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能算是12好牧人人吗

学做好牧人——1月25日&&牧人的规范
牧人的规范
(图片取自网络)
“耶稣回答说,你暂且许我。因为我们理当这样尽诸般的义。于是约翰许了他。”(太3:15)
前两天,平阳水头牧区在救恩堂举行大学生冬令营,我受邀主讲婚姻家庭系列讲座。前天晚上讲座结束之后,负责同工要求一同喝茶、吃宵夜。席上,同工们讨论与基督徒家庭生育的问题。同工们惋惜有些基督徒为了生男孩而堕胎,认为这种行为不符合圣经的教导。同时,又有同工认为我只有一个女儿太孤单,最好再生一个。不过,我以等待政策允许为由,暂时不考虑第二胎。有意思的是,我的“等待政策”引起了大家的讨论,主要围绕着到底要遵守圣经“生养众多”的教导与遵守国家“计划生育”的政策展开讨论。
主耶稣是所有基督徒生命的典范,其生平中的事迹可以提供我们正确的指引。作为神的儿子,完全的义人,祂不需要接受施洗约翰悔改的洗礼。当主耶稣来到约翰面前,要受他的洗时,约翰想要拦住他,说:“我当受你的洗,你反倒上我这里来吗?”但主耶稣的回答却给我们一个完全的教导。祂说:“你暂且许我。因为我们理当这样尽诸般的义。”(太3:13-15)
主耶稣的话正是向我们揭示了祂道成肉身的真理。虽然祂是神的儿子,但祂既然道成肉身,就愿意遵守人的礼仪。试问:主耶稣此举是否带着一些危险?因为约翰的洗是悔改的洗,主耶稣作为无罪的主,本不需要约翰的洗礼,但祂却主动接受约翰的礼,是否有被误以为有罪的危险?我相信主耶稣此举正是体现了祂彻底的降卑,愿意来背负世人的罪。相同地,主耶稣在面临十字架的酷刑时,祂完全可以证明自己的无罪,但祂却甘愿背负世人的罪,承受罪的刑罚。
当主耶稣受了洗,从水里上来的时候,神亲自来证明主耶稣的超凡身份与无罪的本质。经文记载:“天忽然为祂开了,祂就看见神的灵,仿佛鸽子降下,落在祂身上。从天上有声音说:‘这是我的爱子,我所喜悦的。’”(太3:16-17)这里外在的现象,不单让主耶稣自己看见,更是向在场的人证明。天上的声音更是向众人宣告主耶稣的超凡身份,以及祂无罪的本质。可以肯定,因着天父的介入,我们的担忧尽消。
在马太福音第17章中,经文又记载主耶稣遵守国家的法律的实例。当主耶稣在迦百农的时候,有收丁税的人来见彼得,说:“你们的先生不纳丁税吗?”彼得回答说:“纳。”主耶稣问彼得说:“世上的君王,向谁征收关税丁税。是向自己的儿子呢?是向外人呢?”彼得说:“是向外人。”祂说:“既然如此,儿子就可以免税了。但恐怕触犯他们,(触犯原文作绊倒)你且往海边去钓鱼,把先钓上来的鱼拿起来,开了它的口,必得一块钱,可以拿去给他们,作你我的税银。”(太17:24-27)
主耶稣在纳丁税之前,向彼得启示了一个真理,神的儿子本身不需要缴纳丁税,但出于对法律的尊重,主耶稣愿意放下自己的尊位,上缴当纳的税银。
在中国教会的历史上,曾就是否向政府登记注册而产生不同的派系,曾就基督徒是否可以服兵役而产生不少困惑,曾就是否遵守某些法律而争论不休。从主耶稣生平中“尽诸般的义”是否可以提醒教会,不要因着个人的观念差异而分道扬镳,不要因着人与人之间的意见分歧而争论不休,不要因着大家的立场不同而势不两立。令人痛心的事实是,在教会历史上产生的不太光彩的案例,普遍不是由于一般信徒的无知,反而由于教会领袖的个人因素。那些打着“为真理而战”的旗帜在教会中闹纷争的事,不但不能荣耀主的名,反而更暴露了牧者的行事为人与主的榜样相去甚远。
在今日教会需要合一、需要复兴的时代里,教会牧者得重新审视自己生命中那些“不服”的心态,效法主耶稣的道成肉身,在不违背绝对真理的前提下,为主名的缘故“尽诸般的义”。
祷告:主啊,求你赦免我们与我们的前辈因无知和有限所犯的罪,给我们够用的智慧来领悟你的宽广,给我们聪明去“尽诸般的义”。奉主耶稣基督的名,阿们!
若要收到更多作者文章,
&&&&可加作者公众号:elishachen2013
&&&&也欢迎介绍其他弟兄姊妹加入分享。
&&&&愿主与您同在!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耶稣是好牧人
耶稣是好牧人
经文:太九35-38;彼前二25;诗廿三1-2
好牧人寻找迷羊
圣经说:“他看见许多的人,就怜悯他们;因为他们困苦流离,如同羊没有牧人一般。”(太九36)
我们的主是好牧人,昔日祂在三年半的尽职里,马不停蹄,周游四方,走遍各城各乡,广传福音,寻找迷羊。祂每逢看见许多人就怜悯他们,将祂内心那充满爱人的负托付门徒。哦!主的心肠和怜悯拯救人的事迹就像一幅幅感人的图昼,借着福音书向我们显明。要知道昔日主在地上怎样顾念那些没有牧者的羊,今天祂岂不是更顾念在全地千千万万失丧的灵魂吗?祂爱的眼睛岂不是仍然顾到全地迷失的羊吗?巴不得主开我们心中的眼睛,叫我们都能切切体贴主的心肠,看到遍地的需要是何等的大,且都体会到牧者的心是怎样顾念他们,切望拯救他们。
今天中国有将近十三亿人口,基督徒大约有七千万,还有十二亿人没有得救。哦﹗遍地的人都是困苦流离,是没有牧者的迷羊。他们天天奔向灭亡,何等可怜,其中包括你的父母、子女、兄弟、姊妹,或同事、同学、同乡,所以,我们应该与主配合,一面天天迫切为亿万同胞祷告,为我们周围傍边的人代求,另一面求主打发我们去收祂的庄稼,无论得时不得时都传福音给别人,满足主的心意。
谁满足牧者之心
在路加福音十五章一至五节里主耶稣将自己比喻为牧者,当祂见到一百只羊里有一只失迷,漂流在旷野,祂就撇下九十九只去寻找那一只迷失的羊,直到找到了,找到后就欢欢喜喜把牠扛在肩上带回家。回来后就叫众人和祂一同快乐,因为这只羊是失而复得的。亲爱的弟兄姊妹,慈爱的牧者恩主耶稣现今仍在寻找迷羊。你想讨主欢喜吗,赶快与主配合,广传福音寻回迷羊!圣经说,一个罪人悔改,在天上要有无数的使者为他欢喜快乐。有时我们觉得一个人得救很平常,但在天上却是大大欢喜快乐,而且不仅众天使欢喜,连父、子、圣灵都欢喜,难怪圣徒们每逢带领别人得救,心灵总是充满了喜乐。要知道每只迷羊主都爱他们,都在寻找他们,若我们要满足主的心,讨主喜悦,就要与主一同配合,顾到身边很多迷失的羊。昔日主把祂心里的负担告诉门徒说:「要收的庄稼多,做工的人少;所以你们当求庄稼的主,打发工人出去收祂的庄稼。」(路十2)今天主也将祂的负担托付给我们每一位,祂巴望我们能在所住的乡镇,城市传扬福音,收祂的庄稼。所以我们首先要为此代祷,作一个「求」的人,接着把握机会无论得时不得时都向人传福音,体贴主的心肠。因为那位昔日怜悯许多困苦流离的众人的耶稣,今天更是顾念全地未得救的人。
牧人寻找灰心退后的肢体
彼得前书二章二十五节:“你们从前好像迷路的羊;如今却归到你们灵魂的牧人监督了。”本处经文让我们看见主是我们的好牧人,当我们还作罪人时,祂来寻找拯救我们,而我们得救之后,主仍一生牧养我们,成为我们魂的牧人。那么,祂怎样牧养我们?祂借着话供应引导牧养我们,几时我们偏离主,祂就来寻找我们归回羊群的脚。这就如路加福音十五章所讲的浪子回头的故事,浪子离家出走时,父亲仍在爱里等候祂回来。同样,有些圣徒,在天路旅程中,因软弱失败而远离主,然而主仍用慈绳爱索牵引他们回来,我们的恩主是群羊的大牧人,就如希伯来书十三章所说。祂是群羊的大牧人,当有羊迷失时祂就寻它们回来。就像路加福音廿四章提到,当主耶稣复活时,门徒四散,主却不断地找回四散的门徒。祂在以马忤斯路上向两个离群失散、离开耶路撒冷的门徒显现,使他们回头重新事奉主。还有,昔日七个门徒离开主的托付重新在提比哩亚海打鱼时,主向他们显现,再将他们吸引回来,使他们重新背负主的托付。哦!你能看到主复活后非常繁忙,祂不断地到处找回四散的门徒。这是牧者的心,这是牧者的工作。
亲爱的弟兄姊妹,主耶稣是好牧人,祂今天同样的顾念许多冷淡退后失落的肢体,主的心惦念关心他们,祂也巴望我们同样关心他们,若我们没有体会主的心肠,就会成为自私的基督徒,只顾自己刚强爱主就心安理得。这样岂不是大大亏欠主,伤主心吗?
认识主的托付
昔日主向门徒显现时,祂特别问彼得:“你爱我比这些更深么?”彼得说:“主阿!是的,你知道我爱你。”主说:“你喂养我的小羊。”主连续三次说:“你牧养我的羊,你喂养我的羊。”言下之意乃是,你爱我就要喂养我的羊和小羊。那么,为何主没有教彼得怎样喂养祂的羊和小羊呢?,因为彼得曾在软弱失败中经历过主怎样爱祂喂养祂,因此他知道主要他效法主的样式去体恤软弱的,勉励灰心的,扶助有需要的。巴不得主今天都给我们有这种恩典和爱心,不再以自己为中心,乃是体贴主的心肠,去广传福音,也照顾到周围许多失落的肢体,许多在难处、软弱、退后中的肢体,为他们切切代祷,在爱里关心他们,在实际中彼此相助,求主给我们这样的恩典。
好牧人监督牧养我们的一生
经上说:“…如今却归到你们灵魂的牧人监督了。”主是我们的牧人、是我们魂的监督、是我们的保护、是我们的避难所,所以我们得救之后就不应该再过我行我素、以我为中心的生活,要知道这个败坏的己已经与基督同钉十字架了,现今活着的不再是我,乃是基督在我里面活着。所以你的生活不是没有人监管的,罪再不能作你的主人,你的本分是顺服大牧人恩主耶稣基督,在凡事上顺服祂借着圣灵恩膏的教训,常住在祂里面蒙保守。
牧人的角色是什么呢?牧人是羊只的引领和保护。当羊只偏行己路时,牧人会管教牠们回到正路,羊只饥饿疲乏有所需要时,牧人会关心扶持牠们,带领牠们到青草地上和可安歇的水边。
今天我们要跟着羊群的脚,一起来跟从主。主是我们的牧人,表示主是我们的倚靠、是我们的向导,所以我们不能活无祂之处。每一天无论大小事都借着祷告求主带领。靠着祂面对一天的难处、挑战、变幻,紧紧信靠祂,这样你就必因祂得享安息。祂又是我们的医治、平安和得胜,有祂同在就无惧怕,有祂同在就能胜过一切罪的权势。祂更是我们的监督,几时我们的心远离祂或偏于邪,祂会管教我们,如祂曾说:“凡我所疼爱的,我就责备管教他。”(启三19)所以我们要学习顺服祂爱的管教,存着柔软的心,悔改归向祂。
认识主的管教
现今有许多人在跟从主的路上不认识主的管教,当他们遇到难处时,不知道这是神的手。由于他们的己太强,主便兴起一些环境来破碎他,他却不知道悔改,还怨天尤人,和神过不去。旧约以色列人曾经是这样。先知以赛亚曾论到他们说:“你们为什么屡次悖逆,还要受责打吗…从脚掌到头顶,没有一处完全的,尽是伤口…”(赛一5-6)可惜他们仍不知这是神的手而谦卑俯伏悔改,这实为我们的鉴戒。巴不得求主开我们心中的眼睛,叫我们晓得许多发生在我们身上的事有主管教的手。要学习当主管教责打时立刻顺服、谦卑俯伏,这样,被管教就要变为化妆的祝福。
藉神的话来牧养我们
主怎样监督牧养我们?祂借着圣经神的话和圣灵的安慰、引导来带领我们。自从我们蒙恩得救之后,主耶稣就是我们的恩主,祂像好牧者一样牧养我们一生,谁也不能从祂的手里把我们夺去(约十28)。祂又在父面前昼夜替我们祈求(来七25),且住在我们里面,永远与我们同在(约十四18-20),还有祂更是天天用祂生命的话语来喂养我们、引导我们、督责我们,如经上说:“人活着,不是单靠食物,乃是靠神口里所出的一切话。”(太四4)又说:“我对你们所说的话,就是灵,就是生命。”(约六63)可见,主要我们天天凭神的话而活,天天以神的话为灵粮,和生命的供应。因此,若你每天的生活忽略了读经,或草率读神的话,就必失去那从牧者而来的供应和喂养。试想为何你时常容易被难处所压倒呢?原因在于你缺少从牧者领受生命的供应,以致无力胜过难处。
弟兄姊们,主的话不但是我们天天生命的供应,也是我们的引导,使我们行在神的旨意中,如大卫曾说:“你的话是我脚前的灯,是我路上的光。”(诗一一九105)是的,远离神的话,何时就必落在黑暗失迷中,要知道我们是借着神的话来认识主跟从祂。还有,主的话更是成为我们的光照和保守,如经上说:“圣经都是神所默示的,于教训,督责,使人归正,教导人学义,都是有益的,叫属神的人得以完全…”(提后三16-17)所以,若你天天爱慕主的话,主的话就必光照、规正你,拯救你,使你蒙保守,一生走在正路上,那日得以欢然见主。
主藉圣灵来牧养我们
主不但以神的话来牧养监督我们,祂更是借着圣灵来在凡事上带领我们,如经上说:“但保惠师,就是父因我的名所要差来的圣灵,祂要将一切的事,指教你们,并且要叫你们想起我对你们所说的一切话。”(约十四26)又说:“…自有主的恩膏在凡事上教训你们…你们要按这恩膏的教训,住在主里面。”(约壹二27)在此,“一切的事指教”和“凡事上教训”正包括了在你日常生活中所面对的一切大小事情,主都会借着圣灵与你同在且引导你、光照你。
例如:当你的心偏离主,祂就提醒你回转,当你犯罪得罪神时,祂就必光照你,使你认罪悔改,当你心灵忧伤时,祂就安慰你,当你亲近神时,祂就以喜乐平安充满你。总之,自从你得救的那一天开始,主已经借着圣灵永远住在你里面,几时你的心住在主里,你的属灵光景就正常,就必有基督的平安在心里作主;几时你的心远离主,就必落在黑暗里,因为“体贴肉体的就是死;体贴圣灵的乃是生命平安。”(罗八6)所以你越顺服圣灵,你的感觉必越过越敏锐,自然就越蒙圣灵在凡事上教训你,就如有许多初信者对主单纯的经历。反之,你心灵的感觉就必迟钝麻木。因此,无论在生活或事奉中都不要销灭圣灵的感动,不要拒绝圣灵催促,要照着圣灵恩膏的教训来跟从主。并且圣灵的引导完全是照着圣经的真理,祂又时常藉神的话来引导牧养我们。
亲爱的弟兄姊妹,今天主不但赐给我们外面的圣经,祂又赐给我们里面有圣灵,使我们能天天借着圣经和圣灵来紧紧跟随祂,安息在祂大能的膀臂之下,何等有福。我们就应忘记背后,努力面前,向着标竿直跑,忠心跟随好牧者恩主耶稣直到那日。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欢迎下载本站有关此讲员的所有信息,高速下载地址:
您现在的位置:&&
共4条数据&&& 1& && &
1/1&请选择页码第1页热门关键词排行榜
&&&&&&&&&&&&&&&&&&&&&&&&&&&&&&&&&&&&&&&&&&&&&&&&&&&&&&&&&&&&马可福音系列四(12):登山变像(受苦期&第三讲)
庄百亿牧师
马可福音9:1~8;彼得后书1:16~18
今日讲题:登山变像(受苦期&第三讲)
(三)受苦期(可8:31~可16:20):
·登山变像(可9:1~8):(续上讲)耶稣带著彼得,雅各和约翰暗暗上了高山,主耶稣改变了形像显出祂是神的荣耀,同时摩西和以利亚也同时显现,并和耶稣谈论祂将在耶路撒冷发生的事。从第5节到第8节接下来谈到门徒彼得的反应及父神的见证。
*彼得的反应(可9:5~6):三位门徒看见主的荣耀形像时甚是惧怕,正如以赛亚书第六章先知以赛亚看见神的荣耀时的敬畏害怕而感到自己的不洁和渺小。他们害怕到不知说什么才好,但彼得的性格使他还是说了很不恰当的话:〝可以搭三座棚,一座为你,一座为摩西,一座为以利亚。〞尽管摩西和以利亚在犹太人眼中是很伟大的,但他们并不能和弥赛亚耶稣基督相提并论。因此在尊贵的神面前应该静默,千万不要急燥反应去说话,这是我们该学的功课。
*父神的见证(可9:7~8):摩西和以利亚被接走,重要的目的是叫人只见耶稣不见一人,不要高抬一个人到不应当的地位。因此当时有父神的声音从云彩里出来:“这是我的爱子,你们要听他。”这是父神第二次从天上发声表达其心意,要我们定睛在主耶稣身上,摩西及以利亚只是神使用的器皿而巳,唯独耶稣才是父神的心意,父神的爱子,我们都要听从的主耶稣基督,才是我们敬拜的对象。历代教会的错误就是看人过于耶稣。云彩遮盖的经历使彼得特别作见证,见于彼后1:16~18,这种属灵的经历帮助彼得在他的事奉中大有能力来为主的荣耀作美好的见证。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好牧人圣经播放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