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族热血江湖几级可以拜师师吗???

和谐与固守:回族发展的回顾与展望-新闻中心 - 博爱县拜师傅牛肉丸总店
+ 联系我们
联系人:拜小军
地 址:焦作市博爱县许良镇大新庄
您现在的位置: > 新闻动态
和谐与固守:回族发展的回顾与展望
发布:bsfnrw
浏览:208次
李健彪&  回顾回族在中国的历史、我们不难发现,和谐性与固守性是回族社会发展中最为突出的文化特征,两者既相互对立,同时又高度统一。正是由于回族具有了与周围环境相适应的和谐性和保持民族个性的固守性,这才使回族文化在中华民族的大文化里呈现出独有的简力和风采,而回族的这种文化特征,却是由于回族自身的文化基因和回族独特的历史形成的。笔者认为,考察回族和谐与固守的文化特征,研究其生成的原因。探讨其在地域上,时间上的差异,对展望二十一世纪回族的社会发展、提高回回民族自身的素质,强化民族意识,促进各民族的进一步了解,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一、和谐性与固守性是由回族的历史和社会生活的现状决定的,表明了回族与周围民族的关系十分密切,尤其与汉族的关系与其他少数民族相比,更为“你离不开我,我离不开你”,同时也揭示了回族独特的民族心理素质生成的原因。  众所周知,回族是外来民族与中国本土民族在中华大地上形成的一个新的穆斯林民族共同体,而这种新的民族共同体不是一朝一夕在某一个地方形成的,而是在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在不同的地域,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逐渐形成的,尽管形成时间上有早有晚,但起到关键作用的还是伊斯兰教、从外表上看,伊斯兰教是回族形成的纽带,从实质上分析,伊斯兰教又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回族的形成。这正是回族形成固守性这一文化特征的根源。既不论何时何地都坚守伊斯兰信仰,从而使回族独特的个性永不褪色。同时,“回回巴巴(爷爷)、汉民娜娜(奶奶)”的历史和“大分散、小集中”的生存现状又决定了回族必然要与周围的环境和不同的时代背景相适应.这样就形成了回族民族心理素质的基础,即和谐与固守并体而这种特征确是回族文化固有的传统。(一)从伊斯兰教中国化的形成过程看,和谐与固守的特征十分明显。  中国的伊斯兰教绝大多数是逊尼派,但在逊尼派中却遗留有大量的什叶派的习俗,有什叶派的某些影响。比如经堂教育毕业的学员,要举行“穿衣挂幛”仪式、所谓“穿衣”,即是穿绿色大衣,重绿色,正是什叶派的特点之一,又比如在经堂语中波斯语占了相当大的比例。回族取经名也多取“阿里”、“哈桑”、“侯赛因”。“法蒂玛”等什叶派所崇敬的人物。诸如此类的大量事实表明,在中国确实存在过大量的什叶派穆斯林。清末著名史学家洪钩在其所著的《元史译文证补》第29卷中说:“大抵天方教在东上者,尽系阿里一派,所谓什叶教也。”此外,署名抱咫斋《的中国人种考原》一书中也认为。“中国今日通行之〔伊斯兰)教,为阿里什叶派。”事实上,从历史中我们得知,从唐宋至元代,都有大量的逊尼派,什叶旅穆斯林到过中国。诚如庞士谦阿訇在《埃及九年》中所说:可能在很早的时候,从海运来到中国沿海一带的穆斯林都是逊尼派的阿拉伯人;从陆路来到西北的穆斯林都是什叶派的波斯人。后来年代久远,这些派别在中国的大地上逐渐融合并归于消失,于是便形成了中国特征的逊尼派——保存着大量什叶派习俗的逊尼派。在国外两个难以相容的教派,到中华大地之后却没有形成两个教派.而是合而为一,这在世界伊斯兰教史上恐怕也是少见的。可见,在中国伊斯兰教派的内部.共同的固守性(信仰伊斯兰教)和必须要与周围环境〔远在千里之外的中国)相适应的通融性、和谐性。使两大教派在当时异文化的强大压力(佛道思想占主要地泣的唐宋元时期)和包围圈中求同存异、合而为一。紧紧地团结在了一起,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虽是逊尼派,却有大量什叶派的影子。这正是中国穆斯林内部和谐与固守的优良传统的开始。&&&&伊斯兰教在中国的发展无一不表现出和谐与固守的特征。当伊斯兰教在中国起伏跌宕、走过九百年的风雨历程,到了明朝未年开始走入低谷之时,面对“经文匮乏,学人寥落.既传译之不明.复阐扬之无日”的滞后现状,回族人开始寻求既能适应中国文化氛围.又能固守和宣传伊斯兰教的出路,于是对后世产生过深远影响的以陕西关中胡登洲为代表的经堂教育兴起.为传播和巩固伊斯兰信仰,培养了大批人才;同时,以金陵为中心的中国穆斯林学者打破了明末以前在宣传方面的保守局面,努力用儒家思想.去系统地研究、整理伊斯兰教教义,开始了著名的“以儒诠经”的译著活动;稍后.西北地区独具地域文化色彩的门宦制度开始出现.这些无一不是和谐与固守的体现。和谐使之积极与周围环境相适应(那怕周围环境是封建家长制的社会氛围),各教派门宦都不同程度地接受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包括回族中人数最多的格底木教派,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更是众所周知)。固守使之紧紧抓住了安拉的绳索,坚守住了伊玛尼.使教门在不同的地区、以不同的形式(甚至有些形式不是伊斯兰教的,比如有的穆斯林向圣贤墓祈雨,有的对教主实行跪拜礼等)得以保存、巩固和发展。可以说,伊斯兰教中国化的形成过程,本身就表明,和谐与固守使伊斯兰教在中华大地上深深地扎下了根,并呈现出独具魅力的中国特色。&&&(二)从回族生存空间和现实环境看。和谐与固守是回族生存和发展的必然选择。&&&&一般来说,汉族生存空间的发展是从农村往城镇.即首先居住干黄河流域农村.发展了村庄,然后再建设起集镇和城市,并居住于其中。其生存空间是从农村逐渐往集镇、城市扩展。但回族不一样。在唐代,回族先民们主要居住于当时的首都长安以及广州、泉州、扬州等大城市几个点上,宋代时.扩展为杭州、开封及海南的城市等更多的点,而这些城市.又都是当时繁华的城市和水陆交通枢纽。在元朝,远道而来的回回军士被排在指定的农村一起屯垦,“大分散、小集中”的格局初步形成。在明代,回族的生存空间又由于经商等关系继续向一些水陆交通交叉点附近分散。清代,由于统治阶级的压迫,回民起义之后回族被迫从繁华的城镇、肥活的乡村迁居到边远贫困的山区,从而形成了今天“大分散、小集中”的格局。分散意味着融合,集中又意味着固守。这种独特的生存现状;就迫使回族自古以来就与外界外民族的关系十分密切。唐宋时期,与回回先民们经商的绝大多数肯定是汉族,因此受汉文化的影响自然十分明显。生活在汉文化的汪洋大海之中,宋代的大画家大书法家米芾一方面不但十分精通汉文化,而且与汉文化早已融为一体,诗书画尤佳,米家山水至今影响巨大.是宋代的大文人,如果从其作品看,根本看不出他的民族属性,但另一方面,他又坚守着自己的风俗习惯,“好洁成僻.不与人同巾器”(见秦仲文著《中国绘画学史》)。明末的大思想家李贽,同样也生活在汉文化圈之中,在世时汉文化的学识相当深厚。并与佛、道关系密切,可以说是与周围的环境结合得最为亲密的回族大知识分子,从其文论看甚至看不出他是回族,但他在去世前,却写下了遗书,坚持要求按伊斯兰教习俗埋葬,可见回族强烈的民族认同感和坚守教门习俗的固守性在李贽身上同样能体现出来。如此等等的事例表明,和谐与固守,从古至今,由于回族自身生存环境的影响。一直是回族人或回族文化在中华大地上的必然选择。&&&&今天,许多城镇里回族的饮食摊点面向的也并非只是回族,更多来饮食的则是周围的汉族,以西安回民坊上为例,牛羊肉泡馍、灌汤包子、腊牛羊肉、柿子饼、棕子、花生米等上百个品种的小吃和清真食品成为了西安饮食一绝。平时来用餐或购买清真食品赠送亲朋的更多的还是汉族,每到逢年过节,汉民排起长队争购回民食品的景象已成为多年来坊上的一大景观。可见,“大分散,小集中”的格局使回汉关系进一步密切.是“你离不开我,我离不开你”的相互依存的关系。由干“大分散”,决定了回族要与周围的环境相适应,要与时代相适应,要与生存的空间融为一体,互为补充;由于“小集中”,决定了回族要紧密地团结在清真寺的四周,坚守自己的信仰和风俗,以便不被外界所侵染,所同化,这就为民族心理素质的形成打下了基础。在人际交往中,回族人既有大量关系很好的汉族朋友,但又不在汉族朋友家里吃喝,亲密中仍保持有敏感的距离。诸如此类的现象,无一不是回族民族心理素质的反映。&&&&二、和谐性与固守性贯穿于回族历史发展的各个时期和回族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尤其是回族习俗)。使回族文化洋溢出东方伊斯兰文化浓郁而丰富多彩的风韵;同时,和谐与固守使回族人既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做出过杰出贡献,同时也付出过惨重的代价。&&&&伊斯兰教自从唐朝传入我国.穆斯林就一直走着一条“坚守信仰,适应社会”的道路,在坚守信仰的前提下,积极寻求与社会的适应,积极为社会的发展贡献着自己的聪明才智。但是由于文化的差异和其他种种因素的影响,回族在中华大地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是一种夹缝中的生存,甚至还要承受灾难性的歧视、驱赶和屠杀。可以说回族史是一部自豪与血泪并存的历史,自豪的回族人为中华民族的发展作出过杰出贡献.血泪的是回族人遭受过巨大的民族苦难和民族牺牲。然而就在这自豪与血泪的历史进程中,和谐与固守始终伴随着回族的发展。&&&&(一)从回族历史发展来看,和谐与固守的文化特征使回族人为中华民族的进步做出过杰出的贡献,同时也遭受过灾难性的歧视和屠杀。&&&&回族先民对中国科技史的贡献首推天文历算。宋代时.马依泽应召自西域入华修历.其修撰的《应天历》对中国天文历学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而马依泽本人一方面积极地适应新的环境.一方面固守着自己的信仰,在后来的漫长岁月里,马依泽的后代人才辈出,但教门并未荒废,直到今天.尽管一千多年过去了,其后代仍是虔诚的穆斯林.保持着回族特有的文化和民族心理素质。元代是回回人政治地位较高的时期.而咸阳王赛典赤o赡思丁可以说是最突出的代表。他祖籍中亚,后随父东迁,初任成吉思汗帐前侍卫,因政绩卓著.为中书平章政事,综理财政,后又任云南行省平章政事。赛典赤既能南征北战,更能治家安邦,尤其是他在云南的政绩更为当地各族人民所称道.可以说赛典赤以他极大的适应性为元代社会经济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同时,他并没有由于长期在外奔波,而使去一个穆斯林的根本.而是坚守住了信仰,在后来的漫长历史中,赛典赤的后代更是人才辈出,影响巨大,在中国回族史上占有一席之地.民族意识丝毫没有因时间的流逝而淡化。在世界航海史上,郑和的贡献举世公认,作为一个穆斯林的后代,虽被迫作了太监,后来又迫于环境的压力,与佛道关系较密,但就他本人而言,他仍然在泉州回族先贤墓前行过香,在清真寺祈祷过,并奏请重修建过清真寺。他还吸收了一些穆斯林成员出海,甚至在“海中风涛横作.几至危险”时让哈王阿訇恳恳默祷于教宗马圣人”.而且他的后代(郑和家族曾过继给郑和一个儿子)在600年后的今天,仍是虔诚的穆斯林。可见,作为世界级的伟大航海家,郑和一方面与当时的社会、所处的环境融合得很为密切,但同时他仍固守着自己是回国人这一根本。在中国刚正不阿的清官中,海瑞是家喻户晓的人物,他的刚正直言廉洁奉公的政绩千百年来为人们所称道.而他同时又固守着回族人的信仰,因为今天海瑞的后代仍是教门虔诚的回族。所以说和谐与固守的文化特征使回族人为中华民族的进步做出了杰出的贡献。&&&&由于文化上的差异和特定的历史时期的其他原因,回族人因其对自身传统文化的固守而不断招来血泪和苦难。早在安史之乱时,田神功兵掠扬州,“大掠居人资产,鞭答发掘略尽。商胡大食、波斯等商旅死者数千人。”(见们日唐书、《邓景山传》)唐末农民起义时,黄巢的起义军攻破了广州之后被杀的阿拉伯人、波斯人数以万计(可以认为是回回早期的先民)。元末明初.伴随着元王朝的灭亡,曾作为色目人的回回人也遭到驱赶和剿杀,“凡西域人尽歼之”,在两次大的反外浪潮中,泉州的伊斯兰教从此由此由盛转衰,被杀戮的泉州回国无从计数,有的被迫逃人山林,避居海隅.隐姓埋名,今永春、德化、诏安蒲姓、安溪白姓、晋江陈榻丁姓、惠安白奇郭姓等,均是昔日外逃回国之后裔。&&&&清代是回族所受民族压迫最深损失最重的时期,随着各种社会矛盾的激化,民族问题上的封建专制主义非常明显,于是回族的宗教信仰、风俗习惯、文化礼俗也往往被列为罪状。广东回民海富润因携带伊斯兰经书而被盘查人狱,并把刊刻刘智《天方至圣实录》的袁国祚等人捕人狱中.后因乾隆帝过问,袁国祚才被释放。《天方至圣实录》得以推广。陕西巡抚刘蓉就曾诬蔑回教为“陋教”,企图以“用更变夷”的伎俩来消灭回教,在命回反教的告示中,曾强制回民“令其食猪肉”(张集馨《逾咸宦海见闻录》401页)同时要将西安城内回民迁往南北山区。各地官绅由于不懂或故意装着不懂而经常向皇帝诬报回民在斋月的聚礼、封斋等正常习俗是企图造反。山东巡抚陈世?、署安徽安察司鲁国华等人还要求朝廷“禁革回教”。而陕西回民起义前夕出现的大量“秦不留回”、“天意灭回”的传贴更是对回族“固守其俗不变”的灾难性歧视和屠杀。有左屠户之称的左宗棠更是心狠手辣,是回族最凶恶的敌人,他诬蔑回民“其人柔则狡诈.刚则桀骛,知畏威而不知怀德,性与人殊’”,是“凶狠嗜乱之民”,所以对回民极尽灭族屠杀之能事。&&&&甚至到了“文革”时期,由于极“左”的影响,有的地方对回族的固守信仰的个性肆意践踏,实行野蛮的民族歧视和同化,拆清真寺,烧《古兰经》,甚至强迫回民养猪,吃猪肉,还发生了震惊中外的沙甸事件。这些都是由于回族要坚守其民族个性而引发的血泪史。但即使外界压力如何强大,回族人仍然以不惜牺牲生命为代价,而坚守着自己的信仰和个性.与其他几乎已被同化的少数民族相比,回族的固守性不可谓不强。而回族的某些民族精神也由此而体现了出来,即富于正义感、团结、不畏强暴的斗争精神、勇于献身。而这种民族精神又反过来影响了回族经济的发展,比如云南回回过去的马帮“走夷方”.这种不怕吃苦、不怕艰辛、勇于开拓和冒险的精神无一不是回回民族精神的体现。历史上的种族歧视和屠杀,不仅没有遏制回族人的固守性,反而更加增强了回回民族的凝聚力,比如当年大炮轰掉了沙甸的三座清真寺,现在却新建了七座,而且把“朝真殿”建成了全国伊斯兰教目前最大的礼拜殿之一。回族经历了元朝的大迁徙,清朝的大屠杀,“文革”的严重摧残,依然充满生机地生存了下来,其关键在于回族人固守住了他们民族内在的精神支柱。&&&&(二)从回族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尤其是回族习俗的形成来看,和谐与固守使回族文化洋溢出东方伊斯兰文化浓郁而丰富多彩的风韵。&&&&伴随着民族的形成和发展而传承下来的回族民俗,具有鲜明的伊斯兰教特色。如伊斯兰教规定的念、礼、斋、课、朝“五功”,始终成为回族信仰的核心。回族丧葬习俗的主要程序和核心内容至今仍按伊斯兰教规执行。如回族实行土葬,忌火葬,主张速葬,严格执行伊斯兰教“三日必葬”的规定,主张薄葬,且一律平等,只用三丈六尺白布等.其它如“抓水”、“穿克番’”、“站者纳则”等习俗也都是伊斯兰教处理丧事的基本规定。回族禁忌习俗中的禁食猪肉、自死物、血液和饮酒等习俗,也源于伊斯兰教,还有回族婚礼中的念“尼长哈”仪式以及人生礼仪中的割礼习俗等等,都是伊斯兰教的宗教规定在回族民俗中的具体表现。“回回巴巴、汉民娜娜”的历史传说和史实,决定了回族的习俗具有两重性.即既继承“回回巴巴”的习俗.又继承“汉民娜娜”的习俗,但其核心是“回回巴巴”的习俗,即伊斯兰文化。回族人坚持并高度重视自己的民族特点,并不轻易放弃,而是尽力捍卫,体现了回族人具有坚毅自重的原则性、顽强性。这些都反映了回族习俗上固守性的一面。&&&&由于长期处于大分散的状态,互化与整合的结果使回族文化呈现出多种文化类型,因此回族习俗在固守的同时又在不违背原则的前提下,在文化上有相互影响的一面,寻求与周围环境的周围文化的相适应。例如服饰衣着、语言文字等方面,充分适应客观环境.穿汉服、操汉语、取汉名、读汉文.以致从外表上、衣着打扮上.社会交往的谈吐应酬上看不出有什么显著的区别于汉族人的特征,这反映了回族人从俗随和的灵活性、伸缩性,是和谐性的体现。还比如回族丧葬习俗中,既继承和固守了伊斯兰教的有关规定,又把一些汉族的民俗事象吸收了过来。某些地方回族丧葬习俗中也与汉族相似有穿戴白色孝服、孝帽的习惯,出现了不少汉化的繁文溽节,要过三日、五日、七日、月斋、四十日、百日、周年等纪念活动,时间上同干汉族的习俗,尽管回族只借用其形式,并赋予了宗教的意义,使之融为回族民俗,与原来汉族习俗在本质上有了一定的区别,但在外观上看还是迎合了汉族丧葬的某些潮流。在清末的西北西南回民起义失败之后,一些被迫流离失散的回民进入了其他少数民族地区。比如在内蒙草原上,有身着蒙古衣服、说蒙古话的蒙回;在西南的热带雨林中,有身着傣家衣服说傣话的傣回;在西藏,有身着藏服,说藏话的藏回,还有白回、彝回等等,这些回族以他们的经历向人们展示了回族文化最突出的两大特征:一方面积极地(包括不自觉地、甚至有的是被迫的)与周围环境相适应,穿周围民族的衣服,讲周围民族的语言,甚至生活习惯也与周围民族十分接近,和谐性十分明显;但另一方面,又十分顽强地坚守着自己的伊斯兰信仰,保持了回族人最基本的宗教功课和饮食禁忌,固守性也丝毫没有减弱。同样,远在独联体的东干族(即回族)虽然远离故土100多年,但其文化特征呈现出和谐与固守的并存,固守使之万变不离其宗,和谐使之与周围环境相适应,与时代发展相一致。所以说,东干族也讲吉尔吉斯语、哈萨克语、尔兹别克语和俄语,但陕甘方言仍是东干家庭通用的最亲切的民族语言,尽管平时的日常眼饰受中亚人影响较大,但婚丧嫁娶时仍是百年前陕甘回族生活的生动展现。由于回族地理分布上的“大分散、小集中”,这也就决定了回族习俗在全国各地大同小异。比如云南一些回民在喜庆时有燃放鞭炮庆贺习俗.而西北回民则没有这一习惯.并把燃放鞭炮作为汉俗中的迷信加以抵制;甘肃等地的回族妇女讲究不同年龄&&段戴不同颜色的盖头,而陕西等地却没有这样的讲究;中原地区格底木在丧葬时要穿白戴孝,而青海等地的新教却没有这一习惯。另外,从清真寺的建筑风格看,也体现出和谐与固守的特征。以著名的西安化觉巷清真大寺为例,尽管大寺的建筑是中国传统的古典式建筑,各种动物的兽头形象在清真寺的建筑上(大殿以外)随处可见.但这并不影响伊斯兰教的纯正和认主独一的信仰。一方面化觉寺在建筑上体现出汉文化高超的建筑艺术.另一方面,寺内建筑中的动物造型仅仅作为建筑的一部分而存在.没有信仰的内容。从回族民间文学看,流传在各地回族中的民间文学相当一部分其源头都是汉族民间文学,只不过这些故事也教育孩子要勤劳、勇敢、要孝顺父母,也有劝善内容,对伊斯兰教并无损害,所以才被回族人所流传,而有些故事则被回族人回族化了,加进去了回族生活的内容,所以说,若仔细研究回族民间文学,同样会发现和谐与固守的文化特征。从以上回族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来考察,和谐与固守使回族文化(包括回族习俗)洋溢出东方伊斯兰文化浓郁而丰富多彩的风韵。&&&&三、和谐性与固守性决定了回族以及回族所信奉的伊斯兰教必将与社会主义相适应,必将起到为市场经济服务的作用.同时也预示着回族文化与周围异文化之间的较大差异性仍将继续存在,但前景将不再是激烈的冲突,而是在理解基础上的相互认识和相互渗透与影响的并行发展。&&&&宗教是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而不断发生变化,是宗教得以存在并继续对社会产生影响的客观规律。伊斯兰教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形成了以灵活变通来适应人类社会发展的内部机制,正是由于这样才使伊斯兰教充满了活力,才使她能够越千年而继续生机勃勃地发展到今天。伊斯兰教以穆罕默德开始传教到现在,穆斯林已遍及全世界,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尽管地域不同,人种不同,社会制度不同以及由此产生的社会文化形态、观念的差异,都没有从根本上影响伊斯兰教的传播,其关键的一条就是伊斯兰教有相当大的适应性,适应于不同的环境。从这点上讲,伊斯兰教也必将适应于并已经证明适应于社会主义的中国,适应于当前的市场经济,而且事实也说明回族人更容易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进入角色。有所作为.回族人固守的核心是伊斯兰教,而其和谐性又迫使回族人必须要与所处的时代,所处的环境相适应,所以说,伊斯兰教本身的社会实践就证明与社会主义相适应不仅可能,而且也是回族自身和谐与固守的必然要求。&&&&从回族目前所处的时代来讲,国家奉行的是宗教信仰自由政策,而国际上的事实也证明、一个国家的民族构成很难改变,强制同化是同化不了的。多元文化政策现在已为各多民族国家所普遍接受。在民族文化多元化的同时、达到社会的一体化和国家的安定,已成为国际社会的经验之谈。1997年初,欧盟在荷兰海牙开会。确定1997年为“欧洲反种族主义年”,&署了《欧洲反对种族主义声明》,表示要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反对种族主义。美国总统克林顿在1997年也发起了一个“种族容忍运动”,鼓励族际交流.呼吁各种族间和睦相处。全球经济的一体化加深了各民族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民族关系将日趋和谐。但是由于伊斯兰教已经成为国际上公认的最有活力的宗教.伊斯兰文化成为了世界主流文化之一,随着国际上民族意识的觉醒和伊斯兰复兴运动的兴起,回族的民族意识也必将受到影响,这预示着回族人在未来的二十一世纪一方面民族意识更强,另一方面,更加积极地参与社会。参与回族圈以外的事务。以西安回族近年来的变化为例,过去西安回族有人去世时,老教要穿戴白色孝服孝帽,有的直属亲属为表示孝心,更是穿戴一个月,甚至三个月、半年的也有。可现在随着与外界交往的增多和认识的改变,觉得白色孝眼不是伊斯兰固有的东西,汉化色彩较浓,于是穿戴白色孝服孝帽孝鞋时意识已大为淡化,仅成为格底木坊民仅在丧事期间穿戴的标志,有的干脆已用回族平时的白色帽子代替白色孝帽。笔者曾经还在回民坊上见过穿戴阿拉伯服饰来寺礼拜的西安回族老人。可见文化是个变量,和谐与固守也不断改变着其内涵。为了提高中小学生的宗教知识,应群众的要求,每到假期,西安回坊的各清真寺就办起了夜校.讲授教门常识和民族文化知识,而且参加的人数有增无减;参加主麻聚礼的人比起几年前更多了,主麻时的聚礼已成为不少回族群众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项内容;由清真寺主办的内部交流性质的教门报刊近年也有三、四家,有的还在全国很有影响;阿拉伯语学校和满拉班也不少,而且面向全国招收学员。可见潜藏在社会结构深层的民族情感开始以各种方式在更宽阔的领域表现了出来。同时,过去那种由于过分固守为了防止同化而拒绝汉文化、拒绝接受汉文化教育的思想已在今日的回坊没有了市场。由于回民地区的小学和中学教学质量较差,不少回族家庭还专门把孩子送到汉民地区的学校学习。从学习内容看,除了课本知识以外,还注意培养孩子在书画、声乐舞蹈、电脑、外语等方面的兴趣,积极紧跟时代的教育步伐,大力支持孩子考上大学或其他专业学校,有的孩子在毕业后已在高新技术开发区或知识含量较高的中外合资企业找到了较满意的工作。所以说,二十一世纪的回族人民族个性的意识更强,参与社会的意识也更强,和谐与固守都有强化的趋势,而两者又如此完美地统一在了一起。&&&&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技术和信息对社会的贡献越来越大,同时,有的专家也预言,文化的冲突和撞击将是二十一世纪的主题。。由于文化的差异长期存在,文化的相互影响和冲突也客观地存在着。西安回族在过尔德节时,回民坊上往往要张灯结彩,挂满彩旗,很有节日气氛,起初就连一些从事民族宗教工作的汉族同志也很不理解,觉得“太过分了”,这种“太过分了”的思想实际上就是潜意识里的民族歧视和文化冲突的反映。汉族过节可以喜气洋洋地庆贺.回族过节为何不能有喜庆的表示?时间长了,这些不理解的汉族同志也理解了。可见,由于文化的差异性带来的文化冲突仍将在今后相当一段时间内继续存在,但前景将不再是激烈的冲突,而是理解基础上的相互认识和相互渗透与影响的并行发展。诚然,这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党的民族宗教政策的教育,全面贯彻执行党的民族宗教政策。民族团结和民族政策教育不仅要给少数民族讲,给回族讲.从某点上讲,更重要的是给汉族讲,要在新闻媒介上严格把关.禁止出现民族歧视、民族侮辱性的文字、图片和电影、电视内容,&&比如社会上有意或无意地兴起的不从历史事实出发,随意拔高左宗棠的现象已引起回族群众的极大反感,还需要多沟通.多理解,本着事实求是、团结稳定和不伤害民族感情的原则,把可能引发的激化的冲突消灭在萌芽状态,不要让一些不利于团结的文字或影视剧来影响良好的民族关系。&&&&四、对和谐性与固守性的几点认识。&&&&(一)和谐与固守对回族来说缺一不可,没有和谐性.回族就不可能生存到今天.没有固守性.回族也不可能是今天的样子,或许与历史上的一些少数民族一样,早已与汉族完全地合而为一,同化或消亡了。我们坚持两点论,反对一点论,过于强调和谐性,则会使回族个性消失,过分强调固守性就会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因此、和谐与固守仍将是二十一世纪回族发展的文化特征,这既是回族的传统。也是民族意识觉醒的呼声,更是时代的要求。&&&&(二)和谐与固守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地域、不同的人的身上有着不同的侧重。白彦虎与马占鳌同是清末回民起义的领袖,白彦虎至死不屈,永不低头,为了保存起义国众的生命决不向清廷妥协,代表了回回民族刚正不屈的民族性格,而马占鳌则是胜则降,抓住时机,积极妥协,既保存了一方回众的世代家园,又充当了回民起义的爪牙,给自己带来了荣华富贵,是功是过众说纷经。可见,和谐与固守在这两位历史人物身上都表现出不同的侧重。受地域性特征的影响,在教门兴盛的西北,固守意味着每天的五番乃玛孜,或是每个主麻的聚礼.而在某些东南沿海,固守也许淡化成不吃猪肉.死后不火化,每年去清真寺过尔德节。可见,和谐与固守从古至今都是个变量。&&&&(三)和谐与固守使回族随波而不逐流,同流而不合污,流而不合,融而不化。回族文化尽管有开放的特点.但实质上还是一种自守型文化,回族文化有其表层上的可变性及深层中的不变性,与社会环境有和谐性及保持自我特点的固守性。&&固守性使回族保持了一方尊严.一方清净,出淤泥而不染,比如用麻将赌博和吸烟尽管社会风气&&已逐渐允许.但回族的教门反对,所以固守性使回族沾染赌博和吸烟的人数较少,既就是赌了,吸了,也出去迎合的多,有犯罪感,与其他民族心理感觉不一佯。新华社记者曾有个报道,说宁夏的吸烟率在全国各省、市、区中最低,因为不抽烟的回族人占了相当的比例。和谐性决定了回族将积极寻求与周围环境的相适应,证明了回族人更渴望和睦和团结,希望社会的稳定。伊斯兰教在教义上也提醒每个穆斯林要“顺主、顺圣、顺执政者”.即不但要在宗教上信主尊圣,而且要服从执政者的领导.遵守所在国家的各项政策和法令。所以说,二十一世纪的回族不论国际国内形势如何,回族人都将在固守自己民族个性的同时,顺应时代、顺应社会,在时代的大潮中找准自己的最佳位置。“和而不同”正是中华民族富有凝聚力的生动体现。&&&&(四)和谐与固守不仅仅是回族积极地迎合客观环境和坚守自己的信仰或习俗,同时客观环境也受其影响,表现在文化的相互影响上.从古至今,回族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贡献和影响显而易见,比如回回天文学、回回医药学、回回建筑学等等都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过深远的影响。即使在今天,这种对外界的影响依然存在。在西安,由于回民小吃很有名气,一些汉民的饮食摊点为了吸引顾客,也做起了回民小吃。并戴起了白帽子,打出了“老马家”的旗号,甚至在招牌上写出了与“清真”相似的“清纯”字样(但决不敢写“清真”二字),可见回族的饮食经营风格已经影响到了汉族。综上所述.面对日益走近的二十一世纪.我们相信富有活力的回族人民会在和谐与固守的文化背景下,无愧于历史,无愧于时代,谱写出新世纪的凯歌。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回族可以生二胎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