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缘一号在线有没有《净土五经一论》

东林祖庭 2013年6月上旬十日闭关圆满结束
东林寺中心为实施净化人心、提升道德、信愿,同登极乐之宗旨,成就净业行人的法身慧命,每月开展两次实修活动,十日闭关规定要完成百万声佛号,一天念佛十万或16个小时。东林寺山顶关房日下午2时,来自全国各地的九十多名四众弟子,在东林寺闭关中心进行的十日闭关出关。在维那德朗师的引领下,四众弟子进行了虔诚恭敬的大回向。随后,闭关中心负责人德天法师主持闭关感言交流活动。十名念佛人畅谈了关中念佛感想,大家都真诚地表达了对护关法师和护法居士的感恩。闭关感想精要分享如下:比丘尼师:第一次参加闭关活动,入关前还有些紧张,不知能否完成每日十万声佛号。下定决心后,求佛力加持,每日实际完成佛号数超过了十万声,约在十二万至十三万。这十天念佛状态很好,愿下次还有机缘来参加闭关活动!六年前,曾经和同修几人一起报名祖庭的闭关活动,由于名额不够,未能如愿。后来一直做临终关怀,为成就更多人往生做助念。2009年求受了在家菩萨戒。这次因缘特别殊胜!第一天念六字洪名,用了22个小时念完。第二天改为四字。在这苦空幻化的浊世,唯有全身心交托给弥陀慈父方能得救。我来自陕西宝鸡,今年4月25日来到。因缘殊胜,先后参加了五一精进佛七,东林大佛装藏祝圣法会和在家菩萨戒法会。进入关房第一天非常昏沉,生起惭愧心,发愿哪怕不睡觉也要完成念佛目标。采用了分段计数法,下午14点前规定完成五万声佛号。跪在佛前求阿弥陀佛加持不打妄想,不昏沉。嘴里念清楚,耳朵听清楚,计数清楚,这样非常有利收摄身心。这句南无阿弥陀佛就是我们回西方极乐世界的钥匙。放下一切,全部精力集中念这句名号,把命交给阿弥陀佛!在回家的路上最法喜。太感动了,非常感恩!唱两首佛教歌曲供养大家!感恩说不完,勤修求往生! 我来自山西,第五次来祖庭参学。感恩闭关活动,给我忏悔和认识自我的机会。身患癌症,动过多次手术。过去伤害众生也有忏悔,但没有这次深刻。在关中把&死&字贴在额头上,一声接一声念,用心在念,不仅是嘴巴念。闭关期间出现的心脏不适也好了,并克服了恐惧心理。声声佛号,这么亲切。放下情缘,一句佛号接引上莲台。舍下吧,学佛的人们。舍下对亲人的牵挂,舍下对名利的追逐。 第二次参学东林祖庭,法喜充满!平时在家没有定课,入关以后用平常心念佛。最真切的感受是:&放下万缘,活在当下。&只有放下,念念系念在这句佛号上才能完成。用计数器每日完成了念佛目标,还是继续念,不敢懈怠。每天吃着清淡可口的素斋,第一次感受到幸福如此简单!报名闭关后业障现前,牙疼得非常厉害。进关后很紧张和害怕。想起&水火二道喻&,阿弥陀佛在前方呼唤:&孩子,往前走吧。&疼得受不了的时候,求阿弥陀佛接我往生。后来护关义工给开了一张处方:忏悔、拜佛、念佛。反省自己之前没有彻底忏悔。下午拜佛后,牙不疼了,喉咙也不疼了。很惭愧,天天都忏悔!去年发心想来参加闭关,已经准备了一年,平时认真学习《净土五经一论》﹑ 净土宗十三代祖师开示。经常听大安法师弘法光碟。第一天时间控制得不好,没达到数量要求。第二天早起,每念十句佛号记一次数。下雨的日子,感恩护关居士帮忙把鞋从门外递了进来。顿时心亮了,很温暖,感动流泪,生活中其实也是&佛光普照&。只是以前没有感受到,是自己心量的问题。想起第一天法师的开示:阿弥陀佛从来没有离开过我们!这次闭关感到从来没有过的温暖、感动和开心!我要把在东林祖庭的感受带回到生活中,落实在待人接物中,用感恩心和慈悲心对待周围的人! 第一次来东林寺,参加了佛七和闭关。感恩东林僧团建了这么好的道场。刚开始以为闭关念佛会很艰难。感恩莲友的精进让我不敢懈怠!感恩护关法师和护法义工!是大家的增上缘让我们闭关。回去之后一定要认真修行! 我来自广东,学佛好几年,但我慢心还是很重。前几天感到身心沉重,念佛速度很慢。爱不重不生娑婆,还做了不清净的梦。在生死关头什么都没有用。当想到念念要和佛菩萨相应时,身心顿时轻松。在我们有生之年要经常想到生死到来那一刻,与大家共勉!听了闭关人员发自肺腑的感言,德天法师做了总结性开示:1、 念佛不要着相。最好的境界是念念不空过,念念都是在阿弥陀佛的名号上,念兹在兹。不要追求境界。应在深信切愿上下功夫。2、 如何判断境界:出现境界,如果你的心清净安然,是好的境界。如果你的心不安静,没安立在佛号上,那是不好的境界。还可以念:&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如果是魔的境界就会消失。如果境界更加清晰了,是好境界。关中出现病痛情况也属于正常,念佛可以破病根,重报轻受。把广大的菩提心发起来是消除业障最好的武器。我们要把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心发出来,那么念一句佛号功德更大的。3、求生极乐不能仅仅泛泛悠悠地念佛,历代祖师都是精进用功。4、总是觉得不能往生是另一种极端,也有问题。信愿逐渐提升是一个过程,要多念佛。真的有信愿,你就会比一般人更精进!5、八关斋戒是给在家人受出家人的戒法。受戒之后,心要与佛合,不要有贪嗔痴的念头。下午16时,闭关交流活动圆满。愿所有参加闭关念佛的净业行人,都能把在关房中的精进用功持续下去。十日闭关,受益一生。信愿念佛,同登极乐!
查看: 110|
佛缘网站的运行需要大量的资金及人力,以下法宝流通的收益将用于佛缘网站的建设。感恩您的支持!
非经营性互联网文化单位备案:
地址:福建省厦门市湖里区金湖一里6号409室 邮编:361010 联系人:陈晓毅
电话:(值班时间:9:00-17:30) QQ群:8899063 QQ:查看: 730|回复: 10
最后登录在线时间67 小时威望23 点注册时间积分1001帖子精华0日志
中级会员, 积分 1001, 距离下一级还需 8999 积分
以前在书店里买过这么一本经书,时常拿来读诵,请教各位这部经是用来修什么的?《净土五经一论》:佛说阿弥陀经,佛说观无量寿佛经,佛说无理寿经,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平等觉经,大佛顶首楞严经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大方广佛华严经普贤行愿品,无量寿经优婆提舍愿生偈
最后登录在线时间1665 小时威望4868 点注册时间积分2390帖子精华2日志
中级会员, 积分 2390, 距离下一级还需 7610 积分
您真得“时常拿来读诵”了么?
最后登录在线时间67 小时威望23 点注册时间积分1001帖子精华0日志
中级会员, 积分 1001, 距离下一级还需 8999 积分
嗯,有段时间 一天一遍,这几天也断续的一天一遍。您 这话的意思莫不是我的劣根太深了。这到底是什么经呀。我常读的是: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平等觉经
最后登录在线时间3203 小时威望4756 点注册时间积分10959帖子精华0日志
高级会员, 积分 10959, 距离下一级还需 9041 积分
benben56789
& & 这个是净土法门,所谓净土法门,希望自己寿命终了的时候,往生到环境更好的佛土去,亲近佛菩萨,直接跟他老人家学习,从而破迷开悟。
最后登录在线时间67 小时威望23 点注册时间积分1001帖子精华0日志
中级会员, 积分 1001, 距离下一级还需 8999 积分
哦,那二师兄,我要是想这辈子过好点,就是在走向生命终点之前的这段有生日子里,我想过得好些,日子清澈些,快乐自由些。除了修心经还修哪部好些呢。心经好短,一会就读诵完了。
最后登录在线时间67 小时威望23 点注册时间积分1001帖子精华0日志
中级会员, 积分 1001, 距离下一级还需 8999 积分
& & 哦,那二师兄,我要是想这辈子过好点,就是在走向生命终点之前的这段有生日子里,我想过得好些,日子清澈些,快乐自由些。除了修心经还修哪部好些呢。心经好短,一会就读诵完了。我觉得近几天很暴虐,让我想起了哪位师兄或是哪部佛教书上的一个字,戾!
最后登录在线时间3203 小时威望4756 点注册时间积分10959帖子精华0日志
高级会员, 积分 10959, 距离下一级还需 9041 积分
benben56789
& & 短很好啊,读的时候妄想少呀,妄想少才有效果啊,而且你可以多读几遍嘛。
最后登录在线时间1066 小时威望6962 点注册时间积分13896帖子精华0日志
高级会员, 积分 13896, 距离下一级还需 6104 积分
最后登录在线时间132 小时威望183 点注册时间积分972帖子精华0日志
中级会员, 积分 972, 距离下一级还需 9028 积分
我们这个世界时五浊恶世,修什么也难。阿弥陀佛慈悲我们,建立了极乐世界,这些经就是教我们去极乐世界修行的方法。
最后登录在线时间67 小时威望23 点注册时间积分1001帖子精华0日志
中级会员, 积分 1001, 距离下一级还需 8999 积分
benben56789
谢谢二师兄,我以后每天要多读几遍。现在看 这个经没什么感觉
最后登录在线时间67 小时威望23 点注册时间积分1001帖子精华0日志
中级会员, 积分 1001, 距离下一级还需 8999 积分
& & 知道了,谢谢您。是不是我现在读这个经有点早,我还年轻。是不是 有更适合的经给我读呢。比如我还是比较浮躁读什么经,控制不住自己的脾气读什么经,不知道如何自然跟人交往读什么经?谢谢
终身成就勋章
Medal No.2
论坛护法勋章
Medal No.8
原创大师勋章
Medal No.4
特殊贡献勋章
Medal No.1
论坛精英勋章
Medal No.9
非经营性互联网文化单位备案:
地址:福建省厦门市湖里区金湖一里6号409室 邮编:361010 联系人:陈晓毅
电话:(值班时间:9:00-17:30) QQ群:8899063 QQ:《往生论》善音居士读诵
《往生论》善音居士读诵
分享给好友
您需要先安装&,才能下载视频哦
用优酷App或微信扫一扫,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往生论》善音居士读诵
分享给站外好友
把视频贴到Blog或BBS
flash地址:
<input type="text" class="form_input form_input_s" id="link3" value=''>
<input id="link4" type="text" class="form_input form_input_s" value=''>
《净土五经一论》善音居士读诵版
播放数: 3,469
播放数:38,300
最近更新:1年前
播放数:85,279
最近更新:6个月前
播放数:24,511
最近更新:1年前
播放数:18,859
最近更新:4个月前
播放数:9,528
最近更新:1年前
播放数:11,980
最近更新:1年前
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670号
京公网安备号
药品服务许可证(京)-经营-查看: 2115|回复: 4
最后登录在线时间455 小时威望576 点注册时间积分1195帖子精华0日志
中级会员, 积分 1195, 距离下一级还需 8805 积分
本帖最后由 初学人 于
02:07 编辑
& && && && && && && && && && & 夏莲居会集本错误问题大众说节录汇编缀评(二)
& && && && && && && && && && && && && && && &(望正信弟子阅读全篇,共36节)
1、常省法师道席:
承蒙寄来《淨宗早晚课诵》及《鹿苑之音》,尊函敬悉,随信寄上学人写的《对于〈新编淨土五经〉之异议》,请台阅。
尊者《鹿苑之音》—《佛说无上圣典岂容后人会集》,分析批评很有力。拟複印若干份,分给我寺僧众,学僧传阅,以及正信居士们阅读。
& && && && && && && && && && && && && && &专此& & 敬祝
& && && && && && && && && && && && && && && && && && & 吉祥如意
& && && && && && && && && && && && && && && && && && && && && &灵岩山寺住持 明学和南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998 年3 月9 日
& &&&缀评:《佛说无上圣典岂容后人会集》之作流通很广,至今十五年了,正信佛子都奉为正见,互相传说,分析道理,查原译,考会集,所说实出有据。明学和尚,致信常省法师说此举“分析批评很有力”,是真实之言,正法眼鉴,非无理而蛮说。
2、“三个现象”( 会集本现象、本愿法门现象、净空法师现象)从表面来看有着各自的差别,但也有内在的联系,对这一点,我们应该有清醒的认识。这“三个现象”的一个共同特点,就是背离了印光大师关于净土宗的教导。我们发现,在有《印光法师文钞》和印光大师净土思想流行的地方,这“三个现象”都没有市场。而凡是表面上号称遵循印光大师的教导,表面上自称以《印光法师文钞》为依归,而实质上只是把印光大师教导当作“外包装”的地方,“三个现象”就非常突出。比如,有些人一直以印光大师为宣传的旗号,到处宣称自己是跟印光大师学习的,可是为什么不印送《印光法师文钞》?为什么不宣讲《印光法师文钞》?为什么不弘扬印光大师精神?这是一个很微妙的现象。(当前净土宗弘传中值得关注和研究的几个问题、宗舜法师)
& &&&缀评:三个现象的发展,形成今天强弱的态式,实在有前后因缘,不得不引起正信人士的关注。印光大师文钞者,正法眼藏,读之令人烦消智开,正见突立,多读必大益于修道。“我们发现,在有《印光法师文钞》和印光大师净土思想流行的地方,这“三个现象”都没有市场。”此说正应了一句老百姓的话,货比三家,明眼人自然会清楚谁是谁非,近而量风使舵。
3、这二三年来更是夏会本的“多事之秋”。仅从内地来看,苏州灵岩山明学法师率先在《台州佛教》1997年第1期上撰文提出“异议”反对会集,宁波张秉全老居士在第6期上撰文讨论会译佛经的得失,宗舜在第7期上通过指摘佛龙居士对魏会本的错误评价,对会集本现象敲响了反思的警钟。其后,蔡惠明居士对会集本的意见和宗舜研究夏会本《阿弥陀经》的论文相继发表,而靖江孤山寺常省法师等则明确以提倡原译的实际行动来向会集本宣战。现在,上海缪留根居士更是将评论会集本的文章汇集成《狮子吼》一书出版,标志着反对会集本已得到了越来越多的正信之士的重视。(会集本现象的反思、宗舜法师)
& &&&缀评:“越来越多的正信之士的重视”此说颇合我意,亦是此地近年来转化的真实说明,从最初的盲信崇敬中,回到了佛陀智慧光环中,居士们都是法喜充满,欢喜难以自胜。学佛以正信为主,明理悟入,佛之知见,正是我们每个学佛居士所走所行所选所持之道。寺院中住持有正见,提倡原译,周边居士必奉行之。
4、一些居士告知,很多佛教论坛上,对于夏会本和净空法师的问题争论很多。对于净空法师,我也曾批评过他一些不如法、甚至是错解经论的观点,但对于其人,不想过多置评。倒是上海已故大居士、大护法郑颂英老,看他看得十分透彻。郑老有给我的亲笔信,揭之甚详。只是郑老,是只反净空法师,不反会集本,观点很有代表性。从论坛上发布的一些帖子来看,很多居士因为资料看得比较少,加之理解往往先入为主,所以往往不能抓住要领。(会集本现象的反思、宗舜法师)
& && &缀评:众生认识有深浅的不同,但在正见上必须下一番功夫,方能入道。自净其意,是诸佛教,必须有正见的熏陶,方能合法味。否则,也只像是热锅上的蚂蚁,人云亦云,自无定见。
5、第三,当年就有人质疑夏会本的质量,所以律航法师才有“其内容如何,似不必过于计较”的话,也就是说,从上面所说的读诵利益来看会集本就可以了,不要计较其中的内容问题。既然请大家不要计较其中的内容问题,则已经明示夏会本是有问题的,证明律航法师起码对夏会本的“内容”(也就是会集质量)评价不是那么高。这和某些人所说的什么是“唯一善本”大相径庭。而且,只要“唯求其义理清晰,便了知要旨斯可矣”,这和印光大师肯定的会集本有利于上根者的认识是完全一致的(印祖说:“然此经此论,若真修上士观之,亦有大益。以但取其益,而不染其弊。”)。(会集本现象的反思、宗舜法师)
& &&&缀评:律航法师的观点其实非常肯定,是反对会集本,否则,就依此经为准而大赞会集行为了。质量就决定了法的准确性,内容有讹,依此修行者又如何理解经义?“如理作意,法随法行”的告诫,经中常常出现。
6、第四,再一次肯定康译本的价值。“若欲研究大经,请用曹魏天竺三藏康僧铠译本。”这话在夏会本问世之后,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所以我当时在文章中说:“阿弥陀佛!佛学界尊宿的用心,真是良苦也!只是象律航法师这样的委婉‘直言’,以后再难听到了。”可惜律航法师的话,今天却被人用来作为完全支持夏会本的证据,实在本末倒置。(会集本现象的反思、宗舜法师)
& &&&缀评:我想律航法师也是受到时代的局限,不敢直言,所以“委婉”相劝后学,是一种无奈之言,何况又是夏莲居的学生,这样的劝荐已经是向人们敲响了警钟。错解大师之义者,亦是死钻牛角,深而不通!猫盯老鼠,唯恐它夺!
7、夏莲居老居士,他是由儒家而信仰佛教,经过三十多年的修行,宗说皆通,曾遍游中、日各地,弘扬佛法,缁素同归,闭关三年,会集《无量寿经》、《阿弥陀经》、《净修捷要》等书,鄙人现已带来多份,专为赠送台省佛教同胞,敬请指教。——摘自《律航长老全集》第二篇。(无量寿经(会集本)断疑篇——宏琳法师)
& &&&缀评:“鄙人”、“ 指教”,都说明了当时弘扬会集本的阻力与无奈,反应了一种方便教说情况,而不敢明正言顺的宣扬。今天的人理解为律航法师支持会集本,是无中生有,错解师意之言。
8、夏莲居的会集本
夏莲居(),号一翁,原名夏继泉,字溥斋,号渠园,山东郓城人。早年曾任清末官员,后参与辛亥革命,宣告山东独立。1921年辞职,倾心于文化宗教事业。中年以后,潜心内典,从显入密,摄禅归净,修持精严,著述宏富。1965年冬稍感不适,夜间于念佛声中安祥西逝。为现代难得的净宗大德。(《无量寿经》的译会校释、大安法师)
& &&&缀评:按此生平年令推算,夏莲居在1918年,时年34岁,任山东佛教居士林林长一职。1921年在安庆地藏庵受皈戒,时年37岁。1932年会集无量寿经,此时学佛十五年,时年48岁。之后,过34年,1965年,时年82岁往生。(待考)
9、印祖的态度自然对夏会本的流通起着相当的抑止作用,夏会本问世的半个世纪内,情形寂寥,影响面不大。兹举一例为证:台湾律航法师曾是慈舟法师与夏莲居居士的学生,曾负师命弘扬《无量寿经》,他曾前后两次印行夏会本,流通遇阻。律航法师写道:“然亦有人(有人或指印祖——注)谓佛经不可节删,以免后世改经之流弊……而犹未能普遍流通。”(《无量寿经与净土法门关系重要论》,律航法师撰。)夏会本流通遇阻后,律航法师转而流通康僧铠的译本。夏会本的广为流通,肇端于八十年代中期以后,海峡两岸的居士与法师遥相倡导,讲解《无量寿经》夏会本的磁带、录相带风靡一时,遂出现了夏会本印行几百万册、人人争相读诵的盛况。夏会本经过半个世纪的沉寂,拥有今日如此的辉煌,个中深意,耐人寻味。(《无量寿经》的译会校释、大安法师)
& &&&缀评:一个时代造就一个事迹,主要是文革期间佛教的暂停,佛教的宏扬限阻,康本不得意流通所致。看今后,又将如何?静待年数,且在看它。
10、郑颂英老居士赞叹会集本
“会集”是将一经的,有多种译本的经,互补而使臻齐全。例如《无量寿经》有五译,如果要遍读五种译本,绝大数内容是重复的,也只是各译本中脱漏的章节都读到了;且五译只有一种流通本,其余四种只有到大藏经中去找,一般是看不到买不到的。所以很有必要能将五种译本会集而使齐全,使阅一会集本而全知五种译本的内涵。这是将已经严格手续译成的各译本加以会集齐全而不是新译或重译。不过这一工作很不容易,不是深入经藏、具大智慧与大手笔者不能为也!所以以宋王龙舒与清魏默深的才智,仍有穿插己意而为印光大师“篡改佛经”的呵责!独有民国夏莲居大师的会集本,其全文悉出于五种译本的原本文句,没有添加一个字,在黄念祖居士《大乘无量寿经解》中已着重说明了。这真是弘扬净宗的大功德事,非渊博精深者不能为也!无量寿经(会集本)断疑篇——宏琳法师
& &&&缀评:看此文有三感想问:一、会集本取五译经句,抽东摘西,取南弃北,已是面目全非,百孔现形于一会集,怎么能使人读会集本而解五译本之经义?二、何不将五译本合印而流通读诵,这样不是更能理解五经全义吗?三、大经解“其全文悉出于五种译本的原本文句,没有添加一个字,”是经过核对了,还是道谊上的赞叹呢?且看后面所举之添加文字,明眼人还会说什么。
11、传印法师代表北京市佛教协会在发言中指出:“黄念祖居士做到了禅、净、密三法圆融,是近现代非常难得的大德,是民国夏莲居居士之后著名的在家居士。”传印法师回忆了与黄老在中国佛学院共处的日子,并赞叹黄老的真实修德和殊胜的成就都给传老留下了难忘的印象。他老人家希望通过此次研讨会,在十七大的精神指导下,更好地继承和发扬黄念祖居士的悲心愿力,为构建和谐社会、利乐有情作出积极贡献。(无量寿经(会集本)断疑篇——宏琳法师)
& &&&缀评:传印法师的赞叹是从修行的角度来说的,如果从此发言理解会集本没有问题的话,莲池大师何必言: 龙舒之大经“流通今世,利益甚大“、“奈何居士叙愿,较之魏译,或前着后,或后着前,次第紊乱。”、“但其不繇梵本,唯酌华文,未顺译法。若以梵本重翻,而成六译,即无议矣。”从此可知,大师之评龙舒之语,亦可移于夏莲居之作。就其“不繇(由)梵本”四字,即可批夏莲居会集本之失!正见与境界是两回事。
12、国家宗教事务局下属宗教文化出版社出版夏莲居会集本
《净宗必读》出版说明
我们这里选编了当代净宗大德夏莲居居士生前会编著述的净土方面七种资料,包括会集本《大乘无量寿经》、会集本《阿弥陀经》、《净修捷要》、《观音宝典三种合参》、《宝王三昧忏》(又名《长寿忏)、《净语》、《自警录》(原名《六信四愿三幸一行斋自警录》),其中前五种由经文辑录而成,主要是经典、忏法、日课,后两种是作者于净课之余随机偶成,各篇宗要已于其序跋之中概括介绍。北京黄念祖居士生前指定此七种为净宗学会内部主要学习资料,所以本书取名为《净宗必读》。(无量寿经(会集本)断疑篇——宏琳法师)
& &&&缀评:政府同意印刷经书,是依内容不会影响社会的稳定,国家的安全,人类社会道德行为的破坏等来衡量的。会集本取五译而编辑,杂揉而流通,宗教局,文化出版社怎么管得了吗?不要以这样的理论推定会集本的错对行为。
13、据黄大德说,过去夏会本也经不少大德“印证”过,都异口同声称为《无量寿经》古今唯一善本。梅大德更是推崇备至,信誓旦旦保证:“无一义不在原译之中,无一句溢出本经之外”、“有美皆备,无谛不收”,而今天大家勘验的结果是,夏会本误删的有,臆增的有,搞错的也有!连现在夏会本的支持者也不大好意思再搬出梅大德的这段话来装点门面了。这样的印证,实在有点闹剧的意味。(与某某居士谈会集本宗舜)
& &&&缀评:真心的希望,支持会集本者,以正面理由解释反对者提出的一些会集本错误与讹乱。
14、第二品 德遵普贤
会集本: 天人归仰,请转法轮。
【析】“天人归仰”取自魏译:“舍彼天宫,降神母胎。从右胁生。现行七步。光明显耀,普照十方。无量佛土,六种震动。举声自称,吾当于世,为无上尊。释梵奉侍,天人归仰。”此应为佛初生时。而“请转法轮”亦取自魏译:“得微妙法,成最正觉。释梵祈劝,请转法轮。”此为佛成正觉时。(夏氏无量寿经会集本之解析、何炳仪居士)
& &&&缀评:佛陀诞生时的赞语:“天人归仰”为什么跑到了,佛陀成道时,与“天人归仰,请转法轮”混到了一起?
15、第四品 法藏因地
会集本: 惑尽过亡三昧力。
【析】唐译云:“感尽过亡应受供”,会集本改之。(夏氏无量寿经会集本之解析、何炳仪居士)
& &&&缀评:大家不都在说,没变动原文中一个字吗?应受供变成了“三昧力”,这一句经文难道不是原译中的?又如何解释!
16、会集本:感得广大清净居,殊胜庄严无等伦。
【析】唐译云:“又愿当获大神光,倍照恒沙亿刹;及以无边胜进力,感得殊胜广净居。”宋译云:“复有十方诸佛刹,恒放光明照一切,殊胜庄严无等伦,愿我成就利群品。”会集本改“殊胜广净居”为“广大清净居”。 (夏氏无量寿经会集本之解析、何炳仪居士)
& &&&缀评:感得殊胜广净居变为“感得广大清净居”的戏论法,一般人还无法看懂此二句解释上有什么不同。广净就是广大清净义,那么殊胜又跑哪儿去了呢?总之还是改动了原经文,藐视原译。
17、会集本:十三、十四, 光明无量愿?触光安乐愿
1.我作佛时,光明无量,普照十方。
【析】诸译无。(夏氏无量寿经会集本之解析、何炳仪居士)
& &&&缀评:根本就不存在此句,不属增经文,又是什么呢?
18、会集本:三十五、三十六,一生补处愿?教化随意愿 ……
4.虽生他方世界,永离恶趣。
【析】诸译无。(夏氏无量寿经会集本之解析、何炳仪居士)
& &&&缀评:真是无奈,增加了没有的愿力,还硬说没有增加!也算是一种打妄语了。
19、第三十二品 寿乐无极
佛告弥勒菩萨,诸天人等,无量寿国,声闻菩萨,功德智慧,不可称说。又其国土微妙安乐,清净若此。何不力为善,念道之自然。
【析】此段取自魏译,魏译于此述极乐世界声闻菩萨,止“功德智慧,不可称说”八字。但汉、吴二译有一长文叙之,即会本“念道之自然”后,至“善好殊无比”止,下云:“其国土甚殊好若此。何不力为善,念道之自然。”故“又其国土微妙安乐,清净若此。何不力为善,念道之自然。”应置于“善好殊无比”后,方顺原译。(夏氏无量寿经会集本之解析、何炳仪居士)
& &&&缀评:经句前后颠倒,破坏译法。
20、无极之胜道。
【析】汉、吴二译云:“升道之无极”,魏译云:“升道无穷极”,会本作“无极之胜道”,各译所无。(夏氏无量寿经会集本之解析、何炳仪居士)
& &&&缀评:此为又一独创,理解上完全变了经文的义理。
21、13、经文翻译要尊重梵文原本,会集本就是典型的轻视梵文原本!(关于会集本、西有居士)
& &&&缀评:从以上的分析来看,增减经句,确实有轻视梵文原本的版权。
22、圣人说话“一语惊天下,人人皆从”,他(印光)是菩萨再来人,尽管那时候这消息,还没有普遍传开,但是,他是出了名的时下“净宗大德”,净宗学人无人不尊重,可想而知。那像凡人,大家说了二十年了,越演越烈,继续错解大师的行为示范,说:“你老人家不反对会集本”。 (问答一则:关于会集本的事、四天学人)
& &&&缀评:佛经的弘扬需要正法的支持,现在的人执著心太强,一时之间难易放下心中的病根,整天在崇拜中过活,弃正法而不顾,还自以为修的不错,也是众生一病。
23、愿:这个本子文字上,会集者还是有改动?
宏:是的。你看夏莲居会集本是五种译本会集,但他全取五译中的文句,一字未改。这个南本是两种译本会集,不过文字有改动,但后世还是认可流通了。(《幻住问答》、宏琳法师)
愿:魏本之后,就是今天流通海内外的夏莲居会集本了。
宏:是的,印祖批评了魏本,大家都知道魏本还存在问题,没有人读了,于是才引出夏本。夏莲居居士掩关数载,十易其稿,融五译之精华成一册,所用文句全取自五译,未敢擅增一文一字。这个本子在抗战胜利后,流通很广,四众欢喜。很多大德对此本赞叹弘扬。(《幻住问答》、宏琳法师)
& &&&缀评:会集本也有改,在不要说没有改动过字了。“未敢擅增一文一字”,是不可成立的说法。错就错,对就对,为了弘扬会集本,错的也说是对的,真是无奈!
24、第四个(会集本)就是《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这个本子也许现在海内外修念佛法门的已经是很熟悉了,据说有的居士一天念三遍四遍,倒背如流,半个小时之内解决这部经,对这种精神我们要赞叹,但对于这部经,会集本,到底怎么样,我们也不能矮子看戏----随人喝彩了,也得要了解一二。……
当把它(会集本)提到这么高的程度,我们就得要仔细的审视一下了,应该说是有溢美之词的。这部经典(会集本)有它一些致命的弊病。也就是讲这个,“未顺译法,去句未当”,也在这部会集本里面里体现出来。(答疑如何对待无量寿经汇集本、大安法师)
& &&&缀评:要以明亮的法眼,选择自已的路线,不要瞎子摸象,跟着别人乱嚷嚷,自已的正见熏修,还是多听听反会集本者的说法,对对原译本,作出应有的决定,依法不依错,依经不依人。只要是不依照梵文对照,私自裁定,东加西减,全属乱编,这种本事很多人都具有,只是谦虚不做这事,佛经也不允许,否则,会集本现在太多了。
25、6、反对会集者都是别有用心吗?难道把此本凌驾于原译之上、以一经废群经就如法吗?(夏莲居《无量寿经会集本》二十疑问)(佛友)
& &&&缀评:时间说明一切,慢慢就现出原形了,走着睢瞧,听听看看,参学诸方,法眼即开。
26、8、宏琳法师关于夏会本的答疑文章《幻住答问》,真正把所有的问题都解释清楚了吗?(夏莲居《无量寿经会集本》二十疑问)(佛友)
& &&&缀评:根本就没有说清楚,混淆视听,都是自我成见太深,把祖师之义错解,以讹传讹,以盲引盲。
27、10、王龙舒著作的《龙舒净土文》脍炙人口,最后是站着往生的!印祖评价他是“乘愿再来”。但是能抹去他在会集时犯下的大错吗?&&(夏莲居《无量寿经会集本》二十疑问)(佛友)
& &&&缀评:确实抹不了,不过净土法门,阿弥陀佛四十八愿慈悲,可以带业往生,否则,又将如何?遇上净土法门是一件有福报的事。所以莲池大师说:“此虽有过,然其平日念佛求生至真至笃,自利利他,功德非细,小疵不足掩其大善。尚有带业往生者,何疑于龙舒?或其品位不能与上上流,则未可知矣。”
28、、11、《夏会本》的推广,引起了净土宗乃至佛教界的巨大争论,让很多同修无法安心办道!有无考虑其负面作用?(夏莲居《无量寿经会集本》二十疑问)(佛友)
& &&&缀评:无风不起浪,大众的不安,直接由会集者本人与宣传者带来的。从现的情况来理解,负面的影响是值得每个正信佛子所深思!不要为了会集本,忘记了佛陀的教导,“依教奉行”。
29、针对上述疑问,末学通过网络搜索和参访善知识,对夏会本进行了详细调查,最终找到了所有答案(详见后文),并得出以下结论:
一、夏会本删改了很多重要经文,特别是核心之“摄生三愿”!故只算善书而非佛经!
二、我们应当以原经和祖师论著为依据,当代法师讲法为参考,做到“依法不依人”!
三、我们应当保持正见,谨守祖师和会集者的教诲,以原译本为主导、会集本为辅助!(夏莲居《无量寿经会集本》二十疑问)(佛友)
& &&&缀评:学佛贵在知错即改,明白了会集本的不可受持,转读学祖师之倡经,可为是福报中人,善根相续的发现,值得一赞叹。
30、夏莲居《无量寿经会集本》年谱
1929年前后,夏莲居鉴于《无量寿经》版本众多,读诵不便,着手会集五种原译本。书名中注明“会集本”三个字。
1932,年夏莲居公开《会集本》初稿,梅光羲随后于中央广播电台宣讲、推广。
1933,年春印光大师勘定《净土五经一论》,指定其中的《无量寿经》为“曹魏康僧铠”版,初印万册流通全国。
1936年前后,《夏会本》初印,黄超子作序并强调:“会集本于原译之外、未改一意一句!”实际上夏会本删改了众多经文!
1940年,印祖往生前夕,在《三复王子立居士书》中批评&王龙舒&的会集本,并告诫后人不要&无事生非&!印祖反对会集行为,提倡原译!
1946年,《夏会本》定稿再印,梅光羲作序并强调:“原译何可废也?…莲公此本,正欲导行者遍观各译,…使无人持诵之古本光显于世!&夏老和梅老的初衷被后人隐去!
1950年,李炳南在宣讲《夏会本》一次后即停止,并叮嘱净空法师“不要宣讲、以免遭大德反对!”当时的大德多为印祖弟子,反对会集!
1980年代中后,黄念祖注解《夏会本》、并在大陆宣讲,其注解的书名中保留“会集本”三个字。印祖往生4、50年、其大德弟子也多往生。
1990年代初,净空法师在美国宣讲《夏会本》,希望通过在海外造成强大声势,来返销回国内。净空在其它讲法中处处&指归&夏会本。
1990年代中后《夏会本》开始逐步在国内流通,因为推广者名大财粗,故研究者和反对者甚少。夏会本书名渐被删去“会集本”三字!
2000年代初,《夏会本》隐含的问题逐步显现,出现了以“宗舜、法藏”法师为首的不同意见。
2000年代中后,关于《夏会本》的争论日益激烈,以净宗祖庭东林寺为首的众多团体和个人开始倡导《原译本》。台湾、新加坡等地也开始抵制会集本。
2010年,净空法师在香港和澳洲宣讲《大经解》,回避夏会本的诸多问题,而提倡&此本最善、可替原译&!大经解书名渐被删去“会集本”三字!
2012年,净空法师在香港和澳洲宣讲《大经科注》,继续回避问题,而提倡“此本是末法首经、应当专读”!造成“一经废群经、一行废万行”事实!(佛友)
& &&&缀评:会集本从最初的印刷,就一直是大众争论的焦点,只是留下来的反对文字较少,今天的反对着,从反对此举来说,亦不是创新,文革的暂停,使此反会集者无法再经行,今天我们是走过去的路线,重蹈覆辙。会集本1936年印刷,1950年之前就有人反对了。反对的人肯定不是一位两位,印祖的弟子那么多,康本流行普遍全国,可想而知。
31、复王子立居士书二
无量寿经有五译……就中无量寿如来会,文理俱好,而末后劝世之文未录,故皆以康僧铠之无量寿经为准则焉。
心东注:这封信,印祖介绍了《无量寿经》五种原译本的情况,并明确指出,第四译《无量寿如来会》(唐译本)无论是文辞,还是义理的阐述,都很好,只是因为和同底本的“康译本”相比,少了一部分内容,所以,现在都以康译本为准则。印祖的这番话,间接批驳了会集本的炮制者所说“无量寿经原译本不够圆满”的谬论,只是,没有点夏莲居的名字而已。(印光大师与佛教同愿会关系之真相、心东)
& &&&缀评:以圆满的康本为修读,就是最好的选择,参学其它原译本,就是一种圆满的理解。
32、、这里顺便提一句,现在有的人总喜欢翻明朝的旧账,说莲池大师、蕅益大师都曾引用过王龙舒的会集本,所以,这两位祖师是支持会集现象的。这又是断章取义的意淫之说。了解一下明代佛教史,再通观两位祖师的著作,我们会知道,那个时代,王龙舒的会集本颇有影响力,其中也不乏可取之处。祖师们引用他的作品,也正是利用其中的有益之处。然而,莲池、蕅益两位大师对王龙舒的批评之词也是一针见血,毫不容情的。他们也明确指出,之所以会引用王的会集本,纯粹是由于这个本子当时很有知名度而已,并不是要用它来替代佛经。所以,企图用王龙舒会集本来支持会集佛经的人,实在是找错对象,表错情了,只能骗一骗无知的糊涂蛋罢了。(印光大师与佛教同愿会关系之真相、心东)
& &&&缀评:莲也大师关于取龙舒会本义的目的与原因,在大师疏钞中已经说的非常明白了,褒贬各理,一语见义。蕅益大师离莲池大师相去不远,校大弥陀经者,已受时代的无奈所限,不得意而为之的作法。蕅益大师如生活在现代,在看看会作什么。以二师之引用王本经句为凭倡言二师支持会集,是错解祖意!
33、最后更令人无法接受的,则是在法藏菩萨未出家前的一段,谈及菩萨当时身为国王,拜见世自在王如来听闻经法之事的经文。该段文中除了后汉译外,其余康译及吴译皆未言及该“国王”之名号(唐译及宋译则未有此段本缘事之记载),而后汉译本虽赫然有“世饶王闻经道,欢喜开解”之句,但《大正藏》中明明白白地于此处有明代之批注云︰“谨按《无量寿经》云:=次有佛,名世自在王如来,时有国王=可以互证本经王闻经道(之)“王”字,不应与“世饶”连读。此世饶是世饶王如来,此王是国王,即昙摩迦留(比丘),后更名法宝藏比丘者”。又该经紧接着,即有“便弃国位,行作比丘……到世饶王佛所,稽首为礼”乃至“法宝藏比丘,说此唱赞世饶王如来至真等正觉已。”等句,由此皆可证明“世饶王如来”即是“世自在王如来”之异译,并非指当时的国王名为“世饶王”,汉译本之所以会有“世饶王闻经道”之句,乃是文句“脱误”(见前明代之注)的结果已至为明白。但夏氏不察此中之误,竟贸然地会集成︰“有大国主,名世饶王,闻佛说法,欢喜开解”,结果把佛陀之尊号,张冠李戴成国王之名矣。印光大师在(复王子立书一)中有谓:“梵本不是铁铸的,须有能(力)分别梵本文义或的确,或传久讹谬之智眼”,梵本如是,译本之运用亦如是。夏氏自无此“智眼”,而妄言会集各译,如今既已张冠李戴而不自知,可悯一般白衣、俗人又不暇细察真伪,只是听从拥护者:“此为最善本”之类未经细思之言,就盲信盲从地蔚然成风。《大经》云:“当来之世经道灭尽”,难不成以今日会本为始?思之令人心痛!(康译《无量寿经》劝持修订序、法藏)
& &&&缀评:以上反应了三点:一、后汉译本“世饶王闻经道,欢喜开解”属经文曾有脱漏。二、藏经中的批注云:“谨按《无量寿经》云:=次有佛,名世自在王如来,时有国王=可以互证本经王闻经道(之)“王”字,不应与“世饶”连读。此世饶是世饶王如来,此王是国王,即昙摩迦留(比丘),后更名法宝藏比丘者”。三、后汉译本又接云:“便弃国位,行作比丘……到世饶王佛所,稽首为礼”乃至“法宝藏比丘,说此唱赞世饶王如来至真等正觉已。”等句。从此上三点来分析,夏莲居将经义会集为:“有大国主,名世饶王,闻佛说法,欢喜开解……”把佛号与国王称呼混乱了,佛陀变成了初发心的菩萨了。这是一个严重的错误!!
34、&&现存五译本,梵文原典既已有异,复又翻译者思想、风格,及其所处之时代、与用语用辞等皆迥异,勉强裁剪缀集,不但会有思想、语法不一贯的缺失。而且个人的意见、佛法的认知及对净土法门的立场态度等,毕竟仍有其局限性,甚至偏颇性,如何能真正取舍得宜而无过失?这就无怪乎当年夏氏会集时,必须借诸拈阄(见梅氏序文)来决定取舍了。试问︰大众慧命与正法之抉择,古来岂有依此为凭者?(康译《无量寿经》劝持修订序、法藏)
& &&&缀评:不在多言,思之令人心颤。
35、梅光羲氏于会集本序文中,赞夏氏为“深于文字,专功久习”,并言其于编造会集本时,乃“慎之又慎,不敢有只字之忽”、“无一语而不详参,无一字而不互校,务使精当明确,凿然有据”乃至“往往因一字之求安,浃旬累日而不决,日日祷于佛前,时时萦诸梦寐”等。如今观之,所谓“慎之又慎”、所谓“无一语不详参”、所谓“凿然有据”等语,何有其真实可信之处?
& &&&缀评:当时之赞也许会勾得一些人的赞赏,如今会集本中错误多端,如梅氏见在者,又如何应对!真是“人生一去不复返,留下错病谁来担。”
36、法义所在,关涉一代净土教法之兴衰甚钜,尤其净土法门,允称难信之法,又岂吾等凡夫可随意增减者?非学人不修随喜之行也,实于不可不辨处,则舍我而其谁,此一代代佛法,所以兴替不失者。希望全球华人佛弟子,能体会依法不依人之训,平心静气就理、事二方面,理性地思惟会本之所以不可行的道理。千万不可含混笼统,妄谓会本易读而枉顾其违失经旨、混淆知见、妨碍正法的事实,继续乡愿而用。如此则自误修持事小,混淆现在及未来净土教法之眼目则事大矣。(康译《无量寿经》劝持修订序、法藏)
& &&&缀评:接录一短经文:“若有比丘乐欲说法,作如是言:(大众)‘我亲从某僧伽蓝、某阿练若住处,有一上座比丘,智慧多闻,闻如是法,善解其义,受持读诵,极自通利。汝等宜应请之令说,应随所闻,善思惟之,为修多罗?为是毗尼?为法相中有此法耶?若修多罗及以毗尼、法相之中,有此法者,宜应受持,称赞善哉。若修多罗及以毗尼、法相之中,无此法者,不应受持,亦勿称赞。’当知此法非我所说。”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大涅盘经卷上
& & 说法人所说附合经义,即奉行,不合经义,不应受持,不应称赞成,想想会集本的错误,还能圆满的赞叹奉行!
最后登录在线时间17 小时威望160 点注册时间积分414帖子精华0日志
中级会员, 积分 414, 距离下一级还需 9586 积分
南无阿弥陀佛
最后登录在线时间102 小时威望545 点注册时间积分1448帖子精华0日志
中级会员, 积分 1448, 距离下一级还需 8552 积分
南无阿弥陀佛
最后登录在线时间102 小时威望545 点注册时间积分1448帖子精华0日志
中级会员, 积分 1448, 距离下一级还需 8552 积分
南无阿弥陀佛
最后登录在线时间13 小时威望54 点注册时间积分67帖子精华0日志
新手上路, 积分 67, 距离下一级还需 33 积分
本帖最后由 顶一下 于
08:13 编辑
& && && && && &阿弥陀佛,请大家以正信为好,忆佛念佛,临终见佛。
非经营性互联网文化单位备案:
地址:福建省厦门市湖里区金湖一里6号409室 邮编:361010 联系人:陈晓毅
电话:(值班时间:9:00-17:30) QQ群:8899063 QQ: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净土五经一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