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如何帮助国家残疾人政策活下去

如何帮助残疾人_百度知道
如何帮助残疾人
提问者采纳
1。 4、言语障碍的残疾人无法正常与人交流、残疾人外出遭遇障碍的一个重要原因、肢体残疾人行动受限制,实则上反映出国家法规和城市公益疏于监督、公交车拒载盲人。电梯的按钮高不可及使依靠轮椅。 3。盲人乘车被拒载、听力。因为大多数人不懂手语使这部分残疾人与正常人之间的沟通有着不可逾越的鸿沟。 2,主动帮他们解决、楼梯的台阶难以逾越,在于无障碍设施不能充分发挥作用残疾人在生活中经常会遇到一些障碍、拐杖行动的人不能自己开门
其他类似问题
88人觉得有用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生命颂歌——观看舟舟残疾人艺术团的演出
天时伏出,却依然炎威逼人,出家门就是一股蒸燠。本来计划今天晚间前往红星剧院,观看舟舟残疾人艺术团《让世界充满爱——爱满浙江》音乐会。秋老虎的天气,确实让我踌躇了好一阵,才下了决心出了家门。没有想到,傍晚的杭州,还是游人如织的闹猛,7路公交车也拥挤如沙丁鱼罐头,只乘了一站,我又动摇了,还是老太婆的坚持,我们才没有中途下车。这么一个特殊群体的演出,假如台下都是空荡荡的位子,那该是多大的不尊重和打击啊,这么一想,天再热,人再挤,也都难以成为放弃的理由了。苏东坡有一首五言诗:钩帘归乳燕,穴慵出痴蝇,爱鼠常留饭,怜蛾不点灯。是啊,一个不能进入细微的爱里的人,也一定不能体味心灵之爱和非凡之美。
《让世界充满爱—爱满浙江》大型综艺节目,是舟舟残疾人艺术团精心编排的演出,开场在舞蹈《龙腾盛世》的锣鼓声中拉开,台上的20多个姑娘小伙都是聋哑人,生活在一个无声的世界里,但是在手语老师的指导下,她们的舞蹈不仅配合协调,而且活力四射,真是水乳交融、天衣无缝,举手投足,让人倾倒。舞台上这一群身残志坚的残疾演员,尽管身体存在缺陷,但他们用一种精神,诠释了生命的宝贵;用一种激情,展现了残缺的美丽。两位肢残人艺术家,每个人都只有一条腿,他们演出的双人舞《雄鹰之翼》,用强健有力的动作,诠释了色彩斑斓的人生。舞蹈是肢体艺术,一个肢残人能够将它演绎得如此充满震撼,富有魅力,确实不容易。演出后,我反复翻看着相机上这两个肢残人舞蹈家的照片,他们那展翅欲飞的舞蹈造型,揭示了生命不息的力量。李嘉诚说过一句话:鸡蛋,从外打破是食物,从内打破是生命。人生亦是,从外打破是压力,从内打破是成长。如果你等待别人从外打破你,那你注定成为别人的食物;如果能自己从内部打破,那么你会发现自己的成长相当于重生。这两个人很小就失去了一条下肢,但是他们的漫长人生,在自己的努力中,仍然生活的那么光彩。藁天增是一个特殊的书法艺术家,他4岁时因为意外触电失去了双臂。他学会了用脚料理自己的生活,用嘴代替手写字作画。藁天增先生口写了“永安是福”四个大字,当他的书法作品展示给场下的观众时,听得出不约而同的发出一片惊叫声,他用一种特殊的方式向观众展现了他不凡的书法艺术魅力。柳公权曾说“心直则笔直”,字如其人,人品与书法之间确实有着一种关系,写字旁通自然万象,可表达喜、怒、哀、乐与真善美,如同佛经里所说的,“大到无外,小至无内”。藁天增的书法和他本人一样,平和、含蓄、随遇而安的淡泊。盲人艺术家的口技表演《苗岭的春天》,用的是火柴皮和火柴杆,如此表演,不仅可谓天下第一,而且是天下唯一。大师的口中,风声、水声,蝉鸣鸟叫,响成了一片。细细地品味,这华丽悦耳,节奏分明的天籁之音,分明带我们走进了生机盎然的原始森林。台上,几位苗族小姑娘,亭亭玉立在秀美山水之中,秀美的双眉,明亮的眼睛,苗条的身材,仿佛正亮着嗓子唱着山歌。晨露滴翠,鸟儿歌鸣,春天的气息让人精神为之一振。人来自大自然,当人们怀着感激之情与大自然忘情交流,而精骛八极,心游万仞时,沉重的名利感、生死感等等所谓人生重大关节,显得是那样地无足轻重。一种解脱、一种释然、一种欢畅,泉水般从心头洇向全身。老子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不也是在与大自然的交流中感悟到的吗?此时,我才真正明白了刘禹锡游九华山而发生出“奇峰一见惊魂魄”之句的美妙含义了。整场演出分为上下两个半场,上半场为歌舞等综艺演出,下半场为交响乐演奏。上半场的压轴节目经典舞蹈《千手观音》,将演出推向了高潮,精彩的表演博得掌声不断。轻盈飘逸,玉指纤纤,在灯光和舞美营造出的神秘气氛中,她们简直就是一群仙女。她们是在用心舞蹈,优美的线条、优美的弧度、优美的起伏、优美的伸展与飞扬,尤其感人的是她们脸上的那种神情,一种极为纯净的天真,一种细致入微的悲悯,一种轻得难以觉察却又令人印象深刻的羞怯和憧憬,有种不俗的淡定,弥漫着大悲苦浸泡出的淡淡光华。艺术中一定有爱,我们觉得美,因为我们爱。看到她们的光彩照人,看到她们的自信优雅,我突然被触动,生活中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在认清生活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的人。佛说,残缺就是圆满。在生活的磨砺中,才能理解人生意义,回归本真,找到自己。风自在,无定向,而帆属于自己。
下半场是交响乐演出,舟舟指挥演奏了《快乐的女战士》《康康舞曲》《卡门》《茉莉花》《拉德斯基进行曲》等五首曲子。舟舟登场了,他开场就要求台下响应他的鼓掌动作,令人哗然捧腹。舟舟憨厚木讷,一看就是弱智,但一上台,眼神都变了,也懂得向观众挥手、鞠躬,很有亲和力。音乐声起,舟舟就像变了一个人,手臂起落,神采飞扬,很是自信。在他的指挥下,《快乐的女战士》《康康舞曲》的欢快旋律,流水一般倾泻出来。舟舟忽而严肃、忽而诙谐、忽而优雅的神情,感染着台下的每一位观众。舟舟长于指挥《卡门》这类激昂热烈的乐曲,舟舟也受到了曲子的感染,乐曲演奏后的空档,手舞足蹈地为大家献上了一小段舞蹈,引得全场观众捧腹大笑。上帝无情地关闭了舟舟心智的那扇窗,却打开了他通往音乐天堂的大门。中国有六千万残疾人,舟舟是他们中的一员。全国每500个新生儿,就有一个像舟舟这样的先天愚型儿。爱,使舟舟的父母决定,自己背负十字架,让孩子快乐地活下去。舟舟的父母也来到了演出现场,他说,我没把他往人才方面培养,只是尽量让他过得开心,发现他有音乐天分以后,到哪里演出都带上舟舟,不怕给自己丢脸,所以舟舟没有自卑感,这也许是他成功的一个心理基础。有一次舟舟和爸爸在公共汽车上,看到一个和舟舟患了同样疾病的小孩,他爸爸把他带上车后立即走得远远的,而舟舟的父亲却紧紧地把舟舟搂在怀里,这种特殊的爱,让舟舟有着充分的自信。舟舟曾先后指挥过美国华盛顿爱乐乐团及中国国家级和省级等近60个著名的交响乐团,演出足迹遍布祖国大江南北,并先后出访亚洲、美洲、欧洲、大洋洲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所到之处无不引起轰动并受到热烈欢迎。对舟舟的指挥,有人认为是对艺术的亵渎。严格的讲,舟舟的指挥确实谈不上是艺术,只是表演而已。尽管如此,这毕竟是前所未有的表演。作为一个智残人,他在表演的时候是快乐的,而看他表演的观众也是快乐的,更给舟舟身后上千万中国智残人家庭带来快乐和希望,作为一个拥有生命尊严的舟舟,他教会我们如何去认真对待每一个生命。一切生命,都有尊严、权利和价值,都应该得到尊重。中国残联主席邓朴方因而感叹:“一切生命都是平等和伟大的,弱智的人同样也要求获得理解和尊重。”
小心翼翼地捍卫他人的尊严,这是人性战胜兽性的法宝。演出中间,主持人和舟舟的一段对话让全场观众为之感动。主持人给大家讲述舟舟的故事,谈到舟舟的妈妈对舟舟的关爱时,舟舟走向舞台一侧电视屏幕上的妈妈三鞠躬,表达他对妈妈的思念之情。这一场景一下子触到了人们心里最柔软的部分,我的两眼也潮润了。父母对子女的爱,就像罗曼罗兰笔下的约翰克里斯多夫,刚诞生时他的母亲就对他说的一句话:“你多么丑,我有多么爱你。”不管自己的孩子有多少缺陷,但对孩子的爱不可改变。母爱深重,它至凡,也至伟。愿舟舟的妈妈在天之灵能够安然,因为她必能感受到所有人对舟舟的关爱。女主持人也是个肢残人,坐在轮椅上,也是一个美丽的女孩子。她白皙的脸上一双灵动的大眼睛尤为引人注目,淡定、优雅、安静,笑起来两眼如弯月。在舞台上,舟舟手捧鲜花注目着美丽的女主持人,突然高兴地送上鲜花,情不自禁地紧紧偎在女主持人胸前,脸上隐约可见一丝一得永得的幸福和羞涩的样子。一瞬间,所有的观众都爆发出了热烈的掌声,欢笑声响彻整个。真的还是个孩子啊,祝福小舟舟永远像孩子一样快乐生活。
整场演出中,观众的欣赏水平极高,大家正襟危坐,凝神注听,每一个人都把自己融入到了演出之中。观众是被艺术感动,也是被残疾人自强不息的精神所感动,但首先是为精神所感动。演奏会上,观众的配合和演出的互动,都是临场的自然发挥,因为观众是带着虔诚和敬爱的心情,来观看这场特殊的演出。演出中的一些细节,表现了人心共通的情感,大善如潮。在观看演出时,通过主持人的介绍,我们知道每一个残疾人艺术家的生存道路,都是一个充满了艰辛的奋斗之路。每一个体的个人世界的真实生活,都是捍卫生命尊严的抗争,不向命运低头,是“卑贱者”高贵灵魂的庄严自白。还有盲人歌唱演员吴寿青,一个生长在贵州苗家山寨的腼腆男孩,12岁时,从呼啸而过的火车轮子下救出了一个4岁儿童,而自己失去了双臂。这里的每一个故事都令人慨叹:“善良的心地,抵过黄金。将近2个小时的演出不知不觉地结束了,走出剧院,外面雨正下得紧,像豆子一样急雨如瀑。也好,一阵阵雨,把暑热溽气降低了,更兼小风徐来,不见热了。坐在车上,听着出租车上的电台广播,听到了一个时下的时髦词儿,叫“正能量”,能量有正负,正能量能驱散负能量,让一个人不断走向精彩。我想,此次观看舟舟艺术团的表演,也是“正能量”对个人精神世界的濡养。在面对“生命”、“爱”这三个字的时候,每个人的心都会变得柔软,都会被一种虔诚的意念弥漫。在我们这个社会正走向文明时,关于生命和爱的颂歌,应该不仅仅在舞台上回响!我们需要行动,每个人都应该有一份爱和责任,关注关爱残障人士和弱势群体,我们和他们手牵着手,能够一同前行,这才是一个文明进步的社会。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编辑:娄恒
[][][][][][][][][][]
手机随机报
大河客户端
version:3.2
大河报 - 社会89
大河健康报 - 中医47
大河网 - 第一时间47
河南法制报 - 社会与法45
河南日报 - 头版89
河南日报农村版 - 综合新闻38
河南商报 - 社会61
河南法制报
大河健康报  燕赵都市网记者张清华实习生景影李晓芳文/图  520万,这是河北省残疾人的总数,可谓是一个数量庞大的群体!他们或肢体残缺,或智力不健全,或先天性失聪等,每取得一点进步都要付出比常人更多的努力,遇到的困难也许是常人难以想象的。随着社会的进步,残疾人的生活状况尽管有了一些改观,但仍然需要社会给予更多的关爱,更加有尊严得活着,让残疾的生命绽放出美丽的光芒。张彦凯刘继台刘卫昌穆孟杰  7月29日,河北省残联第六次代表大会在石家庄开幕。就目前残疾人群体的一些焦点话题,如就业、教育、心理等,记者采访了河北省残疾人第六次代表大会代表张彦凯、刘卫昌、穆孟杰、刘继台。  -焦点一心理:很多残疾人不愿意与人交流  燕赵都市报:就您所了解到的情况而言,残疾人自身存在的最大问题是什么?  张彦凯:心理障碍!  由于身体残缺或精神不正常,致使残疾人不能像正常人一样生活,心理非常脆弱,有时候甚至对别人不经意间说的一句话都会感到特别敏感,有时可能还会产生轻生的念头。很多残疾人不愿意出门,不愿意与别人敞开心扉进行交流,因为他怕走在街上,别人会投来异样的眼光,引来非常高的“回头率”。  以我本身的经历而言,觉得自信是非常重要的。正是由于身体残疾,才应该要有比常人更多的自信,才会在前进的道路上有克服困难的动力。  有了自信,还要乐观,不要一碰到困难就垂头丧气,这样什么事也干不好。我在办学之初,也遇到了各种各样的困难,听到了各种异样的声音。但我非常乐观,坚信自己一定能办好学校。  我们学校特别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定期让老师抽出一些时间和学生们进行交流,有时候我自己也会和他们进行沟通,打消学生的心理疑虑,让他们变得乐观开朗起来。  残疾人只有先自信乐观起来,生活才会充满阳光。  穆孟杰:盲人的自卑心理特别严重,因为手眼结合,眼睛看不见以后,自然就对事物没有了感性认识。很多盲人怕和别人接触,怕别人嘲笑。他们不愿意出门,因为出门有诸多的不方便,有时候没有别人的帮助就会处处碰壁。因此,他们从心底里有一种惧怕心理。  为了让更多的盲人孩子上得起学,我在平乡县创办了一所学校,主要是给盲人提供一个学习的场所,所有费用全免。有的学生来学校的第一天,低着头,很少说话,问一句说一句,不愿意和别人交流,就是因为内心自卑。在学校时间长了以后,和别人接触多了,慢慢也就变得开朗起来。  -焦点二就业:残疾人的就业面依然很窄  燕赵都市报:目前,残疾人的就业状况如何?是否会存在就业歧视问题?  张彦凯:综合各种因素来看,适合残疾人的就业面还是非常窄的,这也成了制约残疾人发展的一个瓶颈。希望相关部门能够拓展残疾人的就业渠道,使得更多的残疾人能够自食其力。  上面对于残疾人的就业政策是好的,但是落实到下面有的就难免“走样”,还需要加强监督监管。比如,残疾人培训班是残疾人学习的一个渠道,还希望能够加强残疾人培训班的管理,将一些利好政策落到实处。  正是由于我自己肢体残疾,才体会到残疾人生活的艰辛,所以我要办一所学校,让更多的残疾人获得独立吃饭的技能。自2006年创办学校,如今已有200多名残疾人获得了一技之长。  刘卫昌:残疾人的就业面非常窄,很多用人单位不愿意用残疾人,觉得残疾人非常麻烦,就连许多家庭也都放弃了残疾孩子,怕他们出门磕着碰着,不愿意让他们出门,这样,他们就少了和别人交流的机会。  建议政府机关应该率先垂范,拿出一定比例的就业岗位安排有知识的残疾人就业,体现出对残疾人人生价值的重视,从而带动更多的残疾人自强自立。  刘继台:现在有些单位宁愿交就业保障金,也不愿意安排残疾人就业。  我建议应该对残疾人进行专业培训。现在有很多适合残疾人干的职位,接受培训之后才能上岗,还是应该加大培训力度。给他们条鱼,不如给根鱼杆,让他们自己钓鱼吃。残疾人只有掌握了一定的技术,才能真正自强自立,脱贫致富。我正在计划筹办继台残疾人技能培训中心,免费培训有一定劳动能力,但苦于无一技之长找不到致富门路的残疾人。  穆孟杰:从整体上来说,残疾人就业是非常困难的,但是就盲人按摩来说,就业还是相对比较好的。现在上班族总是坐在电脑前,活动量小了,容易出现血液循环不好、颈椎腰椎变形等症状,需要按摩治疗。从我的学校走出的学生,在上海、北京、广州的多一些,最多的每月可以收入5000元以上。  -焦点三创业:政府、社会应该帮助残疾人就业  燕赵都市报:相比于就业来说,残疾人创业可能会更难,怎样鼓励更多的残疾人创业?  刘卫昌:残疾人文化素质低,依赖性比较强,最难的就是思想问题。在我看来,残疾人必须要有知识,有了知识才会解放思想,才能有更多的想法。  对于残疾人来说,很难在一个岗位稳定地干下来,或许会需要换多个单位,不稳定,我认为,残疾人应该先就业,有了一定的经验再创业,只有创业才能长久。  残疾人要逾越心理障碍,和一些成功人士进行交流,从他们身上学一些经验,同时对自己也是一种激励。我自己创办了企业,后来规模也越来越大。创业就要有胆量和不怕失败的精神,才有可能收获成功。当然创业需要一定的条件,建议政府、龙头企业、银行、农民形成一个合作的产业链,为农民尤其是残疾人提供创业的机会。在鼓励创业过程当中,政府需要做一些配套工程,比如修路、配套水电等;龙头企业向银行做担保,保证残疾人能够获得创业资金,扶持残疾人发展,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不再成为家庭、社会的负担。  残疾人创业非常困难,建议政府部门设立一部分创业基金,确保专款专用。  刘继台:有的残疾人有敢干的拼劲,适合创业。不管残疾人还是正常人,保定市现在都在提倡全民创业。生活中处处都有财富商机,只要你善于换个角度看问题,废木头也能变成宝贝。  -焦点四尊严:残疾人有活干,有钱赚,才有尊严  燕赵都市报:对于残疾人来说,社会应该给予哪些方面的关注?  张彦凯:现在有些公共设施服务比较好,像公交车、动物园等场所,残疾人凭借有效证件都是可以免费进入的,这是近些年进步较大的方面。但在些公共场所,没有无障碍设施通道,残疾人进出不便,也就使得很多残疾人不愿意出门。  在城市里的盲道上会经常停放非机动车辆,给盲人的出行造成了不便,归根结底是一个城市的整体素质问题。  比起就业,残疾人还面临着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那就是婚姻问题。有些残疾人年龄已经很大了,但是婚姻问题很难解决,这也是目前的一个普遍现状。还希望相关部门能够为残疾人创造一个交往的渠道,让他们可以有机会拥有自己的婚姻。  刘继台:现在旧房改造,还是落实得挺好,让生活困难的残疾人有房可住。将来希望能够建立更多的托养中心,加强残疾人的托养。有了托养机构后,可容纳一部分残疾人就业。  残疾人的教育也是一个问题,现在鼓励残疾人上学,但是有的学校以各种理由拒收,这样一来,残疾人上学就成了问题,文化素质自然不高。  没有文化不行,文化越高,对残疾人越有用。比如张海迪,就是一个非常成功的自强典范。残疾人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残疾人的文化水平高了,整体国民素质也就提升了。还希望相关部门加强监管,按照国家的政策落实到位。  穆孟杰:盲人出门有很多不便,希望在红绿灯的路口,能安装一种与盲杖关联的感应仪器,发出不同的提示声,便于盲人过马路。在公共场所设立盲人卫生间,在厕所内设有扶手,方便盲人。我现在看报纸,需要女儿读给我听,希望将来能发明一种读报机,丰富盲人的文化生活。  针对城市中车辆占用盲道的情况,希望相关部门能够出台相应的规定,对占用盲道行为采取一定的经济处罚措施,这样大家才会重视起来。  燕赵都市报:残疾人应该怎样才能做到有尊严地活着?  刘卫昌:近年来,各级残联部门会为残疾人开班一些就业培训班及娱乐活动,业余生活比以前丰富多了,社会保障也是一年比一年好,但是力度还是有些不足,尤其是对于那些没有劳动能力的人来说,补贴是不能满足生活需求的。  我的目标就是要让残疾人有活干,有钱赚,有尊严。有尊严的前提就是要有一门技术,有独立生活的能力,要让别人能够瞧得起。  我认为要解决残疾人的婚姻问题,首先还是得走上工作岗位,有赚钱养家的能力,自己创造财富,生活过得比别人还要好一些。  三至五年内,我还要不断开创自己的事业,争取帮助肥乡县里所有的残疾人都能够就业,有能力的扶持他们创业,让残疾人有尊严得活着。  刘继台:现在残疾人“等靠要”的现象比较严重,等着政府、企业救或者爱心人士来救济。残疾人一定不要因为自身残疾,就抱有“等靠要”的思想。首先残疾人自己不要把自己当作残疾人,要树立自强、自爱自重的风尚。自己能做一点是一点,要靠自己的力量来实现自我价值。在我的企业里的残疾人,有的通过自己的努力,有的挣钱比正常人还多。  只有自强自立才能获得尊严,残疾人要靠自己获得生活的能力,不仅养活自己还给社会做贡献。  穆孟杰:我之所以办学校,就是为了让更多的残疾人自强自立,并且不断改善学校生活条件,正在新建一所餐厅,就是想让他们在这里生活得更好,在这里感受到温暖。学校创办以来,当地残联及政府部门也给了很多帮助,但是目前在资金上还是面临一些困难。不管困难多大,我都要想办法把学校办下去,就是为了让更多的残疾人获得独立生活的能力,有尊严得活着。  对于盲人来说出门在外遇到的困难要多得多,需要全社会给予举手之劳的帮助,从一点一滴做起,关爱残疾人。  代表简介:  张彦凯:自学大专学历,身体重度残疾。自费创办深州市阳光残疾人培训就业中心学校,免费培训全国各地残疾人。目前,在省残联残疾人培训中心学校任校长。  刘卫昌:因患小儿麻痹症右腿致残,但他身残志坚,自主创业,热心社会公益事业。现任肥乡县曙光学校校长、肥乡县曙光苗木园艺有限公司董事长,邯郸市肢残人协会副主席,肥乡县卜寨村村委会主任。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  穆孟杰:4岁时患神经萎缩症,原本一双又黑又亮的大眼睛失去了光明。多年来,靠自己的勤奋拼搏,自食其力,在邢台市平乡县主要针对盲人,创办了一所学校。本报2006年感动河北年度人物。  刘继台:保定市顺平县农民,4岁时因右半身肌肉萎缩,落下了终身残疾。他织挂毯、搞特种养殖、开发桃木雕刻,成就了事业。十几年来出资400多万元帮助他人,带动2000多个残疾人、贫困户和下岗职工脱贫致富,援建四所农村小学。
13-07-25·
13-07-25·
13-07-24·
13-06-28·
13-06-27·
13-05-30·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国家残疾人补助标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