芭蕾舞蹈技巧抱腿转正确性感舞蹈教学分解动作作

 形体芭蕾分解动作:
> 来源:39健康网作者:佚名
 芭蕾是一门古典艺术,起源于意大利、成长于法国、成熟于俄罗斯、盛行于世界的古典舞种。而成人芭蕾是根据成人的自身条件重新编排的训练项目,更符合大众的口味,适用于更广的人群,重在通过舞蹈动作的练习及音乐的熏陶,能够更好的提高自身的艺术修养。
  形体芭蕾分解动作:
  1.运动前先做一些热身运动,更有利于把动作做的舒展、到位。
  2.胳膊前提,两手置于大腿处,双肩打开,眼睛平视前方。
  3.双手提至肚脐位置。
  4.右手提至头顶位置,眼睛平视前方。脚跟转开,腋下放松,眼睛看斜线方,胳膊打开成圆形,主动力腿的跨向上提起,臀部、小腹收紧。
  5.主动力腿跨上提,另一条腿膝盖伸直脚尖绷直,脖子放松,指尖向远处拉伸。
  6.胳膊向远伸,眼睛看手指尖处。
  7.双肩下沉,双手打开成圆形,像是在抱着一个球。
  8.身体前倾成90度,把腰部向远处伸拉,下旁腰,头向左侧倾斜。
相关阅读:
“广州绽放”舞团艺术总监陈琛访谈侧记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舞蹈网 版权所有
本站通用网址:中华舞蹈网
Tel:(86) 地址:河南省许昌市130信箱(461000)当前位置:
芭蕾舞初学者怎样掌握正确的压腿方法
日期: 14:28:00
  腿部柔韧性训练为四大腿功之一,是习舞者必修之功,如要专习腿法,则更需勤习之。进行腿部柔韧性训练可使腿部韧带、肌腱肌肉有很强的伸展性,同时也能增加髋、膝、踝关节的活动范围;在实战中可使腿法灵活多变,攻击范围广,能充分展示腿击的威力。在进行这方面的练习时,时常有初学者伤了韧带、肌腱,痛楚难忍,从而放弃了训练,终难成高手。究其原因,主要是没能真正领悟训练方法。
  腿部柔韧性训练方法很多,但总体来说可分为主动训练和被动训练两种。主动训练是习练者依靠自己的力量进行练习,具体方法有:压腿(正压腿、侧压腿、后压腿、仆步压腿);劈腿(横劈腿、竖劈腿);耗腿(正耗腿、侧耗腿、吻靴);踢腿(正踢腿、斜踢腿、侧踢腿、里合腿、外摆腿)等。被动训练是习练者在别人的帮助下或借助外力进行练习,具体方法有:搬腿(正搬腿、侧搬腿、后搬腿);吊腿(正吊腿、侧吊腿)。
  在压腿的几种方法里,正压腿是基础,也是初练者感到吃力的方法。初练者常存在以下问题:低头、弯腰,急于用头碰脚,胸部和腿之间出现一个大空儿,还有的站不稳,像要后倒似的,甚至出现腿部韧带受伤。初练者怎么样才能掌握正确的压腿方法呢?
  1.规范动作,分步进行
  (1)初练时,不宜做强度很大的练习。把腿放在与腰同高的物体上,髋部后坐,臀部要平,支撑腿与地面垂直,膝部挺直,被压腿脚尖向上并有意识地向回勾扣,上身用力向前移动,使被压腿成一直线。脚尖回勾有利于拉长腿部韧带、肌腱、肌肉,上身前移可拉长躯干,特别是脊椎。一条腿压几分钟后,再换另一腿。几天之后,腿部肌肉变得柔软而富有弹性时,可进行下一步。
  (2)被压腿及支撑腿均挺直,双手按压被压腿膝部,收髋使身体尽量向前俯压,以增强膝关节后之 窝肌 的伸展性。
  (3)双手按被压腿膝部,髋部后坐,上身用力向前下俯压,试着以腹部贴大腿,此步成后,可进行下一步练习;
  (4)双手由下抱握被压腿小腿,上身用力向前下俯压,试着以腹部贴大腿、以胸部贴膝盖。此步成后,可进行下一步练习。
  (5)被压腿与支撑腿挺直,双手搬住脚掌,腹部贴大腿,胸部贴膝盖,试着以额头碰脚尖。此步成后,可进行下一步练习。
  (6)双手搬住脚掌,腹部贴大腿,胸部贴膝盖,试着用嘴触脚尖。此步完成后,进行下一步。
  (7)双手搬住脚掌,依上法,用下腭碰脚尖。此步成后,说明正压腿已成。
  只有这样一步一步地练习,使躯干与腿部形成一一对应,如腹部与大腿、胸与膝、头与脚尖依次对应接触,才可避免躯干与腿之间出现的空儿。
  2.由轻到重,由低到高
  压腿时,身体对腿部韧带、肌腱、肌肉施加压力。初练时,用力要轻,当练习一段时间后可逐渐加重压力;如果一开始就施以重力,也许能坚持一二天,恐怕第三四天连走路也难了。
  腿放的高度由低到高。将腿放至与腰同高,压到下颌碰到脚尖时,可把腿放在与胸同高的物体上;再练至下颌下碰到脚尖时,可把腿放在与肩同高的物体上,直至把脚放在与头高的物体上。
  3.先拉后压,由近及远
  初练压腿,因其腿部韧带、肌腱、肌肉伸展性差,猛然用力拉长,不仅徒劳无功,还会使韧带受伤。因此初练时,应先拉长腿部韧带、肌腱、肌肉及脊椎,然后施以振压;振压也要一下一下地进行,不可急于求成。
  压腿时,还要注意躯干与腿部的接触是由近及远的,躯干与腿相应部位的接触顺序是:躯干:腹部&胸部&头部
  腿部:大腿&膝盖&脚尖
  不要一开始就毫无顾忌地用头硬碰脚尖。
  4.要意志坚强,持之以恒
  进行腿部柔韧性练习,的确枯燥乏味,尤其是练到一定程度,还会有腿、髋部酸痛的感觉,这是练习者出现的类似长跑运动员一样的&疲劳期&,此时最重要的是自己要有坚强的意志,有苦恒之心,不可停歇。因腿功柔韧素质与腿功其它素质比较起来,容易发展,也容易消退。此时应善于自我调整,适当减轻下压力度、幅度,减少压腿时间,或是进行踢腿练习,与压踢结合等。只要坚持下去,酸痛的感觉会逐渐消失的,那时你会为自己取得的成绩而兴奋的。
  5.压前要做好准备活动
  练习前,可做一些腰、胯、膝、踝关节、腿部肌肉的准备活动。因为肌肉、韧带的伸展性与肌肉的温度有关,通过准备活动,可提高肌肉的温暖,降低肌肉内部的粘滞性,有利于腿之柔韧性练习。
(来源:中舞网 作者:yxl)
相关舞友圈
1.凡本网注明 文章来源:"中舞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舞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 稿件来源:“中舞网 ”,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凡本网未注明来源或注明来源:XXX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在本网的新闻页面上进行跟帖或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
4.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与本网联系
5.联系方式:Emai: 投稿热线:025- 转 8025。
你可能还喜欢
孩子从小开始学舞蹈有很多好处,但是也不宜过早,因为幼儿还在成长发育阶...
民族舞最能体现民族特色,视频中的表演动作整齐划一,音乐甜美,充满了田园...
古蔺艺体培训学校被定位四川省(泸州地区)社会艺术水平舞蹈考级考点,报...
他是一名阳光开朗的大男孩,也是一名幼儿园老师,业余时间还开办了一家舞...(视频)芭蕾形体平转分解动作
> 来源:网络作者:佚名
(视频)芭蕾形体平转分解动作
平转 动作 分解讲
相关阅读:
“广州绽放”舞团艺术总监陈琛访谈侧记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舞蹈网 版权所有
本站通用网址:中华舞蹈网
Tel:(86) 地址:河南省许昌市130信箱(461000)文档分类:
在线文档经过高度压缩,下载原文更清晰。
淘豆网网友近日为您收集整理了关于古典芭蕾舞挥鞭腿转720°难度动作的运动学分析的文档,希望对您的工作和学习有所帮助。以下是文档介绍:古典芭蕾舞挥鞭腿转720°难度动作的运动学分析 武汉体育学院硕士学位论文古典芭蕾舞挥鞭腿转720°难度动作的运动学分析姓名:李博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体育教育训练学指导教师:吴东方摘要研究目的本研究通过对古典芭蕾舞挥鞭腿转720度难度动作的运动学分析,揭示了该动作的内在特点与规律,从而为教学和训练提供相应的理论依据。研究方法主要采用三维图像解析法和理论分析法,以运动生物力学的相关理论为依据,对优秀舞蹈者挥鞭腿转720度难度动作进行定性分析与定量评价。研究结果1.身体的位移、速度及运动时间身体在X、Y方向几乎不发生偏离,而在Z方向上身体重心则有0.200米左右的位移幅度。身体重心的速度随着转体姿势变化而变,其中x、Y、Z三个方向的最大值分别为:0.515米/秒,0.710米/秒和1.367米/秒。完成转体第一周的时间为1.040秒左右,完成转体第二周的时间为0.920秒左右。2.摆动腿的速度、角度及运动时间摆动腿的速度出现三个明显的提速阶段,髋、膝角的增减决定了身体转动速度的快慢。摆动腿的启动是在身体转动的带动下开始,摆动腿完成第一周的时间比完成第二周期的时间(来源:淘豆网[/p-5135453.html])略短。3.支撑腿的角度及运动时间随着身体转动和肢体的挥摆,身体重心有两次由高位_◆低位-◆高位的动作过程,其夹角的变化均由最大值减至最小值,尔后又由最小值增加到最大值。在第二、五和第三、六动作时区,其运动时间相差无几,而第四动作时区的时间比第七动作时区的时间略短。4.上肢的角度及运动时间随着身体重心的升高与降低,上肢肩、肘夹角应随之减小和增大。上肢与摆动腿的运动基本同步,充分展开以及完全合拢时恰好对应于身体重心的最低点和最高点。在上肢的运动中,即便是同一类型的动作,在运动时间上也存在一定的差异。主要结论1.对于古典芭蕾舞挥鞭腿转720度难度动作,应控制身体在三维空间的位移幅度,从宏观上讲身体重心前后、左右的偏离程度越小,表明身体转动的稳定性越好。2.身体重心的速度随着转体姿势变化而变,其中X、Y、Z三个方向上前后、左右的速度极小且无较大差异,而垂直方向的速度最大。大、小腿挥摆的速度均会出现三个明显的提速阶段,但所对应动作和时机各异。3.在身体转动中无论手臂的引带、跟随或摆动腿的挥摆等动作,正好(来源:淘豆网[/p-5135453.html])体现了肢体相对身体纵轴质量分布的改变,从而达到了调整身体转动速度的目的,所以古典芭蕾舞挥鞭腿转720良难度动作是满足动量矩守恒定律的。4.身体转动与肢体的挥摆动作在时间上存在一定的差异,就身体与摆动腿而言,身体转动先于腿的挥摆,而对于上、下肢体的运动则是同步进行。5.肢体收、展的程度和时机与身体重心的位置必须协调统一,当身体重心位于最高或最低位之时,正是四肢完成内收、充分折叠或充分展开之际。关键词:古典芭蕾舞、挥鞭腿、转体720度、运动学Research purposesAbstractThrough the kinematic analysis of whiplash legs to 720 degrees difficulty of classicalballet movemeuts,this research reveals the inhereut characteristics and laws ofthe action,provides the corresponding theo(来源:淘豆网[/p-5135453.html])retical basis for teaching and training.Research methods111is paper take the specialized outstanding young teacher of Hubei Province as theresearch object.Mainly using the three—dimensional picture analysis and the theory analyticmethod,taking the related theory of sports biology mechanics as the basis,carries on thequalitative analysis and the quantitative evaluation to its technical movemeut.Research results1.Physical displacement,speed and moveme(来源:淘豆网[/p-5135453.html])nt timeThe bodily center of gravity nearly has no departure in X and Y axis,but it move0.200 m in the Z axis.It’S speed also changes along the changing ofswivel posture,and themaximum speed values of the three axesrespectively are O.5 15 m/s.0.7 1 0 m/s and 1.367rn/s.It takes about 1.040 seconds to swede the first circle,and about 0.920 seconds toswede the second circle.2.Swinging leg speed,angle and movement time111e speed of the swinging leg appea(来源:淘豆网[/p-5135453.html])rs three obvious acceleration stages.Theincreasing and reducing of the hip and the knee angle decide the speed of hole body’Srotation.The start of the swinging leg is launched by the rotation of the body.The time plete the first circle is slightly shorter than the second one.3.Support leg angle and movement timeAlong with the rotation of the body and the swing of the limbs,the bodily center ofgravity has two movements progress by the top digit to th(来源:淘豆网[/p-5135453.html])e low position to the top digit.And the angle changes from the maximum to the minimum,later from the minimum returnto the maximum.nle movement time is nealy same between the second movement time zone and thefi袖movement time zone.it is aslo the same between the third movemeut time zone andthe sixth movemeut time zone.But the movement time of the fourth movemeut time zoneis slightly shorter than the seventh movement time zone.4.Upper limb angle and mo(来源:淘豆网[/p-5135453.html])vement timeThe angle between the shoulder and the elbow should be reduced and increased alongthe increasing and reducing of the bodily ceuter of gravity.111e movement of the upperlimb and the swinging leg are basis synchronization.It just corresponds to the lowestpoint and the highest point of the Bodily center of gravity when the upper limb and theswinging leg is fully stretched pletely closed up.In the movemeut of the upperlimb,even if the identic(来源:淘豆网[/p-5135453.html])al type movemeut,it also has a certain difference in the movementtime.Conclusion1.For whip lashing legs to 720 degrees difficulty of classical ballet movements,it shouldcontrol the body in the three.dimensional space displacement SCope.It indicates in themacroscopic way,the more slightly the bodily center of gravity deviation regulation goesthe better the body rotational stabilities ale.2.The bodily center of gravity speed changes along the changing(来源:淘豆网[/p-5135453.html]) of the swivel posture.Inthe three axes of X,Y’Z,the speed is pindling and has noappearance difference in thefront.to.back direction and left.to-right direction.but speed in the vertical direction iS thefastest.The speed of the swinging leg appears three acceleration stages obviously.But theycorrespond the movement and the opportunity are different.3.In the rotation of the body,primers arm bands to follow and the pendulum of theswinging leg,which ha(来源:淘豆网[/p-5135453.html])s manifested the physical body longitudinal axis relative massdistribution changes.And adjusted to achieve the purpose of body rotation speed.Sowhiplashing legs to 720 degrees difficulty of classical ballet movements satisfies the law ofconservation of angular momentum。4.硼1e rotation of the bodv and the swing of the 1imbs has the certain difference in themovement time.On the bodv and the swinging leg case,the rotation of the body is earlierthan the swing of the leg.But the movements of the upper limb and the lower limb iS at thesame time.5.The degree and the timing of body folding and stretching and the bodily center of gravityposition must coordinate unifies,the pletes receives,fully folds or fully launcheswhen the bodily center ofgravity iS located on the highest and the lowest position.Key WOrS:classical ballet,whiplash legs,transfers 720,kinematics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己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日期: 年月日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人完全了解武汉体育学院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权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并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以供查阅和借阅。同意学校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并编入有关数据库。古典芭蕾舞挥鞭腿转720度难度动作的运动学分析 2008武汉体育学院硕士学位论文1前言1.1选题依据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整个国民文化素质的提高,古典芭蕾舞这一具有丰富文化底蕴和高雅艺术的舞种在我国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中国古典芭蕾舞的技术在国际舞坛的影响也日渐扩大。为适应我国古典芭蕾舞的快速发展和技巧套路的不断完善,舞蹈家协会的有关专家、学者对规则的评分、技术体系的合理性进行了反复的认证和研究,并制定了相应的难度规则及扣分标准。其中,新规则取消了对舞蹈者的各种限制,明确规定了难度动作得分值,把难度动作做了更细致的分类。这对鼓励创新动作,增大动作难度,充分发挥舞蹈表演者的潜力是大有益处的。同时这对促进我国古典芭蕾舞向高、难、美、新的技术方向发展,必将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比赛规则是动作技术发展的杠杆,难度动作的增多、系数的提高是规则要求的产物。从目前古典芭蕾舞训练和比赛的情况分析,其难度动作在某种程度上是成套动作的主体,是反映舞蹈者的实力和技术水平的重要标准,也是裁判员评价舞蹈者技术水平高低的主要依据。因此,从运动生物力学角度对古典芭蕾舞转体类难度动作进行分析,从而揭示古典芭蕾舞套路中转体类难度动作的相关原理与运动规律,寻求最佳的训练手段和方法,对进一步推动我国舞蹈事业的不断发展是具有重大意义的。经过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我们发现,目前,国内外学者对舞蹈类的研究总体上集中在对舞蹈的创编、艺术表现手段及训练方法等方面研究较多,而有关舞蹈技术动作的生物力学特点及运动原理的研究却实属空白。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对舞蹈内在运动规律的科学性认识,同时也不利于对舞蹈者技术动作的正确指导。随着舞蹈事业的快速发展,舞蹈竞赛的日益激烈,其难度动作的训练至关重要。只有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指导训练,才能不断提高难度动作的稳定性,减少舞蹈者的运动损伤。1.2研究目的与意义古典芭蕾舞者正是以形态、机能、身体素质以及动作技能为条件,对自身运动能力的不屈挑战。运动实践表明,动作难度越大,技术越先进,对运动员综合素质的要求也就越高。挥鞭腿转720度是芭蕾舞中常见的转体难度动作。该动作技术成分高,动作的细节和环节都十分复杂,这不仅要求运动员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身体控制能力,而且还必须正确掌握技术动作的要求。显然,对完成转体动作的准确度等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以此为基础才能保证旋转两周的同时,确保动作的美感和正确的姿态,这也正是高质量完成转体难度动作的最终体现。本文拟通过对古典芭蕾舞挥鞭腿转720度难度动作的运动生物力学研究,归纳出该动作的内在特点与规律,建立其转体动作的运动生物力学相关参数指标,为今后科学的训练提相关供理论依据,为诊断与分析舞蹈者的技术动作奠定必要的理论基础。此外,还为推动我国舞蹈事业的发展,提高难度动作训练的科学性、实效性,以适应新时代科学训练的要求,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古典芭蕾舞挥鞭腿转720度难度动作的运动学分析 2008武汉体育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文献综述2.1运动生物力学研究概况2.1.1运动生物力学的基本原理自从伯恩施坦(1935)提出运动生物力学原理概念之后,在上世纪60__70年代,G.Hochmuth()、T.Bober(、1977)、Morhold‘13(1978)对其做过一些讨论。但从80年代以后,这一问题几乎无人问津,而问题远未完全弄清楚。尽管运动生物力学在近40多年的发展中有了长足的进步,但在学科建设上,尤其是在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工具——原理的建立上还相当薄弱。运动生物力学这门学科产生的背景决定了它没有遵循一般学科的知识积累过程,它是在现代科技发展水平较高和当代体育运动激烈竞争、训练手段逐步深入细化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方面有迫切的应用需要,另一方面又有可供利用的新技术手段。许多研究都采取了既定研究任务(实际要解决的问题),由任务出发选择合适研究手段,设计研究步骤和内容的过程,但在这一过程中,运动生物力学原理并没有作为一个必要的中间环节出现。教科书对运动生物力学定义为“研究人体运动规律的科学&比1,但这种解释远远无法概括出这一学科的本质,李建设(1997)对这一问题进行过分析与讨论¨。。这是因为机械运动向来就是经典力学的研究对象,尽管前面加上了定语“人体’’一词,但正如顿斯柯依所指出的“对于有生命的世界并不存在什么特殊的力学定律’’。人体的一切宏观运动也符合力学定律。那么运动生物力学的本质内涵是什么?严波涛(2002)认为:运动生物力学就是运动生物力学原理,从学科研究角度出发,就是在大量实验、分析,在考察人体运动的基础上揭示和发现人体运动规律,建立运动生物力学原理;从学科应用角度来看,就是借助于人体运动的普遍规律和特征——运动生物力学原理建立新的合理运动结构,修改不合理的动作并达到人体动作技术的相对最佳化H。。Bober(1983)认为:运动生物力学原理就是基于物理学和生物学知识总结出来的人体运动普遍规律‘引。纵观以上专家学者对运动生物力学原理的阐述,我们发现,对于运动生物力学原理的探究还远远没有达到尽头,同样也可以预知:随着对本学科不断深入的研究,对运动生物力学原理的阐述将会不断地得到丰富和完善。进而将帮助人们更加深入、全面地认识人体运动的一般规律,更准确地揭示其技术动作的特征,更好地促进技术动作的发展。2.1.2运动生物力学原理与运动技术的关系人体的一切动作都具有明确地目的性。而为了达到某一运动目标必然要采用一定的运动技术或策略,这就是运动技术的本质。在既定运动目标下,不同的运动过程可能带来不同的运动效果。决定运动效果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从活动着的主体一人的角度来看,不外乎以有下四个因素:(1)运动技术;(2)身体素质(生物条件);(3)战术; (4)心理素质。而第四个因素是通过其它三个因素影响运动效果的”1。运动生物力学原理主要是通过调整技术直接影响运动效果。通过设计合理的运动训练方案来提高身体素质,从而达到理想运动效果的目的。战术和心理素质虽是其它学科研究对象,在评定技术合理性时常常认为这些条件是等同的。古典芭蕾舞挥鞭腿转720度难度动作的运动学分析 2008武汉体育学院硕士学位论文运动生物力学原理的最初提出正是基于这种考虑的,Bober曾认为对运动技术的研究可分为两类:技术诊断研究和技术诊断预研究。技术诊断研究的目的是改进个体运动员或某一群体运动员的技术,因而这类研究是将运动生物力学原理应用于个体,关心的是动作过程中的主体;而技术诊断与研究是发现运动生物力学原理,研究者关心的是动作过程本身,旨在发现有指导意义的人体运动规律。Bober将运动技术定义为:能利用运动项目特征和身体结构特征以获得最佳运动效果为目的的符合人体运动生物力学原理的运动活动。显然,在这里运动生物力学原理成为评定技术合理性的标准。运动生物力学的任务之一,是研究各项动作技术,确立其技术动作原理,建立动作技术模式来指导教学和训练口3。在体育教学中,讲清楚动作技术原理是非常主要的,要使得学生懂得怎样完成动作和为什么要这样完成动作,即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对优秀运动员的动作技术进行运动生物力学分析与研究,从而建立运动技术模式,有利于加速推广先进技术,以此更有效的提高专项运动技术水平和教学效果旧1。2.1.3运动生物力学研究方法与测试手段测试方法与测试手段按照测量对象的属性分为运动学参数测量、动力学参数测量和生物学参数测量惮。。运动学的测量主要包括运动的时间特征、空间特征、时空特征等的参数,如速度、加速度、轨迹、位移等。动力学参数测量指的是力、力矩、冲量、动量、转动惯量等参数的测量¨…。生物学参数测量指的是肌力、肌电等生物学因素的测量。实验物理学原理将运动生物力学测量技术分为:力学、电学和光学测量技术。从方法上可分为高速摄影(录像)系统、三维测力系统、肌电测量系统、红外线电记录系统等‘1¨。影片分析是运动生物力学研究中最为常见的方法之一,通常是从一台高速摄影(摄像)机所拍摄的图像上解析出研究对象人体关节点的二维坐标,由此计算出所需要的位移、速度、加速度、关节角度、角速度、角加速度以及转动惯量、动能等有关指标,以此来评价运动技术¨引。但这一分析有一个很重要的假设,即近似地把人体或器械的运动看作是在与摄像(像)机主光轴垂直的平面内运动。然而,在体育运动中,人体的运动是复杂的三维空间运动,一台摄像(像)只能对物体或人体在某一平面上的运动进行记录分析,要想分析在多个平面上的复合运动,如体操空翻加旋,舞蹈中的转体等动作时,二维分析就有所不足了,若要准确地反映运动的特征,必须进行三维立体摄影与分析u“。立体摄影(像)测量方法是采用两台或多台摄影(像)机从不同角度对同一研究对象进行同步拍摄,然后把两台或多台机所拍摄的平面影片进行叠加,从而获得所需要的人体三维运动的空间坐标,计算出有关的运动学参数…1。人体运动的三维影像分析是将记录在影片、录像带上的二维影像坐标转换成实际空间的三维坐标而实现的¨…。这种拍摄方法的要点是:准备一个精度较高的标定框架,框架上至少要有6个已知坐标的标定点,应用最小二乘法得出相关方程组,然后再求出点的三维坐标。三维测力系统是动力学参数测定的重要手段之一。测力系统测定人体或器械所受外力的原理基本相同,只是传感器结构与安装不同¨刚。常用的有压电晶体传感器与应变式传感器。这种方法对人体运动的终端动作而言简单易行,准确率高;但如果要获得人体运动过程中的动力学参数,就存在一定的不足。如对于人体的肌力、关节的约束力等,这种方法只能测出其平均力值,而反映不出细节特征。古典芭蕾舞挥鞭腿转720度难度动作的运动学分析 2008武汉体育学院硕士学位论文红外光电记录系统主要记录发光管的运动轨迹。这种测试手段只应用于专门的测试,由于会干扰运动员在赛场技术动作的正常发挥,所以其应用受到诸多限制。此外,这种手段因不能避免发光管在运动时出现移动,因而也存在结果不准确等问题…。。从运动生物力学角度对古典芭蕾舞动作的研究,其主要方法之一是充分利用现代高技术手段,对具体的技术动作采用实时录像、摄影以及有关传感技术,来获取舞蹈者完成动作过程的特征。然后对技术动作进行图像解析,得到有关的运动学方面的技术参数和动作特征曲线。最终根据这些相关参数和特征曲线,对舞蹈者完成动作的质量进行客观分析与评价,为教练员制定训练计划提供科学的依据。就我国目前的现状而言,应用运动生物力学这种测试手段与方法研究古典芭蕾舞项目的成果还不为多见,因此,本文将这一测试手段应用到古典芭蕾舞项目中,对古典芭蕾舞挥鞭腿转技术动作进行深入的研究应该说具有主要的现实意义和实用价值。2.2图像解析系统在相关项目中的应用2.2.1图像解析在冰上项目中的应用通过对近几年图像解析在其它项目中的应用研究进行调查发现,在我国北方的许多高校和研究所,应用图像解析系统的原理研究冰上项目的科研论文比较多,且研究的水平较高,这方面较多的研究成果都直接或间接地应用到比赛中和训练之中。纵观我国近几年冰上项目所取得的成绩,不难看出图像解析系统在冰上项目研究中的作用和价值。邹晓峰等从运动生物力学的角度对速滑男子500M运动员出弯道技术进行了分析,其结论中得出,双支撑转向单支撑阶段髋膝关节积极用力不够、踝关节没有主动背屈是我国运动员出弯道技术的弱点。闰红光等利用三台摄像机同步对该动作,进行左正侧面定点、右正侧面定点、全程跟踪扫描拍摄,获取定点录像资料对空中技巧动作也进行了研究。对冰上项目高难度动作和关键动作的细节进行生物力学分析的有关研究还有纪仲秋等(2001)。此外,郑美萍(1999)对杨杨500M速滑弯道技术动作的分析和钱雯(2001)对短跑道速度滑冰超越技术的研究,都在不同程度上揭示了相关动作的内在特点及规律。2.2.2图像解析在水上项目中的应用水上项目是我国奥运夺金的重点项目,尤其是跳水项目,不管是在国际综合性的运动会上,还是在国际单项锦标赛中,它都能给国人带来惊喜。跳水高难动作的设计、水花的产生原理以及压水花的技术等等都包含着运动生物力学的原理与规律。在我国从事这方面研究的科研人员虽然不是很多,但在这方面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和发表的科研论文却不在少数。如石玉琴等¨驯应用影像解析系统研究了四川省优秀女子跳水运动员405B起跳动作的运动学特征,通过研究分析得出:跳水运动员在做405B起跳动作时,运动员髋关节、膝关节蹬伸幅度的大小,蹬伸速度的快慢是影响腾起高度的主要原因。又如仰红慧等(1999)采用录像解析系统,通过多台摄像机定点跟踪同步拍摄以及技术录像解析,采集比赛技术参数用来研究我国短距离自由泳选手与国外优秀运动员之间的差距。黄诚等(2001)在充分考虑现有条件的基础上,改进和发展了原有的监测技术和手段;霍科林(2002)对我国仰泳运动员划水动作的技术分析。总之,在现代运动的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中,图像解析系统在非舞蹈类技术动作古典芭蕾舞挥鞭腿转720度难度动作的运动学分析 2008武汉体育学院硕士学位论文中的应用非常之广泛。然而,图像解析的方法运用于古典芭蕾舞动作技术的研究,以揭示舞蹈领域的运动学特征、总结动作技术的规律、规范动作的结构,目前在这方面的研究实在太少。本文从前瞻性的角度,在综合分析、总结和借鉴图像解析的方法在其他相关项目研究模式的基础上,拟运用三维图像解析的方法对于古典芭蕾舞的三维运动学特征进行分析,以规范挥鞭腿转720度动作的技术,为古典芭蕾舞的运动训练提供科学的依据。2.3古典芭蕾舞的相关科学研究现状芭蕾舞起源于意大利,盛行于法国。芭蕾即法文BALLET的译音,它的原意就是“舞蹈剧&。早期法国的芭蕾属于宫廷艺术,而随着时代的变更,社会的进步,今天的“芭蕾”无论从艺术质量或技术含量上都今非昔比。芭蕾文化传入中国后,迅速的吸引了一批热爱舞蹈,热爱艺术的人们。他们为古典芭蕾事业奉献了自己毕生的精力,为古典芭蕾舞在中国的传播和发扬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王彬¨扎对古典芭蕾舞剧《天鹅湖》进行了深入研究。他认为《天鹅湖》是自世界上第一部完整的芭蕾舞剧《皇后的喜剧芭蕾))1581年问世400多年来成就最大的作品。《天鹅湖》凝结着“早期&、“浪漫”和“古典&三大时代精华,可以说是继承和创新的综合体。在浪漫芭蕾向古典芭蕾过渡期间,《天鹅湖》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并成为促进古典芭蕾成熟的代表作之一。刘青戈旧w对古典浪漫芭蕾身体的美学进行了科学研究,他认为:浪漫主义的芭蕾飞升到古典芭蕾的巅峰,营造了独具特色的芭蕾舞蹈身体美学。它将“黄金分割”作为身体比例、造型、构图的原则;以“开、绷、立&作为其技术原则:以典雅、和谐、流畅作为其运动审美原则,从而构建一种既是理性主义、又充满幻想的超现实的身体形态。它体现了现代人体规范的一切特点;它是一种完全现成的、完整的、有严格界限的、封闭的、由内而外展开的、不可混淆的和个体表现的人体。张冬梅等旧u对“现代舞之母”伊莎多拉·邓肯“从自然到自由”的舞蹈思想进行了探究。从发展的角度阐述了后现代舞与古典芭蕾舞之间的关系。认为:她所创造的自由舞蹈思想和舞蹈作品,不仅惊醒了陈旧的古典芭蕾,为正在衰退的古典芭蕾带来新鲜的活力和生命力,而且对后世现代舞的延续及继续发展也有巨大的影响,起到了引领的作用。杨和平瞄引对佳吉列夫芭蕾舞团舞蹈音乐作了深入研究,认为:佳吉列夫芭蕾舞团音乐的辉煌在历史之中并没有成为孤单背影,它不仅照亮自身,而且还是一条光辉的河流。古典芭蕾舞外在的优美和高雅,固然值得我们去追随和探索,但是其内在因素的研究以及其运动训练的原理更加值得我们去钻研和攻关。仅仅把对古典芭蕾舞的认识停留在表面的欣赏和赞美是远远不够的。只有深入地了解了古典芭蕾舞的训练手段和方法,以及训练时所运用的运动生物力学的相关原理,才能够真正的使古典芭蕾舞这一古老而神秘的艺术在中国得到进一步升华。通过检索前人对古典芭蕾舞研究的成果,我们发现:大部分的科研结论都只是建立在个人感观的描述以及个人情感的表达,而从古典芭蕾舞的内涵以及技术动作的规范要求来看,其理论依托和科学化的动作技术参数、指标等却显得非常匮乏。因而造成其相关结论缺乏参照性和说服力,同时也不利于古典芭蕾舞教学和训练工作的有效开展。基于上述不足,本文将借助于现代高科技手段,应用先进的仪器设备和运动生物力学的相关原理,对古典芭蕾舞的转体类难度动作进行科技攻关。旨在探究其内在运播放器加载中,请稍候...
该用户其他文档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古典芭蕾舞挥鞭腿转720°难度动作的运动学分析.pdf
文档介绍:
古典芭蕾舞挥鞭腿转720°难度动作的运动学分析 武汉体育学院硕士学位论文古典芭蕾舞挥鞭腿转720°难度动作的运动学分析姓名:李博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体育教育训练学指导教师:吴东方摘要研究目的本研究通过对古典芭蕾舞挥鞭腿转720度难度动作的运动学分析,揭示了该动作的内在特点与规律,从而为教学和训练提供...
内容来自淘豆网转载请标明出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舞蹈教学分解动作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