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各国实现家庭收入分配图平等化的政策有哪些?

通过对若干国家经济史的分析发现,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收入分配呈现平均化的趋势。这说明
A.经济增长会自动导致收入分配的改善
B.收入增长会自发实现公平_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
通过对若干国家经济史的分析发现,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收入分配呈现平均化的趋势。这说明
A.经济增长会自动导致收入分配的改善
B.收入增长会自发实现公平
通过对若干国家经济史的分析发现,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收入分配呈现平均化的趋势。这说明&
A.经济增长会自动导致收入分配的改善
B.收入增长会自发实现公平与效率的结合
C.市场经济使收入分配日益平均化
D.经济发展是改善收入分配的基本途径(28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2012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城乡居民收入状况GDP(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元)总量917比上年增幅7.8%9.6%10.75%注:①2012年我国经济总量居世界第二。居民收入占整个GDP的比重不到40%,国际惯例一般最低在60%。②近十多年来,我国劳动者报酬占GDP的比重从53.4%下降到39.74%;企业盈余占GDP比重从21.23%上升到31.29%。而在发达国家,劳动者报酬占GDP的比重大多在50%以上。材料二十八大报告强调,要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必须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理顺收入分配关系,着力解决收入分配差距较大问题,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材料三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高度评价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5年来改革开放的成功实践和伟大成就,研究了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认为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1)材料一反映了哪些经济信息?(6分)(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必须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原因。(8分)(3)结合材料三,运用“社会基本矛盾”的相关知识,阐明实现“中国梦”必须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14分)-乐乐题库
& 青少年应该有的艰苦奋斗精神知识点 & “(28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习题详情
80位同学学习过此题,做题成功率88.7%
(28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2012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城乡居民收入状况&GDP(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元)总量519322245657917比上年增幅7.8%9.6%10.75%注:①2012年我国经济总量居世界第二。居民收入占整个GDP的比重不到40%,国际惯例一般最低在60%。②近十多年来,我国劳动者报酬占GDP的比重从53.4%下降到39.74%;企业盈余占GDP比重从21.23%上升到31.29%。而在发达国家,劳动者报酬占GDP的比重大多在50%以上。材料二&十八大报告强调,要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必须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理顺收入分配关系,着力解决收入分配差距较大问题,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材料三&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高度评价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5年来改革开放的成功实践和伟大成就,研究了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认为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1)材料一反映了哪些经济信息?(6分)(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必须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原因。(8分)(3)结合材料三,运用“社会基本矛盾”的相关知识,阐明实现“中国梦”必须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14分)&
本题难度:一般
题型:解答题&|&来源:2014-广东省揭阳一中、潮州金山中学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联考文综政治试卷
分析与解答
习题“(28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2012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城乡居民收入状况GDP(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元)总量917比上年增幅7...”的分析与解答如下所示:
(1)考生在解读材料信息时,要做到三读:首先是读表头,把握主旨;其次是读数据,了解具体内容。读数据时,要坚持纵向找规律,横向找差距的原则;最后读小注,作出必要适度的补充。具体到本题,考生可以得出本题图表反映两个问题。首先是2012年我国GDP、城镇居民人居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均有较大幅度增长,差距是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大;其次是居民收入占GDP比重低,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呈下降趋势,与经济发展不同步;(2)从经济生活的角度分析说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我们可以首先从收入与消费的关系,说明深化收入分配改革有利于增加收入,扩大消费,促进经济发展;其次可以从公平与效率的关系的角度分析说明此举有利于促进公平,提高积极性,促进效率的提升;再次可以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征的知识角度分析说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有利于促进共同富裕;最后我们可以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分析说明这是坚持以人为本的体现。(3)考生回答本题时,要注意本题的知识限定是“社会基本矛盾”的知识,设问的指向是“阐明实现中国梦必须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考生回答时,可以首先说明社会的发展是在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中实现的;其次说明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什么?并说明这一矛盾是非对抗性的,可以通过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与发展实现;再次可以说明社会主义制度下的改革是什么?根本目的是什么?最后,可以结合我国的实际分析说明,虽然我国经历了30多年的发展但是生产关系中依然存在与生产力不相适应的地方、上层建筑依然存在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地方,因此必须深化改革。
找到答案了,赞一个
如发现试题中存在任何错误,请及时纠错告诉我们,谢谢你的支持!
(28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2012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城乡居民收入状况GDP(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元)总量917比...
错误类型:
习题内容残缺不全
习题有文字标点错误
习题内容结构混乱
习题对应知识点不正确
分析解答残缺不全
分析解答有文字标点错误
分析解答结构混乱
习题类型错误
错误详情:
我的名号(最多30个字):
看完解答,记得给个难度评级哦!
还有不懂的地方?快去向名师提问吧!
经过分析,习题“(28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2012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城乡居民收入状况GDP(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元)总量917比上年增幅7...”主要考察你对“青少年应该有的艰苦奋斗精神”
等考点的理解。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青少年应该有的艰苦奋斗精神
与“(28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2012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城乡居民收入状况GDP(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元)总量917比上年增幅7...”相似的题目:
2012《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是我国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的根本立足点,是今年工作的重点。着力扩大消费需求。加快构建扩大消费的长效机制。大力调整收入分配格局,增加中低收入者收入,提高居民消费能力。完善鼓励居民消费政策。大力发展社会化养老、家政、物业、医疗保健等服务业。材料二 据统计,至今,我国劳动者报酬占GDP的比例连续22年下降,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平均年增长6.7%(扣除物价因素)。2010年居民消费价格上涨6.5%,商品零售价格上涨3.8%。(1)结合材料说明着力扩大消费需求的经济学依据?&(8分)(2)结合材料和我国目前经济形势,从经济学角度谈谈我国应如何增强老百姓的消费信心?&(8分)&&&&
从上古时期“嫦娥奔月”的神话到我国“嫦娥一号”探月工程成功实施,无数默默无闻的航天人为之殚精竭虑,甚至付出毕生心血。它给我们的启示是①理想的实现,必须经过艰苦奋斗②人类社会的一 切文明成果,都是艰苦创业精神的结晶③我们要努力学习,有个性地发展,争做有用之人④青少年应该从小立志报效祖国,奉献社会
D.①②③④
恩格尔系数的变化,通常表明人们生活水平提高。_____
“(28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的最新评论
该知识点好题
该知识点易错题
欢迎来到乐乐题库,查看习题“(28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2012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城乡居民收入状况GDP(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元)总量917比上年增幅7.8%9.6%10.75%注:①2012年我国经济总量居世界第二。居民收入占整个GDP的比重不到40%,国际惯例一般最低在60%。②近十多年来,我国劳动者报酬占GDP的比重从53.4%下降到39.74%;企业盈余占GDP比重从21.23%上升到31.29%。而在发达国家,劳动者报酬占GDP的比重大多在50%以上。材料二十八大报告强调,要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必须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理顺收入分配关系,着力解决收入分配差距较大问题,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材料三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高度评价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5年来改革开放的成功实践和伟大成就,研究了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认为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1)材料一反映了哪些经济信息?(6分)(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必须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原因。(8分)(3)结合材料三,运用“社会基本矛盾”的相关知识,阐明实现“中国梦”必须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14分)”的答案、考点梳理,并查找与习题“(28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2012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城乡居民收入状况GDP(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元)总量917比上年增幅7.8%9.6%10.75%注:①2012年我国经济总量居世界第二。居民收入占整个GDP的比重不到40%,国际惯例一般最低在60%。②近十多年来,我国劳动者报酬占GDP的比重从53.4%下降到39.74%;企业盈余占GDP比重从21.23%上升到31.29%。而在发达国家,劳动者报酬占GDP的比重大多在50%以上。材料二十八大报告强调,要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必须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理顺收入分配关系,着力解决收入分配差距较大问题,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材料三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高度评价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5年来改革开放的成功实践和伟大成就,研究了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认为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1)材料一反映了哪些经济信息?(6分)(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必须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原因。(8分)(3)结合材料三,运用“社会基本矛盾”的相关知识,阐明实现“中国梦”必须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14分)”相似的习题。当前位置: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必须深化收入分配..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必须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为此,要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1)运用李嘉图的收入分配理论分析“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必须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正确性。(2)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角度谈谈如何实现这一任务。
题型:论述题难度:中档来源:不详
(1)收入分配理论是李嘉图经济学说的中心,他第一个提出相对工资概念,指在工人创造的新价值中,工人所得工资与资本家所得利润、土地所有者所得地租相比较的工资。相对工资下降意味着收入分配差距拉大。同理,我国要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必须增加居民收入,通过“两个同步”和“两个提高”才能不断提高居民的相对工资,缩小收入差距。(2)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逐步扭转收入分配差距扩大趋势,健全就业和社会保障制度,促进社会和谐。第(1)问要求学生运用李嘉图的收入分配理论分析问题,学生首先要阐述这个理论的具体内容,然后结合问题的具体要求,进行分析。第(2)问要求学生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角度说明如何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主要任务包括经济制度的完善、市场体系的形成、宏观调控体系的完善等,与本问相关的就是完善我国的分配制度。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必须深化收入分配..”主要考查你对&&斯密的政策主张,斯密的理论贡献,李嘉图的理论贡献,李嘉图的政策主张&&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斯密的政策主张斯密的理论贡献李嘉图的理论贡献李嘉图的政策主张
斯密的绝对成本学说与李嘉图的比较成本学说的异同:
斯密“看不见的手”:
斯密关于市场作用与自由放任的基本观点:(1)内容:①斯密认为,国民财富的增加,首先取决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其主要途径是分工。另一重要途径是提高资本的利用效率。认为扩大市场范围,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自由放任,才能更好地实现国民财富的增长。②斯密从自然秩序思想出发,认为利己是人的本性,追求个人利益是人们从事经济活动的唯一动力。人们都在追求自身的利益,社会利益是如何得到的呢?斯密认为,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在发挥作用。这只“看不见的手”就是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发挥作用的机制,是自由竞争。③斯密从其生活的时代背景出发,极力主张限制政府的作用。 (2)评价:①科学性:斯密认识到了商品生产者为了把商品卖掉以实现其赚钱的目的,会把他掌握的资源投到商品供不应求、价格高的部门中去;认识到了市场在社会资源优化配置中的积极作用。②局限性:他未认识到市场存在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市场调节也会带来资源浪费、经济波动、分配不公等问题。斯密的观点,反映了工业资产阶级的利益要求,适应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需要。
斯密的自由贸易与绝对成本学说:(1)主要观点:生产相同的产品,不同国家的成本是不同的,且各国有各国的优势。如果各国将本国的全部资源用于生产在成本上具有绝对优势的商品,即本国生产这种商品所需要的生产成本绝对地少于其他国家,然后通过对外贸易,用自己生产的东西换取本国需要而由其他国家生产的东西,在投入不变的情况下,贸易参与国均可从中获得好处。 (2)评价:①科学性:揭示了国际分工、自由贸易的必要性。②局限性:并不是所有国家都有自己的绝对优势,各国的绝对优势也不是固定不变的,而且某一种社会资源不可能被用来生产任意一种商品。从根本上看,这一学说反映了当时英国资产阶级通过对外贸易进行对外扩张的迫切愿望。 财富的含义:
是指一国生产的所有产品。斯密李嘉图经济理论和经济政策的比较:
斯密的劳动价值论和收入分配理论(二元论):
&&斯密李嘉图经济理论和经济政策的比较:
李嘉图的劳动价值论和收入分配理论(一元论):
&斯密的绝对成本学说与李嘉图的比较成本学说的异同:
李嘉图的自由贸易与比较成本学说:
(1)自由贸易与比较成本学说:①李嘉图的自由贸易学说。他认为通过对外贸易,从国外进口廉价的生活必需品,可以降低工资,提高利润率,为资本积累提供条件,这有利于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②李嘉图的比较成本学说。他认为,生产相同产品,不同国家的成本是不一样的;各国只要按照“有利取重”、“不利取轻”的原则,生产那些成本相对低的商品,然后通过对外贸易,用自己生产的东西换取本国需要而由他国生产的东西,就可以从中获得好处。 (2)如何评价李嘉图的比较成本学说: ①李嘉图的比较成本学说,比较正确地反映了不同国家间经济发展的一种内在联系和客观要求,对指导不同国家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增进各自利益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②李嘉图的比较成本学说也有局限性。实践证明,一国参与国际分工,到底能否给自己带来好处,取决于许多方面的因素,处理不好会给本国发展带来严重危机。李嘉图的这一学说同斯密的“绝对成本学说”一样,反映了当时英国资产阶级向外扩张、建立世界霸权的愿望。
发现相似题
与“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必须深化收入分配..”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245616186112220226188911220229245613通过对若干国家经济史的统计,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收入分配呈现平均化的趋势,这说明
A.经济增长会自动导致收入分配的改善
B.经济增长会自发实现公平与效率的结合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
通过对若干国家经济史的统计,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收入分配呈现平均化的趋势,这说明
A.经济增长会自动导致收入分配的改善
B.经济增长会自发实现公平与效率的结合
通过对若干国家经济史的统计,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收入分配呈现平均化的趋势,这说明
A.经济增长会自动导致收入分配的改善
B.经济增长会自发实现公平与效率的结合
C.市场经济使收入分配日益平均化
D.经济发展是改善收入分配的基本途径
本题考查经济发展水平对个人收入分配的影响。“自动、自发、平均化”的理解都是错误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