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中国古代哪些王朝是三国梦之大一统统王朝

2013高考海淀区高三政治查漏补缺试题选题意图及使用说明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1.00
&&¥2.00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
2013高考海淀区高三政治查漏补缺试题选题意图及使用说明
海​淀​区​高​三​高​考​考​前​查​漏​补​缺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1)秦朝;御史大夫兼理国家监察事务。
(2)汉武帝设刺史进行监察,巡察时代表中央,可以监察诸侯王和地方高官。
(3)北宋:在地方上,各州设通判。通判负责监督知州,可直接向皇帝报告情况。
根源:唐朝藩镇节度使权力过大,造成了藩镇割据的局面,北宋统治者为了防止重蹈覆辙,采取了这一措施。
影响:使知州和通判互相牵制,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4)中国封建社会的监察制度,对加强政府对管理的监督,调整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起了一定的作用。也是中央加强对地方控制、强化皇权、巩固封建统治的重要手段。但由于封建社会的腐朽,监察制度不能从根本上消除腐败。
请选择年级高一高二高三请输入相应的习题集名称(选填):
科目:高中历史
题型:阅读理解
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正确的选A,错误的选B。)
中国古代封建王朝长期推行的“重农抑商”政策指的是保护农业和手工业,限制商业的发展。
陆游在《城市醉归》和《湖山》中留有这样的诗句:“小市雨余寻酒去,野桥日落策驴归”“城边小市聚,烟水淡秋容”。这反映出了宋代城市周边小镇的繁华景象。
17、18世纪荷兰、英国等国殖民扩张的主要目的是掠夺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促进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瓦特蒸汽机出现以后,大大推动机器的发明和使用,工业革命开始了。
工业革命后“所有一切国度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
鸦片战争后,受外商企业的刺激和洋务运动的诱导,一些官僚、地主和商人投资举办近代企业,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抗日战争期间和抗战胜利后,阻碍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共同因素是战争的破坏、官僚资本的压制和北洋军阀政府的苛捐杂税。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和超越了历史发展阶段,是导致年出现建国以来最严重经济困难的主要原因。
向明中学历史学习小组收集到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关键词如下:1978年;抛弃“以阶级斗争为纲”;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开放。
在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欧美列强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建立起来。
科目:高中历史
来源:2010年江苏省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卷
题型:综合题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我国古代封建王朝在中央机构中设有宰相,但其名称与具体职掌,却不尽相同。请回答:
&(1)为了加强皇权,秦始皇确立了以丞相为首的中央政府组织。《汉书·百官公卿表》云“相国、丞相,皆秦官,金印紫绶,掌丞天子,助理万机”。秦始皇设置丞相,汉承秦制,当时丞相的主要职权是什么? (1分)
(2)唐承隋制,中央最高机构为三省,三省长官同为宰相。概述三省各自的名称及相互关系。(2分)
(3)(明太祖):“我朝罢相,设六部、……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事务],彼此颉颃 [相抗衡],不敢相压,事皆朝廷 [皇帝]总之,所以稳定。”(摘自《明太祖实录》)明朝对宰相制度进行了哪些改革?其产生的历史作用是什么? (3分)
(4)清初,为强化皇权,在中央增设了什么机构,使君主专制制度达到了顶峰?其主要职责是什么? (2分)
(5)简要说明中国古代封建王朝对宰相制度不断调整的主要原因和根本目的。(2分)
科目:高中历史
来源:2010年江苏启东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卷
题型:选择题
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正确的选A,错误的选B。)
1.中国古代封建王朝长期推行的“重农抑商”政策指的是保护农业和手工业,限制商业的发展。
2.陆游在《城市醉归》和《湖山》中留有这样的诗句:“小市雨余寻酒去,野桥日落策驴归”“城边小市聚,烟水淡秋容”。这反映出了宋代城市周边小镇的繁华景象。
3.17、18世纪荷兰、英国等国殖民扩张的主要目的是掠夺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促进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4.瓦特蒸汽机出现以后,大大推动机器的发明和使用,工业革命开始了。
5.工业革命后“所有一切国度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
6.鸦片战争后,受外商企业的刺激和洋务运动的诱导,一些官僚、地主和商人投资举办近代企业,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7.抗日战争期间和抗战胜利后,阻碍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共同因素是战争的破坏、官僚资本的压制和北洋军阀政府的苛捐杂税。
8.“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和超越了历史发展阶段,是导致年出现建国以来最严重经济困难的主要原因。
9.向明中学历史学习小组收集到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关键词如下:1978年;抛弃“以阶级斗争为纲”;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开放。
10.在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欧美列强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建立起来。
科目:高中历史
中国古代封建王朝为维护统治秩序,保证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设立了一套较为完整严密的监察制度,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中国封建社会监察制度最早源于何时?列举史实说明。
(2)两汉时期该制度有何变化?产生了什么后果?结合有关史实加以说明。???????
(3)北宋时期该制度又有何新变化?结合有关史实说明,并分析这一变化的根源及影响。?
(4)综观上述制度的演变,简述其特点和作用。探究题(15分)自古以来,民族团结,国家统一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我国结束分裂割据,实现大统一的封建王朝是哪几朝?(4分)(2)统治阶级为_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
探究题(15分)自古以来,民族团结,国家统一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我国结束分裂割据,实现大统一的封建王朝是哪几朝?(4分)(2)统治阶级为
探究题(15分)自古以来,民族团结,国家统一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我国结束分裂割据,实现大统一的封建王朝是哪几朝?(4分)(2)统治阶级为加强中央集权,不断调整政策,开创新的政治制度,秦朝、元朝在地方上各实行的什么行政制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4分)(3)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的封建王朝是哪朝?该朝代中央政府与西藏、台湾的关系发生了什么变化?(4分)(4)元朝时候出现了民族大融合的盛况,你认为出现这一盛况的前提条件是什么?(3分)
(1)秦朝、西晋、隋朝、元朝。(4分)(2)秦朝:郡县制.。(2分)&&元朝:&行省制度。(2分)(3)元朝。(2分)西藏、台湾成为元朝正式的行政区。(2分)(4)国家统一,经济发展。(3分)
本题考查的是古代维护民族团结,国家统一的史实。我国结束分裂割据,实现大统一的封建王朝是秦朝、西晋、隋朝、元朝。统治阶级为加强中央集权,不断调整政策,开创新的政治制度,秦朝在地方上实行的郡县制、元朝实行的行省制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的封建王朝是蒙古族建立的元朝。元朝时期,西藏、台湾成为元朝正式的行政区。元朝时候出现了民族大融合的盛况,出现这一盛况的前提条件是国家统一,经济发展。知识点梳理
儒家、道家、墨家、法家代表人物,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孔子、孟子和荀子对儒家思想形成重要贡献1、百家争鸣出现的原因:社会大变革2、百家争鸣的学派儒家:孔子 哲学思想——思想核心是“仁”、“礼”;(仁者爱人,克己复礼)政治思想——① 主张“为政以德”(含民本思想);② 提出“正名”主张教育思想——“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学习要实事求是、“”“学思结合”“当仁不让于师”评价:① 当时未受重视,后经改造形成完整的儒家思想体系,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② 在世界文化史上有重要影响。被推崇为“圣人”孟子 政治思想——“仁政”(核心)、“民贵君轻”
哲学思想——“性善说”道德思想——先义后利,舍生取 人格精神—要求人们要有“、、威武不能屈”的人格精神评价:① 《孟子》一书被当作经典,后列为“四书”之一② 建立一套系统的政治学说“仁政”,成为儒家学派的重要奠基人。孔子学说,被尊为“亚圣”,对传统文化产生很大影响。荀子:哲学思想—— ① “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唯物主义)② “性恶论”(但教育可使人由恶变善)政治主张——以礼教为主,礼法并施评价:①基本继承了儒家思想,但很长时间不为正统儒家重视。②作为战国百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对中国哲学影响深远。道家:老子
哲学思想——① “道”是天地万物的本源,否定“天命论”② 辩证法思想(矛盾对立面及转化)政治主张——“无为而治”、“小国寡民”评价:① 中国第一个探讨宇宙本源的哲学家
② 思想体系博大精深,对中国文化,包括哲学、伦理学以及中国人的思维方式、道德人格产生了深远影响。庄子
哲学思想——“齐物”(任何事物在本质上都是相同的)“逍遥”(对事物变化要采取旁观、超然的态度)。天与人“不相胜”,人必须顺从自然文学成就——寓言、散文蕴涵深邃的哲理智慧和神奇的浪漫主义风格,对后世影响深远。法家:韩非:思想主张——① 主张法、术、势结合,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② 认为历史是发展的,主张变法革新。 评价:① 韩非是法家的集大成者② 其思想适应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的需要。在西汉以后1000多年中,法儒结合,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统治思想的理论基础。 墨家:墨子
思想主张——“兼爱”、“非攻”、“尚力”、“节俭” 评价:①代表了下层劳动群众,特别是手工业者的利益,一度成为战国时期的显学②曾被广泛吸收,战国后不再受重视。 3、百家争鸣的影响①对后世文化学术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②儒家思想孕育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是传统文化的核心。③道家思想是构成了2000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④法家思想中的其中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改革家的理论武器。⑤它们共同构造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① 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的基础; ② 促进了文化思想的繁荣;③ 推动了社会变革的进程。)4. 简述儒家思想的形成过程:① 春秋末产生,其创始人是孔子,提倡“仁”“礼”的学说,但未被统治阶级所重用。② 战国时初步发展,孟子主张“仁政”,并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使儒家思想开始与政治相结合
是一个在日(正式成立的日期为同年的3月28日)到5月28日期间短暂地统治巴黎的政府。由于评价者意识形态的不同,对它的描述也存在很大分歧,有人认为它是无政府主义;也有人认为它是的早期实验;更有被认为标志当代世界政治左翼运动崛起光辉起始,影响广大深远。马克思认为它是对他的共产主义理论的一个有力证明,而俄罗斯无政府主义之父巴枯宁则对此持反对意见,因为它既没有依赖于一个先锋队,也没有掌控国家或者企图建立一个新的革命政府,所以它实际上还是无政府主义。思考:巴黎公社成立时间?巴黎公社的性质?巴黎公社的意义是什么?
整理教师:&&
举一反三(巩固练习,成绩显著提升,去)
根据问他()知识点分析,
试题“(27分)在人类发展过程中,激进与保守如影随行。阅读下列材料...”,相似的试题还有: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公元前8世纪到公元前3世纪在中国曾有过思想文化的飞跃,是人类精神的大觉醒时期。诸子百家基于对人性、自然、社会及历史所作的不同的理论反省与思考,才提出各种不同的治国平天下的政治方案和纲领的。而且,诸子百家思想学说的鲜明的多元特征与强烈的原创精神,对后来大一统王朝政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依据材料一,概括指出这些思想家发展学术思想的共同宗旨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形成这一宗旨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材料二 秦汉以后,儒家思想获得了统治地位,成为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主流,直到明清之际,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发展与儒家思想发展是密切相关的,每一个历史时期都有一些比较重要的代表人物,如汉代的董仲舒,宋代的二程和朱熹,明代的王守仁等等,贯穿这些思想家的一条主线,就是儒家思想学说日益走向哲理化的过程,宋明理学的出现标志着这一过程的完结。&——《葛兆光谈“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2)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试从儒学自身角度分析儒学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公元前8世纪到公元前3世纪在中国曾有过思想文化的飞跃,是人类精神的大觉醒时期。诸子百家基于对人性、自然、社会及历史所作的不同的理论反省与思考,才提出各种不同的治国平天下的政治方案和纲领。而且,诸子百家思想学说的鲜明的多元特征与强烈的原创精神,对后来大一统王朝政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依据材料一,概括指出这些思想家发展学术思想的共同宗旨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形成这一宗旨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材料二 秦汉以后,儒家思想获得了统治地位,成为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主流,直到明清之际,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发展与儒家思想发展是密切相关的,每一个历史时期都有一些比较重要的代表人物,如汉代的董仲舒,宋代的二程和朱熹,明代的王守仁等等,贯穿这些思想家的一条主线,就是儒家思想学说日益走向哲理化的过程,宋明理学的出现标志着这一过程的完结。——《葛兆光谈“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2)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试从儒学自身角度分析儒学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材料三 新文化运动将民主与科学作为近代新文化的核心观念或基本价值加以追求和崇尚,再加上这种追求和崇尚又与对封建专制主义、迷信愚昧思想以及旧伦理、旧道德乃至整个传统文化的批判与反思联系在一起,因而它极大地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推动了思想文化的变革。同时,民主与科学从此也逐渐深入人心,并开始成为一种社会意识、价值观念。——《新文化运动与近代中国人对民主与科学的追求》(3)材料三和材料二相比社会主流思想发生了什么变化?在社会主流思想变化的过程中各个阶层做出了哪些努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推动思想文明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哪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分)追求公平公正、社会和谐是人类不懈追求的重要目标。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中国文化的精髓是什么?据我的看法,中国文化的精髓就是“和谐”。自古以来,中国就主张“和谐”。……我们讲和谐,不仅要人与人和谐,人与自然和谐,还要人内心和谐。
——《季羡林说和谐人生》材料二
20世纪30年代中期以前,美国政府一般对经济和社会生活持自由放任式的不干预态度,人们认为穷人应该对自己的贫困负责,政府没有义务为了帮助穷人们人为地改变市场竞争和淘汰法则。20世纪30年代中期以后,美国人逐渐承认贫困不仅仅是个人的事,更多的是由社会原因造成的,政府该介入社会福利事业。
——牛文光《美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材料三 中国人民在50年中实现了人权发展的伟大的历史性飞跃。尽管在维护和促进人权的过程中遇到过曲折,但是,一个不容争辩的基本事实是:经过半个世纪的不懈努力,一个积弱积贫、备受屈辱的旧中国已经变成了一个独立自主、初步繁荣昌盛的新中国,12.5亿中国人民主宰了自己的命运,过上了丰衣足食、文明健康的美好生活,享受着前所未有的民主自由。
——《中国人权发展50年》白皮书(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以诸子百家思想为例说明传统文化在构建和谐社会方面有哪些合理成分和值得借鉴的地方。(2)根据材料二指出20世纪30年代前后美国政府对待贫困问题态度的变化,富兰克林·罗斯福总统为解决美国的贫困问题采取了哪些措施?(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史实,说明新中国在人权发展中曲折的表现和实现历史性飞跃的政治、经济原因。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构建和谐社会的认识。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中国古代史专题复习测试附答案解析.doc37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免费全文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文档加载中...广告还剩秒
需要金币:150 &&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二轮专题复习精品习题
专题1 中国古代重要政治制度的更新和演变
一、选择题
行政制度事关国家统一、行政效率,历代统治者都非常重视行政制度的建设。据此回答1~3题。
1.以下有关郡县制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是对分封制的继承创新 ②是对分封制的否定出新 ③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世袭政治的重要标志 ④郡县名称在历朝变化都很大    
2.以下有关地方行政制从分封制→郡县制→行省制的演变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都发生了行政方式的变化 ②都是一种制度创新 ③都发生了管理原则的改变 ④都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3.以下有关古代中央机构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秦御史大夫的主要职能是秘书,监察只是兼职 ②元中书省职权与秦丞相相同 ③清军机大臣职权与宋参知政事有相同之处 ④元宣政院与清理藩院行使相同职权    
D.①②③④
建立完善的选官、用官制度是历代统治者致力政治稳定和国家发展的重要举措。据此回答4~6题。
4.以下关于选官制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科举制是对察举制的否定 ②科举制是对察举制的继承和发展 ③科举制是对按军功授爵制的继承发展 ④九品中正制仍是察举制⑤科举制也是世官制    
5.以下有关选拔官员的方式与主要依据搭配正确的是    
按军功授爵制――西汉察举――东汉中后期察举――隋唐科举
A.能――孝廉――声望――绩
B.绩――孝廉――声望――能
C.绩――声望――能――孝廉
D.孝廉――能――绩――声望
6.以地方官回避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大一统理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