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描写乡村景色的句子菜田的好句100字

北京市农村工作委员会
政策性文件
关于2012年推进设施农业及新菜田建设工作的实施意见
【字体显示:
郊区各区县人民政府:
  2012年是贯彻落实《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设施农业发展的意见》(京政发〔2008〕30号)的关键一年,也是全面推进新一轮“菜篮子”工程建设的重要一年。为了全面完成市政府确定的设施农业建设任务,稳定提高本市蔬菜生产用地保有量,进一步增强老(危)旧设施农业的生产能力,结合本市实际,就设施农业建设、新菜田建设和老(危)旧设施农业改造试点工作安排如下:
  一、建设任务安排
  (一)设施农业建设
  1.任务安排
  2012年,按照《关于印发&促进设施农业发展实施细则&的函》(京政农函〔2010〕45号)的要求,继续推进设施农业建设,新发展设施农业2.5万亩。本年度设施农业建设实行先干先补、总量控制、区县之间动态平衡、先干先补。其中,“两区两带多群落设施农业”和“百村万户一户一棚援助型设施农业”建设实行备案管理,未经区县有关部门同意并上报市设施办备案的不予验收和扶持。具体任务安排见附件。
  2.扶持政策
  (1)“两区两带多群落设施农业”建设,平原区县要求设施建设总体规模达到50亩以上(山区、半山区不受规模限制),补贴标准为:中高档温室1.5万元/亩,简易温室1万元/亩,钢架大棚0.4万元/亩。
  (2)“百村万户一户一棚援助型设施农业”建设,重点扶持通州、顺义、大兴、平谷、延庆、怀柔、密云、昌平、房山和门头沟10个远郊区县,主要扶持对象为低收入村农户、低收入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每个区县安排总面积不超1000亩,其中日光温室面积不超过500亩。扶持标准为中高档温室4万元/亩,简易温室2万元/亩,钢架大棚1.5万元/亩。
  (二)新菜田建设
  1.任务安排
  2012年全市发展新菜田(含设施菜田)3万亩,稳步增加蔬菜生产用地保有量。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企业建设的符合《北京市新菜田开发建设标准》的菜田,按照以奖代补的形式进行补贴。(详见附件)
  2.扶持政策
  (1)新建菜田规模达到100亩(山区、半山区乡镇50亩)以上的,每亩补贴1000元;新建菜田规模达500亩(山区乡镇300亩)以上的,每亩补贴1500元。
  (2)新建菜田规模在500亩以上的,必须配套建设集中育苗基地并报市、区主管部门备案。
  (3)享受设施农业扶持政策的新建菜田不再重复享受新菜田扶持政策。
  (三)老(危)旧设施农业改造
  以区县为主体开展老(危)旧设施农业改造,提升存量设施农业利用水平,增强蔬菜生产供应能力。在区县改造的基础上,市级择优选择一批具有较长设施蔬菜生产历史的老(危)旧设施农业生产区为试点,予以配套支持。
  1.任务安排
  2012年全市计划改造老(危)旧日光温室1000亩、竹木大棚1000亩、试验示范新型设施农业100亩,总计2100亩。
  2.申报条件
  (1)项目申报单位为农业企业或农民专业合作社,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具备承担自筹资金的能力。
  (2)改造项目必须种植蔬菜、食用菌或西甜瓜。
  (3)改造项目用地租赁、承包手续齐全、合法。
  (4)单个设施改造项目总体规模不低100亩;2008年以后建设的设施农业项目不在改造之列。
  (5)区县有相应的资金扶持政策。
  3.改造内容
  (1)老(危)旧设施改造项目。每个区县限报1至2个项目,改造重点对象:一是建设和使用年限较长,墙体、骨架等设施损毁严重,保温性能较差,无法进行正常生产的危旧日光温室;二是竹木大棚。
  (2)试验示范日光温室改造项目。在大兴区选择项目单位,试点开展具有研究、试验和示范性的新型日光温室改造项目,探索设施农业新材料、新工艺的应用,加强环境自动化控制系统、轻减作业机具、水肥一体化配套设备的示范应用,建设具有前瞻性的温室示范项目,探索设施化、精准化、规模化发展的途径。
  4.补贴标准
  (1)老(危)旧日光温室改造扶持标准。改造标准为砖钢结构永久性日光温室,或能够达到相同性能指标要求的高档日光温室。各区县结合实际安排补贴资金,扶持老(危)旧日光温室改造。在区县安排补贴资金的基础上,市级按照1:1予以配套,市级补贴资金最高不超过1.5万元/亩。
  (2)竹木大棚改造扶持标准。竹木大棚改造为钢架大棚,各区县结合实际安排补贴资金,扶持竹木大棚改造。在区县安排补贴资金的基础上,市级按照1:1予以配套,市级补贴资金最高不超过0.4万元/亩。
  (3)试验示范日光温室改造项目。按照项目管理方式申报、评审,所需建设资金按照示范点、厂家和市级财政各三分之一安排,项目占地面积不低于100亩(建筑面积不低于50亩)。
  5.申报程序
  (1)由农业企业或农民专业合作社向区县设施农业建设主管部门申报,经区县设施农业建设主管部门初审同意后,市设施办审核。
  (2)市设施办组织专家对申报项目进行评审,评审通过后确定扶持项目。
  (3)监理公司对老(危)旧设施农业改造项目进行实地评估、检查、监理,如与申报情况不符,取消申报资格。
  二、验收方式
  (一)实行监理机制
  进一步规范和加强设施农业和新菜田建设管理,由监理公司按照市有关部门确定的验收标准检查、验收合格并报市设施办复核同意后安排补贴。
  (二)严格验收标准
  “两区两带多群落”和“百村万户一户一棚”新建设施农业必须完成主体结构建设,其中日光温室必须完成三面墙体建设和钢结构的安装,钢架大棚必须完成骨架的安装;单栋日光温室作业间(操作间)面积最大不得超过15平方米。
  三、其它要求
  (一)设施农业建设项目应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乡村建设规划和设施农业发展专项规划。
  (二)本着农地农用的原则,切实加强设施农用地的用途管制。严禁项目建设单位擅自或变相将设施农用地用于其他非农建设,尤其是房地产开发;严禁超标准用地,擅自扩大设施用地规模;严禁改变直接从事或服务于农业生产的设施性质,擅自将设施用于其他经营。
  本方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请各区县遵照执行。
                 & 北京市农村工作委员会  北京市财政局  北京市农业局
                             二○一二年六月八日
推荐给朋友
中共北京市委农村工作委员会、北京市农村工作委员会主办
北京市农村工作委员会信息中心(北京市城乡经济信息中心)承办 北京市农委系统各单位、各郊区县政府协作建设
版权所有2006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号 京公网安备
请与我们联系: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时间: 13:11
------分隔线----------------------------
乡村趣事100字
乡村趣事100字一:乡村趣事夕阳像一个大红桔子挂在天边,空气变得更加清新,周围也安静了许多。到了一片农田,我们停了下来。啊,真是一眼望不到边呀,远远望去,一些农民伯伯好象正在给菜田浇水。我先跑到近处的麦地看了看,麦子有的黄有的绿,爸爸说麦子快要熟了。我摘了一个黄色的麦穗,用手剥开,放到嘴里尝了尝,一开始吃不出味儿,后来觉得很筋道,还有点甜香味儿呢。麦田旁边种的是玉米苗和蔬菜。有搭在架子上生长的黄瓜、爬豆、西红柿,还有矮矮低低的土豆、茄子、花生等等。我发现花生地里插着许多和我差不多高的木棍,棍子上还绑着五颜六色的飘带。我觉得很奇怪,就问了身边的农民阿姨,阿姨告诉我这是吓唬来吃花生的小鸟的。今天去郊外让我学到了许多知识,农村真好啊。乡村趣事作文100字二:乡村趣事我盼啊盼终于盼到暑假了,一放学我就叫我妈妈把我送到我的爷爷家里,因为到了农村就没人会管我了。妈妈答应了第2天就把我送到农村,到了农村我和我的小伙伴们一起去溪里去玩,我们在溪边上玩水。到了下午,我对爷爷说:&爷爷我们去抓螺丝好吗?&&好的&。我们说着说着就去了,到了那里我马上把衣服.裤子脱了跳进了水里, 我的妹妹在岸上把脸盆给了我,我用手在水里滑来滑去拿上来就有螺丝在手上我又把螺丝上的泥弄没再放进脸盆里.就这样我和爷爷抓了很多螺丝。到了晚上我们一家就吃螺丝了。我非常开心!乡村趣事作文100字三:乡村趣事外婆住在乡下,家里养着几只鸡,门前有几棵光秃秃的橙子树。我经常到那里去和外婆一起去山上摘橙子。我们来到山上,用竹子编的篮子装我们摘下来的果实。我抱住橙子使劲向后拉,一拉就是一个,我发现了一个又黄又大的橙子,我的个儿不够高,就抱着树左右摇,一摇树上的橙子就像下雨一样往下掉,我抓起刚才发现的那个橙子,我一尝,哇!又酸又苦。我索性一丢,不要了。大约摘了两个小时,我和外婆坐在树下,沐浴着阳光的照耀,一阵微风吹来,好舒服,好惬意!心情舒畅,从脸上走过的夏宝宝又开始淘气了!我们上午摘了香橙,下午我们又去抓害羞的田螺姑娘叻!我看到了一个田螺,刚刚碰到了壳,她就害羞的钻进了她的&临时住所。&虽然城里有电脑有游乐园,有蹦蹦船,还有台球......但这些都比不上乡村生活这么有趣这么好玩。乡村趣事作文100字四:难忘的乡村趣事我的外婆住在裘市,那里如诗如画,美景万千,十分美丽。暑假,我们乘着公交车来到裘市,一到那,我没有去外婆家,而先去绿油油的田地。在这个美丽的地方我住了一个月,发生了许多有趣的事记得有一次,我跟大哥哥,小哥哥一起玩球,可是,一只鸡把球踢走了,我们很气愤,鸡见我们生气,马上逃之夭夭,哼!先饶你一次。第二天,这只可恶的鸡又来捣乱了,我拿起足球向它砸去,可球掉进池塘里了,我只好垂头丧气地回家了。我现在没了足球,心里很恼怒,马上把它抓起来,哼!咱们旧账新帐一起算,把它给捏死了(我是不是太残忍了),煮汤喝了,心里总算解气了。乡村生活真是太有趣了。乡村趣事作文100字五:乡村趣事今天我上姥姥家玩,在车上我看到了很多车,有大卡车、小轿车、公共汽车、摩托车、自行车、火车,这条路上的车可真多呀!很快就到了姥姥家,呆了不一会,我的表哥来了,我说我们拿瓶子去抓蜂鸟吧!说完我们就到外面花丛中去抓。我抓到一只,因为蜂鸟滑,我不知道,所以蜂鸟从我的手里溜走了,表哥说要抓紧了才行,我一看蜂鸟已经飞到那边去了,我追到那边它却不见了。这时我看到地上有一只螳螂,我就把它抓起来了,但我一想,它是益虫,我就把它放了,我和表哥就高兴地回家去了。
------分隔线----------------------------
乡村趣事作文100字
乡村趣事作文100字您当前的位置 :&&&&&&&正文
美丽乡村 幸福家园
――来自我市美丽乡村建设的报道
 慈溪新闻网 
  金秋桥城好风光,醉美沿山风景线。
  这里,我市&美丽乡村&幸福家园&建设正上演着进行时:南部沿山精品线先行先试,其中,龙山&筋竹&到观海卫&双湖&段18公里建设已基本完成,总投入3亿多元。这里,山水特质鲜明,古村遗风犹存,既有达蓬山、五磊山、栲栳山和白洋湖、杜湖、灵湖、窖湖等山水资源,又有徐福东渡、越窑青瓷、佛教寺庙、民间艺术等千年历史文化积淀。如今,伴随着整体整治整合提升,越发显现&慈溪后花园&的无穷魅力。
  积极响应浙江省美丽乡村建设行动计划、宁波市幸福美丽新家园建设号召,紧紧围绕市党代会确定的&打造品质之城、共建幸福家园&的总体目标,市委市政府放眼全局,统筹谋划,科学决策,于2012年开启了&美丽乡村&幸福家园&为主题的全市美丽乡村建设序幕,计划到2015年,建成一批省内领先、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全市再创建20个宁波市全面小康村,培育建设30个省级中心村,挖掘打造15个宁波市级特色村,形成&二线&、&五区&为主的空间结构布局,全市80%以上镇(街道)达到宁波市幸福美丽新家园建设工作要求,所有行政村整体环境面貌有新的提升。
  我市正在进行的&美丽乡村&幸福家园&建设,是&十二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抓手,也是加速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强动力,致力打造&品质之城、幸福家园&建设&农村版&,努力凝聚全市上下新型城市化、新型工业化互促联动发展的新共识、新智慧、新力量。
  好似一幅画
  幸福家园新风景
  从横河出发,沿横筋线往东,一路山清水秀,行至杜湖后,风景犹为迷人。在湖光山色映照下,车子在幽静的林荫大道上缓缓前行,到达龙山镇方家河头村。一路错落有致的民居、别具一格的墙面、参天而立的古树、粉墙黛瓦的古建筑&&一幅幸福家园的美丽新画卷徐徐在眼前展开。
  沿山精品线18公里,一期自东往西横跨龙山、掌起、观海卫3镇12个村,途经4个湖。在方家河头村、任佳溪村、双湖村三个重要节点村,记者感受了美丽乡村建设带来的新变化、新风采和新魅力。
  &新建了一个公园、两个停车场,方家路拓宽路面铺上了石板,道路两侧民居重新修缮,河池旁边新砌了护栏&&&沿着方家路往前行走,该村大学生村官丁俊臣向记者介绍着近一年来村里发生的巨大变化。
  方家路14号的村民方国伟家的老楼房经过修缮变得更古色古香,他指着新换上的花格木窗对记者说,这个房子以前窗户破旧,现在都换过了,墙面也要重新粉饰并画上具有古韵的图画。&石板路宽了,进出方便了,村口新建了小公园,现在我天天去健身、跳舞。&村里还新开了茶楼和农家乐,健身之余,进去喝杯茶聊聊天,坐看周边幽雅风景别有情趣,&喏,那几家挂着红灯笼的就是!&古村村民的生活每天都很精彩。
图为风景优美的龙山镇方家河头村。 -摄影 记者 蒋亚军
  在美丽乡村建设中,方家河头村古朴中还融入了不少现代元素。从方家路拐入洋房弄标志的景观带,&用手机刷一下石碑上的二维码,景点介绍马上显示。&记者用手机刷了一下,屏幕上立即呈现出&洋房&建筑和文字介绍。
  古树、古道、古屋、古井,古村落的人们其乐融融的生活,方家河头村已然成了人们心中的世外桃源,新的旅游接待中心在该村拔地而起,慕名而来的游客越来越多,去年底至今已超过5万人。
  以保护修复为主题,在进行全面改造的同时,保留一些古村落的元素,包括村里主要道路都改成石板路等,处处体现着百年古村的特色。
  任佳溪村和方家河头村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离开方家河头村一路往西进入任佳溪村,只见灵龙宫的飞檐翘角在村落中若隐若现,灵绪湖的清澈湖水映照青山绿树。在这次美丽乡村建设改造中,任佳溪村一期工程投入800万元。曾经残破的墙体统一了格调,黑边白墙上绘制了历史文化传说和民间故事;道路铺设了沥青,两侧新增了红枫、银杏等众多绿化苗木;沙河庙区块得到整体规划,修缮了灵龙宫,建设了仿古走廊,安装了庭院景观灯&&&改造后的灵龙公园整洁靓丽,健身器械一应俱全,成为村民休闲养生好去处。&站在灵绪湖边,村书记任建华自豪地说。
  灵龙宫、沙湖庙、洞山寺、宋塔等历史文化遗迹遍布任佳溪村每个角落,当这些景点成为金字&招牌&时,800年的古村实现着从一个封闭的小山村嬗变为特色旅游精品村的脱胎换骨。
  一路往西,到达坐拥杜湖和白洋湖的观海卫镇双湖村。东靠杜湖、南邻白洋湖的双湖村风光秀丽,历史遗存丰富,素有&慈溪小乌镇&之称。美丽的风景,灿烂的历史文化遗存让双湖村获得了&慈溪镜头中最美村庄&的美誉。
  走在鸣鹤老街,随处可见古宅古貌,诉说着当年的辉煌。在我市南部沿山精品线建设中,鸣鹤古镇一期保护开发工程至今投入手笔最大,已投入2亿元,重点进行基础设施建设、老宅保护修缮、旅游配套设施建设等,目前已完成了银号楼、小五房、崇敬堂三幢古宅修缮和游客服务中心、停车场、旅游道路、白洋湖环境整治等工程建设。
  在古镇保护开发的同时,新村建设也同步推进。白洋湖畔,一期农民公寓总投资4800多万元,2012年交付使用,入住137户;二期计划建设254套,近期将进入招投标阶段,建成后,全村近一半农户可望住上农民公寓。
  这个深藏山间的古村落徐徐翻开了新篇章。近3-5年内,还将继续加大投入,将其建成集旅游休闲、会务度假、健身养生、生活宜居等功能于一体的风景旅游区,真正成为观海卫的城市名片、慈溪的后花园和长三角的城市阳台。
  规划一张图
  美丽乡村新定位
  科学规划绘蓝图,美丽乡村新定位。
  &美丽乡村&幸福家园&建设进行时,各种规划有机衔接,不同层次全覆盖。我市高起点、高标准编制具有地方特色的&美丽乡村&幸福家园&建设市域总体规划,编制完成市南部沿山精品线(区块)专项规划和中心村、特色村的详细规划,并制定具体实施方案。
  规划根据宁波市&三村一线&(全面小康村、中心村、特色村和精品线)建设要求,结合市域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农民集中居住区布点规划等,进一步明确了具体空间布局、各类项目的建设时序。
  规划蓝图构建空间布局:&二线&&&南部沿山线和中横线精品线,&五区&&&达蓬山运动休闲区、鸣鹤古镇保护区、上林湖越窑青瓷文化传承区、杨梅采摘体验区和大桥生态湿地休闲区。
  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高城乡统筹发展水平,我市&美丽乡村&幸福家园&建设做到点、线、面有机结合,突出重点,整体推进。
  把中心村、特色村、全面小康村建设作为支撑点和落脚点,南部沿山线和中横线精品线如两条美丽的彩带,串起了特色村颗颗明珠&&徐福村、西门外村、方家河头村、山下村、任佳溪村、古窑浦村、大山村、岗墩村等8个省特色旅游村。我市15个美丽乡村建设特色村及部分中心村主要就分布在&二线&上,并有一半以上拥有名特优新农产品。
  因地制宜推进不同类型特色村建设,通过整合提升,以方家河头村、山下村、任佳溪村、双湖村为代表的历史文化型特色村,展现山水自然景观和古村落历史景观融合的特色风景;以横河大山村、匡堰岗墩村为代表的主题开发型特色村,捧出一道茶叶、杨梅、农家乐等休闲农业开发形成林特产品、餐饮、旅游等休闲观光农业的靠山吃山、激活山林资源大餐;还有产业集聚型特色村的精彩,横河梅园村杨梅、新浦黎明村葡萄、掌起古窑浦村水蜜桃、周巷新缪路村黄花梨、横河乌玉桥村草莓等,通过引进新品种、新技术,加快规模和基地开发,形成了一批专业特色村,打造农产品特色品牌,使慈溪杨梅、葡萄、水蜜桃、黄花梨、草莓闻名国内外。
  中心村是连接镇村的重要节点,在我市美丽乡村规划建设版图上,这些村印证了全面综合发展的&标记&。全市2010年开展中心村培育建设以来,坚持统一布局、分批推进、一村一策。确定了&十二五&时期培育建设30个中心村,三年来已启动20个中心建设,完成近百个项目,总投入约5亿元。
  龙山徐福村和西门外村,附海花塘村,周巷万安庄村等树起了一个个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标杆:走进这些村,村庄内居住、产业等功能分区合理,公共服务设施布点科学,水电路等基础设施衔接顺畅,生态环境整洁美丽,&人口集中、产业集聚、要素集约、功能集成&的&四集&功效,对周边村起到带动辐射作用。
  规划先导,各方联动,因地制宜,整体推进。无论是中心村培育、特色村打造、全面小康村创建、环境改造村建设先行先试,还是精品线打造;从点建设到面上先进、合格镇村创建&&我市&美丽乡村&幸福家园&建设进行时,一步一个脚印向前走,高潮迭起,精彩纷呈。
  走活一盘棋
  城乡一体新格局
  &美丽乡村&幸福家园&建设的追求境界和终极目标是什么?龙山镇徐福村党总支书记黄金德、附海镇花塘村党总支书记岑启孟等表达了共同的心愿:为农村圆城市梦,让城市向往农村。
  城市有的农村也要有。我市着力改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条件,一方面,加快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与对接,切实抓好农村道路、供水、供电、通讯、商业网点等基础设施建设;另一方面,不断改善农村教育、医疗卫生、公共交通、文化体育、居家养老等公共服务设施条件,目前集管理、服务、教育、活动等功能于一体的农村社区服务中心已实现全覆盖。
  我市还健全完善城乡一体的社会养老、医疗、失业、最低生活保障等制度,到2012年末,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土保参保人数分别为22.48万人、79.13万人、13.71万人,参合率达94.8%。
  城市没有的农村也要有。美丽的山水、辽阔的滩涂、清新的空气、新鲜的果蔬、美味的海鲜&&这些无不成为吸引城里人前来观光旅游休闲的宝贵资源。
  变理念为实践,在探索中创新,在创新中前行。我市&美丽乡村&幸福家园&建设,组织实施创业增收致富行动、人居条件改善行动、环境质量提升行动、文化培育引领行动&四大行动&,统筹谋划&经济、人居、生态、文化&一盘棋,坚持科学规划布局美、村庄整洁环境美、创业增收生活美、乡风文明身心美,宜居宜业宜游的&四美三宜&要求加快推进。
  &&实施创业增收致富行动,打造农民&钱袋子&。南部沿山线上的农家乐、七塘公路上的海鲜馆等五大区域旅游品牌和中横线上的各类家庭合作农场产业品牌辉映,交织出一道&百里果廊、花海菜田、滩涂海鲜、梅岭野趣、福地仙山&的景观,构建现代型、城郊型、生态休闲型农业和服务业互动融合新格局。
  我市按照建设&实力慈溪&的要求,积极推进三次产业融合、联动、集聚、转型发展,带动农民创业就业,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千方百计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加大财政向农村转移支付力度,实现强村富民目标。
  &&实施人居条件改善行动,&农民公寓&折射出农村人居的时代风貌。我市&农房两改&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尊重民意,不搞一刀切,按照整体改建型、新建集聚型、村庄梳理型、异地搬迁型等四种类型的要求推进改造建设,做到多(高)层农民公寓和多户联排联动推进,按照&因地制宜选项目、突出重点抓推进、区块改造求突破、整体联动上水平&的工作思路,以&农房两改&为突破口,全市&农房两改&累计完成拆迁17062户、安置26386户,在改善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和居住条件、节约集约土地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有力推进了新型城市化和新农村建设。
  近年来,我市已打造了一批以附海镇为代表的新建集聚型镇级农民公寓,宗汉街道六村为代表的联建农民公寓,周巷镇万安庄村、周邵村,龙山镇徐福村、施公山村为代表的新建和改建相结合农民公寓,长河镇大牌头村、周巷镇三江口村为代表的与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相结合的移地搬迁型农民公寓等&村镇版&。
  &&实施环境质量提升行动,树立&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的生态经济观。我市按照建设&绿色慈溪&的要求,优化农村生态环境,建治并举,突出重点,健全机制,一方面,深入推进&森林慈溪&建设,到2015年,创建100个市级以上森林村庄、200家森林单位、2000个森林家庭、8个宁波市级以上森林城镇。同时,巩固废旧塑料&清零&专项行动,推进污水治理、垃圾处理、公(户)厕改造,到2015年,完成65个行政村的生活污水纳管和43个行政村的生活污水分散治理,全市农村新建集聚区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100%。
  &&实施文化培育引领行动,我市按照建设&人文慈溪&和&和谐慈溪&的要求,追求&物质富裕、精神富有&的&两富&品质品位。根据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和安排,从2013年开始通过五年努力,在全省行政村普遍建成集学教型、礼仪型、娱乐型等&三型&于一体的农村文化礼堂。6月17日,宁波市委市政府在慈溪召开全市文化礼堂建设工作推进会,确立一批率先建成的具有示范意义的文化礼堂,我市预计11月底前完成35家左右,超额完成计划。6月份率先建成的3个样板村,龙山镇西门外村着重展示体现民风民俗的实物,周巷镇天元村着重展示古旧家具的文化内涵,观海卫镇卫西村着重展示卫文化的历史脉络,这些村都各具历史文化特色,增强了村民对文化礼堂的归属感。
  谋在深处,创新思路,干在实处,把&文化礼堂&打造成为农民群众的&精神家园&,增强农民群众源自内心的幸福感和文化自信感。目前,我市村级文化设施平均面积列全省首位,以此为基础和支撑,&三个更&凸显农村文化礼堂建设特色,即展示村域历史文化、展示当代主流文化、展示村域发展成就让农村文化更特;以教育人、以德化人、以礼导人,让农村风气更正;统一建设标准、突出地方特色、注重整合资源,让农村设施更优。
  创一流业绩
  省内领先新飞跃
  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历史性跨越式发展,慈溪经济综合实力、区域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都大大增强。慈溪以全国1/7000的土地养活了全国1/800的人口,创造了全国1/800的财政收入、1/500的GDP、1/200的出口额。2012年第十二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排名、2012年度中国中小城市科学发展百强排名、2012年度中国中小城市投资潜力百强排名、2012年福布斯中国大陆最佳县级城市排名、2012年度中国十佳&两型&中小城市排名分列第3、8、3、8和8位,荣膺2012年度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县级)。
  经济跨越式发展为城市现代化建设提供实力支撑和强劲动力。坚持城乡一体化现代化中等城市发展道路,我市已经走了20多年,目前城乡一体化水平全省领先,2012年荣膺浙江省新型城市化建设先进城市第一名,已连续多年荣获全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优秀单位。
  站在慈溪新型城市化、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推进的大背景、大趋势下,看&美丽乡村&幸福家园&建设,不容置疑,这正成为加快城乡一体化的新举措、新引擎。
  我市统筹城乡发展全省领先,创省内一流特色水到渠成,&美丽乡村&幸福家园&建设进行时,南部沿山精品线精彩纷呈亮点多。
  在今年揭晓的第二届&美丽乡村建设&村庄规划评选中,《慈溪市南部沿山精品线规划(含慈溪市&美丽乡村&幸福家园&建设&&方家河头村特色村建设规划)》荣获一等奖,3镇12村4湖18公里一期南部沿山精品线,成片连线打造成宁波市级美丽乡村精品区域。
  获奖成果是一个认可,我市美丽乡村建设坚持做好特色文章。对于历史文化型特色村,我市资金、土地、队伍等要素保障力度空前,对重点项目在政策扶持上实行一事一议。近两年来,市、镇两级财政建设仅在龙山镇方家河头村投入已达3000万元,重点用于保护与开发古村落历史文化,同时也完善休闲旅游功能;山下村将于2014年启动整合虞氏旧宅、民国风情一条街、金果农庄等项目,打造历史人文和现代文明结合&金名片&。市财政每年安排专项建设资金,重点用于中心村培育、特色村保护开发、村庄环境整治提升等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支撑。
  &美丽乡村&幸福家园&建设并非一蹴而就,只有不断积累,方能走在前列。我市&农房两改&、中心村建设无论是工作机制创新,还是建设面貌实效,都在宁波乃至省内领先。
  我市&农房两改&于2007年在全省率先启动,创新的投融资平台、质抵押贷款、金融对口服务、社会资本参与的&融资四法&,破解&农房两改&融资难问题;创造的把好业务培训关、资金监管关、房屋分配关、责任到位关、指导交流关等&五关&管理经验,既为全市推进奠定了坚实基础,又为全省推广提供了样板,并得到副省长陈加元的肯定批示。我市已连续四年被评为省农村住房改造建设工作优秀单位。
  &美丽乡村&幸福家园&建设是个系统长效工程,争创省内一流无止境,只有不断与时俱进,扎实推进,方能勇立潮头、走在前列。
  &美丽乡村&幸福家园&建设路在脚下,干在实处:把一个景点&孤岛&集结成观光、休闲、旅游的&连线&;从南部沿山精品线丰富山水资源和千年历史文化的整合,到大桥生态农庄种养基地、加工贸易、生态旅游、教育科研、农耕文化的集成;从打造农民公寓到确立生态经济观&&我市统筹城乡经济、生态、人居、文化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科学推进&美丽乡村&幸福家园&建设。
  化蓝图为现实,聚共识为合力,圆梦想强动力,变盆景为风景,我市&美丽乡村&幸福家园&建设正经历着进行时,站在新起点,创造新精彩,面向新未来!-记者 鲁企望 陈利群 鲁奕呈
&&  责任编辑:
 最新新闻
主管:中共慈溪市委宣传部 承办:慈溪日报社 新闻总站:
Copyright(C)
All Rights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关于乡村的句子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