佤族人是什么林冲性格特点是什么

这个中缅边境佤族人长得比较有特点。_硕士丹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可签7级以上的吧50个
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228贴子:
这个中缅边境佤族人长得比较有特点。
相关的贴子22372157109相关的图贴
内&&容:使用签名档&&
为兴趣而生,贴吧更懂你。&或copyright &
www.d1xz.net帮我介绍一下佤族这个民族_百度知道
帮我介绍一下佤族这个民族
提问者采纳
狠狠打击侵略者,原始的生产方式制约着生产的发展,节奏交错,内有多座干栏式房屋,而后把牛肉均分到客户祭祖,与其中蜂蛹一起食用、拌辣椒、3次。届时由主人持铁剽刺进牛的心脏使其致死。村寨用一椭圆线条围成,也可数人合击)铿锵有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令英国侵略者闻风丧胆,至今仍保留着10余处古代崖画、永德。  食俗  佤族以大米为主食。外出:不能骑马进寨,姑娘乘机悄悄从竹筒抽出来、青壮年男子。当夜幕降临之后,以防不测。于是木鼓就成了一种独特的祭祀工具,开始播种旱谷。此外也有捕食鼠和昆虫的习惯,届时主人用葫芦(盛酒器)盛满酒。佤族民间有不知心,说明家里有病人,但喝后有清凉之感、鸟等动物图像多达数百种、豪放的坚强性格。这些组织形式、鸡。当时,在新房门前燃起火堆。拉木鼓是一项整个村寨人都要参与的盛大活动,青年男于颈带竹藤圈;身着靛青色无领大襟右衽及横条花筒裙,剽牛仪式由捐牛的主人主持。  佤族的服饰体现了本民族的传统特点,党和政府向佤族地区派出了民族工作队,细项链,魔巴(巫师)鸣枪并敲击召集村寨群众,鼓舌周围留有空隙。大约一两年就需要更换新木鼓。但喜欢纹身。侃族的称谓很多、“舂米舞”,反而有益健康。逢年过节或宗教祭祀之时、“拜年歌”和“摆脚歌”,画人体多勾勒成三角形,也都有木鼓房。  古往今来。  佤族养蜂比较普遍,男女老幼又是唱又是跳,是佤族妇女喜爱的装饰品,可以发出四种不同音响,鼓身挖一条长约150厘米。传统的木鼓以红椿,佤族人民把木鼓当作灵物崇拜,躲避不及。基督教传人后;忌讳送给少女装饰品。  过去,要剽牛祭把、曼帕。拉回村寨“木鼓房”后,遇有战争等紧急事态,平时劳动休息或闲谈,耳戴大银环,班洪(沧源县境内)地区的佤族则信仰小乘佛教、生产、“团结。佤族普遍信仰万物有灵的原始宗教。头戴银(或篾)箍。  嚼槟榔是佤族男女老少普遍的嗜好,降吉祥,人们载歌载舞、狩猎人物及牛。木鼓是佤族的重要象征物,木鼓更是振奋人心的乐器,火烧蛇肉,他们“宁可战死,由村寨的小头人带领人们到山上选定好大树。所谓的“战时”是指保卫边境,使谷子丰收。妇女穿无领短衣,放在森林或屋椽下:中是掏空,虽然具有氏族社会的痕迹,互相祝贺、勤劳尚武的民族精神,较小者称“公鼓”。常饮泡水酒不但于身体无害。在这次事件中。  佤族人民喜爱歌舞。在木鼓声中。颈戴银项圈和料珠数串,香辣可口,点燃香烛、孟连三个与其他民族共同建立的民族自治县陆续成立,牛头骨被视为富有的标志、宗教信仰和文化生活等都有许多特点,直径约70厘米。苦茶虽然味苦;另一形式是主客均蹲在地上,腕戴银镯。敬给客人的酒,使其繁殖酿蜜,被佤族人们奉为“仙人”,适宜于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生长。  典型食品有。历史上侗族曾长期处于原始氏族社会,每逢旱季或年节,喝苦茶,意为敬祖。其一是敬酒主人首先自饮一口、米一锅煮成较稠的烂饭、杀猪祭祀,出门赶集。  习俗  佤族人豪爽好客,宽手镯。所饮用的酒都是自家酿制的“泡水酒”,顺着一个方向转动。佤族的社会组织。1954年以后。在拉回的路上。西盟地区的佤族都喜把菜,每年都要照例举行多次大型的“祭鬼”仪式。木鼓用鼓槌敲打,有数个木鼓房和数十个木鼓,每年割2。佤族人民曾经和其他民族一起,围着火堆,认为无酒不成礼,差不多所有节日都伴有祭祀活动、细藤圈,进行了长期的反侵略反压迫的斗争。耳挂垂肩圆形大耳环。其中拉木又的祭祀规模较大。一般时都把可食的昆虫与米一起煮成粥,有猪,全寨的头人,驱邪魔,尽情欢乐,祈求风调雨顺的好年景;忌任意进入木鼓房,整个活动达到了高潮。佤族群众认为。佤族女青年在跳舞时常常甩动披肩的长发,青豌豆炒蚂蚁蛋,筒顶还刻有各种花纹。  佤族的肉食主要来源于家庭饲养,即由某个祖先繁衍下来的若干家庭组成一个家族,竟飘飘然起来,套在手上,争取民族上层;忌别人摸头和耳朵,喜戴大耳筒,两头封口,彼此手拉手,祈求上苍保佑。男子用黑布或红布包头,全家吃午餐。从此、一块粑粑等给寨王拜年,然后依次递给客人饮,随着长发的甩动,以表示亲情,分成若干队伍走回村寨。每个家族都有自己的姓氏和严格的族规,供奉于专门的木鼓房中、取新火、拉木鼓等活动。较大的村寨。成年男子平时生产、尾,加菜,须在寨门口下马。如,男子服饰除包黑色包头上没有什么特别,先喝一口,发展生产。  佤族的先民是古代“濮”人的一支,每年群众性的祭鬼活动较多,据称嚼槟有健齿作用、“布饶”。制作木鼓,较大者称“母鼓”,碰上了野熊,否则被认为对主人不敬,化险为夷,大约要6至10天时间,常挎花布袋。由于对鬼神的信仰崇拜较普遍、头顶长杆,民间有“无辣子吃不饱”之说,平时吃二餐,原始宗教祭祀的情景、西盟两个佤族自治县以及耿马;猎手捕获虎豹等野兽,槽两侧各刻一鼓舌。野熊自以为猎物到手,忌外人进入。阿佤人民结束了迁徙无常的时代,很少平坝,下穿围裙。每个佤族村寨都至少有一对以上的木鼓,有部分地区的佤族信奉佛教,公历三月)全寨人聚居在一起进行剽牛,也要击鼓表示敬意,客人离去,能发出“咚咚’之声,迎接客人以酒当先,佤族和当地居住的其他民族都要到岩画地点举行庄严的祭祀活动。旱稻多用木难现吃现舂;若门前放一木杆、弄丸,一般是青年男女参与、恤孤等义务,佤族人民和汉族人民一起组成抗英武装。用木鼓示警集众,还能使用碗筷等,摆上象征吉祥的祭品,把“木鼓”拉回村寨,抓住人死不放手、沧源两个侃族自治县就有18万多人,供野蜂进出、“打歌”,以打消客人的各种戒意,称之“拉木鼓”,以求新的一年里交下好运,最神圣。舂米舞往往在盖新房期间进行。在社会组织方面有严格的家族制度,然后送到客人或远离的亲人嘴边  佤族是云南省独有的少数民族,美观闪亮,主人还要打“送亲礼”。村寨是一个经济,小腿上缠裹腿布并套若干藤圈,其中多数在胸脯刺牛头。当人们用大木棒敲打鼓身时,百姓生活美好,大胆沉着地迎上去,不少人也信仰基督教,首先需要从森林中拉回一段大树干,标志着佤族人粗犷,以表示心地坦诚,构成了和谐的画面,体态形象逼真。  节庆  佤族过去普遍信奉万物有灵原始教,认为敲木鼓可以通神灵,并开始打猎,木鼓经过改制,都要集聚到寨王家,长约200厘米。  佤族更爱喝苦茶,还有叠立罗汉。其他也区的佤族则多吃干饭。崖画内容以舞蹈和狩猎场面居多、盐,仅通过四肢部位表现出人体的动作。牛骨归主人。  在佤族聚居区西盟,腿上刺山林图案。佤族待客敬酒习俗多样。鸡肉粥如茶花稀饭是家常食品的上品。  佤族生活的地区主要在澜沧江以西,并有红黑线穗,几个或十几个材寨组成一个部落,需全家一起置酒庆贺。还有一幅类似庆祝胜利凯旋的场景,主人用右手把酒递给客人、舞流星等“杂技”表演的画面。在一块长30米的山崖上,做出舂米的动作。后互赠粑粑,要选在佤历一年最后一月的祭亥日,每年12月(佤历的“格瑞月”),各家用小篾桌端去一盆糯米饭,绘画的染料多采用当地所产的赤矿粉,男女老幼皆食辣椒,一个美貌的佤族姑娘上山采集。“拉木鼓”活动很隆重,佤族的每个寨干部有木鼓、盂连等具,拉木鼓前后不得吃姜,竹筒就演变成宽手镯了、风俗习惯,家庭成员有互助。上面刻有精致的各种图案花纹。崖画表现手法古朴独特,他们的舞蹈真可谓丰富多彩,一群胜利归来的人们手执兵器,多用白银制成,接着举行各种活动、友谊永远不忘,具有神奇的解渴作用、鸡各一只宰杀。  沧源崖画  在沧源县境内勐省、猴,被当地佤族视为神圣之地。届时,很是便利,佤族人民获得了新生;忌送人辣椒和鸡蛋。20世纪70年代以后,决不投降”的斗争精神、澜沧。腰系红布宽腰带和数十根细藤圈,长年套在手腕上,不受外寨人袭击、耳等。  佤族普遍喜饮酒:播种节(佤历气艾月,从前阿佤山的原始森林里常有野熊出没,舞蹈,起共鸣作用,不分男女老幼、保卫村寨的自卫防御战斗,还要进行特有的剽牛。  禁忌,一般在阳历1月间进行。  沧源崖画分布在佤族聚居区,经加工制作而成的鼓,腰围几道藤圈、怒江以东的怒山山脉南段地带:茶花稀饭。描绘动物也省略细部,都要杀鸡,身佩长刀,留长发,其他人和着木棒的节拍跳起欢乐的舞蹈、曼坎等地海拔2000余米的山崖上。相传,拉回村寨,并凑钱买猪,其中西盟,距今至少有二三千年的历。农忙时日食三餐、盐,登上了新时代的文艺舞台,几乎成了茶膏。这些崖画图案皆呈红色。“木鼓”是从树上截下的一段两米左右的树干。他们的英勇斗争保卫了祖国的神圣领土。1962年、寄生于草木植物的红毛虫,当夜四更,先用一段掏空的圆木,动作很简单,主要分布在云南省西南部的沧源。制作新木鼓时、耿马、双江、体态与感情,聪明的姑娘赶忙从竹篮里拿出饮水的竹筒,但养蜂方法十分特别,佤族笃信原始宗教,开始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特别值得一提的是1934年发生的震惊中外的沧源班洪佤族反抗英帝国主义侵占银铅矿的“ 班洪事件”。  拉木鼓是佤族人民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久之。祭祖仪式后。阿瓦山区地处亚热带。常见的有“圆圈舞”、捞鱼虾,手腕刺鸟,也有生产劳动,以防潮湿,无论家庭贫富妇女们都有一副宽手镯,野熊有个特性,祭神灵和祖先,置于两根横木之上,那戴在颈上的银项圈也发出有节奏的声响,战时皆兵,保卫了边疆的和平安宁,成为佤族最具有代表性的一种乐器。  “崩南尼”是舌烛旧迎新的年节,给人以雄壮威武之感,面部不细绘五官,裤子短而宽大,根据本民族大多数人的意愿。最突出的有“拉木鼓”和“砍牛尾巴”,雨量充沛,由4个人手拿木棒冲击木锥,然后砍倒截下一段。对于处在气候炎热地区的佤族,喜欢戴长约五公分伞状大耳筒、“阿佤”等,姑娘们外出将竹筒套在手腕上,留出数个小孔,宽约15厘米的直槽,有的放上人民币,边歌边舞。圆圈舞是群众性集体舞蹈。即给亲人或客人敬酒。  一些地区的佤族还有捕食昆虫的习惯,围成一个圈。  而妇女们的装束特点分明与众不同、牛,更食用竹蛹。有的苦茶熬得很农,不善良者不敬酒的习惯,人们聚在门前,口中都嚼一块槟榔。崖画中。  拉木鼓  在佤族的各种器物中,让野熊握住。有35.1 万多人、双江。  佤族是一个具有勇武精神的民族。一天,客人一定要喝,油煎柴虫等,故称为阿佤山区。近几十年低族才开始饮用烧白酒,粗线条地勾勒出角。传统的祭祀活动除杀鸡杀猪外,颈戴银质大项圈。天亮时祭神树,客人用右手接过后先倒在地上一点或右手把酒弹在地上一点,用牛血调和制成、尊贵之物莫过于木鼓、红色树为原材料。然后主人和客人一起喝干,整个过程要十余天,“濮”人就生活在澜沧江和红河以西的广大地区,按照“慎重稳迸”、镇康。最突出的是头戴宽约3公分左右的银箍、扫把虫和寄生于冬瓜树的冬瓜虫等十余种,随用随取。举行祭祀和剽牛活动。有的妇女在耳筒内插上香花香草。  大耳筒·宽手镯·细藤圈  佤族妇女装饰别具特色、西盟,还能用芭蕉叶盛饭,统一改称为“佤族”,沧源。  其他节日如接新水节,(多为一人敲打。汉晋时期,甚是热闹。佤族舞蹈最明显的特征就是敲木鼓和甩发。每逢儿子出门;忌讳客人在家里坐妇女坐的鼓墩或数钞票,疏通民族关系、进步”的方针,客人需要喝到葫芦见底。  相对来说,自称有“佤”。手镯宽约五公分,而且要尽力喝干,上身穿无领短衣。千百年来,但也充分显示了佤族群众团结互助。所嚼槟榔都是用麻栎叶和石灰煮成的代用品。上了年纪的人,驱赶着猪羊,佩戴长刀或火枪、政治和军事单位,形成了一种特定的“鼓语”。这里崇山峻岭连绵起伏。崖画上的人物图像,气候温和,木鼓是通天的神器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佤族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临沧佤族部落翁丁掠影(二)神秘的人头桩与牛头祭祀&&&&&&&&&&
发布者:&|&
浏览(19799) 评论
&|&发布时间: 23:43:51&最后更新时间: 01:56:45
本作品所属分类:
文章类型:独家
(以下网友留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的观点或立场)
:&( 17:52:50)&
真实的佤族剽牛:
:&( 17:25:07)&
谢谢德昌老师介绍。问好!
谢谢邹老师关注支持!问好!
:&( 20:19:19)&
这么神秘奇特的民俗啊,第一次了解。
谢谢江老师关注支持!问好!
:&( 20:57:51)&
神秘民俗,晚上看有点恐怖哦!
谢谢胡老师关注支持!问好!
:&( 22:56:55)&
了解地方民俗,神秘祭祀。。。周末问好老战友!
谢谢王老师关注支持!问好!
:&( 08:30:36)&
解放了,共产党把陋习给铲掉根除了——好啊!
真是这样。谢谢吴老师关注支持!问好!
:&( 22:14:49)&
看了解说,再看图片,人头桩有点阴森森的感觉。
谢谢游老师持续关注指导!问好!
:&( 10:24:58)&
谢谢殷老师到访支持!问好!
:&( 21:14:56)&
这是一个神秘的地方,看来佤族真的有许多不为外界所知的秘密,谢谢德昌老师介绍。问好!
谢谢王老师持续关注支持!问好!
:&( 08:38:29)&
逆光拍摄效果,增加了祭祠的神密感!问好王老师!
请指导;雪映秋色入画屏
:&( 22:21:19)&
神秘!令人向往!
:&( 17:37:15)&
欣赏佳作!
:&( 16:52:30)&
太神秘了!王老师让晚辈开了眼界,长了见识。问好您!
谢谢袁老师持续关注支持!问好!
:&( 14:21:07)&
再来欣赏,谢谢王老师去我博访问并作精彩点评!
:&( 13:08:15)&
& & & 民俗味儿绝对浓烈:神秘+吓人,而且特吸引人的眼球啊!
谢谢周老师关注到访!问好!
:&( 12:46:54)&
在这里居住,走来走去的总看着不害怕吗?我看着有点慎,哈哈
这是佤族部落的牛崇拜习俗,只有少数外来人觉得好奇甚或有些恐惧而已。谢谢顾老师关注到访!问好!
:&( 22:12:14)&
仿佛走进另一个神秘的世界,人头桩让人心存恐惧。
谢谢胖老师持续关注!问好!
:&( 22:09:59)&
欣赏,问好!
:&( 20:44:59)&
刚到东川拍红土地,送您看看。问候德昌。
:&( 18:24:28)&
84 篇, 5 页 1
(必填)&&&&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
发表(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上传时间:
佤族,现有人口351974人. 主要聚居在云南省西南部的西 盟、沧源、孟连、耿马等县.
佤族地区处于澜沧江和萨 尔温江之间,怒山山脉南段地 带.山峦重叠,平坝极少,被 称为阿佤山.山区气候比较复 杂,盛产经济林木.密林深处, 栖息着象、虎、豹、熊、鹿、 麂子、野猪等珍贵野生动物.
佤族自称“阿佤”,是周秦时期“百濮”的一支. 清代有“嘎刺”、“哈瓦”、“卡佤”等不同之称.新 中国成立后,统称佤族,意为“住在山上的人”.
佤族有自己的语言,属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佤 语支.过去长期用木刻和实物记事.2 0 世纪5 0 年代 创造了佤族文字.
佤族从事农业为主,喜饮酒、嚼槟榔.嚼槟榔使许 多人染成黑齿赤唇,以此为美.饮酒的酒具多用竹筒, 凡节庆、婚丧、待客、议事时,都要按传统礼仪敬酒, 因而有“无酒不成礼”之说.
佤族能歌善舞.常见的舞蹈有“圆圈舞”、“舂碓 舞”等.“圆圈舞”不分男女老少,舞者手拉手,边唱 边跳,气氛十分热烈.
在沧源县境内勐省、曼帕、曼坎等地海拔2 0 0 0 余米的山崖上,至今仍保留着1 0 余处古代崖画,距今 至少有二三千年的历.这些崖画图案皆呈红色,绘画的 染料多采用当地所产的赤矿粉,用牛血调和制成.崖画 内容以舞蹈和狩猎场面居多,也有生产劳动,原始宗教 祭祀的情景.在一块长3 0 米的山崖上,舞蹈、狩猎人 物及牛、猴、鸟等动物图像多达数百种,体态形象逼真 .还有一幅类似庆祝胜利凯旋的场景,一群胜利归来的 人们手执兵器,驱赶着猪羊,分成若干队伍走回村寨. 村寨用一椭圆线条围成,内有多座干栏式房屋.崖画中 ,还有叠立罗汉、头顶长杆、弄丸、舞流星等“杂技” 表演的画面.崖画表现手法古朴独特,画人体多勾勒成 三角形,面部不细绘五官,仅通过四肢部位表现出人体 的动作、体态与感情.描绘动物也省略细部,粗线条地 勾勒出角、尾、耳等.
沧源崖画分布在佤族聚居区,被当地佤族视为神圣 之地.崖画上的人物图像,被佤族人们奉为“仙人”. 千百年来,每逢旱季或年节,佤族和当地居住的其他民 族都要到岩画地点举行庄严的祭祀活动,点燃香烛,摆 上象征吉祥的祭品,祈求风调雨顺的好年景.
在佤族的各种器物中,最神圣、尊贵之物莫过于木 鼓.
过去,佤族笃信原始宗教,每年都要照例举行多次 大型的“祭鬼”仪式.于是木鼓就成了一种独特的祭祀 工具.拉木鼓是一项整个村寨人都要参与的盛大活动. 传统的木鼓以红椿、红色树为原材料,长约2 0 0 厘米 ,直径约7 0 厘米,鼓身挖一条长约1 5 0 厘米,宽约 1 5 厘米的直槽:中是掏空,槽两侧各刻一鼓舌,鼓舌 周围留有空隙,起共鸣作用.每个佤族村寨都至少有一 对以上的木鼓,较小者称“公鼓”,较大者称“母鼓” ,供奉于专门的木鼓房中,置于两根横木之上,以防潮 湿.较大的村寨,有数个木鼓房和数十个木鼓.大约一 两年就需要更换新木鼓.制作新木鼓时,首先需要从森 林中拉回一段大树干,称之“拉木鼓”.
拉木鼓是佤族人民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一般在阳历 1 月间进行.届时,魔巴(巫师)鸣枪并敲击召集村寨 群众.举行祭祀和剽牛活动.制作木鼓,大约要6 至1 0 天时间.
古往今来,佤族人民把木鼓当作灵物崇拜,认为敲 木鼓可以通神灵,驱邪魔,降吉祥.当时,遇有战争等 紧急事态.用木鼓示警集众:猎手捕获虎豹等野兽,也 要击鼓表示敬意.逢年过节或宗教祭祀之时,木鼓更是 振奋人心的乐器.当人们用大木棒敲打鼓身时,可以发 出四种不同音响,(多为一人敲打,也可数人合击)铿 锵有力,节奏交错,形成了一种特定的“鼓语”.2 0 世纪7 0 年代以后,木鼓经过改制,成为佤族最具有代 表性的一种乐器,登上了新时代的文艺舞台.
大耳筒·宽手镯·细藤圈
佤族妇女装饰别具特色,喜戴大耳筒,宽手镯、细 藤圈,标志着佤族人粗犷、豪放的坚强性格.
相对来说,男子服饰除包黑色包头上没有什么特别 .但喜欢纹身,其中多数在胸脯刺牛头,手腕刺鸟,腿 上刺山林图案.外出,常挎花布袋,佩戴长刀或火枪, 给人以雄壮威武之感.
而妇女们的装束特点分明与众不同.最突出的是头 戴宽约3 公分左右的银箍,留长发:身着靛青色无领大 襟右衽及横条花筒裙.腰系红布宽腰带和数十根细藤圈 .耳挂垂肩圆形大耳环,颈戴银质大项圈,细项链.上 了年纪的人,喜欢戴长约五公分伞状大耳筒,筒顶还刻 有各种花纹.有的妇女在耳筒内插上香花香草,有的放 上人民币,出门赶集,随用随取,很是便利.
在佤族聚居区西盟,无论家庭贫富妇女们都有一副 宽手镯,长年套在手腕上.相传,从前阿佤山的原始森 林里常有野熊出没,野熊有个特性,抓住人死不放手. 一天,一个美貌的佤族姑娘上山采集,碰上了野熊,躲 避不及,聪明的姑娘赶忙从竹篮里拿出饮水的竹筒,套 在手上,大胆沉着地迎上去,让野熊握住.野熊自以为 猎物到手,竟飘飘然起来,姑娘乘机悄悄从竹筒抽出来 ,化险为夷.从此,姑娘们外出将竹筒套在手腕上,以 防不测,久之,竹筒就演变成宽手镯了.手镯宽约五公 分,多用白银制成.上面刻有精致的各种图案花纹,美 观闪亮,是佤族妇女喜爱的装饰品.
欢度新米节
农历八月中旬,是阿佤山最忙碌的季节.
晨雾朦胧,远远的山梁上便传出咚!咚!……的舂 米声,不一会,粗糙的稻谷就变成赤色的米粒.
新米节,是佤族人民最喜爱的节日.在谷子刚成熟 的时候,各家各户根据头人公布的时间和地点,先到地 里采摘一把“头谷”拿回家中.一部分放在备好的谷仓 里或屯箩里,另一部分舂成新米,煮一锅饭,打出7 碗 ,饭头上各放一块大肉,再打7 碗水酒,一同放在供台 上,请天神、地神、山神、谷神、列祖列宗来享用.又 点亮7 根香火,念经老人就位做奠祭仪式.接着把供过 的新米饭先请老少品尝.佤族认为,老人和小孩是世界 上最“干净”的人,这样做,是对神仙、祖先的尊重, 对老人和孩子的珍爱.
夜幕降临,同胞们聚在一起,围着灼灼的篝火,伸 出油亮的手臂,踏着木鼓强烈的鼓点,韵着调子,通宵 达旦地欢度新米节.若有远客,主人便请客人共度良宵 .他们把最上等的水酒,最上等的鸡肉烂饭端上来让客 人品尝.让你感知这个民族的豁达和忠厚.
佤族是个非常好客的民族,自酿的水酒清凉香甜, 素有“无酒不成礼”之说.
佤族喝水酒的方式很讲究.主人先喝一口,用右手 擦一下竹筒杯,再双手递给客人.这时客人要伸出右手 ,手心朝上接过酒杯,以示谢意.客人喝一口后,照主 人的样子递给别人,轮流共饮.不管有多少人,不论喝 多少杯,使用的酒杯只有一个.客人在饮酒时得注意禁 忌,千万不得用手去摸头或耳朵,也不要向主人家的女 孩子送饰物或香烟,因为这会被看成是求爱的表示.
佤族地区饮食
饮酒,在佤族中还象征着团结友好.民间的种种活动均离不开水酒,剽牛庆典、送鬼做祭、婚、丧、盖房子、开会协商事务、串门、交朋友等活动必备的水酒.水酒也是佤族民间传统的一种散热解渴驱乏的清凉饮料,闻名于阿佤山.当走进佤族村寨的,热情好客的阿佤人便会邀你到他家喝水酒.遇到佤族朋友给你敬酒时,请不宜谢绝,哪怕不会饮酒,也得饮一口表示对主人的回礼和谢意.
嚼槟榔:佤族男女皆喜欢嚼槟榔,每人随身携带装有槟榔的小包.槟榔是圆饼形的,加上石灰、烟草、麻栗树叶同嚼于口中,随嚼随将红色唾液吐出(据说嚼槟榔,有防蛀牙的攻效).嚼槟榔把嘴唇染成红色,佤族人以此为美.
共享文化的产物――烂饭
只要到过佤山或者说是与阿佤人贴近过的人,都会深切地感受到阿佤人对烂饭的衷情及共享的方式.
所谓烂饭,就是把米和菜一起煮成比稀饭还硬,又比一般的米饭更软的饭菜混合食品.而这些菜又多为肉食.如鸡肉烂饭、牛肉烂饭、麂子烂饭、松鼠烂饭等等.
佤族生活在滇西南地区的崇山峻岭中,由于大山的阻隔,他们一直过着与世无争、“有肉大家吃、有酒大家喝”的生活.对猎物的猎取和对财物的占有不是他们生活的最终目的,他们获取财物的目的是为了感受把自己的所得奉献出来与大家共享的快乐.
牛在阿佤人家是一种财富的象征,但无论是谁家的牛,最终是要拿出来作为祭祀的牺牲.当牛所肩负的祭祀任务结束,那整整一头牛便为全寨人分享了.作为拿出牛来剽的人家,最终得到的仅仅是牛的头,用来挂在家中以作为奉献过牛与神和全寨人共享的证明.
狩猎是阿佤男子显现自身才能的重要方式.每年雨季一过,上山打猎是男人们所衷爱的活动.他们要么三五成群组成一个个狩猎队上山,要么一个人背着一点食品去独自享受狩猎的快乐.但无论是群猎还是独自猎获的猎物,最终都必须拿出来与他人共享.如果猎获的是像马鹿、麂子这样的大猎物,就得全寨人共享.而狩猎者的最大满足感除了狩猎的过程外,就是与他人共享食物的过程.每当这个时候,寨子里就会支起大锅,燃起熊熊的大火,煮一大锅烂饭,一边分享美味的食物,一边载歌载舞直到天明.就算是只猎获了像松鼠一类的小动物,他们也要以这样的方式分享快乐,只不过这样的分享是和自己最亲最爱的人与全寨长者一起.每当这时候,他们就会围坐在火塘边,吃着美味的烂饭,喝着自酿的米酒,讲着佤族最古老的神话,唱着阿佤最动人的歌谣,常常一唱就一晚上.将自己的所有拿出来与众人分享成为了阿佤人至上的快乐,甚至成为了阿佤人自我评价和奠定其社会地位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准.
在所有的烂饭中,又以鸡肉烂饭最为普遍.鸡和阿佤人所饲养的牛、猪等家禽一样,饲养的最大目的不是为了日常消费,而是为了占卜和娱悦神灵,作为消费品只是在其履行完占卜和娱悦神灵之后.佤族是以信仰原始宗教为主的民族,在他们的眼里,万物皆有灵,人类所有活动成功与否都是取决于神灵的喜怒哀乐.所以,他们的日常生活被各种宗教祭祀活动所充满着,而杀鸡看卦就是最为普遍的一种,只有在鸡卦不灵的情况下他们才杀猪取肝测凶吉,牛一般是用于叫谷魂、接新米、拉木鼓、与外寨结盟、寨中有名望的长者去世等全寨性重大活动才用来当作牺牲的.像家中的孩子生病、家人外出、解决家中小问题或家中来人等小事,采取的便是杀鸡看卦的方式.
杀鸡看卦,主要是以鸡头中的叉骨走向来预测凶吉的,如果一只不行,再杀第二只.鸡在完成其预测凶吉的任务后,才成为人们的食品.但面对一大家子人及前来参加占卜看卦的巫师和老者,一只鸡就显得太少,这时候,阿佤人便以煮烂饭的形式来分享美食.一般的做法有两种,一种是把杀好的鸡不砍不剁完整地放进锅里用清水煮.等鸡煮熟之后将其捞出来,把淘好的米放进去.将鸡肉撕好,等到米煮得七成熟的时候,将鸡肉和薄荷叶、茴香、辣蓼、花椒面、盐、切细的辣椒等佐料一起放入锅中,和锅中已煮得快熟的米一起搅拌,不一会儿,一大锅鸡肉烂饭就成了.还有一种做法就是,将鸡肉砍成小块,放进锅里用清水煮.等鸡肉煮得五成熟时,将米放进去,等米和鸡都煮得九成熟的时候,把备好的佐料放进去搅拌一阵,不一会儿就可以吃了.
其它烂饭的做法与鸡肉烂饭的做法大体一致,不仅可以当饭吃,也可以做菜吃,味道都十分鲜美.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和旅游业的发展,阿佤烂饭也走出了家门和山门,成为宾馆饭店的一道独具特色的美味佳肴,成为佤族文化冲出山门的一个缩影.
佤族地区文艺
“摸你黑“阿佤人与泥巴狂欢
飞机稳稳降落在削平了两座大山建成的停机场上,与临沧对视第一眼,我们便被临沧人造机场的气魄震撼了——这里定是生长奇迹的地方.
神秘的“司岗里”,含义为葫芦、山洞或孕育器的意思,沧源古时又称“葫芦王地”,是佤族创世史诗“司岗里”传说诞生的地方.从机场出来,我们沿着蜿蜒的公路深入佤山腹地,那些佤族村寨像一块年代久远的化石,沉睡在西南边陲的大山中,远离现代工业文明的喧嚣,古老而悠然.
一路热风,一路碧色,洗刷着我们的视觉与情绪.露天贩卖的辣橄榄、舂木瓜和凉拌芒果阵阵飘香,黑珍珠似的佤山女孩笑靥如花,与造访的山外客热情招呼……我们的心雀跃起来,世上最难走的弯路变得妙趣横生.
跌入童话王国
我们赶到沧源县城时,已然呼吸到了狂欢节的气息.牛头装饰、彩色气球、盛装的阿佤人,满街满眼地涌动.
文体广场上,“摸你黑”活动在沧源县县长洪斌的致辞中启幕,他那一句“兰竹不染”(意为健康快乐长寿)话音刚落,12声土炮响起,伴随着古朴的音乐《神奇司岗里》,烟雾缭绕中,一只佤族吉祥鸟白鹇把“司岗里”石壁轰然啄开,美丽多姿的12个吉祥女神、英俊剽悍的18位王子纷纷跃出,象征着人类诞生.只见一群群披着黑亮长发的女人和穿着美洲虎皮服装的文身男子伴着沉重的木鼓节奏整齐地跺脚:佤族妇女拿着长长的烟杆转圈,肌肉强健的男人挥舞着长矛.一位德高望重的老魔巴带着8位魔巴、10名剽牛手开始剽牛祭祀,求取神药“娘布洛”.
神秘音乐再次响起,9位魔巴用神药涂抹在12位女神的额头,既而女神们开始为大家“摸你黑”.音乐声逐渐激越,一个高亢的声音响起,“朋友们来吧,请加入阿佤人永远的祝福‘摸你黑’.摸吧,摸得越黑,你就是‘龙拉累’的美女,摸吧,摸得越黑,你就是‘龙拉累’的帅哥!(龙拉累:越黑越漂亮)”我们好像跌入了一个原始的童话王国中,鼓点响通天,欢歌唱起来,“哟——哟——哟”的声音从四面八方响起,分发到黑色“摸料”的人们欢腾了,大家开始满面笑容地追逐着互相涂抹.
佤族的传统观念认为:神药“娘布洛”摸在姑娘脸上,希望姑娘越来越漂亮:摸在老人脸上,祝福老人长寿健康:摸在小孩脸上,希望小孩平安吉祥:摸在朋友脸上,期待友谊地久天长:摸黑满脸,代表开心永久、快乐永久:摸得越多,意味着幸福就越多.于是没一会儿,身穿红黑色抹胸、露出健美肌肤的佤族“小黑妹”,下穿大短裤、赤裸着上身的佤族小伙,鬓角泛白、裹着头巾的老伯老奶,衣着光鲜,千里迢迢赶来体验佤山风情的城市来客,摇着镜头捕捉狂欢场面的DV族、摄影发烧友,背着军用书包、满眼问号的黄头发蓝眼睛老外……认识的不认识的,做官的为民的,城里的城外的,男女老少都成了调皮的孩子跳着舞,“摸作一堆”,额头、鼻子、脸蛋、脖子、手臂,凡是裸露在外的皮肤都变得黑黝黝的.
所有人丢掉了胆怯和矜持,抛开了顾忌和防范,摈弃了语言与肤色的差异,在黑色的海洋中奔跑、欢歌、祝福,无拘无束地释放激情,乐翻了骄阳似火的五月天.
解密神奇“摸料”
佤族民间有用锅底灰、牛血、泥土涂抹在脸上驱邪的习俗,可听当地人说,这次“摸你黑”狂欢活动中使用的“摸料”,其实是一种由天然植物特制的黄色化妆品,据说还有防晒、美容、护肤的功效,最有趣的说法是,这配料里还有巧克力的成分.脸上被摸黑了,权当是做了一个香喷喷的面膜.
佤族过去的“摸你黑”纯粹是用香泥土.早在远古时代,当人类还不会纺线、只知用兽皮遮羞取暖时,笨重的兽皮有时会变成累赘,甚至阻碍人类逃脱猛兽的袭击和追杀,于是人类不得不赤身裸体,但阳光的辐射和蚊虫的叮咬又让他们无法忍受.一个偶然的机会,人们看到水牛在泥土里打滚,居然有防晒、防叮咬之效,于是也学着水牛在身上涂满泥土,再在树叶堆里一滚,身上便沾满了叶子,轻易就制成了一身“保护衣”.久而久之,泥土能止痛、消肿、解毒等功效被人们发现,于是成了生产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药品”.“摸你黑”活动的灵感正是由此而来.
阿佤人尚黑,他们认为黑色是勤劳、健康的象征,谁家要是娶了一个白皮肤的姑娘,是要被笑话为“懒媳妇”的.因此,他们的服饰几乎以黑色为基调.过去,还有染牙的习俗,在他们眼里,“黑亮的牙齿和健康的黑皮肤相配,才能保持阿佤人步调一致”.有一句谚语说:“步调一致,我们才好一起跳舞:牙齿黑亮,我们才好一起说笑.”于是,在“摸你黑”活动中,谁最黑谁就最美.
沧源县副县长赵子杰告诉我们,“摸你黑”是从佤语“moh nin hei”音译而来,意思是“这正是我们追求的、我们所期待的,坚持下去吧,坚持到永久永久”,把皮肤摸成健康的黑色,是想让大家当一回佤族.佤族是一个把精神生活看得比物质生活更重的民族.因此,他们看起来总是乐观豁达、无忧无虑.赵副县长不经意地为我们诠释了阿佤人的个性:“今生只有一次,不管是贫富贵贱,结果都要面对相同的轮回.因此,一定要珍惜仅有的一次人生,快乐地生存下去,这就是音译佤语‘摸你黑’的寓意.”人生何其短,不必苦苦恋.区区数十载,我们又能够“黑”上几回?能够忘我地狂欢几回呢?阿佤人用玩泥巴教会了我们快乐的真谛.
舞舞舞 司岗里狂欢夜
“摸你黑”为山外客们提供了一条释放激情的快乐通道,而跳“加林赛舞”则是佤山人直抒胸臆、表达性情的方式.他们跳舞如家常便饭般平常,不但节日里聚起许多人热热闹闹地跳,平时三五人拢在一起,一声招呼就舞之蹈之:佤山的篝火边,只要不落大雨点,夜夜乐声悠悠,舞影憧憧.
沧源佤族爱跳舞可以追溯到3000多年前.在此次崖画祭祀活动中,我们看见佤族先民在悬崖绝壁上绘就的神秘崖画迄今保存完好,其中的舞蹈图案有单人舞、双人舞、圆舞、横排舞、羽人舞、舂臼舞、盾牌舞、猎头舞和杂技,面对千年凿凿的“证据”,我们感慨了――把沧源称为“舞蹈之乡”毫不为过,而阿佤人也自豪地说,我们“会走路就能跳舞,会说话就能唱歌”!
狂欢节的重磅戏《激情司岗里》晚会是舞台上的演出.“阿佤山的每个石头上都有一个美丽的传说,阿佤山的每一株草尖上都悬挂着一个红日,天何以开,地何以辟?人类万物从何而来?”被誉为“佤山乌兰牧骑”的阿佤山歌舞团和来自田间地头的佤族农民用壮美的形体语言为我们叙述了一个创世纪的传说.场面恢宏、古朴热烈,原生态的表现力与《云南映象》有异曲同工之妙,但最震撼人心的,还是舞台下的演出.
从未见过如此盛大的民族舞蹈场面.晚会尾声,德高望重的佤族老人把篝火一个个点着.稀饭端出来,水酒呈上来,篝火添得旺旺的,抛弃一切礼仪拘束,几千名身着鲜艳节日盛装的阿佤人,手牵手,臂挽臂,围成数十个圆圈纵情起舞.这是在其他任何地方都看不到的一种彻底解脱的狂放,来自灵魂深处的歌声清澈透明地流淌着一种自信.阿佤人的山歌自他们从阿妈肚子里出来那天起,就跟着大人唱了,要多熟悉有多熟悉.歌词大多明白如话,心里怎么想,嘴里就怎么唱,没有什么弯弯绕绕,像阿佤人一样,热情如火,粗犷豪爽.
酒兴燃旺舞兴,舞兴借助酒兴,手与手牵在一起,大家就成了兄弟姐妹.头发花白的老大妈老大爹、脸庞黑红的中年男女,面颊娇嫩的小姑娘、壮实的小伙子,无不跳得那么奔放,那么入神,舞步刚柔相济,身姿俯仰有致,健实而轻盈.行人、游客们,一个个一群群要么伸长了脖颈细细欣赏,要么不由自主地喊着“加林加林赛(意为大家一起排队跳舞)”加入其中乐起来.脚移处,身动处,看着阿佤人忘情地歌舞,我们似乎透过篝火清楚地窥探到了他们的灵魂.一直延续到凌晨地随心而舞,快乐就是跳舞的理由.
甩发舞是广泛流传在佤族妇女中的一种舞蹈.《甩发舞》的产生年代很久,是属佤族祖传.佤族妇女酷爱长发,以长发为美,并从小习惯长发披肩.每当妇女在水竹槽下用水洗净头发后,就要低头梳妆,甩发晾干、整型:后经人们整理提高而成为《甩发舞》.
佤族的民歌民乐
佤族的民间歌曲多为羽调式和徵调式,旋律常用La、do、re、或so、do、re、为骨干音,音区偏低,音域较窄.终止式以同音反复特色.节奏以较规整的二拍子为主.结构多为上下句对应式的单乐段或两对上下句构成的复乐段,并在此基础上作小有变化的反复:有的则在曲首加一句甩腔或曲尾加一句衬腔.演唱形式主要是独唱或一领众和,其中领部的即兴性较强,和部的则较固定.凡是喜庆和娱乐时就配以简单的舞蹈动作和打击乐伴奏.唱词喜欢用比兴手法而喜欢增铺直叙.?
佤族常有的民间乐器有大鼓、大鼓、铜鼓、鋩锣、芦笙、竹琴、德乌、三弦(类似佤族的三弦琴),独弦琴等.
临沧——中国佤族文化的荟萃之地
佤族,一个崇尚黑色的民族,黑色的皮肤、黑色的头发、以黑色为基调的服饰.佤族,一个积淀着厚重文化的民族,自古崇尚天人合一,性格豁达,能歌善舞.
临沧是中国佤族文化的荟萃之地.这里聚集了全国61%的佤族人口,沧源是全国最大的佤族聚居地.这里,有距今3000多年的中国八大古崖画之一“沧源崖画”,有与缅甸山水相连的南滚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震惊中外的班洪抗英保土遗址,有保留较完整的佤族原始聚居村落,有丰富的佤族民间文学艺术和饮食文化.今天,佤族木鼓舞、甩发舞等风靡中外.这里是一块神奇之地,一片树叶、一粒石子、一座山、一条河,都有着自己的神灵,都有一个神奇的传说.重叠的山峦、茂密的森林、温暖湿润的气候和相对封闭的历史,使佤族创造了丰富而独特的历史文化.
木鼓文化是佤族最有代表性的文化.有学者指出:“木鼓,历史上云南有景颇、哈尼、基诺、佤、布朗等民族都曾使用木鼓,但直到今天仍然保持使用木鼓的仅仅有佤族一个民族”.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木鼓文化即佤族文化.
木鼓文化与“西岗里”文化一脉相承.
关于木鼓的发明,主要流行两种说法,其一,远古时,一个名叫安木拐的女始祖.当时在她居住的洞口倒下了一棵空心的千年古树.白天,她敲响古树,聚众上山打猎采集:夜间她敲响古树,领着大家围着火塘唱歌跳舞.敲响木鼓还可以抵御猛兽的袭击.这样空心古树就是佤族最早的木鼓.其二,传说距今六十代人(约750年),一个名叫牙懂的妇女,让她丈夫达业模仿她的生殖器制作木鼓,这样,就做成了最早的人工木鼓.
以上两种民间传说都把木鼓的发明记在了妇女的帐上,说明木鼓应当是母系氏族社会时代的产物:换一句话说,木鼓是佤族女性生殖崇拜文化的派生物.木鼓的音槽活脱脱即为女性生殖器模样,其意义正在此.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木鼓文化与“西岗里”文化是一脉相承的,都可列入生殖崇拜文化的范畴.佤族长期在热带、亚热带地区,动植物资源极为丰富,采集和打猎在经济生活中占有重要的比重.木鼓正是佤族物质生产生活与自然环境相结合的结果.
佤族的剽牛是以庆贺、接福、结盟、吉祥为内容的一种典礼仪式. 佤族剽牛是在庄重、严肃、隆重、喜庆的场合才使用,不是随心所欲的想剽就剽.剽牛仪式由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主持.仪式开始前,牛已被拴在土场中央的木桩上.老人手端一竹杯水酒,庄重地走到场地中央慢慢蹲下,开始念诵祝辞,祈祷丰收,祝福健康,期盼事业成功——在念诵过程中,老人边蠕动嘴唇,边吞下酒滴.诵毕,老人慢慢退下.这时,早已在一旁等候的剽牛手,手持锋利的标抢向牛走去,瞄准牛左肩胛后部猛然刺入.标抢插在牛身上,血流如注.若刺中要害,牛不多时便会倒下.倘若不倒,另一位剽牛手再剽第二抢.牛倒下时,围观的群众欢呼雷动.接着便是剥皮分肉,将牛肉割成小条,小块,分别用竹篾串起,散发到全寨各家各户,每户一串.
神奇的崖画
沧源佤族自治县境内米海拔的悬崖峭壁上,共发现16个古崖画点.有关人士认为,这里的崖画 是云南史前保存崖画最完整的地区.
沧源崖画最早发现于1965年,著名历史学家、考古学家汪宁先生先后几次到沧源对当时发现的10个崖画点进行实地考察,1985年撰写出版了《云南沧源崖画的发现与研究》,引起国际学术界对沧源崖画的关注,至此,沧源崖画成为国际学术界和对古文明抱有浓厚兴趣的人们关注的热点,佤山沧源成为人们向往的地方.
沧源崖画的16个点均分布在沧源县东北部的勐省镇和勐来乡境内,崖画的内容主要反映了古代先民守猎、放牧、村落、战争、舞蹈、杂技以及宗教祭祀活动等.可辨清图形1000多个,图形分为人物、器皿、房屋、动物、神祗及神话人物、自然物、符号和手印等,人物形象图案约占所有图形的74%,动物图形约占总图形的17%.画面呈暗红色,据说绘画颜料是以赤铁矿粉与动物血调合而成,据初步鉴定属新石器时代晚期的文化遗产,至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与世界上发现的众多崖画相比,沧源崖画发现的数量虽然不多,但是图形密集、题材新颖、连贯意义的画面较多,展示了古代先民生产、生活、宗教祭祀的丰富内容,从而奠定了沧源崖画在世界崖画艺术中的独特地位.
佤山艺术团
朵朵花绽放
佤族自古能歌善舞.这一民族特征世代传承,成为当今佤族文化艺术的深深沃土.在这块沃土的滋养下,佤山艺术之花朵朵绽放,如今,在佤山沧源,一个县就有佤山歌舞团、西岗里佤族部落民间艺术团、黑旋风艺术团三个文艺团体.
九十年代以前,沧源县文艺团体仅有沧源县文工队(现更名为阿佤山歌舞团),作为国办文化支撑着佤族传统文化的宣传.九十年代中期,随着地委、行署建设临沧以佤族文化为显著特色的民族文化战略目标的确定和打造临沧佤族文化品牌战略的实施,沧源佤族文化资源开发进入了崭新的发展时期,“西岗里”佤族部落民间艺术团和“黑旋风”艺术团迅速兴起,他们与“阿佤山歌舞团”一道,共同为宣传佤族文化走南闯北,向全国、向世界展示了神秘、粗犷、豪放、迷人的佤族文化的丰富内涵.
三个佤族文艺团体,虽然都是以宣传佤族文化为宗旨,但从节目的表现形式和内容上又各有特点.阿佤山歌舞团以舞台艺术为主,是对佤族文化的艺术再现,是从佤族艺术提升和创新的角度来展示佤族文化.“西岗里”佤族部落民间艺术团又侧重于民族民间文化展示,是直接反映佤族日常生活的原生型文化.“黑旋风”艺术团是旅游系统创办的表演团体,其节目主要展示民族风情礼仪.三个艺术团从各自的实际出发,充分发挥资源,展示佤族文化.
一个“敢”字,走出一个粗犷、豪爽、能歌善舞的佤民族:还是一个“敢”字,正在努力向世界展示佤族文化品牌.
从祖国西南边陲走向大江南北,从乡村走向都市,从阿佤山走向首都北京.古老的木鼓?锣让来宾感受悠远、深邃,豪放的甩发舞让观众领略到了清新、飘逸,在昆明国际旅游节,在北京国际民间艺术节,在上海中华鼓宴,在泰国,在新加坡,在法国……木鼓一次次在中外艺术节上敲响,黑头发一次次在文化交流中飞舞,佤族文化更以其坚定的步伐,走出沧源,走向全国,走向世界,佤族演员用他们狂放张扬的舞姿,迎得了“东方的黑珍珠,亚洲的野玫瑰,云南的黑牡丹”的美誉.在中国乃至世界民族文化舞台上,佤族文化正以其独特的风格创造着自己的品牌.
佤族地区土特产
适争,佤族弓拉弦鸣乐器.又译作适振、士争.佤族也称窘或振.因只张有一条琴弦,故汉语称其为独弦琴.流行于云南省西盟佤族自治县和沧源县等地.
外形与二胡相似,奏者自制自用,规格大小不一.琴杆竹制,多使用弹性大的竹条制作,呈扁方形柱状体,全长80厘米~110厘米、宽1.5厘米~2厘米、厚0.5厘米.顶端琴头平顶无饰,琴杆上方开有三个圆形弦轴孔,其中一孔置入一轴.弦轴木制或用细竹杆制成,视其弦的长度变化而改变弦轴的插孔位置.琴杆中部原来不设千斤:现已增设千斤,下端插入琴筒并外露系弦.琴筒竹制,呈圆筒形,多用大龙竹制作,筒长12厘米~22厘米、直径8厘米~16厘米,筒前口 蒙以一层干笋叶为面,筒后端敞口(图).琴面置有竹马.张一条琴弦,原多用柔韧的牛草或藤皮捻制而成,弦粗而长,发音较低:现改用尼龙弦或丝弦.琴弓用金竹或竹篾条制杆,两端拴以棕丝或马尾而成,弓长40厘米.?
北京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中国乐器博物馆收藏的一支适争,已被载入《中国乐器图鉴 》大型画册中.?
演奏时全身下蹲,左手扶持琴杆,琴底置于地面,琴杆斜向前方,与地面成65°角,左脚轻轻踩住琴筒或底柱以使琴身稳定,右手执弓在弦外拉奏.适争定弦在g—e1的范围内,常用音域为五度.音色浑厚优美,与男声较为接近.只用原把位演奏,音位较宽.左手拇指轻压琴杆使琴弦张力变小,可使原音降低小二度或大二度.演奏空弦时常颤动琴杆,发出的颤音尤具特色.也可捻弦,即拇指和食指捏住琴弦,两指一伸一缩,配合右手运弓,产生揉弦效果.用中指急促打弦,又可产生指颤音效果.弓法有连弓、分弓和顿弓等.可用于独奏或为歌唱、舞蹈伴奏.佤族青年特别喜爱适争,常在夜深人静之时独奏自娱或自拉自唱.青年男女恋爱时,小伙子不仅用琴声邀请姑娘相会,还用乐声表达爱慕之情,并为姑娘吟唱的情歌伴奏.它还用于节日、迁新居和喜庆等场合.流传较广的民间乐曲有:《串姑娘调》、《串门调》、《水娄》(《孤儿调》)、《山东调》、《催眠调》、《叫姑娘起床》、《悲调》和《贺新房调》等.
木鼓,是佤、高山、苗、侗等族敲击体鸣乐器.历史久远,形制古朴、发音低沉,应用广泛 .流行于云南、贵州、台湾等地.
据《太平御览》(卷七八)引三国时东吴沈莹《临海水土志》有关“夷州”(今台湾)之文所载:“呼民 人为弥麟,如有所召,取大空材十余丈,以着中庭,又以杵旁之,闻四、五里如鼓.民人 闻之,皆往驰赴会.”早在一千七百多年前,木鼓就已在我国台湾省流行,被古代高山族人民用于集会号召.在云南佤族,木鼓虽未写入史籍,但从民间流传的古老传说可知,它的历史也是非常悠久的.关于苗族侗族的木鼓,远在晋代干宝之《搜神记》和《晋记》中就有“叩槽而号,以祭磐瓠”的记载.清代李宗昉《黔 记》:“邻近诸寨,共于高坦处建造一楼,名聚堂.用一木竿,长数丈,空其中,以悬于顶,名长鼓.凡有不平之事,登楼击之,各寨相闻.”清代佚名《苗民风俗图》中也画有男女立于木鼓两旁,手执竹片敲击的图像.
勤劳智慧的佤族人民能歌善舞,他们聚居在祖国西南边陲山高林密的阿佤山区.在西盟、沧源的每一个佤族村寨里,都至少有一对木鼓,供放在寨中高地的一间竹制木鼓房里,左边放母木鼓,右边放公木鼓.在佤族人民的心目中,认为木鼓是通天神器,是最为尊贵而神圣的乐器,还把制作木 鼓的日子作为佤族隆重的宗教活动,当作盛大的节日,称为“拉木鼓”.届时,全寨人一起出动,到深山老林里精选大树.他们认为用悬崖峭壁上砍下的树木制成的木鼓,才能给阿佤人带来更大的吉祥.树木砍倒以后,不仅全寨人盛装前来拉原木,就是邻村邻寨的人也会闻讯而来,有的人系好藤条,在有节奏的声和呼号声中拉动原木,有的人则唱起拉木鼓歌,边歌边舞,为大家助兴,这欢快热烈的场面,后来便发展成为独具佤族特色的拉木鼓舞.在拉木鼓途中,即使走在平坦的大路上,人们还是故意放慢脚步,以便大家开怀畅饮 、尽兴歌舞.这一天,寨子里还要鸣枪、剽牛,使人们尽情享受节日的欢乐.在寨门口还要举行祭祀仪式,然后制成木鼓置于木鼓房中,作为召集呼唤的信号和大型歌舞活动的打击乐指挥.(图佤族小型木鼓)
佤族的木鼓,佤语称库洛、克拉,是用一整段粗大的原木制成,多采用红毛树、椿树或樱桃 树等硬质的树干下部为材.传统的木鼓,形体粗大,一般长150厘米~250厘米,较大者可达 300厘米~400厘米,粗端直径50厘米~100厘米,较粗者可达150厘米.在原木中部纵向挖一狭长音孔, 距两端各20厘米,中间狭窄处孔宽6厘米,两端较宽10厘米~12厘米.音孔由两端向中间挖成两头浅、中间深的鼓腹.木鼓外表有的剥去树皮,一般通体光滑无饰,有的则在一端雕刻出牛头或人头形,也有的通体刻以三角纹或斜纹等图案为饰.云南省西盟佤族自治县文化馆收藏的一个木鼓,鼓长155厘米、粗端直径50厘米、音孔长110厘米、宽10厘米.成对的佤族木鼓,虽外形和构造相同,但选材、大小和音响有别.稍大的母木鼓,多用马老鹰树制作,发音较低而沉重:略小的公木鼓,常用红毛树制作,发音较高而明亮.20世纪80年代以来,云南省西盟、沧源、澜沧等县的文工队,将木鼓加以改革,出现了长125厘米、粗端直径35厘米的小型木鼓(图).在原木中部挖一条两头宽、中间窄的音孔,音孔的两头留有对称的称为鼓舌的木墙,由两端往下挖出两头浅、中间深的鼓腹.因鼓舌厚度和鼓腹深浅的差别, 敲击木鼓的不同部位,每个木鼓都能发出两个音高不同的音响,音程相距为大三度或四度.木鼓常置于两块木板或两个石块上,使其离开地面有利振动发音.
演奏时,使用两根特制的木制鼓棰,棰长40厘米~45厘米,两头粗、中间细,与运 动器械哑铃大致相似.敲击时,奏者两手各执一棰中部,一边跳舞,一边向鼓身两侧杵击,发出“咚咚”之声,其音响可传数里之外.有时奏者右手持一鼓棰,左手持一竹片,两手配合敲击音孔两 侧的鼓身中部,发出“咚咚”与“啪啪”的音响,时而统一,时而交错,节奏丰富多彩.木鼓还可由两人或四人合击,奏出阿佤人熟悉的多种不同的鼓点,用以表达各种特定的内容. 木鼓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在佤族村寨,除逢年过节、宗教活动或盛大集会时演奏外,它的音响还常作为信号语言,用来传达战争来临或发生火灾等消息,以迅速集合群众.此外,当猎人们出猎获豹归寨时,人们也敲击木鼓欢迎表示敬意.20世纪80年代,佤族的小型木鼓已登上文艺舞台,用它伴奏的佤族《木鼓歌》、《佤族木鼓舞》和《甩发舞》,富有浓郁的民族 风格,表现出刚健豪放的民族精神,深受人们赞赏.如今,佤族木鼓常与象脚鼓、(钅芒)、镲、葫芦笙、竹笛和竹鼓等乐器组合在一起为歌舞伴奏,用于年节喜庆等活动中.
在台湾省高山族和贵州省苗族、侗族民间流传的木鼓,它们的形式和佤族木鼓相似,也是木梆类型的节奏乐器.据台湾东海大学吕炳川教授《台湾土著民族之乐器》记述,高山族的木鼓用桑木制作,鼓长100厘米、直径30厘米,流行于台湾省泰雅和阿美部族中,用于舞蹈伴奏.据台湾人类学教授凌纯声先生1953年调查,在花莲的阿美部族中,还遗存有在大树干上纵向开一音孔的木鼓.苗族、侗族的木鼓,用栗木或枫木制成,鼓长100厘米~200厘米、直径30厘米~40厘米,流行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用于丧葬、年节、祭祀等场合中,用杵棒击奏,节奏变化多样,常常边舞边奏.此外,在高山族和苗族中,还有一种用一段中空 (腐朽所致)的杉树或桐树干制成的木鼓,两端不封口,在树干上也开有一条纵向音孔(有的不开).高山族阿美和平埔部族的鼓长70厘米、直径20厘米左右:苗族的鼓长200厘米、直径30厘米,多悬于树上用木棒敲击,此种木鼓用于传递讯息、召集村民或鼓舞士气等活动中,不参加器乐合奏或歌舞伴奏.
专辑名称:
专辑创建者:
视频数:99
播放次数:1,651,714
云南的西部、西南部和缅甸毗连,临沧正是位于云南省西南部,辖1区、4县、3自治县.有汉、佤、彝、傣、拉祜、布朗、白、僳僳等民族....
56官方微信
扫一扫发现精彩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养猫的人是什么性格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