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师苏世杰是哪年的兵?

福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 志书检索
按内容&&&&&&
大 事 记
    贞元间(785~804)
  观察使王析侯官西乡十里置梅溪场,址在今梅城镇。
  元和二年(807)
  观察使陆庶主持修建的福建西驿道,全长400华里,其中60华里穿越今县境。
  太和元年(827)
  宝山(今池园)建宝山院。初名池坑,后改名幽林,咸通间赐“宝山观音”,为佛教传入本境后建造最早的一座寺院。后废。
  五 代
    后梁乾化元年(911)
  冬十月,闽王王审知升梅溪场为闽清县。以梅溪与大江(闽江)汇,江水浊而溪水清,故取名“闽清”。治所设今梅城镇。
  乾化间(911~914)
  县治始建县署,址在今文庙右边。
  贞明二年(916)
  县治西南50里(今白中乡普贤村)建普贤寺,又名报恩寺,计9进18厅,为县内规模最大的佛寺。已废。
  北 宋
    咸平初(998~1000)
  县治南建昭显庙(俗称将军庙)。
  咸平四年(1001)
  知县李念奉文于县治建际留仓,储粮备荒。
  景德四年(1007)
  知县史温于县署前废廪地建文庙大成殿。立阁五、讲堂一、谈经楼三,县内始兴县学。
  嘉v八年(1063)
  许将(今坂东镇文定人)殿试进士第一,为闽清县第一个状元。县治前立有状元坊。
  南 宋
    绍兴四年(1134)
  上柱国黄稹告老还乡,募资于黄石村建造县内第一座木结构大桥――五峰桥。郡守嘉勉其所为,取桥名为黄公桥。后毁于水。
  绍兴二十年
  道教徒在金沙地方建金沙堂。
  淳熙间()
  朱熹为避学禁多次来闽清,在梅溪坪、鼎峰、广济岩、珠峰、后峰、白岩山等处分别题刻“梅溪”、“龙门”、“溪山第一”、“观云岫”、“留云”、“八闽岳祖”等字。前5处真迹今尚存,但白岩“八闽岳祖”4字因年久风化,屡觅不见。
  淳熙四年
  黄唐举太学两优释褐第一人。同年在县治东立释褐状元坊。
  绍熙二年(1191)
  四月霖雨。至五月水浸民庐,漂1300余家。
  淳v六年(1246)
  六月,宋理宗赵昀为闽清白云寺御书“白云山”3字,勒碑寺前。今真迹尚存。
    至元、至正间()
  县内设义仓91所,储粮备荒。
  至正十年(1350)
  安仁里(今东桥朱山)重建龙津桥,上盖以亭,为县境首创桥亭一体的古桥。宋名臣梁克家曾题“龙津桥”诗,载《榕郡名胜集》中。
    永乐九年(1411)
  知县朱毅命邑人许闰等募修前乡人沈公建造的潭口清安桥。后几经重修,为县境古桥梁之冠。已废。
  正统八年(1443)
  沙县农民邓茂七起义,起义军至尤溪、闽清、永福、古田、罗源等县,声势浩大。朝廷遣兵围剿,县境遭兵燹,死者不可胜计。
  正统十三年
  闽清遭兵燹,县治为之一空。
  成化八年(1472)
  五月初四,暴雨,自午时至申时,洪水猛发,房舍树木尽为漂流,全县受灾。
  成化二十一年
  三月,雨不止,至闰四月,闽县、侯官、怀安、古田、闽清、连江、罗源、永福8县俱发大水,民多溺死。继发大疫,死者无数。
  成化二十二年
  知县王堂在县治东南将军庙右山坡建义冢,收埋无主孤骸。
  嘉靖二十五年(1546)
  知县唐廷相重建县城台山石塔。
  嘉靖三十八年
  四月,倭寇陷福安道,由连江犯闽县、侯官、怀安3县的乡都及闽清、长乐、福清等地,至六月始退。
  嘉靖四十年
  倭寇临闽清城下凡5日。
  万历九年(1581)
  范公智(今省璜乡亭村人)募资建坪街石磴桥,溪面上设104磴,沟通两岸,方便行人。今石磴尚存。
  万历十二年
  十月,知县杨应晓重修猴山坝,阻闽江洪水为患县城,保良田数百亩,并勒碑志。今坝址尚存。
  万历十七年
  知县孙良学于文庙左修闽清学宫。已废。
  同年,佥事詹鸿基为学宫置学田48亩,赈贫士从学。
  万历三十七年
  秋,洪水骤发,县治城廓庐舍荡然无存。
  崇祯中(约1636)
  尤溪股匪窜犯十四都,盘踞金沙堂,大肆杀掳。后被官军包围,匪首突围,伏于金沙溪龙潭,两岸官军夹击,歼匪首,余匪溃。
  崇祯十五年
  尤溪股匪犯闽清县城,知县陈其礼为匪所执。礼不屈,男女死者15人。
    顺治初()
  永福县一股自称“勤王”义师,一路胁迫甚众,至六都玉坂村,勒饷不遂,怂恿部下到处抢掠,烧毁民间许多房屋。后与清兵交战,失败投降。
  顺治十七年
  十一月二十九日,知县姜良性主持建县治城墙,周长510丈,高2.2丈,阔8尺,设光化、宣政、永宁、拱辰4个城门,上有城楼。至康熙二年(1663)春竣工。今部分残迹尚存。
  顺治十八年
  五月,县境大水,民居、田亩漂没甚多。知县姜良性因未及时上报灾情被降调。
  康熙十三年(1674)
  明降将耿精忠兵变波及闽清,驻防干总邹应元用计抓获耿部下13员,枭首示众,接着又招募兵勇保卫城防,闽清才未受耿辖。
  康熙三十八年
  里人郑克承募建八都合龙桥,砌石为墩,架木为亭,共16间。今修葺一新。
  雍正六年(1728)
  闽县、侯官、长乐、福清、闽清等地严重秋旱,朝廷降诏免征5县钱粮。
  雍正七年
  正音书院在钟南山文昌阁设立。后又相继改称鼎峰书院、龙岗书院、龙江书院。
  乾隆元年(1736)
  德化县瓷户吴氏在十一都丽山头经营瓷业。后有本县郑、刘氏相继设厂10余所,建窑100余间,生产粗瓷器。
  十一月,城内中街铺、县前铺大火,延烧房屋100余间。知县奉文发帑赈恤。
  乾隆五年
  县内各都均建社仓。每年春夏青黄不接时出借稻谷,秋冬加一计息收回。
  乾隆七年
  知县姚循义主持纂修《闽清县志》,5个月成书,计10卷,为闽清现存第一部志书(手抄本)。
  乾隆四十八年
  黄作宾募资于麟田山麓建崇文书院。
  嘉庆间()
  十五都岩下郭斯白年106岁。奉旨在县治建百岁坊。
  嘉庆二年
  知县居允敬在县署内建常平仓,贮谷19827石许。
  嘉庆中()
  六都湖头广德寺无鼻和尚精于拳术,立“天地会”,将起事。大吏拨兵围剿,无鼻和尚被杀,会众星散。
  道光二十八年(1848)
  秋,县内水灾,漂没田舍无数。
  道光三十年
  县内发生大饥荒。
  同治三年(1864)
  美国神学博士薛承恩牧师首次来六都布道,基督教始传闽清。
  光绪初()
  十二都郑仍开、郑珍希设厂雇匠,教人以幼竹沤制“甲纸”。后在石漏、丰洋、田溪、樟里等村建有纸池100余口。
  光绪二年
  四月,下祝、后峰等村降冰雹,历时30分钟,大如牛头,小如酒杯,房屋椽瓦几乎全被打坏,有3座房子只剩土墙,畜禽死伤很多,树枝折断无以计数。
  光绪三年
  五月,县境发大水,近溪田舍多被漂没。
  是年,知县王启渠设立育婴局,拨铜钱400千文作育婴经费。后置田产,扩大育婴范围。凡城乡贫民产女婴无力抚养者送局乳哺,或每月向局领款补贴,从此溺女婴之风渐改。
  光绪十五年
  六都新壶里黄商提议,知县胡庆荣赞许,进士刘焕光负责筹资万余圆,把崇文书院扩建并改名为文泉书院。
  光绪十六年
  六都绅士刘语铭、刘训瑶、刘训、刘知实龋诹枷镂察籼煤习烀銮宓谝患抑季帧肮愫痛骸保100名女工,织粗纱白布,运销福州、尤溪等地。继而各乡亦兴纺织业,全县年得织资数万金。
  光绪中()
  绅商合资在县城虎囚地方创建铸锅厂,赁民屋为厂房,产大小铁锅甚多。各商号多雇小船贩运分售。
  县治龙江书院山长江畲经,响应近代文学家林纾(字琴南)倡议,成立天足会,动员妇女革除缠足陋习。由县而乡,“三寸弓鞋”日渐减少。
  光绪十八年
  十四都绅士林绍康、张琼贻、黄乾升等人募资创建金沙云龙书院。
  光绪二十一年
  农民张存贤从广东潮州引回雪柑良种在渡口栽植,经精心培育,终于引种成功。该品种后在县内逐渐推广。
  光绪二十五年
  天主教会在六都购地6亩5分,建县内天主教总教堂。
  光绪二十六年
  六月大水,城区部分房舍被淹。秋后数月不雨,晚稻几乎绝收。是年,十七都等处人民多遭虎灾。
  光绪二十六至二十八年
  黄乃裳在沙捞越诗巫建立新福州垦场后,回国在闽清、古田等7县招募垦农1118名,先后分3批出国从事垦殖事业。
  光绪二十七年
  炉主刘坤盛、黄隆兴等人,在十四都设炼铁炉3座、锅炉1座,收购当地农民引水淘洗的铁砂炼铁,年产生铁100余吨,售周围10多个县、市。
  光绪二十八年
  八至十二月不雨,稻田多龟裂,晚稻绝收过半。
  光绪二十九年
  美以美基督教会在六都坂西创办薛承恩妇幼医馆。后迁址上太洋,改称善牧医院。
  光绪三十一年
  县城、六都首次设立邮政代办所,五都、十一都、十四都、白云渡设邮政信柜,刘钟丞为闽清第一个邮递员。
  光绪三十二年
  十一月,成立闽清县劝学所。
  同年,成立闽清县教育会,公举卢观澜为会长。
  光绪三十三年
  黄乃裳向知县倡议创办全梅简易师范学堂,校址设于福州台江,招收闽清学生许歌等27人。
  光绪三十四年
  黄乃裳于县内闽江以南发动17个都乡倡办高、初等小学堂34所。在筹措经费中,受武生黄汝斌阻挠,关闭者大半。
  宣统元年(1909)
  八月初六,大水成灾。省述善社赈灾民银元2千余圆。
  宣统三年
  黄乃裳在顺昌县洋口镇建福州会馆,成立十邑同乡会,保护和接济闽清等10县的闽江下游船运和船民。
  中华民国
    民国3~7年()
  闽清与福州、南平、莆田、仙游、海澄、龙溪、同安、漳浦、永定、上杭等地均遭鼠疫侵袭,为害颇甚。
  民国4年
  5月25日,县内各学校师生共干人上街游行,反对袁世凯与日本签订二十一条不平等条约。游行时高唱《雪耻歌》。
  民国5年
  冬,黄乃裳主持兴修十五都福斗圳。于民国8年2月建成通水,圳长13公里,灌田1520亩。
  尤溪股匪窜入闽清十四都柽峰、云际、城门等地,勒款掳人。
  民国6年
  尤溪股匪犯闽清十二都,再次骚扰十四都云际等地,大肆掳掠。
  民国7年
  1月,知事杨宗彩设修志局,聘请刘训等人纂修《闽清县志》,计8卷,用一年多时间完成初稿。民国10年铅印成书。
  2月13日,午后,地震波及闽清,至夜又连震数次,个别土墙微裂,有的屋瓦掉落。
  3月至11月,尤溪、德化股匪连犯闽清五、六、七、八、九、十、十一、十四、十五、十六、十七等都,抢掠勒索民众财物、牲口,民多出逃避难,田园半数荒芜。
  7月13日,有一支自称“护国军”的队伍数百人,至五都茶口,被县第二保卫团击退。10月7日,又有一支“护国军”队伍数百人,进攻县城,再次为守城部队击退。
  民国8年
  徐衍清在县城十字街开设“徐宝”伞店。产品质地优良,远销省内外和南洋等地。民国15年,在美国费城博览会得奖第一。
  民国9年
  10月,黄乃裳应孙中山之聘,赴广州任大元帅府高等顾问。
  是年,举办全县小学第一届国语竞赛会。
  六都善牧医院美籍医生韩路德购买一台小型柴油透平机,带动小型发电机,发电1千瓦供院内使用,为县内首次用电照明。
  民国10年
  1月10日,县城邮政代办所升格为闽清县邮政局,局址在西门街。
  县成立“驱毒社”,在县内查禁种植、贩卖和抽吸鸦片。
  民国11年
  刘婉庄在六都创办东庄女子职业学校。后知事石重光赠“女学先声”匾额。
  民国12年
  基督教“美以美”教会在县城创办天儒初级中学。
  军阀孙传芳派王永泉师运军用物资经县境时,被黄炳武部扣留。王派兵攻打闽清县城,入城后纵兵抢掠3昼夜。
  县知事黄炳武主持架设从闽清县城至永泰县城的第一条军用电话线,长70公里。
  民国13年
  9月22日,黄乃裳在县城逝世,享年76岁。
  基督教“美以美”教会在六都创办的毓真女子高等小学改为初级中学。
  民国15年
  冬,国民党闽清县党部筹备处在县城文庙成立。
  民国16年
  闽清邮政局在十五都“五回取地”始装1台30门电话总机,利用军用线通县城。10年后,该总机迁县城。
  民国18年
  2月,县城至潭口长5公里的公路建成通车,行驶一辆美国道奇公司制造的汽车,一次可载客30余人。
  8月19日10时43分,台湾桃园6.8级地震波及县境,人头晕,床摇动,挂在墙上的物品摇摆作响。
  是年末,自立武装头目黄宝云(十一都潘亭洋人),率伙千余占领县城,擅自指派县长,到处勒捐派款,历时半年多。后被收编开赴闽南整训。次年10月,黄因不得志在古田县服毒自杀。
  民国19年
  12月,闽清县公共体育场在县城建成。
  金陵大学农业专科毕业生刘扬琚回故里坂西,从事果树畜牧科研试验。其培植的柑类脐橙曾获省新品种奖。
  民国20年
  4月,下洋(今东桥)“大刀会”组织抗苛捐活动,千余会众包围下洋保卫团团部,团长谢大尧、副团长杨胜被打死。
  秋,县城文庙首映无声电影记录片《第一次世界大战》。
  同年,白云渡商人王济川、王惕予在福州开设明兴汇兑庄,发行纸币“明兴票”,流通福州、闽清、古田、顺昌一带。历时9年后倒闭,持票者经济损失甚巨。
  是年,二都官庄发生鼠疫,死亡18人。
  “九一八”事变后,县内学校师生纷纷集会游行,反对日军侵占东北三省,并开展抵制、烧毁日货活动。
  民国21年
  春,县城至六都湖头全长25公里的梅湖公路建成通车,刘丽生(六都人)等在县城创办闽永汽车公司。至民国25年有客、货车4辆。
  12月21日,匪首吴大昂(永泰人)率匪徒窜犯七都莲宅村。次日,十九路军营长梁杰苏带兵来剿,在短兵相接中,秦义连长中弹,一卫士拔刀将吴匪砍死,余匪溃逃。翌日,秦因伤势过重,在善牧医院逝世,公葬于湖头山。
  民国23年
  1月30日,县城火灾,自午至晚,烧毁民房、店屋近千间,死1人,伤数十人;340户受灾,占总户数56%。
  是年,股匪池干雄纵火焚烧六都塘边(今坂东镇塘坂村)黄院清住宅,烧死7人(其中孕妇一人),惨不忍睹。
  民国24年
  县内第一次认购福建省发行的地方公债。
  夏秋旱,田土焦裂,禾苗枯萎,晚稻只收二三成,损失6万元以上,百姓卖妻卖子、流离失所。
  闽清县乡村信用合作社成立。至民国26年4月底,全县开办34所乡村信用合作社,入社1449人,贷款余额68791元。
  民国25年
  2月上旬,渡口张存贤培植的雪柑和坂西刘扬琚培植的脐橙,在福州召开的福州柑桔类品评会上,双双获奖。
  7月,福建省银行在县城醴泉巷元生厝设立闽清县合作金库。民国28年5月改为闽清分理处,民国30年改称省银行闽清办事处。
  民国26年
  全县开展土地陈报。至4月统计,田亩总面积为27.6万亩,比原有增加7.3万亩;核定赋额81886元,比原赋额增加24959元。
  秋,在县城公共体育场举行县首届体育运动会,县内中小学和民众团体计30多个单位500多名运动员参加各项比赛。
  金沙人黄仁节在金沙街第一次利用水力发电2.5千瓦,供本户照明。
  民国27年
  2月,闽清县卫生院建立。初设在城关娘奶庙,后迁陈公祠。
  11月21日深夜1时许,第二区署(今坂东)遭悍匪许汉发洗劫,录事陈梓珊等5人被枪杀,伤3人,劫走长短枪12支,法币2700多元,富商黄景参被绑架。
  民国28年
  3月,闽清团管区于县城成立,分管闽清、古田、永泰3县征兵等工作。
  春,闽清县抗日战时民众教育流动工作队成立,项新(项南)任队长,黄开修为指导员,在县内进行抗日救亡宣传。
  夏,成立闽清县国民兵团,主管征兵和壮丁训练。
  9月8日,日军飞机3架向县城盐仓道和第一码头投弹3枚,炸毁民船10多艘,炸死19人,伤多人。
  10月,闽侯县小樟乡的马洋、樟洋、石郑、北溪、大溪、安仁溪、大箬、小箬等8个村庄划入闽清县管辖。民国31年元月,小箬重新划回闽侯。
  秋,闽海战事紧张,政府号召市民疏散,福州私立福建学院暨附属中学、三山中学、协和职业学校等10所学校先后迁来白云渡、六都等处。民国30年4月,福州沦陷,上列学校均迁往闽北。
  民国29年
  2月,省立闽清国民师范学校在六都开办,招收闽清、闽侯、连江、长乐、永泰、罗源、古田、平潭、南平等县学生。民国30年迁往沙县。
  10月10日,县第二届体育运动会在六都松柏林下举行,福州迁来闽清的学校和本县中、小学计50多个单位1000多名运动员参赛,规模空前。
  秋,中国共产党闽江工委在闽清六都协和职业学校建立中共闽清县工委,为县内建立最早的党组织。
  省保安处副处长黄苏,通过刘丽生,以招安为名,诱捕处决匪首陈位铎,余匪溃散。
  闽清划为福建省职业学校第三辅导区中心,辖闽侯、长乐等6县。
  民国30年
  4月20日,日军飞机3架第二次轰炸闽清县城,向校场坂投弹22枚,炸毁鼠船10多艘,炸死17人,伤多人。
  4月,日军占领福州,3000多市民疏散来闽清。
  10月,下洋大刀会再次聚众千余人进行抗丁抗粮。县当局派兵镇压,18人遭枪杀。
  民国31年
  2月,白台乡创建白台渠(从十五都可垄至二都云柄隔)。历时6年,工程仅完成一半。
  4月,六都街发生鼠疫,死亡9人。
  7月,为防止日军进犯内地,陆军第七十军派员来闽清督导毁路工作,县内公路和多数大道每隔10至20丈挖一深坑,梅湖公路交通中断。
  禁闭在县城将军庙的数十名壮丁,因不堪虐待集体逃跑,遭接兵部队机枪扫射,死伤30多人。
  10月9日晚,县城大街失火,烧毁店铺、民房300余间,死1人,伤多人。
  12月12日,台湾嘉义7级地震波及县境。
  年底,县政府成立闽清城区建设委员会,重修城区十字街,街道由6米拓宽至14米,总长400米。
  是年,省邮局派员押送六都邮局的侨汇款20万元,途经潭口马头回地方,被陈绍发等人拦劫。后经侦破,将陈抓捕入狱,并追回大部赃款。
  是年,中国银行在湖头街设立六都营业处,经营侨汇兑付及侨眷存款等业务。
  是年,闽清县临时参议会成立,计有参议员30人。
  民国32年
  2月,省立福州初级中学迁来六都。民国34年8月增设高中,并改名为省立闽清中学。
  夏,县城发生霍乱,死亡6人。
  9月,私立福建学院暨附中、开智中学复由闽北迁来闽清,同时迁来的还有协和幼稚师范学校。民国34年8月,抗战胜利,上列学校迁回福州。
  是年,县参议员揭露县长凌云飞、财政科长林舜钦朋比为奸、贪污舞弊。后由县商会、县农会等联名向省政府控告,经省府派员调查属实。次年1月,省保安司令部军法庭判处凌、林有期徒刑各5年。
  民国33年
  1月,中国三民主义青年团闽清县筹备员办事处成立。
  春,为了打通一条从南平、古田经闽清、永泰到莆田大洋的地下交通线,中共闽浙赣省委派左丰美、黄淼热死疵銮逑睾樨壤(今坂东洪安)建立闽中地下游击活动联络站。
  4月,中共古田工委在桔林伴岭建立。7月,又在该处建立闽东特委,领导古田、闽东地区和县内党的活动。
  同月,《中央日报》福州版在闽清印刷发行。民国34年4月迁回福州。
  9月,保安纵队司令派员来县,指挥挖毁道路。本县两度毁路计耗人力11万余工,折合法币2亿余元。
  10月,日军再度侵占福州,又有数百市民疏散来闽清。
  是年,日军占领沿海各地,交通受阻,闽北一带食盐供应紧张。福州商人陈调农与闽清县人黄赵(省参议员)向福州盐务局承包盐运,开辟一条莆田――永泰――闽清的长途接力肩挑运输线,3县每日有近2000民工从事长途运输,历时一年。
  民国34年
  2月27日,闽东游击队领导人江作宇、黄垂明等8人,化装成省检查组,奇袭九都盐业驿运站,收缴该站的长短枪9支,法币54万元,解决了游击队部分活动经费。
  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的消息传来后,县内各界数千人集会游行,庆祝抗战胜利。
  民国35年
  冬,闽清县简易师范学校经省教育厅核准,在六都创立。一年后停办。
  民国36年
  4月,闽、浙、赣人民游击纵队司令员左丰美率领第二支队290多人,攻打五都龙峰乡公所,并在茶口开仓赈粮。
  6月,闽中游击支队司令部派吴盛端、蔡孙祺等人到七都莲宅,建立闽永人民游击队联络总站。
  8月,陈世明奉派在四都麟洞秘密建立中共闽清县委。
  11月,中共闽清、永泰、尤溪三县中心县委在麟洞建立。
  12月,吴其玉(时任国民政府外交部参事)当选为闽清县“国大”代表。
  民国37年
  3月16日,建立在麟洞的中共闽清县委和三县中心县委因叛徒出卖,遭县警察局、便衣队袭击,刘志德牺牲,陈世明、廖怀玉(女)、蔡兆源等5人被捕。蔡被捕后,殉难于南京雨花台。陈、廖等人于次年3月国共和谈期间被释放。
  6月17日,江洪猛发,县城街道水涨1.8丈,房屋倒塌21座,死1人,伤37人,损失4亿多元。省政府拨救济款2.5亿元,县组成“六?一七”水灾善后救济委员会,处理善后事宜。
  6月,中共闽浙赣省委城市工作部协和大学党组织派黄世杰回闽清活动。冬,在六都成立城工部闽清县核心领导小组。
  11月,闽中游击支队司令部在永泰大洋建立闽永人民游击队。次年7月改称闽清游击大队,队部驻地移到闽清七都莲宅。
  民国38年
  3月19日,闽清县人民游击队于十四都上演村建立,队员计60多人。
  4月,闽清县地下工作者、游击队员30多人先后打入南平专署保安营第一连搞策反工作。6月间,敦促连长谢道球带该连全体官兵起义。
  5月18日,爱国侨领黄乃裳的灵柩从县城运回湖头广德洋公葬,各界人士千余人参加葬礼。
  5月,国民政府第96军万余人溃逃从闽清过境,白樟、坂东、塔庄一带村庄遭兵祸。
  7月15日,闽清人民游击大队发动武装、政治双攻势,迫使国民政府25军108师322团2营的两个连残余官兵60多人携械投诚。
  8月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29军86师某部一个连,配合闽清人民游击队,在十五都五峰桥阻击国民政府军吉星文残部,击毙副团长1人,歼敌30多人。
  8月4日,解放军29军86师某团一个连,配合闽清人民游击队,袭击国民政府军福建省联勤第一休养总队(驻六都鹿角寨仓库),俘虏13名,缴获18条步枪和一批军用品。
  8月15日,闽清县城解放。
  8月20日,闽清人民支前办事处成立,吴盛端、杜良(原名黄世杰)分别任正副主任,筹措大批粮食、松柴、马料等物品支援中国人民解放军。
  8月30日,山西省浮山县南下干部85人到达闽清。南下途中组建的中共闽清县委当日正式开展工作,袁翟(女)任中共闽清县委(以下简称县委)书记。
  9月4日,闽清县人民政府成立,司守行任县长,县人民支前办事处同时撤销。
  9月初,县人民政府宣布接管邮政局、电话室、卫生院。17日,又接管全县108所公立小学。
  9月10日,第四专区(后改称闽侯专区)成立,闽清划归其管辖。15日,闽清县成立5个区公所。
  9月26日,匪特黄勤安等纠集百余人,袭击第四区公所,区委书记席长茂和区长徐英贤等4人牺牲。
  9月,县烧毁民国政府留下的文书案卷。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49年
  10月上旬,全县各地数千人分别集会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0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部第30支队进驻闽清,配合县大队剿匪。
  11月13日,闽清县第一届第一次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召开。至1951年10月本届共召开6次会议。
  1950年
  2月,第一区龙桥乡农会委员陈伯越家被惯匪陈世枝洗劫,越惨遭杀害,其妻、子和堂兄弟等5人被活埋。
  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部配合县大队清剿股匪。全县共歼灭大小土匪25股计2000多人;匪首钱学钤、刘昌桃等先后伏法。
  3月,县设立新华书店(后改称新华书店闽清支店)。
  4月17日,县人民政府决定建立乡人民政府,废除保甲制度。至8月,全县共建72个乡、1个镇。
  4月,县人民政府接办私立文泉中学,并改校名为闽清县初级中学。
  5月9日,县城黄干先处失火,烧毁店屋27间,烧死4人。
  6月12日,闽清县中苏友好协会成立,各区设分会,乡设支会,全县会员计2.1万多人。
  7月,县人民武装部成立。
  8月30日,县委在第五区坂东乡进行土地改革试点。
  9月中旬,第一批16个乡进行土地改革。全县72个乡1个镇的土改至次年3月全部结束,共没收、征收土地14.76万亩,分配给无地、少地农民,废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
  9月,废除民国政府田赋制度,开始征收农业税。
  10月10日,县农民协会成立。
  10月中旬,县工商业联合会成立。
  是月,设立闽清县人民检察署。1955年2月后改称闽清县人民检察院。
  11月,全县人民认购胜利折实公债2000份,合新版人民币10470元。
  1951年
  2月15日,召开全县第一次农业劳动模范代表会议。
  2月,全县开展镇压反革命运动。至次年冬结束。
  3月8日,闽清县第一次妇女代表大会召开,选举产生县民主妇女联合会执委会。
  4月,县人民政府接管私立天儒、毓真2所初级中学,将两校合并称为闽清县梅溪初级中学。
  6月13日,县抗美援朝分会成立。在“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运动中,闽清县人民向中国人民志愿军写慰问信1000多封,送慰问品3000余件,捐献用于购买飞机、大炮的人民币15.31万元,有71553人在《斯德哥尔摩和平宣言》上签名。
  7月13日,县第一个供销合作社――第五区供销合作社在坂东成立。
  7月25日,中国人民赴朝慰问团福建小组回国后到达闽清,向全县人民传达中国人民志愿军与朝鲜军民并肩战斗的英雄事迹。
  8月6日,县人民法院成立。
  10月15日,县首次农业展览会在县城举办。
  11月,全县掀起办民校热潮,共办98所,4800多人参加学习。
  是年,县文学艺术联合会成立。
  1952年
  1月,第四区池园乡黄嫩妹带领10多户农民组织第一个农业生产互助组。年底,全县互助组发展到1462个,11521户,占农户总数的40.6%。
  2月,县直机关开展“三反”(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运动;接着工商界开展“五反”(反行贿、反偷税漏税、反盗窃国家资财、反偷工减料、反盗窃国家经济情报)运动。当年秋基本结束。
  是月,白中龙门圳建成通水,长20公里,灌田1000亩。
  是月,第六区坂茶乡干部林家天等捏造“反共血军案”陷害好人,使18人坐了冤狱,1人死于狱中。次年5月,该案彻底平反,林等受法律制裁。
  4月,闽清县供销合作总社成立。
  5月,闽侯专区首届人民体育运动会在福州举行,闽清获女子拔河冠军、男子田径团体总分第三名。
  6月6日,县第二届第一次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召开,代行人民代表大会职权。
  7月中旬末,连日暴雨,溪口闽江水位超过警戒线9.23米,梅城十字街水涨到二楼窗台,3.68万亩稻田受灾。
  9月23日~25日,县第一次城乡物资交流会在坂东湖头街举行,县内群众及周围8县1市计3.8万多人参加,1万多种商品上市,总成交额12.38万元。
  秋,梅溪初级中学并入闽清县初级中学,称福建省闽清中学,校址在原文泉中学。1958年4月,更名为福建省闽清第一中学。
  10月下旬,中共福建省委、省人民法院、省民主妇女联合会、省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工作委员会等单位抽调200多名干部,在闽清县搞宣传贯彻《婚姻法》试点。通过宣传教育,基本上制止了虐待妇女和包办买卖婚姻等现象,开始树立新的婚姻风尚。
  11月20日,县第一届体育运动会在六都松柏林下举行,300多名男女运动员参加各项比赛。
  12月1日,县第一次归侨、侨眷代表会议召开,选举产生闽清县归国华侨联谊会执行委员会。后改为归国华侨联合会。
  12月6日,县第一次工人代表大会召开,选举产生闽清县总工会执委会。
  冬,全县掀起农民识字扫盲热潮,县成立扫除文盲委员会,推广祁建华“速成识字法”,共办农民夜校116所,7077人参加学习。
  是年,全县党政机关及事业单位公职人员开始享受公费医疗。
  县人民政府拨款修建白台渠,于1954年3月竣工通水,渠长13公里,灌田1480亩。
  1953年
  2月,开展民船民主改革,前后分7批进行,是年秋完成。
  是月,云龙乡台鼎村卓孝杰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建立,为县内第一个初级社。
  是月,县内第一个农村信用合作社在云龙乡建立。
  5月,新民主主义青年团闽清县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选举产生团闽清县工作委员会成员。
  6月,首次进行人口普查。截至7月1日零点止,全县总人口126592人。
  7月3日~8月16日,连续45天无雨,受旱稻田4.5万多亩、甘薯3.2万亩。
  7月,省林业局在闽清、南平等县发现珍贵树种栓皮栎。
  9月,全县进行第一次普选。至次年3月结束,选出乡(镇)人民代表,由代表大会选举乡(镇)长。
  12月,全县开始执行粮食统购统销政策。
  是年,闽清徐宝雨伞厂生产的金钟牌雨伞获全国同类产品甲等奖。
  是年,在贯彻落实侨务政策中,开始着手改变华侨的成份。至1981年,全县累计有307户曾被评为地主、富农成份的华侨先后改变了成份。
  1954年
  3月28日,县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至1956年7月本届共举行4次会议。
  4月,全县人民购买国家经济建设公债90.9万元,超额完成任务的95.41%。
  8月初至9月下旬,旱,4万多亩稻田受灾,其中重灾2.5万亩。
  9月,实行棉布计划供应,每人年定量20市尺。
  10月,美菰林经营所建立。1958年后改称国营美菰林场,经营林地10.43万亩。
  11月9日,县委召开三级干部会议,贯彻执行中央关于对农业生产合作社“全力巩固,坚决收缩”的方针。至年底,全县停办初级社200多个,转为常年互助组的有100多个。
  1955年
  3月27日,闽清3020名干部、民工到福清县参加修建龙田军用飞机场。
  3月29日,台湾国民党当局一架飞机,在池园、塔庄、省璜等地空投假人民币。后收缴上交处理555万元。
  4月5日,县城至六都的公路修复通车。
  5月17日,尤溪县十一区(中仙)的后佳乡(包括后寮、佳洋、卑溪、下峰寨等4个自然村)和四区(汤川)的东洋乡(包括东洋、叶洋头、草洋等3个自然村),划入闽清县管辖。
  9月11日,县委召开三级干部会议,贯彻毛泽东主席《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的报告,批判“小脚女人”,大办初级社。至年底,全县初级社发展到285个,入社农户占总农户20%。
  12月26日,县人民政府改称县人民委员会。
  是年,实行义务兵役制。当年征义务兵500名。
  1956年
  1月,县内对私营工商业和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至年底基本完成。
  3月26日,闽侯专区撤销,闽清划归南平专区管辖。
  3月,县委在坂东、池园、梅城区各试办一个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次年底,全县高级社发展到233个,入社户数29625户,占总农户72.6%。
  5月1日,县第二届体育运动会在梅城举行,287名男女运动员参加各项比赛。
  5月26日,召开中国共产党闽清县第一次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第一届县委会。
  6月,全县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分批开展肃清反革命运动,至1958年底结束。
  7月,全县进行第二次普选,至10月底结束。选出县人大代表177名,乡镇人大代表1556名。
  8月6日,政协闽清县第一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县城召开。
  12月11日,闽清县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至1957年8月本届共举行2次会议。
  是年,地方国营闽清县池园瓷厂扩建竣工投产。至1962年,发展成为福建省5个出口瓷器企业之一。
  是年,闽清徐宝、林宝兴等5家私营伞厂过渡为地方国营闽清伞厂。
  1957年
  5月,县第一个小型水力发电站――金沙水电站建成投产。
  7月,全县开展反右派斗争。年底基本结束,有29人被错划为资产阶级右派分子。1979年3月全部予以改正。
  9月,在坂东创办闽清县私立华侨中级补习学校,后改名华侨初级中学。
  是年,县侨联会开办华侨招待所。1978年改为闽清县华侨旅行社。
  1958年
  1月,撤区并乡,取消区建制,全县改设16个乡、1个镇。
  3月,三溪水库建成,库容123.5万立方米,灌田3303亩。
  5月1日,中共闽清县委创办《闽清人民报》,省委第二书记、省长江一真为其题名。该报为铅印八开两版三日刊。至日停刊,共出440期。
  5月25日,闽清县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至1961年6月本届共举行3次会议。
  7月17日,强台风袭击县境,最大风力9至10级,全县早稻受灾6万多亩,房屋倒塌18座,死亡1人。
  8月10~25日,全县3所普通中学、5所农业中学全体学生和217所小学三年级以上学生计5843人,教师300多名,参加修建“六(都)八(都)”公路。
  8月26日,坂东人民公社首先成立,由原坂东、三溪、塔庄、黎濂等4个乡组成,共8886户。至9月,全县实现“公社化”,17个乡合并成立8个人民公社。
  8月,“大跃进”中的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刮到闽清,县内各地搞起了违反农业科学的“高产田”,虚报产量现象相当普遍,给农业生产造成重大损失。
  9月,县城湖园巷经池亭坪至原天儒中学门口新辟为解放大街。后延伸至洋桃渡。
  10月初,开始全民大炼钢铁,全县建“土高炉”200多座,大批劳力和中小学生上山砍林烧炭、下河洗铁砂,不少家庭被逼砸铁锅、撬铁窗、献铁器回炉炼铁,造成极大浪费。
  10月中旬,人民公社推行“生活集体化”,年底全县办起716个公共食堂,95%农户在食堂用膳。至1961年4月全部停办。
  是年,县机电厂建成投产(后改为县水力发电设备厂)。
  是年,全县动员大搞“工具改革”和实现“车子化”,各社、队纷纷仿造、改良工具13.3万件,修田间大道511条。除道路外,所造工具多不适用,劳民伤财。
  1959年
  1月,外福铁路建成通车,闽清段长38.32公里,在梅埔村设闽清火车站,安仁溪村设停靠站。
  2月3日,县造纸厂建成投产。
  3月31日,县委召开四级干部会议,贯彻中共中央郑州会议精神,纠正“一平(均)二调(用)”等错误。接着进行整风算帐,开始兑现无偿调用农民财物的退赔款。
  8月下旬,全县开展“反右倾、鼓干劲”运动,一些干部受到批判或处分,使刚被纠正的浮夸风、行政命令风又重新刮起。
  8月,闽清由南平专区复划回闽侯专区管辖。
  9月1日,县第三中学在池园公社创办。
  9月3日,政协闽清县第二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县城召开。
  12月1日,县属白樟水电站建成发电,装机容量375千瓦。
  是年,县教师培训部成立。后改名县教师进修学校。
  1960年
  2月,县委动员开发“万宝山”,全县投入劳力3万多人,开荒1万亩。后多抛荒。
  2月,县委、县府五层办公大楼在梅城西门寨坪动工兴建。1961年6月落成。
  春,县委成立“三反”领导小组,开始在全县开展新“三反”(反官僚主义、反强迫命令、反违法乱纪)运动。
  6月9日,暴风雨袭击县境,降雨量147厘米,各地山洪暴发,稻田受灾1.53万亩。
  8月,县委、县人委组织编修《闽清县志》。历时2年,写成上、中、下3册,未定稿。
  9月1日,县第四中学在东桥公社创办。
  12月25日,县委召开四级干部会议,学习中共中央《关于农村人民公社当前政策问题的紧急指示信》(即十二条)和省委八条补充规定,纠正“五风(“共产”风、浮夸风、瞎指挥生产风、特殊化风和强迫命令风)和平均主义的错误,进一步搞好平调物资和现金的退赔,全县共退赔216.56万元,占应退平调款的85.2%。
  1961年
  1月1日,中共闽清县第二次代表大会在县城召开,选举产生第二届县委会。
  2月下旬,县委贯彻中央“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抽调108名干部充实基层,大办农业。
  5月31日~6月3日,闽江上游暴雨,闽清口水位超警戒线11米,沿江一带淹没稻田2277亩、经济作物2583亩,县城房屋被淹3445间,损坏701间,倒塌168间。
  9月12日至15日,强台风带来暴雨,稻田受灾10.56万亩,损失粮食346.5万公斤,房屋倒塌84间,损坏2180间,冲毁猪牛栏799间、水库2座、坝头406处、桥梁44座,漂流木料1866立方米,耕牛死亡7头。
  9月,开始精减职工和压缩城镇人口。至1962年底,全县精减职工2461人,压缩城镇商品粮人口3006人。
  10月,晚稻发生稻飞虱虫害,灾情波及8个公社的62个大队,面积1万余亩,其中重灾3670亩。
  是年,贯彻中共中央的人民公社“六十条”,社、队规模作了调整,公社由8个调整为15个,生产大队由143个增加为221个,生产队调整为2453个。
  是年,由于连年“五风”影响,加上自然灾害,粮食产量下降,社员口粮偏低,县内浮肿病患者甚多,当年人口自然死亡率达15.45‰。县先后拨救灾款14.7万元。
  1962年
  1月,县委为在反右倾、整风、整社运动中受错误处分的干部群众全部平反。
  7月,县委第一书记叶明根带领10人到池园公社柯洋大队调查,认定包产到户是适合山区经营管理的好形式,并以“叶字第一号”文件上报。
  8月20日,闽清县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本届只举行一次会议。
  8月20日,政协闽清县第三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县城召开。至1963年12月本届共举行两次会议。
  是年,县自来水厂(公司)成立。初引榕院磨房坑和廷洋水库之水供应城关,后选址在猴山闽江之畔建抽水泵房,在塔山北端顶峰建制水车间,安装现代化制水设备。至1987年,县城所有机关、学校、工厂、企事业单位及78%居民都用上自来水。
  是年,省道古嵩公路(从古田县至永泰县嵩口镇)全线开工,闽清境内长100.2公里。1964年建成通车。
  1963年
  2月,县委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农村人民公社基本核算单位下放的指示,全县3122个生产队中的70%实行以生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
  3月,县委贯彻中共中央《关于目前农村工作中若干问题的决定(草案)》(简称“前十条”),培训宣传员8757人,对社员进行社会主义教育。
  4月30日下午4时许,池园公社部分大队遭冰雹、暴雨、雷电袭击。柯洋小学校舍屋顶被雷电打穿,36名师生当场被击倒,其中12人重伤,3人死亡。
  4月,县内进行第三次普选。至6月,选出公社人民代表2709人,县人大代表199人。
  5月17、18日,梅城、雄江、上莲、省璜、塔庄、坂东、三溪等7个公社先后降冰雹,大如碗、小如豆,3725亩稻田受灾,838座民房的瓦片被打碎,7座房屋倒塌,2人死亡。
  7月,县内破获“白日党”反革命集团,逮捕6人,处决1人。
  12月6日,县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至1964年8月本届共举行2次会议。
  是年,全县开展“向雷锋同志学习”的群众运动,涌现出一批学雷锋的先进集体和个人。
  是年,位于县城西门外的梅溪大桥建成通车。
  1964年
  2月18日至22日,县委召开三级干部会议,提出“农业学大寨”,号召远学大寨、音西,近学鹤林、溪南。
  4月,县委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一些具体政策的规定(修正草案)》(简称“后十条”),组织工作队到东桥、下祝公社开展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的试点工作。
  6月11日至15日,全县降大雨,冲毁稻田3533亩、果树5800多株、大小坝头110处、防洪堤10条、桥梁24座、房屋3座;县自来水厂城关过垄山蓄水池崩塌,死1人,伤3人。
  6月下旬,进行第二次人口普查。截至7月1日零时止,全县总人口为155765人。
  10月,全县抽调120名干部和100名积极分子参加省、专区“四清”(清政治、清经济、清思想、清组织)工作队,先后到省试点县连江和专区试点县福清搞“四清”运动。1966年春末撤回。
  1965年
  1月13日,县委召开贫农、下中农代表会议,选举成立县贫下中农协会。
  1月,县委召开扩大干部会议,宣传贯彻中共中央《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目前提出的一些问题》(简称“二十三条”),部署开展农村社教工作。接着派工作队到池园大队搞试点,后在全县铺开。
  3月下旬,倒春寒,早稻烂种6.4万多公斤。
  8月,接收福清县高山、三山公社移民603户,计3071人,安置在雄江、东桥、梅城、池园、金沙等公社。几年后绝大部分流回原地。
  9月,县农业机械拖拉机站在白中前坂村建立。
  1966年
  2~3月,全县干部开展学习中共兰考县委书记焦裕禄模范事迹的活动。
  5月,闽清县第一瓷厂在白中建成投产。后发展成为福建省5个出口日用瓷器企业之一。
  6月初,县委召开扩大会议,传达《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通知》(即《五?一六通知》),成立中共闽清县委文化大革命领导小组。
  6月底,闽清一中学生开展批判“三家村”活动。
  7月,县委派工作组进驻闽清一中,搞“文化大革命”运动试点。
  8月8日,中共中央发布《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县直机关开始出现大字报。
  8月下旬,部分干部、学生在城乡掀起大破“四旧”(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浪潮,有200多户被查抄,财物被搜缴,古迹、神像、匾额、古书、古字画等文物遭损毁。
  9月下旬,秋寒,3万多亩“倒种春”晚稻绝收。当年晚稻平均亩产比上年减26公斤。
  9月底10月初,各中学普遍成立“红卫兵”组织,开始“停课闹革命”,近3000名学生走出校门,到各地串联,足迹遍及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
  12月下旬,县直机关、工厂企业、农村社队纷纷成立各种“战斗队”,“踢开党委闹革命”。
  1967年
  1月初,县直机关各自成立“造反派”组织,大量大字报上街,揪斗县委、县人委主要领导人。
  1月下旬,县内下祝、东桥和闽侯县部分农民计数百人,来到县城“造反”,在县人民剧场发生冲突,有数人轻伤,后撤散。
  2月初,县人民武装部经闽侯军分区批准,宣布对公安局实行军事管制。
  2月下旬,城乡“造反派”组织到处揪斗“当权派”,搞戴高帽挂牌游街,多数党政机关瘫痪。
  2月,成立中国人民解放军福建省闽清县人民武装部生产领导小组,负责领导全县工农业生产。
  是月,县人民武装部及驻军奉命介入地方“文化大革命”,进行“三支两军”(支左、支工、支农和军管、军训)。
  8月底,县内两派“造反派”组织开始持枪武斗,福州的“造反派”也相继介入。从8月30日至10月10日,先后在渡口、城关、坂东等地发生4次武斗事件,死亡14人,重伤1人。
  1968年
  1月1日~6日,白樟、云龙两地又发生2起大规模武斗事件,死13人,伤2人。
  1月中旬,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8军6764部队的一个连奉命进驻闽清,参加“三支两军”工作。
  3月,两大“造反派”组织执行中央《九?五》命令,先后向“支左”部队缴交枪支。
  6月17~19日,闽江上游和县内连降暴雨,江洪猛涨,县城水位高达24.5米,超警戒线9.98米,3昼夜始退,为百年罕见。农作物受灾,城关地区仓库、商店、工厂和民房受淹132座,倒塌房屋1151间,死1人,伤2人。灾后省、地、县拨救灾款8万元。
  11月初,县内两大“造反派”组织开始实行“革命大联合”,支左机构撤销,酝酿成立由军队代表、“造反派”组织和领导干部代表“三结合”的闽清县革命委员会(下简称革委会)。
  11月9日,县城召开群众大会,正式宣布成立闽清县革委会,下设办事组、政治组、生产指挥组,原县委、县人委的部、委、办、局一律撤销,人员从300多人减少到43人。接着,各社、队及县直各单位也先后建立革委会或革命领导小组。
  12月25日,县革委会在坂东六叶祠举办第一期“毛泽东思想学习班”。县直机关和公社副社长以上干部407人集中学习45天,搞所谓清理阶级队伍,被定为“敌我矛盾”的12人,专案审查的22人,还有175人被下放农村、工厂接受“再教育”,100人当宣传队员下乡。
  1969年
  1月25日,第二期“毛泽东思想学习班”在县城举办,全县工交、财贸、文教、卫生等4个系统干部、职工计1400多人参加,又有一批人被下放劳动。
  1月底,县“五七”干校在佳头农场成立,100多名干部下放该校劳动,一些人继续受审查批判。1971年干校撤销。
  2月,县革委会先后组织工人、贫下中农毛泽东思想宣传队进驻学校、工厂,搞“斗、批、改”运动。宣传队至1977年9月撤销。
  3月间,省直机关干部100多人下放闽清。下半年又有一批省地干部下放来县。
  4月,动员城镇户口的初、高中毕业生和部分社会青年“上山下乡”。次年还接收北京、上海、福州、长乐等市县知识青年来县插队劳动,计5788人,先后在县内11个公社的270个点安家落户。1973年后,由外地和县内劳动部门逐步安排招工、招干,至1980年12月全部安置完毕。
  5月,开展“清理阶级队伍”,全县分3批进行,一批干部、群众遭打击迫害。
  是月,全县进行中共各级组织整党建党。至9月,重新建立基层党支部,恢复党的组织活动。在整党中一些党员被误整。
  是年,县耐火材料厂在渡口上埔建成投产。
  1970年
  1月,全县开展“一打三反”(打击现行反革命分子,反对贪污盗窃、投机倒把、铺张浪费)运动,运动中打击了一批干部、群众。
  2月,县革委会布置土地丈量,全县耕地总面积从26万亩被减至17万亩,水稻平均亩产由499斤被上浮到812斤,上报粮食亩产跨“纲要”,《人民日报》予以公布。秋,莆田专区7个县增加统购粮400万公斤,其中分配闽清增购200万公斤,造成县内粮食紧张。
  3月,闽清梅埔至闽侯大目溪公路建成通车。该路衔接福古瓯公路,东通福州,北达古田。
  4月~6月,落实毛泽东主席“六?二六”指示,全县各生产大队建立合作医疗站。
  7月,闽侯专区撤销,闽清划归莆田地区管辖。
  8月29日~31日,召开中共闽清县代表大会(后认定为中共闽清县第三次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第三届县委会。
  9月,县电力总站(后改称电力公司)成立,统一调度全县并电联网的电力。
  1971年
  1月28日~29日,县内降了一场罕见的大雪,积雪厚度平原6.5厘米、高山30厘米。
  1月,县属三港溪一级电站建成。后相继兴建二、三两级电站,总装机容量3140千瓦,年发电量1752.9万千瓦时。
  3月中旬,县革委会开展清查“5.16”分子,先后举办4期学习班,集中审查34人。翌年6月,又有2人被隔离审查。至1975年7月才宣布纠正。
  4月,国营闽清县白云山林场建立,全场林地面积55853亩。
  6月下旬至8月下旬,久晴少雨,全县稻田受旱7.2万亩。
  8月31日,闽清第一次进行飞机播种造林,飞播面积15.8万亩。
  8月,福州――宁化公路闽清至尤溪段建成通车,境内长32.3公里。
  10月中旬,县合成氨厂在潭口建成投产。
  10月,县委传达中共中央《关于林彪叛党叛国事件》的文件,批判林彪集团的反党罪行。
  12月,县第二化工厂建成投产。
  是年,继1964年后第二次开展对农村旧农业贷款的清理工作,全县两次批准豁免1961年底前的贫农合作基金、预购定金、赊销款等共69.69万元,占原欠贷款余额的50.56%。
  是年,县内电力第一次并入闽北的国家大电网,实行联网输供电。
  1972年
  1月18日,县委召开“农业学大寨”工作会议,发动全县各地开山造田,平整土地,并在溪南、龙池等大队搞拆屋造田试点,得不偿失。
  3月,春旱,30多天无雨,县内3万多亩耕地无水溶田。
  5月13日~24日,县委召开批林整风会议,深入批判林彪反革命集团叛党叛国罪行。
  6月6日,坂东公社宝溪大队乌山水库垮坝,冲毁农田56亩、民房1座,死亡20人(其中孕妇3人)。
  7月1日,县城又一座梅溪大桥建成,长125米,单孔跨径88米,为县内跨径最长的石拱桥。
  8月3日,池园、金沙、白中3个地区降特大暴雨,山洪猛发。其中池园公社潘亭大队横圳洋自然村4户25人,被洪水冲走16人(死13伤3)。灾后县拨赈灾款2万元。
  8月,县城解放大街和南大街改铺水泥路面。
  9月,全县进行山林普查。到1973年底,测定山林总面积为163.66万亩。
  是年,县水泥厂在梅埔建成投产。
  1973年
  5月,早稻破口期遇“五月寒”,5万多亩减产,5700多亩基本绝收。
  是月,县钢铁厂(后改铁合金厂)在榕院建成投产。
  6月,由县委提名、报省委同意,吴圣祥出席中国共产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
  1974年
  2月,全县开展“批林批孔”运动。
  7月31日,县城大街失火,烧毁房屋259间,死3人,伤5人。县公安局政保股长陈仁松在救火中牺牲,后被追认为烈士。
  8月10~12日,县境遭12号台风袭击,暴雨208.3毫米,冲毁农田4800多亩,水渠、堤坝267处,山塘1个,桥梁20座,死亡1人。
  1975年
  3月,白樟公社瓷厂(后改称白樟建筑陶瓷厂)与上海市建筑工程局签订长期协作合同,通过补偿贸易解决设备、技术、资金困难,生产釉面砖销售全国20多个省市。
  5月19~23日,连续5天气温低于20℃,县内9万多亩早稻受害。
  5月上旬中至下旬初,县内3次大暴雨,降雨量290毫米,淹没田园2500多亩,冲垮山塘2个,倒塌民房2座;雄江公社安岭等地发生山崩40多处,死亡7人,重伤2人。
  5~9月,县委先后举办县直机关、企事业单位、各公社及社直干部“端正路线”学习班。
  7月22日,县委召开工业学大庆会议。
  12月,县内规模最大的岭里水库建成,库容1242万立方米,灌溉农田1.46万亩。
  是年冬,县农业局派农技干部赴海南岛崖县,学习繁殖杂交水稻亲本不育系“V41”和“珍汕97”,并进行“威优3号”和“汕优3号”制种。1976年起,县内开始自行制种并陆续大面积推广种植杂交水稻,比常规稻普遍增产3~5成。
  1976年
  1月8日,周恩来总理逝世。翌日,干部、群众自发佩戴黑纱,沉痛悼念。
  1月23日,坂东公社溪柄大队、东桥公社黄土岭大队发生地裂,两个大队有18座房屋处于险区,43户农民迁离。
  3月中旬末至下旬中,出现严重“倒春寒”,全县烂种、烂秧,损失种子60.55万公斤。
  7月6日朱德委员长逝世后,全县干部群众深切悼念。
  7月25日,闽清县公共交通公司成立。
  9月9日,毛泽东主席逝世,县、社分别设灵堂致哀,并于18日举行追悼大会。
  10月下旬,全县城乡连日举行群众集会游行,热烈庆祝中共中央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的伟大胜利。
  12月15日,闽清闽江大桥建成,为空腹式等面悬链线钢丝薄壁组合箱形拱结构,计7墩8孔,长733.7米,为当时省内最长的公路桥。
  1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32360部队的一个连进驻闽清县,帮助地方开展清查与江青反革命集团有牵连的人和事。
  是年,白云山微波站建成,担负传输长途电话、电报、电视广播节目、传真等业务。
  是年,归侨胡新玉当选为四届全国人大代表。次年连选为五届全国人大代表。
  1977年
  1~6月,县委先后举办两期学习班,联系闽清实际,深入揭批江青反革命集团篡党夺权阴谋的罪行。
  3月30日,池园公社仁周大队护林员陈开松,为保护集体森林惨遭坏人杀害。9月10日,经省革委会批准,追认为革命烈士。
  5月20日,县内布置历史上第一次皮肤病普查。
  8月1日,5号台风袭击县境,全县普降暴雨,降雨量达225毫米,白中、坂东、塔庄、省璜4个公社3.58万亩农作物受灾。
  10月,闽清上报实现基本无文盲县,经莆田地区各县代表来县检查、验收宣布合格。
  1978年
  1月31日,古田县车队一辆客车在县境桔林公社宝湖大队凤佩亭撞山侧翻,死33人,重轻伤14人。
  4月1~3日,中共闽清县第四次代表大会召开,选举产生第四届县委会。
  4月5~7日,县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召开,选出闽清县革委会正副主任,并选出县人民法院院长和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本届只举行一次会议。
  6月6日,县委在县会场召开群众大会,为全县因反对江青反革命集团、抵制“反击右倾翻案风”而受迫害的232名干部职工平反。
  10月,县委成立落实政策办公室,对“文化大革命”运动中遭受迫害的干部群众进行彻底平反。其后,又对历次政治运动中处理错的老案进行复查纠正,并落实了有关政策。
  是年,县味精厂建成投产。
  是年,县农贸市场在梅城西门外建成使用,建筑面积2323平方米。
  是年,省道五莆线(从闽清县五峰桥至莆田秀屿港)动工修建。县内五峰桥至林洞路段里程22.8公里,于1980年建成通车。
  是年,创办闽清县城关中学。
  1979年
  1月20日,县科学技术协会成立,同时成立农学、工程学、医学、理学等4个学会。
  2月上旬,为贯彻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县委连续召开科局级以上党员干部会、县社队三级干部会、群英会三个会议,与会总人数3500人,进而层层传达贯彻,动员全县干部、群众解放思想,拨乱反正,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3月,贯彻执行中共中央对地主、富农、反革命分子、坏分子一律摘掉“帽子”的决定,经复查批准摘帽1057名,占总数的89.6%。另有123人于次年底也全部摘掉“帽子”。
  4月1日下午,白樟、白中、梅城、下祝等4个公社的34个大队遭大风、冰雹、暴雨袭击,5000多亩小麦受灾,许多房屋瓦片被打碎。省拨款5万元、化肥40吨支持恢复生产。
  5月,县邮电局开始收寄往台湾的函件。
  6月7日,白云山电视差转台建成并交付使用。
  6月30日,闽清造纸厂与省造纸工业公司进出口经营部联营生产的省内第一家蓝、黄、绿等7种色泽的书皮纸投入生产。后该产品远销国外。
  6月,县革委会编订《关于计划生育若干问题的规定》,首次颁发《独生子女光荣证》。
  7月8日,白樟公社云渡大队5名青年帮助该村小学冲洗水井,在井里安放抽水机抽水,致机械排放的一氧化碳停留井内,当井水抽干有1位青年下井清淤而晕倒井底时,其他4位先后下井相救,造成5名青年全部中毒死亡的严重事故。
  7月,县属璜溪千亩柑桔试验场创办,除种植老品种雪柑、福桔等外,还引种脐橙、夏橙、血橙、锦橙、哈姆林、兴津等新品种。
  9月8日,福建广播电视大学闽清县工作站成立。
  9月,县农村储蓄存款达820万元,人均存款额列全省第一。
  是月,全县进行第四次普选,省在闽清进行选民直接选举县人民代表的试点。10月,县委按照中央“调整、改革、整顿、提高”八字方针,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调整农业产品结构,改革农村经营管理体制的设想,推动了全县干部群众大胆探索各种形式的生产经营责任制。
  12月18日,黄乃裳纪念馆在湖头落成,省、地侨联及福州地区10县侨联代表近千人参加剪彩仪式。
  是年,梅城粮站“三八”门市部被全国妇联授予全国“三八”红旗集体称号。
  1980年
  1月23日~26日,县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选举产生县人大常委会,恢复县人民政府,撤销县革委会;县政协第四届一次会议同时举行。本届人大、政协各举行5次会议。
  3月,闽清县公安消防大队成立。1983年7月后,改称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闽清县公安消防队。
  4月初,县委对全县在清查江青反革命集团运动中被重点列查的80多名干部职工开始进行复查。至1984年底全部解脱,其中被错拘、错判的人一律予以释放平反,并重新安排工作。
  4月27日,三溪公社溪源大队岭柄发生公路滑坡,泥石冲毁农田15亩、民房1座,压死4人。
  5月,县水泥制管厂按省水利电力勘测设计院设计的方案,研制铝酸盐高自应力水泥压力管成功。
  6月中旬至7月初、7月18日至8月3日,县内持续一个多月久晴少雨天气,4万多亩晚稻无水插秧,1.2万亩已插的稻田龟裂,2.2万亩中稻田受旱,中、晚稻共损失粮食512.4万公斤。
  8月,县种鸡场在白樟公社云渡大队创办,圈地面积251亩,为省内第一个英国“罗斯”蛋鸡祖代繁育基地。
  9月,全县开始进行第一次地名普查。至1982年底结束,并出版《闽清县地名录》。
  12月16~18日,县委召开四级干部会议,贯彻中共中央〔1980〕75号文件,农村开始实行多种形式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2月,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福源堂”(现湖头堂)恢复教务活动。
  是年,坂东信用合作社被评为全国金融红旗单位。
  是年,闽清一中高中学生黄力丰参加福建数学、物理学科竞赛,取得第一名。
  是年,闽清电瓷厂生产的高压电瓷获全国和省质量优胜奖,产品远销英国、巴基斯坦、菲律宾、马来西亚、新加坡等8个国家和地区。
  是年,尤溪县对闽清国营美菰林场3.4万亩山地所有权问题提出异议。10月,该县洋中、汤川两公社部分农民抢砍美菰林场杉木300多立方米,夺走护林员的枪支,并打伤护林职工多人。经省人民政府调查后,下达闽政〔1982〕综21号文件,正式裁定所有权归属闽清,并对肇事者进行严肃处理。
  1981年
  3月14日,桔林、东桥、雄江3个公社遭暴风、大雨、冰雹袭击,39个大队624户受灾,200多座房屋受损,损坏屋瓦96万片。
  3月28日~29日,省委书记项南莅县视察工作,提出绿化闽江两岸的设想。4月初,县领导和有关部门负责人40多人,勘察闽江闽清段两岸,制订绿化规划。
  4月10日,县委成立落实去台(湾)人员政策领导小组,负责做好台胞、台属工作。
  5~6月,强冷空气4次袭击县境,出现历史上少见的“五月寒”,全县15.9万亩早稻四分之三受灾,损失稻谷约1000万公斤。
  10月24日,城关文庙、台山石塔、白云山御刻被列为县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0月,全县开始实行林业“三定”(稳定山林权属、划定自留山、确定林业生产责任制),至次年冬结束。
  11月9日,省委书记项南主持在闽清县召开闽江两岸绿化造林规划会议,沿江各地、市、县100多名代表参加。
  是年,马来西亚籍乡亲刘会干、刘瑞元、朱祥庚、陈学焕等人捐资87万元,兴建六都影剧院。
  是年,马来西亚籍乡亲许家栋、许家标各捐资7万元,兴建文定中学家栋教学楼、家标教学楼。
  1982年
  2月,全县实行粮食部门直接与农户签订粮食生产、谷物定购和农副产品派购合同的办法。
  3月12日,开展新中国建立后的首次植树节活动,全县义务植树共13.7万多株。
  3月27日,省委书记项南视察国营闽清美菰林场。30日,参加省在闽清召开的绿化闽江造林检查会议。
  3月,全县开展第一个“全民文明礼貌月”活动。
  5月,县委着手处理地下党历史遗留问题。按中央、省有关文件规定,恢复认定“五老”(老地下党员、老游击队员、老交通员、老接头户、老苏维埃干部)人员的政治待遇,对在历次政治运动中受迫害的给予平反昭雪,对生活有困难的给予定期补助。
  6月中旬,全县4.5万多亩早稻发生叶、穗瘟病。
  6月底,进行第三次人口普查。截至7月1日零点止,闽清县总人口为249543人。
  7月27日,黄乃裳陵园、白岩山寺被列为县第二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1月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视察闽清农村小水电建设。陪同视察的有中共中央办公厅第一副主任杨德中、水电部副部长李鹏,以及福建省委书记项南和福州军区政委傅奎清等。
  12月24日,县第一次召开专业户、重点户代表会议,500多人参加,交流推广发展农村商品生产经验。
  是年,在北京举行的全国柑桔区划会议上,闽清雪柑被评为甜橙类品质第一名。
  是年,县开展农业资源凋查和农业区划,成立县农业区划委员会,抽调259名各类技术人员,组成16个专业组。历3年多内外业工作,于1985年6月写出《闽清县综合农业区划》报告。经福州市农业区划委员会在县城召开鉴定会,验收合格。
  1983年
  1月,闽清列入全国100个、全省10个农村电气化试点县之一。
  3月12日,共青团闽清县委带领青年绿化闽江取得成绩,团福建省委、省林业厅奖给“绿化闽江青年杯”。
  4月10、11日下午,桔林、塔庄等7个公社43个大队遭冰雹、大风、暴雨袭击,最大冰雹重2.5公斤,有些地方雹粒堆积地面厚10公分。房屋受灾2.3万多间,打碎瓦片4400多万片,损失早稻种子12.2万公斤、白木耳菌种5万多筒,重伤12人,死亡2人,牲畜死亡18头。
  4月间,雄江公社西山大队发生地裂。总体成畚箕形,裂缝呈弧形,范围南北近1000米,东西约600米,断面下沉30公分,最长宽度80公分,最大落差45公分,形成滑坡体,30座民房搬离危险区。
  5月1日,黄乃裳铜像及生平事迹展览在坂东湖头黄乃裳纪念馆揭幕,省政协副主席许显时主持典礼并讲话。
  6月23日至7月24日、7月28日至8月20日,晴热少雨,全县秋旱面积11.3万亩,部分稻田改种旱作物。
  7月,实行市领导县体制,闽清划属福州市。
  8月,全县统一行动,严厉打击严重刑事犯罪活动,共收容审查各类违法犯罪分子299人,判处有期徒刑166人、死刑11人。
  12月,县文化部门邀请厦门大学副教授叶文程来县,对东桥义窑旧窑址作7天实地考察,在义窑、青窑和窑仙3个村发现多处旧窑群,挖出大量宋瓷碎片。经鉴定,认定南宋时此地就有人从事瓷业生产活动。
  是年,闽清雪柑在上海举行的全国柑桔良种区试点及商品基地讨论会上,又获甜橙类品质第一名。
  是年,闽清县基本实现普及初等教育,经省教育厅验收合格。
  1984年
  1月,梅城大桥建成通车,桥长139.9米,宽9米,为梅城镇与梅溪乡榕院、榕星村的重要交通桥梁。
  3月,县政府着手编制梅城镇总体规划。在省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厅、市建设委员会、武汉建材工学院城市规划教研室派员协助下,于6月中旬编制完竣。下旬,经县八届人大常委会第28次全体会议通过。日,福州市人民政府批准生效。
  4月,日本专家知念勇来县考察瓷土资源,并选取瓷土样品。
  5月初,农艺师陈起谷试验栽培“红托竹荪”食用菌成功。
  5月,首批152个村实行延长土地承包期,分别签订为期7~15年的土地承包合同。
  6月下旬,召开全县第一次信息员会议,商业、供销、工厂企业和社办工业信息员300多人参加,部署建立县商品信息中心,形成信息网络,搞活商品流通。
  7月3日,县陶瓷研究所据福州大学转让的科研成果试制成功PTC-190热敏陶瓷发热元件,经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省产品中心检验所等11个单位专家来县鉴定,认为主要技术指标达到国内同类产品水平。后投入批量生产。
  7月底,全县进行第五次普选,撤销人民公社体制,建立乡镇人民政府,大队改为村民委员会,生产队改为村民小组。
  10月初,县第一建筑公司与澳门喜利装修设计工程有限公司合资经营的中国福利高级装修设计工程有限公司在福州成立,为福建省与外资合营的第一家建筑高级装修企业。
  10月下旬,县级机关(党、政、群)按“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要求进行机构改革。
  10月31日,召开闽清县农村信用合作社首届社员代表会,成立闽清县信用合作联合社,选举产生联社理事会、监事会的正副主任。
  11月9~11日,中共闽清县第五次代表大会在县城召开,选举产生第五届县委会。
  12月10日,在北京召开的全国水利电力系统劳动模范、先进集体代表会议上,闽清水利电力局被评为全国水利电力系统先进单位,获铜牌奖。
  是年,闽清县新华书店被评为全国图书发行先进单位。
  1985年
  2月10日,县委、县政府在福州邀请省、市机关单位的闽清籍专家、学者和工作人员百余人举行春节恳亲会,成立闽清县旅外乡亲支援家乡建设联谊会,许显时任名誉理事长,刘子嵩等31人为理事,下设9个工作组,为家乡经济建设出谋献策。
  2月,城关文庙大成殿按古建筑原样修复,春节对外开放,同时举行花灯、书画、摄影展览,万余群众前往参观。
  3月1日,位于闽清境内的国家重点工程――水口水电站前期工程开工。
  5月16~19日,闽清县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政协闽清县第五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同时召开。至1987年3月本届人大、政协各举行3次会议。
  6月3日,县委、县政府在北京召开闽清籍在京专家、学者及机关干部计60多人参加的振兴闽清经济座谈会。
  8月2日,本县雄江乡梅洋与汤下两村天然成片的黄槠林3486亩,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列为省珍贵木材自然保护区。
  8月17日,本年度大中专招生揭晓,全县被高等院校录取的考生计278人。闽清一中考生黄贤华获全省理科高考总分第一、语文第一;朱丽敏获理科数学第一名;黄莲琴获文科数学第一名。
  8月,贯彻中共中央关于整党的决定,全县中共各级组织分3批进行整党。
  9月10日,县开展庆祝新中国建立后第一个教师节活动。
  9月21日,白云寺、合龙桥、芝田宫、义窑古窑址、梅溪坪、起傅岩和龙首岗题刻被列为县第三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0月,根据国务院、省人民政府规定,对全县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的全民职工实行以职务工资为主和基础工资、工龄工资为结构的工资制度,全县有68个单位实行工资改革。
  11月,闽清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成立。翌年8月,正式着手旧志点校、新志资料征集和编写工作。
  是年,改造中低产田2890亩,平均亩产比改造前增加150公斤,经省中低产田攻关办公室验收,列为全省示范片。
  是年,昌溪水库建成蓄水,库容737万立方,坝下电站装机320千瓦。
  年底,县旅外华侨捐献物资支援家乡经济建设展览会在县城举行。
  是年,县委、县人民政府审查认定伴岭、洪安、麟洞、莲宅、上演、面等6个村为革命基点村。
  是年,列为福建省“六五”期间十大科研攻关项目之一的闽清高档成套瓷“建玉瓷”系列产品,在省轻工业研究所等4家20多位工程技术人员通力合作下,于县第一瓷厂研制生产成功。1986年底投入批量生产。1987年产品进入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市场。
  是年,贯彻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全县除水力发电设备厂作为福州市改革试点单位外,还在工业、交通、二轻、城建、商业、供销、粮食等系统选9个单位作为县的改革试点,实行厂长(经理)负责制,进行干部管理、劳动管理、分配制度、生产经营制度等配套改革,并逐步向全县各企业推开。
  1986年
  1月初,全县开始征收教育附加费和农村教育事业费附加。
  1月间,由坂东上小学选送的女乒乓球运动员陈子荷,被国家乒乓球协会评为全国乒乓球优秀选手。陈曾多次参加国际比赛,取得好成绩。
  2月12日,县21名技术人员和管理干部赴阿根廷从事农业合作开发事业。
  2月底,县委组织百名干部,配合省、市工作队到下祝乡帮助贫困村、贫困户发展生产,脱贫致富。
  是月,梅城台山大桥动工兴建。9月建成通车,系开发台山小区的一项重要工程。
  5月,县铁合金厂制成炼钢添加剂――硅锰新产品,销往马鞍山等钢铁公司。
  9月28日,国家水利电力部部长钱正英,由省委书记陈光毅、副省长蔡宁林陪同,来闽清视察水口水电站,并听取本县农村小水电发展情况的汇报。
  10月11日,县味精厂生产的赖氨酸晶体味精获1986年福建省优质新产品称号。
  10月15日,县电力公司被评为全国供电系统优质服务先进单位。
  11月15日5时20分,发生在台湾花莲的7.6级地震波及闽清,持续时间1~2分钟。全县境内普遍有震感,床铺摆动,门窗震动有声,灯泡摇摆,桌上物品移动,人们感到头晕,走路不稳,收音机广播中断。
  12月2日,白樟乡前庄村柑桔场3株哈姆林甜橙,在中国农业科学院柑桔研究所于闽清召开的全国柑桔商品标准审定和哈姆林优良单株鉴评现场观摩会上,分别被评为第一、三、八名。
  12月,县内16个乡镇成立离退休老人联谊会或益寿会,41个村成立分会,有13720个老人入会。
  是月,水口电站前期配套工程之一的溪口大桥建成通车。
  是年,文泉中学果场与黑龙江省绥化市葡萄研究所联合创办闽清县葡萄试验场,首次引种日本巨峰、无核仁、白香蕉、黑澳林等葡萄良种,当年结果380公斤。
  是年底,县外经部门与新加坡柚木厂有限公司签订劳务出口合同,首批60名技术工人出国从事木器生产。
  是年,县联合瓷厂和白樟建筑陶瓷厂选送白色陶质釉面砖参加省人民政府在北京举行的福建省乡镇工业企业产品展览会,被评为优秀产品。
  是年,马来西亚籍乡亲张道赏、张晓卿父子捐资44万元,兴建金沙中学教学楼,建筑面积2629平方米。
  1987年
  1月10日,共青团中央书记处书记冯军来闽清视察指导共青团工作。
  3月,县第一建筑工程公司在湖南召开的全国集体建筑安全企业工作会议上,被评为1986年度全国先进集体建筑安全企业。
  6月26日,国家水利电力部委托省人民政府组织人员对闽清县农村电气化进行检查验收,确认闽清县1986年底已达中国式农村电气化试点县初级标准,为福建省第四个实现农村初级电气化的县。
  7月,福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福州市文化局文物普查队于坂东、坂西、白樟等地发掘出石箭镞、石戈、石磨杵、石镰、石铲等石器和700块硬质陶器残片,证明早在4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就有人类在闽清繁衍生息。
  9月19日,县邮电局安装的国产HJ09型自动交换设备投产,闽清长途电话并入福州电信局自动网,自动电话可直拨156个国家和地区及国内200多个市县。
  10月21日,印尼籍华人黄双安回县探亲,捐资兴建县第六中学教学楼和坂尾小学校舍,并向台山公园赠送7套活动木屋。
  10月间,县外经部门与新加坡电子零件厂等6家厂商签订劳务出口合同,先后有149名女青年出国做工。
  10月,国家林业部部长杨钟来闽清县美菰林场视察和指导工作。
  11月4~6日,闽清县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和政协闽清县第六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同时召开。
  11月16~18日,中共闽清县第六次代表大会召开,选举产生第六届县委会。
  是年,县内7家乡镇企业先后与香港和日本的7个外商签订“三来一补”(来料加工、来样加工、来件装配、补偿贸易)合同。六都服装厂、上莲对外服装加工厂、县服装厂先后为外商加工衬衫、风雪衣、西裤等,收入加工费计44万港元。
  是年,县城台山公园第一、二期工程竣工,占地面积160亩。园内有亭、台、楼、阁等10多座建筑物,还有记载闽清县6位历史名人的碑刻,国家领导人邓颖超、方毅、叶飞、周谷城和著名书法家赵朴初、启功、沈觐寿、潘主兰等为亭阁题名。
  是年,县内落实华侨私房政策基本结束,退还141户华侨侨眷的私房1271间,总面积34822平方米。
  1988年
  1月1日,闽清县农村最大的商场――六都商场开业,经营商品4000多种,开业当天营业额近2万元。
  1月2日,县政府领导人带领有关部门负责人10名,前往深圳等地学习考察,同港商洽谈签订“三来一补”合同4项。
  3月6日,县第一建筑工程公司与香港联成贸易公司在县城签订合同,合资创办福建建联实业有限公司,生产鞋类和服装。注册资本200万港元,双方各出资100万港元,合营期限10年。
  3月21~26日,县举办外向型经济基本知识培训班,聘请省、市专家授课,各乡镇和县直有关部门、单位的分管领导以及县属企业厂长、经理计100多人参加培训。
  3月26日,池园对外经济贸易公司同香港联成贸易公司合资经营的闽清华丽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双方投资总额120万港币。
  4月11日,县供销社、省华福公司以内联方式与香港联发公司合资经营的闽清华联有限公司正式成立,总投资70万元,合营期限10年。
  5月24日,县武装部组织民兵750名投入抗洪抢险工作,抢修病库2座、公路塌方1处,抢运物资300多吨,排除渠坝险情4处。
  5月,县工商联贸易经理部与香港捷达时贸易公司合资经营的捷联电子有限公司在县城建成开业,生产电子产品。注册资本240万港元,中方和港方各出资120万港元,合营期限10年。
  8月6日,省长王兆国一行在福州市副市长翁福琳和闽清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人的陪同下,视察水口水电站建设工地和闽清部分国营企业、乡镇企业、“三资”企业。
  9月上旬,以县长为团长、由28人组成的代表团,参加在厦门举行的福建省(1988)外商投资贸易洽谈会,签订合同3项,总投资630万元;签订协议书3项,总投资750万美元;签订意向书2项,总投资450万美元;签订贸易合同1项,成交额100万元。
  9月15日,由国营美菰林场、白云山林场、县林产品公司、县木材公司等4家联合开办的县林工贸集团股份公司正式开业。
  9月20日,在县城举行的闽清县秋季商品交易会结束,有208名省内外代表应邀参加,3天成交额1506万元。
  9月,梅溪乡渡口柑桔总场的300亩柑桔基地和池园瓷厂开发的方形低压熔断器、日用瓷器,被列入国家级“星火计划”。
  9月,在山东淄博市举行的全国瓷器评选大会上,闽清县第一瓷厂生产的成套高级细瓷――建玉瓷系列产品42头、20头中餐具被评为第7名,列部优产品。
  11月11日,省委副书记贾庆林、省委办公厅副主任赵守箴等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人的陪同下,视察闽清造纸厂、县捷联电子有限公司、县华联服装有限公司。
  12月,城关第一个采用自然引水的贵坑水厂投产,日产水量4000吨。
  是年,县化工总厂碘胶生产线生产的精碘参加厦门全国精碘产品评比,荣获同行业33家之冠,被评为部优产品,获得银质奖章。
  是年,梅城农贸市场被评为全国年度文明集贸市场。
  是年,全县粮食总产达11771万公斤,创历史最高水平,在全省粮食丰收奖评比中,被评为三等奖。
  1989年
  3月28~31日,县委、县政府邀请省、市有关专家50多人,对闽清1988年至2000年社会经济发展规划进行可行性论证。
  4月1日,县精神文明办公室倡导开展“星期六义务为民办实事”活动,由县医院、教育局、广播站、民政局等单位组成的服务队,免费为群众看病、修理电器和钟表等。
  4月16日~18日,县总工会、爱卫会、卫生局在县城工人俱乐部举办“艾滋病与性病防治知识”展览,参观的职工、群众达3000多人次。
  4月,县政府成立土地利用状况调查办公室,对全县土地利用状况进行调查。1992年2月完成,查出全县耕地总面积为287470亩,比1991年《闽清县国民经济统计资料》耕地总面积261276亩,多26194亩。
  9月,县纪委、监察局、土地局抽调人员在城区开展“清房”工作。后查出全县党政企事业干部有832人建私房,占干部总数12.6%。在台山开发区建房的干部有197名,其中符合建房条件的162名。对违法建房的35名人员,按照有关法规作了不同处理。
  是年,县农机培训学校荣获全国“四有”农机学校称号,为福建省获此称号的6所学校之一。
  1990年
  1月13日,500多名机关干部、驻军指战员,在县委、县政府领导和驻军首长的率领下,参加绿化水口库区义务劳动。
  3月13日,县政府领导人和有关部门负责人到福州与黄双安先生签订饲料金霉素生产线投资合同。
  3月22日,水口水电站举行闽清库区完成搬迁任务庆祝大会,副省长施性谋、省政协副主席陈仰曾等省、市领导人到会祝贺。
  4月24日,福州市委、市政府授予曾荣获女子双打世界冠军的国家女子乒乓球队队员陈子荷的母校闽清上小学为“世界冠军的摇篮”光荣称号。
  5月31日,全县在打击违法犯罪分子的统一行动中,共查获各类违法犯罪分子116名,摧毁各类犯罪团伙12个50人,查破刑事案件68起,缴获价值7万余元的赃物。
  8月19日,12号台风夹带暴雨接连袭击闽清,全县日雨量超过250毫米,有些地方超过476毫米,山洪暴发,大水成灾,全县粮食减收2260万斤,直接经济损失1700多万元。县委、县政府领导干部分头带领9个组,赴全县18个乡镇指挥抢险救灾,并慰问灾区干部群众;32114部队也派出指战员帮助救灾排险。
  8月21日,三溪水库堤坝外坡发生断裂,裂缝长50多米,宽0.6米,险情严重。县委、县政府领导人率县直机关干部奔赴现场抢险护堤,32114部队派出170多名指战员援助,梅城、白中、白樟、云龙、池园、坂东等乡镇也组织民兵280多人参加抢险,终于消除了堤坝的隐患。
  8月30日晚,县城召开闽清县1990年第十一届亚洲运动会火炬传递交接仪式,县五套领导班子成员出席,参加大会的各界群众近万人。火炬交接后,进行“亚运之光”火炬环城跑步活动。
  10月15日闽清籍运动员陈子荷在第十一届亚运会上荣获女子乒乓球双打冠军后回县,县委、县政府在梅城宾馆召开欢迎会。
  10月22日,县创建文明路指挥部,会同公安、工商、土地、交通等有关职能部门赴云龙、白樟、白中、池园、上莲等6个乡镇,拆除各类违章建筑物360处计497间。
  10月,在景德镇国际陶瓷节上,闽清第二瓷厂设计生产的青花橄榄瓶荣获景德镇杯国际陶瓷精品大奖。
  11月10日,省农学院43名师生组成的科技咨询服务队来闽清梅溪、坂东等7个乡镇开展技术应用咨询服务,发放技术资料300多份,参加咨询的农民有400多人。
  12月20日,全县农村储蓄突破1亿元。
  12月24~26日,召开中共闽清县第七次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第七届县委会。
  12月26日,县公安机关在县剧场门口召开被盗物品认领大会,共认领被盗的彩电14台、摩托车4辆、收录机4台以及现金等。
  12月,全县农村开始分期分批开展社会主义教育,县委组织首批300名工作队员下乡蹲点开展工作。
  是年,经农业部组织全国性瓷砖产品评选鉴定,闽清白樟建陶厂生产的“闽山牌”釉面砖列为部优产品。
  是年,县成立基本农田保护区领导小组,在全县农村划定基本农田保护片,总面积52650亩。
  是年,在县城西门街建成全县最大的商品房――兴业大厦,占地36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24万平方米。大厦的第一、二层用作商品市场。
  1991年
  1月22日,闽清县植物医院正式成立并开始营业,为福州市首家、全省第二家植物医院。
  1月26~30日,县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县城召开,进行县人大常委会、县人民政府换届选举。
  1月30日,市委书记习近平率领春节慰问团一行23人,到闽清革命老区麟洞村慰问。
  4月7日,池园湄洋水电站建成发电,2台装机容量2500千瓦,日平均发电量4万度,为全县规模最大的乡镇办小型水电站。
  4月12日,市委书记习近平、市委常委孙海山、陈元春、方庆云和副市长翁福琳等市委、市政府领导干部47人,到闽清与闽清县委、县政府及有关部门的领导人一起接待群众来访。当天共接待215人,受理174件。
  5月27日,县委、县政府在下祝乡召开扶贫现场办公会议,并举行县、乡领导人联合公开接待群众日活动。当天接待94人,受理群众上访84件。
  6月1日,县城儿童乐园建成开业。
  7月12日,福州市优秀共产党员先进事迹报告团第三分团一行3人到闽清作先进事迹报告,县直机关党员干部1200多人听讲。
  7月,县第一瓷厂与港商签订合资协议,双方共投资138万美元,成立福建闽陶瓷器有限公司,生产工艺美术陶瓷和日用陶瓷。中方占股份75%,港方占25%,合资年限初定10年。
  8月1日,县政府从工商、公安、烟草专卖等部门抽调100多名干部,在县城乡开展查缉走私香烟统一行动,共查获各种进口走私香烟3988包。
  8月6日,县政协召开成立35周年纪念会,原县委书记叶明根、许增贵等应邀参加。
  8月12日,由福州市人民政府和闽清县人民政府建造的刘贤株纪念碑揭幕仪式,在闽清县金沙乡隆重举行,市、县、乡有关领导及林业站负责人等160多人参加揭幕仪式。
  9月22日,县委、县政府在文定礼堂举行侨胞许长华伉俪、许仕祖先生捐建(捐款570多万元)文定初级中学奠基暨文定中心小学授牌仪式,市委统战部、市侨联、市侨办等单位有关领导人应邀参加。
  11月5日,黄乃裳学术研讨会在福州举行,参加会议的有省、市有关领导人和海外乡亲及专家、学者计130多人。翌日,有72人前来闽清瞻仰黄乃裳先生的故居、陵园和纪念馆。
  10月,县体育中心在城北白鸭埔动工兴建,占地68.95亩。
  1992年
  1月29日,东桥乡义溪(义窑至安仁溪)公路正式通车,全长8.25公里,从而使东桥往县城不受闽江阻隔。
  1月,县城解放大街东段及南大街第一期改造工程正式动工,街道从原来的14米拓宽为24米,红线内的店屋及其他建筑物一律拆除重建或改建。至年底,工程已完成过半。
  2月18日~20日,市检察院检察长李孙英带领市、县(闽清)两级检察院领导人及工作人员20名,到湖头街“十八坂”集市接待群众来访,提供政策、法律咨询,并深入塔庄、梅城等地了解案情,调解民事纠纷。
  4月6~13日,闽清县实施义务教育工作经省教委“六项督导”评估达优,为当年全市五区七县一市中唯一的达优县。
  7月7日,因闽北和闽清县连日暴雨,闽江水位急剧上涨。是日上午9时,水位高达25.43米,超过县城水位警戒线5.7米。全县18个乡镇有16个乡镇受灾,1300多座房屋被淹,其中倒塌47座计260间;县城沿街275家商店、工厂进水。全县被淹稻田2.4万亩、果园1.5万亩,公路塌方403处,水利设施被冲575处,7座电站停产。上述灾情直接经济损失计7620万元。灾情发生后,县委、县政府领导人及时奔赴防汛第一线指挥抗洪;各部门、单位也组织职工抢运物资;驻梅部队派出100多名官兵和10多辆汽车投入抗灾;市政协领导人代表市委、市政府来闽清指导抗洪。翌日,省委副书记袁启彤、市委书记习近平等省、市领导人,来闽清察看灾情和慰问受灾群众。
  9月3日,以拿督张晓卿为首的马来西亚诗巫张氏公会恳亲团135人,回故乡闽清寻根谒祖、参观访问。县委、县政府举行隆重的欢迎仪式,并与恳亲团骨干亲切座谈,介绍家乡的建设情况及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变化。
  10月5日,县政府公布文泉书院、武功庙、金沙堂、文昌阁、文昌宫、洞灵桥、王公庙、“留云”石刻、“万松岭”石刻等9处,为第四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12月7日,县公安机关破获一起重大贩毒案,收缴海洛因1公斤,抓获贩毒团伙成员张玉文、刘仰彬、任自刚等12人。
  12月10日,县委、县政府发出通知,从1993年开始,塔庄、白中、白樟、梅溪、东桥等5个乡改为镇建制。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ed2k 教师步兵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