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农六师兵团棉花兑现调研补贴兑现了多少钱?

您的访问出错了(404错误)
很抱歉,您要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1、请检查您输入的地址是否正确。
进行查找。
3、感谢您使用本站,1秒后自动跳转加工企业: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六师新湖六场轧花厂
&联系人:庄炎勋 | &联系电话:& | 入库日期:
价格(元/吨)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棉麻公司驻乌鲁木齐储运经销站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六师新湖六场轧花厂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六师新湖六场轧花厂
棉包组批信息汇总表
组批批号:
合计包数:
质量标识:
合计毛重:
平均回潮:
合计皮重:
平均含杂:
合计净重:
合计公重:
批检验指标
棉包组批各指标分布
批检验指标
棉包组批各指标分布
主体颜色级
主体长度级
各颜 色级 比例 (%)
各长 度值 比例 (%)
淡点污棉1级
淡点污棉2级
淡点污棉3级
淡黄染棉1级
马克隆主体级
淡黄染棉2级
各马克隆值级比例(%)
淡黄染棉3级
长度整齐度(%)
断裂比强度(cN/tex)
棉包公检数据
马克隆档次
马克隆值级
长度整齐度(%)
断裂比强度企业基本资料
新疆兵团农六师芳草湖农场六分场五连位于新疆呼图壁县正繁户 , 是一家国有企业。本公司秉承&顾客至上,锐意进取&的经营理念,坚持&客户第一&的原则为广大客户提供优质的服务。欢迎广大客户惠顾!...
相关产品推荐天山网?新疆--农六师棉花丰收在握
天山网--官方网、百姓网,权威、全面、及时、资讯、服务&&&&
农六师棉花丰收在握
背景颜色【、、、、】
& 字体【、、】
& 字体颜色【、、、】
天山网五家渠讯(通讯员 沈际明
截至10月18日,农六师94.1万亩棉花总产已突破28万吨,籽棉单产可达300公斤以上,是去年单产的近3倍。这是该师党委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落实“顺算法”,坚持以水定地攻单产,推广精准农业技术取得的显著成效。
今年,农六师在棉花种植上重点落实“顺算法”和土地承包指标一定3年不变,完善土地承包长期固定政策,全师土地承包长期固定159.6万亩,固定率94.5%,较去年提高了3.8个百分点;做到以水定地,坚决退出缺水棉田和低产棉田12万亩;大力推行生产资料费用自理,全师收回生产资料费3.1亿元;进一步抓好团场机构改革工作,推进小连队合并,新湖农场连队由原来的74个减少为65个,减少非生产人员110人。各项政策的到位,有效地调动了干部职工的生产积极性,保证了农业各项技术措施的到位率和实效性。
今年,农六师农业生产在提高常规技术的到位率与实效性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了新科学新技术推广力度,实现了高密度植棉、优良品种应用、棉种粒选包衣和电场处理、精量半精量点播、带状或仿带状种植、节水灌溉6个100%。
在棉花采摘过程中,各植棉团场制定落实了严密的“三秋”劳力组织应急预案,千方百计多接疆外劳力,想方设法增加疆内劳力,全师每天拾花人员平均在10万人以上。为了调动拾花人员的积极性,该师做到团场内部拾花人员与外来劳务工拾花费同期同价,当天兑现,出地给钱;承包土地的职工、机关干部和工交建商文卫及个体经商户,男女老少齐上阵,人人肩上有任务。各单位抓人头、抢钟头、促劲头,开展了各种形式的劳动竞赛,有力提高了棉花采摘工效。
目前,全师13个植棉团场中的8个团场棉花总产超额完成测产任务,预计全师棉花总产可突破30万吨。摘自新疆重点新闻网--天山网()
稿源:《兵团日报》
(责任编辑:闻正)
&&Email推荐:
■发表评论
  您要对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Copyright (C) 2001- All
Rights Reserved  天山网 版权所有
未经天山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使用或建立镜像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新B2-当前位置:
发表时间:
2010年主要产品产量完成情况:原煤204万吨,比上年增长26.7%;焦炭59.6万吨,增长8.2%;棉纱1.13万吨,增长85.2%;小麦粉7.09万吨,增长26.6%;食用植物油4.2万吨,下降19.1%;西红柿酱9.9万吨,下降36.1%;农用水泵3346台,下降0.48%;塑料制品5.5万吨,增长76.3%;机制纸及纸板7.07万吨,增长7.3%;红砖41750万块,增长58.2%;味精2.08万吨,增长33.3%;葡萄酒2.4万吨。
表4&&&&&&&&&&&&主要工业产品产量&&&&&&
比上年增长%
食用植物油
机制纸及纸板
全社会建筑业完成增加值10.32亿元,比上年增长73.5.%。建筑企业自行完成施工产值40.25亿元,增长95%;竣工产值32.54亿元,增长65.3%;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98.54万平方米,增加42.7%;房屋竣工面积147.23万平方米,增加83.3%;全员劳动生产率207897元/人。
四、固定资产投资
2010年,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2.2亿元,比上年增长120.8%。其中:房地产投资11.39亿元,增长73.8%。在投资总额中:国有经济26.79亿元,增长10.8%,占26.3%;私营及个体经济38.61亿元,增长333.8%,占37.7%;其他经济36.83亿元,增长178.6%,占36.0%。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建设资金总额100.95亿元,本年资金来源99.62亿元。本年资金来源中,国家预算内资金55.7亿元,国内贷款4.01亿元,自筹资金79.63亿元,其他资金10.41亿元。在自筹资金中,企事业单位自有资金74.51亿元,增长426.2%。
投资按用途分:生产性投资83.39亿元,增长134.5%,占总投资的81.6%,比重比上年上升4.8个百分点,其中,工业建设投资71.04亿元,增长278.5%,占生产性投资的85.2%。非生产性建设投资18.84亿元,增长75.6%,占总投资额的18.4%。其中,住宅建设投资10.97亿元,增长84.7%,占非生产性投资的58.2%。
投资结构及占投资比重:第一产业投资5.16亿元,比上年下降8.6%;第二产业投资71.04亿元,增长278.3%;第三产业投资26.02亿元,增长19.0%。三项产业比重由上年的12.2:40.6:47.2调整为5.0:69.5:25.5;二产投资比重提高了28.9个百分点。
表5&&2010年分行业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及其增长速度
&&按国民经济行业分
&#农、林、牧、渔业
&&&&煤炭开采和洗选业
&&&&农副食品加工业
&&&&食品制造业
&&&&饮料制造业
&&&&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
&&&&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
&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
固定资产投资成果进一步增加,全年新增固定资产58.14亿元,同比增长81.9%。主要新增生产能力有:焦炭70万吨,石墨及碳素制品30万吨,电解铝20万吨,氮肥21.5万吨,大中型拖拉机244台,手扶拖拉机140台,造林2800公顷(4.2万亩),畜禽生产用房2.12万平方米,水泥晒场3.21万平方米,有效灌溉面积1.33万公顷(19.95万亩),其中喷灌面积1.31万公顷(19.65万亩),渠道防渗78公里,新建、扩建、改建公路327公里,住房砖木结构及其以上的36.55万平方米,汽车302辆,中学、小学席位1796个。各类学校1796个学生席位,1.29万平方米。
五、公路运输业
完成公路运输增加值3.75亿元,比上年增长22.8 %。各类公路运输工具完成旅客周转量127554万人公里,增长5%;完成货物周转量152007万吨公里,增长35.1%。全部客货周转量164762万吨公里,增长32.1%。其中,个体运输总周转量为126209万吨公里,增长15.8%,占全师总周转量的76.6%。
表6&&&&&&&&&&&&&运输业完成情况
比上年增长%
#个体客运量
旅客周转量
&#个体旅客周转量
&#个体货运量
货物周转量
&#个体货物周转量
#个体营运收入
全师拥有各类汽车12567辆,增长16.4%,其中:载客汽车4220辆,增长37.5%;载货汽车3368辆,增长22.6%,农用运输车4790辆,下降0.5%;其他汽车189辆,减少14.5%。在全部汽车中,私人汽车11481辆,增长16.5%,占师市汽车总量的91.4%,其中:私人载客汽车3260辆,增长44.6%;载货汽车3266辆,增长23.6%;农用运输车4783辆,下降0.5%;其他172辆,增长16.2%。
六、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
全社会商品销售总额55.96亿元,比上年增长10.4%。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7.90亿元,增长16.6%(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6.9%)。其中: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总额22.41亿元,增长16.0%;餐饮业零售额5.49亿元,增长18.9%。按销售地区划分,城市的消费品零售额19.88亿元,增长17.9%;农场的消费品零售额13.76亿元,增长8.5%。实现批发零售贸易业增加值7.56亿元,增长2.4%。
表7&&&&&&&&&&&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完成情况&&&&&
比上年增长%
社会商品销售总额
&&#限额以上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批发零售贸易业
七、对外贸易、招商引资和旅游
进出口贸易总额3.14亿美元(海关口岸数),比上年增长22.0 %,其中,进口总额0.01亿美元,下降71.3%;出口3.14亿美元,增长23.3 %。
招商引资实施项目总数107个(包括续建项目),合同总投资额298.7亿元,实际到位资金41亿元,其中:五家渠市完成合同项目26个,合同总投资额248.2亿元,实际到位资金28.6亿元。在实际到位资金中,一、二、三产业分别占总到位资金的2.3%、92.6%、5.1%。
全年接待旅游人数49.6万人次。全师拥有三星级宾馆1家,二星级宾馆5家,一星级宾馆1家。师旅游综合收入9018万元,增长43.14%
八、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
年末金融业机构各项存款余额55.69亿元,比上年下降18.9%。其中,企业存款余额18.49亿元,下降13.7%,占33.2%。年末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53.40亿元,比上年增长7.6%,其中:短期贷款30.26亿元,占56.67%。中长期贷款23.14亿元,占43.33%。
全年保险公司实现保险业务收入2.72亿元,增长32.0%。其中:财产险业务收入2.15亿元(其中农业险业务收入1.35亿元),占79.0%;人身险业务收入0.57亿元,占20.9%。各类保险赔款给付金额1.54亿元,赔(给)付率56.6%。
实现金融业增加值2.85亿元,增长19.2%。
全年房地产企业17家,房屋销售面积31.66万平方米,同比增长9.3%;实现销售收入7.04亿元,增长30.6%。
九、科学技术和教育
全年共承担国家和兵团各类科技项目31项,其中:国家项目5项、兵团项目26项,争取国家和兵团科技项目经费601.5万元。师下达各类科技项目50项,配套科技经费355万元;全年组织验收(鉴定)科技项目12项(其中鉴定1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获兵团科技进步奖4项,其中: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参加兵团第八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共获奖项49项。
年末,全师拥有中等职业学校1个,教职工88人,比上年增长22.2%;在校学生1889人,增长1.0%,新招生706人,增长0.8%;毕业生611人,增长22.7%。普通中学28所,有教职工1897人,增长1.9%。高中在校学生6698人,下降8.2%,招生2433人,下降2.9%;毕业学生2383人,增长11.5%。普通初中在校学生12436人,下降5.6%,招生4147人,增长11.5%;毕业学生3776人,减少2.2%。普通小学18所,教学点4个,有教职工1732人,下降1.3%;在校学生21874人,减少7.4%,招生3954人,减少12.6 %;毕业学生4103人,减少0.7%。幼儿园20所,有教职工293人,增长9.7%;在园幼儿4835人,增长11.1%,入园幼儿2235人,增长12.5%;毕业学生1753人,增长47.4%。
表8&&&&&&&&2010年各级各类学校基本情况&&&&(单位:所、人)
中等职业学校数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事业
外宣工作。全年在省级以上刊稿2488.4篇(条),其中报刊稿件1387.5篇,广播电视播发新闻1006.9条,其中在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播出稿件18条,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出稿件1条。在省级以上网络刊稿1200余条。
文化工作。组 织了第九届文化艺术节、第五届电影节,继续开展 “我唱五家渠—‘红歌’大合唱比赛”、“我说五家渠—主题教育演讲比赛、诗歌朗诵比赛”、“我拍五家渠——摄影书画比赛”;举办了五家渠市红歌大合唱;开 展“百首爱国歌曲大家唱”活动;组织业余合唱团代表兵团参加国家文化部在重庆举办的全国红歌大赛,荣获“中华黄河杯奖”;组织师“非遗”项目参加了由文化 部在山东济南举办的首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为博览会制作和展示了专题片7部。哈萨克毡绣《羊角花对花簪》获银奖;组织参加全国第二届暨新疆第六届少儿舞蹈大赛,3个节目获一等奖;组织参加全国第二届暨新疆第五届老中青服饰舞蹈比赛,获二等奖;组织参加自治区文联、音协主办的“感恩祖国歌唱和谐新疆”第二届音乐大赛,获金奖1个、银奖4个、铜奖4个,五家渠市文化局获优秀组织贡献奖。五家渠市广场文化艺术节获全国第十五届项目类“群星奖”,尹慧莲荣获第十五届“群文之星”。师市党委宣传部选送的作品《让生命永远唱歌》获兵团第五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与北京中视精典合作拍摄了20集电视连续剧《兵团往事》。编辑了《师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汇编》、眉户戏、曲子戏曲谱集,建了师非遗展示中心等。
精神文明建设。开展了“迎世博 迎亚运 讲文明 树新风”系列活动;广泛深入地开展了“三讲一树”主题活动;广泛开展了“我评议 我推荐身边好人”活动;广 泛开展文明礼仪普及教育活动;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举办了“五家渠市第五届师市青少年文化艺术节”活动;开展了“低碳家庭时尚生活”主题活动。 奇台农场一一○社区被推荐到中央文明办组织编写的《农村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典型经验评析》一书。奇台农场一○八社区二连被评为“兵团文明生态小康连队”。五 家渠一小牛雨溕同学获得了“兵团十佳美德少年”光荣称号。
卫生事业。全师共有医疗卫生机构405家,其中:师级医疗机构3家;团场(矿)医院15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家;社区卫生服务站6家;连队卫生室214家;厂矿卫生室29家;门诊7家;民营医院2家;个体医疗机构94家;师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1家;团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14家。拥有医疗卫生人员2331人,其中:师级医疗机构785人;团级医疗机构813人;社区卫生机构(含分场卫生所)314人;连队卫生员214人;厂矿学校卫生所50人;预防保健机构125人。共有床位1655张。其中:师级840张,团场(矿)745张,民营医院70张。拥有执业(助理)医师850人(不含疾控机构),注册护士1062人。
体育事业。举办了第二届环五家渠市自行车公路赛,农六师五家渠市第七届中学生运动会,组织代表队参加兵团第七届青少年运动会,荣获“体育道德风尚奖”;组队参加了2010年兵团青少年“阳光体育”夏令营活动,获得奖牌数及团体总分名列第一。组织了五家渠市第二届篮球比赛、第三届羽毛球邀请赛、万人长跑比赛等。
十一、人口就业人民生活与社会保障
年末,全师总人口31.07万人,其中:男性16.37万人,占52.7%;女性14.70万人,占47.3%。全部人口中,汉族28.41万人,占91.5%;少数民族2.66万人,占8.5%。农业人口16.14万人,占51.9%;一年内流动人口1.61万人,占5.2%。农牧团场人口25.7万人,占总人口82.7%,其中:居住在团场团部人口8.70万人,占团场人口的33.8%。年底总户数11.79万户,户均2.64人,农牧团场户数9.38万户,占79.5%,其中:农业户9.05万户,占98.80%;牧业户0.11万户,占1.20%。全师出生2019人,出生率为6.4‰;死亡人口1771人,死亡率5.6‰;人口自然增长率0.8‰。
&&&全社会从业人数11.38万人,比上年增长7%。其中:第一产业5.71万人,下降1.1%,占50.29%;第二产业1.94万人,增长32%,占17.1%;第三产业3.72万人,增长10.1%,占32.7%。其中:单位从业人员6.05万人,增长2%,占53.2%;私营及个体从业人员3.9万人,增长25.2%,占34.4%。其他从业人员(含纯效益单位人员)1.41万人,下降10.1%,占12.4%。年末离开本单位仍保留劳动关系的职工3629人,离开单位仍保留劳动关系的职工生活费631万元。在年底全社会从业人数中,农牧团场从业人数8.99万人,增长2.1%占从业人员总数的79.1%。
全师在岗职工工资总额万元,增长38.2%,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26.7%。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性收入24868元,增长29.9%,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9.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974元,比上年增长15.4%,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5.8%。团场农牧工人均可支配收入9026元,增长15.9%,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3%。
全师在岗职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9.4万人,全师参加失业保险人数6.6万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13.97万人,参加居民基本医疗保险9.71万人;参加工伤保验人数6.57万人;参加生育保险6.78万人。
全年实现就业再就业0.64万人。其中,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0.32万人,新增劳动力就业0.30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3.1%。
全年受理劳动保障监察投诉案件213件,结案例13件,结案率100%;受理行政复议案件0件,结案率0%;处理劳动争议案件317件,其中,劳动争议仲裁受理85件,结案85起,结案率100%.
十二、环境保护与安全生产
城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继续保持90%以上;饮用水水质达标率100%。开辟审批绿色通道,建设项目环评和“三同时”执行率均得到提高。国家、兵团、师审批新建项目192个,完成54项新、改、扩建项目的环境保护验收。
初步统计,师全年工业废水排放总量533.40万吨。工业废水中COD排放量2011.00吨(含中基公司);氨氮排放量186.68吨;工业废水排放达标量294.79万吨;工业粉尘排放量5.60吨;工业烟尘排放量820.65吨;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9.98万吨;工业固体废弃物排放量0.46万吨;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量9.53万吨;综合利用率95%。
师市共发生各类安全事故1起,死亡1人,同比事故发生起数不变。死亡人数下降85.7%。占兵团下达指标的1/7。发生火灾事故30起,无人员伤亡,同比增长2起,同比事故起数上升7.1%。按行业划分:农业中的农业服务业死亡事故0起,死亡0人。
十四、五家渠市
五家渠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稳步发展。
综合:全年完成市生产总值51.05亿元,比上年增长22.8%,第一产业增加值6.29亿元,增长8.0%,第二产业增加值25.92亿元,增长33.4%,其中工业增加值19.02亿元,增长32.6%,建筑6.9亿元,增长36.0%;第三产业增加值18.84亿元,增长15.1%。三次产业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率分别为:4.5%、68.5%、27.0%。在22.8%的增速中,第一产业拉动1.0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拉动15.6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拉动6.2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结构之比分别为12.3:50.8:36.9。市人均生产总值53067元,增长21.4%。
农业: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2.83亿元,比上年增长5.4%,其中:农业产值7.20亿元,增长5.9%;林业产值0.03亿元,增长17.1%;畜牧业产值4.38亿元,增长1.2%;渔业产值0.15亿元,下降0.8%;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1.07亿元,增长17.4%。全年实现农林牧渔增加值6.29亿元,增长8.0%。全年农作物种植面积20.53千公顷(30.8万亩),增长14.5%。其中:粮食种植面积7.29千公顷(10.94万亩),增长6.3%;棉花种植面积5.3千公顷(7.95万亩),增长3.5%;蔬菜种植面积4.96千公顷(7.44万亩),增长2.7%。全年粮食产量4.28万吨,下降1.2%;棉花产量0.94万吨,增长59.2%;蔬菜产量38.55万吨,下降15.3%。水果产量0.71万吨,增长107.4%。牲畜存栏14.82万头(只),增长5.3%;肉类总产量1.93万吨,增长21.1%;牛奶产量1.27万吨,增长16.4%;禽蛋产量0.12万吨,增长3.5%,水产品产量0.16万吨,增长17.4%。全年农业机械总动力6.87万千瓦,增长4.7%;小型拖拉机178台,下降39.7%。全年化肥施用量(折纯)6951吨,比上年增长3.8%,农场用电量9360万千瓦小时,下降2.1%。全年有效灌溉面积27.15千公顷(40.73万亩),比上年增长15.1%。
工业: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59.6亿元,比上年增长36.8%(可比价),其中:轻工业产值25.2亿元,增长17.2%;重工业产值34.4亿元,增长146.5%,在总产值中,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产值14.9亿元,下降23.0%;私营及其他工业产值44.7亿元,增长87.4%,其中:个体工业产值10.5亿元,增长9.4%。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19.02亿元,增长2.6 %。五家渠工业园区实现产值32.89亿元,增长134.2%,增加值6.96亿元,增长63.1%。入住企业60家,行成生产能力32家,当年开工建设企业5家。
建筑:全年实现建筑施工产值28.67亿元,增长85.1%。实现建筑业增加值6.9亿元,增长36.0%。完成施工面积120.93万平方米,增长14.2%。
固定资产投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6.53亿元,增长106.3%。其中,第一产业0.99亿元,下降38.5%;第二产业51.47亿元,增长246.4%;第三产业14.06亿元,下降10.8%。三次产业投资之比为1.5:77.4:21.1。在投资总额中:国有经济11.31亿元,下降23.5%;私营及个体经济29.35亿元,增长272.2%;其他经济29.28亿元,增长178.9%。
交通:全年实现仓储运输及邮政业增加值2.28亿元,增长24.2%。完成客运量1596万人,增长4.4%,旅客周转量99907万人公里,增长1.1%;货运量1132.2万吨,增长39%,货物周转量63396万吨,增长11.45%。
贸易:全社会商品销售总额35.07亿元,增长12.5%,实现批发零售业增加值4.74亿元,增长9.0%。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3亿元,增长16.1%(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6.4%)。进出口贸易总额3.14亿美元(海关口岸数),增长22.0 %。
金融:全市各项存款金额55.69亿元,增长16.5%,其中:企业存款18.50亿元,增长18.1%。各项贷款余额53.40亿元,比上年增长37.9%,其中:短期贷款30.26亿元,增长35.8%,占56.7%;中长期贷款23.14亿元,增长40.7%,占43.3%;
财政:五家渠市实现地方财政收入2.36亿元,增长55.5%,其中一般预算收入2.29亿元,增长52.8%;各项税收2.16万元,增长49.1%;地方财政一般预算内支出2.94亿元,增长43.6 %。
房地产:房地产企业15家,实现房屋销售面积21.10万平方米,下降22.9%,房屋销售额5.3亿元,增长3.9%。
教育:全市共有普通高等学校2所,全年招收本专科生843人。在校学生3397人,毕业生1005人,教职工人数318人,其中专职教师208人。年末,全师拥有中等职业学校1个,教职工88人,在校学生1889人,其中,新招生706人,毕业生611人。普通中学6所,在校学生8484人。小学校6所,在校学生7621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毕业升入普通中学升学率75.8%。幼儿园10所,在园人数2079人。
卫生:五家渠市共有医疗卫生机构106所。其中:二级医院1所,一级医院3所,民营医院2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所,社区卫生服务站6所,个体医疗机构28个,连队卫生室41个,学校及厂矿卫生室16个,门诊4个,疾病预防控制机构4个。执业(助理)医师320人(不含疾控机构),注册护士324人。
人口就业人民生活与社会保障:全市年末总人口9.66万人,增长0.8%,其中,男性5.01万人,占总人口的51.86%;女性4.65万人,占总人口48.1%。人口出生率4.9‰,人口死亡率5.5‰,人口自然增长-0.6‰。年末全社会从业人员3.6万人,增长2.8%,其中:第一产业0.88万人,占年末从业人员的24.4%;第二产业0.81万人,占23.0%;第三产业1.91万人,占52.6%。在全社会从业人员中,私营及个体从业人员1.61万人,占44.7%。在岗职工年末人数1.93万人,增长4.8%,在岗职工平均货币工资26036元,增长27.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6.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974元,比上年增长15.4%。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5.8%。团场农牧工人均可支配收入9026元,增长15.9%,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3%。
五家渠市在岗职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3.31万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2.2万人;参加居民基本医疗保险3.86万人;参加工伤保险人数2.12万人;参加生育保险2.16万人。
环境:五家渠市(含101团、102团、103团)全年工业废水排放总量268.81万吨。工业废水中COD排放量1142.90吨(含中基公司);氨氮排放量131.36吨;工业废水排放达标量184.73万吨;工业粉尘排放量5.60吨;工业烟尘排放量191.22吨;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1.90万吨;工业固体废弃物排放量0.12万吨;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量1.78万吨;综合利用率94%。
1.公报中师市生产总值、增加值、农业、工业、建筑产值总值均按当年价计算,生产总值、增加值增长速度按2005年可比价格指数计算,农业总产值增速按2005年可比价计算,工业总产值增速按工业品价格指数计算。
2.公报中师市生产总值总量和增速、在岗职工年平均货币工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团场农牧工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兵团评审数。
3.五家渠市农业、工业、建筑业总产值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2005年可比价计算。
4.进出口贸易总额是海关数。
5.公报中数据如有误,以《2011年农六师五家渠市统计年鉴》数据为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棉花补贴政策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