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中国经济新常态发展的新常态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2月9日至11日在北京举行。习近平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要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经济要适应“新常态”这一重要表述发表以后,引发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和公共舆论的强烈关注。  如何理解“新常态”,呢?新常态的目标是经济发展质量的全面提升。地方政府要从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中解放出来,使中国经济从片面追求经济发展规模和速度转向更加注重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的轨道上来,实现经济和发展的良性循环,促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新常态的背后是执政思维理念的重大转变。新常态的提出,预示着长期以来唯GDP增长马首是瞻的政绩考核指挥棒将会逐步淡化使用。经济新常态,实际上是从体制、机制和制度上,甩掉各级领导干部的思想包袱,清除各级领导干部的思维障碍,突破GDP增长高于一切、不搞“一刀切”和“一锤定音”。  新常态的核心是资源配置方式的理性回归。新常态,意味着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发展新时期,我们要辩证认识和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的关系,统筹发挥“有形的手”和“无形的手”的职能作用,确保政府既不缺位放纵市场,又不越位干预市场,也不错位扰乱市场,从而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这一要求落到实处。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如何理解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发展的新常态和新举措 - 91股票网
如何理解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发展的新常态和新举措
审时度势,主动适应中国经济新常态
03月05日 10:03
&&&&&&&&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指出,&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增强信心,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集体学习时指出,&经过30多年改革开放,我国社会生产力、综合国力、人民生活水平实现了历史性跨越,我国基本国情的内涵不断发生变化,我们面临的国际国内风险、面临的难题也发生了重要变化。我们提出要准确把握、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就是适应国际国内环境变化、辩证分析我国经济发展阶段性特征作出的判断。&习近平总书记的两次重要讲话表明,&新常态&不仅是党中央对于我国经济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准确判断,也是对于当前国际经济形势的高度概括。我们只有深刻认识和把握新常态演变发展的大逻辑和大趋势,才能更好地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认识和判断上来,增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一、中国经济新常态的主要特征
&&&&&&&&&新常态&一词当前不仅是我国也是世界理论界学术界当前研究的热点,更是我国当前和今后相当一个时期经济工作的重要遵循。2015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为此,面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常态,一定要在观念上适应,认识上要到位,方法上要对路,工作上要得力。
&&&&&&&&回答中国经济的新常态,首先要考察中国经济旧常态的特征。中国经济旧常态的特征我们可以把它归纳为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以前的状态,其主要有5个特征:一是经济年增长率10%以上是常态;二是通货膨胀率比较低;三是经济比较优势主要是廉价劳动力和土地和矿产等资源要素投入;四是经济发展失衡,增长主要靠外延式大规模投资建设扩张,如房地产业过度投资和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外贸出口爆发式增长的拉动;五是高投资率、高储蓄、高杠杆率和低消费率成为常态。
&&&&&&&&对有关中国经济新常态最准确和权威的概括则是2015年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会议在对我国生产能力和产业组织方式、生产要素相对优势、市场竞争特点、资源环境约束、经济风险积累和化解、资源配置模式和宏观调控方式等趋势性变化分析的基础上,深刻揭示了中国经济新常态的5个主要特征:一是经济正在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化;二是经济正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三是经济发展方式正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四是经济结构正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存的深度调整;五是经济发展动力正从传统增长点转向新的增长点。显而易见,新常态特征是一种趋势性特征。中国经济新常态的提出是世界经济环境和条件发生深刻变化的必然产物或必然反映,可以说中国经济已深深融入世界经济,中国与世界的互动已成为一个双向反馈的过程。
&&&&&&&&二、中国经济新常态是世界经济新常态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把&中国经济新常态&置于国际经济新形势的大背景之下研究,是因为中国经济已成为世界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在相当程度上是通过引进外资、引进国外技术和市场来实现的。中国经济的对外贸易依存度曾经高达60%。这是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一直到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为止的&旧常态&。可以设想,如果没有2008年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金融危机的爆发,如果没有发达经济体经济增长&旧常态&的突然变轨,中国或许将继续沿着原有经济增长模式和轨道往前走。在这个意义上来说,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不仅改变了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的&旧常态&,而且也在客观上革了以往中国经济高物耗、高能耗、重污染、不平衡增长&旧常态&的命。我们只有从国际经济形势与国内经济形势的相互关系这个角度出发,就能更加全面地把握&中国经济新常态&是世界经济新常态的重要组成部分。
&&&&&&&&2008年的世界金融和经济危机演变发展导致未来世界经济新常态的主要趋势性特征,笔者倾向同济大学石建勋教授的研究成果,其主要表现为:一是危机导致原有全球分工体系和增长模式破坏,世界各国都在积极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增长方式,国际分工体系和增长方式将重构;二是当前及可预见的将来,全球经济形势仍然不容乐观,金融危机引发的世界经济衰退,世界经济将持续呈现低速&弱增长&格局。在低速&弱增长&中转型,在转型中&弱增长&将是未来世界经济发展的新常态;三是世界各国为应对自然生态环境危机,将围绕国家自然禀赋的有效利用及国家对资源的争夺和控制,将导致资源纠纷、领土纠纷和国家保护主义越演越烈,这将成为世界经济格局演变发展的新常态;四是为应对危机,世界各国对新能源、新材料、低碳技术的开发应用将引发新一轮的科技等革命和社会变革。这场系列革命的长期化和常态化,考验着每个国家决策者和人民的智慧并衡量每个国家的综合竞争力;五是在世界经济转型调整过程中,金融货币手段越来越多地成为发达国家转嫁危机、刺激经济增长、维护其经济与金融霸权的常态化手段。
&&&&&&&&我们从理论上分析,经济危机后可能表现为连续若干年的负增长,但是,由于各国政府大规模、大强度的刺激经济政策不断推出,可能表现为经济增长在低水平上波动、全球流动性过剩、大宗产品价格和资产价格不稳定、贸易保护主义升温、地缘政治紧张等。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使得全球经济进入了一种非理想化的新常态。过去,西方不少人士是唱衰中国经济,现在又有西方不少人士,认为后危机时代世界各国经济复苏乏力,唯有中国经济独好。现在看来,这两种看法都有失偏颇。中国经济是世界经济的一部分,中国经济不可能脱离世界经济持续&弱增长&的大环境,加之国际分工体系和增长方式重构、贸易保护主义升温、金融化生存竞争等世界经济新常态的现实环境而做到独善其身。可以说中国经济新常态是世界经济由旧常态转向新常态的必然结果和重要组成部分。
&&&&&&&&三、主动适应中国经济新常态&的战略意义
&&&&&&&&新常态不仅是一个经济词典中的新词,也是一个新的哲学范畴,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随着事物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特别是经历了一定时期或重大的变革之后,往往会出现不同以往的新事物和新特征,并且进入相对稳定的状态。经济发展是如此,社会发展的很多领域也是如此。新常态源于旧常态,但不是简单否定过去,而是变革和继承相统一的扬弃。中国没有过去30多年来改革开放的快速发展奠定的物质基础,就没有现在步入新常态较高层次的发展阶段,就没有现在主动适应新常态的自信、从容和定力。
&&&&&&&&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增长速度的调整期、结构转型的阵痛期、出台政策刺激的消化期,加之这&三期叠加&的特殊阶段,如何有效缓解和化解这一特殊阶段的矛盾和风险,保持中国经济在新常态条件下的稳定运行,不仅是经济界、理论界的一个新课题,更是中国经济在发展过程中,每一个参与者需要着力主动适应的一个新情况、新问题。
&&&&&&&&(一)争取为世界的繁荣和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3月在法国的国事访问中说,&拿破仑说过,中国是一头沉睡的狮子,当这头睡狮醒来时,世界都会为之发抖。中国这头狮子已经醒了,但这是一只和平的、可亲的、文明的狮子。&2014年中国经济的增速为7.4%,这虽然比过去略有下降,但在世界范围内仍然是最高的。事实上,中国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由于经济体量基数庞大,即使7.4%增速实现的经济增量也比五年前增长10%的数量还要大。中国应该为世界的繁荣和发展作出更大贡献,在发达国家经济增长前景暗淡的情况下,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在科技创新、经济规模和综合实力、教育发展和国民素质、国家治理体系和能力等各方面,已经具备了承担更多国际和人类义务和责任的条件。这一点,连西方发达国家的政要都已经认识到了,他们都在讲要搭乘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便车&吗?为此如何在&新常态&下,进一步探索中国对外开放的全新模式和道路,为世界经济发展注入强劲的中国动力,这是我们决策者和理论工作者需要认识和研究的重大课题。
&&&&&&&&(二)破除对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迷信
&&&&&&&&中国自清朝晚期以来,长期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不仅有鸦片战争的屈辱,更有甲午战争的惨败,中华民族由此产生了一种浓厚的自卑心理。虽然以中国共产党为代表的中国先进分子继承和发扬了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和新中国经济建设的巨大成就,但近代以来形成的民族自卑心理仍在一些国人心中挥之不去。这种心理状态不克服,民族复兴的&中国梦&就不可能实现。2008年发达国家金融危机的爆发、时至今日发达国家的经济表现以及中国经济发展取得的显著成绩,给那些惯于崇洋媚外的人以棒相喝,也极大增强了国民普遍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对&新常态&下中国经济的未来前景,我们也应该继续保有这份自信心。说到底,新常态是中国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是经济发展规律的充分体现。从这个意义上讲,新常态不仅需要&新认识&,而且更需要主动适应新常态的&新心态&&新观念&和&新举措&。应该说&新常态&下的中国经济将依然保持相对高位运行,这一态势不会改变。总之,在&新常态&下,中国经济保持中高增速的基础条件没有发生根本变化,我们对2015年中国经济发展形势依然十分乐观。
&&&&&&&&(三)为&四个全面&实现作出顶层设计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这个战略布局,既有战略目标,也有战略举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的战略目标,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是三大战略举措。为此,我们必须从引领世界的高度为中国全面深化改革作出设计。中华民族面临伟大复兴的难得历史机遇,要把这种机遇转化为现实,就必须深刻认识实现这个机遇的各种条件和要素。许多走上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一个国家要引领世界,不仅必须是一个大体量的经济体,而且还要拥有先进的社会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发达的科技教育水平和先进的文化等。如何从引领世界的高度来审视和安排我们的改革和发展,是一件头等重要的事情。中国改革开放的经验表明,我们只有从世界格局和特定阶段的具体形势出发,充分利用和把握世界发展提供的机遇,同时充分认识和积极应对国际形势提出的各种挑战,才能更好地明确未来的改革方向和改革重点。从这个角度说,如何进一步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全面推进&五位一体&建设。纵观2014年,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先后召开了八次会议全面部署改革战略,出台了一系列重大深化改革的实施方案,形成了以点带面、上下联动的改革效应,有力促进了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的预期目标实现。一些难度大、阻力大的改革也有望在2015年得到强力推进,从而进一步为推动中国经济发展迈向中高端水平培育了持久动力。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随着2015年全面深化改革的进一步推进,中国深化改革的力量将会破解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同时呈现出发展的新机遇,中国经济有望在2016年以后再现7.5%左右甚至更高的增长率。
(79062 次)
作者其他文章
友情链接:强化新举措 适应新常态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暂无相关推荐文档
强化新举措 适应新常态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最新信息:
您当前的位置: &
二支部监察室新常态征文----理解新常态适应新常态要有新作为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5月考察河南的行程中第一次提及“新常态”。他说:“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增强信心,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2014年7月,习近平在与党外人士的座谈会上重申了上述新常态观点。习近平在日2014年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这一国际场合再次讲述‘新常态’,既彰显了中国经济基本面的积极变化,也揭示中国决策层直面失衡调整困难的决心,对中国经济形势特点给出一种合规律的解释。标志着,习近平总书记“新常态”之论进一步成形。
我们做为国家一名工作人员,一定要在政治上同习近平总书记为首党中央保持一致。全面理解新常态,适应新常态。要做到新常态,新应对。最关键的是把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关注,真正回归到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和增进人民福祉上来。适应新常态要有冷静的心,善于保持定力,遵循规律,不唯速度、着眼长远;要有理性的心,敢于顺势而为,创新工作的思路和方式;要有火热的心,乐于迎难而上,向改革要红利。
新常态要有新认识和新境界,必须以问题为导向,以发展为目标,因势利导、乘势而上,做到在发展中调整、在调整中发展。新常态要有新思维和新举措,要把大讨论的有益成果及时转化为推动发展的思路,把大讨论的成功经验尽快总结为具体的措施,推动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新常态要有新标杆和新气象,要坚守责任担当、加强作风建设,大力营造干事创业、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实现新常态下更高质量、更好效益的发展。我们要按照市委部署,把“新常态”大讨论作为今年开篇之作,因地因时制宜,探索适应新形势新环境下的经济社会发展新路径,全力开创我市教育工作新局面,为蚌埠加快重返全省第一方阵作出更大贡献。
新常态带来的新变化是速度换挡、动力切换、结构优化,整个经济在向形态更加高级,分工更加复杂,结构更加合理的阶段演化。新常态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深刻影响和挑战,倒逼我们在工作上做出及时调整。我们只有抓住和利用各种有利因素,完善和创新已经形成的好思路、好措施,既登高望远,又弯腰抓实,才能在新常态下大有作为、大有可为。就是以解决思想问题为出发点,以解决实际问题、推动蚌埠发展为落脚点,把智慧力量集中到推动重返全省第一方阵大业上。新常态下面临新挑战,更蕴含新机遇。新常态要有新状态,不能把新常态作为顺势而下、慢作为、不作为的理由和借口,要进一步转变思想观念、强化责任担当、提振精神状态,树立法治思维,解放思想、认准趋势,积极主动适应引领新常态,在面对挑战、攻坚克难中实现我市教育新跨越、新发展。
新常态要有新作为。要善于从宏观调控中明确方向,抓住国家加大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自主创新等政策机遇,顺势而为、主动作为。发现机遇、挖掘潜力、主动作为,努力在转型发展中掌握主动权。新发展要靠新作风。美好蓝图,要靠真抓实干来绘就。坚持统筹兼顾,聚焦工作重点,学会在有限资源、有限条件、有限平台下做事、做成事。要强化担当,敢于直面遇到难题,既要妥善解决历史问题,又要善于破解现实的发展难题。要把守纪律讲规矩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持之以恒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驰而不息抓好教育实践活动整改落实,坚持不懈纠正“四风”。按本色做人、按角色办事,养成在监督下工作生活的习惯,以作风建设新常态推动经济社会新发展。
要把我们个人履职放在新常态下思考,审视自己的思维方式、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是否符合新常态要求,注重解决好思想方法问题。要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以责任为担当,以发展为目标,知道哪些措施是应该坚持的,哪些是要转变的,哪些事情是可以做的又该怎么做,哪些是不可以做的,因势利导、顺势而为、乘势而上,找准着力点,做到在发展中调整、在调整中发展。要充分认识新常态的必然性、持续性和广泛性,全面把握新常态的外在特征、内在动因和趋势性变化,掌握新规则、研究新政策,把干事创业谋发展作为最大的责任,始终做到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争做焦裕禄式的好干部,实现新常态下工作有新作为、事业有新提升、发展有新成效。
& & & & & & & & & & & & & & & & (程正初)
主办单位:中共蚌埠市委、蚌埠市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蚌埠市信息化工作办公室
邮编:233040 地址:安徽省蚌埠市东海大道市政府院内 Email:postmaster@xxzx.&&网站运维电话:&&传真:
皖ICP备号-2&&&&&&&&nbsp您是本网站第位访问者&&&nbsp新常态下如何把改革举措转化为发展动力 _ 财经频道 _ 东方财富网()
||||||||||||||||||||||
新常态下如何把改革举措转化为发展动力
  随着全国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3月3日在京开幕,标志着中国已经进入“两会时间”。全面深化改革无疑是两会代表和委员的热议话题。如果说2014年是深化改革元年,那么2015年将是完成改革任务的关键之年。那么,关键之年会有哪些关键之举呢?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的代表和委员均表示对今年改革充满期待。  今年改革有四件大事值得关注
  现在,改革大势已经形成,但重要的问题是,改革能不能实现突破?改革攻坚能攻坚到哪些地方?  针对这一问题,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改革有几件大事值得关注:第一,以混合所有制为重点的国企改革需要破题,这是整个改革攻坚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第二,破除垄断也是今年改革攻坚的重点之一。近年来,我国在破除垄断方面有一定进展,但现在也面临几大问题:一是我国要推动服务业主导的转型改革,要把破除垄断从一般竞争性领域扩展到服务业;二是一些重要行业的垄断依然比较突出;三是在反垄断的有效性上需要进一步改革,比如统一反垄断机构,进一步修改完善《垄断法》。第三,在服务业市场开放方面需要有大的突破,打破行政垄断,发挥社会资本积极性,以适应社会公共需求或者消费需求结构升级的大趋势。第四,行政体制改革或政府改革需要向纵深推进。  “大幅减少行政审批是2014年政府工作很大的亮点。但是在2014年的前提下,可能有几件事情需要研究:一是行政审批还需要加大力度,还有进一步减少的空间;二是在减少的同时,要注重适应中国市场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的需求,应该全面实行负面清单、责任清单、权利清单,甚至是公共财政支出清单。中央省级政府最近一两年全面实行负面清单的条件成熟了,能够在本届政府之内全面实行负面清单,那表明政府职能转变发生了历史性转变。这必然会激活市场活力,创造市场发展的良好大环境。三是研究政府的市场监管。”迟福林认为,改革攻坚应该在多方面有所突破。  全国政协委员、国家行政学院教授、中国领导科学研究中心主任刘峰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也指出,2014年打好全面深化改革这场攻坚战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赢得了普遍点赞,但离人民群众的期盼,离党中央的要求差距还不小,仍有不少硬骨头要啃、不少险滩要涉。今年将要出台的国企改革、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财税体制改革、司法体制改革等方面的改革方案,任务更重,难度更大。夺取改革攻坚战的胜利必须要把改革举措切实转化为改革动力和发展动力,要在增加发展的动力、减少发展的阻力和形成发展的合力三个方面下功夫、做文章。  而长期研究土地改革问题的全国人大代表、清华大学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主任蔡继明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从目前中央已经公布的文件来看,今后两年土地制度改革试点会在征地制度改革、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农村宅基地流转这三个方面有所突破。首先,征地制度改革的首要问题并不在于补偿标准的提高,当务之急是要确定征地的范围。其次,要允许农村集体经营建设用地和国有建设用地同等入市,这二者之间是联系在一起的,因为要缩小征地的范围,非公共利益的用地就只能通过市场来解决。当然,这项改革力度有待于加大,因为从现在公布的文件来看,只限于农村原有存量的乡镇企业用地列入经营性用地,这样界定的话,这种乡镇企业用地只占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的很小一部分,仅有10%入市。18.6万平方公里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如果只有10%入市,也就等于1.86万平方公里入市,1.86万平方公里不可能一年就入市,到2020年还有6年,平均下来每年才有3000平方公里。这么小的数量显然难以实现“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的目标。所以,这一项改革最值得期待的就是扩大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入市的范围,这个入市的范围可以理解为经营性的,但是对经营性的建设用地要做动态理解。最后,在宅基地流转方面应有更大的突破。  从三个方面着手抓好改革攻坚  中央一再强调要“狠抓改革攻坚”。那么如何攻坚呢?  刘峰建议应从三个方面着手:一要善用激励机制,增强发展的动力。任何改革举措都要能激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积极动机,及时满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合理需求,让人民群众在改革中有一种获得感和满足感,更要强化人民群众参与改革、推动改革的主体意识,发挥好主体作用。概言之,改革不能政府自说自话,改革也绝不是政府自己的事,而是全体人民群众的事,需要全体人民群众的自觉参与以形成和增强发展的动力。因此,把改革举措切实转化为发展动力要善用激励机制,既要有物质激励,给群众实实在在的福利和利益;又要有精神激励,给群众真真切切的权利和尊严。  二要善用协商机制,减少发展的阻力。从短期看,改革必然涉及利益格局的调整,当然会引起一些利益群体的反对和抵制,这就形成改革的阻力。阻力越大,改革越难,因此,推进改革要想方设法“化敌为友”,讲透道理,讲清法理,要尽可能多一些共识度,尽量寻求最大公约数,多一些激励措施和共赢机制,在全社会形成深化改革的最有利舆论和态势。比如,社会普遍关注的延迟退休问题,可以分职业分步骤进行。机关事业单位的可以先延迟退休,企业工人可以暂不延迟退休。  改革的效果欲事半功倍,就要在改革的决策中坚持民主科学依法决策的统一。一方面,推进改革要善于协商,坚持在改革之前和改革之中问需于民、问策于民、问计于民,发挥群众的参与作用;另一方面,推进改革要善于咨询,注重发挥新型智库和专家的参谋和智囊作用,坚持不咨询不协商不推出改革举措,增强改革举措的民主性和科学性,减少改革的阻力,从而把群众和专家通过参与和参谋的过程转化为改革的动力。  善用协商机制要充分调动各个方面参与改革的积极性,把顶层设计与基层探索结合起来,调动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把城镇发展和县域治理结合起来,调动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两个积极性;把对干部队伍的激励和对人民群众的激励结合起来,调动干部和群众两个积极性。只有通过协商机制让各方主体都参与到改革过程中,他们才会更理解改革决策、更支持改革决策、更参与改革决策,从而减少改革的阻力。  三要善用协调机制,放大发展的合力。激励重在形成动力,协商重在减少阻力,更重要的是通过协调机制形成改革和发展的合力。形成和放大合力最首要的一条就是要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啃硬骨头、涉险滩不能各自为政,必须紧紧依靠党的领导,协调好各方面和各领域的改革顺序和步骤,协调好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协调好城乡发展之间的关系,协调好区域发展之间的关系,协调好政府、社会和市场各个领域改革之间的关系,协调好干部群众之间的关系。  迟福林则表示,改革攻坚不在于出台哪些措施,而是需要做好以下工作:第一,十八届三中全会已经明确了改革方向,需要大量往前推进,形成改革的大环境。改革口号很重要,但行动更重要。第二,要鼓励和支持基层的改革实验,中国改革需要在法制框架下的推进,以及有序推进,一定要把以法推进改革、有序推进改革和基层的改革创新相结合。第三,中央建立改革的顶层设计机制,地方要自上而下地形成这样一种推动机制。把推动改革作为各级党委、各级政府的重要职责。现在等着看的倾向很突出,主动创新严重不足。因此,在当前特定的环境下,支持和鼓励地方大胆创新,把地方党委和政府推动改革作为重要职责。只有这几个方面形成了,我们的改革攻坚才不是一个口号,而是行动。  以转型改革形成经济发展持久动力  不可否认,2014年中国迎来了全面深化改革“元年”。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挂帅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先后召开十次会议,重大改革举措接连推出,势如破竹。然而,关键的问题是,如何把这些改革举措有效转化成发展动力呢?  迟福林表示,中国进入到发展的新阶段,增长、转型、改革高度融合。因为中国的增长正处在一个走向新常态的过程,怎样走上新常态,表面看是速度问题,实质上是结构问题,发展方式转型问题。转型的实质问题其实是体制机制问题。在这个背景下,以转型改革来实现可持续增长的目标就显得十分重要。  怎样才能通过转型改革形成经济发展的持久动力?迟福林给出三点建议:第一,要牢牢把握好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智造”的经济转型升级。推进经济转型升级,首要的是准确判断经济发展大势,牢牢把握经济发展机遇,因势利导,顺势而为。经济转型升级是引领经济新常态的首要因素。主要适应经济新常态,自觉引领经济新常态,重在顺应经济转型升级的大趋势,在转方式、调结构上有新的突破、新的作为,努力形成“创新红利”、“转型红利”,并使之成为走向公平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对此建议:“十三五”规划要把生产性服务业比重从15%提高到30%-40%,推动制造业的全球化、信息化、服务化,到2020年初步完成从“工业2.0”向“工业3.0”的升级,并奠定“工业4.0”的重要基础。  第二,要牢牢把握好从规模城镇化走向人口城镇化的转型升级。当前,我国人口城镇化水平并不高,2013年人口城镇化率仅为36%,而2012年世界人口城镇化率已经达到52%左右。因此,我国应该加大以户籍制度改革为重点的制度创新,使人口城镇化率以较快的速度提升。这6年,从规模城镇化走向人口城镇化,意味着到2020年将有近4亿农业转移人口进城,这将为生活性服务业释放巨大的市场空间。如果到2020年我国人口城镇化率能提高到52%以上,这个城镇化应该是中国“十三五”时期发展的最大红利。  第三,要牢牢把握好从物质型消费走向服务型消费的消费结构转型升级。当前,我国城乡居民消费结构正处于由物质型消费向服务型消费升级的重要时期。2014年我国为26.2万亿元,估计到2020年有可能达到45万亿-50万亿元,有望实现消费规模的倍增,城镇居民服务消费支出占比可能提高到40%-45%,一些发达地区甚至可能达到50%-60%。因此,抓住大趋势才有发展的内在动力。“十三五”规划如果能够顺势而为,基本形成服务业主导的经济结构,既可以形成6%-7%左右的经济增长新常态,又能够为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创造有利条件。
(责任编辑:DF145)
东方财富网(&&或&&)
建议及投诉热线:021- 值班热线:021-5
东方财富产品下载专区
网友点击排行
&&&&&|&&&&|&&&&&&
央行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
郑重声明:东方财富网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东方财富网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说的太好了,我顶!
Copyright & 2015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经济新常态的理解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