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年代经典老歌纸是用什么东西做的

涂料纸_百度百科
关闭特色百科用户权威合作手机百科
收藏 查看&涂料纸本词条缺少名片图,补充相关内容使词条更完整,还能快速升级,赶紧来吧!
涂料纸由原纸涂布白色涂料制成的高级印刷用纸,是加工纸的一种,用于印刷画册、画报、图片及书刊封面等,习称“铜版纸”。方&&&&法原纸涂布白色涂料制成用&&&&途印刷画册、画报、图片及书刊封面
以化学木浆及废纸等为原料抄成,木浆部分以阔叶树木浆为主,配以少量针叶树木浆,以增强原纸强度;再用白色颜料 (瓷土、 碳酸钙、 硫酸钡、钛白等)、胶粘剂(合成树脂等) 及化学辅助剂( 分散剂、耐水剂、消泡剂、软化剂等 )调制成的涂料涂布于原纸表面 (一般涂层达20克/平方米左右,世界性趋势向低涂量发展),经超级压光处理制成。版纸定量80~250克/平方米不等,多以平张纸供应,品种甚多,有单面和双面之分。 高光泽单面铜版纸也称“玻璃卡”, 抗水性强的涂塑纸属复合纸范畴。铜版纸的特点是原纸均匀、伸缩性小,涂料白度高、颗粒细,经超级压光后,呈白色光泽和高平滑度,适于印刷精细产品,特别是细网线印刷的套准、 多色等要求。 最初的铜版纸由手工涂布。年出现了辊式和刀式涂布机。1945年刮刀式涂布机问世。80年代前期新式涂布机车速达 1200米/分,幅宽达 3.4~3.7米。在50年代前仅上海1家纸厂以国外原料进行生产。70年代后,一些主要城市都生产铜版纸。
新手上路我有疑问投诉建议参考资料 查看用50*30厘米的纸做一个立体的东西,什么样子的体积最大?_百度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
用50*30厘米的纸做一个立体的东西,什么样子的体积最大?
用50*30厘米的纸做一个立体的东西,什么样子的体积最大?  我家里还保存着一张50年代人民政府颁发的土地所有权证书,现在是一张废纸,上面写明“...均作为本人(及)本户全家私有产业,有耕种居住与典卖转让赠与等完全自由,任何人不得侵犯...”,这是我伯父当年参加新四军牺牲后分到的7.8亩地。    
楼主发言:3次 发图:2张
  人工顶帖。现在还有谁相信他们说的话?全部反向指标。  
  贱命都被党收回去了。  
  朝三暮四,***特征  
  唉,真不愿坐这样的沙发!
  只能顶  
  我朝威武
  看了楼主的土地证就知道了,那是中国农民的一场短暂的春梦!
  作为文物留给子孙看看
  @推石头的人
14:09:34  看了楼主的土地证就知道了,那是中国农民的一场短暂的春梦!   -----------------------------
  我们累死累活除了能图个饱,其他的都不要想了,这就是现状。
  还是顶一下把,这么惨  
  这么惨  那我们辛苦攒钱买的房N年后不也成某些机构的了吗
  几年努力打拼,我现在有了几套房产证书,真担心哪一天又会变成废纸。
  。。。。。。  
  其实你这张纸挺值钱的,哈哈
  所以啊,过好当下最重要。十年之后谁知道是个什么世道呢
  [发自iPad客户端-贝客悦读]
  不懂的路过,,
  小手一抖,三分到手 ,手提酱油 低头猛走
  俺是来打酱油的
  一帘春梦
  那后来呢
  留着当文物
  证书只是安慰人的东西,到了无耻阶段连法律都是P
  一切都是空,金子才是最可靠的。
  @aboutus
15:20:12  其实你这张纸挺值钱的,哈哈  -----------------------------  是的。
  @fzfz-29 14:29:58  几年努力打拼,我现在有了几套房产证书,真担心哪一天又会变成废纸。  -----------------------------  哈哈哈,70年后。
  回想这些土地证作废的背景,总有人制造一场裹胁全民利益的大运动作为衬托。  想起近日的唱红,再换一批印鉴的企图令人不寒而栗
  土匪啥都不讲的,证书都是檫屁股不好使的纸做的!
  顶  
  老乡啊,嘿嘿  
  和土匪有啥道理可讲?
  留着批判这个丑陋的D。作为它们无耻的证据。。。  
  一样的  
  仔细一想,还真是让人绝望。。。。
  现在才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说收就收,听话拿钱砸你,不听话,推土机砸你。  
  后来呢.没了?  
  不讲信用
  一切事物和合皆无常
  土地,这个最大的资产,不能确定产权,没有私有财产保障,个人没有长远的积极性,于是都是用浮萍的心态在世上过活,就只有积贫,再就是积弱。  统治者,老是希望被统治者道德高尚,只知奉献,不图回报,全心全力的维持统治者的这个江山,什么德性?!
  这东西留着,将来比普通房子值钱
  @火锅里挣扎的鱼
13:37:16  只能顶  -----------------------------
  郭嘉 说你是伪造的,抓你很合法
  几千万的别墅70年后还是啥也没有。30年后的某一天城市改造推土机上来两分钟搞定,15年后的某一天遇上山水,暴雨也是一片狼藉。没有人来保障你的财产这就是现实。
  这个必须好好记住啊
  留给子孙看看啊!我现在上海的房子以后也许还没这个纸值钱呢!
  一群骗子,哈哈   忽悠中国的农民去打仗,最后还被万人敬仰!!!
  当年幸存者的后代,如今骑在了牺牲的烈士的后代头上。烈士们做梦也想不到,他拿命换来的是这样的结果。  
  ????  
  没有经历思想启蒙的专制者的乐土
  俺是来打酱油
  流氓说话你还当真了
  军不是国家守护神,而是某人的卫兵。法不为安而为治。资不为用而为磊。政以克民为生。民族生死大事系于两懦夫,能有啥指望。天佑我神州!
  楼主你家先人就是流氓强盗,直接抢别人的东西然后说是自己的,没有被全家枪毙你他妈的还在这里叫
  围观,,,
  看了楼主的土地证就知道了,那是中国农民的一场短暂的春梦!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已经过完了,现在正式进入社会主义无耻阶段!
  哈哈!  把谁骗了?
  没后文你想表达什么?这块地如果还是你伯伯家的,这事可就。。。。。。。。。。。。
  @fzfz-29 14:15:40  作为文物留给子孙看看  -----------------------------  历史证物,得留好了,小心一群别有用心的人销毁证据.
  @我就是怕你呀
16:29:59  所以啊,过好当下最重要。十年之后谁知道是个什么世道呢  [发自iPad客户端-贝客悦读]  -----------------------------  唉,反正在中国,说句实在的,就是活一天算一天。未来一片渺茫。
  @网名都已被注册
13:30:12  人工顶帖。现在还有谁相信他们说的话?全部反向指标。  -----------------------------  +1
  特2领导特1
  84宪法规定:土地归国家、集体所有。
  @Vearn
10:55:15  @fzfz-29 14:15:40  作为文物留给子孙看看  -----------------------------  历史证物,得留好了,小心一群别有用心的人销毁证据.  -----------------------------  得留着,连同规定土地归国家集体所有的84宪法。这都是历史的鉴证,也许有一天到拍卖市场上能拍出天价。
  有N多房产证的无法淡定了。。。。。。
  @西北南东大Z
12:05:35  土地,这个最大的资产,不能确定产权,没有私有财产保障,个人没有长远的积极性,于是都是用浮萍的心态在世上过活,就只有积贫,再就是积弱。  统治者,老是希望被统治者道德高尚,只知奉献,不图回报,全心全力的维持统治者的这个江山,什么德性?!  -----------------------------  当前一切道德滑坡、思想腐朽没落的根源。
  混蛋王八蛋‘
  @大头男伢
10:52:16  没后文你想表达什么?这块地如果还是你伯伯家的,这事可就。。。。。。。。。。。。   -----------------------------  我伯父18岁就参加新四军了,还没结婚就牺牲了,所以这些个证书都在我家里。
  扯蛋,专业扯
  当前一切道德滑坡、思想腐朽没落的根源
  楼主应该算是地主家庭哦,呵呵
  回复第40楼,@一个人的战役01  后来呢.没了?  [本帖发自天涯社区手机客户端]  --------------------------  有点历史常识好不?后来搞人民公社,谁敢不上缴地产?不用公检法动手,直接发动群众就能把你灭了。。当然,即使群众把你灭了,公检法也不会追究群众的责任,你懂了?  
  楼主这个也算是一种善意提示了,土地房产市场的产权规则完全是ZF定的,哪天它改了怎么办?就举一个例子:小产权放开会怎么样?私人建议:炒炒可以,别长期持有。  
  确实是文物啊,1956...
  围观起
  傻多们是不会懂的。  
  你的?我的?他的?国家的?DCD的?  一切都是神的!只给你们数十年的时间!而已!
  @五陵闲人
21:45:43  回复第40楼,@一个人的战役01  后来呢.没了?  [本帖发自天涯社区手机客户端]  --------------------------  有点历史常识好不?后来搞人民公社,谁敢不上缴地产?不用公检法动手,直接发动群众就能把你灭了。。当然,即使群众把你灭了,公检法也不会追究群众的责任,你懂了?......  -----------------------------  同意。别的不行,搞发动群众很有一套,最擅长挑唆百姓人斗人,自己坐收渔翁之利。远的不论,这几天八卦那边一个奥运就已经挑得鸡飞狗跳了,几十年前的帽子棍子棒子又开始漫天飞舞了。  这么多年,民族性一点没改,所以温才会说XX可能重演,如今看来果然不假。上面那图里鲁迅说的话是到点子上了,有如此的国民,才会有如此的统治阶级。  论经济大势还是太深远了点,总之世上没有乌托邦,国内国外都问题重重,每个人都还是谨慎行事吧。
  嗯,淡定点嘛。
  @大头男伢
10:52:16  没后文你想表达什么?这块地如果还是你伯伯家的,这事可就。。。。。。。。。。。。  -----------------------------  后来发生了什么,你不知道?不知道人民公社,不知道社会主义改造?
  70年后我们现在房子会怎么样?天知道!  房叔房嫂们可能也不知道。
  @river8_ 75楼
21:25:35  楼主应该算是地主家庭哦,呵呵  -----------------------------  是革命烈士家庭,土地是拿命换来的。
  帮顶  
  火  
  他们的话连标点符号都不能信!
使用“←”“→”快捷翻页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每日一读:说中国的厕所和厕所用纸
每日一读:说中国的厕所和厕所用纸
中华燕氏网 日
&&& 这是个带假设语气的话题,但却不是&反事实分析&的游戏。我是把它当中华文明的缩影,故先从&四大发明&说起。
  一、纸是中国的一大发明
  中国被欧美和日本侵略瓜分,备受欺凌侮辱,1943年,李约瑟论证&四大发明&,曾经在抗战中起过鼓舞人心的作用(培根和马克思也讲过&三大发明&,去除重复,是&四大发明&)。50年代,举国上下,非常强调爱国教育。当时的历史课本,特别喜欢强调,即使在科学技术上,我们也曾先进,落后只是近一二百年。人家洋人都说了,咱们中国有&四大发明&,让他们受益无穷,我们当然很自豪。我还记得,当时发行过几套邮票,都叫&伟大的祖国&,每套四张。其中一套就是&四大发明&。
  这&四大发明&,火药、指南针、造纸、活字印刷,我印象最深是&指南针&。其标准图像是已故文物专家王振铎先生复原的&司南&:铜方盘,中有圆池,上置铜勺。盘是仿中国历史博物馆藏汉代铜式,勺是仿朝鲜乐浪出土的漆木勺。为了说明自己的复原,他写了很长的文章,有人认为缺乏考古依据(如罗福颐)。但这一图像经反复宣传,写进小学课本,好多人都以为是出土实物。
  中国的&四大发明&,按用途不同,可以分为两大类。
  火药和指南针,是武科学,或者更严格地说,原来并不是科学。前者是炼丹的产物,后者是用来看风水,原来都是迷信。迷信变科学,主要用途是杀人。人类历史上,先进的科学技术首先都是用于杀人。杀人是最先进的科学,最先进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都在里面。蒙古人和阿拉伯人,他们把这两大发明传播给西方,是我们的礼物(罗盘,也有人说,是各自发明,这里不必辩论)。来而不往非礼也。&船坚炮利&是什么?就是他们把这两大发明重新改造,揉一块,做成炮舰,给咱们还礼来了。鲁迅说,中国虽发明火药,却只会用来放烟花炮竹;发明罗盘,也是用来看风水。这是故意泼冷水,叫我们不要狂妄自大。其实我们也用火药作枪炮,也用罗盘航海。只不过,他们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船更坚,炮更利,在他们的礼物面前,我们不能不低头。
  造纸和印刷术,是文科学。它们都与&书&有关,主要是为读书人,即中国的文人士大夫服务。印书的纸,写字画画的纸,是宣纸类的纸,轻盈、柔软、漂亮,比埃及的纸草、欧洲的羊皮纸、美洲的树皮纸全都先进(中国南方也有树皮纸,可做衣被、盔甲)。但其他的纸,小时候我见过的纸,糊窗户、包糖果和擦屁股的纸,都比较粗糙,现在已被玻璃、塑料袋和卫生纸所代替。过去商店里,不但包东西用纸,捆东西也用纸绳。我记得,张秉贵站柜的年代,一直到80年代末,还是如此。纸之用可谓大矣。30多年前,在绍兴,我见过,有人竟能用脚划船,顺着河流,把造好的草纸,一张张铺在岸上。这种论刀卖,黄色或灰色的草纸,现在在北京已见不到,外地没调查,不知是否完全绝迹。印刷术,西方仍有异议,韩国也和我们争。活字印刷在中国,始终不如雕版印刷,这是事实。它和谷登堡的活字印刷是什么关系,也可以讨论。但纸没有问题。
  这里,我想说一下纸。不是和读、写有关,而是和拉、撒有关。
  二、小孩的问题
  我们都知道,中国早期的书写材料,最初是竹木简。它的发明,正像它的名字,比较简单。因为竹木到处都是。后来,可能比它晚一点,与竹木简配合使用,还有缣帛,也就是丝绸一类东西。丝绸是中国的一大发明,新石器时代就有,但用于书写可能比较晚。它的优点是质轻幅广,但比较贵。中国的纸最早出现于何时?这是科技史上的大问题。现在,研究汉纸,有不少考古新发现,如放马滩纸、灞桥纸、扶风纸、金关纸、悬泉置纸、马圈湾纸,我们知道,纸在西汉就已出现。但传统说法,纸的发明却在东汉时期,发明者是东汉桂阳(今湖南郴州)人蔡伦。大家都说,是蔡伦发明了纸。
  纸的发明是一大革命。竹简帛书流行于战国秦汉,魏晋时期也还在使用,纸的流行主要是南北朝以来。三种材料,发明时间,互有早晚;流行时间,互有重叠。但总的说来,纸的发明比较晚。蔡伦纸为什么出名,可能是质量比较好,成本比较低,产量比较高。这种性能好的纸一出来,纸才推广开来,导致后来取代竹简,成为主要书写材料(纸流行后,帛还偶尔用于书画)。我们姑且这么说。
  很多年前,有个淘气的小孩,也就是我的儿子,当时还是小学生。有一天,历史课,老师讲&四大发明&,我儿子问:&蔡伦发明纸以前,我们用什么擦屁股?&老师大怒,把他赶出课堂。
  儿子回家问,&爸,你是学考古的。你说蔡伦以前,我们到底用啥擦屁股?&我想了又想,不知该怎么回答。你还别说,这真是个难题,不用说小学老师不知道,就是满肚子学问的考古专家,也不一定能解答,真是难为老师了。从前不明白,现在我知道,生活中有太多问题,不能入于学术的法眼,这个问题是盲点。
  对这一难题的解答,初看很简单。我虽没有在汉代或汉代以前呆过,人类学的知识还是有一点。上山下乡,广阔天地,到处可以自寻方便。小便,扭过脸,转过身,哗哗了事。大便,顶多挪几步,找个树丛或壕沟,往后一躲,朝下一蹲。老乡说,到了咱这地方,还讲究个甚,庄稼叶子土坷垃,草棍棍,树枝枝,什么都能解决问题。再不行了,寻个地方,圪蹭圪蹭。这些肯定是最古老的办法。
  不过,这可不是标准答案。现代老百姓的习惯,只能用来考证古代老百姓的习惯,而且还只是参考。上层社会怎么样?皇上、后妃怎么方便?文武百官、读书人、和尚、道士怎么方便?不知道。以前我真的不知道。
  中国的厕所,其来尚矣,石器时代、青铜时代,各个时期的发现都有,值得写专书,出图录,系统总结一下。台湾学者邢义田写过讨论罗马澡塘的文章。澡塘不光是为了干净,还是社交场所。同样,厕所也不光是为了方便,有人还在里面读书写作。即便只是图方便,也值得做深入研究,特别是跨文化的比较研究。
  人类的排泄至关重要。排泄出了问题,轻则得病,重则夺命。人类居住的村镇、城市亦如是,污水、垃圾和粪尿该如何处理,也是生死攸关的大问题。古人对厕所的考虑比我们周到,不仅地上有,天上也有;不仅活人用,死人也用。如天溷七星,在外屏之南,就是天上的厕所,星官也要行其方便。汉墓,如汉楚王墓,坟墓里面也修厕所。考古发现证明,古今的厕所是一脉相承。&一个坑,两块砖,三尺土墙围四边&,是两千多年一贯制。
  然而,这样的事,古往今来,司空见惯,普通人懒得去写。事涉污秽,有伤风雅,学者也羞于启齿。地老天荒,年深月久,史阙无闻,也就成了一笔糊涂账。我们读各种中国建筑史,都是专拣漂亮的东西说,斗拱飞檐,雕梁画栋,哪有这等下贱东西的地位。没人理,是理所当然。
  带着问题学,查了一点资料,我觉得,这后面的学问很深很大,也很有意思。这里只能浮光掠影,讲一点粗糙的印象。
  三、厕所释名
  中国的厕所,文言词汇,主要有五种叫法:屏、厕(亦作)、圊(亦作清)、(亦作溷)、※(亦作宴或偃)。此外,还有屏※、路厕、行清、溷轩等合成词。汉代流行的小学课本《急就篇》,是用当时的顺口溜写成,其中有一句,叫&屏清溷粪土壤&,就是讲厕所的前四种名称,意思是说,厕所里的粪便,可以用来给农田施肥。
  屏,有屏蔽之义,大概指厕所有墙,可以遮人耳目。
  厕,有侧僻之义,古代厕所多修于宅旁的隐蔽之处,特别是宅院的东侧,犄角旮旯,不能当门正脸,摆在明显的地方,故厕所也叫&东净&,上厕所也叫&登东&。路厕,可能是路边的公厕。
  圊的意思,是用其反义,因为厕所是&至秽之所&,最脏,必须经常加以清除,所以从囗(音w&i)从清,古书亦作清,正如现在把厕所叫做&卫生间&。上文&东净&之&净&,就是&圊&的俗写,明明很脏,却说干净,用法是一样的。《水浒传》中,鲁智深在东京大相国寺当菜头,管菜园子,和他平起平坐,寺中分管杂务的差事,还有一样是叫净头,净头就是管厕所的。古代掏厕所有专职人员,粪车走哪个宫门,哪个城门,什么路线,也有专门规定。石传祥同志的工作,古今中外不可少。行清,大概也是路边的公厕。
  酰豢醋中尉椭溃呛椭砣τ泄兀既返厮担巧衔匏挛砣Γrecycle意思的设施。人吃了,屙而喂猪。猪吃了,屙而成肥。肥可施田,种粮种菜。猪肥了,也可以吃肉。这些都可反过来喂人,由此形成食物链。
  至于※,则是指粪池,古人也叫屏※。它和醣冉辖咏!欠喑兀跽撸蚴前阎硌诜喑刂校朔唷⒅矸嗍腔煸谝黄稹
  以上五名,清代学者王念孙、孙诒让做过详细考证(《广雅疏证》卷七上和《周礼正义》卷一一),我把他们的解释改造了一下,撮述在这里。
  这些都是比较高雅的叫法,俗称则是厕所、便所、茅房、净房。茅房不是茅草房。我们老家把厕所叫茅间,只有短垣,没有屋顶,茅草何以施之?原来他们是以茅称粪。英语的troublemaker,他们叫搅茅棍,搅茅棍的意思就是搅屎棍。跑茅也是指拉稀。
  现在的厕所,有很多异名,多半译自外来语。如洗手间或盥洗室,是英语的lavatory或washroom(日语叫御手洗),本来是指洗手洗脸的地方;化妆室,是法语的toilette(英语叫toilet),本来是指梳妆打扮的地方;卫生间,是借用日语再创造的词汇。我国以&卫生&为名的词特别多,如卫生球(樟脑丸)、卫生衣(绒衣)、卫生员(医务人员)、卫生纸(手纸和月经用纸)、卫生带(月经带)、卫生裤(绒裤)、卫生所(诊所)。最近,还有&环卫&(环境卫生)一词。这些词中的&卫生&(eisei)是日语借用古汉语翻译西方语言,相当英语的hygiene和sanitation,作形容词,本指合乎健康,但实际用法,近似&干净&,如&这家饭馆不卫生&,&喝生水不卫生&。现在的美国,公共厕所叫restroom,直译是休息室;家里的厕所叫bathroom,直译是洗澡间。全是绕着说,拣好听的说。但抽水马桶发明前,无论什么厕所,都是近之则臭,远之则急,不打扫不行,打扫,又掩鼻捂嘴,难以措手足。尤其是人口密集把人往起摞的大城市,尤其是高楼林立的公寓式建筑。前些年,在巴黎,我发现他们的老房子,很多还是把厕所建于居室之外,像我们的筒子楼那样。这是古风犹存。如今的厕所可大不一样,全都&登堂而入室&,不但堂而皇之占据居室之一隅,而且大摇大摆钻进主卧(master bedroom)的深处,最奢侈豪华。这是拜抽水马桶之赐。抽水马桶,是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之一。欧美现代化的厕所,公厕分男女,一般都是小便器、大便器和洗手池三位一体,四壁贴瓷砖;家里的厕所则是马桶、洗澡盆、洗手池三位一体,四壁贴瓷砖。日本的厕所,从前是中国式,全盘西化后,精益求精,特别能在马桶上下功夫,声光化电,功能最全,不仅对各国传统兼收并蓄(如其冲洗功能,就是吸收了南亚、东南亚&一洗了之&的传统),还能于现代之外保存古风(有些相当高级的厕所,依旧是蹲坑)。
  如今,市政建设,厕所改造是一大难题。特别是迎奥运,兹事体大,不容忽视。近百年来,中国人为体用之争吵得不亦乐乎,至今不能取得共识。汪曾祺先生尝言,甭管怎么全盘西化,有一样化不了,就是中国文学总得用中国话写中国事(出处忘了)。但在厕所的问题上,国粹论却很难立足。刘心武先生写过一篇文章,叫《高雅的话题》(《东方纪事》1989年1期,4-7页)。他说,&吃、喝、拉、撒、睡&是&至关重要的生存环节&,厕所&绝非庸俗荒唐的话题&,&在卫生间的问题上,我承认自己是&全盘西化&的主张者&。
  他说的&全盘西化&,就是指三位一体的厕所,25年过去,已经不是新鲜事。
  四、&全盘西化&前的中国厕所
  在中国的厕所还没有&全盘西化&之前,我们不妨回顾一下前现代的厕所,即不久以前大家还能看到,现在恐怕也没全部消灭的厕所。其中有的,恐怕要及时抢救,适当保留,列为文化遗产。
  小时候,我上过的厕所,基本上是胡同里还保留的那种公共厕所,蹲坑,坑边有两块砖或特意高起一块的水泥脚垫(有的没有),中间有隔墙(有的没有),还是两千年一贯制。不同的是,那时好像比后来卫生一点,坑上经常有带木柄的盖,到处撒石灰。北方厕所使用炭灰一类东西作干燥剂和除臭剂,是有传统的(宫里就是这么用)。木盖,也是属于古风。我们小学,寄宿制,中午一定要午睡。为了逃午睡,怕被老师抓住,干脆躲在厕所里(老师是女的,进不来)。我能躲在里面,想必能够容忍。蹲坑,是那时的习惯。中国的农民特有蹲功,地头上蹲,家门口蹲,端着碗在大十字上蹲,如厕也是这种姿势。蹲惯的老人,还真不习惯坐马桶,往往仍取蹲姿,两脚踩在马桶圈上,比如俺的老乡赵树理,据说就是如此。
  除了封闭式,儿时称为&伦敦&(谐音&轮蹲&)的这种厕所,随着年龄增长,我还见过两种开放式的厕所。
  一种是全面开放。广阔天地,无墙无坑,房前屋后,犄角旮旯,有那么个地方,算是比较固定。不太固定,则随屙随干,有如牛马虽遗。比如30多年前,我在内蒙临河用过的厕所,就是如此,那里很干,非常符合生态学的原理。这样的厕所,倒是可以欣赏景色,但没有心情。白天,常有一种飞虫,形似蜜蜂,不是采花,而是逐臭,像可恶的苍蝇一样,挥之不去,盘旋复至。黄昏,则蚊T如云,叵耐叮咬。夜里,&一天星斗拱黄庭&,静得可怕。
  一种是半开放。也是30多年前,在风景如画的江南水乡,鲁迅和秋瑾的老家,偶然撞见。我记得,一条石板路(纤道),蜿蜒于绿色的水乡,路边有一形似马厩,无以名之的建筑,前面开放,后面有墙,据说就是厕所,人坐&马槽&上,一边方便,一边可以欣赏田园风光(参看附录)。
  要说古意盎然,还要属山西的厕所。30年多前,有一次,我在祁县或太谷等车(记不清了),路边有个厕所,人在上面蹲,猪在下面跑,噜噜待哺,除高下之差比较大,和考古发现的汉代模型完全一样。我想,这就是趿恕9湃怂担稳绮扌〗猓轮芪耐酢K某錾兀墙&豕牢&(《国语&晋语四》),即猪圈式的厕所。
  还有,我们家乡,山西武乡县的厕所。这种厕所,很能体现山西人的节俭精神&&点滴积攒,肥水不流外人田。它和上面的厕所又不一样,只有四面短墙、一口深坑。坑是做成圆形,有一人多深。为了积肥,防止渗漏和干涸,一般是用砖石券砌,好像一口井,井下的粪水光可鉴人,坑口上架石条或石板,有些就是古碑,和电影《老井》中的描写一样(有些港台导演不熟悉,还以为是夸张,我可以证明,一点不夸张)。还有更宽更深的一种,则属于公用,如小学的厕所。厕分男女,中隔短墙,男女半边坑。这种茅坑,大解有如投弹,必移足以避之,令人尴尬;若男女同时如厕,并蹲共起,下面照镜子,上面脸对脸,也让人无地自容。有一次,起猛了,天旋地转,咣叽摔在石条上,颇有后怕。后来读书,我才明白,晋景公腹涨如厕,&陷而卒&(《左传》成公十年),恐怕就是掉进了跏讲匏蛘庵稚罹降拿┛印H绻乔懊媪街郑虾醪换崛绱恕
  此外,在人口密集的村镇和城市,还经常用便器代替厕所,轻便而易于转移,设身处地想一想,实在高妙。
  便器古称亵器,也叫P”阌媚绾蟊阌镁煌啊
  溺壶,也叫夜壶。北方天冷怕起夜,多置于室内,早晨起来,才移入厕所,倒掉,供次日使用。南方的老人也用之。《老井》中就有张艺谋倒夜壶的镜头。我在山西也用过。这类器物,民间所用,多是粗劣的陶器。但战国秦汉以来,古代称为虎子的溺器,出土实物多有之,壶口或作虎口形,或铜或瓷,有些还是金银器,奢侈豪华。唐以来,虎子改称马子,是避李唐先人李虎讳(《云麓漫钞》卷四)。港片多用&马子&代指女朋友,大陆也学会了(如《没完没了》),其实这不是粤语,而是港片国语版借用的台湾词汇,含义很下流。
  净桶,净亦圊字,也叫马桶或恭桶。这种器物,南方最多,北方也有。南方多在河湖岸边清洗,北方缺水,是垫灰土而扬弃之(现在养猫,处理粪便的方法与此类似)。马桶,来源于马子。马子本来是亵器的统称,不分大小便。恭桶则和明清科举制有关。过去,科举考场有两块牌子,一块叫&出恭&,一块叫&入敬&,士子如厕,要领出恭牌,大便叫大恭,小便叫小恭,统称出恭。
  故宫无&伦敦&式厕所,只有存放便器的所谓&净房&,往往在各院配房之后的旮旯小屋内(但明故宫有厕所)。溥仪在长春的伪皇宫(今称傀儡宫)有厕所,是日本人修的洋厕所,他常在里面看书和办公,现在是古迹。明清北京城的民宅,内宅是把厕所安排在最北的正房两侧,外院是把厕所安排在西南角。《左传》定公三年说&夷射姑旋焉&,&阍以水沃廷&,即有人在院子里小便,然后用水冲。《汉书&东方朔传》也说东方朔&醉入殿中,小遗殿上&。我经常想,故宫那么大,皇上或大臣内急,上朝时是不是得忍着,如果不能就近解决,将如何是好。总不能一人揣一个,随时方便吧。我替古人担忧,不是没有道理。
  上述亵器,有些是文物,比如虎子。但马桶也有人收藏。如荷兰汉学家高罗佩,他的儿子就收藏马桶。皇上的马桶当然是文物。但他收藏的是民间的马桶。
  稀缺增值,文物的价格是与时俱进,没准将来是宝贝。
  西方文化的优越性,除了枪炮,厕所最大。他们的特点是先兵后礼,先杀后救,先毁后建,先打上一顿,再给你传播文明。承中国人民大学的张Q教授指教(见文后附录),北京的厕所改造就是打八国联军进北京才开的头。别的国家不上心,美国和日本,成绩最可观(日本特重厕所文化)。
  这以前呢,文献记载可不大雅观。中国的&首善之区&,那是&粪除尘秽满街头&(《燕京杂咏》),&京城二月通沟,道路不通车马,臭气四达,&&&(《燕京杂记》),到处是&小人之风&(见宋玉《风赋》)。
  五、先进于厕简
  子曰:&先进于礼乐,野人也。后进于礼乐,君子也。如用之,则吾从先进。&(《论语&先进》)。在拭秽的问题上,也有先进和后进之分。今语所谓&先进&其实都是&后进&(日语捣的乱),其中充满辩证法,说起来挺绕。
  大约十年前,陈平原先生写过一篇文章,叫《厕所文化》。文章收入他的随笔集《阅读日本》(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6年,107-113页)。他说,他&真的以为&厕所&里面有&文化&&&准确地说,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包括公德心、科技水平、生活习俗、审美趣味等),在厕所里暴露无遗&。他特别提到日本作家谷崎润一郎的《关于厕所》(收入他的随笔集《阴翳礼赞》,丘士俊译,北京:三联书店,1992年,125-133页)。谷崎氏讲的多是日本人的审美情趣,文笔优雅,充满怀旧情绪,其中的话题,也包括厕所(他在《阴翳礼赞》一文中也有所讨论,同上,4-6页)。此人生于1886年,老头子。日本在现代化的问题上是捷足先登,见得多了,不免留余地,年纪大了,容易往回转。他老人家对现代厕所不甚恭维,特别是抽水马桶和四壁瓷砖。相反,平原兄经过&文革&插过队,他对日本昔日的&风雅&也不以为然。幽静竹林中,&粗野原始的厕所&,他在广东农村欣赏过,&一怕风雨,二怕黑夜,三怕肚子不争气,四怕&莫道君行早&&&&。谷崎是从先进,平原是从后进,在先进与后进的问题上,两人说不到一块去。
  平原兄,文章写得漂亮,特别是对w中的&大俗&和&大雅&颇能曲尽其妙。但我注意的是另一个问题,即他游历日本寺庙的感受。他说,京都东福寺,禅林东侧有僧人专用的厕所,叫&东司&或&东净&。这所漂亮的建筑并不对游人开放,他个子矮,踮着脚尖,从窗缝往里瞧,发现排坑之间没有隔离的屏障,有点纳闷。归而读书,才发现,《摩诃僧o律&明威仪法之一》有云&屋中应安隔,使两不相见,边安厕篦&。他说,&厕篦也叫&厕简&、&厕筹&,乃大便后用以拭秽之竹木小片。厕所边上插着木竹小片,这情形我还依稀记得。能用自身经历印证千年古书,真说不清应该是喜还是悲&。
  他所看到的就是真正&先进&的东西。
  提到厕简,有件趣事,甘肃马圈湾出土的简牍,有些木简是和粪便样的东西共存,看来是用废简当厕简,就像现在拿废弃文件当手纸,出土灰坑(T5)原来是粪坑,年代属于西汉时期(吴i禳等《敦煌马圈湾汉代烽隧遗址发掘报告》,收入吴i禳等释校《敦煌汉简释文》,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1年,271-361页)。胡平生先生曾以此事请教于张政R先生,查出六条文献。其中除平原兄引用的一条,还有《北史&齐文宣帝纪》、《南唐书&浮图传》、《江南野录》、《辍耕录》和李商隐的《药传》诗(《敦煌马圈湾简中关于西域史料的辨证》,附录二:马圈湾木简与&厕简&,收入吴荣增《尽心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296-297页)。
  他的结论是,和尚固用厕简,但却不是由天竺传入。因为佛教传入前,我们已经有厕简。
  看来,蔡伦之前,这是重要手段,至少也是办法之一。
  六、后进于手纸
  蔡伦之后呢?
  上面说过,纸代替竹木简,作主要书写材料,大约是在南北朝时期。南北朝以来,国人如厕,除继续使用上面说的厕简,奢侈者或以帛拭秽,更为普遍,还是用纸擦屁股。颜之推说,&其故纸有五经词义及贤达姓名,不敢秽用也&,即不许用带&五经词义及贤达姓名&的废旧纸张擦屁股(《颜氏家训&治家》)。这种&敬惜字纸&的习惯一直沿用于后世。但如果不是这样的纸张呢,看来还是可以擦屁股。原来,我国拭秽的传统,主要就是利用咱们读书写字的材料,这真是雅俗并用的最好例证。擦屁股纸,从前叫什么,还不大清楚,但明清以来,这种纸叫&手纸&(很多是草纸,但也不排除使用高级纸张),是没有问题的。如:
  荆公见屋傍有个坑厕,讨一张手纸,走去登东。只见坑厕土墙上,白石灰画诗八句:&初知鄞邑未升时,为负虚名众所推。苏老《辨奸》先有识,李丞劾奏已前知。斥除贤正专威柄,引进虚浮起祸基。最恨邪言&三不足&,千年流毒臭声遗。&荆公登了东,觑个空,就左脚脱下一只方舄,将舄底向土墙上抹得字迹糊涂,方才罢手。(《警世通言&第四卷》)
  他从此之后,便一心一意的伺候李大人,又十分会巴结,大凡别人做不到的事,他无有做不到的。李大人站起来,把长衣一撩,他已是双手捧了便壶,屈了一膝,把便壶送到李大人胯下。李大人偶然出恭,他便拿了水烟袋,半跪着在跟前装烟;李大人一面才起来,他早已把马子捧到外间去了;连忙回转来,接了手纸,才带马子盖出去;跟着就是捧了热水进来,请李大人洗手。(《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十九回》)
  韩捣鬼两边一看,并无人影,就放大胆子走上前去,说道:&大奶奶要手纸,我这儿有。&那堂客笑道:&我正想着要手纸,你倒知趣。&韩捣鬼听见说他知趣,心中大乐,赶忙取出,蹲下身去递了与他,顺便伸过手去碰了一碰。那堂客笑嘻嘻将他的手一推,说道:&叫人瞧见,像个什么样儿?&韩捣鬼问道:&你住在那儿?家里还有谁?&堂客道:&我就住在前面不远儿,家里只有我一个。&说着,站起来系了裤子。(《红楼复梦&第四十一回》)
  当然,手纸的用途,还不止这些,也用来擦鼻涕抹眼泪,或作妇女月事的辅助用品:
  太太这个当儿听她说了句&舍不得太太&,早已眼泪汪汪的在那儿从袖口儿里,掏小手巾儿擦眼泪,一面又要手纸抹鼻子。(《儿女英雄传&第四十回》)
  碧箫听小钰说来有些情理,便布了蔼如的耳朵说道:&我们两人从前商议的话,难道忘了?将来同床共被,岂有瞧不见的?如今生死交关,就给他瞧瞧,也不是外人。&蔼如听了,不作声。碧箫就轻轻抱他躺在炕上,把银红纱裙揭开。只见绿纱裤上,已是浸得鲜红,便轻轻解开裤带,褪将下来。蔼如着了急,叫道:&我情愿死,不给他瞧的。&碧箫用力把他两腿捺住,说道:&小钰你远远站着瞧,不许动手动脚。&小钰笑嘻嘻的道:&我不动手,只是要辨那经的血,必得掰开了腿细细瞧的。&碧箫当真把他两腿往上一掀,掰将开来。小钰看个不亦乐乎,便道:&够了,我去画道符来,一医就好。&便忙忙回到自己房中,叫了一个二十多岁的宫女来,附着耳说了几句话,宫娥笑笑说:&容易,容易。我去取了来。&小钰便同着他来到蔼如那边,说道:&符已画好了。我不便动手,叫他来替姐姐包扎罢。&宫娥便将热水倒在坐桶内,说道:&我先替公爷洗净了,才好包呢。&小钰还笑迷迷站在旁边看,蔼如说:&你出去罢。&碧箫就一手推了他出房,忙忙闩上了门。瞧那宫娥洗净了血,用帕揩干了,袖中拿出些折叠的细手纸衬着,用一个白绫制就的东西,捆缚停当。说:&公爷,你停一会,纸湿透了解开来,换些净纸依旧拴上。直等身上干净了才好解去。&蔼如说:&那有这许多符来换呢?&宫娥笑道:&这是叠的手纸,那里是什么符?&碧箫说:&你这白绫的套儿制得很巧,恰好缚在胯下,怎么预先知道就制端整了?&宫娥说:&我原是做来自己用的。还没有用,听见王爷说公爷要使,才送来的。&蔼如问道:&你也有这个病么?到底叫什么病症,会死不会?&宫娥又笑道:&那是什么病?何尝会死?这叫做月经,又叫月信。医书上说的:女子二七而天癸至,七七四十九而天癸绝。其中有早的,十二三岁也就来了。往后每月要来一回呢。&(《绮楼重梦&第二十一回》)
  现在叫卫生纸的东西,英语叫toilet paper,日语叫书信或信(真雅)。上面说过,toilet的意思本来是梳妆。toilet table 是梳妆台(也叫dressing table),toilet bowl是抽水马桶。它们都是厕所中配套使用的东西。手纸是我们生活中最需要的东西(月事用品也是,电视广告天天讲,月月讲)。虽然,这类产品,在全世界还没有彻底普及,就和三位一体的厕所一样。但这正是商机所在。
  现代卫生纸,是可溶性的纸。过去,我们用草纸,常把马桶堵了,那是不配套。现代化的特点就是成龙配套,要有全有,要无全无。在手纸的问题上,我和平原一样,也是&吾从后进&。
  七、我的结论
  滴水见太阳。从厕简到手纸到卫生纸,我们不仅可以看到人类文明的一般演进,也可以看到中国的地覆天翻。
  我的结论是,人类的饮食、排泄是携手而并进,书籍、手纸(取其广义,包括厕简、手纸和卫生纸)也是比翼而齐飞。虽然,美食和书籍的发展总是遥遥领先,但后者也不甘永远落后,照样有文野雅俗之分,文雅的东西可以先文雅起来,但再野再俗,也有缓慢的发展(就像老百姓的生活),和我们的精神世界不一样。
  这是我的进化观。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翼年代记高清壁纸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