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赵云单骑救主人物赵云的旧主

打开微信扫一扫
孔网客户端
安卓版苹果版扫描下载
三国人物故事——赵云
开&&&&&&本:36开
页&&&&&&数:
字&&&&&&数:
I&&S&&B&&N:
售&&&&&&价:3.00元
品&&&&&&相:
配送方式:挂号印刷品、快递&&&&
上书时间:
购买数量:
(库存1件)
商品分类:
关 键 字:
品相描述:
详细描述:
暂无详细描述。
挂号印刷品
挂号印刷5元起步,快递1公斤内江浙沪8元起步,其它15元起步。
江浙沪8元起步
您可能感兴趣的商品
邮费收取:
1、挂号印刷品5.00元(每增加一本图书需增加0.00元配送费用)
2、快递 首重江浙沪8元,外埠12元,西藏、青海、新疆20元。快递公司圆通、汇通 。韵达(续重按实际收取)
3、 超过50斤走物流,按实际费用收取!(资费约在职1.6-2.0)/公斤
Copyright(C)
孔夫子旧书网
京ICP证041501号
海淀分局备案编号
购物车共有0件商品,合计:0.00元
商品已成功添加到收藏夹!三国人物赵云的旧主_百度知道
三国人物赵云的旧主
后来是被刘备忽悠走了公孙赞赵云刚出山。掌兵不多,是投在公孙赞手下,功绩也很少。不过一直没太得到重用
其他类似问题
三国人物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如何评价三国时期姜维这个人?
按投票排序
谢邀。《三国演义》里的姜维,是被拔高了一点。《三国志》里的姜维,却通常是被低估了。论才具,邓艾都承认姜维是一时雄杰,钟会认为他足以和夏侯玄、诸葛诞相比——后两位,尤其是诸葛诞,做出了多天翻地覆的事情啊。至于其他人的评价,不用多说。论为人,姜维属于心比天高之流。他家无余财,倒未必是完美的清廉,只是他并无物欲,而一心在追求自己的目的。无论好坏,说他是个彻底的理想主义者,应该大差不差。他才华不及诸葛亮,不丢人。全三国也就一个诸葛亮。他不断北伐,有胜有败,其执着至少不必怀疑。他的一个大争议,是“穷兵黩武”。然而实在话是:很少人意识到,在蒋琬费祎死去前,姜维收到了多大的控制;之后那几年,他又如何被朝中黄皓等人打压。这是许多人很少提及的:诸葛亮北伐,也有平衡蜀中派和荆州派关系之目的;姜维则是陇西降将,和蜀汉内部关系更是复杂无比。实际上,针对他的除了黄皓,还有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与许多人想象的不同,诸葛瞻和姜维的关系,并不那么美好。所以,姜维其实是个夹缝中的男人:他有才华,私德也没什么可挑剔的,但落在他手里的,是一个诸葛亮都无法逆转的大局面,以及朝内不断的斗争。但直到最后,蜀汉没亡在他手里——哪怕面对魏国大军压境,他自己身在沓中,被邓艾层层围裹阻拦,他还是完美的杀过阴平桥、晃过诸葛绪、回到剑阁、守住了钟会,简直把魏国的西征计划摧毁了大半。最后蜀汉是亡在邓艾那次传奇的偷渡之上,但直到成都被迫,钟会在剑阁,还是动不了姜维。本来,到此为止,哪怕就这样结束,姜维也算为汉尽力了。可甚至在蜀汉灭亡后,姜维还是筹划着那著名的复兴大业。他说服了钟会,搞定了邓艾,而且给刘禅的秘奏里如是说:”愿陛下忍数日之辱,臣欲使社稷危而复安,日月幽而复明。”。最后计策未成,但一日之内,拖死了钟会、邓艾和他自己。他好歹也算熬到了蜀汉的最后一刻。我其实挺难想象:一个人要执着到什么程度,才能在如此漫长的时间里,在如此狭窄的夹缝中,在如此难以逆转的大势下,不断冲击命运?仅论执着,他实在还胜过诸葛亮。前三国所以比后三国传奇,不在于后三国人才凋零——实际上,后三国极多文武全才的人物,但大多都太聪明。姜维之杰出,未必在才情——虽然钟会也承认他了不起——而在于他有前三国时,那些屈而不挠、执着至极、燃烧至死的性格光彩。有缺陷,但依然为蜀汉——我更愿意称之为季汉——燃到了最后。当初崖山战后,张世杰依然不死心,企图找新的法子;后来被水溺死,所谓:舟遂覆,世杰溺焉。宋亡。于姜维,亦如是:姜维死,汉亡。
伯约是我三国最喜欢的人物,没有之一,对他的评价我概括在下面四句话里,如有感情偏向,纯属必然。品质高洁难全忠孝才兼文武难觅机运忠勤王事难得英主死得其所难论公道终其一生,伯约是一个生活在道德困境中的人,他本人清廉朴素,不爱良田美妾,家财俸禄随手分与士卒下人,极有节制。可以说是一个十分爱惜自己羽毛的人。但据孙盛在《杂记》中记载 “初,姜维诣亮,与母相失,复得母书,令求当归。 维曰:良田百顷,不在一亩,但有远志,不在当归也。”虽然寥寥几句,就彻底了断了慈母故乡的一切种种,想必对这个二十来岁,品质高洁的年轻人,不会是一件轻松的事情吧?伯约毕竟不是元直,虽然他可以做元直他人也不至于苛责。但他选择了一条更艰难的路,他是一个品质高洁的人,却更是一个抱负远大的人,他怀着和他老师同样的梦——“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理想主义总是要付出代价的,忠于理想的代价就是破弃孝道,并承受一切由此而来的道德上的指摘。其实,我总感觉武侯对他的认同,绝不缺少对他与自己相通的理想主义情怀的认同。武侯初逢二十七岁的伯约,正是自己当年三顾茅庐出山的年纪,眼前的这个年轻人是否会让迟暮的丞相回忆起自己在起南阳的桑树,卧龙岗的迟迟夕阳,还有自己昔年豪情满怀现在却日益远去的梦想?虽然最后事实也证明了,尽管师徒缘分只有短短的六年时间,伯约最终也没有辜负孔明对他能力品质的看重和认同。终其一生,伯约也是一个欲求机遇而不得的人,这决定了他一生的壮志难酬。首先,关羽失荆州使得《隆中对》已成为画饼,北伐因粮道转运困难几乎已经不可为之。其次,伯约并非武侯,内廷外朝尚有各种掣肘。最后,仅有的几次机会,也如浮光掠影,一闪即逝,我觉得吕思勉先生《三国史话》中说的很公道:“……诸葛亮死后,蜀汉还有二十九年的命运。这二十九年之中,前十二年,总理国事的是蒋琬;中七年是费袆;后十年是姜维。蒋琬、费袆手里,都不甚出兵伐魏。姜维屡次想大举,费袆总裁制他,不肯多给他兵马。费袆死后,姜维做事才得放手些,然而亦无大功,而自己国里,反因此而有些疲弊。当时很有反对他的人。后来读史的人,亦有以蜀之亡归咎于姜维的用兵的,其实亦不尽然。”又云:“从魏齐王芳之立,至于高贵乡公的被弑,其间共计二十一年,即系入三国后之第二十一年至第四十一年,正是魏国多事之秋,蜀汉若要北伐,其机会断在此间,而其机会又是愈早愈妙,因为愈早则魏国的政局愈不安定。然此中强半的时间,都在蒋琬、费袆秉政之日,到姜维掌握兵权,已经失之太晚了。所以把蜀国的灭亡,归咎到姜维,实在是冤枉的。倒是蒋琬、费袆,应当负较大的责任。”有人说,伯约伐蜀是穷兵黩武,志大才疏,殊不知北伐本为死中求生,知其不可而为非为之不可之事。君不见近在眼前的刘璋,张鲁,刘表的教训吗?刘表有长江之险,结果如何?张鲁有雄关天狱,结果如何?刘璋同样坐拥蜀汉地利,结果又如何呢?刘璋的才能应该不会弱于刘禅;他当政的蜀汉实力应该不会弱于蜀汉灭亡前期;以中原六州为后盾,邓艾为主将的雍凉军队,远超以半个荆州为根据的刘备军。结果又如何呢?如前文所述,伯约是一个比较纯粹的理想主义者,兴复汉室他本不是喊喊口号就能对自己有个交代的,那么他脚踏实地,认认真真地走上北伐这条崎岖小道又能说他什么呢?终其一生,伯约勤勤恳恳,赤胆忠心尽到了自己的臣道,却很不幸摊上了一个“安乐公”的窝囊君主,这也是他梦想彻底破灭的原因。所谓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扶不起的阿斗对一个民穷兵疲,偏安一隅的小国的作用并不比他屁股下的那张龙椅大多少,他不仅不能选贤任能为伯约的北伐创造条件,常常还总在关键的问题上起反作用。灭蜀之战本不该发生,伯约早就劝谏过阿斗阴平虽险却不可忽视,成都之降更是责在刘禅,伯约的军队其实已经离得不远了,刘禅只需稍作抵抗,灭蜀一战就将功败垂成。只可惜后人读历史,总喜欢将伯约和武侯作等量代换,北伐不成责之伯约,蜀汉灭亡却宽容阿斗。依照我粗浅的见解,北伐的失败,伯约的确有责,但蜀汉灭亡,则全是阿斗无能。试想连这样一仗都不敢打的君主,伯约若是稍有二心,以其威望,军权在手,前可效仿董卓,曹操;后可师法司马昭、孙綝,可伯约连何进都不愿做!非不能也,实不愿也,我想伯约一生最大的败笔,就是对这个糊涂的皇帝太过宽容。伯约之死是他人生最富有争议,也是他一生最浓墨重彩的一笔。充分展示了他这样一个人到底有多么大的才干,如果他愿意的话,到底可以做成多大的事业。但也更无情地证明了拿破仑说过的一句话:“一个人不管有多大才干,没有机运等于零”。伯约没有选择像阿斗,谯周和评价他头头是道的郤正一般选择归顺,然后让自己的余生伴随那个昏庸的旧主在魏地的蜀乐里醉生梦死;也没有选择像北地王刘理,或者诸葛瞻那样或激烈抵抗,或自杀以成全自己的身后的万世烈名。他再一次选择了一条更加艰难的路,赌上自己的性命,身后名节,以及全家妻儿幼子的性命,玩了一个马基雅维利式的阴谋,只求能为老师的嘱托还有梦中的理想努力最后的五分钟。如果不是这个差那么一点就成功的阴谋估计还会有更多的后人质疑他的能力。按照司马昭的说法,他的阴谋注定最后也不会成功,但是没关系,死其所愿,才是真正死得其所。《三国演义》读到姜维之死,总是让我叹息,不知道这位英雄在临死之际,除了徒谈天命奈何造化弄人以外,是否还会想到什么?会想到他的魂牵梦绕的故国吗?会想到他声声呼唤的慈母吗?会想到对他拳拳嘱托的武侯吗?还是会牵挂即将因为他的连累而吉凶难料的妻儿幼子?我更愿意相信他是彻底绝望了,也彻底解脱了,只因他做了他认为自己该做、想做和能做的一切,他无愧于心。
武侯的接班人是蒋、费,姜维只是给他们准备的军事助手,补二子之短板。姜一降人,出身寒微,孤立无党,为蜀汉御边十数年,基本上能保持攻守均势,就军事才能来说很不错了。若非邓艾弄险成功,姜维或能得一体面的谢幕。然邓能犯险,姜则不可,故邓未必就胜于姜。姜政治上既孤立,又长期在外领兵,很难介入朝中政局;当然由此也可看出姜是个比较纯粹的军人,否则他一定会试图掌控军队,结内援以谋朝廷。姜似乎无此野心。
前边的大神基本上回答完了,我说点没说到的。。姜维死时,是被剖腹分尸,弃于荒野,并且不许别人掩葬。有一姜维的部下是其老乡,偷了部分衣物(据姜维家乡人说还有两个断臂),回到甘肃甘谷县,在一个山中埋葬。没有碑文,从山下有人居住的地方去姜维衣冠冢,大概需要步行至少半小时。在我重走北伐的时候,只跪拜过两次,一次是定军山武侯墓,另一次就是姜维这里。一代英雄,一个支撑着我在诸葛死后还看三国的人,也算是我们省早期最为出名的人物之一,竟然落得如此境地,悲哉哀哉,但是,不管是对于对自身理想的坚持,还是出于以顺为孝的考量,亦或是对诸葛知遇之恩的报答,甚至对蜀汉基业的责任感,都是我们所缺少或者不足的东西。。而我能为他做的,只有在衣冠冢边上摘几朵不知名的小花插在冢前。。——————————————————————
好吧,前些天断网,我查看了一下自己当时冲走北伐路线的最终游记,发现,姜维衣冠冢是有碑文的。是零六年立的。没图我会乱说?
给另个问题写的,也挪到这边。修改了小部分姜维是三国后期争议较大的人物,除了出身就是后期执掌蜀汉军权时作为与诸葛丞相的对比使得后人对他评价不一,但是因为记载不多尤其早年包括降蜀经历所以各家各言。想来大部分从小听三国评书的国人来讲都不自觉将蜀汉以正统居,所以对蜀汉人物作为有包容,更何况这位弃暗投明的丞相接班人。要对姜维做评价很难,他所作所为要放到时代、背景、大环境、自身性格等去分析,所以以前不自量力的写过姜维传,有兴趣的可以去搜搜这篇9万字的文,虽然生涩间或小错误,但自觉还是较完整的。关于姜维的评价1.为何降汉227年诸葛亮初次北伐,曹魏自刘备去世后一直未把西线当回事,所以长安西的雍州地区一下子被冲出山沟的汉军震惊,天水、安定、南安三郡一齐叛魏应亮。姜维就是当时天水郡属官,只是正跟随郡守巡视不在属地,在不同的记载中都是郡守马遵惊吓中抛弃属官逃跑,姜维等人在时局逼迫下降蜀。不曾想战局突变,马谡街亭失守,诸葛亮仅迁走祁山附近千户居民和降将,姜维连母亲都没来得及带走。回到汉中,姜维被辟为丞相仓曹掾,加奉义将军,封当阳亭侯。官职是丞相府农事仓谷的属官,将军是杂号并非实职,但诸葛亮却对姜维很重视,专门写信给成都的留府长史张裔、参军蒋琬写信说,“姜伯约忠勤时事,思虑精密,我观察他的才能,李邵、马良都比不上他,真是凉州上士。” 又说,“姜维不但军事上很有见解,为人勇敢大胆,通明义理,深解兵法。而且心存汉室,我打算让他一边操练中虎步兵五六千人,一边传授给他军事知识,然後就带他进宫觐见皇帝。”一个27岁的魏国小郡属官能得到如此厚待,难以想象姜维是如何向汉丞相表达自己的志愿的。很多后世之人都对此时姜维有所疑问,何以降汉,何以突现心存汉室,何以如此厚待。(窃以为)姜维如此选择与所在雍凉之地有关。蜀汉一提起长安以西之地必称凉州,先主跟孙权拖荆州时说“须得凉州,当以荆州相与”,后来马超入蜀任凉州牧,魏延做凉州刺史,汉臣们依然将关西当作九州时的凉州。但其实此地在李傕郭汜在长安劫持献帝时就已被分为雍、凉二州,《晋书》中说因汉末战乱不断,河西五郡(指黄河西边的张掖、酒泉、敦煌、武威、金城五郡)距离太远分出,其余郡改名叫雍州,后来又和关右的三辅(京兆,冯翊,扶风,原属司隶)合称雍州。曹操拥立献帝前后,关西地区一直被各路军阀割据并未服顺中 央。直到魏国建立,马腾韩遂等人相继被灭,曹魏才将这些地方真正划归势力范围内。凉州距离遥远且胡汉混居,戎民好斗地方豪强林立,张既对曹操的建议就是(以蜀为重点),凉州内斗就斗去吧,甚至在217年取消凉州建制。曹魏更看重的是面向蜀汉并且已有三辅的雍州(治所长安),历任雍州刺史皆是一时俊才(张既、郭淮、陈泰等人),以长安为对蜀征战的前沿指挥部。只是后汉以来关西地区历来是胡汉混居地区,凉雍治下的天水、陇西等地一直是羌氐胡族被迫迁移定居之所,被宦官外戚折腾的后汉腐落败息,地方官吏则欺压胡人,与汉人混居的氐羌在生活和民族歧视的双重压迫下不得不奋起反抗,因镇压羌人反抗的边防将领层起云涌,后汉书里列传的就有邓骘、任尚、马贤、皇甫规、张奂、段锴。
花在这里的军费就达数百亿计,还产生了像董卓、韩遂这样拥兵自重的军阀,“西凉”之地完全是战争包袱,曹魏官员大多不自觉的忽视甚至歧视这些地方。曹操平定张鲁后,最有开拓眼光的张既按时需将汉中数万户居民迁徙充实长安及三辅地区,重点建设都在靠近中原地区的东部,对于西部一直比较忽略。当地胡人不说,混杂的汉民也没有受到重视,董卓、韩遂、马腾(还是半胡半汉)这些出身本地的军阀,他们对于中原地区抱着复杂的心态:既想归化又怕歧视被利用——西部军阀从来都是被当战斗力却不当人的。甚至说夏侯渊、郭淮等魏军对待胡戎的高压手段,间接导致日后氐羌之乱越来越严重,成了西晋的一大心病,也成了五胡乱华的一大炸药桶。天水本地人姜维(天水四大姓姜、阎、任、赵)生于建安七年(202),归蜀之前的27年目睹经历了关西变化,天下纷争和三国并立。年幼时他的父亲姜冏以郡公曹的文官身份在羌戎反叛中护卫郡将身死。后来姜维做上计掾(郡属官,类似上报计簿的会计)转而做从事,因父亲因公殉职所以“赐维官中郎,参本郡军事”,文职转军事(经历几乎与邓艾相同)在天水郡做斗食奉的小吏。这时候诸葛亮来了,几十年不曾接触大汉威仪的边地被照亮了——好吧我的评书心泛滥了~~在很多版本里描述姜维都说这个魏烈士之子喜好功名,甚至偷养死士,似乎就在期待着大事降临。诸葛亮绝对是魅力非凡思维超前的人物,他的为人他的隆中策略他的处地都要求着他要不同对待可能成为朋友的人,想想他刚刚怎样平定的蜀南,看到来自凉州的降将(全是潜在战斗力啊),丞相一定会慷慨激昂一番演说,人丛中的姜维瞬间也被激发梦想,蜀汉完全不是魏的做法,有机会实现人生真谛为何不展现自我呢。晋时太原人孙盛写杂记说,姜维跟随诸葛亮与母失散,后来收到母书,“令求当归”,姜维说:“良田百顷,不在一亩,但有远志,不在当归也。”有说法说姜维粗知学术,应该不会说出这样的话来,意思是姜维不至于对母亲不孝。但我觉得这样的推论都是想当然尔,因为“粗知学术”就推出“不出此言”?这句话很能解释姜维留在蜀汉的原因,“但有远志,不在当归也”。姜维在蜀受到比较高的待遇,能够实现自己的抱负,当然不会回去了。后来陈寿给姜维作传,他的早期生涯和归蜀汉都带有很多疑点,正说明姜维对此事讳默难言。姜维说的话,并不一定是回信其母,更像是对蜀汉方面表达个人志向。2.文才武略陈寿在最后评价姜维时说他粗有文武,与诸葛亮对这位接班人的高度评价截然不同。如果真要评价的话,恐怕要在陈寿与丞相之间打个对折,姜维没有那么不堪但也并非高才。文才方面姜维父亲早死也无高师,据说好郑学(东汉末通晓今、古文经学的大家郑玄一派),但大家可以理解成姜维是什么版本古籍都看的学生(地方太远条件所限)。凡说到这条都被当成姜维读儒家经典所以心存汉室的佐证,但是汉末曹魏的儒生们根本不会以郑学为自身政治走向的判断,今古文的合并早已是儒士们的利益之争完全正视残酷现实的结果罢了。退次说郑学水平,魏方面提到的以前有崔琰、郗虑,后来有王基,这几人的水平有目共睹,王基更是与太学祭酒(国立大学校长)王肃有过大辩论,姜维的水平估计围观都够呛,云别传里说后来赵云追谥顺平侯是姜维等大臣的意思,但里面引用的谥法以咬文嚼字的经文学派来讲是有很大问题的。武略方面姜维虽然年轻时参军事,但诸葛丞相也看出来他并无多少经验,归降后就希望在军事领域多多培养为日后做准备。直到诸葛亮去世姜维始终只是监军、护军而已(有高级杂号将军在身或征西或征南),数次北伐从未出带过兵。蒋琬主政后,姜维依然以司马身份跟随,开始“数率偏军西入”,但仅此而已,没有任何关于时间地点战果的记录。这个时候姜维都已经40岁了,大几岁的邓艾刚刚在会计任上被司马懿挖掘出来去淮南屯田去了,不到20岁的钟会正要做尚书侍郎。244年曹爽发飙攻打汉中,被汉中守将王平阻挡在骆谷口外的险峻山势中,费祎从成都驰援共同击退曹爽,是为兴势之役。我看另外问题回答中有人还把这场算姜维功劳太抬举他了,他顶多作为涪县援军参与了一把,他要真因此战得胜获得经验也不会有后来的“敛兵聚谷”遭人诟病了。247年蒋琬病逝后,姜维从凉州刺史,镇西将军晋升卫将军,与大将军费祎共录尚书事,开始接触朝廷政事,刺史估计还兼着。就在这一年蜀地汶山郡平康夷人聚众抗蜀,有记载的姜维第一次带兵远行迅速消除了这个益州内不协调的声音。蜀地刚完事,雍凉陇西、南安、金城、西平的羌族数个部落相结叛魏并且联系蜀汉要求归顺,于是姜维立刻从汶山(今天的阿坝藏羌自治州茂县。当时往北出阴平就是陇西)北出迎接。姜维看到当时魏国曹爽与司马懿争权感觉遇到可乘之机总想初试锋芒,借迎羌之机实则想攻打讨蜀护军夏侯霸,没想到被老兵雍州刺史郭淮算到赶来救援,姜维马上退兵。随后姜维与廖化分兵迎接羌部残余,结果在洮河以西“摧破廖化”并击退姜维,郭淮因此功前将军升车骑将军。这已经是248年的事了,被算作姜维九次北进的第一次(姜维的出兵实在算不上北伐),这时姜维47岁了!比当年诸葛丞相平定南中时还年长两岁,但军事经验与郭淮一比简直像小孩,要知道在姜维18岁的时候郭淮就挡住斩杀夏侯渊的刘备大军(当时郭淮还生着病),郭淮稳定散军,推举更具威望的张郃为汉中最高指挥官,顶住刘备坚持到曹操援军赶来。诸葛亮最后一次北伐也没在郭淮手下占到便宜。249年高平陵之变,夏侯霸投蜀,姜维二次北进,筑城被郭淮、陈泰、邓艾击败,句安、李歆降魏。250年姜维假节三次北进,西绕凉州攻西平不下,虏郭修。这三次姜维帅兵不过万但每次都有羌戎相助,他非常恳切希望能够来一次大的攻克陇山西各郡,但是被保守的费祎以“保国治民,敬守社稷”的理由安定住。三次独立带兵的胜负显而易见,姜维头两次出兵都喜欢依险筑城,分兵守之,但小窝受围攻,又不得不回救,这样的城显得多此一举。既然在敌境骚扰,就应该集中兵力来去自如,让敌人摸不着动向,这是基本的道理。我判断是姜维蜀军还是以步兵为主,在翻越崇山峻岭进入陇西平地之后,为了防止魏国骑兵——以前郭淮在四郡来去自如应是以骑兵为主—— 的冲击,只得依险筑城。 姜维利用羌胡作战,也同对汉人将士一样,都以家属为质。这样做,一旦蜀军败退,姜维又不得不应付会变心的羌胡。二次出陇西之战并不见于《三国志
姜维传》,只是分别记载于郭淮、陈泰、邓艾等传,这样的记述显得姜维出陇西后攻击的目标散乱,“聚羌胡质任等寇偪诸郡”,要么是魏还没有摸清姜维真正的意图,要么姜维就是想钻空子,哪防守空虚就去哪。3.领军治国253年春节,费祎在汉寿同僚聚会时被降人郭修刺杀。有阴谋论文章说郭修实则与姜维有莫大关系,史料太少,这样的联想纯属臆断。但的确这次事件让姜维少了保守制约,接掌蜀汉外围军队,成都的政事完全回归于皇帝刘禅(诸葛亮逝后不置丞相蒋琬后不置大司马)。因为吴新任首辅诸葛恪的邀请,姜维第一次带领数万人马(第四次)北进围攻雍州南安郡,雍州刺史陈泰驰援还没赶到,汉军就因为粮尽退兵了。作为初次领军的姜维没有作为全军统帅的思路,只想趁机出兵,无战略无后勤无保障。254年初,可能是受到诸葛恪覆灭的刺激,姜维开始回成都接触政事,但仅是履行当初的录尚书事责任。完全不能和当初诸葛丞相的辅政相比,虽然不少后人总把姜维当成诸葛亮的继承者。姜维也从未提出过类似隆中对这样的对策,丞相出兵能称之为北伐是真的贯彻当初的领军治国策略,虽然后来所依赖的地理形势基础遭到破坏。但诸葛亮还是依据“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的基本方针从各个方面对北伐作出实际指导。而姜维的北进,从第一次就开始为非主动的伺机战术,总是趁敌国的变动盲目钻空。把“隆中对”的“天下有变,(可遣军北上)”的战术变成战略,“政理”不修,“孙吴”不结,“岩阻”不保,“诸戎夷越”只知利用,不知抚和。对人才只知使用不知挖掘。在姜维的个人能力和蜀地的环境条件下,姜维的北进注定属于悲剧。254年司马师废曹芳立曹髦。姜维加督中外军事。魏狄道长李简请降。姜维第五次北进,蜀张嶷战死,魏讨蜀护军徐质战死。姜维拔狄道、河关、临洮三县民还。255年淮南第二叛,司马师病逝,弟司马昭继专魏政。姜维第六次出兵北进,张翼在朝堂上公开反对。蜀军在洮河西岸打败雍州刺史王经,魏军损失过万人。这是姜维有生之年最大的一次胜利。陈泰、邓艾等人解狄道之围。邓艾开始驻守陇西。256年姜维进位大将军。第七次出兵北进,在段谷受邓艾阻击,蜀军惨败。257年淮南第三叛。姜维出骆谷依芒水围攻长城,司马望、邓艾坚守拒不出战。算作第八次北进。谯周作《仇国论》。258年姜维提议汉中“敛兵聚守”放弃险境退守据点。黄皓升任中常侍兼奉车都尉,开始乱政。261年卫将军诸葛瞻、辅国大将军董厥、尚书令樊建共录尚书事。 蜀汉内部反对姜维北伐的声音达到最高分贝,甚至意见不合的诸葛瞻与黄皓此时一致向由督江州军事的阎宇代替姜维。姜维这时的处境相当艰难,为了保住自己的兵权,姜维打算再一次出兵北伐。汉晋春秋载这时廖化说,“‘兵不戢,必自焚’,伯约之谓也。智不出敌,而力少於寇,用之无厌,何以能立?诗云‘不自我先,不自我后’,今日之事也。”“戢”的意思是收藏,姜维说这话应该是对蜀汉政局的感慨。廖化发牢骚说,伯约曾说过:不停止用兵,必定是自败的下场。现在智力不比敌人强,力量也小,却常年用兵。诗云“不自我先,不自我后。”正是现在的情况啊。姜维当然知道这样的局面,可是他又能怎样做呢?262年春夏之交,61岁的姜维再次率蜀军向陇西方向进发。在侯和被邓艾击败,姜维没有返回成都,退屯沓中。 历次的战役也表明成长后的姜维野外攻击战比较在行,但是攻坚战始终无所作为,当然这和蜀地出陇西后所拥有的军事条件相关。费祎刚接任蒋琬时,姜维与费共录尚书事,蜀汉的资料少,没有看到姜维在政事上的作为。姜维加督中外军事,一门心思放在军事上,并不像魏、吴的司马、诸葛等人是军政两手抓。三国志蜀卷的记载,总是短短一句“维还成都”,看不出任何险恶的政治斗争…… 蜀汉一州之地,除了在南方防夷和江州方面防吴的军队(估摸总数不超过两万),其余就是成都的中军和外围(北方)军队了,费祎遇刺后,姜维仅接掌成都外围军队。刘禅收回历任首辅开府的权利,将中军、外军(北方)交给姜维,像是一种交换。姜维仅掌军和接触政事,连辅臣都算不上。接替董允的陈祗做尚书令近8年,三国志说姜维虽位列陈祗之右,因为常年在外很少在朝中,而陈祗“上承主指,下接阉竖,深见信爱,权重於维”。至于权重在哪,也不得而
知,反正人也死了。刘禅悲痛之后下诏说,陈祗这些年的功劳应该褒奖,加谥,谥忠侯。这样陈祗成了继法正、诸葛亮、蒋琬、费祎之后第五个有谥号的蜀臣。接下来任尚书令的是做过诸葛亮主簿的董厥,丞相逝后,他一直做尚书令的副手尚书仆射,这时补陈祗的缺却不再像以前
了。刘禅身边的黄皓已经不是当年见了朝臣就打晃儿的小太监,如今已是炙手可热的红人。董允在世时,黄皓始终只是黄门丞,秦汉时的宫禁门是黄色,所以叫黄
门。黄门任职的宦官就是侍从皇帝,给宫内宫外传话的。董允曾做过的黄门侍郎是在皇帝身边参谋议、拾遗补缺,与侍中的作用相同,只是秩位稍次而已。黄门丞是黄门侍郎属下的小官,黄皓怕极了董允,就算刘禅宠爱他,也无法兴风作浪。但246年底董允病逝后,黄皓顿时解放,251年陈祗升任尚书令,黄皓上下逢源,任黄门令,到258年陈祗死,黄皓一跃成为中常侍兼奉车都尉。所谓常侍,就是在皇帝身边应对的顾问,太监被称为中人,所以任的官叫中常侍,以前东汉末掌管文书和传达诏令,权力极大。两汉时的皇帝并非日日早朝,很少朝会和群臣议事,刘禅这样的皇帝估计一个月能有一次就不错了。而黄皓在蜀汉的任职估计和东汉也相同,从他日后的行为来看,他的中常侍就是负责传宣旨意,并向刘禅通报外部消息的职能。而奉车都尉是执掌皇帝车马的内官,这样一来,黄皓成了刘禅的耳舌和四肢:皇帝在哪里,说些什么,知道些什么——都得捉摸这位黄公公的意思了。而姜维这时似乎还没有意识到这位中常侍的力量,尚书令由董厥接任,诸葛丞相的长子诸葛瞻也作为尚书仆射进入尚书台,表面上似乎一切还很正常。这一年姜维关于汉中“敛兵聚守”放弃险境退守据点的提议被通过。在沓中的姜维听说钟会为镇西将军督关中,在263年初向刘禅上疏,
“听说钟会治兵关中,肯定将有所动作。应该派遣张翼、廖化督诸军分护阳安关口、阴平桥头以防未然。”
刘禅看了后问黄皓,这位黄公公素信鬼巫,当时就按鬼神口气说“敌终不自致”,魏军不会被招来的,皇帝您就好好的安歇吧。姜维上疏的事,群臣竟然没有知道
的。而姜维得不到刘禅的回复,自己却没有进一步加强汉中的防守,还是滞留在沓中。关于这一点对姜维的非议,我认为蜀汉北部边防作调整都先是首辅提议,再由刘禅同意才得以实施。姜维的上疏被黄皓压制,自己也害怕权力斗争不肯交出兵权,所以就在沓中没有动作。蜀汉的灭亡完全就是人为的结果。
4.为人作为一个敌国降将,这么多年的征战已经让所有人疲惫不堪,没有人相信孱弱的蜀地能够复兴汉室,姜维就像一个在从不属于自己的目标下卖力奔跑,旁人看的辛苦,也扼腕叹息,但终归是个悲剧。但这不妨碍所有人对姜维个人品性的褒奖,蜀汉学者郤正后来著文评论姜维说,“姜伯约身负国家上将之重,位列群臣之首。但住宅简陋,没有多余财产,没有妾室,家中也不置声色娱乐之 物。穿着的衣物、出行的车马和饮食用品一点也不奢华繁复。所得的官俸,都是随手用尽。他之所以这样,并不是刻意表现自己的清高廉洁,而是本身对这样的待遇已很满足,没有更多的要求。一般人评价一个人,如果他成功的话就赞美他,失败的话就贬低他;吹捧身居高位的人而压抑地位低下的人。所以对姜维这样投奔蜀国,最后落得身死宗灭的结局,而加以批评贬低,却不考虑其他方面。这是有悖春秋褒贬本义的,像姜维这样好学不倦,朴素清廉的人,实在是可以作为一时仪表之范的杰出人物啊!”姜维不懂为官从政之道几乎也没有挚交好友,只有在极度压抑的情况下有过发泄的情况,第八次北进失败后,一向不服气姜维的杨戏在酒后言笑(有嘲弄姜维之意),军队回到成都后被贬为庶人。姜维是孤独的。263年八月,魏司马昭三路伐蜀,姜维孤掌难鸣,钟会破汉中进逼剑阁,邓艾突破阴平进逼成都,刘禅投降。在剑阁守备的姜维听到这个消息时居然没有放弃,暂降钟会,静待钟会进成都后与邓艾翻脸,得知钟会彻底叛变的姜维激动不已,在他心底有了一个复国大计。他给刘禅密书写道,“愿陛下忍数日之辱,臣欲使社稷危而复安,日月幽而复明。”写魏氏春秋的东晋人孙盛在80多年后到蜀地,还见到了当年姜维给刘禅的密书。听蜀地人说姜维当年想假降钟会,再找机会杀之以复蜀土,可惜没能成功,遂至泯灭。264年正月十八,钟会反叛失败被乱军所杀,63岁的姜维也死在乱军中。------------------------------------------------------好了,又一次写了大长文,又一次不知怎样结尾。一句话,姜维是个悲剧人物。泪~~
郤正:“姜伯约据上将之重,处群臣之右。宅舍弊薄,资财无余,侧室无妾媵之亵,后庭无声乐之娱。衣服取供,舆马取备,饮食节制,不奢不约,官给费用,随手消尽;察其所以然者,非以激贪厉浊,抑情自割也。直谓如是为足,不在多求。凡人之谈,常誉成毁败,扶高抑下,咸以姜维投厝无所,身死宗灭,以是贬削,不复料擿,异乎《春秋》褒贬之义矣。如姜维之乐学不倦,清素节约,自一时之仪表也。”郭颁:“时蜀官属皆天下英俊,无出维右。”曹奂:“蜀所恃赖,唯维而已。”干宝:“姜维为蜀相,国亡主辱弗之死,而死于钟会之乱,惜哉!非死之难,处死之难也。是以古之烈士,见危授命,投节如归,非不爱死也,固知命之不长而惧不得其所也。”左思《三都赋》:“庭扣钟磬,堂抚琴瑟。匪葛匪姜,畴能是恤?”常璩:“姜维才非亮匹,志继洪轨,民嫌其劳,家国亦丧矣。”廖化:“‘兵不戢,必自焚’,伯约之谓也。智不出敌,而力少於寇,用之无厌,何以能立?诗云‘不自我先,不自我后’,今日之事也。”陈寿:“姜维粗有文武,志立功名,而玩众黩旅,明断不周,终致陨毙。老子有云:‘治大国者犹烹小鲜’况於区区蕞尔,而可屡扰乎哉。”傅玄:“维为人好立功名,阴养死士,不修布衣之业。诸葛亮:“姜伯约忠勤时事,思虑精密,考其所有,永南、季常诸人不如也。其人,凉州上士也。” “须先教 中虎步兵五六千人。姜伯约甚敏于军事,既有胆义,深解兵意。”钟会:“公侯以文武之德,怀迈世之略,功济巴、汉、声畅华夏,远近莫不归名。每惟畴昔,尝同大化,吴札、郑乔,能喻斯好。”“以伯约比中土名士,公休、太初不能胜也。”邓艾:“姜维,自一时雄儿也。然与某相值,故穷耳。”
中前期英雄,DC后A两刀杀人
姜维才兼文武,出将入相,堪称后三国时期之明星人物,姜、钟、邓三人一度是我看完后三国历史的精神支柱。姜维简朴清廉,又乐学不倦,人品、官品都是上等,可称得上“德艺双馨”~但蜀汉的灭亡却与姜维有着莫大干系。首先,姜维撤金牛道、米仓道等驻军,而筑汉、乐二城;本意是引君入瓮、坚壁清野、关门打狗,可是他忽略了蜀汉与曹魏的军力差距,且姜维后期屯田避祸沓中,无力回防。结果钟会大军南过大巴山,轻易拿下汉中,魏延十数年经营毁于一旦;姜维此时展现出超绝的军事天赋,回防剑阁,拒钟会重兵于剑阁之下,若不是邓艾率军行无人之境三百里、进而偷渡阴平,兵临成都,蜀汉还可苟延残喘十几年。虽说如此,汉中之失十中八九是姜维之战略失误。至于姜维九伐中原,如武侯六出祁山,功过非我辈能评。
赵云、张辽、太史慈、姜维都是我的偶像
统帅90武力90智力90。三90震古烁今好不!?搭配上低统低智的花关索,疾驰骑兵天下无双。妥妥的战场中心,中军大纛。青龙
鳞甲玉面美少年,直逼张辽赵云啦!
文物双全却敌不过世事弄人的理想主义者
继丞相之遗志,讨篡汉之逆贼
士为知己者死的典型,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可惜大厦将倾独木难支,在我看来,他是三国期间最值得敬重的人之一。
先是诸葛亮两次北伐,拖垮的大半个蜀国的实力,前面刘备打东吴已经伤筋动骨了,再往前说荆襄九郡这么一个战略要低、人才工厂被东吴夺走实力大减;然后后诸葛亮时代原先被诸葛亮打压了半辈子的蒋琬之流当然不会给姜维面子,第一的答案提到了他本来就是个降将;就算历史给他一个机会直捣黄龙,他的下场也不会比岳飞好到哪里,更何况诸多原因他根本就无法实现这个目标。这就是姜维当时的形势。客观来说,他生不逢时。天时地利人和,蜀国都不具备。权谋大师司马懿借着诸葛亮这个大威胁一步步上位的时候还真的限制住了诸葛亮,以逸待劳连番阻止了北伐大业。可以说从结果来看,诸葛亮北伐一点好处没捞到,还白白赔上了蜀汉建国不久仅有的一点点实力。更重要的是,诸葛亮刚死的时候司马懿不仅没死,还迅速地发展了自己的势力。坐拥一个最大的魏国不说,还有两个儿子、钟会邓艾四夏侯的辅佐。此时国内早就一塌糊涂,都是诸葛亮害的。诸葛亮这个治国天才,一直以来排挤西川士族的做法却埋下了深深的隐患。可以说,诸葛亮如果北伐建立了功勋,那这批被排挤的士族在他活着的时候屁都不敢放,但他死了。别说这批人,被刘备钦定的汉中太守魏延还能忍气吞声?汉中位于蜀魏两国战略要冲,刘备的用人意图很明显:前有法正居于比诸葛亮高的官位,再选定诸葛亮眼中钉作为伐魏中坚力量,托孤的时候特意另选了李严来限制诸葛亮的权力,只是没想到诸葛亮这么狠。“托孤在明,刀斧手在暗”这种说法无不道理,刘备这辈子都没敢给诸葛亮全部的信任,因为刘备很清楚诸葛亮的才能,一旦伐魏成功,“取而代之”并非不可能。诸葛亮两次伐魏出师表,都在把自己“荆州党”推荐给阿斗,这就是上面说的打压了“西川党”。然后他死了,留给姜维一个烂摊子。也许姜维在文武两方面均能在三国时代排得非常前面,甚至武艺能进前10。但他所处的形势已经无力回天了,可作为一个理想主义者,他又怎么能安于现状?他当然也选择了诸葛亮伐魏这条路。他确实能在北伐的时候打下一些非常漂亮的仗,但他没有郭嘉周瑜这种逆风局一局定乾坤的判断力和国内形势解读能力。这样一个很强很有能力,但各方面都不顶级的人才,带领一个岌岌可危的蜀国,想复兴汉室纯粹是做梦。诸葛亮+赵云的时代都没从魏国嘴里啃下一块肉来,“蜀中无大将,廖化当先锋”的时代还怎么打?也许换作贾诩,还能沉得住气,以待诸葛亮隆中对里说的“天下有变”的情况出现,或者挑起魏吴两家争斗(其实我倒觉得应该这样,东吴一直按兵不动,诸葛亮单方面北伐相当被动,司马懿可以全力对付他)。他跟诸葛亮都太急,也太盲目乐观和自信了。
伯约继承武侯遗志,坚持北伐,以攻为守,怎奈外有司马氏族悍敌,内有庸主小人掣肘,可谓天时地利人和皆不得。武侯随先主打荆襄入川蜀,德高望重,自然多得是方法制约荆、蜀势力,不使二者失衡内讧。伯约身为降将,虽得武侯教诲,在蜀宫却免不得人微言轻,被佞臣打压,为求自保甚至于屯田避祸,以致季汉军、政中心分离,数次北伐均带兵不足万。 武侯故后,朝内蒋琬费祎于季汉内政民生虽无大过,但也因能力有限,无法劝得后主近贤臣而远小人,国力仍日渐式微。伯约此时虽不能似武侯般扶大厦之将倾,然其拼尽一己之力以蚍蜉撼树螳臂当车之态出祁山,走蜀道,策反钟会,最终自刎身死,仍是无负武侯知遇之恩,更无负忠烈二字。可叹武侯一门三代皆死,先主之孙亦有国破自尽的气节,刘禅却自缚归降,以亡国之君的卑微姿态走进玄德与孔明一生梦想,而穷尽一世也未能触碰的许昌。
才干不及诸葛,气节不逊卧龙。
别的不提,能让像钟会这样的当时人杰和敌对将领,在短时间内就对他信任有加,甚至被策反,从这一点就能看出姜维的能力了
个人觉得郤正的评价相对还是客观的,但是不全面,姜维确实是上将之才,英武过人,善于带兵,深通兵法,能够用计,这跟他本身的聪明才智和自我激励是分不开的,同时,他清心寡欲,宅舍弊薄,资财无余,清素节约,这都是姜维身上存在的巨大优点,但是,换个角度讲,姜维作为一个正常的人,也要符合马斯洛基本理论,有他自己的需求,他需要被认可,需要价值的自我实现,在对金钱和美色都没有特殊癖好的情况下,什么才能满足他的个人需求呢?只剩下权力和功名!
在诸葛亮之后,能够一直隐忍,等到蒋琬和费祎都挂了,甚至耗死了吴懿,才逐步拿下蜀汉军事的最高统治权,在获得这个权力之前,姜维一直都是小心翼翼甚至忍辱负重的,为人处事不敢越雷池一步,但是在此之后,姜维穷兵黩武,九伐中原,你可以把他描绘成继承武侯遗址,光复汉室,但换个角度,你也可以把他看成为了个人名利,不顾国家大计,贪天之功为己有,再加上蜀汉后期人才凋零,宦官乱政,国家经济实力持续疲软,其实,姜维这样做带来的后果,只是间接地加速了蜀国的灭亡而已……
所以,综上所述,姜维,上将之才,擅长统兵在外,决胜疆场,或可镇一方军政,然个人功利心太重,又缺乏长远的战略眼光和政治头脑,不可授以重权。任之为帅,统领三军,似乎也不是一个合适的选择。弱化版韩信是也……个人拙见,大牛轻拍:)
魏延之死,成就姜维
维为人好立功名,阴养死士,不修布衣之业。
仔细体会一下这句话含义演义的愣头青不是,三国志的他,又是明显陈寿抹黑低估。不亚于诸葛村夫的政治手腕,有城府有能力的"好"政客,好鹰派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三国志赵云传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