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下册数学选择题历史下册1~4课选择题材料题

北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1—4课练习题及答案_新东方网
您好,欢迎来到新东方
& 文章正文
16:25&&作者:新东方网整理&&来源:互联网资源&&字号:|
  一.选择题
  1.隋朝的都城在( )
  A.长安B.洛阳C.涿郡D.江都
  2.“古今称国计之富者莫如隋”,这状况形成的原因主要是( )
  A.隋统一后,隋文帝励精图治B.隋炀帝营建动都洛阳
  C.隋帝修凿大运河D.隋朝屡次发动对外战争
  3.隋朝一位苏州书生,要到洛阳去求学,如果走运河水路,按顺序应经过的河段是 ( )
  ①永济渠②通济渠③邗沟④江南河
  A.①②③B.②③④C.④③②D.①③④
  4.唐太宗身边一位最著名的敢于直言上谏的大臣是( )
  A.房玄龄B.杜如晦C.姚崇D.魏征
  5.隋朝在中国历史上贡献是( )
  A.重新统一了南北B.建立了三省六部制 C.创立了科举制D.开通了大运河
  6.按先后顺序排列下列唐朝皇帝( )
  ①唐太宗②唐高宗③唐高祖④武则天
  A.③①②④B.③②①④C.①②③④D.③①④②
  7.被誉为开元初年的“救时之相”的是( )
  A.魏征B.姚崇C.宋璟D.狄仁杰
  8.“政启开元,治宏贞观”所称赞的帝王是( )
  A.唐高宗B.唐太宗C.武则天D.唐玄宗
  9.下列史实与唐玄宗有关的是( )
  A.改《贞观氏族志》与《姓氏录》.B.统治被称为有“贞观遗风”
  C.改革漕运制度D.乾陵“无字碑”
  10.隋唐时,选官的标准时( )
  A.才能B.品德C.门第D.推荐
  11.下列属于明经科测试的内容的是( )
  A.策问B.经史C.杂文D.儒家经典记诵
  12.“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说明最受重视的是( )
  A.明经科B.明书科C.秀才科D.进士科
  13.历史上把唐太宗统治时期称为( )
  A.贞观之治B.开元盛世C.有“贞观遗风”D.光武中兴
  14.下列哪一项不是大运河开通后所起的作用( )
  A.加强了南北联系B.加强了我国的统一
  C.促进了经济的交流和发展D.便利了外国人到中国来旅游经商
  15.“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这两句诗是说( )
  A.唐科举是一场骗局B.参加进士科举人都是年纪大的人
  C.唐科举考试徇私舞弊现象严重D.唐进士科考试较难,录取较严格
  二.材料分析题
  1.请仔细阅读下列材料。
  “近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唐)皮日休《汴河怀古》
  请回答:
  ⑴材料中的“河”是指哪一条河?
  ⑵你同意作者的观点吗?
  ⑶你认为隋炀帝修这条河,是件好事还是坏事?请说明理由。
  2.请仔细阅读下列材料。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栗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请回答:
  ⑴诗的作者是谁?
  ⑵诗中的“开元全盛日”是什么意思?请你用简洁的语言写出。
  ⑶唐朝的农作物以什么为主?
  ⑷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唐朝为什么会出现“开元全盛日”的繁荣景象?
  3.请仔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材料二: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
  ——摘自唐o吴兢《贞观政要o政体》
  请回答:
  ⑴材料一是谁经常告诫臣下的话?材料二是他在哪一位大臣病逝后说的?
  ⑵材料一中该帝王引用古人这段话的根本目的是什么?为达到此目的,他采取了哪些开明的政策和措施?
  ⑶分别举出三个“载舟”导致统治兴盛和“覆舟”导致统治灭亡的帝王。&
更多&&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导读
精彩是人生持续一辈子的过程,绝对不是高考和中考一锤子就可以定下来的,这一锤子只是你的精彩之一!
学而时习之1
奇奇怪怪很古怪
简单生活123
嬉皮光头仔
Oo槑小雅oO
briarglacier
briarglacier历史七年级下册材料题集锦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历史七年级下册材料题集锦
历​史​七​年​级​下​册​材​料​题​集​锦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七年级历史下册期中测试题
当前位置:>>>>>>>>>>>>
&&&&一、单项选择题(请将各题前的正确选项代号填入下列表格,2×25,共50分)&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 )1、北周外戚杨坚,夺取政权,建立的封建王朝是&A、隋朝&&&& B、唐朝 &&& C、宋朝&&&& D、明朝&(&& )2、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是&A、巴拿马运河& B、京杭运河&& C、隋朝大运河& && D、苏伊士运河&(&& )3、唐朝出现“贞观之治”和“开元之治”的景象最突出的原因是两位统治者&A、善于用人,重视纳谏&&&&&&&&&&&&&&&&&&&&&& B、具有雄才大略治国安邦&C、善于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 D、顺应历史潮流和人民的意愿&(&& )4、科举制的殿试开始于&A、武则天时期&& B、隋文帝时期&& && C、隋炀帝时期&&& && D、唐玄宗时期&(&& )5、我国封建社会历时最长的朝代是&A、西周&&&&&&&& B、唐朝&&&&&&&& C、西汉&&&& D、元朝&(&& )6、下列内容是唐朝与国外友好交往的史实,出现在唐玄宗时期的是&A、鉴真应日本僧人邀请,东渡日本&&&&&&&& B、日本第一批遣唐使到中国&C、高僧玄奘西游天竺取经&&&&&&&&&&&&&&&& D、玄奘携带大量佛经回到长安&(&& )7、下列关于“开元盛世”的叙述,错误的是&A、出现于唐玄宗统治前期&B、史称唐玄宗有贞观遗风&C、这时唐朝进入了全盛时期&D、唐玄宗任用富于改革精神的房玄龄等人为相&(&& )8、唐朝被称为“诗仙”、“诗圣”和“画圣”的是&①李白& ②阎立本& ③杜甫& ④白居易& ⑤吴道子& ⑥柳公权&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①③⑤&&&&&& D、②④⑥&(&& )9、“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作者是&A、李白&&&&&&&& B、王维&&&& C、杜甫&&&& D、白居易&(&& )10、下列关于唐朝与少数民族交往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唐太宗和武则天,在今新疆地区先后设立了管辖西域的最高行政和军事机构&B、唐玄宗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C、吐蕃赞普上书唐皇帝说,吐蕃与唐朝已经“合同为一家”&D、唐玄宗册封过回纥、南诏和粟末H的首领&(&& )11、下列有关唐对外交往的正确叙述是&A、唐政府鼓励各国商人到中国贸易,允许他们长期居住&B、天竺参照汉字创制了文字,在社会上至今还保留着唐人的某些风尚&C、唐太宗时,鉴真应日本邀请,东渡日本&D、唐玄宗后期,玄奘携带大量佛经回到长安&(&& )12、隋唐时期开凿的世界上最大的艺术宝库之一是&A、龙门石窟&&&&&&&&&&&&&&&&&&&& B、敦煌莫高窟&C、云冈石窟&&&&&&&&&&&&&&&&&&&& D、乐山大佛&(&& )13、澶渊之盟签订双方是&A、南宋与金&&&&&&&&&&&&&&&&&&&& B、北宋与辽 &C、南宋与西夏&&&&&&&&&&&&&&&&&& D、北宋与西夏&(&& )14、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宋辽之间、宋夏之间“和议”共同点的是&A、缓解了双方的战争状态&B、宋朝都需交纳“岁币”&C、导致了南北对峙局面的形成&D、客观上有利于双方和平共处&(&& )15、北宋、辽、夏、金四个政权从建立的时间排列顺序是&A、北宋、辽、夏、金&B、辽、金、北宋、夏&C、北宋、辽、金、夏&D、辽、北宋、夏、金&(&& )16、下列关于纸币出现的原因叙述正确的是&A、宋朝的造纸业发达&B、纸币的制造比铁钱制造方便&C、由于商业发展很快,携带铁钱不方便&D、对外贸易中,对方不使用铁钱&(&& )17、下列关于两宋时期社会经济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南宋时期,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B、两宋时,从越南引进了占城稻得到推广&C、北宋时,南方的丝织业胜过北方&D、宋朝时海外贸易超过前代,成为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 )18、后来发展为著名瓷都的景德镇兴起于&A、隋朝&&&& B、北宋&&&&&&&& C、南宋&&&& D、唐朝&(&& )19、瓦子在宋代城市的盛行,主要是因为&A、士大夫的提倡&&&&&&&& && B、达官贵人的需要&C、市民阶层不断壮大&&&&&&&&&&&&&&&& D、农民的需要&(&& )20、成吉思汗主要功绩是&A、灭亡西夏&&&&&&&&&&&& B、定都大都&C、建立元朝&&&&&&&&&&&& D、统一蒙古&(&& )21、下列叙述与回族的形成有关的是&A、回族是汉族与畏兀儿人融合的结果&&& &B、汉族与女真、契丹等民族融合结果&&&&&& &&C、蒙古草原的统一 &D、信仰伊斯兰教的波斯人、阿拉伯人,来中国后与汉、蒙、畏兀儿等民族融合的结果&(&& )22、下列对唐都长安和北宋东京相同点叙述,不对的是&A、有“市”、有“坊”,界限分明&B、城内大街小巷店铺林立,热闹非凡&C、都是当时世界上著名的大城市&D、都居住着大量人口&(&& )23、与北宋和南宋关系类似的政权是&A、西汉与东汉&&&&&&&&&&&&&& B、西晋与东晋&C、唐朝与后唐&&&&&&&&&&&&&& D、西魏与东魏&(&& )24、我国历史曾出现过几次民族融合的高潮,实现民族融合的基本因素是&A、封建统治者采取促进民族融合政策&B、各民族之间的长期交往&C、经济繁荣,社会生产的不断进步&D、少数民族大量的内迁&(&& )25、下列人物属于古代蒙古族的杰出统治者的是&①完颜阿骨打& ②元昊& ③铁木真& ④耶律阿保机& ⑤忽必烈&A、①②③&&&&&&&&&&&&&&&&&& && B、③④⑤&C、③⑤&&&&&&&&&&&&&&&& &&&&&  D、②④&二、仔细推敲,准确填空(共15分)&26、从公元581年&&&&&&& 朝建立,到&&&& 年唐朝灭亡,是我国封建社会&&&& 时期。&27、&&&&&&&& 设进士科,科举制度正式诞生;殿试开始于&&&&&&&&&&&&& 时期。&28、&&&&& 时,鉴真应日本邀请,东渡日本。&29、隋朝书法融合&&&&&&&&&&&&& 的秀美和&&&&&& 的雄健,为唐代书法创新奠定了基础。&30、宋朝时期,太湖流域的&&&&&&&&&&&&& 、&&&&&&&&&&&&& ,成为重要粮仓。&31、宋朝海外贸易超过前代,&&&&&&&&&&&&& 、&&&&&&&&&&&&& 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 ,加以管理。&32、元朝时意大利旅行家&&&&&&&& ,在元世祖来华,居住十几年。他的《&&&&&&&&&&&&& 》,描述了大都的繁华景象。&三、情境再现,体会回答(本题12分)&33、阅读下列材料:&唐太宗贞观23年(649年)有人口唐中宗神龙元年(705年)有人口唐玄宗开元14年(726年)有人口唐玄宗天宝元年(742年)有人口唐玄宗天宝14年(755年)有人口唐肃宗上元元年(760年)有人口唐穆宗长庆元年(821年)有人口&请回答:&(1)从649年至726年,唐朝人口呈现什么趋势?为什么?&&&(2)从755年至821年,唐朝人口又呈现何种趋势?为什么?&&&(3)从上面材料人口变化中,我们能得到怎样的认识?&&&34、阅读下列材料:(本题13分)&材料1&西汉<span style="font-family: 楷体_GB5<span style="font-family: 楷体_GB%<span style="font-family: 楷体_GB5<span style="font-family: 楷体_GB%唐代<span style="font-family: 楷体_GB5<span style="font-family: 楷体_GB%<span style="font-family: 楷体_GB9<span style="font-family: 楷体_GB%北宋<span style="font-family: 楷体_GB60<span style="font-family: 楷体_GB%<span style="font-family: 楷体_GB6<span style="font-family: 楷体_GB%&材料2& 朝廷在故都(东京)时,实仰东南财赋,而吴(江苏)中又为东南根抵。语曰“苏常熟,天下足”。&请回答:&(1)上述能反映什么问题?&&&(2)从材料上看我国古代经济发展出现了怎样的变化?&&&(3)南方经济发展原因是什么?&&&四、活学活用,解答疑难(10分)&35、简述唐太宗的主要政绩。&&&&&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2345678910ACDABADCCB11121314151617181920ABBCDCABCD2122232425&&&&&DABBC&&&&&&二、仔细推敲,准确填空(每空:1分,共15分)&26、隋& 907& 繁荣&27、隋炀帝& 武则天&28、 唐玄宗&29、南朝& 北朝&30、苏州& 湖州&& &31、广州& 泉州& 市舶司&32、马可?波罗& 马可?波罗行纪&&&&&& &三、情境再现,体会回答((第33题:12分;第34题:13分,本大题共25分。)&33、(1)人口呈直线上升趋势。经过贞观之治,到唐玄宗时,唐朝进入全盛时期,人口增长迅速。(4分)&(2)从755年至821年,唐朝人口又呈现下降趋势。主要由于安史之乱,生产受到破坏。再加上之后的长期战乱,战争不断,社会动荡不安,不仅人口大量死亡,而且由于中央对地方的失控,使注册的人数也日益减少。(4分)&(3)从唐朝人口上升与下降趋势的变化中,我们认识到只要社会安定,生产发展,人口的增长就快。反之,人口增长缓慢或出现减少的趋势。(4分)&34、(1)从材料看,唐代南方户口增加,数量接近北方;宋代南方人口数量大大超过北方,农业迅速发展,国家赋税仰仗南方。(5分)&(2)随着南方经济发展,我国古代经济重心从北方转到南方。(3分)&(3)南方社会相对稳定;人口增长,劳动力增加,特别是北方农民南迁,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南方自然条件优越,有利农业发展。(5分)&四、活学活用,解答疑难&35、唐太宗的主要政绩可概括为以下几点:(10分)&①吸收隋亡教训,勤政爱民;②善于用人,重视纳谏,聚集了不少人才;③沿用、完善隋朝的官制,对国家机构做了改革和整顿;④沿用隋朝的科举制,以进士、明经两科最为重要;⑤轻徭薄赋,发展生产,经济出现繁荣景象;⑥重视文化教育,大大扩充了国学的规模,扩建学舍,增加学员。⑦实行了开明的民族政策;⑧促进了中外经济和文化交流。总之,唐太宗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总结其中五点以上者给满分,其余可酌情给分)
【上一篇】
【下一篇】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检测题&#40;A&#41;&#40;1-4课&#41;[1]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资讯|备考|互动
七年级历史下册1单元第4课《科举制的创立》测试题
来源:新东方网
摘要:新东方在线中考网编辑整理《七年级历史下册1单元第4课《科举制的创立》测试题》,我们会第一时间为广大学子及家长发布最新的初一资讯动态,各大中学学校信息简介等信息,方便考生为中考打下坚实基础!
  编辑整理《七年级历史下册1单元第4课《科举制的创立》测试题》,我们会第一时间为广大学子及家长发布最新的初一资讯动态,各大中学学校信息简介等信息,方便考生为中考打下坚实基础!&& &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 第4课《科举制的创立》同步练习  1.用科举考试办法选拔官员的科举制度形成于( )  A.秦朝 B.隋朝  C.唐朝 D.明朝  2.进士科是科举考试中最重要科目,始于( )。  A.隋文帝 B.隋炀帝  C.唐太宗 D.唐玄宗  3.殿试开创于( )。  A.隋炀帝 B.武则天  C.唐太宗D.唐玄宗  4.我国科举制正式诞生是在( )。  A.唐玄宗时 B.武则天时 C.唐太宗时D.隋炀帝时  5.隋唐科举制的进步意义主要是( )。  A.扩大了封建统治的社会基础 B.促进了科技文化的发展  C.对皇帝的权力有一定抑制作用 D.削弱了显贵的特权  6.科举制被废除是在( )。  A.唐朝末年 B.明朝 C.清初 D.清朝末年  7.曾在长安、洛阳宫殿八次亲自面试科举应试者的皇帝是( )。  A.唐太宗 B.唐玄宗 C武则天 D.隋文帝  8.有诗云:&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这句话反映的历史史实是(  A.科举制  B.科举考试中进士科难考  C.科举考试以诗取士  D.科举考试科目是以进士、明经两科最重要  9.创立武举的皇帝是( )。  A.隋文帝 B.唐太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  10.下列史实与科举制度演进有关,正确的顺序是( )。  ①创武举、殿试 ②开设进士科 ③采取分科考试方法选拔官员  A.①②③ B.②③① C.③②① D.③①②  11.不属于科举制的影响的是( )。  A.促进教育事业发展  C.促进唐诗的繁荣  B.促进文学艺术发展  D.促进士族制度发展  12.下面史实与唐太宗有关的是( )。  A.扩充国学规模,扩建学舍 B.首创武举和殿试  C.始创进士科 D.采取分科考试方法  13·以下两句话共同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你又是如何理  解的?  (1)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  (2)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参考答案  [同]1.B 2.C 3.B 4.D 5.A 6.D 7.B 8.B 9.C 10.C  11.D 12.A [拓]13.说明隋唐的科举制考试中,进士科最重要,  也是最难考的科目。科举制为统治阶级培养出大批的人才,扩大了唐  统治阶级的基础。& &&以上内容为新东方在线编辑采编,其他栏目更精彩。敬请关注:2014指南、2014中考政策、2014中考报名、中考成绩查询、2014中考录取分数线、2014中考体育评分标准、2014。
责任编辑:xuguangtian
版权及免责声明
① "新东方在线"上的内容,包括文章、资料、资讯等, 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在线"的,其版权 均为"新东方在线"或北京新东方迅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所有 ,任何公司、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得到 "新东方在线"许可 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违者本网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新东方在线" 未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 文章、资料、资讯等 均为转载稿,本网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 " 稿件来源:新东方 " ,本网站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见稿后在两周内与新东方在线联系。
中考网络课堂
中考公开课
中考热报课程
中考时间表
1北京中考报名时间
1月14日到25日
2北京中考专业加试时间 5月4日至5日3北京中考体育现场考试 5月1日至5月20日4北京中考文化课考试 6月24日至26日5北京中考成绩查询时间 7月4日6北京中考录取时间 7月9日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初一下册英语听力材料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