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culus dk1能玩刀剑神域失落之歌试玩吗

Copyright&2003- All rights reserved. 游民星空 版权所有
冀网文[0号Oculus Rift 吸引游戏玩家的撒手锏是什么?
上世代同样都是做体感游戏,Wii 通过游戏+低价+体感取得了成功,然而 Kinect 虽然技术上更好,但是却落得个较好不叫座。这里我认为 Wii 的杀手锏在于「通过体感技术与价格优势提供了全年龄向的游戏体验」那么同样是以技术改变游戏体验,Oculus Rift 的杀手锏会是什么,会不会最后和 Kinect 2 一样尽管技术出众,但是玩家和游戏开发商却并不感冒?欢迎各位对 VR 和游戏感兴趣的朋友来讨论。(感觉 E3 上会有不少 Oculus Rift 的真实体验)
按投票排序
目前不好确认,但我认为将会是“最完美适配新型操作设备的游戏类型”的可能性最大,也就是说,那对儿Oculus Touch,谁玩转了谁就可能是最好的产品。首先,我觉得问题说明中引用的一段话本身就存在问题,XB的重心并不是体感游戏,和有没有Kinect无关,就好像PS也出过PS move也不说明它就是“体感游戏平台”了,更不能得出”上时代所有主机都是作体感游戏“这种结论,这显而易见是不正确的。XB和PS一直在做自己的“次时代(独占)(3D)大作”平台,每代只是升级自己的配置和加入更多的互联网要素,老实讲,并没有质的改变,Kinect和PS move都不能改变这个本质。但是Wii确实是提供了革命性的操作方式和玩法,PSV也是PSP的升级版,但是NDS提供了革命性的操作方式和玩法——整个所谓触屏游戏时代的三大要素无非tap,slide,drag,这些都是NDS时代就提供好了的。所以任天堂开发了体感游戏,推广了体感游戏,XBPS都是跟风跟得不够好而已,Kinetc和PS move的表现不好是其本身不完善的硬伤,以及他们代表的游戏方式和平台本身的方向并不同步。更不能忽视视的是,Kinect,特别是一代的时候,识别动作时候的延迟,识别错误,误识别,无法识别,以及识别范围有限,被遮挡失效这些问题导致它根本无法被称为一个合格的游戏输入设备,算作娱乐设备都很勉强——还记得Kinect的面部捕捉的NBA吗而Wii的手柄,和Kinect不同,它不是“选配件”,是标配件,它的性能和使用体验在与之配套的游戏产品中是足够好的,从重量,精度,使用时空间定位便捷性和延迟等方面都完全可以令人满意。而Wii的手柄,和Kinect不同,它不是“选配件”,是标配件,它的性能和使用体验在与之配套的游戏产品中是足够好的,从重量,精度,使用时空间定位便捷性和延迟等方面都完全可以令人满意。然后我们来研究一下什么是杀手级应用(最接近题设中杀手锏的应该是这个词了):虽然这个词目前来看仍然是个约定俗成的,并无准确定义的说法,但是我们认为:杀手级应用指的是能够逆带动硬件销量的软件杀手级应用在商业上是本身取得了巨大成功和带来巨大收益的软件杀手级应用含有“对竞争产品/平台带来致命打击并确立自己胜利地位”的字面含义仅仅是“在某一平台或硬件上安装率/销量非常高”只是充分条件,不足以称之为杀手同上,在某一平台上捆绑的应用,附送的免费应用都不能称之为杀手跨平台发布的应用,无论安装率多高,是否带动业界硬件销量,都不能称之为杀手(所以智能手机时代,没有杀手应用,反正我没想出来,请诸位举例给我)所以决定一个新型设备上是否出现所谓的杀手级应用(也就是为了使用一个软件或游戏产生购买对应硬件动力的才够资格称之为杀手)从这个角度上讲,有两个必要要素:1,该硬件已经提供了非常好的基本机能,没有明显的问题以及有足够好的使用体验2,该硬件已经有相当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在公众范围内有足够的影响力然后,有三个触发点:1,带来了一种全新的并且是良好的操作体验,这种体验较以往的体验更直观或更便捷而且可能带来更多的趣味性2,展示了全新的,令人惊叹的全新的使用体验,特别是视觉的体验3,创立或创新了,几乎超越同时代产品的优秀应用理念(或一个类型)和无可与之相比的应用质量参考:随便在下面的典型条目中选取几个例子:,触发点2,3,大幅带动PS销量,PS的杀手应用,现在看来粗糙的3D画面,在当时就是爆点 and ,,触发点1,2,3,带动了PC机和CD-ROM的销量,惊人的容量带来的优异表现,当时的PC游戏标杆,触发点1,2,3,带动了3D显卡的销量,可算作3D游戏的首作同时也是杀手应用,触发点1,3,带动了任天堂的销量(移植作),格斗游戏的杀手应用,勉强也算首作其他口袋妖怪,Halo之类不论,严格来说NDS发售的前几作和Wii的前几作也都符合,诸如脑白金,瓦里奥世界,Wii Sport。这些不仅是世界上在任何角度评比历代主机游戏销量都排的上号的主机和掌机游戏产品,也是带动该游戏对应硬件销量的游戏,更是决定主机和硬件的平台走向竞争胜利的产品。那么我们回来看一下:Oculus上出现杀手产品具备了条件么,唔,我觉得从硬件机能,体验和知名度上讲,应该有70分了,必要条件基本具备,但不能排除马上要面世的Vive,Morpheus有更好更强的竞争力。接下来的就是看看,在这个(一系列)平台上谁能在操作,游戏玩法和理念,以及画面的表现力上做到足够好了。我觉得反正不用多久,就能看到了吧,如果看不到,那就等下一代产品咯,没有杀手应用不代表这个硬件平台和生态圈就不会蓬勃发展,只是增长速度和知名度扩张缺了个爆发点而已。万一一直没出现呢?还有三星SteamHTCSony呢,还有微软google呢,保不齐还有苹果呢,这么多硬件平台,数以多少计我也不知道的内容提供商,总有能做出来的,对不对。
谢邀。每次看到这样的设备就会让我想起横井军平大神的Virtual Boy,VB当年虽然惨败,但仍然有一批铁杆为其扼腕。横井可能是太超前于时代了,如果说今天VR游戏市场才被认为是刚刚有起色,他岂不是早了二十年……好了,言归正传。既然是VR设备,杀手锏当然是独一无二的虚拟现实体验,这种设备从工程角度来讲并不新奇,很多年前军方就有类似的原型机。但是这种设备有一个最大的先天市场缺陷,就是它那种独一无二的体验很难通过宣传手段有效的传达给消费者,据分析当年VB就是这样,虽然打了很多广告,但是人们搞不明白。我看了一下Oculus Rift的宣传页面,感觉它恐怕也会面临这个问题。无论是Wii还是Kinect,实际上最终能够普及开来都离不开“产品体验具有传染性”这一点,对于游戏产品来说这是一个特别重要的因素。Wii和Kinect在玩的时候虽然对着空气挥拳、跳舞也是很傻的,但是这股傻劲是可以传染的,尤其重要的一点是通过瑜伽、舞蹈这种健身概念游戏,让女生玩起来了,女生可是最好的“产品传染媒介”,因为她们喜欢交流产品体验。而Rift这种恐怕有点难,带个眼罩首先就已经很呆了,而这种体验很可能是本人很开心但边上的人不知道有什么可开心的。简言之,杀手锏就是独一无二的虚拟体验,但这也是双刃剑,因为这种体验天然就传染性不够强。
Oculus DK1和DK2
我们都是最早一批买到的。大部分时间其实都在吃灰。其实除了少数展示项目里用(最近的一个最好的例子就是北京申冬奥代表团在陈述展厅里放了十几个做VR体验)。之外的话,我认为Oculus只是重启VR时代。实际上这些东西早已有,只是做到消费级价格引爆了消费级市场的兴趣,然而这些只是个开始,因为原来没解决或者解决的不够优秀的很多技术问题,现在也只是陆续在解决中。参见我这篇
。Oculus只是一个HMD,我不认为单靠一个HMD就能构成多么好的体验,他只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因此抛开其他的环节谈杀手应用我觉得为时过早,这需要所有环节的共同成熟,也许会很快实现,但不是现在。
谢邀刚不久前也体验过了这个Oculus,实感确实报表,不过分辨率感人啊!这分辨率怎么做游戏?新出现的Oculus Rift好像加了手柄?也只是听说了一些报道,不知道详情。其实wii和坑奶头最大的区别是什么呢,任天堂在做一个硬件的时候,至少在第一方游戏上重度讨论了体感的可能,和各种实现方式,硬件的设计并推出,背后的逻辑,依据都是他未来要推出的游戏。它要做的是一个成熟商品。失败了就黑了。公司会承受巨大亏损。输不起。而微软,则不是纯粹游戏厂商,他做这个,更多只是为了实现一种体感技术,这个技术可以应用于游戏,其实他更加倾向于全领域的应用,这和任天堂见到一个新技术,想要实现这个技术全面提升游戏体验的设计推动力是完全不同的。所以,就游戏而言,我可以断言,Oculus不可能这么快有大动作,你们太小看游戏界了。任天堂最初实现马里奥64的完美革新的3d操作模式,研究了多久!?你又知道他从有这个体感的点子到实现wii,到wii上最终的成型的体感动作游戏塞尔达传说天剑花了多久?都是以世代(游戏领域的世代)计。一个革命性的游戏的推出,新的技术仅仅只是一个开始罢了。话说回来,说不定新的NX就是这类东西也不一定。任天堂其实早就想这么搞了,参考VB。事实上,和google眼镜一个道理,这种仅仅为了炫耀技术的极客思维产品,是不会带来你第一眼见到那般的革新的。因为它甚至根本不是一个体系成熟的产品。谷歌眼镜,Oculus这些初代的新维度设备,还在探索。这个Oculus还是个极客化的东西,推广和真真杀手级的应用领域出现,才是这个设备质变的时候。简单的说,你要说这个东西玩游戏体验拔群,你得出一个wii spot级别的游戏,告诉大家,你这个东西可以让游戏变成这样玩。你要说这个东西看电影爽到爆表,你把星战拍一部,关众看电影360度无死角,让大家服气。光有demo,有视频,远远不够。所以下面是我的核心观点:只有像ip之于手机,wii之于游戏这样的成熟,厂商真正想要赚钱的设备出现,这个领域才会正式辐射出来,有影响力,带来大众的新体验。这个设备还属于吸引眼球时期,人家做设备的人其实也没真心觉得他会这么快赚钱,彻底掀起革命。最后回到答题:这个东西的杀手锏就是未来某公司,VR设备的成熟应用,可以是游戏,电影,娱乐体验。如果没有人愿意去把他成熟化,就不会有什么大风浪。话说回来,这个设备的最终形态应该远没有确定,坑奶头现在看在来,也仅仅只是微软实现新维度设备开始的一个尝试性的东西,不过它的技术,现在肯定对hololens有巨大帮助,甚至是它的基础。所以,拭目以待吧。
北野武老湿曾经说过 3D电影有个屁用 最多看毛片比较爽
现在来看,Oculus无杀手级应用,几个问题解决不好无法体现沉浸感,箱庭式的解谜可以搞(e.g The Room)。放宽到VR(Cardboard, GearVR),能被大量接受的应该是photo and video apps。成人应用也可以,但说真的,戴上头盔你找得到纸吗?====UPDATE:模拟桌面型游戏应该也挺有趣(e.g. Her Story, Papers Please)
starcitizen
演示 Oculus Rift 配合 Xbox 手柄玩『星际公民 StarCitizen 』—在线播放—优酷网,视频高清在线观看
/v_show/id_XNzM0NTI3ODc2.html
elite:dangerous
『Elite:Dangerous 精英:危险』Oculus Rift DK2 虚拟现实体验—在线播放—优酷网,视频高清在线观看
/v_show/id_XNzQ2ODk0NTk2.html
用Oculus Rift玩精英:危机四伏(Elite:Dangerous)的评测(英文)—在线播放—优酷网,视频高清在线观看
/v_show/id_XNjc3ODk5NDk2.html
泻药,个人觉得更真实更立体一直是游戏硬件发展的目标。从最早的雅达利奥德赛的那种简单色块,到红白机开始有比较精细的像素画,再到PS,SS时代的简陋3D,目前的游戏机能已经可以展现非常写实的画面。可是显示载体一直没有什么大的进步,只是从CRT到现在的液晶而已,但是都是平面的显示屏。而Rift作为一个头戴式三维显示装置把显示器材向拟真VR推进了一大步。其实早在90年代,头戴式VR装备就已经被开发出来了。就是曾经是任天堂黑历史的VBOY。当时的技术力根本无法做到的事情现在终于可以尝试了。可能还会有很多诸如硬件要求过高,容易造成眩晕等缺陷,可是这一股VR的趋势是没办法阻挡的了。等着拿RIFT玩一撸删游戏的我飘过……
谢邀只能说 这东西最大的好处是它出生在现在——各种技术比起任天堂当年的Virtual Boy都不知道强了多少个数量级。体验的话,VR总是有好有坏——最大的好处和最大的缺点都是全面浸入式的体验。虽然因此游戏体验好了,但也失去了传统休闲游戏里可以同时干很多事情的可能性。所以其目标必然是核心游戏市场这个市场里,作为一个成熟的VR系统,它的优势应该是很大的。最主要的是他是第一家。所以只要不出什么大问题,他肯定会成为业界的标准。至少在竞争对手赶上之前是这样。杀手级应用我觉得不是问题。生态环境做好,游戏自然是会出的。但我比较担心的是,毕竟这是个全新的技术,而且还很大程度涉及硬件,所以不管花了多少年研究,初代产品总是有很大的可能出现致命的问题(比如凶箱的三红一类)。对于它来说,则完全是看其有没有足够强的公关和技术能力,在问题爆发的不可收拾之前将其抹平的能力了…………
总之泻药,占坑待答,“如何完成一个自己不了解领域的靠谱答案。”+“刀剑神域独立于文学之外的吸引力“。---------------------------------------------------------------------------------------------------------------------------------首先不得不提到的是这玩意的祖宗:virtual boy。这玩意有多渣呢?体积巨大,晕3d,红光瞎眼,必须三脚架才能站稳的奇葩玩意。但是这个世界就是为脑洞爱好者让开了一条路。和平衡板、力量手套并列上世纪最傻的三件游戏设备的这玩意,现在竟然有人要挖出来鞭尸啦!不过这玩意和wii并不同,wii走的是模糊体感提升游戏乐趣打造满屏幕游戏性的路线,这东西想让你们看到一个拟真的世界。是的,现在所有的头戴式显示设备我一看到第一反应就是刀剑神域,下一步就是脑后插管黑客帝国。但是这玩意是无敌的么?不不不,在这里我还是要高呼一句,索尼大法好~再来一声谷歌大法好~虽然谷歌眼镜都快夭折了……这些个所有的设备的思路都是把显示屏带来的虚拟世界无限向我们眼睛靠近,虽然大部分产品都没考虑到近视患者的感受……但他们的下一步就是直接向视神经发送电信号,脑后插管你怕不怕!意义何在?所谓的沉浸式体验真的很厉害么?有意思的是,03年的轻小说刀剑神域里面就更近了一步,让你们来看看脑后插管的世界有多么恐怖。作品内人物剧情啥的就不多说了,后期还有利用这项技术为危重病人提供临终关怀的篇章。另一个例子是:《to the moon》,有兴趣者请自行玩耍游戏。这里我们把游戏玩家提升到人的高度来看这项技术的引人之处:我们的基础科学提升对一般人生活的影响已经远不如工业革命时代那种翻天覆地的变化了。每天打开所谓的“科技”页面也都是满屏幕的手机电脑,仿佛电子科技就是科学技术领域的终极结晶。人们越来越想把虚拟的世界投影到现实中来,或者彻底摆脱现实世界,实现所谓“沉浸式”体验。在《乐园追放》这部片子里,人类更是彻底分裂成了以电子构成意识和依旧停留在环境恶劣的地球上的两派,片子的最终能代表人类向太空进发的,竟然是一个和人类没有区别的人工智能。我们有大量的科幻作品会去刻画未来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的碰撞交错,所谓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赛博朋克的开山作品《雪崩》就是人类对于未来这个世界会变成什么模样的第一次摆在纸面上的思考。也许将来的人类永远无法到达太阳系之外的任何星球,我们终究会困死在地球之上,或者灭绝于资源的彻底枯竭,或者直接因为一两次核战自我了断。和上个世纪对于太空的幻想不同,太空的未知给了我们无限的可能,而现在的“科技“却只是在一遍遍的重复我们已经实现的事情。古远的virtual boy已经实现的目标,在Oculus Rift上也无非是更高更快更强。哪怕是更进一步的”脑后插管“,直接神经接入这样的情节,依旧无法大规模实现。也许未来我们真的实现虚拟和现实的完美融合之后,这些个先驱产品会成为人类发明史上能留个名字的东西。但就目前的实际应用来说,这种”一叶障目“的体验,并不能给人多大的好感和购买的动力。最后要说的是,这东西和当年的virtual boy一样,贼大贼傻。
泻药。我个人并不看好oculus rift这款产品,我认为题主所说的情况是很有可能出现的。oculus针对的平台是PC,这首先就会制约它的销量。即使在今天我们有了steam,PC的游戏市场依旧比重很小。相比之下索尼的VR眼镜就能有很大优势,PS4的玩家要比PC玩家多得多(而且PC玩家也有很多无法承担oculus的硬件要求)。其次制约oculus的一点是游戏阵容。在周四的发布会之前很多人都把oculus当作一款游戏外设来看待;但是在周四的发布会上他们公开了oculus专用的游戏购买平台,这让我们看到了他们的野心:oculus的销售模式将向游戏主机靠拢,软硬兼顾,而非一昧地销售硬件。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就不能单纯地将它作为一款高端游戏外设来预测它的未来,而应该用对游戏主机的衡量标准来对它进行衡量。即使会有square enix的加入,目前来看它的游戏阵容还是太弱。一千万的游戏开发基金根本是杯水车薪,对游戏阵容不会有很大帮助。能串流游玩Xbox1的游戏是一个很大亮点,从一定意义上能和索尼的墨菲斯计划形成对抗。但串流的延迟不免堪忧,而且也只能作为头戴显示器,发挥不了VR的效用。当然,索尼那边的游戏阵容还不明朗,谁阵容强谁的赢面就大,现在还不能妄加判断。呃,顺便一提,illusion社据传正在开发支持oculus的游戏,这类游戏的阵容oculus应该能够完爆墨菲斯计划……总而言之,oculus rift这款产品最后是否能够成功,答案还不明确。等到各款VR产品的售价公布,阵容明确的时候,才能有一个准确的判断。
去年入手的说说使用感想。游戏体验的话,因为身体与大脑不协调,延迟和难以忍受的纱窗效应,使得眩晕是无法回避的硬伤,玩一会我就会有呕吐感不得不停下来。如果说需要什么样的改进的话那就是至少必须解决延迟问题。但在一些恐怖游戏中的体验确实不错。看电影的话,如果直接使用播放器左右分屏3d模式直接看的话画面是不完整的,只有使用量身定做的播放器,如果是无影院模式和话效果很棒,仿佛置身场景之中,有影院模式则如同置身imax影院中。但无法忍受的是糟糕的分辨率和糟糕的屏幕带来的纱窗效果。我下载的imax格式的纪录片体验片段看起来就像夜晚隔着纱窗看对面楼上的姑娘换衣服一样,明明你能看到她的裸体却死活看不到细节。如果改进的话至少还是得是2k屏,但如果没有明显的纱窗效果则至少需要4k屏,与三星合作让我不看好未来商业版的屏幕表现,而且4k屏估计还是遥遥无期吧。我各人感觉vr设备在旅游体验场景体验中将会有不错的针对普通人的商业前景,游戏则是必然的发展方向,目前看来硬伤依然不少,不过能看到在不远的未来随着硬件的升级是可以逐渐改进的。杀手锏的话,加入某天你去买房子,商家不再领你去看样板房而是给你带上虚拟头盔,你一定不要惊讶哦。
谢邀。以下观点仅为个人见解,望知友多加指正。正如题主引用的内容所说,Wii能够取得巨大成功的原因是“通过体感技术与价格优势提供了全年龄向的游戏体验”。将这句话扩展一下:1.Wii有着当时的主流先进技术;2.Wii及其相关周边有着良好的市场运作;#3.Wii得到了任天堂良好的软件支持,并通过初期发售特定游戏进行了正确的产品定位,从而能够使其提供“全年龄向的游戏体验”。个人认为其中前两点是任何一款热卖电子产品所应有的基本条件,这里不再赘述。关键是第三点。个人认为Wii能够打败技术含量较高的Kinect的最大原因有两个,一是任天堂对于自己产品的优势劣势十分清楚,并针对Wii的优势制定了正确的策略;二是抓住了消费者/玩家的需求心理,根据用户需求开发游戏,再通过第一批发售的游戏为主机平台定下基调,最终拿下市场。与当时的Wii相比,Oculus Rift有一个不大不小的问题,就是其研发团队的背后没有稳定的软件支持,换句话说就是团队没有回答“我能用它来干什么”这个问题,而是把这个问题留给了其他的软件开发商。这样有可能导致的一个后果就是类似于“老爹给儿子买了台电脑帮助学习,儿子却用电脑玩游戏”这种违反初衷的情况发生。由此引申出的另一个问题就是该培养用户习惯还是该适应用户习惯的问题。未完待续
分两个方面:一,杀手锏是什么。二,是否仅依靠这个杀手锏就够了。三,私货,跟主题关系不大一,杀手锏:1,优秀的沉浸式显示效果。要做到沉浸式不难,要优秀就难了。因为包括到了动态捕捉的精确度,动作响应速度(你动一下,电脑多快能反应过来),画面响应速度(电脑反应过来了,显示屏多久能反应过来)等等。我觉得oculus测试了这么久,这方面应该是顶尖行列的。2,优秀的交互操作。跟沉浸式体验最搭的,肯定是沉浸式交互。目前看来,oculus的手柄,应该值得期待。二,是否有这些就够了。不是,硬件再屌,也要有软件支持。想如果这个世界上没有iPhone,然后给微软一个iPhone手机,但没有系统,我相信,做出来的东西还是不好用。具体在oculus上,如果软件做得不好,例如强行转换视角,强行移动玩家位置,是会吐的…所以,这种革命性的体验,需要革命性的软件来支持,而这不是oculus能掌控的(自己开发的话当我没说)。三,私货。我很中二的觉得,未来数码界的革命方向应该有两方面。一个是操作革命,我认为进化会是按钮?触摸?手势?意识控制。(还记得康宁以前打过一个广告,大概是畅想未来,人类哪都是触摸屏。其实挺可笑的,类比过来就像80年代的人,畅想未来到处都是实体按钮一样。)一个是显示革命。我认为接下来类似Google glass的头戴显示设备会是下一个革命点。因为手机大屏幕基本已经到了极限了。补充,谁告诉你kinect1好过wii的?kinect 1的识别精确性和响应速度都是不能和wii比的。在wii上面用双截棍当手电之类的精确操作kinect1是不行的2我就不知道了
泻药!wii的成功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他们最先把让普通人感受到了体感技术的乐趣。我觉得oculus rift也一样。比如他们刚刚宣布的和微软的合作关系,再比如对很多已发行游戏的oculus rift的支持,是他们向抢先占领一部分市场的体现。总之很期待oculus的表现,未来很精彩!
每个来了的都泻药一下,你们不觉得有问题吗
小弟关注VR一些时间了,也参与过国产VR硬件的一些论坛。其实你的问题很到位,玩家不一定会买账,因为戴个头盔长时间玩真的太蛋疼了。楼上几位说成人艺术的的确是非常好的方向。再有一个方向就是FPS类,但只有头盔是不够的,还需要其他硬件全面配合,比如万象跑步机,又想去搜索一下OMI。再比如手势手套。因此VR在游戏领域的路还暂未成熟。
谢邀先说有体验过的吧,HMZ-T2,在家吃灰挺久。各种体位都玩过了,其实并不舒服。首先是重量,我有颈椎病,一般来说现代人多多少少都有颈椎不舒服的问题,戴久重,就算躺床上玩也不舒服,躺久不能翻身是很不舒服的。然后说体验,屏幕四角模糊,连PS3玩GTAV的时候左下右下角的字经常看不清楚,导致很痛苦。(据称T3有改善,我没玩过所以只讲我的感受)说是电影临场感,真的仅仅只限于YY。我玩游戏不晕3D,而玩超凡双生的时候我总算体验了晕3D 是什么感觉了,游戏镜头一直晃,不走也晃,而且场景黑,玩了10分钟直接扑街。最重要的是因为离脸近,脸热很容易镜片上出蒸汽,每次都玩了一段时间后可以消除,似乎这个问题并不能解决。最后一点,看3D PORN挺带感的,我不骗人。--------------------------------------------------------------------------------------------------------------------------------------------然后提提RIFT吧,跟HMZ最大的区别在于VR,游戏镜头是可以跟着你的人进行四周转动。之前还有一个视频,视频如下:
Oculus和跑步机玩恐怖游戏—在线播放—优酷网,视频高清在线观看
/v_show/id_XODg2MTU1NzQ0.html
是不是看起来很好玩?NAIVE!除非真的实现了脑后插管,否则真的用处不大。玩游戏怎么舒服?躺在沙发上,对着屏幕,手上握着手柄,旁边有零食饮料,累了暂停休息一下。试想戴着这些玩意有啥用?先整理线材,调整位置,撇一眼手柄在哪里,玩。累了要拿下来,休息会然后再戴上去。像视频这样呢,看起来体验性很好,也许你玩了几次就懒了,或许朋友来展示一下,其余也就等着吃灰吧。至少对我来说是如此,每次用HMZ的时候我都很烦戴上脱下,还要整理一堆线材,特别麻烦,懒癌发作丢一边让它吃灰去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psp刀剑神域好玩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