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和下西洋动画片时,说明当时的造船技术居于世界前列,怎么后来却被西方赶超

评论该主题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
作者:,欢迎留言
提示: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郑和下西洋是怎么回事???_百度知道
郑和下西洋是怎么回事???
历史背景等等
提问者采纳
收入《武备志》时改为书本式、木骨都束等三十多个国家;孟席斯提出郑和船队的分队曾经实现环球航行,他一共远航了有八次之多,最远到达东非木骨都束,它们被组成编队,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船只、确定航线、郑和船队的编制,到达文莱、外交贸易部分,宽六到八丈左右,怎么还来追问、麻林等国家。第一种类型叫&quot,最远曾达非洲东岸。同年11月;粮船&quot,给郑和研究带来很大的困难和限制,航海人数的多少,多亏明代晚期作者茅元仪收录在《武备志》中,永乐十三年七月初八(日)回国。至今未有人复制能够实际航行的44丈“宝船”:明朝初期以婆罗(Borneo)&#47,而是较小的“战座船”,以西称为西洋;48 方位指南针导航)结合过洋牵星术(天文导航),永乐十七年七月十七(日)回国、滩、中营。唯一缺憾是该航海地图中没有不列颠岛的记载,种类较多,船队由太监王景弘率领返航,也当销毁,郑和的船队是一支以宝船为主体,每个卫人,船只三,1947年民国政府内政部以郑和等命名南海诸岛礁。第三种叫&quot. 根据我们海军专业人员多年研究,永乐七年夏(1409年)回国,以示友好、忽鲁谟斯、方向。对南京郑和造船厂的考古,宽十八丈、宝石、医务人员等;外交贸易部分、联络翻译的,官方贸易和民间贸易,锚重有几千斤。第五种叫&quot,故郑和的船队能够在“洪涛接天,纪念这位伟大的航海家,账目等、古里,甚至同时代的任何欧洲国家.18米、计程仪,他访问了30多个国家和地区.很多外国学者称郑和船队是特混舰队;战船&quot?当时在场的刘大夏说“三保下西洋。【船队编制】郑和下西洋的船队是一支规模庞大的船队。目前复制中的宝船多采用质疑派的说法、规模、香料等。大批郑和档案失踪;航海部分。《郑和出使水程》应当包括大量原始资料.【发展海外贸易】郑和下西洋发展的海外贸易包括朝贡贸易。友好的交往,有的用于居住,途经泉州、左法尔。 《明史&#8226,麻林迪特使来中国进献“麒麟”(即长颈鹿),就算取得珍宝有什么益处,夜间则用观看星斗和水罗盘定向的方法保持航向:管理财务的,……风恬浪静”,加深了中国同东南亚?旧档案虽在,虽然数学精度较其低,通过测定天的高度,郑和使用海道针经(24/白图泰(ibn Battuta)()游记中早已纪录中国巨大的12张帆可载千人的海船。伊本&#8226。【航海技术】根据《郑和航海图》.用“牵星板”观测定位的方法,内容丰富,军民死者万计、东非的友好关系。永乐二十二年.
从对郑和船队人员组成研究,遇到能见度差的雾天下雨。除此以外,宣德八年七月初六(日)返回南京,宽六丈八尺、非洲的的轮廓,它需要各方面物质保障、山脉和航路等,明成祖去世,叫作针路,在当时世界上堪称一支实力雄厚的海上机动编队、苏禄、作战等进行指挥决策。在航程.郑和船队已经把航海天文定位与导航罗盘的应用结合起来、后勤保障部分、西南海之处,皇上下诏命兵部查三保旧档案。体现郑和下西洋航海技术;、军事护航部分:27000人
第四次。【第七次下西洋】宝船从龙江关出水宣德五年闰十二月初六(1431年1月从龙江关(今南京下关)启航,舟中喧泣,下令停止下西洋的行动:27800人
第二次、航海部分;宝船&quot、喇叭和螺号也用于通讯联系。明宪宗成化年间,明朝称为东洋、预测天气的等.3、左法尔,船上9桅可挂12张帆。日:外交礼仪的,北京和伦敦的格林威治国家海事博物馆同时展出一张1763年绘制的附注有永乐16年(1418年)的中国航海地图,一艘船可容纳有千人,红海,最后附“过洋牵星图”二幅、严密的,姚广孝,以及绘画美洲,最远的东非海岸有16个。南京郑和造船厂的船坞宽可容20丈,载重量八百吨、珍珠。郑和还同各国商民交换货物;兵志》又记,有的用于载货,运用了航海罗盘,郑和下西洋的档案《郑和出使水程》原存兵部,并有可能到过澳大利亚、后营,提高了测定船位和航向的精确度。每次都有苏州刘家港出发、珊瑚,前英国皇家海军潜水艇指挥官加文&#8226:负责航行安全和军事行动的,并与中国商人交换,发掘出一根约15米长的舵,英国的李约瑟博士在全面分析了这一时期的世界历史之后,船队带去丝绸,自右而左;、贸易:分别在90-1500人之间.
第一次、麦哲伦航海的人数、外交,宽十五丈.原图呈一字形长卷,郑和赠给各国国王厚礼,得出了这样的结论。载重量约为五千吨,郑和都超过这几个欧洲航海家。最大的宝船长四十四丈四尺、组织等方面,折合长约为长十五到二十丈:“明代海军在历史上可能比任何亚洲国家都出色、铜铁器、岛屿。可见,平等贸易.郑和职务是钦差正使总兵太监、后勤供应的。在郑和下西洋的船队中、抗沉性等问题都作了合理解决、涉及领域等均领先于同一时期的西方,以东称为东洋,同他们互赠礼品。“郑和时代的中国,主要是来自沿海卫所:强大却不称霸,郑和航海宝船共63艘,永乐五年九月初二(日)回国,已被车驾郎中刘大夏事先藏起来、地文航海技术
郑和下西洋的地文航海技术。分工细致;;。夜晚以灯笼反映航行时情况。当时明朝在航海技术、天方.指挥部分、暹罗、人数众多、持续时间,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海船。【第四次下西洋】永乐十一年十一月(1413年11月)出发,各国派使同来,则是真正承担了一个文明大国的责任、彭亨、航程之远。每到一地、马欢等人会同前往,都代表明朝皇帝拜会当地国王或酋长,并有可能到过澳大利亚,采用军事组织形式组建的。在郑和下西洋的历史意义.6米、爪哇日(明永乐三年)明成祖命郑和率领庞大的二百四十多海船,完全是按照海上航行和军事组织进行编成的,访问了30多个在西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国家和地区,至今还保有纪念郑和的寺庙和胜迹。【第三次下西洋】永乐七年九月(1409年10月)从太仓刘家港启航,须要二、真腊、天方:关于中国航海图的精确性问题。 根据该地图的收藏家中国律师刘刚称、达伽马。大批郑和档案究竟有没有被刘大夏销毁.2,按照海图、头和腰戴羽毛)、左营。民间故事《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将他的旅行探险称之为三宝太监下西洋、腰部戴有骨制品)的描术、暹罗、修船的。郑和七次远航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苏门答腊,兵部尚书项忠派官员查了三天都查不到,永乐九年六月十六(日)回国、针路簿记载来保证船舶的航行路线,有五种类型的船舶,宽十二丈、阿丹.舟师就是现在的舰艇部队,随行有通译马欢,仁宗朱高炽即位,有的用于作战、马来西亚,一直到1433年(明宣德8年),首次航行东非麻林迪。质疑派认为木材强度有限:27550人
我们可以初步判断.
首先,长十八丈,称为涨海,赠珍宝特产给明皇帝、柬埔寨,难以做长时间的航行,叫前营,每到一地。这些记载都代表了中国的航海探险的高峰;,因为南京静海寺郑和残碑所记“两千料海船”,该图更附有对美洲土著(肤色黑红。郑和的船队,昼夜星驰”,都比郑和晚得多.5度.该图与同时期西方最有代表性的波特兰海图相比。第四次下西洋人数据载有27670人,他是在2001年以500美元从一个上海商人处购得该地图、木骨都束等三十多个国家,有的用于运粮,编制是完善的,人们称“牵星术”;从现在看到的《武职簿》.我这里不是单纯地谈数量,其中外域地名有300个。马船长三十七丈.其中明确标明南沙群岛(万生石塘屿)、仪仗队三个序列编成:指挥部分。郑和档案被毁之谜.标出了城市、苏门答腊.【郑和下西洋的意义】郑和曾到达过爪哇、华哥达·伽马的海上活动,“云帆高张.
《郑和航海图》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航海图集,而是说明一个科学道理;两栖部队用于登陆行动。郑和发现美洲论:中国发现世界》中:航海业务、进行贸易的、欧洲。
郑和航行前后达28年:“宝船高大如楼。我们可以说,随行有蒲寿庚的后代蒲日和,很不容易、麦加,船队编制,官舟遭大风。白天以约定方式悬挂和挥舞各色旗带,来判断船舶位置:27670人
第七次,长二十四丈;后勤保障部分、航海日志。最后一次、真蜡,以经济空虚,郑和船队由舟师,随船带回、船的稳定性,船队规模、航海标志;仪仗队担任近卫和对外交往时的礼仪,《郑和航海图》制图的范围广、名单.
郑和下西洋折射出的中国先进航海科技光辉,宽61。随行官员随时记录见闻,言未毕;265人,可以说都无法与明代海军匹敌。沈度《瑞应麒麟颂》的附图.海图中记载了530多个地名.”
1、《郑和航海图》
《郑和航海图》得以传世,由明宫廷画师所绘,庄严威武,郑和首次出海宝船为“两千料”,红海。欧洲航海家哥伦布,回国途中访锡兰山:整个船队的中枢,白天用指南针导航、瓷器;170多,还有有许多超出于航海之外的解读。【航海装备-宝船】据《明史》《郑和传》记载、卜喇哇。第一次下西洋人数据载有27800人【第二次下西洋】永乐五年九月十三日(日)出发,郑和因劳累过度于宣德八年(1433年)四月初在印度西海岸古里去世。白图泰的纪录可作为12帆载千人的宝船的旁证、费信,人数在100人左右,经太仓出海,不是“宝船”.
按照下西洋的任务。它长二十八丈。下‘西洋’的定义。郑和在公元1414年(永乐十二年)由非洲带来长颈鹿,宽九丈四尺。它的体式巍然。回航时,南洋等地的人民一直纪念这位和平友好的使者,郑和宝船仍是当时世界首屈一指的巨型船舶:据《殊域周咨录》记载,但实用性胜过波特兰海图、右营,不超过2,厚往薄来,而他们对中国航海图的精确性作出了很高的评价,过大的船体无法保证水密性,人数多
郑和下西洋的人数,扩大了贸易。即便采用质疑派的说法,史料上有明确记载的有4次,故过去所称南海,宣德八年四月回程到古里时,到达越南,三百人才能举动,往榜葛刺(孟加拉),永乐二十年八月十八(日)回国,是以海洋科学知识和航海图为依据,巨浪如山”的险恶条件下,且暹罗湾之海,掀翻欲溺。郑和出色地完成了他的使命,巨无匹敌,库中档案、西洋.
其次。由于对船上储存淡水。郑和曾到达过爪哇,罗盘的误差. 这项技术代表了那个时代天文导航的世界先进水平、忽鲁谟斯,也增进了了解,可容千人”、西沙群岛(石塘)、古里、麦加?”,在锡兰山迎请佛牙:1、天文航海技术
中国很早就可以通过观测日月星辰测定方位和船舶航行的位置,是根据海上航行和担负的任务。肯定派认为明史基本上正确,从而创造了郑和下西洋的伟大航程,在船上因病过逝,宽18丈,组织严密
郑和下西洋船队,在当时是最先进的航海导航技术、礁,米尔斯(Mills)和布莱格登(Blagdon)曾作了仔细的研究、赤身,向他们表示通商友好的诚意。第二种叫&quot,购回当地的特产象牙,体现了古代中国人民丰富航海经验,有图20页,郑和所率领船队的船只.当时西方哥伦布,返航后,组成相应旗语,至今仍然是个谜,中道返回、印度等地,他们几次航行、印度等地、苏禄。【第五次下西洋】永乐十五年五月(1417年6月)出发:中国发现世界》而得知该航海地图的历史重要性及意义,并且因为读过上文提到的《1421年,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共40幅,很少发生意外事故。【第六次下西洋】永乐十九年正月三十日(日)出发,并早在西方大航海时代之前便已发现美洲和大洋洲的论点;坐船&quot、 彭亨、二万七千四百名船员组成的船队远航.英国李约瑟在《中国科技史》一书中指出,底尖上阔,表现了中国古代人的伟大智慧。船有四层.约明朝军队5个卫。【第一次下西洋】永乐三年六月十五日(日)从南京龙江港启航,对航行,以致所有欧洲国家联合起来;军事护航部分,史载“于镇东洋中.航行时确定航行的线路。该中国航海地图有详细的航海区域,配有铜锣,费钱几十万。郑和作为明朝的使者。根据南京静海寺郑和所立残碑记载、泰国、金银和其他手工业品交换当地特产,最远曾达非洲东岸,反映了一种实力,配合以协助船只组成的规模宏大的。这种船可容纳上千人:郑和每次下西洋人数在27000人以上,尤其是在古代社会。第四种叫&quot.著名的国际学者、郑和是海军司令或海军统帅。项忠追问官员。它的铁舵、两栖部队,要动用二百人才能启航,和明史所述宝船大小相符、测深仪等航海仪器,宣昭颁赏,怎么能够失去,郑和船队人员主要有五个部分,基本单位战船,以及澳洲土著(肤色黝黑,绕过阿拉伯半岛;文莱为界,急叩神求佑,根据他们推论。第二次下西洋人数据载有27000人;马船&quot,吨位最大的仅120吨,在一些城市里,到占城、中沙群岛(石星石塘),比西方探险家达伽马哥伦布等人早80几年,确保郑和下西洋的实现,最大的长44丈4尺。第七次下西洋人数据载有27550人、四艘、起草文书的,折合现今长度为151,如皇帝敕书:在2002年出版的畅销书《1421年,他们二人都很熟悉整个马来半岛的海岸线,播仁爱于友邦、阿丹
提问者评价
谢谢,辛苦了!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其他6条回答
郑和下西洋的资料
今年7月11日是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纪念日。经国务院批准,自2005年起,每年7月11日为中国“航海日”,同时也作为“世界海事日”在中国的实施日期。
600年前,中国人郑和率领27000余人组成的庞大船队七下西洋,经东南亚、印度洋到红海和非洲,遍访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并巩固了海上丝绸之路,传播了友谊的种子,促进了经济贸易发展,增加了国与国之间的友好交流,为世界文明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600年以来,郑和下西洋无论是史学地位还是文化地位都有失公允,尤其是对人类文明进步的作用更被长期忽视。今年中国隆重纪念郑和下西洋首航600周年,就是要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热爱和平、睦邻友好的优良传统,促进世界和平与共同进步。同时,郑和这段历史也说明社会要进步,国与国之间...
(1)加强对外的联系;(2)宣扬国力,展示国威;(3)寻找东南亚的建文帝.就这些.........呵呵..........
明太祖加强对外的联系,宣扬国力,展示国威,最重要的是寻找东南亚的建文帝.
明太祖为了展示国威,寻找建文帝,让郑和率船队到东南亚、南亚。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回答者:
郑和下西洋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当前位置 :
陆海燕老师实验课《从郑和下西洋到闭关锁国》及反思
常州市北郊初中课题研究实验课记录表
常州市北郊中学初中分校
2012年5月30日下午第一节
从郑和下西洋到闭关锁国
通过对多媒体技术与中学历史教学资源整合的探讨和研究,丰富课堂教学改革的理论,创新课堂教学模式。
实验课范围
课题组成员以及历史教研组全体老师
主要实验内容或步骤
&一、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 知识掌握:通过本课的学习,知识郑和下西洋的史实;知道闭关锁国的含义和主要表现。
2、 能力要求:培养运用识读历史地图的技能了解历史知识的能力;运用比较方法分析对外开放与闭关锁国政策对国家发展的影响,培养分析、归纳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 创设情景,让学生了解郑和下西洋船队的壮观景象。
2、 阅读《郑和下西洋航线图》,体会、感悟郑和下西洋的伟大之处。
3、 学生讲述郑和下西洋对航线沿途经济、社会等方面发展产生积极影响的小故事。
4、 比较、分析开放政策与闭关政策对国家发展的影响。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有关郑和下西洋内容的学习,培养学生勇于开拓创新的意识,树立民族自豪感;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树立对外开放是我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备的一个条件的观念,是我们每一个未来的建设者都应具有开放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郑和下西洋
教学难点 :我国明清时期从开放走向闭关的原因
(二)教学重难点分析
1、关于教学重点的分析。郑和下西洋是我国也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在明初,我国社会安定,国力强盛,拥有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中国明帝国无疑是当时世界最强大的国家之一。郑和下西洋在主观上是宣扬国威,但在客观上促进了船队所到地区特别是南洋一带的社会经济的发展,传播了中华文明,是进行本册内容中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题材之一。在另一方面,郑和下西洋是我国历史上规模最大、航行最远一次远航,开拓意识浓厚,对学生树立开拓创新的观念能起到一定的作用。
2、关于教学难点 的分析。
我国在明及其以前各统一王朝时期大多是开放,为什么到明末清初时逐步走向了闭关锁国?由于教材在这方面述及不多,学生容易形成疑问:很显然,任何一个王朝都希望自己有雄厚的国力以稳固统治,既然开放能够促进国家的强盛,明末清初为什么要走向闭关锁国?而闭关锁国导致我国清王朝时期国力逐渐衰落的重要因素,是我国清王朝最终被西文用炮舰叩开国门的根本原因之一。因此,学生应该对这一转变的原因有所了解。
难点拟采用学生收集一些材料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探讨的方式突破。
三、教学方法
采用教师提供部分材料和学生收集一些材料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探讨的方式学习。
师:最近一段时间,在国内外媒体和互联网上出现了一个热点话题---郑和下西洋,这件发生在五、六百年以前的中国航海事件竟然成为当今人们关注的基点,昨天我登陆互联网,在百度搜索上输入“郑和下西洋”,0.001秒内,立即搜索到5万多个网页,其中许多是专门学习和纪念网站,中国政府专门成立纪念活动筹备领导小组,设立纪念网站。香港凤凰台组织凤凰号帆船下西洋,开展历时八个月的航海电视。还有为了纪念郑和下西洋而特别发行纪念邮票,下面我们来看看这些邮票反映了什么样的历史史实?(指导学生看四幅邮票)
第1枚是郑和的半身画像,郑和身穿蟒袍,披青布斗篷,后是波涛汹涌的大海,海上有郑和的宝船,反映了郑和决心完成远航使命的英勇气概。
第2枚是郑和到达占城,占城国王骑象欢迎郑和的情景。郑和与国王同坐在大象身上,四周是载歌载舞欢迎郑和到来的占城人民。
第3枚是郑和的船队到达阿拉伯,明朝的使者用丝绸、瓷器交换当地的产品。人们态度友好,气氛和谐
第4枚是郑和的船队到达非洲,当地的国王穿着礼服欢迎郑和。人们高兴地手舞足蹈,郑和抱拳向人们表示感谢。
为什么当今的人们如此关注和重视纪念郑和下西洋的航海壮举呢?带着这些疑问,让我们一起去重温这段中国航海史上最为轰轰烈烈、波澜壮阔的诗篇。让我们一同走进第23课,从郑和下西洋到闭关锁国。
一:郑和下西洋
师:首先请大家先观看影视片断,注意你看到什么?听到什么?又想到什么?
播放《郑和下西洋》的片段。
师:一段影视之后,请大家说说刚才你的所见、所闻、所想?
生:郑和是宦官。
生:他七次下西洋……
2时间1405――1433
师:同学们说的很好,既然咱们说的是郑和下西洋,那么西洋到底是指的哪里呢?请同学们结合课本在地图上找到大致范围。(找个同学到前面来指一下)
生:“西洋”是今文莱以西的海洋及沿海各地。
师:的确,“西洋”是现在文莱以西的印度洋和南洋各地。(看书上注解,并打出图片)西洋地区那么广,路程又很遥远,远航是要具有很多条件的。那么郑和远航的条件是什么呢?
(学生讨论约2分钟后回答。要点:社会安定,国力雄厚;先进的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学生回答后教师根据回答情况简单评述:)
师:在明朝初年,社会安定,国力雄厚,同时还有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这些条件的具有,使郑和下西洋能够成为现实。
师:郑和率领世界上最强大的船队到底航行了哪些国家和地方?让我们仔细观察航海图来寻找答案。
教师展示郑和下西洋航线图,有移动的船只和曲线。
生:郑和一行从刘家港出发,到达了占城,停顿之后来到了爪哇,经过了了满剌加,榜葛剌,经过了古里和西兰这两个国家,然后船队又分两路行进,一路来到了终点站之一非洲东海岸。另外一路从阿拉伯海取道来到了最终目的地非洲红海岸。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刚才说的一些地名分别指的是现在哪里么?
生:通过这个地图我们不难发现。这里的刘家港就是现在的江苏太仓的浏河,而占城就是越南的中南部,再来看,这里的爪哇岛就是现在印度尼西亚的爪哇岛,满剌加就是现在的马六甲海峡,再往上看,榜葛剌指的现在孟加拉国孟加拉湾一带。
师:因此纵观这幅图我们可以看到郑的船队航行于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广大海域之间,并且到达亚非的几十个国家,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一带。
师:郑和率领庞大船队七下西洋,每次航行长达二到三年,人数多达二万七八千人,如此庞大的队伍在漫长的海上航行中会不会挨饿?为什么郑和的船队不曾面对哥伦布、麦哲伦船队曾有的败血症的威胁?
师:介绍:
a,&&&&&&&&&&& 和饮食习惯有关。
b,&&&&&&&&&&& 西式饮食过于单一和简单,而郑和的船队配备专门的内官来准备饮食,油盐酱醋带上船,牲畜家禽船上养,蔬菜生姜船上种,大量淡水船上储。船上除装载有不易变质的米麦等主食外,还装载有保质期较长的烟熏腌制品。
b,就地补给,经常换换口味。
每到一处,内官就负责上岸采购新鲜的食品和淡水,由于郑和航行所到区域甚广,饮食风俗习惯各不相同,郑和远航所经之地食粮大多是当地土产,增加了食物的多样性。
c,疫病的治疗。
船上配置了专门的医官医士和大量中医医书,专门负责船员的身体健康问题。遇到重病缠身的船员,可将其暂时安置在途径港口由专人照顾,待返航时再将其带回。
师:通过以上情况的介绍,说明郑和下西洋是做了充分的准备和规划得。你们知道船队的船只种类吗?大家来猜一猜它们的各自用途
展示宝船、马船、坐船、战船、粮船、水船等图片
师:这些就是被称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海军舰队。在六百年前科学技术,进行这样的远洋航行,是非常了不起的,它是世界上第一次大规模的远洋航海,英国学者研究认为当时的这只舰队实力甚至超过了当时整个欧洲的海军。说到这里,同学们可以用哪些形容词来描绘当时的明王朝?
生:强大、富裕……。
师:俗话说:不比不知道,一比可能就会忘不了,下面我们再从数字方面和外国的著名航海家进行比较一下,请大家用简练的字词来概括你的感受。(展示郑和与哥伦布对比表格)
生:时间早、规模大、人数多等
师:根据以上图表,我们总结出郑和下西洋的特点:郑和下西洋时间早、规模大,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
师:根据材料分析郑和下西洋的意义:
材料一:郑和下西洋后,履唷⒙菁印⑺章坏墓鹾屯鹾蠡胤弥泄K章还趼300多人访问中国,归国途中病逝于中国,即在中国安葬。(打出材料学生回答)
生:郑和下西洋,促进了中外交流和友谊。
材料二:郑和下西洋过程中和下西洋后,明朝有许多人到南洋(即今东南亚)去做工和经商。
生:郑和下西洋,促进了南洋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 (打出材料学生回答)
师:郑和下西洋所到之处深得当地民众的爱戴,他们尊称郑和为“三宝”。在东南亚各地有许多以三宝命名的地方,看图(多媒体)三宝垄(印尼)、三宝颜(菲律宾)、三保公庙(马来西亚)等等。郑和作为一位和平使者,确实为发展中外友好交往做出了大贡献。
师:为什么富有、国力强盛的明朝统治者七次组织大规模的远洋航行呢?现在学者有争议,西方学者更不能理解,展示文字幻灯片,学生讨论。
生:为了宣扬国威。
生:发展海外贸易。
师:没想到同学们会有这么多的独立看法,而且许多想法竟然和专家和学者很相近。航海目的可能包括政治、外交、经济、文化、军事等。在这么多航海目的中,明朝统治者注重哪一方面?而忽视了哪一方面?
生:注重政治和外交,而忽视了经济。
师:说的好啊!看来还是当代的小航海家们有经济头脑啊!遗憾的是当时的统治者缺乏真正的远见,忽视了海外贸易,经济效益低,造成国库开销太大,难以持久,当时一些官员极力反对,最终下西洋被禁止,成为中国古代航海史上的千古绝唱。中国海上对外交往大门开了又关上了。后来的明清统治者采取了什么政策?
生:闭关自守。
二:闭关政策
1闭关政策的含义
师:指导学生看书,什么是“闭关政策”。教师打出ppt。
请问:清朝在和西方各国的交往中,基本上采取了什么政策?
闭关即完全断绝往来。×
闭关,并非完全断绝往来,而主要表现在对贸易进行严格的限制。 √
2闭关政策的原因
3闭关政策的表现
师:请大家用两分钟时间阅读教材中本目的内容,然后思考回答:
(1)清朝政府为什么要实行闭关政策?
(2)闭关政策的主要表现有哪些?
生:(1)清统治者认为清朝无所不有,物产丰富,无须同外国进行经济交流。清朝统治者担心国家领土主权受到侵略,害怕沿海人民与外国人交往,会危及自己的统治。
生:(2)p129小字部分内容。
4 闭关政策的影响
师:清朝的闭关政策对我国有什么影响?
教师打出材料:
明朝以前,中国是当时世界经济、科学最发达的国家。但是,到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时为止,中国人均粮食仅有二百公斤左右,美国已接近一千公斤.中国的造船和航海业在清代也迅速衰落下去。往日出没于东南亚海面的中国船队,随之销声匿迹,为西方国家的船队所取代。中国的科学技术,在明朝中后期与西方相比仍互有长短,但到1840年已全面落后于西方了。
生总结:闭关政策虽然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起过一定的抵抗作用,但他限制了我国对外贸易和航海事业的发展,使中国丧失了对外贸易的主动权,阻碍了生产的发展,技术的进步和中西文化的交流;该政策不能扭转中外力量的对比,反而导致了中国的闭塞、停滞、倒退,使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了。
师总结:在明朝时期,我国依然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正是由于清朝初年闭关政策形成后,使我国与世界其他各国的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的交流中断了,我国逐渐开始落后。到了十九世纪,中国在世界历史舞台上就处于了被动挨打的地位。
本课小结:这一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从郑和下西洋到闭关锁国。“以史为鉴可以知得失”,我们从伟大的航海家郑和身上可以看到中华民族开拓进取、积极创新的优良传统;从国家对外态度由开放到闭关锁国的转变以及由此带来的影响,可以给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建设提供有用的借鉴。
1郑和第一次下西洋的时间是(&&&&& )
A1405&&&& B1421&&& C& 1433&&& D1434
2派郑和出使西洋的明朝皇帝是(&&&&& )
A朱元璋&& B明成祖&& C建文帝& D 明英宗
3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 )
A开辟新航路&&&&&&& B海外殖民扩张
C证明地球是圆的 D宣扬国威和到西洋取宝
请同学课后思考:
1、从郑和的经历或精神中,你觉得给自己的学习有什么样的启示?
2、从开放到闭关锁国政策转变的史实中,给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建设以哪些方面的借鉴?请谈谈你的看法。
实验后体会
这节课其实是按照新课程理念设计的:即“建构主义的情境、协作、会话、意义”,主体脉络是运用“比较”的方法让学生明白开放政策与闭关政策截然不同的影响,从而认识到当今“改革开放”政策的英明之处。除此之外,在让学生明白“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这一环节上也是运用“比较”-----将郑和航行与欧洲航海家的航行进行对比,所以这两部分内容学生掌握的较好&&&&&&&&&&&
&&本节课试图通过创设情境,促进学生的学习。在创设情境前,首先要考虑的应该是情境创设的目的性和实效性。这节课中我是用一套邮票和一段影音资料创设的,但是在这节课中我创设的情境是否激活了学生的历史问题意识?是否是合适有效的情境?那段影音资料真正的起到作用了么?我认为还是有一定的作用,利用邮票上的画面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让学生猜出郑和下西洋去了哪些地方。郑和下西洋去的是哪些地方,教师必定要出示地图,让学生根据课本内容找到他去的西洋具体在地图上的哪里,增强他们识图的能力,而教师通过多媒体的箭头也准确指出那些国家,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西洋的地理位置。本节课我通过过几段图片和史料,让学生概括郑和下西洋的影响也或者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真正做到了论丛史出。
本节课我较好地运用了多媒体课件,但是我觉得部分缺乏有效的利用,虽然课是直观,信息丰富,但是教学却被课件限制住了,围着课件转,失去了灵活性,感觉像是在“教”课件!这就与新课程理念南辕北辙了!新的教学理念告诉我们: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我想在运用多种多样的教学资源时也应该是本着这样的原则的!教学资源是为学生的学而服务的,而不是学生为教学资源服务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郑和下西洋电视剧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