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那些皇帝的女人毁于女人

  电影,电视剧,摆渡,查历史,看他的书,两晚都看到三四点都不舍得睡觉,一直很想理解我们的皇上。  不知道你们潜意识里还有没有残余一丝奴性,我有,某种意义来说,我更愿意我们国家有皇帝,那是我们的精神领袖,是我们的信仰。  婉容是我所喜欢的,早期的婉容,青春美丽大方,无论是真实的照片及演员,都是美丽的,母仪天下的大气,我非常喜欢,我的审美喜好只是代表我个人,就象你们个个喜欢赵敏我却执着的喜欢芷若妹妹,我觉得周芷若在无论哪一个版本都是最出彩的。我喜欢婉容不喜欢文绣,真实的文绣远没有婉容漂亮。
楼主发言:11次 发图:
    皇后婉容
  清代的皇帝不是我们汉人的,是耻辱。唐太宗李世民才是我们的皇帝  好讨厌清朝,把我们的民族服装弄的那么丑。我在日本玩的时候看到好多日本女孩穿和服好羡慕,要是我们国家也保留唐代服装,逢年过节穿穿多好啊。
  @林珠2010 2楼
12:41  清代的皇帝不是我们汉人的,是耻辱。唐太宗李世民才是我们的皇帝  好讨厌清朝,把我们的民族服装弄的那么丑。我在日本玩的时候看到好多日本女孩穿和服好羡慕,要是我们国家也保留唐代服装,逢年过节穿穿多好啊。  ------------------------------  我们的民族服装是唐装汉服,哈哈,清朝离我们比较近
  这关系到一个无性婚姻的问题,我们的皇上,是个性无能,阳痿,大婚夜,皇上留下婉容一个人,文绣也是,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却是爱无力,他怎么办,他肯定也很难受是不是
  @林珠2010
12:41  清代的皇帝不是我们汉人的,是耻辱。唐太宗李世民才是我们的皇帝  好讨厌清朝,把我们的民族服装弄的那么丑。我在日本玩的时候看到好多日本女孩穿和服好羡慕,要是我们国家也保留唐代服装,逢年过节穿穿多好啊。  ------------------------------  @嘀咕咕籬狸 3楼
12:45:57  我们的民族服装是唐装汉服,哈哈,清朝离我们比较近  -----------------------------  是啊,为什么我们不恢复唐装呢,我们在国外被称为唐人。我好喜欢唐装,和日本和服很像,我老公说我穿和服很可爱的。  话说婉容真是小脸漂亮。这种高立领子很难穿的好看,会把脸型暴露出来。婉容的脸型完美小巧
  为什么我们的皇上是个性无能,这个各说纷呈,有的说的是小时候被太监祸害了,有的说是被宫女祸害了,还有的是说太监证明皇上是个同性恋,你们认为呢
  @嘀咕咕籬狸 4楼
12:50:16  这关系到一个无性婚姻的问题,我们的皇上,是个性无能,阳痿,大婚夜,皇上留下婉容一个人,文绣也是,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却是爱无力,他怎么办,他肯定也很难受是不是  -----------------------------  他是后来无能的吧,他小时候玩的太多了。
  @林珠-18 12:41:09.0  清代的皇帝不是我们汉人的,是耻辱。唐太宗李世民才是我们的皇帝   好讨厌清朝,把我们的民族服装弄的那么丑。我在日本玩的时候看到好多日本女孩穿和服好羡慕,要是我们国家也保留唐代服装,逢年过节穿穿多好啊。  —————————————  一外国人,也好意思谈民族气节。蒙古不是中国的?果然是狼子野心,想分裂我大中华不成?  
  突然感慨,现在的男人好幸福,他们出生在新时代,再怎么贫穷,也没有人割掉他们的小鸡鸡让他们做太监了,听说太监都会失禁,好恐怖的
  @嘀咕咕籬狸 4楼
12:50:16  这关系到一个无性婚姻的问题,我们的皇上,是个性无能,阳痿,大婚夜,皇上留下婉容一个人,文绣也是,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却是爱无力,他怎么办,他肯定也很难受是不是  -----------------------------  @林珠2010 7楼
12:54  他是后来无能的吧,他小时候玩的太多了。  ------------------------------  那就是被宫女祸害了,
  @嘀咕咕籬狸 6楼
12:54:07  为什么我们的皇上是个性无能,这个各说纷呈,有的说的是小时候被太监祸害了,有的说是被宫女祸害了,还有的是说太监证明皇上是个同性恋,你们认为呢  -----------------------------  对这种无能的皇帝无感。我喜欢看开国皇帝的故事,那才真正的男人。  这种一辈子在皇宫的生活肯定无聊透了。秦统一天下的时候,各国纷纷灭亡。有一个国家的皇后和王妃流落烟花巷。没想到一年后,皇后感慨,烟花生活比做皇后有意思多了
  @lzy楼
12:55:28  @林珠
12:41:09.0  清代的皇帝不是我们汉人的,是耻辱。唐太宗李世民才是我们的皇帝  好讨厌清朝,把我们的民族服装弄的那么丑。我在日本玩的时候看到好多日本女孩穿和服好羡慕,要是我们国家也保留唐代服装,逢年过节穿穿多好啊。  —————————————  一外国人,也好意思谈民族气节。蒙古不是中国的?果然是狼子野心,想分裂我大中华不成?  -----------------------------  清朝是蒙古吗?满族好不好
  @嘀咕咕籬狸 6楼
12:54:07  为什么我们的皇上是个性无能,这个各说纷呈,有的说的是小时候被太监祸害了,有的说是被宫女祸害了,还有的是说太监证明皇上是个同性恋,你们认为呢  -----------------------------  @林珠2010 11楼
13:00  对这种无能的皇帝无感。我喜欢看开国皇帝的故事,那才真正的男人。  这种一辈子在皇宫的生活肯定无聊透了。秦统一天下的时候,各国纷纷灭亡。有一个国家的皇后和王妃流落烟花巷。没想到一年后,皇后感慨,烟花生活比做皇后有意思多了  ------------------------------  那是肯定的,婉容如果不做皇后,她会幸福快乐很多,再前些日子,我一直在看大玉儿,哈哈,好喜欢多尔衮
  @嘀咕咕籬狸 9楼
12:57:07  突然感慨,现在的男人好幸福,他们出生在新时代,再怎么贫穷,也没有人割掉他们的小鸡鸡让他们做太监了,听说太监都会失禁,好恐怖的  -----------------------------  泰国人妖
  我有个朋友,来自蒙古科尔沁,我看他,我都用仰望的眼神,大玉儿的故乡,科尔沁大草原,他们读大学会减分的,高大帅气
  @嘀咕咕籬狸 15楼
13:06:58  我有个朋友,来自蒙古科尔沁,我看他,我都用仰望的眼神,大玉儿的故乡,科尔沁大草原,他们读大学会减分的,高大帅气  -----------------------------  会加分的好不好,还有可以生两个孩子,可以民族自治。
  @嘀咕咕籬狸 15楼
13:06:58  我有个朋友,来自蒙古科尔沁,我看他,我都用仰望的眼神,大玉儿的故乡,科尔沁大草原,他们读大学会减分的,高大帅气  -----------------------------  @zhai楼
13:09  会加分的好不好,还有可以生两个孩子,可以民族自治。  ------------------------------  我的减分就是你加分的意思,他们分数低点一样能读大学
  @嘀咕咕籬狸 9楼
12:57:07  突然感慨,现在的男人好幸福,他们出生在新时代,再怎么贫穷,也没有人割掉他们的小鸡鸡让他们做太监了,听说太监都会失禁,好恐怖的  -----------------------------  @林珠2010 14楼
13:02  泰国人妖  ------------------------------  人妖好像不用全割掉吧,不太清楚人妖是怎么练成的
  不喜欢婉容,眉毛太粗了,眼角向上,怎么看像男的!  
  @嘀咕咕籬狸
12:57:07  突然感慨,现在的男人好幸福,他们出生在新时代,再怎么贫穷,也没有人割掉他们的小鸡鸡让他们做太监了,听说太监都会失禁,好恐怖的  -----------------------------  @林珠2010
13:02  泰国人妖  ------------------------------  @嘀咕咕籬狸 18楼
13:15:41  人妖好像不用全割掉吧,不太清楚人妖是怎么练成的  -----------------------------  人妖从小吃雌激素,所以男性性征不显,乳房增大。不割的。
  @林珠2010
12:41:00  清代的皇帝不是我们汉人的,是耻辱。唐太宗李世民才是我们的皇帝   好讨厌清朝,把我们的民族服装弄的那么丑。我在日本玩的时候看到好多日本女孩穿和服好羡慕,要是我们国家也保留唐代服装,逢年过节穿穿多好啊。  —————————————————  李世民是鲜卑后裔,原来姓大野的。唐还曾经向突厥称臣。我也不喜欢清朝,民族自卑感毁了全中国,人都说慈禧办寿误国,少有人知道那六百万是因为要笼络满蒙贵族才故意花掉的  
  @嘀咕咕籬狸
12:57:00  突然感慨,现在的男人好幸福,他们出生在新时代,再怎么贫穷,也没有人割掉他们的小鸡鸡让他们做太监了,听说太监都会失禁,好恐怖的  —————————————————  不是所有阉人都叫太监的,太监是很高的级别.  
  楼主,今天又看到你,感情真的很折磨人的  看到你整天在天涯上我真是于心不忍,你的故事和我的很相似  但我有幸有人帮我,建议你立刻去找命理大师给你看一下,感情问题都是和命理相关的  不过要小心,网上有很多算命的水平并不高,我也找过很多大师,但都没效果,后来我找到一个周易大师  他水平很好,也很有耐心,只记得他姓韦,易经韦大师  在他的帮助下我和男友重归于好,你可以去找一下他的号码  -------------------------------------------  我有一个很要好的同学,找过这位大师,听同学说是很灵的,我改天有时想也要试一下,优化一下我的感情.  他的Q为  2*  *5  0*  *3  2*  *7  6*  *0  2*  *2  (大师微xin号:在以下四个字母后面加上“2010”)  smds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历史上有哪些皇帝只宠幸一个女人?有哪些依据证明?_百度知道
历史上有哪些皇帝只宠幸一个女人?有哪些依据证明?
孝宗和张皇后是患难之交。宪宗得信,凡怀孕的都被她暗中下毒或找罪名杀死,很快(1475年)被立为太子并被周太后抱回后宫抚养,尤其是在私生活方面,发誓报负并很快下毒手害死了纪氏,宪宗无奈,在废立太子上还是游刃有余的,不料怀恩以头碰地。其实不然,其中佼佼者像唐玄宗和晋武帝之流。孝宗佑樘继位,一对恩爱夫妻。宪宗听罢大喜。
孝宗自幼经历坎坷,宪宗望着镜中自己憔瘁的面庞,见到宪宗即叩首称父亲。宪宗九年的一日,读书写字,纪氏的人缘很好。这万贵妃比宪宗大了十多岁,宪宗连一个子嗣都没有了。纪氏怀孕后被万氏得知,曰恐有毒。这时宪宗已有好几个皇子了,终其一世身边只有张皇后一人,宪宗果然患病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只有一个女人(不是只有一个老婆)的皇帝zz 中国皇帝的一大特点就是老婆多,可惜流产掉了,追随他心爱的万妃于地下去了。两人每天必定是同起同卧,这样纪氏偷偷生下了后来的皇子朱佑樘。万贵妃年轻时曾经怀孕过一次,欲继续易储。这不经意间的举动,连太子也未能逃出毒手。宪宗在位23年生前宠幸贵妃万氏,听琴观舞,小皇子长到了6岁,万妃生的并不美,和他的苦难童年有着莫大关系,宪宗答曰,也吞金自尽了,忧虑的对张敏说年纪大了,有万氏在。张敏马上拜服于地,我也活不长了,回报万妃时就谎称是肚内长了瘤子而不是怀孕。即使差到像光绪一样惨,史称其是腰如水桶,而万贵妃擅长按摸,照夕与共,可万贵妃始终恍然不知,进上点心若干,睡的才安稳,九死一生,不久就郁郁而终了。
宪宗的儿子接连死去。成化三年,东岳泰山地震。万贵妃因此伤心欲绝,于宪宗二十三年春一病不起,是年四月,派人加害。万妃大恐,年号弘治,死拒不从,即召人迎取小皇子,是明朝的第九代皇帝,万贵妃几次欲加害均未得逞,讲出了纪氏生子的事,把一腔愤怒都发泄到了其它妃子身上,召来司礼太监怀恩拟旨。明孝宗朱佑樘
到宪宗成化六年,八月宪宗驾崩,恨的牙跟紧咬,便大肆在宪宗面前抵毁佑樘,宪宗曾宠幸过一个身分低微的宫人纪氏,他就是明孝宗——朱佑樘,可还没有太子,宪宗迷信,钦天监奏报地震与太子有关。
小皇子十分乖觉,终于为以后成为一代名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再无一个嫔妃。后人有说宪宗患有疝气病,这件事在后宫广为流传,万妃去了,七月召太子辅政,思忖宪宗百年后自己定然难逃一死,六宫粉黛无颜色,谈古论今,自小侍候宪宗,总算搁下了易储的念头。在万妃和太监梁芳的一再劝说下宪宗终于决定易储。一旁的司礼监太监怀恩也为张敏作证。佑樘在周太后的呵护下茁壮成长。年轻的佑樘却命大福大,怕惹得天怒人怨,读诗作画,其唯一的妻子就是张皇后,告知皇子出生之事并大赦天下。万贵妃闻训哭的死去活来,也有一后二妃共三人,讲经研武。
万妃谋夺储位不成。在一众宫女的呵护下。宪宗的第三子。宪宗随即传喻内阁,佑樘不食,宪宗所以离不开她。所以即位后廉洁而贤明,太监张敏知道自己最终定然不免,也算是朱佑樘作为一代明君的佐证之一。
朱佑樘()。风雨飘摇之际,中国的几百位皇帝中还真有一个一生只娶一个老婆的皇帝,所谓一夫一妻似乎永远跟皇帝们无关,年已三十的宪宗召太监张敏替自己梳理头发,以后因为年龄的问题再也未能生育。”
宪宗的母亲周太后曾奇怪的问宪宗为甚么宠爱万氏,罢了怀恩的司礼监掌印,创造了古往今来一个特殊的纪录,宪宗为此神伤不已。
朱佑樘之所以会这样,颓然叹道。可在宪宗面前却是“三千宠爱在一身,面貌活拖拖一个大妈。
一次万妃请太子去其宫内玩,派来的宫人不忍下手,其后宫佳丽数量足可组建一个整编师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其他3条回答
这个真不知道,不过历史上却是有一对家喻户晓的模范夫妻
明朝 朱佑镗
不了解历史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如果您喜欢奇趣谈,请按下:Ctrl+D 把奇趣谈放入收藏夹.
最新奇闻趣事:
历史上的奇葩皇帝:与儿子共用女人
色彩方案:
编辑:jack
摘要:【奇趣谈】 历史上的奇葩事非常多,关于皇帝们的事更是举不胜举,奇趣谈之前曾作过对历史上的奇葩皇帝的相关文章。这些历史上的奇葩皇帝就连妻妾共用也是会存在的事,晋代的两位父子皇帝刘聪和刘粲,共用皇宫的妻妾,且都有一个共同的嗜好,就是迷恋酒色沉溺后宫,这种与儿子共用女人的事,着实令人汗颜。()
历史上的奇葩皇帝:与儿子共用女人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历史上的奇葩事非常多,关于皇帝们的事更是举不胜举,奇趣谈之前曾作过对历史上的奇葩皇帝的相关文章。这些历史上的奇葩皇帝就连妻妾共用也是会存在的事,晋代的两位父子皇帝刘聪和刘粲,共用皇宫的妻妾,且都有一个共同的嗜好,就是迷恋酒色沉溺后宫,这种与儿子共用女人的事,着实令人汗颜。公元311年,晋怀帝被俘虏以后,西晋在长安又立秦王司马邺为帝,史称晋愍帝。但这时的皇室世族已纷纷迁至江南,西晋王朝已经名存实亡,没有什么实力。建兴四年,刘聪的弟弟中山王刘曜攻入长安城,晋愍帝赤露肩背,口里含玉壁,乘坐着羊拉的车,出城往汉军营求降。刘曜将晋愍帝及晋朝的公卿押到平阳。刘聪授晋愍帝为光禄大夫,封怀安侯。这样西晋前后两次迁都,到此彻底灭亡。西晋自晋武帝司马炎建立到晋愍帝灭亡,经历了四个皇帝,一共五十二年。建武元年十二月,刘聪又杀了晋愍帝。西晋自晋武帝司马炎建立到晋愍帝灭亡,经历了四个皇帝刘聪凡事皆让刘粲处理,那个在刘聪即位时为了收买人心而封为皇储的刘义在东宫窃窃自危。因为刘聪的意图很明显,就是培植儿子刘粲的势力,将来让刘粲做皇帝。一天空中下了血,东宫的延明殿中血流成河,刘义很害怕,问太师卢志、太傅崔遐与太保许遐。三人对刘义说:“天象已经明示殿下,必须要流血一次才可以安枕。主上从前以殿下为太弟的原因是为了安抚众望罢了,他其实想让自己的儿子继承大位,王公以下都清楚,相国的位置自从魏武帝曹操以来不是人臣应当做的官。现在刘粲位居相国,羽翼威尊超过了东宫,万机之事没有不由他的,太宰、大将军及诸王都成了他的羽翼,殿下不得继立大位已经很明显了。然而事情不仅仅是不能够继位那么简单,不可预测的危厄就在旦夕,殿下应该早作打算,四卫的精兵不少于五千可以使用,其他诸王都年龄尚幼,可将他们的卫兵夺而取之。相国刘粲为人轻佻,只要一个刺客就可以解决掉。”刘义迟疑很久,不敢作任何决定,于是三人也不再劝。东宫舍人荀裕密告刘聪,报称卢志等三人劝刘义谋反。刘聪立刻将他们诛死,并派冠威将军卜抽率兵监守东宫,禁止刘义出入。刘义非常忧惧,上表请求废他为庶人,以晋王刘粲入嗣东宫。卜抽将表章截住不让刘聪知道。以前刘义有一个妾靳氏,是护军靳准的表妹,靳氏与役吏宣淫被刘义知道,刘义杀死靳氏并屡次嘲讽靳准。靳准便到刘粲那里进谗,定下一计,让刘粲先劝刘聪撤了东宫的守卫,让刘义仍旧交通宾客,然后找个间隙将那些来往的宾客利诱威逼,就可以杀掉刘义。刘义对相国刘粲感激不尽,哪里知道刘粲想置他于死地。刘聪仍旧沉湎酒色,后宫佩皇后玺绶的多到七人,册封靳月华为正皇后。伺候靳月华的宫女樊氏,原来是刘聪母亲张氏的侍婢,从小就入了宫,这时也长得媚艳无比,刘聪对她十分宠爱,册封她为上皇后。阉宦中常侍王沈、宣怀、俞容,中宫仆射郭猗,中黄门陵修等都被宠幸用事。刘聪游宴后宫,有时一百天不出来一次,群臣都通过王沈等宦官言事,这些宦官都凭自己的爱憎决定了,很少告诉刘聪。因此勋旧功臣不见叙录,奸佞小人一下子却升二千石。军旅里的将士没有钱帛的赏赐,后宫的赏赐却动辄数千万。王沈等宦官的车服宅宇都超过了诸王,他们的子弟亲戚从布衣平步青云,为内史令长者三十多人,都奢僭贪残。许多被阉宦所忌的大臣,如特进綦毋达、太中大夫公师彧、尚书王琰、田歆、少府陈休、左卫卜崇、大司农硃诞等都被陷害诛死。太宰刘易、大将军刘敷、御史大夫陈元达、金紫光禄大夫王延等联名上表弹劾宦官。刘聪将表章给王沈等阉宦看,笑着说:“这些人都是受陈元达所蛊惑,真是一群白痴。”刘聪以表章的事询问儿子刘粲,刘粲盛称王沈等阉宦忠清王室。刘聪十分高兴,立刻封王沈为列侯。太宰刘易再一次上疏固谏,刘聪大怒,亲手撕碎了表章。刘易回家后,忿恚而自杀。刘粲与宦官合谋诬陷太弟刘义谋反,刘聪大怒废刘义为北部王。刘粲还不放过,用毒酒毒死了刘义了事。牵连坑杀士众一万五千余人,平阳街巷为之一空。于是刘粲得立为皇太子,并领相国、大单于,总摄朝政如前。河东发生了蝗灾,犬猪相交合于相国府门的怪事,犬豕又交于宫门、司隶、御史门。有一头猪戴着进贤冠,坐在刘聪的座位上,一条狗戴着武冠,与猪坐在一起,不久猪狗相斗死在殿上。一次在光极前殿刘聪大宴群臣,隐约看见死去的太弟刘义,刘义容貌毁悴,鬓发都是白的,涕泣着对刘聪诉苦,刘聪也对他悲恸,醒来后却什么也不记得了。东宫的四门无故塌倒,后宫的一个女子变成了男子,东宫里还时时传来鬼哭的声音。不久刘聪所居住的螽斯百则堂发生火灾,焚死刘聪子孙会稽王衷二十一人,刘聪听到这个消息掉到床下,哀塞气绝,很久才苏醒。中常侍王沈有一个养女,年纪只有十四岁,有妙色,被刘聪所宠爱,将她册封为左皇后。尚书令王鉴、中书监崔懿之、中书令曹恂等上书谏阻。刘聪大怒,将这些人全部抓起来牵往市曹杀掉。中常侍宣怀效仿王沈,也找来一个美女献给刘聪。刘聪立她为中皇后。数不清的少年美女轮流供御,加上后庭成千上万的粉黛,使刘聪渐渐体力不支。躺在光极殿寝室里每天都听见鬼哭的声音。于是搬到了建始殿中,还是能听到鬼哭的声音。大概是淫欲过度产生了幻觉。太兴元年刘聪病死,一共在位九年,谥为昭武皇帝,庙号烈宗。太子刘粲嗣位皇帝。刘粲字士光,小时候也是十分聪颖,称得上少年俊杰,才兼文武。
(本文由网
栏目小编摘自网络并再次编辑,如有转载请注明来自奇趣谈,谢谢合作。)
分页:1/2页&&
本文标题:
本文地址:
上一篇:没有了
相关文章推荐
曹植天赋异禀,论天资,曹植不输曹丕,曹植为何败给了曹丕呢?...
中国古代社会是男权社会,对于女性有很多要求,譬如三从四德...
武则天是一代女皇,古往今来,其在历史上的地位,以及她所领导...
这十位是选出的中国古代十大军师,也许有很多人又不同的看法。...
徐志摩和林徽因这对才子佳人没能在一起令人感到惋惜,但这就是...
中华华夏文明源远流长,中国古代历史底蕴深厚,上下五千年中发...
古代女子缠脚的真正目的竟然是为了满足男人的性欲。因为这个私...
对于其他国家来说,中国对同性恋的态度还是比较保守的。但最近...
如此可见,真的是秦国大将军蒙恬发明了毛笔,从此毛笔在中国历...
中国古代刑罚众多,也大多是那些官老爷费尽心机想出来审判犯人...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 &&第三方登录:让乾隆皇帝爱恨交加的3个女人(图)
10:02|来源:新浪网|有2652人阅读
乾隆帝这三个女人,虽同为皇后,但是结局却迥然不同:有尊敬,有憎恶,有宠爱,形同霄壤,充分反映出乾隆帝这位风流天子所具有的爱憎分明的性格。乾隆帝的这种性格,成就了他的两个女人,使她们流芳百世;却毁掉了另外一个可怜的女人,使她死后都不得安宁,真是吉凶难料。  清朝第六位帝王乾隆皇帝在位60年,又当了3年多太上皇帝,掌实权达到63年4个月,是中国古代掌实权最久的一位帝王。另外,他活到89岁,又是中国古代最长寿的一位帝王。同时,他和他的两个前任——康熙帝和雍正帝共同创造了“康乾盛世”,这已经是中国封建社会最后一个盛世了,所以,乾隆帝备受世人瞩目。让我们细数一下乾隆帝的主要功绩:一、编修文化典籍。乾隆帝在位期间,主要编修了大型文化典籍《四库全书》。《四库全书》的内容是十分丰富的,分为经、史、子、集四部分,部下有类,类下有属。纂修时间长达十多年,内容浩繁,有36300册,是我国古代最大的一部官修图书,这是中国古代文化的一次大集合,是乾隆帝的一个大贡献。二、统一新疆。乾隆帝两次用兵北疆,平定准噶尔叛乱;并进军南疆,平定回部叛乱,设立参赞大臣,强化了对新疆地区的管辖。三、创立管理西藏的制度。乾隆帝两次击败廓尔喀的入侵,制定《钦定西藏章程》,首创“金瓶掣签”制度,加强了中央政府对西藏事务的有效管理。四、蠲免天下钱粮。乾隆帝统治期间,经济发展,积累了大量财富。因而,国家曾经五次普免全国一年的钱粮,三次蠲免江南漕粮。据专家统计,这些钱粮累计高达2亿两,相当于清政府五年的全国总收入。所以,乾隆帝也是志骄意满,自诩建立了所谓“十全武功”:“十功者,平准噶尔为二,定回部为一,扫金川为二,靖台湾为一,降缅甸、安南各一,即今二次受廓尔喀降,合为一。”(《御制十全记》)用满蒙汉藏四种文字,立碑勒文。《清史稿》则这样评价他:“励精图治,开疆拓宇,四征不庭,揆文奋武,于斯为盛”。对他的成就还是充分肯定的。这样一位杰出的帝王,会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呢?资料记载乾隆帝的容貌时,只用了四个字“隆准颀身”(《清史稿》),意思就是身材修长,天庭饱满,长相不俗,也就是一个“高富帅”。我们从乾隆元年(1736年),乾隆帝即位后的“标准照”也能看出来,他确实是一个标准的帅哥。那么,像这样一个帅哥皇帝,在他的后宫之中又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情呢?我们查阅有关史料,发现乾隆帝的后宫中有名姓的女人共41位,其中,有三个身份特殊的女人,虽然同为皇后,乾隆帝对她们的态度却迥然有别:一位给予尊敬有加的待遇,一位遭遇恨之入骨的厄运,一位是宠冠后宫的爱妃。通过这一敬、一憎、一爱的不同态度,大家对乾隆帝的性格已经有了答案,那就是爱憎分明,敢爱敢恨。让我们走进乾隆帝的后宫之中,了解一下让乾隆帝爱恨交加的这三个女人。第一位是乾隆帝敬爱有加的孝贤皇后。这位皇后,就是乾隆帝的第一位皇后富察氏。雍正五年(1727年),她16岁的时候,被雍正帝指婚给弘历为嫡福晋。富察氏一入宫,就得到了夫君的尊敬。那么,富察氏何以获得如此的礼敬呢?第一,出身高贵。富察氏的先祖旺吉努,率领族众归顺努尔哈赤,南征北战,战功煊赫;曾祖父哈什屯,历经皇太极、顺治两朝,功劳卓著,赠太子太保;祖父米思翰,康熙时任户部尚书,议政大臣;父亲李荣保,任察哈尔总管;伯父马齐,康雍乾三朝保和殿大学士;伯父马武为领侍卫内大臣。第二,节俭。我们谈到清帝后妃的时候,往往用节俭这个标准来衡量是不是合格。这很好理解,大清发祥于关外,条件艰苦,历来节俭。这位中宫皇后是非常节俭的。资料《啸亭续录》里面举了两个例子,一是皇后的首饰,“珠翠等饰,未尝佩戴,惟插通草绒织等花”。这很了不起,身为中宫高位,却不戴金银珠宝。二是敬献给皇帝的荷包,不用金银线织成,她认为那样很浪费,而是用鹿羔绒织成,献给皇帝,以示“不忘本之意”(《啸亭续录》)。皇后的这种做法,就给后宫做出了榜样。第三,勤勉。皇后在宫中非常勤勉,有责任心。照顾太后,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侍孝圣宪皇后,恪尽妇职。”(《啸亭续录》)照顾夫君,更是无微不至,尽职尽责,最能体现东方女性的特点了。资料记载,乾隆帝身上曾长了疖子,很厉害,御医说:“须养百日,元气可复”(《郎潜纪闻二笔》)。皇后听到这个消息后,怕奴才们照顾不周,便主动搬到乾隆帝寝宫外面,日夜照顾,直到一百天满,乾隆帝康复之后才回宫。乾隆帝为了表达对皇后的敬爱,便决定立她的儿子做太子。雍正八年(1730年),皇后生下了弘历的第二个儿子,这让弘历欣喜若狂。弘历把给这个孩子起名的权力交给了父皇。雍正帝极为重视:“当日,蒙我皇考命为永琏,隐然示以承宗器之意。”(《清高宗实录》)也就是说,那个时候就为将来这个皇子做皇太子做好了准备。乾隆帝即位后,肯定要学父皇秘密立储的办法的。于是,在乾隆元年七月初二日,把写有永琏为皇太子的匣子,放到了乾清宫正大光明匾额的后面,并且告知了诸王大臣:“朕已命为皇太子矣。”(《清高宗实录》)这是乾隆帝首次立储。他是十分认真的,皇后虽然并不明确知道,但是,也会隐约了解一些。所以,她心怀感激,更加努力。可是,不幸发生了。这个永琏是个短命的孩子,于乾隆三年(1738年)“偶患寒疾,遂致不起”(《清高宗实录》),竟然一命呜呼,年仅九岁。这让乾隆帝、中宫皇后都很伤心,这是没想到的事情。但乾隆帝并没有亏待这个孩子。他一面命人把早年秘密立储的诏书取下来,一面布告天下,要隆重治丧,按照皇太子的礼仪行礼。一方面,在东陵的西面朱华山,修建了规制很高的皇太子园寝,准备将这个只有九岁的孩子葬入。孝贤皇后和乾隆帝的第一次努力,就这样失败了。但是,皇后并没有气馁,她知道,这个时候一定要再努力才有机会。所以,到乾隆十一年(1746年),终于又有了结果,皇后又生下了一位皇子,这就是皇七子永琮。这个名字无疑是乾隆帝给起的,具有特殊的含义。琮,《周礼.春官》记载:“以黄琮礼地”,就是用于祭地的玉器。很明显,乾隆帝对这个皇子也是寄予了厚望的。乾隆帝也确实因为他是嫡子,而“可属承祧”(《清高宗实录》)。真是天不作美,这个孩子仅仅活了两岁,就出天花而亡。而这个孩子去世这天,恰恰是大年三十,宫里因此而沉浸在悲痛气氛之中,往昔过年的欢乐气氛荡然无存。乾隆帝能说什么呢?他也只能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了。第一,劝解。永琮的去世,无疑给皇后以最大的打击,她的忧伤心情可想而知。所以,这个时候也只有乾隆帝能够抚慰皇后的心灵。乾隆帝责无旁贷,他考虑到皇后:“乃诞育佳儿,再遭夭折,殊难为怀。”(《清高宗实录》)便曲为劝解,使她心里好受些。第二,提高丧葬规格。按说,这个皇子永琮并没被真正立为皇太子,他的丧葬也就是一般皇子那样就可以了。但是,乾隆帝为了安慰皇后,还是进行了破格处理,“皇七子丧仪,应视皇子从优”(《清高宗实录》),并把永琮葬入了朱华山皇太子园寝,与他的亲哥哥永琏葬到了一起。第三,自责。乾隆帝对这两次“太子之丧”,没有丝毫责怪皇后的意思,而是进行了自我检讨。他说我本来想实现“元后正嫡绍成大统”(《清高宗实录》),让皇后所生皇子做太子,以前到现在都没有实现过。这种以嫡子承统,“行先人所未曾行之事,邀先人所不能获之福”(《清高宗实录》),我做到了,那既对得起列祖列宗,也对得起中宫皇后,是多好的事啊。可是,事与愿违,出了这么不幸的事,“此乃朕过耶”(《清高宗实录》),这都是我的错。第四,陪同出游。这么郁闷,这么沉重。春节都没有过好,大家的心情都是一样的。乾隆帝深知太后心情不爽,皇后就更不要说了。于是,在乾隆十三年(1748年)二月初四,春节过后一个月,就决定侍奉母后,陪着皇后出游泰山。传说登山有辟邪的作用,去去邪气,是很好的事情。从这里我们不难看出,乾隆帝确实喜欢游山玩水,他会找出种种借口,到名山大川尽兴游览。这次山东之行,规划得很到位,由于乾隆帝很崇拜孔子,于是先到曲阜拜孔子。然后,登泰山一览美景。最后,到济南,看那远近闻名的趵突泉。从二月初四到三月初八,过去了一个多月,决定返程回京。可是,皇后就在这返回的途中出了大事。三月十一日,乾隆帝一行达到德州,决定改行水路,沿运河北上。可是,就在这天晚上,皇后却死在了船上。关于皇后之死,我们查阅了一些史料,发现是由于她的皇子病逝,悲伤过度,加之连日劳累,感染了风寒,不幸猝然离世。这真是谁都没有想到的事情,真是太突然了。皇后此行,本来是乾隆帝精心安排,为她排解愁闷的一次旅行,却不幸让她走上了不归之路。就连皇太后都很惊讶,她闻听噩耗,赶忙来到皇后的船上,看着死去的皇后,很久都没有离开。乾隆帝为了表达自己对皇后的尊敬、礼敬,做了最后的努力:第一,为皇后圆梦。大家可能没听说过谁生前为自己要谥号。所谓谥号,就是皇帝对死者的盖棺定论。活人一般忌讳这个事情,可是,皇后富察氏却在生前向乾隆帝要谥号。这里面还有一个故事。乾隆十年(1745年),乾隆帝的慧贤皇贵妃薨,乾隆帝为她拟谥号。当时,议定的谥号为“慧贤皇贵妃”。本来,一般人听到这个谥号不会有什么反应。可是,皇后富察氏听到这个谥号后,竟然哽咽起来,她对乾隆帝说:“我朝,后谥上一字皆用‘孝'字,倘许他日谥为‘贤',敬当终身自励,以副此二字。”(《清列朝后妃传稿》)皇后的意思是,如果将来给我谥号为“孝贤”,那我将终生为之努力。乾隆帝想起皇后当年说的话,不禁悲从中来。于是,乾隆帝下旨:“思惟‘孝贤’二字之嘉名,实该皇后一生之淑德,应谥为‘孝贤皇后’。”(《清列朝后妃传稿》)这样,乾隆帝完成了皇后的遗愿。第二,为皇后丧事大兴案狱。皇后去世后,乾隆帝异常烦闷,心情急躁不安。所以,他看什么都不顺眼,不断处置王公大臣,兴起了一个又一个案狱。比如“永璜案”,永璜是他的长子。孝贤皇后和她的两个嫡子病逝,永璜表现得不够悲伤,乾隆帝觉得永璜心存侥幸:“母后崩逝,兄弟之内,惟我居长,日后,除我之外,谁克肩承重器?遂至妄生觊觎。”(《清列朝后妃传稿》)意思是,永璜在觊觎太子之位,永璜究竟有没有这种想法,并无确切史料。但是,遭到父皇如此打击,永璜早已晕头转向,诚如乾隆所说:“若将伊不孝之处表白于外,伊尚可忝生人世乎?”(《清列朝后妃传稿》)永璜不久在惶恐中去世。比如“光禄寺案”,他认为光禄寺这些人办事不认真,应付他,准备祭祀用的桌张不干净:“光禄寺所备饽饽桌张俱不洁净鲜明。”(《清高宗实录》)于是,他处置了光禄寺大批官员。比如“剃头案”,在孝贤皇后丧期内,发生了总督周学健、塞楞额,巡抚彭树葵、杨锡绂等地方大员剃头的事件,其中,好多省份的大小官员也都纷纷剃头,乾隆帝大怒,杀一儆百,将江南河道总督周学健赐令自尽,对其他官僚也给予不同惩处。此外,他还不断兴起了其他的案件,惩处了好多人。第三,作文追思。乾隆帝是一位诗文俱佳的帝王,一生传世的诗作就有4万多首,居历代帝王之冠。孝贤皇后去世后,乾隆帝的风流才情便多有展示,但那不是附庸风雅之作,而是发自肺腑的动情之作。比如,在孝贤皇后丧满百日的时候,写了一篇《述悲赋》,句句含情,字字珠泪,感人肺腑。其中“痛一旦之永诀,隔阴阳而莫知”(《述悲赋》)之句,让人读之落泪。再比如《悼皇后》中有“早知失子兼亡母,何必当初盼梦熊”(《乾隆御制诗文集》),更是表达了对皇后的殷殷之情。这里“梦熊”缘自《诗经.小雅.斯干》:“维熊维罴,男子之祥”,也就是说,梦见熊罴,则是生男孩的征兆。第四,睹物思人。孝贤皇后薨逝后,乾隆帝在其曾经居住过的长春宫建立纪念馆,在那里保存了皇后生前的所有陈设:“凡平日所御奁具、衣物,不令撤去。”(《清宫述闻》)并且,每到年节,都在那里张挂孝贤皇后的画像,乾隆帝会经常到那里去凭吊皇后。这种情况延续了几十年,一直到乾隆六十年(1795年),乾隆帝退休,新皇帝登基,才告结束。第五,推恩母家。乾隆帝为了报答孝贤皇后,格外照顾她的娘家人:“故宠侍后族,先后膺五等封爵者,富察氏凡十四人。”(《清宫述闻》)一个家族就有14人封有爵位,可真是太离谱了。所有这一切的荣宠,都是来源于对孝贤皇后的敬爱。孝贤皇后的弟弟傅恒官至一等忠勇公、领班军机大臣加太子太保、保和殿大学士,对此,乾隆帝说:“傅恒之加恩,亦由于皇后。”(《清列朝后妃传稿》)同时,还通过富家与皇家联姻的形式,荣宠孝贤的母家,比如孝贤皇后侄子福隆安娶高宗第四女和硕和嘉公主,乾隆帝第六子永瑢娶孝贤皇后侄女为嫡福晋。在这里,大家看到了一位高高在上的天子,通过各种方式,表达出对元后的尊敬、礼敬。第二位是乾隆帝恨之入骨的乌喇那拉皇后。孝贤皇后去世后,在皇太后的主持下,册立那拉氏为中宫皇后,综理后宫事务。那拉皇后,佐领之女,小乾隆帝7岁。可是,谁曾想到,15年后的乾隆三十年(1765年),那拉皇后随帝第四次南巡途中,却因故剪发而忤怒了高宗,引发了一场轩然大波。接着,那拉皇后被打入冷宫,直至死去,也未能使愤怒已极的乾隆帝回心转意。关于这段史实,乾隆帝这样解释道:“去年春,朕恭奉皇太后巡幸江浙,正承欢洽庆之时,皇后性忽改常,于皇太后前不能恪守孝道,比至杭州,则举动尤乖正理,迹类疯迷。”(《录副奏折》)意思是,南巡途中,那拉皇后疯了。乾隆帝这套话并不符合逻辑,他说将之打入冷宫的原因是皇后疯了,但是,人怎么可能无缘无故就疯了呢?当时,他并没有说,直到过去了13年,到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他才说出了实情:“自行剪发,国俗所最忌,而彼悍然。”(《清列朝后妃传稿》)也就是说,那拉皇后的失宠,是由于她剪发所致。那么,为什么剪发会激怒乾隆帝呢?原来,满洲旧俗,只有长辈或者尊辈去世才可以剪发,意思是以发代头,相当于殉葬之意。在宫里面,只有皇帝和太后去世,那拉皇后才能剪发,表示哀悼。可是,皇帝和太后活得好好的,那拉皇后为什么要无故剪发呢?那不等于在诅咒乾隆帝和太后早死吗?乾隆帝还是不做任何解释。可是,后来发生了一个案子,使得此事真相大白。有一个山西高平人严譄,曾在都察院做过书吏,服役期满,在京师一家旅店做账房。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他写了一封奏折,内容涉及那拉皇后剪发案件。写好后,他交给大学士舒赫德转呈给皇帝。舒赫德接到呈件,因涉及皇帝隐私,立即拘捕了严譄。在狱中,严譄有一段供词:“人家都说,皇上在江南要立一个妃子,纳皇后不依,因此挺触,将头发剪去。”(《严譄私拟奏折请立正宫案》)至此,我们明白了,那拉皇后之所以剪发,是由于乾隆帝要另立皇妃,也就等于是移情别恋了。所以,那拉氏心理压力很大,便以剪掉头发相威胁。发生了这样的事情,乾隆帝自然大为恼怒,他立即采取了措施,令人马上护送那拉皇后回京师,不要再陪着皇帝旅游了。这还不够,乾隆帝采取了更加严厉的惩治措施:一是废掉身份证明。乾隆帝收回了标志皇后身份的四份册宝:皇后册宝、皇贵妃册宝、贵妃册宝、妃册宝各一份。那拉皇后辛辛苦苦得来的身份证明,也是她最引以为自豪的资格证全部给收回了,销毁了。二是打入冷宫。按制度,皇后身边要有宫女10名,伺候她的起居。乾隆帝命令撤掉8名,只留2人。她的太监和厨师也被调走了,只留下了必备的人员2名。要知道,这是答应的待遇了。很显然,皇后被打入冷宫了。乾隆帝愤怒之余,咄咄逼人,效仿当年顺治皇帝,就想废掉那拉皇后。大臣们岂能轻易接受呢?因为皇后在那个时代里,不仅仅是皇帝的老婆,她还有一个重要的身份,那就是国母。所以,王公大臣之中的那些正义之士,纷纷上疏乾隆帝,请求不要轻举妄动。吏部尚书陈宏谋、兵部尚书讬庸、刑部侍郎阿永阿、户部侍郎钱汝诚、御史李玉鸣等人上疏皇帝,为皇后鸣不平。据说,阿永阿在上疏乾隆帝之前很犹豫,怕连累老母亲,还是他母亲深明大义,告诉他“可舍我以申其志也”(《啸亭杂录》),阿永阿才勇敢地上疏皇帝。乾隆帝是什么态度呢?他是勃然大怒:“父母失和,为人子者,何忍于其中辨是非也?”(《清列朝后妃传稿》)盛怒之下,乾隆帝把这些人全部处理了,其中两个人最惨:阿永阿流放黑龙江,而李玉鸣则被戴上九条链锁,发配新疆。同时,乾隆帝为自己进行辩护,说他处置那拉皇后是应该的:“非因色衰爱弛。”(《清列朝后妃传稿》)对于朝臣的意见,他全部予以否定。可是,发生这样的事情,也不能全怪那拉皇后一个人,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乾隆的责任。那拉皇后剪发,乾隆帝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乾隆帝没有处理好后宫的关系,看到那拉氏年华老去,失去了魅力,便不再宠爱她。同时,在皇太子这个问题上优柔寡断,总不下了决心,导致那拉皇后在纠结的状态下,总怕自己的十二阿哥争不上皇太子之位,疑神疑鬼,失去理智。二是皇太后的责任。乾隆帝的母后皇太后——钮祜禄氏,一味地依着儿子。按说,她有管理后宫之责,知道乾隆帝要把令贵妃晋升为皇贵妃后,应该及时制止,防止把事态复杂化。但是她没有。而是支持儿子,给皇后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压力。三是那拉皇后自身的责任。总体分析,那拉皇后心胸狭隘,大家想一想,虽然乾隆帝母子在杭州提出晋封令贵妃为皇贵妃,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她如果淡然处之,别做出格的事情,绝对不会出现意外。可惜,皇后想得太多了,她争强好胜,绝不退让,导致极端事件发生了。另外一个原因就是那拉皇后的这个年龄,48虚岁,正处在女人更年期阶段,性情不稳,脾气暴躁,会做出不理智的行为。那拉皇后的一时冲动,随即给自己和她的孩子带来了毁灭性的打击,当我们查阅档案,发现这些结果的时候,十分感慨:第一,降低丧事规格。当皇后去世的时候,乾隆帝正在承德打猎,他没有回京料理,而是说“实皇后福薄,不能仰承圣母慈眷,受朕恩礼”(《清列朝后妃传稿》),丝毫没有伤心之意。并且下旨:“丧仪可依皇贵妃例行”(《清列朝后妃传稿》),这就由礼部承办的皇后国丧,降为由内务府承办的家丧,二者有着本质上的区别。国丧是要布告天下的,全国服丧,而家丧则只局限在皇宫之内了。第二,不许进入裕陵地宫。那拉皇后地位那么高,却没有机会进入裕陵地宫,和皇帝合葬,真是太遗憾了。第三,没有自己的地宫。逝去的皇后被人秘密塞进了别人的地宫。典籍不记载,葬地不明,谁也不知道她究竟葬到了哪里。第四,不给谥号。谥号是对一个人的盖棺定论,古人很重视这个。那拉皇后是清代唯一一个没有谥号的皇后。第五,不给她设神牌,不允许后人祭祀。这是最厉害的惩罚了,尤其是不允许她的亲生儿子祭奠她,太没有人情味了。第六,棺材质地低劣。即使按照皇贵妃等级,她的棺材也应该是金丝楠木的等级,可是我们看到《内务府奏案》记载:“成造金棺,领取杉木。”经过实地考察,也可看出她的棺材是较低级的杉木制作的。第七,出殡极其冷清。《内务府奏案》记载,那拉皇后出殡抬棺的人数只有64人,是静悄悄地出殡的,而典制规定皇后出殡应该是7920人,真是相差悬殊。就是这个女人,乾隆帝终生都没有原谅她,对她真是恨之入骨,还牵连了她的孩子。皇后的儿子永璂本来很有希望继承皇位,可是,由于那拉皇后失宠,永璂也受到牵连,乾隆帝不给他封爵,于是,永璂抑郁寡欢,25岁就去世了。死后丧事也是极为冷清。第三位是乾隆帝爱之愈深的孝仪皇后。毫无疑问,孝仪皇后是乾隆帝最后一位皇后,也是他一生中最爱的女人。这个女人姓魏佳氏,出生在一个五品管领的家庭,而且还是包衣出身,所以,她入宫后,封号也很低下,仅是一个贵人。这样的出身,使她在宫中小心翼翼,如履薄冰。也正因为如此,宫中的环境使她练就了一些本领,比如察言观色,比如见风使舵,等等。所以,这个魏佳氏在乾隆帝的眼中,是这样一位佳人:第一,柔嘉的女人。乾隆帝一直认为,魏佳氏是一位性格柔嘉之人,乾隆十年(1745年),晋封魏佳氏封号,首次称她有“柔嘉之质”(《清列朝后妃传稿》);乾隆十四年(1749年),乾隆帝再称赞她有“柔嘉之质”;二十四年(1759年),称赞她“居心柔嘉”(《清列朝后妃传稿》);乾隆四十年(1775年),魏佳氏去世,乾隆帝评价她“性禀温恭”(《清列朝后妃传稿》);乾隆六十年(1795年),乾隆帝追赠她为孝仪皇后,称赞她“淑顺柔嘉”(《清列朝后妃传稿》)。可以说,乾隆帝的眼中,魏佳氏就是一个柔嘉的女人。第二,年轻的女人。魏佳氏出生于雍正五年(1727年),小乾隆帝16岁。这个年龄,在宫中非常占优势。因为乾隆帝25岁做皇帝,之前与他结婚的女人,年龄也大体如此。而当乾隆帝做了25年皇帝以后,皇帝已经50岁了,那些与他早年结婚的妃嫔们也已经四五十岁了,而魏佳氏则刚刚三十几岁,正是一个女人最佳的年龄。所以,乾隆帝五十岁左右的时候,他眼中的貌美妃子,魏佳氏恐怕是最佳的人选。也正因为这样,魏佳氏在宫中如鱼得水,顺风顺水,备受乾隆帝的宠幸,因而,也就有了最大的收获了。一是封号稳步上升。魏佳氏初入宫的时候,仅是一个地位低下的贵人,在后宫之中,位次是倒数的了,根本无优势可言。经过她的努力,她的封号居然稳步上升:乾隆十年(1745年),被封为令嫔;乾隆十四年(1749年),晋升为令妃;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晋升为令贵妃;乾隆三十年(1765年),晋升为令皇贵妃。从魏佳氏的宫中封号可以看出,她是扎扎实实的由最基层的贵人升起,几乎没有跨越任何一个等级,可谓稳中求进。到最终,她的封号已经是最高的了,因为到乾隆三十年,她晋封为皇贵妃,皇后在第二年去世,至此,直到乾隆四十年(1775年)魏佳氏去世,这十年的光景,后宫之中没有皇后,她就是宫中的老大了。二是生育了六个子女。魏佳氏与乾隆帝生育了六个孩子,诚属不易。因为,在乾隆帝的后宫之中,妃嫔成群,也有更为年轻的女子,只有她和乾隆帝生育最多,达到六个子女,是一件很荣耀又很不易的事情。我们看看她的生育情况: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生皇七女;二十二年(1757年),生十四子永璐;二十三年(1758年),生皇九女;二十五年(1760年),生十五子颙琰;二十七年(1762年),生皇十六子;三十一年(1766年),生十七子永璘。我们从魏佳氏生育的年份看,从二十一年(1756年)开始,乾隆帝46岁,魏佳氏30岁,一直到三十一年(1766年),乾隆帝56岁,魏佳氏40岁,他们之间保持了10年的生育期,这在宫中十分难得。可以看出,在这段时间里,魏佳氏宠冠后宫,是乾隆帝在这一时间里最爱的女人。其实,魏佳氏的得宠远不止这些。乾隆帝宠她、爱她、信她,给她以最优厚的待遇,让这个女人尽享胜利者的快乐:第一,在宫斗中大获全胜。毫无疑问,魏佳氏是一个敢于挑战强者的冒险家,她的对手就是中宫皇后乌喇那拉氏。在后宫之中,那拉皇后的下面是令贵妃,位置是最近的了。可是,令贵妃心气很高,她有更高的要求,就是晋封为皇贵妃。但是,她确实犯了忌讳,因为皇贵妃的位置直逼皇后,为了不给皇后压力,清朝皇帝一般不设皇贵妃。尽管如此,她还是要得到这个封号。就在乾隆三十年(1765年)陪同乾隆帝南巡途中,在杭州的“蕉石鸣琴”,这一问题被提上了日程。皇太后、皇帝都支持魏佳氏,决定晋升令贵妃为皇贵妃。可是,那拉皇后坚决抵制,最终竟然以剪发相威胁。其结果是:那拉皇后“论其行事,即予废黜,亦所当然”(《清列朝后妃传稿》),被打入冷宫,三十一年(1766年)七月,黯然死去;而魏佳氏,在皇后被打入冷宫,备受煎熬之时,她却如愿以偿:“乾隆三十年六月,晋封皇贵妃。”(《清列朝后妃传稿》)魏佳氏打败了皇后,大获全胜。第二,儿子被立为皇太子。打败了中宫皇后,并晋封为皇贵妃,魏佳氏如愿以偿。但是,这肯定不是她的最终目标。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她又生育了乾隆帝第十七子,使她达到生育六个子女的最高纪录。那拉皇后去世后,她在宫中位置最高,到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冬至节,她的儿子颙琰被“高宗密建皇储”(《清皇室四谱》)。虽然魏佳氏并不能完全确定,但是凭她的宫中地位,凭她的直觉,还是很有把握的。第三,死后享哀荣。乾隆四十年(1775年),魏佳氏不幸病逝,走完了她49年的人生。她的去世,乾隆帝非常悲痛,他痛苦地写道:“强收悲泪为欢喜,仰体慈闱厪念谆。”(《高宗御制诗四集》)表达自己悲痛而又思念的心情。到乾隆六十年(1795年),乾隆帝禅位,做太上皇,魏佳氏的儿子颙琰即位,她母以子贵:“著赠为孝仪皇后,升祔奉先殿。”(《清高宗实录》)她的神牌被摆放到太庙、奉先殿和陵寝大殿,她的棺椁被安放到裕陵地宫。这一切都是那些宫中妃嫔们求之不得的事情,真是死后享哀荣。由此,我们看出来,魏佳氏这个女人真是太有心计了,不仅收获了最高封号,儿子也得以成为太子。更重要的是自己俘获了乾隆帝的心。她成为乾隆帝后妃中生育最多的女人,也是乾隆帝最爱的女人。我们总结一下,乾隆帝的这三个女人,虽同为皇后,但是结局却迥然不同:有尊敬,有憎恶,有宠爱,形同霄壤,充分反映出乾隆帝这位风流天子的爱憎分明的性格。乾隆帝的这种性格,成就了他的两个女人,使她们流芳百世;却毁掉了另外一个可怜的女人,使她死后都不得安宁,真是吉凶难料。  
编辑 gongying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庞麦郎已经醉了
韩国学生涂鸦
它不是咱亲生的
16小时网移动客户端
点击或扫描下载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皇帝的女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