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无锡雪浪山山山顶往下看的感觉

问题补充&&
猜你感兴趣
信息来源于互联网,不保证内容的可靠性、真实性及准确性,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Copyright &
Powered by雪浪静岭【休闲】两骑傍晚爬雪浪山35Km
雪浪山位于无锡市西南部,海拔仅146米,号称“太湖第一峰”。雪浪山顶有始建于宋代的雪浪庵,东麓有横山寺,是锡城一处休闲圣地,山顶是眺望太湖新城和大学城的绝佳位置。今日,邀约老李同骑雪浪山,一路休闲骑行,登顶揽胜,十分畅快。
日&阴 北风2~4级
24~31℃
【骑行路线】无锡荣巷→鸿桥→蠡湖大桥→蠡湖大道→雪浪山(东门→山顶→西门)→山水东路→宝界桥→荣巷
【出行时间】03:00:00(17:35~20:35)
【骑行里程】35.22 Km&&
【骑行时间】01:55:01(63.9%)
【平均速度】18.37 Km/h&【最高速度】34.57 Km/h(雪浪山下坡)
&&&&吃过晚饭出门,六点整与老李相会在蠡湖大桥北口。老李也是老朋友了,坐骑ATX740,他最近工作较忙,骑车的机会并不多。两人一阵闲聊,穿过江南大学,直奔雪浪山,跨进了东大门。
&&&&进门便是横山禅寺。横山寺建于宋淳熙年间,初名敬福庵,又名横山庵,后名横山寺。横山寺背山面溪,屹立雪浪山东麓已有八百余年,为无锡十大古刹之一。2005年重修大雄宝殿和天王殿,目前香火十分旺盛。
稍事休息,准备爬坡。夏日来临,青山丛中开满了夹竹桃和女贞花,显得格外养眼。
女贞又名桢木、冬青、腊树,广泛分布于我国长江流域以南地区。女贞作为优良的绿化树种,终年常绿,枝繁叶茂,可大量吸收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女贞,老家称之为“白蜡树”,它的枝条是我们制作弹弓的绝好材料,果实则是“打仗”的主要弹药。
从雪浪山的山体断层来看,以前这里似乎大肆开采过石材,下方形成了巨大的深坑,目前已形成一座池塘。
转过一个大弯之后,开始了真正的爬坡。雪浪山爬坡约2.1公里,平均坡度5.5%,可以起到不错的锻炼效果。今天出门就没打算出汗,然而爬坡,不出汗能行吗?
六百米之后,到达东西两坡岔口,坡度显著增大,最后转过一座大弯,一口气登山顶峰,“太湖第一峰”五个大字映入眼帘,那便是始建于宋代的雪浪庵。
峰下“银涛雪浪”四个大字,乃是“晚节不保”的一代文学巨匠——郭大侠的题词,劲道啊!
“太湖第一峰”,估计是环太湖地区牛皮吹得最大的一座,若论高度,连惠山三茅峰都会鄙视它三分呢。
楼阁下侧是御茶楼。天下第一驴友皇帝——乾隆下江南的时候曾喝过雪浪茶,因此赐以“御茶”之名;到了近代,蒋某人带宋美女也来喝过,雪浪茶因此名声大噪。
顺便提一句,蒋公是来寻根问祖的,因为他的祖先是无锡市历史上的第一位状元——蒋重珍。“太湖第一峰”的名头也是从那之后传闻开来的。
这重新的雪浪庵可不小啊,走走停停转一圈就花了近一刻钟。广场外侧建有围栏,正是眺望四周的绝佳位置。可惜今日雾气太重,视野大打折扣也。&
夜幕将在一刻钟之后降临,决定继续在山顶走走,转眼来到主峰西侧的次峰。山顶建有烽火台,入口处是“惠风和畅”和“天朗气清”八个大字。
&&&&这个烽火台也是有历史的,抗战时期,小日本在山顶建了烽火炮楼,后来被新四军一锅端了。爬上了烽火台,回头眺望一眼雪浪庵。虽然已经过了采茶季节,依然能够想见雪浪茶的繁荣。
夜幕降下,回到雪浪庵下,找一个角度拍摄夜景。相机放在石柱上,13秒的曝光,效果一般。画面中两条大道便是蠡湖大道和具区路,它们均是省道230的过境线。
良久,收拾下山,出了西大门,转沿山水东路回程,相约来日再聚。
今年的气候越发看不懂了,东北凸现高温,江南却阴沉冰凉,华南人民则处在洪峰的威胁之下……
多难兴邦啊!
我的更多文章:
( 20:55:41)( 23:05:09)( 18:50:01)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雪浪山薰衣草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