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标准分析方法的验证内容批发商主要有哪些类型

& 药典2005年版二部:药品质量标准分析方法验证指导原则
需要登录并加入本群才可以回复和发新贴
药典2005年版二部:药品质量标准分析方法验证指导原则
信誉分 108
可用分 1461
阅读权限 255
注册 状态 离线
药典2005年版二部:药品质量标准分析方法验证指导原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年版二部
  附录XIX A 药品质量标准分析方法验证指导原则
  (附录:172-173)
  药品质量标准分析方法验证的目的是证明采用的方法适合于相应检测要求。在起草药品质量标准时,分析方法需经验证;在药品生产工艺变更、制剂的组分变更、原分析方法进行修订时,则质量标准分析方法也需进行验证。方法验证理由、过程和结果均应记载在药品质量标准起草说明或修订说明中。
  需验证的分析项目有:鉴别试验,杂质定量或限度检查,原料药或制剂中有效成分含量测定,以及制剂中其他成分(如防腐剂等)的测定。药品溶出度、释放度等功能检查中,其溶出量等测试方法也应作必要验证。
  验证内容有:准确度、精密度(包括重复性、中间精密度和重现性)、专属性、检测限、定量限、线性、范围和耐用性。视具体方法拟订验证的内容。附表中列出的分析项目和相应的验证内容可供参考。
  方法验证内容如下:
  一 准确度
  准确度系指用该方法测定的结果与真实值或参考值接近的程度,一般以回收率(%)表示。准确度应在规定的范围内测试。
  1 含量测定方法的准确度
  原料药可用已知纯度的对照品或样品进行测定,或用本法所得结果与已建立准确度的另一个方法测定的结果进行比较。
  制剂可用含已知量被测物的各组分混合物进行测定,如不能得到制剂的全部组分,可向制剂中加入已知量的被测物进行测定,或用本法所得结果已知准确度的另一个方法测定结果进行比较。
  如该分析方法已经测试并求出了精密度、线性和专属性,在准确度也可推算出来的情况下,这一项可不必再做。
  2 杂质定量测定的准确度
  可向原料药或制剂中加入已知量杂质进行测定。如果不能得到杂质或降解产物,可用本法测定结果与另一成熟的方法进行比较,如药典标准方法或经过验证的方法。在不能测得杂质或降解产物的相对响应因子或不能测得对原料药的相对响应因子的情况下,则可用原料药的响应因子。应明确表明单个杂质和杂质总量相当于主成分的重量比(%),或是面积比(%)。
  3 数据要求
  在规定范围内,至少用9次测定结果进行评价,例如设计3个不同浓度,每个浓度各分别制备3份供试品溶液,进行测定。应报告已知加入量的回收率(%),或测定结果平均值与真实值之差或可信限。
  二 精密度
  精密度系指在规定的测试条件下,同一个均匀样品,经多次取样测定所得结果之间的接近程度。精密度一般用偏差、标准偏差或相对标准偏差表示。
  在相同条件下,由一个分析人员测定所得结果的精密度称为重复性;在同一个实验室,不同时间由不同分析人员用不同设备测定结果的精密度,称为中间精密度;在不同实验室由不同分析人员测定结果的精密度,称为重现性。
  含量测定和杂质定量测定应考虑方法的精密度。
  1 重复性
  在规定范围内,至少用9次测定结果进行评价,如制备3个不同浓度的样品,各测定3次,或把被测物浓度当作100%,用至少测定6次的结果进行评价。
  2 中间精密度
  为考察随机变动因素对精密度的影响,应设计方案进行中间精密度试验。变动因素为不同日期、不同分析人员、不同设备。
  3 重现性
  当分析方法将被法定标准采用时,应进行重现性试验。如建立药典分析方法时通过协同检验得出重现性结果,协同检验的过程、重现性结果均应记载在起草说明中。
  4 数据要求
  均应报告标准偏差、相对标准偏差和可信限。
  (国家药监局解释:精密度系指在规定的测试条件下,同一均质供试品经多次取样进行一系列检测所得结果之间的接近程度(离散程度)
信誉分 108
可用分 1461
阅读权限 255
注册 状态 离线
  三 专属性
  专属性系指在其他成分(如杂质、降解产物、辅料等)可能存在下,采用的方法能准确测定出被测物的特性。鉴别反应、杂质检查和含量测定方法,均应考察其专属性。如方法不够专属,应采用多个方法予以补充。
  1 鉴别反应
  应能与可能共存的物质或结构相似化合物区分。不含被测成分的样品,以及结构相似或组分中的有关化合物,均应呈负反应。
  2 含量测定和杂质测定
  色谱法和其他分离方法,应附代表性图谱,以说明专属性。图中应标明诸成分的位置,色谱法中的分离度应符合要求。
  在杂质可获得的情况下,对于含量测定,试样中可加入杂质或辅料,考察测定结果是否受干扰,并可与未加杂质和辅料的试样比较测定结果。对于杂质测定,也可向试样中加入一定量的杂质,考察杂质能否得到分离。
  在杂质或降解产物不能获得的情况下,可将含有杂质或降解产物的试样进行测定,与另一个经验证了的或药典方法比较结果。用强光照射,高温,高湿,酸(碱)水解,或氧化的方法进行加速破坏,以研究可能的降解产物和降解途径。含量测定方法应比对二法的结果,杂质测定应比对检出的杂质个数,必要时可采用光二极管阵列检测和质谱检测,进行纯度检查。
  四 检测限
  检测限系指试样中被测物能被检测出的最低量。药品的鉴别试验和杂质检查方法,均应通过测试确定方法的检测限。常用的方法如下。
  1 非仪器分析目视法 
& &&& 用已知浓度的被测物,试验出能被可靠地检测出的最低浓度或量。
  2 信噪比法
  用于能显示基线噪音的分析方法,即把已知低浓度试样测出的信号与空白样品测出的信号进行比较,算出能被可靠地检测出的最低浓度或量。一般以信噪比为3:1或2:1时相应浓度或注入仪器的量确定检测限。
  3 数据要求
  应附测试图谱,说明测试过程和检测限结果。
  五 定量限
  定量限系指样品中被测物能被定量测定的最低量,其测定结果应具一定准确度和精密度。杂质和降解产物用定量测定方法研究时,应确定方法的定量限。
  常用信噪比法确定定量限。一般以信噪比为10:1时相应的浓度或注入仪器的量进行确定定量限。
  六 线性
  线性系指在设计的范围内,测试结果与试样中被测物浓度直接呈正比关系的程度。
  应在规定的范围内测定线性关系。可用一贮备液经精密稀释,或分别精密称样,制备一系列供试样品的方法进行测定,至少制备5份供试样品。以测得的响应信号作为被测物浓度的函数作图,观察是否呈线性,再用最小二乘法进行线性回归。必要时,响应信号可经数学转换,再进行线性回归计算。
  数据要求:应列出回归方程、相关系数和线性图。
  七 范围
  范围系指能达到一定精密度、准确度和线性,测试方法适用的高低限浓度或量的区间。
  范围应根据分析方法的具体应用和线性、准确度、精密度结果和要求确定。原料药和制剂含量测定,范围应为测试浓度的80%~120%;制剂含量均匀度检查,范围应为测试浓度的70%~130%,根据剂型特点,如气雾剂、喷雾剂,范围可适当放宽,溶出度或释放度中的溶出量测定,范围应为限度的±20%;如规定了限度范围,则应为下限的-20%至上限的+20%;杂质测定,范围应根据初步实测,拟订出规定限度的±20%。如果含量测定与杂质检查同时测定,用百分归-化法,则线性范围应为杂质规定限度的-20%至含量限度(或上限)的+20%。
  八 耐用性
  耐用性系指在测定条件有小的变动时,测定结果不受影响的承受程度,为使方法可用于提供常规检验依据。开始研究分析方法时,就应考虑其耐用性。如果测试条件要求苛刻,则应在方法中写明。典型的变动因素有:被测溶液的稳定性,样品提取次数、时间等。液相色谱法中典型的变动因素有:流动相的组成和pH 值,不同厂牌或不同批号的同类型色谱柱,柱温,流速等。气相色谱法变动因素有:不同厂牌或批号的色谱柱、固定相,不同类型的担体、柱温,进样口和检测器温度等。
  经试验,应说明小的变动能否通过设计的系统适用性试验,以确保方法有效。介绍药品质量标准分析方法的验证内容各性能指标。_百度知道
介绍药品质量标准分析方法的验证内容各性能指标。
提问者采纳
你的问题问的太大了,我不得不介绍你翻阅一下,中国药典2005中文版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药品质量标准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药品质量标准分析方法验证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文档贡献者
评价文档: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
药品质量标准分析方法验证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大小:1.44M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 理化检测过程中的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是保证实验室正常运行及能力建设的关键。质量控制是指为达到治疗质量要求所采取的作业技术和活动,分析方法选定的要求具有权威性,稳定性,选择性,实用性,抗干扰能力强,掩蔽或预分离,用新技术、新方法在检测样品开始到检验结束全过程中,由于实验室所使用的试剂、设备、程序和方法以及测量不确定性的不断变化,使得检测数据不可能很稳定,实施实验室检测质量控制是保证检测数据准确可靠的重要环节,贯穿实验室全部质量活动的始终。质量保证是指为保证分析结果能满足规定的质量要求所必须的有计划的、系统的全面活动,分析质量保证主要包括人员的技术能力、仪器设备管理与定期检查、实验室应具备的基础条件、技术管理与质量管理制度、实验室环境、用水、器皿、化学试剂、溶液的配置和标准溶液的标定和技术资料等方面的内容[1]。质量控制是质量保证方案中的一个核心内容,其目的在于监视过程并排除导致不符合、不满意的原因。因此,进一步强化理化检测过程中的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是尤由为重要,本文从理化检测分析前、分析中、分析后的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进行阐述,为实验室规范化提供参考。  1.检测分析前的要求[2]  分析前的质量控制包括采样、样品处理、样品运输、样品贮存的质量控制。要确保采集的样品在空间、时间及环境条件上的合理性和代表性。根本的是保证样品真实性,既满足时空要求,又保证样品在分析之前不发生物理化学性质的变化。应具有有关的样品采集的文件化程序和相应的统计技术。要切实加强采样技术管理,严格执行样品采集规范和统一的采样方法。应建立并保证切实贯彻执行的有关样品采集的规章制度。采样人员切实掌握和熟练运用采样技术、样品保存、处理和贮运等技术,保证采样质量。建立采样质量保证责任制度和措施,确保样品不变质,不损坏,不混淆,保证其真实、可靠、准确和有代表性。  2.检测分析过程中的要求[3,4]  分析过程中的质量保证包括人员的技术能力、仪器设备管理与定期检查、实验室应具备的基础条件(如:技术管理与质量制度、技术资料、实验室环境、水、器皿、化学试剂、溶液配制、标液等)。分析过程中质量控制包括样品的前处理、分析过程、室内复核、登记及填发报告等,具有代表性的样品送到实验室进行检测时,实验室必须在分析过程中实施各项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的各项新技术、新方法、新措施和控制程序,具体见理化检测分析质量保证框图1。  A.质量保证人员的要求  建立健全实验室各级各类检测人员、大型仪器设备操作人员的培训及培训评估制度;建立人员的技术档案,收集有关技术人员的学习经历、资格证书、和继续教育情况及考核情况、技能、工作经历、科研、发表论文  作者简介:陈顺浩(1979-),男,云南曲靖人,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产品质量检测与实验室工作;电子信箱:visual_  以及获奖情况记录等资料。人员的专业知识、技术能力以及对工作的态度等都直接影响检验结果的质量。检验人员应具备与其工作相适应的专业理论知识、专业技术能力和操作水平就突显其重要性,检验检测结果报告,是通过每一个检验人员完成了整个检验过程的操作后得出的具体数据,然后对整个检验工作的最终结果或结论,对外出具,面向各界社会群体,检验结果报告就不是检验人员的个人行为,而它代表的是检测机构的检测能力和水平。  B.质量保证仪器的要求  实验室应配备进行检测所要求的所有设备,并保证在用仪器设备性能处于完好的和经检定合格的受控状态,满足检测工作的要求,确保检测数据的质量。建立仪器设备使用、维护、核查记录制度,精密、大型仪器设备的操作人员必须获得相关知识和操作技能的,经考核持证上岗。建立仪器设备档案制度,档案的收集包括仪器设备装备计划、调研论证报告、采购合同、验收记录、仪器出厂合格证、安装调试报告、仪器使用说明书、历年检定校准证书、检定校准结果确认记录、历年仪器使用、维护、核查记录、性能评价和报废处理记录等。仪器设备使用前必须经检定、标识、校准,对检定合格的仪器设备在检定周期内应对其进行维护和进行期间核查,确保检测数据符合质量要求。C.质量保证实验室的要求  实验室应建立一套比较完整的技术规范与质量体系的制度。实验室应根据检测需求来配置相应的设施和对可能影响检测工作的环境因素进行有效的控制、记录,使设施和环境条件满足检测需要,有利于检测的正确实施,并确保实验室生产安全和实验室人员的安全。实验室除了配备必需的能源、照明外,应根据实验功能的不同配备相应的实验室,并对诸如生物消毒、灰尘、电磁干扰、辐射、湿度、供电、温度、声级和震级等影响检验结果质量的因素进行监测、控制和记录,还应考虑对不相容的检测活动进行有效的隔离;对于有高污染的实验室,应根据工作流程应设置污染区、非污染区并予以明显标识;对影响检测质量和高污染区的实验室应有限制进人标识。实验室还应考虑对实验产生的废气、废水和废渣(废弃物)进行收集、降解、破坏等无害化处理,不允许随便排放和丢弃而污染环境和危害健康。实验室的实验用水、器皿、试剂、标准溶液、技术资料、原始记录都必须满足实验的要求。  D.实验室质量控制的要求[5,6]  分析方法是指检验检测方法(包括检测方法及方法的确认)。实验室应配备产品标准、采(抽)样和检测方法标准。应制定标准收集、受控发放、确认备案、跟踪变更制度,在选择标准方法时,优先采用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也可选用客户指定的国际、区域的最新有效标准方法。加强空白试验、制备标准曲线、精密度试验、回收试验和测量结果不确定度分析或实验室间比对、能力验证来确认。加强和完善实验室内审和管理评审,建立实验室标准化水平的建设。实验室分析质量控制应加强平行样的分析、加标回收的分析、密码样的检测力度、比对分析等,实验室质量控制技术特性:1、自控。采取四种方式:平行样,反映样品结果的精密度,不反映结果的准确度;空白试验,有助于发现结果的异常值;加标回收,检查检测数据准确度,消除相同样品基体效应;方法对照分析,反映检测结果的精密度与准确度。2、自控及他控。采取三种方式:密码样检测,检查检测数据准确度,消除相同样品基体效应;标准物比对分析,反映同一批样品检测结果的准确度;质控图,发现工作中的异常现象,分析结果成正态分布。  E.质量控制量值溯源的要求[7]  量值溯源是通过一条具有规定不确定度的不间断的比较链,使测量结果或测量标准的值能够与规定的参考标准(通常是国家计量基准或国际计量基准)联系起来的特性。实验室大部分项目的检验检测结果都是通过检测仪器进行分析并与标准物质比较后获得的,对检验结果有影响的计量仪器设备或计量器具使用前必须经检定/校准合格,若没有有证标准物质可用时,应通过比对试验、能力验证等方式证明量值的正确和溯源。通过对有证标准物质的检测、对保留样品的再检测、仪器比对、实验室间比对或参加能力验证计划等方式,实施对仪器设备、标准物质的期间核查,确保其校准状态的置信度。对在用的检定/校准合格的仪器设备在检定周期内应对其进行维护和进行期间核查,以保证测量的溯源性。检测仪器的技术参数是否满足要求和标准物质的量值是否准确,都直接影响检测结果。为保证检验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应对检测和抽样结果的准确性或有效性有显著影响的所有设备(包括辅助测量设备)应按计划定期进行检定/校准和期间核查,凡对检验结果有影响的计量仪器设备或计量器具使用前必须经检定/校准合格。  F.外部质量控制能力验证比对的要求  能力验证是利用实验室间比对确定实验室的校准、检测能力或检查机构的检测能力[8]。能力验证活动――用于监控实验室能力的任何实验室间比对或测量审核;能力验证计划――为保证实验室在特定检测、测量或校准领域的能力而设计和运作的实验室间比对;测量审核――实验室对被测物品(材料或制品)进行实际测试,将测试结果与参考值进行比较的活动;盲样――交给实验室检测的样品没有公开其特性,以评定实验室在某一特定领域的能力;结果评价,不满意结果――通过能力验证活动,利用统计技术或专家公议等技术手段,判定参加者的能力为不满意的结果;可疑结果――通过能力验证活动,利用统计技术或专家公议等技术手段,判定参加者的能力可能出现问题的结果。  3.检测分析后的要求  质量控制与保证应于数据处理质量保证按分析数据处理的基本要求进行,遵守数字修约规则,慎重异常值取舍,数据审核制度。分析数据处理分析数据的准确记录,分析数据有效性检查,分析数据离群值检验(Q检验法、格鲁布斯法等),分析数据统计检验(t检验和F检验法),分析数据方差分析,分析数据回归分析[9]。综合分析评价技术是高层次的信息加工、分析、利用技术,在一定程度体现了一个分析机构的水平。分析数据的表述,分析数据的概括,分析数据的分析,分析数据的解释,分析结果综合评价,理化检测过程中内部质量控制具体如下:确定分析目标(样品的要求),确定质量控制的具体要求,样品的采集及样品的贮存,分析过程质量控制包括:样品前处理,仪器分析(包括常规理化分析),保障采取验证方式标准样品或标准物质;数据处理,报告。  总之,实验室相关人员(包括:法人、技术负责人、质量负责人、质量监督员)负责对本实验室的检测工作各环节进行有效的监督和,并识别、记录、报告和分析,使之得以及时纠正。根据所开展的实验室检验工作的类型和工作量,有计划、有目的地通过空白试验、对比试验、平行样测试、加标回收试验、对有证标物的检测、保留样品的再测试、工作曲线的核查、分析样品的不同特性的相关性、实验室人员比对和方法的比对,参加实验室间比对或能力验证计划、仪器设备的定期检定或校准以及期间核查等手段,而采取的质量控制措施。实验室应当采用统计技术对检测数据和结果进行分析或控制,如一个时期内对某个参数的各次测试结果作统计图(控制图),若出现偏差较大的点或在同一侧出现几个连续递增的偏差点时,就要进行原因分析,找出产生原因的影响因素,当发现这些影响因素可能已发出了错误的报告时,立即追回已发出的错误报告进行纠正,必要时采取纠正措施和/或预防措施,以达到质量控制的目的。对质量控制计划的实施情况、适用性、有效性进行评价并总结和评审,使检测结果质量得到不断改进和提高。  参考文献  [1]袁洁.实验室质量控制[J]科技信息,2009.07  [2]唐国建,蒋海燕,张蕾,.实验室分析前质量控制[J]临床医学工程.2010.10  [3]程静.实验室中质量控制问题探讨[J]粮油食品科技.2011.02  [4]王昌建.食品理化实验室质量控制的探讨[J]中国国境卫生检疫杂志,2010.01  [5]张莉蓉,任俊华.浅述实验室检测结果内部质量控制[J]上海计量测试.2009.03  [6]罗一帆,周合兵,黄鸿新.加强实验室规范化 保证检测质量控制[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06  [7]史.论实验室质量控制的溯源性[J]现代检验医学杂志.2005.03  [8]韩静.能力验证在实验室质量控制中的作用[J]水利技术监督.2009.02  [9]张文华,蔡士达,胡斌,胡琪慧,徐炜新.实验室检测结果质量控制的方法[J]中国质量.2009.08
阅读:人次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没有相关文章
培训超市& (5000多套光盘)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质量管理包含哪些内容 的文章

 

随机推荐