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岁还上班的太岁是什么么人,

通常人们会忌讳73、84这两个年龄,是什么原因呢?_百度知道
通常人们会忌讳73、84这两个年龄,是什么原因呢?
,人的免疫能力较强,发现人的生命有一个周期性的规律。回想起来,要特别注意身体和保养、16,为进入下个生命阶段做好准备,会获得更长更好的生命质量、56、70,大致在14岁或16岁处于青春发育期,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然后在江河中放生。如一般我们是在7岁或8岁开始读小学进入少年期,人的免疫能力较弱,不要太劳累和压力过大,8的倍数年龄的始期和末期引起注意; 8年的周期危险年龄为8,若是7。古代的圣人孔子是在73岁去世,而周期的始末为低潮,有生长和消灭的过程。7年的周期危险年龄为7民间有“73.,老人心理压力就特别大、42,好像这两个坎在人的生命中是难以逾越的、24,循环往复。这些著名的人物,不过只能吃一面,以7-8为人的重要生命周期划分是有道理的。如果自己的父母或长辈到了这些年龄,在把剩的鲤鱼另一面放回河里。天主教罗马教皇约翰·保罗二世是在84岁离开人士的,忌讳别人问他几岁, 孟子是在84岁去世的,意思是这两个年龄的人很容易辞世,8年为一个生命运动周期、63,而从古至今73 84死去的人还真的不少,坚持适当的体育锻炼和保持良好的情绪。一般算命的都叫这岁数的人买黄鳝或甲鱼这样有灵性的鱼.一到73岁或者84岁的那一年;低潮称健康减弱年龄、14、56,其道理和措施也是一样的,去世的人相对较多,这种说法也大多得到应验,84岁两个岁数为“损头年”、21.,便应在7。而到了下一个生命运动周期,那个好的身体状态也能延续到28岁到32岁。这句话象是个魔咒一样套在人类的头上。高潮称健康稳定年龄。这是迷信。普通百姓在73岁和84岁去世的也不少、64,28岁到32岁进入完全成熟的阶段、48,掌握自己的生命运动周期的规律,阎王不叫自己去”的说法。这个周期并不是我们一般以为的10岁为一个周期、28。一般周期的中间年龄为高潮。但是一旦逾越过这其中的一个坎就能多活好几年。在现实生活中,和提醒他们加倍注意身体,去世的人较少,只是没有人统计这个数字.对于一个人来说,则能增强自己的肌体免疫功能?有人对这种现象进行了反复的研究.、32,避免生育或有重大的变动?是巧合?还是人生中的一个生命运动规律、49。我们身体都是以物质形式存在的。处在这些年纪段的朋友都是处在较为危险期,他们的死的岁数,有鲤鱼跳龙门之意。还要吃鲤鱼、40,而大概在21到24岁期间大学毕业参加工作、84,并去驾驭这个规律。毛泽东84岁逝世的,73岁。每个周期中存在着生命活动的高潮和低潮,而大致是7—8年为一个周期、35、77直至84岁。如果在21岁或24岁的时候保持身心健康、直至72岁,获得更好的身体状态,也要更加爱护他们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其他1条回答
迷信不要相信!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回答者:回答者: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人到老年还能做什么
核心提示:在我的心理咨询工作中,接待的来访者常常有一些老年朋友。这也许是因为我已不再年轻的缘故吧。这不是自谦,心理咨询中,除了咨询师的专业水平方面的因素,年龄也常常是影响咨询师与来访者能否建立理想咨询关系的因素。
  人到老年还能做什么?
  在我的心理咨询工作中,接待的来访者常常有一些老年朋友。这也许是因为我已不再年轻的缘故吧。这不是自谦,心理咨询中,除了咨询师的专业水平方面的因素,年龄也常常是影响咨询师与来访者能否建立理想咨询关系的因素。今天,这位尤先生的来访就与此因素不无关系。
  您听,走进心理咨询室尤先生这样开口了:“我是您的读者,退休也有两年了。看了您写给老年人的书和文章,还看了有关您的简介,知道您也不年轻了,所以我就很信赖您。这不,今天就专门来请教您一个问题。”
  我赶紧请尤先生落座:“您有什么问题,我们来一起讨论,好在我也算准老年,很愿意和您交流有关老年人的问题。”
  尤先生求助愿望比较强烈,好像遇到了知音,对我开始倾诉着自己心中的困惑:
  跟您说吧,我的情况是这样的。我上班的时候,在单位里当个不大不小的官。其实今天想来,也算不上什么官。可是,多年这样的工作却害了我,让我现在什么都不会干了。自从那会儿做行政工作后,我就不得不放弃了原来的专业。这一扔就是多少年,现在倒好,什么都忘了,什么都不会了。刚退下来的时候,感觉还行。原本就不算个官,也无所谓失落,退下来落得个自由自在……
  可是,时间长了我就找不到感觉了,真有点闲心难忍啊!我看有的老哥们退下来,成天就是打牌、下棋、遛弯儿,日子长了也不是回事啊!再说,我身体本来不错,就这样闲着也不是个办法,自己就想干点什么。可是,过去的专业一点也拾不起来了,想重新学着干别的事情人又老了。您说,人到老年还能有所作为吗?
  尤先生退休之后能够没有失落感,这是难能可贵的,是很幸运的。至于尤先生的问题,确实是很多老年朋友关心的问题,很有普遍性。
  人到老年是不是还能有所作为?
  说起这个话题,想起了“摩西奶奶”的故事。美国弗吉尼亚州的一个农场里有一个叫摩西的农妇。说来有趣,摩西可谓大器晚成。摩西干了一辈子庄稼活,她在73岁时了脚,不能再下地干活。她75岁才开始学绘画,80岁的时候在纽约举办了个人首次画展,引起轰动。摩西奶奶活了101岁,在最后25年的艺术生涯中留下了1600多幅作品。她曾经自豪地说:“上帝会帮助每一个想成功的人打开成功之门,哪怕你已经到了80岁。”后来,人们就把这种老年有所为的现象称为“摩西奶奶效应”。
  心理学家格拉宁通过研究,曾得出如下结论:“如果每个人都知道自己能干什么,那么生活会变得多么美好!因为每个人的能力要比他自己感觉到的大得多。”从“摩西奶奶效应”中,我们不难获得这样的启示:一个人的潜在能力是巨大的,一个人即使到了做奶奶的高龄也不要以为自己老了,也可以有所作为,一切都在于自己的心态。
  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摩西奶奶”。日本有两位年届七句的老太太。一位认为已经到了人生的尽头,于是便开始料理后事,果然不到三年她在消沉无望中辞世。另一位却给自己定下了一个更高目标,在70岁之际开始学习登山,随后的25年里,她一直冒险攀登高山,在她95岁高龄的时候,竟然登上了日本的富士山!
  我们交流了上面的故事,尤先生表示理解,能够接受“到了老年也可以有所作为”的观点。但是,他又提出了一个问题:有些人到了老年还拼命挣钱,我不赞成,人到老年不是更应该重视养生吗?
  人到老年重在养生,这话不错。但是,谈到老年养生,往往有人片面地认为就是不问世事,休闲养生。老年人固然需要休闲,但是,最好的养生是保持生命的进取之心。进取心是一种积极的心理状态,是健康长寿的重要因素之一。进取心使人热爱自己的生活,有生活目标,有精神支柱,生活充实,心情愉快。这种良好的心理状态可使人体各机能互相协调而平衡,促进健康。
  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进取心让人有所追求,大脑多活动,身体多活动,既可延缓大脑的衰老,又可延缓机体的衰退。美国科学家把73位平均年龄在81岁的老人分成三组:勤于思考组、思维迟钝组、受人照管组。实验结果是:勤于思考组的人血压、记忆力和寿命达到最佳指标。有科学家用超声波测量出,勤于思考的人脑血管经常处于舒展状态,从而保护了脑细胞,使大脑不。还有人用正电子断层放射照相术的方法,对大脑新陈代谢进行研究发现,大脑活动时,总是把较多的葡萄糖送到大脑最需要的地方。在安静时,老年人和年轻人相比,脑内葡萄糖利用率较低,但经常用脑的老年人,脑最活跃的部位所得到的葡萄糖,并不低于年轻人。所以,用脑可促进脑的新陈代谢,延缓衰老。那些作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发明家之所以长寿,都与他们的进取心有关。一句话,人到老年一样可以有所作为。当然,老年人的有所作为要少一些个人的功利色彩就好了。
  交流至此,尤先生非常赞成我的观点,人到老年可以少一些功利心。但要有进取心,要有所作为。最后,尤先生把一个问题摆在了我的面前:“具体说像我这种情况,还能干点什么?”
  这是一个很实际的问题,也是心理咨询理应提供的帮助。不过,具体到每位老年朋友各自适合干点什么,也不好一概而论,一个基本原则就是要因人而异。考虑到尤先生的具体情况,我建议他可以做如下几种选择。
  一是重拾自己的专业。心理学研究发现,老年记忆有自己的特点。所谓岁数大了记性不好,往往是新近的事情记不好,心理学上叫近事记忆衰退。但是,老年人的远事记忆往往比较好,就是说过去的东西不容易忘。您说专业拾不起来了,其实您虽然这么多年没有从事专业,但您还没有重拾过去的专业。如果您重拾自己的专业,也许会“英雄不减当年”呢。
  二是探索自己的潜能。每个人的潜能几乎是无限的,只是很多没有被发现,也就没有被开发出来。人在上班的时候,许多事情由不了自己,退休之后可能有了更多发现自己潜能的机会。摩西奶奶不就是到了晚年才发现了自己的绘画潜能吗?这方面的实例很多。而且,不仅有很多“摩西奶奶”,也有很多“摩西爷爷”。也许您就会成为一位“摩西爷爷”呢!
  三是丰富自己的生活。作为老年人的“积极进取”、“有所作为”,也未必是要做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您可以从自己身边的小事做起,丰富自己的生活,一样是有所作为。哪怕再小的事情,比如,为一个菜谱精心研究,为一个花种深入探索,只要有所追求,只要热爱生活,您就会有所作为了。希望我们的交流能帮您找到自己充实的晚年生活。
  我的建议尤先生很重视,表示自己要好好想一想,赶紧行动起来。起身告辞的时候,我见尤先生整个人已增添了几分精神。我祝福尤先生有一个充实的晚年,也把同样的祝福送给所有的老年朋友们!
(实习编辑:卢美仪)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扫一扫”分享
百岁老人们都经历过生活艰苦的岁月,年轻时很少吃精白米面,如今即使生活条件改善了,喜欢吃粗粮的习惯没有变。
茶虽然有一定的功能作用,但对老年人而言,饮茶需讲究一定的原则。例如,饮茶不宜过浓,浓茶所含咖啡因往往过量,造成心动过速、心律不齐
生活质量提高了,平均寿命逐年增加,想要保持这状态,老年人就要懂得如何进行健康养生,别让健康的身体因为不正确的保健措施而受到伤害。
六一儿童节是充满欢声笑语的一个节日,它的专属性会…… []
当地时间6月16日,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宣布,3年后将…… []
俗话说:“困春夏乏秋打盹,还要冬眠。”很多乡亲都…… []
夏天是一个热辣的季节,穿上背心、短裤、比基尼,完…… []
产后调养,关乎着产妇以后的健康问题,如果没有调养…… []
中医学认为,五味与脏腑相配属。《素问·至真要大论》…… []
39育儿联手有福网推出个性化精装纪念册制作以及免费…… []
大脑的老化让我们变得健忘、迟钝,甚至带来了患认知障碍症的风险。而一个敏锐、灵活的大脑,会让整个人看起来更加精神矍铄。我们要努力把大脑保持在最佳状态,让它老化的速度慢一些。& & & & & & & & &日本Z
第九届泛珠大会官网
贵州都市报
贵州工业经济
&&&&&&&&&&&&&&&&&&&&&&&&&&&&&&&&&&&&&&&&&&&&&
您当前的位置 :&&&&正文
一位上班族的帖子引发争议――我也累,不给老人让座可以吗?
-贵州都市报
本报记者 杨国军 邱凌峰 实习生 冉叶 石璐
  网友叫苦:
  我不想给老人让座
  6月8日,网名为&樱桃草莓&在贵州都市网转发帖,帖子为《我28岁了,每天起早贪黑养活五口人,我不想给老人让座,可以吗?》。帖子发布后一石激起千层浪,截至7月13日晚6时已有3410阅读量和224条回复。
  帖子中说,&我每晚1点多才能睡觉,早晨7点起床挤公交去上班,每次坐公交就有几个老年人在中途上车去公园锻炼身体。不让座心里过意不去,让座吧我就不能休息了,一个小时车程站下来腿也抽筋了。&
  &我想不通,为什么这群老年人非要在上班高峰期坐车呢?说实话,我28岁,上有父母,下有妻儿,我每天工作12个小时以上,每月工资4000多块钱,打的不可能,买私家车更不可能。
  帖子发布后,有网友表示支持也有反对。认为应该让座的,理由是文明礼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城市文明的展示。而认为可以不让座的,主要是认为年轻人工作辛苦,坐公交再让座就太遭罪了,有时还得不到别人的理解与答谢。另外就是认为老人时间自由,可以错开高峰期再去锻炼身体。
  网友建议:
  为黔灵山设老年公交专线
  关于让座,共青团贵阳市委2007年的一份调查显示,在收回的202份调查问卷中,63%的人经常在公交车上看到给老人让座的行为,86%的人经常会在公交车上给老人让座;在老人中,经常被人让座的有39%,有时会有让座的达60%。在主动让座的人中,学生多,女性比男性多,青年人比中年人多。
  而帖子中认为,老年人在上下班高峰期出行,有网友建议贵阳可以向其他城市学习,很多城市的老人卡在高峰时期是不能使用的,这样可以缓解一下高峰时期的压力。
  老年人:
  高峰期出行与否的缘由
  还有网友建议公交公司在一些路段设立老年公交专线,特别是去黔灵山公园锻炼的专线,如此老年人的出行与上下班高峰期人们就不会产生冲突,也会少很多矛盾与问题。
  针对网友建议,记者在黔灵山公园和北京路随机采访了几位老人,他们对此问题也有不同的看法。
  73岁的徐奶奶腿脚行动不便,一般都要坐公交车。徐奶奶说老年人习惯早起,上班高峰期这个时候结伴去锻炼已经成为一种习惯。
  72岁的张奶奶平时都不出门,就算出门也会避开高峰期。74岁的陈爷爷在高峰期根本就不出门,即使出门也会调节一下自己的时间,觉得没有必要去和年轻人挤公交。另外他建议高峰期时老人应调整一下出门时间,尽量提前或推迟一个小时左右。
  78岁的罗奶奶则认为,平时都是8点钟左右出门,就算高峰期也会出去,一两个站也要乘坐公交,要不然老年乘车卡就浪费了。
  公交公司:
  更新大容量公交车
  针对市民和网友提出的问题,贵阳市公共交通(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唐齐斌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政府部门对公交公司老年乘车卡的使用次数是有所限制的,每年的次数是1008次。同时,公交公司调取高峰时段老年IC卡刷卡记录进行分析,老年人在早高峰出行时间不集中,而且出行人次比例也较大,开一趟专线车从根本上解决不了问题。公交公司只能提倡、建议老年人能错时出行,尽量避开高峰时期。
  唐齐斌说,国内曾有城市出台过禁止高峰期使用老年乘车卡的政策,但是遭到反对目前也已取消。老年人在上下班高峰期出行,主要集中为接送孙辈上学和放学,为家庭做饭买菜奔波,另外就是出门锻炼,这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在为家庭操劳,为身体健康着想,因而希望市民和网友能有所理解和支持。而公交公司也将采取多种措施,如在道路条件成熟的线路上更新大容量的公交车,抓好运营和调度监督水平,提高车辆的维修保养质量,确保高峰时段的出车率等方面来缓解拥挤问题。
金黔在线微博平台
24小时新闻热点
金黔在线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网站简介 |
| 网站地图
增值电信业经营许可证(ICP):黔B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营业执照:77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40824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黔)字001号 &中国共产党是由8000多万党员汇集起来的大党,每个党员都有自己不同的特性和共同的理想。在中国共产党的第94个生日来临之际,我们选取了不同年龄、不同党龄的党员,让他们来告诉你――
今天的合格党员应该是什么样?
日14:43&&&来源:
原标题:今天的合格党员应该是什么样?
呼和浩特市新华东街派出所民警看望老党员玛尼老人。朱永利 摄
达茂旗各族干部群众在百灵庙抗日武装暴动纪念碑前,重温入党誓词。本报记者 金泉 摄
呼和浩特市新城区东影北街社区组织预备党员向党旗宣誓。本报记者 安寅东 摄
呼和浩特市新城区河西社区的老党员制作蛋糕,庆祝建党94周年。本报记者 郭力 摄
40后党员孙玉芬【党龄2年】
入党是我从小的梦想
□本报记者 胡日查
见习记者 高敏娜
6月24日,在乌兰浩特市铁西街钢花小区见到73岁的孙玉芬老人时,她的手臂上还缠着绷带。作为社区的网格员,前不久,在结束工作回家的路上,孙玉芬不慎滑倒摔折了左臂,但她一句抱怨也没有。
“我入党那年都71岁啦,很多人不理解我为啥这么大岁数还要坚持入党,他们哪里知道入党是我从小的梦想啊!”聊到自己的入党故事,孙玉芬老人侃侃而谈。
翻身不忘共产党,这是儿时的孙玉芬对党最朴素的认识和感情。1943年,孙玉芬出生在山东省黄县王会庄村。解放前,孙玉芬家里十分贫苦,是共产党让穷困人民得以翻身解放,孙玉芬一家的日子才慢慢好了起来。从那时起,她就向往着成为共产党的一分子。“我就在心里发誓,一定要好好读书,长本领为国家做事情,为天下穷苦的人谋幸福。”孙玉芬说。
1959年,18岁的孙玉芬来到乌兰浩特市投奔姐姐,并在乌兰浩特市鬃尾加工厂找到了工作。参加工作的第二年,孙玉芬就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但是因为种种原因,入党的愿望始终未能得以实现。随后,婚姻生活的开始以及三个孩子的相继出生,让她被迫暂时放下了自己的党员梦, 而这一放就是50多年。
但是,放下并不代表放弃。孙玉芬说:“入党的念头一直在我的脑袋里,在思想和工作上我也时刻以一名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
2011年,退休在家的孙玉芬老人当上了铁西街钢花社区9委的网格员。虽然到了古稀之年,但每天依旧为社区的事忙前忙后,总是闲不住。在她所负责的责任区内只要一提起孙大娘的名字,居民们没有不认识的,不管谁家生活出现了困难,谁家有了矛盾纠纷,总能看见老人的身影。
在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让孙玉芬老人一直埋在心底的党员梦也复苏了。于是,已年过七旬的她再次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而这一次,她终于如愿以偿实现了自己的党员梦。
2013年的7月1日,孙玉芬老人举起右拳,在神圣的党旗下庄严宣誓,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兴安盟委组织部全体机关干部、乌兰浩特市四大班子领导以及铁西街办事处全体党员及党务工作者,都在现场见证了老人的圆梦时刻。“当时特别激动,心扑通扑通跳个不停,什么话也说不出来!”孙玉芬老人笑着说,当时激动不已的她唯有通过歌声来传达自己的感情,在现场带着大家唱起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入党后,孙玉芬老人依然坚守在她社区网格员的工作岗位上,还同时担负起了社区志愿者的工作,一年四季,从没说过累、叫过苦,更别说要什么报酬了。去年,老人被评为2014年乌兰浩特市最美社区网格员。
孙玉芬老人说:“虽然岁数大了,但作为一个新党员,只要组织需要我,我就会竭尽全力!”
60后党员邓春柱【党龄15年】
生产过天安门护栏,我骄傲
谁也想不到,眼前这位个子不高、穿着旧工作服、戴着白口罩的技术高手,曾经竟是对喷砂一窍不通的“菜鸟”。扎根岗位23年,他用过三四百个喷枪,穿坏了69套防护服,戴坏了115个防护面罩。
他就是自治区劳动模范、北重集团专用机械公司制造一部喷砂工――邓春柱。
1992年,23岁的邓春柱顶替父亲进厂,进入专用机械公司制造一部,成为一名普通喷砂工。因为毫无专业根底,一上岗,他就傻了眼。
从头学起!邓春柱拿出拼命三O的劲儿。“闻鸡即起”这个词,用在邓春柱身上,一点儿不夸张。由于勤劳好学,邓春柱用了半年时间就学会了喷砂所需的专业技术。他女儿半开玩笑地说:“如果我要是像我爸那么用功,也许就考上清华了!”
喷砂会造成剧烈震动,邓春柱必须用力抱稳喷枪,每喷完一遍就要将零件翻转几次,说起来容易但做起来其实很难控制。
“差活儿、累活儿总得有人干,有难题就要解决,而不是逃避。更何况我现在是一名党员了,关键时刻我更要顶上去” 2000年,邓春柱正式成为一名党员,这让他对工作有了更高的要求。
2002年,厂里接到了天安门广场护栏的生产任务,工期短、任务重、要求严格。邓春柱总是第一个冲在前面,和技术人员一起研究讨论。护栏需要喷涂四个面,小到柱帽、大到底座,都要经过仔细喷涂之后才能装车并进行安装。
“那时候一天也休息不了几个小时,但是我们干活是开心的,想到那个护栏是要安装在北京的,心里很自豪。”邓师傅激动地说道,“干完的那一刻,我们笑得像过年一样。”(郭新燕)
70后党员包福生【党龄12年】
办公电话成了热线
□本报记者 巴依斯古楞
锡林郭勒盟委宣传部干部科、新闻科科长包福生是个大忙人。两项工作一肩挑,干部考核、新闻策划、协调媒体、带记者下乡,他总有忙不完的事儿。
管理、建设宣传思想队伍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作为干部科科长,必须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的原则,严格按照党的干部政策管好宣传思想队伍。几年来,包福生积累了一些好的经验和做法,制定完善了干部管理制度,健全了全盟宣传文化队伍人员信息库,向机关提出队伍建设合理化建议近20条,拟订、修改、起草各项学习培训制度、计划、总结等近30项。
面对群众或外单位组织人事部门人员到机关或办理相关业务,他总能做到笑脸相迎,热情接待,准确及时办理有关事宜。他的办公电话就是热线电话,每天接到的电话不计其数,无论是业务、咨询、投诉,还是建议或意见,他都认真倾听记录,并深入一线调查处理,用实际行动树立宣传干部的良好形象。
同事们都说:包科长每天忙得就像陀螺一样,根本停不下来。对于同事们嘴里的忙,包福生也有自己的理解:“工作就要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虽然忙,但心里很高兴。作为一名党员干部,我越忙说明我能做的事就越多,组织就越需要我。忙就是我的价值所在。”
80后党员康炜【党龄7年】
做个像爷爷那样的共产党人
□本报记者 于海东
“爷爷是个老红军呀…”这是康炜最为喜欢的歌曲《爷爷为我打月饼》中的歌词。1981年出生的康炜,自幼听着爷爷的故事长大,对共产党充满了景仰,一心想做个像爷爷那样的共产党人。
康炜的爷爷1930年参加革命,从江西吉安一路爬雪山、过草地,打日本、解放全中国。老人一心向党,一生为民,用自己的行动为孙子树立了共产党人的光辉形象。
2008年,康炜的愿望终于实现了,在海勃湾高效农业园区他光荣地入了党。那一刻,让他激动了好些天。此后,作为园区的工作人员,他处处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为了更好地帮助居民,他常常深入居民家中走访,哪家什么情况都十分清楚。农业园区搞基础设施建设,他和村民一起搬砖,一起清扫街道。村民说:“这个后生真不赖,能吃得了苦。”
2012年,康炜被组织委派到东山北社区担任党委书记。这个社区是乌海市海勃湾区一个贫困人口多、下岗人员多的问题社区,9732人中有2400多人贫困、2300多人失业。“搞好社区就要依靠党员。”康炜坚信这一点。
在他的协调下,社区与移动公司合作建立了信息平台-空中课堂,为社区343名党员时时传送党建知识和便民服务信息,提高党组织凝聚力。还在辖区划片组织了巡逻、宣传、民事调解、义工、微心愿和文艺6个特色党支部,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他又带领社区成立了再就业信息平台,社区党员干部四处想办法寻找就业岗位,然后将信息筛选发送给社区居民。目前,已经有122名居民实现了再就业。
现在康炜越干越有劲儿,经过协调,社区与企业成立了爱心救助管委会帮助社区困难人群。截至目前,已累计有200多名困难居民享受到11万多元的爱心款物支持。最近,在他的努力下,社区的基础设施又要发生变化了,路灯、天然气都要进来了。“为群众做点实事,感觉最快乐。”一步步在实现入党誓言,康炜心情特别好。
90后党员李倩【党龄1年】
党离我们的生活很近
□见习记者 肖振英
“小姑娘,这是我今年的党费。”在建党94周年前夕,82岁的张琴书老人,专程从外地赶回呼和浩特市新城区如意社区,向社区志愿者李倩交上了60元党费。
24岁的李倩,是一名去年入党的新党员。2014年,李倩从内蒙古财经大学毕业后,在如意社区当志愿者,主要负责社区党建、劳动关系协调等工作。这是她上班以来第一次收党费,不禁地产生了疑问,“大爷岁数那么大了,何必大老远地跑回来呢?找个人代交一下不是一样么?”
“这是大爷作为一个党员的义务和实现自己价值的方式。”社区书记杜玉荣说。
一名退休的老党员仍能时刻记着自己的责任与价值,作为一个年轻的在职党员,李倩也开始认真思考起自己的职责与价值所在。
如意社区有很多老人,他们很少主动体检,只有在感觉不适的时候才会想起来去看一看。为了能够提前发现病情,减少老人们的奔波之苦,社区联合如意综合门诊、白氏骨科举行了社区义诊活动。挨家挨户通知、发放体检卡、引导老人们参加体检……每个环节都活跃着李倩忙碌的身影。
虽然参加工作只有一年时间,但无论是慰问辖区老党员、六一儿童节主题活动,还是“趣味交通知识学习”活动、东兴小学捐赠图书活动,李倩都一丝不苟地做好自己的工作,从中体会着一名党员的价值和担当。
“以前对党的认识不是很深刻。通过这一段时间的工作使我感觉到,党其实并不是我之前想象的那样,他很贴近我们的生活。作为一个普通党员,能做好我的本职工作,为我们社区的居民做一点实事好事就是我的职责与价值所在。”
不忘初心是为民
走过94年的峥嵘岁月,执政60余载,概览中国共产党的成长史,是一部与外部敌对势力与自身错误持续不断抗争的历史。从建党之初的几十名党员发展到如今的8000多万党员,从颠沛流离的弱小党支部成长为今天的执政党。他走过的每一步都值得我们深思,他未来的每一步都需要我们慎重地选择。
中国共产党生于忧患,战火中图存,立国初探索,文革后自省,新时期又在不断改革奋进,从星星之火到燎原之势,从开天辟地到日新月异,从革命到执政,从解放到复兴,危机意识、忧患意识,贯穿于我们90多年的上下求索之途,也保证了其能历百千劫而不衰。
居安思危,当年在延安窑洞中,黄炎培提出中共是否能跳出“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历史周期率问题,毛泽东说,“我们已经找到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率。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起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 60多年前,我们党曾将夺取全国政权喻为进京赶考。今天,历史条件变化了,“赶考”的精神没有过时。靠人民的监督警示自己,以人民的期待鞭策自己,我们才能跳出历史的周期率,才能以百倍的勇气推进改革大业,以振奋的精神赢得未来。
七一是节日,值得我们欢庆,但我们不能躺在前人的功绩簿上逍遥自在,而忘了这个时代更需要我们奋发图强。七一更是一面镜子,我们每一位党员在这个时候都应该好好照照这面镜子,对照党员前辈,对照一个共产党员应该有的标准,好好检查自己的入党动机、平日表现是不是符合一个党员的标准,是不是真真正正地为人民服务了?我们的所作所为,与党的性质、使命、宗旨、纪律、要求比,还有多少差距?周围的群众是不是满意?照镜子光照好的一面,不照坏的一面,是没有什么进步可言的。我们要特别注意揪出自己的缺点与不足,对照一个真正党员的标准努力改正,要把自己的里里外外都好好的照一照,正一正衣冠,也正一正一颗共产党员的心。
培育农牧区领头雁
编辑同志:
党的工作最坚实的力量支撑在基层,必须把抓基层打基础作为长远之计和固本之策。党的94岁生日马上就要到来,基层党组织建设要抓住这一契机升温加力,推动农村党建再上新台阶。
基层党员绝大多数都是各行各业的骨干、中坚力量,是加强基层基础工作的关键。随着城镇化快速发展,农村年轻人通过考学、创业、就业等途径大量进入城镇,造成农村的人力、人才匮乏。农村尤其需要一批领头雁来带动基层创造性开展工作。大学生村官的带动作用已初步显现,但他们基层实践管理经验不足,工作周期短。如果能够有专业的党员干部下基层,建立相应的领导、指导制度,并大力培养优秀村干部,基层党建水平一定会有更大的提升。(赤峰 雷金)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杨丽娜、程宏毅)
热点关键词
热门点击排行榜
12345678910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40岁还长痘是什么原因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