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当好县委书记记zhengwen

您的位置:>>////////>>正文
发表时间: 12:30:23如何当好新形势下的县委书记刘一平
红河州委书记 前言各位老师、各位学员,非常感谢省委组织部、省委党校以及在座的各位给我一个跟大家一起学习和交流的机会。按照学校的要求,我就怎样当好县委书记谈谈我的认识。我是从被动的、不自觉的然后到了主动的、自觉的步入从政之路。我是83年担任公社的副主任,然后当了区委副书记然后到州委组织部,以后任了六年副部长,92年的时候,也就是我35岁那年,任县委书记。到了38岁当了副州长,在副州长的岗位上呆了八年,然后从常务副州长的岗位转到了德宏州任州委书记,当了五年,07年又重返红河,一直到现在。我这20多年都在基层工作,所以我把我的一些工作和学习体会做一个交流。加强县委书记队伍建设,提高县委书记的综合素质,增强执政能力是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组织保证。今天我围绕着怎么样当好县委书记从几个方面谈一下认识:第一、县在中国的地位与作用。第二、县委书记面临的政治、生态环境。第三、县委书记的素质必备。第四、县委书记的领导能力和领导艺术。第五、县委书记应该确立的几个观点。一、县在中国的地位与作用(一)地位从目前县的行政设置,已经有了2000多年的历史。在秦朝以前,就有了县,据史书记载,最早设置县是在周朝,在秦以前,县的地位比郡高。从秦朝开始,县就置于郡之下,秦朝设有36郡,然后郡之下就是县。从秦朝到现在,无论社会怎么变化,县的体制和地位都稳定不变。所以今天在现在中国的行政区划中,仍然具有无与伦比的重要地位,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县在中国行政体制和社会活动中,有两个显著的作为。就我的认识,在我们现行的体制里面,县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从全世界通行的行政区的设置,大多数是没有地州这一级,包括我们临近的几个国家,像缅甸、老挝、越南都是从中央到省、到县。我国围绕着是不是把地州这一级撤销,由省直管县,从专家以及到有关机构,这些年不停的在做探索和研究。从现在的情况来看,我国也在往这个目标迈进。但就我的认识,要实现省管县,过渡时期的话肯定有过渡手段,但是有一个前提,省必须划小。像美国50个州,州相当于我们的省,为什么说美国的州不等同于我们的省?因为它的行政机构,它州的概念和我们省的概念有很大的区别,最大的区别,它们的州是高度自治,在国家宪法之下,有高度的自治权力,这50个州来统管所有的县。当然美国的体制比较复杂,因为最近我刚从美国学习回来,中央组织部主办了一个培训班,是在美国乔治敦大学学习了20天。在学习期间,我也特别对美国的行政设置以及运作方式做了一些了解和研究。美国的行政设置非常有意思,像它的普通的市都在县以下,但是跟县又没有隶属关系,美国的预算年度,极少的一部分适合县,以两年为一个度,美国通常的县的财政预算年度一般是以7月份为界限,有许许多多不同于我们的特点。(二)作用现在中国体制和社会活动当中有两个显著作用,这两个作用我归纳了一下,这段时间我一直在学习、在思考、在研究,迄今为止,我没有找到一本专门论述县委书记怎么当的书,我看了中央组织部编的都县委书记写的一些体会。有哪两个显著的作用呢?第一,在现在中国的行政体制中居特殊的地位,担负着对一定区域内建设和管理职能。县是中国三级或者四级行政体制中最低,却也是庞大的行政区域。为什么说三级?因为按照宪法规……(新文秘网省略2220字,正式会员可完整阅读)…… 济发展水平就不了解了。有了50万的输变电的能力,就知道了这个地方的经济发展具备了很强烈的支撑,或者进入到了一个比较高的水平。这次两个50万输变电站一批,22万伏、11万伏,3.5万伏等一批输变电占都要建设。另外我们30多个中小型水库以及配套工程,还有一批城市的其他基础设施建设。另外我们每年要实施18万亩的总产田改造,现在红河州的高产田是230万亩,到2020年,我们高产田要达到480万亩,大约是500万亩,所以现在正在酝酿又是一次大的发展机遇。所以去年我们3000万以上的投资一共是400多个项目,其中在工业方面的投资是250多亿。我在很多场合下说,红河州的旅游业将会打造成云南旅游业一个闪闪发光的亮点。今天我送大家的书里面有敢于承诺,承诺首先就是把自己置于一个只能进不能退的境地。(二)解决民生问题,成为突出工作随着财力的增强和治国理念的进步,在技术强调效率的同时,也高度关注民生问题,致力于公平社会、和谐社会的构建。关注民生成为一个高频率出现的词语,虽然我们在关注民生方面已经取得了初步的、也是巨大的成就。然而,由于县级财政弱小和现行财政体制的原因,大多数的市县可支配财力有限,有的甚至捉襟见肘,导致需要与扩能之间发生巨大的差距,发展与社会事业建设,基础设施建设、解决民生问题呈现严重矛盾。在云南有相当一部分县要靠上级的财政补贴才能正常运转,解决民生问题的能力更加薄弱。这个对我们县委书记确实是非常头疼的问题。在云南真正财政好的县,除了保持正常的运转以外还有能力投入到建设当中,或者换句话说就是我们大量的建设都需要配套资金,只有极少数的市县有能力基本保证,绝大部分市县是没有这个能力的。但导致的原因就是这段叙述里面说的,主要的原因就是市县经济弱小、财政弱小,但也有与我们现行的财政体制有关系,我国的财政在90年代中期是一个分水岭,过去我当县委书记的时候是92年,92年的时候大概是12月23日,当时常务副县长过来告诉我说,说92年的财政出了个结果,那个时候没有和国税之分,总数是2300多万,增加了大概200多万,那个已经了不得了。90年代中期我国是汇集到国家,国家掌控财政与地方财政的比例国家显得单薄一点。在90年代中期的时候,国家采取了调整政策,一个是实行了国税和地税之分,形成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之分,国家把财力更多的集中到手中,所以现在我国中央财政集中率是50%以上。我国的财政体制和税收体制都非常特别,在许多国家,它的税收体制主要是以所得税为主的一种税收体制,而我国是以增值税为主的流转税体制。我们现在最大的税收就是增值税了,75%在中央,25%在地方,虽然有缓比政策,在增长里面我们也有增长,但是财政统计告诉我,这种缓比告诉我,在25%以外给的数,永远不会等于零,但是是可以忽略不计的。那么这种以增值税为主的流转税体制对不发达地区影响特别大,因为我们这些不发达地区的税收增值税占了相当大的比例,所得税有限。我们都是初级产品、上游产品,附加值不高,效益不是太好,所以对我们的影响特别严重。我在美国学习的时候,特别了解了美国的税收体制。我96年到过一次美国,那个时候他的税收是一个所得税、消费税,就是你买东西都要上税,所以说纳税人就是这么讲的,另外一个就是房产税,房产税在美国是非常大的税收。我国现在也正在酝酿着房产税的开征。如果我们这样分析的话,现在转移支付的体制有很多问题,随意性很大。特别对落后、弱小地区现行转移支付的体制下显得非常无助。因为我们很多县的项目能够挤到国家的盘子里面是微乎其微。就像我在德宏工作期间,整个十一五期间,挤到国家盘子里面的项目就是一个麻栗坝水库,投资了5亿多。挤不到国家的盘子里面,要得到比较好的转移支付的支持就很难。(三)社会的开放度增强,社会的需求进入了更高层次社会的开放度增强,社会的需求进入了更高层次,文化的多元化导致市场多元化,人们从单一的温饱型小康型的物质需求转向更高层面的物质需求和精神文明化生活的需求,各种社会阶层利益诉求不尽相同,引领社会发展、协调各方利益关系的工作更显繁杂。这就是县委书记面临一个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四)社会矛盾凸显影响稳定的因素错综复杂,发展与稳定的矛盾,发展与构建和谐社会的矛盾,发展与解决民生的矛盾层出不穷,呈现出许多新情况、新特点,既要又好又快发展,又要确保稳定,成为对县委书记的重要考验。举例说发展与稳定的矛盾,因为中国现在正处于新旧体制转换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矛盾凸显时期,从全国来看,我们的人均GDP已经超过了3000美元,但是云南没有达到3000美元,红河州去年人均GDP是1200多美元。按照世界和通行的认识,当人均进入3000美元的时候,这个社会就进入了一个特殊的阶段。在1000美元以上3000美元以下这个阶段,各种矛盾凸显。比如说我国现在面临的一个尴尬的问题,就是一方面国家强烈的干预提高工人的待遇,但是从另一方面,中国之所以成为世界的“制造”加工工厂,实际上就是加工厂,其中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我们有低廉的劳动力。那么一增加收入,低廉劳动力的优势就会逐渐丧失,因此现在出现一些加工企业从中国的沿海和其他地区开始向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等一些国家转移。当然从长远来讲,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律必然如此,从长远讲这不是问题,但是从眼下来讲,这是个问题。如果这种问题发生在我们所管的县,我相信绝大部分的县委书记都会感到头疼,极少数的县委书记你这个地方不在乎这个,可以把这些落后的产能淘汰这些另当别论,绝大部分的是要头疼的。另外发展与构建和谐社会的矛盾。我们讲和谐是方方面面的和谐,包括人与自然和谐。像红河州今年的发展就面临着一个非常大的矛盾,就是按照国家的要求,我们州二氧化硫的排放控制在19万吨,去年我们就完成了“十一五”的控制指标,但是二氧化碳排放本来按照正常情况来看,完成“十一五”控制指标也没有问题,去年我们的大数是1100万吨,其中工业标准煤是700多万吨,可以控制住。但是问题在于我们从去年到今年,红河州又上了一大批一类企业,这批一类企业两三年以后会形成几百亿的产值,比如说我们的红钢,在中国的同行业里面耗能指标控制的是最一流的;云锡的锡的生产量占世界的三分之一,可以对世界锡的市场起到左右的作用,云锡在几年前引进澳大利亚澳斯麦特反射炉的技术,然后我们这些企业的工程师很快发现这个地方还是有缺陷,有不完善的地方,所以进行了改造和提升,现在成为了很成熟的技术,现在澳大利亚又把我们改造提升的技术又用过去,所以现在他们每卖一台设备的话,都要给云锡支付知识产权费。这个澳斯麦特的技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优势就是把标准煤的消耗大幅度降低,而且这个技术我们把它扩张到铅的冶炼的项目当中。我这次到美国学习,我们班里面有一个省委书记,他说他们最近在搞循环流化床的技术,他说这个在中国是首创。那个时候我也忍不住了,我说不对,在红河州90年代我们就运用这个技术了,这个技术就是在我手上运用的,这个项目是我当副州长主管工业的时候,引进的技术,当时在中国是首例,对控制二氧化硫的排放起到很好的作用。从这个角度上来讲,我们也是往符合世界和中国的产业导向的方向迈进,问题在于我们的分子分母关系发生了变化,我们的重工业在急剧扩张,但是国家给我们的指标已经严重不足,满足不了我们的需要。所以最近我们非常头疼,面临到第四季度把若干企业关停,怎么办?这个我们在反复的研究,所以这些矛盾非常突出。因此我在红河州也讲了,从97年到我管工业的时候一直到现在大家都有一个观点,就是一分析红河州的经济都是用批评的一种分析,就是说红河州的重工业太重,轻工业太轻,然后一系列数据反应出来。我考虑来考虑去,我离开红河到德宏,五年以后重返红河,看来看去,红河州不发展重工业到底发展什么?以云锡为例,它采选技术是世界领先,冶炼技术世界领先,初级加工技术世界一流。去年个旧地区锡的原料80%来自于省外和国外,这就是我们的优势,不发展重工业到底发展什么?红河州到目前两头在握的项目,像模像样的轻工业除了卷烟工业以外,就是当初我当副州长的时候引进的一个项目,还称得上当时云南为数不多的那一年批下来的高新科技项目,就是我们手机里面的一个放电的一个材料的生产,那个时候还是很好的项目。当然传统的、过去的就是50、70年代搞的若干企业,仅此而已。所以根据现在的情况,我们的发展仍然只能走重工业发展的路子,通过几年与台湾方面的联系,增强感情、增加友谊,去年我们终于把台湾的一个企业团队引到了红河,而且它里面的主要几个骨干确实想来红河发展,出于感情的因素,出于对红河的一种信心。重点研究发展橡胶产业,结果研究下来以后,物流成本太高,在红河搞橡胶业的加工还不如在台湾搞橡胶业的加工,物流的成本台湾更便宜。像美国人最近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美国的物品普遍比中国便宜,从两个方面比较,一个从收入与消费的比较,比中国便宜。比如说97年到美国的话,1美元可以买到一支非常漂亮的碳素笔,如果他的收入是2000美元或者是3000美元,那么2000分之一可以买到一支笔,而96年的时候,我们买一支好的碳素笔的芯,都要4、5块人民币,那个时候我们的收入是1000人民币,那就是1000分之一也买不到一支,从这个角度相比,很显然它的物价便宜。另外有的东西直接折算成人民币在美国也是便宜的,美国的专家就感到非常不解,为什么很多中国的产品出口到美国比在国内还便宜,研究下来的结果就是中国的物流成本太高。用轮船运到美国,整个物流成本比中国要便宜,在美国高速上跑,收费的高速公路是非常少的,更没有说二级公路收费这么一说。所以这些矛盾确实比较突出。(五)各种监督日益强化县委书记被置于更加透明和制约的状态。在政治学里面有这样一个概念,民主与高度集权,这里面一般是一个矛盾。民主的话就不能高度集权,或者要集权的话是集权在大多数人手中,通过代议制也好,直接民主的方式也好,有大多数人来决策。而我们说的集权讲的权力集中在个别人、少数人手中,但是两者之间谁也不否认,民主体制是现行体制里面最好的体制,所以我们国家也在朝民主法制的道路迈进。所以民主政治建设是我们当前非常重要的一项任务。但是高度集权的话有它的好处,高度集权化可以在非常短的时间内迅速的把各种资源组织起来、调动起来,所以在高度集权的国家和地区,往往能很迅速、很高效率的把事情做成,当然高度集权的体制带来非常大的风险就是一旦犯错误这个错误就不得了。我们十年浩劫、大跃进都说明这个道理。所以中国在几十年的道路上可以看到,我们就是一种高度集权的体制下,但是我们有一条正确的路线、方针和一些正确的操作方法,所以使中国这几十年变化非常迅速。所以到美国前十年去跟后十年去感觉不到有什么变化,而中国一年就可以有变化,两三年就可以有大变化。我们90年代初期的上海跟现在的上海完全是两个概念。但是一个民主社会的重要标志就是有着完善而富有成效的监督体系,中国正在往这个目标迈进。这样而言,县委书记面临一个强大的监督体系,比如党内监督、法律监督、体制监督、上级监督、下级监督、新闻舆论监督、社会监督等等,而在这些监督当中,网络是一种特殊手段,县委书记的行为、权威受到了制约,传统行为方式、工作方式受到了挑战。这一点我相信在座的各位都是有刻骨铭心的感受,有些事情虽然没有发生在我们人身上,但是也发生在了其他人身上或者其他地区,你知道了你了解了,你不会无动于衷的。比如说山东最牛的县委书记,你们可以上网看一看,我几年前就看到这个情况,今天讲这个专题,我再次调出来看,那些照片、那些评论,那些关注到他的那些细节的东西,可以说无处躲藏。所以现在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型的一种监督方式,力量非常大。我在德宏当州委书记的时候,现在我们推行的网上信访就 ……(未完,全文共23668字,当前仅显示6233字,请阅读下面提示信息。)
上一篇:下一篇:80后走四方:
郑明珠出事具体什么问题?交口县委书记和福建煤帮老板
  ,贪污受贿多少钱?郑明珠老婆是谁?
  据80后走四方网的消息,郑明珠被抓了。吕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郑明珠被调查原因是什么?经济问题还是作风问题?郑明珠出事具体什么问题?贪污受贿还是养情妇包二奶?
  知情者透露,郑明珠被调查的原因,很可能是担任交口县委书记期间,和福建煤帮老板有利益交换。郑明珠出事具体什么问题?目前官方还没有公布。
  郑明珠先后担任交口县委副书记、县长、交口县委书记,在此期间,福建煤帮在交口县,以露天开采方式疯狂盗采煤炭,直到2013年以来渐渐式微。
  交口县煤炭资源埋藏浅,和晋中昔阳、大同浑源等县,成为福建煤帮在山西最早进入的地区。据80后走四方论坛的消息,福建煤帮勾结、收买监管者之后,疯狂私采、盗采。后来,山西能源产业集团在交口县桃红坡、双池、回龙统领并成立了新建、晟凯几个煤矿。
  根据公开的简历资料显示,郑明珠是山西石楼人,中央党校函授本科学历。1959年2月出生,1975年3月参加工作,1977年7月入党,曾经担任交口县委书记。2014年8月,吕梁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郑明珠被调查。郑明珠出事具体什么问题?
  郑明珠的仕途开始于石楼县,先后担任石楼县委办公室干事、副主任、副主任兼政研室主任,县委办公室主任。
  1989年3月,郑明珠成为石楼县委常委、办公室主任。1993年5月,担任石楼县委副书记。
  1998年6月,郑明珠成为石楼县委副书记,随后担任石楼县县长。
  2001年4月,郑明珠成为交口县委副书记、县长。2006年6月,80后走四方论坛担任交口县委书记。
  2013年3月,郑明珠成为吕梁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2014年8月,郑明珠被调查。郑明珠出事具体什么问题?重用敢于担当的好干部
重用敢于担当的好干部
甘肃省委常委、组织部长&吴德刚
  ●不让坚持原则、敢于担当的干部吃亏,不让不负责任、不敢担当的人得利。
  ●解决干部怕担当、不担当的问题,根本上还要靠好制度、好机制。
  敢于担当是共产党人的鲜明政治品格,也是新时期衡量好干部的一条重要政治标准。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指出,“坚持原则、敢于担当是党的干部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我们的干部要敢想、敢做、敢当,做我们时代的劲草、真金”。组织工作贯彻落实好总书记的这一要求,关键在于善于重用敢于担当的好干部,使坚持原则、敢于担当成为广大干部的价值取向和行动自觉。
  要树立好导向,不让敢于担当的好干部吃亏。不让坚持原则、敢于担当的干部吃亏,不让不负责任、不敢担当的人得利,是我们党一贯的用人要求。当前,我国正处在全面深化改革、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攻坚期。党领导人民正在进行新的伟大斗争,需要一大批勇于任事、敢于涉险滩、敢啃硬骨头的好干部。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必须始终坚持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勤政廉洁的用人标准,更加突出敢于担当的用人导向,注重选用那些在重大是非面前敢于坚持真理的人,选用那些在困难矛盾面前敢于担责负责的人,选用那些解决问题有思路有办法的人,选用那些开拓局面卓有成效的人。同时,对那些日常工作不负责任、关键时刻畏首畏尾的人,不仅不能提拔使用,还要给予警醒和惩戒。只有让有锐气、勇作为、敢担当的干部“吃香”,让圆滑讨巧、患得患失、不思进取的人靠边,整个干部队伍才有生机活力,党和人民的事业才能蓬勃发展。
  要构建好机制,把敢于担当的好干部选出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把好干部选用起来,需要科学有效的选人用人机制”。一些干部之所以不敢担当,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怕得罪人、怕丢选票;二是怕出现失误、怕丢“乌纱帽”。解决干部怕担当、不担当的问题,根本上还要靠好制度、好机制。要改进民主推荐方式,充分发挥党组织在干部选拔任用中的领导和把关作用,切实解决简单以票取人的问题。对那些坚持原则、敢于担当而得票不高的干部,要深入分析、综合考虑,该使用的一定要使用,不能让他们流汗又流泪。对丧失党性原则、为官不担责不作为的“和事佬”干部,得票高也不能提拔重用。要进一步完善干部考核评价办法,把敢于担当作为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多到群众中去、到基层一线去,深入了解干部的德才素质和一贯表现,重点看在大是大非面前是敢于亮剑、还是置若罔闻;在矛盾纠纷面前是迎难而上、还是绕道而行;在危难关头是挺身而出、还是畏缩不前;在工作失误面前是敢于担责、还是推诿塞责;在歪风邪气面前是坚决斗争、还是消极对待。只有这样,才能全面客观地考察识别干部,真正把敢于担当的好干部选出来、用起来。
  要营造好氛围,使敢于担当的好干部受尊重。重用敢于担当的好干部,既要靠好导向、好机制,也要靠好氛围、好风气。要借鉴教育实践活动经验,进一步严格党内生活,提高民主生活会质量,用好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个利器,让敢讲真话、敢为人先、敢于较真蔚然成风。要在干部队伍中大力弘扬敢于担当精神,教育引导广大干部向焦裕禄等先进典型看齐,认真践行“三严三实”要求,坚持党的原则第一、党的事业第一、人民利益第一,不断增强责任重于泰山的意识,增强深化改革、攻坚克难的责任担当,始终保持永不懈怠的进取心、昂扬向上的精气神。要加强组工队伍作风建设,坚持以公道正派的作风选人用人,大张旗鼓地支持担当者、保护担当者、褒奖担当者,使组织部门真正成为好干部的坚强后盾,让敢于担当的干部能够全身心投入干事创业之中。只有这样,敢于担当的氛围才会越来越浓厚,敢于担当的好干部才会越来越多。●
在范仲淹眼里,担当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在文天祥眼里,担当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在顾炎武眼里,担当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在周恩来眼里,担当是“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先人眼里的担当,就是这样具体,不可撼动。
  人生需要担当,有担当的人生才有意义。人生有担当,才能尽显大气与豪迈;家庭需要担当,有担当的家庭才拥有和谐与融洽;单位需要担当,人人担当的单位才有发展、希望和未来;社会需要担当,担当是一个社会的脊梁,发展的动力。有人说:担当“挂在嘴上,不如记在心上,记在心上,不如扛在肩上”;担当需要自信,需要勇气,需要智慧,需要实力。
  担当的人生,才有作为,才有价值,才有意义。近日,一位领导在《人民日报》撰文说:担当是“要做到三个‘好’:把话说好、把事办好、把自己管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权力的行使与责任的担当紧密相连,有权必有责。看一个领导干部,很重要的是看有没有责任感,有没有担当精神。”责任心不是空洞的、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实在的,体现在工作中。再好的思路都需要靠操作来保障,再好的决策都需要靠执行来落实,操作力行不行.执行力强不强,是领导作风和能力的重要反映,是领导有没有责任心、敢不敢担当的重要标志。
  把话说好,体现出“群众观”。只有把中央、上级精神传达好,把群众意见诉求解答好,才叫有“群众观”。这位领导说:“‘井淘三遍出好水’,把话说好须‘三用’:在学习上用功、在传达上用心、在解答上用情”。做群众工作,要深入实际,融进群众,深入一线,甚至需要把中央精神、上级部署转化为“接地气”、“沾土气”的群众语言,才能和基层干部群众进行有效沟通。没有统一的思想,没有统一的认识,工作很难推得动,中央精神很难落实下去。
  把事办好,体现出新常态下的工作能力。要求我们把中央、上级精神落到实处,把人民群众关心的事情办好、办实。作为领导干部,只有牢记责任使命,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才能“为官一任,造福一方”。领导“当官不为”,党和政府、人民群众凭什么信任你?领导的责任,就是面对问题,解决问题;面对矛盾,化解矛盾;面对困难,战胜困难。这是人民群众信任的基础,是做事、成事的前提;如果为官一任,“为官不为”,就是渎职,甚至就是犯罪。
  把自己管好,是做“打铁还需自身硬”的榜样。把自己管好,就是心有敬畏,做到“严以用权、严以修身、严以律己”。带头强化法纪观念,时刻在心中亮起一盏“红绿灯”,才能保持定力、守住底线、提高警惕、不被“围猎”,才能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保持清醒认识,才能明白“什么话能说什么话不能说,什么事能做什么事不能做,什么人能交往什么人不能交往”,把好作风变成一种信念、一种习惯、一种风气、一种氛围。
  尽管时代在前进,情况在变化,“把话说好、把事办好、把自己管好”,永远都是最具体的担当。大明朝保定府清苑知县唐成,说过这样一句名言:“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为官不但应当为”,而且应该大有作为,大胆作为;只有自觉担当责任,大有作为,大胆作为,才能不辜负人民群众的期待,才能不辜负党的信任,在自己任上,书写辉煌篇章。
  担当是一种始终不懈怠,不松懈,不推诿,不回避,不避重就轻。有了这样的担当意识,有了这样的担当自觉,才能把“三个好”始终当成一种理想,当成一种信念,当成一种信仰;竭尽全力“把话说好、把事办好、把自己管好”。担当是心灵的启迪,是人格的提升,是梦想的航向,是人生的指引;因此,有担当的人,自觉担当的人,一定是一位高尚的人。
 习近平总书记年初同中央党校第一期县委书记研修班学员进行座谈时提出,“做县委书记就要做焦裕禄式的县委书记,始终做到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在各级党政干部,尤其是县委书记中,引起强烈共鸣。
  从历史上看,县的建制始于春秋时期,秦朝推行全国并得到进一步发展。至今两千多年,无论行政区划怎么调整,县一级都是最稳定的,县官都是最要紧的。今天的“县官”——县委书记,责任无尽,工作无边;磨炼无际,考验无限;问题无穷,困难无数……县官不大,压力山大,处底层之位,眼观全局,干在山巅;县官不大,抱负远大,居一县之域,忧国忧民,忧近忧远;县官不大,全县老大。率万众之民,改天换地,一往无前。
  县官难当,“官之至难者令也”。县官重要,一县“领头羊”,一方“父母官”,一根擎天柱,一国栋梁才。“郡县治,天下安”。郡县兴,天下欢。
  县委书记的“小”与“大”
  县委书记有多“小”?“兵头将尾”,“芝麻官”,是“些小”(“些小吾曹州县吏”)。
  县委书记有多“大”?有多重要就有多大。在我们党的组织结构和国家政权结构中,县一级处在承上启下的关键环节,是发展经济、保障民生、维护稳定、促进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基础。县,是个基本完整的社会,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国家的头绪那么多,但千条线都对着一根针。或者说,县这个“点”,对着的是国家的若干个“面”,而且必须“面面俱到”。国家的政策法令,千头万绪,大都要落到县一级来贯彻。而且,现在需要县一级办的事是越来越多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哪一个“全面”都要到县里兑现。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全面不全面,县里都得办。县委书记必须善于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要善于把握全局、协调各方,抓住主要矛盾,讲大局、观大势、抓大事,尤其是要抓好那些对全局工作发挥根本性、深远性影响的大事、要事、主事,从而达到以大带小、以要带次、以主带辅的目的。
  所以,县委书记级别不高,但责任不小,地位特殊。邓小平同志说,当好县委书记大不易,必须要有全面的领导经验和能力,要协调东西南北中、党政军民学、六大班子。说起今天的县委书记,当然是“兹事体大”。
  县委书记说小亦小,说大亦大,尤其能由“小”变“大”。我国历朝历代都高度重视县级官员选拔任用。清代,县令由吏部直接任命,是古代的“中管干部”,而且赴任前必须到朝廷报到,皇帝亲自看,如发现有不适合或出格之人立即更换。我们现在任免体制不一样,但对县委书记和县长人选、对县党政班子是高度重视的。古语云: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历朝历代,无数贤能,都从县一级起步。从县里成长干部,是一条经过检验的确有成效的道路。
  县委书记究竟是小是大?我听一位县委书记说过,他坐着火车从县里出发去北京,一路走下去越走越小,到了北京感觉自己最小。再坐着火车从北京回县里,一路走下去越走越大,到了县里感觉是“我最大”。此言不虚。虽乃“些小”之官,却是一县之“长”,与一县之众朝夕相处、息息相关,
  今天,县委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一线指挥部”,县委书记就是“一线总指挥”。在本县这方天地,“县官”之权大如天,就要“为生民立命”,“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因为“一枝一叶总关情”!
  县委书记不可自以为“小”。焦裕禄同志是多大的官?就是县委书记。他在兰考干了一年多时间,做的都是谋长远、打基础的事情,不是急就章。所以,他干出了骄人的业绩,留下了崇高的风范。今天,县一级领导要谋几十万、上百万人的生计,管千头万绪的事务,大有可为、前景广阔。如果以做事为目的,这个舞台是足够大的。县一级承上启下,要素完整,功能齐备,是一个人生的大舞台、事业的大舞台。党把干部放在这样一个岗位上是信任,要安身、安心、安业,意气风发、慷慨激昂去干好工作,多为老百姓造福。一切为民者,则民向往之。
  县委书记说“大”还真大,甚至是“高危职业”。不仅主动以权谋私不行,而且要处处防备社会诱惑。诱惑太多了,处处是陷阱。要把好自己的权力、美色、金钱这三关,坦坦荡荡,干干净净,保得一个一世清明。“些小吾曹州县吏”,县官要能把三关。无论县官小与大,把好三关天地宽。
  县委书记的“长、宽、高”
  参加中央党校第一期县委书记研修班的学员们说,我们要经常照照镜子,掂量好自己的“长、宽、高”。
  “长”就是独当一面的特长、通盘考虑的专长和处事沉稳的擅长。
  一要有独当一面的特长。在大是大非面前不迷失方向,在繁杂改革面前不偏离方向,在利益诱惑面前不模糊方向,善于把方向、管导向、抓倾向,扭住根本,审时度势,切实发挥好“一把手”的把关定向作用。要提高胆识修养。有胆无识,会导致不顾客观实际,急功近利,蛮闯胡干,出现拍脑门决策、拍胸脯实施、拍大腿反思的现象,给工作和事业造成不必要的损失;有识无胆,会优柔寡断,瞻前顾后,畏首畏尾,坐失机遇,工作不能顺利推进、如期完成。有胆有识,知谋善断,该出手时就出手。
  二要有通盘考虑的专长。善于把县域工作放在全市、全省、全国的范围考量,善于在千变万化的形势和错综复杂的矛盾中,把好全局,抓住关键,既抓“牛鼻子”,又会“弹钢琴”,突出重点,兼顾一般,推动整体发展。
  三要有处事沉稳的擅长。遇事不慌,头脑清醒,在重要任务、复杂局面、敏感问题面前,稳得住、看得准、有办法。关键时刻敢于负责,重大问题勇于担当,复杂局面稳妥驾驭。善于系统分析、把握规律,瞄准问题、井然处置,努力在细节中杜绝失误,在困境中找到出路,在无望中创造可能,在可能中干成事业。在困难和矛盾面前不绕、不等、不拖、不退,以百折不挠的勇气、开拓进取的锐气,坚决贯彻落实好上级党委的决策部署,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久久为功的韧劲,推动各项工作取得新的进展。
  “宽”就是眼界宽、知识面宽、胸襟宽。
  一是眼界要宽。当前改革进入深水区、攻坚期,发展进入新常态、调整期,稳定进入矛盾复杂化、问题高发期,谋划和推动县域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特别需要县委书记具有开放性、务实性和前瞻性的战略思维。要勇于谋划振兴本县的大项目好项目,敢于改革创新区域社会治理的体制机制,善于推进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作决策要多权衡,既高站位、远眼光,又切实际、接地气,广泛征集和采纳各个层面的意见建议;看事物要多角度,认真分析利弊得失,把工作的发展趋势和各种可能性想清楚、弄透彻,做好预警预判;用人要多考量,唯才是举,任人唯贤,既重业绩,又重经常,做到综合评价,知人善任。眼界宽还来自眼光敏锐。要练就一双能够敏锐发现问题的“慧眼”,洞悉问题产生的原因,找准问题解决的办法,找到破解瓶颈的要害,指出落实工作的关键,安排部署工作有针对性、超前性,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是知识面要宽。要懂政策,认真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着力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吃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这“四个全面”的精神实质,融会贯通,推动工作;要懂经济,认真学习市场经济知识,掌握市场经济规律,熟悉财税、规划、土地、环保等专业知识,着重研究经济学领域前沿理论和实用技能,真正成为抓经济的行家里手,勇于运用经济学思维研究区域发展;要懂管理,从提升领导能力的角度出发,注意加强对社会治理、行政管理、项目管理、企业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知识的学习,不断拓宽自身的知识领域和视野,提高从政水平和管理能力。
  三是胸襟要宽。要能容人。能容人之长,善于取他人长处补自己短处,互相砥砺,共同进步,不断推动事业向前发展;能容人之短,客观地看待别人的短处,善于避短扬长,让各类人才能够创业有机会,干事有舞台,发展有空间;能容人之功,不猜忌嫉妒,不排挤打击,尊重和重视他人的贡献,积极引导党员干部群众学习效仿,促使更多的人有所为、有所成。允许失误,鼓励担当;能容人之言,愿听“忠言”,能听“异言”,拒听“谗言”。
  “高”就是理论素质高深、谋篇布局高远、工作艺术高超、道德情操高尚。
  一是理论素质高深。要加强理论学习。带头强化学习意识,增强学习的紧迫感、自觉性,处理好工作与学习的关系,在紧张繁忙的工作之余,有计划地挤时间学习,为常委“一班人”做出榜样,为全体机关干部做出表率。要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要学深学透,不仅了解皮毛,更要掌握内涵,不单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要注重理论思考。工作实践中,逐步养成对实践问题作理论思考的习惯,把总结经验教训作为拓展理论联系实际成果、提高自身素质的重要途径。要善于消化吸收,把经济发展、改善民生、维护稳定的方方面面联系到所学的理论知识上来,运用理论武器推动现实工作,让理论知识成为得心应手的本领,避免将先进理论变为枯燥的书本知识。
  二是谋篇布局高远。对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计划要坚持高标准、可持续原则,既不能守摊多年,涛声依旧,也不能只重眼前,竭泽而渔,要“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既重“显绩”,又重“潜绩”。要谋高远,把“潜绩”作为“显绩”的基础。牢固树立“功成不必在我”的理念,多干打基础、利长远的事情,把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各项“潜绩”工作放在首位,在落实“潜绩”工作中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干出成绩、干出口碑、干出民心。要抓重点,让“显绩”成为“潜绩”的阶段成果。不以重视“潜绩”为由而忽略发展的机遇和民生的需求,不让其成为看摊守业的借口。要沿着科学发展的轨道,有计划、有步骤、有梯次地推进工作,用一个一个实实在在的“显绩”来汇总成长远发展的“潜绩”。要找平衡,使“显绩”与“潜绩”有机统一。无论“显绩”还是“潜绩”,都要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需要,不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
  三是工作艺术高超。要善于分工。工作不是哪一个人能够独立完成的。用人所长,避人所短,因材施用,大力支持副职的工作,赢得副职的信赖和支持。要善于协调。处理好正副职间、上下级间的关系;处理好改革与发展稳定、加快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要统筹兼顾,以较少的资源和较短的时间完成高质量、高效率的工作。要善于应对。具备应对和解决突发问题的能力,遇事头脑清醒,在遵循法规、把握政策的基础上,调动积极因素,运用有效措施,解决问题,化解矛盾,推动工作。
  四是道德情操高尚。要信念坚定。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共产主义理想高于天。要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坚定不移地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不断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要公道正派。县委书记是全县干部群众领头雁、带头人,能否公道办事,直接影响当地社会的公平正义,影响党和政府的形象。要坚持正派为人,言行一致、表里如一,不搞亲亲疏疏、团团伙伙,“谋事”而不“谋人”,一门心思用在工作上、扑在事业上;坚持公道干事,胸怀一腔浩然正气,行得正、走得端,公正无私、不偏不倚,敢于担当、敢于负责。要勤政为民。切实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要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把人民群众的冷暖安危放在心上,谋富民之良策,行为民之善举,尽一切可能为群众多办好事、多办实事。要清廉如水。倍加珍惜组织的厚爱和重托,倍加珍惜群众的信任和期望,始终坚守清正廉洁这个立身之本。常修为政之德,常存敬畏之念,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认真遵守廉洁自律各项要求,讲政治,守规矩,守住底线,不越红线,不触高压线,做良好风气的倡导者、实践者和引领者,拒腐蚀、永不沾,干干净净干事。
  县委书记的“正”与“定”
  无论大与小,无论长宽高,总之是责任重如泰山。以至有县委书记慨叹,企业家搞经济是“责任有限公司”,县委书记搞政治则是“责任无限书记”。
  其实古往今来,县官都难当。海瑞一生传奇,官至一国重相,他的体会是“官之至难者令也”。
  正因为难,就要有办法过难关,有“绝招”当好官。请听听县委书记们自己怎么想、怎么说、怎么干。
  有的说,当县委书记就要以焦裕禄为榜样,学习他“心中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的公仆情怀,凡事探求就里、“吃别人嚼过的馍没有味道”的求实作风,“敢教日月换新天”“革命者要在困难面前逞英雄”的奋斗精神,艰苦朴素、廉洁奉公、“任何时候都不搞特殊化”的道德情操。
  有的说,县委书记这个岗位是最能为党和人民做实事的一个岗位,也是最能体现人生价值的一个岗位。作为一名县委书记,应把理想信念作为一种传承、一种坚守,化作一种自觉行动,在大是大非面前把握住原则、辨得明方向,在各种社会思潮面前做到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坚持把理论学习作为第一主课。理论上的“信仰度”,决定对党的“忠诚度”和对党的事业的“执着度”。
  有的说,理想信念是精神之“钙”,只有理论扎实、政治坚定,才能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清醒头脑、把握正确方向。党性修养是根本,只有牢记宗旨、严于律己,才能不为“四风”所惑,永葆清正廉洁的共产党人本色。创新实干是关键,只有解放思想、务实守法,才能不懈怠、不漂浮、不逾矩,不断推动区域科学发展。能力素质是保障,只有善于协调、运筹帷幄,才能不负组织重托,切实担负起团结各方力量、引领一域发展的使命。
  有的说,县委书记要擦亮共产党人“实事求是”的金字招牌。从价值观上深刻把握实事求是是判断领导干部是否坚持党性原则的最高标准,也是领导干部应具备的基本品格。习仲勋同志指出:“实事求是就是最大的党性。”领导干部是否敢于坚持实事求是,与自身修养密不可分。一个具有良好党性修养和优秀品格的领导干部,不仅自己能坚持实事求是,不说假话,不讲空话,而且会自觉同弄虚作假的行为做斗争。在新形势下,党员领导干部尤其需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把实事求是作为一种境界来追求,作为一种纪律来要求,作为一种习惯来培养,以坚强的党性来保证做到实事求是,以实际行动彰显实事求是。
  有的说,县委书记要把厉行法治作为重要执政责任,善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全县各项工作加快步入法治化轨道。要科学把握国内外经济发展大势,引领全县各级党员干部在经济新常态下干出新作为。
  有的说,适应新常态、推动新发展,县委书记必须要担当。担当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品格。担当精神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的必然要求。担当精神是从容应对挑战的现实需求。县委书记必须能担当。县委书记必须会担当。坚持依法依规担当,守住原则立场担当,抓住关键环节担当,敢于直面问题担当,善于改革创新担当。
  有的说,县委书记处一县之地,当然要有威信,威从何来?要坚持以德立威,加强党性锻炼,提升自身素养;坚持以“绩”立威,树立实绩导向,引导干事创业;坚持以廉树威,自觉接受监督,守牢廉洁底线;坚持以行树威,率先争先领先,做到在工作面前敢叫“跟我来”,在纪律面前敢讲“跟我学”,在困难面前敢喊“跟我上”。
  有的说,县委书记必须善于学习,善于重新学习,依靠学习走向未来。在工作热运行中,要有冷思考踱方步的机会。学习,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增强工作的科学性、预见性、主动性,才能使领导和决策避免陷入少知而迷、不知而盲、无知而乱的困境,才能真正解决工作能力不足、本领恐慌、水平落后的问题。一定要持之以恒坚持学习,让学习成为自己加强自身修养提升能力和境界的人生常态。
  有的说,县委书记要始终保持高尚的道德情操,敢于把清正廉洁、风清气正写在党委班子的旗帜上,净化工作圈、生活圈、社交圈和娱乐圈,不断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提高。
  有的说,党的县委书记,必须最讲党性,党性坚定。党性,是党员的原则、立场、态度、灵魂,是党员政治生命的精髓,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属性。坚持党性,党的宗旨观念就树得牢,为人民服务的旗帜就高高飘扬;坚持党性,党的原则就有了坚定性、科学性,就能永葆党的先进性;坚持党性,党就会永不腐败,永不变质,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县委书记坚强党性,是做好工作、树好形象的大前提。党性锻炼,关键是在党信党、在党爱党、在党忧党、在党为党。要把党性锻炼作为一门长期坚持的必修课,把讲党性内化为一种稳定的思想、品质和觉悟,外化为自觉行动,始终站在党的事业全局的高度来思考问题、开展工作,切实把党的政治思想、政治路线、政治主张转化为增强党性修养、提高思想觉悟、陶冶道德情操的自觉行动。
  真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些县委书记自己的概括、体会,可谓“人人持瑾山之玉,个个握灵蛇之珠”。
  虽是字字珠玑,也有点眼花缭乱。究竟怎么办?一位县委书记出来概括了——
  说千道万,要有一身正气;头绪再多,要看政治定力。这一“正”一“定”,凝结成两个大字,就是“党性”。党的县委书记,必须党性最强,最讲党性。
  说来也巧,习近平同志当年任县委书记的那个县,县名就叫“正定”。
  正气与定力,是千锤百炼出来的。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习近平同志回忆,当年我在正定时,省里的老领导见了我经常问:咧过嘴没有?咧嘴,这是河北话,意思是遇到困难了。我说:咧了!他们说:那就好!多咧几次就进步了。
  “咧嘴”,咬牙,摔打,忍痛,曲折,坎坷,失落,坚守,困苦,诱惑,折腾,磨难,彻夜难眠的辗转反侧,悲欣交集的大彻大悟,“拿起”“放下”的反复掂量,矢志不渝的执着追求,与群众融为一体的充实、自信,都是凝聚正气、锤炼定力过程中的必然,是中国版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党性,在这里生成、凝聚、升华。
  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习近平总书记联系指导河北省、兰考县开展活动,他亲切地说,这次许多领导班子都咧嘴了,都豁出去了,红红脸、出出汗,扫走了好些思想灰尘,这是积大德的事,是大家都增益的事,习惯了就好了。
  县委书记的“正”与“定”,是一种修养,一种历练,一种自觉,一种习惯。
  县委书记的“四有”
  县委书记的“正”与“定”是党性的集中体现,展开来就是总书记要求的,“始终做到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
  这“四有”,既是基本标准、底线要求,又是高标准、严要求。既是对县委书记的要求,也是对全党的要求。
  对全党来说——
  心中有党,党要把党装在自己心中,党要姓党,党要管党,党要建党,始终保持定力,保持先进性。
  心中有民,党要把人民装在心中,坚持立党为公,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心中有责,党要把责任装在心中,始终做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民族复兴的推动者,共产主义的领路人,革命理想高于天,肩上责任重如山,坚定的战斗力永不衰。
  心中有戒,党要把法律、纪律、规矩装在心中,始终保持纯洁性,直面四大挑战,警惕四个危险,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对县委书记来说就是——
  心中有党,解决“我是谁”的问题。
  心中有民,解决“依靠谁”的问题。
  心中有责,解决“为了谁”的问题。
  心中有戒,解决“认识自己是谁”的问题。
  古希腊人就把“认识你自己”作为神谕,镌刻在巨石上,代代相传,足见其难。作为县委书记,更要不断自省自励,自觉自愿、锲而不舍地加强自我修养,始终严于律己,不断锤炼自己。此乃“官之至难者令也”之“至难”。
  但当了县委书记,再难,也不难。因为——心中有党,定海神针;心中有民,一往情深;心中有责,兢兢业业;心中有戒,金刚不坏。
  “做县委书记就要做焦裕禄式的县委书记,始终做到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目的就是要改四风、转作风,树立为民、务实、清廉形象。但目前一些党员干部依然存在“做不到”或“做不好”的现象。比如有的党员干部还在左右观望,没有真正做到思想上重视;有的虽然思想上重视了,但行动上却没有真正落实;有的虽然行动上落实了,却没有做到真正用心,而是仅仅停留在形式上,作秀式地完成表面文章;有的虽然思想上重视,行动上落实,也用心地去做了,但却没有投入真情实感,得不到老百姓的肯定。要解决以上问题,就要努力从认识上、行动上、态度上、情感上等各方面下功夫,牢记宗旨,脚踏实地践行党的群众路线。
  真正认识走群众路线的重要性
  做任何工作,首先要解决思想认识上的问题。思想认识是行动的先导。认识的高度,决定思想的深度及行动的力度。只有在认识上真正明白群众路线的重要性,才能在思想上真正重视。如果在认识层面没有深刻理解其重要性,那么也不可能在思想层面重视,接下来所付诸的行动自然是效果不佳。有时虽然认识到了重要性,但如果认识的高度不够,最终效果肯定也不甚理想。
  如何真正认识走群众路线的重要性呢?关键是要深刻地理解党的群众路线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是我们党和政府能够存在和发展的历史根由和客观依据。“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等等,这些传统治国理政观念,拿到今天也能说明执政党与人民群众关系的孰轻孰重。这些道理,无论在任何时代、任何社会,都事关治国兴邦。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党只有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始终依靠人民推动历史前进,才能做到坚如磐石。我们要时刻明确,群众路线是我们党安身立命之本,坚持和维护党的群众路线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重要法宝,坚定不移地走群众路线,是推进党的事业和党的建设工程的必然选择,坚持走群众路线具有重要的政治功能和重大的政治使命。
  事实证明,只有有深度、有高度的认识才能有效推进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因此,对于群众路线重要性的认识绝不能止步和满足于浅层次,一定要求深、求透。如果走群众路线这个问题解决不好,就会对党造成致命伤害,甚至亡党亡国。20多年来,我们从未停止过对苏共亡党亡国的反思,也进一步意识到,对于精神懈怠、能力不足、脱离群众、消极腐败的危险,以及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如果我们经得起防得住,就能跨过难关,实现国家的稳步发展。反之,就可能会有亡党亡国的致命危险。
  脚踏实地为老百姓做实事
  求真务实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内容,是干部作风的灵魂。这就要求领导干部必须在为民服务中自觉发挥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脚踏实地、扎扎实实地为老百姓做实事,坚决杜绝“作秀”的形式主义。据媒体报道,连续两日,某省某市委书记先是乘公交,继而扫大街,分别被“的哥”和乘客“意外”、“偶然”发现,有网友分析认为照片出自专业摄影师之手,这就不可避免地产生了“作秀”的质疑。事实证明,无论在任何地方和单位,只要搭一次“花架子”,就会把群众的心伤一回;走一次“过场”,就与群众的距离远一分。习近平总书记曾说,什么是作秀,什么是真正联系群众,老百姓一眼就看出来了。做事与“作秀”虽然只有一字之差,实质却大相径庭。
  怎样才能不作秀?习近平总书记以实际行动作出了表率。“卷裤腿打雨伞”、“顾不上脚底下的积水和大雨淋湿了衬衣”,这样亲民务实和朴实无华的作风赢得了众多好评。领导干部一定要摒弃“作秀”心理,踏踏实实与群众面对面交流、心贴心沟通,着力解决群众关心的突出问题。要学会把功夫下到察实情、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上。群众喜欢的是实实在在能干实事的干部,是能够为群众着想、为群众谋福利的干部。那些只懂作秀、不懂得解决实际问题的干部,群众心里是容不下他们的。因此要防止“面子工程”、“一阵风”等形式主义,更不能掩盖问题、弄虚作假。
  端正态度真心为群众谋利益
  要践行好党的群众路线,党员干部就要从自己的心出发,端正态度,用心提高深入群众、服务群众的能力,专心致志、心无旁骛地为人民群众谋幸福。为什么有些党员干部对于走群众路线的问题,有认识,也有行动,但还是效果不佳呢?关键是态度不端正,没有真正把自己摆进群众里边去,没有把屁股坐在群众的板凳上。因此,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必须从群众利益出发,从为民、利民之心出发,用自己的真心、专心、恒心、耐心来服务群众。
  端正态度,说到底就是全心全意、心无旁骛地为人民群众谋利益,而不能有任何私心杂念。有些党员干部,在做服务工作时心中总有一些“杂念”,这些“杂念”主要还是把个人利益看得太重,将个人利益置于人民群众利益之上,从而对人民群众斤斤计较,态度冷漠。其实有时候,我们的党员干部多说几句话,就可能让老百姓少走很多弯路,如果党员干部能做到心无旁骛、全心全意地为人民群众服务就必然赢得群众的拥护。实践证明,只有我们把群众放在心上,群众才会把我们放在心上;只有我们把群众当亲人,群众才会把我们当亲人;只有把群众需求作为工作的第一信号,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放在内心深处,才能真正赢得群众的认可和爱戴。
  心无旁骛、真正用心为人民群众谋利益,也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的必然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巨大的优越性,其中之一就是积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致力于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致力于保持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团结和谐。因为社会主义制度的这项优越性,党的执政地位以及党领导的伟大事业才拥有了广泛深厚的群众基础,而群众基础的夯实则需要党员干部全心全意为人民谋福祉,将群众的利益放在内心深处。随着制度建设不断推进,各方面制度日趋成熟和定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这项优势必将得到更多释放和发挥,践行群众路线的制度基础也会越来越坚实。
  投入真情真正和人民群众打成一片
  文学、影视作品的创作中有一个很重要的规律叫做“移情”:作家们触景生情,托物言志,将情感融入作品;读者则是由物及我,情溢其中,从作品中受到情感的感染。这就要求作者必须心中饱含激情,将自身沉醉其中,才能创作出打动人的好作品。增进与人民群众的感情的领导艺术,与文学影视艺术以情感人的创作规律,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是相通的。党员干部心中有饱满的激情,对人民群众有发自内心的真情实感,才能真正从情感上打动他们。如果只是逢场作戏、矫揉造作,群众是不会从内心产生认同感的。
  《庄子·渔夫》中说:“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故强哭者,虽悲不哀;强怒者,虽严不威;强亲者,虽笑不和。”党员干部只有对人民群众投入真挚的情感,真心实意、诚心实意地时刻想着他们,实实在在、兢兢业业地为他们服务,不是故作姿态,不是强颜欢笑,这样的情感投入才能真正打动群众。这样的领导干部才能真正树立起有血有肉、有情有义的良好形象,也才能得到群众发自内心的拥护。
  对群众怀有真感情,意味着看不得群众受苦,意味着像关心自己和家人一样关心群众。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党和人民的好干部孔繁森,就是这样从内心深处和群众始终保持情感共鸣的党员干部。要做到像他们一样,我们不但应该在理性上认识到各项工作要从群众的利益出发,更应该从感情上真诚地把解决人民群众的困难作为自己的责任,以人民群众的幸福作为自己的幸福。只有包含情感,精诚所至,党员干部才能真正赢得人民群众内心的认同和拥护。
  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是党的重要传家宝,任何时候都不能丢,丢了就会失去根基、失去血脉、失去力量。要把群众路线根植于思想中,落实在行动上,就必须在认识上求深入,行动上抓务实,态度上求端正,情感上求真挚,这样才能充分调动最广大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以优良作风把人民群众紧紧凝聚在一起。●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如何当好县委书记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