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有没有鬼除了政府,还有没有另外一种力量?

经济日报多媒体数字报刊
第03版:综合
深交所首只优先股今日发行
本报北京12月8日讯 记者温济聪报道:12月9日,宁波银行股份有限公司2015年非公开发行优先股(以下简称“宁行优01”)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正式挂牌转让,这是自国务院发布《关于开展优先股试点的指导意见》以来首只在该所发行并挂牌转让的优先股。 据了解,“宁行优01”发行规模为48.5亿元,主体和优先股评级分别为AAA和AA,主承销商为中信证券,共13家机构投资者参与申购,第一个计息期的票面股息率为4.6%,融资成本较低,有利于公司补充资本、缓解融资压力。德意日 这3个国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 世界上最厉害的3个国家么?_百度知道
德意日 这3个国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 世界上最厉害的3个国家么?
提问者采纳
至于意大利,苏军作战完全是靠人堆;第二流就是德国,德国的陆军,但是日军高层指挥官确实太蠢、日本,海军也是苏军的短板,二战的结局还真不好说。当时世界武器装备。英国的皇家海军是二战初期最强的海军、军事实力,也没什么擅于指挥的大将,空军也不错,当年要是不去惹美国,它的工业化程度非常高,日军士兵作战意志非常顽强、后勤保障综合算起来;第三流就是英国,完全是属于打酱油的角色、古德里安这样的名将,最强的肯定还是美国,英军在二战中的表现总体来说不是很好,老美的海陆空三军实力都非常强,但是海军偏弱,但是陆军战斗力偏弱,不然也不能取得不列颠空战的胜利,算是第一流不是,打到哪都需要德国来擦屁股、苏联,装备没了很快就能补上,而且还有诸如隆美尔,连非洲最穷的国家埃塞俄比亚都差点干不过;日本的工业化程度其实是比较差的,特别是装甲兵部队作战非常实力强
德国有虎式坦克,88mm炮,当时还有个800mm的巨炮,只是没量产,都是杠杠的
美国的谢耳曼坦克从任何角度都不足以击穿虎式装甲?美国那时怎么只和苏联冷战? 怎么没有制止世界大战? 日本怎么敢对美国空袭? 德国那时怎么敢打苏联?
德意日这3个国家 那时分别侵略了哪些国家和领土
未成功侵略哪些国家和领土?
美国的谢尔曼确实打不穿德国的虎式,但是二战中德国一共才生产了多少虎式?不到2000辆,而美国生产了多少谢尔曼?40000多辆,20辆谢尔曼还干不过一辆虎式?明显是不可能的,所以打仗并不是只看谁的武器更好,更重要的是你要有足够的工业基础来生产这些装备。二战中美国和苏联并没有冷战,冷战是二战结束后的是,大概1950年左右。美国没有理由、也没有能力制止世界大战的爆发,它也需要战争,这样它生产的那么多武器才卖得出去,为什么二战后美国能成为超级大国?就是因为二战中卖武器发了财。日本打美国是因为它要去东南亚地区找石油,而东南亚又是美国和英国的势力范围,所以就不可避免地要和英美产生矛盾。山本五十六想的是偷袭珍珠港,把美国太平洋舰队的4艘航母炸沉,然后迫使美国与日本和谈,结果偷袭珍珠港的时候航母不在港内,然后尼米兹就以这4艘航母为基础,渐渐转守为攻,拖垮了日本的舰队和上百万陆军。德国侵略苏联是因为当时日本还在远东地区对苏联有一定的牵制,而且法国已经投降,德国要称霸欧洲大陆唯一的阻碍就是苏联。二战中德国主要是侵略欧洲国家,比如周边的荷兰、比利时、奥地利、波兰,北欧的瑞士、芬兰、挪威,东欧的捷克、匈牙利什么的;意大利主要是在北非,埃及、叙利亚、埃塞俄比亚,还打过希腊,结果被希腊人差点打到本土;日本主要就是中国和东南亚一些国家,菲律宾、马来西亚、新加坡、缅甸,大洋洲一些岛国也受到了打击,澳大利亚也卷入了。
德国没有足够的工业基础 是因为钱不够么? 那怎么还到处侵略?
英国是不是一直是2战前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了? 2战之后
美国才和苏联一样 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了?
苏联怎么会解体的?德国打过英国么?
德国工业基础不够是因为国内资源短缺;二战爆发的根源在于一战后的世界秩序不合理,作为战败国的德国不仅丧失了全部海外殖民地,还要背负巨额的赔款,为了防止德国再次崛起,《凡尔赛合约》对德国的军事力量限制非常严格,英法恨不得德国除了风筝之外没有任何能飞的东西,这些条款都让德国人不满,经济危机爆发后,希特勒就利用德国人的仇恨英法的心理而上台执政,并最终引发了二战。侵略就是为了找资源嘛,比如法国的煤炭、罗马尼亚的石油。英国的军事实力并不强,只不过海外殖民地最多,所以显得很牛逼而已,一战中英法俄三国联合对抗德国,都打了整整四年。二战后,美国由于本土没有经历战争,而且在二战中发了战争财,笼络了当时世界上绝大多数的科学家,而且成功研制出了核武器,自然就成了资本主义国家的领袖;苏联则是世界领土面积最大的国家,虽然在二战中受损严重,但是自身工业力量雄厚,自然是社会主义国家的领头人。苏联解体的原因很多,主要分外因和内因。外因就是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的遏制和制裁,内因要从斯大林执政的时候说起,农轻重比例失调,人民生活水平上不去...德国打过英国的,主要是开始的不列颠空战,空军轰炸英伦三岛本土,后来因为英国人发明了雷达,取得了空战的胜利。
英国军事实力不强 怎么也能有那么多殖民地?那苏联和英国是何时成为超级大国的?
这3个国家谁最强?
其他国家生产不出武器么? 怎么都要到美国去买?德国那时怎么敢打英国和苏联?
英国殖民地多是因为它全球扩张起步早,后来又打败了西班牙、荷兰,这才取得了全球霸主地位,它强大的是海军,陆军相对较弱。苏联成为超级大国是在二战后,英国成为超级大国是在第一次工业革命结束后,也就是大概1850年前后,它的殖民地遍布全球,号称日不落帝国。二战中,英、苏等同盟国本土都遭到战争破坏,基础工业受到破坏,生产跟不上战争需要,只能去国外买。德国的目标的称霸全球,要称霸全球就要先称霸欧洲,当时欧洲大陆上唯一能与德国抗衡的就是苏联,它不打苏联打谁?
那第一次世界大战分别是哪些国家打了哪些国家?1850年之前 哪个国家最强? 现在英国的那些殖民地还在么?苏联 英国这么强大 怎么也会被德国打成这样?英国不能和德国抗衡么?怎么没有国家去打美国?
一战是同盟国和协约国打。同盟国是德国、意大利(后来加入了协约国)、奥匈帝国(一战结束后分裂成奥地利和匈牙利);协约国是英、法、俄,1918美国也加入协约国。第一次工业革命前,主要是看一个国家的海军,海军强大了才能保护殖民地,比如英国、西班牙、荷兰。
二战结束后,亚非拉美的殖民地都已经独立,现在英国已经没有了殖民地。一战时的沙俄内政腐败,军官把军饷都敢贪污,士兵根本没有战斗力,后来国内爆发了十月革命,俄国就退出了一战;英国的陆军战斗力本来就不行,它是岛国,致力发展的是海军。单打的话英国肯定打不过德国。德国的士兵军事素养非常高,比如哈里曼,一个人就击落了353架盟军的飞机,还有另一个飞行员,用一枚炸弹能击沉苏联的战列舰;而且德军指挥官的素养也很高,作战通常是穿插、迂回、包围...装甲兵与步兵的配合也非常好。德军的实战能力是非常强的,除了二战后期的美军,没有谁能与之匹敌。美国在美洲,与欧洲隔了一个大西洋啊!要打美国就必须要有强大的海军,而德国连航母都没有,怎么有能力去美国本土作战?
一战时怎么没有打其他国家?那些战败国和殖民地会怎样?元首是不是都要被杀死了?殖民地怎样能够独立?苏联2战前怎么不是超级大国?德国之前算是超级大国么? 2次世界大战 德国怎么都败了?2战是何时发生的? 何时结束?那些科学家怎么都到美国去了?不能去其他国家?
一战波及了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我刚才说的只是主要参战国。比如同盟国方面还有奥斯曼帝国,协约国方面还有日本、中国等等。战败国当然是赔款噻,比如一战后德国就赔了1320亿金马克,(当然后来实际上并没有赔多少),殖民地就被战胜国瓜分,或者自己独立。元首肯定不会死啊。殖民地打败了宗主国就可以独立。比如奥斯曼帝国本事一战的战败国,但后来在凯末尔的领导下打败了英法联军,最终取得了土耳其的独立。苏联在一战前还是封建社会,罗曼诺夫王朝末期,政治腐败、官员昏庸无能,士兵战斗力低下,一战中的俄军在东线的战绩非常糟糕。苏联成立后,斯大林执政苏联的时候发动了工业化,才将苏联从落后的农业国发展成了强大的工业国,有了和德国抗衡的实力。德国从来都不是超级大国,两次世界大战都是德国挑起的,但两次都失败了。日,德军闪电战袭击波兰,二战全面爆发;但早在1931年,日本就开始侵略中国。日,日本外相重光葵在投降书上签字,二战以反法西斯同盟的胜利结束。那时只有美国本土没有战争,所以美国是参战国科学家们最好的逃难地。
那几个同盟国分别侵略了哪些国家和领土 未成功 侵略哪些国家和领土?德国不是超级大国
怎么能够挑起2次世界大战 军事实力这么强? 美洲不是还有其他国家的么?只有美国没有战争?现在世界排名前几的国家是哪几个?战败国是不是都不能有军队了?中国那时打败了日本 怎么没有瓜分日本?中国和美国现在差距多少?
大哥你几年级???问了这么多你能不能把悬赏提一点??
对这些不懂
一战时同盟国主要是侵略的周边的一些国家,比如荷兰和比利时。德国从来都不是超级大国,挑起一战时因为德国自身崛起较晚,当德国崛起的时候世界已经被瓜分完了,它要求英法重新瓜分世界;二战的原因前面说了。北美主要就是美国和加拿大,加拿大没有参加一战,但是参加了二战;至于美洲的其它国家,除了南美的一些独立国家是中立国外,拉美的很多国家都是殖民地,哪有实力参加二战?现在单论军事实力的话肯定是美国、俄罗斯、中国、英国、法国这几个常任理事国,毕竟都是有核武器的大国。战败国可以保留一定数量的军队,比如一战后的德国保留了10万人的常规部队,但是不能配备重炮、坦克等重型武器;二战后的日本保留了20万自卫队。二战不能说是中国打败了日本,中国只是拖住了日本,如果仅仅依靠中国自身力量的话,绝对不可能8年就打败日本的;打败日本的主体是美国,所以战后处置日本是美国说了算,美国需要日本在远东地区牵制苏联,所以并没有过分苛刻地处置日本。至于如今中国和美国的差距,这个就不好说了,我个人觉得还是有差距的。
德国不是超级大国 军事实力怎么这么好?那时候世界被英法2个国家瓜分完了?2战之后 德国还有军队么?为什么单靠中国 不能打败日本? 日本那时不是派了大部分军队到中国么?中国是不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国家了? 美国何时成立的?
不是说军事力量强大就是超级大国,如今的俄罗斯军事力量不输美国,为什么我们还说美国是唯一的超级大国呢?因为超级大国是要政治、经济、军事均衡发展的。英法是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国,拥有最多的殖民地,另外的西班牙、葡萄牙也拥有一定数量的殖民地。德军在二战后露面比较少,因为二战结束后德国分裂为东德和西德,美国在西德、苏联在东德都有大量驻军,德军只是作为当地驻军的补充;两德统一后,德国与法国早已和解,客观上已经不需要强大的军队来防范法国,第一要务是发展经济。所以德军很少出现在世人面前。现在的德国大概有现役军人35万左右。二战中的中国和日本,无论是兵员素质、还是军事装备上的差距都是极为明显的,(从抗战前两年国军在正面战场上的一败再败就知道)你不要看现在的抗日片把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吹得神乎其神,事实不是那样的。日军派驻大量军队在中国战场,它打下了那么多地盘当然要派人来守着,而且到了1945年太平洋战场吃紧时,中国战场的精锐部队是基本上全部调走了的。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国家之一。日《独立宣言》发表,美国成立;日英美签订《巴黎和约》,英国承认美国独立。
法国怎么也能拥有这么多殖民地?政治具体是什么? 为什么德国还有军队? 而日本只有自卫队了?那些曾经发动战争的国家 现在都不会发动战争了吧?美国和日本打 怎么用了一点点时间就打败日本了? 那时日本和美国差距也很大么?还有哪几个古国? 都是多少年的历史?
不要小看法国。英国的殖民地主要在北美和大洋洲,现在的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以前都是英国的殖民地;法国的殖民地主要在南亚,缅甸、马来西亚、老挝、越南;南美洲主要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地;德国只在非洲有少量的殖民地。二战后德国分裂了,无论是东德还是西德都需要一定的军队来防范对方,而且德国认罪、反省的态度也很好;而日本投降时还要上百万成建制、装备齐全的军队,这让美国怎么放心?所以干脆解散了日军。会不会再发动战争不好说,毕竟现在日本的行径大家都是看到的。美国和日本主要是太平洋战争,太平洋战争也打了4年多,主要是因为美国执行的是先欧后亚的政策,先解决了欧洲战场,再来解决亚洲战场,所以没有把足够的物资投入到太平洋战场上。
当时日本和美国的差距是很大的,在美国面前,日本最多算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四大文明古国啊,古印度、古埃及、古巴比伦、古中国。都是有4000年左右历史的古老国家。
英法那么强大 那些殖民地怎么都能独立?除了 那几个常任理事国 其他国家没有核武器么? 为什么先欧后亚?日本以后会不会有军队?为什么这几个国家历史这么久 都不能成为世上最强的国家? 中国有侵略过其他国家么?俄罗斯的军事实力能和美国抗衡么?
二战结束后,殖民地的人民开始反抗殖民统治,产生了一股独立的潮流。光1960年,非洲就有16个国家独立。除常任理事国外,伊朗、朝鲜据传闻也有核武器。
没有日本,德国依然足够强大;但没有德国,日本却单独支撑不了多久。所以英、苏强烈支持先欧后亚。日本以后会不会有军队这个很难说。四大文明古国都是农业文明,要军事实力强大必须有雄厚的工业基础!工业革命是从欧洲开始的,所以英法才能成为早期最强大的殖民国家。中国在成吉思汗时期曾对外扩张,建立了四大汗国,现在的俄罗斯、东欧各国当时都在中国的统治下。俄罗斯的军事实力是很强的,我个人觉得完全可以和美国抗衡。你扯得太远了,再加点悬赏,采纳了吧,我要下班了。
再加怎么加? 为什么二战前 那些殖民第的人不反抗?朝鲜 日本什么的 以前是中国的殖民地么? 清政府时被其他国家占有的土地 后来是谁去夺回来的?有过2次工业革命么?世界上除了中国 还有什么国家以前也是君主专制制度么?
继续追加悬赏就行了,最高可以加到200.朝鲜以前是中国的藩属国,每年要向中国进贡,有独立的主权。日本和中国的关系一直不是很好,从唐朝就开始打。清朝时被强占的土地,民国、新中国追回来很多,但被俄国强占的一直没要回来。有一、二次工业革命和第三次科技革命。世界上很多国家以前都是军主专制,英国、法国、德国、俄国、日本、西班牙、葡萄牙....等等都是。
我这里只能追加到50?朝鲜为何向中国进贡? 朝鲜后来怎么不向中国进贡了?那时进贡的朝鲜是朝鲜半岛么?朝鲜半岛后来怎么分成2个国家了?那后来的几次革命 都没让其他国家强大起来么?后面2次革命是什么时候?
你这扯得太远了。唐朝的时候,朝鲜半岛上还是三国割据,高句丽和百济经常欺负新罗,后来新罗在唐朝的帮助下打败了百济请来的日本人,统一了朝鲜半岛,从那以后朝鲜就开始向中国进贡。到了清朝的时候,日本强大后趁中国势弱入侵朝鲜,那以后朝鲜就不再向中国进贡。朝鲜半岛分裂为两个国家是在抗美援朝结束后,依据《板门店协定》,以北纬38度为线,将朝鲜半岛分为了两个国家,北方的朝鲜和南方的韩国。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迈入了电气时代,大概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1880年到1920年前后,最主要的是汽车、发电机、电话、电报飞机等的发明,最大的受益国是德国和美国;第三次科技是在1950年以后,主要标志是计算机、生物工程等的应用,最大的受益国是美国。
你妹啊!一边玩去!
这些不是一时半会能补起来的,你要是真有兴趣的话平时多看书就好了;如果只是一时兴起的话,想了解什么直接问百度就好。
不知道看什么书啊
你想了解什么历史?想看美日太平洋战争的话就看《战争从未如此热血》,一共4本;要全面了解二战的话就看袁腾飞的《袁腾飞讲一战、二战》,一共好像是三本;了解抗日战争的话,我觉得魏风华的《抗日战争的细节》不错;要全面了解的话就看《世界通史》。
就是我说的那些历史啊
这些哪里有?都看完要多久?那些历史你直接告诉我不就行了么?
电脑知道也最多只能提高50悬赏?
提到200 上不去了,
提不上去了 我采纳了 不好意思
提问者评价
太给力了,你的回答完美地解决了我的问题,非常感谢!
来自团队: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其他7条回答
不是。美国当时已经是最强
那怎么没有制止世界大战?那日本怎么敢对美国空袭?
为什么要制止世界大战?人家买卖军火,活的挺好。日本傻逼,不偷袭,可能能多活几年。
第一次工业革命时德国最强,但二战那时候美国和他平分秋色。
不是工业时期英国最强么?
有两次工业革命
并不,意大利是很坑的,当时一艘意大利铁甲舰登岛,被土著用标枪扎了回去,要论实力德国绝对第一,虎式坦克,88mm炮,当时还有个800mm的巨炮,不过没量产,都是杠杠的
那有些怎么说是美国?
美国的谢尔曼坦克从任何角度都不足以击穿虎式装甲,最多擦个坑,美国当时只是众望所归,兵力多,真正论技术,应该还是德国
那德国后来怎么败了?
就像中国和日本的情况一样,德国做的事情有点惨无人道,不得民心,战争这个东西不是说谁厉害谁就一定能赢的,最多前期沾点优势,后期就是靠人心,全世界除了法西斯国家外,都向着同盟国,当然会败的
还有那时不是有个苏联么?这国家不是很厉害的么?
对,还有苏联,在斯大林的统治下成为重工业强国,与美英法夹击德国,苏联确实也挺厉害,人家是战斗民族啊😱
那有些怎么说是美国?
德国把整个欧洲都快占完了,单挑美国打不过
那后来怎么败了?
就因为这个?
那你觉得呢😂
德国现在还厉害么
反正制造业标准很高,质量好
不是,最厉害的是美国,德国、苏联和日本、英国算是第二梯队。意大利?就算了吧。
美国就是最厉害的了?那怎么没有制止世界大战。
那有些怎么说是美国?
美国应该最强大
那怎么没有制止世界大战?那日本怎么敢对美国空袭?
美国从来不喜欢自己参与打仗
日本敢偷袭珍珠港
主要是因为他认为自己
不比美国弱
的太平洋舰队
是日本向太平洋
因此日本敢去偷袭
美国是何时开始最强大的? 后来美国回击之后 日本还有没有做什么?
美国从19世纪开始成为超级大国
美国对日宣战后
太平洋战争随之爆发
刚开始日本还能招架
但随着在中国战场失利
日本渐渐出现兵员年轻化
神风特牧队
神风特攻队
随着德国投降了
日本也抵抗不了了
太平洋战争是什么?19世纪是什么时候?忘记怎么算这个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么?
太平洋战争指美国与日本在太平洋上发生的海空战。
19世纪是1800年到1900之间。
太平洋属于谁的?
那是第一次大战时么?
现在太平洋是公海
一战是1912年到1916年
那时候美国就是最强 那时候就称霸世界了?那时候太平洋属于谁的?
不完全属于美国
属于各个国家
并不属于某个国家
那那时怎么在太平洋打? 还有些说2战之前 英国不是才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美国只是2战后才和苏联一样是最强大了?
当时世界有三个超级大国
美,苏,英
但二战后英国领土和实力大减,再也无法和两国抗衡
只剩美苏两个超级大国
美苏不是2战后才变成超级大国的?这3个国家何时开始成为超级大国的?最开始 英国不是最强大的国家么?
德国那时怎么敢打英国和苏联?
三国本来也都是超级大国
德国为了扩张,就想把这两个最大障碍除去
在此之前德国已将欧洲的比较弱小的国家吞并了
就想对那些强国动手了
那怎么没对美国下手? 这3个国家何时开始 成为超级大国的?最开始 这3个国家 哪个最厉害?
美国太远不好打
三国成为超级大国时间都不一样,最开始是英国最强
毕竟是最早成为的
具体都是什么时候成为超级大国的?不是有海军空军么?
具体我也不太清楚
应该是工业革命之后
有海军没空军,那时还没飞机
那有海军怎么没打美国?
被打回去了
因为美国人白人基本都是英矞
他们打败了英军才得以成立美国
英国那时那么强大 怎么能够打败英国 成立美国?
日本当时也强大,为什么我们能打败他们呢?
武力有时不一定可以战胜正义。
建立的美国 是不是由英国的殖民地和吞并其他国家的土地合成的?
有些是英国殖民地
也有抢外国殖民地
比如阿拉斯加
吞并的也有,比如夏威且
那些抢来的殖民地 和吞并的土地 不需要还回去?
能还早还了
香港澳门之所以回归,就是因为我们强大了
那些土地占了太多年了
不可能再还回去了。
美国刚建立的时候并不算厉害吧?怎么那些国家没办法夺回来?
那些土地是美国百年来抢的
况且被抢土地的都是土著人的,比如
他们就没办法把土地夺回来? 美国成立不过百年吧?现在世界还有能和他抗衡的么? 中国是不是世界历史最悠久的国家了?有哪些国家没有侵略过其他国家?
没有。有,中,俄。不是,是埃及7000年文明。几乎每个国家都或多或少地侵犯其它国家。只不过有的是近现代,有的是古代罢了。中国也不例外。
中国侵略过哪个国家了?
中国是发展中国家 能和美国抗衡? 苏联都解体了
还能和美国抗衡?
中国在元朝时期大肆扩张,将势力蔓延到了东欧,使蒙古帝国成形。
就扩张过蒙古么?蒙古什么时候 脱离中国的?
东欧的哪些国家?
俄国被吞了不少土地
而东欧则有匈牙利等几国被入侵
而且不止蒙古
在隋朝时,隋炀帝三征高丽,也就是现在
的朝鲜半岛
那时就已开始扩张
而中国作为现在世界上第
与美国相差己越
甚至有专家认为
中美如开经济战
美国恐怕会先倒下
继承了苏联大部
虽经济实力不强
但仍可与美对抗
中国不是第三大经济体么? 中国以前侵略得到的那些土地 后来怎么没了? 除了蒙古 中国以前还占领过哪些国家的土地?
还有 中国现在好多地方还很穷啊?这样经济实力也算好?
现在悬第二大
没了的土地有的被别人抢回去了,有的独立了,还有的被列强抢走了。
中国在蒙古之前还占过朝鲜
美国也有地方很穷
关键在于人均生产总值总量
我们中国人多力量一人
何时开始是第二大经济体的? 蒙古是忽必烈时期占有的么?何时脱离中国的? 朝鲜半岛何时占有
何时脱离中国的? 俄罗斯的土地何时占有
何时被夺回去的? 朝鲜半岛是什么时候分开的?
中国现在只是经济实力好吧? 还有 中国干嘛每年都把很多钱送给国外 干嘛不把那些钱发给人民点?
你好多问题
我都不知道回答哪个才好了
先给好评吧
我不知道给谁啊?一一回答就好了啊?我不大懂这些
我已经发了邀请
我已经回答你这么多问题了
年少轻狂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现任CCTV证券资讯频道新闻主编、财经评论员;兼任对外经贸大学公共政策研究所首席研究员;中国金融记者俱乐部秘书长;每经智库专家组成员;境内外多家财经媒体的专栏作家和特约财经评论员。
作者的其他原创文章
“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金融业发展亦是如此,从分业走向混业,再分业,再混业,都在遵循分分合合的历史规律,美国如此,中国也不例外。 对于目前热闹非凡的中国金融业,看似战火纷飞,感觉让大家眼花缭乱,如果仔细梳理,其实也没那么复杂,未来几年中国金融业可能不会再有清晰的银行、证券、保险、信托等分业框架,各类金融机构会走向混业和综合化经营,会让分业的单一业态变得越来越模糊,各类业务会交叉和跨界,尤其互联网金融的介入,传统金融业可能会发生很多所谓的金融“创新”,但这种“创新”毕竟是一把双刃剑,用得好会加速资源的高效配置,使用不当就会伤及本体,搞不好还会带来系统性风险。 以中国银行业为例,从热衷于非银金融子公司的牌照布局,再到泛资管对银行的开闸,银行综合化经营的步伐正在加速。自从2006年银行综合化经营试点放开之后,国有大型银行和股份制银行开始布局非银金融机构,布局金融全牌照,形成金融控股集团或银行控股集团,银行已经不再是单一的银行,最值得关注的是银行的业务正在呈现综合化的趋势,银行理财业务的规模迅速崛起,从职业“裸申专业户”到银信合作、银证合作等规避监管的通道业务或者表外业务,都是银行在自行推动金融脱媒,短期之内银行肯定会获得相应业务所带来的超额收益,但活期储蓄一旦大部分都转成理财产品,这将对期限错配不合理的银行带来巨大的挑战,现在银行手里还有大量廉价的活期储蓄可以任意折腾,但如果中国的理财市场发达之后,各财富管理机构树立起了信托责任和公信力,人们就不会再继续忍受0.35%的活期储蓄利率,现在很多货币市场基金纷纷抛出活期储蓄利率数十倍的广告,金融脱媒是大势所趋,这确实要求银行需要及时转变经营思路,及早拓展新的盈利空间,但更进一步要求银行要合理配置信贷资源,否则利率市场化和活期储蓄流失会对商业银行的期限错配带来巨大的麻烦。 现在,中国的银行悄悄启动资管计划试点和债券直接融资,从银信合作、银证合作、银基合作等泛资管的通道业务迈入财富管理领域,这对信托、证券等依靠通道业务膨胀起来的资产管理规模会产生巨大的影响,搞不好就会像“针扎破的气球”那样骤然缩小,毕竟信托、证券等资管规模的泡泡是由银行吹起来的,银行釜底抽薪自己去玩,信托、证券、基金等资产机构只能通过自己的专业财富管理能力来吸引资金,否则就会在未来的财富管理时代非常尴尬。 随着中国金融管制的放松、金融混业化经营和利率市场化的推进,金融脱媒将会加速,各种各样的财富管理机构和各种期限结构的金融理财产品将会涌现,中国百万亿存款将面临着期限转换和信用转换,财富管理大幕将会正式拉开。但储蓄转移、金融脱媒是有先后顺序的,比如活期存款会最先转换为货币市场类和固定收益类的理财产品,随着市场风险意识的培育,各类期限的存款会逐渐转向相对高收益的中长期产品,一般银行理财产品吸纳和提供的都是短期资金,很难发行货币市场之外的产品,而公募基金、券商、信托等又可以提供中长期投资的产品,保险则可以提供更长期限的产品,理论上各类金融机构都有优势可言,完全可以差异化竞争,但随着金融混业化的发展,资金结构差异化配置将很有可能在同一家机构展开,这样单一类的行业优势就变得不明显,将会迫使银行、保险、信托、基金等金融机构会互相渗透、相互介入,金融业的竞争格局也将会从几类金融机构之间的火拼演化至金融控股集团之间斗争。但这并不意味着银行体系就一定是未来财富管理战争中的赢家,况且中国的银行牌照将在2014年彻底放开,任何有实力、符合银监会行政许可办法和符合核心监管原则的企业机构都可以设立银行,对银行业本身而言也是一个竞争。 &span style=&
近期,关于“余额宝”的争论异常激烈,甚至被上纲上线至危及国家金融安全的层面。其实,在我看来这些解读有些过度和夸张了,余额宝只不过是用互联网将零散的活期储户集中起来做了一件“团购”生意,用资金优势去议价谈判了一个高利息而已,无非是“寄生虫”(余额宝资产组合中92.21%是银行存款和结算备付金)的买卖,虽然不关乎金融创新,但对支付宝却是革命性的创举,是进入金融业的一尾大鲇鱼,是逼迫中国银行业改革和创新的驱动力。 余额宝之所以被高度关注,主要是发展的太快了,现在已经超过了4500亿元,拿走了中国活期储蓄的1%,导致活期储蓄快速分流,让躺着赚钱的银行有了期限配置的压力,“短存长贷”和低效配置信贷资源就得悠着点了,以往银行长期用活期存款利率(现在是0.35%)廉价占有几十万亿资金,加之没有替代渠道和大多数人缺乏投资理财能力,于是银行在这块拿走的利差超过了6%,余额宝无非是通过协议存款收益把这一块中的大部分还给了储户而已,只是减少了银行的收益,何来抬高资金成本之说?最多只能说是钻了银行“歧视性”政策的空子,当你了解了中国银行业的一般性存款与同业存款、协议存款差别之后,会发现存款利率相差很远,明显有歧视性,看看同业拆借利率就很清楚了,协议存款利率在春节前已经飙升至7%以上,现在虽有所回落但仍高于一年期存款的基准利率,远高于活期储蓄利率,而同业存款和协议存款的利息更接近市场真实水平,远高于1.1倍的基准利率。 协议存款主要是针对部分特殊性质保险资金开办的存款期限较长、起存金额较大的存款品种,同业存款主要是对有金融机构许可证的单位在银行的存款,由于同行更清楚资金的真实价格和成本,因此获取了远高于一般性存款的利息,当然有利有弊,吸收一般性存款虽然成本低,对银行而言是被动的,存贷款增减对贷存比、准备金和银行的头寸变化影响非常大,为了应对这些指标的频繁变动,银行通过同业拆借、同业存款、协议存款等方式来满足主动性管理流动性的需要,要想获得主动性自然就得付出高利息,由此就产生了存款利率的二元结构,于是就出现了很多像货币式基金这样的套利性产品,余额宝等各种“宝”也只是这种二元结构下的蛋。因此,实体经济资金成本高企的原因主要来自利率管制,而这也恰恰是导致信贷资金错配和利率传导机制不畅的主要原因,要尽快改革是打破金融垄断、推动利率市场化改革,而非打着“国家金融安全”“规范存款利息”等幌子将“余额宝”等互联网金融货币基金存放银行的同业存款、协议存款纳入一般性存款管理,这是一种荒唐和违背利率市场化的倒退之举。如果管理部门真的一心为公,那就将所有的协议存款和同业存款都转化成一般性存款,看看究竟有几家银行愿意?又有多少人愿意用一般性存款利率把资金借给银行来缓解头寸?银行的流动性管理岂不又陷入被动了,因此千万不能用陈旧的规则和戴着有色眼镜来搞保护主义和维系银行垄断。 随着中国财富管理业的兴盛,活期储蓄分流是大势所趋,不会因个人意志而转移,也并非“余额宝”而导致。从活期储蓄占比减少的数据来看,2010年底中国的活期存款占总储蓄的50.23%,到2013年底已经减少到了39.23%,活期储蓄分流早已经开始了,这几年活期储蓄流失已经超过了5万亿元以上,其中大部分进了银行的理财产品,2013年6月成立的货币基金余额宝仅是外来的一员,只是快速分了一杯羹而已,抢食银行的活期储蓄,银行自然很警惕和不舒服。为了应对外来的挑战和冲击,各大银行也纷纷推出了“类余额宝”产品,想留住储户,这无疑是利率市场化的前奏,如果没有这样一个竞争和角逐,银行不提高自我竞争力,一味地息差“圈养”反倒成为“国家金融安全”的隐患。 如果银行没有做好承接大规模资金管理的准备,金融脱媒必将出现资金分流,现在余额宝虽然分流了一部分资金、快速颠覆了传统的货币式基金和财富管理模式,但这也未必意味着支付宝在未来能够一统天下,毕竟中国百万亿财富管理的革命才刚刚开始,这需要中国出现更多有专业管理能力、有特点和有信托责任的财富管理机构,高质量的金融服务和较高的收益将决定未来的格局,同质化的恶性竞争注定没有出路。 “余额宝”的资产管理模式在传统金融行业似乎并不新鲜,似乎仅仅只是用互联网卖了一个协议存款而已,并没有多少创新。但这对支付宝而言却是革命性的创新,如果没有余额宝,支付宝日益增长的沉淀资金就成了烫手山芋,远远超过监管红线的沉淀资金始终让支付宝摆脱不了“擦边球”和违规的嫌疑。根据央行《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规定,支付机构的实缴货币资本与客户备付金日均余额的比例,不得低于10%。而支付宝的客户备付金(即为沉淀资金)在2013年已经超过了1000亿元,意味着只有5亿注册资本的支付宝要补足至少100亿元,如果沉淀资金进一步增加注册资本还得增加。如此一来支付宝每年可以获得几十亿元的利息收入,但花费的监管成本和应对资金管理的风险却很大,有了余额宝既可以转嫁风险和减轻监管成本,同时还吸收了更多的资金进入到余额宝和支付宝,未来一定会享有中国财富管理的一席之地,而且还可以通过控股的天弘基金获取正当的管理费用,这对支付宝来说是一举多得的创新。 虽然余额宝有很多可圈可点之处,但也并非完美无瑕,如果各大银行自己都高调成立了“类余额宝”产品,余额宝的吸引力自然就下降了,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协议存款、同业存款等利息将来不再会享有特权,余额宝的资金收益率曲线自然会趋于平均化,当然货币式基金也有亏损的可能,一旦银行在未来面临风险,“寄生虫”自然也难以独善其身。但,又有哪个金融产品永远没有风险? 欢迎添加苏培科《财经每日评》微信公众账号:cjmrping
在国务院发布《关于金融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后,首家民营银行“苏南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的名称于去年8月15日被国家工商总局企业名称核准通过。9月12日,“苏宁银行”和“华瑞银行”也获得核准,苏宁云商也成为A股首家宣布试水民营银行的上市公司。随后,中联银行、锡商银行、“国民银行”等相继核准通过。此外,凯乐科技、美的集团、复星集团、三胞集团、雨润集团等20多家上市公司纷纷传出申请成立民营银行的消息。民营银行雨后春笋般地涌现恰恰说明了中国银行业存在着畸形的垄断利润,中国的金融压抑和金融垄断问题严重,亟待启动金融改革、放开金融牌照、打破金融垄断,让民间资本合理、有序地进入金融服务业,抑制违规金融活动和高利贷,改变金融业长期以来的“高付费、低服务”的霸王条款格局,让金融消费者享受与付费水准相对应的金融服务,用多元化的竞争来推动金融服务水平的整体升级。这些年民间借贷之所以兴盛,其主要原因是由于国内金融牌照垄断,现有的金融机构一味地求大求全,而缺失为中小企业、三农和穷人借钱的金融机构,还有信贷资源被严重错配,使得小企业和个人很难通过正规的金融渠道获得资金支持,于是民间借贷和高利贷才得以迅速补位,从这个角度来说民间借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积极作用,主管部门和正规金融机构应当反思和检讨。从这个角度来看,出现大量的民间银行不足为奇,也不用诧异“一窝蜂”带来的风险外溢,更不用担心上市公司办银行就一定会削弱实体经济和导致产业空心化。上市公司之所以批量办银行主要是目前实体经济利润率太低、大家普遍对实体经济预期悲观,而且银行是目前最赚钱的企业,银行牌照尚属稀缺资源,为了追求较高的资本回报率,他们宁愿“一窝蜂”地去追逐。至于能不能赶上银行的暴利时代、能不能赚到理想的利润则是个未知数。常识告诉我们,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推进和银行牌照的放开,银行业的竞争将会加剧,风险将会加大,银行的垄断利差时代必然结束,只有服务水平高、风险定价能力强和有特色服务能力的银行才能脱颖而出,利润率将体现在差异化服务上,而非目前的行业区分。但现在,对民间资本办银行的积极性我们不能否定和打击,更不能采取政策阻碍和苛刻的舆论批评,只要我们的监管水平跟得上、防范措施到位,不必过于担忧。 况且,允许民间资本办银行的意义是重大的,也是打破金融垄断和金融改革开放的积极表现,不能尚未出生就棒杀在舆论之下,更不能用过度“呵护”的思维来阻碍金融改革开放,金融服务业的裹足不前只会影响和阻滞实体经济的升级转型,允许民间资本大胆地去尝试,即使失败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不用惊呼上市公司办银行就是产业空心化,目前我们的金融服务业并非饱和和过度创新,因此不用担心上市公司办银行的浪潮。设想,如果上市公司对实体经济悲观观望、对实体经济主业前景不看好,让其将办银行的钱拿去投他们没有信心的实体产业就一定是安全的吗?对产业就一定是有贡献的吗?未必!从中长期贷款和短期贷款的数据来看,企业对实体经济前景不乐观时一定会收缩投资和减少中长期贷款,观望和打短差是主要的策略,因此在目前上市公司即使不办银行也不会轻易地去盲目扩张投资,从目前准备设立银行的上市公司来看,大部分都是行业的龙头企业和具有实力的企业,他们办银行绝不是心血来潮。 但也不排除有些上市公司和有些企业跟风办银行带有不纯的目的,有可能有些公司就是为了银行的吸储功能而来。从申请贷款公司和申请办理银行的积极性来看,上市公司更倾向于办银行,如果想获取贷款的高利息回报,贷款公司完全可以实现这样的目标,但贷款公司目前缺失银行的储蓄功能,不能聚集流动性和不能用别人的钱去杠杆经营,从而民间资本更倾向于办银行。但吸储和杠杆经营确实是把双刃剑,经营得好就可以获取杠杆收益,但如果经营的不好就容易出现杠杆亏损,从上市公司过度偏好办银行的倾向中我们隐约发现有些公司确实带着传统的圈钱思维,现在IPO和再融资难度加大后,很多企业在想方设法地筹资,如果资金流向和对关联方缺乏防火墙措施,企业自己办银行来为自己筹资的关联行为也是难免的,为了避免社会银行变成个别企业的筹资银行,必须要设立严格的风险隔离措施,限制银行资金往来与大股东之间的关联走向,保障银行是纯粹的社会银行,让其发挥金融中介服务,而非个别企业的提款机。 &span style=&font-family:&q
本文相关的原创文章
9月22日,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经济学和金融学教授许小年在出席正和岛论坛上以其一贯风格再次大胆直言,政府不愿意也无力采取大规模的刺激政策,企业不应再寄望于此。同时,许小年还强调新一轮经济景气短期内不会到来。对于企业转型,许小年认为,我们陷入传统的商业模式不能自拔,首先要转变的是观念,因为“中国人有时候太聪明了,聪明到了经常做蠢事。”对于互联网思维、互联网金融的热火朝天,许小年直言自己是“泼冷水”的,他认为,所谓的互联网思维早就有过总结,互联网仅仅是一个工具而已。以下为演讲实录:我今天演讲的题目叫“面对现实,回归常识”,主要是我对宏观经济的一些判断和感觉,以及在这样的经济形势下,企业应该如何去应对。为什么叫做面对现实,现实到底是什么?我相信各位都已经感觉到,每天都是在市场在打拼,每天都要思考自己企业的经营问题,现实是比较严峻的,中国的经历进入了一个新的常态,这个新的常态,各方面有不同的理解,我个人看法是在新的常态下,中国经济将进入一个中低速增长的时期。这个中低速到底是多少?到底是7还是6,或者是5,这个我不好说。因为我们的统计数据和我们在微观层面上的观察有比较大的出入。如果硬让我说出一个数字,我真的说不出来。国际上一些媒体对于中国宏观数据和微观上的差距的问题,也都发表了一些文章,表示出他们的困惑。所以这个宏观的数字,我想我就不要讲了。中低速增长也就是比过去要明显的低下来,而这个增长速度的放慢既是周期性的,更是结构性的。我个人认为,主要是结构性的放慢。结构调整的困难决定了我们经济的新常态将持续比较长的时间,这时间持续多久?我最近看到外电报道,财政部长在最近的一次会议上讲,中国经济面临困难的形势可能要持续5年的时间。对于财政部长的估计,我本人表示同意。在这样经济增长放慢的情况下,新常态会持续比较长的时间,政府会采取什么样的对策?这是大家关心的焦点。我自己的观察,在新常态的情况下,政府不愿意也无力采取大规模的刺激政策。我这样的观察是否准确,有待于进一步明确。但是我认为,不采取大规模的刺激政策,在当前的形势下,毫无疑问是正确的。原因我等一下会提到。所以,现实就是经济进入新常态,增长速度放慢,而且放慢主要是结构性的。结构性调整的困难决定了新常态的长期性。政府不会出台大规模的刺激政策。这是我们面对的一个,和过去不同的形势。这是我们生活其中的现实。在行业的层面上,我们观察到的是,过剩产能的普遍存在,各个行业为过剩产能而苦恼,在过剩产能的压力下,没有其他的办法,只有不断的降低价格,试图保住自己的市场份额,而降低价格在宏观层面上显示的是生产者价格指数连续30多个月负增长,在传统实体经济中,投资机会缺乏。所以,现在我们缺的不是钱,缺的是能够盈利的投资机会,这是另外一个现实。再看企业层面,虽然经济增长速度在下滑,但是人工成本、资本价格、资金成本呈现出来的刚性,并没有随着经济增长的下滑而降低。一方面经济疲软,另一方面成本出现刚性,换句话说就是企业的利润率受到了挤压。一些企业过去靠低成本扩张非常成功,而这种传统的经营模式不再适应市场,企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综合起来看是因为在90年代的中后期,中国经济的增长模式发生了本质的转变。这个转变具体是什么?1978年以来我们国家经济的高速增长是依靠经济体制的改革带来效率的提高而实现的。经济体制改革带来效率的提高,具体体现在由市场配置资源的方式比计划经济更加有效,资源从农业部门转到工业部门,资源从国有部门转向效率更高的民营部门转移。即资源配置在市场价格信号的引导下,朝着更有效率的部门和行业转移,这带来了中国经济的增长。另外还有激励机制的改变,其中特别突出的是一大群企业家在改革的大潮中出现,这些企业家为了提高企业的效率,千方百计寻找市场急需的产品,千方百计降低成本。他们在市场经济中有着强烈的提高效率驱动,远远超过国有企业的经营者。因为国有企业受到体制的限制,对效率的提高是不敏感的。所以当我们谈“中国模式”的时候,我们混淆了一个概念,其实我们有两个“中国模式”,从1978年到1990末是一个“中国模式”,从1990年末到现在是另外一个“中国模式”,我们经常把这两个“中国模式”混淆了,现在有必要区分一下。从1990年到现在是什么模式?主要是依靠政府分配资源,刺激短期的需求拉动GDP的增长。现在中国模式主要是依靠借贷来实现的,我们知道,政府发钱、支配资源、拉动经济的增长。政府的资源从哪里来,来自于税收,来自于国有银行扩张信用,政府的资源来自于中央发行货币,主要是依靠这样一套方法来保持经济的高速增长。特别是,2009年启动了4万亿刺激计划,更是第二阶段中国模式的典型代表。靠政府花钱、靠银行发贷款,靠银行印钞票来拉动经济发展,跟前一个中国模式有本质上的区别。这样一个靠政府拉动短期需求维持经济增长的“中国模式”是不可持续的。第一个“中国模式”和第二个“中国模式”的区别在于可持续性,如果依靠企业家的创造力、创新力提高效率,这个增长是可持续的。而依靠政府拉动增长,这是不可持续的。有两个原因,第一个,政府的资源再多也是有限的,而企业家的创造力是无限的,这是第一个“中国模式”和第二个“中国模式”的区别。第二个原因,在经济学上叫做投资的边际收益递减,政府不断发钱,央行不断印钞票,虽然可以促进短期的经济增长,但是促进的作用越来越弱,经济学上叫做边际效应递减。政策同样存在着边际效应递减。我们可以看到,2009年我们曾有过4万亿刺激政策,2012年实际上执行的是4万亿2.0,4万亿2.0的效果就比4万亿1.0的要差。本届政府也试着采用一些刺激性政策,结果发现效果不理想。所以,现在就停下来了。政策的效用递减和我们吃东西、用药是一样的,一种药用多了,药力会不断衰减,我们叫做投资的效用递减或者政府政策的作用递减。因此,依靠政府投资拉动增长,短期可以见效,但是长期无法持续。2009年,我们执行了4万亿刺激计划,结果使得本来就已经产能过剩的各行各业又在执行过程中大幅增加了更多的产能。这是造成我们面临困难的一个原因。另一方面,由于4万亿主要靠债务融资,结果形成了今天政府债务、银行坏账的问题,这是中国经济当前面临的一个很大隐患,这个隐患不清除,我们无法进入下一轮的增长。我认为,新一轮经济景气短期内不会到来,大家要做好长期的准备。新一轮经济景气的前提条件有两个,第一个是清理过去积留下来的债务,中央政府已经采取措施了。今年“两会”时,财政部宣布推出1万亿的长期债务置换的计划,用长期债务置换地方政府已经到期的短期债务,说白了就是解决企业贷款展期的问题。年初提出1万亿,年中加到2万亿,现在加到3万亿,这说明地方经济的债务问题比当初估计的还要严重。这是中国经济的一大隐患,如果地方政府债务不清理就会转换为银行的坏账,银行的坏账正在上升,如果地方债务问题划不出来,如果房地产市场价格下挫,银行坏账会快速上升。所以,要想实现经济新一轮可持续发展,我们必须把过去单纯依靠政府政策拉动经济所遗留下的问题清理掉,不清理掉就变成中国经济增长的大包袱。第二个前提是必须从政府拉动需求的模式再回到1978年到1990年那种,通过改革释放市场能量的增长模式。这两个前提没有达到之前,我们还是新常态,还是要在新常态下思考企业的经营。由于到目前为止,实质性的改革措施出台的不多,因此新常态可能会持续比较长的时间。在这样的情况下,企业怎么办?市场永远处于变化之中,企业必须求变,这就提出了转型的问题。不仅国家经济要转型——经济增长模式从单纯依靠政府短期政策措施转向基于市场,释放市场力量,发挥企业家的创造和创新精神,提高效率、走可持续增长的道路。企业也需要转型——首先要转变观念,转型的最大障碍在每个人的头脑中,是传统观念,是习惯性思维。这是最困难的。昨天一个朋友告诉我,有一个企业家去以色列、德国、美国访问学习,我觉得非常有必要,第一就是要学人家的观念、人家的心理,其次才是学商业模式,学技术、学产品。以色列的企业家创造能力如此之强,并不是犹太人比中国人聪明,其实中国人的智商不亚于世界上任何一个地区,中国人非常聪明,但有时候太聪明了,聪明到了经常做蠢事。以色列企业家的创新精神和文化、宗教、社会、历史传统有很大的关系。德国的企业家缺少创新企业家,但有非常优秀的工业家,他们可以把汽车、设备、化工产品做到世界第一,但是他缺乏以色列和美国硅谷那样的创新企业家,这也是和文化、历史分不开的。我们可以去看、去学,但你要想照抄他们的商业模式极为困难,你让美国人生产奔驰、宝马,他们也生产不出来,你让德国人生产特斯拉,德国人也不行。所以,第一是要学人家的心态,学人家的理念。德国那么多的优秀中小企业手里都有独特的技术,在上百年的市场竞争中屹立不倒,就那么一个小铺子,小作坊,专心致志走下去,在一项技术上做到世界领先,我们问一问自己,我们有没有这样的心态,有没有这样的定力,有没有这样的钻研和精神,这是我在德国看中小企业体会最深的。就是这种不以小为卑贱,不以小为低下的精神,这样一种内心的追求,他们认为把这件小事做好是非常有价值的,会为自己的小作坊感到骄傲,这样的精神是中国企业家缺乏的。中国的企业家一说就是做大做强,把大放在强的前面,实际上强是一个陪衬,都是想着大,没有人专心一意做强。现在有一句非常流行的话,只要你找准风口,猪也能飞,这是一个非常真实的写照。有一个学生问我,你怎么理解这句话?我觉得做企业不是找风口,不是财权力,做企业的不必听我这个宏观经济学家在这讲宏观形势,宏观形势跟你们根本没什么关系。宏观好,有好企业;宏观差,也有好企业。企业的经营不是跟着政策的大风扬帆起航,企业本来的任务就是无论刮风下雨我都可以航行。转型难在我们的传统观念,第一叫做机会主义,转型之难第二是我们传统商业模式的惯性;三是三十年高速的发展,从短缺经济逐步过度到过剩经济,在短缺时代什么都是现成的,在经济开始起飞时候各项成本都是低的,所以我们过去的商业模式非常成功,就是低成本的扩张。那么企业的能力是什么呢?就是整合资源。我经常问我的学生,你的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到底是什么?在课堂上一半的人跟我说是资源整合。资源整合是什么意思?在过去十几年,资源整合第一叫政府资源,第二叫银行资源。你所谓的资源整合不就是政府那能拿到资源,银行那能拿到贷款吗?所谓的资源整合的能力不就是拉关系的能力吗?这不叫核心竞争力。传统的商业模式当中,要有良好的政府关系,敏锐的市场嗅觉等等,但新常态下企业的关键在于创新能力。我们在传统的商业模式中不能自拔,总是习惯性的去寻找风口。认为过去的成功可以去保证未来的顺利发展。我想跟大家讲,已经不可能了,因为市场环境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我们转型之难第三个问题是缺乏独立思考能力。一种从众的习惯,别人做什么我也做什么。长于模仿,短于创新。这是我们中国企业家的局限性。这和我们的传统文化有关系。我们的文化传统不鼓励独立思考,希望人们遵循集体规则,不管是显现的规则还是潜规则。我们的企业家带有这样烙印,干什么都是一窝蜂而上。从改革开放初期,在东南沿海一带你可以看到皮鞋之乡、服装之乡、打火机之乡,几个镇几个县甚至只生产一类东西。以色列人跟我讲了个故事,一个犹太人开了一个加油站,生意很好,因为位置很好,来来往往的车辆都停在这里加油。另外一个人去了,他在加油站边上搞一个便利店。我们中国人一看加油站生意很火,我会在街对面开另一个加油站,这就是中国人和犹太人的区别,和你竞争,我们经常是同行竞争而不是错位竞争。这就是不同文化背景企业家之间的差别。从众从改革开放开始我们就观察到这种现象,在执行4万亿计划的时候,人人都去做风电、太阳能,国际上那句话是正确的,中国人生产什么,什么价格就跌;买什么,什么价格就涨。为什么呢?因为中国人一生产什么不是几家企业生产,而是一窝蜂的。把那个产业搞的产能过剩,没什么钱好赚,当然这里面和政府政策有很大关系,另外一个就是企业家的仇恨心理,缺乏独立思考能力、缺乏创新,这是他们的短板。现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要认识到经济的问题是什么,也要认识到转型的迫切性,最迫切的是我们观念的转变。转变到什么上去,就是我讲的第二个题目,要回归常识——回归价值创造的常识。你不创造价值,你就赚不到钱。你可以在网上忽悠一大堆粉丝,但是你如何把大量网站访问转化成信息,这才是关键。你可以拿VC的钱去补贴消费者,搞一个巨大的客户群,但是你怎么从这个巨大的客户群赚钱,取决于你是否给他们创造了价值,不创造价值,即使赚到钱也无法持续。创造价值是赚钱的前提,这是一个常识。中央银行印钞票不创造价值,因此它对经济没有什么帮助。我们无法把期望寄托在中央银行,降准降息跟没有关系。降准降息增加货币发行根本就不创造价值。炒股票不创造价值,我们在股市上有赚钱的有赔钱的。赚钱的不必为此而高兴,赔钱的也不必为此而悲伤。你赚了钱你没有创造价值,你在股市上没有创造价值,这是常识。印钞票印不出价值,这也是常识。所以我们不必看宏观政策,还是自己的企业,我在哪里、我是如何创造价值的。还有一个常识是什么,一个企业经营困难,他们总是把这个困难归结为融不到资,这个实际上是把常识搞颠倒了。不是因为你融不到钱才经营不好,而是因为你经营不好才融不到钱,这是常识。金融机构不是把钱借给一个经营困难的企业。金融机构永远是锦上添花。雪中送炭要自己送,自己把手中炭的问题解决了,银行才能给你锦上添花,这不是常识吗?如果让你去银行,你会把资本借给一个濒临倒闭的企业吗?你会把资金借给一个资金周转困难的企业吗?你不会的,这是常识。所以不要怨天尤人,要回归到常识。思考的问题如何去创造价值?什么是价值创造,我认为有两个标准。第一个标准是你能开发出市场接受的新产品和服务,你就为客户为市场为社会创造了价值。别人没有做的产品你做出来了,你创造价值了。这种手机过去没有,现在苹果把它做出来了,苹果就是一个价值创造者。我们现在已经离不开微信了,微信过去没有,腾讯把它做出来了,这是能够为市场所接受的新的产品和服务,这叫价值创造。第二个价值创造的方法,你可以用更低的成本,从而以更低的价格向市场提供产品和服务。你不能做出新产品没关系,你生产苹果产品的成本比别人低,这也叫创造价值。那么创造价值和赚钱、和利润是什么关系?你赚钱未必创造价值,而创造价值总要赚钱,必然要赚钱。如果你创造价值而未赚到钱,这是短期的事情,从长期来说,你创造了价值,要想不赚钱都很难。一些好的公司现在头疼的不是赚不到钱,而是赚钱怎么花。只有价值创造,才奠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对于一些不创造价值的活动,不要寄予过高的期望,甚至我认为可以忽视他。比如说炒股票不是创造价值的事,起码不是我们企业家主要的任务所在。关于价值创造,我们经常把它和赚钱、融资、圈钱混到一起去。给大家举一个案例,前段时间P2P、金融互联网非常热闹。我问一个学生,在做什么,他说做P2P。这两天我问学生在做什么,他说做O2O,过两天再问,他说做一个平台,我说你们怎么老做一样的事情,能不能做点不一样的事情,这就是中国企业家的从众心理。不仅仅是企业家的心理,中国国民的习惯也是一样,一窝蜂做同样的事情。而一窝蜂做同样的事情就谈不上创新,创新一定是独辟蹊径,一定是走一条别人没有走过的道路,那才叫创新。你做和别人一样的事情,那叫模仿,不叫创新。现在有一个口号叫做万众创新,我觉得这个题本来是自相矛盾的。如果万众都去创新,那没有创新了。创新是少数人的事儿,如果大家都做了就不是创新。我有个学生要做P2P,我坚决制止了他,我认为P2P不创造价值,甚至很多O2O也不创造价值,什么叫O2O?就是两边都是零,中间一个2,这就是O2O。需求这端不着边,供给也不着边,中间幻想一个百亿市值的公司,这就是O2O,不是打击大家的积极性,要独立思考,思考自己的商业模式,你在什么地方创造价值,你在什么地方赚到钱,不要一窝蜂跟随潮流。为什么说P2P不创造价值,因为P2P没有解决金融的关键问题——信用问题,信用的基础是什么?为什么这个企业申请贷款,我不敢给他,因为他的信用风险不好把握,这是什么意思?信息不对称,这家企业的经营状况我不清楚,他自己清楚,但又不会把真实的信息告诉我。这是金融最困难的地方,由于信息不对称,使得银行无法判断这些潜在客户的信用风险,这是金融的实质。要想准确评估企业的信用风险,必须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P2P有没有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没有!P2P只是把企业和银行拉在一起,只是把借方和贷方拉到一起,最多相当于一个婚姻介绍所,他把男女拉到一起,至于婚姻成不成,介绍所不管。他最多就是创造了一点点价值,把男士女士拉到一起去。但是能不能成,他不知道,也不关心。可是我们做金融必须要关心能不能成,不是把借方、贷方拉到一起就完了,我还要关心他们能不能成,如果不能成,失败了就是坏账,就是损失。所以,做金融虽然像婚姻介绍所,但是对它的要求比婚姻介绍所高多了,要想确保贷款成功,你要想办法降低银行和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你如果不能够在这方面做出贡献,你就没有创造价值,你没有创造价值,哪怕你今天赚钱再多,你也无法持续。为什么无法持续?因为你没有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所以连续出现坏账,出现了坏账太多了,你的平台信誉就垮掉了,你还做什么?你没法做了。很多做P2P的人根本不理解金融,他们不知道金融的要害是什么,搞了一个网站出去,左边拉理财投资人,右边拉资金的需求者,拉上来之后,交易两天,甚至贴点息,热闹过了以后就垮了,因为坏账太多了。这个案例说明什么?说明你要是不创造价值,企业就没有一个能够活下去的商业模式,没有一个可靠的商业模式,创业就要失败。为什么对P2P这么不看好,很多网络公司现在全都上网络金融呢?为什么?阿里为什么在上网络金融?他难道不知道信息不对称吗?不知道金融的要害问题在哪里呢?阿里为什么做金融?但是我支持阿里巴巴,为什么?因为阿里有数据,他通过长期在淘宝、天猫上交易的数据,他利用这些数据分析潜在的贷款客户的信用风险,所以他有资格有条件做互联网金融。而你没有,因为你没有数据,你没有帮助金融机构克服信息不对称问题,阿里可以这样做,腾讯可以这样做。但是这些数据,说老实话,质量很低,还不足以评判一个客户的信用风险,还需要其他的数据才能够解决借方和贷方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这才叫创造价值,只有创造价值,解决了商业中的核心问题,企业盈利才有基础,企业发展才有可持续性。如何创造价值?这要提到多次我们提过的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要思考的问题是如何建立和强化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利用核心竞争力去创造价值,从而立足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之上。所谓的核心竞争力就是你独特的竞争优势。刚才我已经讲了,阿里金融和其他P2P相比,他的核心竞争力在什么地方?大数据,而且他还有一套技术可以把这些大数据转换为贷款申请人的信用评级,这也是他的核心竞争力,这是其他P2P公司没有的。其他P2P公司没有数据,更谈不上把这些数据如何转换为信用评级,来控制信用风险。那么,核心竞争力不仅仅是你特有的竞争优势,而且核心竞争力还是你竞争对手难以模仿的优势。你不能说我有一个竞争优势,我今天把这个新产品一推出,明天我的竞争对手全仿制了。这不是核心竞争力,这只叫竞争力,不能叫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是什么?你的竞争对手看到了,他也没法模仿。比如说手机,过去我们做简单产品的时候,做这个麦克风,我不会做没关系。我把最强的麦克风全收进来做很多碎的再把它组装起来,我照样可以做。这就不叫核心竞争力,或者说你这个产品的技术壁垒太低。核心竞争是技术壁垒非常高的优势。你的竞争对手不花个三年五年,不投个千百万上亿的研发资金就没有办法模仿你,这叫核心竞争力,或者说核心竞争力就是具有技术壁垒的技术产品或者商业模式的优势。你把苹果手机拿回去,拆开了,把零件搞清楚了,你还是不会做,因为它有很多软件你看不见,你无法模仿,它是核心竞争力。你做麦克风你没有,别人都会模仿。小米的手机可以被模仿,因为他的手机大家都知道怎么做,而苹果、华为、三星的手机都是自己研发的,其他人模仿不来,当然也有一些模仿,总体来说,必须有自己的创新。什么手机容易被模仿?现在还有锤子手机,他的那个档次的手机为什么容易被模仿,因为技术简单,没有什么技术壁垒。所以我们企业现在要思考的什么问题?现在企业家要思考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到底是什么,在市场竞争中立足,凭的是什么。中国有句谚语,“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你的“金刚钻”是什么,要把这事搞清楚。德国那么多的中小企业,不靠规模,不靠市场份额,不靠产品售价,正好相反,这些中小企业的产品售价往往都偏高,因为生产批量小,成本高,他靠的是“金刚钻”,有了这金刚钻在市场上具有一定的不可替代性。你们看BMW,BMW底下的协作厂家上千家,为什么他自己不去做呢?因为他做的没有那些小企业好,它不具备小企业掌握的关键技术,所以他也认了,我不可能做所有的事,干脆包给你。我们要思考的不是把企业做大,而是做强做精,在起码一段时间内的市场上,具备不可替代性。企业不仅获得订单,更重要的是获得定价能力。由于我的不可替代性,你只能从我这儿买,你就获得了定价能力。一旦获得定价能力,就不怕成本提高,成本提高可以传递到终端用户那去。我的终端用户即使不高兴,但没办法,在市场上他找不到比我更好的供应商。核心竞争力的目的就是定价能力。在成本不断上升的情况下,我可以把一部分成本的上升转移到终端用户,定价能力可以保护毛利率,让我可在这个竞争的环境中活下来,寻求发展。在当前我们经济形势发生变化的时候,企业要思考我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如何围绕核心竞争力来构建商业模式,在市场上取得独特地位。下面我想讲讲互联网。对于互联网,我是外行,但最近看了些案例,拜访了些企业,做了点研究。在互联网上,我是一向倾向于“泼冷水”的,这可能跟性格有关,老扫人家兴,凡是“发烧”了,一阵风什么的,我就跑过去“泼盆冷水”。并不是不看重互联网,我认为互联网是非常有效的工具,但只此而已,不要提高到思维的层面上。互联网只是人类过去200年间,自工业革命以来诸多技术创新中的一项,不是最后的一项,也不是终极的技术创新,将来还会有比互联网更厉害的技术出来。我百思不得其解,在过去的技术创新中,没有见过这思维那思维,现在就突然冒出来互联网思维。从历史意义来讲,现代经济最重大的创新莫过于蒸汽机。蒸汽机是人类第一次利用非自然力量进行经济生产活动,在蒸汽机之前,人类使用的都是自然能源:风能、水能、人力、畜力,这重大意义只有普罗米修斯发明火才能与之类比,但我们从来没有听说过蒸汽机思维。铁路是伟大的创新,我们也没有听说过铁路思维。最近的技术还有电脑,我们也没听说过电脑思维。偏偏就有互联网思维,中国的学者生造词汇,以示高深,把大家说得越糊涂越听不懂,越显得他学问大。对于企业来说,如何利用互联网降低成本,开发新的产品和新的服务,也就是如何利用互联网来创造价值。互联网只是企业转型的工具,不是神器。从刚开始对互联网的漠视,转变为对互联网的盲目崇拜,好像不上网就死,上网就活。互联网思维的种种提法,大多数不是互联网特有的,是早就被人们总结出来的。有些提法甚至是错误的,比如单品海量。这不是互联网之后才有的新东西,我们课堂上讲过,单品海量实际上就是规模经济效应,没什么新东西,我们早就知道了。除了单品海量以外,我们还有另外一种商业模式同样可以成功,那就是多品微量,多品微量照样可以利用互联网成功。这都是把互联网带来的一切变化绝对化了,神圣化了。其他的很多提法,“客户体验第一”“找到痛点”“快”等等,这都是商业常识,跟互联网没什么关系。产品做到极致、客户体验极致,“极致”这就是个错误的提法,在商业经济中,我们不提极致,只提效益和成本的平点更合适。任何产品品质和客户体验的提高都是有成本的,把品质做到极致,也就意味着成本上升到极致,这是损害客户利益。因此我们的思维方式不应该做到极致,而应该做到效益和成本的平衡,这就可以了。至于羊毛出在猪身上等等,我们时间没有展开,我想强调的是这些提法是商业常识,没有什么新颖之处。在互联网出现之后,这些原理的表现形式更加鲜明和突出,但是互联网没有改变经济学原理,没有改变商业的本质,只是提高了商业的效率。我刚才讲的互联网金融,从本质上来说是金融,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控制信用风险,互联网应用只不过使我们克服信息不对称的成本下降,互联网应用只不过让我们更好的控制信用风险,但是互联网并没有改变信息的不对称,这是金融业的常识。互联网是定语,主语是金融。本质是金融,不是互联网。电商的本质是商,不是电,电商的本质是零售业,不是互联网。因此对于口号,我总是持怀疑态度。我本人经历过大跃进,经历过文革,知道群众运动的后果是什么,搞企业、经济的发展是不能靠群众运动的。凡是市场上流行起来的群众运动式的口号,我们要保持高度的警惕,要经过自己的思维才把它接受下来,对于市场上广泛流传的互联网+,我提出一个观点是+互联网,不是互联网+,传统行业+互联网,不是互联网+传统行业。因为传统行业的商业本质没有因互联网改变,必须遵循传统行业的商业原则和规矩,在这个基础之上,我才来考虑互联网的应用,而不是我有了互联网就把商业和金融的本质颠覆了。我本人不反对互联网+,我只是说在互联网+和+互联网之间,我们要自己独立思考,看哪一种方式对企业的发展最有利的,看哪种方式能够提高企业的效率,能够进行创新。我在企业调研的时候,倾向于认为,对于大多数企业来说,应该是+互联网,而不是互联网+。当然了,最后的结论是每个企业自己思考,自己做出判断,而判断分析就是经济学中的成本效益的分析方法。我想强调一个观点,这个世界上没有成功的秘诀,也没有必胜的法则。猫有猫道,鼠有鼠道,你是老鼠就把老鼠的道做精,不要左顾右盼,看猫吃得多好;你是猫,就把猫道做好,世界上最悲惨的事儿是猫做了鼠道,鼠做了猫道,自己要有独立思考的能力,自己要有定力,自己要有内心的世界,做企业不是为了在社会上出人头地,不是比同班同学赚钱多,比过去的同事住的房子更大,不是比邻居更加富裕显赫,做企业是为了自己内心的追求。只有内心的追求,才能支撑我们独立进行思考,才能支持我们进行创新。提问环节:问:许教授,您能否分析一下,现在中国经济形势到了何种程度?许小年:刚刚已经讲了,其实现在经济的形势跟做企业关系不大,所以即使我对未来的预测,能够被事实验证,对你还是没有什么帮助。我始终认为,做企业不是看天吃饭,不看天气预报,企业的经营跟宏观经济形势没有太大关系。回到你的问题本身,我认为经济形势现在非常严峻,但没到最严峻的时候。为什么这么讲?过去我们常年的依靠发钞票,银行发信贷来拉动经济增长,而不去认真的做结构改革,所谓历史遗留问题,在我们的经济中越来越大,克服、解决这些问题,要相当长的时间,所以我说最严峻的时刻还没有到来。至于新常态下的低位运行要持续多长时间,我想,最好的回答就是财政部长的估计,中国经济起码要面临五年的困难形势。问:经济发展都有规律,未来企业家是否可以利用模型化或数据化,来帮助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做出决策呢?如何令一门学科研究,不与现实脱离呢?许小年:我认为企业的经营无法模型化、数字化。模型也罢、数字也罢,只能作为企业家决策的辅助和支撑依据,不能代替企业家判断。在这个世界上,很多事情,科学还没有研究透。别管网上有多少大数据,它对客户信用的评价并不精确,有误差,所以线上永远代替不了线下。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电脑不可能代替人脑。我到华为去,跟他们的高管讨论过这问题,这实际是一个哲学问题。我坚定地认为不可能,而华为的朋友们认为是有可能的。只要电脑不能代替人脑,决策就始终要依赖个人的经验和判断,正是因为这个观点,我不相信互联网公司可以通吃。我也不相信,在未来的时代,谁掌握了大数据,谁就占领了未来的制高点。科学是有边界的,解释力和预测力都极为有限,不管未来如何发展,这个世界总有相当大的一部分是我们无法用数据和模型来解释。
政府救市后A股何去何从
自从中国政府救市资金入场后,A股市场狂泻的走势有所缓解,但市场情绪仍然不稳定,尤其上证综指冲至4000点左右,一些短线投机资金就会选择离场,主要是“国家队”宣布上证综指4500点以下自营盘不减持,使得该点位短期成为各方力量博弈和关注的焦点,不过这个点位我相信一定不是A股市场的终点,但何时迈过并冲向高点,就得看A股市场自身力量的恢复程度,市场得有能力和信心来支持,而非由国家救市资金孤军深入。
救市资金不是投机资金
短期除了4500点的“政策点”让投资者异常警觉外,“救市资金退出”的传闻也让A股市场和投资者异常恐惧。不过据常识来看,如果政府救市资金进场后不到一个月就退出,这与投机有何区别?政府救市资金难道仅仅是为了赚点小钱而不顾市场死活吗?如果现在急着退出还不如不救。况且,政府救市的目的不是为了获点利就走人,如果没有将市场情绪彻底稳住,救市资金显然是不应该快进快出的,现在让救市资金退出没有任何道理,现在舆论讨论这个不合时宜,反而会加剧市场的恐惧和担忧。
从其他国家和地区救市资金退出的时间表来看,都是经过了4-7年以上的时间。美国2008年在拯救次贷危机时进入的平准基金到2012年才彻底退出;日本在1962年股市危机时进入救市资金7年后才彻底退出;韩国1990年设立的平准基金17年后才彻底退出;香港1998年应对东南亚金融危机的政府救援资金到2002年才通过盈富基金将港股平稳地转交回投资者手中;台湾地区2000年设立的股市平准基金直到2007年才全部出清……全世界的案例告诉我们政府救市资金不可能一个月就退出。
救市资金退出不但要等到市场企稳,还得等到经济基本面好转,市场自身的力量彻底恢复后,在不影响市场波动的情况下,逐渐、缓慢退出,因此投资者大可不必担心这些谣言,如果证监会和券商真的有过这样的动议,那显然是没有政治大局感。
由于杠杆牛市的崩塌出现了市场踩踏效应,“国家队”和政府紧急出手援助,动员各个部门强力救市,其路径无非是给市场提供流动性和国家队资金入场做多。
现在A股市场稳定和金融市场稳定已成当局的重中之重,尤其在目前中国经济转型处于青黄不接的情况下,如果让股市彻底熄火和让股市再次丧失融资能力,股市巨幅缩水和蒸发中产者的财富,其带来的影响和风险就不仅仅是来自经济层面。
况且目前中国正在推进一系列改革,如果金融稳定出了问题,过往的金融发展和改革成果不但会受到影响,一些新的改革动议也会受到国内反对派阻挠,这会影响中国金融改革开放的进程,因此维持金融体系稳定成了当局“压倒一切”的任务。由于这次A股市场是第一次经历高杠杆带来市场暴跌风险,救市策略不太讲究,而且缺乏统一协调性,有些救市办法确实使用了行政手段,也让市场各界产生了诸多误解,认为A股市场正在改变规则,救市是市场化改革的倒退,会影响市场长远预期。但在我看来,其实也不用太悲观,这次A股救市出发点是为了维护股市的稳定,中国金融改革开放的大趋势不会发生任何改变,中国金融有全球化发展的战略构想,未来在规则方面不可能与主流市场和真正市场化偏离太远,相信这次市场稳定之后这些行政干预措施肯定要退出,否则A股政策市的阴影就很难祛除,国际化和市场化也就成了泡影。
短期、过渡性地借用一下政府的力量扭转颓势和稳定人心是必要的,可是一味地指望政府力量来稳定市场,建立行政维稳股市的行为逻辑和路径依赖就会非常麻烦,每当股市调整的时候都让政府来维护股市稳定,市场什么时候才能成熟起来?市场什么时候才能正在发挥资源配置的能力?而且政府救市是有代价的,如果没有市场力量的恢复,将国家救市力量置身于对手盘则非常麻烦,因此不宜过度强调国家力量在股市里信心和决心,否则政府彻底就被股市给绑架了,股市一遇到调整就希望“国家队”出手,市场何时才能走向健康?
要避免休克式疗法和警惕救市后遗症
这轮A股市场的救市呈现了多部门、花样繁多的救市手段,回过头来看无非两大类:提供流动性和抑制流动性需求,与其他各国解决股灾和化解金融危机的办法并无二异,大方向是对的,只是在抑制流动性需求方面更多体现了行政性,禁止5%以上的所有股东和董监高半年不得减持、暂缓IPO等,非市场化禁止也会引来一些新的麻烦,一些投机性的游资借大部分股东被限售之际,以救市之名拉抬股价投机获利,他们的持有期限绝对不会超过半年,而半年后一个更大的问题和隐患将考验A股市场,被限售的股票在半年后会不会出现集体减持潮?到时股市的流动性能否应对“解禁”之后的流动性需求压力?
这样的压力一定是会有的,A股市场需要时间和增量流动性来消化去杠杆带来的缺口。尤其很多投资者在经历过这一轮大跌之后,心中难免悲伤和对杠杆恐惧,不敢再把银行存款转战股市,这对市场的再平衡都会造成影响。显然,现在需要未雨绸缪,路径无非两个方面:一是尽快拓展更多增量资金入场,让A股市场保障充裕的流动性,以满足半年后A股市场的流动性需求;二是想方设法提高A股市场的吸引力,让市场信心尽快恢复,确保市场的减持行为梯次化,避免5%以上的大股东“解禁”后夺门而出,防止让国家救市资金成为单一的对手盘。
如果这两个方面做不到位,A股市场的救市行情最多再挺半年,我想这不是决策部门想要的结果,花这么大气力救市的目的就是为了让A股市场继续保持活力,避免出现踩踏和更大幅度的暴跌,同时是希望股票市场在目前中国经济结构转型之际发挥资源配置、直接融资、帮助实体经济转型升级、消化和对冲流动性过剩等作用,如果股市仅是昙花一现的“短命牛市”,这些希望都将无法实现,因此营造慢牛和长牛的逻辑自然成立,如果这一政策逻辑成立那就不应该对A股过度悲观,理论上A股的牛市基因还在,国家对A股的战略定位并未发生改变,发挥股市直接融资功能、实体经济转型升级、资产证券化、注册制改革和A股国际化都需要一个欣欣向荣的市场环境。
因此,A股的IPO目前只是暂缓,绝不是暂停,市场情绪和信心一旦好转后相信还会放出,但建议先放行中小企业、创新型企业的IPO,传统经济的大盘股优先级靠后,尤其那些二线银行和央企。不过,对于上市公司定向增发、资产重组、兼并收购等盘活存量和帮助上市公司外延式增长的路径应该全面放开,如果资本运作的游戏玩不下去了,这个市场真的就没吸引力了。如果这些规则不被颠覆,资本运作有利可图,上市公司会有积极性盘活存量和去拓展外延式增长的路径,当然前提是不要触碰内幕交易和操纵市场,毕竟资产重组等方式对暂停IPO后的A股市场和转型期的中国经济是有利的,尤其在退市制度缺失的情况下,让上市公司长期“僵尸化”既影响市容,也影响投资者的利益,如果退不下去,索性放开让市场去盘活。但最近看到有人打着救市的名义建议禁止借壳重组,这其实是个馊主意,让A股市场彻底关闭融资窗口的休克式疗法是很糟糕的,不能因噎废食,改善A股市场质量和营造股市长期信心的方式也无非是让股市泡沫少一些,路径也无非是“挤泡沫”和“填泡沫”,但“挤泡沫”很容易失控和浇灭市场信心,况且股市是需要一定泡沫的,因此用输入更多好的上市公司和利用资产重组盘活存量的“填泡沫”比“挤泡沫”代价小一些。
不能因噎废食
A股市场的这轮“杠杆牛市”快速崩塌,让高层决策部门和监管部门对股市创新性政策进行了深刻反思,从目前打击恶意做空、抓捕空头开始,期货市场和现货市场的做空规则都在逐步调整,其目的除了查缺补漏、打击异常投机交易行为,确实是想稳住目前A股市场的情绪,尤其在“国家队”巨量资金入场救市之际,防止个别投机性资金和个别机构损公肥私,不希望有太多的做空资金干扰市场情绪。
近期有不少做量化的异常交易账户被限制交易,从证监会公布的情形来看,在股市异常波动期间,一些具有程序化交易特征的账户参与了异常交易行为,频繁撤报单,少数账户委托撤单比超过80%,干扰了正常价格信号。7月30日、8月1日沪深交易所公布了34个限制交易的机构账户,8月3日上交所限制了4个账户的交易。对此,中金所也明确界定了异常交易行为:自日起,对从事股指期货套利、投机交易的客户,单个合约每日报撤单行为超过400次、每日自成交行为超过5次的,认定为“异常交易行为”。
一些量化账户频繁撤单,频频进入“异常交易”区域博取收益,其行为对股市价格的正常形成机制造成了重大影响,确实应该管管。但不能据此来否定程序化交易和量化对冲,更不能把A股市场“救”回到单边做多时代,只要不是恶意裸做空和用做空机制操纵市场,现货市场与期货市场的合理发展、良性互动是必要的。如果为了维稳而彻底否定做空机制就不太合适,其实程序化交易、量化对冲、高频交易都只是一种交易手段,它本身并不会放大涨跌幅度,但在极端市况下确实会影响市场情绪,比如在股市大面积跌停的时刻,恶意裸做空确实会增加市场暴跌情绪。
因此绝对不能因为一次大跌和杠杆失控而抹杀所有的金融创新,更不能借此来全面否定做空机制、否定程序化交易和量化对冲,如果让A股所有的规则都萎缩到单边做多时代,虽说可以稳住目前市场下跌的情绪,但这对A股市场长期健康、理性投资和可持续发展不利,毕竟救市的目的不是为了单一的拉抬股指。
歧视性政策应该尽快改革
目前中国股市以投资者准入条件划分了门槛,中小投资者只能单边做多,机构们可以上下其手,这正是A股市场的悲哀所在。显然,规则的不平等被机构们充分利用了,借市场的大起大落猎杀散户,这一次尤为明显,现在限制和关闭一些太过分的投机性账户只是杀鸡儆猴,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如果不平等的市场规则不调整,大起大落的市场趋势仍将难以避免,毕竟剧烈波动是机构们上下其手最好的机会。
从股指期货6月15至7月2日的持仓情况来看,券商等机构投资者是这轮股市暴跌的做空主力军,而且在现货市场下跌过程中强制平仓引发踩踏效应,让空单大赚,其投机性远比普通中小投资者强烈。当然,A股市场中的中小投资者还得尽快成熟,否则即使拥有高精尖的武器和享受平等的对冲规则也未必会使用,因此中国的金融创新要结合自身的实际,要根据市场参与者的水平和整体素质来决定步伐,步子还不宜迈的太快,如果期货市场、衍生品市场等发展太快,即使普通投资者有资格参与,也只会被熟悉掌握规则的机构误导和斩杀。
虽然维护金融市场稳定是当前中国的“重中之重”,一切政策手段皆有可能,但一定要清醒认识哪些是临时性措施,哪些是必须要改革的举措,如果真正市场化的长效机制没有建立起来,股市涨跌还会长期绑架政府和政策。因此,要认清当前的核心矛盾,这次股市暴跌除了现货市场与期货市场的不协调发展和监管不到位,以及相关规则不完善外,最核心的是由于监管部门人为去杠杆力度太猛,导致市场出现“硬着陆”,现在应该想办法从“硬”变“软”,应该想方设法恢复市场自身的信心,千万别将救市资金孤立成对手盘和把中国股市变成“单边市”。
A股市场该如何灾后重建
要想让A股市场彻底恢复信心和恢复市场化功能,就得深刻反思:
首先,我们的监管部门究竟应该关注什么和干什么?监管部门的职责是维护市场稳定,维护市场的公平正义,让市场有序有效的运行。不要老关注点位,指数点位的高低是市场决定的,应该通过市场的手段来解决问题,比如应该早早地放开IPO发行,降低市场的热度。同时完善现货市场的做空机制,而不是取缔,现在证券公司不愿意借券给投资者,现货市场做空制度漏洞显露无遗,另外对市场的违规行为监管部门也应该严格的惩处。
其次,机构是在价值投资吗?散户是市场中的不稳定因素吗?这一轮中小投资者恰恰是坚定的单边持有者,结果也是伤害最严重的。我一直认为有些人长期误判中国股市,认为股市的大起大落是散户的非理性所为,于是想尽办法劝服几千万中小投资者学乖,却在纵容着控制市场核心力量的机构们为所欲为,对他们的风险教育和监管力度远远不足,因此要改变认识和监管理念,监管政策和游戏规则要一视同仁。
其三,新股民和使用高杠杆的投资者应该吸取什么教训?相信经过这次调整之后,投资者对使用杠杆和控制杠杆风险会有新的认识,新股民也会认识到股市本来的风险,不能再盲目看多。
另外,新闻媒体在股市报道中应该持什么样的立场?新闻媒体应该是客观、公正的第三方,应该有多样化的声音,市场的魅力就在于不同的观点、分歧,多元化的博弈才不至于市场产生剧烈波动。如果市场情绪被舆论统一就比较麻烦,涨的时候都在涨,跌的时候大家都在抛,这对市场的影响非常坏,所以要减少统一的口径和牛市舆论的轰炸。
政府救市应该多用市场手段和依靠市场自身的力量,减少行政干预和尽量不要修改市场规则,除非是不合时宜和违背市场的规则,否则行政干预和修改规则带来的伤口会很难弥合。对于救市,我依然坚持前段时间提出的几点建议:
第一,应该适当禁止股指期货市场的裸空投机行为,让衍生品回归套期保值和避险功能。如果在现货市场没有筹码、没有多单,就不能在期货市场投机抛空,两者比例不宜相差过大。
第二,在股票大面积跌停的时候短期禁止券商跌停板挂单平仓。如果每天在跌停板挂单平仓,股价自然起不来,如果限制券商等配资机构跌停板挂单平仓,市场就不会出现连续踩踏暴跌和大面积连续跌停的情况。
第三,建议完善跨市场交易制度和强化跨市场监管。现在我们看到的不仅仅只是一个简单的现货市场监管或者只管理股票市场这么简单,期货市场也非常重要,尤其跨市场监管。
第四,尽快建立混业、统一协调监管框架和机制。现在中国已经出现金融混业发展的格局,但是我们的监管政策、监管规矩都仍然是在分业监管,比如通道业务都是绕开了本部门的监管措施,形成了跨部门的监管套利,这也是未来中国金融市场和资本市场的潜在风险和最大隐患所在,我们需要尽快补上这一课,建立统一协调的监管框架。
第五,降低印花税,不管股市是涨还是跌,降低股市交易成本非常必要。以现在每天万亿级的成交量来算,1‰的印花税就意味着有十几个亿元资金每天彻底离开了股票市场,A股市场仅6月份的交易印花税就达到了366.6亿元,这对股市造成了直接的净流出效应,A股市场降低交易成本已迫在眉睫。
(本文内容不得以盈利为目的进行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本站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有 288 人读过
(45人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世界上有没有鬼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