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皇上问唐朝大臣怎么称呼皇上,你为国忠心,怎么还时常听到骂声

皇帝与大臣的故事 完美作业网
有一个故事是说 皇帝要大臣说一个永远不会说完的故事。那是什么故事 战国时代,互相攻伐,为了使大家真正能遵守信约,国与国之间通常都将太子交给对方作为人质。"战国策":"魏策&有这样一段记载:   魏国大臣庞恭,将要陪魏太子到赵国去作人质,临行前对魏王说:   "现在有个一人来说街市上出现了老虎,大王可相信吗?"   魏王道:"我不相信。"   庞恭说:"如果有第二个人说街市上出现了老虎,大王可相信吗?"   魏王道:"我有些将信将疑了。"   庞恭又说:"如果有第三个人说街市上出现了老虎,大王相信吗?"   魏王道:"我当然会相信。"   庞恭就说:"街市上不会有老虎,这是很明显的事,可是经过三个人一说,好像真的有了老虎了。现在赵国国都邯郸离魏国国都大梁,比这里的街市远了许多,议论我的人又不止三个。希望大王明察才好。"   魏王道:"一切我自己知道。"   庞恭陪太子回国,魏王果然没有再召见他了。   市是人口集中的地方,当然不会有老虎。说市上有虎,显然是造谣、欺骗,但许多人这样说了,如果不是从事物真相上看问题,也往往会信以为真的。   这故事本来是讽刺魏惠王无知的,但后世人引伸这故事成为"三人成虎"这句成语,乃是借来比喻有时谣言可以掩盖真相的意思。例如:判断一件事情的真伪,必须经过细心考察和思考,不能道听途说。否则"三人成虎",有时会误把谣言当成真实的。(出处)汉·刘向《战国策·魏策二》
大臣割肉给皇帝的故事 介子推割股充饥早年重耳出亡时,先是父亲献公追杀,后是兄弟晋惠公追杀。重耳经常食不果腹、衣不蔽体。据《韩诗外传》,有一年逃到卫国,一个叫做头须(一作里凫须)的随从偷光了重耳的资粮,逃入深山。重耳无粮,饥饿难忍。当向田夫乞讨,可不但没要来饭,反被农夫们用土块当成饭戏谑了一番。后来重耳都快饿晕过去了,为了让重耳活命,介子推到山沟里,把腿上的肉割了一块,与采摘来的野菜同煮成汤给重耳。当重耳吃后知道是介子推腿上的肉时,重耳大受感动,声称有朝一日做了君王,要好好报答介子推。在重耳落难之时,介子推能如此肝脑涂地,忠心耿耿,实属难能可贵
一个故事,国王和大臣 很久以前, 一位国王非常信任自己手下的一位充满智慧的大臣。这位大臣的口头禅是:“很好,这是件好事。”有一天,国王在擦拭宝剑时,不小心将自己左手的小指头割断了,智慧大臣闻讯赶到皇宫。见到国王正在包扎鲜血淋淋的左手,智慧大臣的口头禅又来了:“很好, 这是件好事。”国王的伤口正疼得厉害,闻言顿时大怒,下令将他关进大牢。智慧大臣仍然说:“很好,这是件好事。”几个月后,国王到森林里狩猎,国王着迷于追逐一只羚羊,无意间竟然穿越了国界,进入了食人族的地盘。食人族将国王及随从的大臣全都抓了起来,见到国王服饰 华丽,巫师便决定用国王来献祭。正要举行祭礼的时候,巫师突然发现国王左手少了一根小指头。根据食人族的规矩,肢体不全的人是不能用来献给祖先的。当下酋 长大怒,将国王逐了出去;而那些跟随的大臣一个也没有活着回来。九死一生的国王回到宫中,想起了智慧大臣的话,连忙下令将他从牢里释放出来。国王深觉在他割断小指头时,智慧大臣所说的话颇有道理,并为了这几个月的冤屈向他道歉。智慧大臣还是那句口头禅:“很好,这是件好事。”国王说:“你说我少了根小指头是件好事,我相信。但是我关了你这么久,让你受了这么多苦,难道对你也是件好事?”智慧大臣笑着点点头:“当然是件好事!如果我不是在牢里,一定会陪您去打猎,那么我今天就回不来了。”赏析: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无论遇到什么事情,只要保持积极的心态,一切都会苦尽甘来。 名字叫
历史上给有这么一个故事,就是皇帝过来问这个大臣, 应该是“请君入瓮”这个典故, 故事是发生在唐朝武则天在位的时候,主人公是来俊臣和周兴,这二人同是当时有名的酷吏,喜用严刑酷法审问犯人,有人告密文昌右丞周兴和邱神勣串通谋反,太后(武则天)便命令来俊臣审这个案子。来俊臣请周兴到家里作客,他们一边议论一些案子,一边相对饮酒。来俊臣对周兴说:“有些囚犯再三审问都不肯认罪,有什么办法使他们招供呢?”周兴说:“这很容易!拿一个瓮,用碳火在周围烧,然后让囚犯进入瓮里去,什么罪他敢不认?”来俊臣就吩咐侍从找来一个瓮,按照周兴的办法用炭在周围烧着,于是来俊臣站起来对周兴说:“有人告密你谋反,太后命令我审问你,请老兄自己钻进这个瓮里去吧!”周兴非常惊慌,当即磕头伏罪。
大臣劝谏皇帝的故事 魏征劝谏唐太宗,每进切谏,虽极端激怒太宗胆而他神色自若,不稍动摇,使太宗也为之折服。为了维护和巩固李唐王朝的封建统治,曾先后陈谏200多事,劝戒太宗以历史的教训为鉴,励精图治,任贤纳谏,本着“仁义”行事,无不受到采纳。贞观十三年(639)所上《十渐不克终疏》,在当时和后世都有重要影响。房玄龄、杜如晦也是太宗时期的两大谏臣.贞观元年,唐太宗任命房玄龄为中书令。这一年的九月,唐太宗对朝中官员论功行赏。结果,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尉迟敬德、侯君集功名列第一,得到了重赏。封赏完了以后,唐太宗说:“今天论功行赏,大家有什么意见尽管讲出来。”淮安王李神通说:“陛下,臣带兵打仗,舍生忘死,而房玄龄、杜如晦等人只是端坐朝中,舞文弄墨而已,功劳却排在最前面,臣心里不服。”唐太宗说:“你们是有功劳,但房玄龄运筹帷幄,把握全局,你们只是具体执行而已,所以他功劳最大,当然应该排在第一。”淮安王李神通惭愧而退,其他大臣也无话可说。房玄龄为人非常谦虚谨慎,对于论功行赏的事深感不安,便对唐太宗说:“陛下将臣排第一,臣心里很不安。”唐太宗回答说:“从前汉高祖封赏大臣,萧何在最前面,你就像是朕的萧何,功列第一,理所应当。王者公正无私,才能得人心。朕和大臣们每天吃的穿的,都来自于百姓,所以设官定职,也是为了百姓。国家理应重用、优待贤能的人,让他们更好地为国出力,也使全国上下形成见贤思齐的良好风尚。今天就是依照这样的一个原则,而不是根据某个人的喜好。你当之无愧,就不要再多说了。”2.有一天,唐太宗与房玄龄讨论为政之道,房玄龄说:“政策应该宽松公平,执行则要严格公正。官员们都要竭尽所能,尽职尽责。对人不要求全责备,不要以己之长去衡量他人之短。”唐太宗说:“你说得对,你也正是这样去做的。”房玄龄回答说:“臣一定遵照陛下的旨意,尽心效力。”邹忌讽齐王邹忌身高八尺多,形体容貌光艳美丽。一天早晨,邹忌穿戴好衣帽,照着镜子,对他的妻子说:“我同城北徐公比,谁漂亮?”他的妻子说:“您漂亮极了,徐公哪里比得上您呢?” 城北的徐公,是齐国的美男子。邹忌不相信自己会比徐公漂亮,就又问他的妾:“我同徐公比,谁漂亮?”妾说:“徐公怎么能比得上您呢?” 第二天,有客人从外面来,邹忌同他坐着闲聊,邹忌又问他:“我同徐公比,谁漂亮?”客人说:“徐公不如您漂亮。” 又过了一天,徐公来了,邹忌仔细地看他,自己觉得不如徐公漂亮;再照镜子看看自己,觉得自己远远不如徐公漂亮。晚上躺着想这件事,说:“我的妻子认为我漂亮,是偏爱我;妾认为我漂亮,是害怕我;客人认为我漂亮,是想有求于我。”于是邹忌上朝拜见齐威王,说:“我确实知道自己不如徐公漂亮。可是我妻子偏爱我,我的妾害怕我,我的客人想有求于我,他们都认为我比徐公漂亮。如今齐国有方圆千里的疆土,一百二十座城池,宫中的妃子、近臣没有谁不偏爱您,朝中的大臣没有谁不害怕您,全国范围内的人没有谁不有求于您:由此看来,大王您受蒙蔽很深啦!”齐威王说:“好!”就下了命令:“大小官吏百姓能够当面指责我的过错的,受上等奖赏;书面劝谏我的,受中等奖赏;能够在公共场所批评议论我的过失,并能传到我的耳朵里的,受下等奖赏。” 命令刚下达,许多大臣都来进谏,宫门前庭院内人多得像集市一样;几个月以后,还不时地有人偶然来进谏;满一年以后,即使有人想进谏,也没有什么可说的了。燕、赵、韩、魏等国听说了这件事,都到齐国来朝见齐王。这就是所谓在朝廷上战胜别国。......
历史上有什么大臣势力被皇帝用计架空的例子? 赵匡胤杯酒释兵权赵匡胤杯酒释兵权,既不伤君臣和气,又解除了大臣的军权威胁,是历史上有名安内方略。宋太祖赵匡胤依靠自己所掌握的禁军大权,轻而易举地完成了改朝换代,为赵姓家族夺取了天下。赵匡胤从自己黄袍披身的经历之中,深知掌握禁军兵权对巩固政权的重要性,因此,宋朝一建立,他就吸取后周亡国的教训,加强对禁军的控制,并迅速取消了殿前都点检的官职,从此不再设置此职。赵匡胤登基为宋太祖后,为了嘉奖参与及支持陈桥驿兵变的禁军将领,特升任慕容延钊为殿前都点检,高怀德为殿前副都点检,韩令坤任侍卫马步军都指挥使,石守信为侍卫马步军副指挥使等等。公元961年,即赵匡胤登基当了皇帝的第二年,他见政局已经控制,赵姓宋王朝正如旭日东升,于是决心解除这些禁军重要将领的兵权。这年闰三月,赵匡胤解除慕容延钊与韩令坤等人的禁军主帅职务,宣布殿前都检点一职不再设置,让这些禁军主帅到外地当节度使。因为石守信是自己的拜把兄弟,就让其接替韩令坤任侍卫马步军都指挥使。此后,宰相赵普多次向赵匡胤提出不应该让石守信等长期掌握禁军的人继续留任,宋太祖起初并不介意。后来赵普对他说,如果石守信的部下有人作孽,拥戴他们,仿效陈桥驿兵变,将黄袍披到他的身上,这时,石守信还会忠于赵氏家族吗?此话使宋太祖不寒而栗,遂下决心彻底解决禁军将领的兵权问题。进一步收禁军兵权的由赵普出谋画策,待一切安排好后,于公元961年7月初九的晚朝时,赵匡胤把石守信等禁军宿将留下来喝酒。当酒兴正浓的时候,赵匡胤突然屏退侍从,长长地叹了一口气,对石守信等人说:"我如果不是靠你们出力,得不到的宝座。但是,你们是不知道当皇帝是多么的艰难呀?我自从做了皇帝后,每夜不是睡不着觉,就是睡觉了做恶梦,实在不如做节度使快乐。"石守信等人忙问为什么?赵匡胤说:"这是非常清楚的,我这个皇帝的位置,谁不想要呢?"石守信等人听了,知道此话中有话,都慌忙离席下跪说:"陛下何出此言!今天天命已经确定了,谁还敢有异心呢?" 赵匡胤马上说:"话可不能这么说,你们虽然没有异心,然而,你们的部下就难保没有异心了。他们想富贵,一旦以黄袍加在你们身上,你们虽然不想当皇帝,能够办得到吗?"一席话,使在席将领知道已经受到猜疑,弄不好就有杀身之祸,一时都惊慌得哭泣起来,要求宋太祖指明一条"可生之途"。赵匡胤于是缓和了口气,开导众将领说:"人生在世如白驹之过隙,只是短暂的一瞬间。所以贪求富贵的人,不过是想多积金钱,多娱乐 ,使子孙免致贫乏而已。你们不如释去兵权,到地方去,多置买良田美宅,为子孙立下永远不可动的产业。自己也可多买些歌儿舞女,日夜饮酒相欢,以终天年。我赵氏宗室也同你们结为婚姻,君臣之间,两无猜疑,两下相安,不亦善乎!"很是明了,这是用经济手段来换取兵权,这样的条件,在当时的情况下是能够使将领们接受的。石守信等人见宋太祖的话已经说得这样明白,丝毫出不留存回旋余地,加之当时宋太祖的权威如旭日中天,不可动摇,于是只得俯首听命。第二天,石守信、高怀德、王审琦、张令铎、赵彦徽等人都上表说自己有病,要求解除兵权。宋太祖欣然同意,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杯酒释兵权"。事后,赵匡胤遵守前约,与这些解除了兵权的禁军将领结成姻亲,把守寡的妹妹嫁给高怀德,后来又把女儿嫁给石守信和王审琦的儿子,张令铎之女则嫁给赵匡胤的三弟赵光美。"杯酒释兵......
有个古代故事,说的是皇帝让一个大臣推荐一个人,大臣推荐了他的政敌。皇帝问他为什么,大臣说我推荐的是 晋平公问祁奚:“南阳地方没有长官,谁适合去补这个缺?”祁奚回答:“解狐适宜。”平公说:“解狐不是你的仇人吗?”他回答:“您问的是谁适宜,并不是问的谁是我的仇人呀。” 平公说:“很好。”依着他任命了解狐。国都里的贵族都称赞任命的对。 隔了一些时候,平公又问祁奚:国家缺少了军事统帅,谁适宜担任这个工作?”他回答:“祁午适宜。”平公说:“祁午不就是你的儿子吗?”他回答:您问的是谁适宜,并不是问的谁是我的儿子呀。平公说:“很对。”又依着他任命了祁午。国都里的贵族都称赞任命得好。 孔子听到了这些事,说:“祁奚作的建议真好啊!推荐外人不排除仇人,推荐自己人不回避儿子,祁奚可以说是大公无私了。”
有一个故事大体讲的是古代一个什么大臣,下边人都说他好,但是皇帝不这么认为 战国策中,惠施与张仪不通,群臣都支持张仪,惠施于是告诉魏王,一件大事必定有反对者和支持者各占一半。如果所有人都支持,那说明有不同意见的一半人都被收买了。张仪欲以魏合于秦、韩而攻齐、楚。惠施欲以魏合于齐、楚以案兵。人多为张子于王所。惠子谓王曰:“小事也,谓可者谓不可者正半,况大事乎?以魏合于秦、韩而攻齐、楚,大事也,而王之群臣皆以为可。不知是其可也,如是其明耶?而群臣之知术也,如是其同耶?是其可也,未如是其明也,而群臣之知术也,又非皆同也,是有其半塞也。所谓劫主者,失其半者也。”
描写古代皇上与朋友的故事 康熙下象棋  一年夏天,康熙皇帝来到塞北木兰围场狩猎,当他走过伊逊河,来到一座大山前,渐觉疲劳,便传旨大队人马停下歇息。  康熙信步登上了山顶,坐在一棵青松下观看风景,微风吹来,使人心旷神怡。一时间,康熙来了棋瘾,便让随从摆好象棋盘,与一位大臣对弈起来。不多久,大臣便连输三局。但康熙兴致甚浓,问周围的大臣们:“谁再来同朕下一盘?”众大臣深知皇上的棋艺高明,谁也不敢与皇上对弈。这时,侍卫那仁福早就想同皇上对弈一盘,康熙看出他的意思,便说:“一同玩玩无妨,朕不怪罪就是了。”于是,那仁福就大着胆子与康熙对弈起来。那仁福是个象棋迷,对弈起来连“皇上”两字都抛之脑后,打得康熙苦苦招架。察颜观色的大臣见此情景,对康熙说:“皇上,不好了!山下窜出一只猛虎。”康熙一听,忙对那仁福说:“朕先去猎虎,你等着,马上回来与你下完这盘棋!”那仁福只好等在棋盘旁。  其实,大臣见皇上棋势已成败局,便故意引皇上下山。而康熙只顾追找老虎,越走越远。等他回来,又饿又累,早把下棋的事忘得一干二净,用完晚饭就在行营中休息了。  第二天,京城有政务报来,康熙在大帐里处理了一天奏折,傍晚时分才得以出来透透气。溜达到这座大山跟前,抬头见到那棵松树,才想起那地方还有一盘棋没下完呢!等他匆忙赶到松下,见那仁福仍然双膝跪地,纹丝不动。康熙见了,非常感动,急忙上去搀扶那仁福,说道:“君而无信,何以为君?”那仁福跪了两天,两腿早已麻木,哪里还站得住?“扑通”一声栽倒在地。康熙见了更加难过。自此以后,康熙引以为鉴,再也不失信于人了。&p&京城戏霸袁四爷,历经清朝、北洋、日本、民国政府,江山如何易主变色,爷就是爷,谁来了都是爷&/p&&figure&&img src=&/v2-6cac1dc31bcaac8339dd72d_b.png& data-rawwidth=&636& data-rawheight=&45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36& data-original=&/v2-6cac1dc31bcaac8339dd72d_r.png&&&/figure&&br&&figure&&img src=&/v2-2ff140b17cda_b.png& data-rawwidth=&644& data-rawheight=&46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4& data-original=&/v2-2ff140b17cda_r.png&&&/figure&&br&&figure&&img src=&/v2-290fa95d45cd_b.png& data-rawwidth=&643& data-rawheight=&4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3& data-original=&/v2-290fa95d45cd_r.png&&&/figure&&br&&figure&&img src=&/v2-fd15f7d990694_b.png& data-rawwidth=&637& data-rawheight=&8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37& data-original=&/v2-fd15f7d990694_r.png&&&/figure&&br&&p&江山无论如何易主,到了地方,要的是秩序不是人头,有秩序才有税收,有秩序才有合法性,地方官僚、商帮能够让新君最快稳定地方局势,前方仍在打仗,一个稳固的“后方”才能实现以战养仗的目标,否则仗如何打下去?&/p&&p&和大人对此有深刻认识:&/p&&figure&&img src=&/v2-5cd2cda12e7a7fde60f5_b.png& data-rawwidth=&636& data-rawheight=&40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36& data-original=&/v2-5cd2cda12e7a7fde60f5_r.png&&&/figure&&br&&figure&&img src=&/v2-bddda619b4ac3e587bb3_b.png& data-rawwidth=&637& data-rawheight=&5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37& data-original=&/v2-bddda619b4ac3e587bb3_r.png&&&/figure&&br&&figure&&img src=&/v2-43fa7bb17dfc328aae0d63e978aacfa4_b.png& data-rawwidth=&644& data-rawheight=&5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4& data-original=&/v2-43fa7bb17dfc328aae0d63e978aacfa4_r.png&&&/figure&&br&&figure&&img src=&/v2-978add04c01e73014d88_b.png& data-rawwidth=&638& data-rawheight=&5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38& data-original=&/v2-978add04c01e73014d88_r.png&&&/figure&&br&&blockquote&千千万万的灾民
谁去给他们发赈灾粮款?
是你发还是我发?
还不是得靠那些大大小小的官员&/blockquote&&br&&br&&p&士绅官僚唯一需要担心的只有:&/p&&p&&b&站好队&/b&&/p&&p&苏联解体时期,站队俄罗斯联邦的,解体后全都成为俄罗斯联邦高官、寡头&/p&&p&清军入关时期,最卖力的某地方商帮,易帜后一跃成为天字第一号&/p&&p&朝代更替的“重新洗牌”中被洗掉只有三种情况:&/p&&p&一、站错队,开城喜迎新君,末了被反杀,成了伪军&/p&&p&二、新政权得天下过易,或站队太晚,股指已经10个涨停板,你才全仓买入,旧体系和新体系的磨合中没有充分的利益输送,没有建立起足够的相互信任,新政权坐稳天下后,先洗的就是这样的人&/p&&p&换句话说,谁坐天下,世界仍然要运转,新政权仍要沿用旧制,地方没有发生激烈抵抗的话一般你的县长继续当你的县长,你的生意继续做你的生意&/p&&p&三、遇上革命政权&/p&&p&新政权不讲道理,革新经济基础,建立新制,若是如此,就算是袁四爷也得毙掉&/p&&figure&&img src=&/v2-608ca65b1b15b39a6f5ff1_b.png& data-rawwidth=&637& data-rawheight=&5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37& data-original=&/v2-608ca65b1b15b39a6f5ff1_r.png&&&/figure&&br&&figure&&img src=&/v2-7ef7f3e64d7a21d7bef6bea_b.pn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3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v2-7ef7f3e64d7a21d7bef6bea_r.png&&&/figure&
京城戏霸袁四爷,历经清朝、北洋、日本、民国政府,江山如何易主变色,爷就是爷,谁来了都是爷 江山无论如何易主,到了地方,要的是秩序不是人头,有秩序才有税收,有秩序才有合法性,地方官僚、商帮能够让新君最快稳定地方局势,前方仍在打仗,一个稳固的…
少年,要搞清楚这个问题,首先,你要先把你脑子里面那些预设的概念统统扔到垃圾桶里。什么逼反,谋反,割据,宫廷剧看多了吧,你如果纠结于这些后代人扣来扣去的大帽子,是永远想不清楚的。&br&&br&杨应龙并没有想谋反,朝廷也并没有想逼反杨应龙,大家都很忙,忙着赚钱,哪想得到那么多?&br&&br&但像播州杨氏这种从元朝起就和皇帝关系很好,并且汉文化程度极高的土司,竟然最后会跟朝廷打起来,实在是很匪夷所思。有句话说得很有道理,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元朝强大的时候,播州土司是非常忠顺的。元朝被明军干趴了,播州就是第一批去南京表示效忠明朝的土司。谁牛逼我跟谁混。明朝前期,播州和北京的关系好得不行。好到什么程度?北京有一座宝藏禅寺,里面有一块碑,碑文是一个道深禅师写的:&br&&br&“永乐十九年,播州宣慰使郡侯杨升,携余进贡,来朝北京,蒙太宗文皇帝赏赉褒重,由是得从灌顶广善大国师智光受灌顶戒,学西天梵书字义。”&br&&br&这段碑文很长,大概是说,这个跟着杨升从播州去北京朝贡的和尚,被皇帝留在了北京。不仅跟着广善大国师学佛法,给各种皇亲国戚,达官贵人主持宗教仪式,还代表播州特区同胞到全国各地各种交流访问。字面的意思很好理解,就是他玩得很high。但是字面之外隐藏的意思是什么呢?全国各地到处都有播州土司的关系网。&br&&br&放到现在,假如你在朝廷里,在地方上都有很多关系,你会利用这些资源干啥呢?没错,做生意。乃们不要觉得土司都是很土很异域,头上戴个羽毛,身上穿个豹皮围着篝火跳。像播州杨氏这样的大土司,在政治,经济,宗教,文化各种方面和内地的联系早就非常紧密了。下面八一八播州杨氏的生财之道。成化年间,播州发生了一起内讧,具体情况不细说了,大概就是杨家的长子和幼子为了争夺宣慰使的位子打起来了。然后朝廷派了一个人到播州来调查,这人名叫何乔新,他到了播州以后,调看了大量播州的内部档案,最后写了一个报告给北京。这次调解的结果不重要,重要的是何乔新的这份报告摘抄了很多与这次争端无关的事情,很有意思。我来列几条:&br&&br&“本年七月内,唐王要买寿器。闻知越熙雍曾在播州教书。本州出产紫杉材板,差校尉张琳将银五十两前来本州收买。”&br&&br&明朝的王爷要买上好的紫杉木做棺材,怎么办?通过一个曾经在播州当过老师的汉人越熙雍找到了播州土司。这关系网,牛逼不牛逼?别看唐王出钱不多,但是咱有了这层关系,再去内地做生意就好办了。不然你敢去做生意?城管弄不死你?再看下面两条:&br&&br&“本年失记月日,本司差头目文锦前往南京进缴黄册,就令与松坎驿马夫犹敬顺带杉枋一十五片前去变卖。”&br&&br&“每年起集人夫,遇春采茶万余担,遇夏米价高贵,起夫分运子粒往重庆等处变卖。”&br&&br&明代江南经济发达,建造亭台楼阁需要大量的木材,播州土司就主要从事木材出口行业,顺带茶叶、大米之类的副业。运输成本又低,从播州顺着赤水河可以进长江,顺江而下就可以到重庆、武汉、南京这些大城市,卖完货可以请人吃吃饭,送送礼,然后买点土司感兴趣的珠宝古玩回家。除了木材之外,播州还有一样东西也是江南非常需要的,就是铅。江南商品经济发达,对货币就有很大的需求,而铅是铸造钱币的重要材料。&br&&br&“孙全将金五百两问杨爱买黑铅五千担。”&br&&br&“檀开银场递年煎银万千余两,黑铅数万余担,起集人夫每年砍花杉板一万余副,一半买嘱来往官员,一半发往苏州等处变卖。”&br&&br&什么叫有钱?什么叫任性?咱家货卖一半,送一半。这生意做得飞起,这关系打点得飞起,假如你是播州土司,你会想造反?假如你是朝廷的官员,你会想处理掉播州土司?别逗了,有钱大家赚啊!&br&&br&鼎盛时期的播州有多繁华?成化十二年,有个官员叫张瓒,带着官军去和播州土司一起镇压黔东南的苗乱。他的日记写道:&br&“抵播州,为湘川驿。是日山势自永安驿至播已渐低,路可通车,居民富庶,有江南气象。杨宣慰父子率其土兵万人布营垒于十里之郊,炮马交作,军容甚都。抵城,宿宣慰司。谩赋一首:&br&山到湘川势渐平,田连阡陌戍连营。&br&居人万井青山外,云水中间是播城。”&br&这里的土兵万人,居人万井,肯定是虚数,但是张瓒作为一个京城来的大官能对播州有这样的评价,说明是个规模不小的城市。张瓒的日记还说“仍留播兵一万人为备御之计”, 光是平乱后留下来守备的播州土兵就是一万人,这是什么概念呢?万历二十七年,李化龙到四川整顿军备,准备围剿杨应龙的时候,整个四川省的常备官军都没有一万人。玩个蛋。&br&&br&那么问题来了,既然大家合作那么愉快,为什么杨应龙和官府会打起来?&br&&br&到了明朝后期,万历的时代,朝廷已经非常虚弱了。由于里甲制度的崩溃,政府要粮没粮,要兵没兵,尤其是四川省和贵州省的地方政府,除了贪官不缺,别的什么都缺,每年财政上都需要靠别的省和土司接济,不然连工资都发不出了。这种时候,如果发生了叛乱怎么办捏?总不能给北京打报告说这事我搞不定请皇帝派兵吧?一点草寇都搞不定,皇帝要你何用?年度考核差评!于是,这帮地方官还是只能靠土司。土司养得有土兵啊!不仅战斗力强,还不占财政编制。于是,土司带着土兵就到处去帮地方政府平叛。但是土司也不是傻的,平叛是要流血死人的事情啊,总要捞点好处回来吧?于是明朝地方政府和土司就达成了一种默契,即土司帮政府平叛,打赢之后土司可以尽情地搜刮战利品。简单地说,就是把叛乱的村寨围起来打,攻破之后,抢钱,抢粮,抢女人。四川凉山 彝族自治州美姑县有一块石碑,碑文写的是:&br&&br&“皇明万历十六年戊子岁春三月,播州宣慰使司宣慰使骠骑将军杨,督统万兵,奉行天罚,囤营于此,俘歼贼倮,扫穴犁庭,刻石为记。”&br&&br&从遵义市到美姑县直线距离也有六七百公里,更不用说途中全是重峦叠嶂高山峡谷。也就是说,明朝后期,播州军队出来抢钱抢粮抢女人的活动范围是非常大的。从中,可以得出两个结论。一个是,明朝地方政府真的很虚,虚到了要依靠土司军队跨境打击叛乱活动的地步,并且杨应龙也非常清楚这一点。第二个是,播州的生意不好做了。假如我卖木头,卖铅矿就可以赚大钱,我干嘛要去几百公里之外的大山沟里边跟一帮彝人死磕?那么为什么生意不好做了呢?没有错,这个词你应该很熟悉——经济危机。&br&&br&明朝后期的经济危机一方面是天灾,一方面是人祸。万历年间,小冰川期效果开始显现,水旱灾害频繁,农业减产。与此同时,西班牙无敌舰队被英国团灭,一直在给明朝输入白银的西班牙人突然完蛋了!这对明朝东南沿海的出口外向型经济是非常严重的打击,一方面是过剩的流动性,一方面是“白银荒”,政府又缺乏正确的指导思想和宏观调控手段,这就已经玩不下去了。所以,播州的木材也卖不出去了。所以杨应龙就带人出去抢啊。但是,杨应龙渐渐发现,跑去那些大山沟里抢少数民族同胞实在是没什么意思,路远不说,还没有油水。老子干嘛不就近抢那些汉人的城市呢?反正你四川省政府又没兵,打架还得靠老子帮忙。于是,播州周边,由其是重庆,湖南与播州接壤地方的官员就开始经常报告老百姓被播州人抢了。还有的官员报告播州人强行把界碑往外移动。现在重庆市南桐矿区万盛乡还有一块“播州界”石刻。不仅是播州与外部州县的关系开始紧张,播州内部的氛围也非常紧张。杨氏和下面的一些土著大姓如罗氏、袁氏都发生了冲突。罗氏世代承袭播州宣慰同知的职位,在播州是地位仅次于杨氏的大姓,因为争地产被杨应龙杀了全家。于是就有了所谓的五司七姓联名告杨应龙谋反。杨应龙呢,做得更狠,直接召唤那帮曾经是他镇压对象的苗人来打土豪分田地,九溪十八洞苗人群起响应,瞬间有种农奴翻身做主人的赶脚。苗人分到了田,自然要保卫胜利果实,个个踊跃参军,杨应龙的队伍壮大了不少。在这种情势下,播州和朝廷的最终决裂似乎已经不可避免了。&br&&br&然而一个巴掌拍不响,杨应龙这边准备就绪了,如果朝廷那边还是靠地方政府那帮混吃等死的家伙,肯定是打不起来的。贵州省政府尝试派了三千官军去抓捕杨应龙,本来只是想做做样子就退回来,没想到被播州军全歼,呵呵。正好这个时候,明朝和日本的朝鲜战争打完了,有一大波很会打仗的猛人现在有空了。什么刘綎,麻贵,吴广,陈璘,反正你看吧,明朝后期到处打仗,担任救火队员的就这几个人。打宁夏是他们,打日本是他们,打播州是他们,打努尔哈赤的还是他们。为什么这帮人打仗那么猛?首先别人很会打,其次打仗能赚钱,打起仗来有源源不断的动力。因为政府已经快垮了,没有钱发军饷,基本就是让这几个人去全权自筹军饷。所以哪里有动乱,皇帝一派他们去镇压,就意味着可以好好赚一笔了。当这帮人遇上杨应龙,都是狠角色,还有什么好说的?直接开打吧。有个人叫李化龙,他是万历皇帝任命的川、湖、贵三省总督,负责全盘指挥平播战役,后来他编了一本书叫《平播全书》,从里面的行军纪录来看,他这个总指挥并没有什么卵用,刘珽、吴广那帮人根本不听指挥,只是各打各的,各抢各的战利品。&br&&br&其实杨应龙的战略还是可以,派他儿子带一部兵力固守娄山关,自己带播州军主力南下,全歼从乌江北上的童元镇部,再回军夹击刘珽部。当时吴广部,陈璘部,水西安疆臣部都在观望,如果刘珽败了,其他各路必退。没想到刘大刀太生猛,没等到播州军主力回援,已经把娄山关攻破了,从此播州再无险可守,其他各路围剿部队也赶紧出击抢夺胜利果实,杨应龙就输了。一个明军监军叫杨寅秋,他在日记中这样写道:&br&&br&“初四日抵播,首经桃溪,循溪入贼衙院及诸寻乐处,规制几万厦,尽付一炬。所存者望月台,垂纶放舟处,望鹿城,合抱古杉,垂杨夹道。入播自打铜街,历狮子桥抵白田坝,一望但见瓦砾。入播治,四牌坊三层楼俱乌有,从煨烬中得其忠孝堂及家庙遗址。所未毁者,州后玉皇阁与龙山、东山、香山寺。千年并建之播,一朝成墟,见者无不徘徊咨嗟。”
少年,要搞清楚这个问题,首先,你要先把你脑子里面那些预设的概念统统扔到垃圾桶里。什么逼反,谋反,割据,宫廷剧看多了吧,你如果纠结于这些后代人扣来扣去的大帽子,是永远想不清楚的。 杨应龙并没有想谋反,朝廷也并没有想逼反杨应龙,大家都很忙,忙…
必须不是暴君,讲道理,秦始皇的伟大,吾辈其实是没资格评头论足、说三道四的。&br&我觉得有些思维我无法理解,那个逼亲爹杀兄弟夺君权发淫威改史书的李世民不是暴君,反而能成仁君了。那些个大搞文字狱扼杀思想出于统治目的编撰书籍瞎注释的康雍乾也能被后世歌颂为康乾盛世。&br&谈坑方士,始皇帝坑了群欺君犯上的诈骗犯也能成为暴君的论证了?试问一下,欺君犯上在哪朝又不是杀头的罪?&br&说他是暴君,不民主,人家又不是没搞过廷议辩论分封好还是中央集权好。淳于越那酸儒宴会上一番言论,虽然引发了焚书令,但他本人也没被暴君扔鼎里烹煮了啊。咱们家始皇大帝表现的不错了。再看看若是项羽,那个不少人歌颂所谓的“英雄”,他有这气度?&br&一统天下后边求仙药边视察民情,令李斯刻石颁布训令。成日批阅公文最后积劳成疾死在半道上,这又是哪个位面的暴君?&br&南征百越北击匈奴也成黑点?没有这些举措我们今天拿什么讲自古以来?中国哪来的版图纵深?&br&是秦始皇让“中国”这一概念成为事实,或者说,他是把中国从一个模糊的地理概念变成了国家概念。强化成了一个真正多民族的国家。&br&咱们的始皇大帝,李贽夸他是千古一帝。我觉得中肯。讲道理,秦始皇的伟大,吾辈其实是没资格评头论足、说三道四的。&br&PS:本人秦粉,不想引战。完。
必须不是暴君,讲道理,秦始皇的伟大,吾辈其实是没资格评头论足、说三道四的。 我觉得有些思维我无法理解,那个逼亲爹杀兄弟夺君权发淫威改史书的李世民不是暴君,反而能成仁君了。那些个大搞文字狱扼杀思想出于统治目的编撰书籍瞎注释的康雍乾也能被后世…
感谢邀请。&br&&br&想从三个角度来谈一谈。&br&&br&第一个角度是作为汉魏之际政治人物的曹丕,也是最显性的一个角度。谈到曹丕,就必须要涉及到他与曹植著名的立储之争,应该说,曹丕之所以能在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中胜出,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他拥有嫡长子的天然优势,又因为这种优势顺理成章地成为世族集团共同选择的代理人。这个概括略嫌粗糙,不过衡之史事,大体是不错的。也就是说,在曹家争储的明线之下,另有一条世族与寒族斗争的暗线,这是读史时不可轻易忽视的。&br&&br&在争储一事刚刚浮出水面之时,真正受到曹操支持的是曹植而非曹丕,这一点无可争议。为说明之,不妨看一看曹植引以为腹心的幕僚团体:丁仪、丁廙并为曹操同乡丁冲之子,谯沛寒族正为曹操潜心扶植的一支力量,杨修直接出自丞相主簿,更明显的是邯郸淳,曹丕“因启淳欲使在文学官属中,会临淄侯亦求淳”,而曹操的做法是“太祖遣淳诣植”。相对的,为曹丕说话的重量级人物几乎全部出自大族,其中最为典型的是出自河北冠盖清河崔氏的崔琰,虽然与曹植有亲,他还是坚定地站在了曹丕的一边。其余邢颙(河北,曾反驳曹操“以庶代宗”的设想)、卫臻(陈留,拒绝二丁的援引)、桓阶(荆州,曹丕的坚定的支持者)诸人,无不出自各地大族郡望。这其中,最耐人寻味的还是曹魏干城颍川集团的动向。他们的态度缺乏明确的正面传达,但只要了解到汝颖与谯沛二大团体的冲突,作为天下士族冠冕的颍川将倒向谁其实也不言而喻。早在荀彧(建安十七年卒,其时立储之争尚不甚激烈)生前,就有了“初,文帝与平原候植并有拟论,文帝曲礼事彧”的故事。其后曹丕与颍川关键人物的互动也十分频繁,荀攸重病时他独拜床下,成功立储后则抱着辛毗的脖子得意忘形,甚至为钟繇作了墓志铭。曹植方面则缺乏这种记载,好不容易被曹操安排过去装点门面的一个司马朗也郁郁不得志,倒是弟弟司马懿跟着五官中郎将平步青云。&br&&br&很明显,如果背后没有曹操作为推手,那么曹植的集团想与曹丕相抗是不可能的。只有补齐曹操晚年与世族的斗争与妥协这一暗线,才能略为一窥立储之后的波云诡谲。冲突最激烈的时候,崔琰与同典选举的毛玠都受到了毁灭性的打击,其中在前台上蹿下跳的关键人物是丁仪,背后的主导者则是曹操本人。但曹操能做到的也仅此而已,历史惯性很难被一两个人阻挡。从这个角度来说,无论是曹植还是曹丕,都是政治上身不由己的悲剧人物。&br&&br&还是先说一下作为政治家的曹丕。应该说,他的政治思想是相当扭曲与尴尬的,一方面,以大族代理人的地位被推上皇位的他必须注意维护大族的利益,另一方面,作为魏家的皇帝,他的核心治国思想应该是,也只能是法术之治。这不仅是曹丕身上不可调和的矛盾,同样也是曹叡的。于是,一方面,洛阳在文帝时期再次成为儒学胜地,太学重新繁荣,朝堂上九品中正制则为世家子弟们铺平了道路,另一方面,这个新兴国家的另外一些政策又是向着反方向而去的,最典型的就是苛禁宗室的政策,这应该算曹丕的创举。不过,如果历史自然发展下去,令曹操面临行封建的问题,他同样也不会在现实中学习“天下归心”的周公,根源在于发达的封建与法家思想格格不入,按曹丕的话来说,“自太祖受命创业,深睹治乱之源,鉴存亡之机……重诸侯宾客交通之禁,乃使与犯妖恶同。”曹丕个人对宗室的提防与争储对他造成的心理阴影只不过是加重了这一点而已。显然,这就使魏国面临极其尴尬的局面,他们与宗室不尴不尬地互存着,火山不温不火地奔涌着,站在火山上的人却失去了强有力的藩卫。当司马懿振臂一呼时,他们连一个合适的曹家傀儡都很难找出来了。作为一个政治家,曹丕总体上是失败的,尽管这并非全部归咎于他自己。&br&&br&从第一个角度的叙述里,我们很难看出曹丕个人的特点,这是由角度来决定的,和大多数政治人物一样,曹丕在政治网络中只不过是特殊的一个节点,甚至并非最重要的节点。以下的第二个角度则是独一无二的,那就是作为建安时期文学家的曹丕。我们可以完全不假思索地说,三曹的文学地位还要比他们的政治地位重要得多得多。&br&&br&曹丕在文学上的成就可能并无其父与其弟那样炫目,但是有几点创举则是不可忽视的。应该说,作为一个诗人,他生在了好时代,因为当时诗歌还处于一片荒原的时代,有的是领域等待着人们去开垦。曹丕至少在下面这些领域留下了自己的名字:&br&&br&1.《燕歌行》,第一首成熟的文人七言诗,今天已属平常的事在当时实则非同小可,不然试想现在有人写九言诗?言志转向抒情,也就是诗变成了真正的诗,为自己的独特感情而写的诗,内容拓宽了,形式也随之拓宽是必然之事,开始做这件事的是曹丕。&br&&br&2.《大墙上嵩行》,不朽的杂言体,无数后世长篇歌行的师承。如果说《燕歌行》对诗歌的拓宽表现在字数方面,那么这首诗的开拓则更加大胆,他几乎是在宣示人们:诗就是诗,即使写成散文的形式,它也一样是诗,诗有诗的语言,有诗独特的身份。王夫之评价这首诗时说:“长句长篇,斯为开山第一祖,鲍照、李白领此宗风,遂为乐府狮象。”看到这两个璀璨的名字,我们或可一窥该诗的影响力。&br&&br&3.《典论》,这也是不必说的巨著,虽然今天我们已经看不到它的大部分。从现在传世的章节来看,除了对文学的空前重视,它同样反映了作者的政治理想及功业追求。无论如何,文学自觉性的旗帜在这里高高升起,无论是为天下,还是为自己,至少它们已经能在舞台上占有一席之地,而不再是雕虫小技。&br&&br&4.如果说曹操是因为他的开拓地位与领袖角色在建安文学史上留下自己的名字,曹植则务于特定领域的精深(汉魏五言诗领域毫无疑问的NO.1),那么曹丕更多的是广博。除了以上的这些方面,他还在很多领域做出了独特的贡献,包括在赋上对汉赋的继承与对六朝的启示,以《与吴质书》为代表的散文,还有五言诗中对平民题材的开拓性挖掘,对汉乐府的批判性继承……我想这或许与他本人的经历有关,“少诵诗论,及长而备历五经四部,史、汉、诸子百家之言,无不备览”(《典论》),曹丕从小就是一个博览群书的专才。&br&&br&前两个方面大体讲完了,下面,我想把问题推进一步,讲一讲作为一个生命个体的曹丕。读历史就是读人,一个历史人物除了是时代大潮中起特殊作用的一朵浪花,亦是一个活生生,能哭会笑的生命。尤其在汉魏之际这样生命意识高度自觉的时期,情况更是如此。对我自己来说,读史大约经过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当然是只知好人坏人,第二阶段则大致将他们都看成在特定时期扮演特殊角色的棋子,而第三阶段则更加注意体会历史人物的生命本身,这并不是比大历史要低上一等的事物。&br&&br&那么,曹丕为我们留下了一个怎样的独特生命样本?我想,他始终是是一个才子,而且是一个当皇帝的才子,很多人忽视了这一点——他身上有一股扑面而来的才子气。&br&&br&因为是才子,他精通很多奇奇怪怪的事物,能用甘蔗和邓展对打,也能认真地玩上一天弹棋,这就好像他在文学领域上的表现一样——什么都能做到高手,但似乎离绝顶高手还总是差一口气。&br&&br&因为是才子,他虚荣心挺重的,甚至有时候真的是一意孤行。对弟弟的威逼且不多说,杀大臣的事他就做过不止一次,杨俊之死尚可用曹植党羽来开脱,鲍勋的死与高柔的幽闭简直就像是一个被宠坏了的才子在耍脾气了。救过曹操命的曹洪被他差点逼到死角——用睚眦必报来形容他都算是温柔了。&br&&br&因为是才子,他很有幽默感,但这种幽默感往往是令人苦笑的。吃过人肉的将军王忠来投降,他命令部下把死人骨头挂在他的马前,孟达从蜀国来奔,曹丕一见到他就拍拍他的背说:“你就是蜀国派来的间谍嘛?”对于禁开的死亡玩笑就不用多提了。但这种幽默感也有让人流泪的时候,比如王粲墓前此起彼伏的驴鸣声。&br&&br&只要被他认定是自己的朋友,曹丕从不惮于掏心置肺,这也是可贵的一点。无论是邺下一起写诗的王粲、徐干们,还是太子府里一起议事的吴质、司马懿,甚至是不怎么出息,为一个小妾寻死觅活的夏侯尚。曹丕从不屑于隐藏自己的情绪,喜欢就是喜欢,不喜欢就是不喜欢,甚至,他有一次让甄氏出来见吴质,这意思就是:“老子就是有这么漂亮的老婆,有本事你来咬我啊哈哈哈!”说实话,这些事做的不够圆滑,但是很可爱。&br&&br&但就是这么一个人,却为了立储动心忍性了那么多年,想到这一点,我们对他的认识也许会更深一分。在曹操面前,他“矫情自饰”,并因此反过来更加得到了儒家世族的支持,按照贾诩的说法,“朝夕孜孜,不违子道”。试想,这对于这样一个敢爱敢恨的才子是多么不容易的一件事。那么,曹丕为什么要这么做?因为他确实想当太子,当皇帝。这背后是建安精神的核心:对个人价值与功业的追求,曹丕如此,曹植也同样如此。&br&&br&“生有七尺之形,死惟一棺之士,惟立德立名,可以不朽,其次莫如著篇籍。疫疠数起,士人雕落,余独何人,能全其寿?”&br&&br&“戮力上国,流惠下民,建永世之业,流金石之功。”&br&&br&“载主而征,救民涂炭。彼此一时,唯天所赞。我独何人,能不靖乱。”&br&&br&但曹丕终究不适合当一个皇帝,和无数建安人一样,他的梦想如同镜花水月一样飘散而去,像盖茨比豪宅彼岸的那盏绿灯。“魏文慕通达。”这是傅玄的结论,曹丕的心中永远是一个才子,对于向往自由的人来说,他们追求的事物永远是无法真正抵达的异乡。正如登上皇位的曹丕,虽然他终于可以不再装成仁孝的储君,但更大的枷锁又束缚住了他。&br&&br&“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利剑不在掌,结友何须多?不见篱间雀,见鹞自投罗。罗家得雀喜,少年见雀悲。拔剑捎罗网,黄雀得飞飞。飞飞摩苍天,来下谢少年。”&br&&br&这是曹植的《野田黄雀行》。可是,自投罗网的又何止是曹植呢?至少,在政治智慧上,曹植甚至有时候还未必输于乃兄,至少《求自试表》中对苛禁宗室的批评可谓一针见血。传统的观念中,曹植是一个典型的不问国事的才子,曹丕则是一个合格的政治家,可是如果仔细想下去,谁能说情形又一定就是如此,甚至是相反?&br&&br&我玩三国志IX磨练史话模式时,刘备攻破武关会触发曹植向曹丕献诗后辞别的剧情,献的诗正是这首《野田黄雀行》,我觉得这一情节设计的极其巧妙,不知道是巧合还是设计游戏的日本人真的很了解三国。至少,我每次看到这首诗时,都会想起魏文帝,曹子桓那张促狭又有几分忧郁的脸。&br&&br&小鸟儿,你可知少年永远不会来啊。
感谢邀请。 想从三个角度来谈一谈。 第一个角度是作为汉魏之际政治人物的曹丕,也是最显性的一个角度。谈到曹丕,就必须要涉及到他与曹植著名的立储之争,应该说,曹丕之所以能在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中胜出,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他拥有嫡长子的天然优势,又因为…
&p&谢邀!&/p&&p&刘备是怎么一步一步,从一个平民成为一代枭雄的?&/p&&p&首先,刘备自身有很多优点,比如识人用人、仁德宽厚、折而不挠。&/p&&p&但拥有了这些优点就能成为枭雄了吗?我觉得不是。&/p&&p&刘虞也很仁义宽厚,但最终被公孙瓒杀死,成为乱世炮灰。&/p&&p&司马徽也有识人之明,但他仅仅是贤士,并不是枭雄。&/p&&p&我身边也有很多折而不挠的人,他们一直也在坚持,但并没有成为成功者,而是在坚持的做一名折而不挠的失败者。所以,拥有了以上了优点,未必就能成为枭雄。正如很多人天天在读马云的鸡汤,但依旧是个穷逼。&/p&&br&&p&“枭雄“是个带有政治属性的词语,所以想要成为枭雄,必须拥有一个重要的东西,那就是政治资本。什么是政治资本?&/p&&p&孙权的政治资本是地盘和团队,这是父亲孙坚、大哥孙策留给他的政治遗产,所以孙权在曹刘孙中最幸运。这不是说孙权无能,要知道孙权和刘琮、袁尚这些二代相比,不知高到哪里去了。“生子当如孙仲谋”这句话可不是白来的。&/p&&p&曹操的政治资本是人脉和家世,他的父亲曹嵩是权臣养子,曹嵩曾花了万金买了一个“太尉”,相当于现在的国防部长。曹操年轻时身边的朋友,比如乔玄、鲍信、张邈、袁绍等,不是大名士就是官二代,这都对曹操起家有很大帮助。&/p&&br&&p&刘备的政治资本是什么,我可以很负责的告诉大家,什么也没有。有人说刘备不是“汉室宗亲”吗?这是一个多么好的“政治光环”呀,然而这并没有什么卵用。我觉得“汉室宗亲”非但不是刘备的“政治资本”,反而是刘备的“政治成果”。要知道汉末时期汉室宗亲早已烂大街,如果这名头真要是管用,那人人都是草头王了。当时连皇帝都被废来废去,落魄的皇N代真有很强的号召力吗?刘备若日后没有称帝建国,没人有会在乎他的宗亲身份。即便称帝的张备、王备、李备,文人和史官也会给他们找出其他的祖宗。&/p&&br&&p&正如塞万提斯写《唐吉可德》时,借主人公之口说:“&b&只要你能混出点名堂,自然会有人发现你的贵族血统。&/b&”古今中外都一样,所以在《三国志》中,曹操是西汉丞相曹参之后,刘备是中山靖王刘胜之后,孙权是兵圣孙武之后。他们的血脉是否纯正,皆无法考察。但这不重要,因为他们自己需要这种身份,臣子赞同这种身份,老百姓崇拜这种身份,史官也默认这种身份,只因为他们混出了所谓的“名堂”。总的来说,不是因为刘备是“汉室宗亲”所以他能成为枭雄,相反正是刘备成了枭雄,人们才认可他是汉室宗亲。既然“宗亲”身份对刘备起家并没有太大的帮助, 那他到底是如何空手套白狼的收拢积攒自己的政治资本呢?我们一步步来分析。&/p&&br&&p&&b&第一步:获取&/b&&b&名师资源&/b&&/p&&p&如果在三国拍一部黑帮片,男主角不选刘备那真是瞎了狗眼,刘备年轻时候那是多么一个具有陈浩南气质的古惑仔呀。《三国志》记载:&b&先主不甚喜读书,喜音乐、犬马、美衣服&/b&。翻译过来就是刘备不爱学习,平常喜欢k歌,打撸啊撸,刷淘宝。就是这样一个学渣,竟然拜了卢植为师。&/p&&p&卢植何许人也?他是刘备的老乡,德才兼备,文武双全,不但官居尚书,还是当时的海内大儒,士人领袖。相当于现在的正部级干部,并且还是全国著名的博士生导师。刘备是一个不喜欢读书的人,能够想到去拜卢植为师,实在不简单。《三国志》记载,刘备年轻时“&b&少语言,善下人,喜怒不形于色。好交结豪侠,年少争附之&/b&。”卢植不是腐儒,也许他正是看中刘备身上那种“豪迈之气”与“稳重之度”才收他为学生。我觉得在刘备起家之初,他“卢植门生”的名号,比他“汉室宗亲”的名号,还要有噱头。就好比现在你去知名企业应聘时,你拿出清华北大的学历毕业证,绝对比你摆几百年前的家谱要管用。&/p&&br&&p&&b&第二步:借助&/b&&b&同学资源&/b&&/p&&p&现在有很多家长,明知道自己孩子学习不好,还拼命托关系花钱把孩子往名校送,因为能上名校的人,成材几率都很大。即便自己孩子成不了成材了,他的同学成材了,还能去抱个大腿。刘备虽然学习不好,却在卢植那里结交了一名很牛x的同学——公孙瓒。&/p&&p&公孙瓒何许人也?贵族出身的帅哥一枚,而且声音洪亮,首届《三国好声音》大赛第一名,因此成了涿州太守的女婿。遇到这样一个高富帅同学,以刘备的情商绝对猛抱大腿。《三国志》记载:&b&瓒深与先主相友。瓒年长,先主以兄事之&/b&。这个大腿没白抱,日后公孙瓒成了威震北方的诸侯,刘备落难时去投奔他,老同学很大方,给了小弟一个“别部司马”的官职,并给刘备兵马让他抵御袁绍。后来刘备凭借战功当上平原县令,算是在乱世中暂时站住了脚。&/p&&br&&p&&b&第三步:交结名士资源&/b&&/p&&p&人生总是能收到意外的惊喜,在平原的刘备忽然收到一封求救信,这真好比买彩票中了一个五百万。因为求救者名叫孔融。&/p&&p&孔融何许人也?孔子的第19世孙,年幼时因让梨成为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他还是当时的文坛领袖,天下名士。“名士”这个称号在当时可不得了,大名士对某个人的夸赞或者批评,关系着这个人在社会上能否立足。比如曹操年轻时,经常苦于自己没有名望,不能挤进上层朋友圈。乔玄让他找大名士许子将。面对曹操的跪舔,许子将说了一句:“&b&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b&”,之后曹操名声大显。&/p&&p&刘备没有这么优质的人脉资源,结识不到许子将这样的大名士,但另一位大名士孔融却主动投怀送抱。怪不得刘备收到求救信时,激动的说出三国最屌丝的一句话:“&b&孔北海知世间有刘备耶&/b&。”我很能理解当时刘备的心境,这就好比一个在朋友圈做代购的微商,某天忽然收到马云的求救信,我估计这哥们肯定激动的昏死过去。&/p&&p&刘备救完孔融之后,他的名声果然像搭火箭一样飞升,之后惊喜接连而至。陶谦送上了特种部队丹阳兵,陶谦死后干脆把徐州交给了刘备,大土豪糜竺也连忙提供了赞助资金,他瞬间由一名客将变成了封疆大吏。此时刘备终于有了“政治资源”。注意,是资源,不是资本。因为资源是可以夺走的,资本是夺不走的。&/p&&br&&p&&b&第四步:转化&/b&&b&政治资本&/b&&/p&&p&有了一定“政治资源”的刘备,虽然不能笑傲江湖,但起码已经能够做到百毒不侵。所以他不管多落魄,走到哪里都有人收留。说白了,都是把刘备当成第二个孔融。希望通过救他,获取他身上的政治资源。刘备在投奔曹操时,曹操的谋士都劝杀掉刘备,曹操非但不杀反而厚待刘备。曹操比谁都想杀刘备,但曹操知道刘备身上的资源比他的性命更加重要。刘备看出曹老板的心思,索性半推半就,坐地起价,在曹操身上榨取更多的政治资源。&br&《三国志》记载:&b&曹公表先主为左将军,礼之愈重,出则同舆,坐则同席&/b&。“左将军”相当于现在的大军区司令,这下刘备不但成了京官,还有了军衔。&/p&&p&在许都的刘备又中了一次五百万,那就著名的“衣带诏”。在衣带诏事件之前,可以说曹操集团和汉政府是一个整体,但衣带诏事件之后,曹操和汉政府成了对立面。这就释放出了一个非常有利用价值的信号,那就是反曹即等于拥汉。刘备通过与衣带诏事件与曹操正式决裂,并成功的打造出自己的政治路线,用刘备自己的话就是:“&b&每与操反,其事乃成。&/b&”通过这条路线,刘备终于获得立足天下的政治资本。&/p&&p&此时的刘备虽然没地盘,没兵马,但他却有一项更为重要的东西,即&b&名望与地位,还有“反曹”的政治路线&/b&。与孙权、曹操的相比,刘备的政治资本是无形,而且还不是父辈留给他的,而是靠他的努力一步一步赚来的。日后刘备投奔袁绍时,袁绍“&b&遣将道路奉迎,身去邺二百里,与先主相见。&/b&”投奔刘表时,刘表“&b&自郊迎,以上宾礼待之。&/b&”求助孙权时,孙权“&b&既宿服仰备&/b&&b&…&/b&&b&即遣兵三万人以助备。&/b&”一个昔日一无所有的小屌丝,能混到这份上,不服不行呀。&/p&&br&&p&纵观刘备一生,靠拜学大儒,结交同学,登上政治舞台,又靠结交名士,营救诸侯,获取政治资源。并摸索出一个具有号召力的政治路线,并将其打造成为自己政治资本。当他拥有政治资本的那一刻,已经在不知不觉间,完成了由“平民”到“枭雄”的身份转变。&/p&&p&&b&欢迎关注我的公众号:xfsls1990。刘备人人网公共主页&/b&&/p&&p&&figure&&img src=&/b1fdef732fa41fb4024e_b.jpg& data-rawwidth=&550& data-rawheight=&36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0& data-original=&/b1fdef732fa41fb4024e_r.jpg&&&/figure&终于逆袭了,好开心呀&/p&
谢邀!刘备是怎么一步一步,从一个平民成为一代枭雄的?首先,刘备自身有很多优点,比如识人用人、仁德宽厚、折而不挠。但拥有了这些优点就能成为枭雄了吗?我觉得不是。刘虞也很仁义宽厚,但最终被公孙瓒杀死,成为乱世炮灰。司马徽也有识人之明,但他仅仅…
谢邀。&br&&br&得看哪方面了。&br&如果《三国演义》和《三国志》掺杂的话……&br&三国医学铁三角,华佗、董奉、张仲景。&br&三国刺客三人组,许贡门客三人众。&br&三国毒舌三人组,祢衡张松诸葛亮。&br&三国最能三寡妇,邹氏樊氏吴国太。&br&三国纵火三人组,鲁肃周瑜诸葛亮——鲁肃在这里是个催化剂作用。&br&三国靶子三人组,张郃许褚关云长。&br&典故就不提了,大家都懂。&br&&br&&br&好了我知道,出这题的,一定是想说论单挑。&br&理论上的纯排名,当然是吕关张、吕张赵、吕关赵、吕马赵、吕关马等等,三人总和嘛。&br&但论现实的话:&br&吕关张根本没搭档过。&br&就像曹魏家说组合的话,典韦死时,张辽还没过来呢。不能排一起。&br&&br&&br&曾经有过理论上最可怕组合:&b&辕门射戟后,如果纪灵不答应呢,我们就能看见吕关张三战纪灵了,可惜从未实现过。&/b&&br&关张赵当然很强,但他们三人基本从没联手,实际上连一起出任务都没有,都是分头执行任务。&br&所以蜀汉出过的最强组合,还是刘关张。&br&&br&&br&刘关张其实是个坑组合。刘备在虎牢关,罗贯中原本里有明说:&br&&blockquote&刘玄德看了,心中暗想:&strong&“我不下手,更待何时!”&/strong&掣双股剑,骤黄骠马,刺斜里去砍。这三个围住吕布,转灯儿般厮杀,八路人马都看呆了。&b&吕布架隔遮拦不定,看玄德面上刺一戟,玄德急闪&/b&,吕布荡开阵角,倒拖画戟,飞马便走。&/blockquote&明显是去捡经验混脸熟的。全仗着关张霸气。&br&&br&曹操手下出过的最强组合是濮阳六人组。&br&&blockquote&许褚便出。斗二十合,不分胜负。操曰:“吕布非一人可胜。”便差典韦又出,两将夹攻;左边夏侯惇、夏侯渊,右边李典、乐进齐到,&strong&六员将杀得吕布遮拦不住&/strong&。&/blockquote&但六个人不算。&br&曹魏单算三人的话,只有下面这个组合,很被低估:&br&&blockquote&只听得一声炮响,&b&左有徐晃,右有许褚&/b&,两队军截住去路,关公夺路而走,两边伏兵排下硬弩百张,箭如飞蝗。关公不得过,勒兵再回,&b&徐晃、许褚接住交战。关公奋力杀退二人,引军欲回下邳,夏侯惇又截住厮杀。&/b&&/blockquote&最后这个组合逼到关羽屯土山约三事,算很厉害了。&br&&br&东吴没有强力组合。孙策太史慈不相上下,但他俩和甘宁都很少组队出任务。徐盛丁奉、蒋钦周泰倒老是一起出门,但那就不够强了。&br&&br&&br&所以要引出《三国演义》实际的单挑最强三人组了。&br&即,西北三人组:&br&&p&&strong&马超+马岱+庞德。&/strong&&/p&&br&&p&这三位征伐曹操时,是一个部队的,而且时不常就集体出任务,众所周知。彼此感情也算不错。&/p&&p&这三位单拆开来,那是什么战斗力?&/p&&p&马超曾经杀得曹营毫无办法,曹操甚至说“马超不减吕布之勇”,虽然是激将法,意思是到了的。之后大战张飞,挑灯夜战,不分胜负。&b&所以马超好歹是个张飞级勇猛&/b&。&/p&&p&庞德在汉中,一个人打夏侯渊、张郃、徐晃和许褚,车轮战,没落下风,和许褚是打了五十来合,够强横了。之后樊城,与老年关羽战过百合,很了不得。当然庞德有缺点:他和关羽、许褚也是打几十上百合,打关平也是几十合,属于赢不了别人,但也输不了的人物,&b&超一流级没问题&/b&。&/p&&p&再就是马岱了。战绩是初战十合败走但翻身射中魏延,又十合输给张飞。&b&战绩起码是个魏延级,不丢人。&/b&&/p&&br&&br&&p&关羽+张飞+刘备vs马超+马岱+庞德,在我想象里,是这样的:&br&&/p&&br&&br&&p&&b&却说刘备引军欲占蜀地。&/b&&/p&&p&&b&那厢蜀中刘璋修书,割十州之地与张鲁,请得西凉军马。&/b&&/p&&p&&b&两军会于葭萌关,扎定阵脚。&/b&&/p&&br&&p&&b&张飞出马喝曰:“认得燕人张飞么?”马超曰:“吾家世代公侯,岂识山野村夫!”张飞大怒,骤马挺矛便刺。马超挺枪敌住,二人双枪并举,二十合不分胜负。&/b&&/p&&p&&b&庞德心急,拍马出阵,喝曰:“张飞贼子,休得无礼!”门旗下关羽觑见,只恐张飞落单,急舞青龙偃月刀,纵赤兔马而来,敌住庞德。交马不三合,二人各自称奇。云长思曰:“庞令明刀法娴熟,真吾敌手。”庞德暗道:“人言关羽英雄,果然刀快势沉,堪堪抵敌得住!”&/b&&/p&&br&&p&&b&刘备见二弟俱出,独在门旗下观战;马岱见了,心道:“何不径取刘备?”舞刀便出。刘备大惊,掣双股剑抵挡,无五七合,看着抵挡不住,拍马败走。&/b&&/p&&p&&b&关张见了,恐兄长有失,各自虚晃一招,跳出圈子,护着兄长便走。&/b&&/p&&p&&b&马超、马岱、庞德哪里肯舍,转过山脚,忽见前面一员小将,头戴三叉束发紫金冠,身披兽面吞头连环铠,手持方天画戟,喝曰:“贼子休追吾父!”舞戟而来。&/b&&/p&&p&&b&马超迎着,战不三合,招架不住,庞德、马岱情急,舞刀前来夹击。那小将酣战三人,略无惧色。&/b&&/p&&p&&b&马超看着三人胜不得那将,跳出圈子,喝道:“小将报上名来?如此一身北斗神拳哦不对神戟本事,何不径归蜀地,却要保刘备?”&/b&&/p&&br&&p&&b&那小将喝道:“吾姓刘,名禅,字公嗣,刘备乃吾父也!何言背叛归蜀?且此间甚乐,不思蜀也!”&/b&&/p&&br&&p&&b&张佳玮有诗赞阿斗曰:&/b&&/p&&br&&p&&b&昔年长坂夸豪勇&/b&&/p&&p&&b&襁褓裹身救子龙&/b&&/p&&p&&b&独退三英逞伟烈&/b&&/p&&p&&b&左挥右霍谁争雄&/b&&/p&
谢邀。 得看哪方面了。 如果《三国演义》和《三国志》掺杂的话…… 三国医学铁三角,华佗、董奉、张仲景。 三国刺客三人组,许贡门客三人众。 三国毒舌三人组,祢衡张松诸葛亮。 三国最能三寡妇,邹氏樊氏吴国太。 三国纵火三人组,鲁肃周瑜诸葛亮——鲁肃…
谢谢邀请。&br&&br&身体原因基本可以排除。——高宗退位的时候才54岁,退位以后还活了二十五年,而且这二十五年中游山玩水宠幸宫女都没啥障碍(宋高宗去世后,德寿宫中仅位号较低的宫女就放出四十九人,年龄则基本都是宋高宗的孙辈,以至太上吴皇后之前在宫中“&i&辄见之叹息&/i&”),可见健康没问题。虽然赵构确实经常对人叹息自己三十多岁头发就白了blabla(其实就是少白头,不影响身体素质)。&br&&br&他真实的退位原因就两个:&br&&b&一个是真干够了;&/b&&b&另一个是退了位的话,万一金军再打过来跑路更方便。&/b&&br&(当然还有个大前提:就是他对自己选择的太子赵瑗还是比较放心和认可的)&br&&br&这两个原因说简单也简单,说复杂也复杂,因为要解释清楚赵构的这点心态变化,差不多需要回顾他的一生。。不过这里实在不想再回顾这么多了,所以只重点解释一件事情,就是&b&1161年&/b&&b&完颜亮毁约南侵对宋高宗退位的关键性推动作用&/b&。&br&阿亮南侵对宋高宗的打击非常、非常大。因为当初的宋金第二次绍兴和议,是宋高宗支付了巨大的代价才换来的。这个代价主要包括三条:一是放弃几近垂成的、收复中原两河燕云十六州甚至彻底灭了金国的中兴大功;二是自废武功(包括按金人要求杀掉当时最能打也最听中央号令的良将岳飞;屏退韩世忠、张俊、刘錡;同时任秦桧清洗南宋的国防力量,包括杀牛皋、邵隆,任用庸将随意裁汰兵员等等);三是造成秦桧专权坐大,最后几乎篡位。&b&其中最后一条是在宋高宗计划之外的代价,所以搞的他非常郁闷也非常难受&/b&(顺便打个补丁:如果对于宋高宗占据优势下还非要屈辱求和的心理有各种疑问,请参考&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从宋高宗赵构的个人立场来说,岳飞是不是必须杀?&/a&这个答案及其中所附各种链接)。好不容易熬到秦桧1155年挂了,到1159年左右完颜亮有意南侵的消息渐渐传开,他真正称心如意的偏安生活不过过了6年而已。因此宋高宗非常不愿意承认完颜亮将南侵的事实,所以1159年——1161年秋这将近三年的时间里,尽管不断有各路人等向宋廷传递金人即将南下的消息,宋高宗却一直不愿作任何战备。&br&这样一直拖到1161年四月,完颜亮终于派使节到南宋,正式通知宋高宗钦宗已死并当着群臣的面责骂宋高宗无德(而且骂的非常难听),在当时的背景下再加上之前的消息,这基本就等于宣布马上就要开片了。所以宋高宗当场情绪崩溃,一边儿哭一边儿撂着金使和满朝大臣离开御座跑了。最后宰相陈康伯没办法,只好派当值卫士刘炎去找宋高宗,好不容易在屏风后面找着了,宋高宗还在那儿哭个没完。。&br&(附下原文。《会编》卷228:&i&王全、高景山来贺生辰也。自入境有凶悍之状,过平江、秀州,舟中以弓矢射夹岸居人。官司莫敢谁何,但告报居人阖户而已。既到行在,命何溥馆之。引见之日,接国书毕,王全奏事称语讷不能敷奏,乞令副使高景山代奏事,上许之。全招景山,景山欲升殿,侍卫及阁门官止之,上诏令升殿。景山乃升殿,状貌不恭,景山直言渊圣升遐事,言语鄙俗。上号恸归禁中,景山曰“我来理会者两国正事”不已。带御器械李横约景山下殿曰:“不得无礼。有事朝廷理会。”使人犹在殿中,班皆未退,带御器械刘炎告宰相陈康伯曰:“使人在廷未退,有茶酒之礼,宜奏闻免之。”康伯曰:“公自奏闻。”炎遂转屏风而入,见上哭泣,炎奏其事,上然之。炎即出传旨曰:“今为闻渊圣皇帝讣音,忽觉圣躬不安。阁门赐茶酒宜免。使人且退。”班遂退。&/i&)&br&&b&就这一个细节,已经足以看出完颜亮南侵对宋高宗的心理冲击有多大。&/b&——这件事让宋高宗彻底明白:&b&之前为达成和议支付的种种巨大代价,到此连最后一重意义都丧失了。&/b&就是损人不利己的瞎胡闹白折腾,之前折腾的多厉害,现在就有多搞笑,而且全天下都会看到这一点。同时这也意味着他没过几年的安乐生活又要过不成了。而宋高宗之前又因为鸵鸟心理,一直没搞战备,&b&所以1161年秋完颜亮率师南下,刚开始战局稍不利时,他立即打算跑路。&/b&结果被宰相陈康伯摁住了,说“: “&i&闻有劝陛下幸越及闽者,诚用其言,大事去矣。&/i&”于是高宗勉强答应不跑,但很快又下御批,说“如果再等一天还没有金军退军的消息,政府各口就赶紧散了吧——咱们还是得跑”(“&i&如更一日虏骑未退,且令放散百官。&/i&”)吓的陈康伯赶紧把这个御批一把火烧了。宋高宗还不忿,把陈康伯叫来问凭什么烧我的御批,完了又把另一个幸存的中兴大将、也是他的心腹杨存中召来,继续商量“&i&散百官,航海避敌&/i&”。杨存中和陈康伯又苦口婆心劝了半天,才再次勉强止住他这个念头。&br&之后的形势急转直下,一个月的时间内宋军采石大捷,更主要是是金军内部兵变,完颜亮被杀,于是危机很快解除。但是就这一个月的时间,宋高宗已经吓的够呛。所以完颜亮撤军之后,他是一点再继续当皇帝的心思都没有了。——&b&反正退位不会降低他的物质生活水平,而且更重要的,当皇帝不能随便跑路,但是如果做了太上的话,约束相对就少多了,&/b&至少文武大臣们不会再把他当成主要劝诫对象。(这方面他的父皇宋徽宗就是个挺好的例子——靖康元年宋徽宗让位给赵桓,把即将被围的东京城丢给他以后,自己很快带着妃嫔子女和一批重要官员跑到江南去了~)&b&所以这时候放开皇位,在赵构自己看来没任何损失反而有收益——其中最大的收益,就是万一将来金国再打过来,自己可以想跑就跑不用再听大臣絮叨。&/b&再一个也轻省、不操心,总之精神生活水平会提升很大。&br&&br&&br&最后顺便说句,赵构的这点儿收益,后来还真马上体现了一回——高宗退位后不久的1163年,宋孝宗规划的隆兴北伐失利,宋高宗知道败讯以后,“&i&日雇夫五百人,立殿廷下,人日支&/i&&i&一千足,各备担索&/i&”,再次摆出了随时要跑路的架势。——当然这次是有给宋孝宗施压的意思,但是如果不是退了位,他连这个架势也摆不成。在赵构看来,这就是他最向往的自由了。&br&所以说他不干涉孝宗的朝政也不尽然。孝宗后来与金国的议和诏书中都承认“&i&朕以太上圣意,不敢重违&/i&”,可见赵构利用自己掌握的人事资源和对孝宗的心理优势进行间接干涉的压力已经很大了。而且不止外患,内政方面他也没少找事儿,譬如命令宫人私造酒自用违反酒榷制度等等,以至后来很多商人为了逃税都打给赵构进贡私用的旗号,甚至连粪船都有“德寿宫”字样,一时几成笑柄。&br&&br&至于给岳飞平反就更没什么了。宋高宗不愿意平反只是不愿意自己打自己的脸,而且这个最后已经成了他心病一样的存在,实在迈不过去。何况孝宗为岳飞平反对他没什么实际损失——罪名可以都丢给他其实恨的牙痒痒的秦桧(&b&虽然秦桧在杀岳飞一事中并不仅仅是帮凶、背黑锅的,而至少是共犯甚至直接责任更多的主谋,更具体的可以看这个答案:&/b&&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历史上真实的秦桧是个什么样的人?&/a&),丝毫不会耽误他住在秦桧旧宅(德寿宫就是秦桧旧宅改造的)里花天酒地玩美女;或者就算有人背地骂他又有什么呢?名声(不管是身前还是身后的)、舆论这类东西,赵构从十几岁当亲王的时候起就不是很在意,到这时候基本已经完全不放在心上了~&br&&br&&b&其实,人要是真能做到一点儿道德约束和情感羁绊都没有的话,真的是会活的很爽的~&/b&&br&唯一需要顾虑的只是不是每个能做到这一步的人,都有赵构那么好的出身和时运,所以只能保证你很爽,不能保证你爽多久。
谢谢邀请。 身体原因基本可以排除。——高宗退位的时候才54岁,退位以后还活了二十五年,而且这二十五年中游山玩水宠幸宫女都没啥障碍(宋高宗去世后,德寿宫中仅位号较低的宫女就放出四十九人,年龄则基本都是宋高宗的孙辈,以至太上吴皇后之前在宫中“辄…
哈哈哈,这个我来搬个砖,前几年看过的,看完后很是佩服。 &a class=&member_mention& href=&///people/f35fcb19ea59f4a12754& data-hash=&f35fcb19ea59f4a12754& data-hovercard=&p$b$f35fcb19ea59f4a12754&&@马伯庸&/a&&br&&br&&p&&b&风雨《洛神赋》——马伯庸&/b&&/p&&p&公元二百二十二年,魏黄初三年。曹植从邺返回封地鄄城的途中,他写下了一篇文章。&br&&br& 在这篇文章里,曹植说自己在途经洛水时邂逅了传说中的伏羲之女洛神,极尽描摹这位佳人的风采神姿,字里行间充斥着强烈的倾慕之情。他就象是一位陷入疯狂热恋的年轻诗人,把所能想象到最美好的词汇,都毫不吝惜地加诸在这位女子身上。&br&&br& 这就是中国文学史上赫赫有名的《洛神赋》。其中诸如“翩若惊鸿,婉若游龙“、“凌波微步、罗袜生尘”之类的描绘,已成为千古名句。&br&&br& 在《洛神赋》的背后,还隐藏着一段耳熟能详的曹魏宫闱公案。据说曹植对曹丕的妻子甄妃怀有仰慕之情,却终不可得。《洛神赋》里的洛神,其实就是暗指甄妃,曹植籍着对洛神的描写,来释放自己内心深处最为炽热却被压抑已久的情感。&br&&br&
唐代李善在《昭明文选》后的注解讲了这么一个故事:最初想娶甄妃的是曹植,结果却被曹丕抢了先,曹植却一直念念不忘。在甄妃死后,曹植入朝去觐见曹丕,曹
丕拿出甄妃曾用过的金缕玉带枕给他看,曹植睹物思人,大哭一场。到了晚上,甄后之子曹睿摆宴请自己叔叔,干脆把这个枕头送给他。曹植揣着枕头返回封城,途
经洛水时梦见甄妃前来与之幽会,有感而发,写成此篇。&br&&br& 这是一个感人的故事,可惜的是,编的有点不靠谱儿。&br&&br&
历史上的曹丕,是个出了名的小心眼,对自己的弟弟从来欲除之而后快,七步成诗的故事人人皆知。曹植被他死死囚禁在封地大半辈子,最后郁郁而亡。其他兄弟如
曹彰、曹衮、曹彪等人,处境也是一样凄惨。曹丕这种防兄弟如防贼的态度,就连陈寿著史时都有点看不下去,评论说“待籓国既自峻迫,寮属皆贾竖下才,兵人给
其残老,大数不过二百人。又植以前过,事事复减半,十一年中而三徙都,常汲汲无欢,遂发疾薨。”&br&&br&
这样一个男人,如果知道弟弟觊觎自己老婆,不怒而杀之已属难得,怎么可能还会把老婆遗物拿出来送人呢?——何况送的还不是寻常之物,而是暧昧之极的枕头。
后世李商隐揶揄这段典故,写了一句诗:“宓妃留枕魏王才”,可见枕头这东西,是很容易让人产生不良联想的。曹丕再缺心眼儿,也不会这么主动把一顶绿帽子戴
在自己头上。&br&&br&
由此可见,李善这个故事,编的着实离谱,不值一信。所谓曹植与甄妃如何如何,不过是文人的美好想象罢了。我一直坚信这是历史的真相。可当我再一次读完《洛
神赋》的时候,对这个观点,却忽然有些犹豫了。赋中那种蕴藏着情真意切的心绪,那种澎湃浩荡的感情,一千年之后仍旧让人感觉到无比震撼。从人性的角度出
发,实在无法想象,曹植歌颂的会是一位虚无缥缈的仙子,在现实里没有任何寄情。&br&&br& 于是我重新开始寻找关于《洛神赋》的一切,不带任何偏见地去审视那段历史。越是寻找,我就越是惊讶,因为这一篇赋背后隐藏的东西,似乎远远超乎想象。&br&&br& 挖掘真相是一项庞大、复杂的工程,如果没有一个正确的切入点,就很可能会迷失在史料的迷宫里。幸运的是,我找到了这把钥匙,得以开启了通往那个时代的大门。&br&&br& 这把钥匙,就是《洛神赋》的原名。&br&&br& 《洛神赋》本来不是叫做《洛神赋》,而是《感鄄赋》。历代许多研究者认为,曹植在黄初二年被封鄄城候,次年升为鄄城王,因此赋成此篇,以兹纪念。&br&&br& 这看起来言之成理,可惜却不正确。汉赋之中,以地名为篇名的并不少见,如《二京赋》、《两都赋》、《上林赋》等等,却从来没有任何一篇是以“感+地名+赋”的格式命名。&br&&br& 更深一步分析。鄄城在今山东西南,曹魏时属衮州济阴郡;而洛水则是在陕西洛阳附近,两处相隔十分遥远。曹植在一篇名字叫《感鄄赋》的文章里,却只字不提鄄城,反而大谈特谈渡过洛水时的经历。这就好像在《北京游记》里却只谈黄浦江一样荒谬。&br&&br& 除非《感鄄赋》醉翁之意不在酒,别有所感。也就是说,这个鄄字另有含义。&br&&br&
心细的人可能会发现。在《三国志》里,这个地名一律直书“鄄城”,如《程昱传》“张邈等叛迎吕布,郡县响应,唯鄄城、范、东阿不动。”可到了范晔写《后汉
书》的时候,每提到鄄城,却都写成了“甄城”,其下还特意标明注解“县名,属济阴郡,今濮州县也。‘甄’今作‘鄄’,音绢。”如果这个说法正确的话,甄字
和鄄字在那个时候是相通的。&br&&br& 这里稍微要涉及到一点古文字知识。“甄” 在当时并不读“Zhen”,按照许慎《说文解字》的记录,甄字的古音是居延切,发音为Juan, 而“鄄”字读成绢,两字发音完全一致。加上“鄄”字与“甄”字形几乎一样,从垔部,古人将之混写一处,实属平常。&br&&br& 我在《史记》里也找到了相同的记载。既可以写成“晋伐阿、甄”(《司马穰苴传》),又可以写成“膑生阿、鄄之间”(《孙膑传》)。可与《后汉书》同为辅证,证明甄、鄄二字,从两汉到魏晋南北朝时期,是可以通用互文的。&br&&br& 曹植既然志不在鄄城,“鄄”又和“甄”通用,那么《感鄄赋》其实等于是《感甄赋》。而这个“甄”字究竟指的是什么,指的是谁,不言而喻。&br&&br& 黄初元年,甄妃触怒曹丕,因此失宠;就在同一年,曹植莫名其妙地写了一篇《出妇赋》,中有“痛一旦而见弃,心忉忉以悲惊……恨无愆而见弃,悼君施之不终”之句,句句暗扣,似乎已有所值。其时曹植本人没遭遇什么变故,突然发此感慨,究竟为何,不言而喻。&br&&br& 黄初二年,甄妃在凄惨中去世;就在同一年,曹植的监国谒者灌均给曹丕上了一份奏折,密告“植醉酒悖慢,劫胁使者”。于是曹植被贬为安乡侯,次年又被远远地撵到了鄄城。到底是什么事情能让曹植心神大乱,以致于醉酒闹事到“劫胁使者”这么失态,同样不言而喻。&br&&br& 如果这些证据都还是捕风捉影的话,那么接下来的事实,却是明确无疑:曹丕与甄妃的儿子曹睿即位之后,下诏改《感甄赋》为《洛神赋》。若不是怕有瓜田李下之讥,对自己母亲名节有损,我想曹睿也不会特意去关注一篇文章的名字。&br&&br& 可见曹植写赋借洛神之名缅怀甄妃一事,并非捕风捉影。李善之说,有本可据,只不过他加了太多的虚构细节渲染,反而削弱了这个说法的可信程度。&br&&br& 也许这时候会有人要问,你绕了一大圈,除了论证出曹植确实对甄妃怀有感情以外,岂不是一无所得吗?并不是这样,这只是一个开始。&br&&br& 现在我们清楚了,《洛神赋》中的洛神,就是甄妃的投影,曹植在赋中表达的,是对甄妃的深切眷恋之情。那么接下来,一个巨大的矛盾便缓缓浮出水面。&br&&br&
曹丕是识字的,文章写的极好,与曹操、曹植在文学史上并称三曹。曹植在甄、鄄二字上玩的这么一个浅显的文字游戏,根本瞒不过曹丕的眼睛。前面说了,曹魏对
藩王的限制,是极其严苛的,稍有举动就会被无情打击。面对这么一个小心眼的哥哥,曹植还敢写这种调戏嫂子的东西,莫非他不要脑袋了么?&br&&br& 事实比猜测更为离奇。《感甄赋》面世之后,史书上没有记载曹丕对此有任何反应,也没曹植采取任何措施。要知道,在前一年,明明曹植喝醉酒了,监国谒者都要打小报告给曹丕。曹植这次公然调戏到了自己媳妇头上,曹丕居然无动于衷,实在太不符合逻辑。&br&&br& 当两段史料产生矛盾时,要么是其中一段史料是错误的,要么是两者之间缺乏一个合理的解释。&br&&br& 《三国志》的记载是可信的,而《感甄赋》也是真实的。既然两者都没问题,那么只能是解释方法的错误。也就是说,围绕着《感甄赋》,甄妃和曹丕、曹植之间的关系,并不是夫妻二人加一个精神第三者这么简单。&br&&br& 简单介绍一下甄妃的生平。她是中山无极人,名字不详,后人因为《洛神赋》里洛神别名宓妃的缘故,把她叫做甄宓。严格来说,甄宓这个名字是不存在的,不过为了行文方便,下文姑且如此称之。&br&&br&
甄宓生得极为漂亮,十几岁就嫁给了袁熙。袁绍失败后,曹丕闯进邺城袁氏宅邸,一眼就看中了甄宓,欣然纳入房中。甄宓为曹丕生下一儿一女,即曹睿和东河公
主。后来曹丕称帝之后,宠幸郭氏,甄宓年老色衰备受冷落,屡生怨滂,竟被赐死。死时被发覆面,以糠塞口。后来曹睿即位之后,杀郭氏以报母仇。&br&&br& 表面来看,甄宓与曹植之间没什么纠葛,最多是后者单相思罢了。好在曹植是个文人,文人总喜欢发言议论,所谓言多必失,总会在不经意间流露出一些讯息。凭借这些讯息,我们才有机会揭开迷雾。&br&&br& 在反复查阅中,我终于在曹植写给曹睿的一封书信中,发现了一条微弱的线索。这条线索非常晦涩,可当它从历史尘埃里被拎起来以后,我却发现它所牵连出来的,却是一连串令人瞠目惊舌的真相。&br&&br& 曹植是一个有雄心的人,他对自己被软禁而无所作为的境况,感觉到非常郁闷。史书上说他“常自愤怨,抱利器而无所施,上疏求自试”,意思是曹植觉得自己的才干没有得到发挥,经常上书希望能为朝廷做点事。&br&&br& 哥哥曹丕没给他这个机会,但侄子曹睿也许还有的商量。于是,在曹睿即位后的第二年,曹植给曹睿上了一道疏。在他的这份疏里,曹植挥斥方遒,慷慨激昂,嚷嚷着要杀身靖难,以功报主,实在是一篇文采斐然的好文章。其中有这么一句:&br&&br& “臣闻明主使臣,不废有罪。故奔北败军之将用,秦、鲁以成其功;绝缨盗马之臣赦,楚、赵以济其难。”&br&&br&
这句话不太好理解,里面一共用了四个典故。“奔北败军之将用,秦、鲁以成其功”典出秦将孟明视和鲁将曹子,这两个人屡次打了败仗,却始终受到主君信赖,后
来发愤图强,一战雪耻。“绝缨盗马之臣赦,楚、赵以济其难。”其中盗马典出秦穆公。秦穆公的一匹马被山贼偷走,他非但没生气,反而说吃马肉不喝酒容易伤身
体,于是送了坛酒给这些偷马人。山贼们很受感动,在秦、晋交战中救了秦穆公一命。因为前句已经用了秦,而秦君为赵姓,所以这里用了赵字互文。&br&&br& 以上三个典故,都是古籍里常见的。真正有意思的,是第四个典故:“绝缨。”&br&&br&
绝缨这个典故出自楚庄王。据《说苑》记载,楚庄王有一次宴请众将,日落不及掌灯,席间漆黑一片。有人趁机对楚庄王的姬妾动手动脚,姬妾急切下扯下他的冠
缨,告诉楚庄王说只要点起灯来,看哪个头上无缨的,就是坏人。楚庄王却吩咐众将把冠缨都扯下来,然后再点起火把。数年后,楚庄王表彰一位杀敌极其勇敢的将
军,将军坦诚就是当年绝缨之人,为了报答主君宽厚之恩,方舍身杀敌。&br&&br&
臣子给主君上书的时候,这个典故是不能随便乱用的,否则就是诸葛亮所说的“引喻失义”,让人怀疑你对主君老婆起了不良念头。曹植忽然抛出这个典故,本意是
想向曹睿表明自己上阵杀敌的强烈意愿,可也等于是堂而皇之地向曹睿表明,他曾经和皇帝的妃子发生过类似“绝缨”一样的关系。这位妃子,只能是他一直迷恋着
的甄宓。&br&&br&
紧接着这个典故,曹植又写道:“臣窃感先帝早崩,威王弃世,臣独何人,以堪长久!”这句话就近乎赤裸裸的威胁了:“我兄弟曹丕已经死了,曹彰也挂了,我算
什么人,居然能苟活到现在。”重点就在于“臣独何人”四个字的正话反说,明明是在向曹睿强调:我是因为有特殊理由,才能活到现在。而这个理由,曹睿应该是
十分清楚的。&br&&br&
曹植怕自己这份奏章不被通过(原文:植虽上此表,犹疑不见用),不忘最后补了一句:“呜呼!言之未用,欲使后之君子知吾意者也。”这句话表面上是递进关
系,其实是一个伪装了的虚拟语态。不是“就算我的奏章没被采用,也好歹能让别人知道我的心意”,而是“如果我的奏章未被采用,那么别人可就会知道我的心意
了。”&br&&br& 在这封信里,曹植用“绝缨”这个典故来提醒曹睿:我和甄宓之间发生过类似“绝缨”的事情。对照接下来那两句语带威胁的口吻,所谓“绝缨”事件恐怕不是什么儿女私情,而是不能宣诸于口的极秘之事,这件事不仅牵扯到曹丕、曹彰之死,而且还是曹植这么多年来的保命符。&br&&br& 所以曹植才在最后来向曹睿开出条件:如果“言之未用”那么我可就要“使后之君子知吾意者”。&br&&br& 曹植不愧是一代文豪,这封信是一个相当有技巧性的隐晦暗示。在其他任何人眼中,它不过是篇言辞恳切辞藻雅驯的文章,惟独曹睿才能读中其中的微言大义。&br&&br& 而曹睿是如何回答的呢?他的回信没有记录,不过曹睿很快就下诏,把曹植从雍丘徙封到了东阿。用曹植自己著作里的描述,雍丘是“下湿少桑”,而东阿则是“田则一州之膏腴,桑则天下之甲第”。可见这一次的徙封,不是出于猜忌,而是破格优待。&br&&br& 面对一位藩王的威胁,皇帝非但没有采取报复手段,反而下诏优容待之,这在曹魏时代简直不可想象。如果曹睿不是心胸宽广的圣人,那只能说明他是心虚了。这样一来,也能够解释为何曹植写成《感甄赋》之后,曹丕明知其情,却毫无反应。他是不敢反应,因为他和自己儿子一样心虚。&br&&br& 曹植一提甄宓的名字,这两位帝王就讳莫如深。可见曹植和甄宓之间,绝非毫无交集,这个交集,就是奏章里所谓“绝缨”之事。&br&&br& 史书上没有曹植和甄宓接触的记录,不过却可以通过两人的履历来加以印证。&br&&br& 建安二十一年年底,曹操东征孙权,当时随他去的有卞夫人、曹丕,还有甄后的两个孩子曹睿与东乡公主。甄后却因为生病,留在了邺城。而同时留在邺城的,还有曹植。&br&&br&
本来这也没什么,你住你住的太子府,我住我的藩王邸,两不相涉。可曹植却并非优哉游哉地过日子。在建安二十年,曹操在出征救援合肥时,对曹植说:“我当年
作顿邱令的时候,是二十三岁,回想起当时的所作所为,现在无愧于心。你今年也二十三了,可要自己加油啊。”(吾昔为顿邱令,年二十三。思此时所行,无悔於
今。今汝年亦二十三矣,可不勉与!)&br&&br& 曹操二十三岁做了什么事情呢?史无明载,不过他在当顿丘令之前是洛阳北部尉,“造五色棒,县门左右各十馀枚,有犯禁,不避豪强,皆棒杀之。”想来在顿丘做的事也差不多。&br&&br& 可见当曹操出征的时候,他希望曹植能够坐镇邺城,维护大后方的稳定,所以拿自己在顿丘令任上的所作所为做例子,勉励曹植拿出狠劲来,该出手时就出手。曹植在此时所扮演的角色,相当于内务部或者安全局的最高领导,在曹操和曹丕远征期间确保大后方许都、邺等几个重镇的安全。&br&&br&
而这时候甄宓在做什么呢?《魏略》记下了这样一件小事:曹操在这一次东征时,不光带着自己老婆卞夫人,还带走了甄宓的一儿一女。曹操三月份回邺城,而曹军
主力一直到次年的九月才回来。卞夫人回来以后看到甄宓光彩照人,就很奇怪,问她说你跟你儿女离别这么久,应该很挂念才对啊,怎么反而容光焕发更胜从前呢?
甄宓回答说:“有您照顾他们,我还担忧什么呢?”(自随夫人,我当何忧!)&br&&br&
这个心态是很可疑的。儿行千里母担忧,儿女随军出征,就算是有可靠的人照顾,当母亲的最多是“不担心”罢了。可史书上描述此时甄宓的状态,用的词是“颜色
更盛。”注意这个“更”字,说明甄宓的面色,比与儿女离别时更加光彩照人。换句话说,自从建安二十一年她公公婆婆丈夫儿女离开以后,甄宓非但毫不担忧,反
而一直很高兴。&br&&br& 人逢喜事精神爽,人的心理状态会如实地反映在生理状况上。本该“不担心”的甄宓,却变得“很高兴”,说明甄宓高兴的,并不是儿女出征一事。那么她到底在高兴些什么呢?&br&&br& 在这之前,曾经有一次卞夫人随军出征得了小病,甄宓听说后彻夜哭泣,别人告诉她只是小病已经痊愈了,甄宓继续哭,不相信,说这是卞夫人安慰自己。一直到卞夫人返回邺城,甄宓望着她的座位哇哇大哭,说这回我可放心了,把卞夫人感动坏了,连连称赞她是孝妇。&br&&br& 这两件事都是相当高明的马屁,高明到有些肉麻和做作,很有些王莽式的谦恭。就连裴松之都质疑说:“甄后言行之善,皆难以实论。”因此这些行为说明不了甄宓是孝妇,只能证明她有智慧,工于心计。她越是处心积虑地讨好卞夫人,越证明她是在掩饰些什么,图谋些什么。&br&&br& 建安二十三年春正月,太医令吉本、少府耿纪、司直韦晃等人在许都发动叛乱,杀死了长史王必,最后被严匡平定。这起叛乱规模不大,影响却不小。它发生在刘备与曹操在汉中大战之时,关乎曹魏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这已经不能用警卫疏失来解释。&br&&br& 这种叛乱,必然是经过了长期酝酿、筹备和组织。所以它们爆发在建安二十三年初,策划却应该是在更早时候的建安二十二年。&br&&br& 恰好在二十一年底到二十二年这段时间,邺城的太子妃恰好正因为一些说不清、道不明的事情即将完成而变得特别高兴。这两者之间,很难说没有什么因果联系。&br&&br& 这等规模的叛乱发生在肘腋之间而官府全无觉察,内务安全的最高负责人曹植难辞其咎。可是,曹植虽然贪杯,却并非庸碌之徒,手底下还有杨修、丁仪、丁廙兄弟这样的干才,为什么还是让这起叛乱发生了?&br&&br& 回想起曹植在给曹睿的奏章里说的“绝缨”事件,这个事件恰好可以把这一切疑问都串起来。&br&&br& 甄宓很清楚曹植对自己的感情,并且敏锐地觉察到这种感情是可以利用的——还有什么比控制安全事务最高负责人更有效的叛乱策谋呢?&br&&br&
当时的邺城,曹操卞夫人曹丕都不在,为甄宓提供了绝好的环境。她只需要略施手段,曹植这个多情种子就会不顾一切地钻入彀中。于是“绝缨”事件发生了,谁绝
谁的缨,这很难讲,我们也无从揣测中间到底发生了什么。我们看到的只是结果。结果就是曹植玩忽职守,邺城与许都的治安变得漏洞百出。让吉本等人从容钻了空
子,以致酿成大祸。&br&&br& 这个贯穿建安二十一到二十三年的阴谋,就是绝缨事件的真实面貌。那么一个大致结论便可以得出来了:甄宓,应该就是这起叛乱的幕后推手,因为只有她,才能让曹植弃父王的嘱托于不顾。&br&&br& 于是甄宓在建安二十二年安排好了一切,亲手种下这些叛乱的果实,然后兴致昂扬地看着它们发芽、结果。&br&&br& 可是,我们现在知道的,只是一些发生过的事实,而这些事实背后隐藏的东西,始终还遮盖着重重的迷雾。每一个阴谋,都会有它的动机和目的。甄宓不是疯子,她如此处心积虑,究竟意欲何为呢?&br&&br& 要厘清这个问题,我们须得从“绝缨”事件的后果开始说起。&br&&br&
曹丕和曹植对于太子之位的争夺相当激烈,原本曹操更倾向于曹植,好几次差点就定了他当太子,可曹植的不修行检始终让他心存犹豫。在建安二十一年,曹操出征
前对叛乱有所预感,所以有意把镇守后方的重任交给了曹植,算是对他的一次重要考验。如果曹植顺利通过,那么太子之位的争夺将会对他极其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大臣对皇上说的话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