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文帝统一南北车合并的意义的意义

当前位置:
>>>隋炀帝为什么要开凿大运河?为什么能够开通纵贯南北的大运河?大运..
隋炀帝为什么要开凿大运河?为什么能够开通纵贯南北的大运河?大运河开通有何历史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问答题难度:中档来源:同步题
主要是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隋统一后,隋文帝励精图治,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改革前朝的制度,加强中央集权,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开皇年间,隋帝国疆域辽阔,国力强盛,人口数量和垦田面积大幅度增长,就是开通大运河具备了经济实力。隋朝统一,是隋炀帝有征发几百万人的可能性。有前代开凿的几段古运河为基础。大运河开通后,不仅成为南北政治、经济、文化联系的纽带,也成为沟通亚洲内陆“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枢纽。促进沿岸地区城镇和工商业的发展。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隋炀帝为什么要开凿大运河?为什么能够开通纵贯南北的大运河?大运..”主要考查你对&&大运河的开通&&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大运河的开通
隋朝大运河的开通:为巩固隋朝统治,加强南北交通,公元605年,隋炀帝征发民工几百万,利用了天然河道和旧有渠道,开通了以东都洛阳为中心,开通了永济渠、通济渠、邗沟和江南河,连成了一条贯通北起涿郡(北京),南到余杭(杭州)的的大运河,大运河全长两千多千米,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隋朝大运河的特征:1.古代最长的大运河,全长2000多米。 2.成为南北经济、文化、政治联系的纽带,也成为沟通亚洲内陆“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枢纽。 3.大运河还促进了沿岸地区经济和工商业的发展。3.隋朝大运河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唐代诗人皮日休曾经这样评价过大运河:“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意思是:“尽管人们都说隋朝灭亡是因为大运河的开通,但是它至今还发挥了很大作用。如果没有隋炀帝在大运河乘龙舟游玩,他修筑大运河的功绩可以和大禹媲美。”那么,应该如何评价隋炀帝?1、隋炀帝的功绩:(1)589年,被隋文帝杨坚任命为大将军,灭陈完成了国家的统一。(2)开通大运河,成为了贯通南北的水路,加强了南方与中原的联系。(3)创立进士科,标志科举制度的正式开始。(4)修筑东都洛阳,使洛阳成为了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2、隋炀帝之过:(1)开通大运河,营建东都洛阳,修长城都是同时展开,对百姓劳役不息,征调不止,人民生活悲惨。(2)好大喜功,三征高丽,不仅士兵死伤半数,还征调劳役兵役,导致田地荒芜,农村经济破坏。(3)为张扬国威连年出巡,三下江都,奢侈浪费,所需费用均由所经过的州县的百姓承担。(4)采用严刑酷法,凡是反抗朝廷者,不问缘由,皆斩。3、如何正确评价:隋炀帝即位后,下令开凿大运河,促进了南北经济的交流;修订了法律,主要是针对隋文帝末年比较严酷的法律进行了改革;设立了进士科,促成了科举制的形成;兴办学校,访求遗散图书,并加以保护;几次派遣使者去流求和西域,加强了内地同边境的关系。但是,隋炀帝也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暴君。他倚仗国力富强,骄奢淫逸,好大喜功。年年征发繁重的徭役和兵役,使农民背井离乡,造成大量田地荒芜,社会生产遭到了严重的破坏。他年年远出巡游,三游江都,三至涿郡,每次出游,大造行宫,严重骚扰了地方百姓的正常生活。他三次远征发兵进攻高丽,穷兵黩武。他制法却不守法,采用严刑酷法威逼百姓,终于激起了全国范围的农民大起义。隋大运河示意图:&大运河由北向南依次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和江南河。开通大运河的原因和影响:1、原因:(1)政治上,是巩固隋朝封建政权的需要,通过运河直抵江淮,为加强统治者对南方的控制和东都洛阳与南方的联系。经济上,江南地区经过六朝人民的辛勤劳动,成为了富庶的地区。关中和河洛地区的物质不足以供应隋朝中央政府的需要,必须从南方转运,陆路运输,运输量小,费用又高,利用旧河道开通运河是最好的选择。(2)从军事看,由于发动了对高丽的战争,需要运输大量军队和军需物资,利用河道快速便利。(3)从个人因素上看,开运河也与隋炀帝本人游玩作乐,眷恋江南景色和物质繁华也有直接联系。2、影响:(1)大运河开通后,贯穿了河南,河北,江苏,浙江等省,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加强了南北联系,维护了国家统一。(2)大运河不仅成为南北政治、经济、文化联系的纽带,也成为沟通亚洲内陆“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枢纽。运河的通航还促进了沿岸地区城镇和工商业发展。历朝对运河不断疏浚、改造,使它持续发挥着贯通南北动脉的作用。
发现相似题
与“隋炀帝为什么要开凿大运河?为什么能够开通纵贯南北的大运河?大运..”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42126996543245537463272540428隋文帝实现南北统一原因_中华文本库
第2页/共1页
文本预览:
对人民施行缓和政策,因而使各个阶层从对比中,深感到他可以信 赖,从而获得民心。 “宣帝时刑政苛酷,群心崩骇,莫有固志。至 是,高祖大崇惠政,法令清简,躬履节俭,天下悦之。 ”因而他能 够轻而易举地夺得了北周的帝位,短期内击败了北周残余武装尉迟 迥、王谦、司马消难等的反抗。581 年代周到 589 年灭陈,隋文帝 更加致力于社会政治和经济各方面的改革,到灭陈前夕,已经取得 了显著成效,隋王朝的经济情况为: “时百姓承平日久,虽数遭水 灾,而户口岁增、诸州调物,每岁河南自潼关,河北自蒲坂,达于 京师,相属于路,昼夜不绝者数月。 ”社会秩序的状况良好。 隋文帝怎么在这短短的几年间,取得这样大的成就呢? 首先,隋文帝注意发展生产。即位之初,隋文帝就接受长孙平“以 劝农积谷为务”的建议,大力兴修水利。开皇二年开渠引杜阳水灌 原, 开皇四年, 又引渭水达潼关, 漕运四百里, 民间名曰 “富民渠” 。 此外,还有各州郡官兴修的水利,如赵轨在寿州修复五门堰等等。 这些措施,既给人民以实利,又大大增加了国家收入。 其次,实行轻徭薄赋的政策。隋文帝说: “薄赋轻徭,务农重谷, 仓廪有红腐之积,黎萌无阻饥之苦。 ”有许多史实,证明隋文帝时 的租赋徭役的确低于以往列朝。就徭役来说,开皇三年文帝下令, “军人以二十一成丁,减十二番岁为二十日役” 。隋时一丁一生服 役为 780 天,而西晋时却为 1590 天,隋比西晋减少一半。调的负 担,隋初亦低于以前各代。北魏为三匹半,北齐为一匹,而隋开皇 三年规定:减调绢一匹为二丈,这样,隋调的负担,实为北魏的七
第2页/共1页
寻找更多 ""秦始皇和隋文帝都实现了统一,有何意义_百度知道
秦始皇和隋文帝都实现了统一,有何意义
始皇的统一是划时代的.但也有用.连之前的汉的统一都不如.而杨坚的统一意义不大,书同文,实现了车同轨,建立了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制度,就是在促进民族大融合上作用更大些
其他类似问题
按默认排序
其他2条回答
……以启唐二百余年承平之运1。2,将中国历史推进到一个崭新的阶段、隋文帝统一南北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大的意义,其功绩可与秦始皇相提并论,推动了民族融合。清人王夫之曾经评论说,使经济上同样繁荣的黄河。”隋文帝统一南北所起的作用。它结束了自东晋十六国以来延续了270多年的南北分裂局面:“隋统一天下,消除了南北经济交流的障碍,同时也为唐朝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有利于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繁荣、长江两流域统一在一个政权之下、秦始皇统一六国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诸侯国长期割据争战的局面
自西周中国的几百年历史的混乱,六国的吞并,之后结束,促进民族融合。此外,在对匈奴,派大将蒙田打3000英里北部,在一定时期使北稳定。当然,民族团结,写作,度量衡,货币必须统一。但我认为这是一个历史上也有一定的积极意义。秦始皇还开创了封建社会,皇帝说,结束了中国的奴隶社会。但是我觉得最有趣的是,他建立了一个长城,以及兵马俑,要知道,这都可以珍宝和旅游景点,它目前在推动经济发展啊作用。
  朝代:秦朝。统一意义:结束诸侯纷争的局面,首次建立中央集权的统一国家。灭亡原因:建阿房宫,苛捐杂税。存续时间:13年(公元前221年~前209年)。重大政治制度: 郡县制度。重大工程:阿房宫。对后朝的影响:汉代贾谊的一篇《过秦论》给汉朝统治者提出了防止走秦朝覆灭的老路,从而开创了四百年多大汉王朝,确立了中国主要民族——汉族及其文字——汉字。朝代:隋朝。统一意义:结束从晋朝中期起长达百年的许多小国纷争的状态。灭亡原因:发动战争,劳民伤财。存续时间:37年(公元581年~618年)。重大政治制度:科举制度。重大工程:京杭运河对后朝的影响:使唐朝吸取了其灭亡的教训,缔造了李唐王朝三百年的繁荣,使世界为大唐侧目。  它们的共同点:  1.两朝由分裂走向统一:(1)秦在战国七雄斗争后统一.(2)隋在南北朝对峙后统一.2.两朝加强中央集权:(1)秦建立和加强中央集权,实行郡县制;(2)隋加强中央集权,实行三省六部、科举制.3.两朝修建历史上伟大工程:(1)秦修万里长城.(2)隋修大运河.4.两朝都实行暴政:(1)秦暴政:租税多,徭役多,刑法苛.(2)隋暴政:滥用民力,三次进攻高丽.5.两朝都被农民起义推翻:(1)秦灭亡,刘邦建西汉,定都长安.(2)隋灭亡,李渊建唐朝,定都长安.6.两朝存在时间都短:(1)秦朝存在15年.(2)隋朝存在17年.7.两朝都为后朝繁荣奠定了基础:(1)西汉调整统治政策,经济发展. (2)唐朝调整统治政策,经济发展.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当前位置:
>>>隋朝开凿的大运河,在历史上的最大作用是A.巩固隋朝的统治B.沟通..
隋朝开凿的大运河,在历史上的最大作用是A.巩固隋朝的统治B.沟通五大水系C.促进南北经济交流D.便利了南北交通
题型:读图题难度:偏易来源:不详
C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隋朝开凿的大运河意义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隋炀帝从605年开始,开通了一条贯穿南北的大运河,目的就是要加强南北经济的交流,适应我国经济重心南移的趋势,本题选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察学生对大运河的识记和理解,隋朝大运河对当时南北经济的文化交流和发展,促进隋朝的巩固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隋朝大运河流经今天的浙江、江苏、山东、河北、北京五个省市,通达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海河五大水系,希望同学们好好把握。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隋朝开凿的大运河,在历史上的最大作用是A.巩固隋朝的统治B.沟通..”主要考查你对&&南北方统一与隋朝的建立&&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南北方统一与隋朝的建立
隋朝的建立和统一:581年,北周外戚杨坚代周称帝,改国号为隋,年号开皇,定都长安。杨坚即是隋文帝。589年,他派杨广率大军攻入建康灭陈,统一南北。开皇之治:隋文帝杨坚所统治的开皇年间,史称“开皇之治”。隋文帝是一个励精图治的开国皇帝,他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完成了统一大业,并从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推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巩固了统一,强化了中央集权。开创了一个繁荣安定的社会局面。他总结了历代帝王“未有奢华而得长久者”的教训,倡导并且力行节俭,使得节俭成为一种良好的社会风气。隋朝灭亡:隋炀帝的暴政,使得生产遭到严重的破坏,加之天灾严重,民不聊生。百姓被迫起而反抗。611年,山东长白山农民首先发动起义,各地农民纷纷响应。其中,最主要的是翟让、李密领导的瓦岗军。在农民军的打击下,隋朝统治风雨飘摇。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将杀死,隋朝灭亡。隋朝的特点:短暂而繁荣&秦朝和隋朝的对比:1、相同点:(1)结束了分裂,完成了国家的统一:隋灭陈完成统一,秦灭六国完成统一。(2)开创了新的政治制度并被后世所沿用:秦代的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度,隋朝的三省六部制度。(3)都有大规模的工程建设:秦代万里长城,隋代的大运河。(4)都因为暴政而被农民起义推翻,二世而亡。(5)都为后继王朝提供了经验教训,奠定了后世王朝繁盛的基础。汉代统治者吸收秦亡教训,注重轻徭薄赋,发展生产,政治上汉承秦制,汉武帝实现了大一统。唐代统治者吸收隋亡教训,认识到了人民的力量,与民休息,政治上继承了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出现了“贞观之治”。2、不同点:(1)取得政权和统一的方式不同:秦始皇是王位继承取得政权,横扫六国而完成统一;隋朝是杨坚代周建立政权,灭陈完成统一。(2)所处的历史时代不同:秦朝是封建社会的初期,隋朝是封建社会的繁荣期。(3)治国的重点不同,影响不同。秦代以法为教,以吏为师,实行法家思想治国;隋朝学习儒家,以儒家为思想治国。(4)对待知识分子的态度不同:秦代“焚书坑儒”,隋代“科举制”大量选拔庶族人才。隋朝的政策:&隋朝的疆域:&隋朝对的封建社会发展的影响:1.完成统一,结束分裂,为唐代和以后社会发展奠定基础。2.继承了均田制,租调制,为唐代沿用并且革新,为经济发展奠定基础;继承发展了府兵制,并为唐代做沿用完善。3.开凿大运河,促进了后世经济和交通运输的发展。4.隋末暴政为后代王朝的统治者提供教训,为“贞观之治”奠定基础。5.隋朝政治经济繁荣强盛,开启了隋唐时期封建社会的盛世局面。
发现相似题
与“隋朝开凿的大运河,在历史上的最大作用是A.巩固隋朝的统治B.沟通..”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168263394103313763748171954170929知识点梳理
中华文明亦称华夏文明,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也是世界上持续时间最长的文明。中华文明史,若从黄帝时代算起,已有5000年。有学者指出,中华民族有“三十万年的民族根系、一万年的文明史、五千年的史”。举世公认,中国是最悠久的文明古国之一。一般认为,中华文明的直接源头有多个,而其中又以黄河文明和长江文明为主,中华文明是多种区域文明交流、融合、升华的果实,学术界一般称之为“多源一体”的文明形成模式。  中华人民共和国将中华文化定义为中国所有民族(即中华民族)的文化总汇,但由于汉族是中华民族的主体民族,并且汉文化在中国历史上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所以普遍认为汉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主体。由于历史上越南、琉球和朝鲜半岛曾是中国王朝的一部分,并长期受中华文化的影响,所以有历史学家认为历史上的越南、琉球和朝鲜的文化亦属于中华文化,但由于二十世纪越南和朝鲜废除了汉字教育和汉语教学,所以今日的越南和朝鲜半岛和中华文化已没有直接的联系;而琉球在中日甲午战争之后已被日本长期殖民统治,其文化和中华文化已经产生了巨大的区别;另外中华文化亦被日本部分人民尊称为“日本文化之母”,所以日本文化有选择的继承了中华文化,虽然在日本文化中能寻找到部分中国文化的影子,但日本文化和中华文化已是两种不同的文化,近现代以来由于中国的落后、日本的崛起导致二者更大的疏远,所以学者们普遍认为日本文化是中华文化、西方文化和日本土著文化的杂交体。  小中华思想是一种由中华思想派生而来的,在日本、朝鲜、越南等中国以外的儒教文化圈(汉字文化圈,东亚文化圈)的国家和地区内存在的“文化认同”和“文明继承者”的思想。
整理教师:&&
举一反三(巩固练习,成绩显著提升,去)
根据问他()知识点分析,
试题“舞蹈是我国古代“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元589年,隋文帝统一...”,相似的试题还有:
为了提高全校师生民族团结意识和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的自觉性,某中学党支部、德育处组织全校师生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系列活动。让我们共同参与:从历史中走来——承继文化的血脉学校安排历史组老师开设了《维护民族团结促进民族发展》的专题讲座。通过回顾中外历史同学们了解到,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是汉民族与兄弟民族文化交融演化的历史产物,在长期地交流、渗透、竞争和融合中,光大拓扬和演进发展,从而不断增强了民族文化的凝聚力和创造力。在向现代国家转型的历史过程中,有着56个民族的中国,却始终保持着国家统一,民族和睦。国家不断走向富裕、走向文明的现代化进程,使各族人民的“国家认同”不断深化,对中华民族的归属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对伟大祖国的自豪感极大增强。(1)听了讲座后,请你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分析中华民族团结统一具有牢固纽带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生活中感悟——珍惜大团结局面各班出一期以“民族团结”为主题的黑板报。同学们积极为黑板报内容献计献策搜集材料。有同学提供了下列我国民族政策的资料: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中国民族问题的实际相结合,开创了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中国民族问题的解决之路——民族区域自治。确立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把促进各民族的共同发展作为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立场。这激发了各族儿女爱国爱家的热情,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也取得了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2)请你为黑板报提供下列内容——结合材料分析说明,党和政府在处理民族关系,维护民族团结中是如何坚持唯物论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自己做起——付诸行动促团结通过一系列活动的开展,同学们认识到,增进民族团结需要靠各民族人民包括我们青年学生的共同努力民族团结无小事。作为当代青年学生,要把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责任付诸行动。(3)面对下列可能遇到的情景,我们应该如何处理?情景一:暑假到西藏旅游,导游提醒,了解当地的风俗习惯与禁忌很重要。到藏民家做客,主人倒酥油茶敬客时,客人需待主人双手捧至面前时,才能接过去喝,切不可自行端喝;藏族人禁吃驴肉、马肉和狗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情景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东部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身边外来少数民族务工经商人员也不断增加。有消费者与一位卖烤羊肉串的维吾尔族青年与发生纠纷争执时,旁边有人借机煽动,试图制造事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民族文化异彩纷呈,某校高二三班的学生,就中华民族文化开展了探究性学习。【感知民族文化的多样性】新疆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的聚居地,印度、波斯、希腊、中华四大文明荟萃于此。目前所知对西域最早的文字记载也是汉文典籍。国内外研究者想要了解公元六世纪以前的西域历史,都必须依靠汉文典籍。早在《山海经》、《穆天子传》等成书于战国时期的典籍里,就记录了不少关于西域“历史地理的传说。其后,《史记》、《汉书》中对西域的记载就更加丰富翔实了。这些记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把西域包容在整个中华文明的全景中。(1)上述材料体现了“文化生活”中的哪些道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肩负中华文化发展的使命】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举办,对推进我们社会经济建设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但是它还应该承担一项更为特殊的作用,这就是加速全面推进我们的文化复兴。在上海世博会上,我们推出的商品,并不只是那些剪纸、泥塑、竹刻、编织、微雕等手工艺品。而是要通过发掘科学、技术、文化、艺术、游戏、民俗等全方位多领域的题材,并在其基础上,揉进新的概念,嵌入新的技术,开发新的产品,产生新的共鸣,实现新的认同,创出新的品牌,营造出新的市场,从而促进本土文化的全面复兴。同时也因为有了文化复兴的过程,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也将变得更加丰富多彩。(2)结合材料请你分析,如何借助上海世博会实现中华文化新的复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一:两千多年前孔子提出“见义不为,无勇也”(《论语·为政》)的道德思想,孟子提出了“吾养吾之浩然正气”,这些思想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延续至今。今天,我们社会仍然倡导见义勇为,弘扬社会正气,维护社会治安。材料二:中国古代科技的“四大发明”,文学方面的唐诗、宋词、元曲和明清的小说,都为人类文明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材料三:据文献记载,早在公元前两千多年的原始社会时期,黄帝的乐官就到新疆“取竹”,制造出12根律管。这虽然是古老的传说,但在新石器时代,少数民族地区和中原已有了音乐文化的交流,隋唐时期是中国音乐文化发展的高峰时期,但是流行的多部乐曲中大多是少数民族的音乐。今天,我们吸收了外来的各种音乐的精华,创作出许多优秀的音乐作品。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材料一、材料二是如何说明中华文化的特征的?(2)结合材料三,理解中华文化所特有的包容性。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南北车合并的意义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