盒子机器人怪里面的机器人

制作牙膏盒机器人--《小学生必读(高年级版)》2007年Z1期
制作牙膏盒机器人
【摘要】:正 牙膏拿出来后,牙膏盒的使命也就结束了。花花绿绿的牙膏盒扔掉怪可惜的,但是放在家里又太占地方,怎么办呢?今天我就教你一招儿,用牙膏盒制作一个方头方脑的机器人。材料:牙膏盒、细铁丝、彩纸、剪刀、胶水。制作方法:1.如图1,把牙膏盒从虚线处剪断,成为 A、B 两部分
【关键词】:
【分类号】:G624.75【正文快照】:
牙膏拿出来后,牙膏盒的使命也就结束了。花花绿绿的牙膏盒扔掉怪可惜的,但是放在家里又太占地方,怎么办呢?今天我就教你一招儿,用牙膏盒制作一个方头方脑的机器人。 材料:牙膏盒、细铁丝、彩纸、剪刀、胶水。 制作方法: 1如图l,把牙膏盒从虚线处剪断,成为A、B两部分、了瓤图1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冬原;;[J];初中生之友;2003年Z1期
宇川育;余碧君;;[J];早期教育(教师版);1992年02期
徐有张;[J];社科信息文荟;1994年20期
陈焕文;;[J];青少年科技博览(中学版);2002年20期
肖闻石;;[J];青少年科技博览(中学版);2002年21期
杨波;;[J];网络科技时代(数字冲浪);2002年02期
王涵;;[J];聪明泉(科幻&奇幻);2003年03期
徐娜;[J];科学大众(小学版);2005年04期
浩瀚;[J];课堂内外(小学版);2005年11期
天目山;;[J];中学生;2005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瑶;高长青;王刚;肖苍松;杨明;李佳春;王加力;;[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胸心血管外科学术会议暨2007中华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青年医师论坛论文集心血管外科分册[C];2007年
张思明;;[A];'2001第六届中国小电机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肖海荣;周应兵;周风余;苏学成;李贻斌;;[A];2001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1年
钱炜;樊堂堂;;[A];第十三届全国机构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黄进;汪洋;马孜;刘滨春;;[A];2009年中国智能自动化会议论文集(第五分册)[东南大学学报(增刊)][C];2009年
何发昌;全小平;;[A];中国电子学会第七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1年
孟凡义;臧泳霈;;[A];科技、工程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中国科协第五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崔嵬;强盛;高晓智;;[A];第25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中册)[C];2006年
鲁京立;卜春光;;[A];2009全国虚拟仪器大会论文集(二)[C];2009年
裴海龙;周其节;梁天培;;[A];1995年中国智能自动化学术会议暨智能自动化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论文集(下册)[C];199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冬冬;[N];中国包装报;2005年
柯杨;[N];河南日报;2007年
靳贤英;[N];医药经济报;2007年
何德功;[N];新华每日电讯;2005年
本报驻美国记者 张孟军;[N];科技日报;2005年
江鑫;[N];北京科技报;2006年
吴洣麓;[N];北京科技报;2007年
冰丘;[N];工人日报;2007年
记者 卞晨光;[N];科技日报;2006年
记者 钱铮;[N];新华每日电讯;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张连东;[D];大连理工大学;2004年
范红;[D];浙江大学;2003年
姜春福;[D];北京工业大学;2003年
干方建;[D];合肥工业大学;2003年
詹建明;[D];吉林大学;2002年
方海燕;[D];西安理工大学;2005年
范良志;[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刘庆波;[D];北京工业大学;2009年
温淑焕;[D];燕山大学;2005年
谭跃刚;[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刘玉军;[D];浙江工业大学;2002年
刘辉祥;[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龙海燕;[D];四川大学;2005年
焦尚伟;[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程军;[D];哈尔滨理工大学;2004年
王兰兰;[D];大连理工大学;2005年
卢瑾;[D];浙江工业大学;2006年
丁冬平;[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李建红;[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6年
赵春光;[D];吉林大学;2009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4号脑洞大开:如何让机器人有自我意识?--百度百家
脑洞大开:如何让机器人有自我意识?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摘要 : 机器人自我意识给我们开启了崭新的大门,给我们带来有创造力、好奇心的机器人。机器人自我意识给我们开启了崭新的大门,给我们带来有创造力、好奇心的机器人。
The BIG Talk在2015开年第一期首次走进美国,以《迎接崭新智能社会》为主题,邀请了100多位来自国内最具影响力的主流媒体,科技垂直媒体及自媒体知名人士前往旧金山和硅谷,邀请十几名世界级科技大咖,为科技界奉上一场关于智能社会技术的前瞻知识盛宴。
以下为Hod Lipson在硅谷The BIG Talk专场活动中的主题演讲:
今天我想讲一下一个振奋人心的机器人技术,这个技术我觉得可以影响到所有人,就是有自我意识的机器人,这个技术可能不会在今天明天就成为现实,但是这个技术在我们孩子的一代就会实现。
我们知道在机器人技术界我们有一个禁忌的词,这个词是所有机器人科学家都想实现,但又在所有相关文献中都不会出现的词。这个词就是“意识”。这个词是属于人类的,但是我们不知如何定义,如何实现,然而这是我们的遥远理想。
意识是什么呢?有很多词可以形容自我意识,但是我想用一个比较实际的定义,那就是想象自我的能力。大家能想象到自己明天去海滩的情景吗?能想象大海的味道,沙子的触感吗?可以想象我站在台上看大家是什么样子吗?想象自己未经历的环境中的情景,不管是过去还是未来的情景,这种能力就是自我意识。也就是说不用亲身经历就可以进行决策。这就是我们想要机器人最终拥有的能力。
今天我想说的是,机器人想象自身在未来假设情况中的能力对于适应和其他今天的机器人不能做的事情是非常重要的。这种有自我意识的机器人在好莱坞电影中随处可见,电影中的机器人总是有自我意识的,有感情的。有写时候这种关系是正面的,但有些时候则更复杂。但看看现实是很不一样的,当今世界的所有机器人都是没有自我意识的。他们速度很快,很精准,可以全天候工作,有强劲力量,但是却没有适应力。我们刚造了一个机器人可以很精准地拾起和扔东西,但却没有自我意识。事实上,我们也不是很想让这些大型机器人有自己的意识。但是,这个情况可能会发生变化。如果我们看看生物的话,生物的特点正相反。也许不那么快那么准,但可以自我适应。达尔文在《生物起源》中曾说过,生存下来的不是群体中最强最聪明的,而是最能适应变化的。所以说适应力至关重要。
设计机器人?NO,我们是在“养殖”机器人
几年前我们开始了一个项目,不是坐下来设计机器人,而是养殖机器人。什么意思呢?我们把很多机器人元件投入物理模拟器,让模拟器连接各个元件,线路,电池,然后把性能最好的机器进行复制。也就是说在测试中性能胜出的机器人会得到复制。所以说随着时间很多的变异会逐渐出现。我们在一个16位计算机上模拟,在2000年的时候这是当时最新的计算机技术。现在这个技术已经进博物馆了,现在的iPhone都比它快,但当时我们在这个计算机上运算了几百代,然后来观察结果。我们看到这每个点都是一个机器人。横轴是不同代,纵轴代表的是机器人的速度。所以我们是获取了机器人在地面爬行速度的数据,可以看到在最先的100代我们基本没得到什么有用的东西,都是一些没用的电路。但是在几代后,情况发生了变化,机器人越来越快。这里有两个机器人在模拟器中爬过地面,然后再用3D打印的技术把这个机器人做出来,从虚拟的变成现实的。所以说这些机器人他们不是设计出来的,而是进化出来的。这是机器人的一个特写,可以看出这些机器人看起来有些奇怪,跟设计出来的机器人不一样。
所以说这个研究很重要,就是因为它我才能进康奈尔大学任教的。但是我知道,要得到终身任期光靠做塑料机器人还不行,还得做钛合金的机器人。所以我开始设计更复杂的机器人。这里就是一个,它配有涡轮,可以跳跃,我当时就想,如果能让这个机器人做跑跳步,我就能让那些半信半疑的同事相信我这个养殖机器人的技术真的能行。所以我们就造了这个机器人,中心有这种罐状系统来控制空气动力,还使用同样的养殖系统来制造机器人的大脑系统,控制机器人前行。所以这些控制器都是要让机器人前进的,有些效果好,有些效果不好。左上部有一个摄像头,监控所有动作。前进越远,能与其他控制器结合的几率越大。所以就能让这个机器人在地上跑跑跳跳。我们让机器人自主做很多动作来测试,那最后看到机器人一些有趣的行为。这里可以看到这个机器人的动作,一开始它有一些动作几乎是随机的。这里是学习走路,但是我们可以看到这样的机器人,它短时间内肯定是不会占领世界的,所以我也不可能得到终身任职。所以得从头开始。
那我们再来回顾一下这两个项目,第一个项目我们用的是模拟器来模拟,将模拟结果造出来。但是这里的问题就是模拟与现实的差距,也就是模拟中能实现的,在现实中不一定能实现。所以这个方法对复杂的机器人不奏效。那么第二个项目中我们设计的机器人是完全基于现实的,没有用模拟。但是这里面的问题就是要做很多测试,很费时间,要养殖出有用的机器人需要时间太长。所以我们就卡住了。那么我们运用的可以说是第三种方法,从不同视角来看进化。一开始用一个简单的模拟器来养殖机器人,将最好的机器人在现实中测试,这个方法不奏效,因为模拟器太简单。但是从这里我们可以收集机器人的数据,我们可以收集各种感应和感官的数据,单机驱动的数据,然后运用这样的大数据集来养殖模拟器。也就是说不光是用一个单一的模拟器养殖机器人,我们还要同时养殖模拟器。所以机器人越来越优秀,模拟器也越来越准确,就能模拟出更优秀的机器人。所以自主模拟和机器人在同时互相适应。那么我想指出的一点就是这种机器人和模拟器互相适应的进化就是一种自我的意识,因为机器人开始在自己的环境中模拟自己,并用此数据来做出预测,预测成功的时候,机器人就以此不断做出适应。
那么给大家展示一下我们制造的第三个机器人,有四条腿,每条腿上有两个马达,膝部和髋部各一个,共八个马达。有两个倾斜感应器来感应前后左右的倾斜。这个机器人要学怎么走路。看到这个机器人,我们要意识到一点,就是这个机器人不知道自己长什么样子。大家看到它的四条腿可以想象到大概它要怎么样走路,但是机器人不知道自己到底是长得像条蛇还是像一只蜘蛛,也不知道这些马达是怎样连接起来的。所以这个机器人一开始走路的方式要想象的话,请大家想象自己在一个黑盒子里,你只有8个手柄,这些手柄开始工作,盒子会向前后左右发生倾斜。所以需要找到操纵手柄的方式让黑子走得越快越好。这就是这个机器人的感觉。首先机器人要让马达任意运动,然后来感应倾斜,汇集这些感应数据来找到走路的感觉。这个黄色的部分大家可以看到一些自我形象的假设。一会还会给大家放一个影片,大家看到就会明白,这个机器人对自我形象的假设都是错误的。这里是第一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到机器人运动导致断电了,没成功。
第二步就是这个绿色的部分,机器人要想象能采取什么行动来选取不同假设,如果是条蛇应该是这样感应的,逐步推断自己的形态。我们改进了一下机器人,可以看到机器人做的第一个动作,并开始建立对于自己形态的假设。现在可以看到这些都是错的,但是绿色的盒子开始运动。机器人开始意识到自己有四条腿,但还不知道怎么协调起来。但是在16次试验后,机器人开始形成对自己的意识,虽然对腿的意识还不是很准确,但是足以让机器人运动起来。但是最后我们得到的是这种不太好看的前进方式。但是大家要记得,我们没有给这个机器人输入任何前进的程序,之前没有进行过前进的测试,也没有对于自己形象的意识。一开始我们只是逐渐来模拟,最后可以前进了。为了进一步测试,我们做了一件残忍的事情,砍掉了它的一条腿。一天之后这个机器人的自我形象开始适应变化,自我的形象中也少了一条腿。运用这个新的自我形象,机器人又找到了新的运动方式。这个机器人现在退役了。如果我自己设计一个机器人少一条腿也能前进可能最终的效果会更好,但是这个实验中没有一个感应器腿掉了然后自动转换到程序B,而是机器人通过动力的改变来改变对自己的形象假设,改变了自己的行为模式,也就是说,它进化了。在第30次测试时,红点是没有自我形象的随机控制,黑点是机器人通过自我形象做的预测,蓝点是实际的前进路线。所以说跟学术界的情况也一样,这个机器人也是越来越自视甚高,预测的也比实际能达到的多一倍。但不管怎么说这种自视甚高的形象也能帮助这个机器人在未来做出决策。这也是给我们上了一堂名为自我形象的课,告诉我们需要什么才能前进。
所以我们有很多实验都是基于这个想法,也就是元认知。我给大家展示了机器人认识自己的机械结构的过程。但大家也可以想象能够认识自己思维的机器人。这是Marvin Minsky在八十年代的一个图像,他假设意识的出现必须是在有两个头脑的情况下,一个头脑与世界互动,另一个头脑与第一个头脑互动。必须要有这两个层级的认知才能有意识。所以这是一个假设,我们基于它建了一个机器人,它有两个头脑。有一个大一点的头脑,让机器人可以四处走动,收集数据。它还有一个小一点的头脑可以检测下一层的头脑,并作出修改。所以这个头脑可以帮助机器人适应新的环境。比如我们看到这个机器人在这里追踪的是蓝色的点,但是上层的头脑可以不断改变机器人追踪的点,那么下层的头脑就开始跟踪这些黄色的点。所以我们可以看到这种适应性的行为,机器人有两层头脑,并思考自己的思维。
这是一个机器人,是监控另一个机器人的,所以我们可以看到这种连续大脑的概念。连续大脑是各个头脑相互连接互相控制,可以在不同层级上实现,可以达到无限回归。这是另一个例子,这个机器人,它总是追着光走的,我们叫它行动机器人。但是它不走直线,而是用一种奇特的方式前进,所以它不是线性的。还有一个机器人看起来跟这个很像,但这个观察机器人是分析行动机器人的行为的。观察机器人要让行动机器人掉到一个陷阱里。观察机器人观察一段时间后事实上是把灯光放在了跟陷阱不同的地方,为什么呢?我们来看看,这个行动机器人,和这个光源,观察机器人为什么要放在这里呢?因为行动机器人先到处走一走然后看到光源后会急转弯,掉进陷阱里。观察机器人是通过观察行动机器人来得到它的行为模式的。
所以我们的研究其实是关于元认知和双重思维,大家可能觉得这只跟机器人有关,但其实在很多方面都可以应用。比如这个是我上班要过的一个桥,过桥到时候我总想这个桥要是不够结实怎么办。所以我们把这个桥放在模拟器中,让桥有自我意识。桥开始轻微颤动,然后逐渐形成关于自身的假设,最后找出桥的弱点。这个方式可以更快的找到桥的弱点,比传统工程学方法更快。你们也可以想象自动驾驶的汽车可以对自己进行假设,理解它们能或不能做什么。或者也可以观察其他车辆,更好的预测它们采取什么行动,怎样回应外界。甚至可以想象未来无人机战争中无人机观察预测其他无人机的行为,提前采取反应。甚至是在医疗保健中也可以使用机器人来理解人类需要什么,需要什么帮助,或者用人类能理解的方式来行动。所以心理学和大脑科学都非常重要。
正永远改变机器人的科技:3D打印和深度学习
那为什么这些技术现在出现了呢?这些想法已经存在很久,但现在有两种科技正在永远改变机器人技术。其中一种是3D打印,这种新的制造技术,可以制造任意的形态。几十年来我们都想用各种形态的元件来制造机器人,但是现在有了3D打印技术才得以实现。所以可以想象今天我们打印电池,肌肉组织,甚至是线路。未来的机器人可能不是元件组成的,也许会有更有机的外表。甚至可以在打印出来的元件中嵌入电路,所以未来的机器人外表会更有机,所有的东西都是嵌入的。这将会跟大家在电影中看到的机器人非常不同,电影中的可能比较老,有很多标准的元件。但我觉得这是不对的。
第二种技术今天已经讲过很多了,就是深度学习,那我的看法是过去几十年我们都在关注神经网络,但是总是停留在浅层的神经网络,只关注到两到三层的网络。一些学术论文也说,只需要两层的神经网络就可以做所有事。这在学术上可能是正确的,但在现实中,几年前大家开始关注深层的神经网络,所以可能深层学习一次也是由此而来。当达到三十层或五十层的神经网络时,就给人工智能带来了巨大突破。最近发现这些深层的神经网络可以接受上千个图像并进行分类,比受过训练的人分类还准确。很长时间以来这都是人工智能的圣杯。
深层网络是真正令我震惊的,我们建了这样一个深层网络,包含GPU科技,并培训它处理图像,分类猫或狗的图像。但是我们突然意识到,有一个神经网络是在追踪我们的脸。但我们并没有培训这个神经网络来追踪人脸,只是让它分类猫、狗、蜥蜴的图像。然而,它却自己学会了追踪人脸图像。可以看到这里它在追踪这两个人脸,它自动地开始追踪人脸,因为这可以帮助它来分类其他图像。而且最近我们发表了一篇论文,指出培训这样的神经网络不需要很多数据,因为这些网络通过少量的数据就可以很快地学习,它们可以从一个地方传输数据到另一个地方。也就是只传输一次数据,之后他们就可以很快学习很多新的东西。这是一个很振奋人心也有点吓人的新发现。但这也说明我们之前认为用程序给机器人编程的想法是很幼稚的,这些机器人可以自己学习。
近期一些人工智能专家提出我们未来将会制造出很正确的机器人,这种想法也是幼稚的,因为这些系统是不断在学习、改变、收集新数据,所以说很难提出什么真正有实质的保证。所以这些方向我都很期待,机器人自我意识给我们开启了崭新的大门,给我们带来有创造力、好奇心的机器人。这个机器人是我们造的,会用油漆画画,也可以看到自己画的东西,像个艺术家一样。这个机器人现在画画比很多人画的都好。还有一个机器人是可以问问题,形成假设,再来测试假设。机器人科学家称这种技术为Eureka,现在有4万人用这种机器人来做新发现。所以现在的人工智能是可以帮我们来创造来发现。所以不像很多人,我并不恐惧人工智能未来的发展,我更担心的是人类使用人工智能对人类自身会做什么,但是人工智能是完全受到我们控制的。
谢谢大家。
人工智能会摧毁人类?无需忧虑
Jason:请留步,Hod,你是说深度神经网络,深度学习可以达到非监督学习吗?
Hod:我们还没有找到怎么达到这个目的,但是我们已经发现机器人可以学习你没有要求他们学习的东西,所以还是需要一点点监督,但是它们可以学习要求之外的东西。就像小孩子一样,你可以教他们一些东西,但是他们学习的东西你是没法控制的,也有可能学习到其他的一些东西。那我觉得这是这个技术最激动人心的地方,因为它真的可以学习很多。
那意识这个词,它还是一个禁语。精神科学家Antonio Demacio指出,有身体我们就能发展出感觉,苍蝇也有感觉,有这些感觉我们就有情绪,就产生了意识。但是这些都是基于一个能受伤,能学习的身体,很难想象机器人有这样的身体,并产生意识。
那我展示的机器人看起来很简单,只是一个四条腿的机器,但是它可以产生自我的认识,并且预测未来。而我认为,感受就是预测未来经历的能力,如果是好事你就高兴,如果是不好的事则愤怒、激动。所以感受我觉得不是有或没有这么简单,而是一种不断进化的能力,在未来模拟自己。当然现阶段还很简单,但我无法预测这个机器人是不是很快会具备爱的能力,但是有深度学习技术这也是有可能的。这将会快速发展,我们将看到很多有趣的新东西。
Jason:你刚才给我们展示了未来有创造力的机器人的模拟,但是在现实中呢?通过3D打印这什么时候能成为现实?
Hod:我认为已经不远了,谨慎一点,10到20年吧。我们已经看到实验室中机器人可以制造非常简单的机器人,随着制造技术和信息技术共同发展,3D打印,打印电路和元件,这些都让机器人可以制造机器人,那么之后我们就会看到一个快速的发展。
Jason:如果机器人可以制造机器人了,还可以创造了,人类还能干什么呢?
Hod:这个问题很好,有时候有些人认为人工智能会摧毁人类,想象这些钢筋铁骨的机器走上街头摧毁我们。但是事实上就算会摧毁也不是以这种方式,而是因为机器人以后所有的能力都会超过人类。不仅机器人可以制造汽车、开车,它们还可以写诗,写文章,而且他们还可以养孩子。这可能会给人类存在的意义带来挑战,这一点我们应该有准备。但肯定不会是机器人走上街头杀死人类,如果我们不超越这个想象,就会忽视很多问题。
Jason:Hod,非常感谢你。
————关于BIG————
百度旗下科技活动品牌 The BIG Talk创办于2014年6月,致力于成为连接前沿科技和商业价值,解读未来趋势的思想平台。 从2015年开始,The BIG Talk将成为季度性的全球峰会,每一期我们都将邀请各行业领先的科学家、企业家、科技博主与记者参会,共同讨论引领科技潮流的前沿话题。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阅读(2728)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还可以输入250个字
推荐文章RECOMMEND
阅读(7483)
阅读(1890)
最新文章NEW
微商变化很快,刷屏刷不动,压货压不动,靠讲课站台的微商大咖们咋办?
热门文章HOT NEWS
智能电视的竞争已转向内容之争,新老玩家正处于深度博弈阶段。随着科技的前进,人们不再像以前一样过着艰苦的日子,现在,越来越多的科技产品已经诞生了,那就是――机器人。想象一下,在未来有机器人当我们的朋友那决不是梦想!
机器人的大脑其实就是一台微型电脑,使它具有辨别、分析和规划的功能;机器人的听觉只是通过语音处理及辨识技术可以正确理解一些极简单的语句;机器人可以像人那样交替行走还可以像汽车、坦克那样用车轮或履带“行走”
要说机器人的本领,那可就大着呢!
听说过机器人踢“世界杯”么?没有吧!让我介绍给你听听:今年的科技展中,机器人们就开展了“世界杯”,这些机器人的外形是圆的,前面是个挡板,用来接球,这些机器人不是由人控制的,而是由他们的“大脑”自己来控制的,如果你看了这场激烈的球赛,你会发觉一点也不比世界杯逊色!
你还见过机器人“消防队”么?在科技馆里,就表演了“消防官兵们”救人灭火的事情!一间小房子着火了,这时一群“消防机器人们”立即赶到现场,从消防车上下来,然后一个机器人冲进房子里,其他的机器人便开始灭火,不一会,那个机器人抱着一个洋娃娃出来了,火扑灭后,他又分析着火原因,或许你对他的分析有疑问,但据专家说,正确率达到90%。
除了我介绍的方面外,机器人在军事、农业方面、生活方面等等都会起到重要性,自打机器人诞生的那一天,机器人和我们就是好朋友。沙发机器人保姆大家好,我是陈博士,我发明了一个机器人保姆,我给你们说一下吧,机器人保姆有很多功能,比如说:你家的小孩晚上老是哭,只要她去,她会把杜致板凳未来机器人今天,我在电视上看了机器人比赛,我对妈妈说,如果我会造机器人,我要造这样一些机器人。
1劳动机器人
爸爸、妈妈每天都忙里忙外的非常辛苦,所以我希望有一个能帮助爸爸、妈妈的机器人。
每天早晨我们起床,机器人就把早饭做好了。中午,我们回到家,机器人把屋子打扫的干干净净,午饭也做好了。下午回到家,机器人做好了晚饭,再把床铺好,好舒服啊,我可以好好睡上一觉了!可是,还有一个问题,如果没有电--机器人就会“饿倒”,这可怎么办呢????如果机器人拖着长长的电线,一不小心就会把我们拌倒,弄不好还会把机器人摔坏呢!如果把他们那到工厂去修理,那么工作人员的活也就太多了。
能让机器人自己充电吗??我想造一种可以“吃”蔬菜的机器人,机器人吃了蔬菜以后,蔬菜在机器人的体内变成了能量,机器人就可以运动自如了。有了这种机器人,我们的生活也会更方便。
2 建房机器人
我希望未来还会有一种机器人能帮助我们造房子。
我们只要把一张张照片-------(美丽的小房子,小别墅......)放进机器人的肚子里,不一会儿机器人就会根据照片把房子建好了,房子还有一个摇空器,可以用遥控器让房子来回移动,变换色彩,调节温度,甚至可以在空中飞来飞去,就象飞机一样。
“ 未来机器人”——你不会离我们太远!!!!!!#4楼救灾机器人救灾机器人
文 / 毅佳 想象 类作品
我想发明的是救灾机器人,听妈妈说5月12日下午2时28分,四川汶川县发生了里氏8.0级的大地震,那时正在上课的学生们因突如其来的灾难而失去了像花儿一般的生命,我当时听到心里久久不能平静,我多么想发明一个救灾机器人呀!赶紧奔往灾区抢救被困的人员。
我发明的机器人,首先它知道地震会在什么时候发生,当预知地震时,及时报警,帮助人们转移到安全的地方。如果地震真的发生时,它会在最短时间内排除路上的障碍物,及时进入灾区现场救人,以免伤亡得更严重,它不怕风吹雨淋,可以翻山越岭。它有一个像警犬一样的鼻子可以准确无误地找到受伤人员。别看它个儿小,它力大无比,可以抓起几百吨重的东西,它一口气能背起200多人。它最大的优点是能缩小体型,进入狭小的石缝里,救出被困的人员。它还是一个好医生呢!只要受伤的人到它这儿医治,都可以健健康康地回家去。
我相信,我们只要好好学习,连金石也能被劈开,愿望一定会变成现实的。#5楼做机器人今天,我做了一个不仅漂亮,而且能用来装一些小东西的机器人。
为了做这个机器人,我准备了:长四十五厘米,宽九厘米的纸条,以及六个亮丽的盒子。
我首先将一个正方体的盒子拿出来,它身子胖胖的,“眼睛”(药名)可漂亮了,在闪着金光的盒身的衬托下,显得更加漂亮。我还没来得及慢慢的欣赏它,就想起我的正事儿是做机器人了。我把那张纸条的背面粘上双面胶,再撕掉双面胶的外壳,把纸条裹在盒子上,机器人的头就做好了。
接着,我拿出了一个长方体的盒子,这个盒子瘦高瘦高的,全身闪着银白的光芒。于是我毫不犹豫的把它粘在机器人的大脑袋上,做机器人的大炮。
然后,我再把一个扁扁的黄色纸盒粘在机器人的脑袋下,做为底盘。
把底盘装好后,再用俩一模一样的药盒,用胶水整整齐齐的把它们粘在机器人的脑袋上,然后在用大盒子做一个辐带。就搞定了。
咦,这个机器人咋没有眼睛和鼻子呢?于是我就用最快的速度给它做了眼睛、鼻子。一看,嘻,它笑得真灿烂。
这是我最喜欢的手工作品了!#6楼万能生活机器人万能生活机器人
作者:石涌鑫 指导老师:杜丽亚
现在可真是科技时代,大街小巷每个家庭都有一个和大家不同的机器人。我家也不例外,有一个万能生活机器人,我叫他“鑫鑫。”
“鑫鑫”长得很奇怪,头像三角形,两眼直放可爱的光芒。妈妈最喜欢鑫鑫了,每次妈妈打扫屋子的卫生,鑫鑫就出来帮助妈妈,尤其是擦窗户,每次妈妈擦窗户就会累得筋疲力尽,而鑫鑫不会那么为难了,他的手臂可以自动伸缩,再高的地方也能擦到。
“鑫鑫”会烧菜。你只要吩咐一下,鑫鑫马上就会做出色香味俱全的美味佳肴,一点也不比饭店的厨师差。
“鑫鑫”还会讲故事和笑话。每天我都要到童话的大世界里去遨游,鑫鑫每次讲笑话都会让我哈哈大笑。;
“鑫鑫”还可以教我学习。每次有不会的习题就会慢慢地讲解,他的知识好比一个小型图书馆。;
“鑫鑫”还有一个防盗功能。只要有陌生人敲门,他就会用激光把陌生人激倒,那陌生人就无处可逃了。
自从有了万能生活机器人,我们家才有了快乐,我喜欢万能机器人。#7楼如果我是百变机器人如果我是百变机器人机器人的动画片我最爱看,因为机器人是力量、速度和智慧的化身。我梦想自己是一个百变机器人。如果我是百变机器人,当有人喊:“抓小偷”时,我就会变成一个威武的警察,用我的力量轻而易举的制服坏人。让想干坏事的人听到我的声音就问风丧胆。如果我是百变机器人,在地震来临之时,我会以超音的速度飞到灾区,救出所有被埋的同胞。让灾区少一份痛苦。如果我是百变机器人,当我们的环境受到污染和破坏时,我就会变成一个环保专家,去制止工厂的违法行为,并且说服他们增加环保设施。让我们的生存空间少一些侵害。如果我是百变机器人,我还要变成医术高明的医生,为生病的奶奶减少病痛。如果我是百变机器人,我还要变成交通警察,指挥车辆疏通拥堵。如果我是百变机器人,我还要变成打假专家,让衣、食、住、行中的假冒伪劣无处藏身。..........总之,我想做的事很多很多,如果我真的是一个百变机器人那该多好啊!内蒙呼和浩特市五塔东街小学四。三班李越指导老师:李丽平#8楼交通机器人交通机器人
浙江省海宁市谈桥中心小学 三(3)班 金嘉宁
冬天到了,交警们既高兴又发愁。高兴的是过年了,可以和家人们团聚了,发愁的是天气冷道路要结冰,太滑了,车轮子经常打滑,发生的交通事故很多,要把翻身的车子翻过来还要把车子拉走,再清理事故现场,实在忙不过来。
也许你会这么想,可以让机器人来帮忙呀。是的,现在已经有了会处理交通事故的机器人。它们能把翻身的车子重新翻起来再进行修理,清理事故现场后再指挥由于事故堵塞的交通。
这些机器人这么聪明能干,看来这真是交警的好帮手呢!可是交警们还是不太满意,。如果没有电,它们还要罢工的,马路这么大、这么长,到处都是来去匆匆的汽车,不可能让机器人拖着长长的电线走来走去。你会想,可以用点电池呀!那就得经常给机器人充电或换新电池。因为电池很快就会用完的,没电了,机器人照样会饿倒。让交警在那么长的马路上一个个地去找饿倒了的机器人那可太麻烦了。
能不能让机器人自己充电呢?科学家正在研究这样的机器人,它们在没有太阳的日子里只要吃一点路边的泥、草就可以干活。这种机器人的肚子里装里一个特殊的装置,可以把吃进去的东西变成电。有太阳的话,就可以利用太阳能来发电。在事故频发的季节里,这些机器人只需要到路边吃泥或草其中一样东西就能不停地工作。有了这种吃泥、草地机器人,交警们就轻松多了,只要坐在办公室里指挥它们就行了。
大海指导#9楼机器人医生机器人医生
在生活中,人们常常会因为治不了的一些疾病,因病情加重而死去。这该怎么办呀!来!看看我发明的机器人。在未来,机器人可以治疗各种疾病。它很小,跟米粒差不多大小,它有一层薄薄的白色外壳,中心是机器人。人们就象平常吃药那样把它吞进去。当机器人来到人的发病部位时,机器人的外壳就会融化,机器人就会开始治疗疾病,当机器人需要帮助时,它会生出10来个跟它一样的机器人,帮它干起活来。请你放心,在机器人的治疗中,它不会伤害人。机器人把病治好后,它会献出宝贵的生命,当人们把机器人消化后,机器人会化成很多营养给人们。机器人真神!真有趣儿!这是我发明的机器人,大家喜欢吗?我猜病人很想用它吧!对不起,未来才有呢!请大家见谅!我也希望现在就有。
指导教师:田老师#10楼未来的机器人未来的机器人 未来的机器人我想发明一个能帮病人做手术的机器人,这个机器人只有一个胶囊那么大。如果病人胃里或肚里长了什么,只须把这个圆圆的小胶囊吞下去。到了需要做手术的地方,这个小胶囊就会停下来,伸出两只小小的圆筒状手臂,从左手的圆筒里喷出强效麻醉剂,使病人不会感到疼痛,然后从右手的手臂里射出激光手术刀,能迅速切下肿瘤,也不会出血。接着左手就会喷出一种帮助伤口愈合的药,再接着往肿瘤里注射另一种药。使肿瘤迅速萎缩,里面的病菌或癌细胞全部死掉,最后小机器人就会和肿瘤一起从肠道里排出。鄂尔多斯市纺小三(4)班王星标题:内容:相关帖子推荐最新发布的帖子相关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qq群里面的机器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