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友石书法字画的价值有价值吗

打开微信扫一扫
孔网客户端
安卓版苹果版扫描下载
非常抱歉,您所浏览的商品找不到了
Copyright(C)
孔夫子旧书网
京ICP证041501号
海淀分局备案编号您现在的位置: >>
[藏品编号:]& 胡启斌书法
参考价:议价报价次数:0&
买家承担运费:快递:20元 &
品相:有瑕疵是否包退:承诺货物包退
上传日期:销售状态:待售
藏品年代:现代所在地:江苏苏州市
收藏次数:0次浏览次数:次
联系卖家:
古币:&&&&&&
古币等级:
卖家信誉值:
卖家好评率:
实名认证:
藏品尺寸/规格:136cmx68cm
胡启斌,字愚石,斋号愚谷,保康马良人,湖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书画家研究会会员,中国老年书法家协会创作研究员,好于书法,在保康县城一隅立愚谷斋,潜心研磨,不分寒冬酷暑。每每闲暇之时,抑或节庆之令,总有玩石雕刻书画者,不约而至,品茗磋商书法技艺,然愚石对己之作,慨叹不足,真谓艺无止境矣。
卖家最新上传的店铺藏品
参考价:议价
参考价:议价
参考价:议价
参考价:议价
参考价:议价
参考价:议价
汇款方式(中华古玩网指定汇款账户)
帐号:开户名:上海乐拍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开户行:中国工商银行上海市番禺路支行帐号:1 开户名:梅群
开户行:中国招商银行上海市延安支行帐号:08 2006开户名:梅群
开户行:中国建设银行上海市卢湾支行帐号:94 开户名:梅群
开户行:中国农业银行上海市分行第二营业部帐号:开户名:梅群
开户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上海市安顺路储蓄所帐号:5092552开户名:梅群
服务热线:&&E-mail:&&
Copyright &
版权所有&&
页面执行时间:0.045秒 8:53:07您当前的位置是:
韩天衡、单晓天、高式熊、刘友石、曹简廔、吴颐人、孙君辉等刻寿山石等印章十二方
文房清玩·近现代名家篆刻专场
编号:5194
估价:10,000-20,000
编号:5195
估价:50,000-70,000
编号:5196
估价:50,000-70,000
编号:5197
估价:30,000-50,000
10,000至20,000
浙江世界贸易中心展览厅(杭州市曙光路122号)
拍卖会名称
拍卖会专场
杭州黄龙饭店(杭州市曙光路120号)
5194&br&韩天衡、单晓天、高式熊、刘友石、曹简廔、吴颐人、孙君辉等刻寿山石等印章十二方&br&1974年、1977年、1979年、1982年、1985年、1988年、1989年作&br&印文: 1.火存福章 2.火存福 3.火存福 4.存福藏书 5.火存福印 6.火存福印 7.存福画印 8.火存福印 9.火存福 10.火存福 11.火存福&br&边款: 1.以汉人凿印法为存福法家制。丁巳,天衡。 2.西泠印社七十五周年盛会为存福同志刻成留念。晓天,一九七九年十二月。 3.壬戌元旦,式熊刻。 4.存福同志鉴正。一九七七年,刘友石制。 5.章峻制石,嘱简廔作此印赠存福同志,即请两正。一九七四年十月,简廔记。 6.火老师大方家指正,乙丑四月元可刻。 7.存福先生疋正,己巳夏一斋。 8.颐人。 9.存福先生正,戊辰年春月,尧龙刻。 10.雪之作。&br&TWELVE SEALS ENGRAVED BY HAN TIANHENG, SHAN XIAOTIAN, GAO SHIXIONG, LIU YOUSHI, CAO JIANLOU, WU YIREN, SUN JUNHUI, ETC.&br&Dated , ,
and 1989&br&尺寸不一&br&RMB: 10,000-20,000&br&作者简介:&br&1. 韩天衡(1940~ ),字豆庐、近墨者,室名百乐斋。工书法、篆书、善花鸟。现为中国美协会员、中国书协理事、上海美协理事、上海市文联委员、上海中国画院副院长、一级美术师。&br&2. 单晓天(),原名孝天,字琴宰,别署春满楼主,浙江绍兴人。西泠印社早期社员。师承邓散木,与吴朴堂,方去疾友善。&br&3. 高式熊(1921~ ),字采苓,晚字庭肃,浙江鄞县人,寓寄上海。现为西泠印社名誉副社长、中国书协会员、上海书协顾问、上海文史馆馆员、上海棠柏印社社长。&br&4. 曹简廔(),原名镇,号剑秋,斋名读有用书斋、用恒室,江苏南通人。曾为上海中国画院画师,西泠印社社员,中国美协会员。擅长画花卉、蔬果,尤擅石榴,有“曹石榴”之称。&br&5. 刘友石(),江苏常州武进人。上海市书法家协会会员,上海铁笔金石书画院高级篆刻师,上海集云阁高级篆刻师,国家工艺美术师,海上“兰陵刘派”的一代宗师。出版有《毛泽东珍藏自作诗词印谱》等。&br&6. 吴颐人(1942~ ),原名吴一仁,上海人。西泠印社社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上海书法家协会理事,原上海闵行书画院院长。师从钱君陶、钱瘦铁、罗福颐等前辈大师,研究书、画、篆刻五十余年。&br&7.孙君辉,字符可,陈巨来先生外孙。自幼即由陈巨来先生亲传治印精髓,又经顾廷龙先生亲授文字学,传统功底深厚。着有《孙君辉印稿》。&br&&br&
西泠印社拍卖有限公司是2004年12月注册组建的一家股份制企业,公司凭藉西泠印社丰厚的文化底蕴和“真...…[]
联系电话:0,联系地址:浙江省杭州市清吟街127号所属地区:杭州拍卖品:
估价RMB 18,000--28,000
估价RMB 80,000--120,000
估价RMB 35,000--45,000
估价RMB 7,000--7,000
估价RMB 10,000--10,000
估价RMB 10,000--10,000
估价RMB 10,000--10,000
估价RMB 6,000--9,000
估价RMB 25,000--35,000
估价RMB 10,000--20,000
估价RMB 20,000--30,000
估价RMB 500--1,000
估价RMB 3,000--4,000
估价RMB 2,000--3,000
估价RMB 3,000--4,000
成交价RMB 2,300
估价RMB 9,000--18,000
估价RMB 6,000--12,000
估价RMB 50,000--70,000
估价RMB 300,000--300,000
估价RMB 30,000--40,000
估价RMB 3,000--5,000
估价RMB 3,000--5,000
估价RMB 480,000--480,000
估价RMB 1,920,000--1,920,000
估价RMB 680,000--680,000
估价RMB 380,000--380,000
估价RMB 1,500,000--1,500,000
估价RMB 80,000--100,000
估价RMB 5,000--10,000
估价RMB 250,000--300,000
估价RMB 20,000--30,000
估价RMB 20,000--30,000
估价RMB 1,000--1,000
估价RMB 1,800--1,800
估价RMB 800--800
估价RMB 1,000--1,000
估价RMB 700--700
估价RMB 900--900
估价RMB 12,000--12,000
估价RMB 900--900
估价RMB 300--300
估价RMB 1,200--1,200
估价:成交价RMB 92,000时间:公司:西泠印社
成交价RMB 80,500
成交价RMB 103,500
成交价RMB 184,000
成交价RMB 1,150,000
成交价RMB 172,500
成交价RMB 178,250
估价RMB 180,000--250,000
成交价RMB 172,500
成交价RMB 86,250
估价:成交价RMB 73,600,000时间:公司:西泠印社
成交价RMB 40,250,000
成交价RMB 28,750,000
成交价RMB 20,700,000
成交价RMB 19,550,000
成交价RMB 18,400,000
成交价RMB 17,250,000
成交价RMB 15,180,000
成交价RMB 14,605,000
成交价RMB 13,800,000
估价:估价RMB 150,000--200,000时间:公司:西泠印社
估价RMB 75,000--95,000
估价RMB 360,000--460,000
估价RMB 30,000--40,000
估价RMB 55,000--65,000
估价RMB 12,000--22,000
估价RMB 12,000--22,000
估价RMB 15,000--25,000
估价RMB 500,000--800,000
估价RMB 15,000--25,000
估价:成交价RMB 1,000,010,000时间:公司:东方艺都
成交价RMB 883,200,000
成交价RMB 672,000,000
成交价RMB 625,600,000
成交价RMB 474,600,000
成交价RMB 474,600,000
成交价RMB 436,800,000
成交价RMB 425,500,000
成交价RMB 403,200,000
成交价RMB 402,500,000
估价:估价RMB 320,000--320,000时间:公司:香港皇室贵族
估价RMB 480,000--480,000
估价RMB 1,800,000--1,800,000
估价RMB 2,560,000--2,560,000
估价RMB 9,600,000--9,600,000
估价RMB 8,880,000--8,880,000
估价RMB 688,000--688,000
估价RMB 9,600,000--9,600,000
估价RMB 2,528,000--2,528,000
估价RMB 144,000--144,000一封“中央来信”改写了我的人生_休闲阅读-牛bb文章网您的位置:&>&&>&一封“中央来信”改写了我的人生一封“中央来信”改写了我的人生(原作者:祁 谷)“林泰之印”《档案春秋》去年第九期曾刊登过《我为宋庆龄保管五万元人民币》一文,文中有一处细节说到,当时如果要取用这些钱,必须凭宋庆龄的手信及盖上宋庆龄化名“林泰”的私人印章方可。这方“林泰之印”印章的篆刻者,就是本文主人公,沪上著名篆刻家刘友石。不过当年刘友石篆刻这方印章时,并不知道“林泰”就是宋庆龄。作为“集云阁”的高级工艺师、篆刻家,他是接到组织交办的任务,篆刻这方印章的。受命篆刻在刘友石早已不是第一次了(如1972年,他就曾受命为当时的日本首相田中角荣篆刻印章)。知道“林泰”即宋庆龄,说起来还有一段故事。刘友石回忆道,“林泰之印”篆刻于1979年,篆刻任务完成后,他就把这事忘一边了。1981年5月宋庆龄逝世后,有关方面编辑出版了一本《宋庆龄藏印》。一天,刘友石偶然在该书第24页上看到了一枚朱文“林泰之印”的印章,不由一愣,这不分明是自己篆刻的印章吗,它怎么收进了《宋庆龄藏印》一书?为了进一步确认,他马上拿出自己留存的《篆刻档案谱》,查到这方印章。经确认无误后,刘友石终于恍然大悟:原来“林泰”就是宋庆龄名誉主席!刘友石原来在上海家具厂任会计,那么,他是如何由一名会计,成为沪上著名篆刻家,并多次受命为国家领导人和外国元首篆刻印章的呢?对此,刘友石用这样一句话作了概括:是一封“中央来信”改写了我的人生。我一时不解:一封“中央来信”是怎么回事?这封“中央来信”的背后究竟有着什么故事,竟就此改写了刘友石的人生?原来早在四十多年前,他这个业余篆刻爱好者即利用工余时间,精心篆刻了毛主席当时公开发表的数十首诗词印谱,然后寄赠给毛主席(后来毛泽东又陆续发表了一些诗词,刘友石又全部予以篆刻并将印谱寄给毛主席)。数十年过去,上世纪末,中央有关部门在整理毛泽东书房中的遗物时,发现了刘友石当年寄给毛主席的全部39首诗词印谱。经专家鉴定,觉得这些篆刻很精美,极具艺术欣赏价值;从布局和用刀看得出,作者有着相当功力,这些印谱值得出版。正是由于出现这样的“序曲”,我在新千年前后,于不经意间开始走近了沪上书法家、篆刻家刘友石。寻找印谱作者那是新千年到来前夕的秋天,我突然接到一个电话,电话是远在北京的中国档案出版社周社长打来的(此前我曾前往北京采访《毛泽东评点二十四史》的整理出版经过,由此认识了周社长)。周社长在电话中说,中国档案出版社决定出版刘友石篆刻的毛泽东39首诗词篆刻印谱,现在必须找到印谱作者,因为印谱作者拥有知识产权,所以只有得到印谱作者(或其家属)书面同意方可出版,但时隔40多年,为此,周社长希望我能帮他们尽快找到刘友石或其家属,以让这些精美的印谱能早日和广大读者见面。电话中,周社长向我提供了一个有关印谱作者的信息:刘友石将第一批作品寄赠毛主席的时间是1964年,寄出的信封上印有“上海家具厂”的字样,邮戳也表明寄自上海。据此判断,印谱作者刘友石应该是上海人,或者当时曾经在上海工作,而且极有可能就在家具行业。这就是当时我电话受托的全过程。出乎我意料的是,寻找刘友石的过程,并没有出现我预想中可能会遭遇的曲折。我先是将电话拨向沪上一家家家具厂,打听一位曾经创作过毛泽东诗词篆刻印谱,并寄赠毛泽东的名叫刘友石的人,我猜测这个名叫刘友石的人在单位里一定不乏知名度。果然,后来我终于在拨向又一家家具厂的电话中,遇到一位知道刘友石其人的老同志,这位老同志在电话中告诉我,刘友石的确是位书法家、篆刻家,但他早在“文革”前就已调出了他们厂,只听说是“归队”,至于具体究竟“归”到了哪里,他就不清楚了。“归队?”这话一下子给了我启发:刘友石既是书法家、篆刻家,莫不就此“归”到了这一方队?这样一想,我就把寻找刘友石的范围缩小了许多,我首先将目光锁定在了刻字厂。这次很顺利,电话打过去,对方人事科干部听我在电话中讲清事情原委后,马上告诉我,刘友石曾是他们厂的高级工艺师,如今早退休了。后来我才知道,刘友石出生于1929年,当时已年过70,退休多年了。当然,刘友石退休并不影响我找他。第二天晚上,我终于和刘友石通上了电话。时隔多年,我至今仍能清晰地回忆起,那天刘友石在电话中听到我寻找他的原因和前后经过时,他在电话那端流露出的难以抑制的兴奋和激动。当时他在电话中听我讲明了找他的情由和经过后,他在电话中一连说了三遍:太意外了,太意外了,太意外了!就因为他的这一激动,我顿时萌生了想采访他的念头。这时候我突然想到,在“文革”中掀起的疯狂的个人崇拜热潮中,被“红色风暴”席卷裹挟的中国大地上怀着各种各样心理篆刻毛泽东诗词印谱的一定不乏其人,但像刘友石这样,于1964年“文革”爆发前,即想到篆刻毛泽东诗词印谱,并寄赠给老人家的,肯定不多,所以我很想听刘友石讲述,他当时是怎么想到篆刻毛泽东诗词印谱,并寄赠给老人家的故事。“中央来信”几天以后,在当时毗邻南京西路的上海著名的花鸟市场一条街――江阴路一幢老式陈旧的居民楼楼顶阁里,我见到了刘友石先生。刘先生中等身材,有些谢顶,一眼看去精神矍铄。当我知道退休后的他经常往返于上海及常州老家两地,仍孜孜于书法篆刻,兼顾一些地方和社区文化事业时,我想这也许正是他的养生之道吧。刘友石说,他早年曾在家乡常州读过几年私塾,他的叔父刘公伯是位金石篆刻家,也许是从小耳濡目染受到的熏陶,15岁那年,他迷上了篆刻,后来就跟着叔父学起了金石篆刻,这点家学渊源可说是他得天独厚的地方。再后来,他就随叔父来到了上海。刘友石说,我能有今天,当然跟叔叔有关,但关系更大的还是一封“中央来信”;是那封“中央来信”,改写了我的人生,要不,很有可能我会在家具厂当一辈子会计,直到退休。刘友石关于“中央来信”的话匣子,就这样打了开来。后来,刘友石拿出了一个大信封,从中小心翼翼地取出了一份东西,一望而知,这就是他精心珍藏的那封中共中央办公厅秘书室寄给他的信函。信函打开了,只见上面打印着如下几行字―刘友石同志:八月十二日寄给毛主席的信和你刻成的“毛主席诗词印谱”一本都收到了,谢谢你的盛意。原信和诗词印谱,我们已送毛主席阅。此复,并致敬礼。中共中央办公厅秘书室一九六四年八月廿五日(章)看罢信,刘友石又小心翼翼地将“中央来信”珍藏起来。刘友石说,他珍视这封信,有如当年珍视毛主席的诗词。我想我能理解刘友石,正如歌唱家用歌声、画家用画笔、作家用美文表达各自的挚爱情怀一样,刘友石也找到了他表达这种情感的最佳方式,那就是篆刻。不过,此时此刻,我更想了解的是,这封“中央来信”,究竟怎么“改写了”他的“人生”?爆炸性新闻刘友石在上海迎来了解放。此后他进夜校读了三年会计专业。1954年毕业后,刘友石走上了工作岗位,只是他跨进的不是机器轰鸣的工厂,而是坐落在闸北区的一家小规模家具合作社。不久,这家家具合作社归并给了上海家具厂,刘友石任厂里的会计。工作之余,书法、篆刻仍是他最大的业余爱好,有空便写,得暇就刻。刘友石的创作高峰出现在1961年。这年4月9日,“上海书法篆刻研究会”在上海成立,消息在解放日报发表后,刘友石顿时技痒了。他擅长书法、篆刻,当时可供选择的宣传内容除了宣传工农兵和革命警句外,另一侧重点便是毛主席语录和毛主席诗词。刘友石很喜欢毛主席诗词的革命豪情和磅礴大气,他想,何不用篆刻来表达自己对毛主席诗词的热爱呢!(原作者:祁 谷)这以后,除了上班,业余时间刘友石都扑在了创作篆刻毛主席诗词印谱上了,这年他33岁。当时他每篆刻完成一首毛主席诗词印谱(通常有数十方印章),就将它们交给上海闸北区文化馆和市工人文化宫,他的作品总是在那些地方先期展出。作品每次展出,都得到广大观众的赞赏和专家与同行们的肯定,这使刘友石深受鼓舞和激励。这样大约花了三年多时间,他完成了十首毛主席诗词印谱。终于有一天,刘友石萌生了将这些作品寄赠给毛主席的念头。由于他不敢肯定毛主席一定能收到这些作品,所以当时没敢声张,只是仔细地将这些印谱装订成册,然后在大信封上恭恭敬敬写上:“北京毛主席收”。然后用航空寄了出去。说起来真有点不可思议,一方面,对寄出的作品能否送达毛主席手中,并不抱多大希望;另一方面,却又急切期盼着会出现奇迹。刘友石说,整整一个多星期,他心中一直感到忐忑不安,有焦虑的等待,也有莫名的激动。那是两星期后的一天早晨,刘友石一踏进厂门,就有工友通知他,请他马上去厂长室,说厂长正在找他,好像有什么急事。刘友石想,厂长找我有什么事,居然这么急?走进厂长室,只见厂长室里已经围了不少人,一见刘友石进来,厂长笑吟吟地指着桌上一封信对刘友石说,小刘,中央办公厅给你寄来了一封信!刘友石一看信封,只见上面赫然写着“刘友石同志收”,落款处印着:“中共中央办公厅秘书室”。刘友石顿时激动无比,一把抓过来,迫不及待地当着大伙的面拆开了这封我们在前文已经引录的“中央来信”。这封写着“刘友石同志收”的“中央来信”,很快就成了一封给全厂职工的公开信。厂长笑逐颜开地拍着刘友石的肩膀说,小刘,想不到你不声不响干了件大事情呀,这不是你一个人的光荣,而是我们全厂的荣耀!厂长说得没错,在1964年,一个普通职工给毛主席寄物,能收到“中央来信”(中共中央办公厅秘书室的回信),确实是一个天大的荣耀,它在上海家具厂成为一个“爆炸性新闻”,完全在情理之中。很快,这一“爆炸性新闻”传到了上海家具厂的上级部门―上海市手工业局,而且立刻引起了一个人的注意。这个人就是当时的上海市手工业局局长、著名书法家、篆刻家胡铁生。胡局长想到,当时长江刻字厂由原先的合作社归并时间不长,正需要技师,像刘友石这样有才华的青年篆刻家,应该让他“专业归队”。半个月过去,在胡局长的关心下,刘友石终于由一名上海家具厂的会计,成为长江刻字厂所属“集云阁”的篆刻工艺师。迟到的收获那天在电话中,周社长说,中国档案出版社决定出版刘友石篆刻的《毛泽东诗词印谱》,主要出于三方面考虑,一是这些作品出自一个当时年仅33岁的中国普通职工之手;其次,这是毛泽东公开发表的所有39首诗词的篆刻印谱;最后,也是最主要的,这些篆刻印谱不仅篆文传神,而且还根据毛主席诗词的意境配刻上了形神兼备、极具艺术性的图案,比如在“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诗句印谱上,配刻着一群肩扛农具的农民,正兴冲冲走在一望无际、稻浪翻滚的田野上;为“百万雄师过大江”配上的,是千帆竞发、人民解放军挥师前进如卷席的壮观画面;为“吴刚捧出桂花酒”的诗句,则写意般地配上一具盛酒的器皿和装着水果的篮子;为“桃花源里可耕田”配上的,更是一片具有写实主义神韵的五谷丰登的丰收场景……这些篆刻作品,分明也是一件件极具欣赏价值的艺术品。“文革”中,曾经有人警告刘友石,篆刻属于“四旧”,应该“横扫”。但刘友石反唇相讥,“样板戏”宣传画上都有篆刻,何况毛主席诗词是毛泽东文艺思想的一部分,我利用篆刻这一形式宣传毛泽东文艺思想,难道错了吗?这下没有人敢再干涉刘友石篆刻毛主席诗词了。1967年,刘友石终于完成了当时毛主席已公开发表的所有诗词。是年,他得到在上海南京西路上的工艺美术品商店的支持,成功地举办了“毛泽东诗词篆刻展”。在只有一天的展期中,参观者摩肩接踵,络绎不绝,边观展边赞不绝口。有此“二绝”,刘友石信心大振,他决定将后来篆刻的27首毛主席诗词印谱继续寄给毛主席。当时正值“文革”期间,刘友石便先将这些作品送交上级领导审核。这部分作品终于于1968年再次用航空寄出。作品寄出以后,刘友石内心充满了期待。曾经有过的喜获“好消息”的激动心情,似乎又被唤醒了,他想这样的时刻肯定还会来的。他开始了新的企盼,企盼着又能收到一封“中共中央办公厅秘书处”来函,告诉他,他的作品已转交毛主席了。然而,新的企盼就像一只断了线的风筝,放飞以后,从此失去了踪影!讲到这里,刘友石不由感慨系之地看着我说,我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到,这“好消息”居然会在时隔三十多年后的今天,由你捎给我!我顿时明白了,那天晚上,当我和他第一次通电话时,他为什么会那样激动了。“文革”期间,刘友石企盼着的“好消息”没有等到,但“找”他的好消息却似乎一直没有间断,尤其是“文革”后期,中国对外交往开始增加,无论是国家领导人出国,还是外国元首来访,篆刻作品作为一份国礼,常常会捧在外国领导者手上,这些作品,有的就出自刘友石之手。它们中除了前述给日本前首相田中角荣篆刻的鸡血石印章外;还有给前美国总统里根篆刻的印章……其中里根收到刘友石的篆刻印章后,还将自己的签名照回赠刘友石,以示谢意。曾有识者道出,篆刻被政府指定为国礼的制作者,受托为政要人物、元首刻印,论时间之早,数量之多,影响之广,刘友石堪称其中的“重量级”人物。诚然,为领导人治印,决不说明其技艺超群,但有此殊荣者寥若晨星,却是不争的事实。刘友石敬赠毛主席的《毛泽东诗词印谱》于2001年岁尾出版(出版时书名题为《毛泽东珍藏自作诗词印谱》)。尽管刘友石此前已经出版了多种篆刻集(如1984年出版《黄山七十二峰印谱》、1987年他出访日本交流时,由日本篆刻名家梅舒适题写书名的该印谱又在日本出版、1991年出版《唐诗印谱》等),但他最看重的还是这本《毛泽东珍藏自作诗词印谱》。刘友石说,它们虽然是我青年时代的作品,却是我晚年最看重的作品。它的意义不一般。故事外的故事写到这里,本来关于刘友石和他创作的《毛泽东诗词印谱》的故事应该划上句号了。不料故事之外竟然又生出了故事。且说时间转眼到了2005年。此时刘友石的家已经从江阴路搬到了大华新村。我曾应邀去过他的新居。那是一个复式房,里面有他的书法篆刻作品陈列室,还有宽敞的工作室。就在我去他新居回来后不久的一天晚上,刘友石事先没有打电话,突然闯来我家,而且看他脸色还很生气。我见状大吃一惊,连忙问他,发生了什么事?不等坐定,刘友石就从随身带着的包里拿出一函装帧漂亮的线装书。我一看,原来是一函两本装的印制精美的《毛泽东诗词手迹、印谱精选》。其中印谱卷的内容,和刘友石已出版的那本《毛泽东珍藏自作诗词印谱》一模一样。我看清此书版权页上标明,该书出版于2001年12月,便问刘友石,这套书出版您知道吗?收到过样书吗?刘友石气乎乎地连连摇头,他说这书还是他的朋友发现后,特地借来让他过目的。这下我恍然明白刘友石为什么会生这么大的气了。原来出版社在出版简装本《毛泽东珍藏自作诗词印谱》的同时,在刘友石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还“捎带”出版了这套精美的线装本!他为此很想不通,于是来找我,问我该怎么办。我说出版社这样做肯定是欠妥的,你应该给他们写封信,以维护你的权益。如写信没有结果,也可以通过法律途径解决。半个多月后,刘友石又一次成为我家的不速之客。我注意到这次他脸上漾着笑容,很是阳光。不等坐下,他就迫不及待地从包里拿出一套我上次业已见过的一函两本装的《毛泽东诗词手迹、印谱精选》线装书。刘友石告诉我,出版社收到他的信后,给他回了信,对他们工作的“失误”作了解释,并向他表示歉意;同时给他寄上了几套迟赠的样书。尽管没有拿到一分钱,但收到这几套精美的样书,淡泊名利的刘友石表示于愿足矣。是呵,这是一份迟到的收获。但对刘友石来说,惟其“迟到”,才更加珍惜,因为这里面凝结着他在坎坷岁月中经历过的太多磨难,以及对希望的憧憬和向往。作者单位:本刊编辑部欢迎您转载分享:热门休闲阅读好评休闲阅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核心价值观 硬笔书法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