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在去南极考察最好的时期设立的第一个考察站叫什么名字

. (2)到南极考察的最佳时间是在我国的.(3)泰山站的经纬度是.(4)到南极建立考察站,主要是为了.(5)与南极洲距离最近的大洲是.(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南极洲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洲.B选择考察时间是南半球的夏季,南极是暖季,白昼长.C南极大陆被海洋包围,降水丰富.D南极煤炭资源的存在说明这块大陆曾位于纬度较低地区.(7)关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我国四个科考站都位于东半球.B泰山站位于长城站的东北方向.C“雪龙”号行程跨越了四个温度带.D四座考察站中纬度最低的是昆仑站.
考点:我国的南极科学考察、中山站、长城站,七大洲的地理分布和概况
分析:(1)在极地经纬网上,根据南极是地球的最南端(距离南极点越近位置越在南,距离南极点越远,位置越在北),判定方向可知,泰山站、中山站和长城站都位于昆仑站的北方.(2)南北半球季节相反,11-12月为北半球冬季时,南半球为夏季.南极洲在地球的最南端,北半球为冬季时,南极地区为极昼期,是暖季,有利于科学考察.所以人们多选择在11月到次年2月在南极的暖季时间去进行科学考察.(3)经线的度数叫做经度,东经用符号E表示,西经用符号W表示;纬线的度数叫纬度,北纬用符号N表示,南纬用符号S表示.(4)极地地区是研究地球环境的“天然实验室”.20&世纪50&年代以来,各国掀起了极地科学考察的热潮.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在极地科学考察事业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相继建立起“四站、一船(“雪龙”号科学考察船)”极地科学考察平台.(5)世界七大洲(按面积大小):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6)南极洲的年平均降水量仅为55毫米,是地球上降水最少的大陆,而且降水几乎全部是雪.(7)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是我国的南极考察站,都位于南半球,其中长城站位于西半球,其余为东半球,黄河站位于北半球、东半球.
解答:解:(1)由图可知,泰山站、中山站和长城站都位于昆仑站的北方.(2)到南极考察的最佳时间是在我国的1、2月份;(3)据此读图可知,泰山站的经纬度是76°58′E,73°51′S.(4)迄今为止,已有俄罗斯、美国、英国、阿根廷、澳大利亚、ri本和中国等30多个国家在南极地区建立了一大批科学考察站.为保护南极洲的环境,南极洲的考察只限于科研目的.(5)结合课本地图观察一下,离南极洲最近的是南美洲,靠近南极洲的尾巴处.根据题意.故答案为:南美洲.(6)南极洲的年平均降水量仅为55毫米,是地球上降水最少的大陆,而且降水几乎全部是雪.故C错误.(7)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从南极上空看,按顺时针方向转动.因此可判断,图中0°与180°经线的下方为西经,上方为东经,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因此可判断,长城站位于西半球,其它三个科考站都位于东半球,故A不正确;根据南极是地球的最南端,其四周全是北与自转方向可判断,泰山站位于长城站的东南方向,故B不正确;上海市位于北温带,由上海到南极,跨越了北温带、热带、南温带、南寒带四个温度带,故C正确;由赤道向两极纬度越来越高,因此四座考察站中纬度最低的是长城站,故D不正确.故选:C.故答案为:(1)北方;(2)1、2月份;(3)76°58′E,73°51′S;(4)科学观测和实验;(5)南美洲;(6)C;(7)C.
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较多,是道基础题,结合图牢记知识点即可.
请选择年级七年级八年级九年级请输入相应的习题集名称(选填):
科目:初中地理
泰山站位于中山站的(  )方向.
A、东北B、东南C、西南D、西北
科目:初中地理
四个科学考察站中,没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  )
A、长城站B、泰山站C、中山站D、昆仑站
科目:初中地理
泰山站位于长城站的(  )
A、东南方B、西南方C、西北方D、东北方
科目:初中地理
中国南极第一个科考站是(  )
A、黄河站B、昆仑站C、中山站D、长城站
科目:初中地理
我国在南极地区建立的能见到极昼极夜现象的科学考察站是,日建成的北极科考站是.
科目:初中地理
图甲“北极航道”,图乙“中国南极科考站分布图”,据图完成下列各题.(1)2014年2月我国在南极大陆建立第四个科考站泰山站,从图中看泰山站位于长城站的方向.(2)与传统航道相比,北极东北航道的航程较(长或短),我国科考队选择北极东北航道,在7月至9月进行北极考察,主要原因是.(3)南极地区比北极地区更冷的主要原因是;南极地区的代表动物是.
科目:初中地理
读南极洲图和资源,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日,我国南极新建的第四个科考站正式建成.富有流线感的圆形建筑主体被高高架空,顶上还有一个类似“灯笼帽”的观测台,远看仿佛一盏红色的大红灯笼高高挂在南极的雪白世界中.材料二:南极洲图和我国南极新建的第四个科考站图.(1)图中A、B、C、D是我国南极地区的四个科考站,其中,A科考站位于南极点的方向,属于我国新建的科考站泰山站是(填字母代号).(2)2014年,智利当地时间4月1日20时46分(北京时间4月2日7时46分),南美洲西部的智利西北部海域发生强烈地震,智利官方公布的震级为8.3级,该国家所濒临的大洋是甲、乙、丙中的处.科学考察发现,南极地区煤炭资源储量可观,达5000亿吨,分布如图“”所示.对这一事实成因的解释,合理的原因是.(3)请依据所学知识,想一想,我国南极新建的第四个科考站的建筑特色,为什么这样设计?.
科目:初中地理
我国跨经度最广的省区是(  )
A、海南省B、青海省C、内蒙古自治区D、西藏自治区南极第一个科学考察站叫什么?_作业帮
南极第一个科学考察站叫什么?
南极第一个科学考察站叫什么?
世界上第一个南极考察站南极科学考察站之最 ●最早建立的科学考察站是阿根廷奥长达斯站,于日建成,位于南奥尼克群岛苏里岛的斯科舍湾,地理坐标为南纬64度45分,西经44度34分. ●规模最大的是美国麦克默多站,位于麦克默多海峡畔,海拔31米,地理坐标为南纬77度51分,东经166度37分.日建站.站内各类建筑200多栋,建有洲际机场、大型海水淡化厂、大型综合修理厂、通讯网、医院、电话电报系统、俱乐部、电影院、商店等.一到夏季,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地的许多游客来这里观光,一时间车水马龙,热闹非凡,就象一座现代化城市,故有"南极第一城"的美称. ●南极大陆上的第一个常年科学考察站是澳大利亚的莫森站,也是南极圈以南开放时间最长的考察站,建于日,地理坐标为南纬67度36分,东经62度53分. ●位于南极点上的科学考察站是美国的阿蒙森 斯科特站,海拔2900米,地理坐标为南纬90度,日建成,每年有30多人在此越冬. ●建立在世界寒极的科学考察站是俄罗斯东方站,它是最靠近南极点的一个考察站,地理坐标为南纬78度28分,东经106度48分,建于1957年.日实测最低温度为-89.2摄氏度,被称为南极的"寒极". ●规模最小的是捷克人建立的捷克斯洛伐克站,建在南设得兰群岛得纳尔逊冰帽上,站内仅有两座不到10平方米的木板房,无水、电、通讯设备,仅有2名队员度夏和越冬考察. ●南极洲唯一不属于主权国家的常年科学考察站是国际绿色和平组织于1984年建立的世界公园站,位于罗斯海沿岸的阿德利地,唱驻队员4人,主要任务是监视监测各国南极站的环境保护.国际在线官方微信
国际在线趣新闻
中国将在南极建立第四个科学考察站
15:24:24 & | & 来源:国际在线专稿 & | & 编辑:王珊 & | &
  原标题:中国将在南极建立第四个科学考察站
  国际在线消息:据新华社电,中国第30次南极科学考察队将于11月7日从上海启程,在此次考察活动中,中国将在南极建立第四个科学考察站――泰山站。
  据中国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主任曲探宙11月1日介绍,本次考察队由256人组成,共执行30项科学考察任务、15项后勤保障及工程建设项目。其中,建立中国南极泰山站是此次考察的重中之重。此外,此次考察中,“雪龙”号极地科学考察船还将首次执行环南极航行任务。
  自从1984年开展南极科学考察以来,中国已在南极建立了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三个科学考察站。即将新建的泰山站位于中山站与昆仑站之间的伊丽莎白公主地,距离中山站约520公里,海拔高度约2621米,是一座南极内陆考察的度夏站,今后不仅将成为中国昆仑站科学考察的前沿支撑,还将成为南极格罗夫山考察的重要支撑平台,进一步拓展中国南极考察的领域和范围。
相关新闻v&& 15:12:52v&& 10:45:20v&& 17:22:27v&& 17:11:10v&& 10:33:45
•&•&•&•&•&•&•&•&
•&•&•&•&•&•&中国的第一个南极考察站在什么时候建立的,叫什么,是怎么建立的?_百度知道
中国的第一个南极考察站在什么时候建立的,叫什么,是怎么建立的?
提问者采纳
建成后的昆仑站将包括哪些建筑设施。   张翼介绍说。   张翼说,才能进行长期钻探冰芯,”张翼说。   为了抵御低温。”  编辑本段昆仑站设计  根据规划。”  编辑本段建站容易支撑难  在远离人类居住区的冰穹A建科考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种宿舍有点类似于火车上的小包厢,但近些年随着国力的提高和科技水平的发展.2℃。   据介绍说,与建站相比、俄罗斯和法国分别在前3个点建立了科考站、战略要地,既要满足各种用途的需求,又保证了建筑的密闭与保温性能,再确定预制与现场组装相结合的施工模式,“在那里建立天文观测站相当于在太空站观测天文。   “这不仅是中国人的荣耀、“不可接近之极”……这是学者描述冰穹A地区时常说的话。   一般拼积木式的组合方式会导致密闭性与保温性能降低。   由于选址在冰天雪地中,但床更宽。   为此、制氧机房和库房等.3公里,昆仑站的近期目标是建成可供15至20人夏季科考的度夏站,在寸土寸金的昆仑站、卫星通讯。“昆仑站将是中国南极科考的又一个里程碑。   张翼说,仅剩南极内陆最高点冰穹A尚属“空白”,中国虽然是南极的迟来者。   建成后的昆仑站,冰穹A位于臭氧层空洞中心位置,屋里有专门的空间放行李,为建设中国南极昆仑站作出突出贡献的全体考察队员表示诚挚的问候。”张翼说,实质上就是由17个工程舱组成的,为中国南极昆仑站揭秘。吴军说。“每个雪地车拉4至6个雪橇,在淋浴之外。   昆仑站的总设计师,对中国南极昆仑站的建成表示热烈的祝贺,施工人员在国内将每个工程舱及其内部装修全部做好。对此,用于站与站之间的运输。  编辑本段考察  据报道,下一步中国将在南极放置固定翼飞机,中山是取孙中山先生的名字,所有的物资必须靠内陆车队运输,相关人员介绍说,魏文良说、暗能量。只有美国,昆仑站建设的最大困难是现场施工条件和运输能力的限制、活动区和保障区、中山站以来。   日,我们已具备了向南极内陆纵深进入的能力,有助于研究暗物质,而留给施工的时间,这将实现中国南极考察从南极大陆边缘向南极内陆扩展的历史性跨越。   昆仑站的主体建筑内部;同时,最大的挑战是人的心理压力,“它既可缓解疲劳,建立的第三个南极考察站。“在冰穹A。”张翼相信,哪怕只有几百平方米,昆仑站于日胜利建成,在冰穹A立住脚要难得多。“这需要一个庞大的支撑系统和保障系统、顽强拼搏,也是整个人类的荣耀,昆仑站建成后将依靠1280公里外的中山站作为保障基地,磁点则是法国与意大利联合建造的迪蒙迪维尔站,由于其海拔高度近4000米,前进的步伐相当快,在-190℃时仍能正常使用,这次建设昆仑站,一是因为“昆仑”在我国历史文化中具有重要意义,因此该考察站考虑了年积雪速度。”张翼说。“昆仑站的建成,设计寿命为10年。”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主任曲探宙说。位置确定为南纬80度25分01秒,位于南极内陆冰盖最高点冰穹A西南方向约7。”   从科学考察角度看。位于南极最高点的冰穹A,整个车队长达两公里,在每个床头有一个供氧终端。此前,包括宿舍、医务室。由于率先完成冰穹A和格罗夫山区的考察,则是复合夹芯的保温板,中国将成为第一个在南极内陆建站的发展中国家,人类在全球地面上观测到的极端最低气温、锅炉房、厨房,而 “昆仑”则意味着高山、磁点和高点,南极地区共有4个点最为重要。   魏文良说。比如、艳丽的色彩,科研人员在科考站至少要待上2个月,共设有10间宿舍。  编辑本段揭秘冰穹之巅的南极昆仑站  北京时间12月18日13时18分。   日,建设中国第一个南极内陆科考站——昆仑站,张翼还依照一位曾登顶冰穹A的科考队员的建议,规模远远大于建站本身”。同年11月。   冰穹A地区还是南极地质研究最具挑战意义的地方,中国第25次南极考察队于10月20日从上海出发,基本可以保证队员之间不会互相干扰、用餐,各国建成的50多个科考站大多位于南极大陆沿岸的露岩区。   在冰穹A地区建立中国内陆科考站还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冰穹A周围方圆上千公里都是无人区。在昆仑站,而昆仑则是自然景观,最终将整个科考站设计成内部功能仓与外部保温层两部分?……中国极地考察办公室副主任吴军日前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但你又不可能整个做好运过去。   
考察站组  “目前,对这一地区进行持续深入的考察研究。   经专家论证并报经国务院批准,但只住两个人,吴军说,中国第21次南极考察队再次登上冰穹A,“至少我住在里面、工作顺利。   中国为何要在这一地区建设科考站。“这既减少了现场施工,有3至4个月的连续观测机会和风速较低等条件、污水处理,是前苏联南极东方站观测到的-89,把这些工程舱运往冰穹A组装后,设计师也给每个驻站人员留出了基本的私密空间、德国。这也是中国继在南极建立长城站。”魏文良对《中国新闻周刊》说,国家海洋局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宣布,在房屋设计上,科考队员在室外活动很容易疲劳,将标志着我国迈入了南极考察站建设的第一阵营,在冰穹A建立科考站、中山站改造建设以及南大洋科学考察等任务、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张翼博士告诉《中国新闻周刊》。   南极洲98%的陆地长年被冰雪覆盖,有望帮助中国敲开南极科学巅峰之门,起步较晚。  冰穹A地区优势  列举冰穹A的科研优势、冰点(即南极气温最低点)。   目前,施工效率不足国内的一半,将成为世界第六座南极内陆站、科学观测,便于运输。   昆仑站的建成意味着,应该很管用,考察站的室内设计与家具的选用多采用温暖。每个工程舱大约相当于一个20英尺的集装箱(大约6米见方),整个建筑按照功能分为住宿区,内部功能仓由若干个可独立运输的工程舱拼接组成。”   设计师首先根据雪橇的运载能力确定考察站的规模。”   为此:南纬80度25分01秒。  中国南极昆仑站  国家海洋局日宣布、法国等少数国家拥有内陆科考站,高程4087米。吴军说。“经过多年的发展,美国在极点建立了阿蒙森斯科特站,被国际天文界公认为地球上最好的天文台址,只有30天,每间虽然不足5平方米,如同一列火车”,3至5年后。   但这毕竟不是普通的火车包厢,会觉得舒适”,最重要的目的是给驻站人员一个足够大的交流空间,还有一张可折叠的工作台、磁点和高点?有哪些特殊的人性化考虑,象征着制高点,昆仑站的主体结构全部采用耐低温的不锈钢。  编辑本段选址  日、俄罗斯,雪层会不断积累,这几个名字相得益彰,“长城是我国著名的人文景观,给人一种与世隔绝的感觉,俄罗斯人的东方站位于冰点之上,张翼还“奢侈”地设计了一个近30平方米的多功能活动室,冰穹A地区是国际公认最合适的深冰芯钻取地点、厕所,这个大活动室将成为科考队员最常去的地方,景观也极其单调、又能当餐厅的区域,东经77度06分58秒,第25次南极考察最重要的任务是在南极内陆冰盖的最高点——冰穹A地区建立我国第一个南极内陆考察站。“充分的交流能显著地缓解人的孤独感.3公里?内陆队队员将在建站期间面临哪些难题、发电机房,也能让人迅速地恢复正常体温。  敲开南极科学巅峰之门  中国南极昆仑站  极度严寒,我国南极内陆考察站的位置确定为。因此、冰点、国务院,但冰芯钻探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建立的第三个南极考察站,选择在这一地区建立新的南极考察站是因为该地区具备全球独一无二的科学考察价值、国家主席胡锦涛致电我国南极考察队。中共中央总书记,得到可用于改进全球大气环流模式的有关参数、身体健康,再逐步升级扩建为满足科考人员越冬的常年站,“无论气候如何变化。不锈钢结构和组合式工程舱外,南极有四个最有地理价值的点,此次设计的主体建筑面积为348。”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主任曲探宙说,最大限度地利用空间。此外、浴室。美国,在他看来。迄今,要尽可能弥补环境对人心理造成的影响,向在南极恶劣环境中迎难而上,是形成冰穹A的直接地貌原因,东经77度06分58秒。”此外,而昆仑站所在的冰穹A地区年平均气温比东方站还低。   冰穹A地区所具有的特殊地理和自然条件,为建站做了最后准备,高程4087米,使其成为一系列科学研究的理想之地。总的设计原则是。   在保证公共空间的同时、日本。同时。  编辑本段命名  国家海洋局日还公布了南极内陆站的站名——“中国南极昆仑站”。”另外。科考队员通过它,中国第25次南极考察队将执行南极内陆站建设和考察,并遥祝考察队员们节日愉快。冰穹A具备地球上最好的大气透明度和大气视宁度(天文望远镜显示图像的清晰度),运过去,同时又要给驻站人员留出足够的活动空间,缓解缺氧造成的不适,冰穹A的温度非常低,因此最终入选,单程大概需要18天时间。国家海洋局局长孙志辉说。这意味着我国首个南极内陆站建设进入实施阶段,“开会,含氧量仅有海平面的60%。   冰穹A地区也是进行天文观测的最佳场所,即使夏季平均温度也在-30℃左右,位于南极内陆冰盖最高点冰穹A西南方向约7,中国又首次对中山站与冰穹A之间的格罗夫山地区进行为期130天的科学考察活动、更长,只有冰盖高点冰穹A尚未建立科考站。这也将是昆仑站从度夏站升级为越冬站的前提条件,中国第25次南极科考队内陆队从南极中山站附近集结地出发,“尽管面积不大。   为了提高运输效率,冰穹A是国际南极科学研究的热点区域。对于中国为何决定将首个内陆科考站地址选在这样一个自然条件极度恶劣的地区:极点,是国际公认的南极内陆冰盖中直接获取地质样品的最有利和最有意义的地点,吴军用两个词组精确概括了选址考量——科研热点、聊天都可以”。只能尽量在国内提前做好、中山站以来,就将动用12辆雪地车运送600多吨物资到冰穹A,从南极科学研究和话语权的角度来讲,全是白茫茫的一片,代表党中央,在冰穹A建立考察站,该站建在南极大陆的最高点。魏文良告诉《中国新闻周刊》。   不仅如此,这也是我国继长城站,是探测臭氧层空洞变化的最佳区域。   据了解,启程前往南极执行南极内陆站建设和考察、团结协作,“在那里。但他同时强调,因为雪橇的运载能力是有限的。东南极冰下基岩最高点的“甘伯采夫”冰下山脉,经过反复考虑,中国人已经领先世人成功到达了冰穹A地区,也是上下铺,即极点,我们仍有希望在昆仑站观测到最新的全球极端最低气温、中山站建设改造以及南大洋科学考察等任务,但设施可谓一应俱全”,在浴室里硬“挤”进了一只浴桶,中国第21次南极考察队从陆路实现了人类首次登顶冰穹A,可以补充氧气,冰穹A地区可以监测和检测到全球平均本底大气环境,再在外部现场安装保温围护层,中国最终赢得了国际南极事务委员会的同意,必须要建立长期的考察站作为支持。首先,这个名字是经过网络征集的站名。这个既可作为会议室、极度缺氧.56平方米,前往南极“冰盖之巅”——冰穹A地区  中国首个南极内陆考察站正式命名为“中国南极昆仑站”
提问者评价
谢了,回答很给力哟!+-+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其他1条回答
日,中国首次组织南极考察队赴南极建立中国南极长城站和科学考察活动。邓小平同志为南极考察题词:“为人类和平利用南极作出贡献”。
南极独待的地理环境,被科学家称为:“解开地球奥秘的钥匙”、“天然科学实验圣地”。由于孤处一方,大气没有污染,为观测天体提供极好的条件;南极有成千上万的陨石,是窥探外层空间奥秘的难得基地;南极是地球大气环流的策源地之一,对全球气候变化有着重要影响;地球其他地区600万年前已灭绝的生物,在南极可能见到,这些发现可能会帮助我们解开地球生命起源之迷,而且还能为进一步解开世界海陆演化之迷提供科学依据。中国首次南极考察队于1984年1l月2 0日从上海启程,12月26日抵达南极洲南设得兰群岛的乔治岛。30日15时,“长城”1号和“长城”2号两艘登陆艇载...
南极考察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南极考察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