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杨振宁对中国的贡献的个性品质

杨振宁自曝求婚秘闻 与妻子翁帆甜蜜家居照曝光_娱乐频道_新华网
杨振宁自曝求婚秘闻 与妻子翁帆甜蜜家居照曝光
日 09:39:10
【字号 】【】【】【】
杨振宁和妻子翁帆秀甜蜜恩爱照
  作为现当代科学界最重要的物理学家之一,杨振宁的一举一动备受瞩目。近日,由学者江才健撰写、更为全面讲述杨振宁人生的书《规范与对称之美——杨振宁传》面世,在和小自己54岁的翁帆结婚引发的喧嚣之后,杨振宁再次成为关注的焦点。
  昨日,在北京中关村一家书店,杨振宁接受了记者的专访。
  所谓浪漫电话求婚算不算
  2004年11月,82岁的杨振宁突然宣布迎娶28岁的翁帆。以杨振宁的年纪和身份,作出如此“骇人听闻”的决定,直接引发了一场“地震”。
  他们是怎么走到一起的?背后又有哪些不为人知的故事呢?
  华商报:杨老,不知道你对“浪漫”这个词是怎么界定的?
  杨振宁:啊?呵呵,这个……我想,徐志摩就是一个浪漫的人。大家都知道,他的一生是悲剧,而悲剧的原因就是因为他太浪漫了。可是,大家都被他的悲剧感动得厉害。不知道,我这个界定,准不准确?
  华商报:在《规范与对称之美——— 杨振宁传》的后记中,你说,将来大家会知道,你和翁帆会是一个浪漫的爱情故事。可以和我们说说你们之间浪漫的事吗?
  杨振宁:我们可无法像徐志摩那样惊天动地。怎样算浪漫呢?我们出入都拉着手,电话求婚算吗?其实,我和翁帆的生活,除了在外旅行,基本上都是居家生活,和所有相爱的人在一起一样,一时也想不起还有什么浪漫的事。不过,我想,30年之后,随着社会进步,应该会有很多人回想起我和翁帆的事,会觉得很浪漫的。
  华商报:听说,你们家有个沙发,叫“爱之椅”。光听名字就很温馨。
  杨振宁:是呀,是呀(收拾了一下头发,笑了),那个沙发刚好容得下我们两个一起坐下,我们经常坐在里头看电视。以前,翁帆没来的时候,家里只有一把一个人的椅子。
  华商报:你在美国生活多年。西方人求婚,似乎都很浪漫。那你当时向翁帆求婚时,下跪送玫瑰花了吗?
  杨振宁:玫瑰当然是送了,只是我的求婚是在电话里完成的。大家都知道,早在1995年,我就认识翁帆了。当时,我和致礼(杨振宁的前妻,2003年10月去世)到汕头参加海外华人物理学大会,翁帆是我们的接待人员。
  2004年,我们才正式交朋友。在当年11月之前,我们已经互相了解了很多,包括各自性格、家庭情况等。在我给她打电话求婚时,其实双方都已经考虑很成熟了,所以一点波折都没有,我就求婚成功了。(“打电话求婚,看似简单,其实也是一件很浪漫的事。”一旁,《规范与对称之美——— 杨振宁传》作者江才健笑着说道。杨振宁也笑了。)
  当然,我决定和翁帆结婚,还有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媒体的原因。媒体很注意我,一点风吹草动都逃不了他们的眼睛。由于那时,致礼已经去世,而我一直和一个年轻女孩在一起,我怕他们会乱写,反正我和翁帆的关系也确定了,那就干脆明朗化吧!哈,所以我们结婚了。
  华商报:中国讲究辈分。那么,结婚后,你是怎么称呼翁帆的父母的?
  杨振宁:他们称呼我为杨教授,我称呼他们为翁先生、翁太太。
  不存在“七年之痒”代沟带来正面收获
  杨振宁和翁帆的结合,引来争议无数,包括2006年传出的翁帆怀孕生子一事。不少看热闹的人,甚至怀着“幸灾乐祸”的心情,等着看老夫少妻可能带来的笑话。
  可杨振宁让那些人失望了。在杨振宁看来,所谓七年之痒不会到来,“代沟”更是扩大了他和翁帆的视野。所谓“代沟”,其实是一种知识互补。
  华商报:在你决定跟翁帆结婚时,你们讨论过未来吗?尤其是孩子的问题?
  杨振宁:嗯……(长时间的考虑)。其实我们都知道,孩子问题是任何一个婚姻都无法避免的问题,哪怕像我们这样相差了54岁的。可是,其中的原因实在太复杂,我也无法详细说。翁帆应该和我一样,都长时间考虑过,但我们从来没有就此展开讨论,准确来说,这是一个没有结论的讨论……我这样说,大家应该也可以理解吧。我想我们不宜要孩子,因为我一直在想,如果我不在了,翁帆一个人带着一个或者两个孩子,那将是很困难的事。
  华商报:对于你和翁帆的结合,当时也小有非议。在你之前的新书 《曙光集》中,你甚至还将一篇回应批评的短文收录其中。看来,你对此还是非常在乎的?很多人都说,只看你的人生阅历,你应该看得很开才对。
  杨振宁:我和翁帆交朋友的时候,我们就预想过,社会反应会很激烈。可是我和翁帆深受西方思想影响,认为这是很私人的事,可以不去管它。可是社会反应还是让我们惊讶了。
  批评我们的人,有很多是一种文化传统上的自觉批评,这种讨论没有意义。可是还有一些,是毫无道理的,拿自己的问题来影射我们,那就莫名其妙了。就比如我们回应的那个对象,香港那名女作家,自己想发点牢骚,却把我和翁帆来当例子,我们当然就要回击了。这和人生阅历没关系。批评我不要紧,但不能不尊重我。(2006年,专栏作家路平文章影射杨振宁翁帆 “老少配”,杨振宁翁帆夫妇首次联名撰文高调反驳 “我们没有孤独只有快乐”。)
  华商报:在和翁帆结婚后,你曾在公开场合说过,如果没有和翁帆结婚,你也可能和别的女士结婚。为什么?另外,为什么是翁帆,而不是其他女士呢?
  杨振宁:在太太去世后,19世纪英国著名数学家哈密顿过了相当漫长的孤独日子,甚至在书页上都有饮食的污渍,我不要过这样的日子。
  呵呵,我这个人是很老实的。我自己有自知之明,一个老年人的孤独,我很怕的。所以人家一问我,我就很老实的回答,如果我没遇到翁帆,还是会再婚的。
  至于为什么是翁帆?我想,她是一个心地善良、没有心机而且很自然的人,还和我有很多共同的兴趣,在生活上照顾的我很好。
  华商报:从2004年和翁帆结婚至今,马上就7年了。中国人讲“七年之痒”。这7年,你和翁帆之间出现过矛盾吗?普通人都会认为,54岁的年纪差距,应该也是有不少代沟存在的。
  杨振宁:所谓代沟的内涵,就是容易产生冲突。我和翁帆的经历完全不一样,年龄差那么多,当然有代沟,而且不是一两层。可是,代沟对于我和翁帆却形成了正面的影响,没有冲突。代沟使得我们彼此对于不同时代、文化传统,一切一切多了一些认识,增加了两个人的视野。
  我们在外旅行时,如果参观博物馆或者美术馆,会玩一个小游戏,就是在里头参观时不讨论,出来后交换意见,看各自喜欢哪一幅。此时代沟根本就不是贬义词了。
  和李政道的矛盾没有化解的可能
  李政道,是杨振宁这辈子绕不开的“坎”。从亲逾兄弟到反目成仇、形同陌路,中间发生了什么,至今依然是个谜。
  杨振宁和李政道各执一词,真相似乎只有等待时间才能揭晓。只是,杨振宁始终认为,悲剧之所以发生,和他无关,是因为李政道的人品问题。
  华商报:你的一生,除了杜致礼和翁帆,还有一个人,注定在提及你时,总会被提到。他就是李政道。你曾说过,和李政道的决裂,是你人生一个重要的悲剧。是什么让你如此难过?
  杨振宁:所谓悲剧,指的是本来可以是非常完美的事,但最终没有变成完美,反而转变成负面的东西。在1946年到1951年期间,我是他的长兄、他的师长;1951年到1957年,我引导他进入统计力学与对称原理的研究,这段时间,我们亲密无间,亲逾兄弟;可从1962年开始,我们发生了不能化解的冲突,就此决裂。所以说,我和李政道是个悲剧。
  华商报:此前,在接受我采访时,何祚庥院士曾说,周总理都曾调解过你和李政道的矛盾,但也没成功。是吗?
  杨振宁:周总理过问过这事,但没有调解。说实话,我和李政道之间的矛盾,不是谁调解就有用的。以前也是,现在也是,永远都是。
  华商报:去年,李政道助手季承在他所撰写的《李政道传》中隐晦地提到,在获得诺贝尔奖前后,你曾对李政道做过不道德的事,引来很多争议。我觉得这样下结论对你很不公平。你怎么看?
  杨振宁:对于“不道德”的猜忌,在《规范与对称之美——杨振宁传》最后,附有一封我在1989年写给吴大猷的信,看了信,读者应该就知道我的观点了。
  我从来没有对李政道做过不道德的事。只是,我和李政道之间的关系发展得很复杂,不是一时能讲清楚的。可是我可以保证,在1946年到1962年之间,我从来没有做过任何对不起李政道的事情,1962年至今,也是如此。
  如果说我做错了什么事,就是1956年,我写了宇称(1956年杨振宁与李政道合作发表、1957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的论文中,有关宇称不守恒的思想)的文章之后,把作者签为YangandLee,否则就不会发生后来的悲剧了。
  华商报:中国有一句古话:一笑泯恩仇。你和李政道现在都已经是耄耋之年,还有什么事看不开呢?难道真的无法摈弃前嫌?如同“原子弹之父”奥本海默教授说的,一起在普林斯顿的草坪上并肩散步,多好啊。
  杨振宁:有一年,我们参加一个会议(记者随后查了相关资料,杨指的应该是1980年举行的物理学的从化会议),主办方预先安排我一下车,就得和李政道握手。以为我们拍个照片、握个手,就可以解决问题了。可是事情并未如此。
  所有事情和年纪、阅历无关。是的,我和他之间是绝对不可能和解了。因为问题和科学研究无关,而是和一个人的做人、人品有关。他为了保护自己、为了蒙混别人,四处散布谣言。
  华商报:那如果现在遇到李政道,你会和他打招呼吗?他会向你打招呼吗?你们会不会觉得尴尬?
  杨振宁:不会(毫不犹豫的)。(记者 吴成贵)
  &&记者手记
  老人家杨振宁
  采访完杨振宁之后,想起一个流传多年的脑筋急转弯:孔子是伟大的什么家?标准答案不是思想家,也不是教育家,而是老人家。
  在采访前,工作人员提醒记者,时间要控制好,杨振宁其实一直很感慨:别人还以为我只有60,其实我都快90了。
  是的,坐在我面前的是一个耄耋老人,前日刚从天津回来的他,疲态尽显。脸上大大小小的老人斑,右耳悬挂着的助听器,虽然代表着一种阅历,可也是无情岁月侵蚀的证据。
  也许很多人想象,如此著名的科学家,应该是高高在上,骄傲甚至有点倨傲的。可事实却非如此,在近一个小时的采访中,杨振宁始终很平和,甚至带着很多中国老年人特有的慈祥,哪怕是面对比较敏感的问题,比如他和翁帆孩子的问题。一名周刊记者要求摆拍时,杨振宁也全力配合,只是拒绝摆拍双手在胸前的“霸气”姿势。
  老人家显然都有点“啰唆”,可这种“啰唆”很多时候同样很温情。在和记者聊到妻子翁帆时,杨振宁极尽耐心,将他和翁帆之间的美好,细细、慢慢讲来。采访的过程中,杨振宁始终保持着微笑。真的,其中的浪漫和欢乐,对某些只相信媒体对杨振宁八卦报道的人来说,绝对汗颜!别再讨论翁帆的目的,和翁帆在一起,杨振宁真的很快乐!
  老家人很多时候也会有点 “固执”,像小孩一般爱憎分明。谈及翁帆,杨振宁很开心,可当记者提及他生命中另一个重要的人李政道时,杨振宁脸色就差多了。面对记者的相关问题,不再侃侃而谈,看似累了,其实是他根本就不想多谈李政道。可是,他同样深知,记者是不会撇开李政道的话题的。于是,他回答,只是比起翁帆的话题,回答就简短多了,甚至还带着一点点情绪。
  接受完采访,杨振宁起身离开,虽然现场闻讯赶来的粉丝很多,但杨振宁在签了几个名之后,就断然拒绝了剩下的人,就和他婉拒回答关于科学体制、教育制度等问题一样,其实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89岁的杨振宁,只是一位曾经取得傲人成绩,现在依旧在学习,并享受着现有生活的老人家而已。至于所谓的真相、猜测,就等历史去评说吧!(吴成贵)
) 【字号 】【】【】
请点击进入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在线求指导: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赴
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赴美留学时,立志要写出一篇实验物理论文.他来到艾星逊实验室,不久却传出笑谈:“凡是有爆炸的地方一定有杨振宁!”杨振宁痛苦_百度作业帮
在线求指导: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赴
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赴美留学时,立志要写出一篇实验物理论文.他来到艾星逊实验室,不久却传出笑谈:“凡是有爆炸的地方一定有杨振宁!”杨振宁痛苦
在线求指导: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赴
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赴美留学时,立志要写出一篇实验物理论文.他来到艾星逊实验室,不久却传出笑谈:“凡是有爆炸的地方一定有杨振宁!”杨振宁痛苦地认识到自己动手能力差.被誉为“氢弹之父”的泰勒博士一直关注他.“我认为你不必坚持一定要写实验论文.”杨振宁接受了泰勒的建议,从此他转入理论物理研究领域.1956年,他与李政道合作,提出了“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定律,他们因此而共获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成为全球华人的骄傲.杨振宁对物理学的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1)杨振宁对物理学发展作出了贡献,说明人的生命有什么独特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杨振宁放弃实验从事理论研究而获得成就,给你什么启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何根据自己的个性,选择适合自己的成才之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人的个性品质、人生道路及实现人生价值的方式、途径的多样性,每个人都要根据自己的个性,发挥自己的优势,选择一条适合自己的独特闪光的成才之路.(2)启示:我们应该正确认识自己生命的独特性,选择适合自己的人生道路.(3)针对自己的实际情况,从爱好兴趣特长出发.(详细答案略)求邓稼先和杨振宁的小故事。
求邓稼先和杨振宁的小故事。
09-02-14 &
邓稼先和杨振宁交往纪事 北京六部口,30年代的崇德中学有一双童年时期的好朋友,大两岁的是杨振宁,小两岁的是邓稼先,他们分别是清华大学数学系教授杨武之和哲学系教授邓以蛰的孩子。数十年的友谊是从逮知了的大树上,从弹玻璃球的泥地上开始的。这友谊一直延伸到了大洋彼岸。1950年,获得博士学位即将回国的邓稼先与杨振宁、杨振平兄弟俩分手在芝加哥市。此后二十年,邓杳无音信。 1972年,杨振宁第二次来华。有关部门批准邓稼先在自己的家中接待他童年的朋友。旧家具被人匆匆搬走。上面特地派来木工,把邓稼先的一个旧书橱打磨赶制,又匆匆装上一面穿衣镜,使之一天之内就变成了一个“崭新”的大衣柜;破旧的地板上了蜡,又有人从办公室扛来沙发,送来了良种西瓜、巧克力和一箱汽水。仿佛是在戏台上置景。邓稼先默认了。 杨振宁来的那天晚上,大院里特意放电影,把人们都引到电影场上。楼里显得别样的清静。杨振宁一进屋门,环视片刻,便径直向书架走去。这已是一个纯粹的医学专家的书柜,除了最显著位置上的两本毛泽东著作和厚厚一叠特意摆放的祖国风光明信片。 杨振宁回过头来,含笑的眼睛颇有意味地盯着他的朋友。早在1964年,他就从美国报纸上关于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的报道中看到了邓稼先的名字。他不愿点破,只是微微地点点头,像在说,你收拾得很干净。 这次会面的气氛比1971年的第一次会面要自然和活泼得多。那一次是在宾馆,大概这一次毕竟是在家中。杨振宁吃着西瓜,喝着汽水,一会儿直言不讳地评论中国“不能调动人的进取心”,一会儿说起他在美国搜集的中国“文革”街头小报,一会儿又谈开了联邦调查局。忽然,他问:“这是你们的家吗?” “是,是,”邓稼先用事先统一过的口径回答,“是许鹿希医学院的宿舍。” “怎么没有儿子的床?”杨振宁聪明过人。 儿子的床的确在布置“客厅”时拆了。邓稼先没料到诺贝尔奖获得者会看得如此精确。还是许鹿希反应敏捷,她忙打掩护:“儿子在爷爷家住。” 后来邓稼先又请杨振宁吃了一次烤鸭。和他在一起,邓稼先总感到有点紧张。他害怕童年时代的朋友会突然问起他的工作。可是杨振宁像是忘了这桩事。两个物理学家都在有意选择非物理学的话题。 这出戏直到杨振宁离北京去上海时才结束。邓稼先去机场送行,当他把老朋友送入停机坪时,杨振宁回转身,沉默了一会儿,终于问:“稼先,我在美国听人说,中国的原子弹,是一个美国人帮助搞的,他叫寒春,这是真的吗?”邓稼先的神情惊愕起来,他激动地张了张嘴,可是立刻又把嘴唇咬住了。好一会儿,他才说:“你先上飞机吧。” 飞机腾空不久,邓稼先马上向上级报告并请示了他遇到的提问。周恩来总理明确指示:可以告诉杨先生,中国的原子弹全部是由中国人自己研制的。 激动万分的邓稼先迫不及待地写了封信,立即交专人乘民航班机赶往上海。杨振宁是在上海市“革委会”为他饯行的宴会上接到这份急件的。当他拆开信封,一眼看到熟悉的邓稼先的笔迹———“全部是由中国人自己研制”时,泪水夺眶而出。 1957年,当杨振宁赴瑞典接受诺贝尔物理学奖时,评委会要他提供一份英文的演说稿。杨振宁回答:“不,我要用中文写。”评委会说:“中文演说稿无法排印。”他坚定地回答:“那就请复制我的手稿。” 杨振宁常常从美国飞来。邓稼先的家是他平静而温暖的港湾,在邓稼先的身边是自由的。 ———你给我找辆自行车! ———干什么? ———我们一块儿到香山去玩! ———我可不敢。人家能让吗?! ———真遗憾。那我们谈点什么吧,宇宙不守恒定理?规范场论? 常常,他俩的谈话就是一张纸一支笔。 那天在仿膳,席间,轻松的谈话之余,杨振宁忽然问:“稼先,从原子弹到氢弹,美国人用了七年,苏联人用了三年多,英国人用了四年,法国人用了八年,为什么中国只用了两年零八个月?” 邓稼先没有说话。他的神色突然变得严肃了。他知道这是杨振宁在心中憋了许久的一个问号,一缕歉意在他心中浮沉,但他无法满足朋友的探究心愿。这不是一个人的秘密,是一个民族对于世界的秘密。沉默,这是渴望理解和渴望被理解之间的沉默。 出仿膳,邓稼先夫妇陪同杨振宁到北京图书馆,杨振宁要查阅一本古籍珍本。许鹿希后来隐约记得,那是一本中国古代哲人的著作。杨振宁查阅完毕,在许鹿希的小本上写下了这样几句话:似至晦实至明似至难实至易似至繁实至简。日下午,杨振宁去医院看望术后不久的邓稼先。当他滔滔不绝地对邓稼先谈起世界前沿科学的进展情况时,邓稼先的额上正沁出一粒粒虚汗。 6月13日,是杨振宁离北京回美国的日子,他又一次来到医院。两双手———打墙球的手,写物理公式的手———握紧又握紧———是真正的告别,不再是“再见”了。(王X摘自《蔚蓝的思维———科学人文读本》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作者钱钢)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当前位置: 〉
杨振宁眼中的邓稼先:一个有中国农民个性的人
| 作者:王一
杨振宁(左)对于邓稼先的为人十分推崇,称其为自己永恒的骄傲
  解放日报解放网讯(记者 王一)日,“两弹元勋”邓稼先因癌症逝世。今天是邓稼先逝世29周年,让我们重温邓稼先的好友杨振宁描述的邓稼先,一起缅怀这位伟大的人物。
  杨振宁以为,日常生活习惯固然是人的素质之一,不过他认为人的素质中更重要的是人的基本品格,以中国农民的基本品格来看,他们的素质不但不低,而且是很高的。
  在他的好友当中,对中国原子弹工程有重大贡献的邓稼先,就被杨振宁认为是一个有中国农民个性的人。杨振宁曾经如此形容邓稼先:
  邓稼先则是一个最不引人注目的人物。和他谈话几分钟就看出他是忠厚平实的人。他诚真坦白,从不骄人。他没有小心眼儿,一生喜欢“纯”字所代表的品格。在我所认识的知识分子当中,包括中国人和外国人,他是最有中国农民的朴实气质的人。
  杨振宁和邓稼先从小在清华园认识,后来在崇德中学同学一年,在昆明时也都在西南联大念书。杨振宁先出国念书,1948年邓稼先到美国普渡大学,两人又有见面往来。20世纪50年代邓稼先完成物理博士学业之后,立刻回到中国,参加了中国的原子弹和氢弹计划,到1971年杨振宁首访中国,两人才再次见面。杨振宁和邓稼先虽然并没有很长时间的相处,但是他俩50年的友谊“亲如兄弟”。
  杨振宁对于邓稼先在中国原子弹工程中的重大贡献和成就,深受感动,曾经有接到邓稼先的信而泫然泣下的故事。后来杨振宁回到中国,也都和邓稼先见面叙旧,在北海仿膳斋共餐谈笑,1972年还到邓稼先家中访问,了解到邓稼先生活的清贫。20世纪70年代晚期,杨振宁回到中国访问,曾经有一次想和邓稼先骑脚踏车出游,当然后来并没能如愿。
  邓稼先在从事研制原子弹的过程中,曾经受到一次意外的辐射伤害,到上世纪80年代罹患了癌症。后来杨振宁曾经委托当时中国驻美大使韩叙韩叙,将他特别要来的实验治癌新药,带回国来给邓稼先用。
  1986年7月邓稼先去世以前,杨振宁在前两个月中两次到医院探望,他以他一贯很节制的感情,和邓稼先谈家常,只另外给邓稼先送了一盆花。那一回,杨振宁还偶然向邓稼先的太太许鹿希问起邓稼先做原子弹和氢弹的奖金是多少,许鹿希说原子弹10块钱,氢弹10块钱,这令杨振宁十分讶异。后来杨振宁再向邓稼先当面求证,得知确实一共20块钱,原因是总共发了1万块钱,由单位里按等级均分,邓稼先就各分到了10块钱。
  后来杨振宁向邓小平建议,应该公开中国原子弹工程中科学家的贡献和事迹。1986年邓稼先去世前,中国政府正式公开了邓稼先在原子弹工程中的事迹和贡献,并在1996年邓稼先去世10周年那一天,公开向世界宣布停止核试爆的决定,表示对邓稼先的一种敬意。(王一摘编自《规范与对称之美:杨振宁传》)求杨振宁 合璧中西科学文化的轿子课件_百度知道
求杨振宁 合璧中西科学文化的轿子课件
我有更好的答案
杨振宁最大的问题是人品很差,讲的话不可信。所以没有必要听杨振宁讲话!
杨振宁-李政道发展对比:杨振宁在智力上、在学术上、在道德上明显不足。
(杨振宁为什么经常编造故事,自吹自擂,因为他不如李政道。下面是杨振宁刻意隐瞒的基本事实)
1948年春天,李政道成为著名的费米的博士研究生开始在费米的指导下作博士论文研究。1949年底,在费米的指导下,李政道完成了关于白矮星的博士论文,1950年获得博士学位。1964年任该大学费米物理学讲座教授。
而杨振宁要成为费米的研究生,没有被费米接受,更没有成为费米物理学讲座教授。更为伪劣的是杨振宁在费米去世之后,居然造谣说费米的场论不如杨振宁自己,以攻击费米不接受杨振宁为博士研究生。杨振宁如此记仇并造谣,可见杨振宁人品之低下。
以博士论文而...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杨振宁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杨振宁18岁的孙女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