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平县政府网四弦剧团现在情况如何

山西民歌与戏曲:和顺夫子岭弦腔危机
 O  O  O  O  O  O  O 
和顺夫子岭弦腔危机
扔下了锄头,跳上了戏台,不用拍去身上的泥土,不用刻意化装,他们便开始了表演。给人的第一印象是,他们的年龄大都快赶上这个老戏台的年龄了,但他们上台后便立刻释放出在台下没有的活力。尽管听不懂唱的什么内容,但乐曲的高低婉转,演出者如痴如醉的模样,还是着实让我们感受到了弦腔的魅力,禁不住拍掌叫好。可以这样评价,演出者慷慨激昂,有板有眼的唱腔,丝毫不逊色于任何专业团体。  
  在半个小时内,板胡声声、锣鼓阵阵,有六七个人演唱了《六郎探母》、《反云南》、《铁鞭记》等唱段,他们荡气回肠、酣畅淋漓的唱腔让这个小山村顿时充满了生机。这是一个特殊的“剧团”,演员全部是一个村的农民,他们所演的戏被称为弦腔。因为多少年来只在村中纯粹靠口授心传,没有剧本,没有曲谱,师傅一句台词一句台词地教,徒弟一句台词一句台词地背,传到现在,村中学戏的人已经越来越少了,所以这个剧种即将面临着失传的命运。
  大山中隐藏着的稀有剧种 
  在和顺县城东南35公里处的太行山崇山峻岭中,坐落着一个名叫夫子岭的小山村。这夫子岭传说是因孔子游学到此小住而得名,所以村中有夫子庙、夫子关等遗址,还有许多关于孔夫子的美好传说。
  夫子岭村的人会唱戏,据说已有300多年历史了。这种戏的名称叫做弦腔,始于明代,流传至今。据村中老人们讲,弦腔是明朝时由一位河北落魄艺人传过来的,原戏种系河北丝弦戏,传到夫子岭村后又与当地民歌、方言融合,逐渐演变成了当地独具风格的“夫子岭弦腔”。
  300多年来,夫子岭弦腔仅存在于夫子岭村内,周边村镇则无一人会演唱,它的传承方式就是家庭相传、师徒相带。因为没有专门的曲谱和台词,只有依靠师傅唱一句,徒弟跟着学唱一句来学习,所以要学会唱弦腔除了靠自己的领悟和勤奋外,还要付出艰苦的努力。在这个仅有400余人的小村子里,弦腔能够一代一代传承下来,真是让人难以想象。依然健在的一些老弦腔艺人甚至连一个字都不识,但他们却能将整台大戏的台词和曲牌牢记于心中,实属不易。
  弦腔乐器由文武场组成,文场乐器主要是板胡,配有四弦、二胡、小三弦、横笛、唢呐、笙等;武场乐器以板鼓为主,配以马锣、铙钹、小铰、小锣、鼓、小镲、云锣等,没有梆子。演出始终由板鼓统领全局,起着整台戏的指挥作用。
  弦腔的唱腔结构属板腔体,它有10余套板式和30余首曲牌。唱腔与过门曲牌往往连环式交替运用,形成了唱腔真假声演唱艺术特点。弦腔的传统剧目有50多种,大多为朝代大戏,反映宫廷内部忠奸斗争和军事斗争的故事,它的代表剧目有《吊梅山》、《大进宫》、《罗裙记》、《访洪调》、《两狼山》、《孙膑下山》等。
  夫子岭弦腔剧团是个村办业余组织,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剧团积极配合革命斗争需要,进行了大量的宣传演出工作。建国后,这个村办剧团还经常保持演出活动,利用农闲季节,走村串乡,活跃农村文化生活。他们不仅在和顺本地演出,也经常到邻县左权,甚至还远赴河北邢台等地进行演出,受到当地群众的热烈欢迎。
  夫子岭弦腔面临失传
  多少年来,夫子岭村的人虽然生活并不富裕,但他们自感精神生活无比充实,因为有弦腔,村里人整日敲敲打打、吹拉弹唱,一切忧愁烦恼都能抛到脑后。夫子岭村的先人们虽然没有从物质上给后辈留下什么值钱的东西,但却把弦腔给传了下来,村里人视弦腔为珍宝,口传心授给居住在村里的一代代老少爷们。
  村里的老人们至今仍记得,上世纪五十年代弦腔最红火的时候,剧团到处有人请,当时邢台县白云山村过庙会,夫子岭弦腔剧团与青沙坪、桃树坪、白岸四家剧团对台演出。夫子岭弦腔剧团的一出《曹操逼宫》能将大部分群众吸引过来,在方圆百里出了名,后来桃树坪业余剧团还曾专程派人到夫子岭来请教。
  当时,剧团有个台柱子叫宋满栋,他因演曹操塑造人物逼真被人称做“活曹操”。
满栋少年学艺,聪明伶俐的他,认真刻苦,很快便掌握了基本表演程式。弦腔是农村戏班,半农半艺,无专职导演,教戏排戏都是口传心授、照猫画虎。不满足于此的宋满栋,拜求有文化的人和内行讲历史,读剧本,说戏、熟悉剧情,研究剧中人物思想个性,力求在表演中神形兼似。在排《曹操逼宫》中,他扮演曹操,经过反复琢磨,抓住了曹操多疑、奸诈、凶狠的个性,他刻苦排练,请师傅和同行提意见,悉心刻画人物。那令人发冷的道白,多变的抖袍和凶光四射的眼神,腮肉抖颤的咬髯,充满得意轻蔑的奸笑,一个活脱脱的奸雄形象出现在舞台上。观众都说:“宋满栋把曹操演活了。”“活曹操”的艺名从此传遍昔阳、和顺一带,在冀西山区也叫得很响。以后,《曹操逼宫》成了夫子岭弦腔剧团的拿手剧目,到哪里不演《曹操逼宫》都交不了账,“活曹操”不登台也交不了账。可惜到了1982年,61岁的宋满栋便撒手人寰,离开了心爱的舞台。
  尽管“曹操”还有接班人,村中其他人还能撑起台面,但当改革开放的强劲东风吹到这个相对封闭的小山村中时,弦腔不可避免地受到巨大冲击,危机开始出现。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弦腔便进入困难时期,剧团虽然没有散伙,但也是名存实亡。没有人请剧团出去演出了,艺人们开始各谋生路。村中虽然有几个老艺人在唱,但他们却是在没人的时候,对着田野,对着山脉去唱。
  村支书黄海庆一边叹息摇头一边说,能唱的艺人也都年迈了,年轻人都不学这个了。而剧团超级元老、今年已72岁、靠拐杖支撑着佝偻身子的鼓师李乃林无奈地说:“我上午也许还在世,下午可能就不在了,那这个场子就真的撑不起来了。可我这个活没有教过人,村里没人愿跟我学。”
  62岁的阎乃柱扮演丑角,他的儿子说,唱弦腔没前途,不如到城里打工挣钱。和老阎的儿子一样,如今村里的年轻人常年在外打工,村中只剩下老弱病残者留守。
  拯救民间艺术任重道远
  “夫子岭弦腔表演者目前共有30多人,但他们中的大部分已接近60岁,如果这些人不再唱弦腔了,和顺夫子岭弦腔很可能就会断代。”和顺县文化馆馆长高鸿这样讲道。但如何拯救即将人亡艺绝的弦腔,高鸿也没有更好的办法。令他担忧的不仅仅是弦腔面临的“断代”之痛,而是和顺县民间艺术普遍存在的良徒难觅、绝技难传的现状。
  凤台小戏和音锣鼓是和顺县另外两种优秀的民间艺术,它们面临着与夫子岭弦腔同样的命运。尽管从去年开始,县里又将这些传统的民间艺术进行了集中展示,包括夫子岭弦腔,在多年没有上台演出的情况下,有幸于去年再次与广大群众见面。但它们存在的最大的现实问题就是如何将其传承下去。
  为了拯救这些濒临失传的民间艺术,和顺县文化部门已开始对弦腔剧目进行整理,除了开始记录唱词,录制唱腔曲调外,还将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它们进行保护。但民间艺术是靠代代相传下来的,如果没有传承人,活态的文化便立即中断。如何提高年轻人对民间艺术的热情,使民间艺术的保护在全社会形成普遍共识,使民间艺术能够代代相传,是目前和顺面临的一个非常紧迫的重大课题。
本文来源:晋中晚报;本文作者:王文安
太原道制作
山西地域文化第一站:太原道 && 山西民歌与山西戏曲
工作QQ:&  国际域名:  
 O  O  O  O  O  O  O 播放列表加载中...
正在载入...
分享视频:
嵌入代码:
拍下二维码,随时随地看视频
秦腔 四进士 全本 渭南市秦腔剧团青年团 高清
上 传 者:
内容介绍:
Channel Me 精选
我来说点啥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京网文[0号 |
| 京公网安备: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京)-非经营性-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403号
<img src="" width="34" height="34"/>
<img src=""/>
<li data-vid="">
<img src=""/><i data-vid="" class="ckl_plays">
<li data-vid="">
<img src=""/><i data-vid="" class="ckl_plays">
<img src="///img/blank.png" data-src=""/>
<img src="///img/blank.png" data-src="http://"/>
<li data-vid="" class="cfix">
src="///img/blank.png" data-src=""/>
<i data-vid="" class="ckl_plays">
<li data-vid="" class="cfix">
src="///img/blank.png" data-src=""/><i data-vid="" class="ckl_plays">
没有数据!
{upload_level_name}
粉丝 {fans_count}
{video_count}
{description}东平四弦戏与张秀兰
四大声腔 张秀兰 伴奏乐器 东平 花鼓调 指代性
在东平,四弦戏与张秀兰的名字密不可分。 张秀兰的艺术魅力和四弦戏班的振兴繁荣,不仅使万千观众迷恋,也吸引了其他剧种的艺术俊秀。据说聊城二黄戏班的教师杨九(莘县人),因为热爱四弦戏,常看张秀兰的演出,竟辞职加盟于张秀兰戏班。
  1932年,聊城戏迷获悉张秀兰出山,特邀她再赴聊城与老观众们见面。聊城是张秀兰演艺事业的发迹之地,自有一种深厚感情在心头。张秀兰亲带戏班赴聊,旧地重游,风采再现,竟然出现万人空巷,道路为之堵塞的火爆局面。
  张秀兰的艺术魅力和四弦戏班的振兴繁荣,不仅使万千观众迷恋,也吸引了其他剧种的艺术俊秀。据说聊城二黄戏班的教师杨九(莘县人),因为热爱四弦戏,常看张秀兰的演出,竟辞职加盟于张秀兰戏班。杨九把二黄戏的音乐和四弦戏的音乐有机的揉和在一起,使四弦戏音乐得到了丰富和发展。 
  张秀兰不同凡响的演艺天才,也为她赢得了甜蜜的爱情。原籍东平县西豆山村、时在高唐县河北梆子戏班已颇有名气的须生演员孙树森(艺名孙鞑子),由于爱上四弦戏,决然抛弃梆子戏班的优厚待遇,投奔张秀兰戏班,改为学唱四弦戏。他把梆子戏中生的表演手法移植到四弦戏里,大大丰富了四弦戏的表演艺术,使四弦戏提高到新的水平。在与张秀兰的默契配合中,两人产生了感情,最终结成了伴侣。夫妻二人双双抗鼎,演唱技艺炉火纯青。州府保里,官绅商贾,竞相点戏,报酬丰厚。四弦戏班应接不暇,招兵买马,扩大队伍,进入历史的鼎盛时期。
  但是,好景不长。1937年,日本侵略者占领华北地区,抗日战争狼烟遍地,原本平静有序的百姓生活转眼间陷入动荡战乱之中。歌女亦知亡国恨,岂能再唱后庭花?戏班遂全部解散,演员们有的奔赴抗日前线,有的回原籍等待时机。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反动派挑起的内战烽火再起,到处是硝烟弥漫,炮火连天,又何闻丝竹之声?艺术家的才华因外敌内患写下了一个长长的休止符。
  四弦戏重新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已是新中国成立之后。在党和人民政府的关怀下,1950年,落魄于高唐的孙树森、张秀兰夫妇,在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成立了四弦剧团,命名为高唐县大众剧团,演员五十多人,孙树森任团长,张秀兰、尹化林任副团长。主要演员有张秀兰、孙树森、李德润、孙玉芳等。建国之初,政治清明,百业并举,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指引下,全国各地文艺团体竞相复苏,文艺进入繁荣昌盛的春天。这一年,张秀兰的大众剧团竟然打进省城济南。四弦戏以其优美的唱腔和浓郁的生活气息,立即赢得观众的青睐,在新市场演出半年多,场场爆满,各界好评如潮。“张秀兰旋风”再度刮起,席卷街巷。省城各文化团体争相与之切磋交流技艺。省文化局文艺处宋处长,对四弦戏这一地方艺术予以高度肯定,几次到剧团讲话,对全体演职员进行鼓励,同时拨现金两千万元(约合今人民币两千元),为剧团购买了全挂新戏箱,并推荐团长孙树森赴京参加全国戏剧工作者代表大会。可以说,这是四弦戏自诞生以来,最为出彩的时候。以后,剧团又到德州、聊城、泰安、济宁、临沂等地流动演出。
  但是不久,“反右”斗争渐趋激烈,艺术家们人人自危,昨日还是“她在丛中笑”,转眼便成“三打白骨精”,文艺界陷入高天滚滚寒流急的萧条境地。而此时,张秀兰的丈夫孙树森不幸病故,给张秀兰带来极大的精神打击。加之政治气候的变幻无常,张秀兰这颗风云一时的艺坛明星,渐渐暗淡了她的艺术光芒。
  1955年,根据上级指示精神,尚未列编的张秀兰剧团返归故里,更名为东平县大众剧团,并正式列入东平县政府人事编制。1959年,东平县建制撤销划归平阴县,剧团改名为平阴县大众剧团。县政府为挽救这一剧种,解决后继乏人的问题,曾让剧团招收学员加以培养,但成效不大。1961年剧团整顿,四弦戏剧团不再单独成团,而是合编于平阴县豫剧团,作为戏组保留。
  1962年,东平县建制恢复,成立了东平县豫剧团,四弦剧组虽然仍被保留,但因种种原因难以开展活动。1964年四弦剧组撤销,将原有人员遣散安置。张秀兰一家被安置到当时的大羊公社前魏雪大队,落户为农民。从此,四弦戏谢绝舞台,“半碗蜜”销声于艺苑。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据说张秀兰曾有复兴四弦戏的愿望,但年近古稀的老人,疾病缠身,经济贫困,已经力不从心。梦中黄花,遂成流云。
1989年冬,一个雪花飞舞的日子,79岁的张秀兰走完了她那具有传奇色彩的生命历程。一朵艺术奇葩凋谢了……
  岁月的尘土一层层覆盖,历史的回响寂静而又冷清!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蒙古四弦琴_百度百科
关闭特色百科用户权威合作手机百科
收藏 查看&蒙古四弦琴
蒙古四弦琴又称蒙古四胡,因有四根琴弦而得名,是牧民们在源于古代库莫奚族人所用的奚琴中吸取了精华,创造出极具蒙古族特色的乐器。外文名蒙古四胡性&&&&质向往美好生活
四弦琴又称蒙古四胡,在蒙古族传统民间乐器中,风格浓郁、独具特色。四胡在蒙语中为胡尔,又名四弦琴,因有四根琴弦而得名。追根溯源,蒙古四胡源于古代人所用的奚琴。唐朝中期,古代库莫奚族与契丹并称“两蕃”,后来逐渐与契丹融合,元朝时期融入大蒙古。民族的融合自然促进了文化的融合,牧民们在奚琴中吸取了精华,创造出极具蒙古族特色的乐器--蒙古四胡。元朝时期,四胡在蒙古风行,并入驻了宫廷,直至清朝时依然被宫廷乐队青睐。在蒙古民族文化源远流长的郭尔罗斯,四胡作为一种风格独特的民族乐器,得到了世代传承。在旧社会,四胡是民间艺人用以倾诉牧民苦难生活、鞭鞑剥削和压迫,向往美好生活,歌颂英雄史诗的手段。四胡最早产生于战国时期的北方少数民族东胡,顾名“胡琴”。在元朝的蒙古族中已经十分流行。清初著名蒙古族历史学家罗卜桑丹津在他的巨著《黄金史》中记载:成吉思汗在征服西夏的途中病逝了,当蒙古骑兵护送灵车返回故乡不儿罕山的时候,军中最著名的歌手吉洛阔台在献给他的君主成吉思汗的歌中唱到:
您化作雄鹰的翅膀,
乘风归去了,我贤明的可汗;
您那胡尔、潮尔奏出的美曲佳音,
您那广阔无垠的土地、众多的人民,
还有那山川河流、富饶的草原,
都在哪里啊?
歌中的“胡尔、潮尔”就是指的四胡和马头琴两种乐器。传统的四胡也叫低音四胡。受制作条件的限制乐器爱好者多为就地取材,以杏木等硬杂木为材料,自制自用。琴筒直径约10厘米,长约20厘米,形体有圆筒形、六角形和八角形等几种,整段木材刳制而成,也有用木板粘接或薄铜板、竹筒制成,一端蒙上马皮或羊皮,琴杆与琴筒木材相同。弓杆较短,树枝制成,琴弓缚两束马尾。近现代四胡多为乐器厂制造。因此,在选材上更趋于多样化:用竹制琴弓,琴筒蒙以蟒皮,用红木、乌木、紫檀等木材制作琴身,并在琴筒、琴杆上镶以牛骨、贝壳、银、铜等饰片传统图案,使四胡不失为一件华美的乐器和工艺品。蒙古四胡可分高音四胡、中音四胡和低音四胡三类,其音色或浑厚深沉或明亮欢快,富有草原风味,可用于独奏、器乐合奏或为说唱和戏曲伴奏,主要流行于内蒙古通辽市和辽宁、吉林等广大地区。位于内蒙古科尔沁草原腹地的通辽市是目前蒙古四胡艺术最为繁盛的地区。2006年,蒙古四胡音乐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低音四胡 低音四胡,蒙古族弓拉弦鸣乐器。又称大四胡和好来宝四胡,广泛流行于内蒙古自治区的牧区和半农半牧区。牧区的低音四胡,为便于在马上携带,琴体可以装拆成几个部分,即一个琴筒、两截琴杆、弦轴和琴弓等。琴筒最早用一整段木料掏空内腔而成圆筒形,筒长30厘米、直径15厘米~20厘米,筒前口蒙以羊皮、马皮或牛犊皮为面,筒后端敞口。嗣后琴筒又用硬木制成圆形、六方形或八方形。琴杆木制,多为两截,全长110厘米,张四条肠衣弦、丝弦或铜弦。琴弓用木料或柳枝作杆,两端系以马尾而成,弓长85厘米。主要流行于哲里木盟、昭乌达盟和兴安盟等地。主要用于蒙古族说唱好来宝和蒙古族演唱乌力格尔伴奏。
“乌力格尔”是在内蒙古自治区广泛流传的一种历史悠久的传统说唱艺术,汉族称其为蒙语说书或胡琴书。通常是由一人用低音四胡自拉自唱。20世纪五六十年代著名的帕杰和毛依罕两位老艺人,他们使用的低音四胡还镶嵌着螺钿装饰,工艺十分精致,并且在弓杆中间还镶有钢片或象牙等,演奏起来弓杆和琴筒碰击出有节奏的音响,犹如拍板一般,在悠扬浑厚的琴声中有清脆明快之感。这种四胡已被载入《中国乐器图鉴》大型画册之中。蒙语说书,曲调丰富、纯朴健康,富有草原特色,深受蒙古族人民所喜爱。
20世纪50年代,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民族乐器厂制琴师张纯华等,改革制成复音筒四胡,并将低音四胡的形制统一。琴筒呈八方形,筒身由内、外两层组成,每层都由八块长方形硬木板条拼合胶粘而成。筒长20厘米、直径(对角)11.5厘米。琴杆由上下两截接合而成,全长105厘米,在接口处包有5厘米长铜皮。弦轴长20厘米,琴马竹或木制,张丝弦或钢丝弦,细竹系马尾为弓,弓长61厘米,弓杆中部包有长10厘米铜皮,弓根部装兽骨或木制旋钮。可用于独奏、合奏或为说唱、歌舞伴奏。
在北京故宫博物院里,珍藏着一件清宫旧藏的提琴,用料和形制较为独特,琴筒为匏制,呈八方形,筒长14厘米,筒前口蒙以薄木板为面,面宽11.5厘米、高10.7厘米、厚0.4厘米,边饰玳瑁,宽0.6厘米,筒后口内侧设有边框,中央为出音孔,孔径4.3厘米。琴杆为圆柱体,系用斑竹制成,杆长88.3厘米,上端琴头装饰为兽头,系用紫檀木雕刻而成,头长9.6厘米。琴杆上部设置四轴,均在右侧,轴长15.2厘米。琴杆下端穿过并露出琴筒之外,用于拴弦,并系有黄丝穗为饰。面板中央置琴马。细竹系两束马尾为琴弓,弓杆弯度较大,弓长32厘米。此琴为清代制品,曾用于宫廷番部合奏乐中。
著名四胡演奏家苏玛,用于独奏的四胡规格为:琴筒呈椭圆形,筒长20.5厘米,筒前口蒙以薄牛皮为面,筒高10.5厘米、筒宽12厘米。琴杆全长100厘米、千斤距琴筒42.5厘米、琴弓长50厘米。
演奏低音四胡时,将琴筒置于左腿根部,琴头稍斜向左方,左手持琴按弦,右手执弓拉奏。用于伴奏时,常用五度关系定弦为:G、G、d、d,音域G—g1,有两个八度。主要用左手食指、无名指第二关节处按弦,有时用中指或无名指的指甲从弦下顶弦来代替按弦,还不时从弦下弹弦,小指多用来奏出第一把位的滑音和泛音,常用的有揉音、滑音、泛音、打音和颤音等技巧。右手常用中弓部位演奏,并用弓杆敲击琴筒,以加强节奏、衬托曲调的热烈气氛。用于独奏或器乐合奏时,定弦提高五度,常定弦为:d、a、d、a,音域d—d2,有两个八度。除常用技巧外,左手拇指的指甲弹拨里弦配合右手弓杆敲击琴筒,也经常用右手拇指、食指、中指轻弹琴筒皮面配合左手指甲弹弦,这些都是四胡独具特色的演奏技法。低音四胡发音圆润优美,音色浑厚深沉,是蒙古族说唱音乐、民族器乐合奏、伴奏中的重要低音拉弦乐器。
中音四胡 中音四胡,蒙古族弓拉弦鸣乐器。流行于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等省区的农区和半农半牧区。形制同低音四胡,稍小。琴筒呈圆筒形,用薄黄铜板卷焊而成,筒长16厘米、直径10厘米,筒前口蒙以蟒皮或牛皮为面,筒口外用铜箍紧固,筒后端敞口,口内设铜制边框。琴头琴杆用一整块红木或柴檀木制作,全长90厘米。琴头平顶,上置四轴,张有四条丝弦或铜弦,细竹系两束马尾为弓,弓长68厘米。演奏姿势、方法和技巧,均与低音四胡相同。中音四胡按五度关系常定弦为d1、a1、d1、a1,音域d1—d3,有两个八度,音色圆润、明亮。可用于独奏、重奏、器乐合奏或为说书、演唱等说唱音乐伴奏。是四胡重奏和民乐合奏中的主要中音乐器。它常和高音四胡一起重奏,并与高音四胡、马头琴、三弦、火不思等乐器合奏。中音四胡重奏合奏的定弦比高音四胡低一度,定弦为c1、g1、c1、g1。音域c1—c3。较著名的中音四胡演奏家有孙良、朝鲁、吴云龙、赵双虎、青格勒图等。中音四胡独奏曲目与高音四胡相同,改编的四胡重奏曲有《阿斯尔》、《老八板》和《蒙古八音》等。
高音四胡 高音四胡,蒙古族弓拉弦鸣乐器。又称蒙古小四胡。是在民间小四胡的基础上改制而成。音色清脆,可用于独奏、器乐合奏。流行于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等省区。民间的小四胡,琴筒竹或木制,呈圆筒形或八方筒形,四轴、四弦,张羊肠弦或丝弦,音色较粗犷。在北京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的中国乐器博物馆里,收藏有一件小四胡。琴筒木制,双层,呈八方筒形,筒长13.3厘米、内径7厘米,蒙蟒皮为面。琴杆柴木制,全长77厘米,琴头平顶,镶有骨饰。四轴、四弦。琴弓长72厘米,弓尾装有螺旋,可调节弓毛张紧度。通体髹深棕色漆。此琴原为我国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梅兰芳先生藏品,1958年梅先生将其捐献国家。
20世纪60年代,四胡演奏家孙良、朝鲁和制琴技师张纯华等人合作,在民间小四胡的基础上,参照低音四胡和中音四胡的规格,将高音四胡统一为现有形制:琴筒呈八方筒形,用八块硬木薄板拼粘而成,筒长14厘米,前口蒙蟒皮或薄牛皮为面,面径(对角)9厘米。琴杆用硬木制作,全长80厘米,琴头平顶,上置四轴,轴长17厘米。皮面上置有琴马,张四条钢丝弦。细竹系两束马尾为弓,弓长78厘米。
20世纪90年代初,四胡演奏家与制琴师合作,又研制成功两种高音四胡。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赵双虎与内蒙古歌舞团民族乐器厂段庭俊合作,研制的双层琴筒高音四胡,音量大、音质纯、传远性好。获得文化部1990年文化科技进步四等奖。内蒙古民族剧团满都拉与呼和浩特市二轻民族乐器厂周印合作,研制的双套筒高音四胡,琴杆装在琴筒外面,木制千斤,音高可微调,音域在传统琴的基础上扩展五度。获得文化部1991年文化科技进步三等奖。
高音四胡演奏时,采用坐姿,将琴置于左腿上,左手扶持琴杆,用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第二关节指肚按弦,拇指内侧触弦,右手执弓沾松香置于四弦间拉奏,多采用一弓一音。高音四胡按五度关系定弦为d1、a1、d1、a1,音域d1—d4,有三个八度。音色清脆悠扬、优美动听,音量较大。演奏技巧左手有滑音、颤音、打音、泛音、双音、双打音、双泛音等,右手技法和二胡相似。主要用于独奏、重奏、器乐合奏。常与中音四胡、马头琴、三弦、雅托噶或火不思等乐器重奏或合奏。较著名的高音四胡演奏家有孙良、朝鲁、吴云龙、赵双虎、青格勒图和满都拉等。高音四胡传统乐曲有:《八音》、《花腰调》、《荷英花》、《韩秀英》、《英德勒玛》、《诺恩吉娅》、《阿斯尔》、《赶路》等,创编乐曲有:《蒙古八音十二调》、《阿斯尔十二调》、《东蒙民歌联奏》、《欢乐的草原》、《白骏马》、《牧马青年》和《驯马手》等。新中国建立以后,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民族文化日益繁荣,四胡艺术得到了较快发展和提高。其中典型的代表人物是蒙古族说唱艺人吴耘圃(白音仓布)和四胡演奏家苏玛。蒙古族说书艺人吴耘圃,用四胡伴奏,说唱了许许多多脍炙人口的故事,歌颂祖国、歌颂家乡和美好生活,并培养了蒙古书接班人。著名四胡演奏家苏玛,毕生致力于四胡演奏艺术,创作出象《赶路》、《八音》、《闷工》等极富草原特色的四胡独奏曲,灌制了唱片。人民音乐出版社整理出版了他创作、改编演奏的《内蒙古四弦独奏曲集》。作为中国民族民间艺术家1956年参加第十一届“布拉格之春”国际音乐节演出,载誉而归。他创作的作品成为县民族歌舞团保留的精品节目,他的演奏技巧为四胡演奏员和业余爱好者学习、研究和掌握。前郭县四胡演奏不仅在专业文艺团体中得到了继承和发展,在群众业余爱好者中也得到了普及,并且在几所蒙古族学校的中小学生中教学四胡演奏。可以相信,四胡这一古老而又年轻的民族器乐艺术,必将在民族文艺的百花园中,永远绽放绚丽的花朵。
1956年,在捷克第十一届“布拉格之春”国际音乐节上,“一代琴王”苏玛演奏的四胡独奏曲《赶路》、《八音》,深受各国艺术家好评,被誉为“马背音乐”、“蒙地神曲”。
苏玛是郭尔罗斯蒙古族四胡音乐的杰出代表,他博采众长,独创的“一姆指外侧演奏法”,在海内外属独树一帜,被称为“苏玛演奏法”。“苏玛演奏法”自成门派,经几代传承,逐步形成了郭尔罗斯四胡音乐体系,几十年来在草原上广为流传,成为郭尔罗斯蒙古族民间艺术的珍贵遗产、世界瞩目的艺术瑰宝。2008年5月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为纪念“一代琴王”,前郭县政府在查干湖旅游开发区雕塑了苏玛铜像,供后人瞻仰。
随着时代的进步,受现代音乐的冲击,四胡音乐的发展受到了严重的影响。为更好地促进了郭尔罗斯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郭尔罗斯对四胡音乐进行了发掘、抢救和保护。由文化行政主管部门牵头,成立了四胡艺术研究所,对郭尔罗斯四胡进行研究、推广。对苏玛等民间艺人创作的四胡曲目进行挖掘整理、出版发行。在苏玛的故乡设立了四胡培训基地,重点培养年轻一代的四胡爱好者,在蒙古族聚居的乡镇的民族学校开设了四胡课程。面向全国招聘了一批四胡教师,并由政府出资购置四胡,以推广此项民间艺术。
截至目前,仅查干花镇和东三家子两个乡镇,就有四胡500多把,能够演奏四胡的群众有700人左右。最大的79岁,最小的仅8岁,茶余饭后,蒙古族群众经常聚集在一起演奏四胡,查干花镇十二位老艺人还自发地组织了四胡演奏队伍,义务巡演。在查干花举行的那达慕大会上,100名民间艺人齐奏的《赶路》,气势恢宏,感人至深。
新手上路我有疑问投诉建议参考资料 查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东平县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