边军区1分区政委
熊德臣 八路军晋察冀军区2分区参谋长
魏金山 八路军冀鲁豫军区8分区政治部主任
孔庆同 八路军冀中军区8分区司令员
汪洋 八路军鲁中军区政委
王泊生 八路军冀南军区6分区副政委
赖国清 八路军鲁南军区3分区政委
于寄吾 八路军胶东军区3分区政委
于一心 八路军胶东军区3分区参谋长
王至发 八路军冀鲁豫军区3分区政治部主任
.王东福 八路军冀中军区回民支队政委
唐克威 八路军冀鲁豫军区水东军分区政委兼水东独立团政委中共水东地委书记。
徐尚武 八路军冀鲁边军区2分区司令员。
李永安 八路军山东军区渤海军区3分区司令员。
李忠 八路军冀南军区1分区政 治 委 员 兼 中 共 冀 南 区 二 地 委 书 记。
易良品 八路军129师386旅773团团长、新7旅旅长冀南军区6分区司令员。
赵义京 冀南军区5分区司令员
陈耀元 八路军129师任团长。後担任八路军冀南军区5分区副司令员。
萧永智 八路军129师新8旅政委,1943年任冀南军区7分区政治委员。
袁鸿化 八路军冀南军区4分区政治部主任。
杨承德 八路军冀鲁边军区1分区司令员兼16团团长
夏祖盛 八路军冀南军区6分区副司令员,政治委员。
朱程 八路军冀鲁豫军区1分区司令员。
符竹庭 八路军115师教2旅政委、山东军区滨海军区政委兼中共滨海区委书记
新四军牺牲将领
(部分是皖南事变和国民党军战斗牺牲)
项英 新四军副军长 皖南事变
袁国平 新四军政治部主任 皖南事变
周子昆 新四军副参谋长 皖南事变
张正坤 3支队司令员 皖南事变
冯达飞 新四军2纵队副司令 皖南事变
王怀生 新四军1支队1团参谋长 皖南事变
徐锦树 新四军3支队5团团长 皖南事变
陈龙标 新四军1支队副官主任 皖南事变
黄诚 新四军政治部秘书长 皖南事变
李子芳 新四军政治部组织部部长 皖南事变
廖正文 新四军政治部组织部人事科长 皖南事变
沈韬 新四军3支队政治部组织科科长 皖南事变
项永章 新四军3支队政治部组织科副科长 皖南事变
林开凤 新四军5团副团长 皖南事变
彭雪枫.新四军四师师长兼淮北军区司令员
许言希 新四军2师师长兼淮南军区盱嘉支队司令员
叶辅平 新四军军需处处长
罗忠毅 新四军6师参谋长兼16旅旅长
王子清 新四军挺进纵队2支队副司令员
廖海涛 新四军6师16旅政委
彭雄 新四军3师参谋长
田守尧 新四军3师8旅旅长
高农斧新四军4师10旅政委
朱立文 新四军5师15旅副旅长兼43团团长
陈昭礼 军长叶挺秘书,新四军驻武汉办事处主任,第70军上校参议兼战时干训班主任
黄道 新四军驻南昌办事处主任,中共中央江西省委书记
涂正坤 新四军上校参仪,驻平江留守处主任,中共江西省委副书记
田英 新四军都昌留守处主任
邱金声 新四军2支队3团团长
萧国生 新四军1支队2团政治处主任,
胡发坚 新四军一支队参谋长,江抗第叁路副司令员,
王赤 江抗第叁路政 治部副主任
龙树林 新四军挺进纵队政治部主任
罗梓铭 新四军平江留守处中校主任,中共湘赣特委书记
叶辅平 新四军军需处处长
吴(火昆) 历任新四军3支队6团副团长,江抗副总指挥兼第二路司令员。
时雨 江抗总指挥部政治部宣教□
文明地 新四军5支队8团政治处主任
曹云露 新四军游击2纵队政治委员
王恩九 新四军驻确山竹沟留守处交际科科长
刘震英 新四军1支队新六团政治处主任
罗化成 历任新四军2支队政治部主任
丁宇宸 新四军豫鄂挺进纵队第一团队参谋长
陈文甫 新四军6支队3总队8团副团长
鲁雨亭 新四军游击支队第一总队总队长
桂逢洲 新四军3支队新编第九团团长,
田丰 新四军江北游击纵队政治部宣传科科长
曾昭铭 新四军3支队5团副团长,
杨木贵 新四军3支队军需主任
李宗南 新四军豫鄂游击支队作战参谋,豫鄂挺进纵队作战科长
仇兆柱 新四军灵北独立团政治处主任
刘树藩 新四军5支队8团政治委员
杨业珍 新四军鄂东独立团政治处主任
官楚印 新四军独立团团长
苏震 新四军豫鄂纵队《挺进报》编辑,襄西独立团政治委员
顾士多 新四军4支队9团团长
徐绪奎 新四军江抗第叁路参谋长,挺进纵队2团团长
徐世奎 新四军4支队7团政治委员
王友德 八路军总部野战医院院长,新四军豫鄂挺进纵队第叁团队政治处主任
高昆 新四军4支队9团参谋长
刘景胜 新四军5支队15团政治委员,独立2团政治委员
廖毅 新四军豫鄂游击支队政治部主任
邹志辉 新四军 豫鄂挺进纵队第五团队大队长,应城县大队大队长
王丰庆 新四军1支队独立1团团长
李复 新四军2支队独立2团副团长
漆承宏 新四军津浦路东联防司令部独立2团副参谋长
周大灿 新四军游击支队1团3营营长
糜云辉 新四军游击支队1总队1大队政治委员
焦勇 新四军挺进纵队2支队鄂东独立团团长
杜剑秋 新四军2支队司令部参谋
徐赞辉 新四军1纵队新1团参谋长
雷根 新四军1纵特派员,新1团代政委
周桂生 新四军2纵队司令员
朱镜我 新四军政治部宣教部部长
胡荣 新四军3支队政治部主任
陈惠 新四军政治部组织部青年科科长
凌云 新四军江北游击纵队政治部秘书科科长兼总务科科长
纪正 巢县独立营营长,江北游击纵队政治部 民运科科长
杨志华 新四军政治部秘书处文书科科长
林高峰 新四军2支队3团政治处宣教股长
李培根 新四军 扬中县县长
朱廉贻 观鹤自卫团团长,丹阳 自卫总团秘书长,新四军挺进纵队司令部秘书长兼6支队支队长,苏北临时行政委 员会秘书长,兴化县县长
杨常安 新四军豫鄂挺进纵队信应独立团团长
熊梦辉 新四军2支队3团参谋长,新3团团长
周达明 □沪游击纵队参谋长
刘保罗 新四军江北指挥部抗敌剧团教员,鲁艺华中分院戏剧系主任
杨子仿 新四军豫鄂挺进纵队6团参谋长
郭守信 新四军南通县独立团政治处主任
吴载文 新四军1师3旅7团政治委员
蔡斌 新四军豫鄂挺进纵队信应独立团团长
韩达生 新四军 4师(目佳)杞太独立团政治委员
朱长清 新四军6师18旅54团团长
刘振瑜 抗大4分校政治部宣传科副科长
宋毅 抗大4分校政治部组织科副科长
陈芳明 新四军4师11旅31团副团长
谢昆 鄂北支队副支队长,随枣支队政治委员
林英 海门警卫团政治处主任
胡晓初 新四军游击支队2总队总队长
朱松寿 新四军江抗第五路司令,
石坚白 新四军4师10旅政治部宣传科科长
孙占彪 新四军南通独立团团长
刘全 新四军7师19旅57团政治处主任
李智 新四军襄南办事处主任
黄全德 鄂南挺进纵队独立五团政治委员
王苏 新四军豫鄂挺进纵队独立五团团长
赵伯华 新四军6师18旅51团参谋长
黄重厚 联抗独立支队支队长
王明星 新四军6师18旅55团参谋长1
邱东平 新四军1支队政治部敌工科科长兼陈毅秘书,鲁艺华中分院教导主任。
许晴 鲁艺 华中分院戏剧系主任
裴励 新四军3师7旅教导主任
周叔屏 新四军青龙潭留守处主任,安随应游击支队支队长
张裕生1支队队长豫鄂挺进纵队信应游击总队队长
周乐生 新四军6师16旅47团政治处主任
金币:17029
死难烈士万岁!
毛泽东思想哺育成长的人民军队万岁!
金币:1444
支持楼主。毛泽东领导的抗战将领的死难烈士们永垂不朽!
金币:17029
老屎先生读一读!
金币:1096
死难烈士永垂不朽!
金币:14498
首先向在历次反抗外来侵略的民族英雄致敬!饭桶萎又错乱了:我们辩论的是在你老婆前面还是在后面是中流砥柱的问题,而不是你是否你老婆的老公的问题。
金币:1096
实事求是的好文章,永远支持樊政委!
死难烈士永垂不朽!
实事求是的好文章,永远支持樊政委!
中国是很强大的
英雄不朽!致敬!
金币:17029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用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人民军队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饭桶政委一个擦皮鞋的玩意,倒满脑子的英雄壮举!
金币:10154
死难烈士永垂不朽!
实事求是的好文章,永远支持樊政委!
马玉堂()男,河北藁城人。
1939年底,赴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1940年毕业后,调任渤海军区司令员。赴任途中,经平汉铁路封锁线时遭日军袭击,壮烈牺牲。时年30岁。
金币:17029
姜末大虾那个死王八。你们看!
金币:1553
永远怀念死难烈士!坚决支持楼主!
烈士们永垂不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在印度和巴基斯坦,人们相信阉人能带来吉祥,重大喜事往往会邀请阉人们表演歌舞助兴。思修第三章 领悟人生真谛 创造人生价值教案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
思修第三章 领悟人生真谛 创造人生价值教案
思​想​道​德​修​养​ ​ ​第​三​章​ ​ ​ ​人​生​观​价​值​观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热门日志推荐
人人最热标签
分享这篇日志的人常去
北京千橡网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文网文[号··京公网安备号·甲测资字
文化部监督电子邮箱:wlwh@··
文明办网文明上网举报电话: 举报邮箱:&&&&&&&&&&&&
请输入手机号,完成注册
请输入验证码
密码必须由6-20个字符组成
下载人人客户端
品评校花校草,体验校园广场周恩来的心血和特赦国军战犯的不同结局(上)
引子:1948年底淮海战役,国军中将副总司令兼徐州前进指挥部主任杜聿明的早年在榆林加入过共产党的妻子曹秀清,带上蒋经国送给杜聿明的母亲70寿辰的3000美金贺礼,到南京总统府要求退钱换人,边哭边吵:“我丈夫动完肾脏手术,病这么重,路都走不了,还让他突什么围?不是明明要他去送死么?”蒋介石闭门不见。日严冬,淮海战场危机,蒋介石派机投粮,但首先投下的是近万份《黄伯韬烈士纪念册》和南京《救国日报》刊登共军公布蒋介石、何应钦、杜聿明等43名头等战犯为“国人皆曰可杀者”。官兵看到后大骂:“老子要吃饭,投这些废物干什么?”元旦,还投下了蒋介石的亲笔信,一个士兵拿到,边跑边骂。
&& 此文专说国民党高级战犯的特赦问题。至于文革中这些特赦战犯包括起义的傅作义被红卫兵抄家六次并反复写书面供词挨训、挚友南汉宸、余心清服毒自杀;侯镜如、杜聿明、宋希濂、郑霆笈接红卫兵勒令由宋希濂执笔回复后四家天天扫街;刘斐、郭汝瑰如何挨斗;陈长捷如何被红卫兵揪斗不堪凌辱和老婆双双上吊;廖耀湘如何在出狱仅7年于1968年被批斗致死;桂系三巨头之一、军委部长兼第三战区副司令、参加和谈的黄绍竑于1966年自杀等,都不做叙述,否则双倍即54000字也不够。特赦战犯的结局不同,例如黄维在蹲大狱27年1975年最后一批特赦后,和他自由恋爱结婚曾美丽非凡的老伴蔡若曙由于几十年的等待和压力造成精神失常,跳进了护城河自杀。黄维晚年最不愿意看到并怒目瞪视的两个人是淮海战役“出卖”他的郭汝瑰和廖运周。以及我于1975年学徒时看到家里《参考消息》说周养浩、张铁石等10名战犯蹲监27年最后一批特赦,被批准去台湾寻亲,但被蒋经国拒绝,导致张铁石在香港酒店被台湾特务骗走路费,愤然悬梁自尽。
特赦的酝酿
李宗仁回归祖国的那些日子,我下学背着书包找同学玩,几次好奇地看到他坐在小汽车里出入西总部胡同5号坐南朝北的独门独院,胡同外面就是大片有着破烂低矮民房的南小街。近来读史,李宗仁说:“蒋先生故意促成我早日垮台,他唯恐我能守住长江,与中共周旋。在蒋先生幕后控制下,守江谋和计划无法实施,共军之所以能席卷江南,奄有全国,实因蒋先生自毁长城开门揖盗之所至……。白崇禧是内战局势逆转以来态度最坚决信心最坚强的将领。”(《李宗仁回忆录》)杨奎松教授反驳说:“李、白派刘仲容等地下党员北上联络中共,表示白崇禧愿意将武汉让给中共,并联合湖南省主席程潜一同反蒋,配合共军进攻南京。后只是因为白崇禧想在红朝坐第二把交椅,才使这一阴谋破产。”(《李宗仁白崇禧秘密私通中共内幕》)
&& 日中午,前国民党代总统、桂系首领、陆军一级上将李宗仁走下机舱,看到了涌动的欢迎人群。周恩来、彭真、贺龙、陈毅、罗瑞卿的身边站了一大批国家各部领导人及著名民主人士包括参加和谈的代表黄绍竑、张治中、邵力子、章士钊、屈武、刘仲华等。大概李宗仁始料不及的是,上前来与他一一握手的竟有特赦出来的旧部杜聿明、宋希濂、范汉杰、廖耀湘等人。周恩来将一位个子瘦小、戴眼镜的人物推至李宗仁面前,并在一旁笑着介绍:“溥仪先生新生了。你看他五十多岁了,不像吧?”
  李宗仁回答:“不像,不像……”。
和溥仪一样关押在监狱里的战犯们是怎样获得释放的?周恩来又花费了怎样的心血?
&解放之初,昆明、抚顺、北京等地,关押了约856名国民党战犯,其中将官有460个。1950年春天,周恩来召集公安部长罗瑞卿和司法部长史良前往中南海,说有要事相商。到他俩坐定,周恩来告诉他们,今年2月间,他随毛泽东主席访苏期间,与苏联订立了《中苏友好互助同盟条约》。在会谈中间,中苏双方还商定,被苏方俘获的日本战犯、伪满战犯,继续押在苏联已经不妥;中华人民共和国既已成立,理应把这些人交给中国作为主权国去按照自己的法律进行处理。毛主席考虑得很周密,决定这件事不对外公开,以防移交期间发生种种不测。
周恩来宣布了政策:
  “我们把这一批战犯罪犯接收关押起来,进行改造,要做到一个不跑,一个不死!将来也可以考虑一个不杀。”
理由是:“民族之恨、阶级之仇,是不该忘的。可是今天,形势不同了。别说杀掉一个,一百个也容易得很嘛。我们还把他们改造好,让他们变成新人,变成朋友。这对我们国家、民族会有长远的意义。”
&两位部长注意到,周恩来对“一个不杀”没有明确,而是用了“将来”二字,因时机尚未成熟。
  转眼到了1956年年初。1月30日,周恩来在政协的工作报告中提出:为争取和平解放台湾,实现祖国的统一而奋斗。当天,周恩来在陆定一起草的《为配合周恩来同志在政协所作的政治报告的意见》上批示:政协会后,可放十几个战犯看看。这是中央准备特赦战犯的重要信息。
3月中旬,周恩来根据毛泽东主张的对国内战犯“一个不杀”的原则,具体说明了这一决策的意义。周恩来说完对日本战犯的处理后,把话题转到国内战犯:
  “对于国内战犯的处理,也可以有两种设想,一种是判刑,甚至判死刑,当然也要按其罪行来判,这是他们罪有应得,是合理的。但这只是一个方面,我们设想一下,战争结束已经6年到7年了,国内人民过上了和平的生活,战犯的罪行已经成为过去,又经过6年到7年监狱生活的改造,他们也已经起了变化,这时就可以考虑到底是不是要杀他们。杀他们是容易的,杀了他们,他们就不能再起积极作用,只能对台湾产生消极影响,使他们觉得战犯的下场总是要杀的,增加了恐慌,这不符合我们的政策。”
于是出现了两种意见:有人主张立即全部释放;另有人主张逐步释放。周恩来赞同后一种意见:“虽然前一种意见处理起来简便,但工作不完满,收获也不大,一下子轰动一时,过去后就没有下文可做了。我们要影响台湾,还是一步一步地来做好。所以照罗瑞卿部长提出的办法,先放少数试一试,看看效果。”
&& 周恩来说,在押的国内战犯如果都送去台湾,很可能有一部分人还要被蒋介石杀掉。在台湾,连孙连仲(也是抗日名将,陆军二级上将)都开饭馆子,我们送去那么多的高级将领,蒋介石会狐疑鬼猜,他会想我们送一个人去都是有鬼的。送去那么多的人会送死的,我们让他们去送死,也不对。因此,我们对国内战犯的处理要分步骤进行,要研究让他们怎样去影响台湾。
历来举重若轻的毛泽东对此事也很慎重。他的顾虑是:“目前马上释放,时机尚不成熟。放早了,老百姓不那么清楚,我们也不好向老百姓说明,还要过几年,老百姓的生活过得更加好了,我们再来放……不讲清楚这个道理,一下子把他们放掉了,人家就不了解,也没有这个必要。”(见《党的文献》廖心文:《周恩来与特赦战犯》)
战犯管理所--功德林
  也是1956年,毛泽东宣布集中被俘的国民党高级党、政、军、特战犯,对他们进行加速改造。于是公安部门到全国各地监狱、劳改单位挑选被俘战犯中的武官军长一级、文官省长一级、特务将官级共200多名,集中到北京战犯管理处,即通常所说的功德林。
  功德林在北京城西德胜门外,原是一座庙宇,清朝末年被改造成监狱。军阀时期,这里是著名的全国第二模范监狱。新中国成立后,公安部接管了这座监狱,改名为北京战犯管理处。
  这400多名高级战犯中,不少人是黄埔生,是靠蒋介石校长栽培的。很多人不仅是抗日名将获有勋章,还获得青天白日勋章,这些人“效忠校长”的信念即使在战败,也没有泯灭过。
&& 一期生杜聿明可以算得上是蒋介石的宠将。国共双方三大战略决战,他参加了辽沈和淮海两大战役,实际指挥了一个半,可见蒋介石对其的倚重。在淮海战役中,除16兵团司令兼徐州前进指挥部副主任孙元良率4万官兵突围余下2万被歼,杜指挥的七十万大军全军覆没。他想化装逃跑,可跑不出解放军布下的天罗地网。绝望之时,他拔出手枪,对准自己的脑袋企图自杀。幸亏跟随他的尹副官眼疾手快,把手枪夺了下来交给解放军,他当了俘虏。解放军没有认出他时,他谎报是第十三兵团的军需,叫高文明,可他连十三兵团六大处处长的名字一个也写不出来。另一马脚是他不抽我方递给他的解放区生产的“飞马”牌香烟而从大衣里掏出美国的“骆驼”牌香烟并嚼起牛肉干、掏出派克钢笔。他深知自己系中共宣布的43名重罪犯之一,被查出后,必死无疑,与其被处死,不如先自杀,为党国尽忠。他乘警卫人员离开之际,拣起一块石头往脑袋上乱打,顿时血流满面,晕了过去。幸好看守人员及时发现,把他送到卫生处抢救。
  为了防止他自杀,一段时间里不得不给他这类战犯带上沉重的脚镣和手铐。
国民党华中《剿总》副司令、第十四兵团“鹰犬”中将司令、黄埔一期生宋希濂在蒋介石逃往台湾前所谓“断后”,结果兵败大渡河畔,被解放军四面包围,走投无路。他拔出手枪准备自杀。警卫排长一把夺下手枪,才自杀未果。
  似乎是事先统一口径,宋希濂也说自己是一个军需官,叫周伯瑞。
 & 当他被指认出是宋希濂后,他认为绝无生还的希望,时刻准备着死。被带到乐山县城时,解放军的随军记者要给他照相,他极为反感,决心捣乱:当记者对好镜头,准备按动快门时,他突然转身扭过头去,不让对方照。如此反复四五次,气得记者没办法。直到黄埔一期老同学兼好友陈赓前去请他吃了顿饭,他才知道我军不会杀他。
廖耀湘,这个指挥过国民党军队五大主力中两支的第九兵团司令官,本作了攻占营口掌握战场主动权的计划并认为是老蒋的单独出辽西等错误导致他辽西兵败。廖化装成农民,想逃出去,眼看跑不出去也想自杀,可连手枪也没了,准备天黑后在一棵树下吊死。跟随的第二十二师副师长周璞苦苦相劝,廖才打消了这个念头。廖被俘后心有不甘,要求与林彪重新打一仗。
 & 洛阳城里,邱行湘举起过手枪自杀……
襄阳城中,搞特务工作的康泽也曾将手枪对准了脑袋……
丧师失地的军官,自知难逃老蒋的“革命连作法”,又自知是共军的要犯,所以想自杀,但他们多是被忠实的部下们拼命阻拦未能死成。
国军陆军副总司令、第一兵团司令、东北《剿总》副总司令、锦州指挥部主任范汉杰曾和卫立煌一起,与督战的顾祝同及老蒋据理力争多次:不能单独出辽西而应等锦州卫立煌、葫芦岛杜聿明两处军队会和,东西并进出营口,卫立煌甚至气得要画押说单独出辽西必定全军覆没,卫并非如说“故意按兵不动”。无奈老蒋不听熟悉东北共军的直接指挥将领卫、范、杜、廖的反对意见,并强迫范、廖出辽西“和东北共军决战”。被俘后,范与第九兵团司令廖耀湘、第六兵团司令卢浚泉三个司令官关在佳木斯,戴重镣手铐,不准交谈,大小便要先报告,白、昼只能坐着看书不许睡觉,说是林彪的命令。1959年周恩来提名特赦范汉杰,但因原十九路军首领称范曾“出卖”闽变而耽搁下来。一年后日,范被安排在第二批特赦,他和原第五军副军长李以劻前往时任国防委员会副主席蔡廷锴及任纺织工业部部长的蒋光鼐这两位十九路军首领家中“负荆请罪”,才算获得宽恕,此是后话不提。
范汉杰&&&&&&&&&&&&&&&杜聿明&&&&&&&&&&&&&&廖耀湘&&&&&&&&&&&&
宋希濂&&&&&&&&&&&
&郑洞国&&&&&&&&&&&&&&&
曾扩情&&&&&&&&&&&&&&&&&孙元良&&&&&&&&&&&&侯镜如&&&&&&
&&&&&&&&&&&&&&&&&&&&&&&&&&&&&&&&&&&&&个个军人风度&
按周恩来的具体部署,管理人员向集中到功德林战犯管理所的200多名国民党高级将领宣布,可以与家属自由通信,可以接待来访亲友。除了每天到秦城农场从事体力劳动包括施肥种菜、清理猪圈、挖坑植树、插枝嫁接、缝纫服装外,管理所组织他们成立学习班,开展讨论,一步步地清理思想;组织他们到东北各大工业城市以及天津、武汉等地参观,让他们亲眼感受一下社会主义建议的伟大成就。一些身体好的还被安排到北京远郊区人民公社参加劳动。很多人从开始抵触,到主动揭发自己和别人,积极参加劳动抢干重活。特别是曾带领机械化部队的动手能力极强的杜聿明,不顾多病的身体,会节省面料裁减和缝纫冬装夏装,沈醉缝纫的20条短裤不合格,他坚持让沈醉返工。他还购买了嫁接的书,能快速插接葡萄枝和嫁接果树花木,例如他能给一种梨树嫁接出长出4种不同梨的大树,还主动修理战犯所的喷雾器等电器机器,会做木工活,特别是到了人民公社他主动要求修理卡车,躺在卡车下面一休就是半天。他还废物利用碎布,做了100把墩布。他学习《论人民民主专政》和《人民公敌蒋介石》后,写了上万字的学习心得,还要求给蒋介石寄去,这些都受到了表扬。
&&&与此同时,周恩来还委托原国民党起义将领及爱国民主人士张治中、程潜、邵力子、章士钊、傅作义、蒋光鼐、张难先、郑洞国、侯镜如等先后到功德林看望,施加影响,加快他们改造的步伐。
张治中、邵力子这两位周恩来黄埔时的同事,一起前去看望他们昔日的学生。几位黄埔一期生杜聿明、宋希濂、范汉杰、刘嘉树、韩浚、周振强等人,知道了两位老师要来。
当周恩来作为中国代表团团长,准备出席万隆会议时,功德林的黄埔生们听说因台湾特务机关事前的阴谋破坏,飞往万隆的克什米尔公主号飞机爆炸,机上人员全部遇难。功德林的黄埔生以为周老师也在机上,就连陈长捷、梁培璜这两位非黄埔生,发言时也很难过。后来,真相大白,周恩来没有乘坐这架专机,台湾特务的阴谋没有得逞,有些年近半百(有的已过半百)的战犯又像孩子一样破涕为笑,尤其是宋希濂。
  来到功德林的张治中见了这些学生和部属,一时颇为动情:“诸位都是黄埔军校第一期的同学,和我风雨同舟,相处多年。公谊私情,都很深厚,我是很怀念诸位的。”
  他这么一说,几位久居囹圄的学生流下了眼泪。
  张治中转达了中共对国民党战犯的宽大改造政策:“毛主席和周总理都交代了处理诸位的政策,对你们一律宽大,进行教育改造,而且是认真耐心地教育改造。给你们明辨是非、认识真理、重新做人的机会,能够继续为国家和民族做出贡献。你们所犯的过错和罪恶,绝大部分是受旧社会历史条件的影响造成的,对历史影响造成的罪恶只要认识到了,而且彻底悔改,便既往不咎,一律宽大处理。”
  张治中继续说:“听说诸位在学习上,很多都能实事求是,认真检查批判过去的罪恶,向党和人民认罪,决心和过去划清界限,这种态度是很可贵的。可以断言,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华民族,包括你们在内,有着光明的前途。”
  张治中自然说到以往黄埔的历史:“我们年轻时是拥护和响应孙中山先生民主革命的号召,而投身黄埔军校的。曾在正确的革命道路上作过奋斗,特别是担负了抗日战争的重任,但不幸后来走上了歧途。今天新中国在共产党领导下,首先取得了抗美援朝的伟大胜利,国际地位空前提高,中国人民真正站起来了。国内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蓬勃发展,人民安居乐业,生活显著提高,各业各界发达兴旺。孙中山先生所未能达到的弘誓大愿,在共产党领导下俱已实现,有的甚且过之。作为一个中国人,从全局和长远观点着想,我们获得的是光荣伟大的新中国,试问还有别的什么可以比这更宝贵呢?”
  战犯们不由得啧啧交谈起来。原先顽固不化的杜聿明发言说:“我对于抗美援朝中,中国人民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的豪情壮志,感到无比兴奋和敬佩。中国人民在共产党领导下,确实站立起来了。我被俘后,原来身上的多种疾病复发(结核、胃溃疡、脊椎炎等)危在旦夕,是共产党费大力抢救,真不啻活死人而肉白骨。这种革命的人道主义精神,我深铭肺腑。”
 “这事我听说了。你得的结核病,需要特效链霉素,我国还不能生产,美英对我国封锁、禁运,它们的药质量好,可运不进来;只能用苏联生产的,可性能又不好,政府派人用黄金到香港和澳门去购买的。”张治中说的这些情况,杜聿明还是头一次听说。
  杜聿明说:“共产党真乃我再生父母!我一定好好改造思想,争取新生,争取立功赎罪。”
杜聿明一带头,会场里气氛顿时活跃起来,战犯们争着说自己最深的感受。张治中很高兴他的学生们能有这样大的进步。他请一旁的邵力子先生讲话。邵力子虽然已经76岁高龄,身板却很硬朗,记忆力也很好。在场的许多人他能喊出姓名,说起黄埔的旧事,他也是一清二楚。他向学生们简要介绍了国共最后一次和谈的情况:“当年文白(治中)先生和我们几个人来北京参加两党和谈,共产党从国家民族利益出发,作了很多让步,国民党完全可以接受。无奈当局无和平诚意,坚持顽固立场,致使战火又燃,给人民带来了巨大损失,国家元气更伤。傅作义将军、程颂云(程潜)将军毅然响应共产党的号召,或接受和平改编,或领导起义,是十分明智和顺乎民心的行动。我们黄埔一期同学中,郑洞国同学在长春和平投降,陈明仁同学在长沙和平起义,是识时务的俊杰,应该成为我们黄埔同学的榜样。”
邵力子说:“文白先生刚才向你们传达了毛主席和周总理的指示,只要你们真心诚意地悔改,一定会得到人民的谅解。”
  张治中也补充说:“周总理要我转告大家:今后谁愿意留在大陆为祖国建设服务,一律妥善安排,愿意去台湾或海外者,政府也给予方便,保证来去自由。”
  两位老师走了,却给功德林留下了希望。
  这一系列的工作和措施,推动了战犯们的思想转变。从1959年6月至10月,他们先后三次给中共中央写“感恩信”,除表示服罪外,还表示愿在统一台湾的过程中贡献自己的力量。
  1959年国庆节前夕,毛泽东主席向全国人大常委会建议:在庆祝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周年的时候,特赦一批确实已经改恶从善的战争罪犯、反革命罪犯和普通刑事罪犯。几天以后,全国人大常委会做出了特赦的决定,国家主席刘少奇据此发布了特赦令。
消息传来,正在秦城农场劳动的战争罪犯们个个争先看报纸,有的把毛泽东的建议和特赦令工工整整地抄在笔记本上。大多数人都不相信自己会被第一批释放。
12月4日10时整,特赦大会开始,有的战犯甚至不敢抬起眼睛。杨伯涛的儿子就坐在台下,杨本人竟然没有看见……。
由最高人民法院致词,宣布特赦的10名战犯名单,按序列唱名,他们是杜聿明、王耀武、曾扩情、郑庭笈、宋希濂、杨伯涛、陈长捷、邱行湘、周振强、卢浚泉。“法官”一一授予特赦通知书。第一个叫杜聿明时,他毫无准备,机械地应了一声“有”,立即站了起来。管理员叫他出列,到前面一列长凳前,面向主席台肃立。法官念完特赦通知书全文,杜聿明低头向法官鞠躬,双手接过通知书,又深深地鞠躬,转身退到长凳上就座。这时,他低头饮泣起来。摄影记者纷纷将这感人的场面摄入镜头。当10名特赦战犯都宣布完,轮到杜聿明讲话时,他走上讲台,顿时声泪俱下地说:“党和毛主席对我这样一个罪大恶极的头等战犯,给予特赦,我无限感激。誓在有生之年,继续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使自己成为新人,无论遭受狂风暴雨的阻碍,生死以之,决不返顾!”
  从国事到家事
  第一批特赦释放的战犯共33名,在功德林战犯管理所的是10名。这10人中,除陈长捷、卢浚泉两人外,都是黄埔军校的毕业生。对此,周恩来专门做了安排:这10人加上从抚顺战犯管理所释放的溥仪,组成一个小组,集中住到北京崇文门内旅馆,由总理办公室的同志安排他们的学习和工作。周恩来,这位当年的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希望这一批人能影响所有的黄埔同学,包括在台湾的黄埔系。
  刚刚走出功德林的共和国的新公民们,住进旅馆,各自一个单间,由长期集体生活突然变为单独生活,一举一动需要自己考虑,总是惶惶无主,举棋不定。他们思想上顾虑重重,虽是特赦了,但到底有多大的自由呢?哪些地方可去,哪些地方不能去?再者,对人民毕竟有过罪恶,共产党特赦了,人民群众是否同意?他们对外部世界已经陌生,一连几天,仍然足不出户地猫在屋里。还是他们之中的长者曾扩情有主意,他以学生的身份给周恩来写信,请求“赐教”今后的路该怎样走?
  周恩来接到信后,立即安排会见。
  日,北京市民政局殷秘书通知特赦的10人,明天下午有首长接见,不要外出,在旅馆等候汽车来接。翌日下午1时许,驶来一辆大轿车,把10人都接上了车。“这是到什么地方去?是哪位首长接见呢?”大家都猜不着,又不好意思问。车经过北海大桥后,向左转弯,有人认出这是到中南海的路。果然,大轿车一直驶进了中南海北大门。杜聿明等下车后,被领进一间大会客室,室内沙发排成一个圆形。这时,一位干部宣布:
  “今天是周总理接见你们。”
  大家不约而同地愣了一下,随即咧开嘴笑了。在座的黄埔一期学生杜聿明、曾扩情、宋希濂、周振强,和第三期学生王耀武当年都亲聆过周恩来的教诲。想不到,今天周总理却在日理万机的繁忙中,抽出时间专门来和大家见面。
  中央统战部徐冰部长指着一个人,给大家介绍说:“这是清朝末代皇帝溥仪,他是在抚顺管理所第一批特赦的。”溥仪身穿一套蓝棉制服,戴一副深度眼镜。他听完徐冰部长的介绍后,转身向大家点头致意,然后就座。
  就在这时,周恩来总理出现在门口。陈毅、习仲勋两位副总理同张治中、傅作义、邵力子、章士钊等几位先生,随着总理一齐步入会客室。大家起立,热烈鼓掌。周恩来挥手示意请大家坐下,仍然是当年的那副炯炯眼神,只是面颊丰满了许多。他微笑着和大家一一握手。
  他走到曾扩情面前,叫了一声“曾扩情”时,这位在黄埔时期曾经追求进步的汉子,原以为几十年过去了,周恩来不会记得他,可周恩来一下就认出了他,并说道:“我在黄埔的时候还不到30岁,有很多学生年龄比我大,我当时感到有很大压力。”
&& 曾扩情说:“我那时已三十开外,学生比老师还大几岁呢。”所以当时在黄埔军校,同学们都爱喊他“扩大哥”。
周恩来又转脸和溥仪谈起来,这是他与溥仪的第一次见面。他看着溥仪的穿着,说起旗人的一般习俗和服装来:“我和人接触,一看到这些特征,就知道他是一位旗人。”
活跃的陈毅开起玩笑,对溥仪说:“我早年在北京读书的时候,还是你的臣民哩。你出来时,我们还要看看你这个皇帝呢!”
  他这一说,会客室里顿时活跃起来。
曾扩情口中讷讷,却被耿直的杜聿明抢先:“学生对不起老师,没有跟着老师干革命,走到反革命道路上去了。真是有负老师的教导,对不起老师!”
  周恩来忙说:“不能怪你们学生,要怪老师没有教好。”
当听到杨伯涛介绍说,他的妻子没有追随胡琏的第十八军逃往台湾,而是回到芷江,在县被服厂当三级缝纫工,自食其力抚养子女上学时,周恩来点头赞许。
周恩来又走到郑庭笈面前。郑庭笈是黄埔五期生。前国民党第四十九军中将军长,和廖耀湘同在辽西战役中被俘。张治中在一旁介绍说:“他是郑介民的堂弟。”
周恩来说:“我知道。”在北平军调处时,周恩来与郑介民打过交道。他问起郑庭笈的家庭情况,因为他已经听说一些:郑庭笈的妻子冯莉娟在郑被俘后,原准备去台湾。临行前,她听说郑在哈尔滨发表的一篇广播讲话后,决定留下来。1954年,她回到北京。但作为战犯的妻子她难以得到工作,于是他提出和郑离婚。郑庭笈的回答证实了这一点。周恩来转身对张治中说:“那你们应该动员他们复婚嘛!”
在当时的情景下,郑庭笈以为周恩来不过是顺嘴说说而已,一个总理哪会留心这点小事?可是当他再次遇见周恩来时,周问的第一句话就是:“你复婚了吗?”郑庭笈激动得一时语塞。几十年之后,郑庭笈每当忆及此事,总是掩饰不住感激:“我至今还无法判断,周总理这样待我,究竟是由于他有超人的记忆力,还是有超人的情感!”郑庭笈后来任全国政协文史专员,周恩来关照有关部门,将他妻子调到他身边当打字员,促成了这对夫妻的再度结合。所以,郑庭笈总对人说:“如果没有周总理,我们夫妻不会破镜重圆。可以说,周恩来就是我们的红娘。”
&&&&&&&&&&&&&
&&&&&&&&&&&&&&&&&&&&&&
郑庭笈夫妇当年
这样漫谈了一阵以后,周恩来作了较长时间的谈话。他说:“我们党和政府,是说话算数的,是有原则的。我们是根据民族利益、人民利益来释放你们的。”接着,他分别就立场、观点、工作和生活、前途等四个问题作了讲解。周恩来最后说,你们也不要把现在的一切都看得那么好,北京的巷子里还有很多矮小房屋。全中国实现现代化,还需要几十年。精神面貌也不一致,有的人进步比较慢。我希望你们:第一,要相信党和国家。党和国家对你们是信任的,你们要用自己的力量,为国家为民族多做贡献。第二,倘有不如意的事,可以写信,可以与中央统战部联系,有话就要说,不要积少成多,结成疙瘩。
邱行湘是大家公推的记录员,他一边听,笔一边飞快地在本子上记着,生怕漏掉一个字。这份记录日后成了重要的历史文献。
周恩来看了看表,时间已经很久,该吃晚餐了,就问工作人员:“预备晚餐了吗?”
工作人员说:“没有预备。”
周恩来歉意地说:“以后再说吧。”
 & 杜聿明等向周恩来和各位师长告别,离开了中南海。
这之后,统战部遵照个人意愿,让他们或回家乡或留在北京生活,过了出狱后的第一个冬天。也有的战犯特赦后待遇不好,在农村家乡喂猪了此残生。
转眼到了第二年的10月。那时张治中在颐和园介寿堂休养,周恩来托人以黄埔军校教育长身份,发个通知,邀请在京的黄埔同学到颐和园,并嘱有家属的也要偕同参加。为此,周恩来亲自给黄埔一期的陈赓大将挂电话,嘱他一定偕夫人同往。19日上午,黄埔同学都兴高采烈地来到了颐和园。来的人真不少:有张治中及夫人洪希厚,邵力子和夫人傅学文,屈武,陈赓及夫人傅涯,郑洞国及夫人顾贤娟,侯镜如与夫人李松芸,黄雍、李奇中、覃异之、张治中的女儿张素我及女婿周嘉彬,唐生明及夫人(曾经的著名电影演员、文革中被江青害死的徐来),以及杜聿明、宋希濂、周振强、王耀武、郑庭笈、杨伯涛等。统战部副部长平杰三、童小鹏两位也莅临主持。
周恩来和邓颖超按时到达,大家起立欢迎。周恩来满面春风,招呼大家就座。他对杜聿明等6人到红星公社插队的情况,仔细地询问,然后对大家说:“这次集会是黄埔师生联欢。这次文白先生在颐和园休养,趁这个机会请文白先生邀约大家来这里见面。大家工作得很好,我很早就想和你们谈谈的。”
  邓颖超也站起来说:“我和黄埔没有关系,但我对黄埔同学也是很关心的,今天也高兴和你们见见面。”
周恩来转而对杜聿明等6人说:“你们是第一批特赦的,要做好改造的标兵。你们是特赦了,但是过去的历史罪恶,还是客观存在不能改变的,不能因为特赦就一笔抹掉了;而人的思想行为是可改变的。赦人不赦罪。大家要引以为戒,继续改造自己。”
  杜聿明等点头称是。
陈赓天性幽默,敢在蒋校长让他列队演示时,背对着蒋挤眉弄眼逗笑了对面的队友(俺忘了名字),导致历来严肃的蒋痛骂队友,因为看不见是陈作梗。会餐时,他见大家都不动筷子,就风趣地动员说:“来,我们拿出黄埔的精神,把桌上的菜一扫而光!”
大家这才乐呵呵地动起筷子。宋希濂和陈赓都是湖南湘乡人,他跟着陈赓报考黄埔军校后成为好友,并由陈赓介绍加入过共产党,可自1925年走上了两条不同的道路。宋希濂说,真没想到,他又给我领了条路,而且没有一点胜利者自居的神气和训话式的满嘴教条。杜聿明握着陈赓的手说:“黄埔时我们两人同队,思想进步,颇得你的帮助。后来一失足成千古恨,成为历史的罪人。感谢党和毛主席,我今天又和你团聚了。”
在周恩来的安排下,心脏病已经很重的陈赓多次请宋希濂、杜聿明、郑洞国等同学吃饭谈心。“他们那种感情有点像李云龙和楚云飞的那种惺惺相惜,很微妙。”陈赓的儿子陈知建后来说,“父亲与黄埔的感情,一生也没断过,父亲既讲党性原则,又讲义气。这样的人大家都喜欢。”
  会餐完毕,少憩片刻,周恩来兴致勃勃地问国务院的工作人员:“大家聚会不易,要留个纪念,在哪里拍几张照好?”
  工作人员引导总理和众人到昆明湖北岸的牌楼前,以巍峨的万寿山为背景,拍了几张集体照。周恩来又对杜聿明等6人说:“我单独和你们照个相吧。”他叫工作人员选择镜头位置,要6人站在他左右,拍完照片,他让大家自由在园里活动,他和张治中、邵力子几位老人回到介寿堂休息、谈话。邓颖超则游兴未已,看到杜聿明在给别人照相,走过去说:“我的技术不好,我给你们照几张吧。”于是她接过相机,让杜聿明也站进队去,选择曲栏拱桥几处风景,照了好几张。
  直到下午,大家才不舍地离开了颐和园。
  经过一段时间的劳动改造,1961年旧历春节,徐冰部长宣布了任命书。任命溥仪、杜聿明、宋希濂、王耀武、周振强、郑庭笈、杨伯涛7人,为全国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专员,正式参加国家机构的工作。这个机构是周恩来创议设立的。他在1959年一次邀集60岁以上老年人士座谈时,建议老人们为教育后代,“把亲身经历记录下来,传之后代”,因而建立了这个机构。他们每月工资100元,困难时期四口之家能够维持,专员有分配的公房,并和高干享受同等保健。
  日,周恩来在人民大会堂福建厅,召见溥仪、杜聿明等全体文史专员和妻子们,并邀请鲁迅夫人许广平、傅作义和夫人、张治中和夫人参加,还有长春起义将领曾泽生,起义将领侯镜如、黄雍等。
 陈毅副总理首先致词:“听说大家在政协工作的热情很高,认真负责,表现很好;加之多数人都安了家,扎了根,有所依托,这都是很好的。看来各位都是60岁左右的人了,党和国家对各位很关心,决定让各位在新中国过一个幸福的晚年。总理很惦念各位,特邀请各位来这里见面谈谈。总理为此打电话通知我,要我来参加。我是政协副主席,对各位也负有责任,很愿意和各位见见面。我现在要问各位一句话,台湾放出一些流言蜚语,说各位还没有得到真正的自由。你们是不是真正自由了呢?不要有顾虑,可以坦率地告诉总理和我。凡是各位感到不自由之处,我们一定采取切实措施,保证各位有充分的自由。”
  专员们一听是为这事,纷纷发言:“我们的生活行动都很自由,一切统由自己安排,没有任何人干预,请两位总理放心。”
  周恩来接着说:“陈副总理提出的‘自由’这两个字,有它一定的概念,需要对它有正确的理解。对于一个人是否自由与不自由问题,是由每个人的世界观来决定和支配的。只有把自己的思想和行动,适应客观规律并加以利用时,人,才能成为自由的人。否则,就会不适应客观形势,感到一举手,一投足,处处都有矛盾,那怎么能有自由呢?对于这个问题,陈毅同志提了出来,提得很及时。我希望大家可以多多考虑。”周恩来最后说:“以后还有很多人要被特赦出来,希望你们好好学习,成为他们的标兵。党和政府正在考虑,在适当的时候,安排你们中间一些人,参加政治活动。”
陈毅继续说:“现在为了各位更好地了解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模和新社会面貌,到明年春暖花开,总理安排各位携带家眷到祖国各地,参观一些建设项目,游览名胜古迹。我前不久,陪伴各国驻华使节,到安徽黄山游览。黄山真是一个奇峰异壑、苍松翠柏、风景优美的好地方。外宾们都赞不绝口,认为在欧洲没有这样好的地方。你们去时不可错过这个机会,一定要去看看。”会见完毕,周恩来再次邀全体摄影留念,并一同进餐。祖国很多地方,专员和家属们后来都去了。
&& 这些人里,宋希濂说1949是他的灾年:其父49年过世;拒绝老蒋安排而只把儿女送往台湾的多才多艺的金陵校花钢琴家妻子冷兰琴,非要随军照顾丈夫。1949年解放军渡江,宋希濂率部从武汉向西败退,至宜昌妻子脑溢血身亡,在朔风苦雨中,宋悲痛地把爱妻掩埋在长江边。特赦前战犯们集体过春节,特赦后看到别的专员们阖家团聚,宋说更加怀念亡妻,并在自传中说常给他弹奏肖邦、贝多芬、莫扎特的冷兰琴“仪态万方,磊落大方,不同凡俗,其言其行,对我的帮助和启发颇大,结婚十六年,情感浓厚。”后由黄浦一期同学十七兵团司令、起义的侯镜如夫妇给仍然帅气的宋介绍了辛亥老人易堂令的女儿两次离婚的易吟先为新老伴。这个热情开朗风韵犹存的老伴在生活上无微不至极会关照寡言少语只爱看书报和下得一手超好象棋的宋(会打仗的多下棋好)。易吟先即是俺文“卫立煌在辽沈战役中的作用”说的宋希濂的漂亮继女易欣的母亲,易欣1979年出国前来我家借走俺拍摄的最好的黑白摄影作品说是报考美国摄影系之后奉还,但再也没了下文。宋夫妇于1980年到美国定居,宋1993年去世。他在美国一直参与统战工作,还在纽约成立了黄埔同学会,并当选为纽约台海统一会长,一直到垂垂晚年,都在为两岸的统一努力工作而不惜遭到台湾当局对他的痛骂。人家“断后”兵败、家破人亡、为党国尽了忠,老蒋才逃到台湾,还骂人什么?
&&&&&&&&&&&&&&&&&&
左一宋希濂,中易吟先,婚后和特赦战犯。宋因亡妻再娶,其他国军高官与结发妻子不离不弃感情甚笃。&&&&&&&&&&&&&&&&&&&&&&&&&&
  杜聿明的特殊感受
  在周恩来第三次会见特赦战犯时,他专门握住一位叫曹秀清的女士的手,亲切地对她说:“欢迎你回国定居。”
  曹秀清是杜聿明的夫人,陕西米脂同乡,比杜大两岁,聪明秀丽,教育良好,早年和父亲走南闯北很有见识并在榆林入过共产党后被清除,婚后夫唱妇随感情甚笃。不同于北京东四前场胡同5号同院的唐生明、宋希濂、郑庭笈和其他文史专员的衣着朴素蓝/灰两色的夫人们,归国的身材高挑的曹秀清总是穿得比较鲜亮,她一早起来照例摸完自家鸡窝里的鸡蛋,在杜聿明每天打太极拳的时候,戴上墨镜、叼着香烟去买菜(教易欣画画的杜恒希画家几次看到)。她是如何与杜聿明团圆的呢?
引言说了,也就是见过世面的妇女敢大闹总统府。1949年1月,国军在淮海战役几乎全军覆没,传到南京的消息是杜聿明“生死不明”,这可急坏了曹秀清。杜不但有一个老母亲,还有6个子女。当国民党大员们如惊弓之鸟纷纷迁逃台湾时,曹秀清也动了念头:光亭(杜字)多年为蒋介石卖命,才遭此厄运,我在大陆无依无靠,跟着到台湾总可以得到一些照顾。就把全家搬到了台湾。那知到台湾后,被俘将领家属的生活来源和子女教育根本无人问津,全靠曹秀清一人奔波。找杜的老同学、老同事帮忙说情,才勉强将子女安置进学校读书。后来,台湾政府派人来调查子女的情况,还造谣说:“杜聿明被共产党杀害了,要给立烈士牌位。”这才给子女补助了学费。
为了打听杜聿明的确切消息,曹秀清就想方设法离开台湾,先到美国找大女儿杜致礼。这时女婿杨振宁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在国际上很有声望,她认为台湾当局不会阻止她去美国。她还专门请了保人萧毅肃。1958年9月间,曹秀清突然接到通知,蒋介石和宋美龄要接见她。曹秀清离开大陆到台湾已经10年了,蒋介石从未过问,为什么要到美国去的时候,蒋却要见她呢?当局派来一辆汽车,将曹秀清接到蒋介石官邸。刚进会客厅,蒋介石夫妇随即跨入。握手寒暄之后,蒋介石先问起曹秀清和子女的情况,接着又详细问起杨振宁的情况。蒋说:“杨振宁和李政道获得诺贝尔物理奖,为国争光。李政道的母亲在台湾,杨振宁的父母都在上海。你这次到美国去,凭着岳母的关系,要争取杨博士为党国效劳。”
曹秀清是聪明人,到美国主要是去找到杜聿明,但嘴上却说:“杨振宁没有到过台湾,台湾的情况他一点也不了解。我见到他后,一定向他好好介绍台湾的情况。台湾是个宝岛,物产丰富,环境优美,要他回来看看,为建设宝岛贡献力量。”
  蒋介石一听,满心欢喜:“很好。”(岂不知被曹骗了)蒋介石离开会客厅后,宋美龄请曹秀清吸烟,并亲自为她点火,非常热情。
  曹秀清到美国后一年多,才知道杜聿明被特赦的消息,不由得喜出望外,而且不久就接到他的来信。杜聿明在信上说,他在北京的居住条件很好(博主见过但没进去过:三小间两居室共四十多平米的西厢房,家具十分简单),有小客厅、卧室、厨房、卫生间、暖气设备,要曹回北京定居,共度晚年。尽管信上丈夫的居住条件比女儿女婿纽约长岛家的带有游泳池和网球场的豪宅真是天壤之别,曹秀清仍然心急如焚,积极准备回国手续,争取早日团聚。此时,担保人萧毅肃从台湾频频来信,催她返回台湾,说如不回去,他就不好交代。曹秀清写信告诉他:我到美国是蒋介石亲自批准的,请萧到国防部去查档案。这以后果然没有信催了。
  可是,在台湾和美国都传播着许多骇人听闻的消息特别是三年自然灾害,咒骂和诬蔑新中国。有些人受其蒙蔽,出来劝她:“你对大陆的情况又不了解,别操之过急,否则会悔之晚矣。”曹秀清主意已定:光亭能在北京生活,我为什么不能呢?女儿和女婿也都大力支持。杨振宁的父母每年暑假都从上海到日内瓦看望儿子和儿媳,把大陆和杜聿明的情况说得很详细,曹秀清不能不信,更加坚定了回大陆的决心。
  1960年,曹秀清又得到两个更高兴的消息:杜聿明出现在周恩来、陈毅会见英国蒙哥马利元帅和柬埔寨西哈努克亲王的场合。
  这是周恩来的特殊安排。那年4月,杜聿明接到要他去参加接待外宾的通知。除了特赦时管理所发给每人的一套布棉服以外,困难时期他没有添置新的衣服。时当春末夏初之际,没有合适的服装,怎么好去见外宾呢?弄不好给国家丢脸呢。好在杨伯涛有几套旧中山服,是他爱人1950年从芷江来北京看杨时带来的。杜挑了一套浅色的穿上,虽然短点,但也看得过去。到了人民大会堂宴会厅,他才知道是周恩来和陈毅宴请来访的英国陆军元帅蒙哥马利。周恩来之所以请杜聿明作陪,是因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蒙哥马利是非洲战区地中海战场的指挥官,杜聿明是中国战区中缅战场的指挥官,彼此知名,互相倾慕。
蒙哥马利幽默地问杜:“你的百万大军怎么都没了?”
杜聿明指着陈毅,也幽默地回答:“都送给他了。”陈毅却较真地说:“你没有这么大方,是我们一口一口地吃掉的。”
杜聿明当面不驳后来却说:“陈毅的话只对了一半,国军自己出卖掉了自己另一半。”蒙哥马利对这次与杜聿明会见感到满意,他从和杜的交谈中了解了中国共产党对被俘国民党将领的政策,表示赞赏。这个信息很快通过新闻媒介传到大洋彼岸。不知老蒋看到杜和周总理、陈毅副总理合影照片作何感想?连我军的高级将领未必都能有这种机会呢。后来,周恩来设宴招待西哈努克亲王时,又邀请杜聿明作陪。开宴前,总理向亲王一一介绍参加宴会的人员,轮到杜时,周恩来介绍说:“这是杜聿明将军。”
很久没人称呼杜“将军”了。
  1963年,经过各方的努力,5月20日这一天,杜致礼夫妇送曹秀清到纽约上了飞机,直飞日内瓦。在日内瓦下了飞机,即有我使馆人员前来接站。在他乡遇到本国人,虽然不曾相识,也和亲人一样亲热。在他们的热情帮助下,曹秀清于6月3日顺利到达了北京机场。得到消息的杜聿明,掩饰不住喜悦,一清早即换上干净衣服由家里动身到机场守候。几小时后,杜聿明、曹秀清夫妇相见,惊喜万分。当他们手挽手喜笑颜开地回到东四前场胡同5号,住同院的唐生明(起义将领)、宋希濂、郑庭笈等旧交们都过来围着他俩齐声道贺。杜氏夫妇忙不迭地回答:“是啊,分手15年了,真没想到还有今天!”文史专员们凑份子在前门全聚德烤鸭店设宴为杜夫妻团聚庆贺,在座诸人频频举杯。
顺便说说四个打了至少25年仗的抗日名将老人住同院(文尾照片)。起义将领唐生明住在主院的正房,待遇最优;杜聿明住西厢房三间,宋希濂住东厢房三间,郑庭笈住前院的三间南房。四人开会学习、撰写史料,成了后半生的主要事情。四人在同一单位上班,由同一单位发工资,成为朝夕相处的邻居,回到家里看报、种花、养鸡。开始,郑庭笈家新装了一个可升降的落地台灯,宋希濂的新老伴易吟先都羡慕不已。待杨振宁执意送给老丈人200立升冰箱、28寸大彩电、空调、自动缝纫机、照相机和变压器后,各家才敢让海外的子女带回美国彩电--70年代有美国大彩电可是不得了。喜欢机械的杜聿明下了班可就有事干了,他也常和老伴打桥牌。
&&&长春起义的郑洞国曾声泪俱下地对部下说:“没想到我征战半生,落得如此下场!”并发誓永不言兵。郑常带着爱女来串门,她特别爱找宋的继女易欣玩。可是郑的这个在印刷厂准备投考77届大学的漂亮女儿,被爱她爱得发疯的同厂团支书/复员军人出于想独霸不想让她有其他机会,而趁她下班在厂里洗淋浴时持刀将她杀死,使郑洞国这位白发人经历了送黑发人的剧痛。
1964年11月,全国政协根据周恩来的提议,特邀杜聿明、溥仪、宋希濂、范汉杰、王耀武、廖耀湘6人为政协委员。这表明,他们不仅获得了人身自由,而且取得了一定的政治地位。
&&&&&&&&&&&&&&&&&
文革中许多战犯家庭遭到了不少冲击,王陵基(原四川省主席,战犯中唯一的国军上将)、陈长捷、廖耀湘等人死在文革批斗中;康泽、沈醉、董益三等都二进秦城关押了5-8年不等。
 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为了打破中美长期对立的局面,不惜移樽就教,正式到我国访问修好,与周总理进行了多次会谈,并在上海发表联合公报。美国终于向全世界承认,只有一个中国政府,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继之,日本内阁大臣田中角荣也来我国访问,两国政府发表联合声明,并建立外交关系。
周恩来总理两次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盛大国宴,都邀请了杜聿明参加。就在中美恢复邦交前后,杜聿明的女婿、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杨振宁冲破重重阻力,先后两次回祖国探亲讲学。
  杜聿明说没有想到自己的女儿致礼还活着,兵荒马乱的年月他们父女俩失散了;他更没有想到女儿后来嫁给了杨振宁博士。当他还在功德林接受改造,第一次听说女婿获得诺贝尔大奖时,说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现在,大女儿致礼和女婿杨振宁要一起回国来了,老两口第一次接到他们要回来的电报,说乐得睡不着觉。
&& 杨振宁博士一踏上祖国大地,周总理就抽出时间,两次接见和设宴款待杨博士夫妇,每次都交谈至深夜。毛主席接见杨振宁和杜致礼的照片,杜聿明一直挂在客厅。
  虽然周恩来已不年轻,而且疾病困扰着他,可他在众人面前永远是精神抖擞,乐呵呵的。他听到杨振宁称曹秀清为妈妈,而称杜聿明为“杜先生”时,立即纠正:“应称岳父大人!”
最后,周恩来又说:“海峡两岸人为的分裂,国家不团结、不统一,于国、于民都没有好处。”
  “希望你们听从周总理教诲,”杜聿明说,“回美国之后多做些工作,争取祖国早日统一。你们的根在中国。通过几十年经历的比较,我发现并认准了这点。”
杜致礼说:“您老放心,我们一定会尽我们的力量。” 杨振宁博士点头同意。
  1973年暑假,杨振宁和杜致礼第三次回国探亲、讲学。夫妻俩上午到达北京,中午就到杜聿明家进午餐。政协机关怕曹秀清忙不过来,派人协助购买物品,并派厨师代做饭菜。不久,周恩来又在人民大会堂安徽厅宴请杨振宁夫妇及杜聿明夫妇。杜聿明后来回忆说:“这次宴会气氛非常亲切,周总理对待我们,像一家人般欢聚一堂。”
席间,杜致礼还和周总理开了个玩笑,她鼻子一哼,说:“大陆什么都好,就是重男轻女。杨振宁是安徽人,酒宴就设在安徽厅,可我是陕西人哩!”周总理听了哈哈大笑。
那天,杜聿明兴奋地喝了不少酒。他回忆说不知道周恩来已经患病不轻,但深知周恩来对战犯们花的心血。杜聿明1981年在北京协和医院去世前,我的小学同学和她的父亲前国军90军副军长邓钟梅前去探望,病重的他不断地说由于我们的罪行,两岸至今仍分裂,亲人子女不能团圆,祖国统一是他最大的希望;他还希望1980年刚从香港探亲提前回来前去探望他的沈醉能够代他写出“两岸的统一,一定要由我们这一代人来完成”的对台稿件,并且深情地对老伴说:“共产党待我不薄,我死了你不要去美国更不要去台湾,就在大陆养老,国家会派人照顾你的。”老伴果然拒绝了台湾儿女养老的邀请,最后死在香港。
(上篇完,根据史料和俺所闻编写两周修改十多次。上/下全文32000字,照片来自网络)。
&&&&蒋个不矮而杜当年何等魁梧&&&&&&&
杜专员特赦后&
&&&&&&&&机场拥抱女婿,自己成了瘦老朽
&&&&&&&&&&
&&&&&&&&&&&&&&&&&&&&&&&&&&&&&&&
这张照片杜挂在客厅里
&&&&&&&&&&&
&&&&&&&&&&候,杜,宋,郑家客厅都没沙发,曹秀清烟不离手穿花裙子,杜专员瘦了几圈
&&&&&&&&&&&&&&
&,黄埔一期的徐帅(左二)在家中会见邓文仪。侯镜如(左一)郑洞国(右一)四个黄埔一期。
&&&&&&&&&&&&
&&&&&&&&&&&&&&&&
&&&&&&&&&&&&&&&&&&&&&&&&&漂亮的杜致礼像母亲当年。被杨振宁热烈追求
&&&&&&&&&&&&&&
&&&&&&&&&&&&&&&&&
老牛吃嫩草--杨博士和前妻杜致礼(右)未婚妻翁帆(左)
&&&&&&&&&&&&&&&&&&&&&&&&&&&
不知杜专员二老如还活着,作何感想?&&&&&&&&&&&&&&&
&&&&&&&&&&&&&
四个黄埔军校毕业的北伐时期老军人唐生明、杜聿明、宋希濂、郑庭笈住东四前场胡同5号院。起义将领唐生明住在主院的正房,待遇最优;杜聿明住西厢房三间,宋希濂住东厢房三间,郑庭笈住前院的三间南房。四人开会学习、撰写史料,成了后半生的主要事情。四人在同一单位上班,由同一单位发工资,成为朝夕相处的邻居。开始,郑庭笈家新装了一个可升降的落地台灯,宋希濂的新老伴都羡慕不已。待杨振宁坚持送给老丈人冰箱、彩电、洗衣机、自动缝纫机后,各家才敢让海外的子女带回美国大彩电。可惜的是长春起义的郑洞国的爱女在印刷厂准备投考77届大学的时候,被爱她爱得发疯的同厂团支书/复转军人出于想独霸她而持刀将她杀死,使白发人经历了送黑发人的剧痛。
&&&&&&&&&&&&&&
&&&&&&&&&&&&&&
&&&&&&&&&&&&&&&&如今人死院空,2006年政协正在装修,说是出租给其他委员们。
&&&&&&&&&&&&&&&&&&&&&&&&&&&&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死鱼眼是什么样子的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