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小说大体意思是为了收回龙标小厨,实现别人愿望,是哪一个小说

当前位置:
> 2011桂林中考语文试题(含答案)(3)500字作文 正文阅读
2011桂林中考语文试题(含答案)(3)500字
第1篇 2011桂林中考语文试题(含答案)(3)500字
  四、阅读理解(Ⅱ)(27分)
  (一)文言文阅读。阅读《满井游记》一文(节选),完成14~18题。(共12分)
  廿二日天稍和,偕数友出东直,至满井。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鲜妍明媚,如倩女之面而髻鬟之始掠也。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麦田浅鬣寸许。游人虽未盛,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风力虽尚劲,然徒步则汗出浃背。凡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夫能不以游堕事而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惟此官也。而此地适与余近,余之游将自此始,恶能无纪?己亥之二月也。
  1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①廿二日天稍和②泉而茗者
  ③柳条将舒未舒④呷浪之鳞
  15.从文段中找出与下列句子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个句子。(2分)
  ①若脱笼之鹄
  ②娟然如拭
  16.将画线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3分)
  译文:
  17.文中&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形容的景物是,
  其特点是(用自己的话概括)。(2分)
  18.选文最后一段作者说自己&能不以游堕事而潇然于山石草木间&。&潇&意为&潇洒无牵挂&,你觉得文章中有哪些地方能体现作者的&潇然&呢?试作分析。(3分)
  (二)现代文阅读。阅读下文,完成19~23题。(共15分)
  老村与老屋
  王兆胜
  ①每个从山村走向都市的人,大概都有一个如梦如幻的村庄记忆,也有一个关于&老屋&的深深的情结。因为它们不仅仅包裹着我们的童年、少年甚至青年时光,还成为我们这些远走天涯的游子生命的根系。
  ②每次回到生养自己的村庄,都有一种莫名的酸楚和愧疚涌上心头。原来记忆中的村庄和老屋渐渐被新房代替,剩下的也多颓败与凋零,一如秋后的残荷与落叶,在风中悲壮地摇曳。我已找不到自己的根脉,也挽不住逝去的岁月!上小学时必经的一条转弯抹角的胡同虽在,但已面目全非,颓败、肮脏一览无余,永远失去了原来的严整、净洁、古朴和神秘,现在连一个神奇的故事也隐藏不住了。
  ③还有童年的井、童年的河、童年的树、童年的鹅、童年的麦田和童年的菜园,现在都已失去了踪影。记得村边曾有一个大河湾,这是全村的鸭与鹅的天堂。每当清晨阳光洒满村庄,可爱的鸡、鸭、鹅、狗蜂拥而出,鸡们寻找自己的玩伴或飞上草垛引吭高歌,狗们追逐友伴或吠天叫日,鸭与鹅们纷纷迈着骄傲的步伐向池湾奔去。鸭子左右摇晃,步态憨厚拙笨,常因急切弄翻了自己;而鹅们则大为不同,它们头颈高昂、步履轻盈、声音清扬,是动物中的君子,真有气宇轩昂、国色天香和超凡脱俗之姿,令人叹为观止!如今村庄中的河湾枯了,鸭与鹅也看不到了,只剩下了日夜的鸡犬不宁。
  ④我家的老屋早已拆除,并盖上了新房,现在再也找不到原来的形象。由于缺乏先见之明,当时就连一张照片也没能留下,这令我一直耿耿于怀,因为老屋寄托着我的童年、少年、青年生活,也包裹着爷爷、奶奶、父亲、母亲以及兄弟姐妹共同生活的岁月,我唯恐一不小心将这些记忆丢失,以后就再也找不回老屋了。我曾想自己为&老屋&画一幅画,但因画技不佳迟迟没有动笔;我曾寄望于儿子,让他好好学画,将来有一天让他将我的记忆画下来,但那又是遥遥无期和不能指望的事情,因为儿子画技再高,他能画出我记忆中的海水情深吗?于是,我决定用文章将老屋描绘出来,哪怕是一个简单的轮廓也好!
  ⑤母亲曾告诉我们兄弟姐妹:&以后你们可别忘了小舅,是他一砖一瓦一单一木用小驴驮料,帮咱家盖起南屋的。&母亲和小舅早已离世,但母亲的话、小舅的身影却活在我的心中。1979年至1982年高考这四年,假期期间我一个人曾住过这个南屋。当时整个房间虽杂乱无章,但我用白纸将土炕上的破席糊好,坐在一只盛草的高大的竹笼之上,伏在一张大高桌上,面对南窗复习课程,虽然诵书的声音有几分悲情,但南来的风与窗外菜园里散发的清香沁人心脾!在三次高考名落孙山后,第四年我终于成功了。这个南屋所给予我的不仅是宁静的时空,还有忍受孤独和寂寞的心性与决心,更有南来的和煦之风与花之芬芳!
  ⑥至今,我手中没有一个老村与老屋的物件,所有的只是发黄的记忆!而且,近些年老村、老家的老旧之物越来越少,这是令人懊丧之事!好在心灵的底片上,许多记忆犹新,仿佛雨过天晴菜园里沾满露水的花朵,我要早些用笔将它们留住,尤其是那些感动过我、对我的成长和心灵有益的人与事!
  ⑦随着时光的流逝,老村和老屋像凋零的花瓣一样纷纷飘落,而我却像清明时节忆起已故的亲人般将它想起,并给予它热烈而平淡、激动而冷静、亲近而遥远的祭奠,用我这个远方游子的一片素心和一夜清梦。
  19.纵观全文,作者每次回到生养自己的村庄为什么会有&酸楚和愧疚&的情感呢?(3分)
  20.分析文中第③段画横线的句子的表达效果。(3分)
  21.概括第⑤段所写的事件,并分析作者写这些事件的目的。(4分)
  22.仿写第⑦段画波浪线一句,要求句式相近,用上比喻的修辞手法,分句间要有联系。(2分)
  23.文中叙写了老村和老屋的种种变化,这种现象在现实生活中很普遍,请结合原文,谈谈自己的看法。(3分)
  五、作文(50分)
  24.请按要求修改下面一段话。(每小题2分,共10分)
  A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世界各地吸引了7000万人次前往参观。B数百年来,对&和谐城市&模式的探讨,从来没有停止过。中国举办世博会是一次展示国力的好机会。C从&乌托邦&到&理想城市&、再到&田园都市&,人们一直在探索如何建立城市的平衡与和谐。世博会,D既是人们展示创新成果的舞台,而是人们交流城市发展模式的平台。
  ①A句语序不当,正确的表述是:(2分)
  ②B句句子成分不完整,修改后句子应为:(2分)
  ③C句有一处标点错误,应改为(2分)
  ④D句中的关联词搭配不当,修改后句子应为:(2分)
  ⑤文中有一个句子与上下文衔接不当,应删去。这个句子是:(2分)
  25.作文(40分)从下面两道作文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一)&我的老师&,横线处可选填&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名称。
  要求:1.从你的学科教师中选一人来写,将题目补充完整。
  2.不得出现真实姓名、校名。
  3.写一篇600字以上的记叙文。
  4.文体规范。
  (二)古人说:&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生活中我们不乏期望与目标,我们缺少的常常是持之以恒的努力。你对此有何见解?请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1.观点鲜明,说理充分。
  2.600字以上。
  3.文体规范。
第2篇 2011桂林中考语文试题(含答案)(2)500字
  (二)现代文阅读。阅读下文,完成8~12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匠人与大师
  ①在社会上常听到叫某人为&大师&,有时是尊敬,有时是吹捧。又常不满于某件作品,说有&匠气&。匠人与大师到底有何区别?
  ②匠人在重复,大师在创造。一个匠人,比如木匠,他总在重复做着一种式样的家具,高下之分只在他的熟练程度和技术精度。比如一般木匠每天做一把椅子,好木匠一天做三把、五把,再加上刨面更光,合缝更严等等。但就算一天做到100把也还是一个木匠。大师则绝不重复,他设计了一种家具,下一个肯定又是一个新样子。判断他的高下是有没有突破和创新。匠人总在想怎么把手里的玩艺儿做得更多、更快、更绝;大师则早就不稀罕这玩意,而在不断构思新东西。
  ③匠人在实践层面,大师在理论层面。匠人从事具体操作水平的上限是经验丰富,但还没从经验上升到理论。虽然这些经验体现和验证了规律,但还不是规律本身。大师则站在理论的层面上,靠规律运作。面对一片瓜地,匠人忙着一个一个去摘瓜,大师只提起一根瓜藤;面对一大堆数字,匠人满头大汗,一道接一道地去算,大师只需轻轻给出一个公式。匠人常自持一技,自炫于一艺,偶有一得,守之为本;大师视鲜花掌声为过眼烟云,进取不竭,心犹难宁。
  ④匠人较单一,大师善综合。我们常说一技之长,一招鲜,吃遍天,这是指匠人,大师则不靠这,他纵横捭阖,运筹帷幄,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因为凡创新、创造,都是在引进、吸收、对比、杂交、重构等大综合之后才出现的。当匠人靠一技之长,享一得之利,拿人一把,压人一筹时;大师则把这一技收来只作恒河一沙,再佐以砖、瓦、土、石、泥,起一座高楼。牛顿、爱因斯坦成为物理大师并不只因物理,还有更重要的数学、哲学等。而成为一个社会科学方面的大师要求就更高,马克思、恩格斯是一部他们那个时代的百科全书,毛泽东则是当时中国政治、军事、文学的宝典。
  ⑤这就是大师与匠人的区别。研究这个区别毫无贬损匠人之意,大师是辉煌的里程碑,匠人是可贵的铺路石。世界是五光十色的,需要大师也需要匠人,正如需要将军也需要士兵。但是我们必须承认这个世界需要人们有一个较高的追求目标。拿破仑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将军总是在优秀的士兵中成长起来的。当他不满足于打枪、投弹的重复而由单一到综合,由经验到理性,有了战役、战略的水平时他就成了将军。a虽然从匠人而成为大师的总是少数,但这种进取精神是人类进步、社会发展的动力。古语说,法乎其上,得乎其中;法乎其中,得乎其下。要是人人都法乎其下呢?这个社会就不堪设想。
  ⑥我们可能在实际业绩上达不到大师水平,但至少在思想方法上要循大师的思路,比如力求创新,不要重复,不要窃喜于小巧小技,沾沾自喜。对事物要有识别、有目标、有追求。力虽不逮,心向往之。在个人有了这样一种心理,就会有所上进;在民族有了这样一个素质,就会生机勃勃;在社会有了这样一个氛围,就是一个创新的社会。
  (有删减)
  8.对文章各部分内容及相互关系概括有误的一项是。(3分)
  A.第①段提出&匠人与大师有何区别&这一话题,引出下文。
  B.第②到第④段阐述匠人和大师三个方面的区别,三段之间是层层递进的关系。
  C.第⑤段指出追求成为大师的进取精神是人类进步、社会发展的动力,紧承上文深入论述。
  D.第⑥段表明在思想方法上循大师思路对个人、民族和社会都有帮助,收束全文。
  9.根据上下文判断应插入文中第⑤段画横线a处的论据是。(3分)
  A.鲁班最初是一名普通木匠,当他在技术层面已经纯熟,不满足于斧锯的重复,而进军建筑设计、构造原理时,就成了建筑大师。
  B.一个画家,当他成为绘画大师时,他艺术生命中起关键作用的早已不是绘画,而是科学、文学、哲学等。
  C.居里夫人把诺贝尔奖章送给小女儿当玩具,但是接着她又得了一个诺贝尔奖。
  D.季羡林先生的学术成就早为学界公认,但晚年仍笔耕不辍,又在散文写作上创出一片新天地。
  10.依据文章提供的信息,下列对&大师&的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大师需要创造精神,突破原有的知识、经验与技艺,不断构思新的东西。
  B.在&实践层面&和&理论层面&之间,大师站在&理论层面&,靠规律运作。
  C.在学科综合性运用方面,从事自然科学研究的大师比从事社会科学研究的大师要求更高。
  D.大师不自持一技、不自炫一艺,视鲜花掌声为过眼烟云,进取不竭。
  11.下列对第⑤段画线句子分析有误的一项是。(3分)
  A.画线句引用&古语&证明观点,使得说理有出处、有根据,更具说服力。
  B.画线句是证明&世界是五光十色的,需要大师也需要匠人&这个观点的。
  C.本段引用了画线句&古语&和拿破仑的名言说理,可知本段主要运用了道理论证的方法。
  D.&法乎其上,得乎其中&一句既有对第⑤段论证的总结,又与第六段的论证相互勾连。
  12.下列对选文语言特点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第③段多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说理,诙谐风趣,说理生动。
  B.文章句式多变,短句、长句兼用,错落有致,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如第④段。
  C.文章用语准确,如第⑥段加点的&可能&一词,既强调了&我们&和大师之间的业绩差距,又兼顾到特殊情况。
  D.文章巧用文言,如&力虽不逮,心向往之&等句子,富有文采而不失简洁明了。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90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
  三、诗文默写与课外积累(13分)
  13.默写填空(每空1分,错字、漏字、添字,该空不得分)
  ①忽如一夜春风来,。(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②无可奈何花落去,。(晏殊《浣溪沙》)
  ③春蚕到死丝方尽,。(李商隐《无题》)
  ④沉舟侧畔千帆过,。(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⑤落红不是无情物,。(龚自珍《己亥杂诗》)
  ⑥庭下如积水空明,,盖竹柏影也。(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⑦春天像健壮的青年,,领着我们上前去。(朱自清《春》)
  ⑧《三峡》中用快马和疾风来写行船之快的句子是&,。&
  ⑨《〈论语〉十则》中,与&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意思相近的另一则是&&&&&&&&&&&&&&&&&&&&&&&&&&&&&&&&&&&&& ,&&&&&&&&&&&&&&&&&&&&&&& 。&
  ⑩曲不离口,(民间俗语)
  芝麻开花--(歇后语)第3篇 2011桂林中考语文试题(含答案)(4)500字
  2011年桂林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每小题2分,共10分)
  1.B2.A3.D4.C5.A
  二、阅读理解(Ⅰ)(20分)
  (一)阅读《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完成6~7题。(共5分)
  6.C(2分)7.A(3分)
  (二)现代文阅读。阅读下文,完成8~12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8.B9.A10.C11.B12.A
  三、古诗默写与课外积累(13分)
  13.默写填空(每空1分,错字、漏字、添字,该空不得分)
  ①千树万树梨花开②似曾相识燕归来③蜡炬成灰泪始干④病树前头万木春
  ⑤化作春泥更护花⑥水中藻荇交横⑦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⑧虽乘奔御风,
  不以疾也⑨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⑩拳不离手节节高
  四、阅读理解(Ⅱ)(27分)
  (一)文言文阅读。阅读《满井游记》一文(节选),完成14~18题。(共12分)
  14.①暖和②喝茶③舒展④鱼(每小题0.5分,共2分)
  15.①&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毛羽鳞鬣之间&;&郊田之外&;&山石草木之间&
  (1分,任答一例即可)
  ②&晶晶然如镜&;&悠然自得&;&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1分,任答一例即可)
  16.才知道郊外田野未必(未尝)没有春天,只是城里居住的人不知道有这样的变化罢了(&始&、&未始&、&城居者&、&知&翻译正确2分,整体表达流畅1分,共3分)。
  17.水(春水)(1分)冻水初解的清澈(1分)(共2分)
  18.找到相应内容(1分),分析如何体现(2分)。(共3分)
  示例:&若脱笼之鹄&可以体现&潇然&,因为这一句表现了作者目睹美景后心情愉快,举止如鸟儿脱笼一般无拘无束与&潇然&一词很吻合。
  体现&潇然&的内容有:游人活动、动物悠然、&惟此官&、&余之游将自此始,恶能无纪?&
  (二)现代文阅读。阅读下文,完成19~23题。(共15分)
  19.&酸楚&是因为记忆中村庄和老屋的景象已不复存在(1分);我已找不到自己的根脉(1分);&愧疚&是因为没有留下老屋的一些可做纪念的物件或照片(1分)。(共3分)第4篇 2011桂林中考语文试题(含答案)(5)500字
  20.作者运用拟人、排比的手法,写出了全村鸡鸭鹅狗自由快乐的生活状态(1分),表现了老村与老屋的活力与生机(1分),体现了作者对老村的喜爱与怀念之情(1分)。(共3分)
  21.母亲的谆谆教导(1分),我在南屋的不懈努力(1分)。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为了表达对故乡的无限怀念之情(1分),并说明故乡是远走天涯的游子生命的根脉(1分)。(共4分)
  22.句式相近,分句间有联系(1分);比喻恰当(1分)(共2分)
  示例:随着幕布缓缓拉开,亭亭的舞者如出水芙蓉般站立在舞台中央。
  23.老村与老屋的消逝(变迁),是社会发展带来的必然(1分)。老村老屋(故乡)寄托着人们对往昔生活的留念,是远离故土的人们的根脉所系,应该珍惜(1分)。老村老屋的消逝,使蕴含其中的古朴、宁静、温情随之消逝,造成不可挽回的遗憾。所以,我们应该努力寻找发展与文化保护的结合点,让社会和谐发展。(1分)(共3分)
  答题时,必须扣住原文回答,意思接近即可。
  五、作文(50分)
  24.请按要求修改下面一段话。(10分)
  ①&&吸引了世界各地7000万人次前往参观(2分)
  ②数百年来,人们(我们)对&和谐城市&模式的探讨,从来没有停止过(2分)
  ③&、&(1分)改为&,&(1分)(共2分)
  ④既是人们展示创新成果的舞台,也是(更是、还是)人们交流城市发展模式的平台。(2分)
  ⑤中国举办世博会是一次展示国力的好机会。(2分)
  25.(40分)作文评分要求及说明(见下表)
  一(好)
  40~36分二(较好)
  35~32分三(中)
  31~28分四(差)
  27~24分五(很差)
  15~0分
  (16分)切题,中心突出,内容充实,立意新颖、深刻。切题,中心突出,内容充实,立意正确。基本切题,中心基本明确,内容尚充实。基本切题,中心不明确。严重偏离题意。
  (19分)行文流畅,语言生动准确,表达好。文从字顺,语言基本准确,表达尚好。语言基本流畅,有少量语病。语句不通顺,语病较多。文理不通。
  (10分)结构严谨,层次清晰,构思新颖、巧妙。结构紧凑,层次清晰,构思新颖。结构完整,层次尚清楚。结构层次混乱。结构不完整,层次混乱。
  文面书写(5分)字体工整、美观,书写、标点、格式正确,卷面整洁。字体端正,书写、标点、格式正确,卷面干净。字迹清楚,有少量错别字和标点错误,有少量涂改。字迹潦草难辨,错别字和标点错误较多,有较多涂改。字体不易辨认,错别字和标点错误多,卷面涂改多。
  说明:①文中每错3个字扣1分,重现不记,最多扣3分。
  ②字数不足600字者,酌情扣分。
  ③文中出现考生真实地名、校名、人名,一经查实,扣3分。第5篇 2011桂林中考语文试题(含答案)500字
  2011年广西桂林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第I卷:选择题(共30分,请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每小题2分,共10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慷慨(ɡǎi)沧桑(cānɡ)酝酿(ni&nɡ)一劳永逸(y&)
  B.折服(zh&)魅力(m&i)绰号(chu&)任劳任怨(yu&n)
  C.澎湃(b&i)侮辱(wǔ)应和(h&)水涨船高(zhǎnɡ)
  D.沉淀(d&nɡ)肃穆(m&)堕落(du&)彬彬有礼(shān)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
  A.嘹亮烘托融洽引人入胜
  B.纳闷脸夹吹嘘兴至勃勃
  C.安适酷爱清辙汉马功劳
  D.气势震摄憔瘁花枝招展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那些满带真情实感,十分质朴浅显的篇章,往往使我心动神移,不能自已。
  B.生活中有无穷无尽的快乐,就看你是否懂得寻找。
  C.虽然小草是微不足道的角色,它却以顽强的生命力为世人钦佩。
  D.桂林那些巧夺天工的奇山胜景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观赏。
  4.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2分)
  A.人们常用&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概括唐、宋、元、明、清这几个时期突出的文学形式。
  B.《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左迁&指降职贬官,因为中国古代以&右&为尊。
  C.&令&是一种敬辞。所以,我们在向别人介绍自己的父母时,可用&令尊&和&令堂&这样的称呼。
  D.&诸子百家&中对后世产生过重大影响的学派有儒家、道家、法家、墨家等。
  5.有人拟了一副对联。上联取材于《西游记》,下联取材于《水浒传》,请你根据上联&降妖伏魔,孙行者扬威取经路&选择与之对应的最为恰当的下联。(2分)
  A.惩凶除恶,晁天王聚义梁山泊B.路见不平,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C.报仇雪恨,黑旋风泄愤山神庙D.棋差一着,青面兽痛失生辰纲
  二、阅读理解(Ⅰ)(20分)
  (一)诗词鉴赏。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6~7题。(共5分)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6.对这首词内容理解不当的一项是。(2分)
  A.上阕中&八百里分麾下炙&一句描绘了将士们饱餐烤牛肉的热闹场面。
  B.下阕中&马作的卢飞快&一句表现了将士们勇往直前、势不可挡的锐气。
  C.全词刻画了一个虽人近暮年,仍雄姿英发,亲自领兵上阵杀敌的英雄形象。
  D.全词反映了作者渴望完成抗金大业却壮志难酬的现实。
  7.对这首词赏析不当的一项是。(3分)
  A.&沙场秋点兵&一句写阅兵场景,&秋&字为阅兵场景增添了悲凉之气。
  B.&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一句呼应题目,是作者与陈同甫的共勉之词。
  C.词的上下阕一般会&换意&,但这首词却突破传统,词意上下贯通,展现了一幅战争场景,甚为独特。
  D.&可怜&两字凸显词中人物的情感变化,从前九句的壮怀激烈陡然变为末句的黯然伤神,波澜起伏,言近意远,实为大家手笔。第6篇 2011玉林中考语文试题(含答案)500字
    2011年玉林市初中毕业暨升学考试
    语文
  (全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选项标号涂黑。
  3.非选择题,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
  一、识字写字、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1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晨曦(xī)希冀(j&)憧憬(cōng)高瞻远瞩(zhǔ)
  B.迤逦(y&)秀颀(q&)柔媚(m&i)争妍斗艳(y&n)
  C滂沱(p&ng)澎湃(b&i).涟漪(yī)涓涓细流(juān)
  D.豁达(hu&)诚挚(zhǐ)慷慨(kǎi)风度翩翩(piān)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
  A.禀赋娴熟手屈一指大名鼎鼎
  B.污蔑吹嘘造谣生事肆无忌惮
  C.腼腆矜持循规蹈矩整然有序
  D.嶙峋险俊悬涯绝壁高山仰止
  4.请你在答题中认真书写,评卷老师将根据你全卷书写情况评分。(3分)
  根据你班开展&自己给自己'出'一本书&综合性学习活动,完成4~5题。
  4.根据从你初中三年的习作中所选的作文,你给作文选集所拟的书名是《》(不超过5个字,3分)
  5.在班里出书展示会上,根据你的书和你对同学们的要求,你展示发言时对同学们说的话是(含标点不超过40个字,3分)
  二、古诗文与名著阅读(23分)
  6.根据课文和要求,写出下面空缺的古诗文名句。(每小题2分,共8分)
  (1)几处早莺争暖树,(白居易《钱塘江湖春行》)
  (2)谁道人生无再少,(苏轼《浣溪沙》)
  (3)子曰:&,不成人之恶。&(《论语》十则)
  (4)有的同学在毕业留言本上写下王勃的《送杜少俯之任蜀州》中的诗句&,&来表达同学之间的虽然各奔东西却如在身边的感情。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第七题。
  长相思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7.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词人随着大队人马向山海关外进发,一路上跋山涉水,历尽辛苦。
  B.众多的帐幕里深夜还亮着灯,出行在外的人们救救不能入睡,苦不堪言。
  C.一阵风过后接着一阵雪,使家乡无风无雪的词人心烦意乱,思乡之情遍油然而生。
  D.这首词描绘了词人出行关外的艰辛和凄苦,抒发了词人浓郁的思乡之情。第7篇 2011玉林中考语文试题(含答案)(6)500字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3根据全卷的书写情况,按&好、中、差&分别平3~0分。
  4示例;路上、不了情、青春无悔、下雨的日子、温暖的春天、成长的足迹等。
  5有称呼(0.5分)和答谢语(0.5分);介绍书的优点或缺点(1分);对同学的要求(1分)(表达不顺畅扣1分|;含标点符号超1~3字扣1分,超3个字以上不得分。)
  示例:1同学们,我的书内容精彩(设计独特),请大家注意欣赏哦!谢谢!
  2同学们,我的书还有许多不足之处,希望大家给我多提改进建议,谢谢!
  6(1)谁家新燕啄春泥(2)门前流水尚能西(3)君子成人之美(4)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
  7.C8.D9.D10.C11.D12.B13.D(是表现而非原因)14.D
  15.事例表现通过感官得到的理解能力和满足别人的需求两个层面,各占2分。示例:
  1.老师的讲课声突然停下来。我从窗外回过婶来,只见老师正静静地看着我。我脸一红。
  (2分)赶紧把回到家的思绪收回到教室(2分)。
  2.星期天在家,妈妈拿一把衣架放在洗衣机上边又忙着炒菜去了。我赶紧放下书本,(2分)
  把洗好的衣服晾晒完毕。(2分)(含标点符号超1~3个字扣1分,超3个字以上不得分。
  16.B17.B
  18.从人情的表现形式角度和从人情的厚薄角度谈均可;从肯定或否定角度谈均可;如从语言、修辞、结构等表达式角度谈则不得分。表明评价对像1分,表明评价观点1分,说明理由2分。例如:1现实中表达感情的途径还有很多2分,并不只是通过纸和笔2分。说当今社会人情似纸淡薄有些言过其实2分,从家庭到学校到社会,情浓于水的现像比比皆是2分。现如今人情也许确实比以前淡薄了1分,但不必失望和伤感1分,社会总是要发展变化的2分。
  19.C20.C21.D第8篇 2011玉林中考语文试题(含答案)(4)500字
  人情似纸
  刘心武
  ①提心吊胆地说真话那阵,说了那么多,毋庸提心吊胆便可倾吐真话这阵,却什么也懒得说。
  ②我曾到那间空间极小的贮藏室去看他。我们交流得很畅快,眼波的流动中有许多的情谊。现在他有三十倍大的空间,我却不去迈那门槛。他也不来请我迈那门槛。似乎也并没有什么过不去的地方。只是不再有那么多的情感了。淡了,薄了,甚至弥散了。
  ③据说人情似纸的&纸&现在不是&秀才人情纸半张&的那&纸&,而是赵公元帅笔下的那&纸&,即通货。社会的物质繁荣据说必须付出精神沦丧的代价。又据说落伍者看来是精神沦丧,而先锋眼中却是可喜的精神瓦解,但先锋们犹未能指出旧精神瓦解后应诞生的新精神究竟是什么,有的先锋中的先锋则说只需要瓦解无需重构&凤凰涅槃是可笑的,凤凰只应焚毁,何必重生?&
  ④我却仍愿抓住一点自认为是永恒的东西,哪怕只有游丝般微弱。那永恒的东西里就有人情,似纸的人情。纸很薄,却可以写情书,写诗,写温情的句子,写必要的问候,当然还可以画画儿,可以折成一只船,放在小溪里,任其顺细碎的波浪旋转着漂向远方。
  ⑤记得一年前到纽约的头一天,傍晚十时分,曼哈顿万家灯火中,也有了我小小的一盏。在简单而舒适的下榻处,桌上有小小的卡片,卡片上写着温暖的句子。人情似卡片么?我却自去冬以后,再没给留下卡片的人寄去哪怕是一张薄薄的纸。我总埋怨着别人的情在淡在薄在弥散,自己呢?从别人的眼中看我,该也吃了一惊吧,怎么会变成了这样?比以前冷,比以前硬,比以前懒,却比以前更会为自己辩解。
  ⑥以前的时代,人情或许似醍醐,厚重粘稠?如今是人被纷至沓来的信息和事务碾扁熨平的时代,人情随之也轻薄寡淡了,人更多地依靠内心的支撑而更少希翼,心外的扶持。人类进步而人情在萎缩,真的么?
  ⑦也许是因为现在&移情&的条件好多了,可以移向唱片、电视和电脑,移向在古董和假古董,移向需要每天饲食的猫、鸟、鱼、兔,移向需要浇水剪枝施肥换盆的花草,移向小小的邮票,移向书报,总之可以更彻底地从活生生的人面前移开去。
  ⑧但心中仍不免时时逸出一丝两丝一缕几缕一片几片的活生生的人的沟通欲望,化为思念,化为莫可名状的思思绪,最后就拽过一张纸来,想在上面写一些情,一些别人可能并不呼应并不需要的字、词、句和标点符号&&人情确确实实就是一张纸。
  ⑨当我从淡薄中想起人家时,人家或许正在从残存的印象中摆脱出去而正在忘却我。曼哈顿的灯火啊,哪一盏下面尚有关于我的一缕思绪?
  (选自《时文选粹》第2辑,有删改)
  16.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第3段中的三个&据说&含义相同,都表达了作者的否定态度。
  B.第47段连续用多个&移&字,表达了作者对当今人们种种&移情&生活习惯的痛惜之情。
  C.第3段&凤凰只应焚毁,何必重生&一句表达了作者对&先锋中的先锋&的观念的讥讽态度。
  D.第9段后一句的意思是:一年前曾经给予我温情的曼哈顿,现在已经没有人挂念我了。
  17.纵观全文,最能体现文章标题&人情似纸&意思的一段是(3)
  A.第2段
  B.第4段
  C.第8段
  D.第9段
  18.文中说&人情确确实实就是一张纸&,请你就作者的这一观念写上简洁的批注,表达你的评价和看法。(含标点不超过40个字,4分)第9篇 2011玉林中考语文试题(含答案)(3)500字
  三、现代文阅读。
  有关洞察力的问题
  [美国]琼&比尔&莫斯雷
  在我家那本有些年头的&家庭圣经&里,有一页是用来专门记载特别的日子的,多半有说明,不是婚丧,就是生日。也有些日子未加注明,好像写的人不忍心把所发生的事记录下来。这样的日子当中,有一个是墨水已经褪了色的,日期是日。
  那天早晨,和往常一样,我和我的路姐为了该轮到谁洗碗,吵了一架。我们讨厌洗碗,因为这活儿太没意思了。但是这样的争吵并不影响我们互相之间以及家人之间的深厚感情。我们的家人当中还有爷爷和奶奶。
  那天,在上学的路上,经过齐默太太家时,她兴冲冲地对我们说道:&你们放学后,到我这里来一下,我给你们一瓶我自己做的苹果黄油酱。&
  学校里的过道很挤,学生们吵吵嚷嚷、推推搡搡。我听到一个老师很气愤地对另外一个老师发牢骚:孩子们都是些以自我为中心,不识好歹,没有良心的人。他们对别人的需要麻木不仁,视而不见。她那气愤的言语,有几个字眼儿对我来说是陌生的,但我可以肯定,他们不是赞美的词。后来我把它们记在生字本子里,又过了一阵,我查了查了这些词的意思。有一个&Preception&,真使我神往。它的意思是一种洞察力,理解力或是通过感官得到的直接的判断。无疑地,我们都缺乏这种&Preception&。
  放学后回到家,正准备吃晚饭,传来了敲门声。原来是和父亲一起在矿上做工的哈里先生。他的脸色刷白,双手在发抖,问我:&你母亲在家吗?&&什么事情?&已经站在门口的妈妈把我推到一边,问道。&出事了,比尔太太。&哈里先生轻声说道。&是威尔逊吗?&妈妈用近乎耳语的声音问。
  哈里先生点点头,接着说:&还算运气,我们拦住了一辆快车,把他送到圣路易一个设备良好的医院里去了。他的胳膊被皮带缠住了,正在对他进行全力抢救。&母亲已经解下了围裙,用手整一整头发,对围在门口的我们几个孩子说:&现在,我要出去几天,你们要和平常一样,乖乖地上学,帮助爷爷、奶奶做些家务活。一切都不会有问题的。&
  但是一切都有问题。几天后,爷爷去了趟圣路易,回来后告诉我们,父亲的一只胳膊恐怕保不住了。实际上,父亲的一只胳膊已被截掉了,只不过爷爷认为,像这样的坏消息,不要一下子,而要一点点地告诉我们。
  母亲回来后,我们知道了事情的真相,但是这个真相太残酷了,使我们小小的脑袋瓜接受不了。一定的。每天都有可能,我们会听说这不是真的。一定的,我们会听说,这个抱着、甩着我们玩的肌肉发达的胳膊已经接好了。
  母亲告诫我们:&当爸爸回来时,你们不要在他面前哭,也不要表现出好像发生了什么大事的样子。日子要像平常一样过下去。你们知道,生活就是这样的,这才是爸爸的愿望。&
  像平常一样过日子!是不是母亲受的刺激太大了,她这些话都有些语无伦次了。
  爸爸是在夜里被人送回家的。我们什么都听见了,但是假装睡觉。妈妈说过:&爸爸一路上回来会很累的,你们最好在早上见他。&
  这一夜真长。明天,我们将做什么?说什么?父亲将会是什么样子?
  第二天早晨,父亲坐在厨房壁炉旁的椅子里。他看上去白了,也瘦了。炉火照着他那长长的瘪瘪的袖子。到了一定的时候,我和姐姐可能会习惯被他用一只手的拥抱,但那第一次,那可怕的空缺,那少了一只手的拥抱,只能使人感到心如刀割。我喉咙口噎住了。
  当我们站在爸爸身边,好像问候一个陌生人好的时候,奶奶去食品贮藏室干什么去了。母亲背对着我们,把已摆好的面包又摆弄了一遍。爷爷则提着桶去井边打水。
  一切都不对头!奶奶从贮藏室里出来,是踮着脚尖走路的。爷爷从井边回来,连常说的关于早晨空气好的话都没说。在早饭桌上,妈妈把苹果黄油酱递给我们时说:&这是齐默太太送的。&但是她的声音太高了。
  我和路姐勉强吃了夹心饼干。往常我们很浪费,喜欢把夹心挖出来,只吃外面的那层皮。但这次我们把夹心也吃了,没有浪费,我们觉得做的很对。唉!什么东西又堵在嗓子眼里了。日子要像平常一样过下去!可怎么过得下去!?
  最后,路姐把椅子往后一推,对我说:&今天该轮到你洗碗了。&我明明记得,不该轮到我,昨天晚饭后是我洗的碗,还打碎了一只奶奶喜爱的盘子。我憋着气什么也没有说。哼!在刚刚回到家,只有一只胳膊的爸爸面前,第一件事就是吵架,那我不就是那个、那个什么词儿来着,噢,是&不知好歹&,没有良心的人。&就该轮到你啦!&路姐说,好像我已经说了不肯洗似的,她用的是平常吵架的那种调调。我吃惊地望着她,她是不是,哪个叫什么词儿啦?噢,她是不是&麻木不仁!
  然后,她的眼睛微微地闪了一下,把我要开口说的话挡了回来。还有一个词叫什么?Perception,是的,洞察力!我在她的眼神里看到了这个词。&不该轮到我!&我像平常一样火了。&就该是你!&
  &&&孩子们!孩子们!&母亲用安详、自然、带点欣慰的口气阻止了我们。
  我们走到母亲的身旁,眼睛扫过父亲的脸。他在微笑,那是一切都好、心满意足、总算到了家的微笑。
  在很多年以后,我再看&家庭圣经&里的这个日期,问我自己,我是否应该补写上:威尔逊失去胳膊的一天。不,不要这么写,要写下我对那天老师意见的回答,我的回答是:你错了,孩子们也是有洞察力的。
  我还要加上一句:请你们务必不要忘记这一点。
  (选自《世界微型小说》第10卷,有删改)
  12.下列对文中划线词语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中前后两个&好像&含义不同。
  B.&我神往&是因为&我们都缺乏这种Preception&。
  C.&这样&是指家中出了大事日子也要像平常一样过下去。
  D.母亲&欣慰&是因为她感到孩子们像她一样坚强,以后的生活&一切都不会有问题&。
  13.根据小说分析和推断,&我&从缺乏到具有&洞察力&,下列不是这一变化原因的一项是(3分)
  A在我家那本有些年头的&家庭圣经&里,有一页是用来专门记载特别的日子的。
  B.我听到一个老师很气愤地对另外一个老师发牢骚。
  C.母亲告诫我们:日子要像平常一样过下去。你们知道,生活就是这样的,这才是爸爸的愿望。
  D.她的眼睛微微地闪了一下,把我要开口说的话挡了回来。
  14.下列对小说主题的理解和表述,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我们一家人之间有着&深厚的感情&。
  B.遇到天灾人祸要坚强,&日子要像平常一样过下去&。
  C.&孩子们也是有洞察力的&,并不都是些以自我为中心、对别人的需要视而不见的人。
  D.老师应该正确了解学生,相信学生的理解里,切记孩子们是有良心的。
  15.你肯定也有小说所说的&洞察力&,请写一个自己的生活视力以表现你的这种&洞察力&。(含标点不超过60个字,4分)第10篇 2011玉林中考语文试题(含答案)(5)500字
  四写作与修改
  (一)文章修改(9分
  茶与咖啡与白开水
  ①我不爱茶,因为它显得太忧虑;我也不爱咖啡,因为它显得太紧张;[A]我爱淡而无味的白开水,因为它可以让人于无味处品滋味。
  ②喝茶的时候,得营造几分淡雅娴静,才配得上清茶的袅袅香气;[B]喝咖啡的时候,最好深处闹市中心的咖啡屋,来一份西式点心,听一首摇滚音乐,方有一种时尚的味道。可是我不喜欢这样,何况,我没有上好的茶具和茶叶,也不会煮咖啡。
  ③我爱白开水。
  ④无需太多的讲究,玻璃杯可以,纸杯也行。放在手里,望见杯底的手印,清纯得可爱,使人不由得想起那一串丁冬作响的山泉,清澈见底。喝一口,没味吧,不过,心里颇有久旱逢雨的感觉,滋润得很,舒服得很。
  ⑤茶和咖啡是要&品&的,你不能捧着精致的茶具,往嘴里猛灌一本浓苦的茶,更不能用又甜又苦的咖啡填满自己的胃;[C]你只有一口一口细细品,慢慢呷,才不会辱没它们的&风度&。
  ⑥而白开水不同,它的本性,预示它不可能盛在在精致而昂贵的白瓷茶盏或是绘着印象派画幅的杯子里。它或许被装载一直军用水壶里,赶走了小战士满身的疲惫;它或许被装在一只塑料杯中,驱除了炼钢炉旁公认的火气;[D]它或许被装在一只普通粗糙的搪瓷缸中,给正午仍在田间劳动的农民注入了新的活力。他们了解渴,会大声赞叹白开水的美味,而不是茶楼或餐厅流出的那些或幽怨或另类的文字,因为它是如此真诚清纯,值得人真心去爱。
  ⑦我爱白开水,爱他的纯净透明,爱它的一股朴素味儿。从那淡而无味的白开水里,我喝出了劳动人民的淳朴辛劳,喝出了一个可爱的形象。
  19文中A、.B、C、D四处分号,使用不正确的一处是(3分)
  20.下列对文章划线语句的修改,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在弟1段划线句中的&我&后加一个&独&字以强调爱之深。
  B第2段前一个划线句表意不完整,在句末加上&的氛围&三个字。
  C第2段后一个划线句的两句位置对调。
  D第5段划线的&浓苦&改为&又浓又苦&。
  21.下列对文章的修改意见,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第3段与上文衔接不紧,应加上连词&于是&作过渡。
  B第6段划线的句子应删去。
  C增加&我爱白开水&作为结尾段更好。
  D文章标题不恰当,以&白开水&为题才合适。
  (二)写作(50分)
  2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你曾经阅读的有关春天的诗文给你留下怎样的认识?刚刚过去的春季给你留下怎样的记忆?正在经历的人生之春又给你留下怎样的体验?
  请根据你的经历、认识和感悟,以&春天的味道&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1)内容自选,立意自定,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2)文体自选,可以记叙经历,抒发感情,发表议论,编写故事,介绍说明等等;
  (3)文中不得使用生活中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4)文章不少于600字,诗歌不少于20行;
  (5)不得抄袭。第11篇 2011玉林中考语文试题(含答案)(2)500字
  &&&&&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8~10题。
  戴震难师
  先生是年乃能言,盖聪明蕴蓄者久矣。就傅读书,过目成诵,日数千言不肯休。授《大学章句》,至&右经一章&以下,问塾师:&此何以知为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又何以知为曾子之言而门人记之?&师应之曰:&此朱文公所说。&即问:&朱文公何时人?&曰:&宋朝人。&&孔子、曾子何时人?&曰:&周朝人。&&周朝、宋朝相去几何时矣?&曰:&几二千年矣。&&然则朱文公何以知然?&师无以应,曰:&此非常儿也。&
  8.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
  A.先生是年乃能言/乃不知有汉
  B.师应之曰/不应有恨
  C.周朝、宋朝相去几何时矣/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D.又何以知为曾子之意而门人记之/春冬之时
  9.对下列句子的翻译,有误的一项是(3分)
  A.日数千言不肯休。
  译文;每天阅读并背诵几千字还不愿意停下来。
  B.问塾师:&此何以知为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
  译文:(戴震)问私塾先生:&这些话凭什么知道是孔子说的,又是曾子记述的?&
  C.曰:&几二千年矣。&
  译文:(私塾先生)说:&差不多两千年了。&
  D.&然则朱文公何以知然?&
  译文:&然而朱文公凭什么知道是这样的?&
  10.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戴震很迟才会说话,但他很聪明,跟随老师读书,读过的文章都能背下来。
  B.戴震不仅勤奋,而且好问,遇上不明白的地方,喜欢寻根究底问为什么。
  C.私塾先生被戴震的问题问住了,不但不生气,反而赞扬他说:&你真是个不寻常的孩子。&
  D.戴震自幼读书即不能不唯师,不唯书,独立思考,敢于质疑,很值得我们学习。
  11.对下面三部中国古典名著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罗贯中以天下是汉家的天下的立场在《三国演义》中塑造了刘备、孙权和曹操这三个主要人物形像。
  B.&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是《水浒传》中黑旋风李逵上梁山后对宋江说的一句慷慨激昂的话。
  C.&八方共域,异姓一家,帝子神孙,富豪将吏,三教九流,乃至猎户渔人,都一般儿哥弟称呼,不分贵贱。&这是吴承恩在《西游记》中赞颂的理想人间。
  D.石猴、美猴王、弼马温、齐天大圣、孙行者,斗战神佛等都是《西游记》中对孙悟空的称谓。第12篇 2011大庆中考语文试题(含答案)500字
   2011年黑龙江省大庆市初中升学统一考试
    语文试题
  考生注意:
  1.考生须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座位号填写到试卷和答题卡规定的位置;
  2.萨尔图、龙凤、让胡路、红岗、大同区考生在答题卡上作答;
  3.林甸、杜蒙、肇州、肇源县考生在试卷上作答;
  4.考试时间120分钟;
  5.全卷共三道大题,23道小题,总分120分。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24分)
  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
  陆游从小受到良好的文学熏陶,潜( )心读书治学,先秦两汉以来的各种重要典j&( )无不披览钻研。陆游从小更受到父亲的影响,他的父亲陆宰看到金人残暴肆n&&()的情景,常常痛恨不已;谈到秦桧卖国求安的行为,更是怒发冲冠( )。可以说,文学的熏陶和父亲的影响成就了爱国主义诗人陆游。
  2.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我们感谢他光临做客,惋惜他即将离去,两种情感都溢于言表,这实在是一次完美的送别了。
  B.一个从不阅读文学作品的人,纵然他有&硕士&&博士&或者更高的学位,他也只能是一个&高智商的野蛮人&,这不是危言耸听。
  C.伟大的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的雕像,端坐平视,神态安详,栩栩如生。
  D.几十年来,作者多次想把心里话向这位知心朋友倾诉,可是都失之交臂。
  3.下列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日本大地震震级高达里氏9.0级,是世界地震观测史上震级最高的地方。
  B.外交部发言人洪磊表示,中方对利比亚持续动荡引发的人道危机感到忧虑。
  C.城市绿化必须因地制宜,突出环境保护与人文景观和谐统一的发展理念。
  D.蔡志忠先生的新书《漫画金刚经》图文并茂,通俗易懂,深受读者欢迎。
  4.下列关于名着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水浒传》中的&及时雨&宋江仗义疏财,受到众好汉的拥戴,但他&招安&的想法遭到鲁智深、李逵等将领的反对。
  B.老舍先生借《骆驼祥子》主人公祥子由自尊好强到自暴自弃的巨大变,无情地批判了祥子所处的那个社会--它不让好人有出路。
  C.《明花夕拾》又名《旧事重提》,是鲁迅先生根据早年生活的回忆创作出的一部小说集。
  D.《汤姆&索亚历险记》是一部意趣盎然的作品,它成功地通过塑造汤姆&索亚这一立体艺术形象,给人以深刻的生活启迪。
  5.用课文原句填空。(8分)
  (1)&&&&&&&&&&&&&&&&&&&&&& ,失道者寡助。(《孟子》)
  (2)江山如此多娇,&&&&&&&&& 。(毛泽东《沁园春&雪》)
  (3)&&&&&&&&&&& ,风正一帆悬。(王湾《次北固山下》)
  (4)安得广厦千万间,&&&&&&&&& ,风雨不动安如山!(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5)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 ,&&&&&&&&&&&&&&& &两句,成为远隔千山万水的朋友之间表达深情厚谊的不朽名句。
  (6)李白的《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中表达对理想境界的追求的诗句是:&&&&&&&&&&&&&&&&&&&&& ,&&&&&&&&&&&&&&&& 。第13篇 2011襄阳中考语文试题(含答案)(4)500字
  (三)阅读说明文《实至名归话&襄阳&》,完成17-21题。(14分)
  实至名归话&襄阳&
  高伟凡
  ①日,国务院同意湖北省襄樊市更名为&襄阳市&,襄樊市襄阳区更名为&襄阳市襄州区&。
  ②在鄂西北,古老的汉江流贯襄阳盆地。及至1951年,以襄阳县的中心地带--南岸的襄阳镇(县城)、北岸的樊城镇合设&襄(阳)樊(城)市&,面积300多平方千米。时隔32年,国家开始进行地方行政制度改革,1983年撤销襄阳地区,所辖各县划属已升格的裹樊市,使其规模骤然增至近2万平方千米。
  ③襄樊,乃两个小地方的统称,设市后也多为&襄阳&(地区)管&裹樊&(县级市),与周边县市从无称谓上的纠葛。然而,当襄樊市取代襄阳地区后,周边县市变成下属,形成&襄樊&(市)管&襄阳&(县、区)的格局,难免平添&辈分&颠倒、&位子&坐错之感。
  ④--悠久历史非&襄阳&不能延续。&襄阳&之称,始于西汉所设襄阳县,得名于县治地处襄水(今南渠)之北,至今2200年。由此,故治今称&襄阳城&,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与这里相关联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无不注明发生地为&襄阳&。东晋朱序守城抗击前秦,其母韩夫人率众女修城助战,令存&夫人城&。因三国故事,襄阳更负盛名:襄阳人庞统号称&凤雏&,与&卧龙&诸葛亮齐名;&襄阳城&外,有&古隆中&&刘备马跃檀溪遗址&等。
  ⑤--厚重文化非&襄阳&不能承载。唐代诗人孟浩然生长于此,世称&孟襄阳&;宋代书画家米芾移居此地,自号&襄阳居士&,今有&米公祠&&米公路&。襄阳之名盛名远播,天津有&襄阳道&,上海有&襄阳路&,港、台乃至美国、日本也有街道冠名&襄阳&。以&襄阳&为主体,仅唐代便有诸多诗篇,名句如王维的&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更有诗名直称&襄阳&者:苏轼《襄阳乐》、李白《襄阳歌》和《襄阳曲》等。
  ⑥--偌大地域非&襄阳&不能涵盖。作为一方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上级行政区冠名&襄阳&者断续绵延:东汉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设襄阳郡;三国、晋、隋亦设襄阳郡;北宋宣和元年(公元1119年)改设襄阳府;元设襄阳路;明、清设襄阳府;民国初设襄阳道:新中国设襄阳专(地)区。
  ⑦显而易见,在饱经2200年风霜的&襄阳&膝下,问世不足60年的&襄樊&难以望其项背,勉为其难则带来无尽的窘迫:顶替襄阳充当&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自感文不对题,以&襄樊&领率周边县市又不具涵盖能力,阐述当地历史、文化总要赘加注解,国内乃至海外&襄阳人&认祖归宗困惑不已&&
  ⑧不过,&襄阳&若用于市名,下属襄阳区便要同时更名:其前身襄阳县早于1992年由襄樊市区移治县境张湾镇,2001年改县为区。由于襄阳区并非市政府驻地,如今不与市同时更名将形成大、小&襄阳&同名异地的误区。查襄阳县在古代曾兼为&襄州&治所,此时改称&襄州区&顺理成章。
  ⑨将颠倒的&辈分&正过来,坐错的&位子&换过来,通过正本清源、各归其位&理顺地域称谓关系&,是襄樊市及襄阳区更名的实质所在。作为历史长河中的一次转折,&襄樊&不再小材大用、力不从心,&襄阳&不再大材小用、无处施展,以&名正言顺&疏通历史脉络、传承悠久文化。
  ⑩当越来越多的人们意识到:没有谁比&襄阳&更适宜承载千百年的一方文化,更适宜涵盖上万平方千米的疆土,更适宜充任引领当地顾后瞻前的旗帜,魂牵梦萦的大&襄阳&终于回来了&&
  --选自《百科知识》2011年第3期有删改
  17.为什么说&襄樊&更名为&襄阳&是&实至名归&?(3分)
  18.第⑥段划线的句子属于哪种说明顺序?采用这种说明顺序的好处是什么?(3分)
  19.文中第⑨段划线的句子主要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20.本文说明语言在准确严密的同时不乏生动,试分析下面划线句子的表达效果。(2分)
  将颠倒的&辈分&正过来,坐错的&位子&换过来,通过正本清源、各归其位&理顺地域称谓关系&,是襄樊市及襄阳区更名的实质所在。
  21.选文第⑧段能否删掉,为什么?(3分)
  答:第14篇 2011天津中考语文试题(含答案)(5)500字
  机密★启用前
    2011年天津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一、本大题共11小题,共29分。(1~4小题,每题2分;5~11小题,每题3分)
  1.B2.D3.D4.C5.A6.C7.D8.B9.B10.A11.C
  二、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
  12.(1)东风不与周郎便
  (2)在水一方
  (3)小桥流水人家
  (4)北国风光
  (5)在乎山水之间也
  (6)不以物喜
  (6分)
  13.(1)直挂云帆济沧海
  (2)人生自古谁无死
  (2分)
  三、本大题共3小题,共7分。
  14.(1)曾经(2)生气、发怒(2分)
  15.(你)只要说这是王右军书写的,用(它)(可以)卖一百钱。(2分)
  16.王羲之写在棐几上的字被门生之父误刮去之后,&门生惊懊者累日&;在老姥卖的扇子上题字后,&姥如其言&,因此&人竞买之&。(3分)第15篇 2011德宏中考语文试题(含答案)(4)500字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8题,共11分。
  德宏--一个美丽的地方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位于祖国西南边陲的云南省西部,国境线长503。8公里,总面积11526平方公里,总人口118万人。德宏山川秀丽,气候温和,景色宜人,物产富饶,边贸活跃,被誉为&孔雀之乡&、&葫芦丝之乡&、&目脑纵歌之乡&&&着名歌曲《有一个美丽的地方》就诞生在德宏。
  德宏的自然和人文特点可以用&边、情、绿、宝&来概括:
  &边&--德宏拥有瑞丽、畹町两个国家级一类口岸,章凤、盈江两个国家级二类口岸,有28个渡口、64条通道、24个乡镇、600多个村寨与缅甸相连,有中国唯一实施&境内关外&特殊监管模式的姐告边境贸易区,是中国通向南亚、东南亚最便捷的陆路通道,自古以来就是&南方丝绸之路&的要冲。一个坝子、两个国家(中国、缅甸)、三省邦交接(中国云南省、缅甸克钦邦、掸邦)、五城市交汇(中国瑞丽、畹町,缅甸木姐、南坎、九谷),构成了独特的人文地理景观。
  &情&--德宏拥有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傈僳族5个世居少数民族,多元文化在德宏交相辉映,民族风情浓郁。传统的民族节日有傣族、德昂族的泼水节,景颇族的目脑纵歌节,阿昌族的阿露窝罗节,傈僳族的阔时节。大型节庆活动有中缅胞波狂欢节、勐巴娜西风情节、葫芦丝文化节、瑞丽国际珠宝文化节等,并由此获得了&2010中国最具民俗文化特色旅游目的地&称号。
  &绿&--德宏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8。4℃-20℃,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全州森林覆盖率达62。8%。四季瓜果飘香,满目苍翠欲滴,宛如一幅醉人的绿色画卷,被誉为绿色的海洋。当北国千里冰封时,德宏依然暖意融融,是一个集康体、休闲、旅游、度假、居住、娱乐为一体的最适宜人类居住的地方。
  &宝&--德宏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处于世界南北向和西北向两大宝石成矿构造带的北延交会部,紧邻世界着名玉石产地缅甸,汇集了各种宝石、翡翠、玛瑙、树化玉等稀世珍宝。瑞丽-盈江是资源富集带,地下矿产资源丰富、种类繁多。
  &德昭日月,宏润千秋&。德宏将凭借&边、情、绿、宝&的神奇魅力,响彻全国,唱响世界。
  15、本文从&边、情、绿、宝&入手,介绍了德宏哪两个方面的特点?(2分)
  答案:自然和人文特点。
  16、文中划线句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答案:列数字。(1分)用18。4℃-20℃、62。8%这些具体数字来说明德宏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全州森林覆盖率高,使说明内容更加具体、真切、通俗易懂。(2分)
  17、文中加点的词语&唯一&能否删去,为什么?(3分)
  答案:不能。(1分)唯一本意是只有一个,独一无二。用来形容姐告在中国边境贸易区的地位,在中国只有一个实施&境内关外&特殊监管模式。若删去,就变成中国还有其它地方实施这种模式,不符合实际情况,语言表达就不准确。(2分)
  18、你作为德宏这个美丽家乡的主人,应该怎样提高自身的素质和修养?(3分)
  答案:开放性试题,答出任意两点即可得满分。示例:①努力学习,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②增强环保意识。③从点滴小事做起。④遵守交通规则,做文明学生。第16篇 2011永州中考语文试题(含答案)(2)500字
  二、读好书--阅读理解(共41分)
  (一)古诗文阅读(17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9-13题。(13分)
  《论语》十则(节选)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9.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温故而知新新:新的理解和体会
  B.学而不思则罔罔:迷惑
  C.及鲁肃过寻阳过:到
  D.但当涉猎涉猎:全面广泛地阅读
  10.对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用法和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2分)
  ①择其善者而从之③结友而别
  ②安陵君其许寡人④攻大泽乡,收而攻蕲
  A.①②不同,③④也不同B.①②相同,③④也相同
  C.①②不同,③④相同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11.请你至少写出出自以上选文的三个成语。(2分)
  12.用现代汉语说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
  (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蒙辞以军中多务。
  13.孔子提倡学习要与思考相结合,孙权认为,学习&但当涉猎&。关于学习,你又有怎样的体验?请简要述说你的观点及理由。(3分)
本文地址:/zw/323118.html
2011桂林中考语文试题(含答案)(3)500字作文也喜欢的作文
2011桂林中考语文试题(含答案)(3) 作文排行榜
2011桂林中考语文试题(含答案)(3) 相关作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济南龙标建材有限公司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