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人民公社化运动动历史遗物照片

文档分类:
在线文档经过高度压缩,下载原文更清晰。
淘豆网网友近日为您收集整理了关于山东省菏泽一中2013届高三1月份阶段考试 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的文档,希望对您的工作和学习有所帮助。以下是文档介绍:山东省菏泽一中2013届高三1月份阶段考试 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菏泽一中阶段性教学效果检测(2013 年 1 月)历史试题第 I 卷选择题(共 32 题,共 64 分)1. 据考古发现,在战国中晚期的墓葬中,河北兴隆县一次出土铁范 87 件,大多为农具范。河南新郑韩国铸铁作坊遗址出土陶范 300 余件,其中农具范占60%以上,出土铁农具 200 多件,占全部铁器的 63.5%。这些考古资料说明( )A.铁器已开始用于农业生产 B.铁犁牛耕成为古代主要农耕方式C.铁农具的使用己很普遍 D.铁农具制作技术臻于成熟【答案】C【解析】考点:农业生产工具的进步。很多错选了 ABD。从出土的铁农具数量或比例看,C 项的“普遍”比 A 项的“开始”更准确。出土物为铁范,与铁犁牛耕无关,故 B 项错误。题干涉及的只是铁范的数量,无法判断其技术水平,故D 项错误2. 宋元时期,话本、杂剧的出现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其流行主要是适应了下列哪一社会阶层的需要( )A.官僚 B.市民 C.皇族 D.农民【答案】B【解析】考点:宋元时期的文学。一定时期的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宋元时期话本、杂剧(来源:淘豆网[/p-.html])是在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壮大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3. 直接民主是古希腊时期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特色之一。与这一特色形成有关的是( )A.苏格拉底的民主思想 B.雅典人擅长会议辩论C.斯巴达的民主传统 D.雅典是小国寡民的城邦【答案】D【解析】考点:雅典民主政治。小国寡民的城邦,公民少,便于集中是直接民主的可能条件。C 项与史实不符;B 项应出现在民主基础上;A 项苏格拉底提倡智者独裁反对民主制。4.15 世纪时焚蒂冈一个图书管理员说:&过去稀有而索价上百金币的书籍,现在只要二十金币,不论古今,罕有人类发明之重要堪与媲美。〃这里说的&发明&是指( )A.造纸技术 B.雕版印刷 C.活字印刷 D.装订书籍【答案】C【解析】考点:印刷术。从材料可以得出结论:原来书籍的价格高,现在价格便宜了很多,原因在于印刷的成本降低和效率的提高。因此答案为 C。5. 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18 世纪末叶,欧洲人对中国的钦佩开始消逝……欧洲人开始对(来源:淘豆网[/p-.html])中国的自然资源比对中国的文化更感兴趣。〃欧洲人对中国的态度发生转变的根本原因是( )A.新航路的开辟 B.欧洲国家的殖民扩张C.工业革命的开展 D.对中国文化的认识加深【答案】C【解析】考点:工业革命。18 世纪以前,欧洲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感兴趣,他们认为中国的民本思想符合他们反对专制的要求;工业革命后,对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的需求使得他们对中国的态度发生了根本的转变。6. 历史学家杰弗里*巴勒克拉大认为:&现在世界上某个地区发生的事件不再可能像过去那样对其他地区不发生影响,20 世纪的历史名副其实是全世界的历史。〃他对世界历史的解释反映了( )A.进化史观 B.整体史观 C.文明史观 D.现代化史观【答案】B【解析】考点:史观问题。常考的史观主要有唯物史观、全球化史观、文明史观、社会史观、近代化史观等。全球化史观是站在全球的立场上分析问题的史观;唯物史观强调的是历史发展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现代化史观站在生产力发展的角度,从经济的角度思考为主;文明史观强调文明是多元的,相互包容(来源:淘豆网[/p-.html])学习的。7. 之所以说人类在 19 世纪三四十年代进入了蒸汽时代,其主要理由不成立的一项是()A. 纺织、釆矿、造纸等工业部门都釆用蒸汽机作动力B. 蒸汽机在欧洲和北美被广泛釆用,蒸汽机使用的空间范围扩大C. 蒸汽机保证了工场手工业向机器大工厂的转变D.包括火车、轮船和汽车等交通工具在内的新发明先后出现【答案】D【解析】考点:工业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带来了交通工具的巨大地变革,火车、轮船等先后出现,但是汽车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产物,学生应该分清。因此 D 错误。其他各项都正确。8. 李鸿章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人物。近年来,对其评价争议颇多。某课题小组收集到如下材料,最有价值的材料是()A.长篇历史小说《李鸿章》 B.&文革&中出版《李鸿章反动言论》C.关于李鸿章的史学论著 D.部分李鸿章奏折、书信的影印件【答案】D【解析】考点:史料问题。历史研究分第一手史料和二手史料,第一手史料是直接真实反应历史面貌的信息,如遗迹遗物等,史研究历史最有力的证据。材料中部分李鸿章奏折、书信(来源:淘豆网[/p-.html])的影印件就属于这一类。二手史料如回忆录、后人的记载等,需要考据佐证。9. 下面是上海外白渡桥通行交通工具变化表(据《上海研究资料》)()该表反映了当时上海①交通工具的种类增加(^通工具日益近代化③公共交通有一定的发展④汽车制造业有了很大发展A.①②③ B②③④ C. ①②④ D①②③④【答案】A【解析】考点:近代交通的发展。从表格可以很明显的看出,交通工具明显增多并且交通工具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是近代中国主要是以轻工业为主,汽车制造业并未发展起来。10. —位俄国学者指出:“美国思想体系的传统任何时候都不会转变为僵死的教条,而是在每一新的历史阶段为回答时代的呼唤而获得新生。〃20 世纪 30年代初,美国&回答时代的呼唤而获得新生〃的举措是()A.积极发展知识经济 B.实行自由放任政策C.大力拓展世界市场 D.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答案】D【解析】考点:美国经济体制改革。20 世纪 30 年代主要是罗斯福新政,对经济体制进行了调整,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和调节来解决经济危机的问题。故选 D。(来源:淘豆网[/p-.html])A 项是 20 世纪 90 年代产生的;B 项是在第一次工业革命后的产生的主要经济思想;C 项不属于经济政策或思想。11. 民国二年,某地农村百姓家的春联是:&帝德乾坤大;皇恩雨露深〃。该春联反映的历史问题是()A. 袁世凯称帝,资产阶级反对,农民却拥护B. 清末噺政〃注意改善民生,农民很怀念C. 辛亥革命反封建不彻底,封建思想依然存在D. 清朝皇室自愿交出全部财产分给农民【答案】C【解析】考点:本题考查辛亥革命的影响。从材料看,尽管民国已经建立一年有余,但农村依然停留在帝制观念之中。故选 C。其它各项均不正确。12. 统计表明:在世界贸易组织 144 个成员中,有 90%以上的成员属于不同形式的区域经济组织。为适应世界发展潮流,中国和东盟做出了在 10 年内建立“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战略决策。这表明当代世界市场()A.国际贸易形式多样化 B.商品结构复杂化C.区域集团化趋势加强 D.市场竞争激烈化【答案】C【解析】考点:区域集团化趋势。从材料可以看出,当今世界的绝大多数国家都(来源:淘豆网[/p-.html])是属于这个或者那个区域集团的成员,中国也正在和东盟成立经济自由贸易区,反映了当今世界的区域集团化趋势。13. 近代一些大国先后崛起,对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与下列标题&先声夺人称大国〃、&手伸五大洲〃、&亚洲诸国的梦魇&、&后发制人称霸世界&所指国家对应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法国,俄国,英国,德国 B.西班牙、葡萄牙,英国,日本,美国C.英国,俄国,美国,德国 D.西班牙、葡萄牙,英国,德国,美国【答案】B【解析】考点:西欧国家的殖民扩张。新航路开辟后首先称霸的是西班牙、葡萄牙;英国在 18 世纪成为头号殖民帝国,故说是“手伸五大洲”; “亚洲诸国的梦魇”容易判断是日本;美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崛起,逐渐称霸世界,故“后发制人称霸世界”的是美国。14. 《中国近代经济史 1 的 5W27》是一部专论清末民初中国经济史的学术专著,该书在论述中国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同时,也阐述了“近代中国的产业革命精神〃。这种中国特色的产业革命精神主要在于追求(来源:淘豆网[/p-.html])()A.实业救国 B.发展资本主义 C.民族富强 D.实现民主政治【答案】A【解析】考点:实业救国。中国近代民族危机严重,特别是《马关条约》签订以来,中国各个阶层掀起了救亡运动的高潮。资产阶级实业家掀起了实业救国思潮,主张兴办产业,挽救民族危亡。15. &□□口□的一个特征是对土地、银行、对外贸易和重工业实行国有化,另一个特征是强行征用士兵和城市居民所必需的剩余农产品。〃□口□□处最合适的应是()A.苏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苏俄新经济政策C.中国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D.中国人民公社化运动【答案】A【解析】考点:本题主要考查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由题干中的“国有化”和“强行征收供养士兵和城市居民所必需的剩余农产品”可知,这一政策要求实行国有制和余粮收集制,这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内容之一,故正确答案为 A 项。16. 为保证《全国工业复兴法》的实施,罗斯福政府以印第安人崇拜的神鸟蓝鹰为标记,发动了&人尽其职〃的&蓝鹰运动〃,凡遵守该法的企业悬挂蓝鹰标志。下列有关&quo(来源:淘豆网[/p-.html])t;蓝鹰运动〃表述准确的是()A.构成了《全国工业复兴法》的核心 B.有利于企业的规范经营C.用国有化的形式调整资本主义企业 D.强化了社会保障有利于民生【答案】 B【解析】考点:罗斯福新政。A 项构成了《全国工业复兴法》的核心的是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B 项有利于企业的规范经营是正确的;C 项说法错误,罗斯福新政并非实行国有化,D 蓝鹰运动也不是有关社会保障方面的。17. &占国民经济总产值百分之九十的分散的个体的农业经济和手工经济,是可能和必须谨慎地、逐步地而又积极地引导它们向着现代化和集体化的方向发展的,任其自流的观点是错误的。〃基于这种认识,新中国领导集体实行()A.新经济政策 B.人民公社化C.社会主义改造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答案】 C【解析】考点:三大改造。从材料“分散的个体的农业经济和手工经济”、“引导它们向着现代化和集体化的方向发展”等信息可以看出这是关于对农业和手工业的改造的,农业和手工业通过改造,生产资料由私有转变成了公有。18.1946 年 9 月 19 (来源:淘豆网[/p-.html])日,丘吉尔在苏黎士大学发表的题为《欧洲的悲剧》的演说中指出:&摧毁了纳粹政权之时……我向欧洲提出的建议可以概括为一句话:联合起来!&欧洲国家为此进行最初的实践是()A.建立北约 B.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 C.组建欧洲联盟 D.成立欧共体【答案】 B【解析】考点:欧洲一体化进程。在二战结束后,欧洲联合提上了议事日程。1952年成立的欧洲煤钢共同体是一体化进程的开端。北约不属于欧洲一体化进程的内容;欧盟是在 20 世纪 90 年代成立;欧共体是在 1967 年成立。19.美国新闻记者约翰里德在其采访录《震撼世界的十天》一书中真实记录了“亲眼所见的一段剧变的历史”。其中有“反对政府”、“反对战争”、“要和平”、“要面包”、“要土地”、“分娩之前的阵痛,正在生育出一个新的世界”等内容。此书反映的是()A.巴黎公社 B.俄国十月革命C.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D.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答案】 B【解析】考点: 十月革命。从书籍《震撼世界的十天》可以联系到十月革命。或根据材料“反对政府”、“反(来源:淘豆网[/p-.html])对战争”、“要和平”、“要面包”、“要土地”、“分娩之前的阵痛,正在生育出一个新的世界”等内容,这是十月革命前的俄国社会危机。20. 尼克松曾感叹:“我有幸在北京逗留了一个星期,这也是改变世界的一个星期。”他所说的“改变世界”当指()A. 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苏联被国际社会孤立B. 中美关系走向缓和,标志着冷战时代的终结C. 中美发表《上海联合公报》,进而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对比D. 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从而改变了国际政治格局【答案】 C【解析】考点:中美关系。此题反映的是尼克松访华的历史。1972 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发表《上海联合公报》,中美关系缓和化。中美的接近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AB 项本身说法错误;D 项材料未涉及。21. 下图反映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三次建交高潮。与这三次高潮成因相对应的选项是()A、中苏建交尼克松访华两极格局的崩溃B、日内瓦会议万隆会议上海合作组织成立C、不结盟运动兴起中国重返联合国中国加入 WTOD、国家积极开展社会主义改造帝国主义对我国的封锁与包围国家陷入了严重的社会动荡【答案】 A【解析】考点:中国的外交。中国建国后经历了三次建交的高潮:第一次是新中国成立后,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一次是在中美关系正常化以后;另一次则是在 20 世纪 90 年代两极格局结束以后。22. 春秋战国时诸子百家各自提出挽救时弊的主张:墨子主张国家应节俭;孟子强调划定土地疆界;商鞅主张开阡陌。对于以上三位学者的主张,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 立论相同,都站在维护统治者利益的立场B. 立论不同,但都是以精耕细作的小农经济作考虑C. 立论相同,都是基于维护农民利益的立场D. 立论不同,但都成为当时统治阶段的治国方略【答案】 B【解析】考点: 战国百家思想。墨子提倡节用,在节俭的同时更注重增收,并把此法看做是治国安邦的必要措施。;孟子强调划定土地经界,给农民一块属于自己的土地,如此便可提高农民的耕作动机,达到精耕细作的小农经济;商鞅变法主张开垦荒地,制定阡陌,承认土地私有制,鼓励农民生产。三者都是以精耕细作的小农经济作为考虑,只是各有不同的论点及做法。故选 B。A 项维护小生产者的利益;C 项维护地主的利益;D 项本身说法错误。23. 史料是研究历史和编纂史书所用的资料,它包括文字史料、口述史料和非文字史料等。下列关于史料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对同一个史料,人们可能会做出多种解释B. 史料是得出历史结论的重要依据C. 在三种史料类型中文字史料的价值最髙D. 对同一事件的记载,不同的史料可能完全不同【答案】 C【解析】考点: 史料问题。历史研究分第一手史料和二手史料,第一手史料是直接真实反应历史面貌的信息,如遗迹遗物等,是史研究历史最有力的证据。。二手史料如回忆录、后人的记载等,需要考据佐证。24. 战国时期,在治国方略上主张 1 礼仪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使天下皆出于治,合于善也”的著名思想家是()A.孟子 B.韩非子 C.墨子 D.荀子【答案】 D【解析】考点:荀子思想。从材料可以看出,这位思想家主张名礼仪以教化,还主张起法正以治之,即主张礼法并施,属于荀子思想。25. 下列物证,可直接用于研究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是()A. 同盟会员证 B. “红军借谷证” C. “大跃进”邮票 D. “公私合营”照片【答案】 B【解析】考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时间。新民主主义革命是在 1919 年五四运动开始,到 1949 年新中国成立基本结束。属于这一段历史的史料可以拿来利用。ABCD 四项只有 B 项是属于这一时期的史料。26. 《西方文明史》载:“大约在 1 祐 0^1789 年,西欧智力和文化的历史经历了中世纪以来最重大的变化。”其“重大的变化”主要包括()①文艺复兴运动兴起②近代科学的诞生与发展③启蒙运动兴起④浪漫主义文学兴起与发展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 ①③④【答案】 C【解析】考点:27.20 世纪 50 年代,中国农村流传着一首歌谣:天上多少星,小孩数不清;全民盖土炉,神仙数不清。材料所述现象产生的影响是() A.加快了工业化步伐 B.提高了生产效率 C.超越了生产力发展水平 D.破坏了国民经济【答案】 D【解析】考点:大跃进。材料反映的是 20 世纪 50 年代全民大炼钢铁的壮观场景,解题时还要注意&影响&这一核心关键词, A、 B 说法错误,大炼钢铁破坏了生产关系,阻碍了工业化的步伐,小土炉的效率是很低的。C 项不是影响。因此,D项为正确答案。28. 下列图中五条曲线反映了 1840—W56 年间我国五种经济形态的发展变化情况,其中表述不正确的是()A. 经济形态①在中国近代虽然逐渐解体但始终占据主导地位B. 经济形态③对近代中国起到了“破坏”和“建设”双重作用C. 经济形态②③④⑤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播放器加载中,请稍候...
该用户其他文档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山东省菏泽一中2013届高三1月份阶段考试 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文档介绍:
山东省菏泽一中2013届高三1月份阶段考试 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菏泽一中阶段性教学效果检测(2013 年 1 月)历史试题第 I 卷选择题(共 32 题,共 64 分)1. 据考古发现,在战国中晚期的墓葬中,河北兴隆县一次出土铁范 87 件,大多为农具范。河南新郑韩国铸铁作坊遗址出土陶范 300 余件,其中农具范占60%以上,出土铁农具 200 多件,...
内容来自淘豆网转载请标明出处.第4课_“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_图文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文档贡献者
评价文档:
第4课_“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大小:2.59M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山西省2014年中考历史模拟题(一)_图文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山西省2014年中考历史模拟题(一)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你可能喜欢请选择年级七年级八年级九年级请输入相应的习题集名称(选填):
科目:初中历史
来源:标准学案 历史七年级(上册)
原始农牧业发明以前,人类的采集、狩猎是一种对大自然的攫取式的经济,是一种“竭泽而渔”的方法。氏族聚落建立后,人们逐渐从采猎进化到原始的农牧业。这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件划时代的大事,是由攫取经济到生产经济伟大的革命性转变,人类第一次通过自己的活动来获得产品,从而改变了整个社会的经济面貌,对人类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请你根据课文所提供的河姆渡或半坡氏族部落遗址出土的文物情况,说说半坡原始居民和河姆渡原始居民在社会发展上有何共同点?在社会生产和生活方面存在哪些差异?形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什么?
(2)我国长期以来一直是一个农业大国,目前我国农业总体生产水平还较落后。你愿意了解和体验农耕生活吗?请利用假期走进农村生活中去。想一想,如何通过有目的的学习,用知识和技术改变农村落后面貌。
科目:初中历史
来源:同步题
题型:探究题
融入情境,探究问题原始农牧业发明以前,人类的采集、狩猎是一种对大自然的攫取式的经济,是一种“竭泽而渔”的方法。氏族部落建立后,人们逐渐从采猎进化到原始的农牧业。这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件划时代的大事,是由攫取经济到生产经济伟大的革命性转变,人类第一次通过自己的活动来获得产品,从&而改变了整个社会的经济面貌,对人类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请你根据课文所提供的河姆渡或半坡氏族部落遗址出土的文物情况,说说半坡原始居民和河姆渡原始居民在社会发展上有何共同点?在社会生产和生活方面存在哪些差异?形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我国长期以来一直是一个农业大国,目前我国农业总体生产水平还较落后。你愿意了解和体验农耕生活吗?请利用假期走进农村生活中去。想一想,如何通过有目的的学习,用知识和技术改变农村落后面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初中历史
题型:阅读理解
请你阅读下列才材料,根据要求完成问题。
&&& 世博会的全称是世界博览会,它是由一个国家的政府主办,多个国家或国际组织参加的国际性大型博览会,称得上是石阶上最高级别的展览活动。世界博览会、奥林匹克运动会和世界杯足球赛是公认的全球三大顶级盛事。日至10月31日,第41届世界博览会在中国上海举行,阅读下列世博会的相关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作为中国继北京奥运会之后的又一世界性盛会,上海世博会必定会吸引国际社会的目光,预计7000万人次的客源,无疑让旅游市场对其所带来的商机不可小觑。西安——历史文化名城。上海——世界时尚之都,两个表面看起来并不想干的城市,却在世界瞩目的世博会中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1)“百年看上海千年看西安”。西安作为一座历史名城,千百年来曾有很多朝代定都于此,并保留了大量文物古迹遗址。请举出历史上定都西安的朝代及古遗迹各一例。
(2)上海,当今世界的时尚之都,在中国近代史上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请你写出近代史上发生在上海的一件大事。
材料二:世博会是一个世界科技大展台。人类文明发展中的每一次生产力和科技的变革,度能在世博会上找到踪影。1851年在英国首都伦敦举办人类历史上第一届世界博览会----万国工业博览会,主题是世界文化与工业科技。此次博览会上,英国向全世界展示了工业革命的辉煌成果。
(3)结合材料,根据所学知识设想一下,英国会展出那些“辉煌成果”(至少举出两例)?并分别说明它们给人类带来了哪些影响?
材料三:回顾历届世博会,能源从来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1873年多瑙河畔的维也纳世博会上,电动机的发明让人类迎来了电气化时代。1878年巴黎世博会,爱迪生发明白炽灯泡被安装在埃菲尔铁塔上,将整个世博会园区照的晶莹透亮。
(4)材料中提到的电动机,灯泡的发明属于什么时期的成就?这些成就的出现与一种新能源的利用密切相关,这种新能源是什么?
(5)中国继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之后,正在举办上海世博会这一世界性盛会,对此你有何感想?这是个机器人猖狂的时代,请输一下验证码,证明咱是正常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人民公社化运动时间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